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十五”规划

2024-05-25

伊春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十五”规划(共8篇)

篇1:伊春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十五”规划

伊春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十五”规划

为充分发挥我市的生态和资源优势,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步伐,推进全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的优势与现状

(一)优势

我市开发绿色食品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和资源优势。一是伊春林区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等要素构成的生态环境优越,具备发展绿色食品的先决条件。二是山野菜、山野果、食用菌等自然资源丰富,生长面积广、蕴藏量大,品种全,品质好。三是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市委、市政府已决定把绿色食品业作为全市重点发展的“四大特色产业”之一,进行大力支持、重点推进,使之在“十五”期末形成全市的经济支柱产业。目前,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对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认识统一,有积极投入的热情。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建成了一批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有一批懂管理民、懂技术,适应食品加工业发展的人才。

(二)现状

我市绿色食品开发起步于1994年,“九五”期间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全市已有5户企业11个产品获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简称绿标)。已建成绿色水稻基地10万亩,大豆基地23万亩,芸豆基地2万亩;建成规模超300万袋食用菌基地5处,刺嫩芽采集基地1.25万亩。2000年,全市绿色食品种植业产量7.5万吨,销售收入13,895万元。绿色食品加工产量4.2万吨,创产值9,695万元。利税795万元。绿色食品增中值实现1.4亿元。同时,还建立了绿色食品专用肥料生产企业;有12家获绿标企业和拟申报绿标企业在北京、上海等设立了销售网点,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目前仍存在着生产规模小,企业分散,没有形成整体效益,企业及产品知名度低,管理服务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问题,需要今后加以解决。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九届二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产业产品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提出的“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方针,依托生态和资源优势,依据《伊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质量效益为中心,走产业化发展之路,推出一批绿色食品名牌产品,使我市绿色食品产业在“十五”期间实现跨越发展。

(二)发展目标

1、力争用5年时间,在全市形成以生态种植、养殖、野生资源采集、产品精深加工、销售为基本构架的产业化体系,绿色食品增加值达到7.8亿元,年均递增41%。

2、绿色食品基地:2001年,达到绿色食品种植面积42万亩(其中绿色水稻基地1处10万亩,绿色大豆基地2处28万亩,绿色芸豆基地1处3万亩,绿色油豆角基地1处1万亩),绿色食品产量9.9万吨,收入2.1亿元,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20%、32%和51%。到2005年,达到绿色食品种植面积72.4万亩(其中绿色水稻基地20万亩,绿色大豆基地40万亩,绿色芸豆基地5万亩,油豆角基地2万亩,绿色蔬菜基地5.4万亩),绿色食品产量32万吨,收入7.2亿元,与2000年相比,分别年均增长16%、33%和39%。

3、绿色食品加工业:2001年,绿色食品加工企业达到9家。绿色食品加工产量达到4.8万吨,产值达到1.3亿元,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17%、33%。到2005年,绿色食品加工企业达到21家,绿色食品加工产量达到11.2万吨,产值达到9.7亿元,分别年均增长20%以上。

4、绿色食品产品:“十五”期间,新增绿色食品29个(含有机食品)。2001年新增绿色食品5个,以后每年新增6个。至2005年全市绿色食品达到40人,其中农产品13个、畜牧水产品8个、山特产品17个、饮品2个。

三、发展重点和主要产品

(一)农产品

1、大米:以铁力市四宝米业公司为龙头企业。2001年,重新申报铁力市四宝米业公司的大米为绿色食品,加工绿色食品大米产量3.5万吨,产值5,600万元,利税400万元;铁力市及双丰、铁力局等地绿色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产量5万吨。2005年,全市绿色水稻种植面积20万亩,产量10万吨。

2、大豆及食用油:以嘉荫县绿色农产品公司为龙头企业。2001年,重新申报铁力市双丰浸油厂的为绿色食品,全市绿色大豆基地面积达到28万亩,产量2.8万吨,销售收入5,000万元。2005年,全市绿色大豆基地面积达到40万亩,产量4万吨,销售收入7,200万元。

3、杂粮:以嘉荫县绿色农产品公司为龙头企业。2001年,全市绿色芸豆基地面积3万亩,总产量3,000吨,收入720万元;2005年,绿色芸豆基地面积达到5万亩,产量5,000吨,收入1,200万元。

4、油豆角:2001年申报铁力局松涛公司的油豆角为绿色食品。2005年,全市绿色油豆角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加工产品100吨,创产值160万元。

5、速冻玉米:2001年,申报铁力局松涛公司的速冻玉米为绿色食品。2005年,公司生产绿色食品速冻玉米800吨,收入达到700万元。

6、蔬菜:“十五”期间,在铁力市、伊春区、友好区、新青区建立绿色蔬菜种植基地5.4万亩,产量11.7万吨,实现收入5,900万元。

(二)畜牧水产品

1、肉鸡:“十五”期间,申报友好肉鸡养殖加工总厂产品为绿色食品。2005年,养殖加工绿色肉鸡600万只。

2、林冠鸡:“十五”期间,申报铁力市四宝公司林冠鸡产品为绿色食品。以铁力市为重点,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绿色林冠鸡养殖。2001年林冠鸡养殖量发展到15万只,2005年发展到100万只。

3、大鹅:以桃山林业局为龙头企业。2005年全市发展到120万只,新建一条大鹅加工生产线。

4、肉牛:以朗乡局和铁力市农发牧业公司为龙头企业。2005年南部地区养殖肉牛发展到15万头,新建一条加工生产线。

5、鱼:“十五”期间,在嘉荫县发展一户绿色水产品生产企业,利用黑龙江水资源,发展名优特鱼种江水养殖。2005年,放养水面3万亩,绿色食品江鱼产量达到1,500吨。

6、乳品:“十五”期间,以铁力市盛中乳品厂为龙头企业。在铁力市发展奶牛8,000头,年产绿色食品奶粉6,500吨。

7、肉兔:“十五”期间,以友好翔宇肉食品公司为龙头企业,养殖肉兔发展到100万只,年加工绿色食品兔肉1,250吨。

(三)山特产品

1、山野菜:以山菜王公司为龙头企业。2001年,绿色食品刺嫩芽、黄瓜香加工产量1,045吨,产值1,550万元,利税282万元,建立刺嫩芽采集基地2万亩。2005年,刺嫩芽、黄瓜香加工产量达到1,600吨,产值2,350万元,利税235万元。

2、食用菌:在嘉荫县山珍食品有限公司、嘉荫县绿色农产品公司现有的食用菌生产规模基础上,2001年,申报朗乡绿色实业公司的香菇产品、五营林业局木耳为绿色食品。2001年,全市加工绿色食品木耳300吨,香菇260

吨,创产值2,690万元,利税300万元。到2005年,加工木耳1,800吨,创产值9,200万元,利税1,000万元。

3、刺五加保健茶:“十五”期间,申报哈慈保健茶厂、铁力局松涛保健茶厂的产品为绿色食品。到2005年,全市刺五加保健茶产量600吨,产值1.8亿元,利税2,200万元,建立刺五加采集基地10万亩。

4、人参:“十五”期间,申报铁力市桃山参药集团的产品为绿色保健食品。到2005年,人参制品产量250吨,产值3,750万元,利税320万元。建立人参基地200万平方米。

5、林蛙:“十五”期间,申报铁力局林蛙加工厂、铁力市神树野生动物研究所的产品为绿色食品。2005年,收获绿色食品商品蛙600吨,创产值7,200万元,利税770万元,全市放养面积36万公顷。

6、蜂:“十五”期间,申报铁力局松涛公司的蜂产品为绿色食品。2005年,绿色食品蜂蜜产量480吨,产值150万元,利阁30万元,全市养蜂8,000箱。

(四)饮品

1、矿泉水:2001年申报伊凌王矿泉水为绿色食品。加工产品3,000吨,创产值300万元。到2005年加工产品6,000吨,创产值600万元。

2、果酒系列:“十五”期间,申报五营果酒厂的越桔饮品为绿色食品。到2005年,产量达到 2,000吨,产值2,000万元,利税200万元。

四、组织机构

为了加快全市绿色食品开发,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绿色食品开发推进领导小组。

组长:李长祥

副组长:杨锡民金宗学

成员单位:市农委(市绿办、多种经营局)、市计委、市经贸委、市农业局、市资源避、市营林局、市畜牧局、市外经贸委、市工商局、市财政局、市技术监督局、市环保局、市人民银行、市农业银行、市工商银行。推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委(市绿办、多种经营局)。

五、推进措施

(一)规划建设一批高标准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化进程。充分利用我市林地面积大、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的优势,结合森林资源管护经营,发展绿色食品。在龙头企业建设上,要围绕名特优产品搞改造,上规模,鼓励规模小的加工企业向名牌产品生产企业靠拢,形成一批名具特色的龙头加工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要加快有机肥料,绿色饲料等绿色食品相关联产业的开发,以满足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的需要。加快建立健全科研、信息和技术推广等方面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实施市场牵动战略,着力开拓国内外市场。一是要利用新闻媒体及各种经贸活动和信息网络等,从宣传我市生态环境优势入手,全方位展示我市绿色食品,提高我市绿色食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树立小兴安岭绿色食品整体形象。二是加快建设牵动全市,辐射省内外的绿色食品批发市场。积极开发全国各大城市绿色食品销售市场,逐步形成产地批发市场与外埠市场相连接,联销经营与网络销售相结合的伊春绿色食品市场营销网络。三是大力支持发展经纪人队伍和各种形式的民间流通中介组织,培养一支营销人才队伍。同时,市绿办与有关部门协作,加强市场管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维护绿色食品知名品牌的市场形象,保护企业和消费者权益。

(三)加大科技推广力度,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十五”期间,要在山特产品人工驯化栽培和精深加工上实现突破。推广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利用技术讲座、典型示范等形式,培训绿色食品管理、生产人员。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市民的生态意识,认真贯彻《森林法》、《环保法》和《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保护和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四)加大资金投入,制定扶持政策,确保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金融、财政部门将加大对绿色食品产业的投入扶持力度。森工多种经营贴息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将重点用于绿色食品开发上。将积极向上争取绿色食品专项资金。重点扶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加工龙头企业建设。对新上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经过资源部门核准确定后可在前三年减免资源补偿费。对绿色食品申报费用、政府给予补贴三分之一。建立面向农户、职工,方便快捷的小额贷款制度,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五)实施品牌战略,改进产品包装,增强市场竞争力。强化品牌意识,叫响优势品牌,把优质品牌做大、做强,努力提高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牵动力。要适应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对包装、设计进一步规范化,体现绿色食品的特点,向中高档次发展,积极发展无污染包装物的生产和应用,确保绿色食品的内在品质和外部包装的完美统一。

(六)加强领导,建立完善的绿色食品开发领导管理体系。各县(市)、区、局要把发展绿色食品业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纳入日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设立绿色食品办公室,全面负责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综合指导,绿色食品的管理申报,开发项目的论证实施,绿色食品生产过程的监控,人员培训等。绿色食品办公室要与技术监督、环保、工商等有关部门配合,切实加强对绿色食品“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确保达到绿色食品生产的标准和质量。

篇2:伊春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十五”规划

(2009年至2013年)

http:// 2008-12-12 18:05:26 2008年12月13日 第502期 经济

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维护农业生产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结合实际,制定2009年至2013年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努力做大特色农业、做强品牌农业、做优生态旅游农业,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二、工作目标

到2013年,全市农业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农业综合效益明显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种养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到2013年实现农业总产值9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79元,年均递增分别都达6%。

三、主要任务

(一)发展特色主导产业。

——粮食。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县(市)建设,扩大推广以超级稻、优质杂交稻为主的水稻生产,确保粮食安全。重点发展春湾大米、石望甜玉米、春湾城垌香芋等名优品种。粮食种植面积每年保持在91.8万亩左右,并通过提高单产,使粮食总产量到2013年达到30.1万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发展到67.2万亩,总产量达到25.5万吨。

——水果。做大做强“中国马水桔基地县”品牌,同时,积极引进和推广适宜我市种植的皇帝柑、火龙果、十月桔等效益好、市场适销的水果品种,逐步形成水果生产区域化、良种化、标准化和产加销一体化的新格局。到2013年,全市水果种植总面积发展到61.5万亩,总产量达到42.3万吨,其中马水桔种植面积发展到16.5万亩,总产量达到21.4万吨。

——蚕桑。利用“中国蚕桑之乡”品牌,继续做大做优做强蚕桑茧丝绸产业。引进和推广优良蚕桑品种,强化合水、春城、岗美、潭水蚕桑生产基地建设,规范蚕茧收购流通加工秩序,做大做强蚕桑茧丝绸业。到2013年,全市蚕桑种植面积发展到10万亩,蚕茧产量达到1.8万吨。

——养殖业。做强做优“中国猪苗之乡”、“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品牌。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动物疫病防控、饲草饲料生产、畜(渔)产品安全等畜牧渔业支撑保护体系,巩固养殖业在我市农业经济的支柱地位。大力发展瘦肉型猪、优质山地鸡、西山羊、肉牛、罗非鱼等名优品种,并形成基地化生产,以保障畜(渔)产品有效供给、提高畜(渔)产品安全和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为目标,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全省肉食品生产供应基地。到2013年,全市母猪存栏量达到15万头,生猪出栏量达到100万头,肉类总产量力争达到10.35万吨,淡水鱼总产量达到3.95万吨。

——南药。打造全省南药基地县(市),重点发展春砂仁、藿香、穿心莲、淮山、沙姜等知名品牌品种,逐步形成春湾、春城及西山春砂仁基地;潭水、三甲藿香和穿心莲基地;合水、陂面淮山基地;双滘、三甲沙姜基地等五大种植区和产、加、销一体化的新格局。到2013年,全市南药种植面积发展到13.5万亩。

——花木。打造珠三角花卉苗木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县(市)。重点规划建设潭水、岗美、春城、合水、春湾等省道沿线特色园艺种植基地,形成花卉园林产业带。努力提高花农的组织化程度,加大科技投入,选育具有市场开发前景的新优品种,扩大栽培面积。到2013年,全市花木种植面积发展到5万亩。

——蔬菜。充分利用“无公害蔬菜”品牌,努力打造广东省蔬菜生产基地县(市),带动农民增产增收。按照“一镇一品”的目标,大力发展八甲唛菜、春湾苦瓜等名优蔬菜瓜果,逐渐形成春湾、石望、松柏等镇的春北片蔬菜生产基地;春城、合水、陂面等镇的春中片蔬菜生产基地;潭水、三甲、八甲等镇的春南片蔬菜生产基地。到2013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38万亩(复种),总产量达到36.6万吨。

——林业。巩固提升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市),发展现代林业。加强生态公益林管护,着力提高森林覆盖率,发挥生态功能,确保生态安全。加快发展商品林基地建设,尤其发展“名、优、特、稀”经济林。稳步推进集体林权改革,建设一批速生丰产商品林,提高林地生产效益,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林业用地面积每年稳定在383万亩以上。到2013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8.5%以上,确保生态公益林面积在121万亩以上,速生丰产林面积发展到82万亩,特色果茶药经济林面积达12万亩,建立珍贵阔叶林基地30万亩。同时,大力发展林产品加工业,提高林化产品档次。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完善森林资源开发保护管理制度。

(二)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加强城乡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争取2011年前完成全市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推进三甲河小流域山洪监测系统建设和漠阳江堤围建设。

——加大五大灌区(北河、西山陂、合水、岗美、响水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整合国土资源、水利、农业等部门对农业投入的资源,有计划、分阶段对上述五大灌区21万亩农田综合整治。

——采取有力措施,有效解决全市36.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加大基本农田标准化改造力度,按照“路相通、渠相连、林成网、田成方、涝能排、旱能灌、地力高”的标准,设立省级和地市级及市县级基本农田示范区,加快推进潭水、合水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建立30万亩稳产高产农田,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能力。

——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加快土地整理开发,增加耕地面积,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质量。

(三)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坚持“壮大现有的,培育本土的,引进外来的”原则,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扶持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强的龙头企业和龙头企业群,鼓励和扩大“公司+基地+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形成产业带和产业群,发挥规模效应。到2013年,全市各级农业龙头企业总数力争突破32家,带动农户11万户以上。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力争全市每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以上,每个特色产业要组建1个以上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利用广东一片天制药有限公司、广东绿业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嘉华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引导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公司与农户联合的“产、加、销”一条龙生产经营模式,延长农产品上市期和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重点发展荔枝、龙眼、南药、蚕桑、木材、淡水鱼、畜禽等产品的精深加工,并加快形成原料基地的集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确保原材料的有效供给。

(四)大力推进品牌建设。采取有力措施,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信息网络以及各种展览会进行包装推介,提高现有特色品牌农产品的知名度和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提升农民种养经济效益。积极开展名牌产品的培育申报工作,鼓励和帮助农业企业进行商标注册和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到2013年,力争新增省级以上农业名牌产品5个。加大科技投入,改造升级我市大宗优势农产品品种,全面提升名优品牌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五)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完善和升级改造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重点建设和完善春城、合水、春湾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岗美猪苗、圭岗柑桔、双滘沙姜等专业交易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强化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进入市场流通和各种违法经营行为。积极组织涉农企业参加农产品博览会、展销会、交易会,努力扩大农产品出口。整合建设阳春农业信息综合服务与交换平台。大力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强培训和指导,培育农村流通主体,到2013年,全市参与农产品流通经纪人队伍人数要达到8万人以上。

(六)强化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督。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全面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监督检查制度,建立农产品产地标识管理和可追溯制度。加快“动物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设和“无特定疫病区示范县”建设。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产品、重点单位进行专项抽查检测,确保将全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种养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场)、无公害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100%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

(七)提高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积极实施省人大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议案,完善农业机械化投入机制,大力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快发展阳春特色的园艺、畜牧、水产、林业、农产品加工机械。建立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和扶持发展农机大户、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加强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引进、推广、应用。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到2013年,全市农业耕种收割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58%以上。

(八)推动土地依法合理流转。加强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建立土地流转监管指导体系,规范土地流转手续,加强土地流转的协调,妥善解决“有地无力开发”与“有力无地开发”的矛盾。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对丢荒的土地实行集中管理,调整成片,以便转租和发展规模生产。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从根本上增强农民离土的安全感和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一是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落实。把各项农业发展指标纳入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并实行任期目标管理推动发展。二是切实加强领导。全市上下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配合抓的工作机制;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各镇(街道)也要形成“三农”工作机制,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三是充分发挥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干部作用,利用“五解五进”活动平台,引导广大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二)资金保障。一是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增加投入的有利时机,以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为主,努力争取国家和省重点项目落户我市,建设完善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二是市本级财政努力配套资金,每年安排支农资金保证不低于上总开支的10%,而且每年的财政增收部分开支向“三农”倾斜,并形成以工补农机制。三是发挥农村信用社作用,加大支农力度,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信贷资金保障。四是通过大力招商引资解决资金困难,利用我市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招引和承接产业转移,带动我市现代产业发展和产品升级。五是制定优惠政策,坚持“投资谁出,产权谁有,效益谁收”原则,引导和鼓励民间资金向“三农”特别是水利、道路等基础产业的投资,共同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资金保障。

(三)技术保障。一是健全科技网络,创新推广机制。按照“明确职能、理顺体制、创新机制、优化布局、精简人员、提高效率、完善保障”的目标稳步推进基层农科推广体系改革,充分发挥基层农科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健全市、镇、村、村民小组四级农科技术推广网络。着力改善推广条件,创新推广机制,积极与科研单位、农业大中专院校挂钩合作,引进先进适用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提升我市农科技术推广、应用水平。二是加强农科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农民素质。通过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等,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办法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农业科技含量,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大力推进农业信息网络化工程。加强农业生产、技术、流通等信息网络化建设,到2013年,全市每个镇(街道)的农技站和农村种养大户都实行网络化,并与国家、省、市、县的农业信息网联网。四是发挥品牌带动技术升级。充分利用我市马水桔、蔬菜、南药、花卉、蚕桑、速生丰产林、生猪等大宗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的标准化生产,带动我市大宗农产品的种养技术和产品质量全面升级。五是进一步扩大农业龙头企业的科技带动作用,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经合组织+农户”模式,促进广大农民在发展生产的同时提高科学种养水平,进一步推动现代农业建设。

篇3:伊春市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措施

关键词:绿色食品,措施,黑龙江伊春

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 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 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1]。发展绿色食品, 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发展绿色食品,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伊春市大力发展绿色食品, 现将其主要措施介绍如下。

1 加大新材料、新技术的普及推广力度

严格绿色食品生产技术, 并积极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如全市食用菌生产栽培点多面广,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搞好科技培训对促进食用菌的生产非常重要。应普及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技术, 要求生产者严格遵循食用菌绿色生产技术规程。此外, 企业实施标准的订单生产制度, 使食用菌生产农户有循可依, 避免无序生产, 促进食用菌绿色生产[1,2,3]。

2 建设高标准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十二五”期间, 伊春市农业投入的重点是开展农业商品基地建设, 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现阶段, 全市农产品种类丰富, 但却存在农产品销售困难的问题。秋季大白菜的价格降到0.2元/kg左右, 偏低的价格严重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 同时也抑制了农业发展。因此, 培育一批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及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企业非常必要。把过去用于农业生产基地的投入转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 按照不同标准, 实行区域布局的合理安排, 避免重复建设[1,2]。在城市郊区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可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优质的无公害蔬菜, 以满足城市居民的安全消费需求。

3 实施农业名牌带动战略

品牌是企业进入市场的通行证。企业制定和实施名牌战略是社会营销观念的必然要求, 也是企业立足社会、必要的经营理念。全市现已培育出林都山特产、九河泉大米等多个国家、省级名牌, 为全市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为进一步扩大这种带动作用的辐射效应,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大宣传力度, 鼓励一批企业走绿色食品发展的道路。同时, 政府还应该从政策上给予支持, 积极倡导企业走出去的战略, 如举行品牌洽谈会等, 扩大企业产品的品牌效应。二是加大企业品种开发。一方面, 企业要拓宽产品种类, 开展多种产品形式的经营;另一方面, 企业要深入进行产品的纵向开发, 提高产品附加值。如使产品由初级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分别向精深加工产品、有机农产品转变等。

4 加大农产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增加附加值

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增加值之比一般为2.3∶1.0, 我国平均为0.5∶1.0, 我国沿海省份已达到2∶1, 而伊春市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增加值之比仍处于较低的水平[4]。伊春市农产品加工转化程度低, 要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必定是今后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如该市的山野菜生产可在其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的环节上下功夫, 提高高产品质量, 提升产品竞争力, 促进全市绿色食品生产整体水平的提高[5,6]。

5 严格农产品规范化管理, 加强安全检测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是适应国内需求变化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 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制度和农产品市场的准入制度, 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保障措施。对农产品生产实行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 保护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生态环境, 防止生产过程中农业投入品的污染, 保障加工、贮储、运输过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 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放心的健康食品[7]。推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及其生产基地的认定和农产品的标识管理, 便于人们识别安全农产品、消费安全农产品, 从而保护消费者的根本利益, 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绿色食品[8,9]。

参考文献

[1]喻法金, 陈丽琳.湖北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1 (1) :26-29.

[2]李仕强.加快发展广西绿色食品产业的思考[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0 (5) :27-29.

[3]江西省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0 (5) :63.

[4]韩玉龙.关于建设绿色食品产业强省的思考[J].科技促进发展, 2010 (4) :183-184.

[5]张京善, 陈光华.商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建议[J].陕西农业科学, 2010 (5) :128-130.

[6]韩玉龙.关于建设绿色食品产业强省的思考[J].科技促进发展, 2010 (6) :313.

[7]徐金春, 朱成永.关于推进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思考[J].商业经济, 2010 (16) :14-15, 83.

[8]王德章, 李翠霞.中国绿色食品市场发展的特点、问题与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 2003, 17 (1) :44-47.

篇4:伊春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十五”规划

1.辽源市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采取的措施

1.1抓体系建设,强化事业发展的基础 2007~2010年,辽源市加大了绿色食品体系建设。下辖的两县两区都成立了绿色食品办公室,配备了相关工作人员,市县(区)两级专职从事绿色食品工作的在编人员22人。为了保证绿色食品产业工作的管理尽快实现由单一行政推动向行政推动与依法监管并行转变,市农委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整合资源,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纳入绿色食品办公室合属办公,增强了绿色食品产业质量监管力度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能力,使绿色食品产业工作在各个层面都有机构、有人员、有手段。农业系统内部也理顺了关系,加强合作,形成权责统一、运行高效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了农业行政管理、执法监督、检验检测、技术推广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支持和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真正形成行政事业共同推进,部门之间互相支持,系统内外紧密合作的发展环境。

1.2抓制度保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近年来,辽源市先后制定和出台了《辽源市绿色产业发展规划》、《辽源市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意见》。2007年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以市政府文件的形式下发了《辽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意见》。在《辽源市食品监管工作意见》中把绿色食品开发和监管工作纳入重要工作内容,明确要求获得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基地产品可以免检。东丰县、东辽县把开发绿色食品工作纳入到主要领导工作,年终考核。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市委、市政府把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规划纳入了《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经过5年努力,使绿色食品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支柱产业,到2010年绿色食品产业产值力争达36亿元。由于制度保障到位,市、县两级加强领导,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1.3抓科学规划,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 按照《辽源市绿色食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要求,紧紧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狠抓绿色农产品的发展规划。一是突出地域特色。以粮食和特产业为主;二是突出产业重点。开发具有市场拉动大、科技含量高、生命力强的产品;三是突出发展精深加工。通过科学规划和产业布局,已经形成了以德春米业集团公司、夏兴有机生态生物高科集团、天人牧业有限公司等绿色产业发展基地,带动了辽源市县域经济的发展,拉动了专业生产和就业,成为县级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和利税大户。据统计,到2010年底,辽源市的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年加工产值达20亿元。

1.4抓监督管理,确保认证产品质量 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流通领域是影响无公害和绿色食品质量的3个重要环节,辽源市通过抓绿色食品产业生产源头、绿色食品产业生产环节和绿色食品产业市场交易的监管,建立长效的监管机制,每年都开展绿色食品产业专项检查和绿色食品的复查换证工作。同时会同工商、公安、卫生、质监等部门,结合食品安全整治行动,加强对产品的抽检,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1.5抓配套服务,提高发展绿色产业的积极性 辽源市农委连续3年都以文件的形式下发了《绿色食品工作方案》和《农产品质量认证与管理工作方案》,要求各级农业部门将绿色食品开发工作列为中心任务,明确职责。市、县两级绿办每年都举办绿色食品产业技术培训班;每年都组织企业、单位申报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每年对绿色产业开发工作好的县、乡、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个人进行表彰。同时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协会。2011年年初,在市供销合作社、市财政局、市民政局的支持下,成立了绿色食品发展协会,大力开发绿色食品产业,推广应用新技术规程,优先发展协会的产品为绿色食品和无公害产品,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绿色食品产业中的作用。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整个绿色食品开发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了绿色食品又好又快地发展。

1.6抓市场培育,不断提升品牌价值 借助各类媒体,加强宣传,进一步树立绿色食品产业品牌形象;协助绿色食品产业认证单位开展贸易促销活动,积极参加由省农委组织的各类展会与洽谈会;研究市场准入制度,引导企业构建绿色食品专业流通渠道和营销网络。

1.7抓宣传培训,提高全社会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市、县两级农业部门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绿色食品产业知识的学习、宣传及贯彻落实;与农药经销商签定不销售国家禁止使用的高毒农药;大力推广绿色、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有效地提高了全社会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绿色食品消费意识。

2.当前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困难

2.1社会重视程度不够 生产者仍然片面追求产品数量而忽视产品质量;消费者虽然开始重视绿色食品,但消费意识和鉴别能力欠缺,且由于市场准入制度没有实施,很难体现绿色食品的优质优价。

2.2检验检测能力不足 农产品检验检测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技术手段,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性需从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到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测。现有的检测设备和手段落后,不能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需求,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整体水平偏低,监督检测力不足,限制了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

2.3资金投入不够 绿色食品开发工作经费不足,制约了其发展进程。示范区建设、标准制(修)订、检验检测、产品认定以及技术培训和信息咨询等方面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2.4人才缺乏 辽源市农业标准化人才匮乏,远远满足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需要。目前,从国家、省、市级到县、乡、村级还没有充分利用数量有限的农业标准化骨干人才,来培养大批农业标准化人才队伍,形成一条龙式的农业标准化培训制度。

3.对绿色食品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3.1加强领导,强化政策支持 市县乡三级农业部门要把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摆在突出位置,纳入重要日程。尽快明确和完善各级绿色食品产业工作机构,把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纳入工作业绩考核范围。抓紧建立“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推动机制,健全“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上下互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的快速发展模式,积极创造改革和发展环境。要把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作为农业生产性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与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创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农产品营销等项目直接挂钩,进一步挖掘农业系统内部行政推动潜力,合力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3.2统筹规划,加大资金投入 市县乡三级农业部门要制定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与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实施紧密结合起来,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将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品牌优势,同时把产业品牌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县级以上农业部门要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要求,将绿色食品产业工作经费纳入本级公共财政预算,统筹安排和增加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对现有财政支农资金,要优化资金使用结构,尽可能地向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倾斜。要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和社会资金向绿色食品产业产业投放,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3.3健全体系,强化队伍能力建设 体系队伍是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加快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各级农业部门要切实加强绿色食品产业工作队伍建设,充分履行农业部门的法定职责,使绿色食品产业工作的管理要尽快实现由单一行政推动向行政推动与依法监管并行转变。要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充实机构人员队伍,特别是要加强绿色食品产业执法队伍建设,提高依法监管能力,确保绿色食品产业工作各个层面都有机构、有人员、有手段。农业系统内部也要理顺关系,加强合作,形成权责统一、运行高效的工作机制。要加强沟通协调,充分调动农业行政管理、执法监督、检验检测、技术推广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支持和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真正形成行政事业共同推进,部门之间互相支持,系统内外紧密合作的发展格局。

篇5:长春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

为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切实将农业优势转化为工业发展的动力,扩大工业经济发展总量,提高工业经济效益,进一步增强支柱产业的优势带动作用和工业对农业的反哺效应,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特制定本纲要。

一、基础和形势

(一)基础条件

“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优势,培育了一大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农业产品由初级加工逐步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延伸,由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向国际市场拓展,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全市工业的贡献率不断加大,支柱作用明显增强,并呈现出较强的产业升级扩张态势。

1.资源基础

雄厚农业物质基础为农产品加工业的迅猛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市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的松辽平原黑土带和黄金玉米带,是国家重点商品粮食基地。全市耕地面积135万公顷,粮食商品量、粮食商品率、粮食人均占有量、粮食出口量四项指标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2008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85亿斤。其中玉米729万吨,肉类总产量193.3万吨。大量的农业富余产品,为农产品加工产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

2.产业基础

农产品加工业支柱作用日益增强,具备了一定国际竞争力。一是产值高速增长。“十一五”以来,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在东北四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1位,2008年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工业产值544.4亿元,占全市工业总量的15.51%,增速达到40.3%。二是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超过2000户,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76户,龙头企业带动功能增强。其中,大成集团是全球第三、亚洲第一的玉米深加工企业,皓月集团是全国最大的肉牛深加工企业之一,华正集团是全国最大的肉猪加工企业之一,德大集团是全国最大的肉鸡深加工企业,德莱公司将建成全国最大的鹅产品深加工企业,广泽乳业将成为全国最大的乳制品加工企业。三是产业链条不断拉伸。农产品加工业有效地拉动了种养殖业的发展,其中,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260万亩,大豆种植面积达到63万亩,肉鸡、肉牛、奶牛、生猪等标准化牧业小区439个。四是出口创汇能力增强。2008年我市农产品出口创汇额达到9300万美元,占全市工业出口总额的8.1%,其中,皓月集团、德大集团等100多种产品打入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

3.技术基础

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产品、名牌产品比例不断扩大。我市现有科研院所100多个,国家重点开放试验室19个。其中,与农产品加工密切相关的科研单位有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吉林大学、东北师大,吉林农大、省农科院、市农科院等单位,聚集了一批优秀研发人才,成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智力资源。同时,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加大新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力度,积极推行名牌发展战略。目前,肉类加工、精制米、玉米淀粉、烟草、乳制品等行业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其中,大成公司淀粉生产湿磨工艺、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谷氨酸(赖氨酸)生产工艺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全行业共有20个产品获得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其中,玉米淀粉、皓月肉牛、德大肉鸡等一批名、优、新、特产品有效地拓展了市场空间。

4.区位基础

我市地处东北平原腹地,是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四省的经济地理中心,道路基础设

施完备,辐射能力较强,传统的农业产业优势,构成了广阔的农产品消费市场圈,已成为全国农产品的重要集散地。同时,对日、韩、俄、朝等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强的农产品出口优势和市场辐射优势。

目前,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已由粗放型逐步向集约化转变,产业规模效应开始显现,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基础更加坚实,对全市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农产品加工业已处于产能积累到产能释放的关键阶段。但是,与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需求相比,我市农产品加工业还存在总量不大、整体科技含量不高、大企业集团偏少、市场开发力度不够、农产品加工转化程度低等问题。因此,依托已有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跨越发展,是实现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大市、工业强市转变的历史要求。

(二)面临形势

1.农产品加工业面临着加快发展的历史时期

今后几十年,我国将进入农产品加工业高速发展期。一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入一个新的需求阶段。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对农产品的需求层次进一步提高,正向营养、多样、便捷、安全转变。二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潜力和空间巨大,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率为70%以上,而我国仅有25%左右。三是国家把农产品加工业列为重要发展产业,今后五至十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将会持续高速增长,并逐步建立布局合理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格局。四是随着农业产业革命在全球范围扩展,世界农业将呈现新的发展态势,经济全球化、加工农产品消费持续增长、食品消费多样化已成为一种趋势,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2.国家政策引导作用将带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的优惠政策,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等一系列战略决策和相关政策将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

3.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正向安全性、营养性、健康性转变

一是由于近年来连续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国内外及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极为关注,因此,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及进出口环节上将采取更为严格的管理措施,农产品加工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产业化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二是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营养性、健康性将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因此,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市场需求将越来越大。三是各类功能性食品将得到较快发展并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四是方便快捷性食品将日益走俏,有向主流食品发展的趋势。五是各种高新技术已普遍应用于食品工业。

当前,国际市场处于调整时期,国内农产品加工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我们恰逢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难得机遇,今日的发展速度和推进力度,决定明日的市场份额和生存空间。因此,必须加大力度,推进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的提质增速,促进我市农业优势与产业优势的融合,抢占产业发展的至高点和战略主动权,使农产品加工业成为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二、目标和任务

总的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推进新型工业道路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科学规划,重视创新,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全力促进农业资源优势向工业产业优势转化,坚持总量扩张和优化结构、传统加工和现代加工、原料生产和集中加工、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相结合,面向两个市场,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积极发展以高科技为特征的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实现农产品加工优质化、终端化、品牌化、基地化、安全化,切实带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大力提升县域经济,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总体目标

1.到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350亿元,年均增长25。5%。其中:玉米工业产值达到700亿元;牧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540亿元;粮食、蔬菜、饮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10亿元。把我市建成国内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基地,打造成“中国食品工业名城”。

2.努力打造龙头企业,实现集群发展。基本实现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和产业化经营,形成一批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建成一批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其中,培育产值100亿级企业:大成实业集团、皓月集团。培育产值10亿级企业:金锣、德大、德莱鹅业、中粮、正业集团、吉粮、华润、成达、达利、天景、松源、成昌隆、鸿大牧业、广泽、四海、阿满、德翔牧业、隆源、百事、金源、上禾、汉德、新高、东旭、霞光、北康、维维。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及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延伸产业链条。一是以大成玉米为突破口,建立以化工醇为源头的化工产业集群,吸引下游产业和企业来长投资,构筑长春玉米工业城。二是突破传统屠宰加工领域,大力推进畜禽产业向下游延伸,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二)重点任务

1.玉米精深加工业。依托资源优势,以大成集团、中粮集团、天裕公司、大连松源公司、长春成昌隆新能源公司为主体,规划建设长春市玉米工业园区,形成玉米加工业集约式发展,年加工量达到1000万吨以上。大力开发生产以玉米为原料的下游精细化产品。重点是差别化聚脂、化工醇、赖氨酸、有机酸、淀粉糖醇、聚乳酸等深加工系列产品,同时,发展羟基丙酸和琥珀酸系列产品,逐步建成以玉米为原料的合成纤维、工程塑料和生态塑料的生产和加工中心。

2.畜牧产品深加工业。以皓月公司、金锣集团、鸿达公司、吉发集团为重点,提高肉鸡、肉牛、生猪、肉鹅、鹿产品加工能力,突出发展冷鲜分割肉、调理肉制品、熟肉制品,提高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和附加值,实现畜产品“变大为小、变粗为精、变生为熟、变废为宝”。推进梅花鹿产业园区、集中养殖区和科研园区建设,打造国家鹿产品加工基地。

3.乳制品加工业。重点发展酸奶、乳粉和功能性乳制品等。

4.饮料制品制造业。按照优质、低度、多品种、低消耗的方向,稳步发展啤酒和优质白酒,大力发展玉米饮料、果蔬汁饮料、天然矿泉水等产品。重点开发低热、低醇、功能、滋补、保健饮料。

5.油料加工业。以大豆、花生为重点,大力开发优质植物蛋白、多肽、异黄酮等深加工产品。实施高效、低耗、绿色生产,促进油料作物转化增值和深度开发,保障食用植物油供应安全。

6.饲料加工业。加快发展浓缩饲料和配合饲料,推动饲料品种系列化、结构多样化和饲料产品升级换代。

7.烟草制品业。充分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降焦减害新技术,重点发展低焦油、低烟碱、低一氧化碳的新产品,提升产品结构,逐步扩大一、二类产品在全部产品中的比重,其中一类产品比重要由目前不到2%提高到10%。

8.稻米、蔬菜加工。以吉粮、长粮、榆树禾丰、九台大禾、德惠上禾等稻米加工企业为重点,调整产品结构,培育扩大品牌产品,重点发展精制米、免淘米、绿色米、有机米和方便米饭;依托高榕、金源淀粉等企业,进行保鲜菜、速冻菜、腌渍菜、酱菜、脱水菜、果汁果酱和马铃薯制品的系列开发。

9.加强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加强乳制品可控奶源建设,督促粮油、肉及肉制品、乳制品、食品添加剂、饮料、酿酒、发酵、焙烤等行业重点企业,增加原料检验、生产过程动态监测、产品出厂检测等先进检验设备,特别是快速检验和在线检测设备。完善企业内部质量控制、监测系统和食品质量可追溯体系。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普遍按照GMP要求组织生

产。

10.提高带动农户和增强安置就业的能力。到2012年,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就业岗位75万个,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覆盖85%农户,农民人均年收入增加1000元。

(三)重点工程

1.大成实业:年加工225万吨玉米,生产100万吨化工醇和100万吨差别化聚酯项目。

2.皓月集团:100万张皮革及现代肉牛综合加工项目。

3.吉林德大公司:肉鸡屠宰加工项目。

4.金锣集团有限公司:300万头生猪和4500万只鸡加工项目。

5.中粮集团:淀粉、L—乳酸、聚乳酸项目。

6.吉林天景公司:30万吨鲜玉米加工项目。

7.广泽乳业:乳制品综合加工项目。

8.吉粮天裕公司:20万吨化工醇项目。

9.农安松源玉米公司:6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

10.吉林达利食品公司:方便面及饮料项目。

11.长春成昌隆公司:50万吨淀粉糖项目。

12.吉林修正公司:双阳梅花鹿系列产品。

13.吉发实业集团:鹅产品综合加工及氨基酸项目。

14.大连成达公司:1.5亿只肉鸡屠宰加工项目。

15.长春东旭肉食品公司:1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

16.榆树四海实业公司:15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

17.长春汉德食品公司:1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项目。

18.吉林鸿大牧业公司:1亿只鸡屠宰加工项目。

19.长春新高食品公司:10万吨乳制品和50万吨玉米乳项目。

20.吉林阿满食品公司:4万吨熟食加工项目。

21.吉林上禾公司:30万吨绿色有机稻谷精加工项目。

22.吉林德翔牧业公司:5000万只肉鸡生产、加工项目。

23.吉林霞光乳业公司:5万吨乳制品加工项目。

24.北康酿造食品公司:20万吨调味品加工项目。

25.德惠维维食品项目:5亿元食品饮料项目。

三、总体部署

(一)实施特色品牌战略,做大做强加工龙头企业

大力实施特色品牌战略,制定鼓励品牌政策。分行业确定重点打造、重点培育对象,实行重点支持。对众多分散的品牌进行整合,抓好优质特色农产品加工品牌的国内外注册,促进产品向名牌转化。将做大品牌的战略和做强龙头企业的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发展一批大中型优质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对有规模、有市场前景、有资源优势的特色企业,实行重点培育、扶持和推进,打造行业旗舰。积极推进同行业龙头企业之间的联合、并购、重组和参股;积极推进龙头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国境投资布点;积极推进龙头企业的集团化、连锁化运作;积极推进优势加工企业向开发区、工业集中区集聚,培育示范型加工企业和加工产业集群,构筑区域加工和行业加工优势。

(二)加大对外开放与合作,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1.大力开展农产品加工业对外招商。精心筛选、包装、推出一批重大项目,面向国内外持续开展招商引资。提供软硬环境皆优的招商引资平台,吸引大批中外优质企业、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进驻我市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领域。

2.扩大农产品加工品对外出口。扶持重点出口企业、出口基地的发展,加快农产品出口企

业与国际相关农业标准的对接,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拓展农产品出口贸易空间,积极开拓欧洲、东南亚、中东、南美等出口市场。

3.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向省外国外投资。支持有实力、有品牌、有技术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跨省、跨国经营,到域外布点建厂,发展生产基地、研发中心、营销网络。紧紧抓住国内外产业转移、南资北扩北资南下的历史机遇,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的大交流,形成农产品加工业大开放、大发展的新格局。

(三)推进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体系建设,提高加工产业优质化程度

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体系建设。一是建设农产品原料基地,主要加强良种畜禽培育基地、规模化养殖场和牧业小区建设,推进牧业标准化生产。二是构筑从“地头—车间—餐桌”的全程化质量和安全监控体系。以优质特色龙头加工企业为依托,打造“龙头企业+基地+中介服务组织+农户”的质量安全链条。三是大力推进重点龙头企业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和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加工标准平台。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指导协调机制

由市政府领导牵头,市发改委、工信局、财政局、农委、畜牧局、科技局等单位共同建立多方联动、协调促进的产业发展综合协调机制,各部门按照责任分工,加大产业组织协调力度,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共同推动我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快科技研发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科技支撑

整合科技资源,组建高水平的农产品加工研发中心,引进国际研发力量,推进科研中试基地建设,设立农产品加工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强化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加快成果转化。努力攻克一批农产品深加工关键技术难题,开发一批具有较大市场潜力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产品,建设一批创新基地和产业化示范生产线,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和科技队伍,造就一批既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又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持续、强大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三)加强中介组织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服务保障体系

1.积极发展农民合作服务组织。按照“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经纪人组织。鼓励农民合作服务组织,打破区域界限建会设点,推动服务组织之间的联合和合作。

2.积极发展民间农产品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在市场准入、信息咨询、制定行业规划、规范经营行为、进行价格协调、化解利益纠纷、保护知名品牌、应对外部壁垒、促进行业销售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切实维护好行业内农户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加大企业改革力度,进一步创新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管理体制机制

篇6:伊春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十五”规划

和示范推广工作方案》计划——

三年实现1000辆混合动力汽车应用规模

昨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日前,财政部和科技部联合发文,将北京、上海等13个城市列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长春位于北京、上海、重庆之后,成为13个示范推广试点城市之一。

此次,国家鼓励试点城市率先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中央财政重点对试点城市购置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助。

据了解,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实现汽车工业跨越式发展,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和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计划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选择10个以上的大中型城市,每个城市推广1000辆新能源汽车,力争到2012年推广使用6万辆左右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带动新能源汽车实现规模化、产业化。长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崔杰市长亲自带队赴国家科技部申报试点城市,并组成以政府有关部门和一汽集团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程领导小组”。

篇7:伊春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十五”规划

国经贸资源〔2001〕102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贸委(经委),国务院有关部门,有关协会,有关地方散装水泥办公室: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精神,进一步推进散装水泥的发展,我委组织制定了《散装水泥发展“十五”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贯彻落实。

国家经贸委

二○○一年十月十日

散装水泥发展“十五”规划

发展散装水泥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改善劳动条件等多方面的综合经济效益。为贯彻落实“十五”计划纲要,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散装水泥发展“十五”规划。

一、散装水泥发展现状

水泥散装量、散装率增长较快。“九五”期间,我国散装水泥继续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2000年,全国散装水泥生产量为11,120万吨,比1995年增长190.64%,散装率由1995年的13.1%上升到19.07%,提高6.97个百分点。据测算,“九五”期间累计生产散装水泥4.28亿吨,是“八五”期间的1.9倍,年均增长13.7%。相当于节约木材1,412万立方米,节电31亿千瓦时,节煤334万吨,节水5亿多立方米,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258万吨,减少水泥损失2,140万吨,创综合经济效益193亿元。

散装水泥综合配套能力明显增强。2000年,全国散装水泥设施的综合配套能力为1.2亿吨,比1995年的6,200万吨增长近1倍,其中,专用汽车1.4万多辆,专用火车4,861节,专用轮船1,017艘,发放库容量617万吨,固定接收库和流动罐总容量达到306万吨。“九五”期间散装水泥设施设备综合配套能力年均增速为14%。另外,预拌混凝土生产能力已达到1.47亿立方米,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联动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政策法规建设有新突破。“九五”期间,国务院批转了原国内贸易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散装水泥的意见》(国函〔1997〕8号),成为指导我国散装水泥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财政部印发了《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综字〔1998〕157号),明确了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性质、征收对象和标准,进一步规范了资金的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健全,先后制定了《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办法》、《统计人员岗位标准和评比奖励办法》、《铁路专用车辆管理办法》等;全国18个省、区、市结合本地实际,颁布了加快散装水泥发展的政府令。散装水泥管理工作开始步入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散装水泥示范市、县活动取得新进展。根据我国国情,大力发展预拌混凝土是大、中城市发展散装水泥的必由之路;普及散装水泥网点建设,实现生产、销售、运输一条龙服务,是推动农村使用散装水泥的基本途径。“九五”期间,各市、县按照《“九五”期间全国城市发展散装水泥示范市考核标准及验收办法》和《“九五”期间全国农村发展散装水泥示范县(市)考核标准及验收办法》,积极开展创建示范市、县活动,目前已有23个市、县验收合格,成为全国发展散装水泥示范市、县。直辖市散装水泥供应率超过70%,地级以上城市超过40%;农村示范市、县散装水泥使用率超过50%。通过总结推广这些市、县的经验,有力地推动了散装水泥的发展,起到了典型示范引路,带动全面发展的作用。

散装水泥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水泥的散装率仍然很低,到2000年仅为19%,而工业化国家一般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就基本实现了水泥散装化(散装率达70%以上);目前我国每年生产袋装水泥4.7亿吨,如果采用纸袋包装,浪费的包装纸折合优质木材1,551万立方米,加上水泥损失,每年的经济损失达212亿元;每年排放固体废弃物283万吨,占全国固体废弃物总量的6%,进入空气中的水泥粉尘达236万吨,不但浪费水泥资源,而且对城市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是城市主要的空气污染源之一。此外,人们的思想观念,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等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都还有不小的差距。

二、“十五”散装水泥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五”时期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我国在近期还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散装水泥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十五”时期我国将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加重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加快城乡生态建设,这为散装水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快传统工业的改组改造和水泥工业结构调整,为散装水泥的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基础条件;为扩大国内市场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国家将进一步加大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为散装水泥的发展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随着全社会生态和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对城市环境质量尤其是空气质量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国家将加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为散装水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北京“申奥”成功以及各地区、各部门采取措施支持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将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同时也为散装水泥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在看到发展机遇的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十五”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目前我国水泥的散装量、散装率还很低,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差距很大。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我国散装水泥的发展上一个大台阶,是“十五”期间发展散装水泥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我国水泥企业生产规模小,产业结构不合理;建筑单位施工技术和手段现代化程度不高;散装水泥技术装备较为落后,技术开发能力不强;职工队伍观念更新相对滞后,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短期内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散装水泥的要求;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水泥企业将面临来自国外企业的激烈竞争。这些都是“十五”期间散装水泥发展面临的挑战。

三、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以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大力提高水泥散装量,加快发展预拌混凝土和干粉砂浆,实现散装水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05年,全国散装水泥生产量由2000年的11,120万吨增加到20,280万吨,水泥散装率由19%提高到31%;散装设施综合配套能力由2000年的1.2亿吨提高到2.34亿吨。

到2005年,预拌混凝土生产能力要达到3亿立方米,预拌混凝土占混凝土浇注总量的比例达到20%,其中大中城市要达到50%以上。直辖市、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旅游城市要积极发展预拌混凝土,2003年12月31日起,禁止在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其他城市2005年12月31日起,禁止在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和一、二、三级预制构件厂要求全部使用散装水泥。

四、主要对策与措施

(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鼓励发展散装水泥的方针和政策。

国函〔1997〕8号文件,确立了散装水泥发展的方针和政策,是新时期散装水泥发展的指导文件。“十五”期间,要把贯彻落实现行方针政策作为首要任务,抓好现有政策的落实,用足用好优惠政策。并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同时,还要尽快研究出台《散装水泥管理办法》,积极争取将发展散装水泥的内容纳入《清洁生产法》、《劳动安全法》、《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规之中;目前还没有出台政府令的省市,应认真研究并积极争取尽早出台政府令,运用法律、法规推动散装水泥发展。

(二)加强征管,提高专项资金收取率和使用效能。

设立散装水泥专项基金是发展散装水泥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也是实现散装水泥发展“十五”规划目标的有力保证,必须认真落实好。散装水泥管理部门要按照国务院281号令的要求,建立必要的监督机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专项资金的征管力度,提高基金的征收比例。同时要认真总结经验,研究改进基金的使用方式,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散装水泥的投入,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专项基金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

(三)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综合配套能力。

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对发展散装水泥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和推广应用的投入,加强标准化工作。根据我国国情,注重开发和研制适合中小城镇和农村建设需要的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装备。大力发展散装水泥水路运输设施装备。同时要加强软课题的研究,制定长远发展战略,提高科技对发展散装水泥的贡献率。大力发展预拌混凝土和干粉砂浆,提高散装水泥质量和技术含量。加大对散装水泥技术装备的投资力度,重点支持一些经济效益好,具有示范作用的项目。政策性银行贷款对发展散装水泥的基建与技改项目、专用设备应有所倾斜,在利率上应给予适当优惠,还贷年限上适当延长。还要研究制定有利于吸引外商投资散装水泥设施设备的相关政策措施。

(四)转变职能,提高管理、协调和服务水平。

继续做好散装水泥示范市、县的试点工作。结合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研究改进和完善散装水泥示范市、县的管理工作。在认真总结“九五”全国发展散装水泥示范市、县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十五”期间发展散装水泥示范市、县的新标准,发挥示范市、县的典型引路作用,推动各地区均衡协调发展。

进一步加强对发展散装水泥的宏观管理,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继续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推进散装水泥的发展。

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散装水泥管理模式,营造有利于散装水泥发展的市场环境。各级散装水泥管理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为企业做好政策咨询、信息发布等服务工作,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发展散装水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加快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充分利用协会等中介组织,做好政策宣传、技术咨询、信息发布、职工培训、经验交流等服务工作。

(五)强化宣传,进一步深化对发展散装水泥重要意义的认识。

篇8:伊春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十五”规划

关键词:林下经济,绿色发展,生态建设

1 林下经济的提出与基本概念

我国林下经济提出较早, 但一直未有规范的概念。国家林业局最早对林下经济进行了指导和推广, 2011年10月在广西召开了林下经济现场会。2012年7月,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 明确了林下经济的主要内容, 即:以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为主。目前, 关于“林下经济”的概念, 比较一致的认识是: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 借助林地生态环境, 在林冠下开展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 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经济模式。

2 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

林菌模式, 指在林下种植菌菇类作物。以林地自然整枝和废弃枝条为部分营养来源, 种植黑木耳、林芝、茯苓、香菇、滑子菇、平菇和鸡腿菇等食用菌;林药模式, 指在林下种植药用植物。选择喜阴的药用植物在林下种植, 并对这些药用植物实行半野化栽培;林果模式, 指在林下种植野生浆 (坚) 果。通过移栽改培等方式在林下种植山葡萄、笃斯越橘 (野生蓝莓) 等食果类植物;林禽模式, 指在林下圈养或散养鸡、鸭、鹅、雁等禽类;林畜模式, 指在林下圈养或散养野猪、鹿、羊等畜类。林下的空间和食物环境为各种禽畜提供了优质的生存场所, 而养殖禽畜形成的粪便又为林木生长提供了大量有机肥, 促进林木生长, 形成良性循环;林游模式。指以森林景观欣赏和森林宜居环境享受为主体的林下经济模式;林菜模式。指在林下种植山野菜。通过移栽扩繁等方式在林下种植刺嫩芽、大叶芹和蕨菜等山野菜;林花模式, 指在林下种植野生花卉的林下经济模式;林蛙模式, 指在林下养殖林蛙。适宜在林下植被覆盖度高的阔叶杂木林或阔叶混交林林下发展。此类林分林下灌木丰富, 杂草丛生, 枯枝落叶层厚, 昆虫资源丰富, 空气湿润度大, 既为林蛙生存提供了栖息藏身的场所, 还为其提供大量的食物来源;林草模式, 指在林下种植牧草、绿肥或能源植物。

3 伊春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潜力和不足

伊春地处小兴安岭腹地, 拥有400多万公顷的大森林, 林下资源丰富, 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广阔空间。2012年, 全市林下经济产业实现增加值60.7亿元,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3.3%;从业人员17.5万人。食用菌种植规模达6.4亿袋, 其中黑木耳产量2.4万吨, 约占全省的11%, 占全国的7%;蓝莓、蓝靛果等小浆果种植面积达3.4万亩, 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 在加工方面也处于全国领先;红松林、榛子林营造和改培分别达到2.4万亩、5.8万亩。药材种植和改培面积达43万亩;野猪、鹿饲养量分别达4.5万头、2.3万头。

发展林下经济, 完全符合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大趋势, 是林区的资源优势所在、经济效益潜力所在。以红松矮化结实为例, 幼树嫁接3年即可结塔, 据哈工大科研表明, 1公斤松塔全产业链开发可创产值360元, 可谓是一次投入、百年受益。从草本和木本粮油对比来看, 大豆油平均每市斤市场价格5-10元, 松仁油则高达千元以上。伊春林下资源开发现状与较发达地区相比, 森林食品、北药、林下常规种养的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如辽宁本溪, 通过发展药材平均每亩林地创产值4000元, 伊春仅为405元, 相差近10倍, 发展潜力巨大。

也要看到, 伊春林下经济亟需战略提升。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林下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二是政策瓶颈制约发展。三是项目规模小, 抗风险能力差。

4 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建议

(1) 尽快科学编制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发展林下经济, 需对林地的整体特征、面积和自然条件等各方面因素进行科学统筹与分析。建议将林下经济作为新兴产业, 立足现有基础和优势, 组成专家组进行实地专题研究, 指导完善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 为科学编制林下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依据。通过科学规划, 减少不必要的自我保护竞争, 凝聚力量快速发展。

(2) 制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2013年4月, 国务院确定在黑龙江先行开展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这为加快农业发展带来了利好机遇。建议结合相关政策, 将林下经济纳入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 将惠农政策覆盖到整个林下经济。

(3) 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建立林下经济发展专项基金, 并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方面专项基金的作用, 重点支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与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制定便捷的资金借贷政策, 降低门槛, 扩大有效信贷投入, 为林下经济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

(4) 以大项目建设为牵动。在加大培育农业产业化国家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力度上下功夫, 通过招商引资和对现有企业改造扩建, 不断扩大和提升龙头企业的规模和加工能力。把林下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工程紧密结合, 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运作模式, 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通过典型示范, 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发展模式, 辐射带动广大农民积极发展林下经济。

上一篇:学代会下一篇:六年级下册社会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