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萨克牛顿的故事

2024-04-09

艾萨克牛顿的故事(通用9篇)

篇1:艾萨克牛顿的故事

艾萨克·牛顿的经典名言

1.没有大胆的猜测就没有伟大的发现

2.一个人如果控制不了自巳的脾气,脾气将控制你。

3.聪明人之所以不会成功,是由于他们缺乏坚韧的毅力。---牛顿(英国)the smart person the reason that cannot succeed, is because they lack the tenacious will. --- newton (england)

4.我不知道世人怎样看我,但我自己以为我不过像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发现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块卵石或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至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翰的真理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牛顿(英国) i dont know what i may seem to the world, but, as to myself, i seem to have been only like a boy playing on the sea shore, and diverting myself in now and then finding a smoother pebble or a prettier shell than ordinary, whilst the great ocean of truth lay all undiscovered before me.

5.无知识的热心,犹如在黑暗中远征。---牛顿(英国)

6.你若想获得知识,你该下苦功;你若想获得食物,你该下苦功;你若想得到快乐,你也该下苦功,因为辛苦是获得一切的定律。---牛顿(英国)you if want to obtain the knowledge, your this under painstaking effort; you if want to obtain food, your this under painstaking effort; you if want to obtain joyfully, your also this under painstaking effort, because is laborious obtains all laws. --- newton (england)

7.人一旦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就不应该再动摇为之奋斗的决心

8.胜利者往往是从坚持最后五分钟的时间中得来成功。---牛顿(英国)

9.你该将名誉作为你最高人格的标志。---牛顿(英国)

10.不管任何环境下,要守住耶稣基督救赎的真理与最大诫命------爱人如己。

11.用钱谨慎将是基督生活的基本学习

12.聪明人之所以不会成功,是由于他们缺乏坚韧的毅力。---牛顿(英国)

13.如果说我所看的.比笛卡尔更远一点,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牛顿(英国)

14.每一个目标,我都要它停留在我眼前,从第一线曙光初现开始,一直保留,慢慢展开,直到整个大地一片光明为止。」

15.我并无特别过人的智慧,有的只是坚持不懈的思索精力而已。

16.我始终把思考的主题像一幅画般摆在面前,再一点一线的去勾勒,直到整幅画慢慢的凸显出来。这需要长期的安静与不断的默想。

17.企图光以迫切祷告祈求上帝的祝福,来取代自己所该付出的努力,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是出于人性的懦弱。

18.胜利者往往是从坚持最后五分钟的时间中得来成功。---牛顿(英国)the victor often is from persisted finally in five minutes time succeeds. --- newton (england)

19.我的成就,当归功于精微的思索。---牛顿(英国)

20.你若想获得知识,你该下苦功;你若想获得食物,你该下苦功;你若想得到快乐,你也该下苦功,因为辛苦是获得一切的定律。---牛顿(英国)

21.我的心经常是认真与安静,不陷入忧郁。

篇2:艾萨克牛顿的故事

牛顿的故事

传说1665年秋季,牛顿坐在自家院中的苹果树下苦思着行星绕日运动的原因.这时,一只苹果恰巧落下来,它落在牛顿的脚边.这是一个发现的瞬间,这次苹果下落与以往无数次苹果下落不同,国为它引起了牛顿的注意.牛顿从苹果落地这一理所当然的现象中找到了苹果下落的原因——引力的作用,这种来自地球的无形的力拉着苹果下落,正像地球拉着月球,使月球围绕地球运动一样.这个故事据说是由牛顿的外甥女巴尔顿夫人告诉法国哲学家,作家伏尔泰之后流传起来的.伏尔泰将它写入《牛顿哲学原理》一书中.牛顿家乡的这棵苹果树后来被移植到剑桥大学中.牛顿去世后,他被当作发现宇宙规律的英雄人物继而被赋予传奇色彩,牛顿与苹果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但是事实是否如此却无从找到其他史料加以考证.四年级一班

第三小组

篇3:艾萨克牛顿的故事

关键词:科学探究,提问,问题

科学界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天, 牛顿坐在苹果树下, 被一个熟透了的苹果砸到了脑袋, 而后, 牛顿便“开窍”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第一节的科学课, 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当时的那个人是你, 你当时会有什么样的想法?”有的说:“我好倒霉啊, 居然这样都被砸到。”有的说:“不知道这个苹果甜不甜。”更有的说:“如果没有这个苹果, 牛顿也就无法成为如此伟大的科学家了”……其实面对这样一件普通的事情, 每个人的想法都会有所不同, 牛顿的“苹果”在他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当中, 到底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是主角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跑龙套”?其实, 我们的科学书就已经帮我们解答了。“我们生活在千变万化的自然界中, 自然界存在着无数奇妙的现象。面对这些现象你有没有想过一些问题?例如, 为什么树上熟透了的苹果会往下落, 而天上月亮既不落向地球, 也不向外空飞去?”在这一段话中, 我们应该可以理解到, “苹果”并不是造就牛顿成功的主角, 而只是牛顿在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龙套”。因为虽然从表面上看, 许多科学的发现似乎来自于偶然, 但是事实上却不可能像传说中的那么轻松, 因为这不符合科学发现的逻辑。如果说苹果落地的现象直接导致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的话, 那么, 苹果落地及类似现象到处可见, 为什么万有引力定律对牛顿情有独钟?牛顿的伟大之处不在于那个苹果, 而在于当他看到了苹果落地的现象后, 综合了许多前人及同代人的研究成果, 提出并深刻地思考了与万有引力定律相关的许多的问题。也许, 这才是真正使牛顿成功的“苹果”。

一、什么样的问题才被称为“问题”

例如在上《昼夜的成因》时, 如果问学生:太阳是从哪边升起, 从哪边落下?学生会不假思索的回答:太阳从东边升起, 从西边落下。如果问学生:星星是从哪边升起, 哪边落下?北极星又怎样?学生便需要思考, 或者说, 学生无法立即回答这个问题。这两次的提问区别在于, 前者不具有问题性, 而后者具有问题性。在科学探究中, 具有问题性的问题, 是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 才能被称之为“问题”。而不具有问题性的问题则没有科学探究的价值。

二、探究解决的不仅是科学问题, 更有生活实际问题

例如, 《科学》中的例子, 有一天小明肚子突然疼起来了, 可能的原因有哪些?这是一个很生活很实际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深究下去。比如小明已经被确定是食物中毒后, 我们又可以提出新的问题: (1) 为什么这种食物会引起人的中毒? (2) 中了这样的毒需要用哪种药物来治疗? (3) 中毒后, 我们需要怎么做才能使其对人体的伤害减少到最低?上述所列的三个问题中, 第一个属于科学问题, 而后两个属于生活问题。两种问题有明显的差异, 对于科学问题的研究, 目的是解开自然之谜, 而对于生活实际问题, 那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实际生活的需求。而STS (科学、技术、社会) 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科学教育的一个主题, 所以探究学习中, 我们往往都是从生活实际问题出发, 而后进一步提出科学问题, 并展开探究活动, 得出科学结论, 最后又落回到生活实际的应用上。因此作为教师, 应当善于引导学生将生活实际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 将得到的科学结论, 应用到解决生活问题上去。

三、如何看待开放性问题与封闭性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不管是教学上, 还是考试中, 出现来越来越多的开放性的问题。而在实际教学中, 由于应试的压力, 教师提出的绝大多数都是封闭性很强的问题。那么如何处理好问题的开放和封闭呢?其实提问的开放与封闭并不矛盾, 而是一个转变过程。例如: (1) 如何改变小灯泡的亮暗? (2) 怎样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3) 当电压一定时,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这三个问题的开放性由大到小。而我们认知事物的过程, 也是如此。我们将一个比较开放的问题, 转化为一系列封闭性的问题。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四、放手, 给学生提问的机会

想象力的匮乏, 倒不如说提出问题的能力低下。是什么使学生失去了提出问题的勇气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我们还能帮他们找回勇气, 找回能力么?给学生一个放松提问的机会, 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安徽省特级教师汪延茂老师曾把学生的自学和发问引入笔试。在笔试中, 常常要求学生归纳一章或者是一单元的知识, 并提出问题, 或者给一段新的阅读材料, 让学生通过阅读, 回答问题, 并提出新的问题。以下是汪老师的初中学生所提出的一些问题: (1) 运动是绝对的, 为什么又说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 如果选择地球为参照物, 那么“地心说”不也是正确的吗? (3) 凝华是否是气体先液化, 然后再凝固呢? (4) 地球是一个大磁体, 它为什么能吸引任何物体, 而不像磁铁那样, 只吸引铁钴镍等物质呢? (5) 是否所有星体都有磁场? (6) 磁铁有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性质, 而分子间也有引力和斥力, 那么磁铁的这种性质是否与其分子的性质有关?可见, 放手给学生提问的机会, 并加以恰到好处的引导和激发, 学生是能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的。

五、如何引导和激发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为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 教育界也在不断的做着各种尝试, 例如中高考的命题中, 出现将“提出问题”作为考题。当我们看到学生们对于这类题目的回答时, 我们不禁发现, 学生提出的问题的质量, 并不理想。那么我们如何引导, 激发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呢?

1. 利用活动引发问题。

这是我们最常见的引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而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教师对其进行肯定的同时, 完成对问题的修改与提升。从而使学生在提出自己的问题的同时, 发现提问时的不足。如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的学生实验过程中, 有些学生发现:当电源电压为6V时, 两个小灯泡的总电压总是小于6V。这与我们书本上的结论相悖。学生的脑中充满了“为什么”。于是, 学生的思维便打开了:“是不是电压表不精确?”“是不是电源所提供的电压本就小于6V”, 甚至有学生问“是不是书上的结论错误了?”提问过后, 就是新一轮的探究, 在更换过几个电压表和电源后, 学生们发现电源电压仍然大于两个小灯泡的总电压。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公式:U总/I=R总和U2个灯泡/I=R两个灯泡, 学生通过两个公式的计算, 发现电路中的总电阻>两个灯泡的总电阻。于是学生再一次提出了新的问题“是不是因为导线有电阻, 分走了一些电压?”“是不是电源本身就有电阻?”“是不是因为电流表有电阻?”虽然电源的内阻, 电流表的内阻与导线的电阻在教学中不作要求, 但是学生通过实验中发现的问题, 提出自己的想法, 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兴趣, 并在教师的引导和自主探究过程中, 发现新的问题, 完成对原有问题的修正。

2. 利用生活事件引发问题。

科学研究的本质, 就是在生活中发现问题, 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问题, 最后将研究的成果应用到生活中去。同时, 生活事件具有时效性, 因此在对生活事件的探究中, 应该更加及时和开放。例如日本3.11地震后, 各媒体对其十分关注, 央视也持续更新着关于3.11地震的新闻, 我也适时的布置了学生的一周作业:A、看一看:关于日本3.11地震事件的新闻, 写下你对该事件的感受。B、想一想:在日本3.11地震事件中, 有哪些有关于科学的问题是你想要了解知道的, 记下来, 一周后课内交流。C、找一找:在这次地震中, 有哪些事件或者现象可以用已经学过的科学知识来解释, 与同学们分享。此处我摘录了黄盼盼同学的部分记录。A、我觉得自然灾害太可怕了, 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 实在太过渺小。日本的人民在面对灾难时, 能保持如此的冷静, 真是让人敬佩。B、我想了解地震和海啸之间有联系么?另外, 日本因为地震而核电站爆炸, 核辐射真的能辐射到中国吗?还是那只是谣言?为什么有谣言说吃碘盐可以防辐射?核辐射到底会对人造成多大的伤害呢?地震是板块运动的结果, 因为日本处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所以经常发生地震。福岛核电站当时用海水冷却, 是不是因为水蒸发的时候会吸收大量热。在教学过程中, 由生活事件所引发的问题, 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当然由于更贴近生活, 更有经验, 提出的问题也就能相对的有些质量。

3. 由问题的解决引发的新问题。

当一个问题被解决的时候, 并不说明着科学探究的结束, 也许同时, 这还是另一个甚至几个科学探究的新开始。例如在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 学生往澄清石灰水中吹气, 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此现象证明了二氧化碳会和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 生成白色不溶物碳酸钙。所以我们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验证二氧化碳的存在。但是新的问题就出来了, 空气中也有二氧化碳, 师:“为什么向石灰水中鼓入空气, 石灰水却没有变浑浊呢?”学生很快的回答: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少。师:“那你怎么验证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存在呢?”学生开始各抒己见“因为人呼出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 所以空气中有二氧化碳。”因为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所以空气中肯定有二氧化碳。”…师:“那么能不能用澄清石灰水来验证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存在呢?”……一个问题引发新的问题, 引发新的讨论, 使课堂的内容环环相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不断的有新的发现, 新的问题, 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科学素养。

4. 从习题中引发的问题。

习题中有大量的科学探究题, 学生通常只是机械的去完成作业, 但却很少去质疑题目。所以对题目提出质疑, 在质疑中发现新的问题, 也有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 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习题, 在一个水槽中, 倒置一支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 并在水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问:现象是什么?题目的答案是:水槽中液体变成红色, 试管中液面上升。很多学生也都是这么回答。但是班中的王俊辉同学对此表示了质疑, 他认为水槽中的水这么多, 试管中的二氧化碳这么少, 形成的碳酸肯定有限, 也许不能使石蕊变成红色, 另外二氧化碳和水溶解时为1:1, 所以试管中的二氧化碳会全部溶于水中, 液面应该会上升, 直到液体充满整支试管。他带着自己的质疑, 做了这个实验, 但是实验的结果却出乎意料:液面根本没有上升, 当然, 石蕊溶液也没有变成红色, 与该题目的答案和王俊辉自己的猜想都不相同。同学们也跟着讨论起来:收集的二氧化碳不纯?试管移动过程中二氧化碳逸散、也有个别学生会很有创造性地提出是否与溶解速率有关……在对实验问题的热烈讨论中, 学生们不仅变得爱思考, 爱提问, 也开始敢于对习题中的探究提出质疑, 寻求真理。

科学探究的最重要环节, 便是提出问题, 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现、去实验、去观察。让学生拾起自己的“苹果”, 去发现, 去创造。

参考文献

[1]郑青岳.科学探究式学习100个问题[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6.

篇4:牛顿的货币战争

1693年,伦敦,三一学院。

数学系办公室的一张软椅中,躺着年过半百的剑桥大学首席教授艾萨克•牛顿。他手里攥着瑞士数学家丢勒寄给他的信,沮丧和绝望击中了他——结束了,他们之间,一切都结束了。

24年前,他还是意气风发的青年,被天才数学家巴鲁教授视为掌上明珠,他在剑桥大学一众学者名流的掌声中走马上任,成为该校最古老的学院之一、数学界顶级学府——三一学院的首席教授;7年前,他发表了《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作为自己44岁生日的礼物,引发学界大地震,奠定了他英国最伟大科学家的地位,他已走到了事业的巅峰。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他的母亲患上重病并于两年后去世,悲恸中的牛顿结识了自己的崇拜者、瑞士数学家尼可拉•法第欧•德•丢勒。接下来的4年,两人频繁通信,而他却从来不把个中内容向旁人透露半分,这种亲密关系令外界议论纷纷。众所周知,牛顿19岁那年因过于专注研究而耽误了未婚妻斯托勒小姐,随着他拿到剑桥的录取通知书,斯托勒也成为了别人的新娘。深受情伤的牛顿从此再不敢轻言恋爱,并且由于其清教徒身份,接下来的数十年,他都刻意与女性保持距离,似乎成为了爱情绝缘体。直至丢勒的出现,人们惊讶地发现:牛顿的平淡生活似乎因那一叠叠来自瑞士山间的信件而出现了一缕活泼的阳光。而年轻人丢勒,却并不是一位小姐……

正是在1693年的夏天,丢勒给牛顿寄出了最后一封信,两人的关系突然中断。不知是因为学术矛盾,还是个人恩怨,丢勒从此音讯全无。人们只知道此前他曾与牛顿的敌人、欧洲著名数学家莱布尼茨交换过几封信件,但没人知道详情,也没有人敢去找当事人打听缘由——因为,牛顿已精神崩溃,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他的行为越来越偏激、乖僻,他的学生越来越听不懂他讲课的内容,有兴趣参加其学术讨论会的同仁越来越少,几乎所有人都相信一代天才将会从此陨落。而这一切,都被一个人看在眼里:查尔斯•蒙塔古,英王宠臣,受封哈利法克斯爵士,家世显赫的他曾是牛顿的学生,后来也成为三一学院的讲师,是牛顿身边极少数受到信任的好友之一。

弃学从政

这十几年来,蒙塔古一直为牛顿在三一学院所受到的待遇忿忿不平。牛顿就任首席教授一职多年,研究成果与著作无数,却蜗居在日渐残破的公寓,从未有任何晋升机会,薪酬仅能糊口。而同辈的科学家都纷纷获得教会和皇室的赏识,或出任政府要员,或享受国家颁发的终身荣誉,名利双收。蒙塔古自己也是身居高位,在皇室和贵族圈中人脉极广。眼看牛顿终日寒酸,自从遭受丢勒的打击后,更是日益低落,他认为自己有义务给老师兼好友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于是,他曾和贵族朋友一道,推荐牛顿出任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长一职,可校方却以得不到教会支持为名,否决了此项任命。

1694年,事情出现了转机。蒙塔古受封为帝国财政大臣,手握重权的他依然没有忘记那位忧愁的大科学家。1696年,他给牛顿写了一封信:“亲爱的朋友,我是多么的高兴,因为我终于找到了一个上好的机会来证明我对您的友谊,同时也是国王陛下对您渊博才学的尊重。财政部下属的皇家铸币局总监——欧维东先生,即将被任命为海关专员,于是其总监一职悬空,而国王亲自答允我将您——牛顿先生作为铸币局总监接任者的不二人选。我思来想去,这份工作实在是太适合您不过了,不仅属于铸币局最高长官之一,每年还有500至600英镑的丰厚收入。更重要的是,这个职位其实没有太多的事务需要处理,您可以随心所欲地打发闲暇时间,甚至保留您在三一学院的教职。”

这位学生兼朋友的诚挚心意最终打动了牛顿,他答应接受这份工作,并从此投身政界。正是这一次的选择,成就了英国乃至世界金融史上的一件大事,引发了英国货币发展进程中一场意义深远的改革,甚至为日后英国在全球建立经济霸权奠定了基础。而这一次的选择,也是大科学家牛顿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水岭。他“三十年治学,三十年从政”,成为后世众多史学家争议不断的一个话题:选择高官厚禄的牛顿,究竟是一个在困苦多年后疯狂追逐名利的小人,还是一个高风亮节、守身如玉、视名利为浮云的君子呢?

尽管铸币局总监的确是一份闲职,可牛顿并没有掉以轻心。如何做好本职工作,赢得英王信任,是他此时最大的考虑。他很快走出了抑郁症的阴影,每天都准时前往皇家铸币局所在地——伦敦塔上班,不仅主动参与新币种的技术攻关和数量发行,还跑到血淋淋的刑场亲自监督处决制贩假币的罪犯。

1699年,搞金融和搞物理同样出色的他获得英王嘉许,升任铸币局局长——管理帝国货币业务的最高长官,年俸上涨至1000英镑,而且还被允许从每次重铸货币的工作中提成,牛顿的总收入因此达到了每年1200英镑至1500英镑不等。这在人们看来已是备受艳羡的事情了,据说当年建造格林威治天文台,也只花了500多英镑!

重重挑战

更高的职位意味着更重的责任。事实上,皇家铸币局的工作并非只有铸造新币、打击假币那么简单,个中的玄妙和矛盾之处随着英国经济实力的飞速进步而愈加复杂。在金属货币仍然大行其道的那个时代,铸币局的决策维系着全国乃至欧洲货币体系的健康和稳定。牛顿,正是手握决策权的关键人物之一。

17世纪,黄金还未受人们的青睐,流通量极少,银币才是英国的主要货币。但金属货币却有着天生的缺陷,那就是容易磨损,一枚银币经过多年的手手相传,花样和面值几乎都模糊不清了,银币重量减少,其所代表的财富也在人们心中逐渐掉价。银币不能长期保值,促使部分人宁愿将未磨损的新银币熔化成银块,去换回价值更为稳定的黄金甚至外国货币。旧的货币因磨损逐渐贬值,新的货币因不受信任而遭抛弃。两种原因作用下,流通中的足值货币数量大大减少,造成通货紧缩,伊丽莎白时代英国财政总收入中,不足值的硬币甚至占到了50%,为国家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而在当时,新大陆已被发现,海外贸易兴起,通货紧缩无疑给成长中的国际贸易带来沉重打击。

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假币伪币制造技术随着工业的发展也是精益求精。铸币局为保证“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于1662年将机械化引入银币生产,所有银币边缘都铸成复杂的锯齿状作为防伪标记。然而,再繁复的铸币技术也总有被成功模仿的一天,假币制造者们偷采银矿、私铸银币的活动屡禁不止,尽管英国当时对制假贩假行为的量刑极为严苛,若达到一定数量还会处以斩首等极刑,但假币利润之丰厚却不断诱使不法分子铤而走险。由于其私铸工艺精妙绝伦,伪币的锯齿边缘和真币一样精致,这伙人甚至拥有自己专门的头衔——“剪刀手”。

牛顿面对的问题,不仅有来自外部的冲击,还有来自内部的投机取巧。因为造假者除了“剪刀手”,更多的还是铸币局下属数家造币厂的负责人!尽管国家明文规定了硬币的质量及成色,但很多造币厂依然以次充好,故意铸造不足值的硬币从中牟利。更棘手的是,这种“官方造假”行为有时竟然受国家指使,但是,堂堂大英帝国怎么会搬起石头自己砸自己的脚呢?然而事实确实如此。

17世纪的英格兰,先后陷入内战、反荷战争和反法战争,国家军事体制也发生了变化,由从前的臣民自备武器组成军队保家卫国,转变成国家出钱聘请雇佣军,军费成为战时英国的最大财政支出项目。在牛顿掌管铸币局的时代,正逢英法九年战争时期,国家若以降低银币成色的方法发行新币,再以新币支付军费债务,便可用较少的白银来偿还较多的欠债。但民众对政府的这种“小聪明”并不买账,坊间流言四起,银币价值一落千丈。1696年,政府公信力破产,导致英格兰银行出现挤兑风潮,人们纷纷抛出银币换取黄金以保值,使得市场金价在短期内上涨了50%!流通中的银币数量骤减,通货紧缩日益严峻,英国政府为稳定民心不得不再次铸造和发行新货币,以增加市场中的银币数量。如此一来,增加多少银币,确定多少面值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内阁中由此出现了两派截然不同的意见:以新任财政大臣威廉•郎兹为代表的“保王派”,和以牛顿的好友、哲学家洛克为代表的“保民派”。双方言之凿凿,各持依据,出现僵持局面。

有国王撑腰的保王派提议将所有新币的面值提高25%,但重量只保持原先的80%,将“货币成色不足”彻底合法化,令货币贬值成为事实。这种做法无疑对国王最为有利,因为他可以堂而皇之地用少量的白银铸造更多的货币,以清偿堆积如山的战争贷款和国家债务。保民派的代表人物洛克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个人威信极高,同时也是三一学院的教授,他反对降低成色和减轻重量,认为货币面值必须与其价值对等,否则货币的最终使用者——普通民众,尤其是商人,将承担货币贬值所带来的一切损失。至于市场流通中的银币短缺,他认为一方面是由于国家处于战争这一非常时期,另一方面是因为在新大陆采掘银矿的西班牙船队在海上受阻,未能及时将银子运回欧洲所致。另外,针对民众储存黄金进行保值,洛克认为货币的本位应该是银子而并非金子,如果两者的价格出现落差,则应该由政府出面调价,降低黄金价格。

放弃白银

学者洛克无论在皇室和政府都享有极高的声誉,而牛顿身为物理学家,对国家金融现状也没有太多的了解,便义无反顾地将赞成票投给了自己的好朋友。国王最终在外界压力面前做出让步,同意维持新货币面值,并以对等的白银重量进行铸造。保王派的失败、保民派的胜利,让民众尤其是民间有产者的利益得到了维护,而作为债务方的国家和政府不仅花费了一大笔白银来铸造新货币,还承担了比以往更多的债务压力,而直接顶受这种压力的,便是皇家铸币局。

毫无心理准备的牛顿,面对的正是这么一个麻烦的烂摊子,当初他与洛克站在一起,反对财政大臣郎兹的建议,纯粹是出于学者间的惺惺相惜。因为哲学家洛克的理论曾让他痴迷不已:天赋人权,人应受自然法的制约,政府的建立须以人民的意愿为基础,政府决策应以人民的利益为最大前提。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即使蒙受损失,也应由政府买单。然而,现实的复杂性永远高于理论,若一味遵从理论而不进行变通,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牛顿本人,也为现实困境而头疼不已:他对保民派的支持是如此的坚定不移,所以在新币铸造过程中对银币重量和成色执行了极为严格的标准,结果到了年底,白银储量正式告罄,几家造币厂叫苦连天,明明是银根短缺,甚至无银可铸,却仍要承担越来越多的铸造任务,新币发行根本难以为继。铸币局的尴尬一直持续了3年,结果还是没能完成当初规定的铸造数量,以国家和政府作为权威担保的银币,在公众中彻底失去了信誉。身为铸币局最高领导的牛顿,无疑是打了自己一个响亮的耳光。

抱着高尚的哲学思想、却在现实中四处碰壁的牛顿,开始冷静下来、认真研究洛克货币政策的可行性。洛克也好,郎兹也罢,两方的货币政策如今在牛顿看来都应各打五十大板,而他自己却无法推出一个有个人特色的金融创新观点。但是,身为学者的他却秉持一种信念:理论永远落后于现实,所以,无论何时都必须立足现实。

现实是怎样的呢?随着银币公信力的荡然无存,白银的外流愈加严重,人们纷纷以白银换取黄金,连铸币局自己也开始大量储存价值相对稳定的黄金。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导致金价上扬,金子成为炙手可热的商品。而伴随黄金的大量流入,金价也开始自动回落,正式成为价格受市场调控的流通贵金属。

起初,牛顿依然坚持推行洛克货币政策,他还向内阁提议:教会和贵族拥有大量银器,不妨把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熔掉做为铸币之用,以解造币厂燃眉之急。这种幼稚的建议当然不会得到采纳。随后,牛顿参考了欧洲其他国家的经验,得出种结论:白银流失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了,人们都拒绝使用白银作为支付手段,所以,不如彻底放弃白银铸币!

这种观点无疑是破天荒的,毕竟白银作为主要流通货币已从中世纪延续至今,是最根本的货币金属。要彻底推倒白银,选用其它货币,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洛克本人便是银币的忠实拥护者,他甚至顽固地认为:银币如天赋人权一般,是上天赐给人类的基本财富,普天之下,只有金属、也只有银金属才能担当货币的职能,其它东西,尤其是纸币,那简直如废纸一样不具任何价值意义。洛克始料未及的是,当初坚决拥护自己的好战友,今天居然站到了与其对立的方向上,而他的观点竟然比郎兹还要“大逆不道”!

循序渐进

牛顿还是以前的那个牛顿。早年的时候,他曾经独立研究出微积分理论,但因为担心别人认为这种理论太怪异、无法接受,索性将笔记封存起来,只字未提,结果让另一个同样建立了微积分的数学家莱布尼茨捷足先登。牛顿将这项开创数学界先河的著名理论“拱手相让”,眼看着本属自己的胜利花落别家,更遗憾的是,还造成了两位伟大学者之间无法弥补的伤痕。

如今,面对广泛的质疑,牛顿还是一如既往地选择了沉默,并未对此进行针锋相对地抨击。不久后,牛顿因才学卓著受到女王的赏识,获封艾萨克爵士,从此跻身贵族之列。社会地位的上升为他增添了不少信心,他勇敢地向内阁递交了自己亲自撰写的调查报告,结合了东印度、中国和日本的例子,详细论证了白银如何大势已去、沦为辅币,黄金如何普遍流行、升为主币。在报告中,他并没有强求政府彻底放弃白银,而是想方设法说服对方认识黄金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国家统一定价。

1717年,议会通过决议,将英国的黄金价格定为每盎司(纯度0.9)3英镑17先令10便士,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定价决策,从此,黄金价值正式与英镑面值挂钩,而在当时的英国市场,黄金早已取代白银成为主要支付手段,于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金本位制度终于建立了!

十年后,牛顿去世,遗体被安葬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世代受人瞻仰与膜拜。五十年后,英国正式立法,对银币的使用日期进行了限制,银币最终完全退出历史舞台,金币成为公认的基本货币。又四十年过去,1817年,英国正式立法,确认货币金本位制度。学者们纷纷调侃:“早在100年前的牛顿时期,我们就是一个实行金本位的国家了!”

篇5:牛顿的故事

悲伤的汉娜最终生下仅有3磅重(相当于1.4公斤)的牛顿,汉娜说他小得甚至能够装进1夸脱(1夸脱约1.1升)的容器里。为了纪念丈夫,她给孩子取了与丈夫相同的名字—艾萨克·牛顿。

汉娜是一位勤劳、简朴、能干的女性。为了维持生活,她日复一日地下地翻耕、播种,饲养牲口,还要剪羊毛。

不幸的童年在牛顿身上留下了很深的烙印,他沉默寡言,性格倔强。但他的动手本事相当强,在设计和制造各种器具及机械方面显示出出众的才能。

牛顿做了一个测量时间的仪器,他找来一块石盘,在边缘标上刻度,然后用一根小本棒插在圆盘中心。当太阳照射到木棒时,木棒影子就停留在某一刻度上,显示出相应的时间,这就是日晷。牛顿的这一发明很快使他在伍尔兹索普家喻户晓。

就在制造小机具的敲打声中,牛顿度过了他寂寞但却有声有色的童年。这期间,牛顿在一所私塾小学读书,学习一些枯燥无味的课程。他对学习丝毫不感兴趣,成绩很一般。

之后,牛顿进入了格兰山姆的公立学校。由于他性格内向、少言寡语,所以没有一个朋友,经常受到大家的嘲笑。并且,牛顿对学习并不重视,所以成绩很差,这使牛顿在学校里的处境很尴尬。

有一天,一个平日恃强凌弱的高年级男孩无缘无故朝牛顿的腹部狠狠地踢了一脚,他感觉十分疼痛。突然,牛顿像冲锋杀敌的勇士一样,不顾一切地扑过去反击,并最终将这个高大的男孩制服了。

这次打架事件唤醒了牛顿强烈的自我意识。事实上,在他温和、孤独的外表下一向隐藏着一颗倔强、好胜的心灵。

篇6:牛顿的故事

牛顿并不善于教学,他在讲授新近发现的微积分时,学生都理解不了。但在解决疑难问题方面的本事,他却远远超过了常人。还是学生时,牛顿就发现了一种计算无限量的方法。他用这个秘密的方法,算出了双曲面积到二百五十位数。他以往高价买下了一个棱镜,并把它作为科学研究的工具,用它试验了白光分解为的有颜色的光。开始,他并不愿意发表他的观察所得,他的发现都只是一种个人的消遣,为的是使自我在寂静的书斋中解闷。他独自遨游于自我所创造的超级世界里。之后,在好友哈雷的竭力劝说下,才勉强同意出版他的手稿,才有划时代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问世。

作为大学教授,牛顿常常忙得不修边幅,往往领带不结,袜带不系好,马裤也不纽扣,就走进了大学餐厅。有一次,他在向一位姑娘求婚时思想又开了小差,他脑海了只剩下了无穷量的二项式定理。他抓住姑娘的手指,错误的把它当成通烟斗的通条,硬往烟斗里塞,痛得姑娘大叫,离他而去。牛顿也所以终生未娶。

篇7:牛顿的故事

(一)作为大学教授,牛顿常常忙得不修边幅,往往领带不结,袜带不系好,马裤也不纽扣,就走进了大学餐厅。有一次,他在向一位姑娘求婚时思想又开了小差,他脑海了只剩下了无穷量的二项式定理。他抓住姑娘的手指,错误的把它当成通烟斗的通条,硬往烟斗里塞,痛得姑娘大叫,离他而去。牛顿也因此终生未娶。

(二)有一次,他请朋友吃饭,当饭菜准备好时,牛顿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便独自进了内室,朋友等了他好久还是不见他出来,于是朋友就自己动手把那份鸡全吃了,鸡骨头留在盘子,不告而别了。等牛顿想起,出来后,发现了盘子里的骨头,以为自己已经吃过了,便转身又进了内室,继续研究他的问题。

(三)牛顿出生前三个月父亲便去世了。在他两岁时,母亲改嫁。从此牛顿便由外祖母抚养。11岁时,母亲的后夫去世,牛顿才回到了母亲身边。后来,迫于生活,母亲让牛顿停学在家务农。但牛顿对务农并不感兴趣,一有机会便埋首书卷。每次,母亲叫他同她的佣人一道上市场,熟悉做交易的生意经时,他便恳求佣人一个人上街,自己则躲在树丛后看书。有一次,牛顿的舅父起了疑心,就跟踪牛顿上市镇去,他发现他的外甥伸着腿,躺在草地上,正在聚精会神地钻研一个数学问题。牛顿的好学精神感动了舅父,于是舅父劝服了母亲让牛顿复学。牛顿又重新回到了学校,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书本上的营养。

篇8:艾萨克牛顿的故事

一、牛顿的科学方法论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牛顿的科学方法论的具体内容和方法主要为分析和综合两个方面。

分析方法在于从实验和观察出发, 用归纳法从中找出普遍的结论和一般规律。它主要有四大原则:一是简单性原则, 即除了那些真实已足够说明其现象者外, 不必去寻找自然界事物的其他原因。在牛顿时代, 牛顿就是按简单性原则用一种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力来解释力、热、声、光、电等物理现象;二是因果性原则, 牛顿认为对于自然界中的同一类结果, 必须尽可能地归结为同一种原因, 同时这种原则将天上的运动与地上的运动的原因都归结于一种力——万有引力, 并用万有引力去表达这些运动的统一规律;三是普遍性原则, 他认为物体的属性只有通过实验才能为我们所了解, 实验是我们认识事物普遍属性的途径;四是正确性原则, 即从归纳—演绎去导出正确的命题, 比如对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和伽利略的自由落体等, 牛顿都是从他自己的万有引力定律出发推导出来的。

综合的方法则是假定原因已找到, 并且已把它们立为原理, 再用这些原理去解释由它们发生的现象, 并证明这些解释的正确性。从这里可以看出综合过程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确立原理, 提出公理体系。由三大运动定律作公理用关于质量、动量、惯性、力等基本概念的八个定义作初始定义, 运用数学推导得到了数十条可作为定理的普遍命题, 从而构成了牛顿力学的公理体系, 他认为通过大量实验归纳以后得到的命题虽然不能说是最好的普遍的结论, 但它确实是得到事物本性的最好的论证方法。二是进行解释, 发展数学演绎。牛顿在建立公理体系过程中, 继承了古希腊以来重视数学方法的传统, 将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工具, 率先成功地把数学演绎方法同实验和归纳法相结合并运用于经验科学, 实现了经验自然科学知识化。三是理论评价, 相信实验检验。利用数学演绎以后得到的解释和结论必须经过实验和测量来检验是否正确。牛顿在科学方法上的成功在于他创造性地把实验和数学相结合、数学和逻辑相结合、归纳和演绎相结合, 并用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方法把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方法论体系。牛顿的科学方法论一直是人们从事科学研究的既定的一成不变的出发点, 在实验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人们用演绎和归纳相结合的推理方法不断地拓展新的物理学。

二、牛顿的科学方法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概念教学: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是物理事实的抽象, 它不仅是物理基础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也是构成物理定律和物理公式的理论基础。爱因斯坦曾指出:“在建立一个物理学理论时, 基本观念起了最主要的作用, 物理书上充满了复杂的数学公式, 但是所有的物理学理论都是起源于思维与观念, 而不是公式。”从物理思想方法的角度来看, 一般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物理思想方法揭示出事物本质属性的过程。

规律教学:物理规律 (包括定律、定理、原理、法则、公式、方程等) 表现为若干物理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 是物理现象或过程的内在的本质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趋势, 反映了有关物理量之间在特定条件下的相互制约关系。教材中绝大多数物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得出的, 如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欧姆定律、电磁感应定律等。有的物理规律是在概括了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比如牛顿第一定律是伽利略在分析了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 去掉摩擦力的因素, 首先总结出来的。在物理规律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模拟法, 即模拟人们进行物理科学研究的方法去引导学生进行物理科学研究, 从而获得物理知识, 这是一种符合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规律的方法;二是验证法, 即采用证明规律的方法进行教学, 从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三是假说实验法, 即在研究物理现象的规律时, 教师先提出几个问题, 让学生去判断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然后去进行验证。

篇9:牛顿的苹果掉落之后

这些年,我不得不去面对这个沮丧的现实,怎样描述这个摔成稀烂的苹果?当想象之“轻”不再与文字之“重”形成对应关系时,现实主义才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主题。审美是容易的,充满着飞翔的质感;审丑才是我们这一代青年作家的毕业考试。它可能是贫穷,是愚昧,是狡诈,是黑暗,是不公……要将这些东西准确合理地进行文学表达,考验着我们到底能走多远。

如果你不想重复别人的,那就只能走自己的道路。可在写作资源日趋同质化的今天,要个性鲜明去讲述一个故事,变得越来越困难。我庆幸在十八岁之前,一直生活在乡村。乡土生活让我更为熟悉泥土,和大地建立情感,接上“地气”。为此,在写作上,我多了一种维度。我最初的一些小说,大多数以乡土作为题材,我要感谢故乡,很长一段时间里给我提供了绵绵不断的写作素材。这些宝贵的“第一人称”记忆,是我踏上写作道路的基石。也是我“和世界有话要说”的弹药库。写作之初,我一点也不怀疑这个弹药库的储藏量。觉得它是可再生资源,永不枯竭。当我狂妄自大,写上几年后,才发现这个世界远非我所想象的样子。储藏的“第一人称”记忆,人生最为珍贵的矿产,因为滥采滥挖,很快被我挥霍一空。吃光了自己的老本,怎样去表达相对陌生的“第三人称”的经验?

好在这些年天南地北的生活和经历让我体验到生活的内涵。让我看待“第三人称”时,更加理解什么是“他、他们甚至整个世界”。生活亏欠我,写作补偿我。对于喜欢写作的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件亏本的事。这种经历既属于时间的,也可以属于物理上的空间。我喜欢生活在充满反差的空间和地域里,因为它能带给我不同的生活体验,同时也能让我更细致地观察社会,积累更多的“第三人称”的写作素材。相比50、60后作家的人生经历,我们这一代显得相形见绌。我们没有经历过文革、知青、上山下乡、1989年……就像孙郁老师说的,“也许只有在80后这一代年轻人这里,我们才能看到历史虚无主义居然可以如此矫饰,华丽上演,如此没有痛苦感”。这种历史虚无主义当然反映在我们的小说中,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历史之“重”在我们这代人身上明显“轻”化,处于失焦的状态。今天要讨论精神,讨论自由,讨论过去背负在父辈们身上的沉重的十字架,好像显得过于严肃,甚至矫情和做作,远不如讨论现实生活那么及物和吸引眼球。这是一个相对平庸的时代,要想准确地描述这个时代的精神状况,比起我们父辈们显得更为复杂和困难些。就像海明威之于门罗,前者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和人生体验,从欧洲战场到中国和古巴乃至非洲……然而奥康纳批评海明威说,“他不过是示范了一种到处寻找题材的技巧”,显然门罗的中产阶级妇女闲聊录式的生活要进行文学表达,更具难度一些。

我们从最初开始的青春校园文学,写到今天,“第一人称”是否可以宣告终结?当“我和世界有话要说”到“世界有话要和我说”时,牛顿头上的那只苹果已经掉落在了地上。怎样去表达“第三人称”,表达我们共同的情绪和经验,这不是我一个人在面临的问题,而是我们这一代人都在思索的问题。而描述这只摔烂了的苹果,正是我们当前面临的现实。

上一篇:县项目策划中心职责下一篇: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