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粗心的小耗子(绘本教学)

2024-05-07

中班语言活动:粗心的小耗子(绘本教学)(通用3篇)

篇1:中班语言活动:粗心的小耗子(绘本教学)

【活动目标】

①学会欣赏绘本故事,喜欢色彩鲜艳的图片故事。

②能够初步理解绘本故事内容,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够完整讲述整个故事。

【活动重点】培养绘本阅读欣赏能力,喜欢上绘本故事。

【活动难点】能够清楚、完整的表达绘本展示的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绘本教材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主角“耗子”

师:宝贝们早上好,今天老师要来考考小朋友,看看谁最先答对!‘两撇小胡子,尖嘴尖牙齿,贼头又贼脑,夜晚干坏事。’

幼:老鼠

师:小朋友真棒,一下子就猜出来啦!小老鼠还有一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耗子„„

对小老鼠展开讨论,谈谈小朋友眼中的小老鼠,把小老鼠的形象自然的呈现在孩子们的头脑中(这是已有的经验,孩子们很快就可以回忆起来)

二、绘本教学

开始《粗心的小耗子》绘本教学,从封面到尾页,一页一页认图,故事讲解。

绘本故事讲解中要注意引导幼儿对图片进行仔细观察,语言教学要以孩子们“说”为主,教师要学会设计有效的问题帮助幼儿学习绘本故事。

绘本故事教学的顺序可以是:教师引导下,幼儿逐页理解故事——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为主,教师帮助复述故事

三、故事再读

师:现在请小朋友来当当小老师,由你们来给大家讲讲《粗心的小耗子》的故事(请坐的端正,安安静静举手的小朋友来当小老师)

故事再读是对文本的再认,加深印象,表演也是孩子们语言发展、表扬的机会

四、给爸爸妈妈讲故事

让小朋友回到家后给爸爸妈妈讲这个故事,既是对教学内容的复习,再记忆,也是加强亲子交流的一种手段。

篇2:中班语言活动:粗心的小耗子(绘本教学)

【活动目标】

学会欣赏绘本故事,喜欢色彩鲜艳的图片故事。

能够初步理解绘本故事内容,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够完整讲述整个故事。

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重难点】

培养绘本阅读欣赏能力,喜欢上绘本故事。

能够清楚、完整的表达绘本展示的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

绘本教材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主角“耗子”

师:宝贝们早上好,今天老师要来考考小朋友,看看谁最先答对!‘两撇小胡子,尖嘴尖牙齿,贼头又贼脑,夜晚干坏事。’

幼:老鼠

师:小朋友真棒,一下子就猜出来啦!小老鼠还有一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耗子……

对小老鼠展开讨论,谈谈小朋友眼中的小老鼠,把小老鼠的形象自然的呈现在孩子们的头脑中(这是已有的经验,孩子们很快就可以回忆起来)

二、绘本教学

开始《粗心的小耗子》绘本教学,从封面到尾页,一页一页认图,故事讲解。

绘本故事讲解中要注意引导幼儿对图片进行仔细观察,语言教学要以孩子们“说”为主,教师要学会设计有效的问题帮助幼儿学习绘本故事。

绘本故事教学的顺序可以是:教师引导下,幼儿逐页理解故事——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为主,教师帮助复述故事

三、故事再读

师:现在请小朋友来当当小老师,由你们来给大家讲讲《粗心的小耗子》的故事(请坐的端正,安安静静举手的小朋友来当小老师)

故事再读是对文本的再认,加深印象,表演也是孩子们语言发展、表扬的机会

四、给爸爸妈妈讲故事

让小朋友回到家后给爸爸妈妈讲这个故事,既是对教学内容的复习,再记忆,也是加强亲子交流的一种手段。

篇3:中班语言活动:粗心的小耗子(绘本教学)

《世界真好》是大开本, 以暖色调为主, 色彩鲜艳饱满, 温馨浪漫, 各个形象刻画地栩栩如生。尤其封面那只毛茸茸的小老鼠, 长着圆圆的大耳朵, 细细长长的尾巴, 圆溜溜好奇的眼睛, 微微上翘的嘴角, 小爪子在胸前交叉, 可爱又逼真, 一副因好奇而欣喜的样子, 再加上丰富鲜艳的背景, 一下子便俘获读者的心。忍不住打开绘本, 跟随第一次冒险走出家门的小老鼠一起去探索世界。第一次见到世界的小老鼠对一切都充满好奇, 嗡嗡的蜜蜂, 金黄的、闪闪发光的花朵, 温暖的太阳, 明亮的蓝天, 飞起来比空气还轻的小天空———蝴蝶, 空中飞舞的小鸟, 说悄悄话的小草, 还有小雏菊, 蜘蛛网上闪光的露珠……

有没有跟这只小老鼠一样, 被这个美好的世界所吸引呢?读者跟着小老鼠进入一个清新自然、无忧无虑的世界。其实小老鼠看到的世界, 也是幼儿看到的世界, 也是每个成年人在幼年时看到的世界。但是匆匆数年, 很多大人忘记他们曾经是孩子, 因此这本书不仅适合孩子, 更适合成人。《世界真好》还传达了这样一个讯息:请以温柔的好奇对待这个奇妙的世界, 也借老鼠妈妈之口表达了人人平等的普世精神。幼儿对这本书的喜爱和理解程度超乎成人的想象。他们爱那只萌萌的充满好奇心的小老鼠, 爱那只去寻找小老鼠的老鼠妈妈, 也爱那个属于我们每个生命可以分享的世界。这个绘本跟中班的幼儿一起分享, 活动过程分析如下:

1. 活动概况

教师采用集体教学的方式开展绘本教学活动, 幼儿在地毯上围绕教师坐成半圆, 共有九名幼儿参与活动。教师采用绘本组织教学活动, 在活动中通过在白板上绘画帮助幼儿回忆绘本内容。主要采取提问、猜测的方法开展活动, 幼儿参与性较高, 回答问题积极主动。

2. 绘本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实施

通过教师教案和活动前的访谈得知, 教师将《世界真好》划分为语言领域的活动, 绘本教学活动的目标如下:

(1) 能复述小老鼠探索的世界都遇到了谁, 认识了什么。

(2) 保持好奇心, 发现身边的美好, 感受到世界真好。

(3) 愿意参与活动, 积极发言, 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由活动目标可以看出, 第一个活动目标属于技能目标, 第二、三个目标属于情感目标。《世界真好》中有很多对话, 适合幼儿表演, 还有金黄的、明亮的、软软的等形容词, 是一本很好的语言领域的素材, 教师将其定位语言领域比较合理。如果教师在这些丰富的形容词上引导幼儿记住并使用, 丰富幼儿的词汇量, 难免落入故事教学、倾向于认知方面的俗套, 也埋没了这本美好的绘本。难能可贵的是, 该教师并未如研究者所料, 反而抓住了绘本的精髓:生命教育。通过声情并茂地讲述绘本故事, 让幼儿了解故事概况, 从而为将幼儿引向尊重生命、感受世界的美好奠定了基础。从整个教学活动来看, 基本实现了教师预设的目标, 幼儿能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说出小老鼠冒险之旅中遇到的所有事物和景象, 也对教师的提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个个高举小手, 争相发言。尤其在回答“什么让你感到温暖, 觉得世界真好”的问题时, 幼儿提及父母亲人, 小脸上洋溢着一脸的庄重严肃。那一刻, 眼前的每个幼儿都蕴藏着成人所没有料到的巨大能量。他们虽然不过三四岁, 但对爱的理解力、感受力令人吃惊。也证明了幼儿可以理解绘本故事背后蕴含的深层内涵。

3. 活动导入方式

由于该绘本是班里一名幼儿带来分享的, 教师在导入环节中直接出示绘本后, 告诉幼儿绘本的分享者, 幼儿对分享者道谢。然后教师展示绘本封面, 点读出图文作者、译者和出版社, 并向幼儿展示, 这一过程用时不长, 乍看无用, 实则向幼儿渗透一本书的封面构成, 让幼儿对书有进一步了解。接着问幼儿封面上的小老鼠在干什么, 表情怎样, 为什么开心等问题, 引发幼儿讨论, 从而引出故事。从幼儿的反应来看, 活动导入效果较好, 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同时也让幼儿学会感谢与之分享的人。

4. 教学方法的使用

在绘本教学过程中, 教师灵活的运用了提问法、讨论法、绘画法 (幼儿说教师画) 等教学方法。本教学活动中, 教师提问多达三十余处, 且多集中在教学后半部分。教师所提问题多是让幼儿发散思维的开放性问题, 共有19个开放性问题, 没有唯一答案, 幼儿可自由发挥。教师对幼儿的回答也多持肯定态度, 给幼儿以继续回答的信心。在教学活动的后半部分, 教师先提出几个与绘本内容相关的识记性问题, 带幼儿一起回顾故事, 并采取边回顾边在白板上绘画的方式帮助幼儿回忆和总结。再根据绘本生命教育的深层内涵, 提出系列开放性问题, 引导幼儿向感受世界真好的主题靠拢。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 出现幼儿的回答与教师期望不一致的情况, 教师曾尝试通过另一助教和自己的回答引导幼儿想自己的预期目标靠拢, 但并未成功。为此, 教师并未强制幼儿按教师的想法思考, 而是尊重幼儿, 跟随幼儿的节奏, 允许幼儿自由讨论, 将教学目标临时改为发现身边父母亲人的爱和温暖, 给幼儿极大地肯定和鼓励。此外, 教学活动中, 还存在11个是否型问题, 幼儿回答较好, 对中班的幼儿来讲, 略显简单。还有6个不需要幼儿回答的无效问题。

5. 延伸活动

上一篇:安慰男人压力大的美文下一篇:晚会获奖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