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操作规程

2024-05-16

国家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操作规程(通用6篇)

篇1:国家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操作规程

国家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操作规程

为规范国家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行为,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审计质量,根据《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审计署《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办法》、《江苏省国家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办法》、《常州市国家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规程所称国家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指审计机关采用跟踪审计形式对建设全过程(包括建设项目的前期准备阶段、建设实施阶段以及竣工交付阶段)进行的经济效益审计。旨在通过及时、有效的审计,在项目建设全过程形成必要的监督制约机制,促进实现规范建设程序、改善建设管理、防止资金流失、节约建设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目标。同时促进加强廉政建设,遏制舞弊行为的发生。

第二条 省级以上审计机关下达或授权的跟踪审计项目,有统一操作规程的,从其规定;没有统一操作规程的,参照本规程办理。

第三条 国家建设项目包括:

(一)全部使用财政预算投资资金、政府专项建设资金(基金)、政府债务资金以及其他财政资金的。

(二)财政预算投资资金、政府专项建设资金(基金)、政府债务资金以及其他财政资金占概算总投资的比例超过百分之五十,或者占概算总投资的百分之五十以下但政府实质上拥有项目建设或者运营控制权的。

第四条 实施国家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时,应当确定建设单位(含项目法人和经授权委托进行建设管理的单位,下同)为主要被审计单位。同时,依照法定程序对与建设项目直接有关的勘察、设计、拆迁、评估、施工、监理、采购、供货、咨询等单位(以下简称建设项目相关单位)取得建设项目资金的真实、合法情况,进行审计或者调查。第五条 国家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应以国家、地方及有关部门有关基本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办法为审计依据。被审计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制度、章程、决议及相关的合同、协议等,不违反现行法规的,可以作为审计参考依据。针对建设项目跟踪效益审计的特点,有关业务规范和经济技术标准、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评价标准(或指标)、公允的市场价格等也可以作为审计依据。

第六条 国家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一般分为定期审计、定点审计、驻场审计等形式。

将建设全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进行的跟踪审计,为定期审计;对建设项目确定若干重点环节进行的跟踪审计,为定点审计。定期审计和定点审计一般应有机结合。

驻场审计是指审计组常驻项目建设现场对工程进行全程审计,这是定期审计的特例,无特殊情况一般不采用。

第二章 审计程序

第七条 根据我市国家建设项目投资计划,按照“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结合市政府、上级审计机关的要求和有关部门的意见,确定跟踪审计项目计划,并明确跟踪审计项目所采用的审计形式。上已列入计划,跨实施的项目,应作为“续审”项目,列入当年跟踪审计项目计划。

第八条 根据跟踪审计项目计划,审计机关确定审计组组长、主审,选派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审计组实行组长负责制。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聘请社会中介机构或者具有与审计事项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参与审计工作。审计机关对审计结果负责。第九条 审计组应当编制《国家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实施方案》,作为实施跟踪审计的作业依据。

(一)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前,应当进行审前调查,详细了解被审计项目的基本情况,分析调查资料,确定审计目标、审计形式和工作重点。审前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项目立项批准情况。

2.项目概算或预算的批准与调整情况。3.预算安排情况。

4.建设资金筹措计划与实际到位情况。5.基本建设程序执行情况。

6.工程现场管理、工程财务核算、工程材料与设备管理、工程价款结算、工程合同管理等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情况。

7.其它情况。

(二)跟踪审计项目的实施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1.编制审计实施方案的依据。

2.建设单位和被审计项目的名称、基本情况。3.建设项目相关单位的名称及基本情况。

4.审计范围、内容、形式、方法、重点、目标、实施步骤、预定时间。5.审计组成员名单、具体分工和相应职责。6.编制审计实施方案的日期。

7.实施定点跟踪审计为主的项目,应在审计实施方案中明确跟踪审计的重点环节、审计内容及其审计方法。

跟踪审计实施方案经部门负责人审核,报分管局长批准后,由审计组负责实施,重大项目由局长签发后实施。审计组应严格按照确定的审计实施方案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部分内容不适应实际需要时,应及时进行调整。调整方案的程序与制定方案的程序相同。

第十条 审计机关应当在实施审计3日前,向主要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对于其他被审计单位或实施审计前尚未确定的被审计单位,可根据需要或待确定被审计单位后在审计实施阶段按照法定程序送达审计通知书。审计通知书可采用通用格式。

审计通知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被审计单位的名称。

(二)审计依据、范围、内容、方式、时间。

(三)对被审计单位配合审计工作的具体要求。

(四)审计组成员名单。

(五)审计机关公章和签发日期。

(六)实施定点跟踪审计的项目,在审计通知书中明确跟踪审计的重点环节及审计要求。

审计通知书中应要求被审计单位在跟踪审计过程中根据项目进展程度向审计组提供以下资料:

1.项目批文: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或扩初设计(含设计概算)、施工图设计(含施工图预算)及审批文件等。

2.招投标资料:包括招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及有关会议纪要等。3.建设项目相关单位的资质证明、取费证书、预结算编制人员资质证书(复印件)等。

4.项目前期征地拆迁资料。

5.经济合同:包括总承包、分包、设计、折迁、评估、施工、监理、咨询、材料(含设备)采购等合同及与项目有关的协议、纪要、各类签证等。6.验工月报(计量报告)及竣工验收资料等(如:施工日志、质量评定单等)。7.竣工图:包括土建、装饰、安装、市政、园林、交通、水利、电力等专业图纸(含工程变更)等。

8.工程结算资料:包括工程量计算资料、单价测算资料、工料分析单(含钢筋翻样单)及汇总计算资料等。

9.“基本建设项目概况表”、“竣工财务决算表”、“交付使用财产总表”、“交付使用资产明细表”、“竣工财务决算说明书”等。

10.项目财务收支账册、凭证、报表及交付使用财产、项目结余物资清单、未完工程项目资料等。

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时,应当要求被审计单位法定代表人和项目主管人员就已经或将要提供资料的真实、完整和其他相关情况作出书面承诺。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审计组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向被审计单位提出书面承诺要求。

第十一条 跟踪审计实施阶段,审计组负责收集审计证明材料。审计证明材料种类有:

(一)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各种资料。

(二)审计人员通过观察、调查、审核、计算等方法收集形成的、能够证实审计事项真相的证明材料。

第十二条 审计证明材料应符合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合法性的要求。第十三条 审计证明材料应按照国家审计准则的规定,取得相关责任人的签名或盖章。审计人员对证据提供者拒绝签名或者盖章的审计证据,应当注明拒绝签名或者盖章的原因和日期。拒绝签名或者盖章不影响事实存在的,该审计证据仍然有效。

第十四条 审计组应建立《跟踪审计日记》(表式见本规程附件9),由审计人员负责记载,组长或主审检查。及时记载审计时间、工作记实(包括审计内容、项目现状、发现问题、审计意见、整改情况、审计成果)。日记要注重反映量化成果,要成为反映跟踪审计全貌的工作日志。

第十五条 跟踪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应当对审计工作中的重要事项以及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进行记录,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并对审计工作底稿的真实性负责。审计组组长应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复核,并签署复核意见。

审计工作底稿的主要内容包括。1.被审计单位名称。

2.审计项目的名称及实施时间。3.审计过程记录。

4.审计人员对审计事项的判断意见。5.编制者的姓名及编制日期。

6.复核意见、复核者的姓名及复核日期。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应做到真实客观、内容完整、事实清楚、重点突出。第十六条 跟踪审计实施阶段,审计组应按照“跟踪审计、分期报告、迅速反馈、及时纠正”的原则,针对发现的问题,定期或不定期地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出具《国家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意见单》(文书格式见本规程附件1,以下简称意见单)。鉴于意见、建议主要供被审计单位改进工作之用,为简化操作程序,可以审计组名义制发。对于重大事项,应经专业会议讨论,必要时由审计机关作移送处理或出具专题报告。

审计组应重视审计建议或意见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努力提高审计建议或意见的质量。

意见单的内容主要包括:

1.审计查证情况(跟踪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2.审计意见和建议。3.被审计单位意见。

4.审计意见和建议的执行、落实情况。

意见单由审计组主审填制,审计组组长、主审应负责督促被审计单位执行、落实审计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作好相关记录。

第十七条 对于跨的跟踪审计项目,终了,审计组向审计机关出具跟踪审计工作报告(此报告可以不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对于跟踪审计终结的项目,应按照现行的审计操作程序,由主审负责起草审计报告、审计决定等法定文书。

第三章 审计内容

第十八条 国家建设项目前期准备阶段跟踪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1.检查建设项目的审批文件。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概算批复、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等文件是否齐全。

2.检查建设规划、用地批准及施工许可、环保及消防许可、项目设计等文件是否齐全。

3.检查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编制范围是否完整,编制依据及采用规范、标准是否正确,设计方案是否经济合理。

4.检查建设项目相关单位的确定是否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以及其结果的合法性。

5.检查与各建设项目相关单位签订的合同条款是否全面、合法、公允,与招标文件和投标承诺是否一致,国家审计条款在经济合同中有无体现。

6.检查建设项目资金的来源及落实情况。资金来源是否合理,是否专户存储,能否满足项目建设投资进度需要,后续建设资金是否落实。对使用国债的建设项目,要严格规定其操作程序和使用范围,并作为建设资金审计的重点。7.检查各种规费是否按规定及时缴纳;减、免、缓缴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手续是否完善。

8.检查征地、拆迁补偿费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和标准。有无弄虚作假、擅自扩大拆迁范围、提高或者降低补偿标准,损害拆迁人和被拆迁人的利益。重点关注拆迁补偿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合法性,特别是高出评估价格的补偿金额的确定是否履行了必要的程序、有无书面记录。

第十九条 国家建设项目实施阶段跟踪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1.检查主要经济合同履行情况。合同各方是否认真履行合同条款,有无转包、违法分包工程等情况。抽样检查项目设计、招标代理、造价咨询、监理、采购、供货等单位是否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合同、协议履行了职责。

2.检查项目概算执行情况。有无超概算、擅自提高建设标准和扩大建设规模、挤占或者虚列工程成本等问题。

3.检查内控制度建立、执行情况。建设单位是否建立健全了内控制度,并按规定执行。如:工程招投标制度;工程奖惩制度;工程签证、验收制度;设备材料采购、验收、领用、清点制度;费用支出报销制度等。同时要督促建设单位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并监督其执行,保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建设资金合理合法使用。

4.检查分期工程结算资料是否及时报送,监理及建设单位是否认真把关。重点检查施工合同中工程变更及额外工程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包括程序是否规范、价款是否合理等;检查主要隐蔽工程的真实性,以及是否按设计规范、设计要求完成。

5.检查工程项目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是否符合《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要求和有利于建设项目的管理及竣工决算的需要。

6.检查建设资金到位情况是否与资金筹集计划及投资进度相衔接,有无大量资金闲置、或因资金不到位而造成停工待料等损失浪费现象。7.检查建设资金是否专户储存、专款专用。是否按照工程进度付款,有无挤占、挪用建设项目资金或者外借使用等问题。对往来资金数额较大且长时间不结转的预付工程款、预付备料款要查明原因,防止超付工程款现象。

8.检查建设单位管理费的计取范围和标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费用支出是否符合“必须、节约”的原则,有无超出概算控制金额,审查其真实性、合法性。

9.检查主要材料与设备的采购方式是否合理、合法、合规,是否进行招投标或比价采购。

10.检查国家、省、市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检查各级政府给予该项目的优惠政策,相关部门是否贯彻执行;建设单位是否将优惠政策全部用于建设项目上,有无将优惠政策以各种形式移作他用,从而增加建设项目投资。

11.检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情况。重点检查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建设的同步性以及实施的有效性。

第二十条 国家建设项目竣工交付阶段跟踪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1.检查工程结算和工程财务资料,核对甲乙双方材料决算表,超、欠供材料计算是否正确、结算凭证是否合法。

2.检查工程库存物资的财务处理是否合规。

3.检查待摊投资的真实性、合法性。工程建设配套设施费支出、贷款利息和资金占用费是否真实,其分摊是否合理,有无挤占工程投资支出。审查各种非正常损失费用的真实性,核销有无经过有权部门审核批准。已摊销待摊投资是否真实、合理,投资决算报表中相关数据是否配比。

4.检查建安工程投资真实性、合法性。审查竣工图纸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审查竣工资料与实物是否一致。检查工程量的真实性,以及工程单价与取费的准确性。审查工程价款结算是否与合同条款一致,以及合同中关于工期、质量等奖惩条款的实际执行情况。5.检查建设项目基建收入、结余资金。重点检查建设期间收入的形成和工程投资结余资金分配比例的真实性、合法性。

6.检查建设项目交付使用资产。主要检查“交付使用资产总表”、“交付使用资产明细表”,核实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是否真实、是否办理了验收手续等。

7.检查尾工工程。重点检查建设单位预留建设项目未完工程投资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8.对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依据有关经济、技术、社会和环境等评价标准(或指标),对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有效性、经济合理性进行评价,分析影响投资效益的各种因素。

第二十一条 实施定点跟踪审计为主的项目,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确定定点跟踪审计的重点环节及其内容。跟踪审计不同阶段的重点环节一般包括:

(一)前期准备阶段

本规程第十八条第3、4、5、8款。

(二)项目实施阶段

本规程第十九条第1、4、9款。

(三)竣工决算阶段 本规程第二十条第4、7款。

第四章 审计方法

第二十二条 国家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应在项目的前期准备阶段将其纳入审计范围,做好审前调查和各项衔接工作,掌握并监督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的相关情况。实施定点跟踪审计的项目,还应做好重点环节分析工作,并结合项目具体情况确定重点环节的内容和审计方法。正式进点时间一般安排在项目立项以后。第二十三条 实施定点跟踪审计为主的项目,一般采取定点审计与定期审计相结合的形式,对未列入重点环节的内容,仍然采取定期审计的形式,其时间间隔具体可视实际需要确定。定点跟踪审计为主的项目时间间隔一般长于定期审计。

第二十四条 审计组应在项目现场设立办公场所,与被审计单位建立有效的沟通制度,积极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有选择地参加工程例会,收集、掌握工程审计的相关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工程审计专题会议。审计组应根据跟踪审计实施方案的要求,全面审计与抽样审计相结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审计意见或建议。

第二十五条 审计组在工程的各个环节可按下列方法实施:

(一)前期准备阶段

1.审计组应积极了解项目的设计动态,关注设计方案的经济合理性,重点加强对设计概算及施工图预算的审计监督,从源头上控制工程造价。

2.审计组在项目拆迁阶段,应重点关注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补偿安置费用确认程序的合法性。(1)拆迁评估的结果作为拆迁补偿的主要依据,其准确性和合法性是审计关注的重点,审计组应根据土地性质,按照现行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拆迁补偿办法,对评估单位出具的评估结果进行全面或抽样审核。

(2)重点审查实际补偿费用高出评估价格的补偿金额是否履行了必要的程序。审查对疑难问题和特例事项的处理是否合理,手续是否完备,是否履行了必要的程序,有无书面记录,并及时提出审计建议。

(3)审计组应对拆迁实施单位及相关单位的账目及时审查,通过走访、调查被拆迁户等方法,抽查拆迁实施单位是否按照拆迁安置协议进行补偿,有无弄虚作假,截留、侵占、挪用拆迁资金,并及时提出审计建议。3.审计组在工程招投标阶段,监督建设项目相关单位的确定程序,重点是施工、监理、供货单位的确定;应在工程开标前,对招标方式、招标文件、评标办法、工程量清单、信息发布方式等方面进行审计监督;列席相关开标、评标或比选会议,检查招投标及比选结果的合法性。

4.审计组在工程合同签订阶段,应在合同形成初稿、尚未签字生效前,审查合同具体条款的合理性、合法性、全面性、有效性,对工程款的结算方式、支付方式以及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等条款进行审计监督。重点审查合同条款是否与招标文件精神一致,中标单位投标承诺是否得以体现,并提出审计意见。同时,要求有关单位在经济合同条款中明确国家审计的条款。

(二)建设实施阶段

1.审计组应在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实施方案中规定定期审计的审计期限,要求被审计单位按照审计组规定的时间和方法报送分期或汇总工程结算资料,审计组应按跟踪审计实施方案要求及时出具审计结果。

2.审计组应要求被审计单位在上报工程结算的同时,必须附相关的合同、招投标文件、协议、会议纪要、工程图纸、设计变更、签证、工程量计算、单价测算、工料分析单等资料。

3.在项目实施阶段应重点监督监理单位的履职情况,强化监理的质量、进度、投资控制职能,并对监理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复核检查。

4.对于合同内工程,建设项目相关单位已完成的工作量按合同约定支付进度款。审计组根据项目特点分期对合同内工程进行审计,审计结果作为甲乙双方调整结算和竣工决算的依据。5.对于合同外工程(包括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工程变更、额外工程),建设项目相关单位必须严格按程序进行申报,并书面说明变更原因,提交实施方案的同时,申报变更价款(要有详细的价格组成),经监理、建设方审核后,报审计组审计。

6.对于主要隐蔽工程,建设项目相关单位应在工程隐蔽之前告知审计组,审计组成员进行必要的检查,重点关注其真实性以及是否按设计规范、设计要求完成。

7.对建设项目设备和材料采购的审计。首先审查采购的方式是否合理、合法、合规,是否进行招投标或比价采购,价格是否符合市场情况;其次审查设备、材料采购的规格、型号、数量与合同要求是否一致,审计时要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设备、材料采购计划进行核对。审计人员尤应关注特殊规格材料、非标设备的采购情况。

(三)竣工交付阶段

1.工程结束,审计组依据已审计的分期结算,并结合工程变更、其他调整等情况,对单位工程结算进行审计。

2.重点检查建安工程投资真实性、完整性、正确性、合法性。根据被审计单位提供相关的合同、招投标文件、协议、会议纪要、工程图纸、工程变更、签证、工程量计算、单价测算、工料分析单等资料,审查竣工图纸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工程价款结算是否与合同条款一致,以及合同中关于工期、质量等奖惩条款的实际执行情况等。

第二十六条 财务审计应按以下审计方法实施:

(一)审计进点后,审计组应对建设资金的来源、到位情况、使用情况、账户科目设置情况、财务核算情况、内控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审计或调查。

(二)审计待摊投资的支出是否有依据,是否按照合同协议和规定进行支付。

(三)对建设单位付款情况进行审计。财务审计人员根据工程每期审定的数据(该数据由工程审计人员将分期审定的工程结算单按工程项目、施工单位进行汇总提供),由财务审计人员对照合同,检查建设单位是否按照合同进度付款,是否存在超付或拖欠工程款的现象。

(四)对建设单位采购的设备材料的核算进行审计。抽查主要设备材料的验收、领用等手续是否健全。设备材料的供应是否根据工程的进度和需要进行。

(五)审查工程竣工决算编报是否及时、正确、完整。检查竣工决算报表数据是否真实,各表之间的勾稽关系是否正确。

第二十七条 审查建设项目投资效益情况并作出综合评价。要依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列出的有关指标,结合工程竣工后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作出评价,指出项目在规划设计、概算、工期、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评价。

附件:1.国家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意见单 2.国家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信息表一 3.国家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信息表二

4.国家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信息表三 5.国家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信息表四 6.建设项目基建程序执行情况表 7.建设项目招投标情况表

8.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建立、执行情况表 9.国家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日记

篇2:国家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操作规程

为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审计工作,规范政府投资审计工作,根据审计署《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规定》,梁平县人民政府《梁平县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一条 本规程所称国家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指审计机关采用跟踪审计形式对建设全过程(包括建设项目的前期准备阶段、建设实施阶段以及竣工交付阶段)进行的经济效益审计。

第二条 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项目重点审计以下内容:

(一)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情况;

(二)投资控制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三)项目建设管理情况;

(四)有关政策措施执行和规划实施情况;

(五)工程质量情况;

(六)设备、物资和材料采购情况;

(七)土地利用和征地拆迁情况;

(八)环境保护情况;

(九)工程造价情况;

(十)投资绩效情况;

(十一)其他需要重点审计的内容。

除重点审计上述内容外,还应当关注项目决策程序是否合规,有无因决策失误和重复建设造成重大损失浪费等问题;应当注重揭示和查处工程建设领域中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

日志、质量评定单等);

(七)竣工图:包括土建、装饰、安装、市政、园林、交通、水利、电力等专业图纸(含工程变更)等;

(八)工程结算资料:包括工程量计算资料、单价测算资料、工料分析单及汇总计算资料等;

(九)“基本建设项目概况表”、“竣工财务决算表”、“交付使用财产总表”、“交付使用资产明细表”、“竣工决算说明书”等;

(十)项目财务收支账册、凭证、报表及交付使用财产、项目结余物质清单、未完工程项目资料等。

第六条 审计组应建立《跟踪审计日记》,及时记载审计时间、工作纪实(包括审计内容、项目现状、发现问题、审计意见、整改情况、审计成果)。日记要量化反映成果,要成为反映跟踪审计全貌的工作日志。

第七条 跟踪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应当对审计工作中的重要事项以及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进行记录,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第八条 跟踪审计实施阶段,审计组应按照“跟踪审计、分期报告、迅速反馈、及时纠正”的原则,针对发现的问题,定期或不定期地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出具《国家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意见单》。

意见单的内容主要包括

1、审计查证情况(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2、审计意见和建议;

3、被审计单位意见;

(六)检查建设资金的到位情况。

(七)检查建设资金是否专款专用。

(八)检查主要材料与设备的采购方式是否合理、合法、合规,是否进行招投标和比价采购。

(九)检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情况。重点检查环境保护设施和主体工程建设的同步性及实施的有效性。

第十一条 国家建设项目竣工交付阶段跟踪审计内容:

(一)检查工程结算和财务资料。

(二)检查待摊投资的真实性、合法性。

(三)检查建安投资真实性、合法性。

(四)检查建设项目基建收入、结余资金。

(五)检查建设项目交付使用资产。

(六)检查尾工工程。

(七)对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依据有关经济、技术、社会和环境等评价标准,对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有效性、经济合理性进行评价,分析影响投资效益的各种因素。

第十二条 实施定点跟踪审计为主的项目,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定点的重点环节和内容:

(一)前期准备阶段

初设概算、施工图预算、合同与招投标文件、征地拆迁等

(二)实施阶段

合同履行、工程结算资料(变更、增加、隐蔽工程)

(三)竣工交付阶段

竣工图及相关资料、工程单价及取费、工程价款结算、尾工工程

理审核后,交审计组审计。

5、对于主要的隐蔽工程,建设单位应在工程隐蔽之前告知审计组,审计组进行必要的检查。

(三)竣工交付阶段

1、工程结束,审计组依据已审计的分期结算,并结合工程变更、其他调整等情况对单位工程结算进行审计。

2、重点检查建安工程投资真实性、完整性、正确性、合法性。根据被审计单位提供的相关合同、招投标文件、协议、会议纪要、工程图纸、工程变更、签证、工程量计算、单价测算、工料分析单等资料,审查竣工图纸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工程价款结算是否与合同条款一致,以及合同中关于工期、质量等奖惩条款的实际执行情况等。

第十五条 财务审计应按以下审计方法实施:

(一)审计进点后,审计组应对建设资金的来源、到位情况、使用情况、账户科目设置情况、财务核算情况、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审计或调查。

(二)审计待摊投资的支出是否有依据,是否按照合同协议和规定进行支付。

(三)对建设单位付款情况进行审计。财务审计人员根据工程每期审定的数据(该数据由工程审计人员将分期审定的工程结算单按工程项目、施工单位进行汇总提供),对照合同,检查建设单位是否按照合同进度付款,是否存在超付或拖欠工程款的现象。

篇3:国家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模式研究

跟踪审计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全过程进行审计监督, 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的一种事中审计方式, 其实质是实时审计或同步审计。跟踪审计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 初期的跟踪审计内涵与目前理解有较大的区别, 主要是对审计效益的跟踪, 其实质相当于我国审计机关的“后续审计”。对于国家投资项目, 各国审计机关由于审计体制的不同, 在审计介入的时间、审计内容与审计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以美、英等发达国家为代表的立法型国家审计机关, 国家投资项目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事前建设计划 (决策、勘察设计等主要工作的统称) 审计和投资绩效审计两个部分, 时间主要是“一前一后”, “一前”就是建设计划审计, “一后”就是建设项目的绩效评估, 较少采用与项目建设同步的审计方式。

在我国, 对于国家投资项目的审计起步于1983年, 主要由政府审计机关负责, 早期的审计内容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主, 审计方式以事后审计为主, 随着审计实务的发展, 现在正逐步向建设项目管理审计发展, 审计方式上越来越强调跟踪审计。2005年9月至2009年3月审计署对北京奥组委财务收支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 有重点、有步骤、分层次开展工作, 帮助北京奥组委加强内部控制, 规范管理, 查找问题, 提高效率和效益, 取得显著效果, 积累了特大型国家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经验。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要求“积极探索跟踪审计。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特大型投资项目、特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事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执行试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全过程跟踪审计正逐步成为政府审计机关进行国家投资项目审计的主要方式。

在跟踪审计理论研究方面, 目前较为认同的观点是, 跟踪审计是指将建设全过程划分成若干阶段或期间, 审计人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及时对各阶段或期间的审计事项进行审计, 并及时作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供被审计单位纠正存在的问题, 改进、完善建设工作, 使建设实施得以规范、有序、有效运行, 取得最佳的效益。然而, 跟踪审计的理论多是审计实务的总结, 论述的重点一般在于跟踪建设项目各阶段的审计内容、介入时点、审计风险、实现路径等, 或结合某种类型的建设项目进行分析。而审计的内容、介入时点、风险和路径等主要取决于采取什么样的模式进行跟踪审计, 目前尚未见到对跟踪审计模式进行系统分析报道, 难以形成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理论成果, 制约了跟踪审计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 归纳总结全过程跟踪审计方式, 分析审计模式及适用范围, 对推广跟踪审计、发挥审计效果具有现实意义。

二、国家投资项目的特点

本文的国家投资项目是指建设资金仅来源于或主要来源于预算资金的项目。随着政府体制改革的深入, 国家投资项目具有了一些新的特点。

1. 项目规模较大, 技术复杂, 周期长。

国家投资项目一般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型重点或公益性项目, 例如奥运项目、三峡工程、京沪高铁、主要高速公路等属于大型重点项目;而公立学校、医院、社区公共服务、城市市政工程等属于公益性项目。大型重点项目就其项目的性质来说一般也是公益性项目, 也有经营性项目, 通常因特殊需要而建设, 设计复杂, 建设规模较大, 单体项目较多, 建设周期长, 需分期进行建设, 项目改动较多, 影响较大。

2. 投资主体趋于多元化。

在单一投资主体模式下, 政府资金在国家投资建设项目中占有绝对优势, 政府资金投入的主要方式主要有两种:财政投入和国债投入, 其中财政投入主要来源于各地方税收收入、上级财政拨款和外部借款等。随着我国不断推进和深化投融资体制的改革, 建设项目投资领域正初步建立并形成投资主体、资金来源、投融资方式等多元化的新格局。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单一化的投资主体无法满足市场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的必然结果。投资主体多元化能有效解决经营管理的效率问题, 使不同能力和背景的人力资源各尽所能。同时, 也有利于不同投资主体构筑一个优势互补的创新利益体, 有可能在短时间内, 实现跨越式发展, 提高自主创新的速度和效益。目前, 一些大型建设项目的投资渠道, 除财政和国债投入外, 还包括银行贷款、外商投资、资本市场融资、社会融资等等。投资主体多元化也使审计主体趋于多元化, 给跟踪审计带来了新的要求。

3. 项目管理较为规范, 内部控制较为完善。

1996年原国家计委制定《关于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暂行规定》 (计建设[1996]673号) , 要求国有单位经营性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在建设阶段必须组建项目法人。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 由项目法人对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偿还债务和资产的保值增值, 实行全过程负责。之后, 各省市相继制定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 要求政府投资项目必须组建项目法人, 推行项目代建制。组建的项目法人或采用代建制管理的项目, 改变了项目指挥部效率低下、职责不清、专业水平不高等缺点, 提升了项目管理水平。随着项目法人制的不断完善, 项目内部控制制度也日臻完善, 项目建设单位自身的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 对于质量、进度、成本、安全方面的控制也不断加强, 通过内部审计功能的发挥, 将部分审计监督贯穿于项目建设的过程中, 提高了政府审计的效率。

国家投资项目的特点给政府审计提出了新的问题和要求:项目规模较大、技术复杂、周期长要求政府审计应该采用事中审计的方式, 这对审计资源配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投资主体趋于多元化, 致使审计主体多元化, 审计分工和界定成为各审计主体发挥审计功能的制约因素;项目管理较为规范, 内部控制较为完善, 一方面给审计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缩小了审计范围, 另一方面, 如果项目法人有舞弊倾向, 相对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反而会麻痹政府审计人员, 干扰问题的发现。因此, 有效整合审计资源, 采用合理的审计模式, 组织审计资源, 发挥各审计主体在大型国家投资项目中的作用, 对保障国家投资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意义。

三、国家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模式

跟踪审计模式就是在进行跟踪审计时, 根据被审计项目的具体情况, 审计实施单位应采用何种模式组织审计资源, 确定审计重点, 进行审计实施。显然跟踪审计模式的组织和构建应结合国家投资项目出现的新形势和特点。本文将总结和构建三种跟踪审计模式, 并分析各模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1. 间歇式跟踪审计模式。

间歇式跟踪审计模式就是指实施跟踪审计时, 不完全是实时审计、同步审计, 而是跟踪项目建设的各关键点的执行情况, 其实质是建设项目决策、设计、实施、竣工、交付使用等各阶段的事后审计。从形式上来看, 间歇式跟踪审计具有跟踪审计的特点, 是与项目实施同时进行, 但就各阶段而言, 一般是各阶段建设实施后, 审计部门对实施的效果进行审查, 如果不符合项目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大化的要求, 则提出整改意见, 要求相关部门整改, 调整项目阶段性偏差, 保障项目目标的实现。

间歇式跟踪审计是对建设项目各阶段完成情况的审计监督和评价, 其审计职能主要体现为监督和评价。此模式的最大优点是节约审计资源, 间歇式跟踪审计不需要驻现场审计人员, 审计人员可以同时监督多个项目;各阶段审计持续时间短, 对项目管理工作的干扰较小;审计人员与项目管理人员接触较少, 审计的独立性较高。其缺点是, 不能实时监控, 同步审计, 是阶段性的事后审计。

间歇式跟踪审计的实施主体主要是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 (含内部审计外包给社会审计) 。这种审计模式可以将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有限的审计人员充分地利用起来, 只要方案合理, 也可以对建设项目基本形成全过程的监控, 对项目中潜在的舞弊行为形成威慑。审计的内容和介入的时间, 可以根据具体审计项目和审计资源的情况, 合理选择, 并非越早开展越好, 越深入越好, 而是以最大程度提高审计效率为目的, 在节约审计资源的同时, 全面地监督项目的建设。

根据间歇式跟踪审计的特点, 其一般适用于建设周期长、阶段划分明显、项目管理和内部控制较为完善的大、中型国家投资项目。此类项目建设周期长, 在国家审计机关或内部审计机构现有审计力量的情况下, 难以实现实时或同步审计。审计机关可以利用项目进度计划, 准确地把握控制点的时间, 在阶段搭接时段进行审计, 控制阶段性偏差。项目管理和内部控制较为完善, 项目质量、成本、进度、安全方面的资料较为完整, 各阶段发生的事件均有记录, 便于审计人员查找证据, 也就没有必要全程实时跟踪。

间歇式跟踪审计实施可根据情况确定审计次数, 对于项目十分复杂的可在各阶段结束后进行一次审计, 对于较为复杂项目可以适当加密审计监督频率。一般情况下, 在决定阶段的可审计1~2次, 审计控制点是:投资机会分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项目立项, 通常仅需监督可行性研究的过程是否科学、合规, 评价项目建设方有无瞒报、虚报, 弄虚作假的行为, 立项的程序是否合规;在设计阶段可审计1次, 审计控制点是:设计方案、设计概算, 监督设计方案的形成是否科学, 评价审计概算的合理性;在项目实施阶段的审计控制点是:招标投标、采购合同、强制性检查项目的实施、隐蔽工程、工程结算, 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多次开展审计, 也可以有重点的分项监督, 例如在合同大量签订时期仅审查合同签订情况, 招投标集中时期仅审查招投标执行情况等;在竣工阶段, 是周期较长的一次审计, 审计的重点主要是:竣工验收、竣工决算, 监督竣工验收的程序, 审查竣工决算;交付使用阶段, 审计的重点转向经营效益审计, 监督项目完成既定目标, 审计次数可根据需要确定。

2. 连续式跟踪审计模式。

连续式跟踪审计就是指审计人员全过程实时跟踪项目的建设、管理情况, 实时地评价、鉴证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的事件, 出具审计建议, 协助项目管理部门完成项目计划目标。就项目而言, 连续式跟踪审计是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的结合。就审计实施的过程来看, 连续式跟踪审计是典型的事中审计, 也就是审计人员作为项目部的一个职能部门, 全程参与了项目决策、设计、实施、竣工、交付使用等各阶段。及时地发现问题, 提出审计意见, 调整项目偏差, 使项目因偏差造成的损失趋于最小化, 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作用。

连续式跟踪审计模式的职能主要是鉴证和评价。其优点是问题发现及时, 审计对按计划实现项目目标的作用较大, 体现了审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免疫功能。同时存在, 审计人员连续跟踪, 审计资源占用较多;跟踪审计成为现场职能部门, 介入项目管理较多, 对项目管理的影响较大;审计人员与项目管理人员长期共处, 审计独立性较弱等不足之处。

连续式跟踪审计的实施主体主要是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内部审计部门开展项目的连续式跟踪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项目建设单位的内部审计通常情况下是进行内部经营管理审计, 当有项目建设时, 建设单位将自己的内部审计部门设置于建设项目实施连续式跟踪审计。审计实务中, 大量的国家投资项目的建设单位聘请工程造价事务所进行连续式跟踪审计, 虽然从形式上是社会审计, 但其实质是内部审计的外包业务。国有上市公司的建设项目一般采用社会审计进行连续式跟踪。社会审计适于参与连续式跟踪审计的主要原因是工程造价事务所审计人员较专业、较容易招聘和组织, 审计成本较低, 可以使人员固定配备到项目。对于内部审计而言, 虽然审计人员较少, 但是对应的审计项目也较少, 也可以有效地组织审计力量。而政府审计则不同, 政府审计人员通常是公务员, 有严格的招考程序, 难以根据需要增减人员, 因此, 政府审计不适合采用连续式跟踪审计的模式。

连续式跟踪审计是完全意义上的实时审计、同步审计, 但因其占用的审计资源较多, 一般适用于周期短、难以准确划分建设阶段、工程技术复杂、变更较多、项目实施环境复杂、可追溯性不强的中小型国家投资项目。项目周期短, 审计人员的占用时间较短, 便于组织调配。难以准确区划建设阶段, 则难以开展间歇式跟踪审计, 需要连续进行审计监督。工程技术复杂、变更较多, 要求随时对变更的可行性、科学性、合理性进行确认, 此时采用连续式跟踪审计, 可以及时地对变更内容进行鉴证, 避免大量变更导致项目成本偏差过大。项目实施环境如果较为复杂, 且后期难以追溯发生事件的真实性, 如抢险救灾项目, 就应采用连续式跟踪审计方式, 避免违规套取国家投资的行为发生。

连续式审计最大的优点是全程实时进行审计评价与鉴证, 但也存审计独立性不强的弊端, 处理不当会形成审计人员参与项目的管理局面。例如通常情况下, 项目部要求审计人员在工程结算款支付凭证中签字, 并作为结算款支付的必要条件, 而这种做法是将审计人员作为项目成本控制的技术人员来看待, 显然影响了审计的独立性, 连续式跟踪审计时应注意避免上述问题, 而应采取独立的审计行文, 仅对工程结算款进行鉴证, 而不出具同意支付的意见。

3. 间歇—连续式跟踪审计模式。

间歇—连续式跟踪审计是一种组合式的审计模式, 将建设项目决策、设计、实施、竣工、交付使用等各阶段的事后审计, 与各阶段期间的连续跟踪审计相结合, 充分发挥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及社会审计的优势, 有效控制项目的质量、成本、进度、安全, 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间歇—连续式跟踪审计可以提供监督、评价和鉴证三大服务, 将政府审计的间歇式审计监督和评价, 与内部审计或社会审计的连续式审计评价和鉴证相结合, 既考虑到节约政府审计资源的问题, 同时顾及实时处理问题的需要, 适用于特大型国家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

特大型国家投资项目是政府审计监督审查的重点, 是民众关注的热点, 例如奥运项目、四万亿投资项目等等, 然而政府审计资源难以满足对各项目进行连续式跟踪审计, 如果仅采用间歇式跟踪审计, 显然不能准确地把握项目资金的运用情况, 这时就需要内部或社会连续式跟踪审计作为补充。政府审计更偏重于对项目执行情况监督和评价, 而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更偏重于对项目事件的鉴证, 政府审计对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对其关心的关键问题要求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进行连续跟踪, 对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提供的鉴证资料, 政府审计可以采信并作为审计证据。

间歇—连续式跟踪审计具备了间歇式和连续式跟踪审计的优点, 取长补短, 具有较好的审计效果, 但是该模式最大的缺点是审计资源耗费较多, 会形成重复审计监督。因此, 目前仅对项目建设周期长, 项目各阶段清晰, 各单项工程交错进行、配合紧密, 工程技术及外部环境复杂, 设计不成熟、过程中变更较多, 项目总体目标明确, 需要大量建设方配合, 而投资渠道多元化的特大型国家投资项目才宜采用。

审计组织实施时, 应由政府审计部门统一部署, 制定总体的审计方案, 指导各项目单位连续式跟踪审计工作的开展, 合理分配审计资源, 界定审计重点, 避免重复审计。随着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为满足各投资主体对项目执行信息的需要, 间歇—连续式跟踪审计模式将成为今后跟踪审计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向。

4. 三种跟踪审计模式的比较。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 三种模式各有优缺, 为便于实务中跟踪审计模式的选用, 应比较分析三种模式的特点、适用情况。

四、结束语

跟踪审计是我国政府审计发挥免疫功能的重要途径, 为了推进跟踪审计的开展, 有必要对其模式进行理论研究。本文构建了三种较为实用的跟踪审计模式, 分析了各模式适用的范围, 初步深入探讨了跟踪审计理论, 对实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篇4:国家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操作规程

一、明确整改范围。审计整改的范围应当包括对财政预(决)算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绩效审计、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等,所有出具审计报告、审计决定和审计移送处理书的审计项目中发现问题的整改,以及审计决定和审计提出的意见、建议的落实情况。审计项目为当年12月31日前完成的项目,当年审计未完成项目列入下年整改对象。

二、建立组织保障。审计整改工作实行行政“一把手”负责制,高位推进,做到组织保障,层层落实,责任到人。一是审计整改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应当设在审计机关的法规部门(或综合、审理机构),以便协调审计机关审计整改工作情况,并负责处理审计整改工作联席会议的日常事务。二是审计机关的审计整改工作应当由审计机关的行政“一把手”组织实施,统一调度。审计机关各业务部门负责人,负责收集、整理、汇总、督查本部门审计项目的审计整改工作,并按期向审计机关的法规部门(或综合、审理机构)报送审计整改工作相关材料。

三、规范操作程序

在审计机关内,要落实好审计整改工作,必须建立一个从审计组开始,到业务部门,再到法规部门(或综合、审理机构),最后到联席会议办公室提请召开联席会议的循环工作机制,完成从梳理、汇总、提交联席会议研究审定需督查事项的全过程。

(一)项目审计组。审计组组长是审计项目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收集并对照被审计单位向审计机关报送的审计整改工作方案的有效性、可行性,并提供必要的业务指导;负责收集被审计单位提交的审计整改结果报告,检查各项审计决定、意见、建议的整改情况,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落实;梳理出已经整改和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情况,对需督查、督办的事项及时报告所在业务部门;负责按项目建立《×××审计厅(局)审计整改工作台账》。

(二)审计业务部门。

1.负责对审计组提交的所有本部门实施项目审计整改工作方案、审计整改结果情况进行跟踪督查。(1)跟踪督查内容:执行审计处理处罚决定的情况;审计揭示问题的纠正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情况;要求自行纠正事项的纠正情况;采纳审计建议的情况;审计移送处理事项的落实情况;其他需要跟踪督查的事项。(2)跟踪督查程序:对照被审计单位向审计机关报送的审计整改结果报告,检查被审计单位整改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被审计单位纠正问题、落实建议和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的情况。

2.在跟踪督查基础上,审定审计组提出的商请有关部门协助落实审计整改工作的意见,并撰写审计整改情况综合报告及填制和汇总本部门《×××审计厅(局)审计整改情况表》,在审计机关分管领导审核后提交给审计机关法规部门(或综合、审理机构)。

3.负责对被审计单位及有关人员违反党纪、政纪的行为,及时移送纪检、监察等部门,对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

(三)法规部门(或综合、审理机构)。

1.负责对审计机关各业务部门审计整改工作台账的检查,以及结合审计复核工作落实项目审计整改的记录和资料的充分、完整性;负责收集、分析、梳理、汇总审计机关各业务部门的审计整改工作情况,汇编《×××审计厅(局)审计整改情况表》,并形成综合报告。

2.汇总辖区内审计整改情况。召开整改工作汇报会。会议由审计机关法规部门(或综合、审理机构)提请召开,审计机关的行政“一把手”主持,审计机关的班子成员及辖区内审计机关、本级审计机关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参加并分别汇报,同时提交书面汇报材料,内容包括审计整改工作具体情况、需要提请联席会议相关部门查处和督办事项。审计机关各分管领导对所分管业务部门审计整改情况点评。法规部门(或综合、审理机构)负责记录及汇编辖区内《×××审计厅(局)审计整改情况表》,并分析、梳理、撰写综合报告。

3.负责本地联席会议办公室及辖区内审计机关审计整改工作的组织、协调及会务等日常工作。包括:对审计机关办公会议审定、须提请本地审计整改工作联席会议研究、督办事项的组织、协调和落实工作,如:负责将被审计单位拒绝执行审计决定、拖延整改工作的行为向联席会议报告;负责对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及时告知组织部门和人事部门;负责制发《×××审计厅(局)提请协助整改事项情况表》,代起草关于提请协助落实审计整改工作的意见,并负责督促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将有关问题的整改及对责任人的处理结果及时书面反馈本级审计机关;负责对辖区内各地审计机关审计整改工作的检查指导工作,以及有关审计整改工作情况的宣传报道和新闻媒体的接待工作等。

(四)审定提请审计整改联席会议督办事项。由审计机关的行政“一把手”主持召开厅(局)长办公会议,审定需提请审计整改工作联席会议督办的事项,研究召开审计整改工作联席会议的其他有关事宜。

四、做好整改考核。审计整改工作应当纳入机关目标管理考核内容。法规部门(或综合、审理机构)负责列出《×××审计厅(局)审计计划与审计整改对照表》,对照审计项目计划,核实审计项目完成、审计档案与审计整改工作台账、审计整改汇总情况,对应纳入整改工作范畴,而不列入整改工作的,所在业务部门负责人负责作出书面解释;当年应故未列入整改工作的,应做好备案,督促业务部门在次年上半年补入,做到不留盲点。

五、落实汇总机制

1.建立汇总表格体系。为便于审计整改情况的分析、汇总,应当建立一套工作表。主要是:《×××审计厅(局)审计整改工作台账》(表1)、《×××审计厅(局)审计整改情况表》(表2)、《×××审计厅(局)提请协助落实审计整改事项情况表》(表3)、《×××审计厅(局)审计计划与审计整改对照表》(表4)。上述各表分别在审计组、业务部门、法规部门(或综合、审理机构)逐次填报完成。

2.规范报送资料。一要规定报送时间。因为对审计整改工作联席会议一般每半年召开一次(一年二次),因此,审计机关各业务部门及辖区内各审计机关应当分别于当年7月、次年的4月前分别将当年上半年、上年度下半年的审计整改工作情况书面提交给审计机关的法规部门(或综合、审理机构)。二要明确报告内容,应当包括:审计报告、决定、移送书等的整改落实情况;审计整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审计整改的效果、建议和要求。

(作者单位:上饶市审计局)

篇5:国家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操作规程

2014年3月27日浙江省审计厅发布浙审投〔2014〕27号文,印发了《浙江省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实施细则》,该细则对审计程序、审计内容和方法、跟踪审计质量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和阐述。现根据该细则及浙江省交通厅对跟踪审计的要求,制定适合我公司交通项目跟踪审计业务的操作规程。

一、工程建设前期的跟踪审计工作

1.招标阶段审查内容:招标文件、招标补遗书、招标清单编制说明、招标清单列项、招标清单数量(根据业主要求)、招标控制价审核(根据业主要求)。

2.合同签订阶段的审查内容:询标纪要、合同文件。

3.其他事项审核(如勘察设计费、招标代理费等)(根据业主要求)。

二、施工阶段的跟踪审计工作

(一)中期计量审核 1.支付报表审核 ① 开工预付款的支付 ② 开工预付款的扣回 ③ 材料预付款的支付 ④ 材料预付款的扣回

注意事项:以上事项审核时需关注支付条件是否符合招标文件的规定,检查计量支付表所付资料是否齐全;是否按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进行扣回。⑤ 材料调差 注:本项审核注意事项详见工作底稿要求。2.计量表审核

对每期的计量进行逐项审核。注意事项:

① 注意计量的首要前提条件是事实存在且为质量必须达到合格(如要求为质量为优良,而实际为合格时,应按招标文件的规定处理,且需注意结算的单价是否需调整)。关注计量表是否符合要求(如质检单编号是否填写、是否有质量报验单等),发现不符合规定时,及时向建设单位提出审计建议。

② 严格按照招标文件(包括招标补遗书、招标清单编制说明)计量支付条款的规定和合同文件的约定进行计量。

③ 除100章外,每一项计量都应有相应的计量依据(如图纸、设计技术联系单、工程变更报告单等;涉及检测、试验费用等子目时,应取得相应的成果文件)。

④ 密切关注重复计量问题(包括同一事项在同一子目中多次计量,同一事项在不同子目中计量等),熟悉建安费的各项费用组成,熟悉定额,了解各个分项工程的施工工序。

⑤ 对于资料不足,暂时无法计算的工程量,原则把握暂不统计至审核工程量中。如建设单位要求暂计时时,仍需对计量情况作大致的了解和分析,对可能存在重复、交叠等不合理的情况,仍需及时提出审核意见或审计建议,告知建设单位及时处理。⑥ 对于子目名称描述不够详细的以米、平方米、个、套、座等为计量单位的子目,需与招标图纸进行比对,如与招标文件有较大偏差或存在细微偏差但可能对造价产生很大影响的,应对投标单价进行调整。

⑦ 审核过程中应融会贯通,随时注意各章节、各子目之间的关系,以及彼此之间对工程量、单价存在可能的影响。注意变更与施工图的相互联系与影响。

⑧ 此外,对于100章的子目,除需按招标文件计量支付条款的规定外,需注意的有:a、保险(关注保险险种、期限、费率)。b、临时工程(关注支付比例、招标图计划及投标施工组织设计与实际的对比)。c、安全生产费(见公司对安全生产费专项审核规定)。

3.变更审核 ① 变更理由审核 ② 变更工程量审核 ③ 变更单价审核 注:详见变更审核要求

4.索赔事项审核

注:详见索赔事项审核要求

(二)现场跟踪审计 1.关注合同执行情况(1)关注转让、转包与分包

① 转让:除合同另有约定外,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一方当事人不得将合同权利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也不得全部或部分转移合同义务。

② 转包:承包人不得将其承包的全部工程转包给第三人。③ 分包:a.承包人不得将其承包的全部工程肢解后以分包的名义转包给第三人。b.承包人不得将工程主体、关键性工作分包给第三人。c.除专用合同条款另有约定外,未经发包人同意,承包人不得将工程的其他部分或工作分包给第三人。d.分包人的资格能力应与其分包工程的标准和规模相适应。e.按投标函附录约定分包工程的,承包人应向发包人和监理人提交分包合同副本。

从何入手?要做哪些工作?

(2)关注招标文件规定的主要人员的到岗情况

① 从程序上核查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对人员到岗情况相应的考勤制度是否健全完善。

② 对主要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到岗情况进行抽查。

(3)关注招标文件规定的关键施工设备、临时设施进场和退场情况 ① 从程序上关注监理单位对施工设备、临时设施进场的登记制度是否健全完善。

② 根据监理单位的登记记录资料对现场施工机械及临时设施进行抽查,核查是否存在未经监理人批准,私自将已按合同约定进入施工场地的施工设备撤离施工场地。

(4)关注材料及工程设备进场和退场情况

① 从程序上关注监理人对主要工程材料及工程设备进场时相应的登记制度是否健全完善,台账记录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材料的质量和品牌是否符合合同要求,是否具有产品检验合格证、质量检验单和出厂合格证)。

② 必要的现场抽查,填写相应的记录表(签证单)。(5)关注工期 ① 关注监理人对总体进度计划和月进度计划的审批资料是否完整。② 核查每月的实际进度与月计划进度是否存在明显滞后现象,若存在明显滞后现象,需关注滞后原因,关注监理人对滞后引起的工期延期的审批情况或所采取的措施。

③ 如属于承包人自身原因引起的工期延误,在监理工程师签发监理指令后施工单位未有明显改进,致使合同工程在合同工期内难以完成时,应按合同规定处理。

2.关注现场施工情况

① 了解各阶段施工进展情况,以确定下一阶段是否涉及隐蔽工程的施工(也可先从取得的工地例会汇报材料中了解本月已完工作情况及下月的大致计划),在跟踪审计汇报中应对工程进度进行形象的表述(应附有影像资料)。

② 熟悉即将施工的隐蔽工程图纸,可通过现场勘察、测量等方法对隐蔽工程施工量进行抽查。如必要时,要做好现场记录和取证工作,对关键部位需拍下照片或影像作为证据。资料和证据要整理清楚,以备事后核查。

③ 关注安生生产情况,如发现现场实际情况与所报的计划不符或存在安全隐患,拍照取证,并及时形成跟踪审计意见单(或审计建议),报送相关单位。

④ 现场核对和验证:对于计量审核过程中对图纸不理解或对计量情况有疑问的,需及时到现场核实,必要时拍照取证或现场签证。如发现现场有未按图施工或存在质量问题的,应及时形成跟踪审计意见单(或审计建议书),向相关单位汇报。

⑤ 其他事项(根据业主要求)。

三、竣工阶段的跟踪审计 同结算审计。

篇6:浅谈国家建设项目投资跟踪审计

事业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什么样的“豆腐渣”工程,事后调查它的每个程序都不同程度存在问题,说明从招投标、施工、监理、竣工、决算等加强投资监管是非常必要的。而目前开展的建设项目投资的审计大都是事后的某一方面的静态审计,所起的作用不够全面,不够大。而跟踪审计则是将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起防患于未然的作用,更能达到投资审计的目的。

一、审计思路及审计方法

(一)建设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的审计

1、对项目建议书的审计。项目建议书在编制前审计就要介入,要审查对建议书中提到的项目是否符合上级投资方向,如果符合投资精神就要对项目建议书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审计如:建议的必要性和依据;批建规模、地点的初步设想;建议条件、协作关系;投资估算、资金筹措;项目进度效益评估等,审查其是否真正客观实在地进行了阐述,倘若与事实不符必须立即提出停止行为的建议,力争将事情处理在萌芽状态。对于项目的建议依据可采取重点审计的方式。

2、对可行性研究的审计。项目被批准后,就可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在这个阶段审计要积极主动去参与,瞄准每个步骤,是否进行了实地调查、勘察,各种数据资料是否准确,来源是否可靠,是否有符合规定的依据,也就是说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不能放松一点,这将关系到项目是否能实施,是否能发挥作用的大问题。同时还要注意项目环保评价手续是否齐全。

3、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及工程预算的审计。为了不影响业主的工作,可待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及工程预算的编制做完后再进行审计,这个阶段要紧紧结合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要看初设内容是否全面,是否在编制预算中正确使用定额,检查预算的编制是否漏项,是否是最合理的方案,看图纸是否为具备资质的单位设计,是否经过图纸、预算审查。

4、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健全而有效的规章制度是加强管理、协调运行、规范操作、提高效益的重要保证。重点检查是否建章立制,制度是否完善,是否存在不相容职务未分离、职责权限不明确、未形成制衡机制等情况。通过审计,帮助被审计单位完善制度,从源头上加强项目控制,提高建设管理水平。同时经常性地对规章制度执行是否有效进行跟踪,防止制度形同虚设,避免出现大问题。

5、对征地拆迁情况的审计。征地拆迁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近几年来引发矛盾较多、造成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审计其程序是否合法、手续是否完善、政策是否公开、标准是否到位。通过审计,要让政府对群众的补偿执行到位,要对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完善的方面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供政府决策。

6、对招标投标情况的审计。对建设项目招投标的审计,是跟踪审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主要对招标文件、评标办法的内容是否合法、合规进行审核,及时发现错误,提出完善、修改意见,避免执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和损失,如:对招标文件中有关投资控制方面的条款,对招标代理机构起草的招标文件草案、对工程量清单中的错项、漏项等;对招投标的过程进行审计,及时纠正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促进工程招投标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7、对工程合同的审计。加强对合同条款的审查,即在正式合同签订前,审查合同具体条款的合理性、合规性。重点审查合同与招投标文件内容相矛盾的条款、补充条款和注意事项等,促进合同条款完善,防止因合同内容有误或遗漏而造成建设资金的损失浪费。加强对合同履行的监督,即在合同签订后,注重监督合同双方严格执行合同条款,维护合同的严肃性和双方的合法权益。审查有无违法转包和违规分包的现象,纠正违反合同条款和执行合同不到位的行为,促进严格履行合同。

(二)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审计

1、对施工准备阶段的审计。施工准备阶段是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之一,主要把握好项目法人质量控制、监理工作,涉及施工单位各方面的问题。项目法人质量控制是否通过资质审查,按法定的招投标程序选择了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并实行合同管理,各种合同是否规范、合法有效,是否建立了质量管理制度,是否组织了设计与施工单位的设计交底。审计监理单位是否有相应资格等级证书,所派监理人员是否有岗位证书,是否对施工单位图纸进行了签发,是否对施工单位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进行过审查。审计设计单位是否有承担相应资质勘测设计能力。设计单位是否将经过会审后的资料做过技术

交底。设计质量是否满足工程质量、安全需要的规范要求。大中型工程设计单位是否派代表到施工现场。审计施工单位是否有承揽相应施工任务的资质,施工单位是否制定了完善的质量责任制考核办法等。

2、对材料、设备采购情况的审计。审查应该由政府采购的项目是否实行了政府采购,材料、设备采购以及材料差价调整有无相应的管理办法,是否得

到严格执行,采购价格的确定是否合理。通过审计,促进被审计单位规范选择供应商,比价确定价格节省投资,预防腐败现象产生。

3、对项目施工阶段的审计。项目施工阶段的审计要把握好设计单位、监理单位、项目法人的代表是否按规定到位;各个部门的管理措施资料是否到位;实际施工单位是否与合同单位一致,工程的分包是否经过建设单位按规定认可的原则办理,对工程质量事故,施工单位是否有报告,是否保护现场并配合处理。主要材料是否有合格证、质保书,隐蔽工程的有关图片、文字资料是否齐全;有关工作日志、施工资料是否齐全;施工单位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设计变更是否按程序办理;工程预算款及结算是否按合同办理;属政府采购的项目是否按相应的规定办理。这个阶段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关系到工程质量好坏,审计质量高低的问题,对审计评价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

4、对设计变更情况的审计。工程通过招标投标后,设计变更成为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施工单位往往以低价中标,然后通过施工过程中各种变更的机会不合理增加造价,以弥补低价中标造成的损失。因此,对设计变更的审计是跟踪审计的一个重点,审计主要应对设计变更的合理性、经济性乾审查,审查设计变更手续是否齐全、变更理由是否充分,以及是否有利于节约投资和保证质量。特别是对隐蔽工程,要尽量对真实性做到“心中有数”,检查监理工程师的签证,防止弄虚作假。

(三)建设项目竣工决算阶段的审计

1、对试运行工作的审计。项目建成后的试运行工作,审计要跟踪把握好是否具备试生产的条件,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试运行是否达到原设计的要求,运行记录是否齐全结果如何。

2、对竣工验收阶段的审计。竣工验收阶段的审计要把握好是否按分项验收、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进行;是否按预验收和验收的程序办;验收的竣工报告、图纸、文件是否齐全;是否及时办理了交接,竣工财务决算是否合规,对工程节超情况以及剩余资产是否妥善处理。是否有批准后的验收申请;验收中设计、建设、施工监理、地方质检部门、管理运行单位以及计划审计、档案等专业人员是否齐全;验收中提出的问题是否按规定进行处理。这是项目建设的历史资料,一定要通过审计工作将历史的珍藏资料收集齐全,妥善保存。

3、对竣工决算的审计。检查工程结算和工程财务资料,核对甲乙双方材料决算表,超、欠材差计算是否正确,结算凭证是否合法。检查工程库存物资的财务处理是否合规。检查待摊投资的真实性、合法性,工程建设配套设施费用支出、贷款利息和资金占用费是否真实,其分摊是否合理,有无挤占工程投资支出;审查各种非正常损失费用的真实性,核销有无经过有权部门审核批准;已摊销待摊投资是否真实、合理,投资决算报表中相关数据是否配比。检查建安工程投资真实性、合法性,审查竣工图纸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审查竣工资料与实物是否一致;依据竣工图纸、工程签证资料和工程量计算规则,细致、认真地审核、复算工程量,确定工程量的真实性,以及工程定额套用与取费或者应用投标单价的准确性。审查合同中关于工期、质量等奖惩条款的实际执行情况。检查建设项目基建收入、节余资金,重点检查建设期间收入的形成和工程投资节余资金分配比例的真实必、合法性。检查建设项目交付使用资产,主要检查“交付使用资产总表”、“交付使用资产明细表”,核实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是否真实,是否办理了验收手续和交付的递延资产情况等。检查尾工工程,重点检查建设单位预留建设项目未完工程投资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另外,整个过程审计后按审计报告的要求要尽快形成审计报告并与有关方面多沟通,同时还要抓好报告中提出问题的处理和落实。

二、跟踪审计中需要重视的几个方面

(一)审时度势,把建设项目投资跟踪审计纳入重点审计范畴。审计机关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责,应是强化财政资金和公共资金的审计,严格规范资金的征、管、用。近几年来,建设项目投资增长较快,建设项目投资成为财政资金的重要“出口”,建设项目投资审计应顺应形势成为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虽然投资审计工作所面临的困难、压力和阻力虽然较大,但这项工作做好了,对于树立审计权威、扩大审计影响、提升整体审计效果,能起到立竿见影、事半功倍的作用。为此,要迎难而上,拓展建设项目投资审计领域,把投资审计工作作为搞好审计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在人力、物力和组织领导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开创建设项目投资审计工作的新局面。

(二)理顺关系,争取党政和有关部门、单位的理解和支持。由于部分部门特别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等,对建设项目投资审计工作不理解,认为审计机关只能对建设资金的来源、财务费用等进行审计,而无权对工程结(决)算及预算执行进行监督,致使我们的工作面临很大的困难和阻力。对此,我们首先积极主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积极向政府主管领导及有关部门宣传《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精神,争取理解和支持。其次,确立“有为才有位”指导思想,不等不靠,真抓实干,理直气壮地开展建设项目投资审计工作。敢于坚持原则,用事实说话,以实际行动打开工作局面,让显著的审计成效得到了党委、人大、政府的肯定,同时要逐步改变了有关部门的看法,取得理解和支持。

(三)做好后盾,全力支持审计人员开展工作。国家建设项目投资审计人员长期处在核减虚假工程造价的风口浪尖上,工作担子重、压力大,有时甚至受到“包工头”等跟踪、威胁和恐吓。对此审计机关的领导一方面注意经常了解干部职工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开展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他们的事业心、责任感;另一方面领导班子敢于负责,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注意为审计人员分压、减压,想法设法保障审计人员的安全,为审计人员提供宽松的工作环境。启动激励机制,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审计组和审计人员进行物质奖励和记功表彰。

上一篇:京剧脸谱介绍下一篇:小学生涯中的最后一个秋游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