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老师是蜡烛

2024-04-30

有人说老师是蜡烛(通用8篇)

篇1:有人说老师是蜡烛

有人说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有人说老师是园丁,默默无闻,辛勤耕耘;也有人说老师是绿叶,托起花的绚丽和果的甜美……

可在我的心中,老师是山!您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和骨气,脚踏大地,头顶蓝天,经得起任何挫折和考验。

站在了您的肩膀上,我们才知道山外的世界多么精彩;来到您的脚下和眼前,才知道什么是伟岸和非凡;风雪雷电的日子,在您的庇护下,才感受到您给予的依靠和力量……在您宽厚的臂弯里,我像一棵小树悄悄地生长。渐渐地越长越高,也越看越远。从无知到懵懂,从学语的玩童到小小少年。在您的课堂上,我学会了知识;在您的言行中,我读懂了为人;从您的默默工作中,我明白了怎样做事……

山的魅力不是呐喊,而是力量。它以博大和高远,给人震撼;它以内在的富有和庄严,给人思索。

我有一位班主任,他开朗大方,帅气健谈。不经意中用言语伤了一个学生,其实我倒觉得是那位女生有点儿小题大做,竟然嘤嘤地哭了起来--老师一见,突然愣住了,慌忙地站了起来,深深地弯下腰去,一遍遍地重复说:“对不起,对不起了!”这回轮到我们惊呆了,老师居然给学生道歉?从来没有见过,也从来没听说过。我不知所措地看着老师,看了很久很久……老师的身影模糊了,老师像一座山,巍巍地挺立在我的眼前!

从老师内疚的眼神中,我读出了真诚;从老师深埋的身体里,我读懂了平等;从老师平静的话语里,我体会到了作为灵魂工程师的真正含义!

无情不是真豪杰,只有用真情、用爱心铸就的事业基石才是最牢固的。无论做什么工作,只有付出了真情,才能感动自己、感动别人。老师就是这样,默默的付出,不计较回报。

老师是园丁,是因为他心中怀着一份培育桃李的深情。老师是学生心中永远的大山,是因为他心中有居高望远的资本。

我的老师常说这样一句话,别人写错几个字,只是自己的错,老师写歪一点儿都不行,你一歪几十人都歪。是的,老师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学生的一言一行,甚至是一个人的一生。别人可以我行我素,老师却要处处为人师表。

三尺讲台,是您一生不变的劳作地点;长方形的黑板,是您永远的背景图案。纷飞的粉笔面中,您依旧开启双唇,不知疲倦地讲着,无数次重复着您已经重复了无数遍的内容。在单调和乏味中、在清贫和圣洁中,您始终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在三尺讲台,四季耕耘。

在您的人生季节里,没有冬天,四季都在耕耘,也时时都在收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以山的风格和壮美,让我们依靠,助我们成长。

让我们赞美大山吧,因为老师是我们心中永远高耸的山!

篇2:有人说老师是蜡烛

记得有一次,李老师的亲人生了病,住在了医院,李老师完全可以向学校请假去照顾亲人,而李老师却没有这样做,因为塌了一节课就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成绩,所以她放弃了这样的念头。李老师一大早就起来,接着,把做好的饭菜送到医院,又急匆匆地赶到学校为我们上课,中午又箭一般的赶回家做饭,然后又送到医院,忙了大半天,李老师又赶回学校上课,改本子。放学了,李老师披着劳累的身子回了家,这样的生活“习惯”一直进行了好几个星期,而李老师却没有一点怨言,课堂上,李老师仍然认认真真的教我们学习语文,教我们怎么做人。

啊!老师是园丁,辛勤地培育着祖国的花朵,无私地奉献着她所有的光辉!

教育,不是用那难听的嗓音去骂人,而是用那甜甜的嗓音,真挚的话语让人由心的感发。李老师一直脊椎不好,特别是阴雨天,疼的要命,可她却没有因为这个原因而不去改本子。有一次,李老师脊椎又疼了,李老师就到医院做推拿,医生说只能多休息,病才能好,可李老师天天都要批改作业,想休息要比登天还难。可李老师仍然没有塌我们一节课。假如你生病了,你会干你觉得疼的事吗?显然不会,可李老师却坚持批改着本子。李老师坐在病床上,还拿着红笔,认真地批改着我们的作文。

啊!老师是园丁,辛勤地培育着祖国的花朵。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花朵需要园丁的辛勤浇灌和施肥,而我们在春天的感召下,茁壮的成长着,如果问我们为什么会长得这么好,答案是园丁的照顾。

针对花儿来说,园丁是必不可少的。针对我们来说,老师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身边有许多的好老师,他们都把身上最美好,最充足的光辉洒向了我们。甘露般的知识洒向了我们,让我们一天一天地茁壮成长。

李老师就是这样,不私的奉献着,毫无怨言地为我们付出着。

篇3:有人说“不”不见得是坏事

聊起企业的管理问题,他连连抱怨:现在的企业越来越难管了。他说:“企业刚创立的时候,虽然规模小,员工文化素质也不高,但干什么都比较顺心,我指东,没有人往西。现在倒好,规模上去了,效益也翻了几番,又招进了大批高学历的人才,按理说,工作应该更得心应手了,可实际上是,我说的话都不灵了,常常有人唱反调。”

两年后,这位董事长在北京参加全国劳模表彰会,又与记者朋友见面了。闲聊时,记者朋友问他那个项目后来是否上了,他长嘘一口气,说:“幸亏当初没上,如果上了的话,现在可就背包袱了。邻县上了一家,老本都搭了进去。”

他感慨地说,看来企业里有人说“不”,并不见得是坏事。

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都有一个能人。创业伊始,这些能人凭个人的胆识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为企业赢得了市场份额。但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知识、新技术大量应用,竞争日趋激烈,经营风险也进一步加大。现实逼迫企业向高层次转换,高层次的企业需要高层次的人才相匹配。企业若想要继续驰骋“商场”,靠单打独斗显然不行。企业家首先要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从知识结构到经营理念进行全面更新,而战胜自我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摒弃自我为中心,察纳雅言,博采众长。

曾经一知名企业的老总说过一句话:20年前,我是最强的,带着大家往前冲;20年后,我站在后边运筹帷幄,看着大家往前冲。

作为老总,员工在你面前唯唯诺诺,并不一定就是好事。当有人向你说“不”时,应该庆贺才对。

篇4:有人说工作着是美丽的

一、幸福——以德服人

做教师难,最难是德育,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原因是什么?因为我们往往只是执著于“教书”而非“育人”。但,形不正就影子斜,心不正则学问浅。德育之重要地位不容撼动。

`

1、走进心灵——多一些帮助,少一些批评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必须以平等的视角看待学生,以和善的态度对待学生。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界较多地强调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中心地位和权威作用,较为严重地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积极作用。其实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该交织在一起,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心灵的契合与交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在教学过程中,大家肯定都有同感,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更容易亲近老师,更愿意主动地向老师敞开心扉,因为他们更自信。而成绩相对较差的同学出于自卑就不大愿意主动地把心里的想法告诉别人,尤其是教师。这样就造成了无效教育,甚至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给班级的管理工作带来诸多麻烦。走进他们的心理,首先就要理解他们。下面这些话是我曾在《班主任》杂志上看到过的,它很能代表“后进生”的心理,就做一摘录:

不管你爱听不爱听,人家叫你“后进生”。不管你愿不愿意,待遇就很难公平。你看惯的是脸色,听惯的是批评;先流的是泪水,后做的是抗争。倔强的自尊,掩不住那自卑的心理;勉强的欢颜,抹不尽那酸楚的愁容。也曾努力上进,可架不住那些怀疑的眼睛;也曾“出类拔萃”,醒来却是一场梦。时隐时现的,是离异父母的身影;真想离开的,是凄凉恐怖的家庭;令人发憷的,是听不懂的课程;更有难堪的,是排行榜上的姓名┅┅

看完这段话,我感觉心中有些酸楚,谁没有过失败的时候呢?对于年轻、受伤的心灵,我们怎么忍心再多给他们一次痛击呢?所以,收起我们的愤怒,收起我们的咆哮,给他们多一些帮助,少一些批评。

2、你的信心我来补足

我们先一起来听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吧。

多年前的一个傍晚,一个叫亨利的青年移民,站在河边发呆。这天是他30岁生日,可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活下去的勇气。因为亨利从小在福利院长大,身材矮小,长相也不漂亮,讲话又带着浓重的乡土口音,所以一直自卑,连最普通的工作都不敢去应聘,没有工作也没有家。就在亨利徘徊于生死之间的时候,他的好友约翰兴冲冲地跑过来对他说:“亨利,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刚从收音机里听到一则消息,拿破仑曾经丢失了一个孙子。播音员描述的特征,与你毫不相差!”“真的吗?我竟然是拿破仑的孙子!“亨利一下子精神大振,联想到爷爷曾经以矮小的身材指挥着千军万马,用带着泥土芳香的法语发出威严的命令,他顿感自己矮小的凶狠才同样充满力量,讲话时的法国口音也带着几高贵和威严。就这样,凭着他是拿破仑的孙子这一“美丽的谎言”,30年后,他竟然成了议价大公司的总裁。后来,他请人查证了自己并非拿破仑的孙子,但这早已不重要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含而不露的期望具有无穷的教育力量。它是一种含蓄的期待,是一种信念的点燃,是一种“自我诱导”。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具有暗示性,而且

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真正的道德教育,不是把社会现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学生,使学生成为一个个“美德的集合体”,而是启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良心,使学生树立道德理想,领悟人生真义。而“启发”和“唤醒”的方法就是暗示期待。教师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能够有效诱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教师期望的目标相符合。

李强是我今年任教的高一(9)班的一名同学,他入学时成绩优秀,学号是5号,且人也较积极、活跃。但是在学习的压力下,他不堪重负,渐渐地迷失了自我,早恋、在寝室里打牌等事情接连不断的发生。看着他从阳光优秀变到沉沦堕落,我的心里百感交集,真是恨铁不成钢啊!我真的很想挽救他,不想看见一个少年失足悬崖。于是每每语文课上,我就有意无意地将其塑造成高一(9)班的“大才子”。一段时间后,奇迹果真就发生了。他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做什么都认真多了,还参加了学校“五月的鲜花”诗歌朗诵比赛。所以,每一位老师,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学生,相信他们能够做到,能够做好。当学生丧失信心时,我们一定要站出来,把我们的信心给他们。

3、防微杜渐——细节决定成败

赞科夫说:“对学生的爱,首先表现为教师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自己的教学和教育上,在他们的精神成长中取得最好的成果。”教师对学生具有无私奉献精神,他们用青春积累财富,用岁月撒播文明,用双手托起太阳,他们总是精于教学,善于积累、甘做人梯,无私地把自己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启发思考,催生智慧。诚然,爱很重要,它是基础是前提,但严格也很重要,它是良好的教学质量的保证。教师对学生的爱始终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教育专家学者就曾表示:“严与爱是共生的。爱是严的基础,它体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学生的无限热爱,有了爱,严才会有效果;严是爱的升华,只有在爱的基础上提出严格的要求,才会被学生所理解,才有可能使学生自觉地遵守。”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有一定的教育性,应有利于学生的和谐发展,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慈严相济”。

二、快乐——从心出发

“科研兴校”、“校兴科研”,近年来已成为中小学的共识。各学校从自身的立场出发,也从事了多种多样的科研活动,并且这些科研活动在部分学校已成为发展的动力与保障。但与此同时,我们又不能不认识到,一些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并没有真正带来学校的变化,往往是轰轰烈烈地“科研”一番,教师的行为依然故我,学生的状态仍同往常,学校发展与改革年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仍然存在。于是我们就要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原因大概有这么一些。有很大一部分的教师进行科研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也不是为了授课时能更容易地被学生接受并理解,而是为了评职称。简而言之,他们的教学科研活动是从需(升职之需)出发的。我认为,真正的教研应该是从心出发的,教研的形式也不见得必须写论文或参加比赛。教研,重在研教,它应该是时时处处存在着的充满了火花碰撞的一种思维习惯。俗话说得好,与其痛苦地接受,不如快乐地享受。对有些老师来说,换一种心情,换一种态度,教研的天空中就会升起彩虹。

1、快乐教研——出自真心

让教师成为教研者,这是当今教育改革,特别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应研究真问题。但是现实中一些教师或者视教育研究为不得不背负的包袱而勉强应对,或者肓从教育学者的研究模式,做一些从概念到概念的理论研究,而这些研究对于教师而言,不仅于事无补,而且还可能导致教师正常教学秩序的混乱。

教师进行教育研究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视野。教师应该将研究对象描准那些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种难以用现有方法解决的问题,而不是那些“假、大、空”“口号式”的课题。

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更崇尚“静悄悄”的研究,而非“轰轰烈烈”的形式,且它的效果也要显著很多。研究真问题,做得冷板凳,这是我们应该具备的素质,也应该是我们进行教研的正确态度。

2、快乐教研——将心比心

当我们进行教研活动时,还要做到心中有学生。我们要经常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教学要求每一个教师协助学习者完成知识的获得。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我如何能提高学习者的成就感?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如何满足学习者的社会情感需求?我的教学真的有效吗?要激发积极性不高的学习者,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有没有比我所用的更有效的教学法?学习者还需要些什么,才能为他们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等等。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特级教师钱守旺就说过:“教师有两种,一种是用自己的教法去筛选适合自己教法的学生,于是筛选出了一些不合格的学生。差生就是这样被筛选出来的。另一种教师是用自己的学生去筛选适合学生的教法,于是筛选出了一些不合格的教法,从而改进教法,因材施教,让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我们都要力争使自己成为那“另一种”的教师。

篇5:有人说老师是蜡烛

答: 现代社会有去多人说“空洞的口号 ”或 “正确的废话 ”,尤其对教师而言意义不大,教师只要把书教好就行了。当我听到这种言论的时候有些震惊和愤慨了……持这种观点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甚至连“国”都不知道是什么。因此,在他们看来“爱国主义”只能是“空洞的口号”和“废话”了,也只能是只要把书教好了就万事大吉了。

面对这种观点,我想从我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和认识来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我首先要讲的就是持这种观点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爱国主义”。禹是人,舜是人,我也是人!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唯有这个思想,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甚至连“国”都不知道是什么。我想先简单地解释一下“国”的概念。我认为最直接的“国”就是在一定地域之上由自己和他人共同组成的集合体,那么简单地说“爱国主义”不就是爱地域、爱自己、爱他人的一种情感吗?不就是一种对地域、对自己、对他人都负责的一种道德准则吗?这实际上是一种最初级的“爱国主义”。与此同时还有更高一级的“爱国主义”,那就是为了爱地域、爱他人而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甚至失去自己生命的一种伟大情感。也就是说自己利益和地域利益或者他人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自己利益将服从地域利益

和他人利益甚至为了地域利益和他人利益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爱国主义”啊!我们祖国历史上有多少演绎这种最高一级“爱国主义”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啊!如革命烈士董存瑞、狼牙山五壮士、邱少云、江姐等等,还有数不胜数的人和事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实际上任何一个合法的公民都需要有“爱国主义”情感的。它绝对不是什么“空洞的口号”和“正确的废话”,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合法的公民往往都有一定最初级的“爱国主义”情感——爱地域、爱自己、爱他人的情感,也就是对地域、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道德准则。

教师在教好课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的精神,树立以“大家”为中心的思想。

篇6:有人说老师是蜡烛

有人说:语文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微 型百科全书。有人说:语文是一个 折射人生的多彩世界。

文是一颗枝叶繁茂,硕果累累的知识 大树,学语文就是摘果子。

说:语文是窥视人类心灵的窗口,语 文能陶冶人的情操。有人说:语文 是传承人类文化的载体

篇7:有人说老师是蜡烛

答: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首先爱国主义是空洞的口号是极其错误的观点。第二作为教师不单单是教好书,更重要的是育好人。

热爱祖国体现一个人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一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政治原则、法律规范,也是道德要求。热爱祖国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是每一个人都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和义务。热爱祖国对一个教师来说尤为重要。

教师首先要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就思想和行动的关系而言思想支配行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人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是先有思想、后有行动。有正确的思想才有正确的行动,有积极的思想才有积极的行动。教师的职业是富于责任感的事业,教师的责任感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教师承担着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重任。国家和人民把儿童托付给教师们,要我们来教育这些年龄上最容易受影响的人,也就是说,把孩子们的希望和未来完全托付给我们。这是把伟大的责任加在教师身上的一种重托。

一个教师首先要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是和祖国的未来发展,国家的繁荣昌盛联系在一起的,自己的日常平凡的工作不是简单的上课、下课,批改作业,而是像陶行知那样把教育事业当作“一大事来”,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有了这种认识,才能自觉担负起这份责任和接受这样一种重托。

一位教师只有认识到、体验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崇高,意识到

自己肩上担负着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从而树立献身教育的坚定信念,才能做到言行一致,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处处为事业着想,呕心沥血,矢志不渝地为培养一代新人而默默奉献自己的一生。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无私奉献的红烛。面对这些赞美和敬仰,我们无疑是自豪的,然而同时,面对汹涌而来的新世纪大潮,我我们应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完善自己。“以人为镜”,方能扬长避短,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若要给孩子一杯水,我首先不是要有一桶水,而是要有长流水,这就要求我们需要一生不懈地追求。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要想有效的从事教育活动,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也就是我们说的职业道德。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不仅要求我们教师发扬蜡烛的精神,还要求教师自觉服从党和人民的安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甘为人梯,做辛勤的园丁。只有这样才能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终生献身教育,并用自己智慧的钥匙,打开学业生踏入科学知识的大门。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总之树立了一个光辉爱国主义是一种精神支柱,是一种动力源泉。一个教师只有对祖国的爱,才能把个人的命运同国家前途和命运统一起来,才能充分认识到祖国的存在和发展是个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祖国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有着血肉一般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祖国,没有社会主义,教师的个人价值就无法实现,更不可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因此,教师必须自觉地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把祖国的利益、党的利益、人民的利

篇8:有人说老师是蜡烛

答: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建设的意义很大,老师教书不能只是在于把书教好就行了,教书育人其中育人对于每个学生的意义其实是最重要的,好的行为会跟随和正确引导他们一生。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第一条就是: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可见教师要把爱国传递给学生的重要性。一个学生只有先爱国,心中有大爱,才能更好的全面发展,成为可塑之才。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所谓民族精神,一般地说,是指一个民族群体意识和行为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或精神特征。具体地说通常是指—个民族群体在延续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而又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具有维护民族群体生存和睦团结,推动民族群体奋进作用的价值系统。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气质,其基本核心是对待民族和以这个民族为主体的国家利益的态度。

所以,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之间本身就是相通的。中共中央国务院突出强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在当代学生中,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教育和引导当代学生做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积极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之中,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汉记》中也有“亲民如子,爱国如家。”以爱国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根,以爱国主义作为精神寄托,体现了当代青年学生对生于斯、长于斯的父母之邦的忠诚,使他们为自己的民族和祖国的繁荣和强盛而欣慰,为祖国的贫弱和不幸而忧愁,从而把自己的生命、事业、荣辱、前途命运同整个祖国的荣辱兴衰联系在一起。有了这种爱国主义的政治责任感,在祖国大家庭的怀抱里才有安全感和意义感,才能找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胡锦涛同志也指出:“人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这是对我国现阶段爱国主义特征和道德评价标准最精辟的概括。再次,爱国主义是一种情感。列宁曾经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普希金说过:“我们要把心灵里的美丽的激情献给祖国。”这种对祖国最深厚的情感,不仅表现在人们对自己祖国的大好河山、历史文化和人民群众的热爱之中,而且突出地表现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表现为为了争取自己祖国的独立和富强而英勇奋斗、忘我工作的献身精神。作为一种不败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不仅具有强烈的历史穿透力,而且具有神奇的时代感召力。

上一篇:记者个人年度考核总结下一篇:如何打造高中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