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人民人民的英雄观后感1000字公务员心得

2024-05-23

英雄的人民人民的英雄观后感1000字公务员心得(精选13篇)

篇1:英雄的人民人民的英雄观后感1000字公务员心得

从14亿人民“家门口”读懂“至上”情怀

当前进入全国“两会时间”,《政府工作报告》一经发布就引发各界广泛关注。据笔者统计,《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抗疫”“疫情”“防疫”等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词汇共出现44次,成为最高频词汇。

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人员、人民解放军、科技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新闻工作者、志愿者众志成城、共克时艰。面对国际国内抗疫新形势、新问题,毫不畏惧驰援救助,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共筑全球疫情防控铜墙铁壁。这场全民抗疫、赢战疫情的背后,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国家至上”的家国情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相信在全国各地驰援救助的抗疫英雄勇敢逆行之前,都会经历“小家”与“大家”的艰难抉择,他们剪去长发、推迟婚礼,来不及道别、来不及伤感,毅然决然选择后者。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力驰援、物资支援,十天建成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武汉人民“封闭一座城,守护一国人”的牺牲奉献让世人看到“国家至上”的精诚团结,坚强脊梁汇集、磅礴力量凝聚,用实际行动书写“大家”与“小家”之间的抗疫答卷,用“四海为家共饮和”的初心志辉映为国为民、尽心尽责共筑的安全防线,用“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再逆行”为全球治理提供坚实保障。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中国力量让世人惊叹,坚守“国家至上”的家国情怀,抗疫英雄倾情诠释在“小我”中追寻“大我”、彰显“大爱”,在“大我”中守护“小家”、成就“小我”的动人诗篇。

从“家门”到“心门”,坚守“人民至上”的为民情怀。从春节至今,救治防控、科研攻关、排查走访、宣传引导、捐款捐物……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做着对的事。我们无法忘记在100多个日夜里,村(居)民家门前的第一道坚实“防线”,时刻为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这是无数下沉干部、社区志愿者、退役军人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为民情怀,日夜坚守、枕戈待旦,温暖了群众“心门”。在经历迎战拐点、双“清零”、武汉“解封”的同时,党和国家再动员、再部署,要“两手抓”实现“两战赢”,形成“家门前”到“就业路”的畅通渠道,保障不误农时、防止返贫。这是时刻将人民利益放在心上的生动实践,倾听人民心声,回应民心所盼,解决民生所需,广大党员干部从“家门”到“心门”,打造暖心惠民工程,铺就便民利民之路。

设“卡口”寻“切口”,坚守“生命至上”的赤子情怀。各省市、县区交通要道、社区村庄界限的一道道“卡口”、一遍遍排查,阻隔了病毒蔓延扩散之势,寻见抗疫胜利曙光。党和国家不计成本、不惜代价,把人命关天、及时救治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事,4万余名白衣战士同时间赛跑,科学有序实施诊疗方案,干部群众与病魔较量,监测预警、精准帮扶,是“生命至上”的赤子情怀让疫情防治寻到“切口”,顺应战疫胜可期的全民期盼。从“卡口”到“切口”,汇聚了无数“战士”“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铮铮誓言,凝聚了同为“沧海之一粟”、同为“生命共同体”的卓越共识。从“卡口”到“切口”,抗疫之路“雄关漫道”,是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生态的共存价值追求引领全国人民跑出“加速度”,实现伟大复兴的弯道超越。

“至上”情怀饱含深情,唯有心里装着人民,将“至上”情怀融入血液、浸润初心、落在当下,才能把民生事真真切切办到“民心里”,才能让“国家至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真挚情怀掷地有声、响彻东方。

篇2:英雄的人民人民的英雄观后感1000字公务员心得

习近平总书记说,“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中饱蘸深情,激励着14亿人民为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而不懈奋斗。

从抗洪救灾到抗击非典,再到汶川地震的救援和如今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几经风雨磨难,中华民族始终屹立不倒。这背后,是中国人民用梦想之光、创造之智、团结之力、奋斗之勇串起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同心圆”,这“四个伟大精神”必将闪耀在历史长河中,永不褪色,永不磨灭,永被铭记。

这个“共同圆心”是中国人民的梦想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这样的梦想精神收纳了几代中国人的共同愿望,凝聚了中华儿女的共同企盼,是同仇敌忾、不屈不挠、血战到底的勇力气魄,是横跨长河、攀临高峰、踏平沟壑的坚韧不拔,是与时偕行、同携美好、共襄盛举的奋斗实践,是融注于中国人民血脉的基因,也是熔铸于中国人民脊梁的硬气。梦之心即是光之源,照亮着前行之道路,集结了奋进之能量,14亿中国人民聚合了历史梦想的“共同圆心”,同心同德同力,在坚持追梦和不断圆梦的征程中,必将推动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个“存异半径”是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郑板桥自创一体使书画相融,齐白石五易画风而一举成名,商鞅变法改革令乡邑大治……不囿于常规常法,不因循前人的路子,勇于创造,善于创造,就能够推陈出新,从小步慢跑到大步跨越,收获丰硕的成果。个人需要这样的创造精神,国家亦是如此,中华民族从器物时代到灿烂文化,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始终离不开创造精神的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香港回归庆典讲话中提出要“求大同、存大异”。所谓存大异,就是要运用存异的思维钥匙打开创造精神的大门,时代需要“交响乐”,需要“变奏曲”,需要“不同音”,在存异中求新求变求发展,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地发展进步。

这个“合融内圆”是中国人民的团结精神。历史经验表明,团结是兴国之力、强国之源。从武汉的“英雄之城”到中国的“无忧之地”,从白衣执甲的共同作战到八方支援的守望相助,面对庚子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人民团结与共、众志成城,历经磨难洗礼,凝聚起了疫情防控的强大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这告诉我们,中国人民的团结就是信念相同、价值相合、精神相通、命运相连,合融在一起就是最强的力量,有铁的韧性,有钢的硬度,能够形成难必攻克、坚必摧毁的磅礴伟力。

这个“延展外圆”是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张衡有言:“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望而却步,便不见花满路,一曝十寒,便未见能生者,历史在奋斗中进步,时代在奋斗中开创,幸福在奋斗中延展,无论是古之立大事者,亦或是今之成大业者,皆离不开奋斗精神。奋斗精神是开拓进取的精神面貌,更是取得成功的“奠基石”。中国人民是新时代的奋斗者,当不骛于敲锣打鼓的“空响”和“虚声”,必须发扬实干精神,要有“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孜孜以求,要有“不坠青云之志”的穷且益坚,要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破浪跋涉,在不懈奋斗中开创粲然的“黄金时代”,写就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奋斗史。

篇3:胜利一定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

第一时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下紧急布置抗震救灾工作。仅仅三个小时之后,温家宝总理飞临灾区,眼含热泪发出了“灾难面前生命高于一切”的呼喊。“抗震救灾,众志成城。”中华民族发出最沉痛、最有力的吼声!

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切身体会亲历者的恐惧和绝望,但撕心裂肺的疼,13亿中国人感同身受。此时此刻,我们的心贴得是那么近,那么近——

当汶川地震发生时,遵道镇欢欢幼儿园的墙体突然垮塌,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幼儿园老师勇敢地向孩子扑去,水泥板重重地砸在她的身上,她咬紧牙牢牢地顶住了千斤重的水泥板,拼尽最后一口力气将身下的几名孩子推了出去。孩子们得救了,她却永远离开了我们。

在北川县城,一个五岁的小女孩,被困在垮塌的房屋下。她的旁边,熟悉的爸爸妈妈已经停止了呼吸,但是父母却用身躯牢牢地翼护着她,为她辟出一个生命的空间。在黑暗与恐惧中,年幼的她与死神抗争了四十余个小时后终于获救。

在一座倒塌的教学楼前,面对上千名被压在废墟下的孩子们,战士们疯一般地冲上前去,用手刨,用肩扛,他们恨不得一下子就把山一样高的瓦砾全部清走。这时坍塌又发生了,救援战士的生命危在旦夕,指挥官命令撤离,几名战士却仍不管不顾,最后几名战士们被拖到了安全地带,一名战士跪在地上大哭,对仍拖着他的战友喊:“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忧心如焚攀上瓦砾堆指挥救人的温总理摔倒在废墟上,手臂血流不止,却推开上来包扎的医护人员;徒步赶往震中的子弟兵突遇急流隔阻,跳入水中以躯体当桥桩的是这支突击队的最高长官——集团军少将军长;还有冒着气象条件恶劣、余震不断的危险强行空降的年轻的战士,还有刚刚报道过圣火登珠峰的记者,还有海内外华人含泪捐赠的两百多亿元的钱款物资。心系灾区,迎着艰难险阻冲向灾区的,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些人,那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之魂!坚强、无私、善良、团结、扶危济困,这些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在最最危险的时候迸发出了璀璨耀眼的光芒,激励我们团结一心,勇往直前。

5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冒着余震来到四川什邡莹峰化工厂救援现场,看着受伤的群众和连续作战的救援队伍,总书记含泪振臂高呼:“我坚信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5月21日,胡锦涛作出重要批示:“我们心连心,共呼吸,共命运,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胜利一定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

是的,胜利一定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没有火,我们就用勇敢点燃自己;没有光,我们就用信念照亮自己;我们用顽强证明勇气,用团结证明中华儿女永远凝聚在一起。任何天灾人祸,都无法使中华民族屈服、退缩,伟大的中华民族必将战胜一切灾难,雄立于世界!

■编辑 张金余

篇4:英雄的人民人民的英雄观后感1000字公务员心得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出版发行后,笔者认真研读,深切体会到“人民至上”这条红线一以贯之。近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我们应致敬榜样、对标榜样,以“抗疫英雄”为标尺,努力传承榜样的精神力量,将“人民至上”的爱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在接续奋斗中书写新时代的华丽篇章。

以“抗疫英雄”为“标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中国进入战疫时刻。前的他,领军抗击“非典”,如今,84岁高龄,耄耋之年,不安享晚年,却为华夏千千万万个家庭的新春团圆而“战斗”,临危受命、逆行而上,披上铠甲,挂帅出征,他就是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无双国士”——钟南山,敢医敢言,展现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使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全党,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非一帆风顺,广大党员干部面对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要以“抗疫英雄”为榜样,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根植人民至上的爱国情怀,想民之所想、盼民之所盼、忧民之所忧、急民之所急,时刻以对党绝对忠诚之心践行“为民请命”之事。

以“抗疫英雄”为“旗帜”,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新冠肺炎疫情既是一次危机,更是一次大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习近平总书记一声令下,广大青年干部们“闻令而动,听令而行”,迅速加入了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的“大会战”中,成为抗疫大军的中坚力量,用行动证明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习近平总书记点赞不畏艰险、舍生忘死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广大青年,从逆行援鄂、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到守一道卡、护一城人的基层民警,从风里来雨里去的外卖小哥到争分夺秒、火速搭建“雷神山、火神山”的建筑工人,从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的大学生志愿者到不舍昼夜、奔走于大街小巷,消杀、排查、运送物资的基层干部……他们的身影出现在了华夏大地疫情防控的各个角落,他们的脚印留下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爱国情怀,他们用“生命”践行“使命”,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彰显了青春蓬勃的力量,交出了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篇5:英雄的人民人民的英雄观后感1000字公务员心得

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型冠状病毒在神州大地蔓延,医生、护士、武警……这些可亲可敬可爱的人,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筑起“疫线”长城。还有这样一群“战士”,他们没有专业的医护知识、没有专业的防护设备,更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凭着把人民放在心里的满腔赤忱,奋战在人民生命安全的火线上。社区工作者没有“超能力”,但是仍然是我们心中最强的“英雄联盟”。

他们说,畏惧是本能,但无畏是信仰。白天,社区工作者戴着简单的防护口罩,背着几十斤的喷桶,深入街头巷尾、犄角旮旯进行消杀,拿着沉甸甸的登记簿,走进千家万户、万家灯火开展排查,他们为千千万万的群众带去必胜的信心。夜幕降临,有的社区工作者担心把病毒带给家里年纪尚小的孩子,随便在单位找个椅子凑合一晚,有的社区工作者压力过大,“战友” 们便相互加油打气,携手前进。他们没有无坚不摧的身体,同样会害怕和恐惧,但是危险来临之际,信仰让他们熠熠生辉。

他们说,我们没有别的东西可奉献,唯有汗水和笑容。在因为疫情被隔离的小区,居民们需要在家中自我隔离,生活物资往往储备不足,为了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社区拿出为数不多的防护衣,安排青年工作者代为采购。土豆、白菜、猪肉这些再平常不过的食材,如同一颗颗“定心丸”,让居民们心安。很多老旧小区没有电梯,全由社区工作者人工搬运,常常一天往返近百趟。因为防护设施的紧缺,有的社区采购人员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汗水浸透了衣衫,但是脸上还挂着亲切的笑容。让百姓吃的安心,他们绞尽脑汁,而他们自己却顿顿方便面随便将就。

他们说,让群众接受许多东西,首先我们自己要试图改变。“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省小钱不戴口罩 花大钱卧床治病”“你不要以为你上人家去,人家就很欢迎你,你别太自信了。”很多地方都能看到这样的“土味”横幅或是听到这样的方言喊话。疫情防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自我隔离,部分群众防控意识淡薄,为了让百姓们认识到疫情的严重性,社区工作者主动创新宣传方式,用简单、直白、贴心的方言话、张口就来的“洗手disco”、沿街宣传的小喇叭,向群众宣传防疫知识,打通了防控疫情的最后一公里。

篇6:英雄的人民人民的英雄观后感1000字公务员心得

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能够经历无数灾厄仍不断发展壮大,从来都不是因为有救世主,而是因为在大灾大难前有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

“华语流行音乐教父”李宗盛创作过一首经典歌曲《真心英雄》,其中有句歌词一直让我回味无穷: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小时候听不懂,认为英雄就该是“青云志,封侯貌,神人比”的“高光”人物,可是,和祖国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之后,我终于明白,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这些凡人,是“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的“小我”;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大我”;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无我”,你们是灿烂星空下最耀眼的真心英雄!

回想新冠肺炎疫情刚刚蔓延时,我被单位安排“定企定责”的工作,分派到园区17个企业,宣传防疫知识,协助企业健全防控工作体系,落实复工复产防疫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说实话,心里没有一点恐惧和焦虑是不可能的,但是我知道,我是一个党员,这就是我的战场,祖国需要我的时候,我必须担起党员的责任,挺身而出,与祖国共进退!放眼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他们冲锋陷阵,以一己之力对抗疫情,默默奉献。这一个个“小我”,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为阻断疫情蔓延、为全国抗疫争取了战略主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小我”是我,是你,是前程浩浩、后顾茫茫之时,艰苦奋斗的芸芸众生。

1月23日,“江城”武汉宣布封城,形势凶险万分之时,医务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此刻的“我”已然变成了“我们”,人民群众的协同配合使“小我”升华为了“大我”,一线作战的白衣天使、雷厉风行的绿衣硬汉、枕戈待旦的蓝衣先锋、默默付出的红衣模范……更有用10多天先后建成火神山、雷神山的建筑工人,抱着“不给国家拖后腿”的劳动情怀,放弃休息投入战斗,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些英雄群像顶天立地、光辉灿烂,聚集成了“大我”之形,具有扭转乾坤的无穷力量。

志之所趋,穷山距海不可限也。疫情暴发的那段时间,钟南山院士义无反顾“亮剑”武汉,挂帅出征;张伯礼院士胆大心细,对“四类病人”首先提出“中药漫灌”救治方案,成效显著;张定宇院长舍己救人,以“渐冻”之躯冲锋在前,抢救患者;陈薇院士以身试药,3个月成功研制“新冠”疫苗……他们以“大我”之基,铸“无我”之像,舍身忘死,力挽狂澜。

锤炼“小我”,我们冲锋在前,“定企定责”、开展挨家挨户“敲门行动”;强化“大我”,我们勇敢逆行武汉,万众一心抗疫救人;追求“无我”,我们殚精竭虑,不负人民……

篇7:不忘英雄 清明游人民英雄纪念碑

在天安门广场的中央,天安门以南,毛主席纪念堂以北,矗立着一块人民英雄纪念碑。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决定,将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日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虽然无数次路过天安门广场,却从没在意过广场中央的这座纪念碑,刚好利用清明节这个契机,好好的感悟一下纪念碑的意义,了解一下人民英雄纪念碑背后的故事。

初春的北京,微风习习中夹杂着丝丝暖意,路边的迎春花早早地举起了黄色的花骨朵热烈地迎接着春天的到来。去天安门广场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就是地铁了,从天安门东站下,往西走不远便能看见天安门广场中央那座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走近纪念碑,能看到纪念碑分台座、须弥座和碑身三部分。整个人民英雄纪念碑呈方形,纪念碑通高37.94米,正面(北面)碑心是一整块石材,长14.7米、宽2.9米、厚1米、重103吨,镌刻着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背面碑心由7块石材构成,内容为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书写的150字碑文。

台座分两层,四周环绕汉白玉栏杆。下层座为海棠形,上层座呈方形。台座上是大小两层须弥座,上层小须弥座四周镌刻着以牡丹、荷花、菊花、垂幔等组成的八个花环。下层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八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分别以“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为主题,在“胜利渡长江”的浮雕两侧,另有两幅以“支援前线”、“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为题的装饰性浮雕。浮雕高2米,镌刻着170多个人物形象,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出中国人民100多年来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斗争史实。

然而为什么要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它的背后又有着什么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纪念碑建造之初

在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美术研究》杂志副主编殷双喜编写的《永恒的象征——人民英雄纪念碑研究》一书中,作者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需要有一个重要的历史象征,它该是什么样子呢?一座塔还是一座亭子?”当时的设计者梁思成认为,它应当“像一座中国到处都能找到的石头纪念碑”,这个建议最终被设计小组接受。于是1949年9月30日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做出决议,要在首都北京兴建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纪念1840年以来在中国历次革命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

最初关于纪念碑的建造地点曾有过多种意见,委员们讨论时曾有人主张建在东单广场,也有人主张建在八宝山,最终是由周恩来根据多数委员的意见,决定将纪念碑建在天安门广场上。周恩来认为天安门广场有“五四”以来的革命传统,天安门广场将是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敬仰的地方。

1949年9月30日下午,毛泽东与全体政协委员一起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址奠基典礼,毛泽东在典礼上宣读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纪念碑成为共和国在天安门广场打造的第一座历史性建筑。

这篇雕刻在碑石背面耳熟能详的碑文,是由毛泽东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起草,周恩来亲笔书写的。那时,周恩来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一遍碑文,前后共写了40多遍,最后挑选了自己最满意的一篇。

碑文写好后,雕刻碑文的任务也非常艰巨。篆刻师陈志敬就是给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碑刻碑文的人。1949年9月23日,有几位政协的同志到他家,要求在9月30日前把154字的碑文刻好。接到任务后,陈志敬开始准备碑的石料。按照常规的方法找石料,肯定来不及,只能在家里的旧碑中找了一块合适的,但必须先把旧碑上的碑文磨平磨光。9月30日上午,陈志敬雇了一辆人力车把雕刻有碑文的奠基石碑送到天安门广场,因为担心车来回颠簸会把石碑弄坏,所以特地拿一床被子垫着。

坐南朝北的纪念碑

随着奠基典礼的举行,北京市人民政府曾向全国各地征集纪念碑的设计方案,当时征集到140多件方案。周恩来在审定设计方案时曾提出,为了将来能让更多人非常醒目地从长安街看到纪念碑的正面,建议将传统的纪念碑坐北朝南的形式改变为坐南朝北。

1952年5月10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正式成立,委员会主任由时任北京市委书记彭真担任,副主任为著名建筑家梁思成。1953年后,委员会的工作就是对既定方案的颜色、高矮等情况进行进一步完善和修改,边设计边施工,直到1957年设计工作才全部完成。在建造过程中,毛泽东于1955年6月9日亲自为纪念碑的碑石写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的题词。

这个“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题词毛泽东共写了3幅,他还捎口信说,要多请专家提意见,问哪一幅可以用,也可以选取一些字重新编排。如果认为写得不够好,还可重写。现在纪念碑上的8个大字,就是征求专家意见后,从3幅字中选取8个字重新编排而成的。

经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讨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形设计主要参照了中国的唐代石碑与清代石碑,但碑顶的设计在当时是最为困难、争论最多的一个部分。最终选取的碑顶方案是由梁思成制定下来的。他在结合了多处古建筑外形的基础上,设计形成了纪念碑的雏形,并在碑顶上破天荒地加了个“小屋顶”的装饰,这个极具特色的“小屋顶”后来被广泛运用到各种新建筑物之上。

此外,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花圈纹饰也十分重要,不仅是纪念碑建筑装饰的组成,也生动地表达了人民对英雄的崇高敬意,浮雕花圈表示对英雄的永久纪念。林徽因与梁思成是纪念碑上花圈纹饰的主要参与设计者。他们采用百花和卷草作为碑座装饰纹样的主题,而在不同的位置上用不同的方式以求变化,以取得建筑物本身各部分所要求的装饰效果。

凝结艺术家心血的浮雕

纪念碑碑体设计确定后,下部装饰的浮雕创作也随之开展。1953年成立了纪念碑美术创作组,著名作家、时任文物局局长郑振铎担任组长,常务副组长有两位,一位是雕刻家刘开渠,另一位是画家彦涵。刘开渠负责雕刻方面的组织工作,彦涵负责画稿设计的组织与协调。”

彦涵画过渡长江的油画,因此《胜利渡长江》的画稿便由他来设计。稿子画了三遍,第一遍画的是战士头戴美式钢盔冲锋的场景,这虽然真实地反映了渡江战斗的情形,但考虑到群众对解放军的普遍印象,于是第二稿将战士们改为头戴布军帽,并且突出了指挥员以及划船民工的形象。后来,纪念碑建设时采用了此稿。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创作,凝聚了许多人的心血,包括来自河北曲阳和苏州的石工,他们的祖辈都从事石匠工作,这些人的功劳不能忘记。

这批石工有28位,他们传统雕刻技艺很高,但对西方雕刻技术并不了解,也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风格。于是,在刘开渠的领导下,这些石工接受了很长时间的培训。雕塑家们拿出自己的人像雕塑作品,让石工练习,由于浮雕所采用的汉白玉开采于北京房山,完整的大料不容易取得,为确保石料不被损毁,石工在练习人像雕塑的基础上,再进行纪念碑人物试刻。

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于1958年5月1日。艺术家们的心血都凝聚在纪念碑下层四面镶嵌着的8幅汉白玉大型浮雕上了。

因为是成千上万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他们的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就这样,一座为了纪念他们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屹立在了全中国最显眼的天安门广场中央,他们的精神也深深地被中华儿女们铭记在心中。

Tips

交通

乘车路线:乘坐地铁1号线或公交1路、99路、52路、等天安门广场东下。

自驾路线:长安街天安门正对面。

篇8:英雄的人民人民的英雄观后感1000字公务员心得

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要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把疫情扩散蔓延势头遏制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总体战、阻击战。

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部署、亲自指挥,多次召开会议、多次听取汇报、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广大党员干部坚守岗位,不计生死、冲锋一线,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团结奋战,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力局面。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中引用了“挑山工”登泰山的故事:泰山半腰有一段平路叫“快活三里”,一些人爬累了,喜欢在此歇脚。然而,挑山工一般不在此久留,因为休息时间长了,腿就会“发懒”,再上“十八盘”就更困难了。要取得疫情防控斗争的全面胜利,党员干部必须牢牢抓住为人民利益而战,依靠人民利益而战这个根本,拿出挑山工那股拼劲、韧劲、闯劲,一鼓作气、勇攀高峰、“疫”战到底、不负人民。

“疫”战到底,是为人民利益而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党的历史上,不乏为人民利益而战的党员干部,如亲政爱民的焦裕禄、克己奉公的杨善洲、对党忠诚的廖俊波、忘我进取的罗阳、默默奉献的谷文昌、青春担当的黄文秀、为民尽责的兰辉等,他们为人民的利益不惜用生命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初心底色。“疫”考当前,党员干部必须始终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集中精力把疫情防控中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做到位、做到家。

“疫”战到底,必须依靠人民而战。构建人人参与的疫情防控格局,发挥人民群众主观能动性,强化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汇聚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是打赢抗击疫情战役的根本保障。连日来,在疫情防控战斗中,我们看到有“不计报酬、不计生死”的凛然大义;看到了义无反顾奔赴“疫”线的 “最美逆行”;看到了主动放弃假期,投身“疫”线的党员干部“请战书”。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防疫抗疫要把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铸就疫情防控命运共同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力往一处发,攻克疫情、渡过难关、跨越时艰。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斗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这个“关键多数”而奋战,这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当前,全民“战疫”已经进入复杂的胶着期,党员干部绝不能有歇歇脚、喘口气的心态,要趁热打铁、继续攻坚、“疫”战到底,奋力书写不负人民、不负时代的“疫考答卷”。

篇9:英雄的人民人民的英雄观后感1000字公务员心得

这个春天,我们为太多的人和事感动着:有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的医护人员,有不辞辛劳、连续奋战的党员干部,有默默奉献、守望相助的人民群众,也有不负戎装、鏖战火海的消防官兵……他们是新时代的英雄,是最可爱的人。请让我们以最高礼遇,向他们致敬。

致敬最美丽的天使——悬壶入荆楚,白衣做战袍

“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数万名医护人员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放弃阖家团圆、放下儿女情长,主动请缨驰援湖北,用最美逆行彰显了人间大爱。他们有的身体欠佳,拄着拐杖在ICU里战斗;有的悄然出征,到达湖北后才向父母“先斩后奏”;有的索性“玩消失”,直到家人在新闻中看到他们身影……任凭脸颊被口罩勒到溃烂、双手被汗水浸到泛白,甚至付出了宝贵生命,但他们都毫不退缩,始终奋战在抗击疫情最前沿,无我无畏筑起了“让死神也望而却步”的生命防线。

致敬他们,医者仁心、大医精诚,以血肉之躯铸就了钢铁长城,用生命浇灌出了人间奇迹。

致敬最坚韧的战士——艰难显党性,困苦见担当

“我先上”“我愿意”“我能行”“我来做”……

疫情当前,从中央到地方,从机关到村居,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党员,从凛冽寒冬到春暖花开,面对千家万户、千头万绪、千难万险,无数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英勇奋战,既当“守门员”“疏导员”,又当“跑腿员”“宣传员”,用坚守织就了严密防线,用忠诚捍卫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复工复产启动后,连续作战两个多月的他们,又马不停蹄、迅速出列,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扛起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责任,与人民群众一道,齐心协力筑牢“战疫”防控墙,众志成城开启“战贫”复工键。

致敬他们,疾风劲草、烈火真金,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成就了真正的共产党人。

致敬最伟大的人民——风雨同舟济,拳拳鱼水情

“每扇窗后的坚守,都是捍卫家园的战斗!”

在疫情防控这场严峻斗争中,广大人民群众识大体、顾大局,不畏艰险、顽强不屈,密切配合、守望相助,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贡献。从自觉居家隔离的武汉返乡大学生,到担心自己传染别人的善良患者;从免费提供房间让医务人员住的酒店老板,到通宵达旦为医院赶做早餐的餐馆厨师;从自愿为防疫捐款的“匿名者”,到送来一堆防疫物资便转身离去的“陌生人”……当各地呼喊“热干面加油”,我们看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当群众表露“都想这么做”,我们看到了患难与共、肝胆相照。

致敬他们,坚韧不拔、高风亮节,再次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担当。

致敬最壮烈的官兵——明知山有火,偏向火山行。

“7个70后,11个80后,1个95后,19名灭火队员不幸遇难”……

疫情还未散去,四川西昌森林的一场火灾,又牵动着所有人的心。牺牲的灭火队员中,年龄最大的才47岁,最小的仅25岁。他们是谁的父亲,是谁是丈夫,是谁的儿子,这些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他们是我们的亲人,是我们的烈士,是我们的英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生命诚可贵,但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面前,他们选择豁出生命;生存价更高,但只要党和国家需要,他们毅然慷慨赴难。“谁都怕,但我们如果不冲上去,谁上去呢?”诚如斯言。

致敬他们,碧血丹心、壮怀激烈,以生命赴使命,激励了全社会的爱国情怀与时代精神。

篇10:英雄的人民人民的英雄观后感1000字公务员心得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贯穿了鲜明的人民立场,宣示了不变的执政理念,传递了永恒的人民情怀,凝聚起了亿万人民携手同心、攻坚克难、圆梦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矢志不渝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根本思想,笃守人民立场,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共同开创新的历史伟业。

用一颗红心,全心全意为民。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铭刻在了鲜红的旗帜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追求老百姓的幸福”“我们党的各级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勤务员”,字里行间、一往而深,处处彰显着大国领袖的为民情怀。为民,就要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初衷,这初衷不掺杂任何私人利益、不允许有丝毫非分之想,坚定不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标准,始终做到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在全面小康路上一人不少,在脱贫致富路上一个不落,不断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用一颗忠心,念兹在兹忧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在抗击新冠疫情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开展的6次国内考察,念兹在兹的始终都是“人民”。这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人间大爱,呼唤14亿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推动全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忧民,就要有“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的骨肉亲情,有“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感同身受,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用一颗虔心,诚心诚意敬民。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在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中国人民用勤劳和勇敢,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开辟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时代,成就了“真正的英雄”。敬民,就要深化“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理性认同,增强“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的政治自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向人民求教,总结好人民群众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基层社会治理等领域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智力成果,用情讲好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人民故事和中国精神,不断在攻克“娄山关”“腊子口”的前进道路上,释放蕴藏于亿万人民之中的无限能量。

用一颗恒心,公平公正惠民。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衡量干部的好与差,就看他能不能办实事。”不论是深化改革、还是推进法治,不论是发展经济、还是治理社会,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惠民,就要把读懂群众期待作为党员干部的基本功,千方百计解决群众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瞄准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的“靶子”,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并重拳打击群众工作中的各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教育引导干部始终把精力和心思放在破难题、克难关、惠民生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值和满意度。

篇11:英雄的人民人民的英雄观后感1000字公务员心得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根据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决议兴建的,是为纪念1840—1949年间为中国革命壮烈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建立的。

纪念碑应该建在北京的什么地方合适呢?

当时有人主张建在东单广场,有人主张建在西郊八宝山上,但更多的人则主张建在天安门的广场上。因为天安门广场是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序幕的地方,革命的熊熊火炬就是从天安门广场燃起的。更重要的是,天安门广场将成为新中国首都的心脏,将人民英雄纪念碑建在此处,意义深远。

那么,纪念碑应该建在天安门广场的什么位置合适呢?

经过反复讨论,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纪念碑兴建在天安门广场的新中国国旗旗座之南,在天安门与原中华门门洞的中轴线上,其中心距天安门墙基440米。碑的总高度为38米,使得由北面任何一点看过去,纪念碑在透视上都高过正阳门城楼。

纪念碑奠基典礼定在开国盛典的前夕举行,届时新中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将亲临天安门广场,参加纪念碑奠基典礼仪式,亲手埋下奠基石。这样,赶制奠基石成为最紧要的工作。

镌刻碑文是一门精细的艺术行业,它与普通的石工不同,与治印也不同一个行当。镌刻碑文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保持碑文撰写者字迹的真实,采用双钩法将字迹印在碑面上。镌刻者必须要有深厚的功力,做工要十分精巧。此时,偌大的北平城,只有一家镌刻碑文的店铺——琉璃厂文化街上以陈云亭名字为字号的店铺。

1949年9月24日,全国政协一位颇懂镌刻艺术的工作人员,来到琉璃厂261号的陈云亭镌刻处,找到镌刻师陈志敬。在仔细看了陈志敬的镌刻作品后,提出请他刻一块碑,碑上有100多个字。同时又提出两项非常苛刻的要求:这块碑必须在9月30日之前完成;碑上的字是由中央领导人亲自书写的,必须保证质量。

按照常规,一个人一天刻不了10个字,这个任务应该是将近一个月的工期,可现在从选料到动手刻字,只有一周的时间,真是太紧了。但这是迎接新中国开国的一项极其光荣的使命,陈志敬在略微思忖一下之后,便爽快地接受了这一千载难逢的、光荣无比的任务。

那位工作人员当即和陈志敬一起确定了碑基的尺寸:碑座高两尺左右,碑身高五尺左右、宽两尺左右、厚半尺左右,用料为坚硬精细的铜青石。

当天下午,陈志敬和他弟弟陈志信立即投入工作,连夜将碑面加工完成。

9月25日,全国政协那位工作人员将书写好的碑文拿来,碑文的内容就是后来毛泽东在纪念碑奠基典礼上宣读的那三段,也就是现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南面周恩来所书写的那段碑文。每个字将近一寸大,字体写得既庄重又优美。

陈志敬和陈志信哥俩采取“歇人不歇马”的方式,夜以继日轮流上阵,到9月29日晚上,这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石碑镌刻任务总算按要求完成了。

1949年9月30日下午,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中央人民政府组成人员。下午6时许,全体代表利用统计选票的时间,亦即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闭幕式之前,驱车前往天安门广场,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举行奠基典礼。

周恩来先到广场,在立碑的地方察看地形和位置。毛泽东、朱德、宋庆龄、李济深、彭德怀、贺龙、刘伯承、陈毅、黄炎培、郭沫若、何香凝、司徒美堂等全体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代表,无党派人士和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代表陆续下车后,就往立碑的地方走去。

人们常见的奠基仪式,是由奠基人撮土一铲,投入坑内即完成。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仪式则显得无比的严肃、庄重。

此时,天安门广场华灯齐放。只见毛泽东心潮起伏地背着双手,不停地在石碑边上踯躅着,望着石碑,又不时地望望周围。他看代表们已排好了队,便抖擞精神,站好立正姿势,用高昂的声音,喊出了合乎步兵操典要求的口令:

“立——正”

“向右看——齐”

“向前——看”

在庄严的口令下,委员们、代表们步调一致,表情严肃认真。

毛泽东又大声喊道:“各单位首席代表站到前面来!”

朱德、贺龙、刘伯承、陈毅、罗荣桓……都闻声走过去,排成一列。毛泽东站在排头第一位。

周恩来宣布:“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开始!”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第一任团长罗浪指挥着华北军区乐队,先奏《义勇军进行曲》,再奏《风风铃》哀乐。

《风风铃》那低回悲哀的旋律,是由陕北民乐演化而来的。在这以后,《风风铃》乐曲被中央正式批准为典礼用的哀曲。

此时,在哀回的旋律声中,大家怀着沉重的心情,脱下帽子,默默地垂下头来。

乐声中止,毛泽东抬起头来,沉重地缓步到扩音器前,宣读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八四○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宣读完碑文后,毛泽东静静地走到石碑边,饱含着热泪,挥锨挖起第一锨土,填到碑基边上。随后,朱德等一个个跟着上去,随毛泽东一道执锹铲土,其他委员、代表们也一一撮土如仪。

在天安门广场上修筑人民英雄纪念碑,对于政治上、文化上都具有重大意义,而且这是新中国第一座大型纪念性建筑工程,要求在工程设计和建筑方面有独到的创新。为此,在纪念碑奠基典礼后,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向全国各建筑设计单位、各大专院校建筑系,发出征选纪念碑设计方案的通知。至1951年,共收到200多份设计方案,其中有海外华侨寄来的。这些方案内容丰富,形式各异,有亭、台、堂、碑等多种形式,有单独的、群像的塑像,有高耸的塔形、有低短的园林型。这些方案,大致归为三种类型:平铺地面式;巨雕塑像式;碑形和塔形。

1952年5月,北京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市长彭真任主任委员,梁思成和著名雕塑专家刘开渠及市政府秘书长薛子正3人任副主任委员。由梁思成、刘开渠具体负责整个纪念碑的方案制定,下设设计处和工程处,负责工程的具体实施。

梁思成是闻名中外的建筑大师,时任清华大学营建系主任。他认为纪念碑做成碑形不合适,应该是多块石头砌成的、类似塔形的纪念性建筑物的形体。后来,国家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主持会议,决定采用梁思成建议的那种高大挺拔表现形式的方案。

纪念碑的主体形式确定之后,便开始基础设计和正式施工。

虽然纪念碑已开始进行基础施工,但此时浮雕主题和碑顶形式仍未确定下来。

为加快纪念碑的兴建进度,又成立了专门的史料委员会。由历史学家范文澜主持的史料专门委员会,很快拟出了9个主题方案,报请毛泽东指示。

毛泽东阅后,亲笔批示:将《井冈山会师》改为《八一南昌起义》;《义和团运动》改为《中日甲午战争》;《平型关大捷》改为《延安出击》。

毛泽东的批示并不是最后的拍板,而只是以此为据。后来又经过多次送请中央审查,多次发回继续讨论,最后定下8个主题。

雕刻创作在纪念碑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雕刻的表现手法宜采用具体的形象,表现人民群众伟大斗争的史迹,而不宜用象征的表现形式。基于这一理由,决定采用浮雕形式,浮雕高2米,全长40.68米。

1952年下半年,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的部分师生,开始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做准备工作。一方面,从北京、曲阳等地请来一批具有相当技术水平的石刻艺人,在美术学院办集训班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另一方面,通过上级领导部门,组织一些美学专家、画家、雕刻家,在刘开渠等大师的具体领导下,反复进行探索、研究,并重新调整了题材、构图。

在当时的创作过程中,还统一了思路,即关于画面上是否出现具体人物的问题,是否出现反面人物的问题,是否通过暴露敌人的残暴来歌颂英雄的问题,等等。经过上上下下多次交换意见,最后确定不出现具体英雄人物,在有限的画面上,更多地概括表现人民英雄英勇奋战、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主题形象,而不去过多地暴露敌人的残暴。

在最初的浮雕设计画面上,曾出现过知名领袖人物的形象,后改为表现人民群众,这就充分体现了毛泽东那句精辟经典的光辉名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最后是对碑顶形式的讨论。建筑家说用“建筑顶”,雕刻家则主张用群雕。雕刻家认为“大屋顶”形象古老;但建筑家反对群雕,认为群像在40米的高空,无论远近都看不清楚。

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上报到彭真那里。彭真经过认真思考后指示:群像的形式容易使主题混淆,不相配合,用“建筑顶”为好。于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顶,便按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建造,是上有卷云、下有重幔的小庑殿顶。诚如负责纪念碑美术设计的雕塑家刘开渠在纪念碑建成后对人们说的那样:整个碑体既有民族传统风格,又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它不仅表彰了人民英雄光芒万丈、千古不朽的功绩,而且是一座具有艺术价值的杰作。

纪念碑选用的石料,是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经多方考察,石料选用青岛浮山的花岗岩,这种石材质地坚硬,色泽凝重,具有“永垂不朽”的品格。

按中国传统,石碑应是以一块整石剖面的,重要的碑更不例外。依尺寸大小,碑座和碑顶可用相应石料拼接,而碑身仍应是一块整石。但人民英雄纪念碑体量过大,不可能用一块整石。最后决定,镌有毛泽东题字的碑心用整石,碑身的其余部分以较小石块(其实也并不小)拼成;碑背面周总理手书的碑文石,则以7块巨石组成。

根据建筑设计,碑题石面长14.4米、上宽2.48米、下宽2.72米,要求是一块整石,厚度为0.6米。从施工角度考虑,石料毛坯不能过薄,在开采地的石坯需要厚达3米才行,这就是说毛坯将重达320吨以上。

石料来自青岛浮山,在漫长的运输过程中,更无法保证安全运行,甚至有自行折断的可能。如何取得如此巨大的整体石块,使其安全脱离岩体,成为采石施工的难题。经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老石工讨论商议,成功地找到了大石块的开采方法,终于在1953年7月开采出大石料荒料,长15.3米、宽3.55米、厚2.1米,重量300吨。

接着是把大石料抬起、架空,地下安装铁轨和道木,在上坡、下坡处挂上钢索和滑轮,控制其下滑速度。在统一指挥下,缓缓地下滑至坡下平地,然后翻身上铁架放稳,进行第一次加工整形,减重至280吨后,运往青岛车站。

浮山采石场距青岛车站大约30公里,大多是丘陵地,如何搬运?最初设想修一条临时重轨铁路直达石料处,但这在建国之初的历史条件下,难以在短暂的时间内实现。

鞍山老起重工张合符工作经验丰富,头脑灵活,提出用“滚木”及推土机一步步牵引滚移,遇小桥则下垫木垛填实。这里所说的“滚木”不是木头,而是鞍钢支援的无缝钢管的初坯。这样做,既稳妥保险,速度也不算很慢。

8月19日,大石料由山场起运,经过4个村庄、一个山岭、10多处桥梁及交通最繁华的市内街道,至9月27日终于顺利运抵青岛车站。

那时候,我国铁路平板车的车皮载重大都是30吨。经铁道部门多方协调,了解到东北小丰满电厂有90吨平板车皮,但再没有更大的了,也不可能专门设计新的载重更大的车皮。

最后,还是按90吨车皮超载10%考虑,先将280吨的大石料抬上载重90吨的车皮,将石料垫稳后,再进行第二次加工,将重量减到100吨。

为确保石料运输安全,火车的车速很慢,以每小时20公里运行,弯道及进站则减至每小时10公里的速度。10月13日,终于将石料运抵到当时前门的西车站。随后又用同样的方法,将石料搬动到天安门广场工地。

石料经过数次加工,最后使厚度达到0.6米,重60吨。这时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将石料起吊到高达十几米的准确设计位置上。老起重工张合符担任吊装总指挥,在工程师华克专和现场工人的密切配合下,充分发挥了集体的聪明才智,终于将加工好的巨石一点点地、准确无误地安放就位。

碑心石总算吊装成功,接下来就是给碑心石刻字。“以文勒石,以文铭功”,是中国传统石碑的显著特点。这种带有碑文题字的碑,是最讲究书法艺术的。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正面向着天安门,碑心石上雕刻着毛泽东亲笔书写的8个镏金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他一共写了3幅,当时他让工作人员传来口信说,要请专家们多提意见,确定哪一幅可以用,也可以从这3幅字中选出单个字重新编排,如果认为写得不够好,还可以重写。现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8个大字,就是操作人员在征求专家们的意见之后,从那3幅中取出个别字重新编排的。虽然不是完整地取自一幅,但仍不失其书写神韵,看上去一气呵成,全无挪动拼凑之感。

碑身背面,是毛泽东著文、周恩来亲笔书写的碑文。周恩来为了写好碑文,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写一遍碑文,前前后后共写了40多遍,最后选了最满意的一篇。

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大字定在向北的碑面上,是当时的北京市市长彭真提出、由周恩来拍板确定的。纪念碑的面向问题,最初是根据传统布局,以朝南方向作为主要立面。彭真考虑到广场扩建后,会有更多的人从北京城主要街道——东、西长安街进入广场,并集中在广场北部,能从北面看到毛泽东题字为好。由此,一反传统的格局,以朝北一面作为主要立面。

要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8个大字刻到坚硬的花岗岩石碑上,那可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程。琉璃厂“萃文阁”的店主、著名书法家、雕刻家魏长青接到这个刻字的任务时,却非常高兴地接下了。

魏长青从小就在琉璃厂当学徒,写得一手好颜体,临摹《麻姑仙坛记》碑几可乱真。他还能治印,刻吴昌硕体很有气魄。他于上个世纪40年代末期,在琉璃厂开设了“萃文阁”刻字铺。

毛泽东的题字是写在信纸上的,每个字只有两寸左右见方。要把这些字雕刻到碑心石上,首先要放大20倍,其中一个“永”字就有两米多高。当时是用幻灯机投影放大,并按照光影把字描下来。总参谋部测绘局1205工厂的周永兴等人,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终于完成了题字的放大任务。

魏长青往花岗石上刻字时,又遇到了难题:石碑又硬又脆,一刻就崩。魏长青只得把胶皮覆盖在碑体上,将需要镌刻部位的胶皮挖下去,形成“阴文”轮廓,然后用高压喷射矿砂往花岗石上“打”,就这样打出一个个边缘整齐的大字。然后以紫铜为胎,采用我国传统的镏金工艺,做成金字镶嵌进去,使其能保证300年不变色。碑题、碑文共用黄金130两。

魏长青出色地完成了刻碑任务,建碑处要给他丰厚的报酬,他坚辞不受,说:“为人民英雄建碑,理应尽心效力。”魏长青于1977年故去,享年79岁。

纪念碑从地面开始有重月台,踏着花岗岩台阶上去,是承托碑身的大小两层须弥座。须弥座的设计者是林徽因。

林徽因是一代才女,既是诗人又是建筑学家,是梁思成先生的夫人。她一生留下许多优美的诗、散文、小说和戏剧作品,是现代文学史上独领风骚的巾帼才俊。

1952年,参加纪念碑设计工作的林徽因,被任命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委员。此时,她已病得不能起床了,设计任务是在病床上完成的。从总平面规划图到装饰图案纹样图,她都一张一张地认真去推敲,反复思考,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每绘一个图样,都要逐级放大,以保证准确的尺度。

在设计风格上,林徽因主张以唐代风格作蓝本。她说:“盛唐文化是中国历史上的华彩乐段,显示着时代风貌和社会形态。‘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这是何等气派!任何艺术从气势和风度上讲,显然应该和社会时代相一致。秦汉雕塑以阳刚之美为主,体现了积极进取的生命力量,而唐代雕塑则刚柔并济,同时吸收了南朝文化的精致、细腻、华美的自然灵气……浑厚中有灵巧,粗犷中有妩媚,豪放中有细腻,凝重中有轻盈……唐代艺术具有与欧洲文艺复兴相类似的人权主义特点,能更好地表达人民对英雄的歌颂与怀念。”

须弥座正面设计为一主两从3个花环,侧面为一只花环。这些花环同基座的浮雕相互照应,运用中国传统的纪念符号,如同一组上行的音阶,把英雄的乐章推向高潮。

令人惋惜的是,林徽因没有等到纪念碑揭幕的那一天,便于1955年4月1日告别了这个世界,匆匆走完了她51年的生命历程。

人民英雄纪念碑于1952年8月1日动工,1958年4月建成。

碑身四周环绕双层汉白玉栏杆,美观朴素。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着以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光辉永照”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小碑座的周围,刻以牡丹、荷花、菊花等组成的8个大花圈,象征着革命烈士精神“高贵”、“纯洁”、“坚忍”,表示全国人民对英雄的永远怀念和敬仰。

碑身共有10块大浮雕。大浮雕高2米,合在一起共长40.68米。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保持800到1000年。每幅浮雕里约有20个英雄人物,每个人物都和真人一样大小,他们的面貌、性格、思想、感情和姿态、形象,都不相同。

这是当时世界上的巨型浮雕之一。按历史年代,从碑身东面开始。第一幅《鸦片战争》,画面是:1839年6月3日,人民群众在虎门烧毁鸦片的壮烈史实。第二幅是记述1851年太平天国的《金田起义》,画面是一群拿着大刀、梭镖、锄头、土炮参加起义的汉族和壮族的英雄儿女,从山坡上冲下来,旌旗在迎风飘扬。

碑身的西面,第一幅是《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早晨,一个起义部队的官长,挥着右手向战士们宣布“起义了!”战士们高呼“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红旗飘扬,战马嘶叫,群众在搬运子弹,战士们在冲锋陷阵。紧接着一幅是《抗日游击战争》:游击健儿穿过森林和青纱帐,去和敌人战斗,有手拿铁铲的男女农民,有递枪给儿子的白发母亲,有等候指挥员下达命令的青年小伙子。

碑身的正面(北面),是10幅浮雕中最大的一幅《胜利渡江》。画面的背景是千万艘战船在波涛中前进,号手吹起冲锋号,指挥员连连发射信号弹,百万雄师跨越天堑,战士们冲上南岸,直捣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老巢——南京。

碑身南面,描述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中的《武昌起义》:深夜,起义军和群众冲向清廷湖广总督府,总督府门前的牌子被打落在阶前,清朝的龙旗被撕下;总督府内熊熊的火焰冲上天空,像是在宣告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紧挨着的一幅浮雕是《五四运动》,画面表现的是爱国学生齐集在天安门前举行游行示威的情景:一个男学生在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说,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怒形于色的男女老少,痛恨国贼的情绪充满了整个画面。南面第三幅是《五卅运动》的画面,再现了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各界群众向帝国主义者坚强不屈斗争的情景,成千上万的工人、学生、市民冲越英国租界的沙袋、铁丝网无畏地前进。

纪念碑的南面,培植了苍翠的青松,象征着革命先烈坚贞不屈的气概;艳丽的花坛,洋溢着革命胜利后欣欣向荣的色彩。

1958年5月1日,首都50万人聚集在天安门广场,欢庆“五一”国际劳动节,人民英雄纪念碑在万众瞩目之下隆重揭幕。两万名工人在纪念碑前,时而用白色,时而用黄色的花束,组成“和平”两个大字。

彭真市长参加揭幕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黄炎培先生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揭幕写了献词。

郭沫若先生临场写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诗篇:

天安门广场,

波澜壮阔的海洋,

人民英雄纪念碑伫立在中央,

庄严、朴素、纯洁、坚忍、稳重、大方,

篇12:英雄的人民人民的英雄观后感1000字公务员心得

在数学中,平面只能求取面积,是无法得出体积的。但事实上,从情感和思想的层面,是可以由“平面”感受到“体积”之容量的。文字方寸之间的“平面”,或是可见执笔人心中的山河壮阔,或是可见执笔人脑中的激流深潭,由此知其思想空间的“体积”。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前的默哀,在镜头里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平面”,但这背后却彰显了全国人民对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崇高敬意和哀悼之情。从这一“平面”里,我们所感知到的,是情感空间的“体积”。

一颗沙砾的背后是一个世界,一个镜头的背后是一种人生。当我翻看《初心集》和《红色家书》的时候,我试图从多个“镜头平面”中去感知他们思想和情感的“体积”。尽管,从一个个“镜头平面”里去感知其背后的“情志体积”,是无法知其全貌、一言蔽之的,是无法得出民族英雄全部的思想和情感容量的,但对“平面”的解读和感知的这一过程,却能够激荡我们的发奋之情,点燃我们的奋发之志,熔铸我们的精神之器,必将指引着我们,劈开荆棘杂丛,携手共铸中华儿女稳稳的幸福。

从历史镜头的“平面”中感知英雄志的“体积”。回望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段在磨难中奋起和挺进的历史。历史深处,寒烟衰草凝绿,那片盎然绿意就是民族英雄的苍生念和民族魂。难忘,我们的民族英雄,在茫茫黑夜中的凯歌前行,在漫漫硝烟中的顽强抗争,在枪林弹雨中的无畏冲锋,在敌人堵截的沉稳冷静,在枪抵胸口时的愤然无畏。他们,用豪气弹奏了一曲东风破,纵然雕栏玉砌,朱颜已改,但他们的英雄精神永远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地留驻在了我们的心里。在历史镜头下的“平面”里,我们的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奋进于复兴路上的启明星,也是我们眼中永不黯然的群星,他们构成了历史银河系中最浩瀚最辽阔的星体。

从人物镜头的“平面”中感知英雄情的“体积”。家在哪儿呢?抬眼望去,见到的是风沙弥漫的戈壁,见到的是泥泞难行的草地,见到的是荆棘布道的山林,见到的是荒无人烟的旷野,见到的是冷风凛冽的雪山,可独独不见的,是自己的家人。记忆中的那盏灯那么温暖,那么明亮,对家和家人的思念,在每一个夜晚酝酿成最清晰而酸楚的疼痛,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从人物镜头的“平面”,我看到了,他们眼角的泪,蜿蜒汹涌。可他们擦干了眼角的泪,可他们没有回头,只见他们抖落悲伤,奔赴战场。他们将国家和人民置顶,任心中牵挂随梧桐叶纷然坠落,绿肥红瘦原是思念瘦,金石有声传唱的是英雄情,易水听后为之泛寒,万壑听后为之动情。

篇13:英雄的人民人民的英雄观后感1000字公务员心得

春风十里,不如送你。3月17日,一场场简单而庄重的送别仪式在武汉举行,首批完成救治任务的41支国家医疗队、3675名医护人员踏上归程。逐渐好转的荆楚大地和英雄的湖北人民、武汉人民,以最真挚的情意送别即将离鄂的医疗队员。武汉市民在阳台高喊“再见了,谢谢白衣天使”;标注着“航班:胜利号;舱位:功勋舱;登机口:凯旋门”等信息的纪念登机牌;各地网友隔空喊话“谢谢你们为湖北拼过命”……人们用不同的方式,写就成一封情书,送别逆向出征、舍生忘死的英雄。

“披星戴月,只为心中敬佑”,致敬感恩是这封情书最鲜明的底色。面对突然袭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医务工作者们闻令而动、星夜驰援,“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若有战,召必回”“穿上白大褂,就要像战士的样子”……一封封请战书、一个个逆行的身影谱写成“白衣执甲战荆楚,不灭疫情终不还”的时代壮歌。是什么让他们在万家灯火团圆夜毅然决然踏上征程?是什么让他们在春未归路未明时主动请缨挺身而出?又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在医疗物资匮乏时浴血奋战一步不退?是敬佑生命的崇高理念,是救死扶伤的医道传承,是大爱无疆的的胸怀境界,是甘于奉献的价值追求。先贤云: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疫情既是“磨刀石”也是“试金石”,我们从中感受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珍贵品质,更致敬他们在紧要关头的选择抉择,感恩他们在战疫一线的心血付出。

“岁月静好,因你负重前行”,礼赞铭记是这封情书最长情的告白。行程万里,礼赞英雄是最动人的乐章;日月既往,铭记英雄是最走心的尊重。长时间佩戴医用装备而过敏红肿的脸、避免交叉感染而剪掉的美丽长发;不眠不休从死神手里抢人而穿上的纸尿裤……为了守卫生命、保家卫国,他们不计代价、以命博命、顽强拼搏,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赢来了武汉的樱花盛开,换来了头顶的天空清朗。这样的一段记忆,值得我们镌刻在内心最深处,成为滋养信任医护、善待医护、尊重医护的沃土。以心换心,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些耐心沟通,多一些善意理解,让医患关系更和谐,让守望相助长存天地间,既是对医者无畏最好的回馈,也是每一个你我他随手可为当为之事。

“关心关爱,落实落细落地”,激励关怀是这封情书最殷切的期盼。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关心关爱广大医务人员。如今英雄归家,我们殷切期望有关地区部门拿出真金白银、带着真情实意,做好支持、关心、关爱援鄂医务人员的各项工作。一方面,要抓好待遇落实和服务保障工作,统筹安排补休轮休,足额、及时发放各类津贴补助,提供咨询服务,预防心理创伤,细致全面解决援鄂医务人员家庭的生活、教育、安全等问题。另一方面,要注重后续的评价激励和配备选拔,千锤百炼的钢最硬,雨打风吹的松最挺,战疫大考不仅考验了援鄂医务人员的信仰信念,更检验了他们的本领素养,既要在优先晋职晋级和优先职称评聘等方面予以倾斜,也要将其作为后备干部和业务骨干进行培养。此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挖掘典型事例,讲好战疫故事,营造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舆论氛围。

上一篇:试卷讲解教案下一篇:模范班组长事迹材料(赵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