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语文下《谈礼貌》滕州市姜屯镇马厂小学 赵波

2024-05-23

五语文下《谈礼貌》滕州市姜屯镇马厂小学 赵波(精选2篇)

篇1:五语文下《谈礼貌》滕州市姜屯镇马厂小学 赵波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20、谈礼貌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3.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尝试从生活中选择事例,并结合事例说说礼貌待人的好处。

二、教学重、难点:

1、从三个事例和随后的议论中,体会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画、讨论、交流、分角色读、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课文。

3.借助分段、概括课文大意、复述课文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4.借“谈礼貌”对学生进行教育。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一)、预习新课 1.回忆《说勤奋》的教与学。

2.自学《谈礼貌》,学习字词,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二)、搜集资料,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

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导课: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和别人交往。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一个人是否讲礼貌,往往能反映出这个人的文明素质和文化修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专门谈礼貌的课文。(板书:谈礼貌)学习“貌”,(长相、外表,指言语动作。)理解“礼貌”(指人的言语、动作谦逊恭敬。)

1、指名组词(外貌、面貌、相貌、风貌、容貌、全貌、原貌、礼貌;成语:以貌取人、相貌堂堂、貌合神离)

2、指名说说常用的礼貌用语有哪些?(1)中文礼貌用语;

(2)用英语说说“请”“对不起”„„

3、学生围绕课题质疑:(什么地方要讲礼貌?礼貌对我们来说有何意义„„)

(二)交流资料,初步认识。

1、读课文新词、难句。

咳嗽 纠纷 态度粗暴 出言不逊 彬彬有礼 安慰 师傅 减少矛盾 思想情操 文化修养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提醒学生注意:“古训、出言不逊、无礼讨人嫌、矛盾”是前鼻音;“咳嗽”是平舌音,读轻声;“师傅”读轻声“校场”文中“jiào”,说说“出言不逊、校场”的意思。

2、挑选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一两句或一段,当众读一读,师生评点。

3、理清课文的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由古训引出礼貌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第二部分(第二到四自然段)用三个事例说明礼貌待人的好处。第三部分(第五自然段)学会礼貌待人的重要意义。

(三)、检查预习,读通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作者用了一句古训。(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齐读。

2、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语句来说一说这句古训的意思。谁能用这句中的有关词语,分别说说“失色于人”、“不失色于人”、“失口于人”、“不失口于人”的意思。(“彬彬有礼,粗暴,出言不逊”)

3、齐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把这个道理记在脑子里。(庄重的语气)

第二课时

环节

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精读感悟故事一。

同学们,请你回忆一下,课文围绕着“礼貌”讲了哪几个故事?我们试着用二个字来概括一下每个例子:(问路、乘车、理发)

1、是啊!中国是个礼仪之邦,早在《说岳前传》中就记载了岳飞礼貌待人的故事。打开书本,自己读读课文第二小节。

2、同学们,大声地朗读有助于表达你的感情,而默读更有助于思考。请你拿起手中的笔,默读第二节,抓住人物说话时的神情、语气,看看故事中的人物给你怎样的印象,圈圈画画。牛皋

(1)抓“吼”“呔”“老头儿”“爷”体会牛皋的傲慢无理,指导朗读牛皋的话;(介绍牛皋,生性豪放,不拘小节,是岳飞的结拜兄弟)加上动作表演,读读看(教师示范)

(2)假如你就是当时的老人,你会怎么想?(3)引读(大家的感受和老人一样):所以老人— 岳飞

1、与牛皋相比较,你有什么感受?(抓住“离镫下马”“上前施礼”“请”“老丈”)

2.同学们,(板书:岳飞问路)

这个只是课文中举的一个事例,你看,他先讲一个小小的故事,最后讲讲自己的感受。故事虽短,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精读感悟故事二:

现在,请与你的同桌合作学习第二个故事,也用上同样的方法。读读课文,你印象深刻的词语、句子下面圈圈画话,谈谈你们的感受!小朋友

出示句子“女青年回过------” “连忙”说明了什么?;重点指导朗读、评价小朋友道歉的话“对不起,把您的裙子弄脏了。”(象不象小朋友的道歉?)女青年

(1)面对小朋友如此真诚的道歉,女青年会怎么想呢?她是怎么做的?(抓住“微笑”的好处)

(2)出示作者的感受,你又明白了什么呢?

(3)是啊!从(板书:小朋友道歉)这个故事,我们看出要想人与人之间相处更加和谐,礼貌待人必不可少啊!

(三)、精读感悟故事三。

1、同学们,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中需要礼貌,伟人也是这样的。读读“周总理慰民”的故事,还是用上刚才的方法,这一次自己学,相信你的收获更大!

周总理

(1)重点指导朗读、评价总理安慰朱师傅的话。感受总理语言的文雅、和气、宽容。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

(2)看插图,周总理说话时的神情是怎样的?(用上文雅、和气的语气读)

(四)、回归中心,明白道理

1、三个小故事,我们都学了。

你还知道哪些故事吗?它们都是讲同一个道理,要讲“礼貌”(指着板书)可是,你看课文在这三个例子的选择上,有什么特点吗?

2.同学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很多古训中就包含了这层意思。出示: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学完了课文,你再来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3.探究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明确要求:根据刚才我们学到的方法,怎样才能把事例说好?(1)先定内容,内容要与讲礼貌有关。

(2)说的时候要紧紧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说好处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要紧密结合事例的内容来谈。)

板书:事例 动作 说理 神态 语言 贴切

(五)、总结课文 同学们,中国是个礼仪之邦。让我们发扬礼貌待人的优良传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六)、课堂作业:

总结《说勤奋》《谈礼貌》以及《滴水穿石的启示》的写法,自己写一篇作文。450字以上。(谈„„ 说„„ 议„„)

(七)、课后作业: 拓展延伸,实践活动 小组之间创设情景演“礼貌” 板书设计:

19、谈礼貌

君子不失色于人 不失口于人

神态

故事

动作

语言(说理

贴切)

附一:附礼貌用语:

与人相见说“您好” 问人姓氏说“贵姓” 问人住址说“府上” 仰慕已久说“久仰” 长期未见说“久违” 求人帮忙说“劳驾” 向人询问说“请问” 请人协助说“费心” 请人解答说“请教” 求人办事说“拜托” 麻烦别人说“打扰” 求人方便说“借光” 请改文章说“斧正” 接受好意说“领情” 求人指点说“赐教” 得人帮助说“谢谢” 祝人健康说“保重” 向人祝贺说“恭喜” 老人年龄说“高寿” 身体不适说“欠安” 看望别人说“拜访” 请人接受说“笑纳” 送人照片说“惠存” 欢迎购买说“惠顾” 希望照顾说“关照” 赞人见解说“高见” 归还物品说“奉还” 请人赴约说“赏光” 对方来信说“惠书” 自己住家说“寒舍” 需要考虑说“斟酌” 无法满足说“抱歉” 请人谅解说“包涵” 言行不妥“对不起” 慰问他人说“辛苦” 迎接客人说“欢迎” 宾客来到说“光临” 等候别人说“恭候” 没能迎接说“失迎” 客人入座说“请坐” 陪伴朋友说“奉陪” 临分别时说“再见” 中途先走说“失陪” 请人勿送说“留步” 送人远行说“平安” 附二:预习单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一、预习

1、正确认读下列字词:

礼貌 矛盾 咳嗽 思想 情操 校场 粗暴 纠纷 安慰 文化 修养 牛皋

2、划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意思。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3、正确、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结合具体情景谈谈你的理解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谈礼貌》这是篇说理性的文章,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重点应该是让他们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的品读,明白礼貌待人的意义,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另外就是让他们初识议论文,初步掌握这类文章的表达方式。围绕这两个重点,在教学中,我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特别是三个事例最后揭示的三句道理,再结合课文中的具体事例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不足之处: 尽管教学中也结合事例交待了这三方面,但仍缺少一个整合,缺少一个归纳,缺少一个让学生立体、纵观看课文的机会。议论文“事例的典型化”在学生心里没有留下多少痕迹。

教学建议: 教师让学生从重点词语入手,学会抓住关键词来理解句子,体会句子的内涵,感受人物精神,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有感情朗读,以声传情。朗读指导没有机械的固定程式,让学生以自己的理解来读。应该说,这种教学思路对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掌握读书方法很有益处,朗读训练也很扎实。但是如果仅止于此,那么这节课也只会流于一般,学生的情感也无法与文中人物产生真正的碰撞与对接,不能产生拨动学生心弦的力量。

滕州市姜屯镇马厂小学赵波

篇2:五语文下《谈礼貌》滕州市姜屯镇马厂小学 赵波

《九色鹿》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详细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挣、扎、愤、辜、肮”5个生字。

3、通过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报答的品质,遣责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报答的品质,遣责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三、教学评价设计:

1、教学中围绕“九色鹿救调达”“调达出卖九色鹿”让学生以读悟情,以读为凭借,让学生充分的触摸语言,品悟,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报答的品质,遣责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加深理解和感悟。

2、由《九色鹿》引申出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四、教与学准备: 学生:搜集资料 教师:教学课件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

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激趣导入

1、你们见过九色鹿吗?听过关于它的故事吗?

2、提示课题:九色鹿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借助生字表上的拼音,读准字音;(2)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并理解其意思(3)对于较的长句子,反复多读几读几遍,读通为止。(4)对于不懂的地方标上问号。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表里的生字,注意:

“肮、皇、榜”是后鼻音

“誓、斥”是翘舌音

“滥”的声母是L,不是N(2)重点理解以下词语 奴仆 起誓 发财 恩将仇报

斥责 滥杀无辜 背信弃义 灵魂 皇榜

3、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九色鹿是一只什么样的鹿?(2)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3)按故事情节课文该怎样分段?(4)学生读后交流

4、师小结

环节

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三)精读感悟,感受“救”“卖”“斥”

1、“救”

A、第2小节

(1)我们先来看“九色鹿救调达”的部分,(相机板书:救)自己读读课文2—5自然段。(学生自由练读)

(2)出示第2小节内容。指名读。

(3)从这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4)情况十分危急

①你从哪感受到的?(“汹涌的波涛”,“奋力挣扎”)

②你能把当时情况的危急读出来吗?指名读(评点:调达危在旦夕。)男生齐读

(5)九色鹿的勇敢善良

①“立即”说明了什么?(九色鹿在救调达时毫不犹豫,奋不顾身!)请用朗读向我们展现出来(指名读)②把九色鹿的勇敢善良、奋不顾身读出来。女生齐读。

(6)过渡:古人讲“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九色鹿对调达是救命之恩,可谓“恩重如山”,(相机板书:恩)面对如此重恩,调达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

B、第3、4、5小节

(1)指名学生起来读第三自然段。

(2)想象一下调达连连叩头的样子,带着感激之情再读调达的话(齐读句子)

(3)在调达的眼里,知恩图报指什么?他报什么恩?

(4)而在九色鹿的眼中,知恩图报又是指什么?(指名说,引读第4小节)

(5)通过两者对比,你们感受到了什么?(这是一只不求回报的九色鹿!)多善良的九色鹿呀,请再齐读她说的话。(齐读)

(6)面对这样的九色鹿:奋不顾身救人,又不求回报。调达是千恩万谢、郑重起誓。设想一下,他会如何起誓?(指名说话:调达千恩万谢,郑重起誓说)

(7)我们来看这个“誓”字(板书:誓),上面是个“折”,下面是个“言”。古人起誓是十分郑重的事,常常手拿枝条,说完后就把枝条折断,意思是如果食言,就是说话不算话,就会像这根枝条一样。那说明这个誓言怎么样?(誓言是表示决不违背的承诺。)对,答应了就必须要做到,“誓”就是一诺千金。

第二课时

环节

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三)精读感悟,感受“救”“卖”“斥”

过渡:调达有没有真的象他誓言中所承诺的那样去做呢?反而怎么样?(相机板书:卖)

2、“卖”

什么原因让他背信弃义、恩将仇报呢?请默读课文6、7自然段。

学生交流,相机提问:

(1)那是一个怎样的王妃?(贪慕虚荣)这就为后文调达出卖救命恩人九色鹿埋下了伏笔。(相机指导读好句子)

(2)这个国王是不是心甘情愿的?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相机出示:国王无奈,只好张贴皇榜,重金悬赏捉拿九色鹿。)你能把国王的无可奈何,但不得不做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3)试着用“只好”造句。(因为什么,谁只好怎样?)(4)“皇榜”是指什么?联系上下文想一想那张皇榜上写着什么内容?(指名回答:因为什么原因要张贴这张皇榜、如果捕捉到九色鹿会有什么奖赏、悬赏多少黄金。)请你们来当一回这个国王,拟写这张皇榜好吗?可以借助课文中内容。(四人一小组讨论一下。)(指名回答)

(5)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臣民,看到这样一张皇榜,你有什么真实的想法?但他们想了也是白想,因为大家都不知道九色鹿的行踪,只有一个人知道,他是?(调达)此时他就挤在看皇榜的人群之中。当他看到这张皇榜哪几个字的时候他的眼睛发亮了?(重金悬赏)

(6)面对重金悬赏的皇榜时,他的心里到底怎样想的呢?他的心里经历了怎样的思想斗争呢?(九色鹿!只有我知道它的行踪,终身的富贵就这样从天而降!只要说出九色鹿的下落,便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可是,它却是我的救命恩人啊,更何况我还曾经立下誓言决不泄漏它的行踪。可重金悬赏的诱惑又实在是太大了。)

(7)一边是国王悬赏的重金,一边是九色鹿对自己的救命之恩以及自己立下的誓言,他的心理正进行思想斗争,究竟是去告密,还是信守诺言决不泄密。可最后,良心终于被金钱所蒙蔽,正义终于被邪恶所战胜,他选择了告密。

(8)此时,他一心只想着发财得利,却忘记了做人的根本,丢弃了应有的道义。这就叫——见利忘义!他还忘记了什么?(他曾经对九色鹿发了誓,发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这就是“信”,做人要守信,但他却违背了,反而去向国王告密。这就叫——背信弃义!)(相机板书:信)(九色鹿从汹涌的波涛中将落水的调达救了上来,是他的救命恩人,本应该知恩图报才对,可他不仅不报恩,还出卖了他的恩人,想置九色鹿于死地,这就叫——恩将仇报!)他可真是一个小人。

引读第7小节:由于调达告密,国王立即——

3、“斥”

(1)初读第8、9小节

①引读第八小节:这一天,山林之中(春光明媚,)九色鹿(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睡得正香。)多么温馨美好的画面,试着读好它(齐读第一、二句)

②九色鹿还不知道危险正一步步逼近他,他的好朋友乌鸦却看见了,连忙高声喊——(引导齐高声读:九色鹿„„)

③引读:九色鹿从„„似乎九色鹿已经快遭厄运了,到底结局怎样呢?请接着往下读第8、9小节。

④交流:结局怎样?(指名读第九小节。)(相机板书:惩)过渡:国王为什么很快就改变了主意呢?

(2)九色鹿怒斥的话

① 出示:“陛下,您知道吗?正是这个人,在快要淹死时,我救了他。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被天下人笑话吗?”

②指名读,自由练读,这番话分别是针对哪两个人说的?(斥责调达,劝告国王)(相机板书:斥)“斥责”是什么意思?(严厉的责骂)它斥责调达什么?(见利忘义!灵魂肮脏!)“灵魂肮脏”是什么意思?(思想卑鄙无耻)衣服上的“肮脏”是可以洗掉的,而灵魂上的呢?

③九色鹿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心情怎样?为什么气愤?九色鹿有没有想过调达会出卖自己?你从哪儿读出来的?(标示:“竟然”),你能结合课文内容,用“竟然”说一句话吗?同桌先练练。(九色鹿救了调达,调达竟然出卖了九色鹿。调达为了金钱竟然出卖了自己纯洁的心。)(指名说)

④我们来看课文插图,老师一眼就看出了谁是调达?你们看出来了吗?用手指一指,一个怎样的调达?(一个恩将仇报、贪财如命、猪狗不如、心里发虚的调达。)这还是当日那个对九色鹿千恩万谢、郑重起誓的调达吗?面对此情此景,九色鹿简直气得——(指名学生说)请再来读九色鹿的话。(指名读)(评点:气愤之情,溢于言表。痛快!你完全读出了九色鹿此时的心情!)对这样的人我们当然该去斥责他。(再齐读前半句)

⑤九色鹿又是怎样劝告国王的呢?(引导齐读)“无辜”本指没有罪的人,这里指的是谁?天下人会“笑话”什么呢?(指名说)

⑥这九色鹿多勇敢多机智呀,她不仅狠狠斥责了调达,还对国王进行了巧妙的劝说,让国王改变了主意,让我们再来读好这段话?(齐读)

(3)第9小节

听了九色鹿的话,国王非常惭愧,他惭愧什么?(他与一个灵魂肮脏的小人来滥杀无辜。)

引读第9小节:因此他斥责——

但他又担心只靠自己的的命令不能有效地保护这只可爱的九色鹿,又亲自起草了一道告示,如果你是国王,这次你又会在告示上写些什么?(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环节

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中感悟

(四)学完这篇民间故事,你有一些什么收获呢?(集体交流)我国古往今来就有很多讲求诚信的典范,像汉朝大将韩信 “一饭千金”的故事。孔子的弟子“曾参杀猪”的故事。

(五)总结:古语有云:人无信不立;言必信,行必果。做人一定要恪守信用。老师就把这两句话送给你们。(齐读)

回家把故事讲给父母听,并和他们谈谈你的收获或体会。

(六)板书设计 :

九色鹿

救(立即

纵身)

谢(连连叩头)

九色鹿

拒(打断

并不是要)

调达

誓(决不说出)

卖(捕捉)

斥(灵魂肮脏)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九色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一个民间故事。讲的是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落水人发誓永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落水人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严惩。课文情节生动,语言浅显,学生比较喜欢。基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在教学时,我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以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为学生营造足够的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亲历阅读实践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初步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不足之处:阅读教学要进行语言实践,包括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有效的有发展意义的语言实践需要在一定的平台上进行。第八节中九色鹿的一段话是重点,如何帮助学生学习理解?采用反复“读”的方式——让一位学生读,一位学生当国王听。读有读的要求,读出愤怒、读出尊敬,读得让“国王”感动,读得让“国王”改变决定。听有听的要求:听后的说感受,并回答老师提出的词语理解方面的问题。下步应在这儿注意。

教学建议:对于调达的下场,就没有必要进行任何改变。恩将仇报,他应该得到他应有的下场,只需介绍一下就可以了。也没有必要假想其它的结局。教材的发展要“因材而异”,教材的发展最终为了人的发展。

杜荣鹏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五语文下《谈礼貌》滕州市姜屯镇马厂小学 赵波】相关文章:

语文谈礼貌教案设计05-20

谈礼貌教案04-30

谈礼貌课文内容05-24

20谈礼貌教案04-15

谈礼貌名家课堂实录08-27

《谈礼貌》的教学反思04-20

讲礼貌国旗下讲话07-05

国旗下讲话文明礼貌08-11

文明礼貌国旗下讲话08-28

国旗下讲话文明礼貌05-14

上一篇:模板培训记录下一篇:品牌广告投放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