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坡村综治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总结

2024-04-09

庙坡村综治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总结(共4篇)

篇1:庙坡村综治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总结

庙坡村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总结

庙坡村地处河北镇西部,界临李家河镇,村民210户、826人。村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县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以稳固市级“平安村”成果为目标,以“抓稳定、保平安、建和谐,促发展”为主线,创新工作思路,落实工作措施,增强管理能力,提升服务水平,确保辖区社会和谐稳定,为我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现将庙坡村 2012年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完善组织,切实履行社会管理创新转型庙坡村切实加强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始终将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纳入村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一是强化层级责任。严格落实村主要领导是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第二责任人的责任,建立梯次包干责任制,实行村两委包片负责,村两委负责到自然村,做到定领导、定责任、定人员,形成了“全覆盖、无缝隙”的责任体系,完善了主要领导抓分管领导,分管领导抓具体的工作机制,切实强化了层级责任追究,确保综治维稳工作责任落到实处。二.是加强村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站建设。调整村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站等工作组织机构,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健全完善人民调解、治安防控、矛盾纠纷排查、信访稳控等综治维稳组织工作机制,加强综治员和义务巡逻队管理教育

培训,确保了社会管理服务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出成效。

二.深化宣传,大造声势,大力营造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的浓厚氛

深化宣传,大造声势,围绕按照“宣传阵地规模化、宣传形式多样化、宣传效果广泛化”的要求,不断创新载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动员广大村民群众积极参与、共同防控。一是通过组织专项宣传活动、村民会议、出板报、悬挂横幅、散发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社会管理创新、反邪教、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知识,不断提高广大村 民群众法律安全知识的知晓率。二是以“综治宣传月”“集中清缴反宣品专项行动”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宣传有关法律法规,教育和引导公民知法、懂法、遵纪守法,努力提高广大村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三是依托村综治工作月例会、计生工作月例会,坚持逢会必讲法律知识、必讲治安形势、必讲防范技能的“三必讲”,教育村民“守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在加强宣传教育中取得良好效果。四是在“元旦、春节、“五一”等重大节日,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普法宣传活动,在各组、主要路口进行张贴普法、综治、反邪教等宣传材料,提醒村民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切实增强村民自我防范能力。

三、多方参与,齐抓共管,扎实开展平安村创建

始终坚持以提高村民安全感为目标,动员社会力量,扎

实开展市级“平安村”成果巩固,积极维护平安村的良好局面。一是加强社会治安重点排查整治。按照《2011年河北镇社会治安重点整治工作安排意见》精神,对主要路口、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摸排,确定重点整治部位,积极与辖区包抓单位联系,积极参与镇综治委组织召开的驻镇单位联席会议分析研究社会治安形势,查找本村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切实加强跟踪落实,有力促进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二是深化平安村创建活动。年初与各组、各中心户长签订综治目标责任书,组织辖区村民开展平安村创建系列活动,创评平安家庭,不断提高了村民的安全感。三是强化青少年教育。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单位“四位一体”的管理机制,积极利用远程教育、村民学校、黑板报等载体开展法制教育,扎实组织青少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青少年素质得到了整体提升。四是扎实维护公共安全。制定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地震预防等预案,不断完善组织,健全台帐资料,集中开展隐患排查,有效及时整改部分安全隐患,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深化帮教,狠抓反邪教,不断巩固与邪教斗争成果庙坡村始终把邪教预防宣传教育作为反邪教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成立反邪教工作领导小组,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反邪教宣传教育活动。二是在庙坡路口采取展览

反邪教图片、发放宣传品、悬挂横幅、张贴标语、讲解反邪教知识、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等形式巡回进行反邪教预防宣传。

五、探索创新,大胆实践,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根据县政法委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会议精神,庙坡村积极探索完善机制,拓宽社会管理思路,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社会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

1、加强综治维稳工作站向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站的转型,夯实工作基础,大力推进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站规范化建设,筹措资金1万余元,配齐办公设施,配齐专职工作人员,村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站实现了规范化标准,搭建起社会管理服务综合平台。

2、完善矛盾化解机制,努力构建“大调解”格局。立足“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意识,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和一把手负总责的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建立以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为主的为民服务中心,做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组织、人员、制度和措施“四落实”。严格落实矛盾纠纷“随排查、随调处、随报告”和“零报告”制度,3 全面落实开门接访、带案下访、主动回访、领导包案等措施,集中力量、集中时间、集中排查了解辖区出现的重大矛盾纠纷,积极主动解决好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做到家事不出户,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村、消除到萌

芽状态。目前村调委会调处成功率达到 98% 以上。对重点信访案件实行“台账”制度。建立信访接待登记制度和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加大对信访案件的预防、化解力度,努力把各类信访案件化解在楼院,稳控在一线;规范群众诉求办理信息台帐,对重点信访人员全面的排查登记,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分类建立人员信息,进行动态管控。

3、实施“三防联动” 切实增强安全防范能力。按照“加强人防、充实物防、扩大技防”的要求,有效整合治安防范力量,积极落实社会参与、齐抓共管工作机制,着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人防,对5名村综治员进一步落实了责任片区划分实行组包干、专群队伍集中联防的巡逻责任制,不断充实村义务巡逻队的力量,认真记载巡逻查岗记录,切实加强专群联防巡逻督促检查力度,努力提高群防群治整体水平。改善技防,在主要路口安装摄像头三个、监控平台一套。鼓励有条件的组安装监控设备,严格落实工作职责,积极参与村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村民参与社会治安工作,切实增强了村民自我管理和维护治安的能力。积极与村警务室密切配合,大力宣传和推广技术防范,逐步提高了村民群众对技防的认可度,不断扩大了技防的覆盖面。强化管理与服务,着力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村坚持以强化管理与服务,着力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并以"抓服务、强管理、促帮教”为重点,积极创新管理模式,优化服务内涵,延伸服务触角,社会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抓好重点人员的管理工作。村对重点人员采取“盯、死、看、牢”和“感情”稳控措施,切实做好重点人员的稳控工作,确保辖区内安全稳定。对在册的1名社区矫正人员采取了村干部、综治员、信息员、组干部“四位一体”的包抓机制,有效落实“零报告”制度,要求信息员随时掌控重点对象的动态,特殊情况及时汇报。

六、存在问题及今后工作重点村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站虽做了大量工作,但还存在一定不足:一是村民群众自我防范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是社会管理服务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三是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有待进一步探索。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无邪教村成果巩固等重点工作,努力提高村民群众的安全感,有力维护社会大局的持续稳定。一是进一步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村民的法制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二是整合村力量,不断扩大物防技防覆盖面,努力使辖区内的治安、刑事案件得到稳中有降。三是深化平安创建活动,落实稳控措施,积极推进平安村建设。四是扎实做好“两劳”、重点人员的帮教转化和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五、探索创新,狠抓落实,进一步做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二0一二年五月十四日

篇2:煤矿企业综治工作创新

关键词:煤矿企业;综治工作;必要性;创新

综治工作是动员全社会力量,打击预防犯罪,确保社会稳定,为改革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煤矿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煤矿企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环境,强化综治工作能优化煤矿企业发展。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猛,煤矿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煤矿企业面临着产能过剩、需求下降等难题,这种形势下煤矿企业要想发展必须转型,而做好综治工作是加快转型发展的基础。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煤矿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国外的竞争,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提高企业竞争力,必须做好稳定工作,加强综治工作。目前煤矿企业发展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工作人员素质低下,安全意识不高等,这都会阻碍煤矿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创新煤矿企业的综治工作对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煤矿企业综治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一)是加快转型发展的需要

新形势下,煤矿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加快转型发展,创新管理手段,提高综治工作效率。煤矿企业发展需要良好的环境,切实抓好综治工作能有效防止犯罪活动的发生,为企业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局面,提供良好的环境,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二)是与时俱进的需要

时代在发展,环境在变化,煤矿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就要建立健全的现代化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提高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煤矿企业要发展就要在现代化管理机制中提高综治工作效率,为企业发展打好基础。

(三)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需要

煤矿企业面对内外复杂的环境,要想生存发展面临一些难题。其实煤矿企业发展中阻碍其发展的往往是一些繁琐的工作,为了给煤矿企业发展扫清障碍,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非常有必要建立综治工作小组,预防问题发生。

(四)是适应企业环境变化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煤矿企业面临的环境不仅仅是国内的,面对全球竞争的加剧,如何帮助企业应对难题,是我们必须思考的。过去煤矿企业多把精力放在提高经济效益上,一切都为围绕着利益进行,现在必须转变这种思想,根据企业发展环境的变化,强化综治工作。

二、煤矿企业综治工作创新的途径

(一)提高素质,注重实效

煤矿企业发展中,综治工作的开展必须依靠人,因此要提高管理人员的办事能力,提高其自身素质。综治工作是非常繁琐的,这就要求管理人员不仅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还要熟悉相关知识,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提高煤矿企业员工素质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形成全方位的、正面引导为主的、形式多样的培训,结合实际制定教材,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并不断地创新培训方式,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使员工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同时把员工能力提升与个人考核相结合,提高员工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自觉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规范。另外要建设专职队伍,提高员工的作风与业务能力,增强员工的责任心,把武装保卫队伍建设成为一种高素质的队伍,为综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二)明确目标,层层落实

煤矿企业属于高危行业,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在发展中会面临着多种问题。要处理好煤矿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就要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目标制定得好,综治工作才能接受正确的指导,更加有序的开展起来。有目标就要有落实,要严格监管确保落实到位。煤矿企业综治工作人员可以与基层部门和成员签订综合工作责任书,明确部门和人员责任,一旦发生较大的综治问题,就要对部门负责人进行问责约谈;定期召开综治工作会议,根据反馈出来的综治工作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定期对部门和人员贯彻落实综治工作方针、政策的情况进行考核,确保综治工作有效开展。

(三)源头治理,做好防范

煤矿企业综治工作要从源头上做好防范,这是消除安全事故的基本保障。只有全面预防,找出隐患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才能确保稳定。如果查处一条隐患就处理一条是远远不够的,要做好隐患分析工作,使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煤矿企业生产要求严格,操作不规范就可能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带来财产与人身安全问题。因此要按照规范操作,确保生产有序进行,做好安全管理。煤矿企业要把好各项设计关,提高作业的指导性、针对性,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存在的安全风险。另外要加强质量标准化管理,这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也是建立煤矿企业安全长效机制的关键。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能有效改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条件,确保职工生命财产安全。

(四)整合力量,凝聚人心

煤矿企业综治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各部门间的通力合作。煤矿企业有很多部门如生产部、经营管理部、机运部等,要把这些部门整合起来,共同处理问题。以前煤矿企业发展比较注重经济效益,生产部比较受重视,其他部门往往被忽视,导致各部门之间是相互孤立的,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会出现踢皮球现象,陷入谁都不管,谁也管不了的怪圈,导致办事效率低下。为了提高综治工作水平,就要协调各部门间的关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充分发挥基层人员的作用,集中精力,积极主动的解决各种纠纷,化解矛盾,消除一切不稳定的因素。

(五)依靠科技,创新管理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技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煤矿企业综治工作要依靠科技优势,创新管理。煤矿企业综治工作是非常复杂的,涉及到隐患排查、事故预防、应急处理等,传统综治工作受一些因素制约,常会出现排查不及时引发事故的问题。新时期要加大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建立安全网络系统,这是进一步发展综治工作的要求。

总之,对煤矿企业来说,综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合理、科学的综治工作能优化煤矿企业管理,及时排除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提高企业效益。煤矿企业做好综治工作的方法有很多,需要在具体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从而推动煤矿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峰.强化煤矿综合治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J].山西煤炭,2011(07).

[2]郭小洪.当代煤矿企业综治工作创新[J].东方企业文化,2013(15).

篇3:中国文房四宝村落 苍坡村

楠溪江冬天的中午温暖如春,从冷清的丽水街上出来,走到岩头最繁华的新街上。到处都是阿杜嘶哑的声音,还有那些放了学,在街头闲逛的孩子们。吃了一碗楠溪江特有的素面,心满意足地走在异乡的阳光下。街道两旁的店铺门口,有许多正在晒太阳的小猫,它们随心所欲地摆着姿态,雍懒如同刚刚沐浴过的杨妃。

这一站是苍坡,离岩头最近的那个村庄。

建在“文房四宝”上的古村庄

苍坡离岩头不远,坐三轮车大概20分钟就到了。中间要经过一片碧绿的田野,两边地势开阔平坦,温暖的山风可以无拘无束地吹到游人的面前。

远远就望见了苍坡村子的大门,像一把大锁住进村的主要入口。门口处的人很多,除了往来穿梭的游客和导游,就是那些土生土长的村民们。大多是老人,在和煦的阳光下坐成一排,看着那些从远处慕名而来的游人,品头论足,交头接耳。还有趴在墙头上的孩子们,精灵鬼怪,探头探脑,都是小兵张噶的模样。

据说李氏祖先是在五代后周显德二年(955年)为躲避闽中的战乱,从福建长溪迁居到永嘉灵山的。他先是被周家招为女婿,后来东迁约一公里,也就是现在苍坡所在的位置上建宅,逐渐繁衍成为一个村落。现存的苍坡村是南宋国师李时日设计的,他依五行风水说在东方建两个池塘,四周开渠引溪水环绕村庄,以水克火。历经千风雨年沧桑,苍坡村虽然在古建筑中新增了几坐“洋楼”,但基本格局还没有太大的变化,仍保留有宋代建筑的寨墙、路道、住宅、亭榭、祠庙、水池以及古柏等。

楠溪江一带传统的“耕读思想”在苍坡的规划和建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耕”指务农,“读”为入仕,因此,李时日在设计苍坡村落的布局时设街为笔,正对着村外的“笔架山”;街边挖有方形的池塘,也就是“砚台”;砚台边还摆有几根巨型石条,是为墨碇;有笔,有墨,有砚台,就剩下书写的事了,而村外的顷顷良田就是最好的纸张,每一次的辛勤耕作就是在这张纸上写下了最好的文章。苍坡李氏已经在这里耕耘数代,如果“写”成的“文章”集结成册的话,那也将是一卷让后人读而不厌的大书。

浑然天成古村道

漫步苍坡村中笔直的“笔街”,可以尽情欣赏两边的民宅建筑。它们大多有着雕刻精美的院门,“岁月无声却留痕”,如今,那些砖雕墙缝之中已经长满了枯草,宛如古稀老人。这些民居大多为宋式木建筑,或一进二轩,或二进三进四合院,中间院落宽敞,除了凉晒衣物外,还可以充当一个小型的“打谷场”,里面正晒着五颜六色的谷物和捆捆柴草。

民宅外面的巷道和院墙,都用青一色的鹅卵石垒成,简直是一座石头的城。在村中的小巷中往来穿梭,可以深切地体会到石头在楠溪江村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那些幽深的小巷蜿蜒曲折,两边的石墙壁在粗糙之中见整齐,在天然之中显出人的机巧和智慧。更难得的是那些越过墙头的青青翠竹,天生就应该和这样的石墙相依相傍,因此长得茁壮茂密。大自然就这样被古村的人还原在自己的家门口了。

有些民宅已经被当地政府辟为苍坡的民俗博物馆,游客可以到里面看看那些古老的花轿、苍坡祖先们使用的农耕器具等,相信人们会对古村人的生活有更好的体会。

仁济庙后大宗祠

眼前的苍坡大门十分朴实,它的外形分左、中、右三段,人字悬山屋檐,中间高,两边低。明间两柱上前后出四条大插拱,承托着橼檩。整个大门造型奇特,头拱、月梁、大头梁上都可以看出宋代木结构建筑的遗风。据说这道大门和日本“国宝级建筑”奈良东大寺的南大门如出一辙,因此被视为宋代建筑的珍品。

进入大门往左走,可以看到古柏沧桑,在苍翠枝叶掩映下的,就是村中的仁济庙了。仁济庙面阔五间,三面环水,说是一个庙,其实环境却如园林一般精致清幽。庙宇一般都造得刻板肃穆,李氏苍坡却不拘泥于这些,更注重艺术氛围和美感。推开大门,庙中间是一小方池塘,在四周建筑的合围之下更显得阴暗。虽是冬天,但池塘里依然浮萍点点,墨绿如同深不可测的潭水。据说庙中祭祀的不是观音、关公,也不是本族始祖,而是一个叫作周处的人。他的“事迹”曾经在《世说新语》中有过“报道”。传说周处在年轻时横行乡里,为乡邻们切齿痛恨。后来他改邪归正,为乡里除害,最后战死沙场,是历代人们教育青年改恶从善的楷模。苍坡李氏能够在村中设周姓人神位来祭祀参拜,可见他们的胸襟不同一般。

从庙旁的偏门出去,就是李氏大宗祠。按古代的建筑风俗习惯,祠堂不近庙堂。但是李氏却没有在乎这些。这里是苍坡、方巷两地(苍坡曾有李氏兄弟,在离苍坡不远的地方另建村庄,名为方巷村)宗族聚会、重大族事庆典的地方。凡参加三试“金榜题名”的族人均要披红戴花到此祭拜列祖列宗。在李氏宗祠的牌匾上“氏”字一旁多了一点,不是笔误,是因为村中还有几个非李姓氏的人家,这一点表示接纳相容外姓人的意思。

大宗祠内照旧也有戏台,平时是村民文化娱乐的场所。现在不年不节,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了,因此戏台显得有些落寞。只剩下一群在上面疯跑的孩童,不知祖先牌位为何物。

望兄望弟情深义重

在仁济庙的旁边有一座造型别致的小亭子,名叫望兄亭,初建于1128年。站在亭子里往村外的东南方向看,就是苍坡的“同胞村”方巷村了。那里的村头也有一座亭子,名叫送弟阁,两个亭子隔着阡陌纵横的田野遥遥相望,让人们不禁又想起当年那个情深义重的故事来。

传说苍坡李氏第七世祖李秋山和他弟弟李嘉木分家后,兄长迁居对岸的方巷村。然而兄弟俩个感情很好,分家后仍频频往来,每每促膝长谈到深夜,分手的时候还要相送到村口,直到来的一方平安到达对岸,举起手中的灯笼以示平安,兄弟两个才分别转身回家。后来,兄弟俩商定在苍坡村和方巷村各建一座亭阁,阁朝北,亭朝南,两亭之间盈盈一水相隔。这就是送弟阁与望兄厅。

望兄亭有楠溪江古亭中少有的精致,特别是披檐,曲形的弧度放足,檐角飞翘,十分轻柔。两处亭阁四面开敞、八面来风,遥遥相对,情谊绵绵。据说曾经有台湾同胞特地来看这座亭子,一见之下,不禁两泪涟涟,真可谓“双亭隔水频相望,两地同源本弟兄。”

关于这样兄弟友爱的故事在苍坡村中还有很多,例如离望兄亭不远的水月堂也是一个这样的建筑。不同的是水月堂是李氏第八世祖李霞溪,为追悼他抗敌阵亡的兄弟李锦溪而建的。它四面环水,环境清幽、雅致,只有一座长两米的小石板桥连接西岸。整个建筑横向三开间,正面有一个小院子,里面有水池和猴山,还有镂空的围墙。镂空围墙起到了“漏景”的作用,据说游客在院子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外面的景象,而外面的人竟然一无所知。

在笔墨间流走,可以不知疲倦。我站在青石铺嵌着宋代一品官的冠冕上,左看那是真实的人间:远远的男人们在砚池中洗刷一天的辛劳,井水边的妇女重复朴素的日子,放牧了一天的牛走在回家的路上;而我的右侧,则似一幅远古图画,斜阳古柏,宗祠森森,古亭中二三老人像忘机的隐者。心中陡然间竟生出了天上人间的感觉。

相关链接:

1.概况:在永嘉岩头镇,楠溪江一带地处亚热带。南宋淳熙五年门(1178),李姓九世祖李嵩邀请国师李时日规划设计,以文房四宝布局:村右有笔架山下对应铺砖石长街为笔,凿五米长条石为墨,辟东西二方池为砚,垒卵石成方形村墙,井使村庄平铺为纸。十世祖李伯钧又在东池畔建仁济庙和太阴宫。从五代周显德二年(955)始祖李岑迁居至今,除村落位置和范围保持原样外,尚建有明清时期的寨墙、住宅、祠庙、亭台。李时日题寨门的对联“四壁育山藏虎豹,双池碧水贮蚊龙”,至今犹在。

2.区划:温州永嘉县岩头镇苍坡村,区号:0577,邮编:325113,门票:15元

3.交通:外部交通:温州——楠溪江,温州火车站乘33路公交车到安澜亭码头轮渡到瓯北,乘往岩头方向的中巴,车资11元,1个多小时可达。雁荡山——楠溪江,雁荡山(响岭头)与楠溪江(岩头)之间有直达班车,均为7:30、12:30开(旺季16:00还有一班),绕道乐清、永嘉城区,3小时可达,全程票价25元。内部交通:岩头中心景区内主要道路都是三级柏油路面和水泥路面,有乡村中巴往返穿梭于各主要景点之间,有兴趣的话,不妨在岩头镇上借一辆自行车(一般旅馆都有借),把沿江的一个个景点(狮子岩、芙蓉三冠等)和古村落(芙蓉村、岩头镇丽水街、苍坡村)等兜个遍。从岩头村到苍坡村步行只用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也可以乘坐三轮车,大概需要3元左右。旅游旺季也有要15元的,千万要做好准备。

4.住宿:可以住在距离苍坡村不远的岩头镇。虽是私人开的,设施简单,但淋浴、空调、电视等都有,只要70元左右一间。其中,兴隆旅馆的单人间只要40元,干净舒适。

篇4:庙坡村综治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总结

摘要:该文通过对勐弄寨居民语言使用情况进行调研,从而了解该居民最先习得傣语,且均熟练掌握傣语,傣语是主要交际语,语言的使用具有很高的同质性。语言使用情况不仅受年龄、民族的影响,还受职业、场合、文化程度等的影响。同时分析多元文化背景下,同一社会生活受语言文化的影响,也是这种影响推动了整个语言朝着顺应社会需要的方向演变。

关键词:居民;语言使用情况;傣语

一、引言

(一)村寨概况

勐弄寨是盈江县盏西镇松坡村的一个村寨,松坡村的村委会坐落在勐弄寨。从地理位置来说,勐弄寨被3个汉族寨,3个傈僳族寨和1个傣族寨包围着,是和其他民族交往最频繁的寨子。

勐弄寨现有361人,傣族347人,傣族占全寨人口的96.12%;其他民族14人,分别是嫁到寨子里的6个缅族,5个汉族和到寨里上门的3个汉族。松坡村是个典型的多元文化和多种语言可持续发展的村落文化空间,语言、文化的多样性使不同民族、文化、语言的人互相学习,和谐共存。勐弄寨是一个受多元文化和语言影响的寨子,本文想通过调查研究,反映语言与文化、社会的深层次结合,是以语言为观察点的文化分析和社会思考。

(二)调查对象、抽样及样本构成

为了对勐弄寨居民的语言使用情況进行了解,我们于2014年7月5日至15日进行调研,根据该居民民族成分的构成特点,我们抽取 60个家庭做调查,每户抽取一人作为主调查对象,获取有效样本60个,其中汉族和傣族通婚2人,缅族和傣族通婚1人。调查对象的年龄在9~89周岁,样本构成如下:

(三)问卷结构及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入户问卷为主,辅以个别访谈,问卷由两个部分共50个单选和多选题组成。根据调查需要,每题设若干选项或指标。题目、选项之间具有逻辑分析检验被试自报的可信度。调查采用封闭式问卷,调查采用一对一方式进行。

二、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

(一)语言习得和习得环境

1、小时候最先学会的语言或方言(多选):除了族际通婚关系的外,其余全部被试从小习得傣语。说明不同性别、职业、年龄的被试最先学会的均为傣语。

2、小时候,除了族际通婚关系外的,父母跟被试使用的语言或方言(多选):全部被试均选傣语,语言使用情况受年龄影响不大。

3、上小学时,老师用什么语言讲课:傣语14人,双语(即傣语和汉语)37人,9人没上过学。在受过教育的51(女19人,男32人)人,100%的接受傣语教育。

数据表明,所有被试最先习得傣语,家庭习得环境为傣语,同时接受傣语教育。

(二)语言掌握

现在能用哪些语言或方言与人交谈(多选):傣语60人,傣语\汉语41人,傣语\缅语1人,傣语\傈僳语2人,傣语\汉语\英语12人。分解多选项:傣语 60人>汉语53人>英语12人>傈僳语2人>缅语1人

数据表明,所有被试均掌握傣语;掌握汉语占68.33%;掌握英语占20%;掌握傈僳语占3.33%;掌握缅语占1.67%。

(三)语言掌握程度

1、傣语掌握程度。在被试中完全能听懂,能熟练交谈,无障碍的有57人;基本能听懂,能熟练交谈,有时有障碍有2人;能听懂简单的日常用语,基本能交谈的有1人。

2、汉语掌握程度。“听”的前三项合计 53 人,与上表相符;“说”的前四项合计53 人,与上表相符。

3、英语掌握程度。“听”的前两项和“说”的前两项都为10人。被试表示,平时基本不用英语,在学校里读书时用。

4、傈僳语掌握程度。一位78岁的傣族男性自报能“基本能听懂,基本能交谈”;另一位72岁傣族男性自报“能听懂简单的日常用语,会说简单日常用语”,据俩老人说是在日常交往中学会了点傈僳语。

5、缅语掌握程度。对于缅语来说,自报“完全能听懂,能熟练交谈,无障碍”是缅甸的缅族,受族际通婚影响。

6、其他民族语言掌握程度。自报“能听懂简单的日常用语,能说简单的日常用语”。据被试自述,是年轻时学的景颇语。

三、语言使用现状

(一)家庭语言使用

1、与长辈或父母交谈。全部被试都用傣语(多选)。父母长辈几乎都不懂汉语,都使用傣语交流。

2、与同辈或配偶交流(多选):只说傣语 58人,2人用傣语和汉语,此2人是族际通婚的汉族。

3、与晚辈或跟子女交流(多选):只说傣语57人;2人用傣语和汉语,此2人是族际通婚的汉族;1人用傣语和缅语,此人是族际通婚的缅族。

调查反映,家庭内部语言使用具有很高的同质性,语言使用情况受民族、年龄的影响。

(二)社区语言使用

1、交际场合

(1)在本地集贸市场买东西(多选):只说傣语39人,傣语\汉语18人,傣语\傈僳语2人(与傈僳族交易时用),傣语\其他1人。

(2)去政府部门(街道或街道以上部门)办事(多选):傣语31人,傣语/汉语29人。

(3)去本地医院看病(多选):傣语33人,傣语/汉语27人。

数据表明,被试在不同交际场合使用的语言差别不大,即多数用傣语,其次用汉语,少数人偶尔用其他民族语。

2、交际对象和交际话题

(1)与本族邻居聊天(多选):傣语58人,傣语/汉语2人。

(2)与陌生人交谈(多选):只用傣语15人,只用汉语35人(其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27人,小学文化程度8人),傣语\汉语6人,傣语\汉语\英语4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3)与亲人、朋友谈论国家大事等(多选):傣语29人,傣语\汉语31人。根据自述的情况反映,在职人员和学生在谈论国家大事时会说汉语。

数据表明,被试的语言使用受交际对象、文化程度和职业的影响。

四、结语

通过调查得知,勐弄寨居民的主要交际语为傣语,居民最先习得并熟练掌握傣语,家庭语言环境也是傣语,语言使用具有很高的同质性。语言使用情况不仅受年龄、民族的影响,还受文化程度、职业的影响。通过调查表明该居民在不同交际场合,使用的语言差别不大,多数用傣语,其次用汉语,极少数人偶尔用其他民族语。

通过调查,汉语在少数民族地区使用频繁,少数民族应该处理好汉语与本族语言的关系,使汉语和民族语言协调发展,吸收优秀的汉族文化,保存与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还要处理好与周边民族的语言关系,各民族才能协调发展,进而促进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丽莉.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调查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2]朱万喜.儿童语言中的亲属称谓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5)

[3]王 丽.保山阿昌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发展研究[J].保山学院学报,2013(06)

作者简介:

文艳丹(1990—),女,傣族,云南省德宏州人,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语言方向)。

上一篇:个人反思总结下一篇:中职教师学期期末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