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报废机动车管理的思考

2024-04-09

对报废机动车管理的思考(精选7篇)

篇1:对报废机动车管理的思考

报废机动车辆管理的思考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各种机动车数量与日俱增。同时也使大量报废车辆驰骋于我州的每一角落。报废车辆的管理已成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重点和难点。近年来,我州许多私人、企业使用过期或拼装报废车的现象越来越多,报废车辆禁而不绝。本文通过我国机动车管理现状来提出我国机动车辆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机动车管理报废车辆对策分析

我国交通管理部门对报废车辆出台了一系列强制性措施,严防其拼装、组装后再上路行驶。但是,一些报废车没有交售给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进行解体,也没有主动到公安车管管理部门办理注销登记,而是转移到农村继续上路行驶或拼装后继续偷偷营运,破坏了车辆管理秩序,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我国法律对报废机动车的法律法规

达到国家报废标准或者虽然未达到国家报废标准,但发动机或者底盘严重损坏,经检验不符合国家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或者不符合国家机动车污染排放标准的机动车,称为报废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报废车辆管理做出了明确规定:应当报废的机动车必须及时办理注销登记,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不得上道路行驶。对于驾驶报废车辆的,除吊销该驾驶员的驾驶证外,并对该车辆予以强制报废。报废车辆上路行驶的现状

2、报废车辆上路行驶的危害:

2.1报废车辆隐患多,造成了事故频繁发生。

一些车辆到了报废年限便“疾病”缠身,这些“先天性病车”的操作灵活性、稳定性、制动性能等大大降低,造成了交通事故频繁发生。

2.2报废车辆肇事的逃逸事故增多。

这些报废车辆大都没有牌证,一旦发生事故,因车辆不值钱,大多数驾驶员往往弃车而逃。由于没有牌照,交警破案难,对于受害者来说无法索赔,加上目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救助资金正在健全,直接造成了一些受害者上访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政治安定已。

2.3报废车辆五花八门,严重影响正常车辆管理秩序。

一些报废车辆到了报废年限,通过更新车身颜色等偷机取开巧的办法改头换面与一些被偷、盗、抢的车辆混杂在一起,加大了交警执法的难度,严重扰乱道路交通管理秩序。有些达到报废车辆的单位和个人,注册单位已注销、名称已变更或车辆已过户,均未到公安机关车辆管理部门办理相关业务手续,给车辆管理部门的整治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2.4报废车辆污染环境,损害国家利益。

非法交易或自行拼装的车辆不交养路费、货物运输附加费,损害着国家的利益。报废车辆排放有害气体超标,污染环境,损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3、报废车辆使用的特点

3.1报废车辆往往行驶在乡村公路、城乡结合部等交警部门管理相当薄弱的地区。这些地方易于逃脱管理,且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比较容易组织客源、货源。

3.2单位、公司、企业使用报废车辆的情况一般较少,私人使用报废车辆多。一些报废车辆在办理了报废手续后,回收公司不能严格按规定予以报废,车辆当事

人通过各种关系又将车开出来上路,或又变卖他人。

3.3报废车辆驾驶员、车主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没有充分认识到报废车辆上路行

驶的危害性,普遍存在侥幸心理,受利益的驱动驾驶报废车辆上路,一些乘客又

贪图便宜,为这类车辆提供了可乘之机。

3.4报废车辆接送学生现象严重。大多数私人幼儿园使用的车辆基本上都是已经

或者将要达到报废年限的车辆,当家长们把幼小的孩子送上这些车上时,不能不

让人忧虑。

4、机动车报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报废机动车底数不清

(2)、对已达报废标准的机动车的牌证收缴和登记注销工作没有到位

(3)、个体车主不主动办理车辆报废注销手续

(4)、“五小”车辆车主没有办理报废车注销手续的意识

(5)、报废车上路行驶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6)、管理体制不健全,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到位。

(7)、报废车回收单位只注重经济效益,不注重审查报废车回收证明手续。

(8)、报废车在管理盲区使用较为突出。

5、报废车“废而不报”的原因

有些车主在车辆到了报废年限后,继续驾驶车辆行驶在马路上;有些车主不

知道如何对废旧车辆进行报废,拆走了车上有价值的零部件后,直接把车子丢弃

在人行道、马路边等地方,任其风吹雨打;而有些车主则受利益的驱使,把车当

做废铁卖给废品回收站,或者把车送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管理不严的城乡结合部

卖掉;此外,还有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修车的名义收购报废车,然后对其进行改装

翻新,以次充好高价卖掉等。具体有以下的原因

5.1、报废车管理意识不强。公安车辆管理部门在报废车管理工作中,缺乏主动

性,没有充分认识到机动车报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做到及时定期清理,使

报废机动车底数不清。

5.2、机动车报废管理混乱。国务院虽然已颁布了《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明

确了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各自职责,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涉及到部门利益,形成多头管理,可谁都管不好的局面。这样形成非法的报废汽车拆解市场,大量的拼装车出现,出于经济利益考虑,个体车主将报废汽车卖给个体拆解户,所获

利益是正规回收公司的几倍。

5.3、路面管理存在死角。报废汽车多在乡村道路或偏僻的村与村之间从事旅客

运输和在大型工程工地从事运输,这些地点基本上属于管理盲区或不属于公共交

通管理的范畴,给交巡警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5.4、管理体制不健全,信息不能共享。机动车管理部门和养路费征收部门分属

公安和交通两家,公安部颁布的《机动车登记管理办法》规定:已注册登记的机

动车停驶的,应交回机动车号牌和行驶证,而交通部又规定:机动车报停不缴费

必须将机动车号牌和行驶证送交养路费征收部门。部门规章打架,作为车主来说

为了少缴费,报停时,当然将机动车号牌和行驶证送交养路费征收部门,这样就

出现实际上车子已出售,号牌、行驶证还在养路费征收部门报停的状况。

5.5、农用运输车、摩托车报废标准出台滞后。农用运输车报废标准和摩托车报

废标准分别于2001年3月和2002年下半年才出台,实际上就给这两类机动车报

废管理工作带来被动。

5.6、报废车更新补贴不合理。以前出台的报废汽车更新补贴办法中没有涉及个

体、私营业主的车,影响个体、私营业主将报废汽车通过正当途经申请报废的积

极性。

5.7、报废汽车回收管理缺乏监管。造成一些企业唯利是图,将回收的报废汽车

整车出售,或将报废汽车“五大总成”非法出售给个体折解户,进行改装或拼装,然后再行出售。

6、加强机动车报废的管理对策

6.1、建立符合国际惯例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报废制度

国际上的很多国家对报废制度的规定和中国的都有区别,比如韩国对汽车报

废标准的规定是按营运车和私有车区别对待的,公共汽车、出租车等实行较严格的强制报废标准,而对私有车的使用年限和行驶里程不做规定,只要能通过年检

便可继续使用。既考虑了公众的利益,又照顾了私有车车主的利益,有一定的科

学性和合理性。我国目前实行的对各种车辆强制报废制度,确实有局限性。今后

可以借鉴韩国的政策,研究建立既有利于公共安全,也有利于促进汽车消费,保

障私家车主利益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汽车报废制度。

6.2、强化年检制度,促使车主适时更新以科学、严密、公正的车辆年检制度作

为基本条件,由强制报废转为以检测车辆技术状况为主的用户自主报废制度。今后的车辆年检制度建设要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设定科学合理的检测项

目,提高车检的科学性;要提高车辆年检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确保车辆年

检的可靠性和公正性。

6.3、加强更新报废的信息网络建设

通过网络系统管理汽车更新报废,实现旧零部件的订货和销售,是发达国家

普遍采用的管理手段。它能有效加强各个环节间的联系和相互监督,从源头上杜

绝报废车辆流入非法市场。我们应充分借鉴国外经验,尽快建立报废汽车回收管

理网络,形成回收主管部门、回收企业及公安车辆管理部门信息共享,提高对报

废汽车回收拆解的监督管理水平和执法的有效性。

6.4、增加对回收拆解处理工艺过程的环境保护要求

目前我国对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应如何处理污染物没有明确的标准和要

求。这种状况如不改变,将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应要求报废汽车拆解企业

设置必需的废弃物处理设施和采用相应的处理技术,对危险废物严格按照环保要

求加以处置,以确保对环境不产生危害。

6.5、利用保险等经济杠杆促进汽车更新报废的政策措施国外的汽车保险正在向

个性化、多样化发展。保险费率采用以人为主,以车为辅的原则。鉴于我国的实

际情况,为了加快促进汽车更新报废的步伐,经与中国人保车辆险的专家协商,可以研究对即将达到年限的所有车辆,随着车龄的增加,采取逐年加大保险费率的办法。

6.6、加强对报废车辆管理的宣传教育

交警部门要以当前正在开展的“迎奥运、文明出行”活动为契机,利用新闻媒

体、网络信息等多种手段,开展深层次、多角度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让群众了

解报废车辆上路的严重危害,教育群众不乘坐报废车、不使用报废车。同时,应

鼓励发现报废车上路行驶或回收或拼装的市民积极向交管部门举报,后迅速组织

力量开展查扣。对举报情况属实,由交管等部门查扣车辆的或查处经营者,并给

予举报人奖励,打一场整治报废车的群众战争。

总之,清理整治报废车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多个部门齐抓

共管,共同努力,作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更应要加强管理,严格履行职责,减少

和消除拼装车辆,避免交通事故发生,尽最大努力来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1.金治富主编:《机动车与驾驶人管理讲义》,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公安部颁发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2009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08年

4、日韩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状况,工作研究,2006年

篇2:对报废机动车管理的思考

中国网 china.com.cn时间: 2010-07-22发表评论>>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公布

《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为了进一步增强立法工作的透明度,拓宽公众参与立法的渠道,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提高立法质量,现将《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称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修改的必要性及主要修改内容

《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自2001年6月16日公布施行以来,对于规范报废汽车回收活动,防止报废汽车和拼装车上路行驶,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国家积极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报废汽车再制造试点。现行《管理办法》关于报废汽车回收企业拆解的报废汽车“五大总成”应当作为废金属交售给钢铁企业作为冶炼原料的规定,已经不能适应开展汽车再制造的需要。同时,2002年清理行政审批时,现行《管理办法》确立的报废汽车回收企业资格认定这项行政审批被取消。对此,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以及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多次反映,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活动涉及公共安全、环境保护以及循环经济发展,为从源头上加强管理,确有必要对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实行资格许可制度,建议通过修改《管理办法》,重新确立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资格许可制度。

为解决机动车再制造工作的制度障碍,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同时进一步加强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的管理,商务部在深入调研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起草并向国务院报送了《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以下简称送审稿)。国务院法制办收到送审稿后,广泛征求了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有关协会以及部分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再制造试点企业、汽车生产企业的意见,根据各方面的意见,会同商务部对送审稿进行了研究修改,形成了目前的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对现行《管理办法》主要作了以下四个方面的修改:

一是增加规定了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关内容。主要是:明确将“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作为立法目的之一(第一条);鼓励汽车再制造企业与回收拆解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促进回收拆解环节与再制造环节的有效衔接(第七条第二款);为提高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率,规定回收拆解企业应当采取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和再制造的方式拆解报废机动车(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拆解的汽车总成以及其他零配件可以交售给再制造企业。(第十八条)

二是重新确立了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资格制度。2002年清理行政审批时取消了报废汽车回收企业资格认定这一审批项目,但《管理办法》未做修改。根据各有关方面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继续保留了《管理办法》有关资格许可规定,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取得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资格应当具备的条件做了相应调整,使其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第十条)这实际上是重新确立了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资格制度。

三是增加规定了机动车生产企业、进口企业在报废机动车拆解活动中的责任。为了提高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的技术水平,征求意见稿规定:机动车生产企业、进口企业应当以提供拆解指导手册或者在企业网站上公布拆解技术信息等方式,为回收拆解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第二十条)

四是补充、完善了加强监督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规定回收拆解企业应当建立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档案和数据库,如实记录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废弃物处理情况以及拆解后零部件、材料和废弃物的流向,并按照规定向商务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报送相关数据和信息。(第二十五条)第二,规定商务、公安、工商、环境保护等部门在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监督管理工作中应当密切配合,加强沟通,建立信息通报机制,实现信息共享。(第二十六条)

二、征求意见的有关事项

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对《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如有修改意见,可以于2010年8月19日前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提出:

(一)登陆“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网址:http://,在网站首页左侧的《法规规章草案意见征集系统》,对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

(二)通过信函邮寄至北京市1750信箱(邮政编码:100017),并请在信封上注明“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管理条例征求意

见”字样。

(三)电子邮件发至:bfjdc@chinalaw.gov.cn。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活动,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保护环境,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报废机动车的回收拆解及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院发展改革、工业信息产业、公安、环境保护部门制定。

未达到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车主自愿报废的机动车的回收拆解,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执行。第三条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的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活动实施相关的监督管理。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督促、支持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查处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第五条国家对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实行资格许可制度。未依法取得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资格,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活动。

第六条报废机动车应当交售给依法取得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资格的企业(以下简称回收拆解企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出售、赠予或者以其他方式将报废机动车转让给回收拆解企业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自行拆解报废机动车。

回收拆解企业应当完善回收服务网络,采取上门服务等多种方式,为机动车所有人提供方便、快捷的回收服务。

第七条国家采取财政支持等措施,鼓励、引导回收拆解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管理水平,促进行业升级改造。

国家鼓励机动车生产企业、再制造企业与回收拆解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高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率和再利用率。

第八条国家鼓励对老旧汽车提前报废、更新,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

第九条有关协会组织依照章程规定,为回收拆解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和宣传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发挥协调和自律作用。

第二章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资格

第十条申请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资格,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注册资本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

(二)有符合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和报废机动车拆解环境保护技术规范要求的存储场地、拆解场地以及拆解设备;

(三)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设施;

(四)有相应的报废机动车拆解专业技术人员;

(五)有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废弃物存储设施和处理方案。

设立回收拆解企业,还应当符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编制的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发展规划。第十一条申请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资格,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申请书以及证明符合本条例第十条规定条件的材料。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完备的申请材料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申请人持《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资格证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后,方可从事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活动。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将本行政区域内的回收拆解企业名单报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买卖或者伪造、变造《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资格证书》,不得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资格证书》。

第十二条回收拆解企业设立从事回收拆解活动的分支机构,应当符合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发展规划,经拟设立的分支机构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批准,并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从事回收拆解活动的分支机构应当具备本条例第十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的条件。回收拆解企业应当加强对其分支机构经营活动的管理。

第十三条回收拆解企业不得通过委托、挂靠等方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从事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活动。

第十四条机动车达到强制报废标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报废期满的2个月前通知机动车所有人办理注销登记,并告知其将报废机动车交售给回收拆解企业。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要求机动车所有人将报废机动车交售给指定的回收拆解企业。

册登记地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办理注销登记,向机动车所有人交付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机动车注销证明》。

公安机关收缴的拼装车、报废机动车,以及其他有关部门依法查扣、没收的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应当交回收拆解企业拆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买卖或者伪造、变造《报废机动车回收证明》,不得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报废机动车回收证明》。第十六条回收拆解企业对回收的报废机动车应当逐车登记,并按照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拆解预处理。第十七条回收拆解企业应当及时拆解回收的报废机动车;对报废的大型客车、货车及其他营运车辆,应当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监督下解体。

拆解报废机动车应当符合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的要求,并采用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和再制造的拆解方式。回收拆解企业不得出售报废机动车整车。

第十八条对拆解的发动机、方向机、变速器、前后桥、车架等机动车总成以及其他零部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能够用于再制造的,应当交售给再制造企业;不能用于再制造的,应当交售给冶金企业作为冶炼原料。拆解的零配件能够继续使用的,可以出售,但应当标明“报废机动车回用件”和回收拆解企业名称。

第十九条回收拆解企业拆解报废机动车,应当遵守有关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污染,保障安全生产。

第二十条 机动车生产企业、进口企业应当以提供拆解指导手册或者在在企业网站上公布拆解技术信息等方式,为回收拆解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第二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报废机动车总成以及其他零配件拼装机动车,不得买卖拼装车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从事拼装车交易。

禁止报废机动车、拼装车上道路行驶。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回收拆解企业及其回收拆解活动的监督检查;发现回收拆解企业不再具

第二十三条公安机关依法对回收拆解企业及其回收拆解活动实施治安管理。回收拆解企业发现回收的报废机动车可能与盗窃、抢劫、交通肇事或者其他犯罪活动有关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不得拆解。第二十四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职责,对回收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实施监督,对未取得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资格擅自从事报废汽车回收活动的,予以查处、取缔。

第二十五条 回收拆解企业应当建立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档案和数据库,如实记录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废弃物处理情况以及拆年。第二十六条 商务、公安、工商、环境保护等部门在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监督管理工作中应当密切配合,加强沟通,建立信息通报机制,实现信息共享。

第二十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向商务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第五章法律责任

动车、拆解的机动车总成以及其他零配件,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尚未拆解的报废机动车,交回收拆解企业拆解;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将报废机动车转让给回收拆解企业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的,由公安机关收缴转让的报废机动车,交回收拆解企业拆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等额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机动车所有人自行拆解报废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处1万元以上

5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手续,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不具备本条例规定条件的,责令其撤销分支机构。

第三十一条回收拆解企业通过委托、挂靠等方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从事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活动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资格证书》、《报废机动车回收证明》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属于回收拆解企业,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其《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资格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出售不能继续使用的报废机动车零配件,或者出售的报废机动车零配件未标明“报废机动车回用件”和回收拆解企业名称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其《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资格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机动车生产企业或者进口企业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为回收拆解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予以通报,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利用报废机动车总成以及其他零配件拼装机动车、买卖拼装车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从事拼装车交易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报废机动总成以及其他零配件、拼装车,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属于回收拆解企业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其《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资格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回收拆解企业出售报废机动车整车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三十七条回收拆解企业明知或者应当知道回收的报废机动车可能与盗窃、抢劫、交通肇事或者其他犯罪活动有关,不向公安机关报告,拆解、改装报废机动车,或者倒卖整车以及拆解的总成和其他零配件的,由公安机关收缴报废机动车整车、总成以及其他零配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其《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资格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八条回收拆解企业不建立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档案和数据库,或者不如实记录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废弃物处理情况以及拆解后零部件、材料和废弃物的流向,或者不按照规定向商务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报送相关信息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责令其停业整顿。

第三十九条 回收拆解企业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被吊销《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资格证书》的,应当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手续。

第四十条商务、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环境保护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监督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一条军队报废机动车的回收拆解,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报废的拖拉机等属于农业机械的机动车的回收,依照农业机械回收办法的规定执行。第四十二条报废机动车再制造的管理,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篇3:对报废机动车管理的思考

上午9时30分,在太钢不锈钢生态园区内,待销毁的6 359辆汽车、摩托车全部停放在拆解区,不少车辆“满身”灰尘,有些甚至已经锈迹斑斑。园区工人对这些车辆先期进行了预处理,把车轮和一些易燃易爆的设备如电瓶、机油、防冻液等拆除完毕。

9时50分许,随着“拆解现在开始”一声令下,威力强大的抓钢机轰鸣作响,司机师傅娴熟地将一辆三轮摩托车进行拆解。看似坚硬的车体不到5分钟就全部被砸得粉碎,变成了一堆废铁。现场工作人员表示,这些废铁经过处理,将全部回炉炼钢,其他拆解下来的零部件也将全部销毁,不会流入市场。

近年来,太原市交警支队按照公安部交管局和省公安厅交管局的部署要求,深入开展了“涉牌涉证”专项整治行动,特别是按照太原市政府的部署,对“无牌无证三、四轮机动车”展开攻势。仅2014年,太原市交警支队就查处涉牌涉证交通违法行为13 280起,此次被拆解销毁的6 359辆机动车包括898辆置换回收残疾车,1 841辆无牌无证机动三、四轮车和3 620辆涉案超期暂扣机动车。

太原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报废、拼装车操作灵活性、稳定性、制动性较差,普遍存在车况差、安全无保障等问题。加上部分报废、拼装车辆驾驶员未经过交通管理部门正规培训,无驾驶资格,交通法制观念淡薄,所以极易造成交通事故或出现肇事逃逸等现象,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另外,报废、拼装车辆发动机由于严重老化,耗油量明显增多,尾气中的污染物严重超过国家规定的汽车排放污染物标准,不仅造成能源浪费,而且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影响群众健康。

篇4:对报废机动车管理的思考

市长 黄兴国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天津市报废机动车回收利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促进资源再利用,规范本市报废机动车回收、拆 解和利用活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报废机动车的回收、拆解、利用、处理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报废机动车,是指达到国家报废标准或者虽未达到国家报废标准但依法应当予以报废的机动车,以及所

有人自愿报废的机动车。

农业机械的回收、拆解、销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 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的监督管

理工作,并负责制定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发展规划。

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报废机动车资源利用的监督管理 工作。

工商、公安、环保、交通港口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有关

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本市按照政府引导、统一规划、总量控制、合理布

局、市场运作的原则,在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集中发展报废

机动车拆解企业。

第六条 设立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由市商务主管部

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根据行业发展规划,按照总量控制、合

理布局的原则予以确定。

第七条 鼓励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完善回收网络,提

高回收、拆解技术和处理水平。

鼓励开展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利用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 发活动。

第八条 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根据规划布局可以在本市不同

区域设立回收网点和周转库。回收网点和周转库的设立应当向市

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周转库的设立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必需的报废机动车存放场地;

(二)符合国家和本市规定的环境保护标准;

(三)具备必要的消防设施。

回收网点和周转库不得进行报废机动车拆解活动,不得将报

废机动车交由非法拆解单位和个人予以拆解。

第九条 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改装报废机动车;

(二)利用报废机动车“五大总成”和零配件拼装机动车;

(三)出售报废机动车及其“五大总成”。

第十条 下列机动车应当依法予以回收、拆解:

(一)经检验达到国家报废标准的机动车;

(二)未达到国家报废标准但所有人要求予以报废的机动车;

(三)拼装车;

(四)行政机关罚没、依法扣留后所有人不接受处理且经合

法拍卖无法卖出的机动车;

(五)在公共场所长期停留且经合法通知、公告程序仍无人

认领并达到国家规定报废条件的机动车。

第十一条 依据本办法第十条第(一)、(二)项规定报废 的机动车,由所有人将报废机动车交售给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并填写授权委托书,提交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报废

机动车回收企业对报废机动车进行初步确认后,向所有人出具由

市商务主管部门统一印制的《报废机动车回收证明》。

依据本办法第十条第(三)、(四)项规定报废的,由相关

行政机关将报废机动车交售给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所得款项上 缴国库。

依据本办法第十条第(五)项规定报废的,由相关行政机关

将报废机动车交售给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所得款项向公证机构 办理提存。

第十二条 报废机动车的回收价格,按照拆解后可获得的金

属、非金属等资源的含量,参照回收时废旧金属、非金属市场价

格,由买卖双方自由协商。

第十三条 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实行全过程网络跟踪制度。

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应当按照市商务主管部门的要求,登

录市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报送报废机动车回

收、拆解信息。

市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信息管理系统由市商务主管部门负责

管理。商务、工商、公安、环保、交通港口等部门应当加强信息

沟通,建立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管理信息交换制度。

第十四条 报废机动车拆解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

规以及技术规范,在定点拆解场所内拆解报废机动车,防止环境

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

第十五条 报废大型客、货车及其他营运车辆和运输危险化

学品的罐式车辆的拆解,应当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监督下 进行。

第十六条 报废机动车拆解后的“五大总成”作为废金属交售

给钢铁企业作为冶炼原料。

报废机动车拆解后的橡胶、塑料、玻璃、机油等废物交售给

相关企业作为生产原料;其中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危险废物,交由环保主管部门认定的企业处理。

第十七条 除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材料外,报废机动车拆

解后的其他零配件能够继续使用的,标明“报废机动车回用件”后 可以出售。

机动车维修企业使用报废机动车回用件的,应当向用户说明,征得同意后方可使用。

第十八条 报废机动车拆解后的废物残渣无法再利用的,应 当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十九条 报废机动车拆解企业应当在完成拆解后7日内将授

权委托书、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和《报废机动车回收

证明》副本提交机动车登记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车辆管理所,申请注销登记。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车辆管理所审查后,收回机动车登记

证书、号牌、行驶证,出具注销证明。

报废机动车拆解企业应当及时向所有人交付注销证明。

第二十条 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

企业行为的日常管理和现场监管。

第二十一条 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组织应当加强行业

自律,推进行业职业道德建设,引导、规范报废机动车回收、拆

解企业依法经营,并接受市商务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八条规定,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 不根据规划布局设立回收网点和周转库,不向市商务主管部门备

案回收网点和周转库,或者在回收网点和周转库进行报废机动车

拆解活动的,由商务主管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整顿,并处以

3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第(一)项规定,报废机动

车回收、拆解企业改装报废机动车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强制

拆解报废机动车,并处以3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第(二)、(三)项规定,报废机动车回

收、拆解企业利用报废机动车“五大总成”和零配件拼装机动车,或者出售报废机动车及其“五大总成”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

收报废机动车整车、“五大总成”及零配件、拼装车,没收违法所

得,吊销营业执照;违法所得在5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 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不足5万元或者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报废机动车拆解企

业不按技术规范拆解,或者在定点拆解场所外拆解报废机动车的,由商务主管部门予以警告并责令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3万元 以下罚款。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所称“五大总成”,是指报废机动车发动

机、方向机、变速器、前后桥及车架。

篇5:对报废机动车管理的思考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报废机动车的回收、拆解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报废机动车,是指达到国家规定的强制报废标准的机动车。

未达到强制报废标准的机动车,机动车所有人自愿报废的,其回收拆解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将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管理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县级以上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公安机关和环境保护、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监督管理有关工作。

第四条 省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单位依法编制本省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州 (市)、县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场地纳入城乡规划,将旧机动车及其零部件交易市场纳入当地市场建设规划。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鼓励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协会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开展行业统计、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服务体系建设和社会诚信评价等方面的服务。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鼓励老旧汽车报废更新,并由同级财政给予补贴和奖励。具体办法由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财政等有关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执行。

倡导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率先报废黄标车、老旧车。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的科研、开发,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推动回收拆解企业升级改造。

第八条 从事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业务的企业应当具备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符合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发展规划和有关标准、规范。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审查。

禁止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以租赁、委托、挂靠等方式允许非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或者个人经营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业务。

第九条 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应当合理设置回收网点。回收网点的场地面积不得低于2000平方米,并具有符合标准的回收、存储、办公、消防、环保等设施设备和3名以上专业回收人员。

回收网点不得擅自拆解回收的报废机动车。

第十条 达到强制报废标准的机动车,其所有人应当依法将其交售给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并办理报废和注销登记。

因机动车损坏无法驶回车辆注册登记地的,其所有人可以将机动车就近交售给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应当予以核实并将该车辆有关信息报省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第十一条 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回收报废机动车,应当向机动车所有人支付收购费用,出具报废机动车回收证明,并按照有关规定向公安机关办理机动车注销登记。

篇6:对报废机动车管理的思考

治安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

第38号

《机动车修理业、报废机动车回收业治安管理办法》已经1999年3月2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公安部部长 贾春旺

一九九九年三月二十五日

机动车修理业、报废机动车回收业

治安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机动车修理业、报废机动车回收业的治安管理,保护合法经营,预防、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机动车修理业、报废机动车回收业的治安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对机动车修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的治安管理,由所在地市、县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负责。

公安机关应当对机动车修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的治安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治安问题及时处理。

第四条 机动车修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经营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治安责任人,负责本单位的治安防范工作,并履行下列义务:

(一)制定并落实各项治安防范制度;

(二)发现可疑情况和盗窃、抢劫、销赃等违法犯罪线索及时报告公安机关;

(三)监督做好查验、登记工作;

(四)对公安机关检查发现的治安隐患及时改正。

治安责任人的责任,不得因承包、租赁经营等原因转移给他人。承包、租赁经营负责人在承包、租赁期间应同时承担前款规定的治安责任。

第五条 严禁利用机动车修理业、报废机动车回收业进行走私、销赃等违法犯罪活动。

第六条 机动车修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必须建立承修登记、查验制度,并接受公安机关的检查。

第七条 机动车修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修机动车应如实登记下列项目:

(一)按照机动车行驶证项目登记送修车辆的号牌、车型、发动机号码、车架号码、厂牌型号、车身颜色;

(二)车主名称或姓名、送修人姓名和居民身份证号码或驾驶证号码;

(三)修理项目(事故车辆应详细登记修理部位);

(四)送修时间、收车人姓名。

第八条 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回收报废机动车应如实登记下列项目:

(一)报废机动车车主名称或姓名、送车人姓名、居民身份证号码;

(二)按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机动车报废证明登记报废车车牌号码、车型、发动机号码、车架号码、车身颜色;

(三)收车人姓名。

第九条 机动车修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修更换发动机或车身(架)、改装车型、改变车身颜色等项目的,必须查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机动车变更、改装审批证明。

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回收报废机动车,必须查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机动车报废证明。

第十条 机动车修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修车辆、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回收报废机动车时,发现下列可疑情况,应立即报告当地公安机关:

(一)证明、证件有变造、伪造痕迹的;

(二)送修车辆与机动车行驶证或回收车辆与报废证明不符的;

(三)车辆发动机号码、车架号码有改动痕迹或车辆有其他明显改动、破坏痕迹的;

(四)送修人要求更改发动机号码、车架号码的;

(五)公安机关查控的机动车辆;

(六)交通肇事逃逸嫌疑车辆及其他可疑情况。

第十一条 公安机关在接到报告后,应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处理决定。对有赃物嫌疑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扣留,并开具凭证。经查明确属赃物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不是赃物的,应及时退还。

公安机关在规定的期限内没有作出处理决定的,承修单位可以按正常业务办理。

第十二条 机动车修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严禁从事下列活动:

(一)明知是盗窃、抢劫所得机动车而予以改装、拼装、倒卖;

(二)无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机动车变更、改装审批证明而更换发动机、车身(架)、改装车型、改变车身颜色;

(三)更改发动机号码或车架号码;

(四)回收报废机动车;

(五)非法拼(组)装汽车、摩托车;

(六)明知是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未向公安机关报告而修理的。

第十三条 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严禁从事下列活动:

(一)明知是盗窃、抢劫所得机动车而予以拆解、改装、拼装、倒卖;

(二)回收无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机动车报废证明的机动车的;

(三)利用报废机动车拼装整车。

第十四条 承修机动车或回收报废机动车不按规定如实登记的,对机动车修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对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按照《废旧金属收购业治安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第五项规定处罚。

对前款机动车修理企业和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警告或五百元以下罚款。

第十五条 机动车修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明知是盗窃、抢劫所得机动车而予以拆解、改装、拼装、倒卖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

第十六条 承修无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车辆变更、改装审批证明更换发动机、车身(架)、改装车型、改变车身颜色的车辆或明知是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未向公安机关报告而修理的,对机动车修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回收无报废证明的机动车的,对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对前款机动车修理企业和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警告或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十七条 对更改发动机号码、车架号码的机动车修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对机动车修理企业和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警告或二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 对机动车修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回收报废机动车的,按照《废旧金属收购业治安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第一项规定没收非法回收的报废机动车及非法所得,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九条 对非法拼(组)装汽车、摩托车的,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关于禁止非法拼(组)装汽车、摩托车的通告》的规定处理。

第二十条 对机动车修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情节严重或屡次违反规定不予改正的,会同有关部门吊销有关证照。

第二十一条 对执行本办法协助公安机关查获违法犯罪分子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公安机关给予表彰。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所称机动车修理业是指经营各种机动车辆修理和具有汽车喷漆、划痕修补等专项修理功能的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经销机动车配件的商店。

本办法所称报废机动车回收业是指回收、拆解报废机动车的企业。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中所称以上、以下,都包括本数在内。

篇7:对报废机动车管理的思考

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批示, 为建立完善报废汽车回收利用制度, 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分别于2008年8月5日和6日两次召开座谈会。

8 月5日的会议邀请了有关报废汽车回收企业、专家及行业协会参加。

会议由李文明副司长主持, 会议重点围绕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进行了讨论。

会议还就完善回收企业审批和退出机制、加强政府部门监管、建立报废汽车回收基金管理制度、建立可再生利用零部件检测规程和流通网络等进行了讨论。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刘坚民会长和龙少海常务副会长参加了会议。

会议结束时李文明副司长作了会议小结, 他表示, 会后将大家提出的“回收率低的问题、零部件再利用问题、信息网络建设等问题”做进一步分析。

●法规介绍

8 月6日的会议邀请了国务院法制办、国家发

改委、公安部、财政部、环保部、工业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工商总局、商务部条法司以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同志参加。中国物资再生协会龙少海常务副会长参加了会议。会议重点围绕着修订《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 完善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审批和退出机制;通过立法建立报废汽车回收基金管理制度;完善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的监管体系, 建立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的信息管理网络以及建立可再生利用汽车零部件检测规程和流通网络, 加强跟踪监管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参加会议的代表分别发表了意见和建议, 尤其是对《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又进一步提出了部分条款的修改意见。与会代表一致认为, (1) 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资格认证非常有必要, 但认证条件门槛要高, 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2) 明确汽车生产企业责任延伸制度, 提高零部件和材料的利用率; (3) 对未取得资质的企业应当依法予以取缔, 要明确当地政府应该支持配合; (4) 关于建立报废汽车回收基金管理制度问题目前技术上还不成熟。

上一篇:中国建筑的特征导学案下一篇:2021九九重阳老人节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