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局2013年年终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打算

2024-05-04

水利局2013年年终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打算(通用8篇)

篇1:水利局2013年年终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打算

区发改局以“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XX年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着力抓好宏观管理、争取项目、重大项目建设、行政审批、价格管理、粮食调控和企业改制等工作。

一、XX年工作总结

(一)抓宏观、促落实、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1.认真做好计划安排和执行情况报告。受区政府委托,区发改局提出了《关于xx市xx区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完成情况及XX年计划(草案)》,并获区人代会审议通过。圆满完成人大半年视察工作,按照法定程序向人大报告了我区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有序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一是牵头完成了xx市对xx区节能减排考核的迎检工作。经市政府考核,我区XX节能减排工作走在全市前列,xx区获xx市节能减排考核一等奖。9月24日牵头区级各部门迎接市节能减排督查,向市督查组汇报了我区节能工作开展情况。二是切实做好XX节能减排工作安排。草拟了XX年节能减排工作方案(草稿)。确立了XX年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目标,草拟了XX年节能减排工作预案。三是牵头组织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6月中旬,我局协同各部门组织开展了以“节能攻坚、全民行动”为主题的节能宣传活动。四是做好天然气能源消费统计,基本摸清了我区 XX-XX年天然气消费情况。五是7月底,在全区范围内对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袋情况进行了自查,我区基本杜绝了违规使用塑料袋情况。

3.科学制定牵头工作目标责任考核方案。一是草拟了xx区XX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旅游总收入“开门红”目标任务的通知。我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开门红”任务确定为19.2亿元。二是拟定xx区XX年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分解办法,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目标任务。草拟了各乡镇(街道)xx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责任书,落实了各乡镇(街道)节能减排工作任务。三是草拟了重点项目和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任务分解方案和考核办法。四是完成了本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分析,预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考核口径)可完成80.99亿元,超额完成市上下达目标任务。提出了XX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目标、明确推进措施。

4.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一是经过多次修改完成了“十二五”规划方案,下发了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确定了“十二五”工作步骤、重点课题研究和各专项规划。除“十二五”规划纲要外,还确定了29个专项规划,专项规划由24个区级部门负责,目前各部门专项规划都已完成初稿。二是5月7-9日组织人员参加省发改委举办的“十二五”规划培训。7月19日邀请专家对全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三是聘请省社科院专家参与“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目前规划纲要初稿即将形成。四是与政法委联合草拟了xx区社会管理创新“十二五”专项规划。

5.做好宏观经济分析调研。一是参加区人大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调研,草拟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调研报告。二是参加了市产业结构升级调研,草拟了产业结构升级调研资料。三是开展了竹浆造纸工业、精细化工、新材料调研,基本摸清了我区竹浆造纸工业、精细化工、新材料发展现状。

(二)抓项目、争资金,投资效益不断彰显

1.把握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方向,做好项目筛选上报工作。围绕国家重点投资领域及方向,主要围绕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保、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收集、储备项目,全年收集、储备项目共53个,总投资达9.47亿元。

2.做好投资安排,及时下达投资计划。上报服务业、农林水利、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重大产业振兴规划技术改造项目共48个,上报项目总投资达116.60亿元。转下达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年饮水安全工程等7个中央投资计划项目,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1678万元。

3.加强项目督察,确保中央投资落到实处。适时跟踪建设工程形象进度,按省、市要求按时填报项目实施进度表。我区扩大内需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己完工5个,其余项目正按省、市要求抓紧实施建设中。

4.狠抓港澳协调机制,确保项目进度。一是按省、市要求按时填报港澳援建项目直报糸统进度表,二是适时跟踪建设工程形象进度。我区列入港澳援建项目共9个,项目总投资达41305万元,目前港澳项目已完成项目建设一个。

(三)抓协调,保投入,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加强和规范重大项目管理,加强宏观指导、项目督促和协调服务工作,确保重大建设项目资金落实、政策落实、责任落实。我区有17个项目列为xx市XX年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74.16亿元,投资计划22.78亿元。其中,纳入市政府目标考核的竣工投产及加快建设类项目12个,计划总投资46.66亿元,投资计划22.38亿元;xx区产业集聚区灾后重建项目和xx区市政设施恢复重建项目列为四川省XX年重大项目,计划总投资为26.79亿元,投资计划12.08亿元。1-9月,我区的XX年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7.87亿元,为投资计划的78.46%。其中,竣工投产及加快建设类项目完成投资17.82亿元,为投资计划的79.63%;两个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1.92亿元,为投资计划的98.70%。市重点项目进展比较顺利,已有4个项目已经完成全年投资计划,1个项目竣工投产。

(四)抓窗口,简手续,行政效能建设见成果

按照区政务中心“两集中”,“两到位”和“590”工程的工作要求,我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工作,以建设“文明、规范、便捷、高效、和谐”的服务窗口为目标,积极探索全面提高服务质量的方法途径。现收到锦旗3面,感谢信3封,表扬短信90多条,窗口工作人员被政务中心评为服务明星总计6人次,被政务中心授予窗口流动红旗单位4次。共计审批(备案)基本建设投资项目502个,批准总投资120.66亿元(其中,审批政府投资基本建设项目292个,批准总投资额42.36亿元;备案企业投资基本建设项目210个,批准总投资额78.30亿元)。

(五)抓稳定,讲方法,稳妥推进企业改制工作

1.做好企业改制工作的部署,稳步推进企业改制。针对通江综合店及供销企业等单位的改制工作,多次与市、区工商部门及有关单位联系、了解、协调和咨询相关情况、政策,认真做好企业的改制工作。

2.妥善处理职工上访,努力化解企业改制矛盾。了解、关注、掌握和协调处理南塔水泥、南塔化工、xx区水井巷41号附6号周礼摸等企业职工上访有关情况及动态,积极维护我区稳定。

(六)强监管、稳民生、深化物价监督管理

规范市场价格秩序,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等法律法规,规范收费和价格秩序,搞好价格监督检查,关心和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价格热点、难点问题,减轻群众负担,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七)抓购销、重储备、粮食市场秩序保持稳定

1.抓好粮食购销,加强储备管理。一是严格执行国家临时收储政策,加强对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宣传,鼓励和引导全社会个体经营户积极参与粮食收购。截止10月20日,全区粮食行业企业购销粮食60495吨,其中: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粮食33271吨,销售16803吨,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二是加强粮食储备管理工作,积极指导企业强化储备粮承储资格管理,严格执行储粮技术规范,不断完善储备粮轮换机制,确保了轮换操作的透明度和约束力。XX年,完成了各级储备粮油2.76万吨、库存商品粮3万吨的储存管理工作及省级储备粮和510吨省级菜油加工入库的轮换工作。

2.认真开展粮食执法监督检查,切实加大对粮食市场的管理工作。一是广泛开展粮食流通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在全区深入开展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食品安全法》及粮食科技活动周大型宣传咨询活动,向粮食经营者、种粮农民发放各种资料XX多份,现场解答群众提问500多起。二是加强联动协调,开展监督检查。核发粮食收购许可证户61户,其中:粮食收购企业8户、粮食加工企业14户、个体工商户39户;组织粮食执法检查8次,出动执法人员30多人次,检查粮食收购、加工企业网点对120个。三是在重大节假日期间,通过对全区三个乡镇50户农户的粮情调查和新粮食品质测报质量调查,保证了全区用粮安全。

3.加强监督管理,全面提高国有企业效益。在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同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XX年全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预计实现盈利8万元。

4.做好服务“三农”工作,大力推进农户科学储粮工程。截至10月底,全区共投资43万元,安装彩钢组合仓。

5.扎实推进粮食企业灾后重建工作。国有粮食企业三个重建项目完成投资1500万元,完成工程形象进度75%,其中孝泉省库、黄许国库预计年底完工,黄山路省库预计XX年1月25日完工。

二、存在的问题

1.区属工业能耗下降情况完成良好,但央属、市属能耗上升较快,特别是xx市高新区能耗上升较快,年终完成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目标较为困难。

2.市重点项目总体进展较好,但部分项目进度滞后。列入市政府目标考核的项目中有3个投资进度不足计划的60%,其中,xx区钰鑫机械加工设备及厂房技术改造项目仅完成37%,xx市一环路西半环工程项目仅完成48.05%。个别项目进度严重滞后可能影响xx区重点项目全年目标的完成。

3.我区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要进展,但是恢复重建推进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巨大,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项目整体进展平稳,但类别进展参差不齐。二是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难度大。目前我区进度与中央、省目标实现仍有一定距离。三是资金缺口仍然存在,特别是城镇体系项目到位资金比例较少,防灾减灾项目由于上级未同意我区中期调整申请,导致实际实施项目与上级下达任务有较大差距。

4.粮食企业改革遗留问题多,下岗职工上访频繁。

三、XX年工作打算

按照“当好参谋、谋划全局、管理投资、推进改革、依法治价、稳定粮油”的发展与改革工作要求,强化宏观调控下的综合协调职能。

1.做好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前瞻性的发展战略研究,完成xx区“十二五”规划草案,提出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议,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当好参谋。

2.全力实现灾后恢复重建既定目标。一是强化项目管理,确保项目质量。进一步梳理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明确任务,安排计划。二是进一步规范项目程序、严格管理,严防腐败行为。三是切实抓好项目全程监管,做到立项有论证、施工有依据、质量有标准、资金有结算、竣工有验收,确保工程优良。四是继续加强灾后恢复重建信息报送工作。五是强化目标管理,抓好灾后重建工作的管理考核。六是多措并举解决重建资金缺口。

3.及时把握宏观经济信息和国家的投资信息,争取项目和资金,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紧紧把握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契机,全力以赴争取中央财政支持。进一步对接国家的投资工作安排,加强与省市信息沟通,细化工作方案,主动提出符合国家政策和投向的项目,争取国家多渠道对我区的项目予以支持。

4.做好XX重点项目计划编制工作,按照“十二五”规划目标,突出新农村建设、工业园区建设、黄河新区基础设施、孝泉古镇、黄许物流园区等重点内容,力争全区重点项目计划投资超过20亿元,为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监督和协调重大项目、重点投资的全过程,按照竣工投产、加快建设、争取开工、前期工作的项目管理四环节,搞好协调服务,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工程质量。

5.强化节能减排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节能环保法制宣传教育,及时向社会通报典型案例查处情况,强化对节能减排工作的舆论监督。二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严格执行节能评估、。加快实施重大节能工程项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清洁生产,着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三是加大资金投入,推进节能减排技术进步。通过专项补贴、税收优惠、合同能源管理等措施,鼓励企业应用先进节能技术、设备和工艺。四是加强依法监管,加大节能减排执法力度。完善执法机制,强化执法手段,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行为。五是夯实节能减排工作基础。加强节能减排统计体系和检测体系建设,健全能源购进、库存、消费等方面的统计制度,进一步规范排污总量控制和减排台帐管理。六是谋划“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加强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及早谋划“十二五”节能减排思路、目标和政策措施,深入持久地抓好节能减排工作。

6.规范市场价格秩序,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等法律法规,规范收费和价格秩序,搞好价格监督检查,关心和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价格热点、难点问题,减轻群众负担,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是加强资源性价格管理和改革,调整乡镇电站上网电价,积极稳妥推进自来水价改革。二是贯彻执行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和蚕茧收购价格政策,加强运价管理,做好道路旅客运输票价调整工作。三是做好天然气专项调节金的征收和农村客运cng补贴方案的测算工作。四是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收费政策,规范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完成XX行政事业性收费年审、统计工作。五是做好粮食市场和农产品市场的监督管理,严防哄抬价格和囤积居奇的违法行为。

7.进一步强化粮食市场管理,维护好正常粮油市场秩序。一是强化粮油储备,增强粮食调控能力,继续做好各级储备粮和库存商品粮的储存管理工作,完成省区级储备粮的轮换任务。二是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妥善处理好遗留问题,维护系统稳定。三是加快推进粮食企业灾后重建项目的进展速度。加大对工程的监管力度,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四是加强仓储规范化管理,积极推广科学储粮新技术。五是抓好粮食购销,服务“三农”,促进种粮农民增产增收。六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不流失。

篇2:水利局2013年年终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打算

一、~年工作回顾

(一)以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团支部活动

按照市局党组和机关党委关于创建学习型机关的要求,围绕建设“西部领先,全国一流”xx工商团员青年队伍,深化全市“千万市民文明行动”,结合机关团员青年特点,市局团委在团员青年中广泛开展了“读书·实践·成才”主题活动。一是认真学习“xxxx”重要思想、xx“314”重要讲话和《团章》等,统一了团员青年的思想和行动。二是举办了青年成才系列知识讲座。邀请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曹廷华作中国传统文化与青年修养知识讲座。三是开展了团员青年读书心得交流活动。组织了市局团员青年赴九龙坡区含谷镇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暨参观考察活动,通过交流,大家彼此相互学习,启发了思维,提高了认识,思想境界得到进一步升华。

(二)以提高团员青年综合素质为重点,广泛开展适合青年的活动

一是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机关青年文体活动。为培育红盾文化,打造红盾人文精神,激发广大团员青年的创业热情,为建设“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xx工商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市局团委在团员青年中积极倡导xx文化建设。12315团支部开展了登山比赛,信息中心支部开展了乒乓球、网球比赛,并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建设网络青年文化,积极引导青年接受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市局团委还组织青年志愿者赴xx区xx镇xx希望小学开展对口帮扶活动,为该校贫困儿童送去价值4000元的文体用品和机关干部“一帮一”慰问金8000多元。配合相关部门举办了~春节联欢会和“庆直辖十周年”书画摄影展,积极组织发动团员青年参加第八届市直机关职工“公朴杯”职工运动会并取得佳绩。

二是深化“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结合机关工作特点,开展青年文明号主题实践活动,加强指导和培训,推荐经开区分局登记科、九龙坡区分局登记科两个先进青年集体申报创建市级“青年文明号”,现已通过考评验收。

三是引导团员青年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把青年人的奋斗与服务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把党组织的要求及时传递给团员青年。围绕“1356”目标的实现,引导青年走近三农,走进企业,走进社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组织青年志愿者赴黄桷垭镇开展植树造林生态环保实践活动,引导青年积极参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四是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树典型·学榜样·赶先进”的创优争先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荐了一批优秀团员、团干受到团市委和市直机关团工委表彰。

(三)坚持党建带团建,全面推进后备军建设

围绕贯彻落实xx市党建带团建工作推进会精神和《中共xx市委关于加强党的后备军建设的意见》,坚持和依靠党建带团建,全面加强后备军的组织建设。团的工作得到市局党政的大力支持,市局局长、党组书记王元楷亲自为团的工作作重要批示,亲切接见团员青年代表、出席市局第一次团代会并寄予希望。市局党组和机关党委对团的组织建设高度重视,召开会议专题研究。

(四)以深化五四红旗团组织创建为契机,加强团组织的自身建设

巩固和深化“五四红旗团组织”创建活动,新成立的市局团委被团市委向团中央推荐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推动基层团建创新,创新团的组织设置方式、组织体系、工作方式。吸纳机关聘用人员中的团员加入市局团组织,建立了市局12315中心团支部、市局信息中心团支部、市局广告监测中心团支部,巩固和扩大了党执政的团员青年基础。在市级党组和机关党委以及组织人事处的关怀支持下,市局团委正式成立并成功召开了共青团xx市工商局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市局团委第一届委员会,共青团工作平台得到进一步强化。丰富了团的网页内容,推进机关共青团信息化建设。

回顾~年工作,虽然开创了新的局面,但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一是因业务工作繁重等原因,团的经常性活动开展不够。二是活动形式比较单一,没有更大范围地调动广大青年的参与积极性。三是活动的影响面还不够大。

二、几点工作体会

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局共青团工作实现新的跨越,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只有紧紧依靠党建带团建,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贴近团员青年开展工作,共青团工作才有方向,才有依托,才有凝聚力,也才能有所作为。

一是必须紧紧依靠党建带团建。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跟党走,才能保证共青团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只有在党组织的关怀重视下,共青团工作才能得到切实保障。

二是必须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员青年只有将个人的发展自觉融入到党的事业、融入到单位的发展中,在实现单位的奋斗目标中实现个人的理想。共青团作为先进青年的代表,就必须把工作重心置于单位的中心工作中,团结带领团员青年为单位的中心工作努力奋斗,只有这样,团的工作才有依托,才能有所作为。

三是必须紧紧贴近团员青年。团员青年是思想最活跃、接受新生事物最快的群体,团的工作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紧紧贴进团员青年,开展既适应团员心理特征又健康向上、寓教于乐的活动,才能更广泛地吸引青年,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充分调动团员青年的聪明智慧,为单位的各项工作献计出力。

三、~年工作打算

明年我局共青团工作将按照市局 “1356”工作思路和建设“西部领先,全国一流”xx工商的要求,培育和弘扬xx红盾人文精神,坚持服务中心和服务青年相统 一,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一是实施“工商青年助推非公经济发展行动”,在非公经济发展实践中积极作为。充分发挥工商企业登记监管职能,引导市局团员青年积极开展“走近企业”活动,组织市局团员青年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开展就业再就业服务,拓宽渠道,搭建桥梁,为下岗青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再就业创造条件,提供帮助。

二是实施“工商青年服务城乡统筹发展行动”,在和谐xx建设中大显身手。引导团员青年积极投身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建设大潮,全面贯彻落实市局《全面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服务xx城乡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配合相关部门,举办农村经纪人员免费培训,推动经纪活农。积极发挥12315中心团员青年作用,提高消费维权服务水平,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以三峡库区为重点,继续开展帮扶贫困儿童志愿活动。以办公节能为重点,开展建设节约型机关活动。

三是举办中国xx青年人才论坛工商系统分论坛活动。积极配合组织人事部门举办好中国xx青年人才论坛工商系统分论坛,并将此活动作为培养发现人才,提升工商形象的有效途径。

四是开展“读书·实践·成才”主题活动。开展读书交流,让团员青年在读书交流中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更新观念、提升品位。邀请市局领导和有关专家,继续举办青年成才系列知识讲座。

五是开展建和谐工商做文明工商人活动。开展“弘扬红盾人文精神,做当代文明工商人”系列活动。深化以“青年文明号与直辖市同行”为主题的“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加强指导和培育,积极推荐先进青年集体创建全国及市级“青年文明号”。

六是建立青年成长成才的激励机制。开展“树典型·学榜样·赶先进”的创优争先活动,在工商系统逐步形成十大优秀青年、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等奖项组成的青年表彰奖励体系和机制。

七是为青年学习提高创造条件。加强红盾网青年栏目、青年图书室、青年健身室等阵地建设,丰富学习方式和内容,鼓励青年自学成才。以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和重大节庆为契机,开展党史、军史、革命史等国情教育,组织团员青年赴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提高团员青年综合素质。

篇3:水利局2013年年终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打算

一、2013年主要工作

(一)做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发挥纽带作用

协会努力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为行业、企业发展做好服务的同时,改进工作方式,深入开展行业调查研究,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行业、会员诉求,积极参与产业政策的研究制订及行业标准的制订修订,完善行业管理,促进行业发展进步。

1. 积极反馈行业声音,为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一年以来,我会积极和主管部门沟通,将行业发展中存在的设计深度不一、企业从业资格管理政出多门、专业人员资格要求参差不齐、第三方检测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向有关部门反映,得到主管部门的积极回应,积极推动我会参与了《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和《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等制度修订工作会。

2. 致力完善行业标准体系,提高行业技术水平。

当前,虽然智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但新技术应用和建筑工程质量却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为促进行业发展进步,我会发挥行业专家及企业的技术实力,研究制定行业标准,完善行业标准体系,积极开展软科学及应用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成果初步显现。

一是组织编制出版了《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报告》(2013~2018),这是我国第一本智能建筑行业发展报告。报告梳理了行业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经验,在对目前行业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全面提出了行业未来发展建议。报告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二是组织完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楼宇自动化工程现状调查与分析》和《建筑能效优化管理策略的研究(基于智能化工程)》等软课题研究,不仅为行业指明未来技术发展方向,而且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是发挥企业力量,共同研究制定行业标准。我会和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编的《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已经基本完成;和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编的《建筑智能化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规范》正在积极推进;我会参与编写的行业标准《变风量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已通过专家评审,目前正在报批阶段。

这些课题研究及规范的编写,紧密跟踪了当前技术发展趋势和契合了行业发展现实需要,研究成果必将对行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加强行业自律,履行社会责任,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市场有序、主体自律及社会责任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一年以来,我会围绕规范市场秩序,健全自律制度,大力推进了行业自律性管理约束机制的建立完善,加强了行业信用建设、品牌建设,开展了诚信企业创建等活动,有效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并使行业诚信度得到了明显提高。

一是由我会申报的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中建电子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赛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捷通机房设备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信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大网新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冠林电子有限公司、四联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程科技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顺利通过中国建筑业协会2013年度全国建筑业A A A级信用企业评审,对行业诚信建设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二是开展系列活动,加强行业品牌建设和人才储备。完成“年度企业完成工程额统计”、“年度智能建筑行业十大品牌企业”、“年度智能建筑行业具有成长力十佳企业”、“年度智能建筑行业十大创新产品品牌”、“年度智能建筑行业产品知名品牌”、“年度智能建筑优秀项目经理”、“年度智能建筑优秀设计师”、“年度智能建筑优秀经理人”、“智能建筑产品登记”、“年度智能建筑优质产品推介”等一系列评选活动,既成功推出一批行业代表性强、品牌知名度高的企业和名牌产品,又提高了行业管理、工程质量、技术进步和人才素质的水平,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是关注慈善事业,感恩社会、回报社会,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协会组织副会长单位,向贵州扶贫协会“彩虹雨项目”捐赠20.8万元,捐助黔东南地区14个学校彩虹雨项目,目前项目已完工,让山区的孩子感受到我们行业对他们的关爱!同时资助贵州贫困山区的近20名优秀学生来北京参加“感悟之旅”活动,让山区的孩子感悟知识决定未来。这个活动得到了行业企业单位积极响应,有力提高了我们整个行业的社会责任感,打造我们智能建筑行业业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加强自身建设,搭建交流平台,切实履行好服务企业的宗旨

协会存在的根本在于全心全意为行业企业服务。我会坚持加强协会自身建设,提高行业服务水平,搭建各种交流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多角度服务企业,素质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并为企业开拓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是我会把协助政府主管部门“服务企业、服务行业”作为协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更好地服务行业、企业,我们首先重点抓自身建设,完善制度、提高协会工作人员素质,加强内部培训和管理,积极响应中建协关于建设学习型协会的相关要求,组织学习住建部及中建协的相关文件,充分调动了协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协会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是我们继续办好两刊一网(《智能建筑》杂志、会刊《智能建筑行业信息》、智能建筑行业信息网),加强服务,给协会会员、行业企业提供最佳的宣传、交流平台。在我会同仁的共同努力以及领导、专家的共同支持下,会员数量不断增加,协会影响力不断加大,同时也增强了智能建筑行业在建设行业等相关行业的影响力。

三是召开会长工作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共谋行业发展:2013年共召开了两次会长工作会,为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协会工作重点广泛征求意见,共同筹谋行业健康发展。

四是召开各种形式的会议,搭建行业交流平台。一年来,我会召开多场专题研讨会,还积极会同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广州爱瑟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等在全国举办多场产品推广会。这些推广会的召开不但帮助相关企业拓展了市场,也将新技术、新产品以最快、最直接的方式推向用户,加快了新产品的推广应用,提高了智能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

尤其要重点汇报的是,2013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成立十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成功召开,全国各地行业协会及智能建筑行业代表近千人济济一堂。会上,我会发布了行业首部《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报告》(2013~2018);设立了“立足智能建筑,面向智慧城市”的专题展览;举办了行业发展高峰论坛;表彰了行业发展二十年为行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和企业。这次活动充分展示了让我们智能建筑人士引以为傲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展示了智能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巨大空间。十周年纪念活动不仅极大提升了行业发展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同时也达到了继往开来、指引发展的目的。

五是加强行业技术培训,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为进一步提高智能建筑行业工程技术人员整体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智能建筑行业,我会积极发挥专家的技术优势,重点推进了培训资源的整合和全国分区域培训基地建设,采用专家授课、行业会员免费培训等形式,先后在行业内开展了“机房国家标准及应用(北京)培训班”、“智能建筑控制与节能(上海)培训班”、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13)培训、“会议系统工程技术深度培训班”、“绿色数据中心设计、施工及运维管理培训班”,近千名行业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

(四)发挥专家作用,为企业、行业发展建言献策

专家工作委员会是协会宝贵的财富。一年以来,专家们以专业组为基础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在行业内开展技术服务、科学研究,加大了行业技术服务力度,收到了良好成效。

一是开展工程咨询、优质工程和创新工程评选,提高行业工程质量。为提高行业工程质量,我会利用专家资源面向行业开展技术咨询以及优质工程和创新工程的评选,在行业内树立典型工程,促进行业工程质量提高。2013年咨询的项目有鄂尔多斯机场智能化系统工程、义乌世贸中心智能化工程等,同时,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计算机中心机房及办公用房项目、深圳证券交易所运营中心技术中心工程项目等被评为智能建筑创新工程。专家全身心投入具体工程的咨询、验收、评审等工作,使工程的智能化建设更能契合项目实际需求,更加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二是举办多种形式的专家活动,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通过召开专家座谈会及专业组组长工作会,有力促进专家之间的交流互动;同时组织专家为企业技术研发、公司规划、技术方案等积极把脉,专家对行业、企业发展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促进了行业技术发展和进步。

(五)加强交流合作,促进行业整体发展进步

一是加强和兄弟协会的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提升智能建筑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加强行业影响力。由我会牵头组织召开的第六届全国智能建筑协(学)会秘书长联席会在陕西西安举行,陕西省建筑弱电专业委员会提供了大力支持,秘书长联席会有效加强了全国各兄弟协会经验交流、协调工作和联谊,同期我们还共同举办了“2013西部华山论剑智能建筑研讨会”;由我会和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建筑与楼宇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筹备组共同主办的“2013华北地区智能建筑技术高峰论坛”吸引了200位行业人士出席,大家共议发展,共促发展,收获了很多积极成果。

二是与第三方检测机构紧密合作,共同探讨,提高工程质量。2013年,全国各地20多个检测单位代表出席了我会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的第五届全国智能建筑工程检测机构年会,与会代表热情探讨了第三方检测对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性。

这些活动有效地强化了兄弟协会之间的联系互动,增强了行业凝聚力,同时也加强了先进技术、工程经验的探讨,提高了整体行业的技术实力,促进了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二、2014年工作重点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一年。我国正处在调结构、稳增长的紧要关口,四化同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我们智能建筑行业已经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迎接新时期,我们面临大有作为的重要机遇;取得新进步,需要我们全行业同仁携手共进,用我们的智慧翻开新篇章。

2014年我会确定的总体目标是:在政府有关部门和中建协的指导下,坚持以服务行业发展为宗旨,坚持搭建平台、汇集合力、共处发展的基本原则,在市场和政府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协会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推动行业发展站上新的台阶,取得更大进步。

2014年我会工作重点如下:

(一)明确定位,继续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为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理解对应到智能建筑行业,一是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拉动行业发展;二是政府发挥宏观引导和保障作用,支持行业发展;而我会则应成为两者的桥梁和纽带,服务行业发展。

2014年我们努力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一是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开展行业标准体系研究,完善行业标准;二是提高工程质量,制定“智能建筑工程检测指标体系”以及“智能建筑工程第三方检测行业指导价”;三是更加注重市场环境建设,继续开展软科学研究以及行业调研和统计工作,为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四是更加关注企业需求和行业诉求,协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动开展企业资质标准修订、企业资质就位以及行业工种设置等工作;五是更加致力夯实行业诚信基石,进一步发挥好有影响力的企业和领军人物示范导向作用,全面提升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加强自身建设,搭建平台,进一步聚集合力,创新发展

一是转变作风,以协会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秘书处组织建设和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充实协会队伍,设立个人常务理事,每年召开常务理事会议;调整、完善专家队伍,完成专家工作委员会的换届工作。

二是搭建培训平台。继续以全国十个“智能建筑工程技术人员执业继续教育培训基地”为基础,充分发挥专家资源,在行业内开展新技术、新标准等培训工作;开通“中国智能建筑网络学院”,网络学院将开通个人学院和企业学院,面向全行业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在校生提供从基础课程、实操课程以及最新技术应用课程的全方位课程培训,解决企业缺少师资以及行业人员经常出差等问题,全面提高行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继续推动“智能建筑体验馆”发展,使其成为行业设计、施工、运维、技术创新、新技术推广应用以及培训的基地。今年武汉安通的“绿色智能建筑示范体验馆”通过验收,将在行业内起到新技术示范作用。

三是搭建交流平台。办好“2013年年会暨2014智能建筑行业发展论坛”、“第六届全国智能建筑工程检测专题会议”、“第七届全国智能建筑行业秘书长联席会”等常规会议,搭建行业技术交流平台。积极加强和相关协会组织及国际组织间的交流和合作,加强协会的行业影响力,推进行业发展。

四是搭建信息平台。充分利用行业媒体,服务行业,及时反映行业最新发展动态。继续办好《智能建筑》杂志、“智能建筑行业信息网”,创办电子会刊(停办印刷版会刊《智能建筑行业信息》)、智能分会微信公众号,并开发应用APP客户端,以最快的速度发布行业最新热点,做好创新引导。

(三)改革创新,引领行业全面发展

一是建立新机制,调动专家工作委员会各个技术专业组的积极性,关注新技术发展方向,以技术引导企业创新,为企业发展方向、产品研发方向等把脉,引领行业创新发展。

二是成立“智能建筑行业总工联谊会”,重点是为行业技术精英搭建交流平台,共同研讨、探索新技术走向。

三是制定“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技术导则”,在行业开展“智慧园区”、“智慧社区”试点工作,引导行业企业逐步由立足智能建筑走向智慧社区、园区到智慧城市。

四是紧紧围绕国家“十二五”规划,把绿色节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及时应用转化,并通过新技术新产品推广会以及在项目中应用试点推广,大力推动新技术的实际应用。积极树立“节能示范项目”、“物联网智能建筑示范项目”,发挥企业科技成果的带动作用。

五是探索了解国际新技术应用方向、工程管理模式及标准化工作,引进、吸收国际先进理念,在提高国内智能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也积极引导行业企业“立足国内,面向国际”,全面发展。

篇4:水利局2013年年终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打算

市场即将进入2014年,我们认为,2014年是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关键一年。一方面从行业外部因素来看,中国房地产业面临国内外多重复杂因素的影响,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强度相对有限,欧洲复苏基础仍不牢固,美国势必退出QE,新兴经济体景气回升态势逊于发达经济体的格局还将持续;国内经济增长的动力将会更多关注市场配置资源改革释放的要素有效性的提升、新一轮对内对外开放释放的新的生产力、以农民收入增长为重点的土地制度改革对新型城镇化转变增长方式带来的影响,会更关注平衡发展、改革促发展的新的发展硬道理产生的持续发展活力。另一方面,从行业内部因素来看,全国市场发展不均衡态势将进一步加剧,部分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由于供需矛盾,房价存在进一步上涨动力;部分三四线城市前期库存量较大,市场下行的风险仍然较大。

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房地产业的下一步健康发展相当重要。未来市场发展趋势如何?未来的政策调控方向应该如何操作?房地产业的发展定位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作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独立的研究机构,期望从对2013年房地产市场的客观分析中,发掘出市场发展的基本脉络,为消费者购房提供参考、为地产从业者理清思路、为决策者提供政策依据。

一、2013年市场概况

1.2013年全国市场探底回升明显,开发投资额、销售面积、新开工面积均呈现回暖迹象。

2013年1-11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741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9.5%,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保持在20%左右,与去年全年16.2%的投资增速相比,开发投资已触底回升,但与2011年全年27.9%增速相比,仍有不少差距。

2013年1-11月,商品房销售面积11080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8%,这是继2010年以来的最高销售增速,市场回暖迹象十分明显。但从各月销售情况来看,年初高位增长,而全年呈现前高后低走势,销售市场渐趋理性。

2013年1-11月,房屋新开工面积18105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5%。2013年前11月,房屋新开工面积的持续正增长显示出开发商对房地产短期信心回升,由于今年楼市复苏明显,预计后期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速仍会保持相对正增长局面。

2.全国市场库存面积小幅回升

截止2013年11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达到46806万平方米。从全年来看,商品房待售面积从2012年年末的36460万平方米增加到2月末的41904万平方米,增速较高;但从3月份开始,待售面积的增速相对稳定。

3.房价上涨、信贷收缩致刚需热度下降,改善类产品渐成市场上行主要推动力

去年重点城市房价持续上涨,并且2013年下半年以来银行贷款层面收紧,从而导致今年刚需群体入市门槛逐渐提升,小户型刚需类产品销售热度小幅下降,而改善型项目热度较去年有明显提升。

4.土地市场量价齐涨,一线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增长显著,地王频出

2013年1-11月,全国300个城市共推出各类用地15.0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3%,增幅较2012年全年扩大13个百分点;并且各类土地总推出量均好于去年,住宅、商办用地增长均超过15%。2013年1-11月,全国300个城市各类土地共成交12.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3.1%,增速明显高于推出量,其中住宅用地增速高达34.2%,为2010年以来成交增速首次超过商办用地。今年一线城市成交溢价率最高为27%,同比增加10个百分点;下半年一二线城市高总价地块频出,总价地王纪录不断被刷新。

5.一线及热点二线城市库存量下滑明显,部分三四线城市库存压力较大

今年以来一线城市市场持续回暖、成交量继续走高,而相对应的新增供应却依然不足,从而导致其去化周期基本维持在15个月以下。以北京为例,前11月商品住宅供应面积仅700万平方米,而市场成交面积却高达1104万平方米。二线城市中,南京、成都等城市消化周期逼近6个月红线,而合肥甚至不足5个月。另外,鄂尔多斯、营口、铜陵、连云港等城市由于前期土地供应量较大,市场的供大于求现象较为严重。

6.开发企业出现恒者恒强态势,千亿俱乐部扩容,并且拿地回归一二线

虽然2013年经历了几次政策波动,但在今年楼市持续回暖情况下,房企还是迎来了一个丰收年,年内销售突破千亿元房企将从去年的3家增加至7家。2013年房企销售TOP10金额占比从12.76%上升至13.27%,增加了0.51个百分点,同时TOP20及TOP50企业同比分别增加0.63个百分点及0.79个百分点。继2011年万科跨入千亿后,2012年绿地及保利也加入千亿军团阵营,2013年万达、中海、碧桂园与恒大4家房企强势进入。

在各大龙头房企的城市布局方面,大多数房企将一二线城市作为布局的重点,少量布局三四线城市。近年来,由于三四线城市各种风险叠加,众多开发商逐步重回一二线城市。虽然一二线城市土地价格较高,但其强大的市场需求以及可观的利润空间仍吸引各大龙头房企的进入。

2014年房地产基本面展望

1.1 总体展望:销售量价继续增长但增速趋缓,投资开工平稳增长

在宏观经济合理增长,货币政策保持稳健,房地产调控政策日趋分化的背景下,根据“中国房地产长期发展动态模型”,预计2014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将呈现“销售量价继续增长但增速放慢,投资新开工增长平稳”的特点。预计201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3.7-14.0亿平方米,同比增长5.5%-7.8%;商品房销售均价为6705-6746元/平方米,同比上涨7.0%-7.6%,销售面积和均价同比增速均较2013年放缓;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9.8-10.0 万亿元,同比增长15.0%-17.5%;房屋新开工面积为20.9-21.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0%-8.0%,低于2013年全年。

nlc202309040341

1.2 需求展望:销售面积继续增长但增速放慢,上半年增速较高下半年渐趋平缓

2014年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健,尽管新增贷款和社会融资额仍将增长,但总体增速趋缓,推动商品房销售增长的动力有所减弱。预计2013年全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将接近13亿平米,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增速也处于2010年来的高点,在高基数下2014年销售面积增速放缓是大概率事件。预计2014年上半年各城市成交量在经济稳定、供应加大的背景下继续好于今年同期,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占全年比重约40%。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将前高后低,下半年季节性规律推动成交量环比增长,但同比增速将趋缓,由于2013年基数较高,2014年下半年可能出现部分月份同比下降的情况。

1.3 供应展望:土地成交推动新开工量继续增长,但多数城市潜在供应充足、销售增长趋缓、货币政策稳健背景下,全国新开工和投资增速放缓

2012年四季度以来土地市场成交回暖,2013年前三个季度土地成交面积同比增速均超过30%,考虑到拿地与新开工的时间差一般为6-12个月,预计2014年新开工量将继续增长。由于目前三四线城市供应充足,占全国新开工面积超过60%,企业在此类城市开工保持谨慎,与新开工密切相关的销售面积增速在2013年也不断趋缓,预计2014年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20.9-21.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0-8.0%。

1.4 价格展望:供应加大促热点城市供不应求矛盾缓和,信贷投放趋稳缓解房价上行势头

自新一届政府执政以来,房地产调控方向由抑制需求转向加大供应。2013年以来,随着销售面积增速持续放缓,新开工增速止跌回升,价格涨幅在供求关系缓解的背景下逐步收窄。预计2014年这一趋势将继续延续,在供应加大的背景下价格涨幅收窄。在货币政策逐步回归中性的背景下,房产价格涨幅缩小是大概率事件。

1.5 供求分化:一线城市供不应求压力持续,部分二三线城市供应过剩风险凸现

一线城市短期和中长期供不应求矛盾均较为突出,但今年以来新开工面积增长或将略微缓解供应不足压力;部分二三线城市潜在供应明显超出当地人口、经济和市场规模的承载能力,供应过剩风险凸显。

1.6 价格分化:地价和供求矛盾加大一线城市房价上涨压力,部分三线城市价格存在下跌风险

地价快速上涨、供不应求矛盾严峻仍将推动一线城市住宅价格上涨,而二线城市除杭州、南京等热点城市外,多数城市土地市场运行较为平稳,供求基本平衡,未来房价上涨空间有限;而多数三四线城市由于供应充足、地价涨幅最小、部分供应过剩的三线城市房价存在下跌可能。

1.7 政策分化:房价上涨压力大的一二线热点城市政策继续从紧,绝大多数城市政策保持平稳,少数市场低迷城市可能继续微调政策鼓励需求

今年3月“国五条”细则出台,此后10月以来,一线城市先后加码调控,政策全面收紧。目前仅部分二线城市加码调控,无论是政策力度还是执行层面均弱于一线城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城市由于市场持续低迷,通过松绑原有政策刺激市场需求,如温州8月放宽限购政策。此轮热点城市密集出台的调控政策将在短期内影响市场预期,但不能从根本上平抑热点城市房价,因此,未来热点城市政策仍存在加码可能;而部分市场低迷的城市,地方政府在不突破调控底线的范围内灵活调整将是大概率事件。在市场量价分化进一步加剧的背景下,全国政策“一刀切”的局面不复存在。

1.8 企业分化:大企业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中型企业不进则退,小企业边缘化

品牌房企布局已基本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由于自身实力雄厚,抗风险能力较强,在武汉、成都等主流城市占有率持续扩大,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而本地龙头企业地位有所下降。与此同时,在调控持续背景下,品牌房企凭借较强综合实力以较低成本优势获取大规模发展资金,融资优势表现突出,拿地十分积极,而区域性中小房企更多面临资金短缺,土地储备减少等不利局面,生存空间缩小,未来发展将面临更多挑战。

1.9 行业转型:消费升级、政策支持促使更多企业转向旅游地产、文化地产等新领域,但去化周期长等潜在风险亟待关注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蓬勃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城乡居民储蓄不断增多,消费需求逐步升级,除商业、办公、工业产业等传统经营性项目外,旅游、体育、文化等休闲类地产也逐渐受到关注。2010年以来,世茂、万达、雅居乐、恒大、碧桂园等知名企业对旅游地产的开发投资力度明显加大,在全国300个超百万平方米规模旅游地产项目中,百强房企占比为23.4%。

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15年将旅游产业初步建设成为国民经济之战略性支柱产业。对于消费者来说,旅游地产本身具有“投资”与“自用”的特性,投资者不仅可以在投资中获得保值增值收益,更可以享受物业带来的空间享受和消费功能。与此同时,近年来限购政策持续实施,严厉地限制了重点城市的投资和投机性住房需求,部分购房需求向三四线城市转移,促使具备资金实力的房企纷纷转战旅游地产。但旅游地产销售主要针对外来需求,大规模推盘、较高的定价使其对当地市场冲击明显,并且旅游地产项目投资规模大、开发周期长,未来面临不确定性。

总结:

2013年房地产市场整体向好,但房价已由“普涨时代”进入“分化时代”,进一步促使调控政策的差异化。三中全会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的核心思想,正引导着各地调控机制的稳步建立。2014年是从行政调控到市场调节转变的一年,是从大涨大跌向稳步发展的一年,是制度化建设推进的一年。在这样一个关键的年份,理清市场发展的走势、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平衡市场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认为,在未来的一年中,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整体继续向好但增速放慢,上半年增速较高而下半年趋缓,城市间的市场分化也越来越明显。一二线城市由于经济发展程度较高,需求旺盛、而土地供应不足,房价的上涨动力较强;部分三四线城市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低,前期土地供应不科学,导致库存量过大,市场或将进一步恶化。

同时,2014年土地制度、财税制度改革将进一步推进,房产税等相关长效机制有望逐步确立。但是市场化改革和长效机制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热点城市房价仍然上涨的背景下,难以期待限购限贷政策的放松,现有的行政化调控手段很难在短期内退出,不同城市的政策取向继续差别化。中长期来看,不动产登记、财产公示等制度出台,房地产税改革试点的进一步扩大,将进一步促进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限购限贷等行政性措施才有望逐步退出,从而促使房地产业更加健康发展。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房地产业也必将迎来更加市场化的机遇和挑战,市场供需关系将更趋良性,明年乃至中长期房地产市场环境正在孕育变化,市场有望逐渐回归理性。

篇5:水利局2013年年终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打算

一、强化政策落实、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1月2日参加完市开发区企业招聘会后,我镇做了大力宣传,为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失业人员提供资询、联系方式,发放宣传材料到24个村和9个社区居委会;对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人,引导他们进入我镇农民工创业园。介绍工人86人,回答咨询325人次。建立建全“九帐”、“三册”管理制度,对城镇失业人员、求职人员、4050人员、就业再就业台帐进行登记。农民技能培训完成370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完成860人,下岗再就业人员36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90人,转移农业劳动力1050人,成立村级工作站24个,各项工作均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对全镇23家企业进行了劳动用工执法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单位进行限期整改。

二、全面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

到目前为止我镇已办理历史遗留问题人员的养老保险76人。督促九家企业交纳失业保险、工伤险和生育险共办理315人。

大力开展民生工程,对集体未参保职工的最低生活保障的发放做到及时、到位。目前我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有111人享受生活保障金。全年共接收退休人员进入我镇进行社会化管理122人。

做好廉租房申报工作,对我镇的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逐户上门走访,配合上级部门对我镇52户廉租房享受家庭进行抽查检查,没有发现一户不符合条件。今年我们又新报了22户全部都通过审核,目前我镇享受廉租住房补贴计有286户。

扎实做好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目前我镇失地农民有2893人,享受农村养老人员有802人,对此我们逐人上门进行了生存认证,保证了他们的养老金及时的发放。

办理失业就业登记325人、就业困难人员认定380人。

办理城镇下岗职工养老保险补贴705人,举办了市第五期、第六期、第七期创业培训班,计90人参加。

办理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3600人。

调解建筑工地农民工工资纠纷2纠起,直接维护了220个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为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XX年工作打算:

坚决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和指标,加强对农村失地人员养老金的发放工作的管理,快速办理因盐化二期拆迁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继续完善和加强各种表格、帐册的归档和管理工作,对有培训意向的人员进行培训,为有就业愿望的人员介绍工作。

对上级下达的任务进行分解,要按时完成。

篇6:水利局2013年年终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打算

2013年,我局被评为四川省林业系统先进集体,各项工作已全面完成。

一、2013年工作总结

(一)抓城市绿化建设,提升园林绿化水平

1.207万㎡城市园林日常管护业务水平全面提高,景观效果大幅提升;

2.实施成绵乐城际铁路城区段沿线32.67万㎡的绿化建设;

3.实施南北大街、苏州路、延安路等18条建成街道待植树池及宜绿空地1.1万余㎡的绿化建设;

4.实施长春路二段5.28万㎡的绿化景观建设;

5.一个月内完成中山大道改造原行道树移栽工作;

6.实施西高油料基地核心区2000余㎡的绿化建设,连山镇新大桥1.2万㎡的沿山旅游节点绿化;

7.树立工作全局意识,密切配合开发区、交通局、水利局及各乡镇推进道路、水系、村镇的绿化建设。配合交通局实施汉彭路、向新路、平西路、广金路等干道30余公里的绿化;配合水利局制定“四河八岸”景观打造规划;

8.提请市政府制定了《**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协同相关部门,严格把控各建设项目的绿化方案和绿化标准。

9.开展“我为美丽**捐棵树”活动,共募集捐款83.5万元,其中现金募集66.8万元。

(二)抓林业重点工作,稳步推进林业工程项目建设

1.做好义务植树任务全年共植树45万余株;

2.实施天保工程二期2.2万亩集体和个人所有公益林管护任务、巩固退耕还林特色经果林89亩,品种改良及改造770亩,实现投资40万元专项建设、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林业重点工程;

3.加强森林抚育经营以及林木种苗的培育和管理;

4.完成**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

(三)抓依法治林,强化森林公安及林政执法,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

1.依法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和盗猎、贩卖野生动物等行为;

2.严格规范木材经营加工及木材流通监管;

3.加大力度做好野生动植物疫源疫病监控、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加强甲型H7N9流感等疫情监测防控工作,强化野生动物疫病监测,建立区域联防联治机制;

4.狠抓案件侦破查处,开展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等专项打击行动,严格落实森林防火各项工作。

二、存在问题和建议

1.劳动力成本增加,绿化管护用工矛盾突出;

2.老城区树木倒断等不安全因素突出;

3.生态环境压力大、园林绿化任务重,建议全市各方面园林绿化尽量使用小规格、成长期、乡土树种,降低成本、压缩造价;

4.城市园林管护工具车数量少,建议增加一辆特种高空车。

三、2014年工作打算

(一)对城区宜绿未绿空地进行全面绿化;

(二)指导各乡镇对沿山绿化进行提档升级,提高丘区生态绿化感观效果;

(三)开展全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二类调查)工作;

(四)对明年全国春耕生产现场会沿线进行绿化;

(五)加强城市园林行业绿化规范,严格把控各建设项目的绿化率、绿化质量;

(六)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实施景观打造工程,逐步实施“四河八岸”景观打造,拓绿亮河,改善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七)切实做好林业重点工程、资源监测等工作。做好天保工程二期和退耕还林各项工作。按要求实施好森林植被恢复项目;做好以林权制度改革核心的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试点工作。

**市林业与园林管理局

篇7:水利局2013年年终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打算

安全工作目标打算

一、2013年安全工作开展情况

1、工伤发生情况:全矿杜绝了重伤及以上事故,发生轻伤事故14起,伤14人次(其中:综采工区3人次;原掘进一工区1人次;原掘进二工区2人次;掘进工区5人次;运转工区2人次;抽采工区11人次),工伤事故率与2012年同期下降12.5%,2014年实现工伤事故率下降30%的奋斗目标。

2、“三违”查处情况:共查处“三违”人员101人次,罚款38330元(其中:综采工区7人次,罚款2100元;掘进工区(包括原掘

一、掘二)43人次,罚款13150元;机电工区5人次,罚款1200元;运转工区21人次,罚款12000元;通风工区8人次,罚款1930元;抽采工区4人次,罚款2000元;巷修工区(包括原准备工区)11人次,罚款5350元;安检科2人次,罚款600元)。

3、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省、市、县、水矿股份、格目底公司及矿开展安全检查、专项检查、自查自纠共计70次,查出隐患1389条,整改1386条,正在整改3条(即:

1、矿井开采垂深超过50m,未安装机械乘人装置,2、10901(外)采面结束未及时封闭,3、井下未设置消防材料库),整改率99.78%。

4、瓦斯治理情况:发生瓦斯超限事故13次(不含甲烷瓦斯 1

传感器故障超限次数),有计划排放13次。

5、瓦斯排放总量情况:瓦斯抽放总量1324.86万m;矿井平均抽采率59.72%。

二、2013年开展的主要工作

1、认真吸取了马场煤矿“3.12”事故教训,严格按照上级文件、安全工作会议要求,全面进行停产整顿整改工作,于2013年5月3日至2013年9月30日顺利通过省、市、县安全监管部门复产验收,相继恢复了10901综采工作面、11802综采工作面、10903底板瓦斯巷掘进工作面、10903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10901上掘进工作面、11801辅助上掘进工作面、12车场掘进工作面。

2、2013年安全贯通巷道6条(即:10903底板瓦斯巷回风联络巷、11802上切眼、11802下切眼、13车场措施巷、10901(上)降回巷、10901直溜眼)。

3、于2013年10月份向国家安监总局申报了质量标准化一级矿井。

4、质量标准化二级矿井于2013年11月19日顺利通过六盘水市安监局组织专家组、水城煤监分局、水城县安监局验收,并颁发了二级质量标准化矿井证书。

5、安全生产条件确认于2013年12月5-6日通过省安监局、六盘水市安监局、水城煤监分局、水城县安监局现场检查确认,对检查存在问题除3条„即:

1、特种作业人员配备不足“探放

3水作业人员3人”(已编制计划于2014年2月份组织培训);

2、隐患治理工作滞后,对查出的隐患及问题仍有16条未整改完毕(现已整改13条,正在整改3条);

3、井下未设置消防材料库‟正在整改外,其余问题已全部整改合格,相关资料已报送省、市、县(站)安全监管部门备案,《安全生产条件确认检查表》已经检查组有关人员签字认可。

6、2013年12月17-18日,对11802采面自然发火区进行紧急封闭,杜绝了事故扩大,确保了矿井安全。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各单位安全意识淡薄,管理环节薄弱,作业现场“三违”行为和习惯性违章行为时有发生。

2、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未深入到区队、班组,作业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呈上升趋势,整改滞后,文明卫生保持差。

3、瓦斯治理工作不到位,瓦斯超限、甲烷瓦斯传感器故障频繁发生。

4、掘进巷道支护质量差,服务巷道失修率严重,修复工作滞后。

四、2014年工作目标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县及水矿控股集团公司文件、安全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主体责任,制定完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以“夯实安全基础年”、“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年”为抓手,加强现场管理,狠抓现场落实,着力抓好2014年安全生产管理

工作的奋斗目标。

2、在全矿范围内认真开展“岗前三分钟安全自律”活动,促使作业人员特别是班组长、安监员到达现场查看一下工作范围内是否有不安全因素或不安全隐患;静想一下班前会的内容和有无遗忘的安全工作事宜;背诵一下本岗位的操作要领(安全口诀)、工作要求和相应的安全注意事项,以此杜绝违章、冒险、蛮干等行为发生,达到上标准岗、想安全事、做安全事、干标准活的目的。

3、加强职工教育培训。一是严格按照职工教育培训计划,按期组织特殊工种和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持证上岗率达100%;二是重点强化应知应会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素质和业务技能。

4、加强安监员队伍管理,提高全员整体素质,狠抓责任落实,确保《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兑现在施工作业现场。

5、严格按照黔府办发电„2013‟4号文规定,严格执行两个“四位一体”的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对突出煤层的开采,必须采取开采保护层和顶、底板瓦斯巷穿层钻孔预抽的综合区域防突措施,辅之以本煤层条带预抽的局部防突措施及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实现瓦斯治理“零超限”目标。

6、抽采钻孔从设计到现场施钻验收、封孔、连抽,必须严格执行系统监督检查管理,并及时绘制抽放效果成果图。对封孔、连抽不符合规定,瓦斯抽采达不到效果的,一律按有关规定对相关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7、严格执行《煤矿防治水规定》,采取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的防治水措施,认真分析地质水文情况,查明矿井周边小窑老空区涌水量和充水因素分析,坚持预测预报、逢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取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

8、严格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谁牵头、谁主管、谁负责原则,严格按《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反“三违”工作的规定》(水矿发„2011‟161号)要求,切实将隐患排查治理和反“三违”工作深入到区队、班组并落实到个人,全面、深入、系统、彻底地排查治理存在的安全隐患、薄弱环节及“三违”行为。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和反“三违”工作台账,认真执行隐患排查治理闭合管理。

9、加强提升运输系统管理,严格执行提升运输管理规定,确保“一坡三挡”、保险绳、正规插销、红灯正常使用,杜绝无碰头、锁口圈矿车违规入井使用。

10、严格执行《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加强对火工品的管理,重点执行运输、储存、领退制度,坚决杜绝因管理疏漏,造成雷管炸药流失引发事故发生。

11、加强现场管理,确保10901(外)综采工作面按期回撤、封闭,10901(上)综采工作面顺利安装完成。

12、加强对10901(上)综采工作面初次开机落煤、初次放顶期间的顶板、瓦斯管理。

13、加大雨季“三防”、冬季“四防”期间的专项检查,杜绝水淹巷道、火灾及职工中毒事件发生。

14、严格按煤安监行管„2013‟1号文内容,大力开展质量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有关管理制度和考核细则,确保2014年安全质量标准化达省一级矿井。

15、认真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对发生的“三违”行为严格按照水矿发„2011‟

11、237号及中井煤矿安全管理处罚办法对责任人和责任单位进行责任追究;对因管理不善、隐患整改不力、“三违”行为引发的工伤事故,将对发生的事故查清原因,分清责任,总结教训,制定防范措施,严肃追究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玉舍中井煤矿安检科

篇8:水利局2013年年终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打算

一、2010年协会主要工作

(一) 积极完成政府委托的相关工作

1. 协助政府有关部门编写《“十二五”规划》 (草稿) 。

根据省经信委的要求, 省建材行业协会负责起草了《江苏省“十二五”建材工业发展规划》 (草稿) 中的水泥部分。协会凭借熟知行业的优势, 对全省水泥工业的现状进行分析, 并根据“十一五”江苏水泥工业组织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资源分布、管理水平、生产总量、市场需求以及周边省市水泥工业发展状况和国家“十二五”水泥工业的发展思路, 对全省水泥工业发展提出了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主要配套措施。为编写好《规划》 (草稿) , 充分反映我省建材工业的现状和“十二五”发展思路, 协会分别召开了重点水泥企业、重点建材机械制造企业、重点玻璃制造和深加工企业、玻璃纤维生产科研企业、水泥管桩及管材生产企业座谈会, 听取企业意见, 把企业的意见反映到《规划》 (草稿) 中, 以促进行业在“十二五”期间“由大变强、靠新出强”。

2. 积极配合落实省节能预警调控意见精神。

8月初, 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等部门关于实施节能预警调控意见的通知》, 在实施中由于限电时间、方式、限量等给水泥生产企业造成了较大影响, 一些地区企业出现了设备安全事故、重点工程因水泥供应不足停工等问题。协会根据各市协会和企业的反映, 及时与省经信委等有关部门沟通, 同时深入企业调查研究, 召开企业座谈会, 听取因不当限电出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建议, 在深入调研和听取企业意见的基础上, 8月26日, 以《关于进一步做好水泥行业实施节能预警调控的建议》致函省经信委和有关领导, 反映情况并对限电时间及方式、兼顾周边省限电对我省水泥市场的影响提出了调整的建议。在省经信委的支持和协调以及各市协会、有关企业的共同努力下, 全省限电与水泥生产的矛盾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3. 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做好行业发展工作。

一是协会先后派员参加了水泥生产许可证产业政策核准、省经信委产业政策专家人员推荐、国家发改委重点节能技术项目推荐, 参加了省经信委经济与信息工作会议、《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审议会, 参加了省经信委组织的节能专项引导资金项目评审、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 参加了南京审计署组织的水泥工业节能调查。二是积极参与江苏省建材行业名牌产品推荐评定等工作, 有20多个产品被推荐为“江苏省建材行业名牌产品”。三是做好水泥企业化验室合格证换发工作, 2010年有20家水泥企业申请换领化验室合格证, 现已完成16家企业现场审查和发证, 2009年以来共有277家水泥企业换发了化验室合格证。四是开展水泥对比检验工作。依据国家《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对水泥企业质量管理提出的要求, 协会委托省建材产品质检站开展此项工作, 11月30日召开了省水泥企业2010年度水泥质量对比工作总结表彰会议, 会上对2010年水泥质量对比工作进行了总结, 并对大对比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进行了表彰。五是召开了省水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会。为了让全省水泥企业及时了解国家水泥产业政策, 1月25~26日, 协会在南京召开了江苏省水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会, 会上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作新的水泥工业产业政策修订背景和我国水泥工业形势分析报告, 协会理事长聂长兰介绍并分析了全省水泥工业现状, 提出了我省水泥企业如何适应新的产业政策的意见和建议, 为江苏水泥企业确定和调整发展方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受到了与会者的欢迎和一致好评, 有260多人参加了会议。

4. 发挥政府和企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2010年年初, 水泥混凝土管桩企业在生产和使用上遇到了难题并找到了协会, 协会通过调查研究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 递送相关材料并建议抓紧制定管桩使用相关技术规程, 通过研究设计、生产、应用等领域的专家多次讨论、协商, 最终形成一致意见, 通过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 对此政府部门和企业都满意, 反映较好。

(二) 积极组织开展行业培训

一是开展水泥企业化验室主任、检验员培训。2010年共有81名化验室主任、检验员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上岗资质证。二是组织了税务管理与纳税筹划研讨会。为提高企业纳税管理水平, 引导企业合理避税, 增强市场竞争力, 11月上旬, 协会组织了税务管理与纳税筹划研讨会, 有80多名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采用主讲和答疑相结合、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生动、活跃、精彩, 深受与会者的欢迎, 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学习收获较大, 对实际工作和企业合理有效规避财税风险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三) 积极开展行业自律工作

2010年协会在水泥市场和水泥质量自律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省水泥行业自律领导小组多次组织骨干企业召开自律协调会议, 分析水泥市场行情, 商量与协调水泥市场出现的一些问题。12月29日与中国水泥协会联合召开长三角地区水泥市场高峰研讨会, 本次论坛以“低碳、责任、合作”为主题, 从行业结构调整, 低碳经济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 稳定供求关系的角度进行研讨, 众多企业在节能减排、加强合作方面达成了初步共识, 为全省及周边地区水泥市场的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4~10月份, 协会组织开展了2010年度全省水泥企业质量自律检查工作, 对280家水泥企业进行了检查, 从检查的情况看, 总体情况良好, 但也有个别企业化验室存在检验仪器、设备陈旧, 人员配备不全, 质量管理工作不规范等问题。2010年度水泥企业质量自律检查工作与以往相比在组织形式上有较大的调整, 采取跨地区交叉检查, 并将化验室合格证的监督与质量自律检查结合起来进行, 在检查内容、检查组确定、检查时间及人员安排等方面统一协调, 各市协会积极配合, 组织和协调本地区水泥企业的检查工作。2010年水泥企业质量自律检查工作表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企业的重视程度提高;二是企业间的交流进一步增强;三是反映出来的问题较为充分和实际。持续开展的全省水泥质量检查, 对进一步加强全省水泥企业质量管理, 促进企业间的交流, 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四) 开展全省水泥行业排名活动

“十一五”期间, 我省水泥企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新型干法水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粉磨站企业数量和产能增长较快。为贯彻实施水泥行业兼并重组产业政策, 促进我省水泥产业集中度的提高, 协会开展了全省水泥行业排名活动。为科学合理评价企业的综合能力, 协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从企业规模、管理水平、经济技术指标及效益、产品质量等四个方面制定了《江苏省水泥行业排名评选办法》和《江苏省水泥行业排名评分标准》。在企业申报的基础上, 经评选组评选产生了候选名单, 候选名单将在协会网站 (中国建材建筑网www.zgjcjz.com) 上公示后正式确定。

(五) 开展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评选活动

根据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机冶建材工会全国委员会《关于申报和推荐2010年度“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项目的通知》精神, 协会联合省机冶石化工会在全省建材行业开展“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评选活动。在企业申报和市协会推荐的基础上, 经省协会评审组评审, 评选出3个项目参加中国建材联合会组织的评选活动。根据中国建材联合会评审委员会的评审, 我省常熟大象建陶有限公司的《陶瓷瓦生产用水循环利用技术改造》获技术改造类三等奖、江苏科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KDMC粉尘分离气相脉冲袋除尘器》获技术开发类三等奖。此外,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池窑纱玻璃纤维覆膜滤料的研制》、《大容量高强玻璃熔制技术》、《针刺毡边料综合利用》分别获技术开发类一等奖、二等奖和技艺工法类二等奖。常熟仕名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的《LPC20D22双转子锤式破碎机》、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的《兆瓦级叶片全尺寸结构试验技术》、《大口径环氧玻璃钢管》、分别获技术开发类二等奖、淮海中联水泥有限公司的《水泥销发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江苏鹏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地脚螺栓加工工艺改进》分别获技术开发类、技艺工法类三等奖。

(六) 加强行业联系与信息交流

加强与中国建材联合会的联系, 积极参加联合会和中国水泥协会在各地举行的各类有关会议和活动, 了解行业走势和信息, 并及时将有关内容传递给相关会员单位。按时出版发行《江苏建材》杂志, 采用文章、信息等80余万字。刊载了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省政府有关部门关于建材工业、节能减排质量标准等综合类文章和行业信息, 宣传国家政策法规, 研讨行业发展对策, 传递建材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新产品信息。为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快捷、开放、方便、互动、实效等优势, 促进行业信息化发展, 及时宣传国家和地方行业产业政策, 促进协会、会员、企业以及相关行业间的交流, 协会对原注册的《中国建材建筑网》进行改版升级, 着力打造成我省建材行业的门户网站, 新的《中国建材建筑网》对版面和栏目进行了全新设计, 设立了协会动态、会员动态、政策法规、运行分析、在线咨询、图片新闻等7个主栏目和12个子栏目。目前已在试运行, 试运行以来已上传各类信息200余条, 读者点击已近10000次。

(七) 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1. 积极参加省经信领域行业协会绩效考核及星级认定工作。

为加强行业协会规范化建设, 提高行业协会社会公信力, 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 更好地发挥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省经信委在全省经济和信息化领域行业协会开展2010年度绩效考核及星级认定工作。协会根据省经信委《关于开展2010年度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领域行业协会绩效考核及星级认定工作的通知》 (苏经信办[2010]748号) 要求, 对照《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领域行业协会绩效考核及星级认定评估评分细则》, 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行业自律、联系政府、对外交流、行业培训、行业统计、行业维权、信息沟通、发展改革等方面认真总结, 同时发函并深入会员企业征求意见, 帮助协会查找存在问题, 形成综合书面材料报省经信委考核领导小组, 通过评审考核, 被评为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领域五星级行业协会。

2. 进一步完善协会各项规章制度。

在原有规章制度和执行情况的基础上, 完善了人事劳资管理、财务管理、外事工作纪律、文件管理、会议管理、档案印章管理、办公用品及设施管理等规章制度。

3. 考察充实协会领导成员。

经考察并征求有关方面和会员企业的意见, 在4月26日召开的省协会常务理事 (扩大) 会议上, 经表决通过, 增补了4名副理事长、13名常务理事、14名理事。会议根据原副理事长李章国因违纪违法和3月3日协会理事长办公会议提议, 决定免除其副理事长的职务。

4. 完成了机械分会的换届工作。

第二届机械分会成立于2002年, 已到换届期限。在做好会员登记、调查研究、召开会议协商等各项准备工作的基础上, 于5月22日在海安召开机械分会第三届会员大会, 选举产生了江苏鹏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家安为会长的新一届领导班子。

5. 深入企业调查研究。

2010年协会领导先后到溧水天山、江苏金峰、徐州中联、江苏久久、徐州诚意、徐州金霸王、徐州龙山、江苏磊达、东台中玻特种玻璃有限公司、江苏建华管桩等企业进行调研, 了解企业实际情况, 听取企业对协会工作的意见。为协助有关部门编写好省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协会分别召开了水泥、机械、玻璃及深加工、管桩及管材企业主要负责人4次座谈会, 广泛听取意见。反映很好, 受到企业的欢迎。

2010年, 协会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反映在协会作为社会团体, 没有正常调控手段措施, 在“维权、自律、协调、服务”功能的发挥和深层次活动方面开展活动不够, 在为企业服务方面仍存在不到位的问题, 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新的一年工作中加以克服。

二、2011年协会主要工作打算

1.继续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全省建材行业和企业深入贯彻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实施“十二五”建材工业发展规划,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 大力推进建材行业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继续协助省行业主管部门开展工作。协助制定好我省“十二五”建材工业发展规划, 并根据国家和省建材工业发展规划, 推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企业间的兼并重组。

3.组织宣贯水泥工业产业政策。组织召开水泥工业产业政策宣贯会, 贯彻落实国家新出台的《水泥工业发展规划》、《水泥行业准入条件》、《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

4.做好专业培训和资证发放工作。结合《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的宣贯, 做好化验室主任、检验员、中央控制工等有关人员专业培训和资质证发放工作。做好水泥企业产品质量对比验证检验的组织协调工作, 促进对比检验健康有序发展。

5.开展新型干法水泥企业管理规范执行情况调研。配合政府主管部门组织《江苏省新型干法水泥企业管理规范》执行情况的调查, 通过调查提出修改意见。

6.开展低碳经济调研。围绕发展低碳经济开展利用水泥窑炉处置城市污泥和生活垃圾调研工作, 根据调研结果向政府管理部门提出我省利用水泥窑炉处置城市污泥和生活垃圾的意见。

7.继续做好全省水泥质量自律检查工作。进一步扩大省内跨市交叉检查的范围, 结合新出台的《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 修改质量自律检查评分标准。配合省水泥行业自律领导小组做好全省水泥市场自律工作, 发挥其在市场自律过程中的监督作用, 促进全省水泥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8.组织节能减排技术与装备展示活动。为落实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节能减排目标, 围绕发展低碳经济, 拟组织水泥工业节能减排技术与装备研讨或展示会, 促进全省建材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9.组织境外学习考察活动。积极引导建材企业逐步向相关产业延伸, 拟组织我省大型建材企业到相关产业发达的国家学习考察。

10.继续搞好信息服务。按时出版《江苏建材》杂志, 为宣传国家和省有关政策法规, 推进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作出新贡献。进一步完善《中国建材建筑网》的建设, 使其成为协会与会员、企业交流平台, 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11.继续加强协会自身建设。积极做好第二届水泥分会换届的各项准备工作, 适时召开会员代表大会, 选举产生新的一届领导班子。筹备成立省建材行业协会石材分会和混凝土管桩分会。筹备建材行业协会换届工作。

上一篇:2011年学校师德教育月活动总结下一篇:疑团莫释成语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