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自己的事自己做教案

2024-05-16

幼儿园自己的事自己做教案(精选18篇)

篇1:幼儿园自己的事自己做教案

安全教育是幼儿园的头等大事,在幼儿园阶段,对幼儿实施我保护和安全这方面的教育,应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幼儿周围的生活开始,通过事例,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增加幼儿的感性经验,重点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以预防为主,同时让幼儿知道一些简单道理。

1、不玩火

有些幼儿爱玩火:玩火柴,玩打火机,用火烧东西玩,认为这样很有趣,但却不知危险。玩火,易造成火灾。轻者,烧坏衣物、身体;重者,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丧失性命。

教育幼儿平时做到:

(1)不玩火柴、打火机,不点燃火把,不翻弄火炉,不堆烧落叶和树枝等。

(2)不把纸、塑料这些容易着火的东西拿近火源。

(3)学会认识易燃物品的标志,不要把火靠近贴有易燃标志的物品。

(4)如果发现自家或邻居,或公共场所失火了,要迅速跑出,并大声呼救。如果附近有电话,要快拨通119,请消防人员来救火。

建议:

(1)可组织幼儿观看有关火灾的图片、录像,并引导他们讨论怎样防止火灾,重在培养幼儿的防火意识。

(2)不要教幼儿参加救火过程,因为幼儿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2、不摸电线、不乱动电器

电是人类的好朋友。电能给人带来光明。电是主要的能源。电灯、电视、电冰箱、电车等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但它们都离不开电。但是,电同火一样,也是有危险的,而且,由于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的危险更大。使用不当,危险会发生。

幼儿好奇心强,对电是很感兴趣的,但对电的危险性认识不足,甚至一点不知,所以要重视对幼儿这方面的教育。

教育幼儿做到:

(1)不摸电线,不玩电源插头和接线板。

(2)不乱动家用电器,如落地灯、电扇等。

(3)不要走近设有小心触电标志的地方。

建议:

(1)帮助幼儿了解什么东西导电,什么东西不导电。

(2)组织幼儿进行找找哪些地方有触电的危险活动,让幼儿说说为什么,并在这些地方贴上小心触电!标志。

3、不动煤气、天然气的开关

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家庭使用煤气(或天然气)生火做饭,给生活带来极大方便。但是,煤气、天然气是十分易燃的气体,一遇火星即会燃烧,甚至引起爆炸,造成火灾。煤气是有毒的气体,能使人窒息、死亡。

为避免发生危险,教育幼儿做到:

(1)不扭动煤气罐或煤气灶上的开关;不拉、不扯、不碰煤气罐上的软管。

(2)不到厨房里去玩耍。

(3)闻到煤气的臭味要赶紧告诉大人,并迅速离开那里。如果发现煤气灶开关没关或者灶上火灭了而漏气,自己又会关开关的话,可以快去关上。

建议:

(1)带领幼儿参观有燃气设备的灶间,可将易燃、易爆的标志贴在煤气罐和煤气开关等地方。

(2)帮助幼儿识别易爆、易燃的标志。

(3)帮助幼儿识别煤气的臭味。

4、不乱**吃药

药能治病,能帮助人解除痛苦,但不能乱吃药。因为药的种类很多,作用也不同。有的药专治肚子疼,有的专治感冒;药除了人用的以外,还有植物、动物用的,如果是杀虫的药,专门用来毒杀老鼠、蟑螂、苍蝇、蚊子的药,等等。如果把药弄乱了,吃错了药,不仅不会治病,还会添病,甚至导致更可怕的后果。

幼儿因为分辨能力差,容易吃错药。由于有的药形状、颜色差不多;很多药表面有一层糖衣,吃起来会很甜,幼儿自己误吃的可能性会增加。

为此,应教育幼儿做到:

(1)不乱**吃药。生病的时候,要记住自己的药名和药盒,让成人给取药。

(2)大人给喂药时,如果觉得味道跟平时不一样,就不要再吃,马上告诉大人,请大人再仔细检查是否弄错了。等确实以后,再吃。

(3)学会识别有毒药品的标志。

建议:

(1)帮助幼儿识记当心中毒的标志,内服和外服药的不同。

(2)培养幼儿辨别有毒物品的能力。

5、不玩锋利的物品,用器械做游戏要小心

刀子、玻璃片等锋利的物体,都是危险的。教育幼儿不要玩弄这些物体。使用器械

竹竿等做游戏时,要小心,不要弄伤自己或别人。

建议:

(1)可用具体事例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2)使用器械做游戏之前,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引导幼儿玩安全的游戏。

(3)可设置安全知识画栏,宣传安全常识。

附事例:

有个小朋友叫高勇,有一天和一个小姐姐一起玩耍。小姐姐手拿竹竿,但不知什么原因,突然身子一斜,竿子正巧扎进了高勇的右眼。医生抢救了半天,也没能保住他的眼睛,结果高勇的右眼球被摘除了。

6、不招惹动物

幼儿一般都喜爱小动物,爱抚摸、喂喂、抱抱它们,爱逗它们玩。但是,有的幼儿爱欺负它们、招惹它们。如用竹竿捅马蜂窝,用石子打狗等,这常会惹怒它们,发生危险。

建议:

(1)教育幼儿,不要招惹、逗弄小动物。

(2)和小狗、小猫等玩耍时,防止被它们咬伤、抓破.如果发生这类事情,要马上告诉老师或家长,请医生诊治。

(3)向幼儿介绍本地区常见的毒虫和能伤害人的动物,告诉幼儿防止伤害的办法。

(4)在幼儿常玩耍的地方,如发现易伤幼儿的动物,应采取措施,或贴上当心危险的标志,不准幼儿靠近。

7.小心爆竹、烟花

逢年过节,人们喜欢燃放鞭炮表示庆贺。幼儿更是喜欢热闹,爱听鞭炮响,爱看烟花,有的幼儿还爱闻火药燃过的气味,抢捡鞭炮炸过的外壳或未响的鞭炮。燃放鞭炮,虽然能给人带来快乐和节日气氛,但也易造成事故,引起火灾。每年在允许燃放鞭炮、烟花的地区,总有事故发生,同时也严重污染环境。所以,越来越多的地区已发布禁令,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建议:

(1)向幼儿宣传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引起火灾、污染空气、造成伤害等。(2)教育幼儿不燃放鞭炮。看时要站得远远的;不去捡未响的鞭炮。(3)在节日前,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安全教育。(4)告诫家长一起做好幼儿的安全保护工作。

篇2:幼儿园自己的事自己做教案

衣服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对不起”真神奇!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一)、讲故事《“对不起”真神奇!》

(一天,阳光明媚、天气晴朗,老师带小朋友在院子里玩滑梯。只见小朋友们个个玩的非常高兴,只有方雅和小婷婷坐在一边不玩,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老师好奇的走过去问是怎么回事?婷婷委屈的说:“方雅踩了我的脚也不说声对不起!”一句小小的“对不起”这么重要吗?老师要试一试。“方雅,你是踩了她的脚吗?”方雅点了点头,并主动向婷婷道了歉,果然,婷婷不生气了,一对朋友又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去玩了。“对不起”真神奇!)

(二)、提问。师:小朋友,你碰到过这样的事情吗?

师:你是怎样做的呢?

二、深入主题。

(一)、观看挂图四幅。

1、玩积木时荣荣不小心把实实的积木弄到了。(网)

2、喝水时鹏鹏不小心把水洒到了婧婧的身上。

3、吃饭时龙龙不小心把饭汤弄到笛笛的手上了。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对不起”真神奇__自己的事自己做__我会叠衣服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对不起”真神奇__自己的事自己做__我会叠衣服。

4、睡觉时文文不小心蹬到了策策的身上了。

老师带领幼儿一起边看边说边讨论,幼儿积极发言。

(二)、欣赏歌曲《对不起,没关系》

三、表演示范

(一)、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进行歌表演练习。

(二)、小朋友可以把生活、学习活动中的事情编成歌词表演。

四、主题扩展

学习文明礼貌用语“请、对不起、你好、谢谢、再见!”

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们讲的真好,相信大家都会成为好朋友的!来,我们一起来跳支舞——《好朋友》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自己的事自己做

目的要求:

1、通过情景表演动作,知道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学习做自己能做的事,不懒惰,不依赖。

2、学习词:自己;短句:小不点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教学准备:地点:中班午睡室(小床、椅子、桌子、小屏风)人物#from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对不起”真神奇__自己的事自己做__我会叠衣服来自 end#:小不点,(请大班小朋友扮演)道具:录音机(放起床音乐)

过程:

1、出示场景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午睡室)有什么?看谁来了?(小不点来了),小不点在干什么?(解钮扣),谁给小不点解钮扣,脱衣服,脱鞋子?幼儿答小不点自己解钮扣,脱衣服,脱鞋子。问:“衣服脱下怎样放?鞋子脱下怎么放?”起床时提问:谁给小不点穿衣穿鞋?(小不点自己穿衣、穿鞋。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对不起”真神奇__自己的事自己做__我会叠衣服文章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对不起”真神奇__自己的事自己做__我会叠衣服出自,此链接!。)老师小结:自己的事自己做,小不点真能干。

2、老师问小不点:你在幼儿园自己的事自己做,在家是不是也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呀?小不点回答:我在家也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小朋友们你们也要象我一样,自己的事自己做,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3、由小不点带领小朋友边做动作边说:“我自己穿衣”,“我自己穿鞋”等。(网)

4、全班小朋友练习解钮后,扣钮扣一边之后选几个能干的孩子表演,小不点指示帮助。

5、送小不点哥哥回班,(练习运用礼貌用语)。

6、午睡:全班练习穿脱衣服和鞋子。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我会叠衣服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幼儿的劳动观念。

2、引导幼儿学会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

1、幼儿叠衣服图一张,幼儿扔衣服图一张。

2、幼儿穿衣图一张,幼儿找衣图一张。

活动过程

1、出示第一组图,教师根据图意讲故事。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对不起”真神奇__自己的事自己做__我会叠衣服本站提供中小学主题班会-主题班会设计-主题班会教案-主题班会实录。

图上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你喜欢哪个小朋友?

你为什么喜欢第一个小朋友而不喜欢第二个小朋友?

2、出示第二组土图,教师根据图意讲故事。

第二个小朋友为什么哭呢?

我们小朋友早上来园应该怎么做呢?我们都来教他,帮助他好吗?

3、请一幼儿上来示范叠衣服。

4、教师讲解,教幼儿正确的叠衣方法。

5、开展“大帮小”活动,使 幼儿学会互相帮助。

小班的弟弟、妹妹都很小,不会叠衣服,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网)

篇3:让自己做重要的事

在西点军校的赛车训练课上, 教练说道:“在赛车时你可能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但最需要关心的一件事, 就是当车轮打滑时你要怎么办。”罗宾想:生活中不也一样吗, 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 有时我们还真不免会碰上无法掌握的状况呢!教练接着说道:“碰到这种情形, 要做的其实很简单, 那就是盯着你想去的方向, 可别像大多数人那样一心只想着车子别撞上栏杆。”

教练说完上述道理后, 对罗宾说:“现在我们要进行车轮打滑的反应实践训练。我这里有一台电脑, 按下其中一个按钮, 有一边车轮就会腾空, 造成车子失控而打滑。这时候你可别盯着路旁的栏杆, 要盯着希望车子驶去的方向。”“没问题, ”罗宾满怀自信地说道, “我明白您所讲的意思了。”

头一次驾着车出场, 罗宾一路上兴奋不已。接着, 教练按下了那个按钮, 车子便随之打滑并失控, 你知道此时罗宾的眼睛是盯着何处吗?一点没错, 就是路旁的栏杆!眼看着车子就要撞上去, 罗宾心里害怕得要命!心里不停地念叨:“别撞上, 别撞上。”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教练迅速把他的头扳向左侧, 逼着他盯住要去的方向。虽然车子还是不时打滑, 罗宾也一直担心会撞上栏杆, 可就是被教练硬逼着只看车子应当去的方向。最后, 罗宾终于把目光转向前方, 方向盘也顺势转向。当训练结束时, 罗宾停好了车子, 重重地吐了口气, 同时也深刻地体会到了教练的话:“盯着你想去的方向。”

篇4: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胡艳:“这次能够参加全国护理技能大赛真有点幸运。3月份参加省赛的时候,我生病了,影响了发挥,最后只得了二等奖,不过是二等奖的第一名。省里后来选拔前八名参加国赛集训,我是最后一名。经过两个多月的集训,有4名同学被淘汰,最后只留下了我们4人参加比赛。培训期间,老师每天和我们一起吃,一起住。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还有心理的辅导,生活的帮助。”

经过交谈才知道,原来早在去年10月份,学校就从每班选出15名同学,进行了第一轮的考试,考试包括理论、操作等等,从而筛选出100名同学。通过训练,在11月上旬,淘汰其中50人,至11月底留下其中20人。到了12月,留下10名,今年1月,备战队伍淘汰至6人,2月,最终确定4人参加江苏省技能大赛。大赛结束后,全省前八名进入集训队备战国赛,半月后淘汰2人,至5月8日,最终确定四名参加国赛的选手。

每天的培训,老师和学生吃住在一起,从早上八点至晚上八点,不仅仅强化理论知识和相关的技能操作,更强调选手的心理素质培养。这便是选手能够在紧张的全国比赛中发挥出如此高水平的原因之所在吧。

胡艳:“至今我仍然记得中考之后填报志愿的日子。做护士是我儿时的梦想,但‘职业学校’的字眼让我动摇。后来,妈妈替我做了这个选择。现在,我真的很感谢我的妈妈,没有她当初的坚定,就没有今天的我。”

南京卫生学校每年分数线都居高不下,被称为“职业学校中的‘南师附中’”。很多高分考生放弃普通高中,来到卫校。在这里真正体会到学校倡导的“幸福教育”。所谓幸福,就是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做最适合自己的事,才能学得好,学得精,学得幸福。

胡艳:“我们的课程设置得很合理,第一年的基础理论学习,第二年和第三年的专业课学习。三年里,我们学习了护理学基础、护理药物学、中医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人体生理学、五官科护理学、卫生保健、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人体解剖学、护理伦理学、职业道德与法律等等。”

学校专业课按照从基础知识到专业知识的顺序安排,基础文化课也没有放松,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法律基础知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体育、信息技术一样也不少。为了让学生理论与实践不脱节,在二年级下学期、三年级上学期、三年级下学期分别安排了2周的教学见习,让学生真正让教学服务实践,在实践中巩固教学。

胡艳:“我们学校先进的实训设备也是我们成功的有力保障。比赛的时候,很多选手都很羡慕我们的设备,更有专家说我们是护理学院里的富豪呢。平时我们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轮流来实训中心练习操作,午自习,晚自习,每班分为三组,相互当小老师,相互扮演病人。”

南京卫生学校的实训楼共两万多平米,七楼是全真模拟医院病区,有一个两百多平米的重症病房,十几个标准病房,一个标准化手术室,还有一套价值二十多万的能量棒及配套设施。这套能量棒装有六道微量注射泵,可以同时输六种液体,在目前医院里最多只有两条。正是这样与医院完全接轨的实训室,让学校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练习,真正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篇5: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自立的表现和重要性;知道依赖的危害。

2、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分析、探究、合作、活动的能力。

3、情感和生活指导: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增强学生生活、学习的自立能力。

重难点1)依赖的危害是教学难点。

2)自立能力培养是教学重点。教具:多媒体、ppt课件、活动物品等教学法:活动化教学、生活化教学、合作探究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播放背景音乐《男儿当自强》)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都不算是好汉。”师生对话,引出课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设计说明:名人名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利于学生明确学习主题)

二、生活赛场

1、活动要求:1)随机抽取3—5名学生参与活动2)比赛项目:叠衣服、叠被子。3)时间:3—5分钟。4)评选办法: 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质量最好者获胜5)奖励:生活自立奖活动评价:谁做得最好?

2、(生活小记者)采访:***同学,首先向你表示祝贺,祝你在本次比赛中获得胜利。那我想问你几个问题:你现在的感受怎样?你能谈一下你获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采访:看到别人获得成功你有何感想?你打算怎么做?教师小结: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设计说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生活赛场,以竞赛的形式引导学生熟知的经验,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也利于知识的提炼。)

3、合作探究:1)、在现阶段,自立有何表现?2)、自立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有何意义?学生讨论,教师参与讨论代表汇报,师生共同总结(设计说明:采访、小组合作探究是两种生生交流、互助学习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三、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学生阅读材料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学生谈阅读材料后的心理感受。思考:1)、日本的少年为什么有饭吃,而中国的孩子饿肚子?2)、为赢取下一次较量的胜利,我们应该如何做?学生讨论教师小结:告别依赖,走向自立(设计说明:1992年,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这篇报道引起整个教育界的震惊,在此引入,一是为了引导学生探讨依赖的危害,二是激发学生自立自强的斗志。)

四、生活过关创设情景:

1、学校要组织鼓号队训练,可妈妈担心参加鼓号队训练会影响学习,不让小雷参加,这让小雷感到很为难。他该怎样作呢?

2、小明遇到了一个数学难题,而这时同桌恰恰做了出来,小明应该„„学生独立思考回答(设计说明:检测的形式多种多样,“生活过关”重在考察学生自立意识)

五、成长日记学生结合提示完成成长日记

1.通过提醒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如何将成好习惯的作文让孩子更加牢记本次班会的意图:自己的事自己做。

篇6:幼儿园自己的事自己做教案

活动目标

1、激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

2、学习系鞋带的`正确方法,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能不怕困难,反复尝试学会系鞋带的方法。

活动准备

短绸带若干、幼儿穿有鞋带的鞋。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教师请其他老师在食指上用短绸带结扎一个蝴蝶结,颤动食指模仿蝴蝶飞动,请幼儿观察,激发幼儿的动手意识。

――教师:“小朋友们,这只蝴蝶漂亮吗?你们想不想也拥有一只在手指上飞动的蝴蝶啊?”

――教师发给幼儿每人一根短绸带,学习用绸带扎蝴蝶结(先绕两个圆圈,然后交叉拉紧),过程中提醒幼儿不要拉太紧以免拉过头等。

――请幼儿互相帮助,把蝴蝶结结扎在食指上。

二、学习系鞋带。

――教师请会系鞋带的幼儿表演系鞋带,激发其他幼儿学习的愿望。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扎蝴蝶的经验,学习系鞋带。提醒幼儿注意系紧鞋带,以免鞋带散开。

――开展系鞋带比赛,看谁系得又快又好。

三、活动总结。

――教师:小朋友学会了扎蝴蝶结、系鞋带的方法,以后,小朋友自己就可以做这些事情了,从今天起,看看谁最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动应变

活动导入部分也可以选择使用蝴蝶图片,然后再现场制作指上蝴蝶。

活动延伸

1、将学习内容延伸至自己扣自己的扣子、收拾衣服,围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开展相关活动,评比“自理小能手”。

2、用短绸带教幼儿结扎其他形状,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

区角活动

益智区:投放各种由短绸带等结扎而成的事物,供幼儿观察。

投放扎蝴蝶结的短绸带及穿鞋子的娃娃,鼓励幼儿练习系鞋带。

环境创设

将系鞋带的步骤图贴在活动室内,提示幼儿自己系鞋带。

家园同步

1、家长可以带领幼儿一起给鞋子穿鞋带、系鞋带。

2、家长鼓励幼儿自己穿衣穿鞋。

随机教育

1、日常生活当中,鼓励幼儿按照正确的方法,自己穿衣穿鞋等。

篇7:幼儿园自己的事自己做教案

二、活动准备(一)知识经验准备在日常生活中,幼儿能做的事,鼓励幼儿自己做。(二)环境准备把活动室布置成娃娃家。(三)材料准备实物投影机、图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带扣的衣服三件。

三、活动过程(一)复习儿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引入课题。1.边读儿歌边做动作。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中有谁,她在做什么。(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师: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她叫旺旺,她可能干了。看,她来了。(二)让幼儿根据问题仔细观察图片的内容,并说一说。1.出示图片一:“旺旺在干什么呢?”(穿衣服)“看,她好像在说些什么,我们猜一猜。”(我会自己穿衣服)(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并勇敢地说出来)2.出示图片二、三:“旺旺可讲卫生了,你看,她在干什么?”(自己刷牙、自己洗脸)3.出示图片四:“旺旺多能干,会自己做这么多的事情。看,她现在在干什么?”(自己吃饭)“她自己吃饭吃得真干净!”(三)启发幼儿用“我会自己„„”的句子说说自己会做些什么。1.“旺旺小朋友这么能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们会自己做什么呀?”(我会自己洗手,我会自己上幼儿园等,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2.游戏“穿衣扣纽扣比赛”。“原来小班的小朋友也这么能干。好,现在我们来比赛穿衣扣纽扣,看谁穿得又快又好。

四、各领域渗透健康:通过理解图片内容,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形成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艺术:通过儿歌表演《小小手》,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五、生活中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鼓励幼儿自己做。

六、环境中渗透在活动区放置布娃娃、衣服、鞋子等,在分区活动时,进行游戏“帮布娃娃穿衣比赛”。

篇8:幼儿园自己的事自己做教案

——丁仕源

好的大学并不是唯一出路

采访丁仕源并不是很容易,他实在是太忙了,新年的头一个月档期就安排得满满的——为格力空调公司安排春晚节目,剪辑给湖南卫视拍摄的素材,到深圳龙岗中专开个人讲座,主持“南山宝贝”总决赛,筹划LG上市公司深圳的周年庆活动,参加学校的期末考试……

能在这诸多的角色中游刃有余,不得不让人好奇这个丁仕源究竟是什么人。学生?对。但只对了一半,较之于他的本名,“丁叮”这个名字更为响亮,对应的是他的另—个身份,那就是丁叮文化产业发展公司的老板。

出生于1990年的丁仕源现在是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英语系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大二学生。若不是2008年底的“第20届世界模特小姐大赛国际总决赛”在该院举行,老师们至今也不敢相信,这个经常逃课的学生竟然就是这个世模大赛中国总决赛的助理导演和国际总决赛的赛务统筹。如今,丁仕源已经是手中握有1 000多名模特资料的经纪人,参与操办过20个世界级模特大赛和200多场大型活动晚会、酒会。

从初三开始,丁仕源就因为工作经常缺课,被班主任、年级主任轮番训话。每次的话题大同小异:“丁仕源,你现在这样对班级影响很不好,会把学业丢了,工作也做不好,你应该好好读书,不要闹特殊。”就连家人都认为他到最后很可能事业、学业一事无成。不被理解就这样伴随着他青春期的成长。这些话对一个平常的学生来说,可能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是从此“改邪归正”做个好学生,一是彻底放弃学业,“破罐子破摔”。但是丁仕源喜欢去体验去尝试,他相信自己可以做好,尽可能做到两全其美,“越是这样,我越想证明自己,因为我觉得自己走的是正确的路,我只是寻求另一种平台展示自己。我对自己说,如果你在乎别人的看法,就会永远停留在别人的思想中”。

高三第二个学期,丁仕源刚满18岁就迫不及待地创立了自己的文化公司,基本属于休学状态。直到高考前一个月,他才猛攻功课,请老师来家里指导,最终考上了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于他而言,上好的大学并不是唯一出路,“上大学只是人生一个阶段的转变,对思想的提升、价值观的改变有推动力,也是过渡到社会的前奏”。所以,上不上好学校,对他来说并不重要。

人生字典里充满了“改变”二字

20岁的嘉年华,丁仕源的血液里总是流淌着不安分,注定了不想走别人都走过的路,马不停蹄地去尝试与改变。就像上小学的时候,当别的孩子乖乖上学、放学回家,他却带着一帮小兄弟去酒吧彻夜狂欢,我行我素,懵懵懂懂的浮躁占据着他内心深处。

如果没有幡然醒悟,丁仕源就不可能成为今天的丁叮。12岁的他在那次被哥哥狠揍一通后开始认真思考今后的路。他觉得自己对时尚、服饰、新闻传媒和娱乐有悟性,便确定今后要往这方面发展。随后,他到龙岗成人培训中心,报名学习新闻学和市场营销等课程。

14岁,丁仕源踏着匆忙的脚步步入社会,从此一直在成人世界转。就是那一年,听说《中国服饰报》在招记者,他以学生身份去应聘。由于年龄太小,被总编当场拒绝,但是他却不慌不忙地掏出一份囊括深圳300多家服装公司厂名、厂址、厂长联系电话和服装风格的资料,谈了自己对服饰、媒体的敏锐见解,让总编惊诧不己,被破格录取,成为《中国服饰报》最年轻的记者。之后,他先后转战《中国纺织报》和《服装时报》,负责媒体和客户关系,参加了几十场服装会、招商会,积累了上百家客户资源。

2006年,16岁的丁仕源第一次邂逅大型模特赛事,便被世界模特大赛中国总决赛导演看中,加入组委会团队担任拓展部经理,负责赛事统筹、对外招商和媒体联络。由于年纪小,加上缺乏经验,在谈赞助商的时候遇到了不少困难。面对“我凭什么相信你这个小毛孩”的刁难,丁仕源思考了很多,渐渐地学会了琢磨赞助商的心理,在着装上也更加成熟。

2010年1月中旬,丁仕源在湖南卫视录制了《我们约会吧》,他参加这个节目的初衷只是想换一个圈子看清自己在陌生人眼中是怎么样的,以适当调整自己青春的步伐。

做“90后”的代表

小黑格衬衣、LEVI'S休闲手表、朋克风格的戒指,这是丁仕源平时的穿着,举首投足间散发出时尚和青春气息。上班的时候,则摇身一变成正装和商务装,显得特别稳重而有气质。他张扬地开着奔驰去见客户,平时出去玩却很少使用这坐骑。

因为业务联系人太多,丁仕源随身携带最多的物品是手机,最高纪录是身上同时持有五部手机。他习惯携带手提电脑,经常忙到在出差途中、等人的间隙写方案、回邮件。他最喜欢的电影是由好莱坞明星扎克·埃夫隆主演的《重返17岁》,喜欢自然、搞笑,又很感人的情节;他跟很多“90后”一样,喜欢看湖南卫视的《快乐女声》、江苏卫视的《名师出高徒》;他喜欢听曾轶可的《最天使》《还能孩子多久》。

丁仕源对自己这一代人有着清醒的认识:“60年代的人睿智、稳重、含蓄低调;70年代的人成熟、有责任感、勤恳努力;80年代的人视野开阔,有创造力,重体验,善于捕捉新事物。我个人认为人世间的千差万别都是因人而异,与是哪个年代出生的关系不是很大。”他和所有的“90后”一样,“是个性比较强的一代人”,他曾经扬言要做“90后”的代表,并打出自己的“90后”宣言——做适合自己的事,走适合自己的希望自己的经历能起到一些典范作用,让“90后”从自己身上吸取经验,少走弯路。

对话丁仕源.

《课堂内外》高中版:你的喜好跟同龄人有什么不同吗?你从小到大不看动画片,也不玩游戏,那你平时的娱乐是什么?

丁仕源:可能有些差距,我会利用对我来说有限的时间去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如看新闻,看报纸,参加一些活动,看一些演出,听一些对企业有帮助的讲座,做一些实际可以帮助自己的事情。其实娱乐对我来说没有特别的安排,一路追求的是自己的梦想,所以工作也是娱乐的一部分。

《课堂内外》高中版:身为“富二代”,在大家的眼里你会借助父辈的很多资源,你对“富二代”又是从怎样的层面来理解的?

丁仕源:我觉得“富二代”对我有不同的含义,首先我觉得我的成功百分之九十是因为我愿意付出而不求回报,还有敢去做敢去尝试。家庭有好的条件,当然是最完美的,更应该去珍惜和把握,将现有的资源整合去帮助自己发展,而不是摧毁家族的优势。

《课堂内外》高中版:14岁以后的你知道要穿时尚型的商务装,觉得Gucci、LV的包包有沉淀感,更适合在时尚商务圈子里混身份。那么,对于时尚,你是怎么理解的?

丁仕源:我觉得时尚在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诠释。在商务圈混身份,当时的打扮只是希望消除别人认为我年龄小而产生不信任的念头,所以有意识将自己变得更有品味和时尚感,并不是对名牌的追逐。

《课堂内外》高中版:你曾经说过,在创富人物当中,你比较欣赏马化腾。从他身上,你学到了一些什么?

篇9:做自己喜欢的事

By Tony Hawk

人生无处不选择,无时不选择,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是每一个人的心愿。然而,更多的时候,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并非人人都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因而,如果你幸运地找到了你喜欢做的事,你就应该勇敢大胆地去做,而不必理会世俗的眼光。正如本文作者所言:“你可能永远都达不到顶峰,但是如果你正在做你喜欢的事情,那么与其中蕴藏的快乐相比,财富或名声又算得了什么呢?”所以,努力找到自己喜欢的事并为之奋斗不息,你将会拥有一个充实快乐的人生!

—— Maisie

Although I have many job titles, the one I am most proud of is ‘Professional1)Skateboarder.’”

I believe that people should take pride in what they do, even if it is2)scorned or misunderstood by the public3)at large.

I have been a professional skateboarder for 24 years. For much of that time, the activity that paid my rent and gave me my greatest joy was4)tagged with many labels, most of which were ugly. It was a kid’s5)fad, a waste of time, a dangerous pursuit, a crime.

When I was about 17, three years after I turned6)pro, my high school “careers” teacher7)scolded me in front of the entire class about jumping ahead in my workbook. He told me that I would never make it in the workplace if I didn’t follow directions8)explicitly. He said I’d never make a living as a skateboarder, so it seemed to him that my future was9)bleak.

Even during those dark years, I never stopped riding my skateboard and never stopped progressing as a skater. There have been many, many times when I’ve been10)frustrated because I can’t land a11)maneuver. I’ve come to realize that the only way to master something is to keep it at—despite the bloody knees, despite the12)twisted ankles, despite the13)mocking crowds.

Skateboarding has gained mainstream recognition in recent years, but it still has negative14)stereotypes. The pro skaters I know are responsible members of society. Many of them are fathers, homeowners, world travelers and successful15)entrepreneurs. Their16)hairdos and17)tattoos are simply part of our culture, even when they raise eyebrows during18)PTA meetings.

So here I am, 38 years old, a husband and father of three, with a lengthy list of responsibilities and obligations. And although I have many job titles—19)CEO, Executive Producer, Senior Consultant, Foundation Chairman, Bad Actor—the one I am most proud of is “Professional Skateboarder.” It’s the one I write on surveys and customs forms, even though I often end up in a secondary security20)checkpoint.

My youngest son’s pre-school class was recently asked what their dads do for work. The responses were things like, “My dad sells money” and “My dad figures stuff out.” My son said, “I’ve never seen my dad do work.”

It’s true. Skateboarding doesn’t seem like real work, but I’m proud of what I do. My parents never once questioned the practicality behind my passion, even when I had to21)scrape together gas money and regarded dinner at22)Taco Bell as a big23)night out.

I hope to pass on the same lesson to my children someday. Find the thing you love. My oldest son is an24)avid skater and he’s really25)gifted for a 13-year-old, but there’s a lot of pressure on him. He used to skate for26)endorsements, but now he27)brushes all that stuff aside. He just skates for fun and that’s good enough for me.

You might not make it to the top, but if you are doing what you love, there is much more happiness there than being rich or famous.

虽然我有许多工作头衔,但是最让我骄傲的那个头衔还是‘职业滑板手’。”

我认为人们应该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而骄傲,即便那份工作会被社会大众蔑视或者误解。

我已经做了24年的职业滑板手了。虽然这份工作不仅帮我支付了房租,还为我带来了巨大的欢乐,但是大多数时候它还是被贴上了各种各样的标签,而且其中多数标签还相当地丑陋。很多人认为滑板是小孩子的玩意,是一种既浪费时间又危险的嗜好,甚至是一种犯罪。

在我17岁的时候,即成为职业滑板手的第三年,我的高中职业指导老师曾在全班同学面前责骂我不该马马虎虎地浏览工作手册。他告诉我说,如果我不明确地按照他的指导来做,日后我在工作间将永远无法做好工作。他告诫我,我不可能靠做一个滑板手来维持生计;在他看来,我的未来一片暗淡。

但是,即使是在那些光景惨淡的年月里,我也从未停止过练习滑板,也从未停止争取一个职业滑板手应该取得的进步。我也曾多次为做不出某个高难度动作而沮丧不已。但我渐渐意识到,要想掌握某样东西,唯一的方法就是坚持不懈——虽然膝盖会流血,脚踝会扭伤,还会受到人们的嘲笑。

近年来,滑板运动渐渐获得了主流大众的认可,但仍然有些老顽固对它持否定态度。而我所认识的职业滑板选手们都是社会中认真负责的人。他们中的许多人都身为父亲、房主、世界旅行家和成功的企业家。他们的发型和纹身都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即使他们在家长教师协会会议上令其他家长大吃一惊。

现在我已经38岁了,已经为人丈夫,并有了三个孩子,也要承担一大串的责任和义务。虽然我有许多工作头衔—首席执行官、执行制作人、高级顾问、基金会主席、差劲的演员,但是最让我骄傲的那个头衔还是“职业滑板手”。我在调查表和海关单据上都不会忘记加上这个头衔,即便最后我常常会被请进中级安全检查站。

我最小的儿子所在的学前班的老师最近问他们,你们的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很多孩子的回答是这样的:“我爸爸是卖钱的”或者“我爸爸是帮忙出谋划策的”。而我的儿子却回答说:“我从来没看见我爸爸工作过。”

这是一句大实话。玩滑板看起来并不像是一份真正的工作,但是我却为它而骄傲。我的父母亲从来没有质疑过我对滑板的狂热有没有现实意义,即使我曾经不得不艰难地凑集煤气费,并且把在塔可钟速食店里吃顿晚饭看得像过节一样。

我希望有一天能给我的孩子们上同样的一课——找到你喜欢的事情。我最大的孩子也热衷于玩滑板,13岁的他确实是很有天赋,但是他也同样面临着许多压力。以前他玩滑板是为了博取认可,但是现在他排除了一切杂念,只是为了乐趣而玩,这令我很高兴。

篇10:自己的事自己做

1使队员在学校能做团结友爱,善于合作的小伙伴;在家能成为孝敬父母,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孩子。

2坚持每天在家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会做的学着做。如:自己洗衣服,打扫房间,做饭,买菜等。

3坚持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如:“每天给父母沏杯茶”,“好吃的东西请长辈先尝”,“自主、主动学习,不让父母操心”,“耐心倾听父母的嘱托”等。

二、活动准备:

1、每个队员先了解父母为自己成长付出的心血,体验父母的辛劳。

2、排练小品;训练小主持人。

3、邀请部分家长参加主题班会课。

三、活动过程:

1班主任讲话引出本次主题班会的内容,请出主持人。

(师:)欢迎各位家长、各位老师、同学们参加三(2)班主题班会!同学们,早段时间老师要求大家回家了解父母为自己成长付出的心血,体验父母的辛劳,通过日记把情况告诉老师。老师看了,知道同学们希望能做生活的小主人,都努力“自己的事自己做”。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的讨论,看如何“自己的事自己做”。现在有请主题会的小主持人,大家欢迎!

2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主持:)叔叔、阿姨们,老师、同学们,欢迎参加三(2)班主题班会课,今天,我们的主题是――“自己的事自己做”。那么,怎样是自己的事自己做?这是我们讨论的主题。首先有请朱晓伦和杨铭浩同学为我们表演《小皇帝》,大家欢迎!

3小品表演《小皇帝》。

(主持:)看完《小皇帝》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组内进行讨论,完后请代表小结汇报。

4分组讨论:《小皇帝》观后感受,交流自己在家的情况。

5主持人请小组代表发言。(学生围绕对小品的人物角色和自己的感受、收获谈。略)

(主持:)同学们讲得真好!通过故事中的“小皇帝”对照自己,知道不应凡事依靠父母,应孝顺父母,自己的事自己做。家长们都在现场,我们可以通过访问,去了解同学们在家的情况!请各组长先分好工,再组织组员去访问,并做好记录,最后整理内容,请代表汇报。

6访问家长。(由小组长带领到各家长面前访问)(另设访问提纲)

7主持人请各组汇报访问情况。

(主持:)原来,有的同学在家里能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为父母分担,主动搞好学习,免父母操心;但也有同学每天都要父母的监督、提示来生活。不过没关系,只要我们能改正,也能行,就好像接下来的小品表演《好孩子》中的小明那样,通过学习改正缺点,慢慢成为好孩子。请欣赏――

8小品表演:《好孩子》。

(主持:)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培育,正如一棵小树的成长离不开阳光和春风的扶持,父母,他们有多辛劳呢?他们对我们有多大期望呢?大家想听听家长的心声吗?(生:想)那么,现在就请我们的家长上台谈谈心吧!(主持人随心请了几位家长谈)

9家长谈感受,并对全体孩子们提出了希望。(孩子们聆听着家长的话,感受着家长对自己的一分热诚的关爱,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是一般的家庭教育难有的效果。)

(主持:)现在,同学们肯定有很多收获和今后打算,也有很多话要对家长,对老师,对同学说的,就请大家争取这个机会,大胆说说吧!(生纷纷举手)

10、主持人请同学谈。

四、结束部分:

(主持:)今天,大家都畅所欲言,美好的时光总很快过,我们的主题班会已接近尾声了,现在,请班主任为我们为小结。

1、 主持人请班主任小结。

(师:)感谢在场所有的家长、老师和同学,大家有很大的收获,我好有好多感想。早段时间,《上海教育》刊刊登了一个内容: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在篇文章里说过,他在研究之余,喜欢在厨房里做菜。他从小就喜欢自己动手做家务,现在,他有些创造的理念和灵感,都是从劳动中培养得来的。讲到这里,让我又记起英国经济学家约翰・贝勒斯的一句话:劳动经生命之灯添油,面思想把灯点燃。这些都在告诉我们,劳动可以创造未来。我们小时候学过一首儿歌:人有两个宝,(生续: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创造,……)同学们说得好,我们的未来要靠自己来创造,社会的发展更需要我们从小就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习惯,同学们,让我们通过学习,通过实践,通过体验,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齐:自己的事自己做,)逐步成为自力、自强的新人类吧!现在,老师请大家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结束今天的主题班会,但是,自己的事自己做永远是我们的主题!

篇11:幼儿园自己的事自己做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我班的幼儿自理能力较差,每天都等着老师去给他们穿衣服,穿鞋子,我班的老师给他们穿好衣服都是满头大汗,我就结合社会领域里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设计的这节课。

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表演动作,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学习做自己能做的事,不懒惰,不依赖。

3.学习词语:小宝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正确穿衣服

难点:能分清鞋子的左右

活动准备

地点:午睡室(小床,椅子,桌子)

人物:小宝(请大班小朋友扮演)

起床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场景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午睡室)有什么?看谁来了?(小宝),小不点在干什么?(解扣子)谁给小宝脱衣服、脱鞋子?!来自快思老师教案.!幼儿答:小宝。问:衣服脱下来怎么放?鞋子脱下怎么放?这时放起床音乐。问:谁给小宝穿衣服,穿裤子、穿鞋子?幼儿答:小宝自己穿。老师小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宝真能干。

2、老师问小宝:你在幼儿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是不是也是自己做呀?小宝答:我在家也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朋友们你们也像我一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3、由小宝带领小朋友边做动作边说:我自己穿衣、我自己穿鞋、等。

4、全班小朋友练习穿鞋、脱鞋之后选几个能干的孩子进行表演,老师给予帮助。

5、送小宝回班,(练习礼貌用语)

6、午睡:全班练习穿脱衣服和鞋子。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我班的幼儿85%的幼儿都会穿脱衣服和裤子及鞋子,只有个别幼儿还是分不清鞋子的左右,总是穿错。我相信在练习中他们总会分清的。

篇12:自己的事自己做作文

自己的事自己做作文

篇13:让幼儿自己在做中学

一、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 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 重在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索欲望, 我们常常借助自然角、科学区和墙饰等让幼儿尝试、探究, 使他们亲身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 体验发现的乐趣。在科学区, 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科学活动材料以便孩子们操作。其中, 有的材料是我和孩子们制作的, 孩子们百玩不厌, 获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有一次, 我给女孩子梳头, 孩子们发现头发被梳子吸了起来, 十分好奇。于是, 我在科学角分批投放不同材料, 让幼儿通过操作感知“静电”现象。第一次, 我投放了纸屑、塑料玩具、积木和笔等, 让孩子们设法把纸屑吸起来, 于是, 他们认为任何东西磨擦后都能将纸吸起来。对此, 我没有急于否定, 而是投放了一些铁质小棒、不锈钢盖子、积木、玻璃杯等材料, 让孩子们通过实验操作, 自己去发现问题。当孩子们发现不是所有东西磨擦后都有吸引力时, 我及时向孩子们讲解了有关静电的知识, 解开了孩子们心中的疑团。接着, 我又投放了不同大小、质地的纸屑, 如绉纸、蜡光纸、硬板纸、塑料纸等, 并设置问题:“你能通过磨擦将这些纸吸起来吗?”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静电现象与物体质地的关系。

二、科学教育活动应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 适合“做”与“学”

《纲要》强调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 又有—定的挑战性, 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 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 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原则”。把科学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去, 让幼儿在生活中接触科学。幼儿园每天都要磨豆浆。有一次, 厨房阿姨把黄豆拿到太阳底下晒, 一个孩子有了重大发现:“老师, 快来看, 黄豆生虫了。”我走近一看, 果然有许多小虫在爬。我立即把全班幼儿召集起来问他们:“生虫的黄豆和没有生虫的黄豆有什么不一样?”“生虫的黄豆是空的。”“我们怎样把生虫的黄豆和没有生虫的黄豆分开呢?生了虫的黄豆还能发芽吗?”接着, 我把黄豆分装在4个脸盆里, 请孩子们想办法把生虫的和没有生虫的黄豆分开来。孩子们都专心致志地挑拣着。过了一会儿, 有一个幼儿说:“这样拣太费事了, 我奶奶不是这样拣的。她把黄豆放在水里, 一下子就能把空黄豆捞出来了。”于是, 我启发幼儿对此展开讨论, 说出其中道理, 并提供材料让他们尝试、验证。后来, 我又引导幼儿进行两种黄豆的发芽实验, 让幼儿在自然角观察、探索记录, 孩子们有了答案, 他们在比较中进—步理解了两种黄豆的区别, 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自然环境, 扩大幼儿的探索空间

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自然环境是幼儿学习科学的最好场所。在孩子们的自由活动中, 在同伴交流讨论中, 孩子们能够获得丰富的经验, 老师要抓住时机, 并及时给予指导。幼儿科学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有的教师在给幼儿讲述科学知识时片面追求深度和广度, 忽视幼儿智力发展的特点。其实, 幼儿的年龄和身心发展决定了幼儿的学习是在具体活动中进行的, 必须通过动手操作, 接触具体事物和感性形象来获取知识, 教师不仅要给孩子讲述适当的科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教会幼儿探索, 让孩子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玩一玩, 掌握科学探索的方法。在认识泥土的活动中, 首先要让幼儿通过看、闻、捏、压、玩等感性活动, 来发现和区别有机土、硬土、沙土、粘土的颜色、颗粒的大小、形状、柔软度、粘性等特点, 再通过与糖或盐进行溶解比较实验, 认识泥土不溶于水的特性, 最后, 还要进行泥土作用的实验, 将同样的种子种在泥土里和黄沙里, 通过观察, 得出植物生长离不开泥土的结论。

四、让幼儿在“做”中学习创新, 在“做”中求发展

这里所说的“创新”, 不同于科学家、艺术家的创新。创新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实质在于强调幼儿主体性的发挥、教师运用“激趣、求异探讨、迁移”等教学思路有效地引导幼儿自主学习, 使他们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 掌握其中蕴涵的基本规律, 用此规律学习新知识……使其具备相应的各种能力, 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素质基础。如新《纲要》科学领域, 强调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过程和结果;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 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等。通过科学领域的教育目标使我们强烈地感到, 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 而是注重儿童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托兰斯的研究表明:有创造力的儿童富有责任感、热情、有决心、勤奋、富于想象、依赖性小, 好奇心强、智力活动活跃, 幼儿的思路极其开阔, 没有条条框框, 有强烈的创造倾向。所以精心呵护与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感兴趣, 有好奇心和探究欲非常重要, 幼儿科学教育不能只重视活动的结果, 更应重视活动的过程, 在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想像力, 为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在教幼儿认识沙漠时, 我让他们在沙堆上尽情地玩。有的孩子在沙堆上建城堡, 有的挖地道, 有的种草木。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讨论如何利用沙漠、改造沙漠, 这里面就有不少创意。

五、科学活动中要突出“做”与“学”的完美结合

在幼儿科学活动中, 教师应特别注意把促进幼儿科学探究的情感、态度、能力放在首位, 鼓励幼儿全身心地参与活动。当幼儿遇到问题时, 不是急于将答案告诉幼儿, 而是鼓励幼儿再去做, 再去尝试, 同时鼓励幼儿注意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 共同去解决困难。在图书角看书的幼儿, 常将书卷起来, 卷成话筒, 凑在同伴的耳朵边讲话, 而且一会儿这个说, 那个听, 一会儿又这个听, 那个说, 幼儿显得格外兴奋。于是, 我受到启发, 何不做一些“话筒”给孩子们玩, 让孩子们在玩中获得一些粗浅的科学知识。便产生“有趣的传声筒”这一科学活动内容, 它既是幼儿熟悉的, 又是基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

篇14: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香港有个调查,说超过九成的职业女性都认为自己是快乐的,她们认为成功的定义是拥有快乐家庭,能发展个人兴趣、经济独立和健康。”曾雪梅曾把这句话用来安慰父母,“我们一家三口难道不快乐?我的教师工作难道不稳定?身体不健康?”

离婚前后那段时间,她很难让自己与高兴扯上关系。她加入过某离异女性QQ群,却发现互倒苦水只会增加痛苦。2008年夏天,有网友推荐了一本书,《玛丽莎的心愿清单》,像大雾中突然出现了一个清晰的路标,她有了新的念头:既然暂时不想再操心感情的事,为什么不给自己也列一份清单,用闲暇时间做更有意义更感兴趣的事?

雪梅用一周时间仔细思考,把自己从小到大想做而未做的事写出来,又增删了几次,终于有了下面这张单子:

“今年暑假陪父母去新疆旅游,以后每年陪他们旅游一次;资助山区的一个贫困孩子;每个月看完一本书,看一场电影;在35岁以前学会弹钢琴;在40岁以前拿到驾照……"

三年过去,曾雪梅完成了清单上50件事中的28件:2009年,她自己开车带着父母去杭州旅游;2010年,她陪父母去看了上海世博会;她给自己买了钢琴,参加了一个全是女性的摄影俱乐部,并有了一个以亲情为主的摄影主题计划。“每当划去一个心愿,自己都会开心,以前只是想,现在全身心投入,付出之后换回的是充实和快乐。”曾雪梅的身上已经看不到离异造成的负面影响。

篇15:幼儿园自己的事自己做教案

一、设计意图:

现代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普遍,一家子人围着孩子团团转,孩子都是父母手中的宝贝,很多家长在家里什么都不让孩子做,而什么都又替孩子做好了,有些幼儿不会穿衣服,不会系鞋带,不会自己吃饭,不会主动喝水,在这样溺爱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们动手及生活自理能力无形中就被扼杀了。因此,设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要通过活动让幼儿尝试和了解自己的小手是很能干的,能做许多事情,尽而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独立性,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了。

二、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

2.体验自我服务带来的快乐。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三、活动准备:

绘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拉链马甲一人一件。

四、活动过程:

1、听音乐做游戏,引入主题说说自己能做那些事情。

提问:你们自己都能做些什么事情?

小结:原来宝宝们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分享交流,哪些事情我们可以自己做。

播放课件说说哪些事情小熊是自己做。

提问: 哪些事情小熊是自己做?

小结: 搭积木、收玩具、洗手、“文章.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吃饭、刷牙、铺被子、脱裤子。

3、体验表达,进一步升华:

游戏--穿衣小能手。

比赛规则:听到口哨声开始穿衣服,不能穿反,拉好拉链,先完成者为胜。

如有小朋友不会穿,教师进行教授:抓领子,盖房子,小老鼠,钻洞子,左钻钻,右钻钻,吱吱吱吱上房子。

结束活动: 小朋友们太棒了,自己的事情都会自己做。今天又学了穿马甲的新本领,我们回班上把这个本领告诉没有学过的小朋友吧。

教学反思:

从那以后,我不再帮幼儿穿衣服,而是限制时间让他们自己穿,并告诉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的,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幼儿缺乏自理能力,依赖性很强。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找机会锻炼他们,让他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才能让他们经受住挫折,也有益于今后的成长。

篇16:幼儿园自己的事自己做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简单讲述图片内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学习短句“自己穿衣服”、“自己刷牙”、“自己洗脸”、“自己吃饭”等初步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

3、通过讲述内容,激发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自信心。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如何培养幼儿独立性的良好习惯。

难点:如何培养幼儿独立性的自主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歌曲《小小手》,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环境准备:小(2)班

3、材料准备:图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及字卡

录象(幼儿自己生活中的关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小小手》,引入课题。

1、边唱歌边做动作。

2、教师提出要求,再唱一遍。

3、可请个别幼儿进行歌表演,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让幼儿根据问题仔细观察录象内容,并说一说,及时出示字卡。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说录象中有谁,她在做什么(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是谁?在干什么(穿衣服)?看,她好象在说什么,我们猜一猜(我会自己穿衣服)(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勇敢地说出来)。

3、出示录象二、三:小朋友们可讲卫生了,你看,他们在干什么(自己吃饭、自己洗脸)?(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

(三)启发幼儿用“我会自己……”的句子说说自己会做些什么。

1、录象里的小朋友这么能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们会自己做什么呀(我会自己洗手,我会自己上幼儿园等,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

2、幼儿充分讲述,教师适当调节。

(四)结束活动

我们小朋友真能干,会自己做这么多的事情,还有许多小朋友也会做很多很多的事情,我请小朋友找找自己的爸爸妈妈,跟他们说说,能干的你,现在会自己做什么事情(请幼儿与家长交流,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讲述的锻炼)。

教学反思

活动准备充分,思路清晰,能较好地帮助幼儿用语言完整表述。建议由大班哥哥姐姐来进行情境表演,然后教师用肢体和部分语言进行提示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幼儿讲述。

篇17:幼儿园自己的事自己做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

2.体验自我服务带来的快乐。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绘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拉链马甲一人一件。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做游戏,引入主题说说自己能做那些事情。

提问:你们自己都能做些什么事情?

小结:原来宝宝们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分享交流,哪些事情我们可以自己做。

播放课件说说哪些事情小熊是自己做。

提问: 哪些事情小熊是自己做?

小结: 搭积木、收玩具、洗手、吃饭、刷牙、铺被子、脱裤子。

3、体验表达,进一步升华:

游戏--穿衣小能手。

比赛规则:听到口哨声开始穿衣服,不能穿反,拉好拉链,先完成者为胜。

如有小朋友不会穿,教师进行教授:抓领子,盖房子,小老鼠,钻洞子,左钻钻,右钻钻,吱吱吱吱上房子。

结束活动: 小朋友们太棒了,自己的事情都会自己做。今天又学了穿马甲的新本领,我们回班上把这个本领告诉没有学过的小朋友吧。

教学反思

从那以后,我不再帮幼儿穿衣服,而是限制时间让他们自己穿,并告诉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的,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幼儿缺乏自理能力,依赖性很强。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找机会锻炼他们,让他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才能让他们经受住挫折,也有益于今后的成长。

篇18:让学生写熟悉的事写自己的事

学生对于写自己的故事是喜欢的,普遍反映有内容可写。有的说,读过高尔基的《我的童年》后,很感动,想想自己的童年也有千言万语可写。高尔基有三部曲,于是他们也给自己的童年故事取了生动的名字。有的同学说:为了写作,我对自己的过去进行了回忆,许多过去的事又浮现在脑海里,我从记忆的长河里捡回了不少险些被遗忘的趣事,写作给我脑海里留下了过去的足迹。也有的同学说,用现在的眼光去看待、评判过去的事情,是一种极大的乐趣,同时也感到自己确实长大了。

从命题角度而言,教师对作文的命题,常常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情绪。只有有的放矢,学生才乐意动笔,也只有有了真实的事情,真实的情感,也才能写出好文章。让学生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印象最深的事,才能写起来得心应手,消除对作文的畏惧心理;同时写自己经历的事、熟悉的事,情真意切,即使写作技巧还不够高,写出来也是感人的。能力是练出来的,写自己的故事,可以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起到开阔思路,为以后写作积累素材的作用。

要写好文章,必须有一定的积累。积累包括生活经验的积累、知识的积累和各种写作技巧的积累。没有这些积累,要写出一定水平的文章是非常困难的。学生写自己的故事,正是从丰富的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学生写自己的童年、少年时代,写过去,看看自己走过的道路,看看那路上一个个深浅不一的脚印,就会感慨万千,把自己成长过程亲笔记录在自己的文章中,并坚持写下去,写现在、写未来,写一切值得写的事情。这样不仅仅是练笔,而是在积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种写作中,学生明白:为了下一步写作的成功,就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情,记录下周围发生的值得回忆的事。这样,能使学生边实践边丰富自己的写作储备。教师在批改和评讲时,要有意引导学生之间相互阅读作文,这样学生都有机会读到同龄人的作品,又能听到不少有趣的故事,从而引发联想,成为自己以后写作的好素材。

让学生写自己的故事,本身就在实践中提高了写作水平,这就是熟能生巧的道理。学生对自己的事情有兴趣,写出来又有众多的读者,于是便产生了写作的积极性,写作水平也相应提高了。他们认为,写自己的故事不像命题作文那样受束缚,可以尽情发挥。为了把自己的故事写好,他们采用多种形式,有的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有的截取生活的横断面,有的采用章节加小标题的形式。经过一个阶段的写作,不少同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有的含蓄幽默,有的细腻深沉,有的擅长人物描写,有的擅长心理刻画。在写作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写作才能,增强了写好文章的信心。

上一篇:以我的家为题的初二作文600字下一篇:单独两孩计生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