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溪乡食药用菌产业发展汇报材料

2024-05-02

文溪乡食药用菌产业发展汇报材料(共1篇)

篇1:文溪乡食药用菌产业发展汇报材料

文溪乡食药用菌产业发展汇报材料

一、产业发展背景

1、文溪乡基本情况

文溪乡位于县城东北方向,全乡共13个行政村,10206人。S222省道贯穿全境,距县城22公里。全乡总面积17.3万亩,耕地面积7186亩,山林地面积14万亩,占总面积的80%以上。

2、地理气候基本特征:

文溪乡林木资源十分丰富,有较多的杂木资源,是菌类生产基本材料。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5.2℃,其中无霜期为287.2天,适宜多种菌类生长。

3、文溪乡菌类产业结构

文溪乡菌类产业主要有:反季节香菇、无公害袋料茯苓以及灵芝等产业。

二、产业发展现状

1、反季节香菇产业发展现状

乡党委、政府从2006年通过招商引资,我乡从江西引进优质反季节香菇首先在下堡村试种成功。在文溪乡下堡村试种了30亩,每亩投资1.5万元,亩产香菇0.75万公斤,平均单价为4.5元每公斤,每亩纯收入达1.8万元,大大的增加了当地种植户的收入。2008年,一亩反季节香菇的纯收入达到3万元,下堡村种植规模也由原来的10多万袋增加到50多万袋,使下堡村成了远近闻名的香菇村。到了2010年文溪乡的反季节香菇产业发展到了最高峰,全乡产业规模达到360万袋,建立冻库17个,产品 远销深圳、上海、广州等城市,实现纯利润达1000万元。

2、茯苓及灵芝产业发展现状

我乡是靖州县最先进行茯苓栽培的乡镇之一,许多农民在茯苓栽培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技术。采用无公害袋料栽培技术,用料少、质量好、产量高、无农药残留。2009年6月18日,在县食药用菌协会的邀请下,省、市食用菌专家组到水屯村茯苓种植基地现场考察,对栽培技术进行了现场指导,并对该项技术给予高度评价。专家组认同该项技术已到达了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建议全面推广,形成规模生产后,经济利益将更加可观。通过对示范户的扶持,经过几年的摸索和推广,2010年我乡建成了以水屯、文坡为中心的“湘靖28”袋料茯苓栽培基地和灵芝种植基地,规模已达到40万袋;经济效益不容小觑,尤其是“湘靖28”茯苓栽培,亩产可达6000斤左右,亩产纯利润可达4万余元。

三、乡政府对产业发展采取的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分管农业的副乡长为副组长的食药用菌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采取一个项目由一位领导专门负责的办法,分类加强指导,分类向上争取项目,2009年向上级分别递交了反季节香菇和茯苓两大产业规模生产可行性报告,建成了以下堡村为中心的反季节香菇栽培基地和以水屯、文坡为中心的茯苓、灵芝栽培基地。

2、广泛宣传、形成氛围。2008年,反季节香菇在下堡村试种成功后,乡政府组织驻村干部到各村大力宣传反季节香菇产业发展的前景和和可观的经济效益,在全乡形成了广泛的产业发展氛围,全乡除宝冲村外其他各村都有菇农种植香菇,并且以香菇产业发展带动了其他产业发展。2009年,“湘靖28”袋料茯苓栽培得到了省、市专家认可后,通过撰写新闻稿件在湖南日报、怀化日报、边城晚报等报纸上

发表新闻简讯,提高了该项技术的知名度,促使中方、会同、通道等邻近的几个县派专门小组到我乡水屯村学习该项技术。

3、开展培训,提高菇农素质。乡政府多次邀请市科协和县科协相关专家到我乡现场授课,讲解各项栽培技术,提高菇农的生产技术。并召开全乡菇农座谈大会,加强菇农之间的交流,互相交流经验,共同提高种植水平。

4、搭建交流与合作平台。通过与耦团乡政府的衔接,我乡菇农加入了耦团乡香菇种植合作社,互通各项技术和交流各项信息。乡政府与县食药用菌协会密切联系,得到了协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尤其是“湘靖28”袋料茯苓栽培技术,在县茯苓协会的全力支持和无偿帮助下才获得成功,尤其是原茯苓协会会长王先才同志多次到文溪乡水屯村现场指导,并对村民进行无偿授课,将自己掌握的技术在现场倾囊相授,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四、今后发展方向

1、政府引导,提供信息服务。

积极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产业生产力;提供信息服务,促进经济发展,使农民群众增加收入。

2、控制规模,注重环境保护。

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反季节香菇产业规模,全乡控制在400万袋以内,合理发展袋料茯苓栽培和灵芝菌栽培。

文溪乡人民政府 2011年5月24日

上一篇:市场调研与预测作业下一篇:实验中学学生安全保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