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正正直文言文

2024-05-07

范文正正直文言文(精选2篇)

篇1:范文正正直文言文

【注释】①范文正:即范仲淹,谥号为文正。②悴:忧。③睢阳:古地名,今河南境内。④封志:封存并加标志。⑤谏官:给皇帝提建议的官员。⑥而:你。⑦俾:使。⑧封识:即标志。

宛然:依然如故。

【文言知识】

说辞。辞是个多义词。一、指推辞。上文文正方辞避,意为范仲淹正想推辞回避。二、指告别。《木兰诗》:言词、文词。如孔子说辞达而已矣,意为文辞只要通顺就可以了。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游 ②方 ③以 ④成立

2、翻译:①会术者病笃 ② ③内文正怀中

3、当以还汝中省略了介词宾语

4、理解:这件事说明范仲淹

篇2:范文正正直文言文

【关键词】 语文学习 文言文 正能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5-019-02

如果我国千年的经典沦为只需读懂文本的下场,止步在考试得分的多寡,这是对经典的漠视,是目光短浅。教材中的古典文学如陈年的美酒,诗意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人生。文言文的教学不应也不能止步在读懂的层面。教师应创设情景,擎着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让学生读懂文本,读懂作者,更要读出自我,融会贯通教材中的的仁、义、礼、孝、悌、志、趣等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引领,引导学生由文章推及生活,从而让学生汲取文言文的正能量,陶冶性情,塑造灵魂,逐步构建健全、充实的精神家园。

一、创设情景,让学生读懂作者

由于传媒的发展,信息是随处可得,有些学生习惯“拿来”,不习惯在凝视文章中深思。另一方面,现在的学生活得比较自我,多了一份“与我无关的漠然”。作为教师,要创设情景,让学生读懂作者。唯有让学生的主体感情和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感情碰撞,才能触动学生灵魂深处的那根弦,为学生汲取文言文的精髓提供了可能。

世人认为“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我指导学生阅读《祭十二郎文》时,我本以为学生应该是悲伤的,有怜悯之心的。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当学生读到韩愈父死、兄死、嫂死、丞相死、侄儿死时,有些学生脸上不但没悲戚之情,还嘻嘻哈哈,一副与我无关,一脸不相信的样子。当读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时,有些学生还在偷笑。当读到千百年来不知让多少人泪流满面的“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时,有些学生还是“面不改色”。当体会“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时,有些学生也没多大的感触。为何面对一篇催人泪下的千古名篇,学生的反应竟是嬉笑加漠然,我们的孩子真的不懂得怜悯,不会感动吗?

经过深思,我觉得学生有如此反应,一是古人的生活与现代生活距离甚远,学生不了解古人。二是学生涉世未深,很少经历生离死别的人生变故,亲人虽终将离别,只是学生觉得这一天的到来,似乎还遥遥无期,所以忽略,以致走不进韩愈的内心世界。最致命的是我们教师没有做个有心人,以为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去品味,学生就倾心去凝视文本,自然就能披情入文,就能体会作者之情。作为教师,应掀起学生“冷漠”的面纱,给学生一支长篙,让学生能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为学生了解作者的情搭起一座桥。

为此,在第二节课的时候,首先,我告诉学生:古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0岁左右,所以,对生离死别的感受特别深。我还选取了地震时一位老父亲对着废墟呼唤儿子的名字的画面,让学生提前体味瞬间失去亲人的晴天霹雳。让学生意识到我们都会有面临失去亲友的精神创伤,为体会韩愈于失去亲人的重负作一个情感的铺垫。接着我又声情并茂地提醒学生:我们总是相信来日方长,可以从容为父母尽孝,为兄弟尽悌,为朋友尽义。我们忘了,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现在,你们的爸爸妈妈的年龄已过40载,如果他们可以活到90岁,那么他们还有50年的寿命,如果我们一年回家看他们2次,我这一生,爸爸妈妈这一生,就只有200次机会见面了。从而让学生产生要珍惜眼前人的迫切感。然后,我再强调韩愈的景况:家族凋零,振兴无望;叔侄情同手足,聚少而离多;侄遽死追悔莫及,悲死不临穴,阴阳其相隔。通过教师的铺垫、设计,引导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学生在再读文章时,能理解韩愈的情愫,能读懂韩愈的痛不欲生。

其实,引导学生读懂韩愈的时时刻刻都要珍惜亲情,不要等到迟了再去追溯的追悔,让学生经历适度的悲伤,因为适度的悲伤是美好品质的灵魂标志。这无疑是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读懂韩愈,明白了亲情是人生的重要篇章,让学生少一份冷漠,多一份感动,多一份感恩,拥有懂得怜悯、学会关怀身边人的情怀,这正是当今教育的追求。

二、强化学生的过程体验,让学生的灵魂在场,让学生读出自我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价值观碰撞的社会,虽然,教材中的文言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但并不是说文言文的教学一定要给每篇课文都硬要贴上一个标签,甚至是完全接受或认可古人的思想,而是应赋予学生更多的弹性和自主,引导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让学生的灵魂在场,不仅让学生读懂作者,了解古人的情感和思想,教师还应给学生独立体验感悟的空间,让学生在凝视中深思,在深思中感悟,沉淀自己的感悟,读出自我,形成自己的独立看法。教育本应是一种温馨,作为教师,不应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该尊重学生的多元价值取向。学生只有在不带着先入为主的前提下自主地和文本对话,沟通古今,领悟其内涵,才能真正有自己的体验,才会独立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在读庄子的《逍遥游》时,我结合现实,设计论题让学生思考:在今天物欲横流的社会,庄子的“无己、无功、无名”有没有价值? 有的学生认为:我们虽达不到庄子的 “三无”超然物外的理想境界,但我们应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底线。有人顿悟出:庄子的“三无”思想,强调的是人不为物所役,不以功名为念,淡泊宁静。有的学生觉得:庄子的“三无”思想,既体现了庄子对世俗的反抗,有表现了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是大智慧。有学生认为:庄子的“三无”思想很崇高很天真,在国人对名利有着初恋般的狂热的今天很难践行。也有学生认为:庄子否定的不是功名,只是认为追求绝对的自由更重要……

nlc202309040029

学生的这些自我感悟,也许有些偏颇,有些稚嫩。但只要这些看法是原生态的,学生自己的,就有存在的价值。当然,这并不是说让学生随心所欲,信口开河,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立的看法,且力求做到少一份偏颇,多一份深刻,多一份成熟。

三、汲取古代文化的正能量,对学生具有精神引领作用

文言文,难免会夹杂着一些消极的东西,不适应时下。教师应启发学生重新审视其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把古人的价值观与现实的生活相结合,变通地解决现实问题,真正做到“古为今用”, 服务于个体,服务于现实,引领学生的思想。这样,文言文的教学才能有现实的意义,更能凸显文言文对学生处身立世的价值。学生在传承经典时,能获取人生经验来指导自己的人生。能让学生从迷惘中得到启示,寂寞中领略抚慰,失意中获取鼓舞,获得精神的充足,完善情感与提升人格。

例如,《归去来兮辞》中的“看透一切后找到自己的位置求得心物和谐的闲适”的理念,《滕王阁序》渗透的“对理想的执着、不甘沉沦、洁身自爱”的高雅志趣,《逍遥游》中“淡薄名利”的洒脱,《陈情表》里“关心他人、学会感恩”的情怀。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汲取的正能量。当然,我们应摈弃陶渊明不合时宜的归隐文化;辩正看待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不切实际; 抛开“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的牢骚和愤慨;舍弃“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愚忠。

《滕王阁序》是千古绝唱,文章充满了年轻人特有的才气和锐气,王勃面对失意的人生,多舛的命运,他,不丧失希望,不放弃壮志;他,不卑不亢,洁身自好;他,摒弃了阮籍的穷途之哭,真可谓穷不失义失志,位卑而思有为,“悲”极之后能达观自解和奋发向上,这一切对于那些迷茫又没理想的学生,有理想却很功利的人,遭遇一点人生的挫折就抱怨和随波逐流的年轻人,无疑具有精神信仰的指引功效。

面对当今社会的物欲横流,学生的思想很迷茫,学生呼唤主流的价值导向能给予前行的力量。教材中的文言文脍炙人口,绵延数千年,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神,展示的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脊梁”,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品牌”。 作为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文言文的教学不能止步在读懂文意的层面上,并非只关注当下考试时拿高分,更不是让学生成为庄子或陶渊明,而是应诱导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让学生去感悟,读懂作者,读出自我,让学生汲取古代文化的正能量,努力完善自我,成为纯洁智慧的一滴,然后汇入汪洋的人海。

上一篇:配件库工作流程下一篇:擅自下座位的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