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欢英语的原因英文

2024-04-27

不喜欢英语的原因英文(精选9篇)

篇1:不喜欢英语的原因英文

周遭的人给予正面的鼓励和喜爱英文的态度是很重要的。爸妈想让孩子喜欢英文有很多方法,带着孩子看英文电影、听电影里的英文对话、一起听英文流行歌曲,或是一起研 究电脑游戏的规则,都是学习英文的不同途径。重点是让孩子感到轻松有趣没压力,才能引起学习的动机。而不是一味找一个英语超好或者母语英语的人的见了面就是一通英语秀,这是别人的英语,何况用成人水平对孩子没意思,这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种秀,也不是机械式的杀杀杀,更不说纯英文,需要一个语境的慢慢转入,比如,不恰当的说,把你扔到一个说阿拉伯语言的课堂,你就明白孩子的想法了。

台湾近几年流行桌游(board games)。许多孩子为了了解游戏规则, 学习阅读英文说明书,也透过桌游认识了许多不同文化。例如 Scotland Yard(《苏格兰 特警》)中,警探与怪盗 X 先生的追逐游戏,就能让孩子认识英国伦敦的地图与各车站的站名;而 Scrabble(《拼字大赛》)这个代表美国文化的桌游,与 Monopoly(《大富翁》) 都是美国人从小到大家中必备的桌游。孩子需要将自布袋中抽出的字母排出英文单词, 因每个字母分数不同而得到不同积分。亲子共玩不但增加英语词汇量,也是亲子共学的好机会呢!台湾有许多英文老师因此尝试将桌游的概念结合英语学习,带动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

另外,孩子们学习英文的“方式”也很重要!家长们常常认为孩子是在游戏中学习,但是游戏里却充满竞赛和排行,无形中让学习进度较慢的孩子感受到压力,失去信心,在输赢间得不到团体的认同,或是被朋友排挤等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让孩子因此 对英文失去兴趣。

学习语言有很多方式,同一个方式不见得适合每一位小朋友。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所提的“多元智能”中指出:有的小孩音感很好,我们就可以从儿歌切入语言学习; 有的孩子喜欢艺术,我们在做活动时就可以多做一些 Language Art,也就是结合更多和美术或是手工相关的延伸活动来带动语言学习。这些活动的目的都是要让孩子有更多学习的动力。

让孩子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得到成就感、建立信心是重要的,所以当孩子说不喜欢 英文时,我们需要多方思考,看看是否需要调整周遭提供语言学习环境的人,抑或是学习的方式需要修正,而不是一味强硬地逼迫孩子继续学习!

篇2:不喜欢英语的原因英文

In spring, people take off their heavy clothes and enjoy the warmness in the sunshine. Children can play games outdoors. They are free from worry to have their wonderful time.

我最喜欢春天。春天既不冷也不热,比起其他季节更显得温暖。春天来到时,开始下雨,所有生物都逐渐苏醒过来。树木和草地变成一片绿色。有些鸟欢快的从我们头顶飞过,有些在树上动听地鸣唱。不久,美丽的花朵就绽开了,

篇3:不喜欢英语的原因英文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身心得到发展的基本途径。体育课和其他学科一样, 也是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指导的师生双边活动。许多高职女生对体育不重视, 不喜欢上体育课, 针对这种现象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 找出其中的一些原因。为了保证体育课的质量, 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 从而有效地提高女生的身体素质, 使她们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使体育课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我院女生为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高职女生对体育课的态度等一些文献资料, 并对所查资料进行分析和加以研究。

2.2.2 访谈法

采用随机访谈的方式, 采访在校体育教师和部分女生, 了解她们对体育课的看法和建议。

2.2.3 问卷法

随机抽取我院09、10、11级女生共150名进行不署名的问卷调查。根据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爱好程度等。共发问卷150份回收150份有效率问卷146份。

2.2.4 统计法

对学生的建议和她们的答卷进行统计学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女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3.1.1 高职女生的生理特点。

女生进人青春发育期后, 生理方面发生明显的变化, 身体上的变化导致学生心理上也有一定变化, 变得腼腆, 羞怯。随着第二性征发育成熟, 大多数女生好静不喜欢动, 然而处于这期间的女生应加强锻炼是非常有益的, 但大多数女生对体育课没有兴趣, 特别是遇到例假时, 有些女生甚至以例假为借口请假半个月之久, 其实生理上的特殊变化, 使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女生更应该要适当的体育锻炼, 促进身体健康的生长发育。

3.1.2 高职女生的心理特点。

高职女生年龄一般都在18-20岁, 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 意志力不坚定, 情绪不稳定, 特别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如家长、师长、同学、社会等影响。因而变化复杂, 一般女生进入青春期对自己的外表很在意, 对衣着穿着较关注, 怕苦、怕累、怕赃, 对异性比较关注, 怕在异性面前出丑, 这样也是很多女生不喜欢上体育课, 她们觉得参加体育锻炼。不仅占用了学习时间, 而且锻炼后要洗澡洗衣服浪费时间, 误认为锻炼后产生疲劳, 这样会影响学习成绩。还有女生怕经常运动会使身体长胖, 担心自己变肥, 骨骼长粗, 这样不好看。

3.1.3 女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程度。

通过问卷反馈来看从表1中看出一般的占多数, 讨厌上体育的是少数, 也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加, 喜欢体育呈下降趋势。其中的原因有;学生进入新的环境, 对新教学环境和体育器材都有新的感觉, 教学的多样化对学生都很新鲜。而学习压力相对高年级来说较松。随着年级的升高, 学习压力加重, 思想负担也加重, 时间相对较紧。面对家庭和社会的升学压力, 学校也不愿意学生花时间参加体育锻炼来浪费学习时间。

3.1.4 体育项目方面的原因

从表2可以看到, 女生喜欢健美操和羽毛球。而不喜欢田径。女生喜欢娱乐性和竞争不强的项目, 教师应该创新体育教学的运动项目来满足学生的要求, 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3.2 体育教师方面的原因。

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 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应以饱满的热情去面对学生, 并善于在教学中和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

3.3 体育场地和器材的影响

女生体育课不像男生那样。一个篮球就能让他们玩得汗水淋漓, 而女生不喜欢拿别人拿的器材, 由于高职学生多, 操场又小, 特别是遇到下雨, 几个班就无法上课, 即使不下雨, 几个班也难活动开, 器材就更不够了。这样经常就有一部分学生不上了。很多女生喜欢上健美操、羽毛球、乒乓球等, 但由于这些又是学校缺乏的。这就大大削弱了她们对体育的兴趣。

3.4 家庭、班主任、校领导的影响。

在现代这一代人中, 决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 父母都望自己的子女成才, 所以要求孩子别的都可以不做, 只要成绩好就是一位好学生, 其他的都不在意, 很多家长还特别要求自己的子女在高职阶段努力学习, 高职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如果学校领导经常关心同学们要加强体育锻炼, 让学生知道青少年不仅仅是长知识更重要的是身体的健康成长。无论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首先都要有健康的身体作保证, 特别是女同学体育老师和班主任要灌输她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因为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增强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也能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才能体现出女生的健康美。

4. 对策与建议

4.1 转变女生对体育的态度。

作为体育教师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技术动作,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体育对他们能起到什么作用, 她们自己需要什么, 从思想上给她们解放, 因为到这一阶段的女生有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 教师多讲一些体育对身心发展有好的作用, 针对女生好静就应该培养她们的间接兴趣;而针对女生胆怯的特点就要先找出胆子较大动作较好的女生先做, 克服女生胆小的恐惧心理;对女生爱美怕脏的特点用课的丰富来调动女生的兴趣, 同时培养女生不怕脏不怕累的教育。

4.2 增添运动项目和改进场地实施。

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之前, 有机会和学生讨论课怎样安排,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利于学生自觉参加体育学习。突出女生特点和实用性较强的内容。女生多倾向一些竞争不强的内容, 如健美操、武术、羽毛球等, 多组织一些团体项目。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有利于教学的胜利完成, 同时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和合作精神。

总之, 女生体育课要根据女生的身心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调整教学内容, 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利于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教学任务, 让学生真正的在体育课堂中得到锻炼, 使女生体育课上的更活泼, 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人才, 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忠良.怎样上好高职女生体育课[J].青海教育, 2001.1 (2) :6970.

[2]潘青梅.对中学女生不喜欢上体育课[J].体育函授通讯, 2002, (3) :1819.

[3]宁艳波.谈高职体育教学[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4, (2) :111112.

[4]张明珍.浅谈高职女生对体育课的兴趣[J].宁波大学学报, 2001, (3) :180182.

篇4:对学生不喜欢音乐课的原因反思

新学年开学了,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学音乐课,我向学生问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希望老师怎样给你们上音乐课?上什么内容?可是得出的结论大多数学生热衷于流行歌曲、偶像歌星。出现这种现象不是偶然的,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音乐老师来说不能不反思一下我们的音乐教学到底出现什么问题了。

一、教师自身的因素影响了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胜任的。音乐课堂教学更是如此。音乐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所以,想让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兴趣,首先要消除学生心中对音乐课的种种顾虑,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该保持良好的自身情绪,不能被课堂或课堂以外的一些因素所影响。教师还应注重自己的语言艺术,将自己的快乐情绪传染给学生。把幽默的语言、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眼神、有趣的动作都毫不吝啬地奉献给学生,让学生和教师走得更近。这样学生才能喜欢音乐课,我们的音乐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我们的教学内容同学生的需求之间有隔阂

在调查时很多学生这样回答:老师教的那些歌太难听、太难学了,我们喜欢流行歌曲等等。总归一句话,我们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有隔阂。我们按照目前的方式和教学内容去给学生上课,初衷是好的,是想让学生更好更系统地掌握一些技能,但是却没有和我们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达到很好的衔接。

有些音乐教师把音乐课上成了纯技能课,把音乐当作机械的技能去训练,把中小学生当作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训练。这样做,可能在一段时间里或表面上对一部分学生会有一些效果,但却因此削弱了绝大部分同学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甚至对音乐课讨厌。这种局面一旦形成,那么我们再费苦心、再挖空心思去给学生教什么我们自认为有用的知识,还会对学生产生什么作用呢?实际上,这样的音乐学习与课堂教学从根本上扭曲了音乐作为人类情感艺术、精神火花的本性,是与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驰的。

现在,基本上所有的同学都对流行音乐特别是流行歌曲感兴趣,这也不见得是什么不好的事情。恰恰我们可以反思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因为流行歌曲能迎合同学们的“口味”。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想办法让音乐课去迎合同学们的“口味”呢?我们来看一下音乐课中的唱歌课:学生会唱歌曲的多,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少。他们在相当一部分特别是后半节课的时间里应付的多,甚至老师在上面教,他们在下面做其他的事情。这也是我在调查时学生们自己讲出来的。他们唱歌这样不用心,那么味道又何来、感情又何来呢?那么我们这样上音乐课又有何用呢?不是既浪费学生的时间,又浪费老师的时间吗?音乐课里的歌不好听、不够味,他们当然会到课外去找自己认为好听的歌、够味的歌,甚至还工工整整地抄在小本子上,一有空就拿出来唱。

其实,我们可以认认真真地和学生谈一谈流行歌曲,甚至我们可以好好研究一下一些好的流行歌曲。如果老师能在课堂上唱一首好的流行歌曲或弹一首优美的通俗钢琴曲,那么就完全可以把学生吸引住。这样更可以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喜欢和佩服音乐老师,进而树立老师在同学们中间的威信。我们不应该把流行歌曲完全拒之于音乐教室之外。只要我们对流行歌曲、流行音乐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分清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那么,让流行歌曲进课堂不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反而会收到好的效果。

三、音乐课上音乐之外的因素含量过高

音乐课应以音乐为主,应让学生用心去体验、去理解音乐。可有些老师特别是上音乐欣赏课,一堂课里的一半甚至一大半时间都是老师语言文字的解说,剩下的一小部分时间让学生听音乐。他们非要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讲个清清楚楚不可,而真正留给学生去思考、去感悟、用音乐去激发想象的却很少。用语言表达的比较多,而用情感体验的却较少。因此,在一些老师的教学中语言多、音乐少,全然没有了音乐的特性,也没有了“音乐作品是要悟的”这个道理了。这样做只会使学生对欣赏过的作品没印象。音乐作品积累少,对音乐的感悟浅薄,最终对音乐没了热情。

音乐课就应让音乐来说话,任何缺乏音乐性的音乐教学都只能削弱学生们对音乐应有的兴趣或扭曲学生们对音乐的理解,都是不可取的。

四、音乐环境差,高雅音乐不能真正进入学生的心灵

在德国,随便一个中学生都可能比我们音乐老师的音乐欣赏水平高,都比我们音乐教师知道的世界名曲多。当然,这与很多历史、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分不开。很多世界顶级的音乐家,如贝多芬、巴赫、亨德尔、韦伯、舒曼等都生在德国,这都并非偶然或巧合。在德国是由于历史等因素的影响而自然而然地形成那样一种音乐氛围,而不需要教师刻意去引导。我想,如果我们的孩子能从小在那样的氛围中长大,肯定也会达到那种效果的。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就不能从小给孩子营造这样一种环境呢?学生喜欢流行歌曲是受外来因素的影响。比如大街小巷随处可听到流行歌曲的声音,还有如电影、电视以及报纸杂志等新闻媒体的宣传。更何况这些歌曲能适合我们学生的口味,媒体宣传能迎合我们学生的心理。那么顺理成章地对我们学生来说这些流行歌曲、偶像歌星真的是“挡不住的诱惑”了。其实,那些流行歌曲他们也不一定真的感到好听,只是因为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加上从小受流行歌曲的影响,人云亦云,只要是流行歌曲、只要别人说好听、只要非常流行就好听。高雅音乐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讲可以说是非常匮乏的。既然我们的学生有这样的心理特点,我们为什么不从小对他们进行高雅音乐的熏陶呢?比如,从幼儿班、小学就有意无意地让孩子接触一些高雅音乐,在课堂上,特别是课外时间让孩子尽可能地多听一些高雅音乐,少听一些流行歌曲,特别是不健康的流行歌曲。那么,我们的学生肯定会像接受流行歌曲一样接受高雅音乐。如果这种教育方式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能形成一种教育观念,并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我想在若干年之后我们音乐老师在上音乐欣赏课时肯定不会再像现在这样费力了。像我们的国民素质一样,我们国民的音乐修养肯定会上升一个层次。

根据目前我们的音乐教学现状,改革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之处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努力改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的音乐课才会为同学们所喜欢,才能达到其应有的效果。

篇5:不喜欢学英语的原因

孩子讨厌学习英语,是因为英语并非他自己的兴趣所至。而是为了应付家长和老师而勉强学的。由于对孩子来说,英语是很陌生的一种语言,很难学习,特别是学不好大人又逼迫孩子时,就会对英语产生反感。

2、心理因素

很多孩子对为什么学英语并不了解,只是被动的按照老师和家长的要求去做。孩子对学英语缺乏足够的信心,老是担心自己发音不准、语调出错,怕别人笑话。所以当孩子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就会不自觉地表现出紧张、烦躁和抵触心理,进而讨厌学习英语。

3、方法因素

一提到学英语,很多孩子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就是枯燥无味的背单词,这与孩子没有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很大的关系。由于过分注重考试成绩,让许多孩子把大量的精力放到了机械的记忆单词、语法,背诵大段大段的课文上,而很少去关注英语的学习方法,从而也失体验不到学习英语带来的快乐。

4、环境因素

篇6:不喜欢数学的原因

⑴学科特点

小学数学的学习在学生所学科目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每一位学生在升学考试中必考的科目。数学不同于其他的科目,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因此,它就要求每一位孩子在课堂上高度集中,课堂的气氛也较其他科目枯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

⑵学科任务重

一个星期的数学只有5个课时,而一学期最多只有16个教学周。而数学知识的学习量却没有减少,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此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用的。他们也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在课后。课后的练习,繁重的家庭作业,使学生失去了休息的时间,就会产生对数学的抵抗心理。

二、学生自身的心理原因

⑴由于数学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再加之教师教法陈旧,因势利导不够,因此部分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另外,部分小学生好胜心强,求成心切,想一口吃成胖子,却又达不到预期目的,而且他们意志力薄弱,情绪忽高忽低,紧张浮躁,久而久之便对数学产生厌学心理。

⑵一些学生性格内向,在数学学习中,遇到困难而又没有能力解决时,不善于向老师、同学求助,落下的知识点越来越多,不愉快和自卑的体验使他们 陷入痛苦、忧虑之中,因而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

⑶部分学生由于理解能力较低、思维狭窄,不能适应数学学习,再加之班级人数过多,教师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这部分学生与教师和同学很少产生互动与共鸣,常感到孤立无助,个人的交往动机、合群需要不能得到满足。长此下去,在班里的威信低下,自信心、自尊心受挫,内疚和失落感增强,整天紧张不安,直接影响数学学习。

三、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当

家庭是社会的单元,小学生特别是低、中年级学生,其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很大,父母的主导倾向是什么,对孩子有任何期望和要求,往往是孩子愿不愿意学习和怎样去学习的指示器。

⑴过分溺爱,或者是放任自流。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是父母的皇帝和公主,都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许多家长都是过分溺爱,或者是放任自流。直接就导致孩子缺乏责任心与自制力,上数学课自由散漫,独立性较差。把不良的生活习惯带到学习中来。我们班的有些孩子,上课总是自做自的,老师打招呼不听,告诉家长。家长却不理解,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错,我的孩子是最乖的。有的就放任自流,就是告诉老师,就等他嘛,反正他学不起走,我也没有办法了,能托到怎样就怎样了。特别是背乘法口诀的时候,有的孩子背不住,家长也觉得无所谓,要不就说老师怎么办嘛?我也拿他没有办法。

⑵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在我的调查中发现,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全班有三分之二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每次的数学考试中能取得100分,而选择“顺其自然”的仅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十。对孩子成绩好给予金钱、物资奖励的有32人,而成绩差就进行指责甚至大骂的有20人。这么幼小的孩子就必须承受如此大的压力,怎么会把学习当作是一种乐趣去追求呢?在我们班学习乘法口诀的时候,我就亲眼见到两个家长,当他们的孩子没有背出口诀,或者是反应的稍微慢一点,家长的气就来了,当着老师和学生的面,就开始打骂孩子,这样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非常大的伤害,而且会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非常害怕的事情。

四、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生白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待在学校的。学生学习的主导者是老师,因此教师的教育教学手段 ,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都直接影响着孩子学习的主要动力。

⑴教师教育教学手段不妥

今天的教师承担的教学压力固然很大,但是如果教师为了片面的身心健康,采用“填鸭式”的数学教学方法,不顾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学生进行“疲劳轰炸”或正冷嘲热讽,或者体罚(变相体罚),那么学生对数学这门功课就会产生厌倦、畏惧心理。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中的最微妙的接触。”在这种接触中,教师会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以不同眼光看待不同的学生。如: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优等生,用厌恶的眼光看待后进生。对学生而言,当老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并寄予他某种较高的目标值、期望值时,他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会潜意识地靠近这一目标从而超过了以前的表现;而当老师用厌恶的眼光看待他时,学生往往会产生抵触情绪,失去上进的动力。学生年龄虽小,但也是一个有感情、有灵性、活生生的人,有着同成年人一样的情感世界,懂得快乐与痛苦,羞愧与恐惧,有自尊心和荣誉感。如果师生关系中没有真诚的欣赏,任何学生都可能失去自信心,教学的天空将是一个冰冷的世界。所以适度的表扬和鼓励,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

⑵师生关系的不和谐

由于性格的原因,有些学生的人际关系差,受到同学和老师的冷落学生嫉其师,恶其道,产生了对学习的悖逆心理,学生得不到重视,必然要与老师唱对台戏或是避而远之。久而久之,就很容易导致因师生对立而连带着出现了讨厌数学课,继而厌学的恶性循环。老师往往相信“好学生”的谎话而不相信在老师眼里平平淡淡的学生的说的真话。总所周知,学生是希望教师与班级中所有的人不厚此薄彼地公平相处的,他们最不满意的就是教师偏袒某些人。

⑶片面、不公平的评价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生是最听老师说的话,特别是老师对他的评价的话。在学生的眼里,老师的最神圣的,最崇高的,一个教师对他的评价,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自己学习地位的定位。

评价学生,决不能采取简单、片面、不公正的方式。教师对一个数学考试打95分、被老师评为“学习积极分子”的学生和一个考试只打65分、被老师评为不积极的学生进行调查比较,发现后者比前者付出的努力要大得多。打65分的学生每天晚上复习到很晚,打95分的学生并没有这样刻苦过,我们认为这两者在学习方法上有差异,但不能评定为学习积极与否。如果不帮助后者改进学习方法,加上老师片面的评价,这名学生的发展是可想而知的。

篇7:不喜欢阅读的原因

一是中国教育没有培养阅读的习惯。中国教育是世界上最简单的教育。上小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上初中;上初中的目的就是为了上高中;上高中的目的就是为了上大学,上大学的目的就是找工作,找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发财。在这样一个恶的循环之中,中国人从来就没有静静阅读的机会和时间。

二是中国的现实失去阅读的基础。中国人已经不迷信中国传统文化,对传统书籍很冷淡;中国人又不太情愿相信西方文化,对西方文化半信半疑,只懂皮毛;中国人对当前的泡沫文化很无奈,甚至很反感。这些让中国人不知道自己应该阅读什么,不该阅读什么,左右为难,索性远离阅读。

三是中国人生存压力太大,没有心情阅读。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仍处在初级阶段。每一个中国人必须依靠自己的奋斗才能正常生存下来。贫穷的惴惴不安,生存压力很大;富贵的也不安全,好像只有更多的金钱才有安全感。而阅读是需要心情的,大家都忙着挣钱,哪里还有什么心情去阅读呢。

阅读的好处

读书可以让我们拥有“千里眼”.俗话说的好“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多读一些书,能通古今,通四方,很多事都可以未卜先知.

读书可以让我们励志.读一些有关历史的书籍,可以激起我们的爱国热情.

读书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读一些有关写作方面的书籍,能使我们改正作文中的一些不足,从而提高了我们的习作水平.

读书的好处还有一点,就是为我们以后的生活做准备.

每一个人要想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现的景色越壮阔,就要拥有渊博的知识

知识是人类通向进步、文明和发展的唯一途径.书是前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它是我们获取知识的9源泉.我们要让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必须多读书,读好书.。

篇8:不喜欢英语的原因英文

“学语言跟天赋没有关系。能学会中文, 怎么就学不会比中文简单得多的英文呢?”

“体验英语共迎奥运”北京市民讲外语系列公益讲座现场, 一位来自台湾的教授被热情的群众团团围住, 他的话不时引来群众热烈的掌声和会心的微笑, 他是谁?他就是闻名两岸三地的英语教学大师——赖世雄教授。

赖世雄, 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大众传播和英语教学双硕士, 台湾著名杂志社常春藤英语杂志社总编及社长, 曾任复旦大学客座教授, 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教学达十二年, 被《中国图书商报》评选为十大名师, 同时又是北京市政府英语活动周主讲教授。在长达十几年的英语教学及研究生涯中, 形成了轻松幽默的授课风格, 深受广大学生及听众的喜爱。有听众形容其“把英语讲得很易懂, 又很有趣。”

不用功就像赖家老大一样

小时候, 赖世雄家境不宽裕, 他经常帮父亲卖面、送面、洗碗, 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读书, 再加上无人督导, 功课也不出色, 而有些自卑。高中时, 赖世雄参加学校的爵士乐团, 有一段时间下功夫学英文, 目的是唱热门歌曲, 但是学不精, 学三个单词忘两个。看不懂音标, 每个生词都标上注音符号。“反正我又不是美国人, 学那么像有什么用?”这是赖世雄经常安慰自己的一句话。大学联考, 英语只考了7分, 考大学失利后, 赖世雄转考政治作战学校新闻系, 爱玩的他, 每天只盼着过周末, 从不为自己的前途发愁。邻居教育孩子的时候常会说:“不用功就像赖家老大一样。”父亲对于孩子不思上进, 感到很痛心, 却也无可奈何。

军校对学术不是很注重, 每天有艰苦繁重的训练任务, 有一位学长对他说, 当你在这么一个枯燥的环境中, 你从早到晚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读书, 那么艰苦的训练和磨练就成为正餐之外的小点心。听了这句话, 他受了启发。“我当时一心想要当新闻记者, 买了很多书, 本来只是想试试看, 结果开始学习以后, 就有一个理想在我眼前招手, 我就想四年以后说不定我能考取专业的新闻人员的执照, 会很有前途。”

“不可救药”地爱上了英语

赖世雄爱上英语, 是在军校一年级。有一天, 美国西点军校师生来访, 班上没有一个学生敢与对方接触, 对方讲什么, 也无人答腔, 气氛尴尬极了。突然有位曹姓同学, 以流利的英语跟对方谈论起来, 态度之从容, 让赖世雄佩服得五体投地, 那一刻, 贪玩的他突然开窍了, 他下定决心要把英文学好。

他央求曹同学教他英文, 对方一口答应。从此, 赖世雄没有一天离开英文。其实赖世雄跟一般人一样, 记性也不好, 背了几遍还是会弄错, 文法更是一窍不通, 但是他不怕失败, 每天不停地磨, 他并以“不要脸”来形容自己学英文的精神。原来, 学校附近有一所美国教会, 每个星期日早上, 赖世雄一定准时出现在查经班, 他不在乎别人异样的眼光, 随时抓住机会跟牧师对话;下午他又转到天母——早年美军居住的地方, 挨家挨户敲老外的大门, 免费替人家洗车, 代价是主人用英语跟他聊天。

刚开始, 赖世雄跟着同学到教会, 从会话开始练习, 但由于基础实在太差, 单词听不懂几个, 学习速度远不及预期。后来, 赖世雄自己领悟到, 我们自己学母语的时候, 就是从“牙牙学语”开始。他开始从最基础的发音开始学起, “把自己退化成婴儿, 就像学汉语拼音一样, 这些符号搞得清清楚楚, 将来发音才能字正腔圆。”短短三个月, 他每天只学两到三个音标, 用大的胶片反复播放, 要求自己不用成人的思维来学习, 不去理解, 只是模仿, 只是重复。三个月以后, 他拿着字典就可以流利地读了, 并且同学们惊奇地发现他的发音与众不同, 更像外国人在说话。学会发音之后, 他开始学会话, 虽然身边很多同学会去报培训班, 但他觉得读培训班, 要经过坐车的劳顿, 还要花钱, 而且一个教室二三十个人, 轮到自己讲话的机会很少。他就决定自学。他买了一本《中美五周会话》, 从最简单的会话开始学。他把音标查完, 就慢慢念, 念熟以后, 他就把会话丢掉, 自己扮演两个角色, 从早演到晚, 不断地加自己的词, “乱扯乱讲”, 活化会话内容。碰到外国人的时候, 他发现自己居然听得懂他们的一点对话。之后, 他开始大量看文章, 查完字典, 就念出来, 念很多遍之后把文章丢掉, 用英文讲出来, 讲到三更半夜, 这培养了他以后能长时间说英文的能力。他用声音来记单词, 而且因为勤查字典 (四年读破六本字典) , 阅读文章的时候往往能知道后面的词是什么, 有什么含义, 这让他很兴奋。大三以后, 赖世雄开始接触电台、办英文报纸、担任外文社社长, 四年的大学生活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 就是“忙”。

在当时就开始每天念15-16个小时英文, 每天晚上2点或3点才睡觉的赖世雄承认, 刚开始实在相当辛苦, 但因为他不急, 一篇读者文摘的文章是一段一段慢慢念, 相关的单词、词组、句型、文法, “祖宗八代都把他搞清楚”, 逐步增强听说读写的能力。

后来, 赖世雄总结自己当年的学习方法:第一个是善于利用零星的时间“。Make full use of every sigle unit of time”, 你要把所有可能的一分一秒的零星时间都要利用。第二个是少就是多, 慢就是快。“Less is more, slow is fast”, 很多人想把英文讲得流利, 但是他忘了他还是婴儿, 他的程度可能只是一两岁走路的小朋友, 他想马上讲成年人的话, 那是不可能的。第三个是持之以恒。“Never give up”, 不放弃, 持之以恒。只是三分钟热度的话, 很难学成。

不退休的传播英语的使者

军校的学生有学习开车的机会, 赖世雄就到地处南方一个小镇的中原大学学习开车。过了没多久, 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 他拿一个收音机收听现场直播的报道, 并坐在院子里做翻译, 有三四百个同学做听众。“虽然我翻译得并不是特别好, 但我看到同学很依赖我的样子, 所以蛮有成就感, 我就想以后可以教书。刚好该大学理工学院的教工有个小女孩, 对我说:‘大哥哥, 教我英文好不好?’我就爽快地答应了, 教她和她弟弟, 他们很高兴。虽然是免费的, 但当时感觉当老师很好, 于是我就在心里种下了以后要教书的想法。”

大一的时候这个被女生忽视的男孩子, 大三以后, 就得到了不少小女生的青睐, 这让原本自卑的他喜出望外, 但是他告诉自己不能分心, 不能谈恋爱。“因为埃及的马, 眼睛看前面, 两边都有眼罩罩住, 怕他分心, 不然的话坐马车的人就会很危险。所以, 我就忍住没有谈恋爱, 而是把全部精力放在学习英语上。”

毕业以后, 他偶然遇到一个小女孩, 让他觉得她很善良, 有一种想要保护她的愿望, 很快, 他们就结婚了。刚结婚的时候很穷, 他就去台北士林一个叫中美英文培训中心的补习班去做兼职的老师。面试的时候, 他因为太过紧张而干呕, 正式登台的时候, 也双腿发抖。最终, 赖世雄战胜了自己, 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

后来, 担任了常青藤英语杂志社的社长兼总编, 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作了长达12年的教学节目, 培养了很多忠实听众。他去地方演讲的时候, 那些听过他节目的老人、孩子, 热情地拥抱他, 还不停地流眼泪。对于他本人, 有怎样的收获呢?“能够用深入浅出的方式, 让很多害怕英文的人, 喜欢上英文, 对我来说, 是最大的收获。我现在出版方面投入了更多的精力, 上海方面的出版社希望我能够推出高考指导方面的书, 出版工作很繁忙, 不过, 我是不会退休的, 能把我小小的知识传播给年轻人尤其是身处西部地区、偏远地区的那些竞争公平性相对较差的地方的年轻人, 对我来说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现在从事广播教学的时间比较少, 不过也不排除如果有机会, 我会从事相关工作。”

16个小时之外的生活

如今, 赖世雄教授差不多每天工作16个小时, 多的时候会达到18个小时。公司的人都说, 他不是人, 是神。“我不是的。我喜欢我做的事情, 我桌子上是很凌乱的, 整天埋在书堆里面, 我能学到东西。”工作压力如此之大, 怎么样排解呢?他很喜欢听音乐, wddv这个电台24小时播他最喜欢的英文老歌, 另外, 他自己收集很多CD, 有空的时候他就听听。他还喜欢摄影, 到深山里面去, 捕捉不一样的灵感。含饴弄孙的生活, 是他的满足。“我喜欢孙女儿和小孙子在我的身上爬来爬去, 看他们发呆两个小时, 我都不厌倦。”

有一次, 孙女拿到英语课外书, 看到插图不仅眉开眼笑:“好好看哦”, 可是, 不久就嘟起了小嘴, 来找爷爷, 看着孙女愁眉不展的样子, 赖世雄有些心疼。他发现, 这本进口的英语读物上面, 小小的故事里既有过去时、过去完成时, 又有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 太复杂了, 难怪孙女要皱眉头。于是, 他打算用很单纯的时态, 全部都是简单的独立句, 来编一套教材。他跟外国人一起合作, 编出了《赖爷爷亲子故事》, 一共有十五本书。五本书学完之后, 接下来的五本开始有过去时, 最后五本开始有正常的时态, 全部学完, 就能达到小学六年级应该达到的程度。孙女喜欢上了学英语, 而这本书一出来, 就得到了家长的追捧, 在台湾一直很畅销。

最有成就感的三件事

自从学英语以来, 赖世雄最有成就感的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在上大学的时候。那时, 学校偶尔会有外宾来, 通常找人来做翻译的时候, 那么多学生, 没有人敢讲, 赖世雄敢讲, 当场作交替翻译, 因为他那时还做不了同声传译。当他做完翻译, 外宾向他翘起大拇指的时候, 他感觉自己非常神气。“更重要的是我们学校有女生, 很多女生说一年级看不出来怎么样的人, 结果到了三年级很棒。我本来是很自卑的人, 没想到受大家肯定, 心里美滋滋的。”后来赖世雄常常对年轻朋友讲, 不要因为自己的外形抱怨父母, 你好好读书, 争气, 这样无论是找男女朋友也好, 还是做事也好, 都能让人刮目相看。

第二件是一次应聘的经历。台湾有中国网络公司, 相当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待遇非常高, 英文考试的时候有400多人报名, 包括外语系的系主任, 还有从事外语工作多年的人。考试的第一关是上机器, 让报考者在无准备的情况下, 读《Time》杂志的一篇文章, 结果刷掉了200人;第二关是笔试, 第三关是口试, 赖世雄居然得了第一。“那时我很年轻, 那对我是莫大的鼓舞, 我发现学语言并不是一定要经过几十年的积累, 只要把每一个字词都搞懂, 学习得法, 那么很容易在这方面做得跟别人不一样。我自己并没有天赋, 但我觉得我这几年的学习效果还不错。”

等他年纪稍长的时候, 还有得意的事情。他是广西壮族人, 老家在广西横县。他在做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英文教学节目的时候, 他了解到很多像广西这样的偏远地区, 还有很多想上进的朋友在听他的节目。“能够利用我小小的经验让他们得到感动, 能继续向上走, 我就很满足, 很快乐。”有一次, 当听赖世雄在广播里说到, 学语言跟天赋没有关系, 可以怎么怎么学的时候, 大连王兴宁小朋友的爸爸带着浓厚的山东腔就跟女儿说:“闺女, 从明天起我要好好学英文, 跟赖爷爷一起学。”父子俩甚至用英文吵架, 蹦出“you pig”这样的句子, 当然也不是真正的吵架, 而是为了好玩, 营造说英文的环境。7个半月后, A B C都不会的王兴宁小朋友, 参加共青团中央举办的全国英文演讲比赛, 得了少儿组特等奖。父亲看到女儿这么争气很高兴, 他甚至用这种方式来办学。

记者:现在很多电视广播英语教学节目, 面向的都是低起点或者零基础人群, 那么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上班族, 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呢?

赖世雄:首先来说说为什么很多节目都是面向低起点人群。因为我们英语学习的人群呈金字塔型结构, 底层学习的人永远是最多的, 出于商业利益的考量, 要在电视做节目, 需要有企业支付广告费或者购买时间段, 电视台不得不把节目的受众范围拉大, 因此, 这样的学生永远是他们进行语言科普教学的特定对象。当然, 基础水平的英语教学内容简单, 比较好教, 但是如果发音不准, 或者教学方法掌握不好, 就容易误人子弟, 所以门槛既低也高。

中国人通常比较害羞, 不敢讲话, 因此, 接受过大学教育的, 或者在职进修的人, 他们想学的通常就是口语。针对这些学生, 不要以为会话就可以开口, 不妨采用我的方法, 自我学习。要尽量多读文章, 然后用简单的英文来讲。一遍讲不好, 就讲第二遍, 第三遍, 这样反复多次, 最后一定是朗朗上口的。到处都有英文素材, 所有的文章, 你念到很熟, 发音一定会很棒。具体可以归结为诠释法、翻译法和描述法。

第一, 诠释法。不断诠释, 可以用大量的辞藻, 你学过的, 不断运用它们在你的嘴巴, 这样你就找到了交替翻译或者同声传译的门槛。第二, 用翻译法。学校老师校长致辞的时候, 你私底下把它翻译成中文。你可能只能讲很慢, 老师讲八句, 你只能翻译前两句, 没关系。甚至拿着报纸也可以翻译。第三, 描述法。把你身处的周围环境或者某些场面用英文描述出来。比如你到了英语角, 你就可以描述一下你看到的情况、你想到的情况。

记者:提高职场英语, 您可否推荐一下教材?

赖世雄:职场英语的教材, 市面上已经很多了。不过, 英语不是中国人发明的, 是老外发明的, 所以, 要学英语, 最好能使用原汁原味的教材。目前在网上可以看到很多, 比如朗文教材。作为一个知识分子, 我学英语花的是最少的钱, 比如《China Daily》就是很好的报纸,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里面有中式英语, 其实报纸在出版之前, 报社都有老外做顺笔的。报纸上每期都有外电、社论、包括艺术类的内容, 买一份就够了, 看一年, 单词都查完, 从头看到尾, 就够了。任何基本的用语、谈商业的、外交的、军事的、生活的、音乐的, 常用辞藻全部在内, 好好念完, 然后用英文诠释里面的内容, 那时, 不光是让你学了好多单词, 而且因为你勤查字典, 知道了很多周边的用法, 更重要的是, 你在同外国人讲话的时候, 随便谈一个东西, 刚好你从报纸上多少知道一些。无形之中, 将来你练习听力部分, 就会高人一等。我常常讲, 看英文报纸是最好的素材, 对于那些大学毕业的人, 打算要深造的人来说, 尤其是如此。

记者:对于大学生, 您有怎样的建议?

赖世雄:在台湾, 大学生的英文整体水平不是很高因此, 在踏入社会之前, 必须要把两个东西做好, 一个是你的专业, 比如你学医学技术的, 在器材方面你钻研很深, 第二个你必须把语言搞好。阅读当然很重要, 但是口语表达也很重要。现在台湾和大陆, 从目前的走势看, 将来都会走向日本的英语教育模式。现在在日本, 他们有一种考试, 叫托业考试 (TOEIC) 。目前, 大陆有10万人考, 台湾已经逼近15万了。它和托福不同, 考语法和听力方面的能力, 将来会加上口语, 但是它不会很刁钻。现在在日本, 他已经取代了政府主办的日本的全民英检, 所以将来大学生在毕业之前, 就必须在听说读写方面能力要加强, 尤其是说的能力。将来你在面试的时候, 对方觉得你对自己的专业很精通, 并且能够用英文侃侃而谈, 找工作就不成问题。大陆学生的英文水平, 区域间存在较大差距, 城市的学生英语水平较高, 而落后乡村的学生英文水平就差一些。台湾的大学生, 虽然英文水平不像大陆学生那样有明显的差距, 但英文水平整体较低, 而且逐年下跌。第二, 抗压性比较弱。或许是因为曾经享有过经济的发展, 家庭照顾比较好的缘故, 压力比较不会承受, 这是台湾大学生目前比较普遍存在的状况。第三, 求职危机意识不浓。因为物质比较丰富, 玩的地方比较多, KTV、游戏等, 求职的危机意识并不浓厚, 所以在求职的时候碰壁, 也已经来不及了。当然, 名牌大学生是例外的。

如果大学生能从这几个方面早有意识, 早动手, 就会有利于今后的求职, 这也是为什么高校请我去演讲的原因。我将自己的经历跟大学生分享, 希望他们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启发。我常常讲, 你也许现在失业了, 没关系, 你现在开始先把你的英文能力先打造好, 比如很多企业认定托业成绩, 990满分, 你通过700分以上, 人家会觉得至少你大学没有白读。当然最好是能考到八九百分以上。当然, 这种分数的标准认定很难, 不像新托福和旧托福认定的标准。比如说, 旧托福, 你要到研究所至少要550分以上, 你能考到600分以上, 650, 那是最棒的。新托福, 120分的话, 你能考到100分, 那就不得了了。

篇9:不喜欢英语的原因英文

关键词:语文 不喜欢 原因 对策

中国人怎么能不喜欢语文呢?语文是我们华夏文明的标识,是我们作为中国人的印记。我们祖先几千年博大精深的智慧,无不渗透在语文的字里行间。

语文更是我们成长和生活中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着我们的思考,承载着我们的沟通和交流,承载着我们的喜怒哀乐。我们离不开语文,从牙牙学语的婴儿到咬文嚼字的学童;从谈天说地的少年到指点江山的后生,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应用语文。

我们原本没有理由不喜欢语文——即使是为了高考!可为何许多高中生对语文的热情那么低迷呢?

这个问题的根源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之内还是之外呢?

我们如何改变现实,让已经能独立思考的高中生重新深爱上语文呢?

一、问题的提出和实际调查结果

在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中,随着各种现代教育理念、方法逐渐被接受,教师越来越重视激发学生兴趣。到底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如何呢?笔者所在学校设计了专门的调查问卷,联络三所兄弟学校对500名学生进行了“高中学生最喜爱的科目”统计调查。结果“最喜欢的科目”按数依次是外语、计算机和数学。

结合其他项目的结果显示:高中生普遍不喜欢语文,热情不高。

二、“高中生不喜欢语文”课程之外的原因分析和建议

带着上面的统计结果,笔者又进行了一系列学生、家长访谈,在搜集多方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显示,学生不喜欢语文的理由有许多,其中“以前就不喜欢”、“不喜欢这个老师”、“课堂枯燥”、“死记硬背”、“讨厌作文”等为常见原因。

但也有一些有思想的学生和家长给出了课程之外的原因,这激起了我进一步探索的欲望,期望下面的分析能更深入地反映出诸多高中学生不喜欢语文的课程之外的原因:

1、高中以前:小学就已经根深蒂固的观念

“从小学起我就讨厌学习,所有的学习都是苦的——当然包括语文”学生说。

学习一直是快乐的,直到走进学校。学生被告知:“学习”和“玩”是不同的。无数次的批评,无数次的否定,无数次的重复抄写、背诵、考试,超负荷的作业——先被告知,然后再被强制体验。

接着,刻“苦”学习就占据了学生的全部生活。“学海无涯苦作舟”、“头悬梁、锥刺骨”、“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苦”充斥了幼小的心灵——包括学语文。

而当阅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时候,太晚了。

建议:先向学生说明他们不喜欢语文的本质原因。让他们深刻反思,相信许多学生会恍然大悟。再将语文课程变成快乐的,自由的。不过将复杂变得简单,将简单变得容易,再将容易变得有趣,也正是教师的功力和价值所在。

2、教育之外:主流文化的引导

作为重要的政治工具和社会体系中的重要组织,教育是无法脱离整个社会的文化潮流而独立发展的!学校离不开社会,学生更是无法抵御社会文化潮流的影响。

在西方的产品、铺天盖地地充斥我们的生活的同时,西方的文化、观念和习惯也在渐渐蚕食着我们的传统和文化。

伴随着成功人士有意无意流出的一句两句外语,港澳台影星生硬的普通话……语文的魅力被不断冲淡。

建议:组织学生反思社会潮流的问题,研讨中华文明的精华,探究传统文化智慧。培养学生客观思考“流行”和“潮流”的本质,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精髓的热情。

3、学校之外:功利性的社会氛围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流行性物欲证》作者如是说。

信息化时代我们无法限制孩子们的眼睛,不择手段谋利的个别媒体,铺天盖地的广告,金钱、财富、成功这些字眼已经占据了孩子们的大脑。强大的企业聘请顶尖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行为学家甚至人类学家,研究如何对待他们的顾客,甚至对潜在顾客——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暗示、催眠。

这是一场对孩子们心灵的争夺战。功利性的社会,培养了学生以功利目的看待学业,这就解释了为何那么多学生喜欢外语、计算机——成为高级白领,拥有财富,走向成功!

建议: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教师强调语文重要性的同时,聘请成功人士畅谈语文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课堂之外:教师的魅力

学生总是喜欢新奇的事物或与自己的生活接近的事物。社会的发展一日千里,教育投入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更解释不了学生当前要面对的困惑。

在和学生访谈的过程中,超过一半的学生将所以喜欢语文的原因归结为“遇到一位有学问的好老师”。这意味着学生不喜欢语文也很大程度上在于没有他们佩服、喜欢的老师!

建议:高中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之外多加修炼,除了写作、阅读等“授业”外,还要研究时代潮流,能透析目前的社会、经济、政治等现象,为学生“解惑”。

上一篇:国内进出口贸易下一篇:大学生成功与礼仪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