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松)讲座古诗教学的指导研究

2024-04-29

(永松)讲座古诗教学的指导研究(通用8篇)

篇1:(永松)讲座古诗教学的指导研究

(二)小学古诗教学的策略

边贸中心

许永松

2017.9.25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古诗素养,让小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使小学生在高尚情操的陶冶下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我们应当注重小学古诗教学的策略,让孩子们自主探究,深切体会诗的语言美、音乐美、形象美与意境美,享受徜徉古典文化中的无穷乐趣,让他们领略到生命的美好,感受人文艺术欣赏带来的愉悦。教学实践中,我们如何依据古诗的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能力进行具体的教学呢?以下是几点粗浅看法。

一、基于文本,指导学生加强学习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认真学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是学好古诗的关键。读书,不是囫囵吞枣,一目十行,过目即忘。写东西,不能不经思索,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些都是不认真的态度。如果这样,一定学不好古诗。课堂教学活动中,马虎的风气是常有的,学生读错音,写错字等现象普遍存在,这种不认真的态度,应该由教师负责,教师没有用科学有效的办法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低、中学段是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教师要根据学生心身发展的规律及语文学科的特点严格要求学生,严格训练学生。此外,教师更要注重自己

认真读和积累的习惯,然后再求读得精,悟得深。

二、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提出学习任务,定准学法。现代教育理论提出每堂课“教与学”要有目标,有任务,注重学法指导,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阐明学习任务,让学生学有方向。进而采取:

1、诵读法,就是把诗中所贮存着的能贯通古今的人生意蕴,情感通过读来表现,再现诗作的神韵,是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根据诗句所蕴含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像,进入诗的意境,想像作者所描绘的人物、情节、场面等等,品味深蕴其中的厚重情怀,使学生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如,孟郊的《游子吟》,我们诵读时脑海中应再现慈母缝衣的情景,透过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一针一线细细密密地为将要出行的儿子缝着衣服的母亲,没有言语,没有眼泪,却有母伟大的母爱流溢出来。这情,这景,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出现,常常拨动我们的心弦。这时再来读诗,情意自然出来了。

2、程序指导法,即: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步骤学习教科书入选的内容。其教学流程(整体通读,把握诗境——分步解读,品悟诗情——整体参读,体察诗韵)

3、归类指导法,即:(1)根据古诗的题材归类为:讽刺诗、哲理诗、送别诗、边塞诗、咏物诗、咏史诗、咏怀诗、田园诗、山水诗等等;(2)根据各种“情景”归类为:春夏秋冬、山、水、月、风、3)根据格律归类为:五言古诗、七言古诗,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4)根据同一作者归类……这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按照教科书入选的内容适时适当的拓展课外资源,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整合,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教学拓展、整合课外资源时要注重其内化的联系,相辅相成;应主次适当。

4、比较法,是对诗的意象、艺术技巧、风格、思想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或某一点进行比较,是启迪思维,深化理解的途径。例如:《泊船瓜洲》《游子吟》这两首古诗写成的朝代不同,内容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两首古诗都表达了一种真挚而强烈的思想感情。《泊船瓜洲》这首诗是诗人路过瓜洲的时候,怀念金陵故居而写的,诗中流露出诗人真挚的思乡、爱乡之情;《游子吟》这首古诗以一个极为平常而又有骨肉亲情的生活场景,揭示了伟大的母爱。因此,引导学生感悟诗里表达的真挚情感,受到思乡爱乡、孝敬母亲的人文教育。

此外,教师还要组织多种课堂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相机让学生相互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敢于创新,追求更大的成功。

三、重视信息收集和资料的处理与共享。

课前、课上预习这一环节是重要而又常被学生忽略的一步,大部分教师课前不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授课时无针对性。依据上述情况,学生预习时教师应具体指导、引领学生收集信息,查询资料,师生间、长知识,培养能力。

其做法:

1、教师课前布置学生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收集,查询所要学习的古诗的作者、生平事迹及主要作品,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和社会环境,以及与作品有关的图文资料等文化知识。

2、《语文课程标准》十分注重口语交际的培养,要求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课堂上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必须为学生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交际,谈谈自己自觉收集信息的感受和加工处理信息的意见,与同学共享;教师也拿出一份自己的处理意见,让学生从中比较,取长补短,与同学分享。

3、请同学们重温以前学过的有关内容,将新旧知识、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

这样,不仅强化了能力的训练,还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拓展课程空间,例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和孟浩然两位诗人充满诗意的离别,是一种在愉快中分手,在向往中惜别的送别。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他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是在那繁华的季节,去那繁华的地方,一定很快乐,他自己很向往扬州,他一边送别,一边心也跟着飞翔,我们读起来,一定更灵动、愉悦、充满畅想。解读古诗内容,就应先理解诗人,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背景、生活环境、气氛不同,文风自然也就不同。

那么对作者主旨的理解就不会有较大的偏差,诵读时感情技巧的处理也就有所依据了。在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后,再了解诗人的生平,这样就更有利于理解古诗作品,用最适当的方式去表达。

四、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描述引入,教学中,教师绘声绘色的描述,引领学生进入情境。

2、朗读引入,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读通,读懂,读出韵味。

3、现代媒体运用的引入,结合古诗内容,采用音像电教手段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古诗。

五、启发学生质疑,讨论感悟诗中的情感。

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是师生的舞台,师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作用是适时、适度的点拨,相机诱导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质疑、研讨其目的就是为了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并激发其创造潜能。

其做法: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中至少有一名语文程度较好的学生做组长,负责组内协调和组织交流。

2、组内自学,请同学们自己阅读古诗,划出对古诗不理解的地方并提出疑问。

3、学习合作小组讨论、筛选,把难以解答的问题提出来,在全班交流,评议。、师生做出结论。

这样,从重点字词到整首诗的理解以及古诗的写作技巧等让学生“自助、互动”中得到了训练。

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感悟古诗的哲理。

教学古诗,就是让学生从学习过程中深刻体会诗的本质。从这点出发,在授课环节中,必须安排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感悟古诗哲理的环节,让学生悟出诗中蕴含的哲理、抒发的情感及诗人对某事物的态度……

具体做法可作此安排:

1、出示思考题与作业:

(1)教师引领学生就同题材古诗的主题、写法等进行比较或对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作比较。如,学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和孟郊的《游子吟》,你是否还知道其他思乡、思念的诗?

(2)学了这首诗,你想说什么?

2、教师引领学生进行习作练习,写对所学古诗的感受与看法,发现。

3、教师引领学生用画图画的形式表现古诗内容,表达自我体会。

七、指导学生诵读,引导学生的想象,背诵积累古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应该在培养朗读能力,想象能力和审美情趣方面作深入细致的研究。以下方法可参考:、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反复吟诵,教师对学生进行诗的节奏和重音方面的指导与范读,强调教师要敢于范读,让学生感悟总结朗读古诗的方法。

2、变换形式读,让学生在读中得到美的享受。

3、利用古诗本身具有感染性强和陶冶性强的特点,教师引领学生品味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创造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感情。如,对诗中所描写的祖国秀美山河为之赞美、热爱;对诗中所歌颂的英雄人物从心底里升腾崇敬之情;对诗中所表现的社会底层的人们的不幸倾注同情和关切……

4、俗话说,写诗贵含蓄,读诗贵想象。如,教学《早发白帝城》,学生在充分理解诗意后,请同学们闭目想象:假如现在你就是李白,在获得自由后的一天早晨,坐上一条小船,告别美丽的白帝城回江陵。一路上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心情怎么样?

5、结合课后思考练习,引领学生再读古诗,在理解古诗内容、体会古诗情感的基础上背诵古诗。

八、要强调“读、背、写、画、思”结合

古人云:“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这是古人信奉的读书法。杜甫也有两句名诗,叫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是书读得多了,自然写得出好诗文。这是古人信奉的作文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释文160篇(段);推荐70篇。从这里可以看出,读与背的重要性。在朗读过程中,尽量让学生使多种感官参与,朗读过程耳、脑、口、眼协调活动,出声地读,带感情地

及诗的内容,用提问的方式,帮学生记忆。如,教学《游园不值》,教师指导背诵,可以提问:写人、叙事的诗句是()?抒情的诗句是()?背诵《春日》时也可提问:给诗人总体印象的句子是()?写诗人自己体会的句子是()?此外,还有插图再现法,归类背诵法等等。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记忆力旺盛的时期,学习一定数量的古诗,引导他们感受一点中华优秀文学遗产的精华,体会理解诗中的意境与哲理,这无论对小学生学习,还是促进其情感、想像、记忆的发展,都是大有益处的。学完每首古诗,教师应引导学生以“学习《 》有感”为题进行习作练习,写短文来表达自己对所学古诗的感受与看法。写短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内容的编排,诗歌的主题,学习的形式等方面写出多样化的意见。如,可写学古诗的发现;也可以写自己最喜欢的是()的《 》,因为……;还可以用画图、画画的形式来表达诗的内容。

古诗教学,必须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感悟、有思考。情感的感悟和语言的感悟要融为一体,教师应特别强调:以读带情,以语悟情。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依托文本,反复品味语言,在读的过程中,投入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上适时适度的媒体与情境的创设及拓展延伸。这样,可以深化语言的理解和感悟,也可以使学生受到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熏陶。

篇2:新理念指导下的古诗教学

因此笔者呼吁古诗教学必须站在大语文的角度, 高屋建瓴, 探出一条新路来。

一、情感引领, 架起文学桥梁, 教师是关键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丰富语言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这里所说的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理解、运用, 就要靠教师用情感去点燃。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是积极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可以实际的课堂中, 教师总是以理性俯视学生, 以漠然试图激起学生的情感, 这如何做到新理念要求下, 教师应做“平等中的首席”呢?

因此要想使学生具有激情, 教师首先要做到有热情, 教师理应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 使教学方法呈现多样化, 力戒刻板, 张扬创新, 在进行古诗教学的每一课, 都应找准激情点, 以此做契机。如《静夜思》是思乡的主题曲;《赠汪伦》是挚友篇;《登鹳雀楼》则既抒发志向又蕴涵哲理, 这一首首诗作饱含诗人的深情, 教师只有以情激情、找准情感基点, 才能使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中学习语言, 才能使学生从中获取情感与人文精神的养料, 起到丰富他们的感情世界, 开启艺术想象力, 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性格、气质和语文品质。

二、立足诗词, 放眼于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

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无情物而是有情人, 他应有健康的人格、丰富的情感世界和艺术想象力, 而非麻木冷漠之人。他不一定像林黛玉那样望月垂泪、见花生情, 但也是一个内涵厚重, 情感丰富的人。因此在大语文观理念的指导下, 古诗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气质, 诗学素养, 对语言文学的敏感力, 洞察力, 使学生徜徉在文学的海洋中, 领悟语言文字之精妙。

三、淡化诗意, 品析诵读, 尊重个性化理解

一首古诗, 诗人在创作时, 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 不同的人, 读它会有不同的见解, 可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教师如果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是不对的, 也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 由于每个阅读者的生活积淀, 文化底蕴, 审美情趣千差万别, 这就表明, 阅读反映学生个性心理的行为。有位哲人说:正是儿童承袭了人类最初的诗性性格, 他们的智慧即指向眼睛看到的地方, 也指向心灵看到的地方。教师不能以自己独白式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思考, 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诗意的理解, 只要学生借助注释大体理解即可, 在诗意理解上要充分体现并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但是诗人寥寥数语要表达的情怀却在字里行间, 古诗有“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意境美, 这种意境美最好的表现方式, 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脑海中。如何去展现, 诵读是最好的方式。只有有感情地诵读, 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如《泊船瓜洲》中的“一水”“只隔”“又绿”“何时还”等, 都表达了一种浓烈的思乡情, 学生通过品读理解, 进一步体会到诗人思乡心切的心情, 此时, 再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与诗人产生共鸣, 这诗与情, 情与境的交融, 则是古诗教学的最高境界, 也才能使学生领略到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学生吟诵诗文, 抑扬顿挫, 韵味无穷, 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的音律之美, 诗文意境之美, 形象之美, 还可以积累语言, 受到熏陶感染。

四、多元教学, 渲染意境, 入情入境

诗中有画, 画中有情, 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 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 要让学生领略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 是古诗教学的难点, 因此这就要靠语文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使古诗教学丰蕴起来。好的语文课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 好的古诗教学同样给人带来艺术的享受, 令学生回味无穷、余音绕梁。例如, 教学中师生依靠诗意情境作画, 教师的深情范读, 相配的古典名画, 师生诵读时配以古乐激情, 欣赏现代作曲家演绎的古诗词等等, 都能让学生体会到诗文中的诗情画意, 激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敬仰之情。教师只有通过多种手段、媒体才能使学生跨越时空, 捕捉到古人那悠远、空灵的气息, 陶冶情操。古诗词讲究格律, 字斟句酌, 值得推敲, 通过品评、诵读,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品质。

五、拓展阅读, 培养诗趣, 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课改提出的新理念, “不能教教材, 而要教材教”, 即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 积极开展课程资源,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我们更不能就诗教诗, 教师要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 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古诗词距离学生遥远, 有很多诗词都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 这就要靠学生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诗前要阅读、收集大量与本诗有关的资料, 以便更好、更深地理解。在这一次次的积累中, 学生的语文功底, 领悟理解力才能渐渐地厚重起来。

篇3:(永松)讲座古诗教学的指导研究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课堂;教学趣味;古诗词

随着新时期教学理念的变化,小学语文教学需要从各方面着手改进教学。古诗词作为必要的教学内容,在整个语文学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提升古诗词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可以感受到其中的美丽所在,需要教师由文本入手深入探究更好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设计,让学生对古诗词有更进一步的理解,从不同的视角和感官来学习古诗词。并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打造一个快乐的古诗词学习课堂,将每位学生带入诗词学习之中。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当前状况

实际教学中,我国语文教学形式较为单薄,教学内容主要以概述古诗词所描述的事物和中心思想为主。然而,这种教学方式所带来的成果也是微乎其微。因此,新时期的小学诗词教学必须明确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更加生动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专注力放在课堂之中,学生自发性去学习诗词。以往的古诗词教学课堂大多比较乏味无趣,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是基本讲述了诗词所描绘的主要情境和内容,并没有更深层次地引导学生探究诗词之中所饱含的情感积淀。

二、促进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1.通过朗读体会诗词美

古诗词最不乏的就是沁人心脾的佳句。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诵这些经典诗句,久而久之,让学生自己感悟到诗词的美妙,并试图自己探究了解诗人的情感脉络。例如,宋代朱熹《春日》一诗,作者并没有运用复杂的表达形式直接抒发情感。学生在反复朗诵的过程中能够逐渐融入诗句之中,可以慢慢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情。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诗人踱步于河边,诗兴大发而写出春景的美丽。放眼望去,湖畔秀美,作者一个人走在街头巷尾,沐浴着清新的春风,仿佛重生一般,感觉身心轻盈没有任何负担。遍地花开为湖景着实点缀了一番,让人心神向往。又如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诗中主要描绘了夜间的洞庭湖没有一丝波澜,月光打在湖面上形成道道光影,若隐若现,整个画面十分和谐。秋风笼罩在湖面上,给人朦胧而又迷离的感觉,像是一面光滑的铜镜,静谧、透彻。

2.勾勒出诗词之景,将学生带入其中

古诗词是诗人对事物的诠释以及内心思想活动的展现。为促使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实施,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古诗词的情景,让学生体会到诗词中的画面美。例如,唐代韩愈的《晚春》。《晚春》整首诗细细描绘在春色将逝之时,大自然对她的留恋与不舍。一些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离去,就想方设法来展现自己的鲜红与艳紫,互相争芳斗艳。杨花和榆荚知道自己不能与那些花草树木争比容貌了,唯有也装作满天雪花纷飞的样子来展现一下,来表达对春天的依依惜别之情。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描绘出不一样的晚春之景,其中包含万般复杂的感情,有伤感,有无奈,又有对春色的眷恋与不舍,给人心中留下淡淡的殇情。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小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非常容易的为学生勾画出一幅活泼俏丽的大自然春景图,教师可让学生自己试想一下,在大自然的某个地方,有一股清透的泉水从洞口缓缓流出,无声无息,安安静静,温柔的风荡漾着,使得岸旁的树荫悄悄地遮住水面。小荷才刚把她柔嫩的嫩尖探出水面,就有一只等不及的蜻蜓悄悄地立在上面。教师可以通过语言与肢体表情的灵活表达来重现当时的画面,使学生充分融入画面中,体会诗中美景。

3.分析经典佳句,了解潜在含义

我国古代诗词文化一直处于世界之巅,其种类更是纷繁复杂,不仅囊括了咏物、言志等抒情方式,还为后世人带来了许多生活哲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词语解析、朗读互动等过程慢慢引导学生探究诗词背后彰显着哪些做人处世的道理。譬如,宋代词人晏殊的《浣溪沙》,这首诗作者都在缅怀春的流逝,感慨春天匆匆过去,等不及仔细欣赏就已经消逝而去不见踪影。根据这一主旨内容,教师可以进行拓展教学,让学生讨论自己在春天离去的时候有哪些感受,并在生活中发生怎样的事情后自己也会流露出不舍的情感,从而让学生理解生活中难免有些事物无法抓住,它总会有离开的时刻,我们只能活在当下,将美好记录在自己的心中,才能够不留更多的遗憾。

综上所述,为了强化小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能力,提高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应该变换多种教学方式来丰富课堂,逐渐使学生产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在文本内容上进行课堂互动,通过朗诵、表演等形式来使学生快乐地学习诗词,使绵长的诗词情怀继续传承下去,让我国诗词文化享誉世界。

参考文献:

[1]金妍.让古诗词的魅力之光在心灵闪耀:如何培养小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1):23.

[2]钱少洪.古诗词教学:要让文字活起来[J].教学与管理,2013(35):18.

篇4:(永松)讲座古诗教学的指导研究

1 无级差讲座式指导模式内涵及其特征

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是指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 消除受指导学生的年级差别, 并将其组成一个毕业论文写作学习集体, 在集体讲座形式下指导老师与所有受指导学生共同研讨毕业论文写作, 实现受指导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性研究能力培养的论文指导形式。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不仅是对当前财经类本科生毕业论文一对一式毕业论文传统指导模式的纠正, 也是对单纯群组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的发展完善。总体上来讲, 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1. 1 消除受指导学生年级差别

传统意义上, 毕业论文指导的对象大多是大四本科生。尽管大四本科生接受论文指导意愿明确, 但是由于指导学生范围具有一定的限定性, 容易导致部分论文写作知识跨期重复指导。而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强调消除受指导学生年级差别, 旨在实现毕业论文写作通识知识的跨期传播。当然消除年级差别也并不意味着所有年级专业学生同时介入论文指导, 参与无级差讲座的受指导学生主要仍是由已进入专业课程学习的本科生构成。

1. 2 采用讲座形式

新模式中的讲座形式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师课堂讲授, 而是让受指导学生就正在研究的论文内容进行讲解, 或对研究工作进展进行汇报, 主要采取学生主讲、集体讨论与教师点评参与的方式来实现对论文写作的指导及研究进度的把控。采取这种形式的转变主要有两个目的: 一是要降低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的主导地位, 多让受指导学生主动参与, 增强学生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要通过学生主讲形式增强毕业论文写作的非淘汰性环境压力。

1. 3 实现阶段性循环指导

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中, 由于采用无级差的特点, 客观上会成倍增加参加讲座学生人数。同时, 新指导模式中采取学生主讲的形式, 也使得每次主讲学生人数受限。因此, 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引入阶段性循环指导方式, 一方面采取让高年级学生优先主讲的原则, 并积极推动低年级同学认真参与讨论。另一方面实行高年级带低年级, 老同学带新参与同学的方式, 逐渐形成参与讲座指导学生“自学———讨论———主讲”的参与指导过程, 并随着每年毕业生毕业交替实行阶段性循环指导。

2 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的运行机制

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就其目的而言, 既要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又要增强论文指导的有效性, 是对财经类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的新探索。为达到这一目的, 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分别根据同辈学习理论及PDCA质量控制模式构建了阶段循环学习与论文质量循环控制的双循环运行机制, 并同时采取了形式监督、问题备案、资源开放三种制度保障, 形成“2 + 3”指导模式运行机制来提高论文指导的有效性及毕业论文质量, 具体如图所示。

2. 1 循环学习机制

根据同辈学习理论, 同辈群体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在有意建构的指导环境中, 学生间相互作用可以激活自身知识, 甚至会引发知识重构而形成新认识, 从而有助于学习。循环学习机制是基于同辈学习理论而提出的实现受指导学生自我学习的协调运行方式。循环学习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个体小循环, 表现为同年级受指导学生间的循环式汇报、讲授。个体小循环主要着眼受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涉及知识、方法的群体交锋及碰撞, 激活受指导学生研究思路。二是年级大循环, 主要表现为不同年级间的交替指导、循环推进。年级大循环主要着眼受指导学生论文写作通识知识的跨期传递。

2. 2 循环控制机制

循环控制机制是基于PDCA质量控制模式提出的师生间互助学习以把控毕业论文质量的协调运行方式。单一年级毕业论文的质量控制: 一是师生共同制订计划, 明确论文写作的任务计划及无级差讲座的计划安排, 二是分解阶段计划安排目标, 督促落实阶段性学习目标及研究重点; 三是按计划进行无级差讲座, 汇报检查毕业论文研究进展状况, 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四是结合汇报中呈现问题, 检查学生论文修正情况。而在跨期指导过程中, 低年级学生在逐步升级同时依然遵循PDCA原则, 早期———明确总体计划, 析出阶段性安排; 中期———“同辈学习”主导, 自学论文写作通识, 参与无级差讲座讨论; 后期———明确研究内容, 利用无级差讲座汇报研究; 末期———检查、整改毕业论文。

2. 3 形式监督制度

形式监督制度是指通过无极差讲座程序安排及规范要求, 提高毕业论文指导严肃性的制度安排。引入形式监督, 目的在于增强无级差讲座的外部压力, 以非淘汰性环境压力督促学生积极准备汇报内容, 严肃对待论文指导。在一定意义上, 可以认为形式监督制度是促进循环学习机制及循环控制机制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从监督、督导的具体形式来看, 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一是程序性安排, 如引入讲座主持人、汇报内容事前发布要求、汇报时间控制安排等。二是规范性要求, 如汇报人汇报形式规范、汇报发言规范、讲座讨论规范、讨论记录规范等。

2. 4 问题备案制度

设立问题备案制度主要着眼于配套循环学习运行机制, 提高PDCA控制效率。问题备案制度的设立目的旨在无级差讲座过程中, 就学生汇报研究内容及师生间讨论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备案, 以保证同一学生在毕业论文指导的循环学习及循环控制机制下指导连续性。问题备案制度在无级差讲座过程中的具体外在表现, 主要包括两点: 一是在无级差讲座过程中在规范形式上引入问题讨论记录员, 负责研究问题备案; 二是在无级差讲座过程中在汇报发言规范上要求汇报讲座学生先就备案问题解释, 再汇报研究新进展。

2. 5 资源开放制度

设立资源开放制度主要着眼于毕业论文通识知识的同辈学习及跨期传播, 同时兼顾鞭策学生同届论文写作进程。资源开放制度在开放资源内容选择上主要侧重于三个方面: 一是侧重于毕业论文写作通识资料共享, 如毕业论文写作方法及技巧、优秀毕业论文样板、毕业论文写作格式要求等; 二是侧重于学生阶段性研究进展内容共享, 如开题报告内容共享、讲座汇报内容共享、论文初稿共享; 三是侧重于指导教师对论文研究状况及改进意见等内容评价的共享。通过这些论文写作资源及内容的共享, 一方面使得学生能自学论文写作通识, 另一方面使得学生明了一篇合格论文的写作要求, 便于学生自我进行修正。当然, 受指导学生的阶段性研究汇报内容的共享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学生的论文写作计划起到督导作用。

3 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的阶段性实 施设计

一个完整的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过程是以低年级学生介入无级差讲座开始, 以其完成毕业论文为终止。从阶段安排上来看, 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3. 1 初期介入阶段

初期介入阶段是指低年级学生初步参与到无级差讲座, 并逐步对毕业论文写作与指导形成感性认识的过程阶段。初期介入阶段要达到的目标: 一方面了解无级差讲座的形式, 另一方面能合理制订出论文写作的总体计划以及各阶段的分期目标。在介入时机上, 初期介入一般可选在大三学年的第一学期。而在初期介入阶段的介入形式上, 低年级学生原则上以刚进入专业知识学习后的学生为主体。因其对专业认知程度不一, 故在无级差讲座中通常以旁听者身份介入。在参与讲座过程中, 低年级学生的参与方式以听讲座为主、以提问题为辅。

3. 2 选题指导阶段

选题指导阶段是指对初步了解无级差讲座的低年级学生, 进一步导向论文写作, 完成论文选题的过程阶段。选题指导阶段旨在达到明确论文选题, 提出论文写作提纲的目标。在此阶段上, 学生一般通过“讨论 + 讲座”的形式参与无级差讲座。在介入时机上, 选题指导一般可选在大三学年第二学期。此阶段前期以讨论为主, 旨在帮助学生厘清论文研究对象及写作方向; 阶段后期通过一到两次汇报讲座, 把控毕业论文写作框架。这一阶段任务的重点在于: 一是明确什么是符合专业方向的选题。尽管这也是阶段前期的讲座展开的重点, 而在实际讲座进行中由于高年级同学汇报讲座及指导教师的汇报点评介入, 往往低年级学生只要积极参与讲座讨论便会逐渐把握住论文的选题方向。二是明确自己拟研题目的内容框架。对于经济管理方面的毕业论文写作, 笔者提出了2W1H框架明确方法———for What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Why为何有这样的问题存在; How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论文内容框架的确定要求采用学生讲座汇报形式, 不仅有助于向指导教师阐明写作意图, 而且还有助于学生自我厘清写作思路。

3. 3 论文撰写阶段

论文撰写阶段是指导学生按研究框架完成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阶段。论文撰写阶段旨在指导学生初步完成论文研究及初稿撰写。在介入时机上, 论文撰写阶段一般可以选在大四学年第一学期来进行。在此阶段的参与形式上, 学生一般通过汇报讲座的形式。这样的形式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通过汇报的方式向指导教师展示论文研究状况, 另一方面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论文写作进程监督作用。同时, 在这一阶段也是新一批低年级学生介入无级差讲座的阶段。新一批低年级学生在这批学生的论文撰写阶段进行过程中又可以通过参与旁听、参与讨论的形式, 了解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

3. 4 论文完善阶段

论文完善阶段是在学生完成初稿撰写基础上对论文进行完善修改的过程阶段。论文完善阶段旨在优化毕业论文内容、规范化毕业论文。在介入时机上, 论文完善阶段可以选在大四学年第二学期来进行。在此阶段的参与形式上仍然以学生汇报讲座的形式进行。由于在这一阶段同时将新一批学生引入选题指导阶段, 因而论文完善阶段会同时针对新旧两批学生展开指导。但对指导教师而言, 毕业论文指导活动将在把控高年级学生毕业论文修改完善的同时, 更侧重于新一批学生的论文选题指导。

综合上述毕业论文的阶段性安排可见, 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的指导模式重点其实在于树立“自学 + 指导 + 演练”的阶段循环学习与教师PDCA论文质量循环控制的双循环运行机制。这使得无级差讲座指导模式既吸收了群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的优点, 实现了受指导学生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以及相互监督的目的, 又通过讲座式研讨形式, 增加了受指导学生的非淘汰性环境压力以及调动了受指导学生的写作主动性及创新性。

4 运用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应注意 的问题

4. 1 突出重点, 抓主要环节

尽管无级差讲座式指导模式在阶段安排上包括四个阶段, 但对于学生而言, 每个阶段的任务要求并不相同。因而, 对于指导教师而言, 指导工作的重心也存在差异。从阶段性安排来看, 每届学生的辅导重点阶段在选题确定及论文撰写阶段, 事关学生论文的可行性及研究展开, 故也是指导教师的主抓环节。而且指导教师通过主抓这两个阶段指导工作, 在无级差讲座的形式下会为低年级学生提供参考和借鉴。特别是在论文撰写阶段的强化指导有利于低年级学生论文对研究方向的探索。

4. 2 做好不同年级间学生共同参加讲座的时间协调工作

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面临的一个突出制约就是不同年级学生参加讲座的人员集中问题。特别是学生在展开论文指导同时还面临专业课程学习任务, 且年级不同课程设置及上课时间存在差异, 无疑又为集中进行无级差讲座带来阻力。对此, 一是可以在课程体系上加入集体研修课程, 主动为无级差讲座的开设提供时间保证; 二是可以将教师集体活动时间与无级差讲座展开时间进行对接, 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及时安排汇报讲座; 三是充分利用其他非排课时间安排汇报讲座。

4. 3 合理发挥指导教师在无级差讲座中的作用

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倡导学生主讲、同辈学习方式, 通过学生自我学习、相互促进、自我完善来完成毕业论文写作。这就要求在实施无级差讲座过程中, 指导教师应当避免传统指导模式下“一言堂”的指导方式, 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发言, 推动学生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 无级差讲座指导模式下, 指导教师应减少对学生研究问题的结论性发言, 增加对方向探索、研究内容的提问性发言, 增加论文的研究方法、方向的引导, 减少论文的定性观点阐述, 增加学生在无级差讲座中的积极主动作用, 弱化指导教师在论文指导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4. 4 强化执行毕业论文写作要求

无级差讲座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同样倡导毕业论文写作的计划性及规范性。因此, 在实施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时, 一方面要强化毕业论文写作进展的时间要求, 以保证讲座汇报及论文写作能及时展开。而另一方面要强化毕业论文写作的规范化要求, 坚决制止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出现“以后再改”、“先姑且这样”等写作心态。

摘要:结合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实际, 提出了消除年级差别, 引入学生主讲的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 并就新模式运行制度安排、阶段性实施设计及运用新模式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框架构成及指导意见。

篇5:黄永松:永远的《汉声》

黄永松认为,以四书五经等传世经典为代表的大传统文化(也称“雅文化”)只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民间文化所代表的小传统文化(也称“俗文化”)同样重要。所谓俗到极致就是雅,雅到极致就是俗,只有做到雅俗共赏,才能真正了解中国文化。而中国文化中衣食住行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会让读者更感兴趣。因之,见证、记录、保护和抢救即将流失的民间文化,就确定为《汉声》的使命。从创刊到今天,从台湾到内地,四十多年来,《汉声》只做一件事:记录中国民间传统文化。

深入民间,是黄永松持之以恒的工作方式。《汉声》以“民间文化”“民间生活”“民间信仰”“民间文学”“民间艺术”5大种为立体框架,建立了涵盖10个类、56个项目及几百个目的中华传统民间文化基因库。《汉声》坚持采集的民间文化,一般要具备4个条件:首先是做中国的,不做外国的;其次是做传统的,不做现代的;再次是做活态的,不做消失的;最后,最基础的是做老百姓的。黄永松率领他的团队寻访台湾和大陆乡村,几乎走过每个有着活态民间文化的地方,以一本《汉声》杂志为载体,记录传统工艺的现状、技术和历史,承接中华文化的传统与现代。

每一期《汉声》都有一个主题。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福建土楼、贵州蜡染、惠山泥人、陕北剪纸以及风筝、面食、年画、中国童玩、中国女红……读者想到和想不到的题目,都为《汉声》的详密的选题覆盖,成为一个个专辑,每一个题目都别有洞天。但是,不少原生的聚落、传统民间手工艺未能敌得过时代的浮躁,正从生活中渐渐消失。大多数时候,记录者只能是见证工艺消失的过程。所以,黄永松一直采用田野实际调查与摄影并陈的手法,去抢救濒临灭绝的民间文化遗产。《汉声》的每一个专辑,都是一种民间传统文化的“全记录”,要拍摄完整的制作工艺,并要记录制作流程中的每一个步骤。

无锡惠山泥人是原生态原真的艺术。惠山泥人里最绝妙的是手捏戏文,人物形象取材于京剧、昆曲以及地方戏曲。捏泥人需要两人无间合作,一人捏塑,一人彩绘。记录时一张一张拍照,仅整理出的工序照片就三千余张。泥人一条街的变迁这个项目,《汉声》持续了8年才结集成册。

“山西面食”专题是黄永松2004年主持进行的田野调查。一路问面、观面、记面、讨面、食面,不仅了解与山西面食有关的民间习俗,还采集了110种原汁原味制作面食的手艺,如平遥面疙瘩、太原馒头、丁村花卷等。各种面食的制作工艺拍摄完整,记录精确,并组织反复试做。

红遍世界的“中国结”今日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发掘人和整理人就是黄永松。1976年,《汉声》刊登了一系列多方收集并经过整理、分析的中国传统结艺,描绘介绍了各种结的编制过程。过了5年,又出版了中国编结的历史及编结的种类、工具、材料、工艺,并给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结命名为“中国结”,续存了中国民间手艺的命脉。

台湾文化学者林文琪称许《汉声》,“不仅以内容获得美誉,装帧设计更是业内标杆”。黄永松说,《汉声》的设计,“我们是有感觉和感情的设计,不是套模式的。每本都有它的生命在里面,从最外表的封面,一直进到里面,是生生不息的循环”(《〈汉声〉编辑生涯讲座》)。

《汉声》的主题式的专题研究及报道,不拘形式,不依旧法,不循常规。每一期根据当期的主题特性进行设计,开本大小、封面版式、册数等全部可变,甚至出刊周期也会依据内容所需的实地田野调查及观察期程而适当调整。《汉声》突破定则,改写了杂志编辑出版的传统模式而领异标新。

《汉声》的封面饱含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但决不是传统的拷贝。诸如,《瓜瓞绵绵》中太极图的运用,《美哉汉字》中“龙”“凤”的亦字亦图,传统要素在这里被创造性地再现为现代新的设计语言,渗透入装帧的总体构思。黄永松说:“传统和时尚从来就不是剥离开来的,时代的发展一定是传统中有时尚,继承中有发扬。”(方小东:《〈汉声〉,连接传统与现代的肚腹》)

版面体现了书刊的整体艺术形象,是书刊装帧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汉声》的版面是传统与设计并存。《福建土楼》中叙述方楼到圆楼变迁的文字,不仅配以实景照片,而且有极具专业水准的建筑平面图、剖面图和细部图解。《曹雪芹扎燕风筝图谱考工志》中例图工细,色彩鲜艳,装饰排序富有韵律感。

杂志纸张的选择与印刷、装订的技术处理,《汉声》则根据不同的内容决定取舍。《陕北剪纸》中的剪纸选取了不同的色纸来印刷,还原了剪纸的原生态,饱含着稚拙之美。《蜡染》开启书盒的过程,就是重现蜡染工艺的次序。“小题大做,细处求全”,铸就了《汉声》主体鲜明而形式多变的艺术形态。

篇6:(永松)讲座古诗教学的指导研究

关键词:因声求气,诵读教学,古诗词

“因声求气”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诗歌鉴赏理论。“声”指文字的节奏、音调平仄、押韵等; “气”就是指气势或语气,包含着人物的思想感情。“因声求气”就是读者通过反复朗读作品外在言辞的音节声调,从而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风格神韵。“因声求气”说正确地阐明了文学作品中声与情的关系,对中学语文的古诗词诵读教学有重要的意义。诵读是鉴赏古诗词的重要手段,学习古诗词作品,没有声情并茂的诵读,就很难体悟作品的内涵精神。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古诗词的节奏韵律、内涵趣味,从而理解诗意,感受意境,体悟情感,这才是古诗词教学的正途。

一、口唯心诵,感受作品的音韵流转

古诗词的节奏感和音韵美决定了朗读的重要性,富于技巧和感情的吟诵,能让读者和听众在音韵流转之间感受诗歌独特的音韵美,从而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作品的精髓。这就要求鉴赏者有一定的诵读技巧,掌握不同作品的语气、语调、节奏、停顿、重音等。豪放飘逸如《将进酒》,就应该读得慷慨激昂; 婉约缠绵如《雨霖铃》,就应该读得舒缓低沉。

在古诗词教学时,朗读水平高的教师可通过示范朗读教给学生诵读的正确方法,朗读水平一般则可播放音频资料或者请擅长朗诵的学生示范朗读。无论选择何种方式,都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诵读技巧,而不能让学生盲目地、随意地朗读。

以《声声慢》为例,我在教授这首词时,就特别注重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这首词的音韵美。这首词的音韵美主要体现在叠字的运用上,我在教学时首先以第一句为例对学生进 行诵读指 导。“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戚戚。”开篇便一口吟出七组叠字,其中“清”“凄”“惨”的声母是塞擦音,“觅”“凄”“戚”的韵母都是舌面元音“i”,这一组叠字的每一个字开口度都比较小,发出的声响细声细气,似乎让我们听到词人深长无奈的叹息。而从平仄和韵脚上看, “寻寻觅觅”的“觅”是仄声,急迫短促,仿佛心中有所郁结,所以只能吟半拍; “冷冷清清”的“清”是平声,鼻音韵,可延长节拍,以营造冷清孤寂的氛围; 而“凄凄惨惨戚戚”的“戚”古音是入声,押“i”韵,吟诵时可拖长节拍,表现出一种凄婉至深的情味。学生边听边尝试吟诵,兴趣盎然,并找到了词作后面出现的叠字“冷冷清清”,主动探究这句话的朗读要领。

如此,在反复诵读中,学生感受到词作的音韵流转,感受到词作所蕴含的凄惨愁苦之气,进入了主人公的情感世界,老师便无须再去赘述女词人的遭遇有多凄凉。

二、因声入境,品味作品的意象诗境

古人在创作时十分重视声音与意象的统一。刘勰曾在《文心雕龙》里提出“寻声律而定墨” “窥意象而运斤”,就是说作者心中的意象与合乎声律的语言文字之间是和谐一致的。可见,在学习古诗词时,如果能循声而诵,就能够通过文字的声音体察到作者心中的意象,进而进入作品的情境。

如何能让学生通过吟诵诗词进入诗境呢? 首先,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其次,要引导学生仔细品读关键字、关键词,通过意象来理解意境; 最后,还可以借助音乐、绘画等其他手段,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体会诗的意境。诵读是一种美的享受,这种美感在于读者能够从有限的文字生发出无限的想象,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各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使他们在诵读时,能够驰骋想象,全身心沉浸在诗词的意境中。

以《虞美人》为例,我在讲授这首词时首先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 “李煜,丰神隽逸,魂系诗书,仙品一般的人物,却被命运之掌推上乱世的前台。可怜绝代才子,遂成薄命君王。今天我们一同走进 这首流传 千古的《虞 美人》,去感受他内心深处悲怆凄婉的愁和刻骨铭心的泪。”然后播放邓丽君的《几多愁》,创设情境 ,酝酿氛围 ; 学生跟着旋律默诵歌词,在理解词作情感的基础上,学生自觉开始吟诵。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不知不觉进入诗歌所营造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受到感染,真切体会到诗人情感,并与诗人产生强烈的共鸣。之后,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其深刻的内蕴。

三、含英咀华,体悟作品的生命情感

诗歌是表情的文学,它的使命在于抒发各种各样的情感。如果在诵读时能准确把握诗人情感的起伏,根据情感的变化处理诵读节奏和声调高低,就能让学生在抑扬顿挫的诵读中不知不觉感悟到诗人内在的情感。

要读出情感,首先需要理解所读文本的情感。朗读需要依赖理解,朗读又能促进理解, “因声求气”指导下的朗读,既是读者理解文本的方式,又是读者与作者情感交融的过程。如果要读出感情,就一定要与咀嚼文字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关注语言本身,通过揣摩关键词,挖掘字词所蕴含的意义,体会作者的情怀。此外,知人论世也是理解诗词的基本方法,了解诗人的身世、处境和创作背景,进而体会到诗人在诗歌中传达的思想情感。再者,要注意把握诗词的意象特征,关注诗词的景物描写,“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常会借助景物来表达自己复杂的心绪,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因此,在学习古诗词时可根据景物的描写选择诵读的语气语调,让声韵的节奏体现情感的节奏。

以《念奴娇 ·赤壁怀 古》为例,我在教授这首词时,以吟诵涵泳、揣摩品味为主要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感受苏轼的感慨和情怀。首先让学生思考: 这首词描写了哪些景物? 构成一幅怎样的画面? 若你置身其中,你会产生怎样的感受? 这些问题旨在让学生初步感知意象,为“入情”打下基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感知这首词在诗词韵律上的特色,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体会和想象词人在滔滔江水前由古及今、由人及己的复杂情绪。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反复品读关键词、关键句,并展开相关的联想想象,披文入情,通过还原生活场景,品悟词人情怀。上阕,提示学生扣住“乱”“穿”“惊”“拍”“卷”等关键词,反复品读,力求突出景物雄奇壮阔的特点,感受苏词的豪迈之风; 下阕,抓住“笑”“梦”等关键词, “多情应笑我”,谁笑? 为什么笑?“人生如梦”,什么梦? 包含怎样的情思?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这些问题,就如同在和词人对话,学生也能够通过反复的吟诵、揣摩和想象来体会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和超脱旷达的情怀。

篇7:(永松)讲座古诗教学的指导研究

1. 把握诗歌的意境美,让学生开拓想象,发展其创造性

古典诗歌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感性形象。我们常说的诗歌的意境正是诗人的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形成的,它需要感性认识和情绪体验。诗的意境美是千姿百态的,有的雄伟壮阔,绚丽纤细;有的悲凉凄婉;有的豪放旷达;有的含蓄典雅,景象万千。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除了物还有蕴含其中的情感。因此,阅读古诗必须引导学生根据诗中所提供的信息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去。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就是一幅落寂单调的悲凉秋景,而它要表现的则是作者远在天涯、愁肠欲断的情怀。这个意境是通过枯藤、老树等 九个事物所感悟到的,这种感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启发学生想象,即让诗中景、诗中物、诗中人,在学生脑海中浮现加工,展现一幅立体的画面,引导学生步入 诗的意境,使他们如见其景,如见其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达到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

古诗中的想象当然也需通过学生的诵读来实现,教师大可放开手脚,让学生在读中译出诗文,对诗中的情与景进行初步 理解,然后,鼓励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对诗文不加限制的改写、描摹。那时那物那人那景那情就会跃然纸上,然后教师鼓励学生当堂竟说。如《钱塘湖 春行》一诗,有的学生这样描绘:春水初平的堤岸,春云舒展,贴近湖面,莺在有阳光照到的树上飞鸣,轻巧的燕子衔泥喃喃而舞,是春花初绽令人眼花瞭乱,是绿 茵的草长得可没马蹄……当学生能够当堂联想、想象到这样一幅生动的画面时便是入情入境了。如此诵读,学生既读出了画意,脑中展现了立体的图景,又用生动的 语言描绘出诗的意境,开拓了学生的想象,其创造意识也就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2. 把握诗歌的音乐美,让学生自主诵读,发挥其主动性

古典诗歌是富有音乐美的文学样式,它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声仄声交错组合,跌宕起伏,具有美的旋律和和谐的节奏。正是因为诗的语言凝练精辟,具有悦耳的音乐美,因此诵读就成了我们破解古诗的首要任务。

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或听读、或范读、或领读、或齐读。初步朗读,读准诗的节 奏,要求在语言层面上读通全诗,做到停顿正确。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 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正确停顿、富有节奏的朗读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赏析古诗的角色。当然,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诵读 方式,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进行科学的诵读指导。 读准诗句的节奏,有利于理解古诗的含义,读出语气和语势,则有利于体会古诗的感情和气势,表现出诗 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

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必然会被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欲罢不能,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的感知。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兴趣,而且为学生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把握诗歌的语言美、让学生背诵积累,增添其文化底蕴

古典诗歌是语言的精华。它凝练精辟、生动形象,往往一字千钧、震人心灵,留给读者许多想象的空间,鉴赏诗歌的语言,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天门中断楚江开”中的“开”等精妙含蓄的词语永远值得学生去揣摩、体味。

所以,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诵读的指导,在真正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前提下,把握诗的音乐美、意境美的同时,让他们熟读精背以至默记在心,最终完成语言积累和情感熏陶。 

篇8:(永松)讲座古诗教学的指导研究

一、教学目标要明确

实现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师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手段的利用、教学方式的选择和教学方案的设计。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学要达到三个层面的目标要求: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这三者缺一不可。依据这三方面的要求, 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 能正确理解诗词的内容;能结合相关的背景材料,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知识目标)

2. 能赏析诗歌的语言, 揣摩、推敲、理解作者炼字达意的技巧。 (能力目标)

3. 能从作家作品语言风格的比较中, 从音调、节奏、用韵三个方面去品味古诗词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二、学情分析要精确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他们的认知现状是我们教师教学准备的基础, 因此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必须明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省时高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初三学生应该说具备了一定的鉴赏古诗的能力, 再加上之前古诗词的系统复习, 他们是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的。我所面对的是强化班的学生, 与普通班的学生相比, 他们的基本功更加扎实, 对古诗的理解更加透彻, 接受新知识和新方法的能力也比普通班的学生要强, 因此我所准备的课堂内容较多, 还拓展了一些课外的内容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提升。

在上课的过程中, 和古诗本身相关的机械记忆性的知识点, 我都是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回顾, 以便加深他们的印象, 学生的发言也证实了他们对这部分内容掌握得比较牢固。而我本节课的重点是希望教会他们鉴赏诗歌的方法, 只要方法掌握了, 那么再难的诗歌也不怕了。事实证明, 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 学生掌握鉴赏方法的速度比较快, 一些抽象的概念有了具体的内容作依托, 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 整节课的流程很顺畅, 学生对于一些鉴赏时要用的专业术语也运用自如, 课堂的最后我还链接了几个课外的古诗鉴赏题, 学生答题的准确率也比较高。

三、课堂预设要合理

教学是一种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 教学的运行需要有效的预设。教师在上课之前要深入钻研教材, 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 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并把这些东西变成对教学有用的东西, 这是课堂生成的前提。

因此在上这节课之前, 我把初中阶段课本里所有的古诗和教材上的相关知识点都认真地看了一遍, 做到心中有数。这个过程非常有必要, 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够自觉地“求同”“存异”, 和单独教授每首古诗的过程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时候的复习、归纳与整理, 立足点更高, 将自己放在一个比较高的角度, 从高处去把握这些诗歌, 便于发现这些古诗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也便于从中发现规律和鉴赏的方法。

有的教师认为一节课不应该有预设, 否则整节课仍然是教师占主导地位, 学生仍然只是被动地接受。但我想教师在备课时, 还是需要有一定的预设的, 这里的预设不是单纯的准备好的剧本和模板, 而是在课前尽可能地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 减少低水平的“生成”, 激发高水平的精彩生成。

因此, 我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结合学生课中具体表现而选择预案、随即产生方案的弹性的动态过程。预设和生成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并非水火不容, 而应该是和谐共生的。

四、教学过程要科学

1. 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师生的情感交融相当重要。如果教师真正做到了与学生心灵相通, 那么学生肯定能在课堂上积极配合老师, 达到100%的效率。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 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 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 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由此看来, 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 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 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还要学会赞赏他们的付出所带来的微小进步及对书本的大胆质疑。

2. 课堂活动设计要有价值

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把学生放在首要位置, 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 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学生能回答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回答, 学生不能回答的, 也要循循善诱, 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启迪, 能力得到发展, 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差异, 如果没有对学生个体独特性的培养和发展, 是显示不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

本节课中, 我没有安排任何小组讨论和活动, 因为我认为这节课的内容其实相当于复习课, 学生对内容比较熟悉, 所以没有任何讨论的必要, 强化班的学生也不屑对这样的问题进行讨论, 他们所欠缺的只是从众多古诗中寻找规律, 学会方法。在讲课的过程中, 我所提到的每首古诗, 学生都能够很快反应过来, 让他们根据理论来找相应的古诗, 学生也能说出来, 说明之前的系统复习还是很有成效的, 大大提高了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而对于方法的点拨, 学生掌握得也很快, 通过个人的思考就可以理解, 完全没有讨论的必要。

3. 教学调控的有效性

本节课, 前面基础知识我讲得比较快, 再加上有幻灯的辅助, 大大提高了教学的速度, 后面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以及举例, 速度较慢, 留给了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 尽量让他们独立思考, 回答不全面的地方我再进行补充和说明。整节课的密度是比较大的, 课堂节奏比较快, 需要学生快速地反应出指定的古诗内容, 学生的有效注意时间比较长, 难度也适中, 前面基础内容比较简单, 后面拓展和提升的内容较难, 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他们乐于思考, 乐于找到问题的答案, 因为课前准备得比较充分, 所以45分钟得到了有效的利用。

4. 教学方法要灵活

课堂上发生教学低效的问题, 大多不是学生引起的, 而是教师不适当的设计或者不适当的引导形成的。优化教学方法必须注意, 教必须致力于“导”, 服务于“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强调启发式教学, 但启发式教学不是盲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而是通过揭示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的矛盾因素, 促使学生主动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人们往往误认为启发式就是“问答式”, 其实在实际教学中启发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如:目的启发、问题启发、形象启发、比较启发等, 最终是为了达到最优的启发效果。在教学中怎样在学生有限的知识基础上, 用大量典型的实例, 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这正是启发式的用武之地。

上一篇:同江财政专项资金拨付管理办法下一篇:两只小狗照镜子3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