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股份分配协议书

2024-05-01

写股份分配协议书(共8篇)

篇1:写股份分配协议书

甲方:身份证号码:

乙方:身份证号码:

甲、乙、双方经充分协商,开办一家,公司的名称,经营场所位于,全面实施双方共同投资、共同合作经营的决策,成立拖把公司,经双方合伙人平等的协商,本着互利合作的原则,签订本协议,以供信守,

一、出资的数额:

甲方出资 出资的形式出资的时间 。

乙方出资 占公司股份 %出资的形式出资的时间 。

二、股权份额及股利分配:

双方约定甲方占有股份公司股份 %;乙方占有股份 %;甲乙双方以上述占有股份公司的股权份额比例享有分配公司股利,双方实际投入股本金额及比例不作为分配股权的依据,股份公司若产生利润后,甲乙双方可以提取可分的的利润,其余部分留作公司作为公司资本充填。如将股利投入公司作为运作资金,以加大资金来源,扩充市场份额,必须经双方同意,并由甲乙双方同时进行。

三、在合作期内的事项约定

1、入伙、退伙,出资的转让

A入伙:①需承认本合同;②需经甲乙双方同意;③执行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

B退伙:若甲乙双方执意退伙,不管以何种方式出资都必须将现有财产进行结算并且以现金的方式结算。

2、出资的转让:允许合伙人转让自己的出资。转让时合伙人有优先受让权。

3、人之间如发生纠纷,应共同协商,本着有利于合伙事业发展的原则予以解决,如协商不成,可以诉诸法院。

四、本合同如有未尽事宜,应由双方讨论补充或修改。 补充和修改的内容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五、本协议一式 贰 份,自双方签名后生效,双方各执一份,均具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签名):乙方(签字):

盖章: 盖章:

见证人(签名):见证人(签名):

盖章: 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篇2:写股份分配协议书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发展生产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由、、、、、、、方出资设立,特于2018年月制订并签署本章程。本章程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第一章:公司名称和住所 1.1.公司名称: 1.2.公司住所:

第二章:公司经营范围 :

计算机网络技术研发;物联网技术开发;计算机软件研发、设计与销售;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开发、技术咨询;计算机系统集成;网站上门维护;投资信息咨询(不含限制项目);财务管理咨询;经济信息咨询;经营电子商务;从事广告业务;市场营销策划;企业形象策划。(以上各项涉及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项目除外,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医疗器械、二类、三类医疗机械的销售。

第三章股东的名称、出资方式及出资额如下:

出资________元,出资的形式________,出资的时间__________,占公司股份%。

出资________元,出资的形式________,出资的时间__________,占公司股份%。出资________元,出资的形式________,出资的时间__________,占公司股份%。

出资________元,出资的形式________,出资的时间__________,占公司股份%。

出资________元,出资的形式________,出资的时间__________,占公司股份%。

出资________元,出资的形式________,出资的时间__________,占公司股份%。

出资________元,出资的形式________,出资的时间__________,占公司股份%。

出资________元,出资的形式________,出资的时间__________,占公司股份%。

公司股份分配协议签定后,公司向股东签发公司股份证明书。

第五章 股东的权利和义务 5.1.股东享有如下权利:

(1)参加或推选代表参加股东会并根据其出资份额享有表决权;(2)了解公司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3)选举和被选举为董事或监事;

(4)依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获取股利并转让;(5)优先购买其他股东转让的出资;(6)优先购买公司新增的注册资本;

(7)公司终止后,依法分得公司的剩余财产;(8)有权查阅股东会会议记录和公司财务报告; 5.2股东承担以下义务:(1)遵守公司章程;

(2)按期缴纳所认缴的出资;

(3)依其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份比列)承担公司的债务;

(4)公司股份协议签定后,股东投资必须按时到位,且不得抽回投资;

(5)所有股东在签属该协议日起两年时间内不得退股也不得在股东之间转让股份,否则所持股份将自动贬值为当下股值的50%被公司收回,由股东会管理。

第六章 股东转让出资的条件

6.1公司股份协议签定满两年后,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部分出资。

6.2股东转让出资由股东会讨论通过。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出资,如果不购买该转让的出资,视为同意转让。

6.3股东依法转让其出资后,由公司将受让人的名称、住所以及受让的出资额记载于股东名册。

第七章 公司的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议事规则

7.1股东会由全体股东组成,是公司的权力机构,行使下列职权:

(1)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

(2)选举和更换董事,决定有关董事长、董事的报酬事项;(3)选举和更换由股东代表出任的监事,决定监事的报酬事项;(4)审议批准董事长的报告;(5)审议批准监事的报告;

(6)审议批准公司的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7)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的方案;(8)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9)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

(10)对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作出决议;

(11)对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解散和清算等事项 作出决议;

(12)修改公司章程。

7.2股东会的首次会议由出资最多的股东召集和主持。7.3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

7.4股东会会议分为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并应当于会议召开十五日以前通知全体股东。定期会议应每半年召开一次,临时会议由代表四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董事长、董事或者监事提议方可召开。股东出席般东会议也可书面委托他人参加股东会议,行使委托书中载明的权力。

7.5股东会会议由董事长召集并主持。董事长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行职务时,由董事长书面委托其他董事召集并主持,被委托人全权履行董事长的职权。

7.6股东会会议应对所议事项作出决议,决议应由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表决通过,但股东会对公司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分立、合并、解散或变更公司形式、修改公司章程所作出的决议,应由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表决通过。股东会应当对所而议事项的决定作出会议纪录,出席会议的股东应当在会议记录上签名。

7.7公司设董事会,成员为7 人,由股东会选举产生。董事任期3 年,任期届满,可连选连任。董事在任期届满前,股东会不得无故解除其职务。董事会设董事长1人,由董事会选举产生。董事长任期3 年;任期届满,可连选连任。董事长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对公司股东会负责。

7.8董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1)负责召集和主持股东会,检查股东会会议的落实猜况,并向股东会报告工作;(2)执行股东会决议;

(3)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4)制订公司的财务方案、决算方案;(5)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6)制订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方案;

(7)拟订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解散的方案;(8)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

(9)提名并选举公司行政总裁(以下简称为CEO)人选,根据CEO的提名,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总,财务负责人,决定其报酬事项;

(10)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11)在发生战争、特大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下,对公司事务行使特别裁决权和处置权,但这类裁决权和处置权须符合公司利益,并在事后向股东会报告。

7.9董事长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行使下列职权:

(1)负责召集和主持董事会,检查董事会的落实情况,并向股东会和董事会报告工作;

(2)执行股东会决议和董事会决议;(3)代表公司签署有关文件;

(4)在发生战争、特大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下,对公司事务行使特别裁决权和处置权,但这类裁决权和处置权须符合公司利益,并在事后向股东会和董事会报告;

7.10董事会由董事长召集并主特。董事长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行职务时,依次由副董事长和董事长指定的其他董事召集和主持。三分之一以上董事可以提议召开董事会会议,并应于会议召开十日前通知全体董事。

7.11董事会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董事出席方为有效,董事因故不能亲自出席董事会会议时,必须书面委托他人参加,由被委托人履行委托书中载明的权力。对所议事项作出的决定应由占全体董事三分之二以上的董事表决通过方为有效,并应作成会议记录,出席会议的董事应当在会议记录上签名。

7.12 公司设行政总裁1 名,副总若干,由董事会聘任或者解聘,行政总裁对董事会负责,行使下列职权:

(1)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2)组织实施公司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3)拟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设置方案;(4)拟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5)制定公司的具体规章;

(6)提请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总,财务负责人;

(7)聘任或者解聘除应由董事长聘任或者解聘以外的负责管理人员;经理列席股东会会议和董事会会议。

7.13公司设监事1人,由公司股东会选举产生。监事任期每届3 年,任期届满,可连选连任。

7.14监事行使下列职权:

(1)检查公司财务;

(2)对董事长、董事、经理行使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

(3)当董事长、董事、和经理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长、董事、和经理予以纠正;

(4)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监事列席股东会会议和董事会会议。

7.15公司董事长、董事、经理、财务负资人不得兼任公司监事。

第八章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8.1董事长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任期为三年,由董事会选举产和罢免,任期届满,可连选连任。

8.2董事长行使下列职权:(1)负责召集和主持董事会,检查董事会的落实情况,并向股东会和董事会报告工作;

(2)执行股东会决议和董事会决议;(3)代表公司签署有关文件;

(4)提名公司经理人选,交董事会任免。

(5)在发生战争、特大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下,对公司事务行使特别裁决权和处置权,但这类裁决权和处置权须符合公司利益,并在事后向股东会和董事会报告;

第九章 财务、会计、利润分配及劳动用工制度

9.1 公司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主部门的规定建立本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并应在每多会计终了时制作财务会计报告,委托国家承认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出据书面报告,并应于第二年三月三十一日前送交各股东。

9.2公司利润分配按照《公司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

9.3劳动用工制度按国家法律、法规及国务院劳动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章 公司的解散事由与清算办法

10.1公司的营业期限为二十年,从《企业法入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计算。

10.2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解散:

(1)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时;(2)股东会决议解散;

(3)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的;

(4)公司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被依法责令关闭的;(5)不可抗力事件致使公司无法继续经营时;(6)宣告破产。

10.3公司解散时,应依《公司法》的规定成立清算组对公司进行清算。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或者有关主管机关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

第十一章 股东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

11.1公司根据需要或涉及公司登记事项变更的可修改公司章程,修改后的公司章程不得与法律、法规相抵触,修改公司章程应由全体股东表决通过。修改后的公司章程座送原公司登记机关备案,涉及变更登记事项的,同时应向公司登记机关做变更登记。第三十四条 公司章程的解释权属于股东会。

11.2公司登记事项以公司登记机关核定的为准。

11.3本章程经各方出资人共同订立,自公司设立之日起生效。本章程一式份,股东各留存一份,公司留存一份。

全体股东盖章(签名):

篇3:浅谈股份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

一、股利分配政策的含义

股利分配政策是指决定如何将公司的税后利润合理分配给现有股东和增加公司留存收益的盈利分配政策。股利支付率是指公司用现金支付的股利占当年盈余的百分比率。

股利分配政策涉及的方面很多, 如:股利支付程序中各日期的确定, 股利支付比率的确定, 支付现金股利所需现金的筹资方式等, 其中, 最重要的是确定股利的支付比率。较好的股利分配政策会使公司在股利分配后, 既不影响公司未来的投资需要, 又不会由于股利发放不足而导致公司股票价格的下跌。股利政策不仅关系到股东的现金收入, 而且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研究股利政策, 从本质上说就是权衡影响股利政策的各种因素, 确立最优股利政策, 使股东得到最大化的股利支付率, 使企业得到必要的资金留存。

二、股利分配政策的类型

股份公司进行股利分配时, 应对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进行综合权衡, 从而制定出最佳的股利政策。结合我国股份公司的实际情况, 现行主要的股利政策有剩余政策、固定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比例政策、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等。

(一) 剩余政策

剩余政策是指企业将净利润较多地用于增加投资者权益的股利政策。只有当增加的资本额达到预定的目标资本结构时, 才将剩余的利润用于投资者分配。剩余政策注重的是扩大再生产, 其优点在于能充分利用最低成本的资金来源, 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缺点在于这种股利政策的股利发放额极不稳定, 不利于投资者安排收入与支出, 不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剩余政策一般适用于公司初创阶段。

(二) 固定股利政策

固定股利政策是指企业在较长的时期内分期支付固定的股利额。股利不随经营状况的变化而变动, 除非企业对未来收益额的预期发生变化。固定股利政策的优点是有利于吸引投资者, 增加投资者购买股票的信心。其缺点:一是当企业盈余降低时仍保持固定不变的股利, 可能会使企业出现资金短缺的状况;二是固定股利政策不能完全反映当期经营业绩, 会出现老股东收益向新股东转移的结果。固定股利政策一般适用于经营比较稳定或者正处于成长期、信誉一般的企业。该政策一般不长期采用。

(三) 固定股利比例政策

固定股利比例政策是指企业每年按照固定的股利支付比例从净利润中支付股利的政策。这种股利政策最大的优点是体现了风险投资和风险收益的对等。股利收益与企业盈余紧密结合, 体现了多盈多分、不盈不分的原则。但是由于盈利的不稳定性会造成股利的波动, 因而加大了普通股股东获取股利的风险。所以, 这种政策只能适用于稳定发展或财务状况较好的公司。在实际经济活动中, 很少有公司采取这种政策。

(四) 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这一政策是介于固定股利政策和固定股利比例政策之间的一种折衷的股利政策, 即每年支付较低的正常股利, 企业盈余后, 年底发放额外股利。采用这种股利政策可以使公司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最大限度地避免股价下跌的风险, 也有利于提高股价。但值得注意的是, 这种政策容易让股东把额外股利视同为正常股利的组成部分, 从而产生负面的影响。例如:一个连年支付额外股利的公司, 如果某一年因盈利下降而取消额外股利时, 则股东很有可能据此认为公司财务发生了问题, 致使公司的股价可能下降, 从而影响公司的筹资能力。

三、股利支付方式

股利支付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是公司股利政策的核心之一。不同的股利派发方式反映了公司不同的经营方略, 从而对投资者和市场产生不同的影响。下面主要阐述股份有限公司通常采用的现金股利形式和股票股利形式。

(一) 现金股利

是以现金的形式派发的股利, 是股利的最基本形式。支付现金股利的企业必须要有足够的现金, 要有足够的未指明用途的留存收益。支付现金股利有利于维护公司稳健经营, 有利于稳定公司股票价格, 满足大多数股东的要求, 但是, 支付现金股利加大了企业的现金流出量, 增加了企业支付压力, 而且会使公司未分配利润减少, 股东权益相应减少, 会直接降低每股净资产值。对投资者而言, 尽管短期利益没有波动, 但从长远角度来看, 投资者收益可能会受到影响。

(二) 股票股利

股票股利是股份公司以股票形式发给股东的股利。通常按现有股东持有股份的比例来分派, 这是公司将留存利润的一部分转化为投入资本的有效方法。公司采用这种支付方式支付股利, 既给股东分配了利润, 又能保持股东权益总额不变, 还可以避免现金流出, 再用于追加投资, 扩大企业经营。对投资者而言, 股票变现能力强, 易于流通, 股东也乐于接受。但是由于增加了股份数会使股份稀释, 从而使每股利润下降, 每股市价也有可能因此下跌。但发放股票股利后, 股东所持股份比例未改变, 因此, 每位股东所持有股票的市场价值总额仍然保持不变。

四、股利分配政策的选择

公司究竟实行何种股利政策, 应综合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后确定。确定股利政策应考虑以下因素:

第一, 投资机会的影响。如果企业面临良好的投资机会, 则企业应倾向于低股利支付率, 反之则相反。同时, 如果公司的盈利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盈利再投资对股东有利, 此时应送股而不分现金;如果公司处于平稳发展阶段则应分配现金股利, 让股东寻找更有利的投资机会。

第二, 股利支付的限制。这种限制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现金的限制, 如果企业现金充裕, 则可以以现金支付股利;当企业现金不足时, 可以考虑以股票支付股利。另外还有各种法律的限制。按照财务通则规定, 企业税后利润在未作前几项分配时, 其数额不能超过税后利润扣减前几项分配顺序分配数额后的差额。从税收部门来说, 也要控制企业过高的积累, 以免影响个人所得税的征收。

第三, 不同资金来源的可用性影响。如果企业发行新普通股成本很高时, 企业使用保留盈余筹集资金更为有利, 反之, 发行成本较低时可以通过增大股利发放额度、发行新普通股来筹集投资所需的权益资金。如果一个企业以负债代替权益资金的能力较强, 则可以尽量采用负债筹资来维持较高的股利支付政策。

总之, 股份公司在选择股利政策时, 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兼顾各方面利益进行综合考虑, 从中得出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结论, 从而使公司得到有效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蓝发钦.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阳华.现代企业财务.复旦大学出版社.

[3]陈佳贵.现代企业经营理财.经济管理出版社.

[4]杨万贵.股份制企业会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汤谷良.企业财务管理.浙江人民出版社.

[6]周云.高级会计实务 (修订版)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5) .

篇4:创业公司如何分配股份与期权

俺们创业者都是贱骨头,不去寻求过安安稳稳的日子,却偏偏要去冲浪、去拼命。创业图的是什么?是公司里的“股权”。

这里有一个字:Captable,这是一个恐怕在字典里都找不到的单词,却在创投和创业当中,无所不在、无时不用,什么意思呢?即创业公司里的“股份拼骨图”。公司成长需要不断引人资金,每次拿了投资人的钱就要给人家股份,所以“股份比例”会随着公司不断的融资和扩大而变化。

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盘Captable的游戏,或者说做一道“应用题”:以创业为起点、上市为终点,把一个创业公司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次股份变化都汇总起来,看看这“股份拼骨图”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这里面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玄机?

假设1:一个创业公司从一个idea到上市要进行三次融资:

A轮:证实模式;

B轮:发展、复制模式;

C轮:形成规模,成为行业龙头,达到上市要求。

假设2:公司发展需要不断有精兵强将加入,公司要不断拿出股份给团队成员。

假设3:每一轮VC的资本进来,公司大约要稀释25-40%。

假设4:公司业绩发展好,每一轮融资的估值都是在前一轮价格的基础上住上翻番,这叫溢价,VC的术语叫作Up round;但是创业公司免不了风风雨雨出现坎坷,有时候公司的钱烧光了,业绩还没有起来,急需有人投资,这样的公司在谈判桌上没有份量,对方愿意投资,但是估值很低,甚至低于前一轮的价格,创业者别无选择,也只好认了打折价让新的投资人进来,这种情况叫Down round,有点“贱卖”的意思。

让我们来看看黄马克公司的“股份拼骨图”吧:

员工分股:给股数别给百分比

创业公司开张时应该发多少股票?这是很多创业者在成立公司时碰到的第一个现实问题。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建议初创团队先发约10,000,000股(表1)。在这个基础上,经过三次融资以及团队的期权,到上市的时候,公司的总股数会达到100,000,000到150,000,000之間,如果上市时每股定价为8-10元,这家公司的市值会有8-10个亿,只要估值超过发行价,马上直逼成为人人眼红的Billion dollar公司。

把股数定一千万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将来给员工发期权的时候,拿出0.5%来,对一家总股数是10,000,000的公司来说就是50,000股,而对一家总股份为100,000的公司,仅仅是500股,哪一个更加吸引人?!记住,将来给员工股份,别给百分比,给股数!

员工的期权比例留多少?

黄马克的公司凭其优秀的团队和独特的Idea,获得了VC的青睐。A轮融资是以Premoney (估值)350万美金的价格融到了250万美金,Post money即600万美金,A轮投资人要求原有股东同意发15%期权给管理团队,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在A轮投资完成前实施。黄马克搞到了VC的一笔大钱,团队还占将近60%的公司股份,运气真不错。

一般来说,VC会要求员工持股计划在VC投资进来之前执行,这样VC就可以减少稀释。不过不能认为这是A轮VC自私,要知道B轮VC到时候也会要求在他们进来之前再执行一次员工持股计划(表2),这时A轮VC和创始股东将一起稀释。

员工的期权比例应该留多少?这个问题也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一般来说是5-15%。创业公司的原始股是很珍贵的,尽管它在很多人眼里并没有什么价值。

从表3中可以看出,A轮融资有一个领头VC(Lead investor)和一个跟投VC。顾名思义,领投VC负责整个项目的谈判、尽职调查、法律文件……跟投VC跟从领投VC放点儿钱,不过有时候拖个跟投VC一起进来是有战略考虑的一步棋子,余文后述。

即使有几个投资人同时参与这轮融资,有人是领投、有人是跟投,但是他们被视作一个整体,他们签署同一份法律文件,享有同样的利益和义务。

创业公司最大的问题是“不定性”,尤其是“证实模式”。虽然找到了钱,但是黄马克的公司在A轮进来之后出现了管理和业务进展上的瓶颈,产品测试屡屡出错,没有按时投放市场,收入也没有按预期进来,不久,A轮融资的钱已经烧光,而B轮投资谈判一拖再拖,B轮VC坚持B轮的Pre money为500万美金(低于A轮的Post money),B轮VC投人300万美金,Post money为800万美金,B轮投资人还要求给未来团队留10%的期权,而A轮V C投资条款约定在B轮融资时如果股价低于A轮的Post money,A轮VC不稀释。兵临城下,公司危在旦夕,黄马克和他的团队不得不拍板同意B轮VC的条件(表4)。

请注意,A轮投资人的优先股现在被注明是“次级”。这是行规,最后进来的VC的优先级别是最高的,上一轮VC是“次级”优先,再上一轮的是“次次级”。这些优先的级别在发生利益的时候就会生效,比如万一公司要清盘,破盆破罐破家当变卖回来的钱,最优先的VC先拿,有多的话,次级优先的VC拿,还有多,次次级VC拿,最后剩下的,才是创业者的;还有一点:上表中A轮投资人的股份数比A轮时增加了很多,那是因为A轮有“反稀释”条款,为了维持B轮的“股份拼骨图”的百分比,必须要么让创业者拿出一部分自己的股份给A轮VC,或者让A轮VC以0成本再获得一部分股份,这里选用的是A轮VC以0成本增获股份的方法……想想心酸,创业者冲锋陷阵打江山,分利益时是最后一个,第一个支持创业者的早期VC,同样,分利的优先级别很低,相反的,IPO之前杀将进来的VC,反而优先级别最高,坐等摘桃子吃,兴许就是这个原因,很少有人愿意来支持早期的创业团队。

B轮融资完成之后,黄马克和他的团队吸取前车之鉴,调整策略,新进来的钱一分不乱花,该出手时才出手,全都用在了刀口上,结果一炮打响!这时候VC们一个个都看到了机会,人人都愿意掏钱出来支持黄马克把公司迅速做大,于是公司的董事会决定融C轮,这轮融资以后公司差不多就得准备上市了。C轮融资谈判特顺利,估值也很高,6个X,即B轮Post money的6倍,以4800万元的Pre money(800×6=4800)融了3000万元美金。当然,C轮的投资人也提出要增强核心的上市团队,比如引进了CFO、销售副总裁……期权池又增加了5%(表5)。

经受过考验的优秀团队、明确的目标、外加充足的资本,黄马克公司如虎添翼,IPO上市计划提到了议事日程之中,选定了上市的地点、承销商,确定了路演的行程和策略,蒸蒸日上的公司就是令人心旷神怡,更何况,上市之后公司里还要冒出一大串百万富翁……咱来给他们算算身价,瞅瞅他们未来的皮夹有多

厚,假设这家公司拿出了20%的股份去上市,每股价格8美元(表6)。

注意,上市了,公司的股票优先级取消了,大家都变成了“普通股”,因为一上市,创业时期的那些风险防范就没有必要了,VC们想的是尽快套现,把身上穿旧的衣服脱下来,扔给二级市场上让股民们去抢着穿去吧。几点补充说明

1.早期创业公司的企业价值是很难估计的,VC们也无非根据持股比例和投入资金倒算出来几个数字而已,并不意味公司真正“值”多少钱。但是,早期公司的股份是很宝贵的,创业者要珍惜。

2.创业公司的成长,反映在股价的升值。升值越快,融资时稀释就越少。当然,公司能很好地精打细算省钱,融资次数越少,稀释也越小。举个例子,创业初期花掉3万块钱,等于差不多1%的公司股份,到了C轮以后,3万块钱连0.000005%都不到。所以,千万不要烧钱,能不找VC,最好别去找。创业者骨头要硬!

3.以上IPO的估值是简单化了的,没有考虑公司的收入和利润规模。

4.创业公司的股权在上市前是不流通的,估值也讲不清楚,没有一个市场价格,给员工股份时如果用百分比,谁都说不清这25%、15%、1%、0.1%....到底值多少钱。给他们股数吧,不营给了500股、5000股、50000股,你可以建议人家思考:等公司上市的时候股价如果是10元,简单一算就知道这些股份那时候大概会值多少钱。

5.前文提到“拖个跟投VC进来是有战略考虑的一步棋子”,解释一下:

早期的VC投资和创业一样,切忌香火断了,只要公司能活着,就有希望存在。所以早期VC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能把下一轮的VC引入公司。

也许你以为把A轮VC的钱烧光了,可以让A轮VC再砸点儿进来吧?不行,这回A轮VC再掏钱可没那么简单,VC是不能隨便因为你钱用光了,再给你一笔花去吧,那是违规的!具体地说,如果A轮是我投的,这轮的估值就是我认定的,那么B轮我就不能自己定价然后自己又放一笔钱进去。我必须找到第三方的新的领投投资人来认价,在B轮中我不能领投但可以跟投。这是VC行业的规矩,不然的话,我可以A轮定价500万,B轮翻十倍变成5000万,C轮再来十倍成5个亿……这是“内部交易”,不代表这家公司的“市场价格”。所以,VC投资的每一轮融资,都必须由新的第三方VC来认价。

一是因为要“香火不断”,二是因为未来融资的“定价权”,所以我要在A轮的时候埋下伏笔,邀请一个VC跟着投一点儿钱,买张票跟我一起看你演戏,要是你演得不错,下场戏的票价说不定这位VC愿意来定,而我可以轻轻松松地跟投,接着看你继续表演。

篇5:股份分配协议书参考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中国其它法律、法

规规定,股份人遵循和协商一致原则,共同经营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集团有限公司。

第二章 公司基本情况

第二条:公司名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公司地址:*************************高新科技广场18楼

电话:087168387568 邮政编码:650051

第三条:本公司为自然人出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以其全总资

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

第四条:经营范围:详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第五条:经营期限:自接管之日到公司增资扩股时止,以后按

出资人出资比例重新划分股份。

第三章 各股东所占股份

第六条:因本公司原法人代表因违法被刑事处罚、老股东无法

再继续经营,致使公司各种业务无法开展;公司以前所有账目全部丢失、无流动资金、债权债务不清、所有业务经营停滞,新股东受老股东委托接管管理并经营公司业务。本着公平、平等互利的原则现对其公司股份进行划分:

法人代表、董事长****占**%;

总经理***占**%;

常务副总经理***占**%;

副总经理***占**%。

第四章 各股东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股东享有下列权利:

(一)出席股东会,按股份比例行使表决权;

(二)选举和被选举为董事、监事;

(三)可查阅股东会记录和公司财务会计报告;

(四)按股份比例分取红利;

(五)按股份比例分取公司清算后为股份人可分配的资产;

(六)按章程规定转让出资;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权利。

第八条:股东的义务:

(一)承认并遵守公司章程;

(二)按时足额缴纳通过股东会议决定的投资;

(三)公司依法经营后3年内不得抽回投资额;

(四)以其股份额对公司承担责任;

(五)保守公司内部经营方式及经营机密;

(六)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

第九条:在日常工作中,必须确立和支持管理方的绝对管理权,使之不受外界因素影响,避免导致管理架构混乱等情况发生。

第十条:除管理方外,其余股份持有人,不得参与和干涉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对公司行政管理有异议,应在股东会议上向董事会和管理方提出,以便管理方能制定相应措施。

第五章 投入资金回报及债权划分

第十一条:公司发展所需资金主要由管理方负责筹集,公司以月息1.5%每月计算回报给出资方;同时所有股东筹集并用于公司发展的资金也按上面月息计算。

作为公司的费用由公司每月支出,其他超出月息1.5%的资金,必须经所有股东同意方可使用。

第十二条:本公司自接管之日起至正常经营前为公司办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等事宜的各种费用也列入到公司的财务预算。

第十三条:本公司接管之日前的所有债权债务由接管前的具体负责人承担,新股东无任何理由负责或享有。

第六章 组织管理

第十四条:公司最高权力机构为董事会,董事会由全体股东组成,为更好地经营、管理本公司,在全体股东互相协商的基础上,决定由***、***、***具体负责管理本公司。

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由总经理主管全面工作,并处理公司所有事务;除非发生重大失误,否则他人不得干涉。

第十五条:董事、监事的权利、义务、议事规则由公司章程规定。

第七章 公司财务、会计制度

第十六条:公司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本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

第十七条:公司每月制作财务会计报告,并依法经审查验证,第二或第三个月分派利润予各股东。

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包括财务会计报表及附属明细表:

(一)资产负债表;

(二)损益表;

(三)财务状况表(有变动时提供)。

第十八条:公司业务由所有股东努力发展,并推动公司所有员工共同发展业务,公司每一笔业务必须经管理方同意后方可办理,考虑到管理方单方面承担该公司的所有风险,管理方拥有一票否决权,即管理方不同意办理的业务,公司任何人员不能操作该笔业务。

由于为股份经营形式,各股东的工资、通讯费、生活费补助等另行议定,除去公司各项费用后,以每月净利润分红一次。具体分红比例同上股份比例。

第十九条:在经营期间,若出现盈亏,均按股份比率共同承担。

第八章:违约责任

第二十条: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任何股东如有违约将在违约之日起三十个日历天内付给未违约股东总违约金壹仟万元人民币。******集团有限公司对违约资金的支付承担连带责任。

第九章 其它

第二十一条:公司财务会计、利润分配、股东的变动、合并与分立、解散与清算等重大事项另由章程规定。

第二十二条:本协议未尽事宜可以补充,补充协议与本协议有同等效力。

第二十三条:以上协议在执行中如发生争议可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向公司驻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十四条:本协议经全体股东签字后生效,并由各股东各执一份,公司存档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股东:身份证 股东:身份证 股东:身份证 股东:身份证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篇6:创业公司如何分配股份

公司的价值=“资源”+“执行”

资源

资源包含了:创业的点子、申请中或已取得的专利、资金等等。

这类投入有个重点:一旦投入,当下直接成为公司的资产。

执行

执行就是公司的团队(创始人、员工、顾问等)接下来时间与精力的投入。

这类投入有个特点:它从零开始而持续发生,随时间不短增加价值。

传统行业因为重要的是资产,大部分员工被当成廉价的劳力,“执行”不被重视。可是在科技行业,或任何以“人才”为主要资产的公司中,“执行”的价值常常远超过“资源”。由于特性不同,架构公司股权结构遇到麻烦时,比较好的做法是引入两个角度:

科技创新型企业股权设置角度=“不同股权”+“不同时间”

不同股权

把这资料和执行当做两种贡献分开来看:“资源”的投入,换来的是“A类股”,而“执行”的投入,换来的则是“B类股”。

不同时间

厘清贡献产生的时间。例如大部分“资源”的投入,一旦投入后随即转成公司资产,故产生的价值是立即性的;而“执行”的投入,则是随着时间慢慢产生并累积的。

引入这两个角度,会带来莫大好处,并避免许多问题。我们举例如下:

【微案例】在第一轮出资时,创办人甲虽然实力浅,但是家里有钱,于是投入一千万资金,并担任公司研发工程师,而创办人乙,技术上身经百战,但是家里没钱,于是没有出资,并担任公司CTO。

此例可以如此规划股权结构:我们定义两种类股:代表“资源”的“A类股票”、以及代表“执行”的“B类股票”。我们同时也定义“B类股票”的实现时间为四年,按月实现。

公司成立之际,甲君的投资,立刻获得10张“A类股票”,而往后四年对公司的付出,按月实现,累积达四年,将获得共10张“B类股票”。四年后,甲君拥有10张A与10张B,一共20张股票。

公司成立之际,乙君没有获得“A类股票”,但是往后四年的付出,按月实现,累积达四年,可获得40张“B类股票”。

在分股息或上市时,A、B类股拥有相同的权利。

以上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引入这两个角度后的许多好处,如:

好处一:正确归咎责任

在本例中,创办人甲出了所有资金(一千万),四年后却只拥有公司的1/3股权(20除以60)。当初设立公司时,站在“执行”价值高于“资源”的角度,大家觉得这是合理的。

但假设四年后,公司经营失败,大家决定关掉并清算,而清算资产后,共得两百万。这结局,应该先追究“执行”方(B股),而比较不关“资源”(A股)的责任。所以,这两百万应该优先清算创办人甲当初投资一千万所获得的那10张“A类股票”。

术语上,这就是优先清算权的概念。此例中,在公司成立之际,我们可以定义“A类股票”相对于“B类股票”,拥有优先清算权。

那么此时,公司清算所得的两百万,将全数归创办人甲。虽然甲乙都有负责执行,故都有责任,但是当初只有甲放资金进来,故甲获得优先偿还。

好处二:正确估算付出

两年后,甲君决定离开公司,那么他该拥有多少股票?

由于我们定义“B类股票”代表“执行”,并分四年实现(vest),故此时,甲君将带走10张“A类股票”以及5张“B类股票”,并因为提早两年离开,损失了5张未实现的“B类股票”。

又如一家公司开始获利并持续成长,不需要继续融资,那么随着时间,“A类股票”比例会慢慢被“B类股票”稀释。在上例中,四年过后,公司必须要再发下四年的股票给甲乙君以及团队。由于“B类股票”变多了,“A类股票”占全公司股票的比例自然就下降了。这是合理的,因为这反映了执行方为公司持续创造价值之际,也获得相对应的报偿。

如果出资者不帮忙执行,那么出资完就不再付出了。但是执行者,却是随时间一直不断付出,所以当然,就需要持续获得报偿。

从以上说明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公司股权是应该是一个随时间而持续变动的概念。

好处三:细化表决权

很多没有资金的技术创办人,为了觉得要维持掌控权,而一直不愿意融资,导致公司无法获得成长所需的资金。但是一但我们把股票分类,那么我们也就可以将表决权细分。

【微案例】例如技术创办人可以要求,更换CTO或技术副总时,需要“A类股票”与“B类股票”分开投票决定。这也就给予了“B类股票”在此事上的否决权。不论“B类股票”被稀释得多严重,仍然可以保有在某些决定的上的影响力。

好处四:分离“获利”与“决定”权

常见许多团队坚持持股比例,为的是掌控权,而投资人也坚持持股比例,为的是高报酬。目的不同却都卡在持股比例时,就可以利用多类股方式来隔断:我们可以设计成,所有类股都有股息权,但是“B类股票”在某些表决案中,一股可以投10票,这么一来,稀释就不会影响控制权了。这部分大家最熟悉的,就是Google的B类股了。Google创办人拿的都是Google的B股,在投票时,一股可以投10票,而其他类股则是一股投1票。

好处五:正确反应股价

每个投资人可为团队带来的价值不等,厉害的投资人就是可以立刻为团队带来经验、方向、人脉、资源、客户、甚至品牌效应。不过,厉害的投资人也很习惯拿自己的价值来要求较低股价。在某种程度来说,这是公平的,尤其在创业所需资金大幅降低的今天,团队初期需要的几百万或千万,很多有钱的个人就出得起了,更不用说创投,但是能够有能力真正帮公司的投资人却不多。如果优秀而又肯花时间的投资人,跟一般的煤老板,拿的是一样的股价,那就不公平了。

问题是,假设第一轮我们找到了天使,而愿意用极低的股价让他进来,那么第二轮时,新的投资人势必质疑,为何一年内股价翻了三十倍?第二轮的投资人,只愿意用五倍的价格入股,此时解释起来,就耗时间了。

所以比较好的做法,是让股价尽量反映公司目前合理的估值,而对于某些特别优秀,或特别肯帮忙的投资人,我们另外给予“B类股票”,而就如同薪水一样,对方有持续帮忙公司做好“执行”,我们就按月给,如果帮忙中断了,例如对方找到他觉得更值得花时间的公司去帮忙了,那我们也可以合理地终止合约,这对双方都公平。

即使对于同一轮增资进来的投资人,我们也可以针对其中某几位,依其对于“执行”面的时间投入、价值产生的不同,而给予不同数量的“B类股票”。

好处六:建立以“人才为主要资产”的概念

今天的科技市场,很明显是一个资金过多而人才不足的情况。创业公司切分出不同类型的股票,可以分清楚“资源的付出”与“执行的付出”。这两种,哪一种价值比较高呢?搏实资本认为,对于高科技创业来说,是后者。

点子只是执行力的放大系数,而执行力价值连城。可以用以下公式描述:

价值=(资源)×(执行)

资源可以帮助放大执行效果,但资源的多寡,只是个放大系数,价值本身仍来自于执行成果。因此,在设计公司高科技创业公司之股权结构时,设计有不同类股,并让主要负责执行的“人才”,不论是否拿得出钱投资,都能够获得相当的股数。

好处七:提升团队向心力

一家高科技创业公司,尤其是软件相关的公司,若留给团队的股数不够多,其实是很危险的。因为如果团队股数不够,一但公司做出成绩,则必多挖角。如果两千万可以挖一位人才,挖十位也才两亿,谁又愿意用几十亿,甚至百亿来并一家公司?此外,就人才的角度,既然公司没有提供足够的股票,这种挖角也只是提供人才另外的选择,不一定算恶性。

篇7:写股份分配协议书

关于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和股东以及员工股权等有关问题,很多创业的人都需要解决的问题。著名风险投资机构Union

Square的合伙人Fred

Wilson在网站上发文提出了关于到底该给员工发放多少股份比较合理的计算公式和分析,主要思想是根据公司的估值,设置公司员工分级,根据职位设置不同进行公式化的股份分配。另外,Fred

Wilson还提出了其他几种员工配股的方法,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操作意义。

首先,前提说明。

对于你的第一批关键员工,可能是3个,5个,或者10个,你最好不要用到以下公式,因为他们都是在你的事业还没有成型的时候加入你的创业公司。对于给这些关键员工多少股份是一种艺术而不是科学方法。有一个大概的方法,基于百分比,如1%,2%,5%,10%等。另外,一定要将这批人跟联合创始人区分开,该文不是谈论有关联合创始人股权分配问题的文章。

当你完成组建核心创业团队之后,给后续进来的新员工分发股权就要考虑引入新的计算方法了——普遍做法是基于一定数量价值的股票,那么是多少呢?

具体思路:

首先计算出你公司当前的估值(可以是上次融资后的估值,或者是最近其他公司期望收购你的公司的出价,又或者是未来现金流表现在今天的贴现价值等),无论你用哪种方法算,该价格都应该是你愿意将公司出售的一个价格。所以公司估值是第一个很重要的数据(我们假定其为2500万美元),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数据就是完全稀释股份(fully

diluted

shares)的数量,我们假设其就等于1千万已发行股份。

然后将你的新雇员分级。CEO和COO应该排除在外,因为他们这部分的股份奖励一般由董事会决定。一般的做法是分为4个级别:高级管理层(首席财务官,销售副总裁,首席营销官,首席技术官,人力资源副总裁等等),主管级别的管理层(工程师主管,设计主管等等),关键位置上的员工(如工程师,产品经理,营销经理等等),普通位置上的员工(比如接待处等)。

各个级别的乘数一般如下,不是硬性规定,也可以自己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高级管理层:0.5x

主管级别:0.25x

关键员工:0.1x

普通员工:0.05x

假设你的首席财务官的年薪为17.5万美元,那么你应该给他们的股份价值就是17.5×0.5=8.75万美元。

那具体是多少股份呢?我们开始假定过公司估值为2500万美元,完全稀释股份数量为1000万股,那么具体的股份数量=(8.75/2500万)×1000万=35000股。

另外一种也许更加直观的方法就是用应该发放的股份价值除以当前股价就可以获得具体股份数量。首先,当前股价=公司估值(2500万)/完全稀释股份(1000万)=2.5美元/股;然后,具体股份数量=应发放股份价值(8.75万)/当前股价(2.5)=35000股。

所以这里一个最为关键的思想就是以股份价值的形式来发放股份,而不是以占公司总股份的百分比形式来发放,因为这样做太昂贵了。另外考虑到给员工发放股份同样遵循Vest原则(一般为4年),而公司在4年里的发展可能会是5倍10倍的,那么其员工获得的股份价值也会随之增长5倍10倍,由8.75万美元达到

44万美元甚至87万美元。而且这一种做法还能更好的让员工明白,他们股份的价值将随着公司价值的增长而增长。

篇8:写股份分配协议书

1. 股利分配政策的含义

上市公司的税后净利润可以留在公司内部作为资本的补充, 也可以把它们分配给股东。基于这个角度, 股利分配政策就是上市公司的税后利润在上述两个方面分配比例的抉择。

2. 股利分配政策的内容

对于公司理财方面来说, 主要分为三种资金活动:融资活动, 投资活动和股利分配活动。其中股利分配活动由以下三个方面构成:

(1) 股利支付率的确定。明确上市公司股息红利和税后净利润的比例关系。

(2) 股利发放政策的选择。根据公司经营范围、行业特色、销售业绩等选择适合的股利发放政策。

(3) 股利发放程序的确定。明确股权登记日、除权除息日和股利发放日, 使得股利政策科学、顺利、有序地开展。

3. 股利分配政策制定的目的

一套完善的股利分配政策, 既展现了上市公司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又有利于吸引投资者, 继而增加公司价值, 股东的权益有了坚实的保障, 最终使得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共赢。

二、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因素

1. 法律法规的影响

以投资者利益出发, 各国都会颁布相关限制性法律法规。

(1) 资本保全。法律规定, 上市公司进行分配红利所需的资金只能来自本期或者往年积存的利润, 不准使用注册资金。

(2) 公司积累。公司想要把红利派发给投资者时, 有一些限制性要求。比如要将税后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公积金, 然后提取任意比例的公积金, 发放优先股股利等。

(3) 利润。公司只有获得可观的利润才会进行股息红利的发放。所以, 当企业存在以前年度亏损时, 先要把亏损补上, 若有盈余, 再进行股利分配。

2. 盈利能力的影响

上市公司制定与实施股分配利政策往往取决于公司税后净利润的大小。如果公司有可观的净现金流入, 并且持续与稳定, 就会采取积极的股利分配政策;反之, 如果公司盈利水平低、无盈利甚至亏损时, 鉴于公司未来可持续经营与长久发展, 公司普遍会实施少量股利分配甚至不分配。

3. 股东的影响

管理层拟定的股利政策应该由出席股东大会的所有股东所持表决权的1/2以上通过。

(1) 收入的稳定性。许多股东属于求稳型。如果将利润再投资, 那么不确定因素愈加明显。所以, 与其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收益, 股东们还是愿意得到稳定的收入。

(2) 跌落的控制权。许多股东担心过量的股利分配会导致公司重新募集资金, 即使老股东有优先认股权, 如果进行现金追加, 很有可能因为新增股东导致老股东控制权的跌落。

4. 行业的影响

行业的特殊性导致股利分配方式也会有差别。调查分析称, 历史悠久的行业股利分配额度通常比新兴行业多很多;而新兴行业的上市公司则很少进行股利分配。

股利分配政策存在的问题

5. 外部因素

(1) 宏观经济的影响

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分配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宏观经济就是其中之一。自2014年以来, 我国股份有限公司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压力很大, 许多不和谐、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

(2) 证券法律法规不完善

国有国法, 家有家规。任何领域都有它做事原则与适用方法, 以此来约束参与者的行为。股利分配方面也不例外。证券市场早期就出现不分配和不转增的现象, 因此2004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明确强调上市公司只有三年连续分配股利才能进行新一轮的融资。证监会强制性的规定, 就是促进公司分配股利, 把股利政策作为融资的前提。现实的股利分配情况是上市公司虽然进行了股利分配, 但是分配不足问题突出。日渐减少的股利, 上市公司借着不完善的证券法律法规, 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融资, 侵害着一个又一个投资者。

(3) 受制于政府行为干预

本地政府为达政绩实施大量行政干预, 导致市场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资源配置不能达到合理分配。久而久之, 在业界的“高水平重复建设”下, 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微利或亏损在所难免。

6. 内部因素

(1) 股权结构的制约

管理者一般拥有国资委给予他们管理公司的权利。管理层通常只注重自己的权益, 他们往往不进行股利分配, 而是把盈利留存起来。长此以往, 国家股比例只会越来越大, 其他投资者由于股份比例越来越小, 结果中小股东的投资的规模将大大削减。

(2) 不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以信托责任制为载体, 将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管理的制度。分而治之的出发点就是要达到股东与公司管理层相互制约, 促进公司良性发展。然而我国很多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属于国家 (国家股占绝对控股地位) , 国家一般在公司委派常驻代理人。加之管理层也有国家相关的权利授予, 这样一来, 股东的利益必然受到忽视, 股利分配也就徒有其名了。

(3) 混乱的管理模式

公司内部管理错综复杂而且有着很深的鲜为人知的裙带关系。由于管理上的疏忽, 很多公司曾经一度出现各种不合理现象。很多基础工作没落实, “吃回扣”的做法屡见不鲜。

三、我国股份有限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对策与建议

1. 完善法律法规

国外的证券市场有着数百年的积淀, 经历了由稚嫩到成熟的过程, 总结了一系列的经验和教训, 出台了一部部规范市场行为的法律法规, 完善了股利分配体系。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资本市场起步较晚, 很多制度还处于摸索阶段, 出现的问题实属正常。虽然发达的欧美资本市场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 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在学习的过程中, 还是要有所取舍, 体现中国特色。公司应当加强信息披露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建立公司诚信评级机制, 提高公司的责任意识。最终要让资本市场透明起来, 信息可靠起来, 建立监督与制衡机制, 让股利分配有法可依, 让股东享受应有的权益, 让资本市场有序、健康成长。

2. 减少行政干预

公司发展初期, 依靠政府统一领导有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处于后工业化时期, 钢铁行业更多的是遵循市场需求原则, 应该积极减少行政色彩。因为政府主导的大规模钢铁生产已经不在适合市场发展, 产能过剩问题十分突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应该以市场为主导, 政府干预为辅, 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 公司就要花大力气生产这种产品, 公司才会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3. 优化股权结构

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应该以优化股权结构为目标, 坚定不移地实施股权分置改革, 增发市售无条件限制流通股, 让更多的股东参与企业决策;加速股东多样化进程, 只有这样, 公司的股利分配才会倾向于中小股东, 管理层就不得不考虑股东的权利, 从而更有利于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

4. 健全公司管理体制

健全公司管理体制对完善企业股利分配政策有着建设性作用。首先要制定详细的整改流程, 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 明确企业各个职能部门责任, 建立起制约机制和股东监督管理机制, 约束董事会行为。其次实施绩效考核, 管理层完善人才引用方案, 对于管理层人员逐一考核, 剔除无能、闲置之人, 打造精英管理层。再次, 将完善《公司章程》与健全公司管理体制相结合。《公司章程》应当注重对管理信息披露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加以修改与完善, 让管理有章可循, 形成系统化管理体制。最后, 公司监事会成员要积极履行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所赋予的职责, 时刻对公司财务状况、关联交易及董事、高管履行职责的合法合规性进行监督, 维护公司及股东的合法权益。

摘要: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活动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股利分配政策为其中之一。投资者往往偏向于投资报酬丰厚的公司。良好的股利政策有利于公司在投资者心中构筑良好形象也可以体现公司良好的经营业绩, 从而吸引外部资金, 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但是我国资本市场的兴起不过十几年, 不完善的证券法规不仅没有起到约束的效果, 反而为不法行为提供可乘之机。长此以往, 投资者的资金不能得到优化配置, 并且严重阻碍着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该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现状, 研究其股利分配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最终有股份有限公司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股利分配政策, 使公司与股东共赢。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股权结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Brenna.Michael J.1970.Taxes, Market Valuation and Corporate Finance Policy.N ational Tax Journal, 417-427.

[2]Elton, Edwin 3.and Martin J Gruber.1970.Marginal Stockholder Tax R ates and the Clientele Effect.R 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68-74.

[3]原红旗.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

上一篇:五四青年节英语演讲稿下一篇:立即进行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