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做题心得体会

2024-05-14

考研数学做题心得体会(精选6篇)

篇1:考研数学做题心得体会

1. 科学使用参考书,期望锦上添花

考研复习离不开教学参考书,如能合理使用,也会受益匪浅,再上台阶。考试辅导的参考书多如牛毛,目不暇接。首先要选择一本有价值的参考书。所谓有价值,一方面与我们目前的进度相吻合,应具备强化考试热点、深化重点、优化策略、提高能力等特点,在专题形式选择时,切口不宜大,解一题通一片。还要与自己的实际水平相配,基础打的不错,有一定的能力,可按常规方法选择参考书,如果基础和能力没有到位,还应在基础知识和技能上下功夫,不必互相攀比,现实一点更好。

要能正确使用参考书。对参考书上的例题应先自己思考、练习,然后再看参考书,如果方法相同就是一次深化,如果方法不同,就多了一条路。如果先看书后做题,你的思路就被牵着鼻子走,不会产生自己的想法,也就谈不上什么收获了。使用参考书在精不在多,一旦选择了某本参考书,就应该保证过关,因为一书好的参考书,都是能够瞄准考研,切中要害,并自成一体。(考.研教育网整理)弄通弄透必能如虎添翼。

2. 全力夯实双基,保证驾轻就熟

教材是精品,把握了教材,也就切中了要害。不仅要深刻理解教材中的知识,更要关注教材中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还要全面把握知识体系,保证:⑴不掌握不放过。对照《考试说明》,确定考试范围,认真阅读和理解教材中相关内容,包括每个概念、每个例题、每个注释、每个图形,准确理解和记忆知识点,不留空白和隐患。⑵胸无全书不放过,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把书学得“由厚变薄”。不防从课本的章节目录入手,进行串联,形成体系。⑶有疑难不放过。为巩固复习效果,发展思维能力,适量的练习是必要的,练习中遇到困难也在所难免,必须找到问题的症结在那里,对照教材,彻底扫除障碍。回归教材、吃透课本,千万不能眼高手低。

3. 精读考试大纲,确保了如指牚

考研大纲是就考什么、考多难、怎样考这三个问题的具体规定和解说,必然有调整的内容,所以必须高度重视,明确要求,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果走马观花地看一遍,容易造成误解,认为要求不高,都已经复习好了,产生盲目乐观的情绪。必须加强学习考试说明的力度,保证有的放矢。首先明确考试的知识要求。针对教材与复习时的笔记逐条对照,看是否得到了落实,保证没有遗漏,更要保证到位,不同的知识点有不同的能力要求,只能高举高打,才能游刃有余,没达要求的决不罢手。其次要明确考试的能力要求。不同的学科,对考生有不同的能力要求,看对应的要求是否在复习时得到了训练,特别是二期课改对创新与探究能力的要求是否得到了落实。还要明确考试对思想方法的要求。目前高命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方向。强调“通性通法、淡化技巧”。所以对考试说明中要求的方法,是否心中有数,特别是教材的例题体现的思想方法是否已经掌握。只有掌握了思想方法,才能在考试时以不变应万变。

另外,对试卷的形式,涉及的题型、考试时间、分值等等也应一清二楚。

4. 注重反思,提高训练效率

面对一套套的模拟卷,无奈的学生只好忙于应付。固然,适当的训练是必要的,但我希望老师要以“仁”为本,注重引导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训练后,要反思在解题过程中运用了哪些知识点、分析题设条件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训练后,要注意反思所用的方法,认真总结规律,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这样有利于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训练后,回忆与该题同类的习题,进行对比,分析其解法,找到解这一类题的技巧和方法,从而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训练后,更要反思题中易混易错的地方,总结经验,提高辨析错误的能力。这样可以避免太多的重复,充分发挥训练功能,提高训练的效率。

篇2:考研数学做题心得体会

首先,题目的选择上,要广泛一些,各个名师的模拟题、复习题等都涉及一些。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出题思路是一定的,重点偏向及难易程度也差不多,做不同人编的题,有助于题型的广泛摄取和把握,只有题型见得多了,思路才能拓展开,而且各种难度的题目也都尝试过了,见到考试卷时才不会有太多措手不及的感觉,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普及性”。

其次,做题的数量上,在你的能力范围内大量练习,但不必太多,尤其是到了复习的中后期阶段,主要精力应放在政治和专业课上面的时候,也就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做数学题了。但也一定不要就把数学“放鸽子”了,因为数学不做就会手生,找不到感觉。大家一定要给自己安排好一个做题计划,比如说两天一套题或三天一套题,根据自己其他科目的复习情况以及此门课程的复习情况来定。最后,留一两套题在考前作为热身训练,不过不用在意那时做题打出的成绩,因为就要上考场了,好坏都没有多大的意义了,关键是用它来找找做题的感觉。

篇3:考研数学做题心得体会

一、初中到高中数学知识上的几点变化

1.知识变得更“抽象”。初中数学主要是强调用实际的模型、通俗的语言、形象的思维来得出结论,给出概念,甚至提出问题,直观实用的数学让学生易于接受与掌握;高中则一下子来了一个突兀的转变,开门见山便是抽象的集合语言、函数符号、逻辑概念、图形变换,使本来就比较抽象的数学似乎显得更加的“玄”了。

2.数学思维方式显得更为理性。初中我们强调更多的是在各种验证、比较、实践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模型,获取直接的经验,进而加以应用,从而导致容易形成思维的定势;高中则更注重从实际出发,引出问题,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去猜测结论,并且学会自己去证明,然后通过自己的探求总结结论,形成自己的思想。更多的是提倡在数学问题提出时,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例如,老师课堂的问题提出后,并不一定是要学生回答的,而是要学生深思,然后提出新的问题,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习惯,或者叫理性的思维。可是刚上高中的很多学生在这方面还显得无所适从。

3.知识的板块与板块的联系更加密切,逻辑性更强。初中的内容由于要积累基础,因而显得零碎一些,模块与模块的衔接也不十分的紧密;高中在这方面则改变了许多,例如,贯穿始终的一条线——“函数的思想”,使得整个学科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然后是在整个学习中间不断有新的数学工具性的知识出现,如向量、导数等都将作为学习其他知识的工具,所以这正好也作为一个衔接的纽带,更是体现了整体性。在学习中如果哪一个环节没把握好就将影响其它章节的学习,学生如果刚上高中就放松,后来自然力不从心。

4.知识的数量急剧的增加,各科的压力增大。在这样的变化下和初中比较,消化的时间要少,辅助的练习要多,就构成了矛盾,很多人便很被动,时间分配不知如何把握,好像一下子乱了阵脚。

二、针对上述变化的应对策略

1.从“学法”方面找出路。教学是一个师生的双边活动,老师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学生才是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要学好数学,学会解数学题,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的“学法”上找出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问题。首先,应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在时间上要挤和钻,学习要有自主性,不要一味依赖老师,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学习的功课多,学习任务重,所以时间要合理地安排,善于挤和钻,不打乱仗。预习是听好课的前提,虽然不预习也能听懂课,但预习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地听,不会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整节课上,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打无准备之仗,除了完成学习任务外,还要力争抽出一点时间进行预习,做到心中有数,为听好老师讲课做好准备。其次,勤学好问,虚心向老师请教,向同学学习,自觉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有问题就问,就算这个问题对大家来说都很简单,但不懂就要问,可能这种问题老师不会喜欢,但对学生个人来说却很重要。学生能“听得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是对“懂”的理解上有误,有的学生的懂只是懂得了解题的每一步,是在老师讲解下的懂,自己想不到的地方,老师讲课时有提示,有诱导,能想起来,认为自己懂了。同样的问题,没有老师的提示,就不能想起来,说明学生的“懂”不是真“懂”,爱面子,不愿说不懂;看老师的脸色不敢说不懂。而且经常提问,还可以使自己从怕问、不会问到想问、善于问。问老师、问同学、问懂这个问题的人等,总之,每解决一个问题,就有一份收获,就有一个进步,自己也会有一个好心情,就会发现学数学原来是一件很愉快的事,也会为自己学习数学种下“兴趣”的种子。再次,牢牢抓住听课这一重要环节,真正听懂课,上课时听懂学习内容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听课时精力集中,积极思考。听课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环节,教材和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主要来源。既不预习又不认真听课就失去了解数学题的基础,课堂上不仅要认真听,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且重点内容、方法、技巧要记住,即使一时不能记住也要做好笔记,以备复习时再解决。总之,要注重听课的环节,真正听清楚想明白,把知识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为解题奠定坚实的基础。及时复习巩固,有时,老师只是把内容、题目提点一下,大多数学生根本听不懂。根据一百多年前德国艾宾浩斯研究的遗忘曲线可以知道,在接触新知识的最初阶段是忘得最快的。因此,在此期间就应及时复习,否则学过即忘。最后,课堂、课后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自觉复习的好习惯,课堂、课后要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独立完成作业;复习所学过的内容、方法、技巧;阅读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解一些相应类型的习题。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数学是要靠积累的,前面的知识就是后面的基础。如果实在记不住,就要常常温习,等到很熟的时候,自然能“生巧”,也就能自己解决问题了。

2.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对知识的整合。由于学生从小习惯了在老师、家长的陪同下学习,一有问题就问,有了严重的依赖思想,如果一旦失去了依靠,便迷失了方向,这就是很多人觉得的平时还不错,考试总是失利的缘由。所以,在平时就要养成无论是练习还是课堂的发言都要独立的去分析,然后用自己的话表达,逐步习惯有自己的见解。对待知识的整合,笔者认为在每一个小节或每一堂课后,对所学的知识要边思考、边独立的对知识进行整理、消化,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

3.自信心的增强是数学学习的法宝。首先是相信自己学法,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其实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学习方法,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败就否定自己过去的一切,要学会坚持,很多时候只有坚持到最后才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其次是要相信老师,只有相信老师,才会去听老师的讲解,去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总之,数学是一门理性的学科,只要我们注重理性的思维,培养良好的习惯,充满信心和希望,数学一定会成为学生的拳头学科,会为他们将来的学习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摘要:高一新生提得最多的问题是:为什么“高中数学知识都能听懂,但只要自己做题就不会”。文章简要分析了产生这一问题的某些客观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差异,变化,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数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4:数学:解题思路=做题+总结

例如,对于不会做的题,我会找出课本相应的原理,反复练习推导公式,直到这些基本规律都烂熟于心。待基础关过后,我再研究参考答案,每看完一个解题步骤都问自己一个“为什么”,明确答案所有步骤之间的关联,用红笔把其中的关键步骤、计算技巧、“巧妙”方法的运用写在笔记本上。最后,我会再做5—10道同类型的练习题,加深印象。

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新题,或者说如何在考试中取胜呢?1000道题里包含的知识点就只有那固定的几个,所以我们可以从题目出发,将其中涉及的知识点(定义、公式、规律)一一列在草稿纸上,然后逐条代回题目中寻找关联。

读题时,我们要明确已知条件的个数以及题目的要求,然后将每个条件都转化为数学语言(关系式),通过简单的推论(画图)得出新的条件,层层递进,从而得出答案。下面举个例子来说明:设向量a=(x,x+1),b=(1,2),且a⊥b,则x=( )

条件:a⊥b

可推出:a·b=0,即(x,x+1)(1,2)=0

求出:x=-

如果你做题做得不顺利,就要重新读题,检查是否看错条件或问题,是否漏看已知条件,计算过程是否有错误等。

篇5:考研数学做题心得与技巧总结

1.如果要求的是若干事件中“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则马上联想到概率加法公式;当事件组相互独立时,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

2.若给出的试验可分解成(0-1)的n重独立重复试验,则马上联想到Bernoulli试验,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3.若某事件是伴随着一个完备事件组的发生而发生,则马上联想到该事件的发生概率是用全概率公式计算。关键:寻找完备事件组。

4.若题设中给出随机变量X~N则马上联想到标准化X~N(0,1)来处理有关问题。

5.求二维随机变量(X,Y)的边缘分布密度的问题,应该马上联想到先画出使联合分布密度的区域,然后定出X的变化区间,再在该区间内画一条//y轴的直线,先与区域边界相交的为y的下限,后者为上限,而Y的求法类似。

6.欲求二维随机变量(X,Y)满足条件Y≥g(X)或(Y≤g(X))的概率,应该马上联想到二重积分的计算,其积分域D是由联合密度的平面区域及满足Y≥g(X)或(Y≤g(X))的区域的公共部分。

7.涉及n次试验某事件发生的次数X的数字特征的问题,马上要联想到对X作(0-1)分解。

8.凡求解各概率分布已知的若干个独立随机变量组成的系统满足某种关系的概率(或已知概率求随机变量个数)的问题,马上联想到用中心极限定理处理。

篇6:考研数学做题心得与技巧总结

▶重视结合大纲复习

大纲不仅是命题人要遵循的法律也是我们复习的依据,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是有区别的,一般教材上的内容只有60%左右会考查到,所以有很多内容考试是不要求的,看了等物做无用功。现在大家用的大纲也完全可以,因为数学考试具有稳定性,大纲一旦改变,会稳定几年。数学的试题不同于政治的试题,数学试题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细心的同学可能注意到了,对不同知识点大纲有不同的要求,有要求理解的,有要求了解的,有要求掌握的,也有要求会求会计算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来对待呢?在基础阶段复习中,大家不要在意这几个字的区别,从历年试卷的内容分布上可以看出,凡是考试大纲中提及的内容,都有可能考到,甚至某些不太重要的内容,也可以以大题的形式在试题中出现。由此可见,以押题、猜题的复习方法来对付考研靠不住的,很容易在考场上痛失分数而败北,应当参照考试大纲,全面复习,不留遗漏。

当然,全面复习不简单的就是死记硬背所有的知识,相反,是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各内容、各方法的本质联系,把要记的东西缩小到最小程度,要努力使自己理解所学知识,多抓住问题的联系,少记一些死知识,而且记住了就要牢靠,事实证明,有些记忆是终生不忘的,而其它的知识又可以在记住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它们的联系而得到。这就是全面复习的含义我们都需要把它掌握了。而在以后提高阶段中,我们就需要有针对性的复习,在考试大纲的要求中,对内容有理解,了解,知道三个层次的要求;对方法有掌握,会(能)两个层次的要求,一般地说,要求理解的内容,要求掌握的方法,是考试的重点。在历年考试中,这方面考题出现的概率较大;在同一份试卷中,这方面试题所占有的分数也较多。

“猜题”的人,往往要在这方面下功夫。一般说来,也确能猜出几分来。但遇到综合题,这些题在主要内容中包含着次要内容。这时,“猜题”便行不通了。我们讲的这时要突出重点,不仅要在主要内容和方法上多下功夫,更重要的是要去寻找重点内容与次要内容间的联系,以主带次,用重点内容提挈整个内容。主要内容理解透了,其它的内容和方法迎刃而解。即抓出主要内容不是放弃次要内容而孤立主要内容,而是从分析各内容的联系,从比较中自然地突出主要内容要求理解,掌握的考的频率高,常常是以大题的形式出现,大家需要重点来复习,把它吃透;要求了解,会求,会计算的知识点考得频率低一点,所以要求也稍微弱一点,大家花在上面的时间可以相对少一点。这样复习的时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重视做题质量

基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教材上的题目肯定是要做的,那是不是教材上的所有题目都需要做呢?具统计,《高等数学》的教材上题目共1900多道,《线性代数》教材上共400多道题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材上共600多道。学习数学,要把基本功练熟练透,但我们不主张“题海”战术,其实上面我们已经清楚大约要做的题目数量,这阶段我们提倡精练,即反复做一些典型的题,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要训练抽象思维能力,对些基本定理的证明,基本公式的推导,以及一些基本练习题,要做到不用书写,就像棋手下“盲棋”一样,只需用脑子默想,即能得到正确答案,这样才叫训练有素,“熟能生巧”。基本功扎实的人,遇到难题办法也多,不易被难倒。相反,作练习时,眼高手低,总找难题作,结果,上了考场,遇到与自己曾经作过的类似的题目都有可能不会;不少考生把会作的题算错了,将其归结为粗心大意,确实,人会有粗心的,但基本功扎实的人,出了错立即会发现,很少会“粗心”地出错。

▶重视复习效果

上一篇:门窗洞口尺寸规定下一篇:6s现场管理改善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