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看电视百家讲坛观后感

2024-05-07

初一看电视百家讲坛观后感(精选9篇)

篇1:初一看电视百家讲坛观后感

“旧时行乐,曾想草草了此生;磨针石上,成就诗仙万岁名。”历史似乎在偶然之间树立了一个几乎轰动了整个世界的盛唐诗人。“酒如愁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他,才华横溢,“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孤高自傲,“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志存高远,“欲有剖符丹书之丰功,望有封狼居胥之伟业”。

可上天总是喜欢给人开玩笑。“明月是他的依托,美酒是他的慰藉,上天给了他天赋,却没有给他舞台。”他,这个象征着时代缩影的伟大诗人,终究只能空怀一腔报国之情却无处施展。“欲上青天揽明月,诗仙怎能圆此梦;大鹏直上百余里,仍需凭借一阵风。”他,一代诗神,虽有昭昭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然终被玄宗放金赐还。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仕途之路的不顺达,使诗仙不得不被迫另辟一条逃避现实之路。“入五寻仙,怎顾劳苦倦极,去名山玩游,恰似反璞归真。独坐敬亭山,斜看众鸟高飞,孤立去远;梦中游天姥,倾听熊咆龙吟,列缺霹雳。”诗仙走出了一条李白式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也在无意之中帮助诗仙敲开了与仕途之路背道而驰的另外一扇大门,成就了诗仙万岁名。“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最后诗仙的“欲有剖符丹书之丰功,望有封狼居胥之伟业”的梦想终归得到实现。 执着,只为心中那个遥不可及的梦;

奋斗,只为梦中的命题;

挣扎,只为昨天的悲剧不再重演。

老当益壮,宁移百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浩荡人生之路的目标也许只有一个,但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却可以有多种。

诗仙为我们走出了一条李白式的道路,值得我们去效仿。

篇2:初一看电视百家讲坛观后感

以前我都是不看百家讲坛的,时间太晚了。因为历史老师让我们去看,我就在网上挑了一期《三字经》解读去看看,这个我还是挺感兴趣的。也因为看了这期的百家讲坛,我才真正认识了《三字经》。

《三字经》和《百家姓》《千字文》共称三百千。而三字经用“经”这就体现了三字经的重要性。寥寥1720个字的《三字经》概括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及中国的传统文化。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和道家“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一代代君王粉墨登场、历史人物或血洒疆场,爱国情怀感动一代代炎黄子孙;或助纣为虐,遗臭万年!

其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句话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玉不琢不成器,出于《礼记》的《学记》。字面意思很清楚,一块玉石,如果不经过雕琢,它是成不了器的,也就是它不能成为一件玉器,它只是一块玉石。人不学不知义,人如果不学习的话,是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合适的,什么是不合适的。钱教授讲到君子拿玉,美玉来体现,来展现,或者来比喻君子所应该拥有的品德。所以古人经常用琢玉来比喻自己完善自己的修养,他使自己的修养越来越完善,就像雕琢这个玉一样,所以《三字经》用玉不琢不成器来做比喻。因此我明白学习像制玉一样,必须经过切磋琢磨的过程。所以《诗经》里面也有话叫“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而《三字经》所倡导的是,学习是一个过程,它像制玉一样,必须经过切、磋、琢、磨这样一个过程。

通过对钱教授解读《三字经》的学习,我明白了学习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需要我去切、磋、琢、磨,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人必须经历过勤苦才会有快乐,才会有成功遇到困难我也应该有不怕苦的精神,并把遇到的困难当做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打磨的过程。

关于百家讲坛电视观后感2

今年寒假,我为了增长知识,经常看《百家讲坛》这个节目。它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我们的知识,启发了我们的心灵,架起了通向百姓的桥梁……它带领着我们穿越时空,回到过去,让我们了解了我国5千年的历史,了解了古代伟大人物的故事,了解了我们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看了百家讲坛我明白了不少,本以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就是真正的三国,因为《三国演义》把东汉末年的战事夸张的淋漓尽致,自从听了易中天教授品论《三国演义》后才明白真正的三国并不是那么惊心动魄,只是少了几分精彩,多了几分阴险。

《三国演义》里把诸葛亮说成了一个神机妙算的智多星,关羽、马超等一帮文武双全的武武将成了诸葛亮手中的一线木偶,只需在危急时刻打开诸葛亮预先准备好的锦囊,依计行事,就能够安然退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而把那些文武双全的文臣武将贬得是一文不值。在《易中天品三国》中,易中天把三国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展此刻我们眼前,其实与其说诸葛亮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不如说诸葛亮是一个杰出政治家。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这些精彩的故事都是罗贯中为了使《三国演义》更加的好看,而胡编乱造的。

我觉得《百家讲坛》除了《易中天品三国》,还有更加精彩的评述,比如说刘心武的《揭秘红楼梦》;王立群的《品汉代风云人物》……这些都是大师级人物在百家讲坛上陈述自我的观点,并且有自我的观点来证实真正的历史。我渐渐喜欢上了历史,所以我就要尽量多看历史节目,来丰富我的历史知识!

关于百家讲坛电视观后感3

今天看了百家讲坛,这次王立群教授主要讲的是“合纵连横”,说实话,刚刚听到这个词的确有点陌生,下面,我就向大家来说说什么叫合纵连横吧!

合纵连横简称纵横,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苏秦曾经联合“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战国策·秦策》三),他游说六国诸侯,要六国联合起来西向抗秦。秦在西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与合纵政策针锋相对的是连横。张仪曾经游说六国,让六国共同事奉秦国。秦在西方,六国在东方,东西相连,故称连横。

讲一个关于合纵连横的典故吧。公元前3的一天,秦国的使臣张仪来到楚国,对楚怀王说:“秦王愿意和大王结成兄弟之国。大王如果能同齐国断交,秦国愿献地六百里,两国永远和好。”楚怀王听了非常高兴,便一口答应下来,并派使者同张仪一起来到秦国,打算接收土地。可是刚入秦国境内,张仪就假装从车上摔下来,称病不出,拒绝会见楚国的使者。楚怀王见秦王迟迟不肯献地,以为秦王担心楚与齐的断交不够彻底,于是又派人北上大骂齐王。齐王被惹怒了,坚决和楚国绝交,并且与秦国建立了联盟关系。当楚使再次向张仪索讨献地时,张仪却说:“哪有六百里地献给你们,一定是听错了,只有六里宽嘛。”楚怀王发觉上了当,决定发兵攻秦,结果受到秦、齐两国夹攻,楚国大败而归。接着,在蓝田交战中,楚国又被秦国打败,割给秦国两个城市。从此,楚国就一蹶不振。这就是张仪采用连横政策,帮助秦王离间敌国联盟,扩张秦国势力的典型例子。

合纵连横就是一种外交的国策选择,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其历史作用受到人们的重视,也是智慧的一种表现。

关于百家讲坛电视观后感4

这一次的《百家讲坛》让我有了很大的感悟。

《百家讲坛》是个好栏目。有时间会常看的。这天我看了百家讲坛,主要讲的是贞观之治之李世民夺位。

当时汉高祖时期,皇帝李渊治国有方,当时全国上下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时,李世民就起了夺位之心,他的第一步就是朝太子和齐王开刀,他设计计谋在玄武门把太子和齐王杀了。这就是所谓的玄武门政变。为什么当时皇帝不处罚李世民呢是因为他的声望太高了,杀了他天下就会暴-乱。杀了齐王和太子后,李世民就派他的一员大将去找皇帝要兵权。当时,皇帝和几个大臣在划船,看见一名全副武装的将士来到他的面前,就被吓着了,明白了此人的来意,但皇帝还是故作镇静地问他:你来干什么此人就说外面有人生乱,请你把兵权交给秦王,让他来统一安排,全部听从他的指挥,旁边两位大臣也帮李世民说好话,皇帝没有办法,也只有交了兵权。从而也把自己的皇位拱手相让了,因为当时兵权就等于一切,所以李世民就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皇帝。

李世民当上了皇帝,众说纷纭,有的说是他篡位,有的又说是继位。史书是史书,说法归说法,我认为李世民的做法是错的。因为他不就应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杀兄囚父。虽然他到达了自己的目的,却失去了手足、父子亲情。

百家讲坛一向是我比较喜欢的栏目。从纪连海的《正说和珅》到易中天的《品三国》。这几天我就关注着于丹教授的《论语》。

《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与他的弟-子的言行的书。孔子说,一个人要有人格的尊严他不提倡以怨抱怨因为冤冤相报何时了他也不提倡以德抱怨他说那是一种浪费是对人生的浪费试想,人家很对不起你,但是你仍然忍辱负重,还在那里对他人宽容,忍让,会让那人感到你是可欺的这样会让那个人瞧不起你的,你要用你的公正,磊落的人格,既不是德,也不是怨,要把有限的情感留在最有用的地方因为人生有限,生也有涯光明磊落才是你就应做的事情

于丹教授把孔子说的文言文给予大家解释得惟妙惟肖让人容易懂得为人处世道理,她讲述的人生哲理是我们需要明白的所以我认真做着笔记我需要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因为在我的面前总感到很困惑,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我真的不明白如何处理为好如今我找到了答案。

关于百家讲坛电视观后感5

今天,我观看了《百家讲坛》的王立群读史记的秦始皇系列。我觉得秦始皇之所以能统一天下的原因,是由许多人的智慧和汗水换来的,为秦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从秦国的祖先秦穆公开始,就一直在发动对外战争以及与六国的交涉。先王在百里奚、蹇叔的辅佐下确定了秦国的发展方向。秦国在向西扩张势力的同时也遇到了重重困难,苏秦的“连横”(苏秦起初以“连横”游说秦,但秦没接受,后以“合纵散横”对付秦)对付秦国的方法传入秦国后,令秦国束手无策,最后,由张仪出谋划策确立了“远交近攻”的长远战略方针,在战国末期,由秦始皇、丞相李斯、姚贾联合确立了统一天下的大计,并且这个大计与韩非之死密切相关,制定出“军事”“金钱”双管齐下的总攻略。用武力占领城市,用金钱收买他国重臣。秦王用这一方法只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就将六国统一了。

我觉得,秦始皇能成功地统一天下离不开一群精忠报国的文武大丞和谋士,王翦父子是战国中赫赫有名的两员大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他们不但精通用兵之道,也会一些谋略。正是王剪父子辛勤汗水,战国七雄中的五国都是被他们消灭,白起、张仪、百里奚、蹇叔、吕不韦、李斯等都是精忠报国的,为了祖国而不停奋斗精神的人。这让我想起我们伟大的子弟兵—解放军,正是他们保家卫国,抗洪行动圆满成功,抗震救灾行动成功落下帷幕,正是他们在那废墟中抢救出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在抗震救灾行动中人民解放军不顾地势的险恶,天气的恶劣,尽自己最快的速度抵达了难区。到达了灾区,也要日夜不停地移开沉重的石头,救出伤员,直到双手磨出了血,腿脚筋疲力尽,仍坚持在第一线,为的是救出老百姓。

篇3:初一看电视百家讲坛观后感

《百家讲坛》始创于2001年, 走红之前的它是纯粹的学术殿堂。杨振宁、丁肇中这些举足轻重的大家也曾在此纵横驰骋。当时的《百家讲坛》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是原汁原味的精英节目。但精英文化联系着小众人群, 小众往往意味着收视欠佳。低迷的收视成绩让还在成长中期《百家讲坛》濒临绝境。

2004年, 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让《百家讲坛》一跃成为央视十套收视之冠。节目组走瞅准时机, 放胆走大众化路线, 开始对相对生动的历史题材狠抓不放。于是一张窄小的讲桌上, 从帝王到贫民、从政要到诗人、从帝国兴衰到百姓生活, 五千年的历史轮番上阵。《百家讲坛》一时间变成一座时间瞭望台和历史评剧场。这实实在在让《百家讲坛》这个节目生动了起来, 但也让所谓的“百家”, 此时基本上演变为“历史”这一家。不仅如此, 这档以知识作招牌的精品节目开始有意无意地培养学术明星, 积极同商业化靠拢。而要学术还是要娱乐的严肃质疑则在收视率激增的欢呼声中被淹没。

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近期, 而且愈见严重。《百家讲坛》在内容上失去一档知识讲坛类节目应有的品质。节目的结构基本上形成定势:先由主讲人提出一个主干问题, 然后就这个问题, 不假思索地告诉大家《资治通鉴》上怎么说、二十四史上怎么说、野史上怎么说、民间传说又怎么说, 把这些话打成字幕, 配上轻音乐, 翻译成白话, 加上流行语, 最后问题常常没有定论, 节目草草收尾。如此一来, 《百家讲坛》的学术品质和人文理想基本上流于形式。与主题关系疏离历史悬疑、成王败寇、群雄纷争、乃至才子佳人、三宫六院纷纷成为噱头, 集体登台, 主讲人津津乐道。这样的《百家讲坛》更像是为“百家戏谈”。

《百家讲坛》这档具有精英品质的电视节目在追求收视率的大道上被迫穿上大众文化的花哨外衣, 直至放弃原本的涵养和气节, 顶着既不大众、又不小众的尴尬局面, 现在又面对收视率不断下滑的现实, 实在是电视文化的一种悲哀

精英文化走进电视本身就是一种高风险的举动。这与我国现阶段的人口素质、电视体制的不完善和节目自身存在的缺陷有很大关系。但国情和体制问题是根深蒂固的。电视精英文化要想生存, 必须担负起改良自身、适应时代的任务。

1、收视率不应成为万能

消费时代, 在电视大众文化的冲击下, 国内电视台在近年内实行“收视率末位淘汰制”, 这是无奈之举, 但这种制度对电视精英文化来说是不公平的。

电视媒介和受众的关系应该是双重的, 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 媒介应当对受众产生强有力的影响, 而这种影响, 也就是电视的社会价值所在。在我国当代, 电视精英文化不可能在收视率上超过大众文化, 但他们的教化作用是大众文化不可替代的。而电视若不能很好地发挥其教化作用, 任低俗文化无限度膨胀而精英文化愈加边缘化, 长此以往就必然导致一个电视媒体与受众品味与素质共同降低乃至整个社会文化娱乐化的恶性循环, 甚至引发民族文化的危机。因而精英文化不可或缺, 高品质节目不可或缺。

收视率不应当成为衡量节目素质的万能指标, 以应该对电视栏目进行动态评估和综合评价。我建议采用电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分类看待, 电视大众文化以收视率衡量节目成败, 精品节目的质量的高低则要从节目内涵和收视成绩两方面来定论。给在特殊时代下本来就处于劣势的精英文化一个公正的发展地位, 对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 都是很有意义的。

2、从精英文化到精品节目

精品电视节目不一定包含精英文化节目, 而电视精英文化节目要想抵御大众冲击, 保存长久的生命里和不败的文化尊严, 必须上升为精品节目。

精英文化节目先天具有较高的精神品格, 拥有打造精品节目的潜质。电视精英文化在保持其内容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 不能用大众节目的制作标准来衡量。在保存原有质量的基础上, 还要注重积极创新、与时俱进, 跟上时代才能贴近生活, 贴近生活才能有立足之地。

就《百家讲坛》来说, 它可以尝试跳出历史掌故的生动讲述、文化意义的通俗解读等套路, 寻找更贴近现实的主题。公众需要的不仅只是帝王将相的权谋故事与人生跌宕, 他们更需要知道在社会转型期如何寻求精神信仰、获得个人发展得更全面的知识。除了历史之外, 观众需要的是整个知识的海洋。

3、通俗化并非庸俗化

通俗就是在有所保留地接近大众、而庸俗是不顾一切地迎合大众。在消费时代, 精英文化必须抱着一种顺世的态度, 将人文精神、人文理想灌注于大众文化中, 将学术和科教通俗化, 才能实现电视精英文化的生命和品格共存。[1]

《百家讲坛》改革之初采用了一个就是通俗化的视角, 就是用通俗的语言, 通俗的比拟, 通俗的叙述方式, 提高观众的收视兴趣。后期过于强调通俗化, 把生活化和庸俗化的混为一谈, 导致节目品质和收视率的双重下降, 也自己陷入一个既不大众、又不精英的尴尬境地。

电视精英文化在贴近大众的基础上才有生存空间, 实现精英文化与平民视角的统一。离开了前者, 媒介产品便没了灵魂和方向;离开了后者, 媒介产品就会失去生存空间。

我们的时代是电视精英文化艰难生存的时代, 同时也电视精英文化不得缺席的时代。《百家讲坛》的崛起和败落都不是偶然的。从中我们能看出电视精英文化夹缝中求生存的艰难处境。但《百家讲坛》的蜕变至少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改良也好、创新也罢, 对精英文化来说, 丧失本性意味着丧失一切。电视精英文化存在的真正意义在于教化, 而不是迎合。

摘要:2001年, 年轻的央视十套推出科教类节目《百家讲坛》, 打的招牌是“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作为一档传播精英文化的科教类节目, 《百家讲坛》在十年时间里经历了沉寂中的迅速崛起和巅峰上的猝然低迷。在此, 我将对《百家讲坛》的发展经历提出自己的认识, 并且尝试着从《百家讲坛》的兴衰中形成自己对电视精英文化发展的见解。

关键词:百家讲坛,精英文化

参考文献

篇4:初一看电视百家讲坛观后感

[关键词] 教育 电视 节目 特点 定位

教育是立国之根本,如何办好教育是一个国家振兴的关键。每个人的发展都和教育息息相关,因此,教育不仅仅只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而是全民的责任,搞好全民教育,是我们国家在新世纪的重要使命。目前,电视媒体以其独特的魅力已经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搞好教育类电视节目,已成为教育传播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电视教育,由于它面对的是层次复杂的大众群体,如何在文化知识对接上既适应广大观众的观赏需求,又能兼顾学术品位,成为制约教育电视节目发展的关键问题。央视科学·教育电视频道,承担着弘扬中华文化,启迪人类智慧,探索世界奥秘的历史使命。《百家讲坛》节目在这一方面做得就很好,尽管一部分人并不认同,觉得是在炒作以提高收视率,然而在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上,《百家讲坛》功不可没。2006年,《百家讲坛》的收视率节节攀升,被评为年度十大优秀栏目之一,仅次于《新闻联播》,排名第二。从电视节目影响力测量要素[1]:公信力、工具性和观赏性三个指标衡量,《百家讲坛》确有其成功的必然。

一、《百家讲坛》成功原因分析

首先,它拉进了专家学者与百姓的距离。

一直以来,全国经典图书的出版发行业都濒临于滞销状态,很少有人去买一本自己看不懂的古书去读。而畅销的竟是那些少年作家韩寒、郭敬明,以及一些影星歌星出的书。中国的经典一度是被少数文化人解读的边缘文化。这种中国文化低靡的状态,实际上是中国人的悲哀。

而《百家讲坛》节目在不断地尝试摸索过程中,终于博得广大观众的好评。这曾是收视率排在末尾面临淘汰的节目,随着2004年的《清十二帝疑案》的播出后得到转机,又在2006年的易中天的品三国和于丹的《论语》心得的播出下达到收视高峰。随之而来的是,中国人开始掀起了经典热。一些经典名著以及专家的心得开始畅销。

显而易见,此栏目让人们开始重新认识经典,原来《红楼梦》、《三国演义》真是韵味无穷,《史记》,《论语》以及那些孔孟老庄都蕴含着生活的哲理,我们伟大的思想家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在今天以至未来都适用的哲学道理,他们是中国人永远的自豪,作为他们的子孙后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拜读呢?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不是只有几个人去研究文化,而是全民族都有一种研读文化的热情。《百家讲坛》之所以使很多人对经典文化产生热情,在于它不是那么严肃地说教,而是以通俗的语言,讲述意味深长的哲理。在网络论坛上,也有很多人产生了质疑,说《百家讲坛》不够严谨,没有新的东西,是老生常谈。然而,我们要考虑到它是面对大众的,它要对中国的老百姓负责任。它的作用更多的应该是引导,引导人们产生对经典的热情。

在日本人、韩国人都在研究孔孟老庄的时候,中国人却在读言情小说、看肥皂剧,这不应当是我们看到的,我们要看到一个智慧的民族,一个清醒的民族。正如西方的足球,西方之所以一直产生世界杯的冠军,在背后我们也看到了一个热爱足球的国度,很多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足球,并且有全民的足球运动场地。所以在那里孕育出一个罗纳尔多,一个贝克汉姆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它贴近生活,趣味性强。

在学者们讲授的过程中,他们不断联系现实的社会生活,同时在讲述过程中不断造成悬念,步步为营,从而引领观众的思维不断处于一种想要知道究竟的境地。它充分利用影视剧中不断设置冲突的方式而使人产生兴奋状态,这无疑能提高观众的兴趣,而决不是仅仅利用人的心理来骗取收视率。它的内容精辟而易懂,与生活的关系又十分密切,是它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什么大家都爱看《百家讲坛》呢?有的人纯粹是由于兴趣。一个人看一本书,是憋闷的,而大家都在看同一本书,其乐无穷,因为这样总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教义。有句古话说“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大家一起读书,而且是和学者一起读,何乐而不为呢?所以,《百家讲坛》激起了很多人读书的热情。中华民族历来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优秀传统。只是在社会的不断变化下,人们开始变得浮躁,所以,媒体要给社会营造一个读书的氛围。

央视科教频道作为全国教育频道的领头军,可以说它在引领教育栏目的时尚。究竟央视科教频道有哪些可赞之处,又有哪些不足之处呢?

二、央视科教频道优点分析

第一、它从日常生活出发,是老百姓的节目。有很多栏目,像《半边天》、《讲述》、《走进科学》等,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融入知识内容,使老百姓在看报道时学到知识,积累生活的经验。

第二、现实感强。它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奇异罕见的现象,并能像福尔摩斯断案一样,各个击破,从而得出结论。它的很多节目大多取自现实社会中活生生的事实,但却鲜为人知,从而让人们对自然有更全面的认识。有一期节目叫做《神秘的家族死亡名单》,讲述的是一种罕见的家族遗传病,在这个家族系统中,每一代都会有百分之五十的发病率,患病者在四十岁之前发病,发病后开始出现四肢瘫痪,最终卧床不起导致死亡。这一家族中有个人觉得奇怪,非要探个究竟,在走过了几家大医院后才查出什么病,并做出了合理解释。

第三、节目内容丰富。它总能给观众意想不到的精神食粮。央视的节目包含生活的各个角度。无论政治、法律、历史,还是电影、科技、保健,应有尽有,这是其他电视台所不及的。

虽然CCTV-10已经得到了观众的广泛喜爱,但它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三、央视科教频道缺点分析

首先,过于大众化。教育节目应该满足各个阶层的观众的需求,而科教频道的节目还没有明确哪些节目应该给高级知识分子看,哪些应该给普通群众看,哪些应给知识水平较低的偏远人群看。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节目都没有自己的特色,因为它们都是给普通大众看的,这样不利于高端的科学或者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本人认为应该适时播出一些国际科学的最新动态,以激发国人的科研热情。

其次,有些节目信息量少,缺乏自己的特色,像是新闻报道。有的节目,虽然在传播知识内容,但在叙述过程中,更多的却偏重于讲故事,并且不断设置悬念,使人更关注的是事情的发展而不是知识本身,有些喧宾夺主。其实,叙述故事能扩大人的兴趣,适当的穿插是能增强效果的,但长篇累牍地讲述故事而忽视教育节目的根本目标是不可取的。教育节目更应当围绕教育的特性展开,具有区别于其他节目的教育特征。

第三,科教频道人文类的节目偏高,理工类节目偏少。人与社会是分不开的,每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但自然科学的很多规律却能提高社会人的生存质量,丰富社会人的生活,带动社会的快步发展,这是社会竞争决定的。人与人之间存在竞争,扩大一点就是国与国之间存在更大的竞争,一个国家科技的强大与否决定着这个民族的生存命运。

总之,CCTV-10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已经播出很多优秀的电视节目,然而它也在不断成长,难免存在不足,希望央视科教频道的策划人员能及时和观众产生互动,制作出更加优秀的电视节目,以科教兴国为己任而不是为提高收视率而将很多节目办的大体上相似。

四、教育电视节目的定位

电视节目的定位取决于节目的基本属性,依据受众对象、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三个方面。[2]

教育节目的宗旨是通过传播具有教育性质的节目,来提高人民的综合素质。所以,教育节目必须具有很强的教育性。那么,教育类节目到底该如何定位呢?

第一、教育电视节目要因材施教,满足各类人的需求。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要满足不同人群的教育需求,如不同的人应当具备怎样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同时又应当具备怎样的社会道德。从大的方面看应该有德、智、体、美,对于不同人群是有不同要求的。所以它既要满足高等知识分子继续求索的需要,又要对广泛大众进行普及性的教育。同样类型的节目对于不同的人群要有针对性。

第二、教育电视节目要有更强的专业性。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强大支柱,提高教育水平,提高国民素质是一个国家的历史使命。因此,教育电视节目的制作目标不是为了提高收视率而一味迎合大众口味,从而偏离它的宗旨。教育电视节目,其内容策划必须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在此基础上展开有声有色的编制。像CCTV-5就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得到了观众的广泛关注。一个热爱体育节目的人不论什么时间打开电视机,总能满足他的需求。教育电视节目的取材应该是更加广泛的,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世界,因而就会不断出现新的知识和新的价值取向。教育节目既要能帮助孩子学习成长,又要能帮助成年人不断充实自己。

第三、教育电视节目要提高传播效果。

在智育方面,教育电视节目帮助不同文化层次的人获取知识。如何才能让观众更加有效地获取知识呢?由于电视具有单向传播性,不能得到及时反馈,所以,电视教学的效果很不理想。那么该如何弥补这一缺憾呢?首先,电视策划人员应当使得观众和电视产生交互。策划人员应经常调查观众对节目的反映,从而不断改进。其次,电视教学节目要有意识地重播,使观众理解深入或弥补由于错过而失去学习的机会。第三,电视节目应当发掘出那些适合电视教学的学科。一般这些知识内容不能难度过大,或者寻找一些更能通过画面来传递知识的内容。在德育方面,教育节目要加大力度宣传那些品质高尚的人的事迹,在当代,仍有千千万万的雷锋在奉献。教育电视节目应当使我们看完就能受益非浅,有的节目未必要每天都有,如果能在一周内有一两期而节目的质量却很高,这样也能使观众更加喜爱。因为高质量的节目总能使观众在期盼中得到惊喜。所以,教育电视节目要不断寻求最优的传播方式,办出自己的特色。

第四、教育电视节目要与时俱进。

人类社会时刻都在变换,因而教育的内容也不断随之改变。所以教育电视节目也应该迅速展示新的教育内容,传播新的教育信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当今社会发展之迅速决定了教育电视节目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既要传承古代文明,又要呈现最新发现,同时又要激发人们的主动性来提高自我。目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呈现多元化,为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教育节目更应当使人们的思维朝着一个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总之,我国教育电视节目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它改进的道路也很长,为了更加有效地传播知识,我们教育节目的策划者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并且要大胆尝试新的传播方式,从而获得令人欣慰的佳绩。

篇5:电视百家讲坛观后感作文

每天中午12点45分,我都会准时收看中央十台的“百家讲坛”。“百家讲坛”是由一些大师来讲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分析一些经典著作,告诉我们为人处理的道理。

我是在妈妈的强迫下看的,那时,我喜爱的动画片名侦探柯南》正在热播中,我自然是一万个不情愿,可是,妈妈可不管这么多,直接调到了十台,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没办法,我也只好忍气吞声地呆呆地看这“百家讲坛”。但是,渐渐地,我被里面的故事吸引了,从王立群读《史记》,我知道了一个朝代兴衰的历史原因有很多,明白时代是一步步前进的。从易中天讲诸子百家争鸣,我知道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等思想的具体的内容,虽然有些我还不太明白,但我一定会读读这些经典,吸取里面的精华。

从鲍鹏山《新说水浒》,我明白了故事中各个英雄人物性格的形成过程,在以前,我还只是简单地认为《水浒传》只是一本打打杀杀快意恩仇的书,通过鲍鹏山老师对里面细节的讲解,我知道了看名著是要细嚼慢咽地,里面108条好汉,个个性格不一,来历不同,作者能处理得这么好,每一个英雄好汉的性格形成的原因以及各自的归宿安排得合情合理,这是作者的高明之处,有时间,我一定再细细地咀嚼这部经典。从曾仕强教授讲胡雪岩的启示,胡雪岩能从一个放牛娃成长为一个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我明白了诚信是人的第二性命。从钱文忠老师解读《三字经》,我知道了四书五经的一些大致情况,以后,我也会慢慢地去读这些经典。

“百家讲坛”已经成了我的精神食粮,就像每天要吃饭一样,一天如果没“吃”,我会觉得心里空空的。里面讲解的一些道理,必定会使我受益无穷。我会一直看下去的。

关于电视百家讲坛观后感作文2

我对宋史很不了解,一次,我在电脑上搜关于历史的百家讲坛视频,看到了袁教师做客百家讲坛讲述专题《两宋风云》之《康王赵构》,听着袁教师精彩的讲述,这段历史一下子就迷住了我,也使我从中受益匪浅。

《两宋风云》这个专题给我们展现了从北宋靖康之变到南宋皇帝宋高宗禅位这40多年来的风风雨雨。在此之中,一个又一个精彩之幕不断上演。若将中华5000年的历史比作深蓝色的天空,那么这40多年的历史就是这广阔天空中的一颗闪亮的星星。看完了30集的讲述,不仅仅让我对宋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更多的了解,并且使我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40多年来,宋金两国虽有几次议和,但仍处于战争状态。一场场著名的战事令人拍案叫绝,一次次错误的决定让人嗟叹不已,一位位英雄人物在深入了解他们后,更使人顿生敬佩之情。教师说,事物就应一分为二地去看待。虽然诸位人物身上有许多的缺点,但我们更应懂得汲取其中的精华之处。正如《论语》所讲:“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宋高宗的朴素节俭,秦桧的富有心计,岳飞的忠心、勇敢,韦贤妃的冰雪聪明,都是十分值得我们去认真体会和学习的。

两宋风云只是历史长河中的短短一瞬,仿佛划破夜空的一颗明亮的彗星,让人感受到之中的悲壮,让人惋惜它的匆促。它虽然是历史中最精彩的一幕,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更应好好学习,实现人生的价值,并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于电视百家讲坛观后感作文3

一边品三国的历史真实,一边回想三国演义,很有意义。

曹操三颁求贤令,不拘一格,不拘小节,知人善任,善于重用和信任人才。这在中国皇帝中是少有的,终于为统一大业打下坚实基础,是有大功于国家和人民的。

至于道德,从秦始皇到慈禧、宣统,有哪个是道德好的,这主要是帝制这种制度造成的。如果用同一的道德标准以及其于国于民的作为,将秦以来的皇帝分上中下三等。曹操大概可列上等之中级吧!秦始皇大概亦应不低于此等级。

曹操的案早就该翻了。

三国演义中的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蒋干盗书、庞统献计、借东风、义释曹操¨¨¨都是虚构的。是史无记载或移花接木¨¨¨。但这些都掩盖不了三国演义不朽的光辉,听讲不少人把这小说家言作必读的兵书。

凡口、隆中都在襄阳附近,刘备驻守凡口六七年,因此应是诸葛亮先拜访刘备,以后更有往来,这是有史记载的,刘当然知是奇才,但未到出山时机。到荆州将发生变故,当时刘备、孙权、曹操、孔明¨¨¨都应料到。在司马徽和徐庶的推荐下,于是就有了三顾,这有更多的史料记载。其中一顾二顾是否见面,不知道。但即便见了面,有什么好谈?关键是诚意和专用。到第三顾出了“隆中对”,从此君臣相依。

诸葛亮初出山,只是刘备的私人顾问,並无具体职务,不知是否有史料证实。那时徐庶还未走,不过亮初出山,表现平平。既未料到曹操另率轻骑占襄阳,大概也未在襄阳留侦察。曹知刘已走,从襄阳亲率五千轻骑日行300里来追日行十余里的刘备和十几万扶老携幼的百姓。刘备说:“夫济大事必与人为本”。坚持同行。途中刘派关羽率全部兵力万人先去江陵。如果能留下五千兵作断后或不让关去,都可打退曹操。但结果曹追到当阳,刘只能率数十骑逃走。这可能是初出山,无实战经验所致。到赤壁追曹时,又未派人守华容,让曹大笑而去。不过这些都无损诸葛亮光辉的一生。

三顾时刘备46岁。自桃园结义以来到赤壁大战,刘备这大半生都是寄人篱下,还看不到前途。常言道:患难见真情,一次二次是容易的,都大半生在患难中,刘关张的真情,举世无双。因此当关羽被害,伐吴是必然的,到托孤,给桃园结义划上完整的句号。

易先生认为:诸葛亮的空城计並未发生,而且于理不合。因为司马懿不敢进攻,无非是害怕城中有埋伏。那么(1)派一队侦察兵进城看看;(2)派神箭手把孔明射下城楼;(3)围而不打。何至于掉头就走呢?但兵贵神速,胜负往往在一线之间。既深知诸葛一生谨慎,自己又累败于他,一见有异常,先走为妙。三国演义的描述,是合情合理的。也许在退兵途中,想到上述三招,但也无必胜把握。比如派队侦察兵入城,此时从城墙上或城外突然乱箭射帅怎办?因此,不打无把握的仗,先全身而退是上策。

关于电视百家讲坛观后感作文4

百家讲坛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栏目。从纪连海的《正说和珅》到易中天的《品三国》。这几天我就关注着于丹教授的《论语》。

《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与他的弟子的言行的书。孔子说,一个人要有人格的尊严.他不提倡以怨抱怨.因为冤冤相报何时了?他也不提倡以德抱怨.他说那是一种浪费.是对人生的浪费.试想,人家很对不起你,可是你仍然忍辱负重,还在那里对他人宽容,忍让,会让那人感到你是可欺的.这样会让那个人瞧不起你的,你要用你的公正,磊落的人格,既不是德,也不是怨,要把有限的情感留在最有用的地方.因为人生有限,生也有涯.光明磊落才是你应该做的事情.

于丹教授把孔子说的文言文给予大家解释得惟妙惟肖.让人容易懂得为人处世道理,她讲述的人生哲理是我们需要知道的.所以我认真做着笔记.我需要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因为在我的面前总感到很困惑,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处理为好.如今我找到了答案.

其实,身为教师不光要看看。学生们也可以看看。

今天我看了百家讲坛,主要讲的是贞观之治之李世民夺位。

当 时汉高祖时期,皇帝李渊治国有方,当时全国上下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时,李世民就起了夺位之心,他的第一步就是朝太子和齐王开刀,他设计计谋在玄武门把 太子和齐王杀了。这就是所谓的玄武门政变。为什么当时皇帝不处罚李世民呢?是因为他的声望太高了,杀了他天下就会暴x。杀了齐王和太子后,李世民就派他的 一员大将去找皇帝要兵权。当时,皇帝和几个大臣在划船,看见一名全副武装的将士来到他的面前,就被吓着了,明白了此人的来意,但皇帝还是故作镇静地问他: 你来干什么?此人就说外面有人生乱,请你把兵权交给秦王,让他来统一安排,全部听从他的指挥,旁边两位大臣也帮李世民说好话,皇帝没有办法,也只有交了兵 权。从而也把自己的皇位拱手相让了,因为当时兵权就等于一切,所以李世民就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皇帝。

李世民当上了皇帝,众说纷纭,有的说是他篡位,有的又说是继位。史书是史书,说法归说法,我认为李世民的做法是错的。因为他不应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杀兄囚父。虽然他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却失去了手足、父子亲情。

这一年以来,我越来越喜欢看《百家讲坛》这个节目了,从中我学习到不少知识,尤其是我比较感兴趣的文学历史方面的相关知识,这让我觉得十分充实与快乐。这个栏目一系列节目的播出在社会上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尤其是易中天教授品三国、讲汉代风云人物都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讲课诙谐幽默,可以将比较平淡无奇的历史故事讲得绘声绘色,让人们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当时三国鼎立那纷繁复杂的历史时期,于是社会上出现了一大批“易粉”,我自己也快成为其中一员了,在迅雷上面下载了许多集《易中天品三国》系列节目,并且推荐同学也看看这个节目,结果反响都很好,看来一个好的栏目还是会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的。

真的希望会有更多这样好看的电视节目,让大家再看节目的同时能学习到一些知识,这对于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十分有帮助的!

关于电视百家讲坛观后感作文5

人与人之间需要真诚交流,家与家之间需要真诚交流,国与国之间需要真诚交流。如果我们处在真诚交流中,就会构成这温馨世界。

看了这期的《百家讲坛》真是感触良多。也让我们获益良多,记忆深刻。这期讲的“信”让我想起了书上的《期行》。而且钱教授也讲了这个故事。

现代人的怀疑越来越多,信任却越来越少。这是为什么呢?也就是因为“利益”这两个字了吧!

在诚信的背后藏着人的道德品格。但有人却因为“利益”抛弃了这高尚的东西。

街头巷尾都可以看见的小商贩,他们的不诚信相信你们也遇到过——什么缺斤少两,什么以次充好。这不正是遭人唾弃的吗?就是在这种小事上却联系着更重要的问题——诚信。

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一篇关于诚信的文章。讲的是一个小男 孩买苹果的故事。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买了两斤苹果,可当他埋头掏钱时,小商贩却从已经称好的苹果中拿出来一个。没想到小男孩离开不久后又回来了。正当商贩以为他是回来讨回那个苹果时,情节却来了个大反转。原来是小男孩发现商贩多给他找了一元钱,特意将钱送回来了。这篇文章通过小男孩和商贩的对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小男孩的行为不正是我们认为遥不可及又不愿为之的诚信吗?

其实诚信是源自你内心的选择,是别人无法决定和控制的。

“言而有信”“一诺千金”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但要做到却是很难。我们要做的不是一味承诺,不是一味追求名利和金钱。而是一个诚信的人。

篇6:看百家讲坛有感

今天,我看了百家讲坛,这次讲的这个人很刚直,外号叫“海笔架”,屡次罢官,屡次做官。这个人就是明朝的——海瑞。

这一讲讲到海瑞任命某间学校的校长,巡视大人来检查参观海瑞所管理的学校。大人一进门,所有的人都跪下,而只有海瑞不跪下,大人火冒三丈,按官府的道理他是要跪下的,海瑞则说:“这是书生之地,我是这里的管理人,我就不用给你跪下,而你才要给我跪下。”这下,大人很愤怒,把他的职位给免了,但是,没过几天,他反而升官了,是一个叫朱衡的人帮了他,这个人是个高官,他对海瑞以后的影响很大。海瑞当上了淳安县的知县,破案。这时候的海瑞,是带有同情心的人,他不想让一些案件一错在错,所以,就进行了细心的审查,结果,破了好几个案件,其中,有一个是十年的陈旧案件。首先,在断案技巧上,海瑞不能明察秋毫,料事如神。对于那些疑案,他并没有完全慎重调查,而是“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屈刁顽。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事在争言貌,与其屈乡宦,宁屈小民”。从封建道德观来看,它符合封建礼法要求。然而,从现代法的精神来看,无论屈谁都是不公平的。当然,这与封建社会的局限性是分不开的。海瑞与封建社会的另一个清官形象——包拯的差别十分明显。一个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一个是调动各种刑侦手段一查到底。在执法的严肃性上,海瑞远不如包拯,这也与二人的处世原则有关。

其次,在对待契约问题上,海瑞不顾当时的国情,片面强调要式主义,致使法律的执行陷入了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明代法律规定,贷款的利率不超过三分,不论借款时间长短,利息总数不得逾本金之半。法律的规定是十分明确与严格的。然而,到了海瑞那里,则要求争议的解决必须以书面契约为依据,这对于那些目不识丁的广大农民来说,无疑是不当的,但也看得出海瑞以是非为对错的原则。法律在海瑞的手里被人为地扭曲了。海瑞自己也承认,他所批准赎还的仅占全部典押借贷案件的二十分之一。对正常的经济秩序有所冲击。

在专制社会,百姓如何穿衣戴帽都必须由专制者来作主。在海瑞眼里,大门、轿子,包括衣服、宅第并非小事,而是关乎“贵贱”的大节。明朝开国之初,朱元璋就用相当大的精力制定了全国人民的房舍、衣冠制度,规定十分详细。具体到几品官可用红漆大门,几品官可做八抬大轿,在明太祖的诏令里规定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只是时间过去二百年,社会富庶,纪纲废弛,人们把这些烦琐的规定几乎忘了.然而,海瑞的到来,却让大家突然惊醒,自己原来是生活在错误和罪孽之中。每个人都知道,海瑞的行政方针非常简单,那就是,“按太祖的规矩办”。当初见长官揖而不跪也是为此。还没有到应天,他就已经宣布了自己的执政方针,不循常,不变旧。就是说,要全面恢复旧法,坚决不向人的惰性妥协。

坐在南下的小车上,海瑞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没想到在有生之年,他终于遇到了明主,遇到了贤相,终于成了执掌一方的封疆大吏,而且所辖是全国最重要的一个地区。他在乎的倒不是官位的升迁,而是终于有了全面施展自己政治理想的空间。他平生所学所思,终于可以充分体现在政治当中,他变天下风俗,致黄帝尧舜的梦想真的有可能实现。他怎么能不激动!他决心竭尽全力,排除任何艰难险阻,把应天治理得海清河宴.给全天下官员做个榜样.如果应天治理好了,那么,必然会影响全国其它地方,各地都会借鉴他的经验,那样,整个天下大治,岂不指日可待了吗?在他看来,做到这些,其实只需要一个字,就是“刚”。虽然还没有踏上应天地面.但凭多年的通遇和经验,他知道,他遇到的将是一生中最大的挑战。然而,他对自己的“刚’有充分的信心,在他看来,现在天下之所以这样千疮百孔,正是少了一个“刚”字。

事实证明,道学家海瑞是古今所有清官中最有个性的一个。只有他,敢公然辱骂所有朝臣。而朝廷虽然震怒,一时之间却无法处置海瑞。他要的就是人们的反感、厌恶、痛恨。他要让人们知道,虽然你们把我挤到这样一个闲职,我一样能让你们不舒服!越是老了,越是受人排挤,他的官做越是毒辣,越是苛刻,越是放肆。这里面,有一股莫名其妙的情绪。

篇7:从《百家讲坛》看文言文教学

衡钢中学赵月华

摘要:文言文教学方法历来传统、老套,课堂气氛沉闷、压抑,老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这种现象严重背离了新课改的精神,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心得体会整体感知 悬念故事穿插兴趣拓展提升

在历史的天空中,《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礼记》、《国语》、《战国策》等古代文学是一颗颗璀璨的星星,但是他们在遥远的天空却显得孤单寂寥,很多人没有感受到他们的温暖。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离我们太遥远,我们只能仰望,还是由于星光闪烁不定,我们捕捉不到它的光芒?是的,或许是年代久远,他们晦涩难晓,常常让人心存敬畏,望而却步。高中语文课本中选入了大量的古代文学作品,身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总想让这些散落在课本中的星星发出的光芒,射进学生的心灵空间,让圣人的光芒温暖他们,指导他们,但是,学生却觉得这些文言文面孔冷峻,不愿接近。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遇到了不少困难,一难字词理解,二难学生背诵,三难文言考试„„因此老师怕教,学生怕学,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变的有些枯燥,课堂气氛沉闷。怎样带领学生走进这座文学殿堂,让学生浸染古代文化时,传承文化遗产呢?

在百家讲坛中我有了惊喜的发现:借鉴名家阅读古代文学的方法和讲解的方式和风格,可以打破文言文教学的僵局。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曾播放易中天品三国,易中天把三国故事讲的通俗易懂,且

趣味横生,就是文学水平不高的普通百姓,也能听的津津有味。后来又播出了于丹谈《论语》,原本高深的《论语》在于丹的口中变得浅显易懂,品味起来味道十足,我觉得依然不过瘾,又买了于丹的《论语心得》品读,为什么如此深奥的文字他们能讲得如此生动呢?在寻找原因中,我找到了文言文教学的出路。那么如何让这些星星穿越前年的历史时空亮起来呢?

一、课前研读,读出自己的心得

回想名家的讲述,他们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活解文本,对原本深奥的文字用自己的话娓娓到来,他们的娴熟首先缘于对文本的熟悉,在对文本的研读中对知识有了自己独到的阅读体验,感悟。所以,要使自己的文言文教的精彩,首先要吃透文本,有些教师教一些课文,一看自己比较熟悉,书本往腋下一夹就走上讲坛;有一些老师匆匆读了一遍,教参一看就“胸有成竹”,走上讲台,殊不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文本还是一知半解,这样讲解起来只能干巴巴的,味同嚼蜡。对学生突如其来的问题,也不能应付自如,学生听的索然无味。要想像于丹那样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化难为易,深入浅出把古代圣贤思想的精髓传递给读者,只有研读文本。曾记得以前自己教《勾践灭吴》,给学生翻译课文,边看注解边翻译,讲得枯燥、乏味,我在台上“言之谆谆”,有的学生在台下“听之藐藐”,还有的学生“一心想着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以射之”,更有几个学生早就梦游周公去了。

二、整体感知,走出字词误区

名家们讲解,从来不会从字词入手,总是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说出整体意思,说出自己见解,再从原句中寻找依据,而现在的文言文教学,大致形成了几大板快:朗读、翻译、思想内容、结构层次、主题思想、艺术手法、拓展。在翻译中,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圈出重点字词,如有位老师教《屈原列传》,首先让学生圈出重点字词,再根据注释,自己翻译。有些学生一看一些很难理解的实词,觉得很难,束手无策,就失去信心。翻译的很累。教学进度极其缓慢,一小段文字花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耗时耗力,事倍功半。我们教师奉行文言文教学八字真经“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教法是否科学呢?看了《百家讲坛》之后,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我认为这种传统的做法使文意支离破碎,课堂教学变的一潭死水,毫无生机。那么怎样改变这一局面呢?借鉴名家的做法,应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用粗读和复述法组织教学,先对照注释,粗读文章,理解大意,传记文应让学生了解事件的经过,人物的性格,如《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散文,应让学生体会作者真挚的情感,如《项脊轩志》《祭十二郎文》,议论文让学生找观点,列材料,谈认识。如《逍遥游》,作者借小大之辨,把朝菌、蟪蛄和鲲、鹏,殇子和彭祖对比,表达出“圣人无己,神人无功,至人无名”的观点。让学生联系实际谈看法,通过讲让学生从整体上基本把握文章的意思和内涵。

夸美纽斯说“一切语言通过实践去学,比通过规则去学来得容易。粗读和复述就是最好的实践活动,通过整体感知,学生就会领会全文大意,就可以通过文意揣摩那些疑难语句的含义,通过句意把握那些

难解字词的意思,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这样既解决了学生对字词理解不透的问题,又避免了肢解课文的毛病,使课堂教学变的生动活泼。

三、巧设悬念,提高阅读兴趣

自宋代以来,说书在民间很盛行,说书人说到情节精彩处,观众兴致最浓时,把醒木一拍,留下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便停住了,把观众的胃口调的老高,对下回的分解非常期待。同样,易中天在说三国时,也利用了观众这一心理,常常巧设悬念,引人入胜。在课堂中,假如我们能很好的采用这一艺术,也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教《报任安书》中,我就是这样导入:我们大家都知道,司马迁留给后人一部53万字的煌煌巨著——《史记》,那么你知道他留给后人最后一篇文章是什么?这样就吊起了学生的胃口,接着我又说,司马迁留下这篇文字后,就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再也没有现身,是驾鹤西去了,还是淡然隐退?你们能从这篇文章找出蛛丝马迹吗?这样教师步步蓄势,巧设悬念,打开了学生的思维,课堂上不断闪现出思维的火花。

四、故事穿插,调节课堂气氛

翻开于丹的《论语》心得,你会发现里面有许多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旁征博引,帮助我们理解论语的内涵。如里面孔子提到交友一要“仁”,二要“知”,就引了晏子车夫的故事;为了阐述遇事要拿得起,放的下的道理,引用了“和尚背姑娘”的故事。这些趣味横生的故事稀释了《论语》的浓度,于丹像一位优秀的调酒师把一杯杯酒调

到恰倒好处,送到了观众的口中。观众轻松地品到了酒的醇香。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假如能适时引用故事,能增进对文章的理解,给课堂带来不少乐趣。如《鸿门宴》一文,我穿插“霸王别姬”“垓下之战”的故事,特别是那首小诗,“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项羽的性格品性,他不仅是一位豪气干云,勇猛过人的英雄,而且是一位柔情万种,情深义重的汉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饱含着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有一个小故事《邻居寡妇打枣》,表达了作者对贫穷百姓细致入微的关心,同样包含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这个小故事可以让学生进一步领会作者同情人民苦难,忧国忧民之情的深切。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课后去收集文言小故事,谈认识,当然小故事也不能与课文内容相差太远,假如对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没有什么帮助,也没有必要引用。毕竟课堂的时间有限,我们要追求的是有效教学。

五、拓展阅读,增强学生语感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仅仅依靠课内的文言文,还远远不够,教科书中的科目有如沧海一粟,每逢考试,必有选自课内的字词句和课外的文言文,因此,在平时学习文言文时,就要增加文言文课外阅读量。如古代人物传记和山水小品富含趣味和生活的哲理,对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很有帮助。高考就考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学生看的文章多了,实词虚词的用法自然就会了。

六、道理探索,提升自我认识

宋代赵普曾标榜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资治通鉴》的生命力也在于他的实用价值: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于丹的论语心得之所以有如此的魅力就是把论语的真谛——为人处世的道理告诉大家,教我们如何为人,如何处世,如何以一种更广阔的胸怀立足于世。这些文化遗产包含着丰富的哲理,文本中的很多课文也一样,这些哲理的光辉激励着我们,如《报任安书》告诉我们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应该正确对待生与死”,为了我们心中伟大的理想,我们可以忍辱偷生,这就颠覆了孟子所教给我们的“舍生取义”的儒家思想,那么究竟谁是谁非,学生心里自然有一杆秤。《齐桓晋文之事》教育学生“仁者爱人”,“孰能御之”,《师说》讲述了从师的重要性和老师的职责,“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一语石破天惊,振聋发聩。“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到现在还用它来给老师下定义。《谏太宗十思疏》告诫我们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竭诚待人,虚心纳见,这对我们今天的那些衣着追求名牌,目中无人,孤芳自赏的学生无疑是有教育意义的。

篇8:初一看电视百家讲坛观后感

为什么同是“讲授法”, 在《百家讲坛》的大师手中获得如此成功, 在我们政治课堂上却是如此低迷, 我们的政治课堂存在着怎样的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一、从教学理念看, 把讲授法等同于灌输, 忽视讲授法的积极作用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 就是一个源泉, 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达、鞭辟入里的分析, 入木三分的概括, 恰到好处的点拨, 把你带入瑰丽的知识殿堂, 开启心智, 陶冶情操, 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在《百家讲坛》中, 从形式上讲, 无一例外都采用讲授法。可是现场的观众都听得是聚精会神, 经常沉醉于主讲者的精彩讲授之中。

但许多政治教师对这种教学方法的理解过于简单和片面, 把讲授简单等同于灌输, 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讲得多了就违背了新课改的理念, 致使需要重点讲解的不敢多讲, 甚至有些该讲的也不讲了,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实际上, 作为历经了几千年教学实践未被淘汰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是有其存在价值的, 关键在于如何把这种方法用好。叶圣陶说:“讲当然是必要的, 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和怎样讲。”当下政治教师恰恰不在“如何讲”上下工夫, 本末倒置, 致使政治课堂过程索然无味, 无法吸引学生, 导致教学低效。

二、从教学组织看, 追求课堂的形式互动, 缺少师生的情感交流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指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的传递, 教育之为教育, 正是在于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 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 而是把人们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

在《百家讲坛》中, 主讲人不曾与观众互动, 没有合作与交流, 没有谁是主导, 却通过自己对传统文化道德的理解, 传承给观众的是一生受用的东西, 使观众的心灵得到净化。我们可以看到, 于丹老师解读《论语》时将全身心浸入其中, 把自己的人生经历、人生追求、人生感悟融入其中, 把古人和今人的距离拉近, 真正做到了“以作者之情化为自己这情, 以自主之情点燃观众之情”, 共鸣便自然产生。

但是, 许多政治教师对于师生互动的实质缺乏理解, 多停留在字面意义上、形式上。表现为:大多数教师不分析教学内容与对象, 在课堂上跟风式的采取讨论法、活动法, 教学从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满堂动, 课堂对话方式多了, 课堂之上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甚至热闹非常。但这种追求提问的数量和课堂气氛热闹的教学行为, 除了让学生觉得好玩之处, 对于增长知识, 提高智慧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因此, 要通过师生心灵的共鸣, 情感的共振, 使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体验教师的言行, 从而产生感动内在世界的积极情感, 在其以后的生活中, 使之外化为行为, 完成教学共鸣从内悟到外化的过程。

三、从教学内容看, 教材处理不得法, 教学准备不充分

《百家讲坛》之所以成功, 是与主讲人在节目录制前的精心准备分不开的。他们深入浅出, 活解文本, 对原本深奥的文字用自己的话娓娓到来, 他们的娴熟首先缘于对文本的熟悉, 在对文本的研读中对知识有

丹老师了自己独, 到的阅读体验从教学内容的熟, 悉感悟、语。言的像于看锤炼整、衣、着的准备等案例的设计, 、都做到心中有数到最佳心态的调, ︽进行细致周到的策划。百但是如何处理, 教材现在, 并存在两种错误倾许多政治教师不知道家向响动:学, 课一生堂是的中许学依多习然教兴是师趣“受和满积“堂极应灌性试”, , 教无课育法堂”气调影在讲氛处认与理为, 教效偏学果离要低三回迷维。归教生二学活是目世对标界教。就材很是进多说行教教随师意政︾坛中漫讲学中教师, 更有教师任意增删可以任意脱离教材, 教学内在课堂治反容。文因此, 政治教师必须要以高度的/杨课思责任感对待每一节课前的准备工作, 重视每, 一堂课的每一要认真做好课健堂讲个环节彩, 堂堂, 能感动树立“课”堂教学的教学理, 念课, 创造真课有精教授四正的优质、课堂从教学。语言看, 单调乏味、毫学法苏无生趣, 缺少幽默风趣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中

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的利用时间我们深信, 的重要条件高度的语言”。教学中的幽修养是合理地运批判功能默语言具”有。在课堂教学“调整功能、中要注意尽激励功能和用量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 这样才能吸

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在比较轻松幽默的氛围中探讨所要学习的内容。

在《百家讲坛》中, 如果你细细聆听就会发现大师们很注意用时尚、新颖和贴切而幽默的词汇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调动观众的胃口。让观众

在轻松幽默的环境中来分享他的个性化的解读。比如:“刘备对诸葛亮的好, 好到让关羽和张飞觉得就像‘老鼠爱大米”’, “韩信, 你不是个厚道人”。“刘邦在多年征战中风餐露宿, 得个风湿性关节炎啥的, 那倒也是可能的”。这些语句的运用使他们的讲授变得幽默风趣, 让听课者有一种“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的感受。

篇9:王龙从:《百家讲坛》看文化创新

有论者认为,《百家讲坛》被观众冷落,主因是从“精英路线”转到了“学术娱乐”(按易中天的说法,这可以称作“学术选秀”),从学者的包装到利益的延续,在一个“娱乐致死”的年代,不可避免地庸俗化。

其实,早期的《百家讲坛》极富有感召力,它解读了霍金、杨振宁、童庆炳、叶嘉莹等名家的成功之道,客观地把他们的创新思维呈现在中国人眼前,因此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但匪夷所思的是,这些优秀学者的思想经常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制,与此同时,曲解历史的易中天和于丹却逐渐走红,这一现象令人错愕,用台湾教授傅佩荣的的话说“是干丹把我挤出了《百家讲坛》”。

傅佩荣自然是虚晃一枪,他未必不知道于丹没有“驱逐”自己的能力,他不认同于丹等人的口才和学识,更看不上那种迎合俗流,摒弃思想,追求娱乐效应的伪学术。但是,于丹和易中天的走红却使庸俗学术成了既定的套路,自此后刘心武揭秘秦可卿的风流史,王立群称刘邦双性恋,纪连海谈大禹婚外情,阎崇年滥读清宫花边秘闻,诸如此类,导致了《百家讲坛》越来越像“三无”(无学术、无学理、无学者)产品。

把高深的学术通俗化,并不背离学术研究原理,如《梁祝》、《天仙配》等传说,都是家喻户晓的故事,搞这样的学术没有曲高和寡之虞。但是,当主讲人把祝英台扮男装讲解为“读书权作为古代女子人权的一部分”,就因“太专业”而剪掉。“人权”,顾名思义是“人的基本权力”的简称,这是中国社会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却不知道为什么偏偏让一些人敏感,既然学者不能进行专业解读,就只能去阐述祝英台的春心如何荡漾……

客观地说,作为一种特定阶段的社会文化现象,《百家讲坛》几年的“讲解历史”带动了中国的“国学热”,成就了大批有见识的学者。南京大学的傅元峰,西北大学的李浩、“武大名嘴”赵林等,都是经过《百家讲坛》走进大众视野的。这倒不是他们也具有“超级学者”不同凡响的声望,而是他们站在了反对学术庸俗化的立场,对学术媚俗痛心疾首,尖锐提出了许多批评意见,由此得到了网民的支持。

当然,这同样也不意味着于丹等人就必须背负恶名,单从学术自由方面看,他们有鞫明自己观点的权力,至于能不能登上讲坛,则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众所周知,《百家讲坛》的定位是“一座让专家通向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这样的宗旨很堂皇,就像若干年来流行的“听证”,“质检”一样,表面上绝对无可挑剔。只是如此强势的媒体歪曲历史,造成的后果十分可怕,不仅导致了腐朽文化愈演愈烈,而且连公祭拜祖,修庙建宇也挂上了改革的杏黄大旗。如果这样的复古也算改革,那就只能让人们回到“克己复礼”的老路,最终使任何文化创新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上一篇:教师摘抄读书笔记下一篇:coffee生产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