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铁人精神铸魂

2024-04-11

用铁人精神铸魂(共6篇)

篇1:用铁人精神铸魂

用铁人精神铸魂,内化学生素质

学生教育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为了突显教育的目标。我班以铁人——王进喜这个时代的楷模为典型,对学生进行成长教育。为让学生了解铁人的先进事迹,树立吃苦耐劳、拼搏奉献精神,我班开展以德育为首的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让学生学习铁人王进喜。

1、活化德育载体,内化学生素质。在学生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德育先行的做法,我作为铁人中队的辅导员结合学生实际编撰德育大纲,制定符合本中队学生特点的德育计划。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将德育总体目标分解细化到每一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利用重大节日开展各种活动,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内化学生素质。“五四”开展“担当责任,争做优秀青年”征文活动;“七一”举办“党在我心中”主题演讲;“十一”举行“我与祖国共辉煌”征文活动;“一二·九”举行“爱我中华”演讲比赛;开展“手拉手”、“文明诚信伴我行,良好习惯益终生”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参观铁人纪念馆,铁人精神专题讲座,观看反映铁人事迹和精神的电影,加深对铁人精神内涵的理解。这一系列教育活动,实现了德育常规教育与活动主题教育互相渗透,增强了教育效果。

2、营造浓厚氛围,提升文化底蕴。学生活泼、好动,喜张扬个性,好展示自我。我因势利导,举办文化艺术节。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文化活动,用商品位的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学生情操,提升个人素质;“教师节”开展了“八个一”尊师活动,密切了师生关系;为同学解困,捐款捐物,体现同学之间的关爱和友情;号召为灾区捐款,表达学生对灾区人民的关注和爱心;利用国难日,组织全院学生为死难的同胞志哀,对学生进行珍爱民族感情的教育,强化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文化的精髓。

3、组建学生社团,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职业教育要培养知行合一的综合性技术人才,要加强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开发。通过举办艺术节、书画.摄影、征文、诗朗诵、演讲、竞赛、电器维修等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组建学生体育协会、艺术团,举办运动会、文艺汇演、长跑赛、球类比赛等活动,活跃校园氛围。努力给每个有专长,希望自己得到展示的学生发挥个性品质提供机会。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意识,使学生在广泛参与的前提下,发现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点,为规划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篇2:用铁人精神铸魂

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是石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关乎石油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必须全面加强;制度建设是做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保证,必须建立健全。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石油优良传统作风武装职工头脑,用优秀企业文化激发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是新时期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结合再实践中的经验与体会,感觉当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还是要坚定不移地继承发扬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大庆精神,始终高扬“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主旋律,用“三老四严”优良传统历练队伍,为打造一流队伍,创造性地开展基层思想政治工作。

一、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力

面对社会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变化带来的深层次思想问题,要把“以人为本”作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感化人,形成强大合力。

注重情感关爱,用“心”凝聚队伍。要发扬大庆会战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员工的心坎上。首先是坚持“八清八必到”制度。八清,即对员工的性格脾气清、身体状况清、特长爱好清、思想现状清、技能水平清、工作状态清、家庭情况清、社会交往清;八必到,即生病住院必到、谈心家访必到、家庭纠纷必到、解决困难必到、节日慰问必到、婚丧嫁娶必到、子女升学必到、买房搬家必到。

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员工健康向上的心态。员工容易产生异常心理的节点有:政策出台时、利益分配时、任务繁重时、家庭矛盾时、工作挫折时、身体不适时、岗位调动时、意见分歧时、建议未果时、沟通障碍时。要明确干部做好员工心理疏导的“十要十不要”原则,即要倾听意见,不要强硬控制;要适度宽容,不要心胸狭隘;要寻找亮点,不要计较短处;要亲和友善,不要板起面孔;要吃透症结,不要蜻蜓点水;要准备充分,不要盲目出击;要换位思考,不要固执己见;要优化环境,不要紧张氛围;要情理相融,不要呆板教条;要善始善终,不要半途而废。要建立沟通调解机制,制定思想政治工作“六必谈”制度,即“工作单位调动或岗位调整时必谈、改革措施出台时必谈、安排非日常性繁重工作时必谈、员工产生纠纷时必谈、员工发生思想波动时必谈、员工受处罚处分时必谈”。通过心理教育、心理疏导、心理激励,促进员工的身心健康。

注重员工权益,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继承发扬大庆油田“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生活”的优良传统,从解决好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不断改善员工工作生活条件和保障员工各项权益的过程中。坚持每年定期召开职工大会,拓宽日常民主管理渠道,实施安全隐患改造,把劳动保护做到员工从上岗、值岗到离岗的全过程。坚持关注健康从员工健康时开始,千方百计改善员工生活。以建设推窗见绿色、开门闻花香的“花园式班队”为目标,美化、绿化环境。在实现员工各种权益权利的过程中,扎扎实实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二、坚持“三个结合”,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坚持“实”字上下真功夫、硬功夫,出实招、办实事、做实功、出实绩,常抓不懈、一抓到底,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相结合,虚功实做。必须弘扬“抓生产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生产出发”的优良传统。“抓生产从思想入手”,就是坚持思想领先,在解决生产问题时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前头;“抓思想从生产出发”,就是结合生产实际,确定思想政治工作任务,使思想政治工作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这个中心进行。在指导思想上,把为生产经营提供服务保证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在方式方法上,始终把符合“贴近生产、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要求的主题教育作为重要手段,使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促进发展的生命线、构建和谐的连心线、提升效益的动力线、安全生产的保障线。

三、抓住“两个关键”、坚持“四项保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执行力

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要紧紧抓住“两个关键”:始终坚持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中心党委的统一领导,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权威性,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方向;始终坚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保证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坚持“一岗双责”,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制度保证。制定干部“一岗双责”制,党政领导正职共签一份业绩合同,明确班子成员均须承担思想政治工作与行政工作双重责任。建立信息反馈制度,每个班组都从思想政治工作骨干中选定一名信息员,定期向党支部汇报班组员工思想状况。建立思想政治工作季度思想分析制度,每季度由班组长对班组员工进行一次思想分析,突发性、倾向性问题随时发现随时分析,准确掌握员工思想问题的根源,使思想政治工作有标准、有规范。

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建设“大政工”队伍,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队伍保证。“队伍好不好,关键看领导;班子行不行,先看前两名”。重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党支部书记为主,挑选有能力、威信高、善于做思想工作的党员、团员、班组长等组成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队伍,形成干群结合、专兼结合,党政共同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大政工”队伍。

四、注重典型培育,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功能

营造出人人学典型、个个争先进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功能。

学习先进典型。大庆油田英雄辈出、典型众多。可以通过“学会战传统,讲身边故事”活动。先进经验指导实践。通过典型示范、言传身教,引导员工继承优良传统、弘扬大庆精神,创造新的业绩。

培养树立身边典型。每年选树 “精品管理岗位”、“星级员工”、“学习型员工”等先进典型,大张旗鼓地表彰,用“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身边的事感动身边的人”的自我教育法激发员工。

篇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企业铸魂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的发展过程

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括为4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行了总体部署,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凝练,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与前提,是核心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原则与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与精髓,在核心价值体系中居主导地位、起到支配作用,决定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引领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充分体现核心价值体系4个方面的要求,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4个方面内容的高度凝练与概括,反映了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及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

党的十八大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明确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推进社会主义价值理论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价值目标和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价值目标和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价值目标和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准确、通俗简明、易懂易记、合乎实践、贴近民情、顺乎民意,一定会为人民所认同、所传承、所践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目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国内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思潮更加多元、多样、多变,一些人思想困惑、信仰迷失,理想动摇,价值追求淡漠,一些领域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等问题亟待解决。十八大报告用“倡导”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聚共识,在多变中定方向,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和根本理念,总结提炼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俗化、大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追求实现的现实价值目标、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应当追求的理想价值属性、我国社会主义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价值准则,这些价值目标、价值准则有利于引领主流价值观念,树立时代新风。

3 培育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为企业铸魂

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定要有一个主流价值观,用以支配绝大多数人的行为,也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力量源泉;一个企业同样需要文化核心理念用以指导全体员工思想与行动,是企业完成各阶段历史使命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根基,是企业文化实践活动的纲领,是企业文化的内核。企业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坚持发展、开放、求真、务实的态度,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坚持把培育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贯穿于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培育的全过程,形成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铸就企业之魂。

3.1 运用一般发展规律,培育和践行企业文化核心理念

一个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不是单纯地依靠企业及其员工自发形成的,而是企业在参与国家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积累、提炼,是企业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生活实践过程中的各种意志力、品质力和精气神的结晶与升华,也是在科学揭示、正确认识文化价值、文化准则和文化理念内在生成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依赖于企业的长期灌输、强化和引导,并持之以恒地推进,做到日积月累,才能逐步进人员工的思想和意识深处,形成企业员工自觉的共同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价值尺度和价值原则。因此,我们要通过制定企业日常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相关决策、决议等,对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内涵、意义及实践途径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阐述,在企业管理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精神、内涵,形成一种文化刚性制度。企业员工特别是各级领导人员,要担负建设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使命,做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模范践行者。.

3.2 按照匹配与融合的原则,做好制度设计

铸就企业之魂、培育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只有充分体现于企业的基本制度之中,才能成为企业员工的基本信念、基本态度;如果基本制度与核心理念缺少匹配与融合,会导致员工对核心理念的质疑及对制度的否定。培育和践行企业文化核心理念,要始终将理念融入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中心工作,融入全体员工学习、工作、生活,体现在企业各项制度之中,例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人才管理制度、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等,努力做到基本制度设计与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相匹配、相融合。只有这样,企业文化核心理念才能与全体员工学习、工作、生活紧密联系,扎根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中心工作和现实生活中,长此以往,企业文化核心理念才能通过制度固化下来,循序渐进,真正被全体员工认同,逐渐转化为全体员工的共同内在信念和自觉行为,为企业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3.3 将企业文化核心理念转化为基本价值准则

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确立以后,通过有效途径转化为全体员工的基本价值准则和学习工作生活实践,才能逐步成为全体员工共同遵循和维护的企业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价值尺度和价值原则,植根于全体员工的思想意识深处。要将企业文化核心理念转化为规章制度、管理标准、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和个人品德等,渗透到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企业文化核心理念活动与实践载体要多样化、丰富化,能够引导全体员工人人参与、人人体验,逐步达到人人知晓、逐步认同,形成企业长期坚守的信仰。

近年来,大唐岩滩水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满足员工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大力实施文化强企战略,不断总结、提炼出“人为本,和为贵,效为先”的核心理念、“尊敬生命,尊重科学,尊崇制度”的安全理念、“刚性约束,柔性牵引,人人尽责,事事竞优”的管理理念、“资源创造财富,思维创新格局”的经营理念、“个性化成长,多元化成才”的人才理念、“好谋而成,不疾而速”的危机理念、“正己律人,一廉如水”的廉洁理念及“和谐山水,感恩社会”的社会责任理念等,形成“水石”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格局,不断将文化力转化为企业生产力、核心竞争力和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形成了“务实、和谐、同心、跨越”的企业精神。同时,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贯彻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相结合,围绕中心工作,引导员工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扩建工程等重点工作攻坚的重要意义,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干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了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扩建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通过及时捕捉、挖掘、宣传、推广典型,大力弘扬新风,引导全体员工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为宣传、展示、持续培育和实践企业文化核心理念,铸企业之魂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申维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点睛之笔(专访)[N].光明日报,2012-11-12.

[2]戴木才,彭隆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光明日报,2012-12-08.

篇4:用铁人精神铸魂

关键词:技校人精神 当代学校精神 凝练 培育

一、学院办学过程回顾总结

楚雄技师学院的前身是楚雄州技工学校,始建于1973年11月,1974年2月在南华县海子山挂牌招收第一届学生(设机修、铸造、精加工三个专业、共计150人)。2000年晋升为省级重点技校;2003年晋升为国家级重点技校,办学规模达到1690人;2005年晋升为高级技校,在校生达到3180人;至2008年办学规模突破万人,在校生达到10160人。2010年11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升级为楚雄技师学院。2013年1月学院提出了“建设一流的有特色的楚雄技师学院”的奋斗目标,以“二次创业”为抓手,建立了机械工程系、机电工程系、数控应用技术系、生物化工系等四个系,试行院系两级管理,进一步强化专业学科建设,突出办学特色。

一所办学历史只有40年的地州级技校,在近十年间,经受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坚守阵地、抢占先机,成功转型,办学规模连续六年稳定在万人以上,连续五年代表云南省参加全国装备制造业技能大赛,屡创佳绩,被誉为云南省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一面旗帜,成为了全国知名技师学院。

承载着全国职教先进单位、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全国中职示范学校、云南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学校等多项荣誉,学院先后走出了全国技工院校杰出校长习晋光院长,全国模范教师白元慧老师,云南省职教名师王兰老师,云南省技术状元、省级技能大师张彦青老师,省级技术能手紫文才老师等一批优秀教师群体。他们根植于云南边陲彝州大地上技工教育这片文化沃土,传承和凝聚着“忠诚踏实,敬业执著,奋发图强,创先争优”的技校人精神,书写着教书育人、精工铸艺的动人乐章,成为楚雄技师学院打造办学品牌中光彩飞扬的“名片”。

二、对学校精神的再认识

树因根深而挺拔,人靠精神而立世,校因精神而勃兴。中外名校无不各具独特的学校精神,并成为铸就学校品牌,引领学校发展,成就学校辉煌的精神原动力。

纵观中外教育发展历史,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名校,决非仅仅靠其组织形态和行政模式,而在于其校园内涌动着的精神力量。一所真正的名校的打造,决非朝夕之功,往往是在经历“倡导、实践、提炼、再实践、升华”的过程中逐渐浓缩而成的。历史上具有“普遍意义”的名校精神铸造了一批名校品牌。如剑桥大学是牛津大学的一批教授和学生因不满牛津的一些做法而开办;哈佛大学是剑桥大学的一批教授和学生因不满剑桥而到美国开办的,可以说剑桥大学的精神铸就了哈佛,哈佛大学精神又铸就了耶鲁大学和斯坦福大学。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明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内涵建设的新呼唤,学校精神的回归与重塑更加值得期待,建设技工大国和技工强国的要求更加迫切。技工院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庄重使命,必须遵循自身发展规律,远离世俗污染,重拾人文精神,摒弃 “工具化”的遮蔽,坚守职业教育岗位,恪守技工院校本质,占领精神文化高地,全面提升办学质量,重塑良好形象。

三、学校精神的凝练、阐释和培育

1.凝练

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精神状态,是这所学校整体面貌的体现。

楚雄技师学院的前身楚雄州技工学校,创办于“文革”后期“恢复整顿”“发展国民经济”的特殊社会历史时期,可谓应时而生,白手起家,艰难起步。1978年至1998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楚雄技校步入了发展成型期,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实训设备等方面极大改善,办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1999年至2003年技工教育率先走入“市场”,学校进入改革发展期,在探索实践中,学校确立了“市场引导就业,就业指导办学,办学服务社会”的办学指导思想,明确了“有道德、守纪律、能吃苦、专业强、技能精”的培养目标,并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和企业用工需求,改革课程教学体系,提出了“宽基础、活模块”的教学观念,“宽口径、复合型”的专业建设思路,按企业“订单”要求,实施“订单式”培养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2004年之后,学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规模扩张的同时,注重内涵建设,形成了“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求真务实、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团结、勤奋、文明、朴实”的校风,“严谨、博学、善教、爱生”的教风,“诚信、勤学、守纪、尊师”的学风。

2010年在创建技师学院的过程中,学院全面总结办学近四十年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并按照精炼传统、概括现实、引领未来、体现导向、便于流传等五个原则,对学校精神进行概括提炼,定名为“技校人精神”,其表述语为:“忠诚踏实、敬业执著、奋发图强、创先争优”。

2.阐释

“忠诚踏实”,即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忠于职守、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勤俭朴实。反映了技校人特有的道德品质、行为方式和处事风格,是技校人精神的特质。表明了对党对人民对事业要有忠心诚意,要保持一种朴实精神,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崇实而用笨功,树立朴厚的校园风尚。

“敬业执著”,即热爱技工教育、立德树人、教真育爱、关爱学生,对学生成长尽责、信念坚定、勇于担当。表达了技校人的职业精神、责任意识、为师之道,是技校人精神的基石。

“奋发图强”,即奋勇前行、顺势而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不断学习进步、提升能力、保持前进动力,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彰显了技校人刚毅顽强、蓬勃向上的精神意志,是技校人精神的精髓。

“创先争优”,即开拓创新、勇于创建、富于创造、敢于争先;在激烈的竞争中,克难攻坚、突破自己、勇于超越、奋力实现梦想。昭示了技校人开拓创新,永不言败的拼搏精神和昂扬斗志,是技校人精神的核心。

我国宋代思想家、文学家苏轼曾说过:古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技校人精神”,四句话,十六个字,高度概括了学院当代学校精神,集中体现了技校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技工教育蓬勃发展的坚定信心和奋勇担当,表达了技校人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办学育人,加强管理、团结干事、丰富内涵、凝聚人才、凝练特色、提高质量、树立品牌、不懈奋斗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坚守。

3.培育和践行

学校精神建设是一项永无止境的系统工程,贯穿于学校发展的全过程。因此,其建设过程是依据反映历史、体现现实、引领未来、概括特色等四个建设原则,是不断进行培育、凝练的过程。

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是着力培育学校精神。就楚雄技师学院来说,就是要把技校人精神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教育科研、实验实训、行为养成、服务社会等方面和广大师生员工之中。抓住了技校人精神的培育和践行,就抓住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制高点。

技校人精神具有时代特点和个性特质,是学院的灵魂,是技校人文明素养道德理想的综合反映,是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的概括提炼,是引领学院改革发展的旗帜。培育和践行技校人精神需要大张旗鼓的宣传、解读、达成共识,更要春风化雨、浸染熏陶,使其弥漫于整个校园。

技校人精神是楚雄技师学院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既要坚守本质,又要与时俱进,不断扬弃、承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展示其精神张力,引领学院永续发展,不断谱写新的华章。

篇5:用铁人精神铸魂

江苏省海安双楼中等专业学校是1958年3月8日在原国务院副总理、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同志倡导下创办起来的新中国第一所农村职业中学,1995年又建成江苏省黄桥老区人才培训中心。我们是一所扎根老区,服务老区的职业学校,建校60年来,学校为黄桥老区及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数万名品德优秀,技能过硬的一线技术人才,帮助一万多户老区家庭脱贫致富。

一直以来,学校秉承“成材先成人”的德育理念,不仅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更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以老区精神来激发学生,以革命传统来教育学生。现就学校深入开展“红刊进校园、师生学红刊”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明确三个需要

开展“红刊进校园、师生学红刊”活动,组织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对全校师生具有重大意义。

一是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的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习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也曾提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要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等论断。二是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的需要。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提出,把革命传统教育作为德育内容之一,“红刊进校园”活动是学校德育活动的主阵地之一,能够让广大师生了解革命时期的生活及革命先驱们的壮烈事迹,增进对革命时代的伟大革命精神的认识,从而激发师生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

三是培塑新时代“工匠精神”的需要。

培塑学生的“工匠精神”是学校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学红刊是对老区精神的弘扬,而老区精神中所包含的坚定信念、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等要素,都是新时代工匠必备的素质要求。因而,我们要充分利用“红刊进校园”这一活动载体,大力培塑的学生的“工匠精神”。

二、开展五项活动

1.学红刊内容。学校各个班级都设有读书角,将政教处定期下发的《中国老区建设》《江苏老区》《铁军》《大江南北》四种红色期刊作为必备书目,要求学生利用中午、晚自习前等空白时段进行阅读,原汁原味地学习红刊内容,同时撰写心得体会,加深对老区精神的理解。

2.讲红色故事。组织各班开展“红色故事大家讲”主题班会,让学生讲在学习红刊看到的革命先烈故事,大家相互交流学习。各班推选优秀选手参加学校举行的故事会,从而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3.唱红色歌曲。要求每名学生学唱2-3首红色歌曲,并组织红歌大合唱比赛,在全校掀起唱红歌热潮。4.看红色电影。组织全校师生观看《辛亥革命》《建国大业》《建军大业》等红色影片,进一步强化对师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5.观红色基地。由学校团委牵头,组织开展“忆革命英烈,继爱国之志”祭扫烈士活动,引导学生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认真学习,苦练技能,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神圣使命。

三、强化三个保障

1.强化组织保障。学红刊,弘扬老区精神使一项长期德育任务,学校校长室牵头,教务处、政教处、团委等部门通力协作,确保各项活动顺利开展,落到实处。

2.强化时间保障。今后,我们不仅要让师生专题学,更要推进“红刊进课堂”工程,让全体师生更加重视,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3.强化效果保障。对于“红刊进校园、师生学红刊”活动,我们决不能流于形式,也不能仅停留在理论上,要精心组织丰富多彩、新颖有趣的活动,让广大师生在活动中学,在实践中学,确保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深入开展“红刊进校园、师生学红刊”活动既是新时代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的需要,也承载着播种红色种子,弘扬老区精神,助推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今后我们要把它作为学校的德育主阵地,进一步开展各项活动。

1.营造浓厚氛围。在校园墙壁、橱窗、走廊、楼道等处围绕红色校园文化主题布置好相关的条幅标语、图片墙报等,在校园广播站设立“每日读红刊专栏”,诵读一篇红刊文章,让校园的一草一木都闪烁红色之影,让师生的一言一行都折射红色之魂,让校园时时处处都充满红色精神。

2.深化“红刊进课堂”活动。

充分挖掘语文、德育等学科的教育潜能。语文老师每周至少组织一次读红刊、学红刊活动,通过诵读红色诗文,讲红刊故事等形式,让红色文化的元素伴随着学生的成长。德育老师利用课堂主阵地解读红刊内容,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教育,让红色文化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3.搭建红刊教育平台。

篇6:用崇高的信仰铸魂

——读《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有感

中共山西省委讲师团 杨伟锋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一周年之际,我认真阅读了谢春涛主编的《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书。该书围绕国内外广泛关注的13个重大问题,以故事讲思想,以事实讲道理,力求客观、准确地再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轨迹,解读了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取胜的原因。通读全书,我重温了党91年来走过的峥嵘岁月,感受到了作为共产党人的光荣与自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坚守共产主义理想,用崇高的信仰铸就不屈之魂。

光辉的历程

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烟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91年波澜壮阔,91年壮丽辉煌。

这是一段百折不挠艰辛求索的伟大历程。中国共产党胸怀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肩负开天辟地的历史重任,高擎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火炬,照亮黑暗的旧中国,点燃新中国黎明的曙光,指引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航程。

这是一段矢志不移不懈奋斗的伟大历程。中国共产党坚守人民至上的根本宗旨,永葆无私奉献的公仆本色,前仆后继、勇往直前,让古老的中华大地天翻地覆,万里山河焕然一新。

这是一段奋进开拓走向胜利的伟大历程。为实现国家富强的宏伟目标,追求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中国共产党自强不息、与时俱进,一次次带领中华民族从胜利走向胜利,书写了永载史册的光辉篇章。

崇高的信仰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党的光辉历程反复证明: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根本保证。信仰是人生的旗帜,信仰是奋斗的动力。共产党员有了信仰的力量,即使荆棘满途,也能无所畏惧,做到仰不愧天,俯不愧地,无愧于人民群众的信任,无愧于中国脊梁的担当。

所谓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选择和拥有,是人的行为准则和人生指南。信仰像日月星辰一样在我们头顶照耀,人们相信它并仰望它,在风雨中不动摇,在考验下不改变。

坚定的信仰是一个政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之所在,是夺取胜利的保证,是产生共产党人牺牲奉献精神的源泉。这种信仰,给共产党人以智慧和力量,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挑战和困难;这种信仰,给共产党人以正气和风骨,能够为了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进行坚决斗争;这种信仰,给共产党人 以矢志不渝的历史使命,为了永远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贯彻得更好。革命战争时期,党员没有信仰或信仰不坚定,就可能叛变投敌,变节丧志;和平时期,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党员信仰不坚定,就有可能在大千世界、滚滚红尘中迷失方向,把自己引入歧途,给党的事业和国家利益造成损失。事实证明,信仰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仰的动摇,是最根本的动摇。当今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日趋多元,但共产党员的信仰决不能变。共产党员任何时候都要信仰坚定,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牢记人民嘱托,确保理想追求的航船不迷航。

不懈的追求

“行源于心,力源于志”。解决信仰问题,最根本的途径就是从世界观上解决问题。只有注重从思想深处改造自己,在实践中磨砺自己,把信仰之基打牢,有坚定信仰的支撑,才会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才能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和无私的献身精神,才能经得起诱惑考验,排除干扰,专心致志创造一流业绩,铸就事业辉煌。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我们党历来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立党、兴党。91年来,我们党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而保持了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和党的先进性。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正做到了在实践中运用,在运用中发展。我们党不仅重视理论建设,而且多次在全党开展马克思主义集中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受到了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我们要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抓紧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咬定青山不放松,真正做到坚定不移、矢志不渝。

上一篇:以生命为话题的作文1200字下一篇:金元村小学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