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义命题作文

2024-05-18

生命的意义命题作文(精选8篇)

篇1:生命的意义命题作文

生命的意义命题作文

这几天,一个深刻的问题一直缠绕着我的心头——生命,她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一次,妈妈让我去倒垃圾。外面下着倾盆大雨,那些白色小花都被雨滴压弯了腰。我想:等雨停了之后,这些小花还能立起来吗?还是躺在草地上,奄奄一息了呢?许久,雨停了,我又一次下楼,去看小花。来到花坛边,眼前的一幕令我大吃一惊:那些曾被压倒过的.白色小花傲然挺立,神气十足,洁白的花瓣上还沾着几颗雨珠,就像刚刚开放一样。天哪!这小小的花儿有着多么强的生命力啊!虽然它们曾被雨点“欺凌”,但是,它们并没有向困难低头,并没有放弃生命!

又一次,我闲着无聊,便在树下玩起蚂蚁来。我用手指轻轻地按了一下蚂蚁,心里想:蚂蚁应该死了吧?要不就身负重伤,生不如死?我缓缓地松开手,只见那只蚂蚁正四脚朝天地挣扎着,想翻过来。看了这一幕,我的心头怦然一震,那样弱小的蚂蚁,竟然有这么强烈的求生欲望!

连那小小的花儿和蚂蚁都那么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为什么我就做不到呢?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要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做许多有意义的事情,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

篇2:生命的意义命题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南通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作文试题)

馥郁是丹桂的格调,温润是美玉的格调,寂静是钱钟书的格调。正如性格决定命运一样,格调也影响着人生。钱钟书先生一生安于寂静,却创造了不寂静的人生。

请以“生命的格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导引:

在高考作文题的命制上,江苏省已经连续四年采用命题作文,而且命题的形式基本形成一种较为固定的风格,即先有一段提示语,然后有一道作文命题的所谓 “提示语+命题”的命题方式。这次南通市全市调测就江苏省近年来高考作文一贯的命题风格,拟出了一道“提示语”加“命题”的作文题。该题的“提示语”中,先列举两种植物的格调,形象的告诉考生什么是“格调”,然后由物及人,指出钱钟书先生的“格调”是“寂静”,进而解说“格调”对人的影响。应该说“提示语”在帮助考生审题方面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格调”一词虽然常见,但学生对它的把握只是停留在使用上,而对该词的词汇意义就不甚了了。同时,说钱钟书先生的格调是“寂静”,也似乎不妥当,这些都无形中又加深了审题的难度。

“格调”一词在词典上的义项有三:(1)诗歌的格律声调。亦泛指不同作家或不同作品的艺术特点的综合表现。如:这部影片内容低俗,~不高;苏辛词~豪放。(2)指人的风格或品格;风度,仪态。如:谁爱风流高~,共怜时世俭梳妆。(《唐诗纪事·秦韬玉》)。(3)风貌,景象。如:山势和水势在这里别是一种~,变化而又和谐。(《雨中登泰山》)君知否?雨僝云僽,~还依旧。(陈亮《点绛唇·咏梅月》)。

“生命的格调”,从语词结构看,题目是偏正式词组,重心在“格调”,“生命”是修饰成分,规定着写作的范围。由此我们可以很明显地判断,此题中的 “格调”应取第二种义项。“生命的格调”即相当于人生的境界和品位(审美趣味、人生追求)。这样看来“生命的格调”不仅有高低雅俗之分,甚至有正确邪恶之别。学生写作时容易涉及这样一些相关概念:人生境界和品位(审美趣味、人生追求)、思想情操(高尚、卑鄙、诚实、虚伪等)、个性特点(沉静、豪放、张扬、内敛、洒脱等)、处世态度(乐观、积极、悲观、消极等)。应该说该命题的取材的范围是宽泛的。值得注意的是,该题写作时学生极易犯两种错误:一种是“偷换论题”,比如先提出“生命的格调是奉献”,接下来一直围绕“奉献”来写,而把“生命的格调”人扔在一边。第二种是“贴标签”,就是先叙述一个故事,结束时加上一句“这就是生命的格调”一类的话语,以示所谓的“扣题”。

该题在文体上也没有明显的文体倾向,可以写成议论文,也可以写成记叙文。写成议论文,可以扣紧什么是“生命的格调”展开议论,也可以论述如何让生命具有高雅的格调,还可以用对比的手法阐明生命应该具有什么格调。只要观点明确而集中,富有现实针对性;事例能围绕观点,分析精到;见解独到,鞭辟入里,都可以敷衍成优秀的作文。写成记叙文,可以叙述一个与“生命的格调”相关的故事,从中得出关于人生、社会的启示,也可以记叙一个生命格调形成的过程。总之在文体的选择上考生有着十分充裕的时空。

范文:

生命的格调

有一种生命的格调叫做淡泊。

濮水之边,你翩然远去,仅留下楚使的瞠目与叹息,谁人如你——庄子,只偏执那淡淡的清白,与道教合而为一,世界不过是你的主观产物,名利、地位于你只是虚空,你了解了蝶舞之愉、螳螂之负,驾一叶扁舟穿梭于泥潭之中,清风相伴,明日可掇。

甚至,你看透了生死。惠子的离去,并未换来你的号啕大哭,谁言生命有不能承受之重,你依旧逍遥山水,以一颗平静的心相追逐。只言片语的记载中,对你唯有惊鸿一瞥,却看到了一份平静致远的处世态度。庄子,如同万花丛中的一株莲花,开得淡漠孤傲,亦如乱世中寡淡的丝竹之声,给纷扰的历史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激起历史遥远的绝响„„

庄子的身影已在岁月中淡去,然而那份淡泊的生命格调却在历史中弥留。

一篇《桃花源记》令多少人心生艳羡,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传颂千古,这就是陶渊明,庄生晓梦已不再,而那份淡泊在东晋传承了下去,他是受拙归园田的田园诗人,他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文人,他是独爱菊的隐逸者,远离官场,他获得了一片桃源天。远离喧嚣,他复得返自然,他用一份宁静致远的心胸让我们窥见了一种生命的格调叫淡泊。

而今,物欲横流,信息技术、飞机、汽车„„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宽广,而人们的心却狭隘了,汲汲于功利,在一片灯红酒绿中孤寂地生活,少了如庄子、陶渊明般淡泊的气度,于是,我们的生命格调迷失了,我们自己迷失了。当今,有多少人为了金钱、名誉、地位迷失了自己,又有多少的商家为了利益迷失了自己。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却让我们失去了心中的那份淡泊,于是,桃花源般的生活于我们已是奢求。

淡泊是一份生命的格调,为何不在这样喧嚣的俗世中保持一份淡泊的心,如庄子与陶渊明般获得心中的一份安宁,几时生活不富有,拥有心灵的淡泊便可使心灵富足,为何要汲汲于功利直至迷失内心的自我?

一直淡泊下去,让心得以安宁,坚守淡泊的生命格调。

简评:如果看透作文题目中的“寂静是钱钟书的格调”一句的内蕴,那么对这篇作文的主旨,我们就不会太意外。作者将“寂静”看透,巧妙地转变成自己的中心“有一种生命的格调叫做淡泊”,然后由此展开,从庄子写到陶潜。本文从历史中来,又不沉湎于历史,后半部分的联系现实,虽然有的说法绝对化了,但古今的贯通让本文的旨意有了一些现实意义。此外,本文简练、醒目的开篇的第一段,第二人称的叙述视角,一目了然的层次等等也是可圈可点。

生命的格调

王小波曾多次在他的杂文中调戏格调二字。他说他的《黄金时代》之所以迟迟无法在大陆出版,是受“格调”二字的影响。不少老学究批评他的小说格调甚低。撇开政治因素,那些老古董的意思就是说《黄金时代》太黄,格调太低,理应全面封杀。

然而,就是这本“黄书”,在美国还拿了奖哩。这可不是美帝的分化图谋。人家不说他格调低而说它的价值高,这是着了哪门子邪?

还是格调。生命认知之格调。

可为什么我们眼里格调低下的东西,到了西洋鬼子那儿就不低了呢?

还是拿《黄金时代》来说吧。用东方传统价值观来说,这本书确实有点黄。“性”是我国传统文化之大忌,《黄金时代》犯忌颇深,因而不被认同。然而,“性”是否可归类为“人性”中的一支呢?“性”不被认同,“性”所反映的“人性”呢?

懂点历史的人都知道,其实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人性是不被认同的。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专制主义极权社会,它的文化体系早被专制二字强奸了。这种奴性极强的文化中,人性不但被压抑,这种压抑的行为还被冠以“存天理,灭人欲”的大高帽。试问,这类文化培育出来的奴才,是“人”吗?

其实,孔子是个老愤青,他是很有个性的。秦始皇焚书坑儒就是忌惮儒生的个性。可为什么到了汉武帝,儒学就成了专制主义的帮凶呢?这其实要谢谢秦始皇。他把儒家不和谐的思想都给做了,剩下的被董仲舒加以改造,孔子被改成了孙子,大得传承。

由此可以看出,在这种东方文化中,过分强调个性,突出个性魅力而不去歌颂统治者宣扬的专制色彩真善美的,就是格调低下。你看那会儿《红楼梦》才写完时就知道了。

而正是被近代学究斥之为不懂人伦,无视纲常的西方人文价值体系,恰恰与我们相反。他们把人放在第一位,歌颂人性的真善美。这和历史原因是分不开的。我没有研究过西方的书评,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格调低下一说。但我敢打包票,人性的组成之一“性”,只要不被写成真正的黄色小说,是能够被现代西方社会正确认识的。一部真正的文学作品价值的高低不在其格调,而在其内涵。这想必不是什么歪理吧?

篇3:浅谈作文评语的生命性意义

一.多把尺子, 写激励性评语。

激励性作文评语的根本在于让学生在评语的正确引导中激发对自我实现需要的期待。因此, 好的作文评语应抓住时机, 将学生在每一处的长处与优点抓住, 予以肯定与表扬。衡量作文时忌用一把简单统一的尺子, 而需要多几把尺子, 尺度的高低可根据学生的能力大小灵活决定。衡量写作的尺度应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 以写作方法、情感与态度的结合来综合评价, 如“体验评价”、“真情评价”“情感评价”等, 避免简单地从“主题”、“立意”等纯技巧的概念把握。

学生的作文反映了他们的内心世界, 每一篇作文都是他们创造性的劳动, 他们都期待得到老师肯定和表扬, 所以教师应该用充满赞赏的眼光阅读每一篇习作, 用极富激励性的语言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因此, 写作文批语一定要多给些鼓励, 让他们时时有获得成功的喜悦, 感觉始终有人关注他。例如, 在《心存感激》的话题作文训练中, 有一位写作平平的学生这样写道:“如果没有他们 (指父母) 给予你生命, 你什么都不是, 什么都不懂。没有人生来就拥有什么, 也没有人生来就欠你什么, 他们为你做的一切, 只是因为爱你!”我透过这些拙朴的文字读到了这位学生对父母之爱的理解, 因此我在这些句子下划上红色的波浪线, 在旁边点评:“话语朴实而有力, 写出了你对父母的深深感激之情, 文字表现力强, 好样儿的!”如此评语, 哪怕是只言片语, 却蕴含着教师真诚的赞许, 由衷的喜悦, 学生读后怎能不受到莫大的鼓舞, 信心怎能不会增强呢?

二.蹲下身子, 写对话式评语。

新课程理念倡导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 写作评语亦然。对话式评语既能充分发挥教师评语的作用, 也能带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它不是居高临下地对学生的作文大刀阔斧改动一气, 也不是隔靴搔痒地作些笼统的判断, 而是轻点细拨, 巧妙引导, 提出建议, 启发思考, 让学生自觉地根据老师的指导去反思并修改作文, 既增强了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 又提高了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对话式评语富有启发性, 也不失指导性, 不仅让学生“知其然”, 更“知其所以然”, 学生改起作文, 方向更明确, 效果更明显。在“门”的话题作文训练中, 一位女生回忆了自己幼时爬院门的趣事, 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同学互评时给她的评语是:语言平淡, 叙事不生动, 有的地方太罗嗦, 题目也太直白, 没有文学色彩, 写作水平有待提高。不能说, 这位同学评得没有道理, 但是诊断过多, 批评过多, 而缺少了究竟改如何改进的指导价值。所以, 在复评时, 我本着善意点拨、启发思考、指导修改的原则, 这样循循善诱地跟她“说”:“童年在你的心目中是美好的, 爬门一事也是充满情趣的, 说明了你是一个纯洁、天真的女孩。可是你可以想一想, 我该如何将这些呈现在读者呢?趣事没写出兴味来, 我们怎么知道它的趣在哪里呢?你爬门时的动作、神态、心理分别是怎样的, 描写出来就能表现出‘趣’字来了;小伙伴们的羡慕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写出来就更能烘托出这个‘趣’字了。”如此评语, 实际上体现为师生双方的互动与合作, 必将驱散学生心头对作文的恐惧感, 增添他们写好作文的信心, 这不正是我们语文教师梦寐以求的良好局面吗?

三.抛弃模子, 写个性化评语。

作文评语如果泛泛而谈, 结果貌似全面, 却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与启发。如果忽视学生的个性而始终以千篇一律的习惯用语指出一二, 那么评语的启迪作用难以顺利发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在每一个学生 (毫无例外的每一个人) 的身上发现他们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 帮助每个学生打开眼界, 看到自己。使他们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 这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所以, 面对个性不同, 阅历不同、写作水平不同的学生, 教师对其习作的评语也应抛弃僵化的模式, 增强针对性, 凸现个性化, 用一句俗话形容, 就是要“看人兑汤”, 反而不能“一视同仁”。个性化作文评语就是指评语尊重学生现有水平,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因人而异, 因文而异。同一体裁, 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文体, 有不同的评语。例如, 对待一次习作中的同一档次的作文, 因为他们的作者不同, 教师的评语也应体现出差异。对平时写作能力较弱的同学, 可大加赞赏, 肯定他的进步;对待平时写作水平较高的同学, 可提出更高要求, 与其商榷。总而言之, 个性化评语应当是中肯独特的、度身订制的,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作用, 是学生所愿意接受的。

四.走出套子, 写情感式评语。

传统的作文评语生硬、严厉, 学生难以接受, 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效果, 而情感式作文评语则以鼓励为主, 语言生动, 语气亲切, 使学生置身于充满深情、充满挚爱的氛围中, 对学生起着春风化雨的影响。我班的一名同学在一次以“门”为话题的作文训练中, 写出了一篇《别忘了门外还有一个我》的作文。作文截取了自己借读在姑妈家的几个生活片段, 表达了寄人篱下、备受冷落的孤独无助的内心世界, 发出了渴望得到理解、尊重的心声。读了之后, 我唏嘘不已, 对这位同学产生了深切的同情。但是, 我又一想:孩子的体验是否真实呢?就文中所叙之事而言, 是否可以得到改变呢?于是, 我写下了下面的评语:“读了你的作文, 老师被你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打动了, 希望我能帮助你走出内心的孤寂。老师想对你说的是, 沟通是相互的, 你想一想:姑妈有没有关心过你?是否不辞辛劳地为你操持每日的饮食起居?再想一想:你有没有表达过对姑妈的感激之情, 哪怕只是一声谢谢?回去试着对姑妈笑一笑, 说声谢谢, 也许情况就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了。”事实上, 过了几天, 我果然发现这位平常眉头紧皱的男生露出了久违的笑脸, 我知道我的评语帮助他解开了心结。是的, 情感式的作文评语实际上是教师内心情感的流露, 对学生心灵势必产生一种冲击, 尤其当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时, 他们更加希冀得到心灵上的呼应。因此, 教师撰写作文评语, 必须用上真情, 注意语言的感情色彩, 增强文字的感染力, 使学生动情悟理, 从而实现“以做人为作文之本, 用作文促进做人”的目的。

五.跳出框子, 写发展性评语。

高考的写作评分分为两块———基础部分与发展部分, 目的是引导学生向个性化、独创性等方向转变。实际上学生平时的日常作文训练也可以分为两块, 一块是基础部分, 一块是发展部分, 为的是让学生写一写, 想一想, 还要跳一跳, 才能得到成功的喜悦。有写作的发展目标始终引导他们逐步上升, 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如写作记叙文时, 要求学生掌握通过一件事表达主题的写法。对学生字句通顺, 叙事完整的长处充分肯定之后, 同时给他一个发展性评价:“如抓住一件事的感人之处浓墨重彩地加以描绘, 将令读者怦然心动, 使你超越了一般的平铺直叙, 作文便摇曳生姿了。”再如我班一位同学在《门前的思念》习作中, 注意了表达清晰、结构完整、情感真实等方面, 但是描写却过于泛化, 不得要领, 削弱了作文的感染力。于是我如是点评:“善于描写是你的长处, 这很好。可是, 描写不是凭空的, 描写是要为主题的表达服务的, 你如果注意了这一点, 不平均使用笔力, 文章就会紧凑而又生动, 就是一篇更好的作文啦!”发展性评语将学生的现在与将来的写作能力有机地链接起来, 使学生写作处在兴奋、积极、向上的心理生态链中。有了“发展”的提示, 他们写作的追求总要锁定“下一个”, 可见发展性的评语对学生习作的指导意义是超越了一次习作训练所能带给学生的作用的。

篇4:生命的意义命题作文

路,无疆无界;生命,有声有色。生命中,走过的路,是数不清的:有形的,无形的;宽阔的,狭窄的;平坦的,曲折的……雪域之中,直达每一个守边战士的住所,有神奇的“天路”;苦难之中,蜿蜒至每一颗苦汁浸泡过的心的,有千帆过后的“福路”;成长之中,匍匐前行至每一个勇敢者的身畔的,是克难奋进的“正路”。只要抬头看路,路,就在脚下延伸……

请以“生命中的那条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思路导引】

发挥联想,妙解文题。

喻体为一,化身万千:路,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乡间阡陌小路、城市水泥大路、山间盘旋石路……”,也可以联想为人生中的“追梦路、做人路、强国路、爱心路、成功路……”。可以由实而虚,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如将乡间土路上父母的叮咛与在外求学、打拼时的不屈结合,铺就动人的亲情之路;如将“天路”行走的艰难与守边战士的为国甘心奉献的“福路”,谱写出动情的爱国之路等。这是将实际生活中的“那条路”与精神、心灵中的“那条路”衔接在一条线上,汇成一个共同的主题。

延展思想,细绘画图。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可以写探索之路,可以写奋斗之路,可以写过程中的艰辛之路,也可以写成功之路或失败之路。更深层次的,将生活中的“那条路”的风景作为环境背景,渲染路边花的鲜润,树的长成。并将自己在路上的“行走”过程描摹出来:可以是直达某个目标,可以是迂回抵达心中的理想,并延伸自己的思想,将自己对生命的感受与“那条路”紧密相连,将人生感悟贯穿其间。既做到延展思想,又做到细描细绘生活画图。

隐喻感想,沉淀主旨。

路,可以是柳暗花明,是初看艰险实则辉煌的那一条;可以是貌似平坦实则狭隘曲折的那一条;可以是包含人性关怀的那条路;可以是自己不断提升精神品质的那条路……唯有走过去,踏踏实实行走其上,才能真真实实地感受到别样的滋味,悟得人生真谛:历史与文化的碰撞,心灵与现实的冲突,传递正能量与背负的责任的矛盾,坚守与退却的选择等,都是“那条路”所赋予的财富与价值。行走的过程,就是思考与蜕变的过程,而结果的成与败,好与坏,倒并不见得有多重要。

【佳作示例一】

生命中的那条路

张姝琦

也不记得邻居奶奶是何时搬来的,只记得她那太阳般的热情使她整个人看起来有了几分青春的活力;也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与她在小区的那条路上有过邂逅,有过第一次接触,只记得她那份豁然与开朗让小孩子很喜欢围绕其身边。

或许是因为“近水楼台先得月”,每当她做了什么小吃或买了什么美食时,我是第一个有幸享用的人,心中的小幸福一点点重叠起来,也就慢慢产生了对她有如亲人般的依赖。也许是机缘巧合吧,那天正好学习了《珍珠鸟》,我对那毛绒绒的、软软的鸟产生了莫大的兴趣,邻居奶奶看我在路上边走边神游的样子,便招手唤着:“琦啊,想啥子那么用心啊?”我冷不防地一个抬头,倒看见了奶奶身边精致可爱的鸟笼,里面两只圆滚滚、白乎乎的小鸟安静地啄着鸟食。有些错愕,甚至忘了问候,兴冲冲地说:“哪里来的鸟儿?这么可爱!”心下里却暗暗想着一种令人兴奋的答案。奶奶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眯着眼,乐不可支:“嗨,早上买的!想要是吧?想要就送给你了!它们的名字也好听,珍珠鸟。”

啊,正是我所希望的!我小心激動地问:“这鸟……”奶奶抚了抚我的头,说:“你们年轻人喜欢就行!”我不客气地拎起鸟笼,道谢后便一路雀跃着,迈着轻快的脚步回到了家,喊着妈妈出来看。“呀!这是谁家的鸟儿?怎么好带回来?”我有些不乐意,用手指梳理着它们的羽毛,咕哝着:“这是邻居奶奶给的。”妈妈让我还回去,我百万个不乐意却也只能默默拿起鸟笼,一步三晃地沿着原路,送了回去。

奶奶正坐在小屋里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纳着厚实的鞋底,阳光溜进了屋里,拥着屋内的一切,空气流动得缓慢,宁静的氛围,如老旧的电影播放着,心中一片温柔。

“奶奶,这鸟是你的,为什么给我?”我轻轻地蹲在她的身边,懵懂无知的瞳孔里映出的是她一路走过的岁月的沧桑,似心灵与心灵的交汇。“你喜欢就行,物体可没有绝对的归属。”平稳的语调,淡淡地告诉我,使最初的无知,有了点明事理的路径的走向。

在邻居奶奶的熏染下,那生活路上走过的我,学会了沉淀与思考,明了那时邻居奶奶的豁达大度,明了世间需要的是放手,明了事物的独立与自由。

父母,吾之启蒙者;老师,吾之尊崇者;好友,吾之推心置腹者;唯邻居奶奶,授吾之真理者。那条路上,有着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走过,于是在我的心中显得格外的顺畅、平稳……

【佳作示例二】

生命中的那条路

吴婧婧

都说光阴似水,似水匆匆的光阴里有他的笑意,那条路上,便也足够阳光明媚。

——题记

这个暑假我去了一趟农村的奶奶家,天那么蓝,连一丝浮絮都没有,像是被滤过了一切杂色,瑰丽得熠熠发光,润红的骄阳为晴天增加了一抹色彩,天气很好。我倚在奶奶家门前,温暖的阳光洒遍我的全身,心似乎也被照暖了。我的眼睛一直望着门前的小路,这条路上有着我至今都不能忘记的一个人……

一双黝黑的大手,紧紧地握着油黑发亮的车把,黑黑的身子,一件有些年头的大棉袄罩在他那瘦弱的身子上,显得他有些臃肿和滑稽。天上微微下着小雪,雪落到他的头上,不一会儿就化了,仿佛在和他捉迷藏。在这接近零下的气温里,我从远处,依然能看见他额头上沁出的汗水。这位普普通通的送煤老汉正艰难地拉着沉重的煤车在路上行走着。他结实的腰弓成了直角,手上绽出条条青筋,豆大的汗珠顺着他已经发白的两鬓悄悄流下。潮湿的地面上留下他一长串黑色的足迹。好不容易爬上那段坡,他已累得直喘粗气。他停下车随便抹了一把汗,凝视着前方,眼中透露出一丝战胜自我的喜悦。稍稍休息了一会儿,他又拉着煤车前进了。

那天,他来到奶奶家送煤,有礼貌地点了点头,微笑着。这笑似五月的春风拂过我的心田,遍地花开。他用手指指了指嘴巴,我明白了,他其实是想告诉我们他是个哑巴。他并不是送了煤就离开而是好心地帮我们卸了煤,他娴熟地把煤搬下车,然后小心翼翼地放到地上,一车煤不一会儿功夫就卸完了。最后奶奶给他钱的时候,多给了他20元钱,一是因为要谢谢他帮忙卸煤,二是看他很可怜,一个人住,无依无靠,只能靠拉煤来谋生,而且还是一位残疾人。但是这位卖煤老人并没有收下那20元钱,他笑着拒绝了。我打从心里佩服这位老人,他的淳朴、他的诚实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汉每天都拉着那辆伴随他多年的煤车,走大街,串小巷,挨家挨户地送煤。他没有说话能力,世界对他来说是不完整的,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而是在做他可以做的事,继续坚持着……

时间,绿了芭蕉,红了樱桃。日子在无休无止地奔跑,而他在路上埋头前行的身影,他对生命的热情与坚持,在我心底烙下的印记,却不会消失。他,无疑是在我的青春岁月里,行走在那条人生路上的,我生命中重要的引路人。

篇5:对生命的感悟命题作文

在一本书中,有一个令我难以置信的真实故事:一个农户家里正在炸黄鳝,一条大黄鳝在几百度高温的油锅里保护弱小的黄鳝,而不顾自己的生命。

在这一刻,我明白了生命就是保护弱小。从小就听说过张海迪的事迹:她高位截瘫,却通过自学学完了小学、中学的课程;她还学会了针灸,治好了许多人的病;她又学会了外语,不知翻译了多少部外国作品。

她用自己不健全的身躯谱写了一首完美的诗章。在这一刻,我明白了生命就是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藏岭羊为了躲避猎人的捕杀,不得不尝试跳崖,一些藏羚羊为了同伴的生命,故意跳到悬崖中间,让同伴踩着自己的背过去。

篇6:面对生命-命题作文

面对生命-命题作文

面对生命(_)nbsp(_)nbsp(_)nbsp(_)nbsp(_)nbsp(_)nbsp(_)nbsp(_)nbsp(_)nbsp(_)nbsp(_)nbsp(_)nbsp(_)nbsp(_)nbsp(_)nbsp(_)nbsp(_)nbsp(_)nbsp(_)nbsp(_)nbsp(_)nbsp(_)nbsp(_)nbsp(_)nbsp(_)nbsp

(_)nbsp国光中学高一(3)班(_)nbsp(_)nbsp陈雅真(_)nbsp

(_)nbsp(_)nbsp(_)nbsp(_)nbsp(_)nbsp(_)nbsp大千世界,百味人生.许多人珍爱他们的生命,因为生命只有一次.

(_)nbsp(_)nbsp(_)nbsp(_)nbsp(_)nbsp(_)nbsp生之本质在于死,为何世人要如此地珍视生命呢?假如有人想要延续他的生命,那么我会毫无保留地将我自己的生命赠送给他!

(_)nbsp(_)nbsp(_)nbsp(_)nbsp(_)nbsp(_)nbsp(_)#34;打住!(_)#34;莫要赞赏我的(_)#34;无私(_)#34;与(_)#34;伟大(_)#34;,因为,我是自私的,我是渺小的.是的,我并不像世人那样过分地去珍视生命.但,我想不是轻视!

(_)nbsp(_)nbsp(_)nbsp(_)nbsp(_)nbsp(_)nbsp也许,你很爱生命.在你看来,生命是多姿多彩的,它拥有明亮的晨曦,凉爽的夏夜,还有许许多多甜蜜的日子.拥有生命,拥有人生,拥有享受......当然,你也不否认它蕴含着辛酸与痛苦,但是,你依然爱它.

(_)nbsp(_)nbsp(_)nbsp(_)nbsp(_)nbsp(_)nbsp也许你很恨生命.享有生命的岁月里,你有着太多的痛楚,太多的`遗憾......在你看来,生命很暗淡,它有着大多的风雨泥泞,太多的枯藤落叶,也似乎每日都是枯黄的秋天!当然,你也曾拥有快乐,但是,你认为自己的快乐不过是万丈枯叶中的一片而已.因此,你很恨它.

(_)nbsp(_)nbsp(_)nbsp(_)nbsp(_)nbsp(_)nbsp我不爱生命,也不恨生命.但,在我的眼里,它一点都不珍贵,它很平凡,就好比一杯百开水.它并不是索然无味的.-----酸甜苦辣咸----人生五味不过如此!

(_)nbsp(_)nbsp(_)nbsp(_)nbsp(_)nbsp(_)nbsp夕阳西下,落叶飘零,鲜花凋残,旦日鸡鸣,日出东方,绿叶新芽,鲜花又绽......生命所演绎的不过是重复而已.或许会有奇迹,但是,在人类历史的古书上可能早已有了记录.因而,还是重复!

(_)nbsp(_)nbsp(_)nbsp(_)nbsp(_)nbsp(_)nbsp-----何必过分看重生命呢?

篇7:感悟生命命题作文

感悟生命,我们才会懂得它的悲壮;体会它的豪迈,感受它的价值。

生命历史的风有过它的悲壮。当三闾大夫抱着石头与江水相拥;当西楚霸王自刎时的鲜血染红整片夕阳;当普罗米修斯裸着身体被巨鹰啄食;当拉奥孔扭曲着身体仍想保卫自己的儿子;生命的悲风中发出阵阵哀鸣。

他们和文天祥一样,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而不是长短。

惶恐滩头,零丁洋里,涛声依旧,叹息不再。然而时间只侵蚀一个人的物质存在,却无法风化那煌煌诗句中的记忆。谁能忘记文天祥的“辛苦逢,干戈寥落”。谁又能忘记那个闷热的雨夜,矮小地牢中挥笔走蛇的高大身躯。“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行”,他正是借天地正气哺育自己,翻开那惊天地泣鬼神的一页。

再次穿越庄周梦蝶的翩跹,超脱老子骑青牛而过的函古险塞,踏过孔子脚下不逝的东流之水。蓦然回首,生命微笑。杜甫感悟生命,于是便让汗青中多一位诗中圣哲。纵然是“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凄若”;纵然是“老病有孤舟,凭轩涕泗流的悲凉”;纵然是“卷我屋上三重茅,高者挂?长林梢”的窘境,少陵亦不改自志,用一只如椽巨笔还原历史本相与民生疾苦,体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然而现实的世界里一片狼藉。物欲横流,流尽血汗;彩灯闪烁,烁干安宁。素琴吟风的高雅不再,短笛赏月的古韵难留。现代人创造的物质文明中,难以再想古人那样感悟生命的价值。

展望当今,成年累月的纠纷;动荡不安的社会,不断衰退的道德品质,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种种劣迹弥漫在我们的周围。人们难以再有“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然自得;难以再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嵩人”般飘逸洒脱;难以再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般温婉简约。

我们如果没有能力,那就不要奢求自己的生命像春天花而般的绚丽多彩;像夏天草木般的;枝繁叶茂;像秋天落木般的萧萧而下;像冬天雪花般的漫天飞舞。

没有蓝天的旷远,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江海的奔腾,可以有溪流的秀美;没有红花的耀眼,那就享受绿叶的悠然吧。

篇8:生命的意义命题作文

关键词:嵇康,古代音乐思想,音乐情感,音乐接受,至乐,音声

嵇康1是三国魏末玄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竹林七贤”的领衔人物。他幼年丧父, 励志勤学成才, 娶曹操曾孙女 (曹林之女) 长乐亭主为妻, 是曹魏宗室的女婿。曹氏当权之时, 他曾做过中散大夫 (七品文官) , 因此世称嵇中散。后来家道中落, 常与向秀以打铁谋生。司马昭掌权后, 提倡“人伦有理、朝廷有法”, 他却推尚道家“自然”, 反儒反政, 桀骜不驯, 坚持不苟合于统治者的言论, 并率另外六位名士栖居竹林, 弹琴咏诗, 酣歌纵酒, 自得其乐, 且轻肆直言, 抨击虚伪的礼法与趋炎附势之士, “非汤武而薄周孔”, “越名教而任自然”, 因此遭杀身之祸, 享年四十岁。

一、嵇康“乐论”的思想基础

才性和独立, 是汉魏之际仁人志士普遍的精神追求。“才”即外在才能, “性”即内在性情, 于是“才性之学”成为一种名理之学, 直接影响了魏晋玄学。正始末年, “竹林名士”在栖居中清谈, 正是共倡玄学新风的举动。“清谈”原是“清议、谈辩、雅谈、正论”的意思, 来源于先秦以来的“谈辩”风气和东汉的“清议”。魏晋时期, 社会上盛行“清谈”之风:士族名流相遇, 不谈国事、民事、家事、俗事, 专谈老庄、周易, 寻找“玄”的道理, 被称为“清言”。而“玄学”即玄虚之学, 以抽象的“无”作为思想核心, 强调“以无为本”, 认为万事万物皆产生于“无”, 在现实世界以外自然有一个纯粹抽象的“玄”的世界。简言之, 清谈玄学就是以清谈的方式畅谈以老庄、周易为核心的特殊思想。

嵇康从道家“自然无为”的思想出发, 提出“元气陶铄, 众生禀焉”, 认为万物皆禀受元气而生。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 他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 即一个人应该不受清规戒律的约束和褒贬赞辱的羁绊, 按其本性, 顺乎自然, 这样就可以“心无措乎是非”。

而在个人与宇宙的关系上, 嵇康认为物情顺通, 大道无为, 主张“审贵贱而通物情”、“情不系于所欲”, 即不拘泥于世间利欲, 这仍是顺应本性、超脱自然的用意。这种不尊圣贤、不按儒教、毁弃礼法、恣意而为的思想, 以及遁世逍遥、借酒浇愁、酒后狂言的行径, 可以说是代表了当时典型的文人志士那种强烈的反儒、反政思想。

同时, 嵇康也是一位既有实践经验, 又有理论见解的音乐家。音乐对他来说不仅是提升“才性”的手段, 还是隐世避俗、寻求寄托的途径。他也正是在清谈玄学、反儒反政思想的基础上, 撰写理论著作《琴赋》的。他阐述音乐之功用说:“可以导养神气, 宣和情志, 处穷独而不闷者, 莫近于音声也。”他也是一个古琴演奏家, 如他在《琴赋·序》中说:“余少好音声, 长而习之, 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厌, 而此不倦。”他在创作上有琴曲《嵇氏四弄》, 即“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 与蔡邕所作的“蔡氏五弄”被合称“九弄”。他临刑前从容不迫, 索琴而抚《广陵散》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

他的《声无哀乐论》则是音乐史上具有开创性和里程碑意义的自律论音乐美学文献。鲁迅曾有这样的评价:“嵇康的论文, 比阮籍更好, 思想新颖, 往往与古时旧说反对。”1这个评价不仅肯定了嵇康的学术观点和政治立场, 也概括了嵇康锋芒外现、桀骜不驯的鲜明个性, 可以说相当精辟。

二、《声无哀乐论》中的命题与音乐社会学视点

《声无哀乐论》设立两个论辩主体“秦客”和“东野主人”, 以对话、答难的方式阐述其理论观点。文中的“秦客”其实代表儒家礼教思想, 而“东野主人”则是嵇康自己的化身, 代表着道家和玄学思想。通过八次答难, 文章不仅充分讨论了“声无哀乐”这一形式自律论的元命题, 还就一些相关问题做了美学或社会学视角的思考。

(一) 乐的本质

嵇康接受和延续老子的音乐思想, 认为音乐的本质是“音声有自然之和, 而无系于人情”, 指出音乐不能表现具体的情感, 也不涉伦理, 要求音乐以平和为体。“和”是“有声”和“无声”的对立与统一, 即“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有无相生”, “音声相和”。“无”才是天下之“道”、万物之本。

这种“和”的观念使得他把音乐与政治密切关联起来, 作为他音乐观点的核心立场。他指出音乐是客观存在着的音响, 是一连串运动着的纯粹声音的组合, 音乐的意义在于自身, 所以“声无哀乐”。他进一步明确“心之与声, 明为二物”, 二者“殊涂异轨, 不相经纬”。他认为心之哀乐是人的情感范畴和一种主观宣泄, 音乐只是乐音的运动形式, 所以其本身并不传示什么感情。二者彼此外在, 但又各自独立。

“万殊之声”、“音声无常”, 是说相同的情感可以发出或表现为万般不同的声音, 同一种声音也可表达不同的情感, 二者于是没有固定匹配、对应的可能。于是, 哀乐非音声之哀乐, 音声非哀乐之音声。由此, 嵇康指出音乐与情感是“名”与“号”的关系:“因事与名, 物有其号……玉帛非礼敬之实, 歌哭非哀乐之主也!”哀乐是人的情感反应, 体现的是内心本身;歌哭是外显形式, 只是“名号”标识, 并不代表人内心的哀乐。因为哭未必是哀, 歌未必是乐, 所以“歌哭”者并非“哀乐”本身, 哀乐之名未必音声之实, 这就是为何“歌哭”之声与“哀乐”之情并无恒常的对应关系。

(二) “声”与“情”的关系

嵇康认为“和”是音乐的本质, 主要体现为音声形态和运行特征, 即“大小、单复、高埤、猛静、舒疾”等, 除此之外, 它本身不具有思想、道德和哀乐之情。但是, 嵇康也指出, “声音自当以善恶为主, 则无关于哀乐, 哀乐自当以情感而后发, 则无系于声音”。也就是说, “乐”虽无“情”, 但它作为媒介可以诱导和引发人的哀乐之情。理解嵇康这一思想的关键在于, 情绪和情感在他看来并非一回事。他指出听者对音乐的反应仅限于“躁静”、“专散”, 即音乐只能使人感觉兴奋或恬静, 让人精力集中或分散。很明显, “躁静”、“专散”是人的情绪特征, 而非情感。情绪体现为生理上短暂的态度体验, 情感体现为心理上持续的态度体验。关于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通常认为情绪往往是情感的先兆, 而情感是情绪的后续。人在某种外界作用的刺激下, 先是发生情绪反应, 然后才可能通过引发情感动机并借助联感、想象而产生具体的情感。嵇康说“心志以所俟为主, 应感而发”, 这里所谓“俟” (意为“等待”) 应该是指潜藏于内的情感动机, 因有了音声, 感应而生发情感。他在文中举例:人在“会宾盈堂, 酒酣奏琴”之际会出现“或忻然而欢, 或惨尔而泣”的情形。显然, “忻然而欢”属情绪范畴, “惨尔而泣”属情感范畴。所以, 我们应该对嵇康乐论中的情绪与情感做好理论界定和分辨, 不要把“躁静”、“专散”以及“忻然而欢”所带来的冲动误认为是情感。

(三) “情”从何来

音乐是被感之物, 人是主体的存在, 这就是嵇康说的“乐之为体, 以心为主”。他也对哀、乐做了界定——“哭谓之哀, 歌谓之乐”。音乐本无哀乐之分, 那么哀乐之心究竟从何而来呢?首先, 各人有不同的情感经历和生命诉求, 当音乐触动人的情绪引发情感动机后, 人就会在自我的世界中产生一连串的情感联想与伸展。嵇康一再强调, “和声无象”但“哀心有主”。“哀心”在嵇康乐论中就是指人的情感。人的情感在听乐主体的世界里独立地发生和伸展, 纯属主观意识。嵇康对此的阐述是“夫哀心藏于内, 遇和声而后发”。“夫以有主之哀心, 因乎无象之和声而后发, 其所觉悟, 惟哀而已, 岂复知吹万不同, 而使其自已哉?”虽然“和声”本身无所谓哀乐, 但它具有情感的诱导和催化作用, 音乐作为媒介, 发挥了诱导、引发情感的作用。这就是听乐时的情感发生机制。

关于听乐中产生的“哀乐之心”即情感的内容, 嵇康说“哀乐自以事会, 先遘 (相遇) 于心, 但因和声以自显发”。他所说的“事”, 缘自人所生存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人情不同, 各师其解, 则发其所怀”。每个人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和情感反应不同, 所以音乐引发的情感也因人而异。这种将音乐中的情感归结为“政治现实环境”的做法的唯一结果, 是忽视了人在听乐过程中个人的性格取向、文化养成及其生命情感等因素对情感构成的影响。这种疏失, 可能与嵇康放旷不羁、纵意所如的“竹林”精神, 以及他不尊圣贤、对抗朝廷的思想密切关联, 同时也是我们必须体察的。

(四) “至乐”与“音声”

嵇康从社会政治环境的视角出发, 将音乐分为抽象的“至乐”和具体的“音声”。

至乐嵇康认为凡和于心者则为“至乐”, 其本性具有“和”的内涵, 即“至和”、“太和”。嵇康说音虽“无变于昔”, 但“以平和为体”。他强调“和必足于内, 和气见于外”, 即人的内心之情志与外发之和气符合自然之理, 两者相协应、一致。当这一切都“和”了, 人所感受到的音乐也就是“和”的, 所以“心与理相顺, 气与声相应”, 音乐才能“感人之最深者也”。可以说, 嵇康是为了同儒家学说截然对立, 才将合乎道的“无声之乐”奉为“至乐”的。他认为, 音乐无论怎样感人, 也不会对人的习性产生改变作用, 即“至八音会谐, 人之所说, 亦总谓之乐, 然风俗移易, 本不在此也”, 这体现了他的玄学思考与追求。

在嵇康看来, 政治环境、哀乐之情和“至乐”三者的统一与一致, 是体现宇宙之“和”的重要标志。一方面, 良好的政治环境促就人心之和, 人心“和”了, 乐也就变“和”了。他认为, 只有古代理想社会才存在至乐, 如古代的“咸池”、“六茎”、“大章”、“韶”、“夏”等, 都是“先王之至乐”, 这是因为在他眼中上古之世政治清明, 国泰民安, 百姓和睦, 风俗纯朴, 人民幸福, 一切都体现着“和”的标准。另一方面, 凡“至乐”者能使人生发“和”的情感, 这种情感可以“动天地感鬼神”, 可以诱使整个社会关系和谐统一, 政治环境趋向“至和”或“太和”。嵇康关于“和”的这些理论, 不仅体现了他对乐之“和”的观点, 还体现了他对社会、政治乃至生存环境的终极关怀。

音声凡当世之乐, 嵇康均认为属于“音声”。嵇康认为他生活的时代的一切都不具有“和”的标准。如果统治残暴, 政局混乱, 社会黑暗, 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那么听到的只能是混杂着甚至充满着浊气的“音声”。嵇康特别强调, 音乐中缺失“和”的根源和关键, 其实不在于音乐本身, 而在于政治环境。他认为, 那些被称为“淫邪”的音乐, 必然是“上失其道, 国丧其纪”即统治风气不良的结果, 所以只有改良政治, 让国家安泰, 民心和谐, 让社会处于和的状态, 才能产生“和”的音乐。据此, 他强烈批判那种本末倒置、不顾政治环境这一根本因素、将音乐作为孤立的存在、随便给音乐加上“乱世之音”或“亡国之音”罪名的, 所谓“儒家正统”的主流音乐思想。

嵇康也批评民间音乐, 这倒不全是此类音乐被“儒家正统”定性为“淫邪”之故, 而是因为此类音乐确有不与社会现实相一致的因素。他虽然并不主张对民间音乐予以强行禁止, 但也认为对这些音乐必须加以控制或矫正, 所谓“具其八音, 不渎其声, 绝其大和, 不穷其变, 损窈窕之声, 使乐而不淫”。这就是说, 民间音乐因为不尽符合社会现实而必须进行改良。他觉得既然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如此残酷恶劣, 如此限制人的自由, 就不可能会有真正美妙而且使人向“和”的音乐, 所以必须对那些看似美妙的声音加以修改, 让它们更好地反映真正的现实, 即便是蕴含愉悦快乐的音乐, 也绝不能让人感到有放纵之意。

三、余论

嵇康的音乐思想附着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立场, 他对音乐的看法充满了“阶级意识”和“阶级标准”。《声无哀乐论》这篇“玄学”乐论在将矛头指向儒家“礼乐治天下”的功利主义音乐观, 并探索音乐本质及其社会环境、情感内容的同时, 是带有强烈的政治目的和反叛精神的, 也深远地影响了后世不少学者。例如《世说新语·文学》载:“王丞相过江左, 止道声无哀乐、养生、言尽意三理而已。”《南齐书》载王僧虔《诫子书》云:“才性四本, 声无哀乐, 皆言家口实, 如客至之有设也。”《晋书·嵇康传》末云:“复作《声无哀乐论》, 甚有条理。”这些是对嵇康的“声无哀乐”逻辑观点的肯定, 此外当然也不乏批判的声音。例如明代黄道周作《声无哀乐辩》, 对“声无哀乐”提出疑问。1无论如何, 《声无哀乐论》与一千多年后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虽处在不同的民族地域和文化时空, 但思考的是同一个问题, 他们在对音乐形式这一根本性问题的讨论上, 以及音乐形式论美学的确立上, 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嵇康与汉斯立克的相通之处, 是都主张音乐的意义和美在于乐音运动的形式自身:嵇康认为音乐的本质是自然之和, 其本身不具情感, 只显于前面已经提到过的“大小、单复、高埤、猛静、舒疾”, 是与人的情感无关, 特别是与当下的社会风尚、政治现实无关的声音自然之和;汉斯立克认为音乐的内容只是乐音运动的形式, 音乐的美在于形式自身, 人们通过其“幻想力”而产生的情感无关音乐本身, 应该视为病灶加以驱除。他们二人的区别则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对音乐“形式—自律论”的认识上, 立论的角度和哲学基础不同, 嵇康不仅有学术性还有突出的现实针对性, 而汉斯立克仅立于纯粹的学术角度;二是在音乐与情感的关系问题上, 嵇康认为音乐是“无常”的, 即具有非确定性的, 认为音乐虽能引发人的情感但其内容是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的, 汉斯立克则认为音乐使人产生生理快感和审美情感, 这种反应机制统归于人的“幻想力”。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 嵇康的“声”与儒家思想中的“声”在概念上不尽一致。儒家传统乐论《礼记·乐记》中有一段广为音乐学界所知的话:“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 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 故形于声。声相应, 故生变, 变成方, 谓之音。比音而乐之, 及干戚羽旄, 谓之乐。”这里, 可以看出“声”、“音”、“乐”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处于不同的层次。在儒家思想看来, 音乐的产生, 包含了由自然的“声”到审美的“音”的转化过程。当代美学家叶朗先生从美学角度就《乐记》中的“声”、“音”、“乐”做过这样的阐述:“不是任何情感的表现都是音乐。你激动了, 大喊大叫。你悲痛了, 大哭一场。这是‘声’, 是自然之声, 并不是艺术, 不能给人美感, 别人不会来欣赏你大哭大叫。‘声’必须有节奏的变化, 要合乎旋律, 要和谐, 才能成为审美的对象, 才叫做‘音’。所以说‘声成文, 谓之音’。‘成文’就是合乎形式美的规律。这种审美的‘音’, 加以舞蹈动作的表演, 就成为‘乐’。”2而嵇康《声无哀乐论》中的“声”, 诸如“声无哀乐”、“心之与声”、“音声无常”等语中的“声”并非指自然万物之声, 而是指作为人的情感意识表达的“乐”。

注释

1 嵇康 (公元224—263年, 一说223—262年) , 字叔夜, 谯国铚县 (今安徽省濉溪县) 人, 是三国曹魏时著名的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他工于诗文, 其作品风格清峻。他也注重养生, 曾著《养生论》。有《嵇康集》传世。他身上集合了政治人物、文化人物等多重属性, 后世学者对他的解读也逐渐趋于多元化。

2 (1) 《鲁迅全集》第三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第511页。

3 (1) 孙永岷《论嵇康“声无哀乐”的哲学美学思想》, 载《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

上一篇:参观实习工厂的心得体会下一篇:2023远程研修优秀学员赋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