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的故事作文

2024-05-21

与书的故事作文(精选17篇)

篇1:与书的故事作文

伟大的作家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的,的确如此,只有好读书,读好书,才能收获更多。

记得有一次,在我8岁的生日,妈妈把我带到了一家新华书店,妈妈说:“这天是你的生日,那里面的书随你挑,但只能选一本作为你的生日礼物,再贵也能够。”听了这句话,我高兴极了,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一进门,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一个的大书架,上方摆满了琳琅满目的书,让我眼花缭乱。书的品种也很多,有《小虎队》《隐身人》《我要做好孩子》等。我东瞧瞧,西瞧瞧,一向拿不定主意。突然,我看到了一本书,书的名字是《木偶奇遇记》。我情不自禁地拿起了这本书,向售货员阿姨说了声:“我要这本书。”付了钱,我又蹦又跳,怀里捧着这本刚买回来的、崭新的书。我打开书,看了一会儿,越看越入迷。

里面生动的话语、搞笑的情节使我沉醉在其中。直到妈妈捅了我一下,我才明白此刻已经快晚上了。我轻轻地合上书,跟妈妈回家了。“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只有渴望读书,爱读书,才能悟出书中带给人们的道理。

篇2:与书的故事作文

在一年级时,我迷上了彩色的它,每天我都陶醉于其中,它成了我无声的朋友。每天晚上,我让妈妈读给我听,不知不觉,我闭上了眼睛,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只要手里有它,即使妈妈不在身边,我也不哭不闹。读二年级时,我喜欢上了语言幽默、生动有趣的它,它就像一块磁石,让我爱不释手,每天阅读它,成了一种习惯。它就像蜜罐一样浸泡着我,我尝到了知识的甜蜜。转眼到了高段,我又接触到了不少大部头,认识了不少闻名遐迩的人物。只要有闲暇时间,我便像老鼠见了大米似的扑了过去,尽管作业多,可我总要挤出时间阅读它,它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让我这个对写作望而却步的孩子写作水平突飞猛进。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房间的空余地方似乎没有了,都用来装它。在四年级时,我从它知道了各种动物的习性,从那以后,我便天天做着关于动物们的梦,我也渐渐喜欢上了语文课。我沉醉其中,在看它时,真是一种享受,我好似一位潜水者,在海中畅游,又好似一只雄鹰,迎着风,迎着太阳在展翅高飞,那种感觉是美妙的,是畅快的,是满足的。每当新的它又出版了,我便马上去拜访它。有很多时候,我喜欢独自一人,呆在房间里,望着窗外的风景,写着属于自己的文章,写着属于自己的梦想,我知道,是它改变了自己,因为,这是我唯一的对自己的表达方式。

篇3:我和书的故事

在这学期,我深深地爱上了《海底两万里》这本书。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了:要热爱生命,保护动物,保护自然。也因为这本书,我种下了一颗理想的种子——长大要当一名演说家,和大家分享我的读书感受,让大家也喜爱上读书。

品读一本本佳作,书中的每一句话都在我的脑海里回荡着,激励着我。我感受到,书是那么有趣。因此,在新的学期,我要再接再厉,向着“多读书”这个目标迈进。书有着无限的魅力,里面有很多著名人物、有很多谚语……像老师一样指引着我,让我的学习成绩更加优异。

篇4:人与书的故事

另一方面,问题也随着阅读产生。从现代信息传播的产业模式来看,编辑者作为生产主体,必然参与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如何参与构成了第一个问题。

1 编辑的权力配置与驱动结构

无论是书、杂志还是报纸,出版物在被人们阅读之前,都经历了或多或少的编辑。达恩顿曾经提出颇有意思的问题:“什么人阅读,读的是什么,阅读是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情况下发生的,阅读的效果又是怎样的,这类问题把阅读研究跟社会性联系起来了。”[1]这是阅读史研究自然延伸出社会学的卷面。本书也是此类交叉处的观察结果,作者通过人的故事来贯通对编辑学的思考,从两个方面展现了在历史长卷中起伏的编辑人生,即在政治挂帅的年代,编辑如何身不由己,命运跌宕;在政治氛围宽松的背景下,造就一段时期文学繁荣的社会效益和个人成就。两个不同时期的际遇,正是政治权力与专业权力角逐状态的不同后果,其中信息传播技术的应用在权力格局变化中作用极其显著。

在电子媒介大行其道之前,人们对世界的感知和认识主要来自文字出版物,由此在媒介传播史上让出版社的编辑成为一线的把关人,但这个把关人本身又不能脱离出版机构的管理和控制,由此形成编辑工作的双重权力:专业权力与结构性权力。若从一般的视角将编辑理解为文字整理使之符合规范的工作,在一个基本的信息传播过程中,编辑可被视为对信息的操作,技术属性较为主要。

从专业权力来说,在作者所列举的经典案例当中,都可以看到一个被传播的信息首先是要经历编辑修订,在编辑这一制作环节中逐步赋予自身的合法性,并成为得以发表、乃至成为经典的重要前提。以期刊为例,作者提出的“触摸连续出版的内在机理”,事实上是要通过编辑程序来保证所发表的作品质量,从而保证期刊获得读者的认可而持续生存:“期刊的内容定位于某一个社会行业或专门领域,如期刊以其传播物及连续的传播过程将原子状的游离的大众组织成一个有相对共同爱好、兴趣的群体。”

论证这一合法性是编辑工作自我再生产的一部分,也是编辑工作的职业传统的重要内容。作者叙述的著名编辑戴文葆曾在文章中提及编辑汇编本以及单编本,是实践中掌握编辑业务技术的一种小百科全书式的训练……首先确定主题,选取材料,安排编次……强调了编辑工作的技术内容。这正是编辑工作的基本内涵。作为专业成就的最高体现,戴文葆的编辑范例最终成为国家行政部门增设技术职称系列的论据,足以说明编辑工作重点不仅仅在于使文字符合规范、文从字顺。

就结构性权力而言,甄别、组织和修改稿件,并通过这些稿件发表使刊物获得声誉,是编辑工作得以展现的结果。在互联网以前的时代,个人信息要想广为人知,需要借助出版物获得大量读者,必须借助出版社和杂志发表。编辑拥有是否发表的决定权,通过选稿、组稿、约稿等方式的交替使用来向社会提供作品,其中既包含投稿—选稿—改稿—用稿等社会默认的信息传播程序,也包含约稿等透过资历积累所建立的人际传播网络联系,以及编辑因个人资历等与编辑体制规范之间的操作空间。

从媒介传播的历史演变来说,这一结构性权力成为“媒介即信息”的注脚。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就说过:“有的时候,社会制度的功能纯粹是剥夺人的信息,不过其主要功能是指引人赋予信息适当的分量和价值。社会制度关注的是信息的意义,在实施信息准入标准的时候可能会相当严格。”[2]一个社会在进行高度组织意义上的制度创新时,对信息传播的处理策略是把职业意识形态和信仰意识形态高度重叠,不仅仅是重新定义事物,而且规定什么事物是可以定义的,从而重构一种人与物和人与人的关系。而其中的悖论在于,技术权力是受制于政治权力的支配,如作者在回溯戴文葆的工作经历时曾感叹道:“一个组织控制全国思想文化的人民出版社偏偏使用而又偏偏‘不得重用’要‘控制’的人,其机构职能与队伍组成是否构成悖论?如果确认为悖论,这悖论由何而来,社会基础是什么?”

作为社会信息传播把关人的编辑工作,其结果表现出专业精神和专业水准,表现出对信息的理解和对媒介的认知,以及对某种传播理想目标的理解。如果一位编辑有深切的现实关怀,那么通过选题比通过文字编辑来表达得更为清晰。还是戴文葆,曾在20世纪80年代推动一系列严肃的性学著作出版,包括撰文推介吴阶平主持编译审校的《性医学》一书的出版,将此书出版视为思想学术界所打破的禁区之一。此一阶段通过出版产生的信息热点和信息竞争,借助新的信息来产生社会的注意力,不断释放社会主体的能量,从而形成社会发展当中的重要动力。但是,编辑者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作品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这构成了第二个问题。

2 出版人的责任与政治的交织

既然出版人是出版学的核心,讨论编辑的活动就成为重心,即经常表现为幕后而不为人所知的编辑业务。作者把扮演文字作品最后把关人的编辑者当作首要的关注对象,从不同角度描述和反思的研究个案,逐渐展开对编辑工作的价值以及相关社会和历史的背景分析,诸如邹韬奋的丰碑,赵家璧的才华,戴文葆的精深,秦兆阳的悲怆,韦君宜的反思,无一不是老编辑的职业生涯和历史经历所刻画出来的华彩片断。

作者一开篇就浓墨重彩地讨论邹韬奋的历史定位,在史料的梳理中质疑长期以来盛行的对历史人物的标签式定义。显然,简单的历史观在简化历史的同时亦在简化人们的思想,正如作者所指出:“而韬奋作为‘爱国志士、民主先锋’(朱德题词)的丰富性与多样化则被淡化、肢解了,韬奋经历、交游与思想的复杂性被人为净化后,既自觉不自觉地浇熄了人文社会学者的探索热情,也将风采奕奕丰满鲜活的生命存在抽象为一面旗帜,风干为一个符号。”

与老编辑的人际交往是连续不断的际遇和观察。基于作者入行以来的勤奋,书中娓娓道来与老一代编辑家之间的故事,可以发现这些老编辑有一些重要的共同点:经历过革命年代,有知识,有文化,也创作,曾经担任出版界的重要领导;懂得甚至精通业务,经历了“反右”和“文革”,在被称为“新时期”的1980年代还生机勃发,老当益壮。虽不乏困惑,但始终恪守文字出版业的专业信条和价值选项。

nlc202309051303

在至今仍然成为革命传统教育重要内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各种话语体裁中,“笔杆子”和“枪杆子”并行不悖的套用常常是制造革命权力的历史过程中的经典内容。传播不仅意味着信息的扩散,还是产生权力所调度的社会力量的表达。通过编辑过程的信息传播的频率和重复,一个简单的信息可以产生强大的社会动员和社会组织能量。而具有大众传播效果的文化信息的生产及扩散过程,就必然是涉及社会变迁或社会变革的节奏转换的调节器。出版和出版人与政治的交织就在于,任何具有社会色彩的政治过程,首先是一个在文化领域争取和建立“文化领导权”的过程,即通过权力和话语的相互替代建立社会心理秩序的过程。作者对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编辑学案进行了分析,正是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不得不再次确认达恩顿提出的一种传播学的观点:“文本的意义是在传播系统中被决定的,而不是由文本本身决定的。”[3]信息一旦展开传播,其后果往往不由传播者控制。

少年时代就投身革命的青年作家王蒙,从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出发,通过《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这样一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对新中国和革命事业抱着单纯而真诚的信仰的青年林震,来到中共北京市某个区委组织部工作以后所遭遇的矛盾和困惑。刻画了刘世吾、韩常新、王清泉等新老官僚主义和蜕化变质分子的典型形象。小说虽然“对刚刚展现魅力的新社会投出怀疑的目光”[4],但也通过主人公本身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小说发表的时代背景本身与当时苏联文坛兴起的“解冻”有一定的内在历史联系。但这样一篇小说,在当时产生了小说之外的社会影响:从1956年12月起,《文艺学习》编辑部先后收到有关稿件1300多篇,编辑部连续4期发了25篇,《人民日报》《文艺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和《延河》杂志也先后发表讨论文章,对小说的讨论直到进入毛泽东的视野,成为被“五次谈论”的对象。从革命的理想主义的批判话语出发,作者本身成为被革命批评和批判的对象。不管是当时受到最高领导人支持的作者还是被批评的编辑,后来的命运转折证明:革命是一种话语的流动,流向和流量的变换使得革命的浪潮儿难以避免被淹没的风险。

作者提供的编辑学案实际上反映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正如我们可以从某些批评家转换视角的专业操作中可以看出,一旦按照政治要求来展开文艺批评,就远远不是一个专业领域的评论事件,关于编辑修改的水准不是从专业角度加以评论,而是是否服从于政治需要。直到今天,人们还在继续确认:“因为秦兆阳的修改恰恰是强化了小说对社会阴暗面的暴露,而削弱了歌颂光明的成分。尤其是小说结尾的修改,无疑将原稿中的希望淡化了。如前所述,秦兆阳的修改删去了林震两段慷慨激昂的陈词,这削弱了林震的战斗力量,正强化了毛泽东所指出的小说对正面人物描写无力的缺点。”[5]

毋庸置疑,小说可以是再造个体意识和集体意识的载体。不幸的是小说本身一旦上升为政治或者被政治覆盖,加入的信息就越来越复杂:发表的小说原文,编辑修改的意图,各级领导人的意见,随着而来的各种讨论和汇报不断翻卷,既是叙事失落的症状,也是叙事失落的原因。多年以后,在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一书中,提出了这样的评价:“从小说的文本实际来看,《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虽然具有揭示官僚主义现象、‘积极干预现实’的外部写真倾向,但它更是一篇以个人体验和感受为出发点,通过个人的理想激情与现实环境的冲突,表现叙述人心路历程的成长小说。……与外部冲突的再现相比,作者更注重对叙述人心理内部冲突的表现,甚至可以说,对心理冲突事件的精彩呈现,才是这篇作品的艺术独特性所在。小说的主题和现实针对性也只有在对其内部视角的分析中才能获得更切实的理解。”[6] 决定性的内容并非小说本身,作为被政治挪用的对象,这篇小说所引发的氛围恰恰呼应了那个短暂的“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

既然文化生活的氛围源于政治的启动,那么我们无疑就会一次次重复政治的符号转换和信息控制所可能导致的新的社会关系。在一个文本政治化的历史逻辑中,思想的称臣必然带来权力的顺从,随之生成第三个问题。

3 传播是思想和权力的结合

透过信息传播的操作可以重新塑造一种主体身份的权力格局,在作者所观察的老一代编辑家的命运变迁中有许多令人唏嘘的案例,例如秦兆阳、王蒙、涂光群在1957年著名的“反右”运动中他们是否被贴上“右派”的标签,几乎完全取决于是否看到毛泽东的《事情正在起变化》一文,这篇文章在公开发表之前曾作为机密文件下发。完全没有被通知(秦)、得到通知等待几小时后又说不去看文件了(王)、听了文件传达并得到领导特别关照(涂),三种不同的个人情形导致了两种不同结果:划为右派或不划为右派,以及相应的后续结果。这个事件中信息的传播过程并非沿着体制化的组织结构,而是混合使用了正式信息传播途径以及非正式组织例如个人人际关系网络等,构成一种有特色的传播生态。

传播生态的权力关系的建构是通过信息传播的操作完成,其传播过程是一个通过信息调度影响人的看法、观念和行为的过程。在上述编辑出版人的遭遇过程中,被控制传播的信息起初起着催化媒介的作用,在逐层的、正式与非正式组织的人际脉络中传递;随后变身为檄文,透过宣传机器的公开发布,展开派别划分同时并通过组织行为对个人身份重新标注。就个人悲剧而言,革命者本身在中途因为价值认知的分歧而被抛弃,或者表现为一种内心的隐形伤害,如后来韦君宜《思痛录》的记载。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20世纪的革命史,透视出信息修辞学特征,革命话语的修辞术无疑是革命过程中被应用到效果极致的传播技术。信息传播有效性,即传播目标的达成,受制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单纯从传播效果出发,控制把关人、操纵媒介、取消噪音、诱导受众,并且将信息简化成为模板,即可达成最优传播效果。此时传播者控制了一切传播要素,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传播过程成为支配受众的过程。这当然是一个将受众去主体化的过程,如果将这一阶段的媒介内容作为历史记录的现实,就可能继续取消曾经不能表达的现实在今天重现的权力。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通过《重放的鲜花》回味曾经有过的热情和激情。

nlc202309051303

在过去的20世纪,信息传播与社会关系的互动曾经经历过两个不同的阶段:在前一个阶段是以政治权力为主,社会空间的政治化占据或淡化文化权力和专业权力,之后是一个被压制的文化权力和专业权力逐渐复苏的过程。在前一过程中,信息生产、媒介机构均被逐渐压制,社会信息量和媒介数量都在下降,只有政治口令通过层层转发的体制媒介,受众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渐单一化;后一过程则正好相反。一个逐步正常的社会充满各种信息来源,这些信息通过不同的渠道到达各自的受众,出现多种层次的信息生产机构和媒介,信息、媒介和受众的多样性构成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态。在改革开放之后的1979年,编辑出版专业终于作为一个学科建制被提上日程,而在1978年,曾任湖南省出版局局长的胡真,就敢于大胆提出地方出版社要“立足本省,面向全国,争取更多的图书进入国际市场。”废除了过去地方出版社执行了几十年的“地方化、通俗化、大众化”的三化方针。

作者在上个世纪80年代攻读编辑出版专业,在学习研究编辑出版学的过程中注重田野工作,通过直接采访、信件来往和查阅档案积累了有价值的一手资料。这些资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事人事后对事件的看法和评论,在时代背景发生变化,事件已经逐渐成为历史的情形下,当事人的意见一方面表达了个人的看法和意见,这些看法和意见的表达受到现实的影响,既是传播的信息,也是传播的结果;另一方面,能否表达,如何表达,透露出时代里传播生态的巨大变化,尤其是涉及到出版制度建设方面的一些探讨凸显出制度创新的困境。

试图将出版界人士关于出版的想法和意见进行收集整理,从而归纳勾勒出当代出版业界的思想形态,是一项有想法和有勇气的工作。在当代社会背景下,作者所能完成的是将“出版的思想形态”作为问题,尝试求解。意识到出版的思想形态是非连续的,其重要性在于影响了编辑工作的实践,而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认识又会形成系统的看法,成为思想,进入学术体系循环,并通过教育系统的流通开启另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面对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优势,如何能够在纵向和横向两个向度上推进编辑出版学的专业和学科建设,显然是一个越来越难以回避的挑战。

作者的这本文集融合治学二十多年的专业思考,要我这个外行作序,在研读过程中形成这篇读书札记。谨向作者和编辑出版学的探索者致意。

(《出版:人学絮语》,李频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定价:58.00元。)

注 释

[1][3][美]罗伯特·达恩顿.拉莫莱特之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0,107

[2][美]尼尔·波斯曼.技术垄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3

[4]沈志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第三卷:思考与选择——从知识分子会议到反右派运动[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8:259

[5]韩彬.秦兆阳与《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2(1):57

[6]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98

(收稿日期:2012-06-11)

篇5:与书的故事作文

书在我写作文的时候立下了汗马功劳。在读书的时候我会划出一些好词好句,然后用到自己的习作中。书这样毫不保留地教给我知识,这可不是一般朋友能做得到的呀!

就在前几天我正在读《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书里面讲的是一个叫巴斯蒂安的孩子在一个书店里买了一本书,书里面写着天真女皇的生命正危在旦夕,必须有一个人类世界的小孩给她取一个新名字,这时巴斯蒂安误打误撞闯入了幻想王国,为天真女皇取了一个新名字,天真女皇给了他一切权利,不过却使他失去了记忆,可是在阿特莱尤的帮助下他恢复了记忆,并回到了人类世界……整个故事惊心动魄,让我痴迷,简直无法自拔。

书还带我去过很多地方,教会我很多本领,他带我去过《神奇的收费亭》,揭开过《种在希望树下的秘密》,领着我去看《森林报》,让我和它《八十天环游地球》,和我探测《海底两万里》,给我讲《永远讲不完的故事》等……

篇6:与书的故事作文

我有许多书,有散文、小说、童话等书籍。当我捧起杨红樱阿姨写得《笑猫日记之塔顶上的虎皮猫》这本书时,我就忍不住想笑。

买那本书的时候,我才上二年级。因为那时我们要写日记,所以我妈妈酷爱买作文书。那时我妈妈正在书架上翻来翻去,给我找作文书。当看到《笑猫日记》时,我妈妈就立刻给我买了回来,她的表情得意洋洋,还以为给我买了一本好的作文书。当我看到作者介绍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是一本校园小说,当时我还不明白小说是什么题材的书籍,所以我感到很新奇。当我把第一篇看完后,我就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也知道了这本书为什么叫《笑猫日记》,而且,我边看边开怀大笑,因为里面的那只小白狗地包天太逗人了。地包天是一只喜欢冒充别狗的京巴狗,他有时爱搞浪漫。他不敢坐电梯生怕电梯停电了。但我认为他是一只思想很乱,智商比情商低的狗。我还感觉里面的酷猫、靓猫、雪里拖枪、乌云盖雪等自称为“著名的资格猫”实在太自私、太狠毒、太阴险了。我自认为他们的智商是0,情商也是0。猫的责任是捉老鼠,谁知道,这些猫傻得听不知活了多少年的的老老鼠的话,一起去对付虎皮猫。你说这群猫是不是疯了。

莎士比亚说过:“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通过读《笑猫日记》、《友情是一颗月亮树》、《成长的书香》等各种各样的书籍,使我的作文水平有了提高,今后,我一定要读更多的书,来充实我的学习生活。

篇7:与书的故事作文

我从小就好学好问,喜欢读出我认识的各种字。也许是巧合吧!爸爸的一位朋友因为搬家而把整整一书柜的书都给了我们。从此,书进入了我五彩缤纷的世界。

小时候,我就爱看书,不过都是些注音童话;大一点儿,我就开始问这问那,因此,我知道了《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二三年级时,我开始读《作文百科》;而现在,我在读四大名著和全套的《世界未解之谜》。

我记得有一个晚上我洗完澡,一走出来,我的眼睛像雷达一样扫描着一本书———《童年》。突然,我眼前一亮,“啊,是那本书!”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过去,迫不及待地拿起书“哧溜”一下跳到床上,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这本由高尔基亲身经历而来的一本书深深的吸引了我。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火烧着房子,突然火烧到了油桶,爆发出熊一般极其愤怒的吼声,天空都被染成了红色,顿时,房子变成了喷发着熊熊烈火的火海。这一段简直使我着了魔,一连读了十几遍都没有察觉。“赶快睡觉!”门外传来妈妈的喊声,我这时才反应过来,已经十点了!等妈妈走后,我又打开灯,读了起来。唉,我真是落入了书的“陷阱”。

篇8:老人与书的故事

在英国苏格兰的邓弗里斯盖洛韦市,有一位名叫路易斯•布朗的91岁居民,因嗜书如命而远近闻名,被传为佳话。她虽然弱视,但却无法阻止自己阅读的渴求,一个星期至少要看十几本书。据图书馆的管理员统计,这位养老金领取者正在逼近其第25000册的借书纪录,成为英国有史以来60岁以上老人从图书馆借书最多的读者。为了加以证实。他们请别的图书馆及时通报是否有比布朗太太借书更多的读者。

“我的父母喜欢买书读书,是图书馆的常客。在家庭浓郁读书氛围的耳濡目染下,我5岁就开始阅读,从来没有停止過。后来一发而不可收,爱读到手的任何书籍。”说起读书,布朗太太如数家珍,“我对家庭传奇故事、历史小说和战争题材的故事爱不释手,当然也喜欢在晚上阅读轻松的言情小说。”

“妈妈读书时克服了许多困难,通過戴眼镜或者主要借阅大字号书籍等方法来弥补视力的不足。她还关心时事,每天抽出时间读报纸和看电视。”布朗太太的女儿路易丝•普莱特介绍说。

“对布朗太太顽强的读书精神和丰硕的学习成果,大家都十分钦佩,赞叹不已。刚开始时,图书馆允许她1周借6册书。现在增至12册后,她每次借书时都不会少1册。虽然迄今为止已经借了近25000册图书,但布朗太太每次都按時归还,从来没有因为还书延误而受罚,堪称遵守图书馆规章制度的楷模。”图书馆管理员贾尼斯•戈尔迪感叹道。逾期70年童耋老人把书还回图书馆

13岁时,酷爱音乐的英格兰女孩爱丽思•查德威克从伦敦东部的波普拉区丘比特镇图书馆借了《音乐剧罗斯•玛丽总谱》一书。1939年战争爆发后的动乱日子里,她因忙于生计而忘了还书。从此之后,这本书一直摆在她的钢琴凳上。逾期70年后,查德威克终于把书还给了图书馆,幸运的是陶尔哈姆莱茨议会决定不收取她的超期罚款。以每天10便士计算,罚金总额将超過2500英镑。

查德威克现年83岁,已结婚63年。她搬家离开伦敦东部前往多塞特郡,在清理物件时发现了这本书。尽管岁月沧桑,但摆放在凳子上的书却完好无损。

查德威克夫人后来成为钢琴演奏师,已经退休多年,靠微薄的养老金度日。她动情地说:“这本书是我童年生活的一部分,我与它朝夕相处,度過了漫长的岁月。还记得小时候,老师逮住我偷弹钢琴的情景,她没有把我从琴房赶出去,而是告诉我去图书馆借曲谱方面的书籍。”

查德威克夫人原本打算把书送到慈善二手商店。但后来一想它仍然属于图书馆,所以应该核对一下。于是向陶尔哈姆莱茨区(波普拉区于1965年并入陶尔哈姆莱茨区)议会递交了一份在线表格。她在表格中写道:“你们想收回此书,还是让我自行处理?时隔70年后,耄耋之年的我真的付不起这笔高额罚金,但我还是决定设法筹措寄书的邮资。”

议员罗菲奎•艾哈迈德答复说:“查德威克夫人,还书永远不会太晚。我们决定不对您进行处罚。”

(译自[英]《每日邮报》)

篇9:与书的故事作文

那是去年寒假的一个晚上,我早早的进了房间,迫不及待地捧起了一本《小学生之友》看了起来。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妈妈轻轻地推开房门,对我说:“思雨,快睡觉,都过十点了,还看书!明天天不亮吗?”但是,《小学生之友》里一篇篇多彩的作文深深地吸引住了我,无论妈妈怎么叫我,我都不肯关灯睡觉。爸爸听得火了,对我说:“快睡觉!”心想:爸爸都生气,再不听话,有我好果子吃了!我急忙合上书,关了电灯,佯装已经睡觉了。

过了大概五分钟的样子,还不见外面的灯灭,又过了十分钟,灯还是没灭,我想:是不是爸爸跟我扛上了?哼,看谁扛得过谁!我漫长地等待着灯灭的那一刻。又过了一会儿,灯终于灭了,爸爸的脚步声也消失了。此时,我好激动,可以看书了!我悄悄地打开台灯,裹着暖暖的被子坐在床上,捧起了我心爱的《小学生之友》,兴致盎然地看了起来。忽然,外面走廊传来了爸爸那熟悉的脚步声,我匆匆放下书,关上电灯,裹着被子躺下。不出所料,爸爸杀了个回马枪,走进了我的房间。我闭着眼睛,装着熟睡的样子,心里却暗喜着。爸爸帮我盖好被子,熄了灯,关上了房门。我又悄悄爬了起来,继续畅游在心爱的书中。

篇10:与书的故事作文

在我满月时,袓上流传下来的一种方法——抓周,先在桌子上放下钢笔、钱、水果、读者等东西。比如,一个小孩如果抓到了钢笔、以后就是作家;如果抓到了钱,以后就是老板;如果……我当时立刻毫不犹豫的抓到了那本丰厚深邃,百读不厌的好书《读者》,此时此刻,永远注定了我与书一生的缘份。

在我上幼儿园时,已经开始读无图画书本,简化形四大名著,一年级作文选等……当时我已经可以把三国的很多人物背得滚瓜烂熟,并如饥似渴,如醉如痴的阅读书本。

我上小学时,已经读了格林童话,希腊童话,寓言故事,睡前等等故事,如杨红樱的《笑猫日记》,高尔基的《童年》,《伊索寓言》近三百本书籍。因为爱看书,每天和妈妈会进行“阅读战”,睡觉前拖延时间看书,吃饭看书,就连出门穿鞋我都不放过,边穿边低头看。

秋季,在这个美丽的季节中,枫叶红了,瓜果熟了。我的写作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提高,为什么我的写作水平提高了?因为我经常阅读好书,当我抱起一本厚厚的“世界五千年”时,总会看得牵肠挂肚、浮想联翩,津津有味……只见桌子上的饭菜妈妈已经热了好几次。虽然当时我这个“吃货”已饥肠辘辘,食不里腹,但对手里的书还是手不释卷,所以,我爱书,甚至爱书爱到痴迷的程度。

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错,只有多多看书、读书,写作水平才能更上一层楼。所以我个人认为写作的秘决不在于勤奋练习,而在于勤奋读书。

篇11:与书的故事作文

还记得不久以前发生的那一件令我难以忘怀的事——一个明媚的早晨,我欢蹦着来到了学校,迎来了拿着一大试卷的老师。但是,当老师念出了我的分数——84分时,似乎受了当头一棒,伤心不已。放学后,我低着头,看着同学们一个个欢笑着奔跑的身影,无力的回了家。

我丢下书包,呆呆的望着面前的书柜,扫视着群书。当我看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时,不只是什么吸引了我,我翻开了它,一页页翻看着:

19世纪八十年代,不行的女婴诞生了——她,就是海伦·凯勒。仅在出生后的第19个月,病魔就毫不留情的夺走了她的视、听、说三种基本而重要的能力,她也从此暴躁了起来。八岁时,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呵护下,她终于张开了心灵的眼睛,能开口说话了。海伦一天天长大,终于跨过了一粒粒人生道路上的碎石,在痛苦中起头来,结识了许多名人,并出国演讲,在社会上享有不小的盛誉。中年,她为残疾人服务,办起了学。最终,她在欢乐中安详地度过了晚年……

读到这儿,我不禁潸然泪下,也陷入了沉思:为什么她能度过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漫长岁月?为什么她能乐观面对残酷的现实?为什么她能在黑暗中指引人们走向光明?因为她有一颗不屈不挠、关爱他人的心!

哦,我豁达开朗了: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我不能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败无力自拔,我应该继续努力!

就这样,在我的努力下,竟然连续考了四次满分!

我与书,书与我,在我识字的第一天至今我们成为了朋友。书让我学会了做事、做人,使我领悟了两个字——坚持!

篇12:知识与书的纠葛

记得上世纪80年代的开放初期,社会上流行起一股藏书热,那会儿书籍也便宜,块儿八毛能买两三本名著。后来发现了位于南院门的古旧书店,淘得旧版书籍大多每本五分一毛,一捆一摞地往家搬。那阵子宁肯饿肚子,也要买书,家里旮旯拐角堆的都是书,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有范,书读得多少不打紧,堆在那就已经够养眼的了。

世界上有金屋藏娇的,就一定会有藏书的。有人断言,藏书多的人不一定有知识,这点不假;但也有人确信,藏书多的人怎么也比没书的人知识多。久病成医是自然的事。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藏书者确分多种,有人把书藏在书柜里,有人把书藏在肚子里,另有人则把书藏在脑海里。藏于柜者是书生,藏于肚者是书虫,藏于脑者方得智慧。

进入21世纪,逐渐发现自己所淘书籍着实太杂,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左边哲学右侧经济,中间一大堆散文小說与诗歌,床铺底下还装有几箱心理伦理和命理。绝不妄言,许多书翻开至今还有油墨味。这正应了那句买书不如借书的硬道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如今买书不仅显得过时,而且还有点犯傻。想看什么书网上没有?抱本时尚的ipad图文并茂,有些书还能读给你听,何苦花钱去充腊八蒜。

日前与同事们去一餐厅吃饭,哇噢,进门玄关置有一大书架,上面摆满了外文书籍,煞是好看。心想,该店主看来不是下海的教授,就是报国的海归,不禁令人啧啧羡慕。只怪同事手欠,捞过一本想看个究竟。谁料想,均为假书。

何谓假书?空壳子是也,美其名曰:装饰书。

于淘宝上搜索,装饰书竟极为流行,销路火爆,中外版本富足,且可个性订制。此书或许在国外找寻不到,但在我们这里却大有市场,区区两元左右一本,买两箱装点门面也不过百十来块,置于家中品味凸显,有模有样。

篇13:与书的故事作文

—题记我就和书有过一段有趣的故事,现在它将给你们听听。

有一天,我去了奶奶家。一进门妹妹就黏过来和我一起玩,跳皮筋,捉迷藏,过家家…尽情的玩着,天不知不觉的暗了下来。我玩累了,躺在床上休息,看见爸爸正在看一本书,我好奇地凑过去,我问:“爸爸,您再看什么呢?”爸爸语重心长的说:“我正在看书呢,书是知识的海洋,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爸爸说的话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

一次我跟着妈妈去了书店,看见了一本书,上面有一位公主和一位王子依偎在一起,我被那幅画面深深吸引住了,我就恳求妈妈给我买那本书,在我的软磨硬泡的情况下,妈妈答应买给我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我回到家就开始看,我看得如痴如醉,妈妈叫我吃饭我也不吃,就这样,这本书被我一天给看完了。

篇14:我家与书的故事作文

书是知识的宝库,使无知的人变得博学多才;书是忠实的朋友,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总会默默给予你帮助和支持。所以,我们一家人都很爱看书,甚至爱到痴迷的程度。

“叮当 叮当 叮当”,手机的闹钟响了。爸爸高兴得像个孩子,一蹦三尺高,兴高采烈的去拿他订的书。我和妈妈也不能落后,两人按约定的时间一起快马加鞭赶到新华书店,我们仿佛成了书籍海洋里的一只快乐的小鱼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记得上一年级时,我拥有了第一本属于自己的书。刚买回家就跑到了书房,打开台灯津津有味地看起书来,直到妈妈喊了我一声,我才从故事情景中回过神来,结果发现作业忘做了。睡觉时,我拿着那本书躲到被窝里看,直到困得睁不开眼睛,才依依不舍地合上了书。

有一次,我们去叔叔家玩,我坐在客厅里看书。阿姨有事让我帮忙关水龙头,我嘴上是答应了,却还目不转睛地盯着书,结果水都漫出来了我还不知道。阿姨回来一看,吓了一跳:“我的厨房都变成水池了,彤彤,不是让你看着吗?”“对不起,对不起,我正和勇敢机智的船长一起战斗海底怪鱼呢?”阿姨不住的赞叹道:“真是个‘小书迷’啊!”

高尔基说:“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妈妈就把书籍当成香喷喷的面包。那天,我和爸爸跑完步,回家后非常饿,本来是想吃一顿新鲜可口的.饭菜。谁知道妈妈正在看书,我急忙问:“饭呢?”“呀!忘了!没关系,只要我们像高尔基那样,把书当成面包,让大脑补充营养,让大脑吃饱了,就像我不感到饿一样。”

篇15:与书的故事

我自小喜爱看书。我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妈妈就对我进行胎教,读书给我听。我一两岁时就开始接触那些启蒙读物了。起初,妈妈认为书皮硬,不易撕破,就放心的给我玩。可谁知,顽皮的我硬是把书撕成了碎片,撒得满地都是。虽然很无奈,但妈妈仍然每天坚持给我读书。久而久之,我对书这个“玩具”也爱不释手了,逐渐被书中精美的插图所吸引,甚至对还未接触的文字产生了兴趣。后来,听说我每天都缠着妈妈让她给我念书听。可以说,我和书的缘分就是这样撕出来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看的书也发生着变化:从小时候的启蒙书到注音版的故事书,再到后来的连环画,以及现在的历史书、中外名著、报纸、杂志等等,书这位好友一直陪伴我成长。虽然家中书很多,但我仍不满足,一有空就央求爸爸妈妈带我去新华书店看书。一到书店,我便急切的却又漫无目的的寻找,那琳琅满目的书真让我眼花缭乱。一找到喜欢的书,我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贪婪的读着……我喜欢马小跳,因为他有一颗善良、纯洁的童心,并且乐于助人;我讨厌《单行街》中那个思想保守、愚昧的妈妈,为她的孩子感到担忧……读着读着,我渐渐入了迷,直到书店关门才依依不舍的放下书。而通常这时,等待的爸爸已经打了好几个盹!

书,能滋润人们的心灵,它为我们插上理想的翅膀,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它仿佛能控制人们的心,从接触它的那一刻起,我就会跟着故事中的角色而喜、怒、哀、乐……

篇16:读与书的安然旅程

结缘于《曲艺》,当从偶遇的一位恩师谈起。我是山东省聊城市一名基层文艺工作者,一年前因代表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聊城市杂技团)参加了由山东省文化厅主办的“齐鲁非遗大讲堂”,从而有幸聆听了《曲艺》杂志特约编委——山东省曲协主席孙立生关于“非遗视角下曲艺艺术传承、发展”的讲座。因有感于孙主席在当下曲艺艺术传承中关于人的因素的犀利与精辟解读,遂连夜将个人收获总结了一篇题为《由曲艺谈民族文化遗产传承》的课后笔记。幸运的是,他一面将文字推荐给了曲艺杂志社,一面鼓励我要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坚持写下去。我的文字在去年第6期的杂志中得到了分享,书写的自信油然而生。自此,我与《曲艺》无意间达成了水到渠成的自然因缘,其间收获万千。

一、有与无:她陪伴我在有趣与无用之间寻得快乐

生活在鲁西湖水环绕的小城,除了本职工作,我还兼做着会计、文员与主持人,好像每天每刻都有数不清的事情要做,偶然停下脚步挤出一点点时间读书或是学习进修,都是本着“有用”的目的。于是,奔忙于紧张的工作与生活节奏,“有用”的事越来越多,但与之相随的却是“无趣”的时光。

《曲艺》的出现,悄悄地改变了我对自由时间的支配方式。最初,是因为特约编委里有姜昆、苏叔阳、赵连甲、冯巩、牛群这些耀眼的名字跃动,《特别策划》《人物坊》《论坛》《轶闻》《作品平台》……内容的丰富性大大地满足了我对曲艺学科知识的渴望;天长日久我渐渐为其诗性与思辨所吸引,盼她、读她成为一种如期的等待与相随。在稍闲的时光里,我会选择阳光、清茶和几册“无用”却喜欢的书为伴,当然,《曲艺》必不可少,这几乎成为一种奢侈的闲。

张潮《幽梦影》里曾有着一段关于闲时的闲话:“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如此,或者可以为自己的闲之奢侈作出理想化的因由与合理化的开脱。也许真正的悠闲看上去“无用”,却培育着天真气与好奇心,萌生着一份超乎功利的“有趣”。恰正是这种偶然间的“无用”,让我在闲中求学。凭着对《曲艺》及其学科的天真气与好奇心,为了增进对《曲艺》的了解,我兴冲冲地报名参加了中国文联组织的曲艺培训班,正式成为一名曲艺学员。为时七天的学习,我第一次在专业视域下感知了相声、山东快书、快板书等曲艺形式的基本概论,初步了解了中国曲艺的过往与今朝,被曲艺表演艺术家们的无私奉献与精诚团结隐隐感染,更被那些默默无闻继承与传播民族曲艺文化的一线英雄深深打动。

庆幸的是,再不必有苏轼“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的遗憾,“无用”的书与“无用”的事,让我难得闲哉的生活渐渐“有趣”起来。从瞽优旧事到文学溯源,从劝人向善到与人为善,与《曲艺》相知的时光里,我不知不觉间做起了志愿者。求教于刘恩水、张明东、刘方平等本地曲艺人,往来于山东交通学院、北京西马金润小学探寻山东快书的校园传承,周末喜相逢观众席听相声、明湖居角落里看琴书……每每我将所学、所遇以文字的方式捕捉、记录,总是能够得到曲艺杂志社编辑老师的鼓励与赞许,一来二去,他们成了我“闲时”最好的老师与朋友。私以为,“无用”的“有趣”未必不是一种快乐,而《曲艺》陪伴我在这样的快乐中感知了生活的意义。

二、往与今:她引发我于过往与当今之间静心思考

循着《曲艺》这盏不饮自醉的醇醪,我常常深思,在曲艺历程的长河里望去,侯宝林、骆玉笙、高元钧、薛宝琨等难道仅仅是过去式的一个普通名姓,北京琴书、苏州评弹、梅花大鼓都只是各自孤立于地理坐标上天各一方的形式名称?李白当年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为我们留下了诗性的未解之谜,幸运的是,《曲艺》丰富多彩的栏目以富有亲和力与故事性的诠释,将“四运循环转,寒暑自相承”的岁月背后的往事再现,让我渐渐了解到曲艺古往今来那些自然之间的不平凡。《曲艺》以不同的专栏展百家之说,将曲艺历史中的奥妙一一诠释,如此看来,她更像是一座“切断众流凭一柱,仰观四面拥千峰”的桥梁,将过往的故人与旧事送回了大众视线。

如一束阳光洒在平淡的小日子,读《曲艺》的过程如同在追随着曲艺人前行的步伐中思索为人处事的道理,不知不觉中便被一种正气引领。作为一个业外读者,我不仅从文章中获知了曲艺历史幕后的千辛万苦与纵贯南北曲艺形式的千丝万缕,也因读书所得而渐渐获取了心灵的安宁,一路行走,一路沉思。作为《曲艺》的忠实读者,得编辑部老师的帮助,在交流学习的同时,我也分享了自己在见闻中的感悟。去年冬季,因对曲艺史的执迷,借闲时将古籍中的瞽优旧事整理编撰了一篇曲艺美学价值的思考;今年春季,我追随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蓝海(孙镇业之子)来到山东快书艺术的高校讲坛,被其学艺过程中父子深情与山东快书人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感染,记录了一段父子相承的雅韵春秋。

《大学》开篇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在曲艺这门陌生且丰富的学科面前,《曲艺》引领着我前行,“知、定、静、安、虑、得”成为我求知的心路历程,其中每一步都是成长,引发我于过往与当今之间静心、思考、收获。

三、读与书:我追随她在读与书的旅程中安然行进

读书如磨墨,是人磨墨亦是墨磨人。文字生涯,冷暖甜酸,休咎得失,际遇万千。追随《曲艺》的读与书,是一场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清湛似水、不动如山的旅程。在快乐与思考中静守一份平和从容,是我对其“曲高和众、艺术养心”的理解与践行。

曲高和众,曲之高靠的是她的文学性与艺术性,其基础在于养心;和之众,要求其通俗性与实用性,其命脉植于乡土。曲艺是带有乡情乡音的地域文化,其社会关注度与群众参与的广泛性,在某种意义上也许是曲艺发展现状的一种投射。

《曲艺》是“大家”的,也是大家的。我从接过第一本杂志起,每期都能目睹“大家”的风采,或是纪念、专访,或是作品、专栏,来自基层地域性的声音相对有限。“和之众”可否扩展为“与众相关”呢?如何增加与众相关的分量,或许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如此,我更愿意把她看作是观照曲艺岁月、连接人民大众的一座心桥。

正如林徽因的诗中所写:

他的美丽,如同山月的锁钥,正见出人类匠心;

他的心灵,浸入寒波,在一钩倒影里续成圆形。

他的存在,却不为嬉戏的闲情—而为责任;

他的理想,该寄给人生的行旅者一种虔诚。

篇17:名人与书的故事

1、朱自清当衣买书

朱自清在上中学时,就极喜欢读书。拼命买书,当时家里每月给他一元零花钱,他大部分都交给家乡一家广益书局了,而且还常常欠账。后来他在文章中回忆时还说:“这股傻劲回味起来颇有意思。”

是朱自清在大学最后一年。一次,他到琉璃厂去逛书店,在华洋书庄见到一部新版的《韦伯斯特大字典》,定价要14元。这钱对这部大书说来虽不算太贵,可对一个念书的学生却实在不是个小数目。自己手头没这么多钱,可书又实在舍不得,思来想去,就自己的一件皮大衣还值点钱了。

这件大衣,是父亲在朱自清结婚时为他做的,水獭领,紫貂皮。大氅虽是布面,样式有点土气,领子还是用两副“马蹄袖”拼凑起来,可毕竟是皮衣,在制作的时候,父亲还很费了些心力。可当时实在舍不得那本“大字典”,又想到将来准能将大氅赎出,便在踌躇许久后,毅然将它拿到了当铺。

当铺在学校后门,转身就到。朱自清并没有过多考虑。因为想到将来赎回,便以书价作当价:14块。大氅当然不止这个价,所以当铺柜上的人一点不为难,即刻付款。拿上钱,朱自清马上去把那本《韦伯斯特大字典》抱了回来。不料那件费了父亲许多心力的大氅,却终于没有赎回来。

2、曹禺在澡盆里读书

我国杰出的现代剧作家曹禺,在他23岁时就写出了《雷雨》,震撼了当时戏剧界。后又写出了《日出》、《原野》等很有影响的作品。此外还有剧作《蜕变》、《北京人》、《家》、《王昭君》以及同别人合写的《胆剑篇》。他所以有如此辉煌成就,绝非偶然,这与他勤学苦读是分不开的。有这样一件趣闻:有一次曹禺的家人准备好澡盆热水,催正在读书的曹禺洗澡。他进内室以后,很长时间不见人出来,家人在内室外听听,房内不时传出水呼声。又过了好久,仍不见人出来。曹禺的夫人生疑,推门过去一看,嗨!原来曹禺坐在盆里,正读书入迷呢。他一手握着书本聚精会神地看着,另一只手拿着毛巾下意识地拍打着水面。他根本没洗,可水早冰凉了。

3、三毛忘情读“红楼”

4、富兰克林的精神食粮

美国18世纪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富兰克林,参加过独立上星期争,参加起草独立宣言,代表美国同英国谈判,后签订巴黎和约,曾创办《宾夕法尼亚报》,建立美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他在研究大气电方面有重要贡献,发明避雷针。著有《自传》。富兰克林自幼酷爱读书。家贫无钱上学,从少年时代起,就独自谋生。常常饿肚子省钱买书读。某一天,富兰克林在路上看到一位白发老妇,已饿得走不动了。连心将自己仅有的一块面包送给她。老妪看富兰克林的样子,也是一个穷人,不忍收他的面包。“你吃吧,我包里有的是。”富兰克林说着拍拍那只装满书籍的背包。老妪吃着面包,只见富兰克林从背包里抽出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起来。“孩子,你怎么不吃面包啊?”老妪问道。富兰克林笑着回答说:“读书的滋味要比面包好多了!”经济拮据,购书能力有限,他只得经常借书读。他常在认间向朋友敲门借书,连认点起一盏灯,专心读书,疲乏了就以冷水浇头提提神,坐下继续阅读完,第二天一早,准时把书还给书主,从不失信。

5、高尔基宁肯挨打也要读书

前苏联大文豪,列宁称他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在沙俄时代的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寄养在外祖母家。因为家庭极为寒,他只读过两年小学。10岁时就走入冷酷的“人间”。他当过学徒,搬运工人,守认人,面包师。还两度到俄国南方流浪,受尽苦难生活的折磨。但他十分喜欢读书,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要利用一切机会,扑在书上如饥似渴地读着。如他自己所说:“我扑在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他为了读书,受尽了屈辱。10岁时在鞋店当学徒,没有钱买书,就到处借书读。那时的学龄前徒,实际上是奴仆:上街买东西,生炉子,擦地板,洗菜带孩子……每天从早晨干到半认。在劳累一天之后,用自制的小灯,坚持读书。老板娘禁止高尔基读书,还到阁楼上搜书,搜到书就撕碎。因为读书,还挨过老板娘的毒打。高尔基为了看书,什么都能忍受,甚至甘愿忍受拷打。他说过:“假如有人向我提议说:„你去广场上用棍棒打你一顿!‟我想,就是这种条件,我也可以接受的。”由于高尔基一生如饥似渴地读书,勤奋不懈地努力,他写下了大量有影响的作品:《海燕》、《鹰之歌》、《母亲》、《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童年》、《人间》、《我的大学》。除此之外,还写了剧本和大量的政论、特写、文艺评论等。

6、爱迪生以书为枕

上一篇:木兰诗唧唧表达了什么下一篇:三年级第一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