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幼儿为主体

2024-04-09

以幼儿为主体(精选8篇)

篇1:以幼儿为主体

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促进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师适当的主导作用下,充分体现了孩子的创新性和主体性,这就是当前幼儿园活动课程的新变化——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促进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一、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幼儿

新教育主张以个人为本位,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确定教育的目标并实施教育,从知识本位和个人本位出发,引导每一个幼儿发展个性、舒展自我,达到自我实现。通过对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改变,充分尊重、信任、激励幼儿,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幼儿自主发展。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个别性和独特性应该受到尊重与重视。因此要根据每个幼儿的兴趣、需要、水平,因人施教,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幼儿,让他们更自由、更主动地学习。

主体性发展是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要关注幼儿个性特点、充分挖掘其个性潜能。在一日活动中,要以幼儿为出发点,针对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不同的个性,设计、安排各项活动。教师在组织、安排课程、游戏等活动时必须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制定其目标、规则及方法。如,在组织游戏活动时,教师要转变角色,视自己为幼儿并以幼儿是游戏的主人为出发点,选择游戏的内容,难易程度,目标和方法;在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养成教育中,更要注意幼儿的主人翁地位,否则可能会在无形中扼杀幼儿的天性,使习惯养成的过程变成了奴役幼儿的过程。

二、科学、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师应充分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个主导者,充当的是参与、促进和指导的角色,引导幼儿自己动脑,善于思索,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幼儿自觉的能动性,启发幼儿积极动脑,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育者,教师更多的是作为知识的启发者,而非灌输者。

以往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始终处于控制与被控制,服从与被服从的地位。当今教育理念要求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关系,提倡尊重幼儿,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幼儿;根据幼儿的需要、兴趣和能力,提供更多的选择,发挥幼儿在学习与发展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加强教师对个别幼儿的了解,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互动和教育。教师的传统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要发生很大的转变。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进行必要的角色调试以适应改革的大潮。

1、积极参与,促进教学

在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参与到幼儿的学习活动中,而且要成为幼儿学习的促进者。如,在表演区的活动中,以游戏、音乐贯穿一起,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幼儿表演主持人、模特儿、魔术师、杂技演员等角色。幼儿通过角色的扮演,充分发挥了并提高了创造力和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

2、因材施教,主动创新

新的教育观念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活动中既要体现共同性,也要体现差异性。同时要重视幼儿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作为主导者,教师应不断地参与幼儿游戏,体会幼儿的学习经验并结合活动,科学地组织、实施活动。

三、全面促进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拉夫尔.泰勒曾经说过:“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发生,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泰勒的这一说法说明真正的教学是让学生主动去学,让学生有机会去学。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幼儿的能动的主体作用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没有幼儿主动的加工消化,没有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单凭教师的灌输,是无法实现教育目的的。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要使幼儿在教师的主导下,始终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

幼儿在自由、轻松的空间环境里很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兴趣的带动下能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

1.创造主动的游戏环境,激发幼儿的主动性

教师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共同参与游戏环境的创设,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及均等的游戏机会,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在与材料和伙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和学习彼此的经验,促进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让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学习,在自主性游戏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幼儿主动学习的前提,是他们在活动中能够主动地选择、参与、探索、决定和表达。

幼儿是在主动的活动中得以发展的,所以环境布置非常重要,应有利于幼儿自主、自由的活动,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如,活动角的创设便于幼儿主动、自由地利用该环境开展活动,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又如,幼儿园室内环境的布置应能满足幼儿自主、自由活动的需要,提供给幼儿动手、动脑、自由交往、自我发现的机会,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能力,自由地选择活动。

2、在兴趣、游戏中产生主动性

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对所认识的对象发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让幼儿产生主动的探索愿望和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在组织游戏活动时必须尊重并保证游戏的基本特点——主动性和自愿性。如,对角色游戏的指导中,要保证幼儿主动、自愿、自由地选择主题、分配角色,而结构游戏中则要保证幼儿自由地建构,对有规则游戏的指导既要教给幼儿游戏的玩法又要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进行游戏。不管是对哪种游戏的指导,都要不妨碍幼儿游戏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要把教师的意愿强加于幼儿,这才能保证幼儿在主动、积极、愉快的游戏中得到发展。如,在区角游戏中,让幼儿拥有足够的自由——自由地选择区角,共同商量所在区角的主题、人员安排等具体要求。在玩小医院的游戏中,扮演医生和护士的幼儿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不厌其烦地给“病人”看病、打吊水。只有充分调动了幼儿的主体性,才能达到一种有效的学习。

3、让学生自主探究

在组织教学、游戏时,教师既要启发幼儿参与的动机,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幼儿实际,为幼儿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创造幼儿自主发展的条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幼儿的主体作用。事实证明,幼儿在主动游戏中的体验是特别重要的。只要孩子们有自由的时间和机会,他们的创造力是惊人的!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因此,在幼儿的教学、游戏等活动中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十分重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主体的能动作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尊重幼儿,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幼儿的发展为本,关注每个幼儿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培养符合21世纪需要的有用人才!

篇2:以幼儿为主体

论语》

《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篇3:以幼儿为主体开展生成教育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因此幼儿园教育应“关注个别差异, 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1], 在课程设置和内容上给予幼儿自由选择的空间, 以幼儿为主体, 开展生成教育。

一、教学实录

在主题探索活动中, 我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兴趣指向选择主题, 然后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提出相关的活动内容、问题及环境设置等建议。如, 在主题《蜗牛的秘密》的中, 我带孩子们户外寻找而各种蜗牛。牛牛兴高采烈的跑来, 举起手给我看:“老师, 我找到了蜗牛。”一群孩子围过来:“我看看, 我看看。”“它是活的死的呀?”“活的, 刚才还在爬呢。”“我也找到蜗牛了!”于是, 我们把蜗牛带回教室饲养。我们在硬纸壳里洒上一些潮湿的泥土和沙子, 给蜗牛建了一个家。第二天有的孩子带来了菜叶、瓜果等食物喂养蜗牛。通过喂养, 孩子们了解了一些有关蜗牛的生活习性:原来, 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它的头上有两对触角, 一对长, 一对短, 爬动时头伸出, 当受到威胁时, 它的头和足便缩回壳内;蜗牛喜欢吃甜食, 如草莓、香蕉、橘子等, 还喜欢吃菜叶、瓜果的皮, 但不喜欢吃葱、蒜、姜等带刺激性的蔬菜。

一天, 我们参加户外跑步比赛, 这时, 有孩子问:“小蜗牛老憋在家里太闷了, 它会不会也想出来, 到处爬一爬呀?”“我们让蜗牛也来比赛, 看谁爬得快吧。”于是, 每个孩子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蜗牛, 我们进行“蜗牛赛跑”。但随之问题出现了, 蜗牛不认识方位, 不会按照跑道的方向向前爬, 怎么办呢?很快老师和孩子们想出好办法, 每位小朋友一个红点, 代表蜗牛赛跑的起点, 赛跑结束时, 不考虑方向的问题, 只测量蜗牛起点和终点的长度。孩子们为了让自己的蜗牛快点爬, 拿着菜叶不断逗引, 看着蜗牛憨态可掬的模样, 十分有趣。蜗牛爬的太慢了, 萱萱、亮亮等不及, 悄悄把蜗牛移到稍远的地方。一会儿, 龙龙喊起来:“看, 我的蜗牛爬过的地方有条湿湿的线。”接着, 纷纷有小朋友响应。原来, 蜗牛身上有粘液, 它爬过的路上总会留下一条湿湿的线。萱萱、亮亮看看自己的蜗牛, 留下的路线从中间断开了, 他们很难为情地把蜗牛移了回去。看来, 投机取巧的办法是行不通的, 无论做什么事情还是要脚踏实地呀!

二、话题搜索

生成教育已经成为近期幼儿教育的热点话题, 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应以幼儿为主体, 开展生成教育, 请看:

话题 (一) :以往, 在孩子讲话的过程中, 我常常打断他们, 要求他们把话“说完整”、“说对”, 现在我才知道, 这样的“打断”, 既不尊重孩子, 使孩子讲话的积极性受到挫伤, 也违背了以幼儿为主和生成教育的观点。

话题 (二) :在过去, 我总认为生成教育就是全部选择幼儿生活中的主题, 或直接在生活中进行随机教育, 把活动方式尽可能改造得像在玩耍。在进行生成教育中我才明白, 外部的“热闹”是虚假的, 幼儿通过“挑战自我”获得的成功才是真实的, 更高层次的。应该以幼儿为主体, 将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融合起来。所以我会有预成的部分, 并以幼儿为主体, 根据幼儿兴趣对活动内容进行选择、调整, 体现生成性。

三、经验点击

开展生成教育的关键在于在日常工作中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 从中发现幼儿的学习主题[2]。此外, 教师要善于创设活动情景, 给予幼儿更多的生成机会;要善于捕捉随机教育的契机, 并把教师的主题变为幼儿感兴趣的问题[3], 促进生成和预设的相互转化, 在更高层次上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现介绍几点经验:

(一) 在考虑教育活动方案时, 多几种假设, 多几种课程发展的可能性, 以便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对孩子的不同反应有所应对。

(二) 当发现孩子真正感兴趣而且有价值的事物时, 大胆打破原来的计划, 调整教育活动内容。

(三) 当发现原定的活动时间、进度不符合实际情况时, 不要拘泥于原不定期计划, 应顺应事情的自然发展, 因势利导。

(四) 经常对实际进行的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结构进行反思, 如果发现明显的缺陷, 应该及时调整。

总之, 学习任何新东西的时候都不要简单化, 既不要简单化地“拿来”新东西, 也不要简单化地否定旧东西。新东西是层出不穷的, 今天的新东西, 明天可能就是旧的。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化地、匆匆忙忙地追赶潮流, 可能会像掰棒子的狗熊那样, “掰一个扔一个”, 永远不能积累下多少东西。

参考文献

[1]薛菁华.纲要:引航幼儿教育.早期教育, 2001.12.

[2]黄铮.教师参考用书, 二期课改的新亮点.上海托幼, 2002.11.

篇4:幼儿园的环境创设须以幼儿为主体

一、环境创设应让幼儿参与设计

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应该让他们按照自己意愿和想法来设计创设教室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对幼儿来说也更具有教育意义。如大班的孩子在老师的启发下,准备创设《叶子》的主题环境。在孩子们的热烈讨论下,决定通过画和剪贴的形状以分工合作的方法来完成,主题的内容也是由孩子们自己确定的例子,孩子们可带劲了,他们纷纷从家里带来在各种大树下照的相片。于是,这幅大型的主题剪贴画上,就有了用叶子做出各种各样的动物、花、房子……当整个主题创设完成的时候,孩子们兴奋极了,他们不但被这种特有的艺术美所深深吸引,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对叶子有了更深地了解。

二、提供相适应的材料与作品,让幼儿参与布置

教师提供材料与作品,是幼儿参与教室环境创设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也是十分重要且具有良好效果的教育过程。我们在每个教室内都置有一个“百宝箱”,里面收集了幼儿从家里带来的各种瓶、盒、罐、小挂历、旧包装纸、吸管、矿泉水瓶、螺壳等自然物材料,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孩子们用牙膏盒做成了高楼、汽车、把易拉罐装饰成了各种小动物,让螺壳变成了许多可爱的数字宝宝,用吸管拼贴出漂亮的图案。用这些作品来装饰我们的教室,孩子们可真开心,从而对收集寻找各种各样的废旧物品幼儿更感兴趣了,幼儿在积极投入,参与的过程中,其想像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在幼儿参与布置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如大班孩子创设的《过新年》、《叶子》的主题,中班孩子创设的《伞的世界》、《各种各样的蘑菇》等主题,都是老师通过组织幼儿讨论,按照幼儿的想法、看法、再同他们一起把大家的作品巧妙地结合在一个整体中的,这种把幼儿的作品组合起来进行环境布置的形式,也使每个幼儿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在亲自参与环境布置的教育过程中,获取了新的知识经验,也得到了能力上的培养。而幼儿对自己布置的环境也有一种特殊的钟爱和亲切感,这样会更充分地激发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三、利用环境进行主动活动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是通过他自身的感知和活动来形成的,所以教室环境的建设为幼儿通过主动活动获得知识经验,提高能力创造了条件。同时,幼儿的活动表现又为教室环境的再建设提供了依据。

在我们所创设的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的环境中,幼儿主动活动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孩子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老师为他们准备的各种材料,通过自发的学习或游戏来获取知识经验,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活动,选择、调整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按照自己的意愿探索、尝试,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使自己的能力水平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而老师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时调整活动环境,使得环境内容能真正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在幼儿参与教室环境的整个过程中体现了师生、人与环境的互动,这样的环境建设便是有更高层次、更深刻内涵的教育作用。不仅在物质形态上更为生动、丰富、更充满童趣,而且升华为一种更高级的精神形态,即形成幼儿良好的心理环境。幼儿参与教室环境建设,能使教室环境更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更能激发他们对环境的兴趣与注意,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要,使环境与幼儿、老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产生互动作用,形成幼儿和谐的生活空间。从而对幼儿的知识、情感、意志、行为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四、发展幼儿活动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新《纲要》提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创设了区域活动环境。

区域活动作为一种开放性的教育活动,受到孩子们的欢迎。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区域活动为幼儿的感知、操作、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在区域活动中,老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合理的空间和充足的时间,还有营造出的宽松和谐的氛围都为幼儿的主动学习和探索创造了条件。在活动中,孩子们自由地选择老师为其提供的各种材料,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活动,老师不多加干涉,只在观察、了解幼儿的基础上给予适时的帮助、鼓励与指导。所以,孩子们学得轻松,没有任何压力,无论是能力强的还是能力弱的幼儿都表现出了相当高的热情。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获得了许多能力范围内的经验和知识。小班的幼儿在玩水的过程中,发现水能够流动,水是没有味道的,水是用手捉不住的。中班幼儿在玩颜色的过程中,发现两种颜色混合会发生变化。大班幼儿在给电动玩具装电池的操作活动中,发现电池装反了,玩具车就不能开,然后他们又发现电池上标有“十”、“—”这两个符号,于是,在下一次的操作中便有了经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活动兴趣越来越浓,活动的积极性,自主性与创造性也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在各个活动区边玩边学尽情地表现自己。

五、给幼儿一个交往的空间,共享求异创造表现的成果

大班幼儿的交往意识逐渐增强,孩子交往的对象让孩子与同龄的、异龄的、不同班级的孩子交往,与不同的对象分享我们求异创造表现的成果,让他们享受开放式交往的乐趣,从而保持孩子进一步求异创造表现的兴趣。当孩子们在参观别班的区域时,眼中流露出的欣赏目光,让孩子们得意极了,还有一些弟弟妹妹看到哥哥姐姐们精心制作的成果,那种羡慕的神情,给幼儿一个良好的学习开端,也使大的孩子们为自己自豪。

篇5:以幼儿为主体

伴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进一步贯彻落实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幼儿园立足实际,借鉴园本教研中所倡导的思想,扎实有效的开展园本教研工作,注重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积极探索适合幼儿园发展的新路,形成有特色的“园本教研”及“园本培训”模式,促进幼儿、教师、幼儿园的共同发展。

一、积极探索园本教研的有效机制,紧紧把握幼儿园发展的核心

(一)以健全的教研制度保证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

建立教学观摩制度、备课听课制度、园本教研制度、师徒合作式研究制度、课题管理制度、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建立交流制度、教研工作奖惩制度、教师培训制度、高级教师讲座制度、教研组工作职责等,以制度规范教研工作,并由教研室主抓教研活动的落实,保证了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以求实创新的态度开展丰富的教研活动

教研室定期督促、分析、调整教研活动和教研计划,探索多种形式的园本培训和园本教研机制,通过实操游戏、团体心理训练、理论学习、教学观摩、集体参与式讨论、头脑风暴、实操练习、集体备课、一课多研、高级教师讲座、案例评比、外出学习心得分享、新诗歌朗诵、建立教师成长档案等形式,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研环境和学习氛围,让老师体验教研活动的快乐,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实现“教——学——研”三位一体的教研形式,实现以研促教,以教促研的良性循环。

(三)以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保证教研的顺利实施

我园的各项计划已经形成 “一条龙”体系:全园计划——保教计划——教研计划——年级组计划——班级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目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使得全园保教工作有一个整体的目标,避免了杂乱与盲目,体系的建立保证了教研活动的顺利实施。

二、教研内容注重围绕教研重点,着眼于解决教师当前遇到的问题

园本教研要以《规程》和新《纲要》为依据,以园本研究为载体,找准幼儿园所要解决的教研核心问题,紧密结合教师日常的教学、教研工作,以教研制度为依托,以组织活动为载体,以有指导的自学为基础,通过多种途径,强化教师自修反思和研究提高,逐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行动研究能力。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所产生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已越来越多,问题不解决直接会影响到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质量。为此,要找准本园的教研核心问题,有目的地制定教研规划,一步一个脚印有的放矢地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园本教研,立足园本,注重自培,通过改变传统的教研模式,针对问题,加强反思,向日常教研要质量,以此为突破,既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又全面提升教师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能力,保证了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一)加强业务学习,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教育改革,教师是关键。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园从加强业务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入手,培养教师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注重从“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充实教师的能力结构、增强教师专业意识”的角度出发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我们坚持每周二、三的业务学习,边学习边讨论,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力求打开每一位教师的心门。先后针对教师存在的薄弱问题,如“集体阅读”、“环境创设”、“幼儿歌曲教学”“计算教学”、“幼儿科学教育”、“幼儿园诗歌教学、看图讲述教学”“幼儿律动创编”等方面进行了参与式的培训学习,结合教师的活动反思进行讨论,共同想办法,解决在实际工作中的疑惑。通过多形式的学习活动,教师们已经认识到陈旧的教育观念仍影响着自己的实际教学,专业化水平的欠缺更影响着自我的专业成长,从而更加明确了自我的发展方向,为建设一支研究性的教师队伍、建构学习型的组织奠定了基础。

(二)探讨新形势下幼儿园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

我园始终将将主题教学、集体教学作为研究探讨的重点,探讨幼儿人数多的情景下进行集体教学的可行性,探讨集体教学的价值,改善集体教学的教学方式与组织形式。通过每位教师公开教学、集体听课、自我反思、互评互议、一教多研、有针对性的学习提升等形式,让大家进一步明确幼儿园集体教学的任务、形式、教学策略与价值、方法等。经过几轮的公开教学观摩,大家看到了在教材选择、教法选择、教具选择、把握幼儿特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看到了教师自身素质发展对教学的影响,不再盲目乐观。每个人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业务发展上,都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以此为基点,我们提出要关注平时的教学,向日常的常态教学要质量,提倡“站住讲台,站稳讲台”,切实通过有效的集体教学达到“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目的。

近几年,我们先后进行了“阅读教学研讨”、“歌唱教学研讨”、“计算教学研讨”、“看图讲述教学研讨”、“律动教学研讨”、“诗歌教学研讨”等,探讨总结出不同学科、不同年龄班的集体教学策略,形成了我园集体教学的风格,受到了多所参观幼儿园教师的好评。

(三)研训一体,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我园非常重视各级各类的继续教育培训,积极创设条件让教师参与到培训之中,并将培训纳入到幼儿园发展规划中,保证了实施。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准

为了建立一支具有敬业、精业、乐业的专业化实幼教师队伍,我们加强了对教师的师德培训,先后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的文明行为规范》、《实幼教师的十要十不准》、教育局“关于集中整顿不规范办学的安排意见”等制度、法规和文件;开展了一系列“讲奉献、颂师德”演讲活动;制订了兰州市实验幼儿园教师文明行为规范,兰州市实验幼儿园教师素质建设方案;评选家长心目中的好老师;开展“实验幼儿园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职业精神”大讨论。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净化了实幼的育人环境,强化了师德规范与园风建设。

2.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技巧

我们从优化教师个体素质入手,采用多种形式鼓励教师坚持学习业务,提高技能技巧。如定期进行音乐、美术技能技巧的培训,由专人负责,制定专项培训计划。三年来,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教师们学以致用,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18本早期阅读图书教师用书的图书绘制工作,使培训和教学紧密联系起来,教师自制图书形象生动,受到大家好评。趣味手工制作的培训让教师明确了手工制作的类型,并学会了平面制作、立体制作、泥塑、美术创意、废物利用的基本方法,为手工教学打下基础。在音乐培训方面加强了教师弹唱基本功培训、和声视唱培训、欣赏名曲培训,还组织教师学习幼儿集体舞和律动的创编,坚持定期会课制度,使教师在弹唱、视唱、欣赏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专业技能的提升使教师更好、更有效地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为新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

3.重视骨干教师培养,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示范作用

骨干教师的培养是一个事关教育发展的工程,只有迅速培养起一批骨干教师队伍,才能更好的发挥骨干教师的龙头作用。我园的骨干教师分布于大中小各个年龄班,这些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等方面具有带头和示范作用,是我园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骨干教师对内应是其他教师的榜样,工作中能起到表率作用,对外应是幼儿园的窗口,是幼儿园办园实力的体现。为了提高其师德修养和业务素质,我们从幼儿园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划出发,结合教研工作,对骨干教师进行了有目的、有计划的培训工作。努力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能够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试验,具有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独特的教学特色,在本区或市有影响的骨干教师群体。

为促进骨干教师尽快成长,发挥其在园内外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我们鼓励骨干教师参加市区举办的优秀活动评比和教学观摩、研讨、交流活动,为他们提供施展才艺的舞台;通过高级教师讲座、送教下乡、承担现场观摩活动等形式,以点带面,促进全园教师素质的提高。

(四)以课题为引领,增强教师的教研能力

在教研组的带领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好的教研成果,自2006年以来,我们以教研提升到科研课题的研究,已进行研究的省级课题有《建立家庭与幼儿园有效的互动机制》、《幼儿园主题目标课程研究》两项,其中《建立家庭与幼儿园有效的互动机制》获甘肃省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兰州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省幼教学会课题《园本教研机制与方法的探索》,获得学会二等奖。2007年,教师们将自己多年来做家长工作的经验总结出来,归纳整理家长工作的资料,完成了《家园合作教育》课题研究的专集《家园、花园、乐园》,并与本地区园所进行了相互交流,推广教研成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正是在课题的研究中,教师提升了自己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增强了教研能力,看到了教研给实际工作和个人成长带来的帮助,对增强了对教研活动的兴趣与信心。

2009年6月,我园还鼓励11位教师申报了市教科所的个人小课题,请来专家专门对这些小课题进行了专业的辅导,幼儿园定期召开课题的专门讨论会,进行及时的检查与指导,目前各项课题已经顺利结题,有六位教师的课题还分别获得了二、三等奖。2012年,又有无为教师的小课题通过了课题立项。

三、今后的教研工作思路

1.调整教研的重点,以幼儿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作为教育研讨的重点,让教师进一步尝到教研活动给自身发展带来的甜头,切实感受到教研活动带给自己成长的动力,增强参与教研工作的热情。

2.引导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质疑,勇于挑战,敢于尝试,乐于分享。

3.强化集体学习与自我学习,继续通过各种手段加强教师理论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的内涵,进一步提高专业素质,不断提升教育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4.激励教师将自己的发展规划与幼儿园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形成个人健康稳步成长与幼儿园规范跨越式发展的双赢局面。

篇6:以幼儿为主体

——江西省全南县健全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的调查

曾海房

全南,地处江西省最南端,历来有“江西南大门”之称,国土面积1521平方公里,辖9个乡镇86个行政村,978个村民小组,813个自然村庄,总人口约19万,其中农业人口约13万。至2006年底,全县完成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累计达389个,累计涉及353个自然村庄、18160户、人口70889人,分别占全县村庄、农户和人口的43.4%、54.1%和54.2%。倡导的“自主申报,动态管理”新农村建设模式和长效保洁管理机制得到了省市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江西日报》、《新农村建设周刊》等各大新闻媒体,对全南县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报道,产生了良好反响,至去年底,已吸引外省、市、县(市、区)考察团50多批3580多人次来参观考察。

一、以农民的积极性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起点

农民是否有积极性,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全南县积极倡导“自主申报、动态管理”的做法,充分调动、激发了农民参加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一是自主申报。按照“三个不搞”和“五个优先”的原则,由群众自主决定是否设立示范点。“三个不搞”:即群众申报率未达到80%的不搞、群众筹资未达到应出资60%的不搞、居住率未达到60%的不搞;“五个优先”:即大点优先、难点优先、申报率高的优先、“三清”动作快的优先、群众自筹资金多的优先。二是动态管理。针对少数示范点农民在申报时热情高、但进入实质性阶段特别是遇到困难时积极性低的现象,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末位调整,对建设过程中农户积极性差、工作进度慢的示范点及时进行调整,以勉励后进、激励先进。

二、以农民为投入的主体创新建设机制

积极引导农民自主投入。坚持民主管理,实行村民自治,用好用活“一事一议”,健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和办法,把群众推向建设主战场。捆绑专项资金投入。按照“统筹安排、挂点帮扶、重点倾斜”的原则,2006年投入“3个300万元”以上(县财政预算300万元以上、涉农项目资金300万元以上、从其他方面筹集300万元以上)。吸纳社会资本投入。通过开展“百企千村”、“与新农村建设同行”等活动,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加大文明村、信用村创建力度,开展文明信用农户评选活动,引导信用社等金融部门积极投放新农村建设贷款和捐助资金投入农村公益事业。2006年,全县筹集新农村建设资金2460万元,其中县、乡(镇)政府投入860万元,社会捐助100万元,农民自筹1500万元。

促进农民增收是为维护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投入积极性的重要渠道。为此,全南县把培植新产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支撑点,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组织化经营、品牌化销售”的发展路子,坚持产业优先、产业带动战略,在稳定粮食生产、优化粮食种植的同时,按照抓特色、抓规模、抓品牌、抓产业化要求,调整种养业结构,发展特色,实现了传统农业与生态经济的对接。重点培植壮大了高山蔬菜、蚕桑、烟叶、林业和以脐橙、椪柑为主的果业五大特色农业主导产业,以及草食畜禽、工业原料林、中草药、香草、石蒜等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农业产业新格局。

三、以农民为管护的主体完善保洁机制

在坚持农民群众的管护主体的基础上,一方面,用“城管”的理念管理农村。把加强新农村建设点卫生保洁长效管理列入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按照“专人管护、定期清运,属地管理、各方参与”的原则,通过制定《关于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村庄卫生保洁管理的实施意见》,完善了各村组成立的村镇环境卫生管理办公室和村级环境卫生管理站的建设。目前,全南县为已完成村庄整治的村配备了垃圾清运车,设定了垃圾处理点,按30户左右聘请1名村庄卫生保洁员,聘请人员的费用由县民政、县财政和乡(镇)、村、组共同解决,使建设点保洁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实现农村整洁卫生。另一方面,用市民的要求教育农民。着力增强农民的环境意识、公共卫生意识和健康意识,通过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自我教育,着力解决村民“自治”的问题,在农民群众中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结合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婚育新风进万家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活动,在农村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卫生户”、“文明信用户”、“卫生流动红旗”等群众性评比活动,充分调动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树立了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得到进一步改观。

四、以农民为受益的主体,完善干部服务机制

由于协调机制不完善,各级党员干部在为农民群众服务时,大多是各顾各的,效果不理想。许多问题都停留在表象,无法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农民对此也有不少怨言。为此,全南县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入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完善协调机制。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形成县、乡(镇)、村三级联动的格局。认真落实县级领导挂联责任和县级部门帮扶责任,抽调业务精、政策熟、有农村工作经验的优秀党员干部深入示范村和扶贫重点村驻村帮扶。深入开展驻百村、访千家、解民忧、帮民富活动,从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改起,从群众最需要办的事情做起。全南县着重解决了三个问题。一是解决贫困群众的生活问题。紧紧抓住国家、省市继续加大扶持的机遇,想方设法让贫困群众有钱赚,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有效解决贫困群众的生活问题。二是解决城乡群众干什么的问题。通过开展全民创业活动,发展重点产业吸纳就业、提供社会便民服务增加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发展民营企业扩大就业等有力措施,新增大量的就业岗位,千方百计让城乡群众有事干。三是解决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问题。高度重视并切实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建立健全了弱势群体救助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救助体系,加快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等社会保障事业,切实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实际困难,竭尽全力让弱势群体生活有保障。

五、以农民为管理的主体,规范民主管理机制

篇7:以幼儿为主体

一、联系实际,深化认识,在实践中理清思路扶风名气大、欠发达、底子薄、有后劲,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农村经济比重较大,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好,但经济总量小且结构不合理,城镇化水平低且特色不明显。面对县情实际,我们要求县、乡、村三级干部互学互动、不等不靠,干中学,率先做,激发各界各层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县委主要领导多次召集乡镇和涉农部门领导,深入一线理思路,研读文件找项目;率领15个涉农部门主要负责人深入农村集体调研,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明确县级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职责,率先研究制定了比较系统的《扶风县村级新农村建设规划提纲》。在此基础上,我们理性思考过去,准确审视现状,科学谋划未来。因地制宜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加快发展‘双群’(产业集群、城镇带群),深人推进‘双创’(创建文明家园、平安扶风),尊重农民,重在建设”的工作思路,力争使全县新农村建设扎扎实实地干、稳稳当当地搞,真正使以招商引资推进县域工业化和以文明家园、平安扶风创建推进新农村建设成为扶风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特色。

二、依靠群众,搞好规划,在工作中规范指导我县农村集体家底薄,为少走弯路,减少浪费,避免一哄而起,健康推进新农村建设,我们把科学规划作为发挥农民主体和政府主导作用的结合点,按照到2020年全面建设开放、文明、富裕、和谐新扶风的总体目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科学编制县、乡、村三级规划。在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邀请省内外专家、教授参与指导,科学编制今年和“十一五”期间全县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以及2020年远景目标。结合乡镇党委换届,制定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乡镇指导性规划,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和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等做出长远统筹安排。各村依据县上统一印制的规划编制提纲,按照“生产发展要有新产业、生活宽裕要有新标准、乡风文明要有新环境、村容整洁要有新设施、管理民主要有新风貌”的要求,结合实际调查研究,科学合理地确定建设目标、重点、保障措施。

三、重在建设,加快发展“双群”,深入推进“双创”新农村重在建设。围绕培育提升产业集群,坚持在优化一产、加快二产、提升三产上下功夫。扩大良种和优质专用粮基地,力争“十一五”末粮食生产优质专用化。秦川肉牛、高产奶牛、家畜家禽三张品牌一齐打,加快畜牧业大县建设,到“十一五”末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建设优质小麦、秦川肉牛、优良生猪、绿色苹果、精品辣椒五大主导产业核心园区,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支持华龙日清、佳家乐、鼎多肉制品、红果集团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进法门寺景区二次开发,积极发展民俗饮食、文物复制、民间工艺品、文化项目,增加农民就业岗位,搞好劳务输出,促进农民增收。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加快发展城镇带群。围绕建设新区、开发法门、突破绛帐,加大财政性建设资金向中心村和重点村的投入,切实完善小城镇和中心村的载体功能,为城镇驱动打好基础。深入开展“环境立县,诚信扶风”提升年活动,加强教育培训,塑造新型农民。有层次、分阶段推进“文明家园”创建,树立典型、以奖代补,使农村真正成为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文明家园。

四、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关键环节上突破建设新农村的过程是与现代化建设同步的过程。既要着眼长远,又要立足当前;既要整体推进,又要抓好试点;既要抓大事,又要顾小事。今年重点做好规划,抓好试点,整治环境,加快发展。全县抓好太白乡和法门镇云岭等5个不同类型的村试点,积极探索制定切合实际、科学合理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探索促进主导产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路子;探索建立农民为主、政府扶持的投入机制;探索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探索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要求乡镇、村组什么问题突出就先解决什么问题,因地制宜选准不同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在加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基层班子建设薄弱环节上下功夫、出实招、见实效。坚持从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事情入手,一开始就让农民群众得到实惠。县乡两级集中精力谋大事,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打包扎捆,挤进中央和省市的计划盘子和项目库。对群众集中反映的“脏、乱、差”问题,率先从县城所在地抓起,修建新老区连接路、拓宽老区主街道,清理死角建筑垃圾。结合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提出“保持先进性,村容整干净”深化学习千阳和“两权”(法门寺纸业公司经理、共产党员王周权,我县西权村党支部)活动,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对照先进找差距,团结稳定促发展,充分调动农村妇联、共青团积极性,把农村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五、发挥优势,找准角色,在操作

中实现主体和主导作用互动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是建设新农村、管理新农村的主体。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尊重农民意愿,替农民操心,不代农民作主。真正做到农村的规划农民自己编,经济发展的思路农民自己定,主导产业农民自己选,村庄民宅建设农民自己管,村上的大事难事农民自己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财

政安排专项经费,围绕改善公共卫生环境、规划编制、项目争取等重大事项,加大政府主导力度。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公共服务不足问题,千方百计促进农民享受公共服务的平等化,把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问题一件一件解决好。以改善村干部补贴待遇为重点,合理解决村组保洁员、调解员、治安中心户长等人员的报酬问题。走“群众打底子,政府铺面子、社会绿边子”的新路,率先加快村际公路建设。坚持把安全饮水、沼气推广、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等项目资金捆绑使用,适当集中财力办大事,解决好一家一户无力办好、单靠农民无法解决的农村重大建设事项,让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荣光和成果。

篇8:以幼儿为主体

其实, 学习舞蹈的幼儿绝大部分将来不会从事专业的舞蹈工作, 但舞蹈艺术教育是提升幼儿素质的有效途径, 即通过科学有效的幼儿舞蹈教育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 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 激发他们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让孩子们从人类舞蹈文化的滋养中获得有益的、可终生受用的东西。因此幼儿舞蹈更多的是一种教育, 不是艺术;舞蹈只是一种教育的手段, 而非目的, 它是素质教育下的一种艺术教育形式。我国著名的儿童舞蹈教育家郭明达先生就指出:“对于儿童舞蹈来说, 艺术是次要的, 教育才是最重要的。儿童舞蹈教育需要普及, 在普及的基础上再提高。即使没有舞蹈天分的孩子也仍然需要舞蹈教育。”本人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始终贯彻以幼儿为本, 让幼儿快乐起舞的价值原则, 开展适合幼儿身心特性的舞蹈教学实践,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寓游戏于舞蹈教学中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 也是幼儿获取知识、进行有效学习的独特形式和手段。儿童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幼儿期的主导活动就是游戏。“现代教育家、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揭示: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道路, 是幼儿通过实际行动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积极活动。游戏适应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 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水平, 对幼儿的心理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游戏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 可以促进幼儿感知、观察力的发展, 可以促进记忆能力的发展, 可以促进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 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 游戏还有利于幼儿积极情感的发展, 丰富和深化幼儿的情感, 发展幼儿的美感, 有利于幼儿消极情感的疏导”。

目前, 我国幼儿舞蹈教学主要是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形式进行的。我们时常发现, 幼儿学动作, 顾了手就顾不了脚, 手的位置模仿像了, 脚的位置却仍然是错的, 而通常为了纠正幼儿的错误模仿, 教师总是会要求幼儿静止不动, 尽可能地逐一纠正, 但还原之后再做一次时, 又会出现错误模仿。幼儿对单调、枯燥、艰苦的训练就可想而知, 而幼儿失去舞蹈自信与创造力, 完全无法体验到舞蹈的快乐与满足感、对坏情绪的宣泄感。而在游戏中可以很好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与创造力, 把幼儿的地面训练、把杆训练、把下训练及技巧训练融入到舞蹈游戏中, 以有效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如《刷牙了》, 这是幼儿每天早晨都接触的生活, 有着具体而亲切的感受, 很容易理解舞蹈所表现的情感, 既让孩子们知道应该早晚刷牙以及如何刷牙, 在游戏与舞蹈中体验快乐, 并在与其他小朋友的互动下获得共情。《小鱼儿》, 让幼儿一起玩抓鱼的游戏, 体验到鱼儿在水里自由快乐游戏的情境, 很有感染力, 从而让幼儿学会“波浪”元素。因此本人在具体的舞蹈教学与排练时, 从不强加一些动作让孩子们反复、机械地学习, 让幼儿感觉很单调、枯燥, 甚至会产生挫败感, 从而难以实现舞蹈教育的目标。通过游戏, 使幼儿从中感受情趣和快乐, 有效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满足感, 也能极大地提高舞蹈的表现力。

二、开展即兴舞蹈教学

即兴舞蹈就是在一定的舞蹈情境中让幼儿自我表现, 随兴地手舞足蹈, 想怎么跳就怎么跳。人能通过这种形式得到心情的放松, 甚至也是发泄郁闷心情的良好方式。这种自我表现能引起美感意识, 同时伴有生理上的快感, 这样身心共同处于极度兴奋、高涨的审美快感中, 幼儿的知觉、想象、动作充分地互动起来, 幼儿的情感得到充分宣泄, 精神上获得极大的满足, 体验到自我舞蹈的幸福感, 从而达到身心的和谐完满。

与大一些的孩子相比, 幼儿的言语表达能力是比较弱的, 他们的思维水平与认知能力还未到达能够通过语言来完整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程度。于是, 形象的肢体动作便成了幼儿表达内心感受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所以, 这也从某种角度解释了为何幼儿普遍会有即兴起舞的行为。

而“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模式是需要依靠意志力去记忆舞蹈动作规范的, 这对于幼儿来说是比较辛苦的事, 因为幼儿期整个心理水平的有意记忆都比较低。幼儿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大都是无意识的记忆结果, 因此那些形象鲜明、具体生动, 或者是能够满足幼儿个体需要的事物和激起幼儿强烈情绪体验的事物, 自然而然很容易就被幼儿记住。

例如《谁会》这首儿歌:“谁会飞?鸟会飞, 鸟儿怎样飞?扑扑翅膀去又回。谁会游?鱼会游。鱼儿怎样游?摇摇尾巴掉掉头。谁会爬?虫会爬。虫儿怎样爬?许多脚儿慢慢爬。谁会走?人会走。人会怎样走?两脚移动摆摆手。”鸟儿的“扑扑翅膀去又回”、鱼儿的“摇摇尾巴掉掉头”、虫儿的“许多脚儿慢慢爬”和人的“两脚移动摆摆手”, 可以放肆让幼儿凭自己对生活的感知、记忆和想象, 做出各种各样符合他们理解的舞蹈动作, 教师都对其采取鼓励、欣赏和赞扬的态度, 引导幼儿对生活事物的体验。

幼儿舞蹈是儿童自己的舞蹈“爱怎么跳就怎么跳”, “想怎么变就怎么变”, 幼儿在舞蹈中能动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并创造性地演绎舞蹈情节, 这就比较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 既能完成幼儿的情感表达, 又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专家指出:舞者审美天性和游戏主体性既是人类舞蹈的原初性倾向, 又是个体舞蹈的终极性倾向。即兴舞蹈教学能开发幼儿潜能、调动幼儿兴趣、引导幼儿情绪体验, 是幼儿舞蹈教学当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

三、从幼儿日常生活情景中创编舞蹈

教学中, 教师应改变使舞蹈成为技能训练和表演功能的教育观念。而应从幼儿心理、生理及年龄特征出发, 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加工成舞蹈动作, 适合孩子的接受能力, 从而体验快乐, 获取生活知识。如给儿歌《落叶》编舞蹈动作:“秋风秋风吹吹, 树叶树叶飞飞, 就像一群蝴蝶, 张开翅膀追追。”孩子们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 随着音乐而表现秋风吹动的样子, 有时快速, 有时温柔, 表现树叶翩翩飞舞的情态。引导幼儿以一些短小、形象、生动、鲜明、情节简单、动作性强等特点来进行创编舞蹈动作。

同时, 本人在舞蹈教学中注意将舞蹈、音乐、歌谣融为一体。既能朗朗上口, 又能很好地表现孩子们的感情, 比如:《游乐场》:“骑呀骑, 骑木马;滑呀滑, 滑滑梯;荡呀荡, 荡秋千;堆呀堆, 堆泥沙;游乐场里笑哈哈。”又如《小白兔, 过小桥》:“小白兔, 过小桥, 走到桥头瞧一瞧。山羊公公过来了, 摇摇摆摆走上桥。小白兔, 往回跑, 站在桥头把手招。山羊公公您走好, 山羊公公您先过桥。河水听了哗哗笑, 鱼儿听了蹦蹦跳, 都夸白兔有礼貌。”孩子们边唱边模仿在游乐场里的场景, 当他们模仿自己熟悉与喜爱的事物时, 就不再是那种对教师示范动作的复制性的模仿了, 而是融汇了生活内容的创造性模仿, 这样动作就具体化、形象化和生动化, 补充了单调表现的不足, 使儿童语言、音乐和舞蹈融为一体, 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因此要为幼儿创设可以引发其学习舞蹈热情的环境, 使幼儿产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后再对其进行舞蹈教育。舞蹈的要义之一即自我表现, 在舞蹈教学中我时刻牢记这一点, 注重“让孩子自己做”。幼儿自己创编动作, 发展幼儿的创编能力。这个活动幼儿十分感兴趣, 常常创编出意想不到的动作, 幼儿在边玩边学中得以发展。针对幼儿的注意力容易转移、好奇心强、好模仿的特点, 可以选用一些贴近孩子生活的事情和游戏等作为舞蹈的题材, 选取适当的舞曲和贴近幼儿生活的趣味性教学内容。幼儿舞蹈教学具有兴趣主导、学习时间短、多以模仿和随意为主等特点。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可塑性强, 想象力丰富, 自发性创作比较多, 对艺术的美感有着自己独特的感知。

总之, 幼儿舞蹈教学不能以培养专业的舞蹈人才为其根本目标, 幼儿舞蹈教育的价值追求应该是通过舞蹈来提高幼儿的身心素质、促进幼儿个体的全面健康发展, 这才是幼儿舞蹈教学的本体价值追求。幼儿舞蹈教学要想实现这种本体价值追求, 就必需寓游戏于舞蹈之中, 在舞蹈教学中开展即兴舞蹈教学, 从幼儿日常生活情景中创编舞蹈。只有这样, 通过舞蹈来提高幼儿的身心素质、促进幼儿个体的全面健康发展才不是一句空话, 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才能得以充分实现。

摘要:人们长期把舞蹈教育的价值归结为培养专业的舞蹈人才, 这种观念在幼儿舞蹈教学中也得以体现。其实, 幼儿舞蹈教育的价值追求应该是通过舞蹈来提高幼儿的身心素质, 促进幼儿个体的全面健康发展, 这才是幼儿舞蹈教学的本体价值追求。要想实现这种本体价值追求, 应该寓游戏于舞蹈之中, 在舞蹈教学中开展即兴舞蹈教学, 从幼儿日常生活情景中创编舞蹈内容。

关键词:幼儿舞蹈,本体价值,舞蹈教学

参考文献

[1]王辉.儿童舞蹈是教育还是艺术:郭明达谈儿童舞蹈的发展[J].舞蹈, 2008 (6) .[1]王辉.儿童舞蹈是教育还是艺术:郭明达谈儿童舞蹈的发展[J].舞蹈, 2008 (6) .

上一篇:市救助站试点经验材料下一篇:李商隐的经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