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品人生

2024-04-21

静品人生(共10篇)

篇1:静品人生

静品流年随笔

松院静苔色,竹房深磬声。(《七月十五日题章敬寺》唐·李适)

静,是在落日的黄昏,静坐于山林水湄,看几杆修竹,一痕秋水,数点白鹭沙鸥。捧一本闲书,一口山光,一口水色。

然后静静垂钓,钓一江冷冷的清韵。直坐到遍体清凉,时光都成诗了,漫卷诗书,有意无意地读几行。直到心里山明水静,活泼泼地从里面游出几尾青黑色的小鱼来。光怪陆离的旧时光,斑斑驳驳的旧心情,实在闲得无聊,慢煮几捧毛豆,清蒸一条河鱼,一壶米酒老翠色,叠叠的花影,铺到纸间笔上。

赏静怜云竹,忘归步月台。(《徐九少尹见过》唐·杜甫)

静能生香。一弯冷月,一滴晨露,一点秋霜,静心细品,闻到岁月的花香。

静是一方老墨,走过岁月的每一笔,暗香盈袖。静是一页古书,闲闲散散翻过去,每一个斑驳的字里,散发着淡淡的书香。静,也是午夜,一觉醒来,窗外冷月一痕;静,是窗下淡花几枝,室内胭脂一盒。

林静无残叶,灯寒有落花。(《夜坐见白发寄别朱仲开张瓯江》明·陈鹤)

静,是花落时那一刹那的寂;是小巷微雨,撑一把骨伞,那一巷子朦朦胧胧的`幽;是古诗句里,那一个个平平仄仄的韵脚,羞羞答答,一路走进烟雨深处。也仿佛与你并肩,默默无语,只有雨声,只有淡淡花香,只有漂浮在空气里的,那脉脉情意。

静读岁月。喜欢一个人,越过越简单,删去冗长,删去浮华,可以一整天,对着一方山水,对着一杯茶,或在一本书里,醉得不知归路。把姹紫嫣红淡然成一朵素净的莲花,把青绿山水简静成一幅清远的水墨。习惯了少言寡语,只守着一个人,一方田园,一片山水,过简单的生活。白音格力说:“一直希望,过清新的生活,爱清水一样的人,做清心的自己。从每一天开始,对人微笑,对花微笑,对书微笑,也对自己微笑。”就这样傻傻的,做最真的自己,有人无人处,简静安然。

疏帘淡月,梧桐细雨,竹溪空翠,西风吹老。只在诗里行走,聆听秋声,聆听雪落,聆听花开的声音。 不愿走得太快,怕惊醒了时光。不愿走得太慢,怕错过了与美丽的灵魂相遇。用一颗慈悲清静的心,靠近岁月的妩媚。

篇2:静品人生

不知何时开始,喜欢一个人静静地。什么都不去想,什么都不去做,仿佛世上所有的都与我无关。就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某处傻傻的发呆,或是在某条小道上漫无目的的走着。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就像走进了一副水墨画。整个世界只剩下黑白两色,平平淡淡,平淡的没有一丝色彩,平淡的有些乏味。也只有在此时此刻,才觉得自己是在给自己活着,才觉得此刻的时光是属于自己的。

我是个没有大志向的人。人生百年,我不觉得自己有那个能力去搏一段精彩,不觉得自己有那个本事在时光的长河中留下一笔——哪怕是轻轻的。我自私的只想好好把握自己的每一天,做自己生活中的主人。然而,自己很多时候太投入,很多时候控制不住,忘乎所以。每次精彩过后,重回现实,留下的是无尽的失落与空虚。我喜欢平淡,却又害怕孤寂。人,总是这样矛盾又纠结着。

小时候的一副画面,深深地烙在脑海,一直不曾散去。一位清丽脱俗的女子,面朝冬阳,坐在泥砖瓦房旁,一页一页的翻看书篇。阳光撒在她如瀑布般垂挂的秀发上,光泽一闪一闪,熠熠生辉。虽没看到她的脸,可我觉得那一刻的她是世上最好看的.,最是圣洁的女子。那时我就在默默的对自己说,长大后也要找个像她那样的,如诗如韵般的女子相伴到老。

从此,我爱上了读书,特别是一个人静静的坐在户外看书。或是沐浴着冬日的阳光,或是聆听春季的清风细雨,有时捧着书,痴痴的看着秋风扫落叶。与其说我喜欢读书,还不如说我喜欢此刻的宁静,喜欢把自己融入自然的那种意境。

恰如此刻,在这个冬日的午后,坐在阳台上,旁边放一壶热茶,一支笔,一本书,一张稿纸。不时读读散文,不时写写画画。累了倦了就看看天上云卷云舒,看下马路呼啸而过的车辆,看着树叶在清风中摇曳……

有人说,喜欢一个人,是没有理由的。同样,我莫名的喜欢上了这种感觉:人在阳光下,思绪在清风中飘荡。

★ 在树下,静待花开作文

★ 有关静待高一作文

★ 时光静好如果你在散文

★ 爱情诗歌《静待花开》

★ 静待花开初中优秀作文

★ 静待梦想花开初一作文

★ 忍住,静待花开教育随笔

★ 新教育随笔静待花开

★ 简静美文

篇3:略论宗教人生理想与现实人生

关键词:人生理想,宗教,宗教理想

0 引言

人生理想问题一直是人类文化关注的重要问题。人生不能没有理想,“理想出于理性,人类是理性的动物,理想是构成人格的要素,人类所以异于禽兽,伟人所以异于常人,全看理想的有无和高下。”作为人生奋斗的根本目标,人生理想赋予生命以意义,激励人去实现人生的价值。没有理想的人生是盲目的人生,与动物的生存没有区别。不同文化所宣扬、追求的人生理想有着很大的区别。如儒家文化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而道家则把“自然无为”、“逍遥自在”作为人生追求的理想。作为不同于世俗文化的宗教文化,其人生理想又与世俗文化有着本质的不同。对于美好神秘境界和来世天堂幸福的描述和向往,构成了宗教人生理想的主要内容。然而,在宗教人生理想实现之前,人首先和直接要面对的却是现实的人生和生活。现实人生与宗教理想生活之间的完全不同,影响着人们对现实人生的不同选择,有些人着眼于现实的生活,也有信仰宗教,把美好的人生寄托于来世。

1 宗教人生理想与现实人生理想

宗教人生理想与现实人生理想常常是人类生活中重要问题,这两种人生理想和追求反映在不同的人身上,常常是人们对现世与来世人生根本看法的表象反映。宗教人生理想与现实人生理想是不同的,突出反映在:

首先,对人生本质的基本判断不同。宗教的人生理想是从有神论的立场出发来规定和设计人生理想的。宗教的根本特征就是有神信仰,这是宗教人生理想论的大背景,宗教所提出和追求的来世幸福是与神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宗教中,天堂福地是神灵的居所,神灵是天堂福地的主人,人们所希望的来世幸福正是这些神灵给予的,没有神灵的存在,就没有宗教所追求的来世幸福。宗教之所以以有神为其基本信仰,根本原因在于其对现实人生本质的看法和价值判断。人生是痛苦的,这是宗教对现实人生的基本判断。佛教对现实人生的基本判断就是人生是痛苦的,其“四谛说”讲的就是人生的痛苦及如何摆脱人生痛苦、达到理想人生境界的问题。苦谛,就是揭示人生的痛苦的本质的真理,集谛,揭示造成人生痛苦的原因,灭谛,说明摆脱人生痛苦的理想境界,道谛,指出解脱人生痛苦,达到理想人生境界的途径。道教也认为现实人生是充满痛苦的,有诸多的烦恼,而死亡是人生最大的痛苦。故道教贵生,追求长生不死,并把长生不死作为人生的根本幸福。基督教认为,社会、人生中充满了种种的苦难,导致人生充满苦难的原因在于人类的罪恶。与宗教文化相反,世俗文化尽管也承认人生有种种痛苦,但是以现实人生为基础去设计人生理想,反对以神灵代替人去思考和安排人生。强调人们从现实的物质世界出发去面对生活,面对人生,才是真实的。

其次,关注的重心不同。世俗文化所提出的人生理想往往以追求事情的成功为内容,如儒家的人生理想。在世俗文化中,人们所理解的人生理想是对未来现实生活的一种希望和追求。不论是“有为”或“无为”,“出世”或“入世”,这样的人生理想是在现世之中的,离不开现实社会生活,并且又以改善现世生活环境、创造美好的现世生活为内容的,其关注的重心在于求得现世生活中人个价值的实现和人生幸福的获得。宗教所提出的人生理想往往是关于生活之幸福和生命之完满的,它以不愁衣食住行,自由自在,没有痛苦,没有世俗生活的种种罪恶,永生不死等为主要内容。宗教的人生理想追求是生活的幸福而不是世俗文化所谓的成功,是精神的完满而不是功利的获得。在宗教看来,来世生活的幸福才是人生的目的和重心,现世的生活只不过是来世生活的准备,现世的努力是获得来世幸福的根本前提和条件。

最后,最终归宿不同。宗教所追求的人生理想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生的理想境界,通常是一种神秘的、美好的状态,如佛教的涅槃境界、道教的神仙境界等;一类是人生的理想归宿,是宗教所说的美好的、幸福的彼岸,如基督教的天堂、佛教的佛国净土、伊斯兰教的乐园等。宗教人生理想与现实人生理想质的区别在于宗教总是追求美好的神秘境界、来世幸福和天堂永生。来世高于现世,彼岸高于此岸是宗教的基本观点。宗教把人的生命历程分为现世和来世两个不同的部分,认为死亡只是肉体生命的结束,并不是人生的终结,人死之后,其灵魂不死,要进入另一个世界(天堂或地狱、来世、后世),在那里继续生活。对人来说,现世的生活是痛苦的、暂时的,来世生活则是美好的、永恒的。因此,人不应当执着于现世的欢乐和现实的人生,而应当追求来世的幸福。佛教对人生历程的“四谛说”概括、对西方极乐世界的向往;基督教的原罪说认为,现世人生从根本上是罪恶的,每一个都是上帝的罪人,要受到上帝的惩罚,因此,现世人生是痛苦的,对人来说,只有来世的生活才是永恒的,真正的幸福是彼岸天国的永生,而不是今世有限的感官快乐和世俗欲望的满足;伊斯兰教教义中有“两世幸福”的主张,今世幸福与后世的幸福不能等量齐观,与后世的生活和幸福相比,今世的生活和幸福是短暂的、虚幻的,不值得过多地追求和留恋。宗教对来世人生理想、幸福和对现世人生痛苦的肯定,反映在人生态度上是重来世轻今世,因为现实生活中总是有太多的不如意,人要改变现实生活,解除痛苦是不可能的,要摆脱现实生活中的痛苦,获得幸福,只能到现实世界之外的另一个世界去找。尽管不同文化对人生的认识有很大差异,但世俗文化总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不能否认,现实人生中确实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痛苦,自然灾害,生、老、病、死等生理现象,挫折失败、悲欢离合等社会现象都会给人造成痛苦,但世俗文化对现实人生的判断是,痛苦并非现实人生的唯一内容,人生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磨难和痛苦,也同样存在着欢乐和美好的事物。因此,人应正视现实生活之不幸福,通过改变现实环境和条件来创造幸福。

2 宗教人生理想与现实人生的矛盾性

宗教人生理想总是与现实人生交织在一起的,宗教人生理想追求的来世幸福,从根本上讲是对现实人生的一种投射。宗教所追求的人生理想总是与现实人生充满了矛盾,这种矛盾性共同构成了宗教人生与世俗人生。

在现实的尘世生活中,宗教总是以其来世人生幸福的说教占据了一部分人的心灵。这些接受了宗教人生理想的世俗人,为了达到彼岸的幸福生活,严格按照宗教原则生活,对他们来说,宗教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宗教。他们或积德行善,或忍耐顺从,接受命运的挪揄,所做的一切既是为了解脱现世的痛苦,又是为了追求来世的幸福。而对不信仰宗教的人来说,面对现实的生活,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要么追求功成名就,要么无为而治。尽管在他们的内心中,可能也保留了对来世幸福生活的向往,这种向往和期待也时不时地影响着他们的现世生活。但从本质上讲,他仍然是着眼于现实人生的人。尽管,在同一个人身上,这两种人生理想时常会发生矛盾,有时,现实的人生理想驱使他追名逐利,有时,对来世的向往又使他节制自己的欲望。有时,现实的种种痛苦使他对来世更加充满期待,有时,来世的虚幻又使他竭力想抓住可把握的现在。如此等等。

宗教人生理想与现实人生之所以会发生矛盾,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1)宗教人生理想仍然不可能离开人的现实生存状况。宗教人生理想尽管追求和向往来世的幸福,但仍然是以现实的人生为基础的。宗教人生理想论的根源在于其对现实人生的消极判断,即人生是痛苦的,在现实人生中人无法完全摆脱痛苦,只能期求来世的幸福。而如果宗教人生理想完全脱离和超越了现实生活,就会变成一种虚幻的梦想,这种梦想与现实的人生无关的话,人们是不会去相信其说教的。正是基于人的现实生存状况,宗教人生理想总是与现实的尘世生活既联结在一起,又分割开来。这种联系使人们相信只要信教,按宗教教义生活,就可以达到来世的幸福;而正是这种现实与来世的分割又使得人们总是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了迷惘,如此,今世与来世、宗教人生理想与现实人生便充满了矛盾。(2)现实人生状况是纷繁复杂的,正是这种纷繁复杂加剧了宗教人生理想与现实人生的矛盾。前面已提及,宗教人生理想是基于对现实人生的消极判断,而事实却是现实人生中的痛苦与幸福总是交织在一起的,人生就是苦与乐、幸福与不幸相互交织的过程,离开了痛苦就无所谓幸福和快乐。宗教人生理想将两者分裂开来,就是将痛苦留在今世,把幸福放在来世,这样做必然加剧现实人生中的矛盾。(3)宗教人生理想与现实人生的矛盾还反映在主体创造性上。宗教人生理想一味宣扬的是有神论,即神会给人来世的幸福,只要听从神的旨意,接受神的安排,就能获得来世的幸福。现实人生却是人的自我意识和主体能动性不断扩展又不断受到限制的过程,当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受到客观外界因素的制约时,当人遭受痛苦时,宗教人生理想便有了存身之地,怀着这种理想,人可以暂时解脱现实的痛苦;当人的能动性、创造性不断得到扩展时,人相信自己可以得到现实的满足与快乐,不必去祈求来世,这时宗教人生理想就成了虚幻的向往。一定程度上讲,一个人信教与否,不过是这两种人生理想斗争的结果。

3 宗教人生理想对现实人生的意义

宗教人生理想与现实人生既联系在一起,又形成鲜明对比,辩证地看,宗教人生理想一方面对人类生活具有很大的消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其是人类对人生问题的一种反思,也包含着某些合理的内容,因此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积极意义。

宗教人生理想对人类现实人生的消极作用是明显的。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是人类的天性,但是到哪里去寻找美好而幸福的生活呢?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根本不存在宗教所信仰的神灵,神灵观念是人们错误思想的产物,是对客观世界的虚幻的、错误的反映。自然科学的研究已经证明了世界的物质性,人类的实践也已经充分证明了,美好、幸福的生活不是在宗教所说的来世、彼岸,而是在今世,在现实人生。人生的幸福,社会的发展需要通过人的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来实现,只有不懈地努力和奋斗,积极投身到改造自身和客观世界的现实活动之中,才能实现人生的幸福。宗教人生理想论却认为,美好的生活在彼岸的天堂而不是现世,所以人生的最高目标是得到来世的幸福。宗教人生理想的幸福论立足于来世,轻视现实的人生,对现实人生持悲观的态度,这与人类发展的方向是不符合的。现实生活中,悲观主义常常是和宗教人生理想联结在一起的。最典型的是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他认为人生就是充满了痛苦的,人生宛如一个海上行程,尽管可以躲过了暂时的险滩暗流,最终却是船沉海底———死亡。人对痛苦的永恒解脱就只有生命的结束,因之,他追求如佛教所说的涅槃境界,走向神秘主义。

宗教与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相伴随,马克思、恩格斯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宗教是对市民社会的反映,是生活于市民社会中的现实的人的本质异化,对宗教的批判就是对市民社会现实的批判。由此可知,宗教的产生是有其现实基础的。尽管宗教人生理想从根本上是错误的,但由于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存在,是对现实人生的反思,因此也有其值得借鉴的作用。

首先,宗教人生理想对来世幸福、彼岸永生的追求,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是对人类苦难的社会现实的间接抗议和批判。必须承认,在现实社会中存在各种罪恶和苦难,生理的痛苦、精神的痛苦充斥于现实人生,个人的恶行、社会的罪恶充斥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最大的痛苦是社会罪恶带给人们的痛苦。宗教所宣扬的“人生是苦”、“生活是罪恶的”等思想,是对现世人生痛苦和社会罪恶的认定,正是基于这些认定,宗教提出了与苦难重重的现实人生形成鲜明对比的来世幸福图景。

其次,宗教人生理想体现了人们对快乐、幸福、美好生活的强烈追求,对理想社会的深切向往。现世人生是痛苦的,但人们渴望美好、幸福的生活;人生而必有一死,但人们却渴望长生不死;人有肉体,自然就有种种生理的痛苦,但人们却渴望身体的永远健康,如此等等。现实生活中有诸多的苦难,人生也有诸多的渴望。宗教的彼岸福地、来世天堂正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这些渴望而设计的。

再次,宗教人生理想所宣扬的来世幸福一定程度上也是体现了对人类的终极关怀。人活着最大的痛苦就是死亡的来临,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是很难消除的,给人以来世的幸福前景,便是给人以极大的终极关怀,让人怀带着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平静面对死亡,宗教在这一点上的作用无疑是积极的。

最后,宗教人生理想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止恶扬善的作用。宗教的天堂地狱观念对于宗教徒的生活具有重大影响。对于宗教信徒而言,天堂和地狱是真真切切的客观存在,天堂的幸福和地狱的惩罚令他们深信不疑,死后进天堂,避免下地狱是他们最强烈的愿望、也是人生的最高理想。为了死后进天堂,他们严格地按照宗教的原则生活,一般来说,宗教的根本原则和基本精神都是劝人向善的。这样,宗教的人生理想论就对人们的行为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激励人们行善,防止人们为恶。

总之,宗教人生理想是一种独特的人生理想论,在宗教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宗教信徒的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复杂的作用。宗教人生理想与现实人生理想相互影响,又与现实人生充满矛盾。人生就是一个超越不完满的现实,把美好的理想不断变为现实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宗教人生理想无疑支配着宗教信徒的人生,也对非宗教信徒的生活产生着或多或少的影响,宗教人生理想不是万能的人生良药,但对现实人生仍有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赖全.伦道德三观信仰及其象征意义,宗教学研究,2010,02.

[2]梁丽萍.民主社会运行中的宗教价值阐释,浙江学刊,2010,03.

篇4:静品“岩骨火香”

岩茶俗语里有一句“三分做青、七分焙火”,倒不是说焙火比做青重要,只是做青受到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如天气、茶青质量等,相比之下,焙茶则是可控的,焙茶师傅根据毛茶的状况采取不同的焙法,使之达到最佳的状况。焙火,能够更好地体现茶的本质,而且相同的茶青在不同的火功之下,其滋味韵感亦有明显的区分。为此本刊特别收集了牛栏坑肉桂(中火、足火);天心岩大红袍(中火、足火)四款同品种、不同火功的岩茶做了一次品鉴。

牛栏坑肉桂(中火)

干茶:条索肥壮,匀齐,色泽墨绿带褐;香气平和,略带花果香气,干香悠长。

汤色:茶汤色泽橙黄透亮,带有明显的品种香气。三至四道之后焙火香气退却,花香更显;七道之后,茶汤色泽、香气转淡,挂杯香气悠长。

口感:茶汤带有明显的桂皮辛辣味,特征明显。二至四道茶汤入口口感较为平和,但是品种香气明显,带有淡淡的甜感,滋味甘醇。回甘快;五道之后,茶汤的滋味开始转淡;七道之后出现水味。整体感觉品种特征明显,水感好,但岩韵略欠一些。

叶底:叶底柔软、青褐,可以略见绿叶红镶边。

牛栏坑肉桂(足火)

干茶:条索肥壮紧实,色泽乌黑略带褐色,香气悠远,有明显火功的香味。

汤色:茶汤色泽橙红透亮,香气高锐,肉桂的品种香气明显。一至三道焙火香气显,品种花香幽远;四道之后焙火香气开始退却,品种花香更显;七道之后香气依旧持久。

口感:茶汤初入口苦感较重,但随即在口腔内化开,茶气足,岩韵显。头三道茶气霸道,品种特征明显,第四道之后回甘显,带有焦糖甜味,茶汤之中的品种香开始显现,水感稠厚;七道之后,滋味依旧,其茶本质更显。整体滋味醇厚,回甘明显。

叶底:叶底肥厚油润。色着青褐。叶面上略带“泡点”。

牛栏坑的肉桂,向来以霸遗著称。这两款茶品都属老丛肉桂,品种特征明显,但是在不回火功之下,其滋味体现则大有不同。中火内桂桂皮花果香显,水感柔滑,香气轻扬,宛如大家闺秀气韵独到,温柔有佳;足火肉桂,炭火味和品种香交融,香气高锐,水感稠厚,犹如江湖霸主,大气稳重。

天心岩大红袍(中火)

干茶:条索匀整,略松散,干茶稍扭曲,色泽绿褐略带有宝色,干香悠扬,花果香气显。

汤色:茶汤色泽橙黄清澈,带有明显的兰花香气。

口感:茶汤口感饱满,特征明显。头三道茶汤入口品种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回甘鲜爽,岩韵显;五道至七道茶汤滋味依旧很足,茶性稳定,品种香气高扬、持久。整体感觉茶气、滋味较足,岩韵明显。

叶底:叶底软润。色泽红绿相间。略见拼配痕迹。

天心岩大红袍(足火)

干茶:条索狭长,相较更为紧实,色泽乌褐油亮,干茶香气炭火味明显,兰花香幽。

汤色:茶汤色泽橙红偏黄、清澈,火功香气高扬,杯盖带有明显的桂花香气。

口感:茶气相较更为霸道,头三道茶汤入口炭火香明显,品种香气随回甘显现,滋味醇稠,回甘快,岩韵显;五道至七道茶汤滋味醇厚,品种香气开始显现。整体感觉茶气和滋味表现稳定持久。

叶底:叶底柔软、肥厚,鲜见“绿底红镶边”,亦可见拼配痕迹。

两款大红袍都有拼配的痕迹,所以地域特征不及肉桂茶品明显,但岩韵和滋味都相对纯正。在不同火功比较之下,香气和滋味的差别也十分明显,中火茶品入口柔和,适于刚刚品饮岩茶的茶客,其岩茶的品种特征也表现明显,足火茶品则把茶本质体现得更加到位,水感强劲。

不少岩茶茶友,偏爱高、足火茶品,认为这是茶质好的岩茶。其实不然,不同品种的茶由于其自身的品种特性,吃火程度也不同,例如,奇兰等高香型品种多数只焙轻刘中火,很少人焙足火,因为这个品种特点是香高不耐火:如水仙等含水量高的耐火品种多数是焙中到足火,很少人焙轻火。因为这个品种的特点就是含水量高耐火,这就是所谓的量体栽衣,因茶而异。不能说根据焙火程度来划分岩茶的等级,这是个误区。

足火茶可以让岩茶的韵味特别是水里的韵味得到极大的展现,也比较好存放,和掩盖茶青缺陷没什么关系,相反不是好底子的岩茶还不敢吃到足火呢,因为如果底子不好吃了足火以后除了有火味,茶汤是一点内容也没有;高火茶比较特殊,有些是由底子好的茶焙到高火是为了适应特殊口感的人群,主要是中高档茶,还有些是底子不好的茶青,用高火来弥补一些缺陷,主要是中底档茶。两者虽然都是高火茶可是口感差别还是很大的。

篇5:静品人生

其实,上了几十年的学。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人为什么要读书,我们读书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什么呢?我认为,从大的方面来说,是修身养性,从小的方面来说,是解决问题。从我呱呱降生开始便与书有着不解之缘:哺育我们的婴儿教育书;父母讲的故事书;未来我们的识字书;上课时的课本;课外的作文精选、名著等等。可是说书在我们的成长中是不可少的。读什么书,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偏好以及性格。有人说:“喜欢历史的比较有预先能力;读个人传记的有野心;读卡通书的有童真···当然,其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做人做事的方法,以及很多做人的经验。但是,其中读书的原则却应该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那就是,读书的目的就是有自己独立思辨,独立批评,也就是独到见解。这样你就不会白读书,如果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那你也就不需要读书了。只有有着自己对读书的独到见解,这样你才算读过书了,读懂书了。这些都需要时间的磨练。

读一本书就是与一个人在品味人生,每个人的人生就像一杯成年老酒,每个人都珍藏着一杯,值得慢慢回味。但是,人生不都是成年老酒,还有老白干,二锅头,还有洋酒。成年老酒是醇香的,但是后者是浓醇可人,辛辣苦口,将它们的滋味合起来。可能就是真正的酒中之奥妙了,如果把读书比作一杯酒的话,那你就的学会品尝。这些都需要时间的推移。读书可以使我们受益。它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可以使我们变得有修养;可以使我们找到好工作;可以是我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其实读书有很多好处,就等着有心人去慢慢发现,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你有属于自己的本领靠自己生存。

“书上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让我们努力打开读书之门,向着心中的目标发展吧。 家长感想我觉得孩子读书首先应该先培养读书的兴趣,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要有耐心,做所有的事应该不能只有三分钟的热度,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多读书,读好书。要有目的的去读书,还素要营造一种读书的氛围。接着再慢慢的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这样读书才会受益终身。让我们亲近阅读,让读书成为我们的习惯,让读书离我们的生命越来越近,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知己。书是无声的老师,让我们成醉在其中,深深的感受,秘密的抒发。不同的年龄需要不同的书,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书的要求也不一样。一开始的故事小书到现在的名人名著,所以要买一些适合孩子的书。让孩子不仅仅在书里的世界成长,还需要一些实践。

篇6:静品人生

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一故事,一辈子。

题记一一

漫步在诗书的时间轮,望着赤日炎炎的夏天,思绪不禁翻开了卷卷黄页。那种感觉如夏雨落入尘世的前奏,雨点柔柔的、软软的,轻轻融进暗香浮动的梦境,飘逸浓浓醉心书香扑面而来,韵味悠久,沁人肺腑融入灵魂深处淡雅迷醉,如涓涓流水般,流过指尖,流过键盘,流到我的心底,填充我的灵魂,陪我一起领悟生活,让书中文字的韵律,渐渐安静我的灵魂,让我在书中沉淀自己,去除生命的糟粕,提取生命的精华。让我在这尘世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安静而美好。

夏的夜晚,窗外如水般的月色洒满了房间,月光正照射在书桌上那被风“翻”动着的书页,一行文字,映入眼帘:我的鼻翼边正萦绕着阵阵“书香”,像美酒一样叫人沉醉。轻触淡淡的,不浊,不浮,不腻。慢慢的品味书中散发出淡淡的幽香。每个方块字,从心上曼妙衍生,洋洋洒洒,如漫天飞花,而我,捧着那些零落隽永的花瓣,就像捧着山间细流低吟浅唱的清泉,潺潺的流进我干涸的生命和心田。每一个文字,都是一次感情的凝结然后升华得到的,它是心灵的一片风帆,它是人生的航程,它给了我无尽的智慧,给了我无穷的力量,给了我不竭的源泉。

在安静的夜里看书,成了我最惬意的事。“开卷有益”,浮华的尘世,点一盏心灯,信手端起一杯清茶,只需轻轻地嘬上一小口,茶汤慢慢下行,那种舒爽,那种恬淡,那种悠然,那种意境,淡淡的香茶融着书香,清新着味觉,一室幽香,一缕思绪,恬静若水。任那缕缕茶香飘逸心空,任那幽幽墨香沁入心脾,驱散了疲劳,抚平了忧愁。茶香与书香对语,实则是与自己的灵魂对视。

对文字,有种偏执的喜欢,喜欢沉溺在一个词、一个语句、一篇文章里。在阅读中,梳理心羽。喜欢《罗马假日》里的那一句: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要在路上。繁华红尘,避开喧嚣,在寂静一隅,品一盏茶香,与文字中徜徉,也是一场心灵的旅行。古代名文人黄山谷说的:“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但如果穷年累月,一襟风尘,满面烟火,人就真的是俗不可耐的。从诸葛亮的“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 中完美诠释;书香需要我们去细心捕捉,用心灵去赏析和品味,用思想去感受,去回味!

记得三十年前在林场时,每逢星期天休息间我就和窒友步行三十多公里外一个镇上,那小小图书馆是我开心的乐园。每次都会买上几本自己喜欢的书回来。每当夜晚来临,同宿舍的舍友都到会议室看电视,而我静静的坐在宿舍从枕下挑了一本,我摸着书光滑的封面,一股亲切的墨香扑鼻而来,我马上沉醉在书中。读不透那一本本厚重的书,只是那一缕缕的墨香从此就萦绕在我的灵魂深处。书籍作为一种精神食品,许久,我沉浸在书中,读着,读着,总会觉得胸中有一股暗流汹涌,憋屈、痛楚;而情绪却又是由内而外地激荡着,如黄河水之滔滔不息。在读书的缤纷世界里,一场场欢笑和一幕幕泪水总打动着我的心灵,充实着我的情感,我就如同一个刚诞生的婴儿般贪婪地吮吸知识的甘露。那些千年不曾凋落的文字里奔涌回荡的是来自灵魂深处的香气。读书是那样富有乐趣,它给我带来了不尽的乐趣又让我增添几丝莫名的忧伤。每晚,我只要看几篇短文和两篇故事,瞬间身上所有的疲惫和烦恼都已烟消云散,就可枕着书香安然入梦……蓦然回首,走过的五十载的生命旅程,书籍,已经伴我走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在我的生命中弥散了无尽的浓浓墨香。那些与书走过的岁月都己陈封在记忆里。它像黑夜中燃起的烛光不仅带给我温馨,而且还让我更加珍惜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却又稍纵即逝的美。

人生如一场盛大的行走,书香理应成挚友常伴左右。没有书的人生即便对每一个行乞者慈悲,也缺乏勇气去面对自己饥饿的灵魂,赤裸裸,无遮拦,像是失掉了生命的一部分。书籍,让我可以穿越时空,如临诗境。书,就像一杯香醇的美酒,芳香美好;书,就似一首深远的诗,源远流长;书,就如一阵清爽的春风,怡人心神。坚持读书是最好的生活方式,用一行行小字记录自己的心灵轨迹,也是人生的另一种美丽。鸟儿在空中飞过,谁说没有痕迹?文字从心灵走过,也一定会留下美好的记忆。文字是抚慰灵魂的知己,是与灵魂触碰的美丽相遇。最是书香能致远,携一颗素简心,远离繁杂的俗世,行走于文字间,享一份清欢。

喜欢书香,喜欢轻触书页放飞着心灵,喜欢用文字诉说自己心中的喜怒哀乐。书香以聪慧的心,以质朴的爱,将美丽写进心灵,将梦想放飞蓝天。曾记得宋代宋真宗赵恒就有一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概括了读书的重要性。当你迷茫的时候,一盏灯,一本书,也许会给你指明前行的路经。 当你落寞的时候,一丝清风,一缕墨香,也许会抚慰你孤寂的心灵。 当你忧伤的时候,那些清丽的文字,那些荡漾在文字中的诗意,也许就是一付疗伤的灵丹妙药。

喜欢文字,喜欢那些一眼入心的,简单纯净的`东西。不仅因为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更因为它时刻能给我心灵上的慰藉,一个人的心理失去平衡时,总要有感情依托的地方。有人寄托在亲密的交谈中,有人寄托在音乐中,我却寄托在文字中,与文字相伴作朋友,别有妙处,犹如喝上一盏清茶,内心在沁脾的香气中便逐渐平复。于文字中忽然释放的一刻,我的灵魂是真正得到了宁静和解脱!

文字,是心情也是记忆,是经历也是回首,是追忆也是忘却,是曾经也是永远,是瞻望也是缅怀,更是灵魂的归宿也是精神的皈依。文字,是开在心间的花朵,总能以明媚的姿态,让奔忙疲累的心于宁静中觅得清欢。

在夜晚,在清晨,伴着茗香,静静地沉浸在书里,或让键盘,如水一样流淌出串串字符,我们会发现,生活也随着文字,渐渐丰润而美丽起来。书,是洗涤人类灵魂的清泉;书,是芬芳人生的芳香剂,书,是炎伏天营造的一片清凉,书,是寒冬中的一份温暖,书,像迷途中遇到了明灯。书是海洋,书是天堂,书是钥匙,书是航船。读书,看巨匠出入经史百子论辩古今;读书,看骚客口吐锦绣风流切磋学问。与书香相伴耳濡书声,目染书色,以书香相伴,是热闹中的静虑。读书永远是福至心灵的事。读书能够提高修养,提升气质。惟有书香,浓于百卉。心清自得读书味,室静时间翰墨香。书香,飘满了每一个季节;书香,滋润着每一寸心田。书香给心灵的种子浇灌,让朴实无华的种子开出绚丽的花朵。

抬首遥望那轮清月,任思绪飞扬穿透时空。读书妙处无穷至,书香熏染孕芳魂。用一颗豁达从容之心境去读书,才能品味出书中的精妙之处,方能汲取书籍中的养料。以书为伴,细细地品味,那书香、书魂、书音、书韵而流连往返,怎是一个神清气爽可以了得?以书为伴,静静地感受,那一份难得的淡然、泰然、怡然、超然而乐此不疲,又怎能是一个心旷神怡可以形容?茶亦醉人何需酒?书能香我何需花?”我与文字,已是难舍难分,文字的香气,已经穿透我的心灵,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篇7:静品人生

大家沉默,思考,私语。

生甲:大家知道,半径越大,圆的面积就越大。如果我们把自己的半径延长些,我们生活工作的领域就大些,生活的舞台就大些。

师:用什么做自己的半径?如何延长这个半径?能举个例子吗?

生甲:知识和能力是自己的半径。有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学习能力,就能不断迎接挑战,闯出一片天地来,生活的面积就会增大。

生乙:单有知识和能力还不够。学生要以勤奋为半径去获取圆满成绩,商人要用诚信做半径扩大经营,军人要用纪律为半径,教师要用责任为半径,与人交往要用真诚和热情为半径,搞研究实验要用眼光和毅力为半径……总之,还要有人格、品质、意志、眼光等等为半径。(大家鼓掌)

生丁:我觉得延长自己的半径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自己的长处越来越多,生活面就会不断增大。

生甲:我不赞成,我认为应该是扬长避短。比如姚明,专心练篮球就长能耐,就能当球星。如果让他学跳水,练体操,做补短训练,恐怕再辛苦也难成明星。所以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扬长避短地延长半径,让长处更长。

师:真是太好了,受益匪浅,继续唠。

生乙:我想圆是一种公正、公平、和谐的体现。因为用一定的长为半径画圆,标准统一,这是公平、公正的体现;这样的圆可以匀速平稳地转动,是和谐的体现。所以奥运用五环代表五大洲,五环象征着公平、公正、和谐。

生甲:我想圆是美满的象征。生活中这样的词很多,如“圆满”“大团圆”“花好月圆”等,所以,圆是美好的象征。

生丙:我想圆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保护。因为必须受半径约束,才不会偏离中心。如果有一个生活准则作中心,有道德法规作半径,我们的人生就不会出轨。《西游记》里孙悟空给唐僧划了一个圆圈,是要保护他不受白骨精的伤害。然而他被假象迷惑出了圈,结果差点丢命。所以我们要在自己心中画一个道德法规的圆圈,在这个圈里,我们才能享受文明自由的生活。(鼓掌)

师:太精彩了!我们每个人都要记住保护唐僧的那个圆圈,不要出圈。

生丁:我倒觉得圆的起点就是终点,很像生命。生命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几十年的历程画完一个圆圈,生命也就随之结束。

生乙:这个圈应该是个句号,生命就是体验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欣赏沿途的风景,到站就下车,画完了一个句号。

师:是呀,“到站就得下车”,每个生命都不是永恒的,而有限的生命也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所以生命是最宝贵的。因此每个生命的诞生都是可喜的,每个生命的逝去都是悲痛的。两万多天的时间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珍惜生命的每一天,这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让我们短暂的生命精彩亮丽,让我们每个生命坚强执著,让我们的生命结束时,都能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篇8:静品《阅微草堂笔记》

大师印象

清代小说最流行者有三:《石头记》《聊斋志异》及《阅微草堂笔记》是也。

——蔡元培

他生在乾隆年间法纪最严的年代,竟敢借文章以攻击社会上不通的礼法,荒谬的习俗,以当时的眼光看去,真称得上很有魄力的一个人。

——鲁迅

至于文字之简洁锋利,说理之透彻周密,是只有纪昀的文笔,才能达到的。我常常想,清代枯燥的考据之学,影响所及,使文学推动了许多生机。但是这种一针见血、无懈可击的刀笔文风,却是清朝文字的一大特色。

——孙犁

我一直认为,学文言,开始易于读些文笔流利内容有趣的,(比如)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

——张中行

本刊品读

有文说:《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一部撷录中华文化史料的笔记,是纪晓岚在文津阁编修《四库全书》时,从库藏的无数秘本珍籍以及禁毁书中抢救采撷下来的,有的还加上自己的评注。又说因纪先生遭和■记恨,私录的秘册《阅微笔记》被和■的耳目毕庸窥知,于是密报和■,幸有一位名叫王丁的义士,凭着一身轻功,赶在和■搜抄之前的一个深夜潛入文津阁,把这部《阅微笔记》取出秘密隐埋在野外双塔山上。纪晓岚避去了一场灭门之祸。但是后来王丁死去,这部《阅微笔记》孤本再也寻找不到了。现在流传下来的《阅微草堂笔记》是《阅微笔记》失落之后纪晓岚追忆重写而得的。断断续续“追录见闻,忆及即书”,积十年才成此书。

全书以记述狐鬼神怪为主,共二十四卷,分《滦阳消夏录》六卷,《如是我闻》四卷、《槐西杂志》四卷、《姑妄听之》四卷、《滦阳续录》六卷。纪晓岚六十五岁后的十年间,即乾隆五十四年至嘉庆三年(1789-1798)陆续写成。

书中大都是劝戒的文字,几十字到几百字的简短小文,读后却大有畅快淋漓之感。所见所闻,街头巷议,均被入文,每篇文的开首或尾末,纪先生都有议论,因此每篇文的格式基本都是故事加议论。

看似随意的简短文字,蕴涵丰富,显现了纪先生的人生经验和智慧。依我看,就是一篇篇小杂文,不同于杂文的是,纪先生的文不是生硬的论理说教,读时,便不觉得枯燥乏味,间或会心一笑,意味深长。

鬼、狐、妖出现在文章中,想来是环境所致。明清流行志怪类笔记小说,文人不能光明正大的随心而写,随意而论,便“鬼话”连篇,以狐说人,借妖说事。

“余一侍姬,平生未尝出詈语。自云亲见其祖母善詈,后了无疾病,忽舌烂至喉,饮食言语皆不能,宛转数日而死”。这一篇是书中最短的文章,廖廖数语,干脆利落,主题鲜明,寓意深刻,意在以善为人,言及因果报应。

“此二君者,其一世故太深,酣酢太熟。相见必有谀词数百句。云水散人,拙于应付,不如避之为佳。其一心思太密,礼数太明,甚与人语恒字字推敲,责备无已。闲云野鹤,岂能耐此苛求,故逋逃尤恐不速耳。”

这段文字,写出了做一个真人的必要性,太世故圆滑,太拘于礼数,事事俱细的人,都不为人所喜欢。当今的人和事何尝不是如此?真诚,才会以心换心。

《阅微草堂笔记》,涉及面广,细细读来,你会从中体会到很多有益的道理。通俗易通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语,一篇篇故事娓娓道来,即使不曾研读文言文的人,也很容易理解,是一部文学性,趣味性,哲理性丰厚的著作,亦为后人还原了一个真实的纪晓岚。

篇9:静品人生

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彰显生本味

中职教学应贯彻生本教育新理念, 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 高度尊重学生, 全面依靠学生”等理念。面对中职学生, 教师要把他们视作具有鲜活生命和个性的个体, 他们的学习、进步、发展是我们从事中职教育教学的宗旨。

1.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笔者在中职学生中开展《哲学与人生》教学, 摒弃过去纯粹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状态, 更多地关注学生能通过哲学课程的学习, 主动参与课堂, 在师生互动中张扬个性, 增强生命活力, 获得切身体验和感受, 尊重人格、理解需求、挖掘潜能, 获取主动学习、发展的持续动力。在教学过程中, 始终坚持“以学定教”的教学原则, 力求引导学生做到导学习重点拨、先活动后学习、教师少讲学生多学等具体要求。如在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教学中, 笔者采用了这样的导学教学步骤:引导明确学习任务—分组讨论—交流共享—解决学习问题—拓展延伸。具体要求学生, 先于课前对“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学习能力做必要的预习, 课堂上结合教师的导学预设开展课堂中的小组间讨论, 可在同一小组或临近小组之间共享讨论成果, 再由小组分别推举学生代表发言, 其他学生认真聆听, 并对学生代表的发言进行质疑, 提出观点。要特别注重的是生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他们相互合作开展学习, 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激发学习兴趣。课后布置学生写作小论文《我看人生挫折》的延伸拓展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坚持以生为本, 就必须处处为学生着想, 为他们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 关注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发展, 从而有效改变以往中职生在哲学课堂无所事事、昏昏沉沉的不良学习姿态。

2. 在合作中学习, 注重团队精神。

中职生学习基础较差, 在面临课堂学习时往往积极性不高, 而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却相当强, 在以活动形式为主的课堂中却表现出极强的表现欲, 并且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较强, 这给我们一个启示, 即针对中职生的哲学课堂学习, 我们应注重引导学生多在活动中参与互动学习, 避免枯燥沉闷的哲学说教, 并在活动中锻炼团队合作, 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 使得个体和团队素质得到适当发展。笔者曾在中职学校校际交流课中, 以“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为课题开展了一次公开教学活动, 主要形式为通过教师列举典型案例、创设情境, 并将学生分四个学习小组, 组内以学生代表为小老师, 在教师设置的案例和情境引导下循序渐进地开展讨论学习、合作学习, 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 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 积极性和主动合作精神都得到很好的发挥,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 注重探究性学习, 增强参与哲学课堂的动力。

在中职哲学课堂中, 教师只有真正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在哲学课堂中创设有效情境,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题、分析解决问题, 在参与质疑、分析、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参与课堂的动力, 掌握获取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在探究学习活动中, 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都有话可说, 都有所收获。如在“如何区分新旧事物”、“如何对待人生发展中的顺境和逆境两种境遇”等教学问题中, 笔者很好地引导学生结合已学知识, 开展探究学习, 由他们发现、质疑、分析解决问题, 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二、哲学即是生活, 课堂教学充盈生活味

1. 贴近学生, 贴近生活。

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体现了鲜明的生活味, 课程内容设置充分把哲学原理广泛地结合中职学生生活实际, 从第一单元到第五单元都始终围绕中职生人生道路的多个视角, 如唯物论与人生选择、辩证观点与人生态度、认识论与人生实践、历史观与人生理想、创造与实现人生价值等。因此, 中职哲学课堂教学必须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增添教学的生活趣味, 充实哲学教学的时代感, 让学生感受到哲学就在生活中, 生活即是哲学。笔者认为, 中职哲学要让学生喜欢, 要让学生勇于参与课堂, 更重要的是结合学生实际开展课堂活动。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之后, 笔者指导他们结合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实际, 做到知行统一, 从而很好地解决了“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的教学问题。相反, 教师如果不从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出发,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毫无体会感受, 那么哲学课堂可能就显得动力不足、苍白乏味。

2. 让时政进哲学课堂, 让学生当自己的老师。

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必须密切结合学生的学业和就业, 针对学生的学习特征、心理素质、实践能力, 关注国内外大事等, 适时引时事政治素材进课堂, 把哲学学习与自己身边的社会生活相融合, 让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让学生感受到哲学就在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 增强学生积极应用哲学原理和方法解决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并且, 笔者经常借助哲学课堂教学, 积极鼓励学生主动搜集一些社会时政热点、学生或学校身边发生的事件, 并在学习小组中适当筛选, 选择出较有代表性的话题由学生代表在课前10分钟进行演讲, 锻炼学生表达和表演的能力, 让学生当自己的老师。有的学生讲得相当好, 还能够结合所学的哲学知识进行点评, 赢得学生的阵阵掌声。

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与实践, 体现活动味

1. 注重实践性,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中职哲学课堂不应变成纯粹的哲学理论说教, 而应努力将学生的“人生”与“哲学”相结合, 让学生在学哲学中有效利用哲学, 为自己的人生之路做指导。在这一点上, 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内容设置较合理, 主要以哲学学习指引人生, 以人生实践体验哲学。笔者认为, 哲学学习是为学生的人生实践服务的, 教师应通过学哲学强化对学生学习、择业、就业过程中面临的人生问题的指导作用, 发挥哲学学习的实践性意义, 使得学生既能掌握基本的哲学原理和观点, 又能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选好人生路, 走好人生路作为《哲学与人生》的课堂教学重点。如在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教学中, 笔者充分应用案例教学法, 针对第四个教学环节“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 列举了现实生活中诸如“科学算命”、电脑测字或测姓名等“伪科学”, 发动学生积极思考, 探究其中的哲学道理。在学哲学的过程中有效结合生活实际, 解决现实问题, 这是哲学学以致用原则的真正教育意义。

2. 学习和实践活动多样化, 注重在活动中学哲学。

中职《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可以通过教师优化课堂教学, 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变得丰富多彩。笔者主张, 学哲学不应是单纯枯燥的理论罗列, 应在充分挖掘和利用有效的教学形式, 特别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哲学效果更显著。首先, 充分利用《哲学与人生》教材中现有的体验探究活动素材, 如教材插图、体验与探究、拓展与延伸等教学资源, 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结合哲学基础知识的学习,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 在课间活动中轻松解决了哲学问题,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 笔者特别关注哲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尽可能对课堂活动教学进行有效拓展, 延伸学生的学习实践空间, 如积极指导学生结合中职生开展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实习工作等形式, 引入哲学课堂, 以他们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切身体会作为哲学课中的有益素材和资源, 丰富哲学课堂教学。此外, 还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典型案例充实教学内容, 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谈谈体会感受, 进一步领悟哲学意蕴, 通过参加座谈会、听报告会反思哲学道理等, 丰富哲学教学活动的形式, 增强教学效果。

总之,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具有鲜明的生本味、鲜活的生活味、多样的活动味, 只有靠教师的细心体验才能感受到, 只有在教师热心教育并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勇于突破、勤于摸索, 才能捕捉哲学教学中的各种有益信息和课堂资源, 不断提高中职哲学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杨湘洪.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政课教学新模式[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01) .

[2]李晓慧.中职“哲学与人生”案例导课艺术性探索[J].教师 (中) , 2010 (12) .

[3]梁文侠.哲学与人生[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9.8.

[4]陆浩勤, 黄巍, 彭茂清.中职校德育在专业教学中的渗透模式研究[J].中等职业教育, 2012 (12) .

篇10:朱小棣,静品闲书 热话红尘

朱小棣,生于1958年,海外知名双语作家,作品有《红屋三十年》《新狄公案》《闲书闲话》《地老天荒读书闲》等。

朱小棣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本科毕业后去了美国,学的专业、后来的工作都与写作无关,却凭借一手好文笔征服欧美文坛,他的中文随笔集也陆续在国内出版,可谓墙外开花两面香。“忙里偷闲读书写作,无非性格命运所致。命运没把我安排在风口浪尖的哨位,个性又让我不甘寂寞沉沦,便只好以书为伴”。采访中,他淡淡说道。

不想让美国读者误读中国

这次回国,朱小棣是为了出版父亲的画传。他的父亲朱启銮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1940年到南京从事情报工作,称得上是南京秘密战线的开拓者。解放南京前夕,他曾冒险渡江,亲手把长江军事部署图送交人民解放军总前委司令部。

不止是父亲,朱小棣的长辈中,为革命打拼的不在少数。他的二叔曾是胡耀邦的部下;三叔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高级步兵学校政委;姑姑和姑父曾是周恩来、郭沫若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演剧队骨干。

1987年,朱小棣刚到美国,一位华人女士所写的“文革”回忆录出版,媒体广为议论。有一天,朱小棣在报纸上看到一封读者来信,说这本书好极了,只是尚有一点不明:为何这位资本家太太1949年之后能养尊处优长达17年之久,直到1966年才被抄家?朱小棣一下子明白了,美国读者并不了解中国的历史过程,不知道中国革命都有哪些磨难,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出灾难的。“如果我把我们家庭的故事写出来,会有助于西方读者了解中国”。于是便有了朱小棣的英文处女作:《红屋三十年》。

这本书写的是朱小棣出国前30年的经历和见闻,通过他们一家,尤其是父辈们的生活,展示中国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的历史。出版后,立刻引起热议,还入选了“杰出学术图书”。远在欧洲的韩素音女士也特意给他写了封贺信,认为这是“最为全面客观书写这一段历史的书籍”。

挖掘狄仁杰的内心

接下来用英文写狄仁杰,对朱小棣来说,“是想继续描绘中国的文化土壤、生存形态”。

20世纪荷兰汉学家高罗佩曾著有系列侦探小说《大唐狄公案》,被翻译成多国文字,让狄仁杰成为“中国的福尔摩斯”。

朱小棣续写狄仁杰时,也像高罗佩那样,先去《棠阴比事》等古代典籍里找案例,“一看,才知道大部分好改的案子都被高罗佩写完了。只有一个涉及字谜的案件,他没把字谜转换成英文。我尝试了几十遍,终于用英语写成”。

在朱小棣眼里,高罗佩是学养极深的汉学家,“他能写旧体诗与于右任等人唱和,岂是我辈能比。写完后我才发现,他所描绘的服饰,还真是符合沈从文先生的考据,推翻了其他一些学者的结论”。

而从创新上来说,朱小棣觉得自己是“力图在高罗佩已经成功塑造的狄仁杰身上,挖掘开拓其内心世界”。因此,他着力刻画狄仁杰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与夫人、下属、同僚、上司的关系。一字一句中,把一位喜食臭豆腐、爱饮茶养性的狄公展现于读者面前,不正襟危坐,不树碑立传。

这本《新狄公案》被翻译成法文出版后,获得了法国历史侦探小说大奖第四名。

文学于我从来不是温室里的花朵

美国一家出版社曾做过一本名家选集,题为《母亲》,只有一名华人入选,她就是《喜福会》的作者谭恩美。后来做续集《父亲》时,也只有一位华人入选,就是朱小棣。和他一起入选的作者里,有在美国赫赫有名的约翰·厄普代克、《阿甘正传》的小说原作者温斯顿·葛鲁姆等24位。

身为华人作家,朱小棣对同行与自己都有很清醒的认识:“谭恩美的小说之所以走红,恰恰是因为她能够同时用纯正英语(她自己的)和蹩脚英语(她母亲的)交织在一起写作,读来别有意趣。而哈金(第一个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华人作家,代表作《等待》)能够得到青睐的一大原因,则是他的英语中机智地保留了许多中文元素,凡是懂中文的人都能够看出其出处,忍俊不禁,西方读者则在其晓畅英文中偶遇中文元素,大饱眼福。而我在努力学习英文的同时,一直在努力甩掉中文羁绊,尽管写成流畅英语,却再无语言特色可言。这大概也可以算是一种尴尬吧。”

朱小棣没有书房,至今“蜗居”斗室,卧室内一张小小书桌,他觉得“也足矣”。

哈佛大学的图书馆算得上是他的书房。他看书口味独特,喜欢冷僻的,很少碰风口浪尖上的畅销书。他曾说自己与中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天才散文作家梁遇春很相投:“年轻时最让我动心的一面,是他懒得上课,懒得起床。他说自己脑子里所有那些聪明的想头、灵活的意思,多半是早上懒洋洋地赖在床上想出来的。”这种闲适散淡,成了朱小棣读书时的一贯风格。但同时,他也会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写作。《闲书闲话》《闲读近乎勇》等一系列以“闲”命名的随笔集,就是他近年来的成就。

朱小棣说:“写作本身,往往是在喃喃自语。每句话都是一边在心里念,一边用手敲击键盘写出来。”

在海外漂泊多年的朱小棣,说他的写作,“并非想用独特的东方故事融入美国社会,而是因为有些难以融入,所以希望让美国人了解中国。我本来也未必有多少乡愁,父母均已过世。读书写作,反倒勾起几多对故乡的思念”。

无论是自传、小说还是随笔,无论是用英语还是中文,朱小棣的写作肯定都并非单纯的文学尝试,而是写文化、写中国。正如他自己所说:“从儿时看鲁迅起,文学于我就从来不是温室里的花朵。”

上一篇:如何做一名四有好教师下一篇:实习报告范文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