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堡中心小学

2024-04-21

下堡中心小学(共8篇)

篇1:下堡中心小学

下堡中心校

2013—2014学第二学期教研工作总结

本学年,我中心校的教研工作思路是:以市局工作会议精神和教研室工作计划为指导,以着力打造下堡流域“一镇两乡”优质教育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先行,着眼长远,狠抓队伍建设和学校管理,注重过程落实和细节管理,努力创办学生快乐、教师幸福、群众满意的教育。下面就我们的一些尝试和做法做一简单回顾和总结。

一、重点工作回顾

本学期,我们紧紧围绕“以生为本、提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宗旨,以师生发展为方向,以课改工作为重点,以各种活动为载体,拓宽教研平台,引深课题研究,努力构建高效课堂。主要有:

1、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校办学品味为目的,组织了名句接龙、必背目录接龙、规定时间背诵等各种形式的古诗词背诵比赛。

2、坚持开展了教师软硬笔字“一周一展”活动。

3、组织了幼儿教师“七项技能”比赛。

4、组织了“教师专业成长”、“课件制作”、“如何提高复习效率”等多项专题培训。

5、组织了教师教学基本功技能大赛。内容包括:硬笔、软笔、绘画、普通话、粉笔字、电脑操作、课件制作等。

6、以提高教师素质为目的,根据“活动即研究”、“问题即课题”、“基于问题的研究”的教研思路,先后开展了标兵示范课、能手公开课、小课题研究课、专题研究课、复习课模式探究课、名师风采移植课等各种活动。先后组织了 “区域教师同课题”、“同年级教师集体备课”、网络教研、送教下乡、回城跟师、网络互动等多种教研活动。组织了孝义市第三届中小学课堂教学标兵评选预赛活动和40周岁以下教师人人登台讲课活动。通过各种培训及教研活动,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进而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二、注重过程落实,强化细节管理。

在教师管理方面,我们采取了“推门听课——追踪查看本人当节教案——追踪本人当节作业布置——跟踪本人的五环节过程资料”的做法,这种跟踪性、一条龙检查方法,从根本上制止了教师上课无教案、随意性大、课堂效率差的不良现象。

在教师培训方面,我们采取了“专家引导、小课题突破,示范课引领”、“走出去学习,请进来辅导,坐下来研究”、“教师一年一本书读书制度”相结合的措施。先后派出30余名教师赴太原、临汾等地参加了各种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和教师培训研修;聘请8名市教研员对课堂教学进行了面对面培训指导,先后组织并参与了4次二共同体区域性教学研讨活动。

在教研、课改方面,我们的思路是:以“小课题研究”为先导,坚持“锻炼成熟型教师、打造精品型课堂”的教研思路,坚持“统筹兼顾,重在基层”的原则,注重课堂教学改革与基于教学问题的研究相结合,坚持说课与上课结合,观课与议课并重。同时,实行中心校成员分片挂钩,定点指导教学以及推行区域、校际之间的结对教研活动制度。主要活动有:

①、组织了涉及小学全部科目的课堂教学研究课,同时聘请市教研室多名教研员参加指导;

②、组织了各校教师多媒体课件、课堂实录评选活动,选出优秀作品参加市局评选。

③、组织了同年级教师同科目同课题集体备课活动,主要做法:确定课题,人人提前备课(初备)→然后集体研讨→个人修改(二次备课)→抽签主讲→集体研讨(三次备课)→形成通案。

④、承担并组织了两次次区域性同课题教学研讨活动,通过“区域互动、同伴互助”,锻炼了一大批青年骨干教师。

三、积极参加共同体活动,努力提高教师队伍建设质量。

1、我们依据共同体计划,制定出台了参与共同体教学教研活动的具体要求及考核办法,建立了与共同体各成员校的联系机制,确定了负责人,积极参加共同体教学教研活动。

2、根据共同体计划安排,我们制定了送教下乡和回城跟师活动措施,对于送教下乡,保证同学科教师全员参与,同时,分批次确定了跟师教师,制定考核办法,确保教师有所收获。

3、充分利用共同体资源共享的优势,我们先后就学校管理、特色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共同体成员校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座谈,并带领各校领导和相关骨干教师观摩了共同体牵头校,借鉴了许多好的做法,拓展了视野,也学到了不少经验。

四、开展汇报交流,提升整体素质。

本学期,我中心校先后组织了实验基地校校长汇报交流会;外出学习教师汇报交流会。这些汇报交流会的召开,极大的提高了我教师的整体素质。

在课改方面,我们采用“以研促教”的方式,先后组织了音体美教师外出移植课、课改推进会、实验教学评价、各学科教学示范课活动。

组织教师参加了市局组织的各学科教材教法培训,并以校召开了交流座谈会;组织了教材教法的二级培训,编写了各学科训练题,进行了训练,并组织了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考试。分批次组织外出领导、教师进行二级培训,有效的提高了学校领导的管理能力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下堡中心校

二0一四年七月十日

篇2:下堡中心小学

一、常规管理

1.将语言文字工作列入幼儿园常规管理工作中。

2.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幼儿园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内容,营造语言文字规范化氛围。

3.幼儿园设警示标语牌、永久性标语牌,在学校走廊等张贴有关于讲普通话的宣传标语,时时提醒老师、幼儿、家长养成加强说普通话的意识,使园内形成人人都说普通话,都使用规范汉字的氛围。4.对幼儿园内所有公示牌、上墙的制度、办法及所发文件、所写文字材料负责监督审查,对不规范用字现象要立即纠正、整改。5.幼儿园名牌、室名牌、幼儿园转发的各级各类公文、文件文头和园刊、公章、印鉴、图章、自编自印的各类印刷品等几个方面的用字必须规范化、标准化。

二、教学管理

1.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教育中应使用普通话,在家庭联系册、科研论文、案例、教案等中写规范汉字,每学期对教师教案、论文、科研材料等进行一次抽样检查。

2.在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中将用语用字规范作为考核指标之一。3.加强对各类教材、教辅读物、教案、等用语用词的规范审核把关。4.把普通话口语课作为拓展型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固定任课教师,使用统一教材,着重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三、师资管理 1.将普通话合格作为录用教师的条件、新教师上岗的条件、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

2.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作为对教师业务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3.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使用能力纳入教师业务学习、职后培训、教学基本功训练的基本内容。

四、幼儿的管理

1.幼儿在校园内讲普通话。

2.幼儿中开展多层次的讲故事、朗诵、童谣、儿歌比赛等活动。

五、德育教育

1.教师和幼儿中开展多层次的普通话演讲、朗诵、讲故事及规范字知识竞赛。固定时间开展“推普宣传周”活动,力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2.幼儿园网站每学期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内容5次以上,每学期举行2次以上的语言文字活动,积极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有关文件精神。

篇3:下堡中心小学

我校顺应时代的要求,积极探索和研究“惜时增效,轻负高效”的方法和措施。我校结合实际,认真分析了学校的基本情况:我们是农村学校,面对的是农村社会、农村家长、农村孩子。农村家长普遍文化不高。他们多数是小学或者初中文化,也有少数还是文盲。即使他们重视了,但更多的 是对教育 孩子的迷 茫。同时 又没有时间和精力认真关注孩子的成长。因此,农村的教育工作面临的困难和压力更大,农村学校和老师在提高教育质量上面临更大的挑战。

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双效”活动,积极构建“双效”活动制度和机制,把高效课堂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范畴。学校负责人明确指出:高效课堂是我们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一次重要实践,是落实“惜时增效,轻负高效”理念的继续和深入,要立足课堂,从整个学校的工作布局出发,都要突出“高效”,这才是“打造高效课堂”的真谛。通过学习,教师对“高效课堂”有了更深的认识,一篇篇“高效课堂”学习材料、一堂堂“高效课堂”研讨课、一场场“高效课堂”研讨会,都预示着这所老区学校将要发生的新变化。

我校针对当前教育教学的实际,现正值教师自我达标阶段,学校明确提出了我校打造高效课堂分“四步”走的发展思路。一是“ 学”,请到洋思杜朗口学习归来的老师 ,为我校全体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认真学习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二是练,在各教研组开展大练兵活动,要求全员参与,按照区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逐一进行打磨;三是“晒”,每位教师用公开课、展示课、视频课的形式把自己的所学晒出来,其他老师通过观摩执教老师的课堂教学,练习使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达到驾轻就熟的程度;四是“评”,学校组织各教研组对教师的公开课进行研讨与评价,并结合备、教、批、辅、评各个环节进行验收。然后各组根据洋思的成功经验,对照我校的教学实际及各个学科的教学模式,在各组开展认真的讨论和小结,寻求高效课堂的最佳捷径。

教师素质是制约“打造高效课堂”的瓶颈,我校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学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主体,但生源质量差。面多诸多困难,怨天尤人或过激做法都是不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是面对现实。学校确立了“加强学习、帮扶结对、深化教改,专业成长”的思路,加强业务学习,实施区级、校级名师必须“帮扶结队”,方能参加名师考核的硬制度。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中老年教师手把手的“班班通”培训学习;网上观摩学习名师课堂;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举措,切实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我校借区教育局现在实行的教师城乡交流这一契机,与联宜学校组织了城乡“同课异构、互帮互助,共谋发展”等多种交流活动,多次为教师创造学习、交流、展示的机会, 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及发展。

目前,我校“教学设计和课前说课比赛”活动正开展得如火如荼。为了在本次活动中能一展风采,以及迎接区、片两级对我校教师“高效课堂”的达标课考评验收,每一位教师都深钻教材,认真设计教案,精心制作适用课件,全体教师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篇4:下堡中心小学

一、强化管理职能,促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

水口办事处有19所公办小学,2所民办学校,10所幼儿园,教师500多人,在校学生10000多人。要管好这么多所学校(幼儿园),只能依靠规范化的管理。对此,我们坚持如下工作思路:

(一)构建各司其职的管理网络。我们采用了“一套班子两组人马”的管理模式:除校长负责全面工作外,分一组人马管理校本部,设立副校长室、德育处、教导处、总务处、少先队部等管理部门,负责中心小学校本部日常工作;另一组人马则分管面上小学及幼儿园,设立小教党总支部、总教研处、总安全办、总财会报账室,分别负责协调管理面上小学各党支部、教学、德育、安全、少先队、体卫、财会报账等工作,同时负责跟教育局和办事处之间的各种业务联系。这样的管理模式,旨在构建起各司其职的管理网络。

(二)实行“一五一”的管理机制。近年来,中心小学实行了“一体五制一纳入”(简称“一五一”)管理机制,收到了良好效果。

1.用“一体”使工作步调一致

“一体”是统一部署整个办事处小学的重点工作。每学期开学前,中心小学领导班子根据区教育局的工作意见,讨论全办小学工作的要点,制订出计划,然后下发各校实施。譬如开展的德育活动,就讲究发挥中心小学的指导作用,又注意发挥面上小学的积极性,以不断丰富德育的内容,创新德育的方法和手段。这几年,每年春季组织开展水口小教“十佳少先队员”评选活动,秋季组织开展水口小教“十佳师德标兵”评选活动,都是结合水口的实际开展的,让评选活动真正选出典型,形成影响。组织开展的“讲文明、讲礼仪”德育专题活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讨论、弘扬民族精神活动月、法制教育、诚信教育、“五四”青年联欢会、主题队会观摩、“六一”文艺汇演等,都是做到统一方案、统一指挥、统一实施,使活动既扎扎实实又富有成效。

又如为促进各校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更好地培养各科特长生,每学期,我们都会按计划制定学科竞赛方案,举行语文、数学、英语等竞赛活动。在这几年里,我们举行了作文比赛、语文阅读比赛、古诗词知识比赛、低年级计算比赛、奥数知识竞赛、英语阅读比赛、奥英知识竞赛和朗诵比赛、书画比赛和体育竞技比赛等。同时,凡是上级教育部门组织开展的各种竞赛活动,我们都在全办小学中集中选拔优秀选手参赛,从而都取得优异的成绩。

2.用“五制”使管理“有法可依”

(1)制定《水口小教师德师风考核办法》。用此法一年考核一次,由各校按统一标准考核后,上报小教党总支部,以年度考核情况作为教师提拔、评先、培训或换岗的依据。

(2)制定《水口小教中层干部考核方案》。此方案三年实施一次,由小教党总支部统一考核,以此作为中层干部继续任用或调整岗位的依据,有效地促进了水口小教中层干部队伍建设。

(3)制定《水口小教教育教学管理量化评比标准》。考评时,中心小学考评小组按照“严、实、细”的标准和要求,查管理、查成绩、查制度落实。根据得分情况,每学年度评选出一批先进学校,由水口办事处进行表彰。

(4)制定《水口小教安全管理量化评比标准》。除平时对各小学(幼儿园)进行常规性安全隐患督查外,每学年度六月份还从学校的安全档案资料、学校设施设备维护、安全制度落实和安全事故等情况进行综合量化评分,评选出一批安全管理工作先进学校,由水口小教党总支部进行总结表彰。

(5)制定《水口小教教师参赛及辅导学生竞赛的奖励办法》。本办法按学期发奖,奖金由水口商会全额赞助。以此激励水口小教全体教师奋发进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用“一纳入”使考评客观公正

“一纳入”是指把每学年度“水口小教教育教学管理量化考评”和“水口小教安全管理量化考评”的综合分数,纳入各小学校长三年任期工作成绩的考核,作为校长是否留任的重要参考依据,体现考评的公正和客观。

由于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所以使水口中心小学的各项工作跃上了新的台阶,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二、发挥人才优势,促教育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开展教育科研,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形势和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中心小学的人才优势,在教研指导方面做到“四加强”,对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加强理论培训,促教师观念转变。总教研处多次组织全办小学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聚焦新课程》和《新课程标准导读》等有关理论知识,领会课改理念,把握教材特点,研究教学方法。特别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案例式培训,使培训效果大为提高。

2.加强教学指导,促教学水平提高。小学总教研处3名教研员每学期根据不同的重点深入各校调研指导,包括课堂听课、常规教学检查、上专题讲座等。从2004年实行课程改革以来,许多青年教师在悉心指导下教学水平迅速提高,成为课改的中坚力量。

3.加强研讨活动,促教研能力提高。实行新课改以来,我们着重引领全办小教骨干教师参与各项教学研讨活动。一是抓好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主要是研教研学,尤其是研课堂之教,学生之学,确保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小学各科任骨干教师定期到中心小学进行集体备课。备课任务提前准备,责任到人,确定中心发言人,每位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参与讨论,发表见解,使备课真正取得实效。

二是加强课题研究。中心小学开展的《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融合探索》、《运用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会学习》等课题研究,均安排各小学的部分骨干教师参与,经常一起探究教学实践中的有关问题,以寻求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指导面上小学针对本校实际开展课题研究,要求在课题研究中闯出一条“实验—总结—反思—提高—推广”的科研之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加强学习交流,促专业素质提升。一是中心小学坚持每学期在全办教师中开展教学论文、教学设计、优质课等评优活动,促教师提高教学基本功。二是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与外地学校的交流,学习新的理念和方法。两年多来,共选派100多人次到佛山、河源、梅县、博罗、市区等地参观学习,先后邀请市区十多位名校长、名教师到我办各小学授课或指导。通过交流学习,教师的专业素质不断获得提升。

三、增强服务意识,为面上小学排忧解难

中心小学的职能之一,就是为面上小学排忧解难,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服务。对此,我们一方面及时向面上小学传达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有关精神,检查工作的贯彻落实情况,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另一方面,我们积极向上级领导反映面上小学的困难,争取各级领导或社会各界的支持。如:鹿岗小学厕所成了危房急需改建,张村小学师生用水困难等,均是在我校的协调下争取到办事处的支持,从而解决了工程资金问题;陈布学校、大和小学、三联小学和霞村小学缺少英语教师,我们分别从惠州市人才市场聘请到4名英语代课教师,并出面向办事处申请到代课教师工资,有效地解决了4所小学英语教师的紧缺问题;三联小学电路线严重老化急需改造,大和小学和鹿岗小学没有篮球场急需建设,为了解决三项工程资金困难问题,我校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最终获得了惠州慈辉(佛教)基金会的11万元赞助。几年来,在中心小学的牵头下,争取各方支持,先后筹集到1500多万元,使各小学的瓦房、危房校舍全部建成了楼房,先后改建了16所小学的运动场,有15所小学按省二类学校配置了教学仪器和有关设施,大大改善了我办事处小学的育人环境。

另外,我们还根据部分家长对子女读书漠不关心,甚至让子女辍学的现象,积极与办事处、各社区和各村委联系,通过宣传标语、板报、家长会、学生会和家访等形式,大力宣传“尊师重教,造福子孙”、“穷不读书,穷根不断;富不读书,富不长久”等道理,同时大力宣传、奖励勤奋好学的学生,使群众逐渐转变了观念,形成了“尊师重教”的风气,为建设教育强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5年9月至今,有27位学生获得全国“华杯赛”和全国英语竞赛一、二、三等奖,16位教师获全国优秀教练员称号;教师有41人次在全国、省、市和区各种教学评优活动中获奖;在区级以上教育刊物上发表文章11篇;学生有55人次在全省、市和区各种学科竞赛中获奖。各项成绩在全区镇办小学中名列前茅。这充分说明,我们在进一步发挥中心小学的职能作用上的做法是切实可行且富有成效的。

篇5:教师赞歌 下堡寺 刘超

下堡寺镇校区西高学校三年级刘超

老师,又逢佳节,寄上我们一份诚挚的祝福;您拥有更

健康、快乐与幸福的每一天!人生旅途上,是您为我们点燃希望的光芒,丰富我的心灵,增添我的智慧。交我、育我......我永远感激您,祝福福。

有人说:“老师是梯,以伟岸的身躯,托着我们稚嫩的双脚,一步步攀高、攀高......”

有人说:“老师是烛,以不灭的信念为我们照亮前进的道路,映着我们的脸庞不断地向前探索、探索......”

记得泰戈尔一句诗是这样的:“我的心,在你的眼睛里找到了天空。”老师的心,在学生们求知的眼睛里找到了神圣的天空!为了这一神圣,他们甘愿奉献这一生。

当老师走上那庄严的讲台,思路敏捷地向我们传授知识时,我们的内心充满了敬佩;当老师带着成熟的自信来到我们身边时,帮助、关怀我们时,我们的内心充满了信服。我们常常会为老师一句赞美的话激动不已。

亲爱的老师,请您放心,将来我无论会成为挺拔的乔木,还是低矮的灌木,我都将以生命的翠绿向您致敬,我愿将思念编成一个花篮--献给您,我亲爱的老师。

篇6:中心城市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研究

关键词:中心城市;校园欺凌;身心健康;社会安全

中心城市在一定区域内是政治、文化、科技、交通、教育、通信等的中心,是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心城市小学是指地理位置在直辖市或省会城市的小学,受到城市开放的思想、多元的文化、繁荣的经济和忙碌的交通等因素的影响,中心城市小学的生源构成较为复杂。外在因素的影响和学生自身成长经历的限制,使中心城市小学校园欺凌问题更为凸显。

一、校园欺凌行为概述

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欺负弱小的行为,令受害者在肉体、心灵、精神等方面感到痛苦和难以接受,对学习和成长造成负面影响,导致受害者学业成绩下降,对校园生活丧失兴趣等不良后果。

欺凌行为的主要方式有对受害者进行重复的物理攻击,如徒手进行掌掴拍打、对受害人的肢体进行反复推撞,找借口干涉侵占受害者的个人钱财,有意损毁教科书、学习用具,贬抑评论嘲笑受害者的长相体貌、价值取向、家庭结构和家庭情况等,当下还包括网上欺凌(Cyberbullying),如在网站论坛和社交媒体上发表具有人身攻击成分的言论等。

行为发生的主体是欺凌者和受到欺凌的受害者,通常还包括协助者(Assistant)和附和者(Reinforcer),后两者间接地支持欺凌行为的发生,在欺凌行为进行时采取了支持、暗示、观看甚至是呐喊助威等行为,诱发、促成、恶化了欺凌行为。

欺凌者通常有意或寻找借口在校园或校园周边实施欺凌行为,但通常不会认为或直接承认欺凌行为的不正确性,凭借自身的身体优势或不良舆论的暗示和影响对受害者进行欺凌。受害者一般身体弱小,交往能力或交际方式欠缺,个别受害者胆小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发欺凌者,主要原因是校园欺凌单方面的冷处理并不奏效,因为同学相处的空间和时间让任何形式的报复都具有存在的可能和条件。

二、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原因分析

1.学生处理社会与自我关系时的必经阶段

学龄前的幼儿,主要以家庭和社区为生活区域,活动范围有限。人际交往的层级较低,以单向交往的结构进行,表现为成人对幼儿的友好关怀和悉心照顾。交往中的互动是在成人的鼓励和引导下被动完成的,比如肢体上的微笑、握手、亲吻,语言上的问好、感谢、再见等。幼儿园是由家庭向社会的过渡单位,身体和心智不足以产生欺凌行为。进入小学是人接受社会化教育的真正开始,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保护自己和人际交往并存,当这种并存关系失衡时,欺凌现象将不可避免。因此,小学校园欺凌现象是学生在处理社会与自我关系时产生的。

2.媒体多元的开放性增加了模仿的可能性

国家在21世纪初就实现了广播电视信号的村村通工程,亦为全国近13.5亿人民都能接收到广播电视等媒体的信号,2016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数量达6.88亿。在媒体覆盖生活的今天,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被发布在受众面前没有任何技术屏障,网络社交媒体的易操作性、对自媒体兴起的热忱和没有把关编审程序的随意传播都会让校园欺凌现象无处遁形,而公开的欺凌事件有人模仿的可能无限增加。

3.家庭暴力对孩子产生的负面影响

从2008年开始,家庭暴力就被纳入出警范围,这一事实一方面说明法律的改革和进步,但另一方面说明家庭暴力已成为家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限制因素。父母无休止的争吵、恶语相向和殴打谩骂不仅会损坏当事人的身心健康,更为重要的是以家庭为主要生活场所的孩子,会在和同学遇到矛盾和冲突时潜意识中采取暴力行为。

由此可见,校园欺凌现象发生的构成因素是多方面的,对校园欺凌现象进行积极的对策研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十分必要。

三、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对策研究

1.有效利用课堂进行社会化教育

全国小学当下普遍使用的是北师版和人教版教材,语文教科书和思想品德教科书等科目所选用的素材多以介绍自然风光和人文科学为主,主题都是正面的宣教,鲜有负面材料的教育,但适当的负面材料可以起到威慑、提醒、教育和警示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利用严肃的课堂和鲜活的负面材料,对学生可能遇到的校园欺凌事件进行分析和解读,教授学生一些防范方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和交往中产生的纠纷,就可以将校园欺凌事件前置,避免欺凌行为的直接发生。

2.增强学生的媒介素养

儿童媒介素养问题近来备受学者关注,他们认为新旧媒体重新整合,融合发展,将使全国近9000万少年儿童处于媒体的包围之中,但儿童评价信息的能力受到年龄和心智发展的局限而十分有限;吸睛式的标题,缺乏深度的碎片信息,对儿童理性思考能力的培养不利,批判力的培养更是无法跟进,导致儿童的媒介素养参差不齐。所以,媒体应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留意儿童接受信息的特殊性,家长应起到纠偏和监督的义务,让孩子对媒体保持应有的距离,逐步提高评价媒体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媒介素养。

3.校园欺凌应纳入安全教育的范畴

社会学认为城市越发达、交通越拥挤,人的压力越大,随之而来的负面情绪也会增多,生活在中心城市的学生的生存状况不应忽视,教育部门采用网络安全教育平台,通过短片和问答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但多数学校都是以家庭作业的形式完成的,完成的效果无从监控。倘能将这种基于现代网络教育进行的安全教育纳入有组织的学校教育,从完成的内容到完成过程的监督直至完成的效果进行全程跟踪,或效果比独自完成更好。

校园欺凌行为不仅在行为发生时给主要当事人带来身心伤害和学业成绩影响,最重要的是,任由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会导致当事双方的成长烦恼,长大后的欺凌当事人极有可能是明天的犯罪嫌疑人。因此,应对校园欺凌问题多加关注,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为社会安全、校园安全、学生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燕秋.校园欺凌研究综述[J].教育教学论坛,2016(7).

[2]魏叶美,范国睿.社会学理论视域下的校园欺凌现象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6(2).

[3]张惠籽.中小学校园欺凌与人格特质的关系[J].基础教育参考,2016(7).

篇7: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作文教学

关键词:学生;中心;小学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老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见作文教学是语文的教学重点,然而学生普遍表现出“谈文色变”,畏难情绪严重,每次作文总是拼拼凑凑地写上那么几段,作文思路狭窄,内容空洞,言之无物。面对这样的情况,想要提高学生的

作文水平,我认为首先要解决学生作文的两大难:恐惧作文和言之无物。针对这两个难题,可以从两方面人手:

一、“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涵义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8 年写进

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的。《宣言》指出: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世界,高等教育显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教育部于2005 年9 月1 日正式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管理规定》进一步在高等教育领域明确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精神。这一规定为新时期高校工作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要以学生为本,要求管理者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一切要从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一切要从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出发,真正代表学生的利益,为学生做好服务。

二、小学课堂的主动性问题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幼年,好动的时期。他们初步接触这个世界,内心渴望尽快了解这个世界,这恰恰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本能性行为。小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对世界,对社会的初步性认识。小学的课堂教学应该反映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学生的这种活泼,好奇的天性。换而言之,

小学生天性中好奇,率真,活泼好动的天性应该在小学课堂中得到有效的满足和释放。课堂的主动性对于教学的效果是有利的,具体表现为:首先,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能够有利的教学氛围,直接帮助教学目的的达到。不难理解,小学生由于身体与心智的不成熟,其自律能力,自控能力远远无法与中学生,大学生相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强行要求小学生和军人一样整齐划一地行为,往往会压抑甚至扭曲了小学生的天性,对其身心健康是极其不利。在无法改变小学生的天性的情况下,应该对其天性进行科学的疏导。在这种情况下,合理培育小学生主动的课堂教学氛围比用严格的纪律约束他们要更加能够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其次,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化教学环境能够较好培育学生的团队参与,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培养出综合素质更高的学生。

三、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时,有时候烦恼的无话可说,有时候越写越有劲,一股无穷的动力推动着你战胜作文中的一切困难,这股动力就是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可以设计一系列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他们喜欢的活动中积极、主动的接受作文训练。如在写记寒假中的一件趣事时,我在班上搞了一次有趣的逗笑比赛,看谁最有办法把别的同学逗笑。在轻松的气氛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将他们在暑假中遇到的趣事讲了出来,还学会了表达不同程度的笑。如“哈哈大笑”“捧腹大笑”“扑哧一笑”等等。眼看他们“进入角色”,我便顺水推舟,出示习作要求,最后完成习作。结果这次作文训练的效果十分理想,达到了预期吕的。

四、让学生言之有物。感悟生活让学生习作有见地

每一个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是千差万别的。习作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思维角度、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思考。从而得到对生活的不同见解。因为学生是在用自己独具个性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独具个性的耳朵去倾听,用自己独具个性的心灵去体悟。如学生在写自己的成长故事中,我先是带给同学们一些有独特感受的文章引路,让学生真正明白一件事情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那不一样的感受就是自己对生活独到的理解,是自己生活的精彩。刚开始作文的学生最大的困难就是会碰到“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的困难,如果单靠老师传授抽象的写作知识,是难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的。因此为了让学生的作文“言

之有物”,我觉得应做好以下两点:

(一)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加强观察的指导,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抓住事物特点的习惯,从而克服“无材料可写”的缺点。其实,学生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多彩。在学校里,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学习、文娱、课余兴趣等活动;在家里,有生活、外出旅游等各种形式活动。然而学生面对这么多的材料仍无从下笔,那是因为他们不留意身边的事情,缺乏体验。

(二)注重词汇的积累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鲁迅先生讲过,要把作文写好,最可靠的是看课外书。但读课外书只求数量,不求质量。阅读的作用就会大大减弱。因此,阅读要注意精读,积累词汇,把文章精彩的部分记录下来,如能把平常的积累运用到写作当

中,作文一定增添光彩。

结语:

我们学生要写出好文章,当然同样要“深入生活”。因此我们的作文课,应该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了解生活、感悟生活,才能最终解决学生摄取生活素材的问题。但是当前,我们教作文大多将阅读范文加点评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上,范文和点评不是不要,但是一定要认识到它们是生活的“流”而不是生活的“源”,要根本解决问题,还要从生活的“源头”人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教育部制订.《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 1版 ,2003年2月第11次印刷.

篇8:基于问题中心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课堂教学,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以问题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本文就此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并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一、“问题”的埋设要紧扣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终点,因此问题的埋设要紧扣教学目标,不要偏离主题,值得注意的是,问题要难易适中,不能太简单,否则不但无法达到思考的目的,而且浪费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反之如果太难,不仅无法达到思考的目的,还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是从未知到已知的探究过程,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域设计问题,实现学生思维的跨越。

例如: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这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如果没有问题的引导,学生无法理清学习的思路,摸不着头脑,课堂教学效率必然低下。实践教学中,教师一般不会直接进入主题,而是采用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如:(1)大家是否已经完全掌握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2)算式中很明显分母不同,我们是否可以套用同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3)从目前看,最直观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将两个分母变成相同的,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生成问题——“为什么异分母分数的计算要通分?”从而过渡到“异分母分数的计算”中,并且讨论计算方式的由来,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二、“问题”的提出要针对教学内容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改变“填鸭式”、“满堂灌”等传统教学方式,迎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实践教学中,由于没有正确理解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导致课堂问题堆积成山,学生缺乏空间与时间进行思考,因此问题的提出应当适度,并且直指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紧扣教学目标,采用“问题”的形式向外进行辐射,进行有意义的探究。

例如:学习“梯形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师分析学生现有认知后,知道学生已经掌握了拼接与转化的方法,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埋设问题,如:(1)是否可以通过运算的方式,将梯形面积的计算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呢?(2)如果可以,那么如何再转化的过程中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呢?比如教学“认位置”内容时,教师围绕小学生的手、眼、耳、脚等身体部位,注重引导他们较好地认识和辨识了左右两个方位;围绕座位之间前后左右关系开展讨论活动,使得小学生能够充分体会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以问题作为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并且通过积极探讨,活跃了课堂气氛,对我们的探究活动具有积极影响。

三、“问题”的追加要有利于推动思考

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点,其最终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数学思维。但是,实践教学中,有些教师的提问虽然紧扣教学目标,但是缺乏思维的发散性,导致学生数学思考存在缺失。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当以学生的思维为出发点和重点,通过思维活动,将数学理论知识内化为思维方法。

例如:学习“对称图形”时,教师让学生去寻找“长方形”、“正方形”、“蝴蝶”、以及字母“F”的对称轴,结果发现,上述图形中,除了字母“F”,其他的都是对称图形,并且可以画出它们的对称轴。然后针对对称图形继续设置问题:在这些对称图形中,它们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学生经过观察与思考发现,长方形的对称轴有2条,正方形的对称轴有4条,而“蝴蝶”的对称轴只有1条,虽然每位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各有不同,学生发现这些规律的时间也不相同,但是最终都能发现这些规律,实现思维的提升。

传统教学主要依靠课本例题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而课本的例题具有单一性的缺点,采用问题情境进行教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学习《分数乘法》时,课本中有一道例题:小红和爷爷、奶奶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了九分之二,,那么3个人共吃了多少?如果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教学,学生不仅不会积极思考,反而会产生抵触情绪,课堂气氛低沉,效率低下。总结知识点,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例如:教师:同学们,你们中秋吃月饼吗?学生:当然吃啊。师:那你们知道老师过去是怎么吃月饼的吗?教师:过去的月饼和现在非常不同,那时候的月饼,又称麻饼,非常大,我和爸爸、妈妈分一大块麻饼,那么同学们,如果我们每人都吃了九分之二,那么还剩下多少?这样的教学情境轻松、自在,看似是在讲故事,但实际上是提问题,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到了新知识,解决了数学难题,增强其自信心,增加其成就感,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并且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解决问题,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将来发展为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型人才,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下堡中心小学】相关文章:

下堡中心小学范文06-02

茶坪中心小学04-09

亦庄中心小学04-11

东岭中心小学04-13

唐村中心小学04-26

龙华中心小学05-05

城东中心小学05-17

程岭中心小学04-08

嵩溪中心小学04-08

陡沟中心小学范文05-24

上一篇:解读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精神下一篇:波斯猫三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