2015年度人力资源助理工作总结

2024-04-30

2015年度人力资源助理工作总结(通用6篇)

篇1:2015年度人力资源助理工作总结

2015人力资源助理工作总结

这里是一篇人力资源助理工作总结,今后,我将进一步围绕两店为中心而工作,不断适应公司发展形势的要求,把握工作大局,突出工作重点,带领好团队,把人力资源工作做的更好,详细内容点击查看全文。

时光荏苒,历史的车轮在无声中载走了15年,虽它已成为史册的一页,回首15,有很多让我深思和回味的事情,同时在此年我为我的人生重新规划了一条行程———挑战自我。

15年1月1日我被迫从a公司调至b公司,之所以我要用“被迫”二字,是因为当时不是我心甘情愿来b公司工作。不想到b公司工作的原因是有种被“发配边疆”之感,因为我觉得我在工作上很努力对待,为何要如此这般对我?所以在即将离开a公司的那一个月里,我几乎是在郁闷中渡过每一天的,潜意识中认为公司否认了我的工作能力才将我调离a公司。后经我多番思想挣扎及公司领导许诺只是借调一年,一年后由我选择留在b公司还是返回a公司之因,我决定前往背水一战,那怕是中途“阵亡”,我也无憾,至少我勇于并努力面对了。

在b公司上班的前三天,陌生的环境及人情的冰冷让我倍感失望,我对我能否开展好人力资源的工作一点信心都没有,来六星集之前的雄心壮志瞬间化为乌有。后总助的鼓励及指点,我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决定改变对本部门个别人的态度,必须发号施令方能开展工作,因为在他们的概念里我是“空降”人力资源部主管,对我的不理不睬也在情理之中。好事多磨,经过一个月的努力,人力资源部的工作在顺利中开展前进。

原本漫长的一年却好似飞越般渡过,在这一年里,有过欢声笑语、也有过失落无助,总之,感触颇多。不过,在这一年里自我感觉收获不少,关键在于自我价值的体现,曾经生存在“大树”下的我,无论怎样拼命的付出,却永无见“天”之日。所以,我决定留在六星集,与六星集的兄弟姐妹们同甘苦、共奋进。

以下是我对15年人力资源部的工作进行一次年终大盘点:

一、15我的工作进展情况:

1、15年1月,完成了员工资料的完善,即:资料的收集及建档,资料卡的更新、薪资异动表的建立等。

2、15年2月,完成了大型招聘一次及培训(为期3天招聘时间,总应聘人数为70多人,效果相对不理想)、公司全员劳动合同的签订及建档;3、15年3-5月,公司一系列制度的制定及宣讲,即:奖励条例、休假管理办法、考勤制度等;4、15年6月,人员排位标准及绩效考评标准的制定及宣讲、各部门岗位职责的拟定;5、15年7月,完成了两店人员半年升迁的考评,其次排位及绩效浮动正式启动,两店执行情况的督导;6、15年8-9月,除日常事务处理外,无特别事宜开展;7、15年10月,完成了一次大型招聘及培训(为期2天的招聘时间,效果非常不理想,总应聘人数30多人);8、15年11-12月,完成了保安部及保洁组薪资的调整、旅游计划及团拜计划的拟定等事宜。

二、部门人员的工作进展情况:

1、a某——其工作内容:每日员工考勤、提成单分类及统计、来往行文上传及下达,月末考勤汇总及日常事务处理,工作较为繁琐,好在店长及主管的上呈文件一般是自己打印,相对为她减少了工作量。其性格较为柔和,工作认真仔细,态度较好,与各部门配合良好,能较好的开展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但缺少魄力,与员工交流方面还有所欠缺,故工作上没有一个度的飞越,属于中规中距型,较为适合做驻店人事。

2、b某——其工作内容:每日员工考勤、提成单分类及统计、来往行文上传及下达、月末考勤汇总、协助店长监督现场卫生等日常事务处理,工作非常繁琐,比金沙店人事事情多很多,因为西安店的主管及店长在文字起稿及打印方面很欠缺。其工作认真仔细,与各部门配合良好,能较好的开展人力资源部的工作,有较强的上进心,但缺少耐心度。是一位可培养之才,但稳定性不强,因其师专毕业,有教师证在手,一心想从事教师一职。

3、c某——其工作内容:员工资料的收集、资料卡的更新、劳动合同的签定及终止、人员招聘及日常事务处理。其为本部门进步相对较快的一员,领悟性较强,但同事之融洽度还很欠缺。

三、15人员流失情况:

1、15年合计离职:235人,其中:一店:118人、二店:106人、管理部:11人。(注:此部分人员含试用期人员,试岗期员工未计算在内)

2、从人员流失量来分析,属于不正常现象,此行业每店每年流失量应保持在总人数的50%。故反映出对人员的教育和沟通工作还需加强。

四、15人员补充情况:

合计补充人员:301人一店非保健部补充人员:74人二店非保健部补充人员:81人两店保健部补充人员:136人(含营运部5人调保健部)管理部补充人员:10人

五、15奖惩情况:

1、一店

罚款金额:8422元(其中含6个小过、1个大过);

奖励金额:34580元(其中含运奖金,但不含保健师上钟奖励)

2、二安店

罚款金额:5585元(其中含1个小过、2个大过);

奖励金额:22150元(其中含运奖金,但不含保健师上钟奖励)

3、管理部

罚款金额为:160元。无奖励。

以上为15的工作总结,我深感尚有许多值得改进的方面,主要体现在是员工沟通与交流还有待提高,其次员工培训工作的实际效果有待强化,人才储备库的建立还有待完善等。

今后,我将进一步围绕两店为中心而工作,不断适应公司发展形势的要求,把握工作大局,突出工作重点,带领好团队,把人力资源工作做的更好。

人力资源助理工作总结的精彩内容就先到这里。更多精彩内容,还请大家持续关注我们网站。

三、深具战略意义的人才供应保证,为公司的长远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公司领导一直对招聘培训予以特别的重视和关注,对招聘培训工作的需求计划、实施计划、完成评估等各个环节严格要求。人力资源部积极应对,主动分析,完善规范招聘、培训各程序环节的工作,100%的完成了公司人力资源需求计划、各部门各级人才的招聘配置,充分发挥其人力资源工作基础和核心作用,做好“选聘、吸纳、任用、培育”的每一项工作,为企业人才资源的提供、使用、发展和提升做好有力保障工作,高质量、及时的完成了各项工作指标任务,保证了公司人力资源的供应和提升。

1.完成公司2015年相关招聘培训计划,满足各部门招聘培训需求。

2015年以来,人力资源部先后13次奔赴全国各地10省市招聘现场、各大中专院参加各类招聘会,收集登记人才信息5000人次,电话通知4000余人次,有效面试达2600人次,完成各类人才测试测评1700人次,最终共完成了75人次各类社会人才的有效招聘配置;完成了7人次外籍人员的招聘及相关手续的办理;

2.各级人才储备招聘工作的完成公司领导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企业的一资源,认识到人力资源就是人才资源,就是知识资源;认识到一线关键岗位的操作技能人才的充足及储备是海洋工程行业成功的关键。因此做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各层次应届人才的招聘、储备及培育工作。为公司关键操作岗位注入了大量的新生力量,为公司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1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招聘储备

2015年人力资源部在对全国各地知名院校进行分析,比较选择了15所具有对口专业、教育水平强、知识度高的一流院校作为长期合作伙伴,并全年派出达25人次参加各地28所院校应届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人才招聘会,选拔面试、审核检查并录用接收50名应届毕业生。

2.2各中专技工学校焊铆工人才的招聘储备

人力资源部近年来积极与全国各地优秀技工培训学校合作交流,引进培训了多批有较高素质的焊工、铆工。特别是2015年,在公司领导的支持下,通过对全国各地技工学校比较、专业选择,先后与12家学校合作洽谈、考查审核,共7批次引进合格技校焊、铆工学员达200名。

本对各级大中专院校,本科、研究生高学历专业人才及焊工、铆工学员的选择招聘引进培训的范围之广、力度之大、人数之多,均创公司历史之最。此项战略措施为公司知识资源储备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以后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大力完成公司各类培训需求计划

3.1充分完成需求计划,挖掘相关资源

人力资源部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至今完成了各级、各类培训2600多人次,其中如超过1000余人次4R执行力培训、200余人次的班组长管理培训、各类安全培训、技术专业类培训、超过200人次的各类英语培训、300余人次计算机办公软件类培训、300余人次焊铆工电工培训、200余人次的设备操作管理培训等,效果显著,充分挖掘发挥内外部专家知识资源,提升保障了公司人才技能资源的供应。

3.2充分完成新接收各类各级应届毕业生的后续培训工作

对于新接收录用的20名高学历应届毕业生和200名优秀焊铆工技校人才,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能力、求知能力及团队精神,在公司领导支持,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先后30余次举行了相关军训、规章制度培训、职业精神培训、公司各部门业务及流程培训、焊铆工操作技能培训等,使这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型员工做好了身份转变与职业认知培训,为日后各岗位的人力资源储备配置做好充分准备。

3.3劳务招聘与劳务管理

配合各项目生产,协助各部等招聘、审核劳务人员,并修改签订相关合同。在劳务工招用高峰时期,在司人员超过400人。

四、顺应时代发展的新时期和谐劳动关系保证,提升企业影响力与知名度

人力资源管理中劳动关系是一项弹性化、柔性化非常强的工作,关系到企业内员工工作氛围、人际关系、企业文化、企业形象及声誉,因此事务工作事无轻重大小,都必须亲力而为,可谓举重若轻、任重道远。

1.员工薪酬福利保障与绩效激励管理

薪酬绩效工作关系员工切身利益,涉及公司员工各类薪酬的核算、发放、统计;相关部门、各级员工、转正等层面的签定考核及结果评估汇总、员工考勤假期管理、各项统计及分析工作;负责各类薪酬管理、绩效管理、考勤假期管理、加班管理等制度体系的建构、更新和维护;直接影响到员工评价结果、薪酬发放,是公司与员工双方直接对话的重要平台和最为实际的通道。

人力资源部根据薪酬绩效工作过程复杂、专业性强、工作量大、涉及面广、结构项目繁多、精确性要求高的特性,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岗位要求、人员考核标准,规范、细化了相关工作。

薪酬绩效管理工作每月要完成10万余条信息量的考勤数据;3000余人次的薪酬费用核算;3000余人次的薪酬条的制作和钉钉发放;每月的统计更新、每季的数据汇总统计及年终近10万人次和信息量的反复测算汇总统计及分析;每年近万人次的保险系列工作的更新维护;每季每的部门、员工绩效合同量表的制作考核及结果的汇总分析汇报。

2.员工关系及劳动合同管理

2.1规避风险,保障权益、遵守法律、适当调整劳动合同管理办法

2015年是国家《新劳动合同法》执行元年,人力资源部响应《新劳动合同法》的章程,积极学习探讨,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及时签订无定期劳动合同,并且转变其它员工及新进员工劳动合同周期,对关键岗位实行5年合同周期,普通员工实行3年合同周期,规避了相应用工法律风险,降低了用工成本,清晰了劳资关系,保障了员工利益。

2015年共完成315份新入职员工合同签订工作。完成了公司在职员工188人次合同签订。

2.2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吸纳优秀技术人才,充分保证了项目生产进度。

2.3接待处理员工争议100余人次,化解员工矛盾,和谐劳资关系,提高双方满意度,促进合理和谐发展。接待沟通办理离职人员267人次,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末端管理,为企业形象维护与保持及日后的双方合作做好铺垫。

2.4据深圳市用工政策,及时为非深户员工办理深圳市居住证,切实及时的保证了员工的相关需求和利益。

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充分保障部门及公司相关工作的高效有序

为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优势,提升体系建设工作,特别是关键管理手段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贡献率,人力资源部积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工作,强化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创新,完成了人力资源统计信息系统以及员工信息数据的电子信息化建设。人力资源部从2015年6月起加大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资料的录入工作、档案整理工作、各模块台帐编制工作、完善薪酬福利、培训、组织的岗位信息、报表系统、系统管理和绩效管理各模块的信息化,包括人力资源基本信息、教育背景、专业技术职务、技术工种、继续教育、社会保险、离职人员管理、信息查询等强大的功能,先后5次5000余人次员工档案、人员信息、各类招聘、培训、薪酬、合同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及信息化,极大地提高人力资源工作效率和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水平。

六、积极开展各类项目活动,提升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部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拓展专业知识在企业内部的实践,将工作丰富化和兴趣扩大化结合,举办各类有益的拓展训练、执行力培训、班组长管理培训、员工素质培训等各种业务相关的项目活动,极大的提升规范了员工职业面貌,改善引导了企业工作氛围,延伸提升了企业文化。

七、部门工作展望

人力资源部,作为企业的一扇窗户,一面镜子,将责无旁贷的完成各项本职工作。

2015年将做好人力资源的招聘、培训、配置各项需求计划分析,有效实施各项人员配置及发展计划;

继续落实改革后的薪酬绩效体系的执行,使改革成果得以有效发挥、实践和实现;

不断做好员工关系事务处理,改变员工的认知观念,进一步完成良性企业文化建构工作,切实改善员工与企业的关系。

回顾2015,我们欣然坦然,展望2015,我们信心依然。人力资源部将在公司领导运筹帷幄的战略决策下,紧紧围绕2015工作目标,扬长避短,尽职尽责,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将继续紧密配合各部门的相关工作,高质高效、努力奋斗致力于满足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立足企业,节约成本,保障需要,激励员工,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专业支持,完成专业工作,贡献专业力量。

网友们,人力资源主管年底个人工作总结就到此为大家介绍完毕了,在这里祝大家都能早日写出一篇好的文章。

相关推荐:

2015人力资源助理个人总结

人力资源主管年底工作总结范文

篇2:2015年度人力资源助理工作总结

2016年度工作计划

2013年是企业的“转型年”,人力资源部在公司的带领下,紧紧围绕“强管理,增效益;调结构,拓市场;防风险,促发展” 的方针,加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配置,认真做好人力资源开发与员工培训工作,绩效考核工作与分配机制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为公司顺利完成各项生产经营任务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和制度保障。

(一)2015年度主要工作总结

我们坚持以市场配置人才为取向,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现将本年度的工作报告如下:

一、人力资源主要指标状况

1、用工数量情况

年初用工总量为*****人,年内通过不断挖掘、盘活和用好人力资源,用工总量比去年同期减少271人,总量下降9%,目前人员总量*****人。在册在岗员工2490人,其中营销人员119名,占4.8%;管理人员421名,占16.9%;技术人员543名,占21.8%;工人1487名,占56.5%。

2、员工开发情况

完成岗位、岗前、职业素养等各类培训项目267个项目,共有8913人次接受了培训,使用经费4112668元。经专业认证机构评估,得到了良好评价,获得市A级办学水平认定、市人才培养模式三等奖等荣誉。

3、薪资发放情况

结合企业用工实际,在4-5月份对全体合同制员工的薪酬结构及现行薪酬水平进行了全面分析,根据集团工资总额下达额度,在完成岗位职务等级聘任的基础上,针对工人岗位、技管人员岗位提出了不同的增资调整方案供领导决策,确立了年度薪酬晋升调整方案及总体幅度,并在6、7月份完成了全体合同制员工的年度薪酬调整及上半年补发工作。年度使用的用工费用合计?万元。

二、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要实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愿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是企业管理中最为基础前提之一。本年度,我们牵头修订了新版 的《员工手册》,规范企业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效率,提高员工行为的归属性和自律性。在部门内部,我们还成立三个项目小组开展了相关政策研究,建立健全了《员工违纪处理的规定》、《员工考勤、各类假期管理办法》、《治安保卫纪律奖惩条例》等12个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制度及其他43个操作性文件。通过大力推进制度建设,主要在以下方面起到了明显的管理效果:

1、构建了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新型管理体系

在集团一体化的政策框架下,如修订的《聘用退休人员的管理规定》等文件,构建了适应集团管控要求和企业管理需要的新型管理体系,提高人力资源的支持能力和服务水平。

2、完善岗位配置及人才选用机制

大力抓好人才发展“多通道”体系建设,如修订的《岗位职务等级聘任办法》、《关于推荐后备人才的通知》、《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完善工人、管理与技术岗位并行互通、科学有序的员工职业发展机制,健全跨序列晋升发展的制度规范,引导员工多元化发展,提高人岗匹配度,促进人尽其才、人人成才,有效协调新产业领域和急需岗位领军人才短缺问题。

3、建立起市场化的用工管理机制

健全完善员工依法退出机制,如修订的《员工离职补贴实施办法》、《首席技师选聘管理办法》等文件,建立健全了不称职人员淘汰制度,疏通机制性的人员退出通道,推动队伍结构调整与优化。

4、健全以价值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机制

探索建立个性化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如《薪酬管理办法》、《工资支付办法》等文件,提高绩效工资分配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进一步完善绩效挂钩机制,进一步兼顾公平,突出价值导向,强化长期激励,提高基层行薪酬分配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5、加快全方位全过程培训体系建设

以打造行业一流的职业培训基地为契机,建立企业完善的技能知识培训体系,如修订的《员工培训的规定》等文件,全面提升教育培训管理效能。制定分类培训大纲,设计重点培训项目,开发核心课程体系,开展分级分类培训。职业培训重点对嵌线、压装、装配等手加工工种、质控点质检人员培训,合格者上岗。开展专项特色培训,提升培训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

6、搭建专业化的人力资源运行管理体系

加快SAP系统的新型人力资源信息化功能开发和应用,如修订的《人力资源基础信息管理实施办法》等文件,丰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平台的管控。构建流程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平台,实现人员选、用、育、留、出全职业生命周期的管理与服务,进一步固化业务流程和管理成果。

三、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充分挖掘资源潜力

1、充分挖掘内部潜力,盘活人力资源存量

组合控编缺编岗位,优先在公司内部招聘。根据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合理调配人员,严格控制入口、积极疏通出口,盘活人力资源存量,本年度实施岗位科学调配296次,实施岗位兼并21人,促使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确保生产经营工作顺利开展。

2、实施外部招聘,增加人才储备

年内引进各类人才101名。其中,面向 “211工程”尤其“985”重点大学,招聘优秀本科生及以上学历的大学生,准备充实技术和管理类岗位57名;面向大专院校,招揽具有高级技能的优秀大专生充实一线生产岗位22名;面向社会招聘5名,优秀劳务工转正17人,开拓多渠道吸引人才,为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3、拓展人员分流渠道,确保实现优化目标

为实现稳定骨干、精简队伍的优化目标,结合公司当前生产、出台人员分流办法,拓宽人员分流通道。职工共分流169人,其中退休87,淘汰等原因离职的人员共有82人,实现“人数负增长”目标。

四、规范劳动管理,降低用工风险

1、规范续签流程,提高用工质量

为贯彻劳动合同法要求,我们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对不同类型的人员实施差异化管理,续签时间采取无固定期、较长期(5年)、中期(3年)、短期(1年)合同或不再续签合同等形式,经部门考核确定劳动合同续签意向,最终反馈给部门及本人。年内共处理到期劳动合同151人次,其中:续签无固定合同15人,不再续签合同1人次,短期合同135人。减少了长期合同人数,降低了企业用工风险。

2、改变用工方式,减少劳务工数量 根据今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的新要求,我们积极落实集团关于控制劳务用工总量,优化用工结构,转变用工方式,规避用工风险的工作原则,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加快推进商务外包,在公司领导和制造部、财务部等相关的大力支持下,明确了测算口径及操作方式,对包扎、行车和起重等业务实施转移,实现了人员的平稳过渡,劳务工数量由去年的447人减为现在的271人,劳务工占从业比例为10%,比去年底降低了5%。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全面促进人才发展

加强人力资源建设,重点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把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措施真正落实到位。

1、完善核心人才考核,推进入库动态管理

按照核心人才库评选及管理办法等政策,在2012年度考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公司优秀人才推荐、培养、考核管理工作,保证入库人才的质量。本届核心人才库经对上届人才考核调整63人,新增推选53人,合计入库人数418人,有效满足了核心人才库动态管理的要求。新一届的核心人才库,提高了青年人才,技术人才、技术工人的入库率,优化了核心人才库结构比例。

2、完善岗位职务聘任,激励技能提升

根据公司文件《技术岗位职务等级聘任办法》、《管理岗位职务等级聘任办法》,按照公开竞争、逐级聘任方式,实行结构比例控制、职务档次控制和动态管理原则,对公司技管职务等级实行动态、平稳聘任。年内共晋升169人 技术序列副主任及以上申报共34人,正常晋升16人,破格晋升7人 ; 技术序列一级及以下申报124人,正常晋升116人; 管理序列申报44人,正常晋升30人;聘任一级管理员职务符合聘任条件为48.6%,较去年上升了5.4%。副主任职务符合聘任条件比例为54.1%,较去年上升了5%。

3、提高学历职称层次,优化队伍素质

报送青年人才到重点院校工程硕士培训,协助各部门审核报送15人参加上海 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培训报名工作。为调动各类专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我们认真做好年度的职称评审工作。依据职称评审条件及文件,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了大力宣传,使专业技术人员能及时了解到上级部门最新的职评信息和动态。全年管理人员参加各类资格考试报名80多人次。专业技术职称申报,初级认定86人,申报中级资格人,申报高级资格6人。

4、深化1+3+5培养模式,加快青年大学生培养

在青年大学生培养方面,我们认真落实集团“1+3+5”文件精神,根据《“1+3+5”青年大学生员工培养模式实施办法》,全面配合公司“1+3+5”青年人力资源建设领导小组推进“1+3+5”青年大学生培养模式的落实工作。依托企业重点、重大项目,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倡以项目带动优秀青年人才的培养机制,做好1阶段大学生的见习管理工作,并帮助青年员工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实施岗位流动。

5、多措并举,优化人才服务环境

为了加快企业人才高地建设,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根据企业相关文件,做好每年人才购房借款审核及发放工作。为新进员工做好居住证,根据上海市政策的调整及变更,及时掌握政策,做好居住证新办及续办的衔接工作。为工作满三年符合上海市户口申报人员,组织材料进行户口申报工作。借助这一系列的服务平台,为企业各类人才提供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六、以素质提升为抓手,全力打造高素质员工队伍

为了切实提高员工业务素质,根据生产经营形势,实施“以需求为导向、以学员为中心、以技能为本位”培训工作原则,狠抓了基础理论教育、基本知识学习、基本技能训练,积极营造有利于员工培训的良好环境,努力把员工岗位技能素质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1、实施管理、技术人员培训

一是以提高管理人员思想政治素质为目标,大力开展《爱岗敬业》、《职业素养》、《班组建设》等培训;以提高管理人员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大力开展《运用EXCEL提升管理效率》、《设备管理培训》、《经济师继续教育》、《卓越绩效改版培训》等培训;以开拓他们的视野的《营销知识》等经营管理理念培训。

二是结合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分步骤、分层次、分等级的开展了《机械设计与制造系列基础国家标准》、《振动故障测试分析及诊断技术》、《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等知识的应用培训。

管理、技术人员培训共举办了70多期,培训400多人。

2、加强技能操作人员的基本技能训练。1)专业培训教材编制 为拓展实训基地培训项目,选配新成员,加强编写组力量,启动****制造高级教材的编写,推进职业培训中心基础建设。通过建立与实施二周一次的教材编写定期审稿制度,编写、审稿和印制完成一册13万字高级****制造公共培训教材,初步编写完成六册78万字高级****制造专业培训教材。

为推进销售与服务人员能力提升,在迫切需要完善商务工作教材的形势下,编写商务学习教材。根据公司领导提出的国内领先,注重应用,系统性、专业性、实用性强的要求,组织编写队伍,完成《产品知识篇》、《商务销售篇》、《售后服务篇》三册26万字的商务人员学习/培训教材的编写、审稿和印制。为方便学员学习,加强知识产权监管,协调、设计教材的管理流程与相应的文件。

2)基地新训模块建立

为切实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素养,有效推进职业技能培训,设计开发轴承故障分析、****对中技术、滑动轴承的铲刮技术、螺栓紧固技术、铁耗试验知识、嵌线工艺教学完善等全新培训模块,通过充分发挥内训师作用,充分发挥职业培训中心实训基地性作用,进一步支撑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为迎接企业新一轮挑战做好准备。

3)高技能人才队伍培育

为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培育,设置符合技师队伍职业发展的培训课程,组织全公司126位技师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公司技师队伍学习了技术创新知识、“四新”知识与完善科研创新体系、知识产权和专利申请、新材料的应用、上海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及相关政策、团队建设与高师带徒方法等课程内容,同时以公开课的形式,邀请公司内部技术、管理岗位的100多位员工旁听课程,扩大了培训受众面,拓展高技能人才岗位工作知识面,树立走好职业技能发展的信心。

为全面提升企业综合“软实力”,进一步发挥企业技师和高级技师在专业理论、技术改革、攻关实践的积极作用,努力解决企业在生产实践中高、精、尖技术难题,加快培养企业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组织建立公司《首席技师评聘管理办法》、《首席技师工作室运行机制》、《首席技师工作室运行方案》和《首席技师工作室工作标准》方案,并选聘霍祥龙、周爱华、张建中三位同志为公司首批被聘任的首席技师,三位同志还同时被聘任为车工、****制造、数控三个首席技师工作室的负责人。通过建立首席技师工作平台,发挥高技能人才队伍发挥示范、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

3、开展针对性适时性培训

为推进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结合生产制造的薄弱环节,根据岗位个性化的特点,采取干什么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与时俱进地针对性适时性设计拓展培训项目,全年组织专业岗位员工开展少胶绝缘新工艺、磁性槽楔新工艺、非电气技管岗位大学生****结构原理、大学大专生新员工岗前培训等专项培训,提升员工岗位职业工作素养。

七、成功举办职工技能操作比赛

立足岗位强技能,着眼实战练精兵。以结合员工综合素质提高,结合产品结构调整,推进年度职工技术比武与考核。2013年的职工技能操作比赛以提高****制造技能人员专业能力,提升设计工艺、营销、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业务水平,结合赛前技术练兵和技能培训。比赛设置,比赛内容,并充分利用公司职业培训中心实训基地,计有19个部门,13个工种(岗位),500余人参加了比赛。

八、做好人工成本预算、完善成本监控及总量分析

随着上级集团对企业管控力度的逐步增强,人工成本预算的作用和要求越来越具体、规范。薪资科根据上级管控要求,结合企业人工成本使用的具体情况,积极做好人工成本预算的分析测算。今年起,要求对企业下属的子公司(江电、****维修)进行全面预算,薪资科做好配合协调,及时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做好口径解释说明。

在日常工作中,在近年来与财务按月核对人工成本的基础上,在数据中找问题,对使用口径与财务部、相关条线部门协调,进行有效规划,确保人工成本的合理使用。

同时,建立详细完整的数据库,逐步完善总量分析,对工资总额、人工成本的使用进行月度监控,做到账目清晰、口径明确。继续开展工资总量、各类人员收入、人工成本使用的定期汇总分析,根据不同要求、不同时间段均能快速反应测算,按不同口径进行分析,供领导参考决策,拟定分配或激励方案。

九、细化绩效分配及条线奖金管理

自2015年技术、管理人员实行目标年薪制以来,薪资科在季度绩效分配操作中面临较大挑战,核定形式、发放周期均不同。薪资科一方面对相关人员不间断地进行培训、梳理操作意识,另一方面加强自身管理,对工人、技管人员所有薪酬数据建立动态数据库,随调随用,确保准确。绩效分配作为目前工资性激励的唯一途径,需要按工人、技管人员、劳务工根据不同形式、不同基数分别核定季度绩效分配款,同时对通过绩效分配核定发放的各类专项费用进行审核,做好相关部门、涉及人员的发放说明。在核定基数后,按月与部门进行使用台账核对,确保绩效分配款使用的及时、规范。

十、调整劳务工薪酬管理,贯彻同工同酬原则

随着劳动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近一两年来针对劳务用工的各项福利待遇的政策集中变化调整。今年7月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出台,对劳务工的使用又进行了进一步的限制规范。

针对不断变化的新政策,薪资科认真学习政策法规,配合部门加强劳务工的薪酬管理,从以往的单列操作逐步向合同制正式工过渡,加强与部门、劳务公司的沟通,在薪酬核定、工资发放、福利待遇等方案均进行规划,力求在制度上进行完善,避免劳动争议和法律风险。

从今年1月起正式对城镇户口劳务工缴纳公积金,在《劳动合同法》修订稿出台后,认真开展同工同酬的分析测算工作,对劳务工薪酬标准按现行政策与合同工进行对比分析,与分厂协调沟通,拟定劳务工薪酬标准调整方案,对相应文件进行修订,并提出奖金分配的调整设想。

十一、履行相关服务和管理职能

1、落实退休职教幼教老师工资套算工作

根据国家63号文件精神,在总公司的整体安排下,着手落实对企业退休职教幼教老师的资料采集、工资套算等工作。克服资料年代久远、套算政策多变、时间紧张、关注度聚焦等各种困难,我们部门相关人员自我加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上报了70余人的工资套算结果,配合企业稳定做好工作。

2、转变共享费发放形式

根据社保政策变化,从2015年1月起,原通过社保中心代发的企业共享费改为企业自行操作。本企业涉及退休人员超过*000人,量大面广,薪资科积极配合退管会开展工作,每月按时协助处理银行报盘等操作事务。同时因退休人员银行卡经常遗失、更换,到目前为目的10个月里,每月均出现账户无效遭银行退账的情况,给财务入账带来麻烦,手续繁杂。考虑退休人员无法及时看到收入进账的焦急状态,总会在第一时间联系退管会,并默默做好接下来的退账、重新入账等繁琐工作,为企业分忧。

3、费用结算

结合企业用工实际,薪资科认真做好各独立核算单位(江电、****维修等)的人工成本结算工作。针对企业和各部门要求,不定期的进行各类人工成本、费用的测算分析,对企业委托用工的各类人员不间断进行费用结算及预算控制。

十二、全力维护企业稳定,确保一方平安

在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中,人力资源部的保卫工作真正起到了筑好稳定治保环境的“防火墙”、当好稳定治安环境的“助推器”、撑好稳定治安环境的“保护伞”的强大作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情报搜集,全力维护企业稳定。

通过各种手段收集、整理了各类信息127条,其中重要信息39条,为公司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各项决策提供依据。参与处置了群体性集访事件一起,共9次总人数超500人;扬言威胁、铤而走险事件6起,单汪某一起就处置了20多次;其他不安定因素4起。上述事件除一起转化为恶性凶杀案外,其他均在党委领导下,通过灵活运用各种方式逐步予以化解。

2、统一思想认识,全面落实治安保卫制度。

对部分部门、车间、道路老化现象严重的监控进行重新配备,对部分部门、车间、道路的监控摄像头进行重新规划定位,使监控摄像头发挥其最大功效。落实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从严治厂的治安防范制度,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增加企业内部的安全感,使周边治安环境有较大的改善。

3、加大检查力度,排查治安隐患。

保卫、消防人员累计检查部位4142处,查处各类治安、消防隐患167起,除2个老大难的消防隐患外,其他隐患均已要求部门落实整改。通过不断加大防范检查的力度与频次,2013年全年的治安形势总体上处于受控状态。

4、加强执勤制度,全面落实应急处置工作。

制定和完善了各种群体性事件及突发性事件安保应急预案,强化治安信息的掌控,落实应急处突、维稳防恐和防汛防台等各项应急保卫措施,确保应急处置力量的有序、高效运行。对年内发生的40余起集访、缠访、闹访等各类事件都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快捷高效的参与处置。

十三、加强职业健康管理,保护员工职业健康。

1、日常健康管理 我们顺利完成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服务质量、病史质量、医疗废弃物处置、高压灭菌、药品管理、医保管理等方面的年度考核,确保了继续为广大职工开展各项医疗保健工作的必备资质。完成门诊11028人次,各类化验 893人次,肌注和补液 606人次,下车间部门巡诊10次,健康知识宣传4次。

2、全员健康体检

在确保正常门诊、日常工 作的同时,全力协助中山医院、华山医院、妇产科医院、市职业病医院、市五医院完成全员体检、妇科普查等各项体检任务,并做好体检后的相关医疗服务工作。

3、加强对公司食堂、集体宿舍等卫生管理

为了确保公司员工用餐安全,会同公司工会和上电实业,对我公司午餐供应单位进行了四次食品进货渠道、绿色标志、产品保 质期、食品留样,从业人员健康证,餐具清洗质量等全面检查,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向有关方及时提出了整改意见,有力的确保了职 工用餐安全。全年无重大饮食安全事件发生。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集体宿舍进行定期检查,督促整改不合格项目,确保员工拥有良好的卫生生活环境。

4、无偿献血工作

公司有66位职工体检合格参加无偿献血,完成全血67人份,展现了上电员工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也为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5、开展职业病防护

落实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理念,积极预防和减少职业危害,保护员工职业健康,定期进行职业检查和保健知识宣传,对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的制度管理、操作规程管理、应急处置管理进行了规范和细化。

(二)2015年存在的不足

一年来,人力资源部紧贴公司战略,团结协作,积极引进科学的管理理念,虽在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

一、部门的新员工较多,技能提升抓得还不够紧,整体办公效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深入基层了解生产实际状况不够深入,对一些工作缺乏有效的指导与检查,服务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在人才招聘工作中,对素质测评工具的把握和推广上有待提高和加强;

四、在员工的针对性培训上还应投入更大的精力,使培训工作能系统地组织展开。

对以上不足之处,人力资源部有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尽快改进,为公司的转型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2016年工作设想

回顾2013年工作,人力资源部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到达了预期效果。展望下一年度,设想应重点开展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优化队伍结构,控制用工总量

继续按照企业 “控制总量、提升层次、改善结构、提高素质”的总要求,完善企业内部人才流动机制,实现技术、管理和工人类岗位结构的科学合理的配置。通过采取调整企业内部岗位、精简压缩辅助人员、鼓励自谋职业等措施,精简压缩管理和辅助人员,努力实现定员考核目标。

二、规范劳动用工制度,有效规避免劳动争议

在当前劳动法规还不够健全的情况下,要继续完善以劳动合同为基础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强化劳务派遣用工管理,尽早合理规划派遣用工转变方式,将静态的劳动合同管理变为动态可控的管理。要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制定、修改或者完善劳动用工规章制度,将劳动关系纳入正常有序的制度管理范畴,有效地避免劳动纠纷的发生。

三、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从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通过面向高校招聘,引入高素质青年人才。结合现有各类专业人员根据所学专业和自身特点,给青年骨干压担子、委重任,通过承担重要工作和繁重任务,逐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把企业内部推荐与社会化招聘结合起来,引进优秀的岗位紧缺和高端人才,完善企业内部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选聘机制。依据员工的职业生涯进行有计划的开展岗位锻炼、项目锻炼。打破岗位类别界限,拓宽多渠道发展途径,为人才成长提供阶梯。认真落实核心人才、岗位资格聘任办法,加快技术领军人物和创新人才队伍的培养步伐。

四、按照岗位实际需要,推进个性化培训

以落实年度培训计划为抓手,拓宽员工培训参与面,丰富培训内容,继续开展岗位专业培训工作,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以增加培训内 容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培训方式多样化为抓手,完善培训系统,注重素质教育和专业培训并重,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的有效整合。为突破人力资源开发瓶颈,设想组织开展如下培训工作:

1、****制造专业培训教材内容的修订、补充与完善。

2、****制造专业全面启用新教材培训。

3、****制造专业全面试行无纸化计算机考试模式。

4、实训基地新模块的培训启用。

5、建立和使用工艺指导书标准培训模式。

6、企业首席技师工作的推进。

7、严格培训纪律确保培训实效。

8、发挥二级组织和内训师作用推进岗位培训。

五、细化绩效考核体系,发挥薪酬激励作用

1、员工薪酬体系梳理

根据现行薪酬体系,合同制生产工人、技管人员、劳务人员从薪酬标准设定、考核奖励分配、福利发放等方面结构多样,重点不一,给日常管理工作带来挑战。薪资科将根据现状,进一步对薪酬体系进行梳理,对同性质的项目进行合并或归类,减少中间环节,避免疏漏。同时,建立完备的薪酬标准动态跟踪,完善日常薪酬变动审批规则及流程,为企业人员调配、薪酬激励做好基础性工作。

2、继续完善人工成本规划

为适应上级集团对人工成本预算及使用的管控要求,薪资科将继续跟进并完善人工成本各项预算的口径,对使用范围、入账时间等与上级部门、财务部、相关条线进一步协调。对新产业、下属单列子公司的人工成本使用加强监控及沟通,做好使用规划。完善工资总额、人工成本的使用规则,确保能在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合理使用现有额度,为员工收入、福利待遇的改善作最大努力。

3、加强劳务工薪酬体系建设

随着劳务用工政策制度的不断调整和要求,薪资科将加强对劳务用工的薪酬体系管理。结合企业用工实际,加强业务政策学习,努力借鉴成型的管理经验,对劳务工薪酬标准审批、日常薪酬结算、社会保险衔接等进一步加强监控及管理,确保合法合理。加强劳务费用分析,有效控制劳务成本的使用。同时继续跟进商务用工的日常管理。

4、细化绩效分配体制

绩效管理要研究新思路、新方法。在今年对重点部门开展专项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绩效分配体制,强化绩效分配效用,对绩效分配款的核定、分配、使用进行指导及跟踪,突出绩效分配考核激励的作用,做好一级管控、二级分配。同时做好台账登记,对特殊情况进行备案,确保用足用好。使绩效管理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各岗位相结合,做到明确目标、有效的控制及激励。绩效管理的沟通、提高与控制的作用应充分体现出来。

5、推进残疾人减免税政策

加强残疾人减免税政策宣传,鼓励符合条件的职工积极申报,在个人得到实际收益的同时,为企业降低社会成本负担。

六、落实保卫治理措施,提高综合防范能力。

要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把部门一级的治安责任制落到实处,要把落实和完善部门一级治安值班制度落到实处,要充分发挥部门现有的技术防范措施的作用。继续签订部门一级《治安保卫责任协议书》,增强各级领导“为官一任,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感。要加大治安责任制的考核力度,加强日常治安防范检查和考核,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强化自身防范能力,减少或消除治安隐患,将刑事案件控制到最低限度,力争继续保持企业“上海市治安安全合格单位”和“上海市平安单位”称号。

七、强化专业理论知识,提升自身队伍技能

近年来《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等多部法律相继实施,我们针对在实践工作中遇到的众多亟待解决和释明的疑难问题,关心青年人力资源工作者健康成长步伐,提高了自身队伍的整体素质,认真把握国家政策,进一步提高队伍的业务能力,更好地为企业和员工服务。

(四)结语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任重道远。在新的一年,遵循企业与员工创造幸福的企业价值观,要站在不断地提升专业水准和战略高度设计员工的职业生涯,不断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和水平,使员工在实现自我发展目标时快乐地享受生活,享受工作,与公司共同成长。

篇3:2015年度人力资源助理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筛选适宜本地土壤、生态和种植水平的小麦, 选择出高产、优质和多抗的小麦品种, 为大面积生产应用主导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选择了16个在本地种植和相关试验时表现较好的品种进行了本次展示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品种

本次展示参试品种共计16个, 分别为扬辐麦4号、扬麦16、扬麦20、扬麦22、扬麦23号、扬富麦101、苏麦188、生选6号、宁麦20、宁麦21、南农0686、浩麦1号、华麦5号、镇麦10号、华麦4080和扬麦11号 (CK) 。

1.2 试验设计

大区排列, 不设重复, 每个品种种植一个大区, 大区面积1 334 m2, 成熟时分区收获, 计其实产。

1.3 田间管理

展示点安排在宝应县黄塍镇鱼桥村前庄组, 土质为黑底蒜瓣土, 地力均匀, 土壤肥力中等偏上, 前作是中熟中粳。各参试品种统一于2014年11月17日播种, 播种量为187 kg/hm2, 播种方式为机条播。

1.4 施肥

旋耕前施45%复合肥600 kg/hm2、尿素150 kg/hm2作基肥。

2015年1月10日施尿素90 kg/hm2作苗肥。

3月23日追施尿素180 kg/hm2、45%复合肥220 kg/hm2作拔节肥。

1.5 病虫草防治

2015年3月26日, 每公顷用5%唑啉草酯·炔草酸乳油1 335 m L+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450 m L+20%二甲四氯水剂2 250 m L进行除草。

4月27日, 每公顷施用25%氰烯菌酯1 500 g+15%三唑酮700 g+25%吡蚜酮300 g+腐植酸或氨基酸叶面肥750 g进行小麦穗期赤霉病、白粉病、蚜虫防治和叶面喷肥。

5月2日每公顷用50%多·酮1 500进行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的第二次防治。

1.6 气候影响

在小麦生长期间, 由于受暖冬的影响, 苗期、越冬及返青期间气温高于往年, 这种条件有利于小麦的发苗。

但在小麦穗期的4月下旬至5月上旬, 雨水偏多, 与小麦的抽穗期相吻合, 导致小麦穗期病害加重, 特别是赤霉病、白粉病偏重发生, 5月温度偏低, 不利于小麦的灌浆, 使小麦粒重明显低于常年。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麦的实收产量

见表1。

2.2 产量结构分析

2.2.1 穗数

由于上茬水稻的收割期延迟, 小麦的播种期较常年推迟了15 d, 使小麦在冬前的叶龄较小, 所有参展品种在冬前及越冬期间均未产生分蘖。

参展品种平均穗数为471.6 kg/hm2, 变幅421.5~526.5 kg/hm2, 其中以宁麦20、华麦4080等穗数居高, 扬麦20和扬辐麦4号等居中, 扬麦16、扬麦11号等穗数偏低。

2.2.2 粒数

参展品种的每穗粒数平均为39.13粒, 变幅为31.2~46.14粒。

2.2.3 粒重

因为在小麦生长后期遇到低温、寡照的气候和白粉病、赤霉病病害的影响, 造成各个品种间的粒重差异较大, 千粒重平均为35.8 g, 变幅30.8~39.8 g。其中以镇麦10号、浩麦1号的粒重居高, 生选6号和南农0686粒重偏低。总体的粒重水平明显低于常年。

2.3 生育期和植株性状

2.3.1 生育期

从表2可以看出, 扬麦11号的熟期明显偏早, 而扬幅麦4号、南农0686、扬麦23、生选6号熟期偏迟。

2.3.2 植株性状

见表3。

2.3.2. 1 株高

从表3可以看出, 扬麦11号的植株最高, 达88.4 cm。在80 cm以上的品种有南农0686、宁麦20、浩麦1号、扬麦16、苏麦188。其余品种植株高度均在80 cm以下, 其中生选6号最低, 在70 cm以下。

2.3.2. 2 穗型

穗型以浩麦1号最大, 生选6号最小。但由于各品种的小穗排列紧密度不一致, 使有的品种看起来穗型很大, 其中以生选6号的小穗排列最紧, 达2.77排/cm, 而镇麦10号、南农0686等低于2.1排/cm。

2.4 抗性

2.4.1 抗倒性

在2015年小麦生长后期未出现大风大雨的情况下, 宁麦20已出现倒伏现象, 其抗倒性较差;其他品种中, 苏麦188、生选6号、扬麦11号和南农0686的抗倒性也不强;而抗倒性较强的品种有扬辐麦4号和扬富麦101。

2.4.2 抗病性

见表4。

由于4—5月雨水较多, 参展品种的气候性病害普遍发生较重。从表4可以看出, 扬富麦101白粉病最重, 扬幅麦4号、苏麦188、扬麦23以及华麦0480白粉病较重, 而扬麦11号、扬麦20、镇麦10号白粉病发病较轻。

而赤霉病发病情况为, 在2015年赤霉病发生较重的情况下, 扬麦20、浩麦1号以及南农0686赤霉病发病较轻。

3 结论

综上所述, 扬麦20、镇麦10号两个品种稳产丰产、综合抗病能力及抗倒性强, 熟期较为适中, 可进行大面积生产性示范;扬辐麦4号、扬麦16等品种近几年在大面积生产中丰产性较好, 但白粉病、赤霉病发生较重, 在加强预测、把握适期和主动预防的情况下, 做好白粉病、赤霉病防治, 控制病害发生, 仍可大面积推广。

摘要:为进一步筛选适应宝应县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 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 选择了16个小麦品种进行品比试验, 筛选出了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小麦品种, 为下一年优质小麦推广工作作好准备。

篇4:2015年度人力资源助理工作总结

一、劳动就业

2015年末全区就业人员2820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25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1198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53万人。全区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50.6%;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18.2%;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31.2%。

2015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4.62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8.7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2.4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18.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2%。全年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65.69万人次。全年全区共帮助1079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1人就业。组织595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的工作。

[单位: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率][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

据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抽样调查推算,并经国家统计局核定,2015年广西农民工总量达到1225万人,比2014年增加14万人,增长1.2%,增幅比2014年下降2.8个百分点。2015年广西外出农民工(离开本乡镇)人数924万人,本地农民工(本乡镇内)301万人。目前,广西农民工队伍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工就近就业趋势明显。

全区建立了省、市、县四级上下贯通、职责清晰的市场管理工作体系,实现了对人力资源市场的统筹管理。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整合基本到位,市、县两级因地制宜,设立了综合性服务机构或专门性服务机构,区县一级64.3%的机构已经整合或计划年内整合设立综合性服务机构。截至2015年底,全区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352家。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年共为13.61万家次用人单位提供各类人力资源服务,不断拓展人力资源服务领域,丰富了服务内容,提升了服务水平。

二、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工作深入开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15年五项社会保险(不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合计697.92亿元,比2014年增长89.68亿元,增长率为14.74%。基金支出合计636.5亿元,比2014年增长80.33亿元,增长率为14.44%。

(一)养老保险

2015年末全区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576.63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19.04万人。其中,参保职工389.76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86.87万人,分别比2014年末增加12.45万人和6.59万人。2015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农民工人数为19.42万人,比2014年减少0.76万人。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提高,且全部按时足额发放。2015年全区离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2035元,比2014年增加166元;其中参保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2026元,比2014年增加170元。

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

2015年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478.96亿元,比2014年增长15.76%,其中征缴收入334.13亿元,比2014年增长10.97%。各级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15.95亿元,其中中央转移支付资金104.38亿元,地方财政11.57亿元。2015年基金总支出470.72亿元,比2014年增长14.15%。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456.28亿元。

2015年末全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41.51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20.53万人。其中实际领取待遇人数558.38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28.04万人。全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87.61亿元,比2014年增加42.36%。其中个人缴费13.15亿元,比2014年增长7.08%。基金支出66.41亿元,比2014年增长35.12%。基金累计结存88.89亿元。

(二)医疗保险

2015年末全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077.59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10.24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05.49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22.87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72.1万人,比2014年末减少12.63万人。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中,参保职工356.72万人,参保退休人员148.76万人,分别比2014年末增加17.89万人和4.97万人。2015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22.5万人,比2014年末减少1.16万人。

2015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171.75亿元,支出142.79亿元,分别比2014年增长15.83%和13.42%。2015年末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存239.13亿元。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48.38亿元,基金支出127.73亿元,基金累计结存195.76亿元,其中统筹基金累计结存89.27亿元,个人账户基金累计结存105.9亿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23.37元,基金支出15.05亿元,基金累计结存43.37亿元。

nlc202309090050

(三)失业保险

2015年末全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273.18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14.2万人。其中,参加失业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9.98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0.62万人。2015年末,全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6.19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 0.12万人,全区失业人员月人均领取失业保险金972元。全年共为12.7万人发放不同期限的失业保险金,比2014年增加0.6万人。全年共为538名劳动合同期满未续订或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支付了一次性生活补助。

2015年失业保险基金收入28.88亿元,比2014年减少5.47%,支出12.78亿元,比2014年增长39.22%。2015年末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26.48亿元。

(四)工伤保险

2015年末,全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360.48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22.26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51.35万人,比2014年末减少1.43万人。全年认定(视同)工伤10584人,比2014年减少638人;全年评定伤残等级人数为3700人,比2014年增加213人。全年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数为19040人,比2014年增加1211人。

全年工伤保险基金收入9.31亿元,支出4.74亿元,分别比2014年增长11.1%和7.97%。2015年末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余29.40亿元,其中储备金结余2.52亿元

(五)生育保险

2015年末全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307.86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27.61万人。全年共有9.56万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险待遇,比2014年增加0.92万人次。

全年生育保险基金收入9.03亿元,支出5.48亿元,分别比2014年增长24.72%和26.85%。2015年末生育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7.56亿元。

三、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截至2015年底,全区共有143万专业技术人才,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约15万人;在高层次人才方面,广西现有两院院士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6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91名,自治区特聘专家92名,自治区十百千工程人选528名;在人才平台方面,共设立国家博士后“两站”65个(其中博士后流动站21个,博士后工作站44个)、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1个、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56个、自治区级专家服务基地14个、自治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2个,留学人员创业园4个;2015年博士后“两站”招收博士后人员97人,截止到2015年年底全区累计招收博士后人员470人。

2015年,推进实施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承办实施10项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层示范项目。在国家级示范项目带动下,100多名区内外专家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各类服务活动,与基层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培训指导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惠及基层农户。2015年,全区52多万人报名参加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21.6万人取得资格证书。

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继续推进,2015年举办15期高级研修班(其中国家级高级研修班4期,自治区级高级研修班11期),培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800余人次,开展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和岗位培训1200余人次。2015年获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1家,新建自治区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2家,总数已达7家。面向市、县(市、区)专业技术骨干开展“专才岗位培训”活动深入实施,全年举办9期“专才岗位培训班”,共为基层培养专业技术骨干800余人。

2015年末全区共有技工院校48所,其中招生的技工学校38所,在校学生10.97万人。全年技工院校面向社会开展培训9.63万人次。年末全区共有就业训练中心34所,民办培训机构336所。全年共组织各类职业培训34.36万人次,其中:就业技能培训26.98万人次,岗位技能提升培训2.64万人次,创业培训4.73万人次。全年各类职业培训中农民工培训24.58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培训3.6万人次,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培训0.92万人次。

2015年共有444099人参加了职业技能鉴定,比2014年增长1.63%;381632人取得不同等级职业资格证书,比2014年增长3.69%。其中新增高技能人才(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40969人。

四、公共人事管理

履行公共人事管理职能,进一步健全公务员管理法规制度,公开遴选公务员制度进一步完善,推进人事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

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截至2015年底,广西共有公务员20.8万人,参公人员7.3万人。圆满完成了公务员录用考试任务,组织了全区四级联考、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招考等考试,共录用公务员(参公人员)0.96万人。继续做好区直单位公开遴选公务员。举办了2014年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全员培训、网络培训和专题培训等各类培训,参训人员47.8万人次。深入推进公务员平时考核试点工作。高效实施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工作,晋升符合条件的公务员41180人,这项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得到了国家公务员局的肯定。

全区事业单位聘用制度推行基本实现全覆盖,工作人员聘用合同签订率为93.4%;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基本实现制度入轨,岗位设置完成率超过90%。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制度推行率实现全覆盖,设区市以下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继续推行统一笔试。完成区直机关公务用车改革司勤人员分流工作。根据国务院统一安排,在全区开展了“吃空饷”集中清理整治工作。配合推进教育、卫生领域改革,探索公开招聘、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等方面的人事管理新机制。

广西2015年安置军队转业干部821名,其中计划分配军转干部414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407名。

nlc202309090050

五、工资分配

2015年广西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52982元,与2014年的45424元相比,增加了7558元,同比名义增长16.6%。其中,全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54983元,同比名义增长17.4%。扣除物价因素,2015年广西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14.9%。

进一步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提高基层公务员津贴补贴水平,缩小不同政府层级、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并同步统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持续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工作,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管理进一步规范。扎实开展公务员工资调查和工资统计等基础性工作。

六、劳动关系与劳动者权益维护

2015年末,全区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5.26%,签订劳动合同人数为244.42万人。

截至2015年底,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查的当期有效集体合同30471份,覆盖企业99423户,涉及职工300.22万人,已建工会企业数为115054个,集体合同签订率为86.41%。

截至2015年末,经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批且在有效期内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企业629户,涉及职工19.29万人。

2015年,全区共处理劳动人事调解仲裁案件19588件,同比上升23.64%;涉及人数23877人,同比上升23.66%;涉案金额4.3亿多元。其中:案外调解3611件;仲裁立案受理15977件,与2014年同期相比上升36.33%,涉及人数同比上升45.62%。仲裁立案受理当期结案15930件,结案率96.72%。

2015年,广西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主动检查用人单位9.99万户次,涉及劳动者235万人次。书面审查用人单位4.32万户次,涉及劳动者248.12万人次。全年共查处各类劳动保障违法案件13342件(其中经调解简易程序结案5525件,经立案调查结案7817件)。通过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共为14.14万劳动者追讨工资等待遇14.55亿元,其中为13.18万名农民工追讨工资等待遇14.05亿元。共责令用人单位与10.00万人补签劳动合同,督促1440户用人单位办理社保登记,督促1926户用人单位为3.36万人补缴社保费0.99亿元。

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广西人社立法工作取得新突破。为推进和规范广西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创建和谐劳动关系, 2015年5月27日,第十二届广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十二届第35号),自2015年7月1日起施行。

人社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和行政诉讼工作取得新进展。自治区人社厅率先在自治区级行政机关设立行政复议听证庭,对重大复杂疑难案件通过听证形式进行审理,客观、公正、及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2015年全区人社系统共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24件、被复议案件274件、行政应诉案件319件。其中,本厅处理行政复议案件146件、被复议案件9件、行政应诉案件23件。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妥善处理,化解了社会矛盾,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普法工作取得新成果。一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班、执法资格和普法考试等形式,进一步促进了全区人社系统干部职工学法用法。二是按照“法律六进”的工作要求,抓好社会普法宣传工作,增强了用人单位和职工群众遵守人社法律的意识。

八、基础建设

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2015年新增10个县、35个乡镇(街道)开展国家级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新增107个乡镇(街道)开展自治区级新型乡镇(街道)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2010年启动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工作以来,全区共支持62个县、645个乡镇(街道)开展建设。服务设施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条件,提高了基层公共服务能力和办事效率。

截至2015年底,全区社会保障卡累计持卡人数达到1232.68万人,实现了全区15个统筹地区全覆盖,地域覆盖面达到100%。发放人群包括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保参保人员。全区使用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系统,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系统在广西119个县(市、区)共1453个乡镇(街道)上线应用,网络联通率达100%。自治区市本级及14个设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12333电话咨询服务已全部开通。

注:1.本公报中有关数据为正式年报数据,与《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部分数据有所不同。

2.本公报中失业保险基金收支及累计结余的数据取自基金决算报表。

3.全区就业人员和分三次产业人员数据和年平均工资有关数据来源于自治区统计局。

4.本公报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增量及增长率根据四舍五入前数据计算。

篇5:年度工作总结——助理

来公司工作已经有一年了,通过这段时间工作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助理,要作好工作就要首先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清楚自己所应具备的职责和应尽的责任。因此,我在工作中尽职尽责,不越权,不越位,严格要求自己作一个为人诚恳、忠于职守,勤于职守、胜任职守的助理。协办和具体实施是我的主要工作之一,工作中虽然难度不小,但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再加上同事们都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因此一年来的工作相对还比较顺利,较好的完成了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值此机会,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一年来主要工作简要回顾

二、面对不足,认清差距,不断进取

一年来,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和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是满足于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和常规事务工作,大胆开展工作的力度还不够。针对公司管控模式的转型、经营战略的调整,以及国家

宏观调控政策的大背景,做好明年工作至关重要。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和充实自己紧跟形势变化。

篇6:行政助理年度总结

xx年x月,因部门人员变动,我被调至办公室,从事公安查询、外部文件签收、工会、办公耗材、食堂管理等工作。后期,又接手信息采编、会议记录、联通之窗、行政库管理等工作。

至12月底,共接待公安查询300次左右,并做到态度热情,严格按照公司规定办理。收发外来文件90份左右,做到及时上传下达,不延时,不误事。报送信息20篇,采编联通之窗2期。

对笔记本、台式机等小型固定资产做好登记与出入库工作,及时联系维修网点,进行电脑维护与维修,与其加强沟通,并要求为我们提供备用机,,以免耽误正常工作。

上一篇:总结:宝宝及妈妈吃的维生素,详解!(个人总结,仅供参考)下一篇:一日为师,终生难忘作文9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