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2024-04-10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精选8篇)

篇1: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人生如戏,从生下的瞬间,上帝便给了你一个舞台,让你演绎你的人生;戏如人生,那谢幕的一刻,就宣告了一段过程的终结,一切又重新开始。人生也好,戏也好,在这部属于你的生命剧里,你都是主角,找准自己的定位,努力地把它演下去,期待着喝彩。

也许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得到鲜花和掌声,开始犹豫、失落、颓废,厌倦了戏文,放弃了人生。舞台的灯光开始黯淡,生命的色彩变得黑白。最终人们忽略了你的戏,无视你的人生,你这时才明白:戏未完,人生未尽。重新捡起你的信仰,继续演好你的戏,完整地走过自己的人生,这才是我们想要的。

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做着别人的配角——或大或小,重要或不重要,精彩或不精彩。可无论怎样,我们都是自己这出戏的主角,而且永远不会被人代替。不管你觉得别人的戏多么精彩,你永远都是一个看客,别人的生活你羡慕不来,你的戏码别人何尝又可以体会?不要抱怨生活给你的不公平,给你的戏太平淡无奇,如果你能好好演绎,定能发现老天对你的特别。

得意的时候别骄狂,失意的时候别自弃。别人落魄的时候上前扶一把,没准自己落魄的时候也能被人扶。人生未必有喜剧那么传奇,可戏里的人生百味,总是抵不过自己的苦辣酸甜。看戏?看自己!就像一首哲理诗中写到: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却在楼上看你。人生如戏?是那湖泊中荡漾的涟漪?平凡不乏美丽动人;是那绿叶上的露珠?渺小不乏晶莹剔透;还是那儿时吹出的泡泡?五彩缤纷却昙花一现。其实,人生只是生活的过程,浓与淡,甜与苦,在于人们如何去看待、去把握。想来的确如此。在一方天地间活着,有的人或平平淡淡,或贫穷落魄,或跌宕坎坷。相同的是生活,不同的是人生。相同的生活复制了难以计数的庸碌之徒,不同的人生造就了屈指可数的圣者闲人。其实,人生是平庸一世,还是潇洒一生,关键是自己怎么去看待生活,活出真我风采!

假如夜色深沉,灯光下面红酒与咖啡,犹如佳人相伴,如同诗的浪漫感觉。将思绪打开,扔下往事的伤痛,苦涩香醇的咖啡,悄然入口,把往事的痕迹慢慢地划去。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继续演绎完美人生,期待自己更多精彩!

篇2: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浅谈《霸王别姬》之程蝶衣

想了好久,还是决定用这个很老土的题目,比起那些无病呻吟的人在那感叹人生如戏,程蝶衣的一生真的是把这句话诠释得淋漓尽致。张国荣把《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展现的让人叹为观止,我词穷的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看后的感动和震撼。说来惭愧,这是唯一一部在选修课上电影没放完我想看完不想走的影片。

“一辈子,差一年,差一个月,差一天,差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曾经让我很感动的一句话,没想到是出自程蝶衣之口,原以为是美好浪漫的誓言,从蝶衣口中说出来,就徒添了些许悲剧色彩,实在不愿意说蝶衣爱小楼,不想把那世俗的男男恋加在他身上,我只能说蝶衣恋小楼,这个恋可以是依恋,是在乎,是从小艰苦磨砺下形成的信任和依靠,我们应该给予理解。

“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在我看来蝶衣唱对这句唱词,成就了他,也毁灭了他。从此《霸王别姬》一炮而红,他也做到了自个成全了自个,所有的艰辛和汗水有了回报,他成了角,但等待他的是什么呢?第一次登台后张公公的凌辱,跑堂的说:“这虞姬不总得一死”,这似乎也暗示了他悲剧的一生。

我承认在剧中我对蝶衣和小楼的感情持很大的兴趣,戏中有这么一句话:“那虞姬最后一次为霸王斟酒,最后一次为霸王舞剑,而后拔剑自刎,是从一而终啊”,虞姬对霸王的从一而终也成了蝶衣的信

仰,可一句“从一而终”反误了戚戚性命啊,虞姬是真虞姬而霸王非真霸王,蝶衣是“不疯魔不成活”,但他的霸王却并非能和他一样,想当初小楼对蝶衣很男人的说:“他姓袁的能管得了我姓段的吗?”,而后蝶衣为日本人唱戏,他嗤之以鼻,即使蝶衣是为了救他,都让我觉得段小楼是铁血真汉子!但后来在文革时期,段小楼一句“我揭发„„”伤透了蝶衣的心,也伤透了广大观众的心,人在社会大环境的压迫下改变了,这里我们不好指责段小楼什么,毕竟一个人有一个人的人生,但前一夜的缠绵信誓旦旦的说不会不要菊仙,而在众人面前却说出了:“我不爱她„„”,在社会的压力下,人的感情也渺小了卑微了,誓言显得那么弱不禁风,蝶衣那句“你们都骗我!”和菊仙那绝望而凄凉的表情,最后穿着大红衣上吊于梁上,都在观众的脑中久久挥之不去,段小楼终究是负了如来也负了卿啊„„

我觉得比起段小楼,袁四爷更能体会程蝶衣,剧中袁四爷对京剧的了解和执着和蝶衣有着共同之处,袁四爷送蝶衣那一套华丽的首饰,和那把宝剑,难道也是因为他有着断袖之癖?我想更多的是同好人之间的惺惺相惜吧,可是蝶衣并不领情,他心中除了戏就是他师兄段小楼,所以他终究是错过了袁四爷这个艺术上的知己。

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在审理程蝶衣是不是汉奸的法庭上,蝶衣一句:“要是青木还活着,京戏早就传到日本过去了,你们杀了我吧!”,性命攸关啊,他想到的只是京戏的传播,想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认可自己视为生命的艺术,甚至不顾生死,在他心中,艺术是超越国家超越政治的,这种认识在那个年代可谓是超前的,他可算得上是真正的“艺

术家”!

让我很不能理解的是蝶衣的死,一直以为蝶衣会在文革中自杀而死,但没想到是在熬过了种种艰辛之后,在我以为一切苦尽甘来的时候,拔剑自刎,死在了他热爱的舞台上,死在了他师兄的面前,那样干脆利落,为什么?为什么呢?!后来想想,他是虞姬,不死干嘛呢?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是一句悲伤地玩笑话,虞姬死,蝶衣死,年华逝去的虞姬,终于在霸王面前拔剑自刎,以谢他的霸王,他的“从一而终”,他的梦想„„我只能含泪说:“死得好„„”,心中隐痛。我想他更多的感触应该是生不逢时,满腔的爱无从给予。我完全相信若有来世把一切从头演过,程蝶衣依然是一个理想化的虞姬,哪怕他明知这通向理想的路遍布荆棘,甚至永难超生。

篇3: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话剧通过一家六口人突然闯进一家正在排戏的剧场, 声称他们是被剧作家丢弃的角色, 他们请求导演让他们继续把戏演完, 从而向观众讲述了一个破碎而重圆的家庭却再也不能和睦地生活下去的故事。父亲发现妻子和自己的秘书“情投意合”, 便把妻子赶出家门让她和秘书私奔, 随后把大儿子送到乡下寄养。妻子和秘书后来又生育了大女儿和小儿子、小女儿。寂寞的父亲偷偷去学校看望继女, 妻子与秘书一家便举家搬到别的城市。没过几年, 秘书去世, 妻子只得拖儿带女回到原来的城市在裁缝店做些针线活维持生计。不幸的是裁缝店的老板娘帕奇夫人使计迫使大女儿当了妓女。一次继女接客时却遇上了继父, 母亲的及时到来使得这场乱伦得以避免。父亲万分羞愧下把妻子一家和寄养在乡下的大儿子带回家, 希望一家人能重新团聚。不料, 继女不能原谅父亲, 大儿子因为被父亲送到乡下, 既怨恨父亲又责怪母亲, 更无视弟弟妹妹们的存在。小儿子、小女儿两个人沉默不语、惊恐不安。一次小女儿在花园里玩耍跌入池塘淹死, 目睹妹妹被淹死的小儿子也开枪自杀, 继女闻讯放声尖笑后失踪。

在这个分裂的家庭中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痛苦遭际。家庭亲属成员之间仿佛隔着一道坚不可摧的墙, 他们之间彼此无法理解、沟通, 彼此孤独。父亲自认为是出于苦闷和让母亲幸福才让她与秘书结合;母亲认为是父亲的狠心将自己赶出家门;继女却说母亲这么说是为了取得大儿子的原谅;大儿子冷漠狂傲, 无视一切, 怨恨父亲把自己送到乡下对自己漠不关心并且责怪弟妹的到来打扰了自己的生活;妹妹恨哥哥的自以为是、狂妄自大;父亲谴责大儿子的不通情理;继女蔑视父亲曾经出入妓院差点和自己乱伦, 对他冷嘲热讽;小儿子、小女儿惶恐不安。对于这样的一个家庭来说, 没有任何欢乐和幸福可言, 父亲束手无策, 淳朴温厚的母亲也只能痛苦而无助。最终酿成了小女儿溺水而亡, 小儿子因此举枪自杀, 继女疯笑后不知去向的悲剧。

事实的真相至此水落石出, 这六个剧中人根本无所谓好与坏, 每一个人的指责、怨恨均源于各自片面的认识和判断。而导致这种片面认识和判断的主要是基于每个人不同的评价角度之上, “知觉的最后产物——意义并不是由刺激得来, 而主要是观察者给予它的, 事情因此并不是他们原来的样子。我们关于世界以及世人的知觉是由态度的, 情绪的, 动机的和评价的因素决定的, 其可靠程度正如这些知觉是由来自外部世界的刺激物所决定的一样”。父亲对妻子的“误读”使他把妻子赶走与自己的秘书结合, 虽后来极力补救, 却因此一手造成家庭的不幸。当然, 父亲当初撵走母亲其初衷也是想让她幸福, 而在母亲眼里却是狠心, 甚至对于丈夫后来的怜悯也认作是一种残忍的手段;继女目睹父亲上妓院的劣迹对他成见至深, 却完全无视父亲的其他优良品质, 始终只看到一个片面的、静止的父亲;大儿子轻蔑所有的人, 怨恨父亲把自己送到乡下却不知父亲完全是出于为了他健康成长的考虑。

他们彼此之间不能互相认同, 不能沟通。正是这无法沟通的隔膜成为这出悲剧的根本原因。但更具悲剧性的是他们明确地意识到了隔膜的存在却无力消除。因为人与人之间从本质上难以具备理解的可能。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内心世界, 都有着自己的判断和想法, 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标准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衡量和理解他人, 彼此便无法交流, 隔膜也越来越深。正如该剧中父亲所说:“事情就坏在这里!坏在说话上!我们大家都有一个特殊的内心世界!先生, 假如我说话时掺进了我心里对事物的意义和价值的看法, 而听话的人照例又会用他心里所想的意义和价值加以理解, 我们怎么还能够互相了解呢?我们自以为了解了, 其实根本就不了解”。另一方面, 悲剧的出现也是由于人自我的多面性和不可把握性。个体的多变性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那么牢靠, 人是不确定的, “自我”是不确定的, 变化莫测的生命和使其固定不变的形式之间有着不可避免的悲剧性冲突。

该剧采用“戏中戏”的结构方式, 围绕六个被剧作家遗弃的角色与正在排演剧作家作品的导演、演员间展开冲突, 演员们觉得自己已经把角色演出来了, 而剧中人却说自己不是那样子的, 讲述故事的同时讨论了舞台上的真实是否可以反映生活中的真实的戏剧理论以及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问题。艺术真实是相对于生活真实而言的, 艺术真实来源于生活真实, 生活真实是艺术真实取之不竭的材料源泉, 它是艺术真实的依据, 使艺术真实的实现成为可能, 但这并不是说艺术真实就是对生活真实的机械复制和简单描摹, 也不是艺术家脱离现实生活的任意虚构。舞台上演员们卖弄表演技巧般的浮浅表演引起了六个剧中人的反对, 声称演员们的表演已经不是自己了。正是在剧作家和导演这样的安排中, 关于舞台上的真实是否可以反映生活中的真实的理论问题以及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答案也不言自明。所谓艺术真实“是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 并表现在假定情境之中, ……艺术真实反映客体世界的主观性与诗意性……它是一种特殊的真实, 它既不像生活真实那样与生活本身是同一的, 又不像科学真实那样能够验证和还原”。它是对生活真实的反映, 艺术家应该“以历史的与审美的眼光, 透过生活真实的表层对社会生活的内蕴做出艺术的揭示和表现”。剧末小儿子本是在演戏, 结果却在演戏的过程中真的举枪自杀了, 艺术真实、生活真实究竟哪个更真实?本是演戏, 却不知怎的演戏用的假手枪变成了真手枪, 假作真时真亦假, 悲剧就在这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中上演了, 人生如戏, 戏如人生, 人生即戏。

“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与飞升, 作家只有在广泛观察与深刻体验社会生活的基础上, 认识和感悟其内蕴——主要是本质性的东西, 并加以提炼与集中, 才能创造出艺术真实”。剧作家“透过生活真实的表层对社会生活的内蕴做出的艺术的揭示和表现”。匠心独运而逻辑荒诞, 给予观众一种全新的艺术感受。剧作家面对现实, 展示怪诞, 却是荒唐生活的现实反映, 它不是歪曲生活, 而是用主人公最主观的陈述, 来表现最客观的真实, 让人惊心动魄的看到生活的真实, 揭示人类生存的困境, 耐人寻味, 发人深思。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 自从有了人类, 沟通的需要也便随之产生。它在人类的生产、生活、思想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成为一种必须的、无处不在的活动。在物质文明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 通讯和交通工具日益发展, 每个人都在忙着各种事情或者把大量的时间放在了电脑、电视机……前, 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却越来越难, 甚至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人们心理上的空虚、焦虑、孤独感越来越强烈。我们不停地在打着电话, 不停网聊的同时却发现彼此之间见面的机会却越来越少, 尤其像“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这些特殊群体。如何有效的沟通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家庭气氛才能融洽而温馨, 儿童才能有一个心灵的港湾, 健康快乐成长, 社会也才能健康、和谐发展。

摘要:皮兰德娄是20世纪欧洲戏剧史上一位备受瞩目和争议的剧作家, 其代表作《六个寻找剧作家的剧中人》塑造了六个精神世界丰富, 独特的人物形象。他们之间关系复杂, 争吵不断, 充满了无法避免的悲剧性冲突。本文从艺术真实性的角度出发试图探讨该剧所揭示的人与人之间不能相互沟通的困境, 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观察去理解, 人与人之间不可能沟通, 这才是生活的真相。《六个寻找剧作家的剧中人》通过几个人物的最主观的陈述, 揭示了最客观的真理, 从而体现了艺术的真实性。

关键词:艺术真实,《六个寻找剧作家的剧中人》,沟通

参考文献

[1]查普林.克拉威克.心理学的体系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

[2]吴正仪.皮兰德娄戏剧二种[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篇4:人生如戏 戏如人生

摘要:《道连·格雷的画像》是奥斯卡·王尔德创作的唯一一篇长篇小说,也是一部集中体现了其人生观的作品。通过对这部小说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窥探到王尔德主张戴上各种面具伪装自己、在艺术和生活中追求唯美以及认同同性恋的复杂人生观。王尔德的人生观折射到其作品中就成为王尔德式的艺术观,也因此形成了其特有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奥斯卡·王尔德;面具;唯美主义;同性恋

中图分类号:1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07(2009)05—0125—04

奥斯卡·王尔德,19世纪末20世纪初爱尔兰名噪欧美的剧作家、诗人、小说家和文艺批评家,他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与唯美主义的“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在世界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人生是一出或长或短的戏,也许使得观众打盹,也许博得满堂喝彩。而时间是一位忠诚而正直的评论家,它会告诉人们究竟哪出戏中的主角最具价值。经过百年的历练,奥斯卡·王尔德今天仍频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这位在文学浪潮风头浪尖上跳舞的舞者,在唯美主义阵营中摇旗呐喊的旗手和在同性恋运动中努力抗争的精神偶像,留给后世的财富远比他曾经拥有的多得多。他曾说:“人生的目的是自我发展。充分表现一个人的本性,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活在世上的目的。”其实他一生的目的就是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达他的人格魅力,施展他的创作天才。《道连·格雷的画像》(以下简称《画像》)是奥斯卡·王尔德创作的唯一一篇长篇小说,也是一部集中体现了其人生观的作品。本文拟从面具观、唯美观以及同性恋理想三方面解读王尔德对于人生的态度,以及这些态度对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形成的影响。

一、戴着面具跳舞的人

在艺术创作中,作家需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和需要戴上不同的面具。在隐藏和保护自我的前提下,做到既能巧妙地表达思想揭示真理,又能肆无忌惮地讽刺社会和揭露罪恶,使“正派者以此为鉴,负罪者改邪归正”。这就是王尔德所提出的面具观。他说:“当一个人亲自讲话时,他最不是自己。”。《画像》就是在他独具匠心的面具伪装下,揭示道德败坏必遭惩罚和上流社会丑恶面的力作,而我们也可以通过这部作品窥视到多重面具下的王尔德。

一方面,王尔德在自序中就详尽地阐明了他的面具观。他说:“艺术的宗旨是展示艺术本身,同时把艺术家隐藏起来。”“艺术把艺术家隐藏起来的程度远远超过把他展示出来的程度。”这部小说的一个功能在于揭示了道德败坏要遭惩罚的这一真理。小说中的主人公、“的确美得出奇”的贵族青年道连在看到画家贝泽尔为他画的肖像画后,又经受不住享利巧舌如簧的诱惑,深深地陷入痛苦于自己青春美貌的短暂易逝的感慨中,最后出于对美的逝去的恐惧,愿意用自己的灵魂和上帝做交易,以换取永恒的美貌。但是,“事实上,他的美貌不过是一张面具”。面具下的道连沉溺于对美的追求,置道德廉耻于不顾。在王尔德的笔下,道连美貌青春的面具其实是其罪恶的意象物,承载着道连的罪恶。而正是道连面具使他在罪恶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最终陷入死亡的深渊。对此,美国雷纳·韦勒克说《画像》“展现了一幅道德败坏遂遭惩罚的寓意画”,极为精僻地点明了该小说的主题思想和道德教育的作用。而它的另一功能在于讽刺和揭露了当时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上流社会,把矛头指向了整个社会的时弊和丑恶。在小说第十二章中,道连说:“中产阶级在饭桌上吃得酒酣耳热的时候,就要宣扬他们的道德偏见,对上等人的所谓秽闻窃窃私议,以此显示他们也是出入上流社会的,同他们所毁谤的人关系密切。在这个国家里,一个人只要有点与众不同,有点头脑,立刻就会招来一班蠢货的造谣中伤。其实,那些标榜道德高尚的人自己究竟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老兄,你别忘了我们生活在伪君子的发源地。”贝泽尔答道:“我知道英国糟得可以,英国绝不是什么君子国。”在第十一章中,王尔德又这样写道:“在社会上,至少在上流社会,人们总是大不愿意相信任何有损那些既有钱又可爱的人的名誉的话。人们本能地认为,气派比道德重要得多,再高尚、再可敬的品性也永远不如家有一位好庖厨米得吃香……亨利勋爵说过,甚至最伟大的德行也补救不了半冷不热的汤菜。”王尔德在小说中强烈地表现了对上流社会的憎恶,正如小说第一章所公开说明的:“英国的民主派对于他们所谓的上层阶级的劣根性深恶痛绝,我也颇有同感。老百姓把酗酒、愚昧和道德败坏视为他们所专有。

另一方面,可以说,王尔德在这部小说中利用艺术的手法展现了多重面具下的自我。

就人物而言,这部小说似乎是关于三个男主角和一幅画像的故事,小说的三个主人公形象实际上就代表了作者那复杂、矛盾、变异的三个不同自我。王尔德曾经说过:“贝泽尔是我心目中我的形象,亨利勋爵是世人心目中我的形象,道连则是我但愿自己能够成为的形象——只不过不要他那样的年龄。”由此可见,这三个艺术形象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但却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王尔德的一个侧面:贝泽尔的真挚,亨利的玩世和道林的放纵。贝泽尔是带着艺术家面具的王尔德,亨利是戴着唯美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宣传者面具的王尔德,而道连是戴着生活体验者或是理论实践者面具的王尔德。套用弗洛伊德的观点,道连、亨利和贝泽尔分饰自我、本我和超我。小说中这三人的矛盾冲突也正是王尔德不同自我之间的矛盾冲突。在王尔德生活的时代中,世人眼中的他就是一个矛盾复杂的形象:既是一个有创造力的批评家和作家,又是一个美学小丑;既是社会反叛者,又是时尚追随者;既是一个花花公子,又是一位先知。而王尔德不仅从不否认自身的矛盾性,还在生活中有意识地扮演好这些角色,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对象选择适合的面具戴在自己身上。因此他就像是上流社会身体里的肉刺,在鄙视和鞭笞其虚伪本质的同时却不可救药地从属其中。

二、唯美主义的狂热追随者

作为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旗手和“为艺术而艺术”的倡导者,王尔德从理想与现实、艺术和生活的矛盾冲突中努力寻求一条唯美的创作之路。首先,《画像》中的男性人物形象,都只是侧重于人物单面着色,来表现出他们最显著的特征,可以说这些人物在王尔德的画笔下被“典型化”处理了。这种理想人物化,人物理想化的创作方式,被视为是唯美主义者从艺术之美中抽取“美的因素”。可以说,这些人物虽然都是“变形人物”,却表现了王尔德对于复杂人性唯美化处理的手法。而人物所代表的象征意义则带有明显的唯美主义倾向。其次,小说对于生活和艺术矛盾的处理也表现出王尔德对于现实与理想关系的缜密审视。他认为:“一切坏的艺术都是返归生活和自然造成的,并且将生活和自然上升到理想的结果,生活和自然有时候可以用作艺术的部分素材,但是它们对艺术有任何用处之前,它们必须被转换为艺术的常规。艺术一旦放弃它的想象媒介,

也就放弃了一切。”小说中,王尔德把女演员西碧儿刻画成一个艺术美的实现者。当她站在莎剧的舞台中央,就像是莎翁笔下的人物穿越时空活生生地来到我们面前。如果她忠实地摹仿艺术,她就能收获爱情和幸福;可当她否认了艺术之美而追求生活的真实时,她就只能啜饮痛苦和死亡。对于她的人生,王尔德尽其所能地表达了对艺术之美的狂热追求。所以,在他眼中,也许西碧儿之死真的有几分咎由自取吧。但王尔德对于艺术和生活的感悟是伴随其冲突的发展而不断升华的。小说结尾部分,道连对自己的灵魂反思——“对他来说,美貌不过是假面,青春是一种讽刺,充其量青春是什么呢?是一段幼稚不成熟的时期,一段情绪浅薄、思想病态的时期,为什么他老是穿着青春的外衣呢?青春已经损害了他。”这时,我们不难猜测,在王尔德心中是否也在对理想与现实、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审视呢?而《画像》这部作品本身也成为了唯美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观互相较量的一块重要阵地。反理性倾向、享乐主义和消极厌世情绪是唯美主义文学的三大表征。当亨利对道连的青春美貌鼓起如簧之舌大加恭维并且宣称“一种新的享乐主义—这是我们时代的需要。你可以成为它的有形的象征”时,代表着当时英国资产阶级贵族自私自利、个人至上、及时行乐的享乐主义思想和颓废心理的艺术形象也就跃然纸上。道连和亨利有着相同的阶级和精神素质,故而二人能够产生思想的共鸣,而这也正是身处下层阶级的艺术家贝泽尔无法做到的。透过道连和亨利的人生态度,我们不难窥探英国贵族阶级腐化堕落的生活和享乐主义的心理,也充分体现了其寄生和腐朽的本质。

王尔德之所以能够作出如此一针见血的刻画,与他本身处于这一阶层且又崇尚及时行乐的个人主张不无关系。历来被视为“颓废派”作家的王尔德,在其作品中常常表现出消极悲观情绪。《画像》结尾道连遭到艺术美的“报复”,在他把匕首刺向画像的同时,却刺中了自己的灵魂。虽然表面上似乎是艺术美的胜利,它惩罚了美的叛徒,保持了自身的独立和完整。实际上,它的胜利带给人们的不是希望的曙光,而是不幸的哀吟。美的捍卫者贝泽尔的死亡,而诱惑者亨利还在等待去引诱下一个道连去背叛艺术美,可见艺术美未来的道路何等艰辛和凄凉。王尔德悲观的情绪笼罩了小说的后半部分,表现出故事的结局并非是艺术美的胜利,而是道德恶的胜利。

英国评论家麦克斯·比尔波姆说:“早在一八八〇年以前美就已经存在,但让美登台亮相的却是王尔德。”可见王尔德被认为是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先锋。王尔德唯美主义作品的内在实质紧密地联系着他的人生态度,而生活中的王尔德也不遗余力地身体力行其唯美宣言。王尔德在学生时期就富有智慧和空想力,他把牛津大学的小居室装饰得像周围的环境一样美:房间墙上涂满了美丽的色彩,台子上和书架上放满了古玩;而他自己呢,则常常穿一身天鹅绒的衣服,宽领汗衫,倒折领口,打一条一样的领带,手里拿一朵向日葵或百合花。对于他一生影响最大的是希腊旅行。沈泽民认为:“这一次旅行虽然不能把他造成一个健康的异教徒,却把他平日梦想中的美境大大地证实了,并且还给他看了许多平时他梦想不到的美,王尔德自己曾说从此番游历之后,他把忧愁的崇拜一变而为美的崇拜了。”他穿着奇特,像一个别出心裁的花花公子,他对装饰有一套自己的理论。对于美他具有天生的嗅觉,他的一切行为仿佛都超出常人的理解。王尔德到伦敦时,接受了作为新鲜事物的印象主义画家惠斯勒的艺术观点,他从一个对传统美学的拥护者转化为唯美主义的倡导者。王尔德对此发表了很多演讲,并且身体力行,他穿着华美繁复的服装,留着染成栗色的长发且举止娇揉做作,像一个从历史书中跑出来的典型人物。他以此表示一种追求纯粹美的旨趣和倾向——唯美倾向。唯美主义不仅仅是一种文学理念,还是唯美主义者所尊奉的生活观、人生观,无论在生活上还是作品中,王尔德都实践自己的美学观。

三、不敢说出名字的爱

《画像》在1890年被登载在《利平科特月刊》上时,就因为有涉及不道德主题之嫌而遭到大众舆论的强烈谴责和猛烈抨击。其中关于男主人公道连与同性之间意义不明的感情问题,则被王尔德定义为“不敢说出名字的爱”。在审判王尔德的法庭上,当他被公诉人问到:“‘不敢说出名字的爱是什么?”时,王尔德回答道:“本世纪的‘不敢说出名字的爱指的是一个年长男子对一个年轻男子的深刻爱情,比如大卫和约拿单之间的关系,还有被柏拉图视作他哲学基础的情感,与米开朗琪罗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所表达的感情。它是一种深刻的精神之爱,既纯洁又完美。它主宰和渗透了伟大的艺术品,比如莎士比亚和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它美丽、优雅,是爱情最高尚的形式。它没有任何不自然的成分。它是精神的,它常常存在于一对年长和年轻男子之间,年长男子拥有智慧,而年轻男子则拥有青春的所有快乐、希望和魅力。世人不理解为什么会是这样。他们嘲笑它,有时还因此给人戴上颈枷手枷示众。”由此可见,“不敢说出名字的爱”实际上就是成年男子和年轻少年的同性之爱,而《画像》正是体现了作者的这种同性恋理想。主人公的名字“道连(Dorian)”暗示了希腊的同性恋。据说是一支名为多利斯(Doris或Doria)的部落把同性恋引进了希腊。而对于道连外貌的描写,在小说中多处都提到了几个古希腊神话人物或历史人物,如:阿多尼斯、那西塞斯、安提勒斯(他们像道连一样年轻貌美,但都是陷入同性爱的少年。)。在《画像》中,通过对道连、贝泽尔和亨利三人之间的同性恋关系的暗示,不仅体现了王尔德的同性恋美学观,也映射出他的人生体验。道连不仅像那西塞斯那样爱上了自己的美貌,同时也被别的男人(贝泽尔和亨利)所爱着。亨利身披着道连生活导师的外衣,骨子里却充当像撒旦一样诱惑者的角色。他一面把“将生命当作艺术品”的论调强加在道连身上,给他灌输各种享受人生的大道理,一面鼓吹“把生活从目前正在复活的粗鲁丑陋的清教主义那儿拯救出来”的新享乐主义,即王尔德所期望的自由选择性伙伴。在他的精神导引下,道连完全失去了理性的判断,逐渐变成了一个冷酷、自私、无视他人痛苦和死亡的被引导者。他人生的唯一目标就是“去不停寻找新的感官快乐!”。相对于亨利对道连爱恋中的奉承与诱惑的意味,贝泽尔却是被动而崇高地爱着道连。他的爱是一种纯粹的、不掺杂任何欲念的、柏拉图式的爱,他像慈爱的上帝一样去引导道连。他深知社会舆论对于同性恋的不齿与排斥,却无法摆脱道连青春美貌的吸引,因此造成自己内心的内疚、压力与恐惧。

在现实世界中,王尔德更像《画像》中的亨利,他和其挚友道格拉斯的关系,却如同画家贝泽尔和道林一样,贝泽尔对道林所说的:“你已经成了我看不见的理想的可见的化身。”与王尔德在给道格拉斯的信中所说的“你是一切可爱东西的化身”表

达的实际上是同一思想。王尔德的同性恋身份也成为日后《画像》备受人们诟病而且一度被列为“禁书”的重要原因。他幼年的经历使他的性格有些女性化,对男人强壮的身体有着潜意识的向往,但他同时又憎恨这种身份。这种与生俱来的似乎命中注定的倾向是王尔德自己也无法克服的。在电影《王尔德》中有一段是王尔德的妻子来监狱看他时,他们的一段很感人的交流。王尔德说到他的困惑:我不了解自己的本性,如果我能选择自己的本性……可是,不管本性如何,必须遵循它,否则,我们的生活更要充满谎言。同性恋作为一个众人忌讳谈论但又的确在现实中存在的个人的情感,成为表现对现实反叛,追求完全的个性的最好题材。这亦与王尔德唯美主义的美学观不谋而合。虽然王尔德赞赏同性恋,但是在小说中却没有明确的描述。这一方面是迫于社会压力,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期男子同性恋的地下活动十分活跃,而且出现了很多同性恋小说以及同性恋者的自传。像弗兰克·哈里斯的《我的隐秘生活》、杰克·索尔的《平原城市的罪恶》等。在当时颇有名声的《特伦尼》这部小说中作者让主人公以自杀解决同性恋者面对的困惑。所以当时同性恋小说已经不再是个新鲜事物,但对同性恋的描绘仍然受传统道德的约束,所以同性恋者也依然面对很多苦闷。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通过道连的苦闷看到王尔德自己作为一个同性恋者不被理解的沉重心情。他作为一个被边缘化的群落中的一员,同顶一片蓝天,生活却是如此的尴尬。他希望通过作品可以让人们理解道连的行为,也就是他自己的行为。

王尔德的一生有如漆黑夜空中一簇簇的烟火,哪怕是瞬间的璀璨也遮盖不了它的光芒。他的人生冲突不断,高潮迭起,是一部拥有无数闪光点的人生悲喜剧。王尔德人生的大舞台上不仅有他呕心沥血的伟大作品,还有他用生命谱写的命运之歌,更有他灵魂深处不能说的秘密。他的作品涵盖了他的人生,而他的人生又是他最伟大的一部作品。随着时光的推移,王尔德及其作品的价值越来越得到世人的肯定。让我们以理查德·依曼的评论作为结语:他属于我们这个时代但更多于属于维多利亚那个时代。现在,远离了那些丑闻,岁月肯定了他最优秀的著述,他安静地来到我们面前,杰出而高大,讲着寓言和哲理,欢笑而又哭泣,如此娓娓不绝,如此风趣不俗,如此确凿不移。

参考文献:

[1]RICHARD ELLMAN,Oscar Wilde[M],NewYork:Vin-tage Books,1987

[2]王尔德全集·小说童话(1)[M],荣如德,巴金,译,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

[3]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M],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4]LAMBOURNE,LIONEL,The Aesthetic Movement[M],London:Phaidon Press,1996

[5]奥斯卡·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M],孟宪华,译,青岛:青岛出版社,2004

[6]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

[7]MONIGOMERY H,Hyde,The Trials of Oscar Wilde[M],London:William Hodge,1984

篇5: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岁月,是一条永远无法横渡的河,它看似风轻云淡的掠过我们,实则却是给每一个人都有留下一份不可言说的厚重,或悲,或喜,或聚,或散!

也许,爱一个人很容易,就是在不经意间,对方已经闯入自己心间;又也许,爱一个人很难,就是自己始终都无法走进对方的心里!有多少人为情所伤,却始终都不会放下追求,又有多少人为情所钟,却也只是转念的瞬间,便足以沧海变桑田!

但是又有谁懂得,烟花绽放后的尘埃,也是那样的温存着?只是,世人皆赞烟花美,再叹烟花坠,有谁怜过烟花泪?

多时候,我都不想悲天悯人,亦不想愤世嫉俗,人这一生,终究也是真爱难寻,知己难求!那么,无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峰高千韧,无欲则刚!

情爱之事,向来都是心不动,则不痛!人这一辈子,其实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心脏,总是让它在经历各种事情的时候,疼了又疼!若心在心动时受了伤,此情又何苦望断肠?

谁走进你的生命,是由命运决定;谁停留在你生命中,却是由你自己决定。有时候,虽然能想明白,但却未必能够做的明白。

人之因此会觉得心累,是正因你总是徘徊在坚持和放下之间,举棋不定,痴愚不移!

人,之因此活的如此辛苦,是正因你错误的.坚持了你不该坚持的执着,幼稚的坚信了你不该坚信梦幻。

时刻在走,年龄在长、懂得的多了,看透的多了,快乐却变的似乎越来越少了!有时,我也会难过,只是骄傲不让我说。也许很多人也都有过这样的时候,只是想想,说与不说,又有什么关联?

人生,就是一种糊涂,一份模糊。说懂不懂,说清不清,糊里糊涂,含含糊糊。看清,麻烦,看懂,伤感。

相识的情缘,珍惜也好,不珍惜也罢,如果哪一天你把我弄丢了,我绝对不会让你再找到我,哪怕只说一句我们似曾相识!

友情也好,感情也罢,只是有一天,我若离去,便是后会无期!那么此刻的我,一切只求顺其自然!淡定从容,清风自来!

很多东西,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你就是再想要抓住,也只能是握的越紧,越容易失去!

因此,人生苦短,去爱那些对你好的人,忘掉那些不知珍惜你的人。什么都不好强求,强求来的任何东西,都是没有好处且廉价的,人生,承载不起太多的负荷,只选取适合自己的去拥有!

世上之事,太过难缠,世上之人,喜爱纠缠。有时难,得糊涂,也是一种简单,一份安宁。看清,看懂,反而自找悲哀。何必如此为难自己?

篇6: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散文

都说时间可以淡忘一切,时间是疗养伤口的最好良药,说来容易,做起来却是那么困难,忘记一个人比爱一个人还要难,尤其是自己深爱过的人。他曾经说过,如果某天分手了我们会不会做朋友,当时我听了只是笑笑……分手都半年了,昨天却接到了他的来电,心跳一下子加速了,有点紧张,但是心里又在暗暗自乐,他问我过得好不好,最近情况怎么样,我说挺好的啊,聊了一会,感觉他还是从前那个他,从他言语中我似乎又看到了那幅很忧郁的表情,让人又不情不自禁的想起过去,我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感觉仿佛就在昨天,今天却成了陌路,曾经的海枯石烂,一转眼就烟消云散了。

现在又突然的出现,我感觉自己无法跟他成为朋友,或许还是没有完全的放开吧,不然也不会有那种思想,但是想来想去又能怎么样呢?天意弄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想改变都改变不了。

挂掉电话,感觉房间好像是一间哗哗放着热水的密闭玻璃屋,被雾气充斥着,让人难以呼吸。推开窗户,外边的雨没有停歇,昨天天空明明还是万里无云,今天却簌簌地降落下雨来。这雨嫣然成了凄凉的帮凶,肆无忌惮地打在我心上,在我脑间破碎成花,霎那间,又沿着眼角滑落下来。那隐蔽着的,不知道有没有忘记的过去便伺机化作阵阵的寒风,三步不回头地向窗户袭来,让我僵持地靠在窗棂上动也不敢动。

良久,雨变大了。偶尔有几片绿叶,还未来得及欣赏这烂漫春色,就被那无情的风和雨席卷着,打着旋儿,掉落在地。在它们生命的尽头,与人们脚底溅起的水花,以及满世界飘飞的雨水,奏成一曲凄美的哀曲,荡回穿肠。雨中行色匆匆的`人儿,是谁遗失了一支情人节的红色玫瑰?那一抹娇艳的红,在这昏暗的风雨交加的早晨,格外显眼。雨水溅湿了所有花瓣,却没有损害它艳丽的容颜。人们从它身边走过,最多是轻轻的一瞥,又匆匆忙忙离去。这朵玫瑰是那么的容易被人忽视,偶尔有看见它的人,心生了一丝心疼,停驻脚步,想要把它拾起,却又担心弄巧成拙,破坏了它的意境,消散了它的凄美。又或者只是触景生了情,看着在风雨中等待破碎的它,缅怀一下不堪的往事,仅此而已。

篇7: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但是,不管怎么说,真也好,假也罢,这些,都是戏,“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么,真,是戏;假,是不是也是戏呢?

既然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那么,我们每个人,也都既是演员,又是看客了。有位作者写过一首小诗,诗的名字叫做《老了,做一个安静的看客》,文字优美,感情细腻而纯真,我很为之点赞。但是,我知道,那,不可能的,因为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呀。记得从前读过卞之琳的一首小诗,叫《断章》,只有四句。卞之琳自己说:我写了一首长诗,只有四句我比较满意,于是,截取这四句,独立为章,标题《断章》。这四句诗是: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的《断章》才是生活的真实。既然身在江湖,身不由己,不如索性面对现实,把自己的那方小舞台打扫洁净,装饰称心,演好自己的人生小品。人家大人物演大戏,咱们小百姓演小品,总是可以的吧?

演戏当然各不相同,但是,看戏呢?看戏可以很自由吧?看身旁的小戏,看国内的大戏,看世界级的巨片,好像可以自由自在哩。这个时候,设一张躺椅,沏一壶香茗,约三五好友,既在人生大戏之中,又超然于大戏之外,做个安静的看客,岂不是美哉美哉。

君以为如何?

篇8:《青衣》:戏如人生

有时候, 戏如人生, 人生如戏, 演着演着连自己都骗了。而筱燕秋就是这样的人。不得不说, 毕飞宇的确称得上是写女性心理最好的男作家。筱燕秋的嫉妒、执着、不甘、沉迷……都被他刻画得十分细腻。但是, 也可以很明显地发现, 男人写女人和女人写女人, 还是有很大差别的。男人写女人, 文字里总是透着一份理性, 一种淡然、旁观者的姿态, 读完依旧可以感受到他写小说时的仔细斟酌、小心翼翼。这一点, 从作品中一段对女人的评论就能体现出来:“女人就是女人, 她学不来也赶不走, 青衣是接近虚无的女人, 或者说青衣是女人中的女人, 是女人的极致境界。” (1) (1) 在毕飞宇的笔下, 女人比男人来得复杂得多, 男人只有一张脸谱, 而女人的基本形态却总是在不断变化。或许, 正因为如此, 毕飞宇对筱燕秋的心理描写才会显得尤为细腻小心, 感觉生怕将她刻画得超出了某个属于她的形象圈子。但是, 同时, 我们又可以很清楚地感觉到, 作者并没有带着批判审视的目光去评价过, 甚至没有怜悯, 而仅仅是以一种淡淡的笔韵勾勒着这个女人, 勾勒着这个戏剧世界, 他是带着理解与伤感的, 但是也仅止于此。

而女人写女人通常是凭着一份情感, 一份属于自己的情感, 融入到人物当中, 无形之中, 总是有那么一份契合和共鸣, 让人觉得仿佛自己也走过这么一段路, 有过这样一种情绪。就如张爱玲在《金锁记》中的一段描写:“七巧眼前仿佛挂了冰冷的珍珠帘, 一阵热风来了, 把那帘子紧紧贴在她的脸上, 风去了, 又把帘子吸了回去, 气还是没有透过来, 风又来了, 没头没脸包住她———一阵凉一阵热, 她只是淌着眼泪。” (2) 张爱玲在小说中对于人物心理的刻画也是非常成功的, 她通常采用通感的方式来反映人物的心理状态, 及其容易感染人。就如上述那段描写, 七巧的眼泪仿佛也浸湿了你我的心, 那是一个女人对自己爱情的窒息绝望, 是无助的。看到这段文字, 我感觉仿佛自己也在轻轻地抽咽, 那一瞬间, 我会想起自己的经历, 我会感觉我就是七巧。而相比较而言, 毕飞宇笔下的筱燕秋, 我永远只能表示理解, 却永远无法感到能走入她的世界, 永远无法与她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佛洛伊德认为, 放纵自己的感觉和情绪, 追求自我从一开始就具有破坏性, 与社会规范和约束格格不入。从燕秋成为青衣开始, 或许她自己就不存在了, 存在的就只有嫦娥。毕飞宇在小说中说道:“出色的青衣最大的本钱是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哪怕你是一个七尺须眉, 只要你投了青衣的胎, 你的骨头就再也不能是泥捏的, 只能是水做的, 飘到任何一个码头你都是一朵雨做的云。” (3) (2) 在戏台上, 筱燕秋是嫦娥, 并且戏台要求她必须是彻彻底底的嫦娥, 这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 其实, 她对艺术的美的追求指引着她在生活中也与嫦娥慢慢同化。渐渐地, 她的一切都变成了嫦娥。尽管外在的存在形式是不同的但是她们的精神世界是互通的, 是合二为一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筱燕秋生来就是演嫦娥的。她用自己一生的命运阐释了嫦娥, 那在风雪中忘情舞唱的几许悲凉, 那执着扮演嫦娥不容许别人上台的几许疯狂, 那因嫉妒而错失戏台的几许悔恨, 那因不甘而年华老去的几许焦虑……隐隐中似乎总是透着一股子嫦娥的气息。

看完《青衣》, 总是不免想起一部电影《黑天鹅》, 总觉得两部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从内容上来讲, 两部作品都是讲述的女主人公扮演角色扮演得把自己都忘了, 以达到艺术上的最高境界。从作品主题上来讲, 它们都凸显艺术精神达到完美境界时肉体的局限, 最终通过放弃肉体来追求她们心中的“完美”。从表面上看, 这是她们人生的悲剧, 是属于个人的小悲剧, 但其实, 从整体上来讲, 这是艺术的大悲剧。最后的她们精神与肉体都已经分离, 或许, 以正常人的眼光, 她们是疯了, 但她们自己知道, 她们自己想要的、坚持的, 她们追寻着自己的灵魂, 此时, 她们的人生就只剩下自己扮演的那个角色了。无论是《青衣》中的筱燕秋, 还是《黑天鹅》中的Nina, 她们都是艺术的殉道者。其实在精神与肉体彻底分离之前, 燕秋也迷惘过, 挣扎过, 她曾试图用爱情来填补她失去舞台的空虚, 但最终不过像流沙滑进了水里, 泛起些许涟漪后就归于平静了。她既没有拥有真正的爱情, 又无法摆脱失去舞台的空白。她最大的悲剧就是现实与梦想的无法调和, 而她在艺术的天堂里得到的安慰与满足将她内心深处的悲哀得到了淋漓尽致的释放。简单点说, 筱燕秋, 也是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 她的世界是干净的, 没有其他任何杂质的, 因为, 她只关注她所在乎的戏而已, 其它她什么都是无所谓的, 因为舞台是她唯一的爱。她将她所有的精力与爱都奉献给了《嫦娥》。但现实是残酷的, 现实容不下她的简单与纯粹。生活在世上, 总有纷繁杂事, 总有别人投来的目光, 她的无声的反抗与倔强让她连自己也输了。但其实她的人生就已经是她出演的最好的一出戏了。当她踏上青衣这条路的时候, 她就已经开始没有选择了, 她的悲剧性是早就注定好的了。

毕飞宇刻画女性, 也总是首先从人出发, 他不会刻意强调主人公的性别, 但青衣这篇文章却流露出一种特属女子的阴柔之美, 除了筱燕秋的执念与抗争的那股刚强之外。这也是本部作品的一大特色。无论是筱燕秋在舞台上的一颦一笑, 还是对于种种人生遭遇的反应, 都体现了她作为一名青衣的特质。从再次登上舞台, 这条路是漫长的, 一段沉重的路途, 就这样搁在一个女子柔弱的肩膀上, 在谁也不知道终点是什么的情况下, 这女子是让人怜惜的, 但她又不需要别人的怜惜, 她自己在精神上就是独立自强的, 有了自己坚持的方向, 再柔弱的人都会刚强起来的。她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可怜之处。她仿佛真的变成了嫦娥, 只是淡淡地站在一定距离之外看着一个叫筱燕秋的女子的悲喜, 她完全是另一个世界里的另一个女人。

有时候, 筱燕秋的无奈与困顿会让人不禁想起林黛玉, 她们都是现实的献身者, 在精神上也都是独立的, 但她们最终还是都没能战胜自己的命运。两人在性格上也是有一定的相似点的, 首先, 她们都是骄傲的, 都有份骨子里流露出来的傲气, 但有时候, 一个人的傲气也不过是为了掩饰她内心的无助与自卑。这也是她们俩的不同之处吧, 当然, 两人的傲气都是源于对自己的一定程度上的肯定, 但林黛玉的傲气其实也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对寄人篱下的一种自卑, 而筱燕秋不同, 她天生就有傲气的资本, 她骨子里就是嫦娥, 嫦娥是傲气的, 她就也是傲气的, 她因为与嫦娥融为一体而有一份优越感, 但是, 现实给她泼了一盆冷水, 她因嫉妒而被惩罚, 只能去学校任教, 此时的筱燕秋就像只受伤的小猫, 虽然时不时的挥舞着她的爪子, 但旁观者却只是当挠痒一般, 她一下子变得无力, 就像林黛玉得知宝玉要和宝钗结婚的时候一样。回归生活的她, 反而像闯入了一个不属于她的世界, 她排斥着身边的一切, 她觉得局促不安, 但她一直坚持着她所坚持的。而林黛玉在失去贾宝玉的那一刻, 也是了无生机的, 但是她不像筱燕秋一样有所坚持, 她彻底放弃了她的爱情, 包括她的生命。说到底, 林黛玉还是为爱而死的, 但是筱燕秋不同, 她是为她所坚持的而死的。在逝去的意义上来说, 筱燕秋的意义来得远大得多。在嫦娥出现的那一刻, 筱燕秋就注定活不了了。其次, 她们的身上都被披上了一层与众不同的色彩, 筱燕秋是广寒宫的嫦娥仙子的化身, 而林黛玉是前来报恩的绛珠仙草的今生, 她们仿佛本来就不属于人间, 所以她们的毁灭仿佛是一种升华, 一种脱去凡胎真正获得自由的升华。最后筱燕秋在街上舞唱, 那一刻, 谁也说不清她到底是悲伤的, 还是自由恣意的。在那一刻, 她达到了别人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度。筱燕秋身为青衣的舞唱时的阴柔之美和她无所畏惧的坚持的阳刚之美, 以及她对艺术至高境界的追求与她遭遇的现实的强大落差, 毕飞宇就是通过这种阴与阳、现实与梦想这种强烈的矛盾对比, 而达到故事的高潮, 使整个作品能够时不时地拥有一种爆发力, 一种让读者婉转之后又直爽的畅快。无论是筱燕秋受不了李雪芬对她扮演的嫦娥的侮辱冲动地将开水浇在脸上的那个场景, 还是筱燕秋时隔二十年重新登台的那个场面, 作者都在强烈的冲突对比下达到了表达力度上的高峰, 尽管毕飞宇的文笔很朴素, 但那一瞬间的爆发力还是让读者酣畅淋漓。对这两个场景作者都没有很浓墨重彩地描写, 只是以在极其平淡客观的立场上讲述着发生的事情, 却能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如此强烈的冲击, 可见其文字功底。

有时候, 性格即命运, 命运主宰了人生。筱燕秋最后消失了, 只留下一个纯粹的嫦娥, 继续着如戏的人生。她是寂寥的, 她又是至上的。她所追求的决定了她的寂寥, 艺术的道路上注定无人能同行。但是, 同时, 又是她所坚持的赋予了她无限的力量, 让她攀登上了别人达不到的艺术的高度。她以抛弃自我为代价, 换回了一个永生的艺术形象。她既是凄凉的, 但她同时又是满足的。她拥有人性的嫉妒, 但她又有超脱人性的追求……这一切的冲突, 都在筱燕秋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筱燕秋的悲剧性质常常引人唏嘘, 但其实, 悲剧的背后往往都存在着更加让人坚定的闪光的东西。她的悲剧是挽回不了的, 但是她对艺术的自始至终的追求却是可以被继承的。毕飞宇通过细节对筱燕秋的心理状态描写得十分到位, 虽有异于女作家描写女性, 但依旧将她的性格与遭遇、坚持与无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 又能强烈地引起读者对于人生意义以及艺术成就的深刻思考。人生如戏, 不演到最后, 谁也不知道自己将去往何处!

参考文献

[1]毕飞宇.青衣.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

上一篇:废琴,废琴白居易,废琴的意思,废琴赏析下一篇:学习优秀村官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