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第2课时,分析人物)

2024-05-01

记念刘和珍君(第2课时,分析人物)(共9篇)

篇1:记念刘和珍君(第2课时,分析人物)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真阅读一、三、四、五部分,学习课文叙事和写人的技巧。

2、学习课文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教学内容

一、导入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是陶潜为自己所写的《挽歌》中的诗句,鲁迅将其引用到此文中,希望“三一八”惨案中的烈士们与青山同在,希望人们能永远纪念死者。91年之后的今天,我们仍然必须怀着沉痛的心情拜读这篇文章,纪念刘和珍君。

二、展示教学目标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学习的重点在于学习课文叙事写人的技巧

三、分析刘和珍君这一人物形象

1、刘和珍的事迹

鲁迅曾经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那么刘和珍身上有哪些有价值的东西呢?学生自读第一、三、四、五段,思考归纳:课文记叙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要求简洁而全面,按照文章的章节顺序来,不要遗漏)

鲁迅将这些耳闻目见的有关刘和珍的事迹整合成文,从这些事迹中你能认识到刘和珍君是怎样的一位青年?明确:

生前爱读鲁迅的文章:追求进步

毅然预定全年的《莽原》

成为学生自治会的成员:有组织能力,在学生中很有威信 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本性善良,为人谦和 虑及母校前途,黯然泣下:有远见卓识

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热心政治运动,有革命责任感

中弹牺牲:勇赴国难,不惜殒命

小结:即使在今天,对我们来讲仍有积极的意义。比如鲁迅笔下的看客,比如时下为数不少的键盘侠,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2探讨:⑴为什么详写府门喋血?

明确:①喋血过程: 请愿――中弹――未死-→ 头胸被猛击两棍――死掉

②一是揭露了敌人的凶残,证明那简直就是虐杀,二是赞扬了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的精神。

鲁迅曾经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如此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如此善良,如此柔弱、如此美好,如此进步,如此高尚的的青年女子却遭到段祺瑞执政府残酷迫害而死,怎么不让人痛惜,痛心,这就是人间最大的悲剧!

四、分析其他人物形象

1、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明显不全在写刘和珍,那么文中一共写了几类人?三•一八惨案后他们各自的所作所为如何?

(1)爱国青年:猛士,苟活者(“我”)|悲痛、悼念(2)反动派:当局者,流言家(有恶意的闲人)污蔑(3)麻木的民众:庸人,无恶意的闲人| 淡漠

2、作者刻画这三类人物,除了他们与惨案密切相关,还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三类人与刘和珍君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正反两面侧面烘托出刘和珍君的高尚、美好和勇毅,也更突显反动派们的反动、卑鄙、恶劣。

五、作者对不同人物的评价

1、对不同的人,作者的态度和感情怎样?请同学们重点研读第六、七两节。

刘和珍等烈士:悲痛、颂扬 爱国青年:激励

反动派:控诉、抨击、揭露 麻木的民众:哀愤、唤醒

2、作者对他们进行褒贬,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作用是什么?

明确:议论、抒情。从作者爱憎分明的态度和评价中,我们又更进一步的感知刘和珍君等人的高尚和伟大,反动派的卑劣与可憎,民众的麻木与愚昧

3、总结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通过分析,我们对惨案中各类人物的形象都有一个比较深刻的把握,那么请同学们试着总结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和技巧。 记叙的事件

 文章次要人物的侧面烘托  作者或他人的评价

今后我们在欣赏美文的时候,倘若能从这些方面去解析人物,定能够事半功倍。

七、拓展

时隔91年,我们仍然在课堂上研读这篇文章,那么刘和珍君与鲁迅的所作所为能够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发? 看客:《药》中夏雨被杀时的看客。《阿Q正传》中阿Q被杀时的看客 键盘侠:山东招远事件中全能神成员行凶时的看客

鲁迅批判的国民劣根性,国民麻木不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八、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分析了文中各类人物形象,并对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进行了总结,相信大家都能有所收获,请同学们翻开同步导练至111面,完成第15题

篇2:记念刘和珍君(第2课时,分析人物)

[教学要点] 1.学习文章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表达技巧,重点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2.品析文章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的思路,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同时感受到了鲁迅先生思想的深邃独到。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体味作者字里行间的浓浓情意。

二、具体研习表达技巧

1.学生选择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段进行朗读。2.议论交流自己的感受,然后自由发者。

学生甲:作者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这就反衬出当时社会的极度黑暗,作者处于极度的悲痛和愤怒中。

学生乙:作者写了这篇纪念文章,“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作为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这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牺牲者的尊敬,踏着牺牲者的足迹继续前进的决心;同时还表达了作者对反动军阀和所谓学者文人的无比轻蔑(明知道这些东西会“快意于我的苦痛”而偏偏将最大的哀痛显示出来,这正是作者对于这些东西的严峻的示威)。

学生丙:作者说:“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这里有作者的自谦,也有对死者的最大尊敬。

„„

3.学生讨论:文章是如何将记叙、抒情、议论交错结合,达到有机统一的境地的?然后举例说明。

明确:如本文的第五节,叙述刘和珍、杨德群的死难和张静淑的重伤,就一直充满着强烈的抒情因素和议论色彩。“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这是议论。穿插在叙事之中不仅天衣无缝,而且使文章力量陡增。“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更是熔记叙、抒情、议论于一炉,加上正面感叹和反语讽刺形成对比,文章的深厚思想内容和作者的鲜明爱憎态度,便表达得更酣畅淋漓了。

三、品析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下面我们就用心去解读几个句子,用心去感受先生的悲愤之情吧!1.解读“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段文字。(1)出示投影: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出自《论睁了眼看》)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痛苦,正视一切重迭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出自《淡淡的血痕中》)(2)学生分析后明确:“真的猛士”,指真正勇猛的革命战士;“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指反动政府制造凶杀的这种黑暗现实。因此,第一句话可理解为:真正的革命者是敢于正视这种黑暗的现实的。这两句话的含义可理解为:真正的革命战士,面对国家和民族的惨淡前途和人民的悲惨命运感到哀痛,他们又为改变黑暗现实,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

2.解读“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段话。

(1)出示投影:

假如这样的青年一杀就完,要知道屠杀者也绝不是胜利者。中国要和爱国者的灭亡一同灭亡„„

如果中国还不至于灭亡,则已往的史实示教过我们,将来的事便要大出屠杀者的意料之外一一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出自《无花的蔷薇之二》)

(2)明确:“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御用文人的无耻诬蔑。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为唤醒民众,作者在最后指出“沉默”的两种前途:一种是爆发,即举行革命;一种是灭亡,即民众悲观失望、意志消沉、民族衰亡,但作者在强调爆发。

3.解读“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段话。

明确:第一句中的“这”指代“三个女子的从容”;第二句中的“这几缕血痕”指的是“三一八”大屠杀。“文明”“伟绩”“武功”部运用了反语的手法。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赞颂三个女子临危不惧、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揭露杀人者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作者万分悲愤的心情。

4.解读“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这句话。(1)出示投影:

①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

②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

③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尸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从新的、战术的眼光看起来,这是多么大的损失。

(出自《空谈》)(2)明确:“大量的木材”喻指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作者用煤的形成来比喻牺牲巨大才换来了社会的一点进步,而请愿何能推动历史的进步呢?可见作者是否定徒手请愿这种斗争方式的。

5.解读“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句话。

明确:这个并列复句,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四、全文总结

《记念刘和珍君》就是这样一曲赞颂“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悲壮战歌,一支激励仁人志士“更奋然而前行”的深沉号角,一篇声讨反动势力的战斗檄文。全篇洋溢着悲愤炽烈、激动人心的强烈感情。

五、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文章的二、四小节。

2.以回忆与你的亲朋好友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为题材,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记叙文。

篇3:记念刘和珍君(第2课时,分析人物)

一、比较阅读法在《记念刘和珍君》的运用

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检索搜集了近20年来执教《记念刘和珍君》的文献约42篇,它们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其中不乏有通过比较阅读法来执教《记念刘和珍君》的,概括起来有以下两种情况:

两篇文本之间比较。钱理群将本文与周作人《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一文进行比较,通过分析两篇散文“思考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1]上的异同来让我们明晰《记念刘和珍君》中所体现的爱恨拉扯的情愫。此外,很多教师选择将《为了忘却的记念》与之进行比较,胡正欢老师通过比较二者在“选材”、“表达方式”、“语言格调”[2]三方面的异同,帮助学生体会鲁迅散文独有的思想和语言文字魅力。付立敏在《〈记念刘和珍君〉和〈痛苦和珍〉比较阅读》一文中,将作为老师的鲁迅眼中的刘和珍与作为同窗好友的石评梅眼中的刘和珍形象进行比较,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从而让刘和珍的个性更加鲜明、饱满。

不同文本语段之间比较。秦晓华发现《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中记述遇害者照片时的一段描述(“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她在温和的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约的梦想而微笑。”)与本文中“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常常微笑着”的刘和珍惊人的相似,[3]让学生明了将美好毁灭的罪恶,以及伟大作家选取关键人物来折射整个事件的写作手法。

中学生怕周树人是一个普遍现象,对大多数中学生而言,鲁迅仅仅是战斗者、揭露者、民族魂的代名词,这种标签是干巴巴的,毫无温度的。鲁迅何以为此?学生并不清楚。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刘和珍,但字里行间又展现了一个形象饱满的鲁迅。上述的比较阅读不论从语言上还是情感上,都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文本,但在众多描述三一八事件的文章中,本文是唯一存留于语文课本的文章,背后的原因并没有深究。

二、教材注释存疑

“坏人的文章也就不值一读了,这实在令人惋惜,倒不是为陈西滢,而是为因此就不读他文章的人。”中国现代文学馆员傅光明的一席话令人咋舌。通读《西滢闲话》,笔者发现文章用客观的视角和冷峻的笔触发表自己对国家、对教育、对时事的真诚感受,观点独特又不伪饰,文字澄澈,毫无渣滓留滞笔端。

鲁迅是好人,那么被鲁迅“骂”过的人就是绝对的坏人吗?这样的评价是对历史的不尊重,对像陈西滢这样的散文家的不尊重,也是对鲁迅的不尊重,这样的好文章被人遗忘确实是我们的不幸,而这种现象的出现与语文老师有很大关系。

笔者翻阅了人教版于1964年、1987年、2002年、2004年出版的中学语文教材,教材中对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的注释,相隔半个世纪之久,四个版本的注释却惊人地相同:

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几个学者文人是指陈西滢等。陈西滢在3月27日出版的《现代评论》上发表一篇“三一八”惨案的《闲话》,污蔑遇害的爱国学生“莫名其妙”、“没有审判力”,因而盲目地被人引入“死地”,并把杀人责任推到他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他们“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4]

然而通览陈西滢《闲话》一文,笔者大为吃惊,教材注释欠公允之处有二:其一,犯了偷换主语之嫌。注释中对“莫名其妙”和“缺乏审判力”的解释巧妙偷换了原文的主语“幼童”,说文章在污蔑“遇害的青年学生”,而事实却非如此。陈西滢是从一个师长的角度对“理性没有充分发展的幼童”受害者发表了一些看法,由此来看,毫不为过。其二,注释有断章取义之疑。对于“民众领袖”原文是这样表述的:

要是李鸣钟有信去,答应保护,事实上却并没有派军警去保护,那么李氏百口也不能辩他无罪;要是李氏并没有信去,那么宣读的信,出于捏造,那捏造的人,又犯了故意引人去死地的嫌疑。[5]

文中使用了“要是……要是……”这样的假设性关联词,想必这是陈西滢对这件事的客观推断,没有偏向民众领袖,更不会偏向执政府,更何况《闲话》前半部分有大段对于执政府罪行揭露的文字,这种表述在教材注释中觅不得蛛丝马迹。

三、比较阅读《闲话》

陈西滢的《闲话》并不像教材注解中所说的十恶不赦,那么鲁迅何以至此呢?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从文字表述、情感表达、人物介绍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阅读。

第一,提出问题。在回答问题前,需强调学生摒弃对鲁迅神圣的先见认知,就两篇文章而言,客观地谈谈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笔者在这个环节主要设计了四个环环相扣的问题,它们共同为学生搭建一个支架:1.根据你的阅读喜好,你更喜欢谁的文章?2.你赞同陈西滢在《闲话》这篇文章中所发表的观点吗?3.鲁迅为什么说陈西滢的言论是“阴险的论调”呢?4.如何看待被鲁迅“骂过”的历史人物?

我们不难发现,这四个问题是由浅入深进行的,逐渐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只要学生愿意读、有感受,就一定有话说。

第二,陈西滢简介。陈西滢1896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6岁的时留学英国,26岁获博士学位,后受到蔡元培邀请回北京大学教书。他沉默寡语,普通话不流利,常常给人一种冷的感觉。在国外长达10年的求学,他似乎惯用一种冷峻甚至不屑的眼光来评论中国时事,没有当时五四青年的满腔热情。他的文章虽和鲁迅一样在揭露、批判,但缺乏与当时社会相呼应的热度。徐志摩是陈西滢的好朋友,他曾经这样评价陈西滢:“他那茫然的神情与偶尔激出的几句话,在当时极易招笑,但在事后往往透出极深刻的意义,在听着的人心上不易磨灭的。别看他说话外貌乱石似的粗糙,那核心里往往藏着直觉的淳朴。”[6]

知人论世,知其人,方识其文。正因为这种长期求学国外的经历和这样的为人个性,陈西滢才会以一种看似刻薄的语调进行作文。

第三,鲁迅何以为鲁迅?还原到当时的时代,1928年的中国军阀战乱、贫弱不堪、外忧内患,然而大多数中国人仍然没有意识到自己与风雨飘摇的中国的联系,他们是鲁迅笔下的“闲人”。学生的牺牲是爱国的体现,可能请愿的行为不适合当时的中国,但我们依旧不能说毫无意义。

陈西滢的观点没有错,分析合情亦合理,可在国民沉睡的时代,我们需要的是冷眼旁观吗?是对爱国青年流血事件的冷静分析吗?难道鲁迅对青年牺牲的意义就不知晓吗?我们需要的是战士,需要唤醒更多人进行战斗的激情,“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就是鲁迅之所以伟大、之所以无法替代的原因。

通过将鲁迅和陈西滢文章中的语句进行对比,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鲁迅对学生的关爱。鲁迅和陈西滢在面对同样的事件时,一个是植入血肉情感,一个是客观冷峻叙述,显然鲁迅的文章比陈西滢的文章更有温度。

两篇文章,两种风格,鲁迅的人文情怀、战斗决心,陈西滢的冷静看待、客观分析,孰对孰错,需就历史真实而言。相比而言,笔者更喜欢鲁迅这种有血有肉、有温度、有人文情怀的文章,当时中国不缺乏陈西滢这样的智者,但却缺少鲁迅这样的战士。

作为教师,我们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而是要帮助学生明确鲁迅的“骂人”思想,鲁迅为何而“骂”、骂的对不对;要学生形成评价历史人物的观点,还原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不唯书,只唯实。人是立体的、多面的,要让学生明确观点交锋和人格污蔑的区别;要学生重新认识一个坚忍的鲁迅、一个温情的鲁迅、一个有人文关怀的鲁迅、一个有血有肉的伟大的鲁迅。

参考文献:

[1]钱理群.名作重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41.

[2]胡正欢.同工异曲 风格迥然——《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之比较[J].丽水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

[3]秦晓华.《记念刘和珍君》的另一种读法[J].中学语文教学,2006(3).

[4]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高级中学课本:语文[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94.

[5]陈西滢.闲话.现代评论[M].1927.3卷28期.

[6]来凤仪.徐志摩散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168,269.

篇4:记念刘和珍君(第2课时,分析人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相关背景知识,理清文章总体思路和局部思路。

2、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理解关键词句,体会语句的深刻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讨论概括刘和珍君的人物形象,并通过相关语句的比较,体会作者的情感发展脉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鲁迅爱憎分明的情感价值取向,学习刘和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执着追求、英勇无畏的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

2、把握作者的情感发展脉络。

教学难点:

理解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以及隐含的情感。教学方法:

朗读法 思路贯通法 合作讨论法

学习设想:

第一课时已经解决了对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和理清文章整体思路的问题,在第二课时我将采用阅读教学模式,重点讲解文章的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一个“读”字,首先通过初读这两部分,理清文章局部思路。其次再读,概括刘和珍个人形象以及作者的情感脉络。再次精读,着重品读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初读文段,理清局部思路

三分文章七分读,涵咏工夫兴味长。第二部分的第一段共五句话:第一句表明记念死难者应该采取的态度,这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的理想人格;第二句承接首句,是作者的评价与认识;弟三、四句是写庸人的态度,将其与“真的猛士”对比。表现出生活于“庸人”世界的悲痛与愤懑。第五句是作者的感叹。第二段再次点明写作的缘由,一是悼念死者,二是警惕“庸人”世界保持记性,抗拒遗忘。第四部分以我的活动为线索,其思路是:听到噩耗---颇为怀疑---尸骸为证---听到污蔑---呼唤爆发。

二、再读文段,把握作者情感脉络

理清局部思路后,再次朗读课文,全班一起朗读。结合文中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第二部分: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在庸人的世界里,时间会冲淡烈士流血的印迹,而作者觉得有必要撰文纪念烈士,以抗拒遗忘。一个“也”字,既针对程君的劝说而言,同时也说明写作更出于作者的意愿。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痛苦感和责任感。

“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重复上句,突出写作确有必要性,更加强调写作的紧迫感。第四部分: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一部分描述了惨案发生的经过,面对惨案过后的沉默无声的社会现实,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表达作者的愤懑之情。

三、精读文段,品味语言深刻内涵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与幸福者?

真的猛士,就是真正的革命者。直面,直接面对。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为人民的苦难而哀痛的人。幸福者,以能为人民谋幸福而幸福的人。这是对烈士的热情讴歌。

(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惨象,已经使鲁迅感到悲痛了,但是流言家的的无耻言论才更是鲁迅悲愤的重要原因。所以作者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不是作者无话可说,实在是悲愤到极点不知从何说起。作者明白名族默无声息的衰亡的缘由不仅仅在于武力的镇压,更在于文化上的专制。于是作者最后表明态度,一是对反动派的警示,二是对爱国青年的激励,希望他们不要放弃,继续前进奋斗。

(3)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在无端在府门面前喋血呢? 用“微笑”“和蔼”形容刘和珍,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本性善良,为人谦和,面对残酷镇压,仍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如此的一个形象也有力的反击了被政府污蔑为“暴徒”的言论,表明反动政府的残酷统治,更表明了作者对刘和珍的赞美,对统治政府的憎恨。

四、布置作业

1、背诵第二、第四部分,并且完成相关课后练习。

2、预习五六七三部分,概括局部思路并且品味语言。

教学反思

篇5:记念刘和珍君(第2课时,分析人物)

共三课时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知识与能力:理清文章思路,初步感知作者的复杂感情 过程与方法:阅读课文,讨论探究课文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领略作者内心的悲痛与愤怒,增强其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梳理文章脉络

教学难点:理解和鉴赏作者深沉的感情

一、导入

鲁迅先生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友人斯诺与姚莘农送挽联以示哀悼: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今天,我们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看看鲁迅先生是怎样为革命、为正义、为青年呐喊的。

二、多媒体介绍作家作品和写作背景

1、作家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 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 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的不朽杰作。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 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2、写作背景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八国联军入侵时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

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端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二百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爱国青年都是在当时遇害的。

然而,当时的反动文人却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的热血青年进行中伤、诬蔑,致使鲁迅悲愤之极,他在《无花的蔷薇之二》中写道:“如果中国还不至于灭亡,则以往的史实教过我们,将来的事情要大出于屠杀者的意料之外──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同时,又写了《记念刘和珍君》等文章,痛斥反动政府的凶残行径,揭露反动文人的丑恶嘴脸,深刻指出了烈士死难意义,总结了这次惨案的经验教训。

三、检查预习

洗涤dí

不惮 dàn 攒射cuán

尸骸hái

杀戮 lù 喋血diã

寥落 liáo 菲薄fěi

绯红fēi

桀骜jiã

租赁lìn

黯然àn

立仆pū 噩耗â

惩创chuāng

浸渍zì

陶潜qián

和蔼ǎi

长歌当哭dàng

殒身不恤yǔn xù

出离愤怒

四、自读课文,理清思路,体会作者寄托的复杂感情(或听朗读多媒体连接)

1、学生讨论,概括每个部分的大意 明确:

①介绍写作缘由

②交代写作目的 ③回忆认识过程

④书写惊愕、义愤 ⑤叙述遇难经过

⑥总结经验教训

⑦热情讴歌赞美

2、题目是“记念刘和珍君”,文章是不是只纪念刘和珍一个人?为什么要纪念他们?实际目的是要写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

文章不止纪念刘和珍,还记念杨德群、张静淑及三一八惨案中死伤群众。实际目的是以纪念刘和珍君为切入点,记住这次惨案,警告不忘血债。

3、设疑讨论:七节中,哪几节集中写刘和珍君?

一、二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六、七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一和二)写作缘由

梳理情节体会文章思路 :(三至五)纪念主体

(此处可以板书)

(六和七)教训意义

4、为什不按时间顺序展开故事,先三四五节,再一二节?请研读一二两节内容。(如果从第三节刘和珍平时的表现写起,把第一、二节移到第五节后,按时间顺序展开思路,好不好?为什么?请说说你的理由。)答案:不好。

①按时间顺序展开,就成了单为刘和珍君一个人作纪念的文章了。

②而本文实际上是以刘和珍君为切入点,评三一八惨案,警告世人不忘血债。③从写作缘由写起,正好概括交代了惨案的各个方面的动态和作者的情感历程,创设了浓郁的抒情氛围。

5、关于刘和珍遇害的情况,如果把概况和细节合在一起写可不可以?为什么?

解析:第四节先写概况,即伤亡情况,再写段政府的诬蔑和走狗的流言,显示了强烈的反差,其荒谬性已不言而喻,愤怒的控诉就如火山爆发。第五节思路深入到细节,针对所谓“暴徒”“受人利用”,写刘和珍参加请愿是“欣然前往”的,又写政府怎样用枪弹和棍棒虐杀刘和珍等人,这些事实就成为痛斥反动派的铁证。

参考答案:不可以。写刘和珍遇害的情况,是为了揭露段政府的凶残和流言家的下劣。把遇害概况与细节分开来写,把段政府的诬蔑和走狗文人的流言摆在中间,可以充分显示其荒谬性,并使遇难细节成为痛斥反动派的事实根据。

5、作者在前两节中渗透了怎样的情感?(在文中,作者的笔触涉及哪几类人?对每一类人,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贯穿全文的作者的感情线索是怎样的?)

解析:涉及的第一类人是爱国青年,突出了刘和珍,还提到了杨德群、张静淑,扩大一些是“四十余被害的青年”,再扩大一些是数百死伤者,再扩大一些是请愿的群众。第二类人是反动势力,包括段祺瑞执政府(或称“当局者”)、“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或称“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第三类人是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鲁迅又称他们是“无恶意的闲人”。明确了这三类人,再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

参考答案:爱国青年、反动势力、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对爱国青年,作者是沉痛地悼念,奉献尊敬,颂扬他们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和他们的勇毅,告诫、激励人们“更奋然而前行”。对反动势力,作者控诉其暴行,痛斥其无耻流言。对第三种人,作者表达了痛心民族的衰亡和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的感情,渴望并呼唤他们“爆发”。贯穿全文的作者的感情线索可以概括为“悲”“愤”。

(此处可以板书)爱国势力方面:大悲、大哀(歌颂)

反动势力方面:大愤、大怒(抨击)

中间状态市民:激励、失望(唤醒)

五、布置作业:

文章叙述了刘和珍君的那些事,从中可以看出她是怎样的一个人?

六、板书设计:

(一和二)写作缘由

歌颂 思路 :(三至五)纪念主体

感情 : 抨击

(六和七)教训意义

唤醒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知识与能力:分析鉴赏人物形象,体会细节描写的效果 过程与方法:阅读课文,讨论,对重点语句进行探究赏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作者内心的悲痛与愤怒,增强其国主义感情,认识到为正义和进步牺牲的伟大意义

教学重点:分析鉴赏人物形象,体会细节描写的效果 教学难点:作者对爱国青年牺牲的评价

一、导入

这是一篇忆人的散文,作者深情地回忆了、纪念了刘和珍君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认识到的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二、讨论明确事迹和人物形象

1、事迹:⑴生前爱看鲁迅文章;

⑵生活虽艰辛,依然预定了全年的《莽原》;

⑶成为学生自治会成员;

⑷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⑸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⑹不屈势力,反抗反动校长; ⑺“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

⑻中弹牺牲。

2、人物形象:

⑴⑵⑶说明她对革命的向往和对真理的渴求。⑷她是一个有着美好的理想的,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社会的美好。所以总是微笑来象征。⑸表现了她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⑹表现了她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精神。⑺表现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心。

小结:一个进步学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新女性。热心政治运动,追求进步;有组织能力,有威信;本性善良,为人谦和;勇于赴难,不惜殒命。

3、作者为什么总是在强调刘和珍的“始终微笑着,态度温和”?

讨论明确:一是表明对年轻美丽生命消殒的无比痛惜,这“微笑”与“温和”是刘和珍留给作者的永远的印象。

二是揭露执政府的残暴和流言家的无耻,执政府污蔑他们是“暴徒”,流言家说他们是“受人利用”,有了“微笑”和“温和”,谎言变不攻自破,而执政府和流言家丑恶嘴脸更是暴露无遗。

三是一个有着美好的理想的,她所做一切都是为了社会的美好。所以总是用微笑来象征。

四是表想了刘和珍在斗争受挫时的乐观与坚毅。

三、探究细节描写

1、作者两次写到刘和珍的“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请谈谈这个细节的作用?

讨论明确:第一次的“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主要用意是突出作者的惊讶,突出刘和珍给人的印象;第二次用了个“始终”来修饰“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主要是想强调这种表现其实是刘和珍真性情的表露,是本来如此。

两次写“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这在修辞上叫反复。反复是为了强调她的和蔼、善良,以及乐观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念,更重要的是这样和蔼、善良而乐观的青年却无辜地死在暴徒的刀棒之下,其凶残、下劣不言而喻。

2、阅读第五节中对刘和珍的遇害过程的描写,找出其中的细节,并分析其效果?(1)从背部入,斜穿心肺,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理解:致命伤,说明杀人者的残暴,是一定要置之死地的。不是惩戒,不是警告,而是赤裸裸的屠杀。

(2)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

理解:中了四弹,说明不仅仅是屠杀,而是虐杀,是一定要置之死地的。其一是手枪,说明有一名军官,也说明这一次屠杀有军官在场,这是一场有预谋的有组织的。

(3)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理解:杨德群中的弹是“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子弹从肩一直穿透了胸还出来了,说明子弹的威力相当的强大,一定是射击者相隔非常近。

杨德群受的也是重伤,她应该没有丝毫的反抗能力,而这一个兵还要击她,说明杀人者凶残到了极点。这个兵猛击的是她的头部与胸部,这两处都是人的要害部位,说明杀人者是要置人于死地,非常卑劣。子弹是从“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是从上向下斜穿,“从上向下”只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敌人居高临下,二是直接用枪抵着她的肩膀射击。不可能是平射。这也说明了这是一次“短兵相接”的冲突,令人心痛的是,一方手握枪支、棍棒,另一方却是赤手空拳,因此发生了死伤两百多人的惨剧。

四、体会作者对以刘和珍为首的爱国青年的牺牲的感情,两个点:一个是悲痛,一个是崇敬和赞美。

1、首先找出作者抒情主要在哪些段落?(一 二 四 六等比较集中)

2、分析感情

(1)第一二节中三次提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三处行文不完全一样,联系每次出现时的上下文,说说含义有何不同?

讨论明确:第一次是针对刘和珍来说的,是出于对刘和珍的真情怀念。第二次是针对“这样的世界”而言的,即写文章要使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早到尽头,这是对烈士最好的纪念,也是作者为生者而写的最大心愿。第三次是是针对“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而言的,即针对“庸人”而言的,作者写文章时为了唤起庸人投入战斗。(2)怎么理解作者这样强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然而又写“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讨论明确:作者“无话可说”是因为“所住的并非人间”。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四十多个爱国青年无辜被杀,而且只能写一点点东西来表示哀思,是鲁迅感到愤懑至极,而“艰于呼吸视听”,在痛未定时,则能长歌当哭?而“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犹使作者愤怒。其结果是“我已经出离愤怒了”。“ 出离愤怒”绝不是离开愤怒,而是“超过了愤怒的感情阶段”,“升华为理智的思考”。正因为这样,才能在艰于呼吸视听后“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说“菲薄的祭品”,那是自谦之词,也是面对烈士崇高的精神,自己这样的纪念不足以表达哀思的心态的说明。

可见“实在无话可说”,是愤懑至极的言辞。鲁迅说:我们对这件事不能保持沉默。事实上,再“三一八”惨案后的八天中,鲁迅写了四篇文章抨击反动当局、哀悼烈士,本文是惨案发生两星期写的。

(3)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讨论明确:作者在这里严厉的解剖自己,想对自己的苟活,刘和珍等人的牺牲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的奉献,是值得自己尊敬的人。所以作者这样说,表的了作者崇高的敬意。(4)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

讨论明确:是赞颂 “三个女子”在弹雨中毫不畏惧、互相救助的感人事迹,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

小结:鲁迅先生的夫人许广平提到本文时曾说过一句话,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哭声一样”。

五、布置作业:感悟理解作者对反动政府的愤怒之情

六、板书设计:

人物形象——细节描写——一字一血泪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

知识与能力:感悟理解作者对反动政府的无比愤怒和对反动文人无比鄙夷之情,体悟作者的语言艺术

过程与方法:阅读课文,揣摩、讨论,对重点语句进行思考、探究、赏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作者内心的悲痛与愤怒,增强其国主义感情,认识到为正义和进步牺牲的伟大意义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或晦涩或含蓄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记叙、抒情、议论都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一、导入

二、检查背诵

三、理解关键语句含义

1、方法指导:鉴赏语句遵循几个原则

(1)句不离篇,也就是句子的理解要放到整个篇章里面,要联系前后的语境(2)要联系作者的感情和主旨(3)要练习手法的效果和作用

2、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明确:是向人们显示了流言的制造者与段政府之间的关系:他们两者是紧密联系,同声相应,主人与奴才配合,同样用心险恶,同样卑劣,同样可恶。主子污蔑人家是“暴徒”,奴才就诬陷人家是“受人利用的”。两句并列,其目的是既揭露段政府凶残屠杀后卑劣污蔑的可耻行径,又让人看清流言家的真面目。

3、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明确:

4、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明确:“伟绩”和“武功”是反语,这句话运用互文,既揭露了段政府的暴行与中外反动派的屠戮一脉相承,又指出了这次暴行是空前的。

5、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明确:真正勇猛的革命志士,能直接面对反对派统治下的血腥屠杀,前仆后继,为推翻黑暗的反动统治而英勇斗争。他们以国家、民族的前途,人民的悲惨命运为哀痛,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

6、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四、作者对牺牲青年的爱国精神是赞美的,而对他们的“徒手请愿”的方式又是怎样的态度?(赏析六七节)讨论明确:一方面,“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说明作者是不赞成徒手请愿的方式的,因为这样实在是太过危险了和太无意义了。另一方面,“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表明作者的鲜明态度,他们的牺牲在与对未来的警示作用,既然留了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影响不一定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第三、“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教者在充满激情的朗诵后,明确这一段的两层意思:一般的民众,会从中国女子的英勇斗争,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中,多少看到一些改变黑暗现实的希望;真正的革命者,将因受到激励而更加奋勇前进、进而明确,这是从烈士死难对于将来影响的角度高度评价意义的,具有激励革命者奋然前行的巨大作用。这一段文字寥寥,却充满着感奋之情。

(也就是告诫民众要变换斗争方式,作者不赞成徒手请愿。激励真的猛士看到希望奋勇前行。)

五、预设探究:本文一大特色

讨论明确:本文不像一般记叙文章以叙述死者生平为主,而是紧密地把叙述、抒情、议论结合起来,三者交错融汇,内容丰富而不显庞杂,是因作者始终以“悲愤”为线索将多有内容归于“纪念”这一中心。(记叙、议论都有强烈抒情色彩是本文一大特色)

六、小结

总之,这篇回忆性的散文语言朴实、深沉、含蓄,蕴藉作者强烈的感情。我们要多阅读,多揣摩。多思考,要不断的增强自己语言敏感力,才能深入理解作者的感情,才能真正读懂、读透文章。

七、板书设计:

鉴赏原则:句不离篇

篇6:《记念刘和珍君》

刘和珍们是“哀痛者”,这好理解。列强入侵,军阀混战,国家衰败,他们为国家哀痛!人心麻木,民族积弱,他们为民族哀痛!水旱频发,家破人亡,百姓可怜,他们为人民哀痛!这种哀痛成为他们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的动力,“哀痛”是刘和珍们的战士本色!

然而,他们是“幸福者”吗?他们真的幸福快乐吗?我时常在心底叩问,按庸常者的思维方式,刘和珍们被校方开除,何来快乐?被执政者镇压,何来幸福?

于是,我不能不改换一种思维方式,以战士的思维方式去思考!

刘和珍们的确是“幸福者”,因为他们是信仰的拥有者。

巴金曾说:“人不单是靠吃米活着的!”而庸常者却往往仅以追求物质满足为活着的目的。刘和珍们没有奢华的生活,却有崇高和坚定的信仰:为国家强盛,为民族复兴,为人民幸福而奋斗。有了这样崇高的信仰,他们还会在蝇营狗苟中戚戚不已吗?他们会因革命的挫折而“黯然至于泣下”,但更多的时候他们不是“始终和蔼而微笑着”吗?

刘和珍们确是“幸福者”,因为他们是理想的实现者。

真正的战士不是空想家,而是实践者。面对黑暗,他们可以显出自己的“桀骜锋利”;面对血腥残暴,他们从不畏缩后退,他们真正做到了“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如若他们九泉有知,知身后定会是“山花烂漫”,他们怎么不会在“丛中笑”?他们怎么会不感到幸福,不感到快乐呢?

篇7:《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是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第一课的精读课文,也是2010级高一师生初次面对新课改所涉及的一篇教学难度较大的,融写人、叙事、抒情、说理于一体的鲁迅先生的散文力作。先生以“记念刘和珍君”为切口,实则意在评述“三一八”事变。事变始末千头万绪,作家巧妙地化繁为简,举重若轻,以“一斑”而窥“全豹”,高屋建瓴,实属“匠心独运”。作家创造性地写作,宜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文章明暗线索交织,以“记念”为明线,“悲愤”之情纵贯全文。刘和珍爱读书,爱同胞,爱学校,爱祖国,却惨遭毒手。鲁迅的“爱”深沉而博大,具体体现是——关注革命前途,关爱进步青年,盛赞勇毅精神,痛心群众徒手请愿“府门喋血”,哀痛青年学子英年早逝,指导革命青年汲取血的教训;怨怒国人麻木健忘,戳穿“恶意闲人”阴险论调和无耻谎言,展露刽子手的狰狞面孔和主奴间的反动本性,矛头直刺反动当局,悲愤之情溢于言表;文末号召“真的猛士”奋然前行,格调高昂地收束全文。

新课标强调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要求学会收集、判断、处理信息,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感情忧愤,爱憎鲜明,具有经典性人文性的特点。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披文以入情”,也就是把握由“感”入“悟”的审美方法。

这是一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良好范文。

二、学情分析

高一新生对散文欣赏有一定的语文基础,但具体赏析的方法却很模糊,老师需要在上本单元(或本课)前切实加以适当的复习指导:熟读教材——明确线索——把握内容——弄清结构——领悟思想情感——习得方法、技能。熟读教材易,明线索、理结构难;把握课文内容易,体悟思想、情感,习得方法、技能难。

三、教学目标的分析及依据

据此学情,依照新课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多角度、多层面把握鲁迅散文《记》的深刻内涵。

2.能力目标: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将习惯慢慢地转化为能力。提高语言的感悟力、筛选及概括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3.德育目标:理解刘和珍追求真理、不畏强暴、勇敢果决的精神。

4.方法目标:动态阅读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引导学生总结个性化的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初步学会梳理、积累、运用语文知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现有的困难以及学习上的心理特征,从而针对性地确立学习的重难点。

说重点

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领悟文章内容及深刻内涵;

说难点

夹叙夹议的方法;刘和珍精神的理解。

五、教法、学法

散文教学应重视感悟和熏陶。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词句、内容以及情感脉络,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本课教学主要采用朗读法、质疑法、诱导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六、教学过程

1.安排学生课前“自主学习”。

2.汇报自学成果(学生可自由交流,然后举荐学生1人5分钟集中交流)。

(一)新授导入

1.“三一八”惨案是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血的历史,200多名请愿群众倒在了血泊之中,它又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一场耻辱。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鲁迅先生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毅然写下了这悲愤的文章——《记念刘和珍君》。

2.出示一幅足球场上的一张前仆后继的照片和“三一八”惨案中前仆后继的一个场面。

(二)指导“研讨与练习”一,强化重点

作者一方面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又说“实在无话可说”,文末写到“呜呼,我说不出话”,再找找,结合语境,认真体会作者的复杂情感。

小结:作者“不说”是假,欲“说”是真。哀痛、愤怒、失望、激赏之情溢于言表。全文以“记念”为明线,通篇贯穿“悲愤”之情,夹叙夹议,形象说理,内涵深刻。

(三)微观探幽,合作学习

以课文四、五部分为例分析,文章中,哪些是“叙”,哪些是“议”,如何做到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这两段在写法上有何异同?谈谈这样写的艺术效果(分组讨论回答)。

明确:听说噩耗和流言及遇难详情,是叙;阐明观点(看法),是议。广镜头概写和特写细节相结合,谎言不攻自破,正邪对比、反衬,爱憎分明。

(四)拓展延伸

1.对联:赴国难时代危难淬火_____

____。答:悼芳魂勇毅精神闪光。

2.讲讲古今中外“危难之时显身手”,“不苟且偷生”的人和事。

谭嗣同,中国倘要流血,就从我开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夏明翰,《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藏羚羊,天敌追赶时飞身做桥让孩子逃命。

唐山地震中的父亲,让孩子吮咬破的手指头上的血。

贵州缆车中的父母,双手举起孩子以防孩子被震。

史铁生,双脚残废后终究活下来,而且成为著名作家。

项羽,失败而不偷生,“不肯过江东”。

文天祥、苏武、李白等。

(五)作业(课后训练)

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或课外资料,拟写两段(300字)颂扬烈士精神的文字。

教师例文:

你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你为人民的苦难感到哀痛,你勇于面对黑暗的现实,激发起变革现实的斗志,并以参加这样的斗争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你永远值得后世的人们赞颂!

你不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你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虽然你已经踏着淡红的血泊走向了浓黑的悲凉,但你的精神给一代又一代热爱真理的人们一个光明的希望,激励更多的猛士奋然前行!

你让我们看清了一个时代的嘴脸,反动派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还有平庸者的无聊,更让我们看清了自己的苟且偷生!

你让我们陷入深沉的思索,让我们诅咒一个默无声息的民族,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你是一代女性勇毅精神的代表,干练坚决,百折不回,遇事从容,殒身不恤,不畏强暴,追求真理,你是一枝美丽而带刺的蔷薇!

你是一个民族血战前行的历史中普通的一员,你用自己的生命,像木材凝结成煤块一样,留给后人一种精神,让我们坚信:勇毅精神不灭,正义和真理永存!

篇8:《记念刘和珍君》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浸渍(zì) 拖沓(tà) 油脂(zhǐ) 锲(qì)而不舍

B、睚眦(zì) 里弄(lng) 泥淖(nào) 长歌当(dàng)哭

C、夯(hāng)筑 匹(pǐ)配 请贴(tiě) 力能扛(káng)鼎

D、璞(pū)玉 囹圄(yǔ) 漱(shù)口 殒(yǔn)身不恤(xù)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廖落 桎梏 玷辱 桀骜锋利

B.愠色 鼓泄 惨淡 陨身不恤

C.黯然 苍桑 尸骸 鄙陋没世

D.罗网 屠戮 绯红 长歌当哭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即便在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里,这儿的粮产量却扶摇直上,岁岁增产。

B.在北京奥运会上,美国选手爱蒙斯最后一枪戏剧性地打出4.4环,中国选手邱健功败垂成,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

C.回到家乡,家乡已是破败不堪,只有当年的老门楼依然兀立,与河边的老柳树形影相吊。

D.领导干部应该把握工作方向,制定符合整体利益的政策方针,切不可目无全牛,只看到眼前的、局部的利益。

4.下面这段话,依次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败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A.对比、反问、反复、对偶

B.对比、设问、反复、对偶

C.对偶、反问、反复、对比

D.对偶、设问、反复、对比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代代艺术家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艺术传统的继承、提高、升华,才有了艺术新形式、审美新形态的诞生和发展。

B.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内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C.苏通大桥建造的初衷是,拉近苏北、苏南的距离,进一步推动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D.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无论幅度大小,都为减缓地球温度的不断上升和海平面的持续上涨提供了可能。

二、课内阅读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①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②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③记念刘和珍君。

1.文段中①②③处的“此”分别指的是什么?

2.文中的“中国人”、“苟活者”和“真的猛士”分别指代的是什么人?3分

3.“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一话有什么含义?4分

4.下面对“以最坏的恶意”和“出于我的意外”这两句话的意思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凶残下劣的程度令人发指,出人意外。

B、中国女性如此之临危不惧真是出人意外。

C、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凶残下劣和中国女性临危不惧的精神均出人意外。

D、作者是向来从坏处看“中国人“的,但对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凶残下劣还没有料到,中国女性的临危不惧的精神也出人意料。

5.“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这里的“此”指的是( )

A、通过女师大事件,作者看到了中国女子办事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

B、“三一八”惨案中,作者认清了当局者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中国女性临难之从容。

C、“三一八”惨案中,三个女子临难从容、殒身不恤的行为证明了人民是压不倒的,人们由此看到了中国的希望。

D、“三一八”惨案使苟活者看见了微茫的希望,使真的猛士更奋然前行。

6.对“我说不出话”的主要原因分析最恰当的是( )3分

A、因痛失优秀青年而伤心得说不出话来。

B、因“出离愤怒”而说不出话来。

C、跟段祺瑞反动政府无理可说。

D、并不是无话可说,而是此时并不想说。

三、课外阅读欣赏

痛哭和珍

石评梅

惨淡庄严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了素联,这里面也充满了冷森,充满了凄伤,充满了同情,充满了激昂!多少不相识的朋友们都掬着眼泪,来到这里吊你,哭你!看那渗透了鲜血的血衣。

四围都是哀声,似乎有万斤重闸压着不能呼吸,烛光照着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和珍!谁都称你作烈士,谁都赞扬你死的光荣,然而我只痛恨,只伤心,这黑暗崎岖的旅途谁来导领?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况且家中尚有未终养的老母,未成年的弱弟,等你培植,待你孝养。

不幸,这些愿望都毁灭在砰然一声的卫士手中!

当偕行社同学公祭你时,她们的哀号,更令我心碎!你怎忍便这样轻易撒手的离开了她们,在这虎威抖擞,豺狼得意的时候。自杨荫榆带军警入校,至章士钊雇老妈拖出,一直是同患难,同甘苦,同受惊恐,同遭摧残,同到宗帽胡同,同回石驸马大街。三月十八那天也是同去请愿,同在枪林弹雨中扎挣,同在血泊尸堆上逃命;然而她们都负伤生还,只有你,只有你是惨被屠杀!她们跟着活泼微笑的你出校,她们迎着血迹模糊的你归来,她们怎能不痛哭战线上倒毙的勇士,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正殷中失去了首领!

和珍!我不愿意你想起我,我只是万千朋友中一个认识的朋友,然而我永远敬佩你作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与我的热力和温情。

现在夜已深了,你的灵前大概也绿灯惨惨,阴气沉沉的静寂无人,这是你的尸骸在女师大最后一夜的停留了,你安静的睡吧!不要再听了她们的哭声而伤心!明天她们送灵到善果寺时,我不去执绋了,我怕那悲凉的军乐,我怕那荒郊外的古刹,我更怕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他们比什么都蠢,他们比什么都可怜,他们比什么都残忍,他们整个都充满了奴气。当你的棺材,你的血衣,经过他们面前,触入他们眼帘时,他们一面瞧着热闹,一面悄悄地低声咒骂你“活该”!他们说:“本来女学生起什么哄,请什么愿,亡国有什么相干?”虽然我们不要求人们的同情,不过这些寒心冷骨的话,我终于不敢听,不敢闻。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失丢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竟究去了那里。

和珍!你明天出了校门走到石驸马大街时,你记得不要回头。你一直向前去吧,披着你的散发,滴着你的鲜血,忍痛离开这充满残杀,充满恐怖,充满豺狼的人间吧!

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

和珍,梦!噩梦!想不到最短时期中,匆匆草草了结了你的一生!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连这都不能得到,依然供豺狼虫豸的残杀,还不知死在何日?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

高二苏教第九期第三版

“真的猛士”同步检测参考答案

一、

1.B

2.D

3. A(B项中“功败垂成”意为事情在快要成功的时忽遭失败C项中“形影相吊”形容孤独,不适用句中“老门楼”和“老柳树”。D项中“目无全牛”是指技艺极其精湛纯熟。)

4.C

5. D

二、

1.①指学生请愿是受人利用 ②指证明中国女子的勇毅,虽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 ③指写这篇文章

2.“中国人”泛指所有的中国人,尤指统治者;“苟活者”指有一定是非观念但没有行动起来的人们;“真的猛士”指“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人。

3.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惨案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加勇敢地去斗争。

4.D

5.C

6.B

三、

1.刘和珍是勇士、革命首领;有毅力,任劳任怨,乐观热情。

2.作者写了自己的渺小,写自己“早已丢失了,吓跑了”,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出刘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出刘和珍的英勇无畏。

3.鲁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愤怒,是希望民众在沉默中爆发。沉默是无言的愤怒,而愤怒迟早将在沉默中爆发,不爆发,就会在沉默中灭亡。作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悲哀。刘和珍的牺牲给作者带来的是“最深的悲哀”,永久的悲哀。

4.B D(A项的错误是说文章的开头就将气氛烘托到极至。C项的错误是将批判的对象理解错了。E项的错误是将对《记念刘和珍君》的理解转移给本文了。)

四、

1.生活的艺术就是保持平衡的得失的艺术。

篇9:《记念刘和珍君》

明确:

“尤”,副词,更加,惨案已使鲁迅感到悲哀,但也许流言家的无耻才真正使鲁迅奋起反击。“出离愤怒”,愤怒到极点,甚至超出极限,无法忍受了。“深味”,深深地体味。“浓黑的悲凉”,“悲凉”可感而不可视,“浓黑”则是形象化、可视化的词,用“悲凉”修饰“浓黑”,是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仿佛“悲凉”可感可触可视,而且是极度的悲惨和冰凉。“快意”,感到痛快;“奉献”,恭敬地呈现。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表示更深入地体会这浓黑的悲凉的“非人间”;二是因不能用更好的形式来纪念烈士而感到深深的歉疚;三是警告“非人间”的魑魅魍魉,不要因为肆无忌惮地杀人而高兴得太早,血债是一定要以同物来偿还的。

②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明确:

“直面”,直接面对。面,动词,面对。“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以……为哀痛”的人;“幸福者”,“以……为幸福”的人。这是对烈士的热情讴歌。真正勇猛的革命志士,能严肃对待反动统治下的血腥屠杀,毫不回避,奋然而起,前仆后继,为推翻黑暗的反动统治而英勇斗争。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人民的悲惨命运而哀痛,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这是何等的伟大,何等的崇高。

③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明确:

“已”,时间副词,已经;“尤”,程度副词,更加。两个副词连用,表示强烈的递进语气。“惨象”,已足见反动派的凶残;“流言”,则比刀枪更加阴险。军人凶残,文人嚣张。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御用文人的笔杆,这就是中国式的专制统治,这就是中国式的白色恐怖。正是这种野蛮而严密的专制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逐渐衰亡,以至“默无声息”了。可是横行无忌的杀人者别忘记: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候。“不在……就在……”这一选择复句,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和鼓动。

④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明确:

这句话用了反语、借代的修辞方法。“伟绩”是指灭绝人性的劣迹;“武功”是指凶残野蛮的暴行。“几缕血痕”借代段政府充当帝国主义走狗对爱国学生的血腥屠杀,“抹杀”则指制造这次惨案的段政府的下劣凶残比“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和“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有过之而无不及。表达了作者对执政府的愤怒、憎恨和嘲讽。

⑤“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

明确:

这句话形象地反映了段政府的反动统治并未动摇,说明了请愿,特别是徒手的请愿,虽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作用却很小。所以作者主张积聚革命的力量,采用更为革命的方式以有限的代价去换取得更大的胜利。

⑥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明确:

上一篇:关于在职研究生班2012年上半年工作安排的有关通知下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