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材料采购成本控制情况的报告

2024-04-12

关于材料采购成本控制情况的报告(精选10篇)

篇1:关于材料采购成本控制情况的报告

文章标题:关于材料采购成本控制情况的报告

轻纺局财务处:为了控制材料采购成本,我厂在本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以财务处材料核算室为核心,进行了合理的调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我们的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一)采取生产、供应、财务“三结合”的办法,避免了材料采购过程中的盲目性。过去,我厂80以下的材料均由供应处直接采购,并负责材料的验收、发放和保管。现今市场变化快,工厂产品结构复杂,品种繁多,大量或成批采购容易造成库存积压。据计算,截至19××年末,我厂主库存材料为×××万元,199×年增加到×××万元,其中,重复采购的物资就达××万元以上。对此,财务处及时设计并推行了《材料月份用款计算表》。先由各车间按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提出生产用料,由供应汇总填写《材料月份用款计算表》,经仓库保管核对库存量后,报送生产处总调度,生产处根据生产情况核实批准,在“备注栏”中示明采购急缓程度,送财务处材料核算室核算价格,最后再由财务处长根据资金情况批准“实支数”。这一管理控制办法实行一年来,仅避免重复采购一项就节省××万元,另外还拒付价格过高的材料××万元,经磋商而降低采购价格使支出减少××万元。

(二)采购物资实行“四同”(即同品种、同型号、同名称、同技术要求),对材料购入价格进行比较分析。实行这个办法以来,直接减少因信息不灵、不准而高价购买材料的损失达××万元,并使采购人员的价格观念、成本意识有所增强。此外,我们还订阅了《价格信息》等报刊杂志,搜集我厂需用材料的价格,定期了解原料厂家的价格变动情况。在此基础上,工厂还对11种占材料采购成本较大的物资制定了目标限价。自财务处材料核算室进行“四同”材料价格比较分析后,过去那种舍近求远、质次价高的不合理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人为的扩大采购成本问题也基本解决。

(三)采用“ABC管理法”,重点控制,严格审核。与此同时,我们还将现代化管理办法——“ABC管理法”直接应用于材料采购成本控制上,也收到了良好的结果。经分类,划分出A类消耗物资11项,这类物资占采购品种的5,但却占采购资金的50以上。我们对这11项消耗材料重点进行时常价格调查,并查阅了各种价格资料,结合国家有关物资的价格政策,制订了“厂内目标采购限价表”及相应的奖罚办法,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采购人员通过多渠道、全方位奔波,在这方面共节约材料成本费××万元。

(四)全面控制,有效节约了材料采购成本中的运费开支。近年来,运杂费占材料采购成本的比重越来越大,为了控制材料采购的运杂费,降低采购费用,经走访市内各货场、运输公司,收集整理国家对运杂费的价格政策、限价措施,决定运输物资优先使用本厂运输工具,在本厂车辆因紧张而需要社会运输工具时,也实行了及时限价送货,结果,使我厂的材料采购运杂费成本大幅度下降,仅199×年一年就节约费用×万元。

(五)建立材料采购价格档案,形成价格监督体系。为有效降低采购成本,我们把收集到的接个资料分门别类地归档立册,形成内部价格档案。对采购质优价廉的物资,予以奖励。价格档案同时也为我们实行计划成本核算提供了依据。如199×年我厂供应处向江苏某公司订购醋酸人造丝,通过查阅“物资价格档案”发现其价格高于市场最新价,即予拒付。经磋商,共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72万元。上述几点是我们在探索材料采购成本控制中的一点收获,今后随着现代管理方法的推广,我厂对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定会更加合理,更加有效。××厂财务处

《关于材料采购成本控制情况的报告》来源于范文搜网,欢迎阅读关于材料采购成本控制情况的报告。

篇2:关于材料采购成本控制情况的报告

关于材料采购成本控制情况的报告

《关于材料采购成本控制情况的报告》来源于范文搜网,欢迎阅读关于材料采购成本控制情况的报告。

篇3:关于材料采购成本控制情况的报告

一、对省属高校开展政府采购工作的问卷调查

为了了解省属高校开展政府采购工作情况,本文对广东省部分省属高校实施政府采购工作进行了调研。2009年4月在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商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药学院等5所省属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发放500份问卷调查表,收回495份,收回率为99%。同时,对本校近3年政府采购工作进行调查研究。

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参与问卷调查的人员情况:中层干部、一般管理干部、教师、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分别为14%、29%、32%和25%,参与调查人员的分布情况较为均衡全面。

对政府采购工作了解程度:很了解、了解一些、不了解,所占比例分别为9%、57%和34%。可见对政府采购工作“很了解”还是占少数。

认为现行政府采购程序是否科学合理的情况:合理、较合理、不合理,所占比例分别为7%、55%和38%。说明了政府采购程序还是有待改善的环节。

认为高校执行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和制度的情况合理为12%,较合理为67%,不合理为21%。说明还需要不断完善。

认为高校在执行采购程序过程中规范合法性好的为13%,较好的为64%,差的为23%。

在同等条件下,认为政府采购价格与市场上正规渠道的同样产品相比政府采购价格高的占48%,市场价格高的占6%,差不多的占8%,有些政府采购价格高,有些市场价格高的占38%。

认为高校在实施政府采购中没有存在价格高、质量差、服务差现象的占47%,53%认为有上述现象,表现在:政府的采购人员不专业、又想捞好处,采购的商品价格高、质量差;质量达不到要求、售后服务差。

认为招标过程中以下各工作环节应着重加强:标书制作为14%,采购信息公布为29%,招标程序为25%,评标方案为28%。

认为政府采购时效性快的占5%,慢的占71%,由采购方式决定的占24%。认为政府采购时效慢主要因为如下环节:申报占15%,审批占49%,实施招投标占30%,其他如程序多且不灵活占6%。

认为政府采购管理需要改进的方面:加强预算管理为16%,加强计划管理为16%,加强资金管理为14%,加强合同管理为13%,加强监督管理为28%,加强专家库建设为13%。

认为高校采购制度不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审批程序烦琐为30%,对违规供应商的处罚不明确为25%,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化程度不高为18%,政府采购监管方面亟需完善为27%。

在问卷调查中,提出了:“认为采用公开招标的采购方式有哪些困难?”“对高校的采购信息发布工作有何建议?”“对高校评标专家库的建设有何建议?”“对高校政府采购模式有何建议?”“对高校政府采购评标办法的制定有何建议?”“对高校采购项目验收工作有何建议?”“认为在现有采购操作模式下,还存在哪些有待完善的地方?”“对高校实施政府采购的其他意见或建议”等问题进行调研。

从调查结果中可看出: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多数人员认为现采用的政府采购模式程序较复杂,报批环节多,采购周期长,运作效率低,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他们对高校实施政府采购是认可的,建议要简化程序,减少中间流程,缩短审批时间,提高采购速度,加强监督的可操作性,确保政府采购优良的性价比。

2. 对一所省属高校政府采购情况的调查分析

(1)节约率和招标平均时间情况

为了了解高校政府采购工作的效益和效率,本文调查了一所高校2006、2007、2008三年政府采购招标情况(见表1)。

节约率:从表1可见该校3年的招标节约率为16.3%,节约资金达1826.89(预算11207.93-中标金额9381.04=1826.89)万元。

招标平均时间:是指学校将拟招标项目上报到省教育采购管理办公室(简称教育采购办)起到该项目开标得出中标人的时间,在该校3年的政府采购招标项目中最长的140天,最短的27天,平均55天。剔除16批次的流标项目,平均时间为45天。

从学校上报到教育采购办后,它是负责管理全省高校政府采购项目的报批审核工作,通过后报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审批,一审一批需要时间。确定招标代理机构后,招标文件审核到公示又需要时间。当然,时间问题,确实是当前政府采购工作中比较突出的问题,直接影响着采购效率的提高,急待政府采购管理部门改进。

(2)关于流标原因的分析

该校3年来的政府采购项目共146项,出现流标次数是16次,达总数的10.9%,流标的原因见表2、表3。

评委在进行评标时,先要对投标文件进行初审,初审包括资格性检查和符合性检查。由于在招标文件中特定指标或条款过多,投标人稍不注意就会成为无效标。加之,政府采购货物的多种多样,有些类型货物的供应商参加正规投标的次数不多,对如何制作投标书不太清楚,对招标文件看得也不够仔细,更容易犯些不应该犯的低级错误。如果经初审后符合要求的投标人不足3家,又不得不重新组织招标了。在招标文件中对供应商提出过高的资质要求、在招标文件中设置一些排斥潜在投标人的条款,以及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等等,都会使得大多数投标人无法接受而导致流标。流标的过多出现会使政府采购的效率下降,也增加了采购成本,延长了采购周期。我们就要通过以上对出现流标的原因分析,来制定一些针对性的措施来尽量减少流标的出现。

二、关于改进省属高校政府采购的建议

1. 强化事前参与的建设

事前参与是为避免各高校按现行采购模式采购时,各自编制的招标文件出现不规范、不科学和招标程序环节多等因素导致高校政府采购工作出现的周期长、效率低、性价比差等问题,在招标前加强管理,完善省属高校政府采购相关制度建设,规范省属高校政府采购行为。主要是省教育采购办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规范省属高校实施政府采购的各种文本。文本是政府采购工作的载体,是采购人采购需求的标准,是供应商据以投标的指南,是评委评审的座标,也是质疑投诉的依据,在政府采购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省教育采购办要建立省属高校自己的专家库,由专家库来加强文本规范化建设,基本思路是格式统一、措词严谨、内容合法。主要目的是避免因文本的格式不同而造成各高校文本使用的误解,增强文本的可理解性,杜绝模棱两可、意思含糊,避免使用者产生歧义,避免出现违规操作行为。二是简化政府采购程序。要减少审批、备案环节,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率。目前,政府采购的审批、备案环节多,办事程序复杂,采购周期长,效率低是一个普遍现象。省属高校的政府采购又多了教育采购办的具体介入。当然,必要的工作程序是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所必须的,但教育采购办在审批、备案的环节就没必要了,应该让高校直接参与政府采购活动,没有必要对每项具体的采购活动进行审批。

2. 完善事后监管的建设

我们应该根据政府采购的基本原则,在有利于提高采购效率和效益、简化政府采购程序、保证性价比的前提下,在省属高校建设、完善相关采购管理制度,让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大胆开展政府采购工作。现在的备案制度其实就是审批制度,理应取消,省教育采购办工作重点是当好“裁判员”,除了做好宏观的管理工作外,不要介入各高校政府采购具体项目的审核、审批中去,重点应该放在加强采购事后的监督管理,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审查等评估工作,如通过采购后评估对已有的仪器设备数据库查询采购项目的历史价格与高校采购项目成交价格相比较,再对照当时的市场调研,如差异较大则要进一步查出原因,对违规者进行行政处理,对违法者交司法部门处理,发挥事后监督管理的威慑作用,进而提高政府采购的效率和效益。

3. 建立健全省属高校政府采购监督机制

2003年国家颁布《政府采购法》后,广东出台了《广东省政府采购公开招标采购方式实施规程》等实施细则。2009年7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对《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办法(草案)》进行审议,根据草案:“集中采购机构进行政府采购活动,应当符合采购价格低于市场平均价格、采购效率更高、采购质量优良和服务良好的要求。”在此法规中打破现有集中采购机构完全按行政隶属关系接受委托的格局,允许采购人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择优选择集中采购机构,实现集中采购机构活动良性竞争。高校要加强相关法规制度的学习宣传工作,使政府采购当事人了解有关的权利义务,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对政府采购工作的监督。教育管理部门要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和措施,各高校要进一步健全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制度,保障各职能部门有效履行监督职责,综合运用现场监督、文件备案、查阅资料、跟踪调查等方式对政府采购活动进行全程监督,保证政府采购工作的健康有序、高质高效进行。

三、结束语

规范是政府采购存在的基础,效率是政府采购机制发展的生机。政府采购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高校自身利益,提高教育投入的经济社会效益,保证采购项目的质量,满足高校各项事业的需要。所以政府采购活动要做到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同时又要做到注重效率和实际成效。一方面要严格遵守采购程序和行为规范,另一方面又不能过于追究程序形式,这就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勇于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保证采购项目的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杜绝腐败现象的滋生。不断探讨省属高校实施政府采购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相信省属高校政府采购工作能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能不断推进高校各项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调查了广东省属高校实施政府采购的实施情况,分析了现行省属高校政府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省属高校,政府采购,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陈碧荣.高校实施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6:62~63

[2]林文岳.关于高校招标采购监管工作的调查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1:85~89

[3]胡芳.论高校仪器设备招标与监督工作[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0:8~10

篇4:关于材料采购成本控制情况的报告

【关键词】 材料采购成本; 降低; 方式

一、关于进行市场调查问题分析

现行的市场价格影响因素多, 价格波动大,所以采购人员应该经常了解并掌握材料市场价格与各新闻媒体的物资价格信息, 行业政策变化, 在物价上涨之前, 以低价位购入适量材料, 以减少涨价带来的成本上升损失。此外, 在高度市场化的条件下, 存货耗用量或销售量均衡几乎不可能存在, 企业还必须考虑季节性供求问题, 它是不少行业的特征, 因此, 企业为了保证充足的货源和实现采购成本目标, 就必须及时了解和掌握供求变动的规律, 避免高价位采购。

二、关于建立材料采购价格档案问题分析

企业的采购业务是生产的准备阶段, 此项工作完成的质量直接体现在材料的采购价格上。市场经济下, 由于购买厂家不同, 购买时间、地点不同, 同一种材料会有不同的价格。企业采购活动必须建立采购材料的价格档案, 预测材料采购价格, 即在采购前, 首先由采购人员进行市场调查,广泛收集同行业厂家相同材料的价格资料, 向财务部门、采购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价格信息资料, 由企业建立价格档案。采购材料时, 对每一批采购材料的购进价格应首先与档案中的价格进行比较, 如无特殊原因, 原则上采购的价格不得超过档案中的价格水平。为了控制采购成本, 保证采购任务的预期完成, 企业采购部门应根据市场的变化, 结合价格档案制定采购目标价格, 供采购部门人员参考, 促使采购人员在坚持同等产品比价格、同等价格比质量、同等质量比信誉的原则下, 积极寻找货源, 不断降低材料采购价格。

三、关于要推行公开招标竞价方式问题分析

所谓招标竞价法, 就是对供应商进行招标, 利用这种方式实现采购价格的降低。企业对材料物资进行招标时, 对供应商有一定的要求:在数量上至少有 3 家以上的供应商; 参加招标的供应商一般为本企业现有的供应商, 也可以适时引进 1~2个新供应商, 增强招标效果。当然, 企业想要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招标前必须做好详尽的准备, 做到心中有数, 即企业通过已建立的供应商档案, 一方面要掌握了解材料价格信息, 另一方面还要了解生产厂家的规模, 产品质量, 生产基本情况等。如产品原料的来源是存货、期货还是旧货, 期货要考虑其数量是否满足供给, 保证货源的需要, 旧货除了要考虑价格上的优惠外, 还要考虑其成新率, 是否在有效使用期内。根据需要可以通过参观供应商的设施, 观察并适当提问以获得更多有用的数据。在大量的材料价格信息中, 选择有价值的信息进行竞价, 通过比质比价确定供应商, 以取得质优价廉的物资, 实现材料采购成本的降低。此外, 为了力求招标的公开、公平、公正, 评算小组成员在掌握价格标底后, 注意做好保密工作, 采购部门的工作人员, 尤其是经常与厂商直接联系的采购人员要求回避。

四、关于按量、按时定价付款问题分析

材料采购价格就是企业购买材料时与供货单位共同议定的价格。在市场竞争机制下, 由于供货单位在销售时往往实行折扣, 因此材料采购价格的确定可采用按量定价、按时定价两种方法。按量定价。购货单位在购买材料时, 为了保证生产的需求, 避免盲目采购而产生材料过剩,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企业一方面要确定合理的经济订购批量, 另一方面要考虑采购中供货单位给予的商业折扣———按量定价, 即在订购批量限额内, 只要企业资金充足, 购买的数量越多, 则得到的让利越高, 成交时的材料采购价格也就越低。按时定价。企业采用赊购方式订购材料时, 为了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确定材料采购价格时, 可以考虑现行采购中供货单位给予的现金折扣———按时定价, 即在不同的期限内付款, 可享受不同比例的折扣, 这样一方面购货单位可以降低材料采购价格, 另一方面供货单位可以加快资金的回笼速度, 实现购销方的“ 双赢”。

五、关于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问题分析

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永远是企业采购人员最关注的问题。面临日益激烈多变的商业环境, 采购人员在成本管理领域与价值增大策略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新的挑战机会, 采购人员将变得比任何时候在组织中的地位都更加重要。他们将为企业业绩表现和竞争力的提升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如何选拔采购人员和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是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当今世界, 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 企业管理需要从提高职工的素质入手, 对职工进行主人翁思想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责任等方面教育是企业一切之首, 也是弘扬企业文化, 加强精神文明的需要, 对采购部门的职工教育尤为重要。自信、忠诚、同甘共苦的职业道德是选拔采购人员和提高采购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 使每位职工都清晰明了企业的效益与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 企业效益好, 则职工受益; 否则就会出现“ 大河干涸小河没水”的现象, 处处为企业着想, 增进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切实感到自己的责任。 因此, 自觉做到自我加压, 自我约束,挖掘潜能, 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 选择价格较低,运费少的物资, 从而使材料采购成本得以控制。

六、关于实行采购人员轮换制度问题分析

企业除了加强对职工思想道德教育外, 还应该从提高采购人员的工资, 实行采购人员轮换制度入手, 建立一套完善的采购管理机制。提高采购人员工资待遇可以使得采购吸引力增加, 进而增进采购人员对企业的忠诚度; 同时, 提高工资待遇也使得采购回扣对其的诱惑大大减少。采购人员轮换制度即企业每年对采购人员进行调整, 避免“ 轻车熟路”“、 老朋友好办事”的现象出现。对采购人员进行定期轮换, 使供应商不容易与采购人员建立密切的关系, 大大减少付出回扣的积极性; 同时对采购员前一段工作进行考核, 使其拿回扣的风险更大。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采购腐败现象的发生, 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七、关于加强对采购部门的内部审计问题分析

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实务中将定价权从采购部门收回或剥离, 从而使采购部门的职责重点进一步明确为寻找资源、开发供应商、保質保量完成采购任务, 为企业建立合格高效的供应基地,确保货源的供应创造了条件。另外, 为了高效高质地完成采购任务, 避免差错, 降低成本, 企业内部还要设置专业的审计监督机构对采购环节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地审计监督, 委任采购监查人员通过明察暗访的方式将采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疑点记录下来, 有利于加强对采购成本的控制; 与此同时, 企业实行严格的报销制度, 对采购过程中的发票帐单等, 由财务部门进行严格的审计, 审核其合理性、合法性、正确性,加大处罚力度, 对弄虚作假, 虚报冒领, 违反规定等严重违纪者, 要根据法规和法纪进行严肃处理, 严格杜绝采购中的不正之风, 降低企业采购成本。

参考文献

[1] 潘爱香. 反观存货经济批量模型[J]. 会计师, 2004

[2] 陈德萍. 应付款项的核算[J]. 财务会计, 2005

篇5:关于材料采购成本控制情况的报告

一、拟采购空调的技术参数

空调 奥克斯 KFR-72LW/BpZF+2 28台

二、各公司报价情况(详细见询价表

XXXXXX 家电有限公司报价:单价:5190元 总价:145320 XXXXXX 家电有限公司报价:单价:5200元 总价:145600 XXXXXX 电器限公司报价:单价:5170元 总价:144760

三、询价小组意见

本次询价结果为:三家供应商提供货物服务相同,但报价不同。其中

XXXXXXXXX 电器限公司报价最低。综合考虑各公司的报价及其 服务,根据采购管理办法和实际情况,采购小组经商议一致推荐 XXXXXXX 电器有限公司为本项目供应商。

篇6:关于材料采购成本控制情况的报告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国办发〔2010〕12号)要求,切实加强公共建筑室内温度控制,确保完成公共建筑“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政策法规、组织实施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公共建筑室内温度控制制度落实情况

一是政策法规层面。颁布了《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公共建筑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合理设置公共建筑空调温度,节约能源与资源。

二是制度层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切实加强政府办公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通知》(建科〔2010〕90号),要求全国各省市于2010年内开展政府办公建筑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进行专项检查,对不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管理办法》规定的要责令其整改,并向社会公布检查结果。

二、工作进度与执行情况

一是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各地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公

共建筑节能管理工作和2010年公共机构能源消耗指标在去年基础上降低5%的目标,纳入本部门“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目标。明确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分工,并建立问责制,把公共建筑节能工作做为主要领导干部评价考核指标。

二是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国各省市于2010年对所在辖区的公共建筑开展了温度控制专项检查。深圳市2010年8月份对全市401栋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执行情况,其中,354栋公共建筑的空调温度符合标准,达标率为88.3%;47栋公共建筑的检查结果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1.7%。重庆市对33个区县、260栋建筑开展了空调温度专项检查,约80%的空调使用单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空调使用单位“严格控制夏季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的意识逐渐增强。天津市抽查了6个公共建筑,总建筑面积共16.7万平方米,6栋公共建筑室内空调平均温度均控制在26℃以上。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设计不合理。空调设备系统与建筑规模不相适应,设备配置不合理,存在“大马拉小车”现象,使得设备投资和能源使用双重浪费。

二是管理人员水平欠缺。部分空调管理人员的水平有待提高。检查中发现有部分空调管理单位没有按规定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维护和保养;部分空调操作人员不善于利用室外温度的变化来调节空调温度的设置。

三是节能意识不足。部分单位的节能意识比较淡薄,对严格实施

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认识不足。部分酒店、商场片面强调空调温度的设置是为了照顾顾客的意愿。有些办公楼在空调运行的同时还开着窗,造成冷气浪费和不必要的电力消耗。

四、下一步打算

一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督检查。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新建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设计、施工、验收、审查等阶段的监督检查。每年空调系统正常运行期间,市县一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都要采用随机抽查和重点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内的政府办公建筑和公共建筑执行空调温度控制情况至少进行一次专项检查,对不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管理办法》规定的要责令其整改,并向社会公布检查结果。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创新机制。深入推进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体系建设,抓紧建立健全政府办公建筑和公共建筑室温监控及空调系统节能运行管理体系,积极探索建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管理激励制度。

篇7:关于材料采购成本控制情况的报告

2011年12月21日

按照县纪委、县监察局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日程安排,为了找准问题,进一步推进教育行风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针对学生教辅材料使用这一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为更好的规范教辅材料管理、解决学生负担、提高教育质量、规避违纪风险,县纪委、县教育局组成专项调研组,于2010年11月末至12月中旬,对我县教辅材料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组选取我县城区、郊区、农村学校共7所及县新华书店、教育局进行了调研,其中小学3所,初中1所(含九年一贯制),高中1所(含完中),完中2所。调研采取听取情况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等形式进行。参与座谈人员有各校校长、业务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年级主任、备课组长、班主任等人。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现状

1、实行新课改后,出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目的,课本内容比以前有所减少,课后习题量也相应减少,如果仅凭课本知识学生的训练量及知识面都跟不上考试的需要,由于中、高考的压力和需要,座谈中学校领导、老师普遍反映教辅材料是目前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工具,但目前国家及省厅对教辅材料的使用没有统一的规定,可以说教辅材料在全国范围内是普遍使用的,只是地区之间使用的情况有差别。从我县情况来看,教辅材料已经与教材并驾齐驱,成为教师和学生必备的学习工具。

2、目前省教育厅对教辅的管理和使用每学期会下发《关于公布<江西省2009年春季普通中小学教辅材料参考书目>的通知》(赣教材 审定字1号和2号)文件,通知要求《参考书目》公布的教辅材料书目供学生和家长自主选用、自愿购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统一组织学生征订,也不得变相要求学生统一征订教辅材料。市、县教育局也按省厅文件要求,作出相应的要求。但是各学校在贯彻这个文件的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其一:教辅要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指导作用,老师肯定要做指导甚至批改、讲解,如果一个班的学生不是统一使用同一种教辅,则很难统一讲解、辅导;部分学生购买、另一部分学生不购买也同样会影响老师的统一布臵和讲解;其二:教辅发行部门也很难组织《参考书目》中所行的全套教辅供学生挑选,收费时也是由学校组织代收,不可能一个学生一个学生来收取费用。因此学生使用的教辅材料的主要来源还是学校、任课教师组织统一购买和任课教师推荐学生自己统一购买,另外还有部分学生家长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发购买了教辅材料。

3、在教辅材料的使用方面:除文字作业本外,学校、教师统一购买或推荐购买的人手一册(含同步练习和同步测试一套),教师组织统一使用、布臵作业,并统一进行讲解;家长自行购买的则随意性比较大,孩子是否完成基本不做监督。

4、通过与教师座谈,教师普遍反映目前使用的教材课后习题少,内容比较浅显,侧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但学生学过以后不会做题。因此,为了应对考试,各科的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要使用教辅材料。而目前在教辅材料选择问题上各校的管理方式有共同点,又各有不同。共同点是各校都倡导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通过集体研究查找资料、筛选适合学生的习题,或印制或制作成课件供学生练习,以弥补教材习题过少的不足。

除了自己编印习题之外,在选择教辅用书时,有的学校是由学校统一进行管理,教师把认为适合的教辅用书上报给学校,由学校确定 2 每科一本集体购买;有的学校是教师选择之后,推荐给学生,由学生自行购买,学校不参与。并且由老师自行推荐的书不一定是《参考书目》中的教辅材料。

5、在座谈中,没有教师反映有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他执法执纪部门单位及个人向学校、教师和学生强行推销、摊派教辅材料的情况。但存在各学科年级组向任课教师推荐适用的教辅用书的现象。教师在选择教辅用书时也会参考同年级同学科老师的意见,并与其他学校同学科的教师沟通情况交换信息。

二、存在的问题

1、教辅材料过多过滥的情况普遍存在。如被调查的初中学校所有学生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四门学科每科除文字作业本外都至少有一本教辅材料,大部分每科有一至两本教辅材料。个别学生单科教辅材料达到3到4本以上,学生的课业负担之重可以想见。

2、学校、任课教师组织统一购买、使用教辅材料的问题仍然存在。虽然对国家、省、市关于治理乱订教辅材料问题的相关规定都很了解,但是为了方便教学、便于统一管理和提高成绩等目的,学校和教师还是在采用为学生统一购买教辅材料或指定书名由学生自行购买的方式,而统一使用统一布臵作业,也使自愿购买成为空谈。

3、目前图书市场销售的教辅材料数量巨大、品种繁多,质量良莠不齐,正确选择适合的教辅材料非常困难。而省教育厅下发的教辅材料推荐目录在教师、学生和家长中的认知度极低,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对这一推荐目录不了解,更谈不上从中选择教辅材料。部分街头书摊甚至经营盗版教辅,对学生学习危害极大。

4、教辅质量难以把关,学校或老师统一推荐学生购买教辅都是经验主义做法,没有一套系统科学的审定程序,导致教辅不能很好的因材使用、量材使用。一般全校学生均使用一个版本,成绩好的和成 3 绩差的没有区别。特别是指定在街头书店甚至书摊购买的可能还会有盗版书籍。

5、教材编排与中考命题的难易程度和侧重点不一致,因此,应试教育导致教辅材料存在的必然性,学生的课业负担无法真正得到减轻,同时也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

6、教辅出版部门对教辅的定价虚高,造成学生负担加重,违纪风险加大。

三、外地现行创新性做法

1、近年来,以黄冈中学名义发行的各种教辅满天飞,但黄冈中学正式出版过的教辅资料只有《黄冈中学作业本》和《黄冈中学考试卷》两套,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黄冈中学对外发行的教辅材料是由专门的信息中心,负责搜集整理老师使用的作业和试卷,然后整理成这两种教辅资料,并对外发行的。

2、临川一中组织学校高三把关教师精心策划、精心编写,以《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按照考点顺序科学编排,材料新颖,试题典型,题型丰富,难易适中,融入了临川一中名师多年的高考指导经验,以考前复习秘籍形式编写了《临川一中独门绝技》。

3、在新课改中,上饶县中的教师们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生成性理论为指导、以学案为载体的“学案生成教学法”,这一教学法现已作为省级高校课堂建设重点实验课题,得到省教研室的专家们大力支持。由该校教师编写的《新理念新学案》教辅丛书获得了专家审核,现已正式出版,在全省发行,这在省内尚属首例。

四、思考及建议

1.教辅材料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盲目排斥、一律禁止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

从调查情况来看,所有所谓主科学科教师都在教学中使用教辅材料,在仍以分数作为选拔依据的中、高考制度不做重大变革的情况下,教辅材料在“扩展知识面”、“应对考试”和“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方面的作用很大,这也是教辅材料能够长期存在的基础。针对上述现实情况,强行杜绝和盲目排斥都不会有好的效果。不但不能堵住潜在的组织购买和使用行为,反而会进一步滋生违规违纪甚至违法问题。

2、应尽快建立健全教辅材料管理法规

《关于公布<江西省普通中小学教辅材料参考书目>的通知》是我省现行的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的唯一规章,该通知规定:本《参考书目》只供中小学生和家长按照自主选用、自愿购买的原则进行选用和购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统一组织中小学生征订,也不得变相要求学生统一征订教辅材料。市教育局每年也会下发一个《关于规范普通中小学教辅材料选用工作的通知》,明确几项原则:即严格目录范围、坚持自愿原则、杜绝违法行为、正确引导市场化运作、加强监管,但在教辅材料的管理、质量、监督方面并没有作出规定,存在较大的管理真空。除了《关于公布<江西省普通中小学教辅材料参考书目>的通知》以外,也没有其他的辅助性管理法规,致使教辅材料的编写、出版、发行、征订、使用、监督、反馈等存在无部门负责的问题。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更是因为上级文件在现实中操作难而造成监管困难,我县因为学生家长反映教辅过多问题,县教育局因此规定学校每个学生最多只准征订一套教辅,根据发行部门的一套教辅的价格规定一个最高限价,尽管该办法对控制每个学生订多套教辅材料起了很好的作用,减轻了学生及家长负担,但也因为没有政策依据而难以正式执行。因此,应该尽快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辅材料管理法规,制定中小学教辅材料在教学中使用的管理办法,对教辅材料的编写、出版、发行、使用等进行规范,对“一套教材允许配备1~2套教辅材料,允许通过 5 合法渠道征订,加强学校对教辅材料的管理”等敏感问题,敢于作出科学决策,建立适应教育发展和需求的教辅材料管理制度。

3.加强学校图书馆、校园网的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教师能在图书馆或市区教育网、校园网中检索和使用教辅材料,但学生使用的较少。因此,继续加强学校图书馆、校园网建设,提高教辅材料在学校图书馆、校园网的实际利用率,切实减轻教师和学生购买教辅材料的负担,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程。我们调研的几所学校都是硬件设施比较完备的学校,但我县大多数学校还无法达到每名教师都配备电脑、校园网络畅通、图书馆图书储备丰富合理的程度。因此,这项工程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要为学校制定系统的图书、教辅材料配备标准,倡导教辅材料等公共资源的合理建设和使用,使学校图书馆、校园网能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

4.应设立教辅研究项目,研究教辅材料建设的内在规律,提高教辅材料的质量

研究教辅材料自身的编写规律,有助于提高教辅材料的质量,建议由教研部门针对本区域特点,编撰适合教学需要贴近教材的针对性强的教辅材料,以满足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实际需求。如何编写能够减少占用学生学习时间的教辅材料,如何编写能够有效配合和服务于主体教材的教辅材料,都是教研部门亟待研究的课题。

5、进一步加大力度,开展针对学校、教师强制学生征订购买教辅材料问题的专项整治工作,切实减轻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同时图书出版部门把虚高的标价降下来,发行部门、应加强教材征订工作的管理和政策宣传讲解,使学校、教师明晰可供选择推荐的教辅用书范围,通过正常渠道选购教辅材料,杜绝教辅材料订购过程中的违规违纪行为。

6、建议教辅由“市审读推荐、区县(市)责任管理、学校确定版本、学生自愿购买、发行单位服务到校”的运行模式,以及“限学科、限数量、低价格”的原则,对全省中小学教辅材料征订发行实行规范管理。同时,明确中小学教辅材料审读、征订、发行工作的组织部门,市级教研部门负责教辅材料审读推荐具体方案的制定、实施和管理;基础教育部门负责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的规范。各区县(市)教育局要确定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中小学教辅材料的使用管理工作。

7、参考外地做法,如辽宁沈阳市规定:从2011年起,市教育局于每年的一月份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下一学年的教辅材料招投标的有关办法,由各出版单位根据全市中小学教材使用情况,编写内容难度适中,价格合理的适合沈阳地区学生需求的各学科教辅材料,小学限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初中、高中限所有考试(中考、高考)学科;三月份各出版单位将编写完成的教辅材料报送市教育局参加评审。市教育研究院负责组织学科骨干教师按照指定学科每学科2套(或3套)的要求审读推荐教辅材料版本,并指导、督促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做好教辅材料征订发行新运行模式的落实。学校在区县(市)教育局的统筹管理下,按照“在市审读推荐的教辅材料范围内,指定学科每科配套一种教辅材料,毕业年级每本教材配套一种教辅材料”的原则,具体开展教辅材料的征订工作。负责组织教师或学生班干部,以班级为单位做好教辅材料征订单的分发和回收,并按规定时间汇总交给进校的发行单位。

为解决教辅材料发行过程中的违规、违法问题,规定市、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应事先与发行单位商定教辅材料优惠让利折扣,其中至少50%的折扣用于降低教辅材料价格惠及购书学生,其余折扣用于折成教辅材料套数免费提供给低保及贫困家庭的学生和学校任课教师。对发行单位提供的优惠让利部分,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在内的任何单位 7 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截留和占用。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教辅材料发行过程中违规收取“宣传费、劳务费、赞助费、咨询费”等各种名目的费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任何学校、教师不得以任何名义宣传、推销审定教辅材料以外的图书、资料,不得要求学生到指定书店购买学习资料。对违反上述规定,强行或变相强行向学生推销图书资料、试卷、作业本、文具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一律视为违规行为。对情节较轻的,一律给予必要的行政处分;凡涉及经济利益金额较大累计超过5000元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将移交司法部门以受贿罪处罚。

8、仿照免费提供教科书做法,对教辅材料进行全免或部分免费的做法,也是有效规范教辅的办法之一。

篇8:关于材料采购成本控制情况的报告

企业日常发生的与存货有关的成本, 包括以下三种:

1.取得成本 (TCa) 。取得成本是指取得某种存货而支出的成本, 又分为订购成本和购置成本。订购成本是指取得订单的成本, 如办公费、差旅费、邮资、电话费等支出。订货成本中有一部分与订货次数无关、如常设采购机构的基本开支等、称为订货的固定成本、用F1表示;另一部分与订货次数有关, 如差旅费、邮资等称为订货的变动成本, 用K表示。订货成本的计算公式则可表示为:订货成本=F1+ (D/Q) ×K;购置成本是指存货本身的价值, 通常用数量 (D) 与单价 (U) 的乘积来确定。订货成本加上购置成本就等与取得成本, 公式表述为TCa=F1+ (D/Q) ×K+D×U。

2.储存成本 (TCc) 。储存成本指为保存存货而发生的成本、包括存货占用资金所应计的利息、仓库费用、保险费用、存货破损和变质损失等。储存成本也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与存货数量无关, 如仓库折旧、仓库职工的固定月工资等, 用F2表示。变动成本与存货数量有关, 如存货资金的应计利息、存货的破损和变质损失、存货的保险费用等。单位变动成本用Kc表示, 则变动成本为Kc×Q/2, 故储存成本的计算公式为:TCc=F2+Kc×Q/2。

3.缺货成本 (TCs) 。缺货成本是指由于存货供应中断而造成的损失, 包括材料供应中断造成的停工损失, 产成品库存缺货造成的拖欠发货损失和丧失销售机会的损失。缺货成本用TCs来表示。如果以TC来表示储备存货的总成本, 则计算公式为:TC=TCa+TCc+TCs=F1+D/Q×K+D×U+F2+Kc×Q/2+TCs

企业存货的最优化, 即使上式的TC值最小。

现实生活中, 供应商为鼓励购买者大量购买, 随着一次订货量的增加, 往往给予一定的数量折扣。当每次订货量达到某一数量界限时, 给予一定程度的价格优惠。通常情况下, 购买者都会利用数量折扣价, 减少存货的取得成本。这时, 我们应该把订购成本 (D·U) 与订货成本, 储存成本结合起来进行全面的考察, 从而做出更合理的存货决策。

不妨用一实际例子来进行探讨:广州博达有限公司原材料年需要量为3600件, 原材料单价为16元, 一次的订货成本为75元, 单位年储存成本为4元。供应厂商提供的数量折扣的优惠条件如下表:

分别计算成本如下:TC1=KD/Q+QKc/2+DU=3600·75/Q+Q·4/2+3600·16

用图形来反映上述3种数量关系:

年总成本 (元) ——1级折扣——2级折扣——3级折扣

图中的线段代表基于不同等级折扣数量的可行范围。在一级折扣的范围内, 折扣率为0, 材料单价未变, 此时经济订货量

在二级折扣的范围内, 可取得数量得最低订货量为其经济订货量, 此时Q2*=1000 (件) 。同理, 在三级折扣的范围内, 可取得数量得最低订货量为其经济订货量, 此时Q3*=2000 (件) 。据此分别计算Q1*、Q2*、Q3*的总成本:

因此, 经济订货量以享受二级折扣Q2*=1000件时为宜, 此时年总成本最小。

在上面的计算中我们忽略了资本成本, 而在现实中, 我们必须加以考虑。沿用前例, 假设资本成本为i, 此时相当于增加了储存成本, 存货的单位储存成本Kc’=Kc+i, 其余同理, 在此不再赘述。

存货是企业生产与运营的核心成本, 存货过多或不足都会使企业增加不必要的费用。对存货的有效控制, 是确保企业生产经营实现最好流动性和最高效益性的重要前提。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不断完善和短期经济向过剩经济的逐步过度, 改变传统的存货管理意识, 加大存货控制力度显得尤其重要。特别是在批量采购情况下, 采购的数量与价格折扣之间有直接的关联, 这时, 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在采购批量与数量折扣之间做出选择, 使得企业存货的相关总成本最低。总之, 企业应运用多种方法降低存货成本, 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增强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陆宇建, 李冠众.管理会计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

[2]赵明荣, 杨佳.我国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外经贸, 2012 (01)

[3]汪安乐.完善存货管理模式优化企业现金流.现代经济信息, 2011 (03)

[4]吕益民.不确定条件下的存货控制.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04)

篇9:关于材料采购成本控制情况的报告

关键词:制造企业物质采购成本探讨

0 引言

随着我国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入,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粗放式管理逐步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企业管理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

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采购成本是企业经营成本中最大的一部分,一般要占到企业销售成本的40-70%,因此控制采购成本成为企业管理者和采购从业者的工作重点。有研究表明,降低采购成本1%可以使企业利润增加5%-10%,在目前企业资金普遍紧张的情况下,降低采购成本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利润来源中心。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中心,如何控制物质采购成本对于提高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传统的制造企业物质采购成本控制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计划预见性差:很多企业生产部门与采购部门脱节,请购计划零散,不能形成批量集中采购。

1.2 管理功能弱化,重作业层面,缺乏战略规划:企业重日常工作,轻日常管理,没有长远的管理规划,供需双方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

1.3 供应商管理不到位:供需关系是临时的或短期的合作关系,而且竞争多于合作;供应商绩效考评体系不健全。

1.4 采购方式单一,总体成本偏高。

1.5 缺乏科学的采购物质成本控制管理理念,对采购人才队伍的培养重视不够。

传统制造企业在采购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因素对采购物质的采购方式、采购技术的灵活运用、采购人员的培训以及采购信息的管控等方面做得不到位,以致采购成本高、采购效率低。另外对供应商关系的定位不够准确以及采购组织模式不够适宜,对传统采购方式的弊端以及对物质采购成本控制理念认识不足。

2 制造企业控制物质采购成本的对策

2.1 适宜的采购方法

2.1.1 招标采购

招标采购就是要在完全市场化竞争的条件下,将多家为企业提供各类物资的合格分供方引进内部,通过合理的组织和引导,促使其进行有序的竞争,让本企业最终获得优质、优价的物资。招标采购的基本原则是公开公平公正。在组织招标时可以跨部门参与,由供应、生产、财务、技术、审计等共同完成。通过招标,集体决策,获得规模效益,降低采购和物流成本。

2.1.2 集中批量采购

集中批量采购充分体现采购规模优势更大化的特点,其优点是集中数量优势降低运输成本从而形成稳定的供应基地。集中采购主要是提高同类物质资源的集中度,其任务是对现有零部件及原材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对采购物质分类及标准化为基础,尽可能将同类产品向一家或少数的供应商整合集中,从而降低采购成本和总体费用。

2.1.3 电子采购

电子采购既是电子商务的重要形式,也是采购发展的趋势。它不仅是形式上和技术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传统采购业务的处理方式的改变。电子采购优化了采购过程,提高了采购效率,降低了采购成本。通过电子信息数据,可以了解市场行情,科学制定采购计划和采购决策。ERP系统管理为生产、采购、库存系统订制管理,为库存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供了基础,有条件的可以建立采购方与供应商信息互联平台,降低库存。通过供应商自动补货控制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

2.1.4 采购物质分类成本控制

为使有限的时间、人力、物力等资源更有效的利用,应该对物质分类管理控制。采购物料按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和使用资金额度的比重,分为重要物料和一般物料。分类采购的原则对一般竞争力强的大路货集中供应商,对重要的、稀缺的、垄断的物质要积极开发有潜力的供应商;对公司产品产生较大影响的核心物质,应采取与供应商结盟的战略采购模式。

2.1.5 适量的储备

建立合适的存货量,有效控制人力和搬运费用。储备过多,加大了资金占用;仓储少,影响生产使用,如何做到即不影响生产使用又不过多占用库存资金的最佳平衡是降本增效的关键。

2.1.6 准时化(JLT)采购是理想化的采购方式,在日本部分企业实行,以丰田公司最为典型。准时化采购即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恰当的数量,恰当的方式,采购恰当的物质。受企业管理水平的限制一般企业难以实施,笔者认为,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管理水平,适当借鉴采购理念适当应用。

2.2 具备合理的组织机构采购模式

目前,企业的采购模式大致上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分散型采购组织模式,第二类是集中型采购组织模式,第三类是复合型采购组织模式,第四类是集散型采购组织模式。采购的总的发展趋势从无序到有序,从分散到集中,组织要建立适合自己的采购模式,还要依照企业自身特点灵活运用。

集中采购组织模式是制造企业比较有效的控制采购成本的模式之一。集中采购就是在公司总部成立统一的采购中心,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汇集调整纳入集中采购范围的子公司及分公司的物质需求,进行集中订货。对所需物质集中采购,集中管理,从而达到降本增效获取良好供应商的一种管理模式。

2.3 科学规范的供应商管理机制

采购工作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供应商的选择是否正确,供应商是整个采购流程的源头,一定要从源头上把关。供应商的管理首先要把好供应商进入机制的评审关,要三证齐全,主营业务,尽可能选择生产商,而不是贸易商,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保障价格优势,保障供货质量,降低采购风险。

对供应商分类管理。首先应当对主要采购品种的分类,占80%采购成本的20%数量的为核心A品类供应商,考虑这类材料采购的数量、需求、规格、价格,质量等采购管理类别,重点选择该类品种的供应商开展工作,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单。第一,与合格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双方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一种双赢的合作关系,在长期的合作中获得品质货源上的保证和成本上的优势,同时也使供应商拥有长期稳定的大客户,以保证其产出规模的稳定性。实行双赢的战略合作关系。第二,供应商绩效考评管理。在与供应商的合作过程中应该对供应商的行为进行绩效管理,以评价供应商在合作过程中供货行为的优劣。建立供应商绩效管理的信息系统,对供应商进行评级,建立量化的供应商动态考核体系,从价格质量交期服务等方面的供应商行为作为绩效考评指标,并利用绩效管理的结果衡量与供应商的后续合作是增大或减少供货数量、延长或缩短合作时间等。对供应商以激励和奖惩依据,实行优胜劣汰,对供应商造成竞争压力,实现有进有出的供应商动态考评运行体系,从而有效的降低采购总体成本。

2.4 全员采购成本理念

现代的企业经营必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作为企业管理目标,不但要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精益求精,经得起市场考验,同时力求让企业利润得到最大化。成本效益观念作为企业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动的支配思想,从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分析来看待投入成本的必要性,在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以最小的成本,获取尽可能多的经济利润。成本控制体系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立全员成本意识。没有全员的共识,各项成本是无法管理的。节约成本即增加利润,只有建立了这样的意识,各种方案就才可能实施。建立全员的成本意识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前提和保障,是为更加有效的对成本进行管理,增加企业利润,从而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

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是控制采购成本的重点,采购员除了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外,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对公司产品和物料做到清楚掌握,对公司的主要物料的市场起伏变化了如指掌,只有对以上情况的完全掌控才能按照公司的规定办理各种采购手续,才能签订合同控制交货,才能对所购物质的价格、质量、交货期以及服务等负责。才能在谈判中对供应商做出最优化的选择,所以公司应不断对采购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2.5 灵活的采购技术应用

2.5.1 材料标准化,制造企业的特点采购物资的多样性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辅材、设备和零配件,没有统一的标准,为了符合企业设计的要求,同一种材料也会有不同的规格。因此生产企业采购的物资品种繁多、规格复杂。由于企业研发不断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来满足用户需求,从而造成物质供应复杂多变,因此要对物质规范化标准化,才能满足生产需要,实施规格的标准化,为不同的产品设计或设备采购使用通用规格,以规模经济量,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建立标准的物料分类和物料编码库,统一公司的物料基本信息,整合后便于集中批量采购。

2.5.2 价格与成本分析是专业采购的基本工具,了解成本结构的基本要素,对采购方是非常重要的。采购首先要了解所购物质的成本结构,制造成本,利润水平等,只有对所购物质成本分析,庖丁解牛,才能从根本上真正了解所购物质的价格是否公平合理,才能赢取降低采购成本的机会,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采购谈判中有理有据取得主动权,增加供需双方透明度。

2.5.3 关注采购品总成本,总成本并非简单的采购单价,而是物品贯穿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整体成本。除了价格因素外,还要考虑非价格因素对总成本的影响,如质量因素,付款方式,质保售后服务,运输方式等以及采购品对公司产成品质量、效率、安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因素, 低价格可能导致高的总成本,却有时往往被忽视。采购决策影响着后续的产品质量、维修、调换乃至产品的更新换代,因此必须有总体成本考虑的远见,必须对整个采购流程中所涉及的关键成本和其他相关的长期潜在成本进行综合评估。只有通盘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后决定,每个因素都可能对采购方的成本起到直接地,间接地,不同程度的影响。

2.6 广泛的信息支持价格判断

采购价格的确定,直接影响采购成本,是物质采购的重点,价格的确定应该以充分的市场信息为依据。第一,利用价格网络平台如专业互联网,行业网站,相关网站关注最新的市场行情动态,了解最新的相关原辅材料价格信息。第二,把公司整合的采购信息发布到互联网,并定期更新,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合作供应商。其三,完善以往采购记录,建立采购价格档案,原则上当前采购价格不能超过历史价格,如需调价,要有价格审批依据及物质成本分析报告。防止一切不合理涨价行为,以此控制采购物质成本。

采购物质管理是一项繁杂琐碎的工作,既要保障供应,满足生产经营需要,又要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企业供应部门要紧紧把握重点环节,采用适当策略,增强成本管理理念,制定细化的可操作的措施,达到保证生产经营供给,降低物质成本,实现企业控制成本,节源开流,增收节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明奎,王生平主编.《采购管理》,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2]李敏著.《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石建华.《浅析供应链管理视角下的企业采购管理》载《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9.

篇10:关于材料采购成本控制情况的报告

宜政采〔201X〕1号签发人:蒋明

宜宾市政府采购中心关于201X年的工作情况的自查报告 市财政局:

宜宾市政府采购中心(以下简称“采购中心”)属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系政府采购集中采购机构,现有办公场地260平方米(201X年间,由原1套住房175平方米增加到两套房350平方米,201X年2月搬迁至现址),工作人员7人(201X年间,聘用和调入5人,调出2人)。201X年3月10日,采购中心接到财政等部门的考核通知后,单位内部专门布置,立即按考核要求进行了严格的自查,同时根据规定的评分方法和标准打分,并形成了自查报告。此外还做好了有关考核所需文件、数据及资料的整理工作,以备向考核小组提供。

根据考核通知要求,现将宜宾市政府采购中心考核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核期采购中心主要工作业绩

201X年,采购中心克服人员少、业务大、范围广等困难,合理安排开标时间,全面完成了采购工作任务。开标次数多。201X年,采购中心在四川政府采购网完成政府采购信息发布134条次,共组织了招标活动130次:其中公开招标采购34次,谈判采购38次,询价采购58次。组织招标采购的次数比上年增加36次,增长率达38.30%。平均每周组织采购招标近3次。

采购金额有所增加。201X年,采购中心实际执行财政预算金额6727.751608万元,实际采购中标金额5853.793997万元,比预算节约资金873.957651万元,节约率为12.99%。与去年同期相比,财政下达采购预算增加3593303.07元,增长5.64%;中标金额增加3017734.30元,增长5.44%;节约金额增加558549.23元;节约率提高了0.14个百分点。此外,全市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公务车辆实施定点保险集中采购,节约财政资金250万元;还协助完成了兴文县及部分市级单位的采购项目约400万元。

采购品目广。一年来,采购中心采购项目包括空调、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刻录机、碎纸机、投影 仪、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杀毒软件、路由器、防火墙、移动硬盘、除湿机、档案密集柜等办公用品、轿车、印刷品、二代身份证及视频会议专用设备、环境应急监测设备、商检专用设备、自动消防报警系统、交通标志、半自动生化分析仪、防雷系统等专业设备以及房地产评估等。

重点工程项目采购高效完成。针对市政府重点工程项目工期紧、任务重的特点,采购中心积极予以支持和配合,提前准备、主动服务、加班工作,高效优质圆满地完成了长江大道亮化工程建设、市区路灯管道下地改造工程建设、宜宾海关建设、商检工程建设、盐水溪亮化工程、赵一曼纪念馆设施设备、中坝防洪堤滨江公园绿化工程、三江湖电梯等一系列市政府重点工程项目采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采购中心定性指标自查情况

1、政府采购规范运作情况。(20分)

执行政府采购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情况。(自查得分10分)

采购中心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按照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及法定程序,从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办法入手,通过抓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在实施政府采购活动中,严格依照《政府采购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政府采购的制度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政府采购行为的规范化程度越来越高。组织建立了政府采购工作各环节的规章和办法,规范了工作程序及相关的制度要求,并严格组织实施,已基本建立了依法、规范、高效地运作机制。

严格操作程序,规范操作行为,保证采购质量和效率。根据《政府采购法》及国家有关部委的相关规定,依法规范招标文件、评标报告、评标记录,严格审核中标人的投标资料、中标通知书,保证采购质量,提高采购效率,完善了各种采购方式的操作规程。一年来,无违法违纪现象发生。

采购范围、采购程序的执行情况。(自查得分10分)201X年,采购中心依据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201X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采购限额标准》等通知要求,严格执行财 政局国库科下达的委托采购计划,按法定的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等采购方式及程序进行采购,从未随意变更招标方式、品种、数量、预算控制价,在采购过程中,遇到的难执行的计划均及时书面报告监督管理部门。201X年,采购中心执行采购范围有所扩大。

为了继续保持政府采购规模的稳定发展,重点抓好市级项目的采购同时,积极为各部门,各区、县级采购中心所需予以交流指导,接受了一些县级委托项目的招标采购工作,严格规范操作,取得了采购人和供应商的“双赢”。严格执行采购程序,采购中心实行了分工负责制。财政采购计划下达后,采购中心当日落实政府采购招标文件制作人员、检查计划中的采购清单是否详实(如采购单位技术参数报列不详,及时与采购单位联系,要求补报)、落实人员在四川政府采购网上发布公告;待采购单位采购货物相关技术要求完备、无误后,按照《政府采购法》时间要求及时发售招标文件;在发售招标文件过程中,对于投标商的疑问,当日向采购单位反映,以便采购单位第一时间掌握情况,迅速答复。严格执行开标、评标程序,严格按要求在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评标专家,并执行了回避制度。评标结束后,当日在四川政府采购网上进行结果公告;对于开标后未成交的货物,分析原因,需要财政改变采购方式的,于次日向财政请示,待财政批复后,按照《政府采购法》规定程序尽快组织重新采购。

2、建立、健全内部管理监督制度情况。(自查得分10分)

201X年,采购中心不断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强化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按照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分离的原则,强化部门设置,并通过上墙、上网、媒体宣传、汇编手册等形式,公开服务承诺,公开采购制度、程序等,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构建了多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监督机制。

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基本健全。建立并完善了岗位工作职责及工作纪律;工作岗位设置合理,管理操作环节权责明确,各环节的内部监督制约体系基本形成。

先后建立完善了考勤及请销假制度、采购中心工作规程、档案管理制度、财务票据制度及印章保管使用制度、建立保密制度、采购中心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建立了周例会及学习制度、每月总结分析制度、重大 采购事项筹备会议和总结分析会议制度等会议制度。进一步完善了采购流程,规范了招标、开标、评标程序及纪律。制定了内部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内部管理办法,汇总并印制了《宜宾市政府采购中心工作人员手册》500册。该《工作手册》包括《宜宾市政府采购中心工作规程》等内部管理办法制度20个、23万多字的。根据《宜宾市政府采购中心工作规程》,出台了《采购中心内设机构及岗位职责》,明确了采购各环节的相互制约的各工作组、各岗位工作人员职责。

根据《工作手册》有关制度规定,初步设计、制作了“宜宾市政府采购管理信息系统”的电子化办公操作平台,经培训后将于近期启用。该现代化办公工作操作流程平台的启用,将使采购业务工作进一步程序化、规范化,招标采购业务流程间相互制约和保密,并相应减轻一定的工作量。

采购中心的所有制度均公布在“宜宾政府采购网”上,接受上级单位领导及社会的监督;中心简介、政府采购工作流程、工作人员守则、十不准廉政守则、评委专家职责义务、评标会场纪律规定等主要制度均做到了制度上墙。

3、政府采购基础工作情况。(自查得分20分)政府采购日常基础工作:政府采购文件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有序,归档资料齐全、及时(自查得分8分)

严格按照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的标准做好政府采购档案资料的归集、整理,分类、立卷、归档、保存等各项基础工作,切实保证采购文件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安全性和保密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政府采购法》中有管理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形成了《宜宾市政府采购中心政府采购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宜宾市政府采购中心保密暂行规定》、《宜宾市政府采购中心公务文书管理制度》。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工作程序,严格执行国家归档、管理、利用等方面的政策,保证了档案工作顺畅,也促进了档案工作水平的提高,政府采购文件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有序,归档资料齐全、及时。政府采购业务基础工作:招标文件编制合法、科学、合理、完备,有关收费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符合有关规定,有关报表数据及时等。(自查得分12分)

招标文件编制基本合法、科学、合理、完备。收费和资金管理使用严谨细致、合理合法。严格按照物价部门核发的《收费许可证》项目和标准收费,无超标准、超范围收取的现象,且全部收入都纳入财政专户管理。标书费全部严格执行财政非税收入票据管理办法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对保证金收退等工作做到了严谨细致,帐务处理规范、及时,帐目清晰,同时还完善了201X年以来的相关流水帐、台帐等相关财务会计资料,资金得到有序规范管理,保证了财经纪律的贯彻执行。政府采购业务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并由市政府办统一管理,2000元及以上报帐均有一套严格的签字审核报帐程序,使用符合财经纪律。政府采购业务经费虽纳入了财政预算,但根本不能保障采购中心最基本的运行需要,每年都要单独报告。尤其是今年以来尤为突出,采购中心组织的采购规模、采购开标次数、节约金额等已经基本达到201X年上半年的工作量。及时上报有关报表数据。月末、季末能够严格按照规定和要求,及时将各类采购数据进行统计汇总,编制各类报表,并形成简报,为各级领导、单位及时提供最新最准确的采购数据。

此外,专家库、供应商库、技术参数库等三库建设得到完善;采购信息发布及时、准确、合法;专家抽取、使用符合法律法规方面;开标室、评标室、开标程序、评标程序得到规范。

4、政府采购服务质量情况。(自查得分18分)及时向采购人提供服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督促采购人和中标(成交)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及时要求采购人对采购项目进行验收。(自查得分8分)

针对采购人项目采购需求随机性大、采购量小、零星采购项目多、采购次数频繁、工作效率低、资金支付频率高、资金归集难等情况,在不违反政府采购法的前提下,在管理上创新工作方法,形成了一整套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操作模式和一个运转顺畅、制约有序、统一高效的工作体系。

为及时向采购人提供服务,采购中心建立了首问责任制,做到不相互推诿,不有意刁难,不借故拖延,确保办事人员满意。建立了工作人员挂牌上岗制度,自觉接受各方监督。严格执行服务承诺,优化服务环境,树立了中心良好形象。根据规定,采购合同由采购单位与中标供应商签订,采购中心没有执行合同统一组织签订制度,采购中心仅实行了合同催收制度;

采购验收原则上均由采购单位组织执行,各单位如有需要,可以向采购中心提出聘请专家参加验收。在宜宾,还未执行采购中心会同采购人对采购项目进行验收制度。采购人对集中采购机构服务态度和质量的满意度,公平公正对待参加采购活动的供应商等(自查得分10分)作为政府采购业务的一个“服务窗口”,采购中心为了方便采购人和供应商,积极组织开展优质服务活动。一是对采购人和供应商的咨询事项进行政策性指导,作规范性的指导解释工作,热情服务。二是对工作人员进行言行规范,文明用语、以礼待人、热情办事、行为规范、雷厉风行。三是对抵制政府采购的个别办事人员,耐心解释,以理服人。四是主动做好政府采购程序的宣传工作。五是对市直单位政府采购经办人员进行工作指导。政府采购优质服务活动的开展,受到了采购人及供应商的普遍好评。根据12月初采购中心开展了“宜宾市201X年1——11月政府采购项目跟踪问卷调查表”,从书面反馈的情况统计,其中,“对采购中心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廉洁自律等情况的意见和评价”均为满意,“对市政府采购中心的总体评价”均为好,“对政府采购的建议和意见”部分单位希望进一步简化程序,提高效率。

5、政府采购信息管理情况。(自查得分10分)为了顺利开展政府采购工作,今年采购中心加强了对政府采购信息的收集和宣传、调研力度。一是实行了每月简报制度。从六月份开始,还对每月的政府采购工作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向有关主管、监管部门报送。二是及时向媒体报刊宣传工作动态。今年,《宜宾日报》、《宜宾晚报》、《中国政府采购信息报》、《政务调研通讯》等媒体报刊相继发表、介绍了采购中心的工作动态和理论文章。采购中心对驻外办事处房地产评估进行顺利采购后,《中国政府采购信息报》对此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向全国介绍房地产评估政府采购的宜宾经验。三是完成调研文章《浅谈提高政府采购效率的有效途径》和《宜宾市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探索》两篇。四是供应商信息库建设和管理得到规范。从201X年年底起,采购中心在网上已经发布公告、同时在发售招标文件时均向供应商提供《宜宾市政府采购供应商注册登记表》,并向其说明登记要求,目前供 应商库已初具规模。五是重新设计开通了“宜宾政府采购网”,及时上载我市政府采购动态信息,每天点击率达几十人次,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6、集中采购机构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情况。(自查得分9分)

目前政府采购中心共有7工作人员,大部分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政府采购中心以创建宜宾市文明单位为契机,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推进文明办公,使每位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得到了提高。同时,还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能力培训,提升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一是每星期定期组织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学习;二是参加了人事局组织的“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培训考试和市政府办组织的相关学习培训;四是先后分加强与周边城市的政府采购经验交流,学习交流政府采购先进经验。通过学习培训,采购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依法办事、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7、集中采购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廉洁自律情况。(10分)

是否制定廉洁自律规定,是否有接受采购人或供应商宴请、旅游、娱乐的行为,是否有在采购人或供应商处报销应该由个人支付的费用以及其他不廉洁行为等

在日常工作中,采购中心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廉政警钟常鸣不息。首先是建立了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和有序的内部制约机制;其次是公开了管理办法和办事程序、采购结果、采购资金运用和结余情况;三是积极开展文明办公、礼貌待人、热情服务活动,作风建设取得成效;四是制定《市政府采购中心十不准廉政守则》及《责任追究办法》;五是开展了采购单位回访。据年底在市级各单位开展的问卷调查统计,单位对采购中心及工作人员的工作和服务、以及廉政情况均认为比较优秀。

实行三个公开增强政府采购工作透明度。一是采购信息和采购结果公开。二是采购程序和服务承诺公开。三是采购过程公开。相关资料全部上墙、上采购中心网站。通过抓政府采购工作透明度建设,我市政府采购活动“公开、公平、公正”的体现,杜绝了“暗箱操作”,避免了违法违纪行为发生。

三、采购中心定量指标自查情况

1、计划任务完成率100%。(自查得分10分)

2、招标公告发布率100%,中标公告发布率100%。(自查得分各5分)

3、政府采购信息公开率100%,有关政策法规、操作流程等信息公开率100%。(自查得分10分)

4、招标文件、招标结果、合同(采购中心)备案率100%。(自查得分10分)

5、擅自改变采购方式率0,从来没有擅自改变一次采购方式。(自查得分10分)

6、质疑答复满意率,采购中心认为是满意的100%。(自查得分10分)

7、被政府采购当事人投诉率(投诉由监督管理部门受理,采购中心没有统计投诉)。(自查得分仍为10分)

8、实际采购价格低于采购预算(没有出现过超分包预算情况)和市场同期平均价格的比例均在10%以上。(自查得分各5分)

9、采购资金节约率。比预算节约资金873.957651万元,节约率为12.99%。(自查得分10分)

10、评标专家随机抽取率100%。(自查得分10分)

四、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一些部门和单位对政府采购制度的认识存在偏差,依法采购意识淡薄,对政府采购工作的支持配合不力 由于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往的部门利益格局,冲击了行业垄断,使一些单位和个人的既得利益受到影响,所以就有意抵制政府采购工作。在正常工作中,对涉及到本单位采购项目,千方百计想搞自行采购,当自行采购无法实施的情况下,不与政府采购机构积极配合,在向政府采购机构申报项目时,有意设置“陷阱”,提出苛刻条件;在政府采购机构依法确定采购结果后,不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或者在协商签订合同时提出有悖于公平原则的无理要求;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不与供方友好合作,故意破坏合同履行环境,影响项目按期完工;项目完工后,不按规定及时组织验收或延期付款,有意侵害供方利益,损坏政府采购形象。

(二)政府采购计划过于分散,采购次数过多 采购货物分散导致难以形成规模,不利于商家竞价,提高节约率;而且不同的政府采购交叉进行,负责人员难以兼顾,不利于招标活动的组织安排。采购人对供应商资格要求过高或技术、商务条件、付款条件过于苛刻,限制潜在的供应商进行投标,且预算过低,以至造成流标增多。

(三)专家数量不足,素质、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政府采购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不再限于办公设备、汽车、空调、印刷品、音响等通用货物与服务,其他各类专业设备、保险等项目也纳入了政府采购的范围,我市现有专家的数量有限,专家的范围较窄,素质、水平有待提高,不能满足政府采购范围日益增长的需要。

(四)政府采购体制有待完善,机构建设还需加强 一是未成立市政府采购委员会或领导小组,也未建立采购办公室,不利于统筹和协调全市政府采购工作,作为执行机构的采购中心经常面临多难境地;

二是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政府采购法已经执行几年了,而我市的相关制度规定还是采购法出台前的规定,有些制度、办法已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已不适应本市实际,已经严重影响了全市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和深化,必须 依法并结合实际对这些办法、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及时废止、修订一些与法不符或与实际脱离的制度规定,并根据需要和可能适时制定一些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办法,出台一些对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意见,进一步规范我市的政府采购工作;

三是采购中心自身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整体业务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办公条件、基础设施还需改善,专业人员缺乏,办公经费严重不足,制约着政府采购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

(五)政府采购市场不健全

由于一些单位的依法采购意识淡漠,有些采购项目不能纳入集中采购范围,无法进入政府采购市场实施采购;当地供应商受市场、资金、技术实力等因素的影响,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后劲不足,外地有能力的供应商对一般性项目又没有兴趣,造成有些项目根本没有供应商参与的尴尬局面,使得政府采购市场缺乏必要的竞争。

五、下步工作措施及建议 采购中心下步打算:

下一步,采购中心将认真贯彻实施《政府采购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坚持“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诚实信用”四个原则,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内、外相结合的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廉政建设取得实效,为采购单位和投标商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初步实现“三个一流”(建一流业绩、带一流队伍、树一流形象)、“两个基本满意”(采购单位基本满意、供应商基本满意)和“一个放心”(领导放心)。

(一)加大制度建设和执行工作力度。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重点抓好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的落实;二要完善内部监督检查制度,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二)加强法规和业务素质培训。重点抓好工作人员法律法规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基础素质和政策业务水平,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三)严格操作程序,规范操作行为,保证采购质量和效率。根据《政府采购法》及国家有关各部委的相关规定,依法规范招标文件、评标报告、评标记录,严格审核中标 人的投标资料、中标通知书,保证采购质量,提高采购效率,完善各种采购方式的操作规程。

(四)强化采购廉政建设。加强政府采购中心的廉政建设,建立采购中心工作人员廉政考核制度,防范和杜绝工作人员不廉洁行为的发生。几点建议:

(一)以整合管理效能为重点,建设严密的组织体系 加强政府采购机构建设。一是建立政府采购委员会或领导小组,以利于委员会研究、统筹协调、解决政府采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尽快建立采购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政府采购管理工作,建立全市采购、区县联动。三是应该加强市政府采购中心机构建设。四是对教育、卫生等集中采购量较大的系统,应建立系统内部采购机构。建立健全政府采购规章制度。加快完善政府采购规章制度,应依法并结合实际对原来的制度办法等进行修订和完善,并根据需要适时制定一些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办法,出台一些对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意见,尤其要进一步规范采购单位的政府采购行为,进一步规范我市的政府采购工作。

(二)以规范操作为重点,探索科学的运行机制 建立健全政府采购运行机制。要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政府采购运行机制,规范政府采购行为。要严格遵循政府采购程序,硬化对政府采购活动的法律约束。为了规范采购操作行为,提高采购效率,确保公开、公平、公正,重点从四个方面进行规范:一是管理制度化。二是程序规范化。三是文书标准化。四是政务公开化。五是激励机制化。

(三)以防范风险为重点,建立政府采购的监督机制 实行多层次、全过程、立体化监督。一是政府采购中心对单位采购行为进行监督;二是监察部门对财政部门、政府采购中心、采购单位、各大型项目的采购过程实行监督;三是财政对采购中心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实行经常性监督。四是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接受全社会监督。

(四)以提高项目质量为重点,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强化项目验收的监督责任。推行“售后服务跟踪监督,中标供应商动态考核”的管理办法。进行售后服务和采购质量的全面调查。

(五)以提高认识为重点,加大政府采购宣传力度 通过利用党政机关内部刊物、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单(册)、宣传资料、政府采购工作指南、工作会议、培训会、座谈会各种方式和途径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宣传。同时,各职能部门要对《政府采购法》的执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有意规避政府采购制度的行为要依法进行处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采购的作用。

(六)开拓创新,不断提高采购效率

一是完善定点采购和探索实行协议供货。二是加快政府采购信化建设,开发使用“政府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单位间资料内网传递,招标资料外网公开,同时完善“宜宾政府采购网”,为早日实施“网上采购”打好基础。

(七)尽快完善专家库,加强对专家的培训

一方面为了适应政府采购范围不断扩大的趋势,请求财政部门尽快完善专家库,不断增加各种货物与服务的政府采购评标专家数量;另一方面,请求财政部门定期或不定期让政府采购评标专家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政府采购相关法 22 律、经济知识和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专家的综合素质和水平。特此报告

附件一:《集中采购机构定性指标考核自查表》 附件二:《集中采购机构定量指标考核自查表》 宜宾市政府采购中心 二〇〇六年三月十六日

主题词:行政事务政府采购考核自查报告

抄送: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

公室,市纪委(监察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宜宾市人民政府采购中心

2006年3月16日印(共印20份)

附件一:《集中采购机构定性指标考核自查表》 集中采购机构定性指标考核自查表 项目项目说明自查得分评分理由

1、政府采购规范运行情况(20分)执行政府采购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情况(10分)10分见自查报告 采购范围、采购程序的执行情况(10分)10分见自查报告

2、建立、健全内部管理监督制度情况(10分)是否建立岗位工作纪律,工作岗位设置是否合理,管理操作环节是否权责明确,是否建立内部监督制约体系10分见自查报告

3、政府采购基础工作情况(20)政府采购日常基础工作:政府采购文件档案管理制度是否规范有序,归档资料是否齐全、及时(8分)8分见自查报告

政府采购业务基础工作:招标文件编制是否合法、科学、合理、完备,有关收费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有关报表数据是否及时等。(12分)12分见自查报告

4、政府采购服务质量情况(20分)是否及时向采购人提供服务,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组织采购人和中标(成交)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是否及时会同采购人对采购项目进行验收。(10分)8分见自查报告

采购人对集中采购机构服务态度和质量的满意度,是否公平公正对待采购活动的供应商等。(10分)10分见自查报告

5、政府采购信息管理情况(10分)信息收集、宣传、调研、供应商信息库建立情况。(10分)10分见自查报告

6、集中采购机构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情况(10分)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以及人员的从业经验和能力,是否遵守有关法律、规章制度,是否开展内部培训和参加财政部门组织的培训等。(10分)9分见自查报告

7、集中采购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廉洁自律情况(10分)是否制定廉洁自律规定,是否有接受采购人或供应商宴请、旅游、娱乐的行为,是否有在采购人或供应商处报销应该由个人支付的费用以及其他不廉洁行为等。(10分)10分见自查报告 合计97分

附件二:《集中采购机构定量指标考核自查表》 集中采购机构定量指标考核自查表 项目自查得分评分理由

1、计划任务完成率(10分)10分见自查报告

2、招标/中标公告发布率(各5分)10分见自查报告

3、有关政策法规、操作流程等信息公开率(10分)10分见自查报告

4、招标文件、招标结构、合同备案率(10分)10分见自查报告

5、擅自改变采购方式率(10分)10分见自查报告

6、质疑答复满意率(10分)10分见自查报告

7、被政府采购当事人投诉率(10分)10分见自查报告

8、采购价格低于采购预算和实际采购价格低于市场同期平均价格的比例(各5分)10分见自查报告

9、采购资金节约率(10分)10分见自查报告

上一篇:jsp实验报告下一篇:DSP中CMD文件的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