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一节课教学设计

2024-05-07

七年级语文第一节课教学设计(精选6篇)

篇1:七年级语文第一节课教学设计

七年级新生第一节语文课

陈俭志

(注:红色楷体为上完课后补充内容。)

教学目标:

一、让学生懂得课前该做哪些准备,课上该如何表现,课下该如何作业。

二、通过自我介绍、师生互动让学生认可教师

三、通过对话交流对学生进行初步了解,教师的适时适当点评鼓舞学生的表现欲

四、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兴趣,使学生树立“大语文学习法”,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教学设想:通过本节课让学生有兴趣学习语文的各个环节,让学生觉得老师的语言美、见识广、素养好、魅力大,拉近与学生距离,从而“拜倒”在语文学习上。教学过程:

一、欢迎词 同学们好,首先祝贺大家顺利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也热诚欢迎大家来到绿树成荫、幽雅美丽的颜中。从今天开始我将伴随大家进入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

二、自我介绍 我的名字叫?。说到名字,很有学问,也很有语文知识。名字很讲究音、形、意。而这也是汉语词语的特点。比如:苏轼这个名字。“轼”,就是古代车上的横栏杆,扶着栏杆可以望远。足见他的父亲希望他做个志向远大的人。同学们,你们的名字有什么内涵呢?能给我们说说吗?(找几个学生说说。)(有两个学生说:黎庆怡是姑奶取的,希望天天开开心心,学有所成;黄荣康:荣宗耀祖,健健康康)

老师自我介绍:姓“陈”,以后叫我陈老师吧,“陈燮霞”的“陈”,知道她是谁吗?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苦练16年、曾面临两次退役打起背包准备回家最终却咬紧牙关坚持下来为我们取得奥运首金的举重冠军,我和她的经历很相似,生于普通农民家庭,苦读16年后再次咬紧牙关读书三年取得硕士学位。(学生“哇”)

名字是:俭志,家里希望我能成为一个勤俭节约而又有志向的人,好名字吧!但也是这个中性的名字,让我在大学第一天入学时在女生宿舍找不到自己的名字。(网上可以找到两个“陈俭志”,一个是本人,另一个是男性,律师。呵呵,也算独一无二。)

老师的性格:我参加工作10年,在颜中教语文8年,其中5年教初三,可以问问你们的哥哥姐姐、邻居亲戚:陈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们就说你们的语文老师是那个姓陈的、女的、个子不高、长相一般、稍微有点胖的老师(学生笑),他们就知道是谁了。总的来说:你尊重我,我就充分尊重你;你不尊重我,我将会更不尊重你!我最不能容忍的三个行为:上课说话、趴台睡觉和不交作业。(此时已有黄耀志三次讲话,叫他站起来,他不站,走过去将他拉起来。)

三、教材介绍:

1、教材封面的色彩:一改我们小学教材的鲜艳色彩,整个封面显得典雅、清新而又厚重。寓意为我们已经告别了天真、幻想、好奇、活泼的五彩缤纷的童年,开始踏进理性、思索、追梦的少年。

2、教材封面的内容:上半部分为文言(小学的《两小儿辩日》就是文言文),这似乎在告诉着我们,这册书里展示了一部分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

下半部分的图案是什么?——两匹扬蹄的骏马。

有什么寓意?能想到一些关于马的成语吗?一马当先(比喻领先);万马奔腾(成千上万匹马在奔跑腾跃);龙马精神(像龙状的骏马,比喻人精神旺盛);马到成功„„

3、寄语:每位同学都是一匹扬蹄的骏马,在语文这片广阔的天地里自由驰骋徜徉,在这册书里,你们将走进一片神奇的天地: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这里有一生都在为改变整个民族的命运忙碌着,以俯瞰超拔的目光、人类文明的目光关照灾难深重的民族、“俯首

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靠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难以想像的和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唯一一位科学家玛丽·居里;有留连西湖美景、慨叹“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泪洒他乡、悲叹“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悲情游子马致远„„。这里面的一道道精神的美味,散发着芳香,让我们尽情享受;一次次精神的探险,让我们留连往返。

4、语文课学什么?为什么还要学语文?

语文课,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学习我们的母语。刚才我们用母语做了交流,一点儿障碍也没有。也就是说,我们运用母语都已经挺熟练了。那么为什么还要学习语文呢?为了能够更好地听说读写。

第一、听。并不是有耳朵就会“听”。九年级教材有篇课文《杨修之死》(《三国演义》)里“曹操吃鸡肋”的故事:曹操和刘备打仗。凭借着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两军对垒了很长时间,曹操的进攻都被打得落花流水。曹操想要再进兵,心里知道取胜的机会很小,想要收兵,又害怕被刘备的军队耻笑。心里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厨师给他送来了一碗鸡汤,里面有鸡肋。这时候正好夏侯惇来问他夜间军营的口令,曹操随口回答:“鸡肋”。曹操手下有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人叫做杨修,他听见这个口令,就叫人收拾行李,并且说:“听听今天晚上的号令,就可以知道魏王很快要退兵了。鸡肋嘛,吃起来没有什么味道,丢掉又可惜。就好比进攻不能胜利,退兵又觉得可耻,留在这里也没有什么意思,不如早走吧!”

同样是两个字“鸡肋”,其他人听到的只是一个口令,杨修听到的却是曹操心里的犹豫不决,听到军队退兵的信号。杨修的过人之处,当然不仅仅是聪明,还在于他满腹经纶,饱读诗书。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断增加自己的语文知识,注意训练自己“听”的能力,我们也能从别人的话语中听出更深层的含义,能从各种听觉信息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多有用的东西。

(会“听”的同学刚刚应该已经记下了陈燮霞、鲁迅、玛丽〃居里、白居易、马致远!因为这是绝好的作文素材,能记起一些信息吗?指名学生提问)

第二、说。先讲一个故事《最好的与最坏的东西》:从前有一位国王,吃厌了宫中的各种美食,于是让随从带着他到民间去寻找美食。这天他来到一位有名的厨师家里,要求厨师为他准备两顿饭,第一顿要做成世界上最好的东西,第二顿要做成世界上最坏的东西。做得好,厨师就能得到重赏,如果做不好,厨师的性命就难保。

不一会儿,厨师做完了第一顿饭。只见盘子里是一些可口的蔬菜和切成薄片的牛舌头。厨师解释说:“舌头是人类最好的东西之一。舌头能说出真理,能表达真情,让人类充满智慧和感情。”国王听了非常满意。

过了几天,国王又来了,他准备吃世界上最坏的东西。却发现厨师给他做的食物跟上次是一样的。国王正要发怒,厨师说话了:“舌头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但也是最坏的东西。它能说出愚蠢和恶毒的话语,让人类充满绝望和仇恨。”国王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说,这个行为只要不是哑巴,谁都会。但是同一个内容,不同的人来说,效果就不一样。为什么?我们不能断定说,语文学得不好的人,话就一定说得不好。但是我们可以肯定,语文学得好的人,他所说的话一定会吸引人,会带给人智慧和美的感受。

第三,读。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上学好语文,我们就可以更好地阅读课外的书籍;反过来说,课外书籍阅读得越多,我们的语文成绩就会更突出。中考占40分。

第四、写。“写作”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管你爱不爱学语文,不管你的语文学得怎么样,你只要想过一种正常的现代文明生活,就必须去“写”。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容易一点、更轻松一点、更富有情趣一点,我们当然要努力写得更好一点。这就需要我们学习语文,学好语文。同时作文在中考所占的分值有60分,半壁江山,想要有好的语文成绩,写作一定要重视。编班级作文集。

四、学习必须的工具和要求

1、一个作文摘抄本(必须硬皮本)、两个语文作业本(单行或双行,如果字迹潦草将换成田字格)、一个小测本、一叠作文稿纸、一个周记本

摘抄本用来摘抄和记作文笔记„„

2、工具书:新华字典(科代表必须每天带在书包里)

3、课外书籍:《繁星》、《春水》、《伊索寓言》

4、每天要交的作业:字词抄写

5、每周要交的作业(周一):周记一篇(300—500字);C:摘抄一页;A、B:2页

6、每天上课前,先由一名同学讲新闻或者讲故事(女生讲新闻,男生讲故事)

7、课前:预备铃后科代表带读。

8、摸底成绩出来后将分学习小组。要求:投入的课前:

预习五步法:一看:看课文前的预习提示,看课文,看注释,看课后后的“字词积累”。看完后,对课文有初步印象和全面的了解。

了解作家作品的方法:名、时、地、评、作,“知人论世”。二查:就是查工具书。弄清字音字形,弄清词或句子的含义,扫清文字障碍。“看”和“查”是课前预习的起码要求。

三思:就是思考。要求依据提示、课文、习题进行思考,如提示的问题是否懂了、句子的理解、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四批:在不懂的地方标上符号,(用铅笔),如不懂的地方用“?”,重点用“——” 五记:就是记笔记,在看、查、思、批的四个环节中作好笔记。

五、目标:

争做“五一居士”、一颗充满爱的心、一手好字、一张铁嘴、一肚子名篇佳作、一笔好文章

六、学习语文方法歌

学好语文贵坚持,长期积累入佳境。精泛结合是良方,多读才能得真谛。课文其实是基础,烂熟于心须学精。作文关键是多写,日记叩开成功门。演讲辩论需大胆,敢于开口自能言。活学活用多实践,蟾宫折桂我当行

故事一: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相信自己是一只雄鹰,勇敢面对一切挑战和失败。

故事二:一个灰心丧气的青年人,因科举没考上,便颓废不堪,一蹶不振,整天关在屋子里,抱头痛哭。有一天,一位老者跨进门,语重心长地说:“假如山上滑坡,你该怎么办?”年青人喃喃:“往下跑。”老者仰头大笑:“那你就葬身山中了。你应该往山上跑,你只有勇敢地面对它,才有生还的希望,天下事皆然。”说完便飘然而去。——只有勇敢面对挑战和困难,才能战胜它。往上走,不要往下走,学习亦如此。

故事三: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 3

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要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

故事四:开学第一天,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儿:每个人把胳膊尽量都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再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同学只剩下了八成。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大家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候,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成功在于坚持,这是一个并不神秘的秘诀。

故事五: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道你为何不要? 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你们说,这个小孩是不是很聪明?——重要的还在钓技。学习,不能只记住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故事六: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 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这人问:“你是观音吗?” 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

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 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遇到问题,不要总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记住:成功者自救。

第七个故事:一头驮着沉重货物的驴,气喘吁吁地请求只驮了一点货物的马:“帮我驮一点东西吧。对你来说,这不算什么;可对我来说,却可以减轻不少负担。”马不高兴地回答:“你凭什么让我帮你驮东西,我乐得轻松呢。”不久,驴累死了。主人将驴背上的所有货物全部加在马背上,马懊悔不已。——要努力地去帮助别人,特别是要懂得与别人分享你的知识。放弃为取胜不惜一切代价的破坏性竞争,追求让大家都获益的双蠃策略。

把握时机

有效导引

平稳过渡 ——刍议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

“九年义务教育”是分两个阶段走的:小学阶段的六年和初中阶段的三年。在这两个阶段中,由于学生知识基础和年龄特征的不同,在教学要求、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学生从小学升入中学后,生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首先,环境变了:同学结构重新组合,原来的位置发生变化,优秀的同学更多了;与教师关系有了变化,中学接触教师也更多,班主任的管理和照顾不像小学那样周到。这就要求小学培养的学生具有学习自觉性、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良好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其次,学习任务和特点有了很大变化:课程的深度、广度、难度,知识的密度有很大增加,老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开放”,这就要求学生具 4

有刻苦学习的精神、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的心理承受力。第三,小学与中学的管理不同:中学开展活动常由学生负责,教师只作引导;中学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多。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理能力,有对行为进行自我抉择并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正是因为中、小学在环境、任务和管理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所以如何解决中小学教育的衔接是我们所要迫切关注的。这就要求初中教师尤其是任教初一的老师,瞻前顾后,找出这些联系和区别,注意搞好小学与初中的衔接,使初一学生平稳过渡到中学的学习环境中,使中小学教学真正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一、了解学生,把握特点

小孩从小学生变成中学生,看起来是跳了一档,实际上不过是升了一级。所以在教学上就必须注意连续性。我们有时候被“跳了一档”这个现象迷惑了,一下子就完全按中学的要求教学。不看到走步只看到跳跃,思想上就会松钩,就忽视了衔接问题。有些老师常对孩子这样说:你现在是中学生了,怎么还这样呢?其实他刚从小学里过来。这就是忘掉了一个必要的过渡。初一的时候,实际是小学阶段向中学阶段的过渡。

我们要教好学生就要了解他们的基础。这个基础,包括学习、知识、能力和智力等方面的情况。如果不了解学生的基础,一开始就讲得很深,要求很高,学生接受不了;曲高和寡;适得其反。所以对学生的基础一定要了解得非常清楚,要花一番调查研究的功夫。

只有了解了学生,才可能从他们的实际水平出发接好这一“棒”。

孩子在小学里学了六年,习惯于小学老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低年级老师,他们的教学强调一点一画,反反复复,句句分明,整齐划一。这对儿童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我们得承认。学生习惯这种教法,如果一下子放手让他们自己学习,是不行的。我也有过教训。比如要求初一年级学生在学课文前要先预习,并把字词写在本子上,结果本子一交上来,有的抄了课文后面“读一读 写一写”中的字词,有的抄了课文下面注释的字词,也有的学生把自己不懂的字词抄下来了。因此对初一的学生,你要给主动权,但不能太大,他们还不会利用,还得搀着、扶着,要有指导、有计划,还得有督促。而且孩子的心理、表情、动作的特点都要把握。孩子还小,顽皮,爱打闹,但有时又装得很懂事,个别的还要来跟你探讨问题。我们大了,老了,这少跟老、小跟大之间的心理特征、语言动作是有区别的。因此,要衔接得好,就要仔细观察,细细体会,做到感情上交流,有共同的认识。我们只有把握住孩子们童心纯真、晶莹透亮的特点,才能很好地缩短少与老、小与大之间的距离,这样,师生就可以心心相印,教起来就能得心应手。

二、把握时机,有效导引

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有三个重要时机:小升初的暑假、开学的第一节语文课、七年级的第一学期。

1.走进广阔的语文天地

小升初的暑假是一个真空的阶段。许多孩子在漫长的假期中,除了跟父母去流行外,就是去一些学习机构的学习班,甚至只有呆在家中。对于如何对初中的语文学习做一些怎样的准备,却毫无头绪。这个时候,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语文学习指引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在给新生发录取通知时,也发给暑假作业。

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美国教育家华特.科乐涅语),它告诉我们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语文学习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应该关注社会,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因此,可以指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事事关心

学生应该通过各种媒体(报刊、电视、互联网等)了解本地、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②走进社区

可以让学生走进社区(居委会)作一些调查。

走进一条小街(小巷),了解它的过去和现在,感知时代的变迁……还可以作专题调查,如考查社区环保状况——你所在的社区,绿地是否日益减少?水资源是否受到污染?垃圾是否成堆?经过调查访问,实地考察后,写一份倡议书,呼吁全社区共同努力,解决环保问题,保护我们的家园。

③体验生活

可以要求学生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诸如收拾整理房间、学洗衣做饭等。也可让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与在农村的亲朋好友(也可是陌生人)联系,走进农村去生活一小段时间(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天半月),亲身体验另一种生活方式,那将会留下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就以上所提及的一些生活内容,随处皆可学语文,特别是能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有了生活经历,占有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再加上情感体验,作文就一定会写得具体、生动、感人!

⑵亲近文学,走进名著

专家说:语文能力从来都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主阅读、感悟出来的(特级教师李希贵语)

“新课标”对初中生读写的总要求是:

阅读: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写作: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暑假的时间较长,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这段时间亲近文学,走进名著。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亲近文学,走进名著,特别是读透一个作家(诗人),走进一部名著,徜徉于文学殿堂对写作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为学生列出要读的书目,介绍一些读书的方法,以及做读书笔记的要求。

当暑假结束时,学生就已经在阅读与写作上有了一定的积累,也初步了解到初中语文学习与小学语文学习的区别。

2.爱上生动的语言、文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学期的第一节语文课,一定要认真地设计好,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了解到语文的性质、语文的美、语文的趣味以及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只有充分地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才能推动学生自主的学习语文。当然,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也可以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以利于学生保持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养成自主的学习能力

学生从小学进入中学,来自不同学校,不同的班级,由不同的教师任教,其学习情况不可能整齐划一,尤其是中差生。他们实际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这就需要我们明确衔接的具体内容以及过渡的有效办法。

孩子们从小学考取中学,都有一股强烈的愿望,希望有个好的开端,学得更好些,这就是个推进力,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个推进力。要抓好起步,要掌握学生对新学校新起点的心理。七年级第一学期的起步是十分有讲究的,要抓得扎实,它对整个初中甚至高中的语文质量都起关键性作用。所以要抓好学习方法的衔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授之以法,是小学升初中学习成绩稳定的关键。小学阶段课程少,知识容量小,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主要靠记忆的学。在教学方法上,要扶得多些、细些、具体些。学生进入初中

后的课程增多,容量加大,知识加深,语文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每周只有五、六节课)完成教学任务,若仍单纯用小学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大量复杂的知识目前就会束手无策,甚至有可能导致还未“爬坡”就滑坡掉队。因此,为了让学生具备自学能力,掌握自学方法,养成自学习惯,我们不仅要吸取和借鉴小学语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而且要依纲据本,结合实际,逐步教给学生一些切实有效的方法,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及习惯,让学生在自学的实践中,训练、掌握、猎取知识,达到一种“自奋其力,自致其知”的境界。

在教学实践中,可采用了以下方法来达到上述目的。

⑴教会学生读语文书

教会学生阅读整本语文书的方法

导读思路:整体----局部----整体

新书一到手,先指导学生读说明、看目录,明确本学期的学习任务、要求和重难点,然后导读“单元提示”,了解各单元的学习重点,确定学习的主要方法,再教会读书末附录中的有关短文,归纳整理,使知识、能力、方法、习惯形成清晰的网络、科学的系统。

教会学生阅读每一篇课文的基本方法:

导读思路:预习---整体阅读----研读----迁移。

预习:

1、阅读课文标题、作者及由此产生的第一个注释,从而明确题旨、作者简况与写作背景。

2、阅读“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记住文体、文学、文章、读写听说知识,明确学习的重难点,把握课文的中心和特色,确定阅读的思路和基本方法。

3、初读课文,疏通文字,利用工具书扫请字词障碍,将有关自认为是重难、疑点的句子标示出来,形成对课文的总体认识。

4、阅读文后的“思考和练习”,结合预习要求,明确练习题目中不同层次的具体要求,教会学生有效地做练习。

整体阅读:教会学生读一篇文章应先快速地、粗略地读全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大略——作者的思路、话题、全文的主旨和写作特点,获得整篇文章的框架印象。

研读: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去仔细、深入地阅读,去分析思考文章的各个局部、片段、甚至推敲一句一词的意义、关系以及它们在整篇文章中的地位、作用。还应教会品读重点语段的步骤:①标句数。②拎句意。③分层次。④理关系。⑤明段意。⑹探写法。⑺思作用。同时,教师还要结合具体课文,教给学生研读各类文章的思路,并及时指导、点拨。

迁移:在完成课后练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读同类特点的文章,举一反三,鼓励发现和提出新问题并开展讨论以提高自读能力。

⑵教会学生用语文书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会使用课本是学好语文的必要条件。具体做法是:在阅读语文课本的同时,还要注意勾画出文中的重点句、生字词及疑难问题。鲁迅先生就喜欢边读书边在书上勾画,浓圈密点、脚注眉批,当有人向他借书时,他总是另外买一本借给别人,因为他的书经过勾画批注,已变成他的服务工具了。再如老师的书,也是如此,这种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勾画读书的做法,既可以使我们读书时思想集中,提高效率,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还有利于我们日后的复习归纳整理,复习时只要翻翻书,重点难点一目了然。

学会用语文书,还应做到把文质兼美的课文当作自己学习写作的范文,尤其是初一学生写作文应从有意识的模仿开始,然后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写作的初期阶段应以模仿为主。如:学《羚羊木雕》时,让学生模仿课文的行文构思;学《紫藤萝瀑布》时,直接用文章的第一句话作为开头,让学生重新续写;学《春》时,让学生仿写文章最后的三个排比段。

古人谓学文有“三偷”: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的确,写作是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上的,构思精巧,语言精美的文章,必然会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写作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就“偷”用了别人文章中的东西。

⑶教会学生听讲

在校学习,听课是获得知识,转变能力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提高听课效率呢?我认为要做到“四到”:眼到、耳到、手到、心到。

①眼到

科学实验表明,从记忆的保持速度上说,“看”的记忆为最好,课堂上老师既是演员又是导演,上课要注意看老师的表情,手势等各种体态语言,看黑板上老师的板书,挂图、投影、屏幕等等,更要看所学课文的具体内容。板书是老师精心设计的一课的重点内容,要一字一句看明白,力争做到过目不忘。还要注意看同学的板演,更应在老师的指导下看课文内容,边看、边思、边记。眼、脑、手并用,这样的学习效果才会好,学习效率更高。

②耳到

上课时要耳听一方。听老师的点拨讲析,听同学的讨论发言,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听出重点、难点、疑点。只要认真用心听,听出这几个关键,不仅可以以点带面,提高记忆力,还可以增强理解能力。

③手到

看明白听清楚还不够,还要认真记笔记。上课以看、听为主,笔记为辅。要学会抓住重点记录,一般老师的自学指导,开场白、板书、是重点。有的学生课前准备不足,开头没注意听,再听后话,不知所云。有的认为自学指导、开场白是闲话,不注意听,当听到正题,才知闲话不闲,想记晚了。老师提的要求是重点,如“××段要重点分析理解,××内容了解即可。”老师的课堂总结往往是“画龙点睛”之笔。应记录下来。

笔记记在哪?语文课上笔记一般记在书的空白处即可,学完一课后再归纳整理记到笔记本或积累本上,自己整理总结笔记的过程又是一次消化吸收的过程,强化记忆的过程。

什么时间记笔记?应充分利用老师讲课的间隙,如重复、停顿、板书时抢记,逐渐培养听记结合的能力。

④心到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记》也强调:慎思、审问、明辨,就是要谨慎的思考,审慎的发问,明确的分辨。在语文学习中,要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先要多思:不论哪个学习环节、何种学习任务中,决不盲目接受任何未经自己思考的东西,这样才可保持自主性,提高学习的兴趣,使多读有味,多写有效,积累有益;再求深思:决不浅尝辄止,务求水落石出;后求善思:不钻牛角尖,而是随时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反思,接受老师的点拨、同学的帮助,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培养深刻、严密的思维个性。

在课上尤其要重视思、问结合。课上答问,一种是“内心独白”自问默答;另一种是老师提问时,与同学齐答或举手起立独自答。这是学习的有效方式,回答无论是对,还是错,你总会有收获。积极答问能锻炼自己的思维反应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当然问还包括向老师、同学提出疑问,请老师同学解难答疑。及时解决自己在学习、听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大胆发表自己对问题的见解。

⑷教会学生从生活中学语文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学习语文最重迁移。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的最终的成功,还在于在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语文求生存、谋发展。为了实现语文学习的良好的正向的迁移,我们在学习中必须:①跳出语文课程学语文。从政治课中学观察思考问题的方法,从历史课中学成功人物的人生经验,从地理课中学各国各洲的风土人情,从数学课中学严密的推理逻辑,从理化课中学细致的观察功夫,从美术音乐课中学艺术鉴赏的规律和经验。②跳出语文课本学语文。从《散文》、《诗刊》中提高语文素养,从《读者》中学人文关怀,从《半月谈》中培养政治敏感,从《探索时代》中学会展开科学幻想。③跳出时空环境学语文。这就是所谓的远程学习、网络学习。举凡“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开心辞典》、《大家》等栏目,还有大量的语文学习网站,给我们开辟了丰富多采、真正互动的全新的学习形式。实践证明,只要我们重视了衔接和过渡这一工作,并辅之以有效途径和方法将之落实到实处,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就可避免无效重复迂回,就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适应初中的语文教学并从中获得收益。逐步使他们由“知之者”变为“好知者”“乐知者”、“会知者”,素质教育才不会是一句空话.选自2008年《广州市中小学教学衔接研讨会资料汇编》

篇2:七年级语文第一节课教学设计

(同学们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

如果学生猜出,给讲下面这个故事: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仗,就在博望坡利用地形这个地理因素放了一把火,烧得曹操十万大军大败,而当时刘备仅为四千兵马。再就是赤壁大战,他又准确的预报了天气,先是预报有雾,成功的草船借箭,再是又准确的观看天象,借来了东风。一把火,烧得曹操百万雄兵仅余百十人。

如果学生猜不出,继续给提示,直到猜出。

过渡:这个小故事里,地形,东风,天气都是我们要学习的地理内容,那么除去了这些,你们还能想到哪些与地理有关的事物吗?(结合活动1)

(学生参照书,或通过自己想的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有的对,有的不对,给出点评)小结与过渡:很好,同学们的思维很活跃,其实地理,不仅可以应用在军事上来抵挡千军万马,而且关科我们生活环境与衣食住行各各方面,我们的生话离不开地理,生活中出现或遇到的许多事物或现象,都有一定的地理背景,看看下面的例子,你想到过他们与地理有什么关系吗?

板书:

一、生活离不开地理

活动2:想一想――分组讨论下列问题(根据课本的四副图片P2)

学生:讨论回答

附:书上问题解答

(1)沙特阿拉伯的旅店,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他们不怕下雨吗?在夏天不怕被蚊虫叮咬吗?(西亚的沙特阿拉伯,气候终年炎热,降水稀少,可谓“滴水贵如油”。在热的地区,晚上温度下降快,所以屋顶上凉快。而且很难下雨,在干的地区,也不会有蚊子滋生,就不会有蚊子晚上来骚扰你。)

(2)日本人为什么爱吃鱼?(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有发展渔业的良好自然条件。日本的捕鱼量居世界第一位。销售鱼等各种海产品的市场很多,人们也有喜食海产品的习惯。日本经济发达,生活消费水平很高,一日三餐花钱花得心痛,但是日本的菜当中,鱼十分便宜,是最便宜的菜,和中国的鱼价钱差不多,而其他食品要相差十倍左右。日本的生鱼片驰名世界。)

(3)北京奥运会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这两个国家得了哪些金牌,结果是:肯尼亚有四枚金牌,分别是男子马拉松、男子800米、女子1500米和女子800米。埃塞俄比亚有三枚金牌,分别是男子1000米、女子5000米和女子1000米。我就觉得这两个国家的运动员,好像是专门来拿中长跑金牌的。为什么在长跑比赛中,来自东非高原的选手常能取得好成绩?(非洲的东部是高原地区。高原地区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中氧气含量相对较低,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们,适应了缺氧的环境,比较适合中长跑运动,他们的肺活量大,跑起步来,就像在东非高原上奔驰的羚羊那么迅速。这也是来自东非高原的运动员经常能取得好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

(4)为什么漂亮的丝绸服装大多出自我国的江浙一带?(我国江浙一带气候温暖湿润,适合桑树生长,是养蚕的好地方,蚕丝是纺织丝绸的原料。)

生我国江浙一带气候温暖湿润,适合桑树的生长,是养蚕的好地方,蚕吐的丝经过加工,是纺织丝绸的原料。因此,这一带有悠久的植桑养蚕的历史,丝绸工业久负盛名。中国古代就有著名的“丝绸之路”,商人要冒着生命的危险,穿越茫茫的沙漠地区,用将近八年的时间

将中国的丝绸从新疆到欧洲。现在欧洲的运动员参加北京奥运会后,也有许多人就到北京街上采买丝绸服装给家人带回去。

(以上活动,都是学生先讨论,对讨论不足的地方,给予补弃)

过渡: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适应当地环境的长期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一定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其实,人类自开始进行生产活动,就注意观察所处的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并且积累这些方面的知识,逐步形成了地理学。学习地理,不仅能使人们了解大自然的奥秘,了解一些经济、文化现象,更重要的是会用地理思维思考问题,更科学地选择、安排生活和生产。

板书:

二、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活动3:各抒己见―――阅读下列材料,组内讨论:说明了什么问题?

师阅读材料泥沙掩埋了古文明,它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 材料1:说明尊重自然规律、爱护大自然就是爱护我们自己,否则就要受到惩罚;

师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希腊人对两河流域的称呼。地域大体在今伊拉克境内(出示图)。楔形文字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系统。巴比伦城建筑豪华,城中的“空中花园”被称为古代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这个例子从地理的角度分析,过度砍伐森林等→水土流失→河床加高→河堤加高→河流淤塞、泛滥→失去家园,这说明人类不尊重自然规律,最终自毁家园。当然,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衰落,不仅只有地理原因,还有其他政治等方面的原因。师阅读材料2:

生 生存环境差异明显,只有扬长避短,才能发展,同时也说明了尊重大自然的规律给我们带来的好处,这与破坏大自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师陡坡上种庄稼弊大于利。一是开发成本高,二是耕作土层极易受重力作用遭受坡面流水的侵蚀,造成作物生长肥力不足,产量低,经济效益差。而种植果树林或经济作物,既有利于保持水土和植被的原生环境,还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因此,在陡坡地提倡退耕还草还林。

师材料3:城市的形成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师 不同的城市,区位因素可能是不同的。除了教材中指出的因素外,还可以添加其他一些因素,如政治、军事、宗教等(还可以举工厂区位、农业区位、交通区位、商业区位的例子)。师材料4:有这样一句话: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即是从你辈那里继承来的,又是从子孙后代那里借用的。

生“可持续发展观念”是当今人类社会最先进的发展观念。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诸方面。其中,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标。这三方面持续发展,都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地理学始终围绕着人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展开,而协调人地关系的最终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

总结:1.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2.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3.综合地分析问题。

4.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篇3:七年级语文第一节课教学设计

一、利用课程在培养计划中的地位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生普遍明白专业课的重要性, 因而学习目标十分明确, 而对一些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却缺乏了解, 导致其在基础课学习过程中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一些教师武断地认为, 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不努力是学生自身的原因。事实上,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自身不明白基础课程的重要性, 二是教师没有阐释好课程地位和作用的问题, 没有在课程与专业之间的关系上对学生做好引导工作。因此, 教师不仅要主动分析所授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并做好教学内容的取舍和侧重, 而且还要在讲授第一节课时就将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的思路提供给学生, 从而在课程与专业之间的关系上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工作。

笔者所在学校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服装工程师。但服装工程师的基本素质要求他们懂得纤维和纱线的性能、织造的组织规格常识、面料的性能特点, 特别要及时了解并掌握新纤维、新面料的发展趋势, 掌握面料与服装的关联性。这不仅有助于服装工程师选择现有合适的面料顺利完成服装设计作品, 而且会有助于服装工程师根据市场流行要素以及服装款式来设计 (或提出要求) 面料的纱线、组织、花色, 推出全新的产品。在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中, 支撑这一方面能力培养的课程包括《纺织化学》和《服装材料学》。

在第一节课中介绍课程性质时, 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纺织化学》在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作为化学类专业基础课的地位, 该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服装材料学》之间的关系, 以及服装工程师基本素质对学习《纺织化学》课提出的要求。随着对课程性质认识的加深, 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纺织化学》第一节课后, 学生普遍反映会认真学习这门课程, 为后续课程及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二、利用课程的核心思想梳理主要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构———性能”思想是化学学科的核心思想, 我们不仅用这一学科思想安排教学内容, 还利用这一思想指导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在教学过程中, 如果教师不能从课程思想、学科核心内容上把握, 就如同给了学生一盘散乱的珠子, 虽然宝贵却不便携带。如果教师把课程的核心思想教授给了学生, 就像给他们增加了一根丝线, 散乱的珠子就得以变成一串珍珠项链, 不仅易于携带, 而且其价值也大大提升。

教师在讲授第一节课时就要将学科思想展示给学生, 并结合课程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指出学科思想在知识体系中的体现。《纺织化学》作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 主要从原子、分子、聚集态结构的角度即化学的角度深刻理解面料的理化性能、服用性能, 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习打下基础。同时, 笔者还结合对培养目标以及服装工程师的素质要求的分析和化学基础课的特点, 将《纺织化学》课分为九章, 每一章内容都用“结构———性能”思想贯穿起来, 而这一思想在各章中的表现又不尽相同。以第五章“合成纤维”、第六章“纤维素纤维”、第七章“蛋白质纤维”的内容为例, 不同纤维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它们所构成面料的性能特点, 继而决定了它们各自的使用领域。

在对《纺织化学》课的内容及核心思想在各章节中的体现进行集中展示之后, 学生就会在课后急于与教师探讨身上所穿服装不同面料所表现特点的原因, 并对以后各章节的内容充满了好奇。

三、用生动灵活的授课方式及考核方式激活教学过程

授课方式不仅包括教师上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或板书, 还包括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 更重要的是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对教学活动以及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所存有的认识。

目前, 多媒体教学已在各门课程中被广泛使用, 它的优点在于文字可与图像、声音、动画、影片、网络等结合起来, 使教学不再局限于教师的板书和语言, 学生接受的信息更加生动和丰富多彩。对于《纺织化学》课来说, 多媒体教学可以提供诸多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提供的信息, 如果全部采用实物展示的方法, 教师上课所要携带的教具就会非常多, 而实际上也不可能完成。而动态的展示更是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实现的, 如我们在《纺织化学》第一节课为了强调面料对服装风格的影响, 用了一段服装表演的录像, 展示了丝的柔顺与优雅、麻的刚硬与自然质朴等, 以诱导学生思考各种面料的使用特点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 营造了很好的课堂气氛, 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然而, 单纯使用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一张幻灯片翻过去之后就被另一张所替代, 学生的思维活动如果跟不上的话, 学习就会出现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这样处理的:一是合理地调整幻灯片的放映速度, 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接受;二是将课件上网, 保证学生可以及时得到课件, 在课堂上把精力主要放在课堂学习上;三是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 板书要提供整节课的脉络;四是遇到需要细致讲解的内容, 就要利用板书一步步地把反应过程展示出来。实践表明, 这种书写过程所收到的教学效果要优于放幻灯片。

考核并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真正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热情的是他们对本门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 以及教学活动所带给学生丰富而积极的学习体验。为此, 我们提出的考核方式包括三项内容:期末考试成绩占最终成绩的60%, 平时作业占20%, 小论文占20%。这样, 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的重视。而小论文的写作过程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 可以让他们掌握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 是一种区别于课堂教学的学习体验。

四、用教师魅力吸引学生, 形成师生间的默契

在第一节课中, 学生不但会对该课程形成整体的认识, 也会对教师产生初步的了解, 继而会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因此, 教师首先要注重自身形象, 衣着要大方得体, 行为举止要自然优雅, 语言要准确流利。

教师在第一节课要介绍自己的专业与学科背景、研究方向及成就, 将课程内容与研究方向联系起来, 阐述最新的学术进展情况, 给学生留下学识渊博、有一定学术成就的优秀教师的形象, 使学生产生信任感。此外, 教师若能与学生分享自己大学阶段的学习与生活, 不仅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而且也可借此机会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

所谓师生间的默契, 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的习惯以及对习惯的共同认可, 它可以通过语言、手势甚至课件或板书字体的变化表现出来。从第一节课开始, 我们就用“结构决定性能, 性能决定使用”来表达该课程的核心思想, 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逐渐地, 当我们要表达这一核心思想时, 学生就会意识到教师所惯用的表达方式, 他们就会和教师一起说出来, 然后露出会心的微笑。在师生默契形成的过程中, 学生也逐渐领会到了该课程甚至该学科最重要的思想。

摘要:第一节课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每个教师都应对其有足够的重视并要精心准备。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教学过程、形成师生间的默契等是上好第一节课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第一节课,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钱同源.浅谈服装设计师应具有的素养[J].丝绸, 2004, (1) .

篇4:高中英语第一节课教学策略初探

一、首先教师要做好自我介绍

面对新老师,学生往往有很大的好奇心,老师可趁机将自己多年在教学中的闪光点,毫不谦虚地介绍给学生,使学生相信老师有水平教会他们。另外,对于农村的普通中学,绝大多数学生来自于农村,我毫不掩饰地告诉他们,我也是来自于农村,通过刻苦学习,实现了梦想。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二、调整学生心态,为他们树立信心

由初中升入高中,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次飞跃。有的学生认为,初三时学习任务太重了,到了高一该歇一歇了,思想上有放松情绪;有的学生认为,初三时复习迎考,只是最后几个月花了点功夫,效果还不错,现在才上高一,早着呢!思想上有轻敌情绪;还有的学生则认为,初中时由于英语基础不是十分牢固,到了高中不仅内容增加了,而且难度加大了,英语肯定是学不好的,思想上有畏难情绪。

面对这种局面,在高一新生入学后,就应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端正他们思想上的各种错误认识,消除他们头脑里的各种消极情绪。教师要让他们认识到高一年级虽然是起始年级,但却是整个高中阶段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思想上一点也不能存在麻痹意识,应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对于那些想要“歇一歇”的学生,要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规律,“学习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发奋努力,继续发扬拼搏精神,才不至于落后于他人。对于那些学习上有畏难情绪的学生来说,首先要打消他们的思想顾虑,让他们认识到高中英语与初中英语都是阶段性的,初中英语的很多难点在高中仍有大量机会去再学习和巩固。其次,要鼓励他们树立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世在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认真,完全可以学好高中英语。

三、简要阐明初、高中英语的差异

在高中阶段的第一节课,教师有必要向学生说明初、高中英语的不同,使学生对高中英语有个感性认识。首先,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每一个单元新词汇多,课文内容多。其次,初中英语以句型为主,高中英语侧重阅读。第三,初高中英语学习时间的差异。高中阶段,需要学习的科目较初中多了很多,这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时间。了解这些差异,能让学生在思想上对高中英语学习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应有心理准备,并及早找到应对的方法。

四、回答学生最关心的几个问题

1. 学英语重要吗?

对于这个问题,学生肯定会异口同声地回答说重要。作为老师,可从更深层次去引导学生了解学英语的重要性。如在高考中,英语是一门主要考试科目,想升入理想学府,英语举足轻重;升入大学后,为了得到大学四级、六级甚至八级英语证书,一些科目可以不学,但英语必须还得好好学;当今世界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任何一位中国人都有接触世界、走出国门闯荡一番的机会,掌握好英语这一交流工具无疑会帮助他们很好地把握第一次机会。总之,一句话:面向高考,为未来做准备。

2. 英语难学吗?

应该说,没有一个学生不想学好英语,不想取得好成绩,但总有一部分学生考试不及格,他们遭受了失败的痛苦,同时也对英语学习丧失了信心。我的第一堂英语课往往会告诉学生,学习英语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难。当然,要学好英语,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不断积累、不断提高的过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看一段关于李阳从一位“没有语言天赋、英语考试经常不及格的学生”变成一位“著名的英语播音员和翻译员”的经历的片子,使他们意识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志者,事竟成”。还可把英语与其它科目相比,如语文、数学,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基础性非常强,而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内容比较简单,基础性相对弱,即使初中英语学得不太好,补起来也容易得多。这就首先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提高了学习的信心。

3. 有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有没有窍门?

不管我们学习什么,掌握正确的方法很重要。因此,高中英语教师非常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给学生授之以法。下面我就学生最头疼的词汇记忆谈一下我的两点认识。

(1)帮助学生了解英语词汇的构成规律

英语单词的数量虽然庞大,但构成单词的元素——词根、前缀和后缀等却是有限,比如:常见的词根约有300多个,常见的前缀、后缀约有100多个,如果能熟练地掌握这些单词的基本构件,并对单词进行分析和记忆,则会增强词汇的记忆效果。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找出单词识记中的难点,降低词汇记忆的难度,以帮助学生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

(2)指导学生在语境中识记词汇

进入高中阶段,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高一年级起,学生每天至少阅读400词以上的文章,到高中毕业时,才能达到36万词的课外阅读量,阅读速度才能上去,阅读综合能力才能提高。在阅读过程和具体语境中,才能真正体会和运用单词,绝大多数英语词汇是学生经过重复接触各种语境后逐渐学会的。

篇5:七年级班主任第一节课的讲话

首先,我代表七一班任课课教师真诚的祝贺大家光荣地成为石院九年制学校的一员!又迈出自己迅速成长的一步,但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初中生,不会像转变称谓一样简单,初中不是小学的简单继续,而是一种转折和爬坡——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当迅速行驶的汽车在转弯或上坡时,缺少心理准备的乘客很容易站立不稳摔倒,同样在初中新生活开始的时候,如果我们缺乏心理准备不能及时调整的话就会出现不适应。为了让同学们迈好初中第一步,为此今天我给同学们提出四点希望和建议,请同学们记好笔记.一、重新定位打造自己

在初中这个新起点上,首先要重新定位自己,调整好心态。也许你是踌躇满志的来到新学校,希望能展现自我的风采,但中学招生范围扩大,新集体里人才济济,以前出色的你不再拔尖,还可能评不上班干部,成绩不尽如人意,名次下滑……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这些挫折,但你千万要记住:不能就此心灰意冷、一蹶不振,我们要用不懈的努力一点点证明自己。也许你在小学时表现一般,入学成绩比别人低,但不能就此盲目断定自己不行而自暴自弃,因为入学或摸底成绩只是代表过去,证明不了现在和将来,新的竞争刚刚开始,孰胜孰负还看今朝。

我们一起迈入初中大门的,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不管小学是否优秀那都已成为过去,过高或过低的自我评价都会困住前

行的脚步,新的生活面前需要我们重新定位自己打造自己。

二、课程增加改变学法

小学主要是语文和数学两门课,而中学,初一就增加了英语、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初二将增加物理,初三还将增加化学,而且学习内容增多,难度加大,进度加快,猛增的学习量往往让我们应接不暇,颇有点狗咬刺猬,不知从何下口之感。初中的学习状况改变了,再沿用小学的学习方法和方式显然无法适应,这里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案例:小云和小吉自幼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在小学时他们的成绩都旗鼓相当,相当优秀.后来一起考上了同一所中学。进入中学的第一次数学测验,小云考了全班第一,可是小吉才勉强及格。看到小云开心的样子,小吉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老师特定表扬了小云,而对小吉说,要他加把劲,向小云学习。小云考了好成绩,小吉并没有嫉妒,只是他想不通。你看,小吉平时和他一起上学,周末也在一起玩,也从来不请家教,上课时都在听老师讲课,作业都一样完成,老师也说他们一样聪明,可是为什么成绩却相差很大呢?同学们,这就是学习的方法不同而出现的差异.到了中学要注意哪些学习方法呢?

第一要主动适应老师的授课方式。中学改变了小学那种事无巨细式的教学方式,老师往往集中讲解难点、要点,并且讲过就不再重复,我们要主动去适应老师的授课方式,包括语音、板书、思路、要求以及某些教学习惯。想做到这一点有两个诀窍:一是预习,拿着书本随便翻看不是预习,预习是把第二天的功课尽可

能看懂,并找出不懂的地方,在课堂上做为重点听,这可以提高我们的听课效率培养自学能力。二是多请教,主动把自己的学习状况向老师介绍,有问题就大胆问,千万不要碍于面子而把听不懂的知识留到明天,从一开始就不能欠学习账,否则学习中的漏洞越来越多,到了高年级就难以弥补了。

第二要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要解决科目多学习量大的问题,最好方法就是制定学习计划。包括长期计划,新学期我的目标是什么,到期中期末我要达到什么水平,还可以找个竞争对手来激励自己;此外还有短期计划,也就是周计划、天计划,比如:我怎样安排这一天的学习和玩耍时间,利用什么时间做哪门作业,何时预习,何时做系统复习等等。只要这样踏踏实实完成每天的计划和小目标,就可以自如地应对新学习,达到长远目标。三要注意摸索适合自己的学法。在初中阶段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体现的尤为突出,因为学习的难度加深、灵活性加大,不能单凭死记、死学,要讲究记忆的方法,注意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而且各学科的特点不同,学法也有区别,我们在新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不

断反思和调整,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法,做到事半功倍。

三、学会适应学会交往

举一个实例:陈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不知怎么的,爸爸、妈妈发现她自从上初中后,话越来越少,就喜欢独自静坐在自己的卧室内,面对书本发呆。从前活泼、开朗、好动的她好像变了个人似的,而且有时还无故发脾气。偶然间,妈妈发现她的笔记

本上写着:“为什么成绩下降?”“为什么同学都不喜欢我?”父母有些担心了,就去学校找老师了解情况。老师也反映现在的陈佳比较内向,上课不愿说话,与同学的交往也比较少,有时班级搞活动,她总是不知不觉地成为旁观者。陈佳同学表现出来的现象,实际上是学校环境适应障碍。因此我希望我们的初一新同学不要象陈佳,要学会适应学会交往.适应学校环境的变化。到了初中人际交往范围发生了较大变化,大家来自不同学校,彼此陌生,这时很多人会感到孤独,想念过去的同学,这都是正常的心态。要摆脱这种不良状态,就要积极主动去熟悉新的班级和同学。初来乍到,也许一个熟人也没有,你会感到孤立无援,但想一想大家不都一样吗,都没有朋友又都渴望交友,我们可以主动一些,大胆和同学搭话,热情为班级做事,比如问问同学叫什么,然后把你介绍给他;同学缺少什么,可以借给他;老师要发新书了,积极去帮忙;值日表还没有排好,主动去清扫卫生……无形之中你就和同学、老师 “混”熟了,越来越融入这个新集体,朋友多了起来,陌生感自然会逐渐消失。

四、以新的行为规范要求自己

到了中学阶段,许多行为规范发生了变化。一进入中学校门,你就要认真学习《中学生守则》,知道作为一名中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努力进行行为规范的训练。

第一,衣服整洁讲仪表,校徽胸前佩戴好。

第二,学习用品全带齐,按时到校不迟到。(早上:7:30 中

午:12:50)

第三,进门下车讲礼貌,看见师生问声好。

第四,因病因事不到校,坚持请假要做到。下课先让老师行,有始有终堂堂好。出操整队上操场,队列作到快静齐。课间休息出教室,远望蓝天或绿色。有益活动利身心,说笑玩耍讲文明。黑板墙壁不乱涂,爱护公物和花草。果皮纸屑不乱抛,校园整洁环境好。

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废纸的故事。美国有个“福特公司”,福特是一个人,他大学毕业后,去一家汽车公司应聘。和他同应聘的三四个人都比他学历高,当前面几个人面试之后,他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希望了。但既来之,则安之。他敲门走进了董事长办公室,一进办公室,他发现门口地上有一张纸,弯腰捡了起 来,发现是一张渍纸,便顺手把它扔进了废纸篓里。然后才直到董事长的办公桌前,说:“我是来应聘的福特。”董事长说:“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被我们录用了。”福特惊讶地说:“董事长,我觉得前几位都比我好,你怎么把我录用了?”董事长说:“福特先生,前面三位的确学历比你高,且仪表堂堂,但是他们眼睛只能„看见‟大事,而看不见小事。你的眼睛能看见小事,我认为能看见小事的人,将来自然看到大事,一个只能„看见‟大事的人,他会忽略很多小事。他是不会成功的。所以,我才录用你。”福特就这样进了这个公司,这个公司不久就扬名天下,福特把这个公司改为“福特公司”,也相应

改变了整个美国国民经济状况,使美国汽车产业在世界占居鳌头,这就是今天“美国福特公司”的创造人福特。大家说,这张废纸重要不重要?看见小事的人能看见大事,但只能 “看见”大事的人,不一定能看见小事,这是很重要的教训。

篇6:高一语文第一节课

教学目的:

1、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让学生明确如何学习语文

教学方法:交流法

课时:1

教学步骤:

一、导语

请喜欢语文的同学举手。(根据经验,不会多)觉得语文课无所谓的同学举手。(根据经验,会很多)觉得语文很难学的同学举手。(根据经验,有一定数量)

得出结论:怪不得有人说:天下最好学的是语文,天下最不好学的也是语文。天下最好教的是语文,天下最不好教的也是语文。

二、介绍语文的作用

语文,根据高中教学大纲的性质界定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举例)

1、对联 :纪律如铁,意志如钢;花开富贵,竹报平安(顺序不能调换,押韵的要求)

2、广告语:丰田汽车: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80年代中国的道理上除了国产汽车就只有日本的进口车了。丰田汽车作为日本最大的汽车公司自然在中国市场上执牛耳,而这句精彩的广告语则很符合当时的情况;巧妙的把中国的俗语结合起来,体现出自信和一股霸气,且琅琅上口。

人头马XO: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

尊贵的人头马非一般人能享受起,因此喝人头马XO一定会有一些不同的感觉,因此人头马给你一个希望,只要喝人头马就会有好事等着到来。有了这样吉利的“占卜”,谁不愿意喝人头马呢?尤其是那些尊贵的人,更是深信不疑。

德芙巧克力:牛奶香浓,丝般感觉

之所以够的上经典,在于那个“丝般感觉”的心理体验;能够把巧克力细腻滑润的感觉用丝绸来形容,意境够高远,想象够丰富。充分利用通感,把语言的力量发挥到极致。电器:万家乐,乐万家(运用了回环)

3、本科、硕士、博士都要写毕业论文

4、曹丕《典论•论文》: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者也。石达开:何如著作千秋业,宇宙长留一瓣香。

人文性:

当你听到张韶涵《隐形的翅膀》,为其歌词陶醉时,你是在感受语文;当你看《大明宫词》时,为其对白所折服时,你是在感受语文;当你看红楼品三国,心灵为之震撼时,你更是在感受语文。语文可以陶冶你的情操,可以净化你的心灵,可以提升你的幸福感„„

三、谈谈如何学好语文

1、学生谈

2、老师总结

首先是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这也就说明了学习一定要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有兴趣去学习,是学好的根本。只要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才会发觉其中的乐趣,发现了学习的乐趣,才有助于我们去持之以恒地学习语文,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根本学不好语文。有的同学认为语文很无聊,要背记的东西太多,所以根本不想去学,成绩当然也就上不去,所以,兴趣对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没有兴趣首先要培养学语文的兴趣。

其次,学习语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长期的积累才能使语文学得更好。积累也就需要大量地阅读与背诵,当我们空闲的时候,读一读,好的书籍或文章不仅能丰富知识,还能陶冶你的性情。不过,不能只是读,还要思考,我们应准备一个记录与摘抄的本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将遇到的好的句子抄下来,并不时地看看,让它们变为自己的东西,当遇到疑点,难点时,也要记下来,与旁人讨论,听取别人的看法。这样才会有所长进,水平才会提高。(积累将是我们语文学习常抓常做的事。要求大家都要准备一个语文积累本,要积累词汇,成语,名人名言,优美句子„„)

第三,重视阅读。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说只有多读书,才能写出好文章。大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做到前一句的人却不多,真正喜爱阅读的并能从中得到知识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能写出好作文的人也不多。但我们要做这样的人,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阅读,要喜欢去阅读,当我们看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的时候,要去思考它的内涵,去思考它的写作方法,去思考作者的思路,再把其中好的方面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取人之长以补己之短。(我们将开展图书角,每周都印发美文让大家欣赏,背诵)

第四、善于利用工具书。特别是读课外的古文言文,古诗、词时,其中有些字、词、句我们不能完全理解的,这就需要去查工具书,如果工具书中查不到,或者查了之后仍然不太明白,就要及时去问老师,及时地弄明白,这样才能学好古诗文,切记千万不能不懂装懂,使自己的心中留下疑惑,因为日月积累,会使心中的疑惑越来越大。

小结:最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字:爱!爱语文你自然会想尽办法去学语文。记住: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处处有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说白了就是要经常锻炼自己听、说、读、写的能力。

要求:

1、必备书籍:《现代汉语词典》《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时文选粹》

2、美文摘抄本(16开)(抄优美词句、写欣赏心得、技法解读)

3、随笔本(16开)

4、古文积累本、作业本、默写本(常规)

5、每周六为欣赏美文、交流心得、背诵美文课

6、课前三分钟:“我是故事王”演讲比赛,每周选出一名,给予奖励。(每周根据教学内容设定不同方块:诗歌故事、名人故事、成语故事等,在周末告诉学生,方便学生周末回家查资料。第一周为诗歌故事。)

该文章转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

新老师第一节课最大的问题是——讲的飞快、讲的很多,原本准备2课时的内容30分钟就讲好了。故一定要注意让“师生互动”起来。

一般地,第一课往往是自我介绍,这已经是老套套了。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的小朋友,我是你的大朋友。世界上有三种感情非常可贵:友情、爱情、亲情。社会上有三种关系非常铁:同过窗(同学),扛过枪(战友),下过乡(知青)。

我们能相聚在一起,通俗地说,这叫缘分,“十年修得同船渡”,这只船,有50位时代的弄潮儿,我是这里的船老大,我们要同舟共济,从此岸渡过彼岸,迷时师渡(度),悟时自渡。

在当前时代,竞争是激烈的,为了打好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要破釜沉舟,只许胜,不许败。

1、语文是嘴皮子的功夫,出口成章,妙语连珠——

两人对骂:甲:你放狗屁!乙:你放屁狗!甲:你狗放屁!虽然粗俗,但的确让人忍俊不禁。君子动口不动手,有的人怒发冲冠就是辩不过人家,痛苦起来就是“我跳、我跳、我跳啊跳”,而不会含蓄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语文是手头上的功夫,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有的同学字写的很漂亮,入木三分,而有些惨不忍睹。

3、语文是内功心法,可以提升涵养,培养气质。是在座帅哥、美女行走江湖的基本功。或许有人不喜欢读书,但没有人不喜欢自己有气质。

因此,为了学好语文,我们要约法6章。

1、备一本字帖——席殊钢笔字帖

高考作文对书写的要求是——书写工整,卷面清洁。尤其是文科同学,政史地都需要书写大量的文字,保守地讲,书写的好坏在高考分数上的差异估计在10--30分。因此,要努力使自己在高中阶段写一手端正而潇洒的钢笔字。要写

好一手字并不难,每天抽出10分钟的时间临帖(最好是席殊钢笔字帖),临习一年,坚持不懈,最终一定能出手不凡。

2、准备两本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成语典故词典》

3、准备一报《---晚报》、一刊《读者》、一专著(三毛、韩寒、王塑„„)每天出版的报纸杂志里面都有大量的信息,浏览信息可以扩大知识面,也增强快速阅读的能力。其中亦不乏语文方面的知识。

4、养成一个好习惯,就是剪报——看到有好文章就剪下来,贴在自己的语文摘抄簿里。这样日积月累,你终有一天你会为自己拥有丰富的精神食粮而骄傲。当然,看多了,最好还能向报社投投稿。要知道,绝大多数作家都是这样起步的。要持之以恒,如果听之任之,惰性也就随之潜滋暗长起来。

5、在学习上注意做到“三先三后”、“三戒三倡”。

“三先三后”是: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先独立思考后请教别人。

“三戒三倡”是:一戒把学习当做苦役,提倡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二戒过多地、单纯地死记硬背,提倡以掌握事物本质规律的理解记忆为主;三戒解题模式化,提倡勤于思考,提倡思维的灵活性。

6、不看无聊影视(互动,先让学生给目前电视剧归类,在这空隙给自己的思路重新理理)

A、青春偶像剧(先让学生说说模式)

内容:恋爱地点一般在上海,男主角一般高大英俊、年轻有为。一般为某公司经理,有车、有房。女主角一般美丽动人,大部分是白领。连周围那些临时配角式的人都好得不得了:心直口快的愣头小伙小丫头,饶有风趣的老头老太太,安心设计地为男女主角操持。经过狂风暴雨、死去活来式的恋爱后,女的一般就出国了(方便地象到菜市场去买菜)或者得了白血病,要么女的一般准备嫁给另一个男人,在婚礼上男主角突然出现,大呼小叫、寻死觅活的,然后女主角回心转意,最后大团圆结局。

故事情节矫揉造作、粗制滥造、东施效颦,小资情调严重堪称无聊庸俗之精品。

B、武侠剧(先让学生说说模式)

内容:个个都是空中飞人,打斗时刻到处爆炸;打下悬崖一般不死,反而练就绝世武功;不是去报杀父之仇,就是争作武林盟主;美女大都追英雄,恶魔最终被铲除;侠侣双双退隐江湖,从此过上幸福生活。奥运会如果有了他们,金牌就稳拿了。

C、清宫戏

内容:拖着猪尾巴,叩头忙请安,张口是奴才,闭口是奴才,皇上一般都伟大,口口声声爱子民,清官实在也不少,愚忠愚孝真可悲。大清帝国如此好,你拍他拍我也拍,长叹好事孙中山,不懂行情瞎造反。

作家余杰说的不错,在一个民主、法制、科学的年代,大唱帝王之赞歌,鼓吹专政独裁,张扬奴性意识,宣传封建思想,实在是一件可悲的事情。《还珠格格》,却又正应了现时人喜欢轻松笑闹的取向。当然,浪漫还是浪漫的,《还》剧中充满了“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绕天涯”、“感谢风感谢雨感谢阳光照大地”、“海可枯石可烂我们肩并着肩”之类的歌词以及各种肉麻对白。琼瑶女士往往一厢情愿地诠释着她的“爱情演义”,她让少男少女们白日做梦般地期盼着“白雪公主”或“白马王子”的降临;或者干脆不顾一切地去充当爱的天使——就算是第三者也往往是胜利者。琼瑶小说中的爱情至上主义更被一帮琼瑶迷们渲染为“完美人生”的典范。其实这些廉价的童话,在毒化人们心灵的同时,打着的都是高尚的旗号,而故事里的崇高人物 往往违反人类的本性,变得面目易位而不可思议。再看《新月格格》、《梅花烙》、《还珠格格》这一类伪历史作品,读者或观众每每为那些封建皇帝的言行举止而感动嘘吁,也每每为那些公主格格们的善良美丽而心仪神往,但这些皇帝、格格们是真实的吗?所谓艺术上的真实也是谈不上的!电视媒体的大肆滥播其改编作品,造成“琼瑶旋风”再度甚嚣尘上。譬如《还珠格格》,琼瑶自己也知道是一部拙劣的作品,可她更知道大陆人喜欢看这种低浅、平庸之作,于是炮制了续集、再续

集„„,我认为电视台也是这种僵尸幽灵的贩卖同谋者。

下面,我跟大家讲一些小故事。如果你有心,请记住这些故事,这些故事能给我们有哪些启示。(先让学生经过探讨、回答)

第一个故事:培养好的习惯

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

(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以习惯生活。一个成功的人晓得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什么样的习惯是好的习惯?说不完,但面临高三,我想总有一些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写日记,把作文当作日记来写,比如记笔记,教材的两边是给你们空着记笔记的„„)

第二个故事:自己救自己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

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

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这人问:“你是观音吗?”

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

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

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遇到问题,不要总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记住:成功者自救,海子说过:为了生存你要流下屈辱的泪水。如果老是想着什么“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你怎么去培养自己的自信?我要说的是:靠朋友不如靠父母,靠父母不如靠自己。这个世界只有自己帮自己,别人才会去帮你!)

我们要求学生学习语文要克服两种不正确的态度:

①一种是懒散,漫不经心,认为语文学习就是那么回事,学了长进不大,不学也不会考不及格,与其白花功夫作无谓的付出,不如痛痛快快地学其它课程。②另一种是急于求成,不愿做细致琐碎的积累工作,企图一日吃个胖子,幻想着一朝一夕十天半月语文水平就能有很大的提高。

最后,布置作业:

如果时间还很多,本作业可以举一个单元作为例子当堂完成。

1、认真翻阅新教材至少两遍,你认为本册教材编得如何(好、较好、一般、差、非常差„„)?试做一评价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2、你最喜欢本册教材的哪个单元?你最不喜欢喜哪个单元?为什么?

3、你比较喜欢本册教材中的那些课文?你不喜欢本册教材中的那些课文?为什么?

附:语文常规

1、选编优秀作文,每周(每月)出一期玻璃橱窗。这非常好,我经常负责《军训快报》,发表学生的文章,学生毕竟有发表的欲望。获得同学、老师的认同是每个学生写作训练时的共同心愿,也是每个学生产生并增强写作兴趣的必由之路

2、随笔。给学生以最大程度的自由,不作任何形式的限制,提倡写“放胆文”“放手文”,其间即使出现了

片面的认识,甚至错误的观点,或者接触到某些“禁忌”话题(如早恋等),也决不横加指责,更不随意公开,而应从学生的角度去认识、理解,更要为学生的隐私保密。在随笔训练中应淡化刻意追求写作技巧的倾向,让写随笔如同挚友

促膝谈心、知己交流感情那样轻松、自然、普通、融洽,使随笔能反映真实的生活风貌、真实的内心世界。

上一篇:客服中心实习心得体会总结下一篇:高校新生迎新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