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系统

2024-04-21

机电系统(共8篇)

篇1:机电系统

通过对匝道的控制提高快速路的车流速度

一、检测器的选择

雷达测速器1个、减速带2条、LED显示屏1个、红绿灯1个、视频车辆检测器1个

二、检测器安装的位置

1、匝道检测器的安装

(1)在匝道入口处安装一个LED显示屏,用来通报匝道车辆进入快速路的畅通情况。

(2)在匝道与快速路交叉口的右侧位置安装视频车辆检测器,用来检测匝道车辆的排队长度。

(3)在距匝道出口12m、25m处分别安装车辆减速带,用来降低车辆的行驶速度,配合红绿灯对车辆车速的控制。

(4)在匝道与快速路交叉口上方安装一个红绿灯,用来控制匝道车辆的驶入情况。

2、快速路检测器的安装

(1)在距快速路与匝道交叉口100m处安装一个雷达检测器,用来检测通过车辆的行驶速度。

三、信息采集

1、通过雷达测速器,每五分钟测得快速路上车速的平均值V,输入电脑终端。

2、通过视频车辆检测器测得匝道上车辆的排队长度S,输入电脑终端。

四、控制方案

1、当测得的平均车速V>60km/h时,此时快速路上的车流畅通。那么匝道处的红绿灯一直亮绿灯,允许匝道车辆进入快速路。匝道入口处的LED显示屏显示字幕:该匝道畅通。这样对快速路的交通影响不大,也可缓解匝道上的交通压力。

2、当测得的平均车速40km/h

(2)测得的排队长度12

(3)测得的排队长度40

(4)测得的排队长度S>80m时,匝道处的红绿灯控制规律为

绿灯10s→红灯15s→绿灯10s→红灯15s,如此循环。

并且,匝道入口处的LED显示屏显示字幕:该匝道交通已瘫痪,请绕道通行。

3、当测得的平均车速V<40km/h时,此时快速路上的车流拥挤。

(1)测得的排队长度S≦12m时,匝道处的红绿灯一直亮绿灯;匝道入口处的LED显示屏显示字幕:快速路拥挤,请绕道通行。

(2)测得的排队长度1260m时,匝道处的红绿灯控制规律为

绿灯7s→红灯10s→绿灯7s→红灯10s,如此循环。

并且,匝道入口处的LED显示屏显示字幕:快速路拥挤,匝道交通瘫痪,请绕道通行。

篇2:机电系统

机运系统在两级公司和矿党政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安全示范矿井建设,以管理、装备、培训为工作重点,大力开展整章建制,完善标准,质量标准化,示范工程建设,系统建设完善,重大隐患治理活动。以机运系统能力核定,地面库房、厂房专项整治及治理达标为重点工作,大力开展亮点工程建设、系统建设。机运系统各项工作进展有序,循序展开,取得了较好成绩。

二、供电理方面:

1、以红头文件形式下发了春、秋两季电气预防性检查工作安排,并对检查项目进行一一落实考核。

2、五采区2#变电所已高达标治理完成,成为集团公司井下变电所的亮点工程。

3、金山沟风机房、变电所高标准投用。

4、对平峒6KV变电所617、618回路进行了调整,北区中央变带五采区1#变电所二回路高开进行了合并、更换,目前井上下双回路供电实现了分列运行,提高了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5、矿井双电源环供问题:积极与汾河公司、临汾供电工程公司联系,目前刘家垣站已改造完成,由于铺设时下1-4#杆塔下方有八趟10KV线路,线路只铺设完成,预计十月中旬可投用。

6、对电缆进行了高标准治理,治理效果井下电缆全部整挂一条线。

7、由于季节变化,井下潮湿比较严重为了保证矿井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降低事故发生率,组织相关人员对井下所有电器设备及各队组的防潮台帐进行了全面检查。

8、35KV站主变增容改造基建工程全部完工,十月中旬全部手续审批完毕后可投用。

9、井上、下电网监测、监控系统”现网线敷设以全部完工,十月十五日前可调试投用。

10、对井下各变电所进行系统调整实现机电下发供电系统要求一台高开带一台移变的供电系统。

二、机电运输管理方面:

1、修订完善了《机电管理制度》、《各机电工种岗位责任制》、《机电工种岗位危险源辨识》,并装订成册。

2、制定下发了《机电包机组管理责任制考核制度》、《关于开展机电质量标准化达标及示范工程建设活动的工作安排》、《矿井关键环节设备定期强制检修管理规定》、《示范主胶带输送机标准》、《示范主提升机房标准》、《示范井下人车站台标准》、《钢丝绳管理规定》、《关于开展机电运输隐患专项整治活动工作的安排》等文件。

3、抓好机电培训工作,一是开展好电钳工岗位练兵培训人人过关活动,培训合格率100%。

4、机电科加大了井下电气设备完好,防爆检查力度,并按标准进行评分考核。

5、机分车间分区检修,规类摆放、程序化作业,成为我矿地面亮点工程一次通达标验收条,受到集团公司领导高度赞扬。

6、北区站台架空线高标准治理投用。

7、顺利完成了金山沟风机安装投用工作,解决了原风机老化风叶不能调整问题,现风机运行良好。

8、对南北区煤库安装投用了三套电 动漏煤斗,实现了自动漏煤提了装车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9、对地面原煤系统104皮带机减速器进行了进口化改造,解决了104皮带独苗问题,实现了104皮带有备用有检修。

10、对21台电机车进行了完好治理,并对10台电机车进行了载波改造,已投用效果良好,对人车进行了全面检修,并进行喷漆防腐;

11、对地面原煤矸石山安装可视挡车器一套;

12、组织运输工区对矸石山翻矸架进行了更换,且使用效果良好。

13、根据山西焦煤、霍州煤电两级公司的有关文件精神及安排,我矿成立了核算领导组,并严格遵照《煤矿生产能力核定与管理指南》有关要求,对矿井机电系统进行认真调查、反复核算,依此完成了报告书。

14、根据矿统一安排开展各种工种“岗位描述手指口述”活动,机电科安排检查落实,并进行了详细分工,由科长牵头各负责人参加对机电系统电各单位的皮带司机、采煤机司机、刮板机司机、综掘机司机、绞车司机、电机车司机、配电工、维修工、主扇司机、矿灯发放工等工种进行“岗位描述手指口述”熟练程度检查。共检查 569人,截止9月25日以全部合格。

15、五采区水仓基建工程已全部完成,设备已入井,安装所需材

篇3:机电系统

1.1 数字式控制

数字化控制是一种对机电设备的直接控制模式,是强调计算机对生产的控制,系统组建的核心是计算机,此控制系统中首先对控制对象的情况进行采样,然后将其转化为数字量以便计算机进行分析,利用控制算法将控制指令利用数模转换装置变为模拟量,最后输入执行机构完成对生产的控制,达到系统设计的工作目标。系统也可将信息显示在终端或者打印出来。此类控制系统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控制直接、方便维护、抗干扰性强、控制精确等。其主要的问题是运行速度和内存容量限制,对于单机生产控制效果较好,不适应于复杂的动态化控制的需求。

1.2 定值控制系统

此系统也可作为监督控制,其将操作指导和数字控制系统相结合,形成一种较为高级的数字控制系统。定值控制与数字控制从根本上均是闭环控制模式。该系统生产过程中的闭环自动调节限于模拟调节装置或者利用计算机来完成。监督控制计算机对生产过程的工艺参数进行检测,并根据生产过程的模型计算出最佳的参数值,由模拟调节器或者数字计算机设定,使生产始终处在最佳工况下。同时还可通过在线分析修正现有的工况,实现最佳控制和自适应调整。但是其控制仍然属于集中模式,如果出现多条控制回路时极易出现风险集中的问题,将会大大降低系统的可靠性,这也是其被分散控制模式取代的原因。

1.3 分散控制系统

此种系统实际上就是分布式控制系统,目前的分布式控制系统主要有环形、总线形、多级式等。如典型的多级式控制系统,多级控制由分散过程控制、监督控制、生产管理控制等多个环节构成。

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本质就是利用计算机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监控、操作、管理、分散控制的网络化控制技术。其主要由计算机技术、信号采集处理、测量控制、通信网络、人机交互技术等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多级化控制系统。其具有较强的通用性、灵活性、控制完整、数据处理快捷、操控简单灵活等优势,形成了一种统一的规范化组建模式,可以适应生产过程中的复杂需求,是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与融合的成果。

1.4 现场总线系统

现场总线系统的核心技术就是总线技术,此技术是在20世纪末形成并趋于成熟的一种工控技术,借助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该系统将网络与管理的观念引入到工控领域。其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数字通信协议,是智能连接现场设备与控制系统的数字化、分散式、双向传输、多点分支的通信网络。更是一种控制技术、自动仪表、计算机网络的结合体,具有现场通信网络、设备互联、相互操作性、分散功能模块、开放式网络模式等优点。这些特点使其成为了新一代的自动化工业控制系统的代表模式。

2 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机电控制系统

随着传统机电控制系统的发展,其缺陷也不断暴露。互操作性能的提高成为了总线控制系统的发展屏障。因为不同的总线标准所针对的设备与技术具有局限性,因此要完全实现互操作十分困难。同时实现真正的分散性也是总线的局限性之一,不能真正实现完全分散控制。在此技术限制下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控制系统就应运而生。

2.1 基于互联网的控制系统组成

(1)远程控制系统。此系统的任务就是实现用户与现场设备的人机交互。其功能包括:显示设备的状态、输入控制指令、对参数和状态数据进行处理等。目前专业的工业控制计算机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同时利用网络技术让计算机远离生产现场,所以基于互联网的控制系统的控制终端主要由计算机构成。

(2)远程数据传输系统。数据的传输是实现远程控制的重要技术,控制系统的数据传输系统是控制信息传递的重要通道,其负责对各种控制数据进行传输,目的是将现场设备的状态及时传递到监控终端,让操作人员了解设备状态,并将控制指令输入生产设备,完成控制。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控制系统中的数据传输系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互联网。

(3)现场设备与执行系统。现场设备监控与执行系统是控制现场设备的重要系统,主要作用是由执行控制终端发出各种指令完成对系统的调控。同时也可采集设备的状态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形成数据信息传递给中央控制系统。现场监控系统的本质是基础计算机、现场控制、管理分析、数据处理的综合性机电控制系统,其主要特点是在数据输入与输出的环节上采用互联网完成通信。

2.2 互联网远程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

从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实现上来看,所有的远程机电控制系统都可以划分为3大组成模块,但是其控制方式却存在差异,具体控制方式如下:

(1)保持模式控制。随着设备本身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设备自身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控能力,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和系统鲁棒性能较强,此时远程控制仅仅负责对手控端发出控制命令,而设备自主调控完成指令,远程控制系统只对设备进行监控,在必要时才对设备进行调整。这就要求设备不断地向控制终端发出运行状态信息,控制端则使之保持对设备的监控状态。这样控制端与设备之间必须维持畅通的数据通讯连接,信息的传递允许一定的滞后,滞后的时间是指令时间、发送时间、反馈数据时间、系统初始化时间的总和。因为现场设备具有较强的智能化功能,可以处理来自现场的意外情况,防止事故的发展。在事故出现的时候可以及时的处置,或者暂停任务实施,等待控制终端的下一步指令。此种模式可以实现远程无人控制生产,或者危险环境的远程控制。

(2)完成模式控制。控制终端只是向受控设备发出控制指令,而设备自主对此指令进行执行,控制终端不对设备具体的实现过程加以控制,设备完成任务后便会形成信息向控制系统报告。设备的操控完全由本地装置完成,设备在本地操控人员监督下完成工作。

(3)完全控制模式。此种模式中设备的本地控制系统仅仅是设备执行机构,全部的操控都是由控制终端完成。这种方式设备的控制和执行系统是相互分离的,且在受控端对信号的反应速度要求很高,需要及时完成指令的执行,控制终端也可对现场的情况作出实时化反应,此时对通信线路的要求也就较高,该控制方式主要用于特殊行业。

(4)交互式控制。此种控制是本地操控人员和控制终端协同工作来完成机电系统控制的,在控制终端的指令下完成工作,由本地操控人员对设备进行控制与维护。在任务执行的过程中,系统可以及时地建立连接,进行设备与人员之间的信息交互,设备的状态信息可完成实时化采集。

3 传统控制技术在互联网远程控制系统中的作用

基于互联网络的远程控制技术与传统的控制系统相比就是在通信系统中引入了互联网作为传输的媒介。从具体的分析来看,基于互联网构成的远程控制系统如果忽视其互联网络这一通信模块,其远程控制与设备控制系统与以往的传统远程控制系统差别不大,可以说,传统的机电控制系统是远程受控系统和控制系统。要构成一个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机电控制系统,关键就是将现场机电控制系统与互联网结合起来,使之通过互联网与控制终端进行信息交互,这就可以避免以往利用总线控制所遇到的数据传输协议不容易统一的困难。在传统的机电控制系统发展中控制系统出现了结构性的改变,形成了新的网络集成是分布控制系统。采用全数字通信,具备了开放式、分布式、容易操控等等优势,形成了从测控设备到控制计算机的全数字化通信网络,已经具备了与数字网络连接并形成完整系统的基础。因此可以说,传统的远程控制系统是互联网远程控制系统的基础。而且一些传统的机电控制理论除了应用在现场机电控制系统外,也在解决数据网络传输中产生的延时、失真等问题上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4 结语

通过对传统远程控制系统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机电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实现。其控制方式从本质上是利用互联网为媒介实现终端控制系统与受控系统的互联,从而提高系统的数据传输与拓展能力,为远程机电控制系统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赵奇平,李富昌,陈汉汛.现代机电远程控制技术[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6(6)

[2]王同苍,朱善安.基于网络的机电控制实验系统[J].机电工程, 2007(3)

[3]夏克桥.浅谈网络技术在机电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4)

[4]高文宇.基于Internet的远程控制系统[J].微计算机信息,2008 (10)

篇4:探析机电系统建模方式

关键词:机电系统;建模方式;理论建模法;实验建模法

引言

机电系统是一个高度的一体化的系统,此系统的设计概念与研究的思想最早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由日本所率先提出的。并且在经过了几十年的技术发展和理论研究之后,机电系统工作现阶段已经趋于完善和成熟,其中的相关技术手段,常见的液压、电子、气动、机械设备以及控制系统、热元件等等,已经逐步的发展成熟,并且与其他领域的科学技术相互结合起来,不仅拓宽了机电系统技术发展的层面和范围,同时也促进了技术工艺的进一步前进。为了在实践的操作之中更进一步的促进机电系统往快速、平稳以及准确等方向发展,提升控制的精准度,还需要通过建模来实现。模型的建立是机电系统之中物理对象和实体对象的模型建立,将对象的输出和输入变化作为一种客观的规律进行描述,最终促进管理的革新。

1 机电系统建模的概念和重要性分析

明确机电系统建模的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的内容,对于后续工作的开展有着巨大的意义和价值。首先,在机电系统建立相关的模型,可以帮助分析层面的深入,通过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明确机电系统的内在联系,同时运用合理的假设,将一些已知的定律、定理以及原则等建立起来,形成科学化的机电系统模型,同时将输入输出的相关信息加入进去,对模型起到完善的作用。不同的机电系统建模方式有着各自的特点,并且应用的场合也有所不同。而随着最近的几年之中计算机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也使得机电系统建模工作有了巨大的进步,尤其是在模型的模拟分析以及基于计算机的模型计算等方面,与传统的技术相比提升较大。通过对机电系统模型的建立,可以实现对系统的正确的、稳定的、可靠的控制。

在机电系统之中主要的建模方式有实验建模法、理论建模法以及虚拟样机建模法,深入的对各种方式的理论和应用进行分析,将是逐步的开展各项研究工作的要点所在,同时,明确各种建模方式的优缺点,也有助于在实践的机电系统操作之中选择最为恰当的工作方式,促进技术的不断改进。

2 机电系统建模方式综述分析

根据上文针对机电系统建模的意义、概念以及重要性进行细致的分析,可以对现代化的机电系统操作之中建模工作的必要性有着全新的了解。下文将针对机电系统建模的几种技术方式进行研究,明确各种建模方式的适用场合和各自的特征,为后期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

2.1 理论建模法

首先是理论建模法。而按照发展时间来进行分析,还可以将理论建模法划分成为自动建模法、通用性建模法以及理论分析建模法等多种技术方案。在通用理论建模法之中,涉及到的学科较多,并且都是属于交叉性的科学项目研究,所以往往在实践的操作之中需要对多个领域的研究内容和科学进行细致的分析,这样的现状也是增加了技术操作的难度。随着最近几年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人们通过对连结法、方块图建模技术、矩阵建模法以及系统图法等方式进行运用,借助计算机技术,可以更好的开展理论建模法的研究工作。在矩阵建模方式之中,主要是通过适合于直串的结构进行分析,并且将其组成双网式的系统结构,但是由于模型的边界条件和情况非常的复杂和繁琐,再加上建模的方式不规则,进而导致难以找到合理的、相互匹配的网络表达方程。在矩阵建模方式之中,基本的技术原理是首先对机械的移动情况进行研究,同时结合电气网络、机械的旋转以及设备的接口等等设置情况,将机电系统分为几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对其中的元件进行细致的划分,并且最终通过一定的定律或者是方程对输入输出的关系矩阵进行表达和描述,得到相应的数学模型。而在连结建模技术之中,则是将单元之间的相互连接以及基本单元的特征等进行分开式的分析,这样的建模方式不仅更加简便易行,而且有助于计算的简化。在现代化的连结建模技术之中,还加入了流变量的矩阵以及位移描述情况,使得技术的表达和方程的描述更加清晰,确保监理模型的直观性。

2.2 实验建模法

实验建模法主要是通过对输入信号以及仪器设备的不同来进行划分,主要的有系统扫频分析法以及系统参数估计法。在机电系统的系统扫频参数分析法之中,主要的工作方向是结合实际的情况,将所研究的机电设备的系统参数进行分析,并且输入一组频率不相同的激励性的信号,常见的有正弦信号等等,然后使用频谱分析仪器设备将所分析和检测到的系统的输出情况和相关的数据进行表达,运用频谱函数对对应的模型进行描述,最终确定得出模型。而系统扫频分析技术方式的相关理论和研究的思路与上述基本一致,其不同的部位就在于此项技术方案是针对系统之中所输入的信号进行分析,而其所输入的信号是白噪声信号或者是连续的频率信号,根据仪器来测试得出最终的曲线属性,得出函数的表达方式。

2.3 虚拟样机建模法

虚拟样机建模是一种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一种数学模型求解方法,其原理与试验建模法类似,它可以在实际系统未生产制造前就能较为准确地估计出实际系统的数学模型。目前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机械系统的建模,特别是复杂的机械系统。该建模的基木思路是:首先通过三维CAD软件建立被研究系统机械部分的实体模型,即虚拟样机(它主要包括CAD零件建模、零件装配体建模和安装负载建模等部分。其中关键技术就是装配体建模,它包括零件结合面的刚度、摩擦阻尼和装配偏差的构成及其机械安装中各个约束的模拟),而后利用ADAMS/ Vibration模态分析模块,通过加载连续的激励信号(如正弦信号)或白噪声信号等,在样机的输出端生成最终的频率响应曲线对应的模块中输出,通过曲线拟合反推出虚拟样机的函数来将相对应的模型进行表达,并且达到对系统运行和管理进行优化的目的效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机电系统之中几种基本的建模方式和建模的理论进行全面的分析,从实际的角度针对各种建模方式之间的不同之处、相应的特征以及建模过程的思想理论进行概述,旨在更进一步的促进现代化的机电系统工作进步,促进建模工作的不断发展。在今后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之中,模型的建立以及内部函数参数关系的表达将是机电系统工作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并且对系统设备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有着巨大的价值和意义,所以需要明確机电系统建模工作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并且不断的通过新型的技术手段对此项领域之中相关的研究工作进行改进,最终提升系统设备工作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何超.浅议现代化的机电系统建模方法设计基本思路[J].工业技术设计资讯,2011.9:66-67

[2] 张强.试论机电一体化设计当中的机电系统建模方法初步实现[J].计算机辅助设计,2011.3:55-58

[3] 曹冬冬.浅议功能性的机电一体化设计当中的机电系统建模方法[J].计算机科学技术资讯,2012.4:78-92

[4] 吴圆顺. 机电系统建模方法技术提升探究[J].现代工业设计,2012.1

[5] 刘猛. 机电系统建模方法以及技术提升的意义浅析[J].工业建设资讯,

2012.

篇5:机电系统内业资料

1、设计:采区供电设计、采掘供电设计、固定设施供电设计、临时性用电设计。机械设备、设施改造及系统设计

2、机电设备说明书及相应证书(MA、防爆合格证)

3、机电设备履历(技术参数、运行履历)、相应历次检修工程的措施、写实

4、电缆资料的归档(MA、阻燃、性能测试、投入前试验)

5、小型电气设备资料归档

6、供电系统及固定设备定期试验及定期检修报告归档

7、机电设备年度大修理、检修计划及落实完成情况、安全措施资金使用情况归档

8、新投入使用的机电设备试验报告、淘汰设备及工艺落实情况归档

9、各种图纸资料的归档(井上下供电系统图、井下电气设备布置图、地面供电系统线路布置图、四大机械设备布置平面图及相应机械原理图册、各种设施图纸资料)

10、入井机电设备台账与井下电气设备布置图及其他设备布置图对应性

11、机电系统人员培训计划及落实情况

12、矿井供电系统供电能力核算、四大机械能力核算资料归档

13、机电系统各种规程(含工种操作规程)、措施、管理制度归档

14、机电设备管理台账、电缆管理台账等归档

15、历次机电事故讨论报告归档

16、历次机电系统例会会议记录

17、历次系统调整说明及论证资料

18、上级文件归档

19、隐患排查及整改结果资料归档

20、机电系统隐蔽至灾因素的调查及治理结果资料归档

21、配电系统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书

22、固定设备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书

23、机电系统事故预防措施及处理预案。

篇6:机电系统[小编推荐]

组成机电系统的四大部分:

1、机械部分—本体

2、执行装置—能量转换装置, 将电能等能量转换为机械能,驱动机械部分运动。

3、检测装置—传感器,对输出端的机械运动进行测量、监控、反馈。

4、控制装置—“大脑”,对控制信息和传感器的反馈信息等进行处理。机电控制技术主要解决机电系统的控制问题,研究机电系统工程中控制部分的工程实现方法

(a)原来由机械实现动作的装置, 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实现动作的装置

(b)原来由人来判断决定动作的装置,无人操作的装置

(c)按照人编制的程序来实现灵活动作的装置

机电控制技术根据控制目标分为:逻辑控制 运动控制

逻辑控制:将开关控制电路按照一定方式或者次序组合起来,以实现某种控制作用。以时间为控制条件的时间顺序逻辑控制;以行程为控制条件的行程顺序逻辑控制。

运动控制:以电机及其传动机构为控制对象,通过控制器和驱动装置,对机电系统的速度、加速度(转矩)、位置等运动量进行控制,以满足功能和性能的要求。

机电控制系统的特点

1、体积小、重量轻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IC)技术、液晶技术„

2、速度快、精度高

大规模集成电路(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

3、可靠性高

激光、电磁技术等的发展带动了传感器、控制技术„

4、柔性好

软件控制---数控机床、机器人„

指令指针IP:IP用于存放下一条将要执行指令的地址。它具有自动加1的功能,从而使得计算机可以自动地执行程序。

段寄存器:用来存放段地址的寄存器。8086CPU有4个段寄存器用来存放段地址,它们是代码段寄存器CS、堆栈段寄存器SS、数据段寄存器DS和附加段寄存器ES。

参加操作的数据在内存中,这时指令中的操作数包含着寻找参加操作的数据所在内存地址的信息。

寻址方式就是寻找参加操作的数据的偏移地址的方式。

操作的数据的物理地址(PA)=段地址×16+偏移地址。

计机系统的核心是微处理器,它是计算机系统的控制和运算中心,通常称为CPU 总线接口单元(BIU):负责从存储器或外部设备中读取指令和读/写数据,即完成总线操作

执行单元(EU):负责执行指令

机器指令:它是计算机能识别的一组二进制代码,用于指出计算机所要进行的操作以及操作对象,是在设计CPU时,就已确定的编码。

汇编语句:采用符号代替二进制代码。一条汇编语言对应一条机器指令。高级语言:接近于人类自然语言的语法

习惯,与计算机硬件无关,易被用户掌握和使用。

参加操作的数据在内存中,这时指令中的操作数包含着寻找参加操作的数据所在内存地址的信息。

寻址方式就是寻找参加操作的数据的偏移地址的方式。

操作的数据的物理地址(PA)=段地址×16+偏移地址。

为什么计算机需要不同类型的存储器呢?

高速缓存特点:存取速度和CPU相匹配,容量很小,一般集成在CPU内部,价格高。

内存特点:存取速度快,容量小,CPU可直接访问,价格较低。包括前面我们讲过的BIOS、内存条。

外存特点:存取速度慢,容量大,存储的内容需调入内存后CPU才能访问,价格低。

内存储器有两种基本操作:读和写。

读操作是从内存储器中读出信息,不改变存储单元中的内容。

写操作是把信息写入内存储器,新写入的内容将覆盖原有的内容。

RAM的特点是既可读,也可写,断电后数据就会丢失。

ROM的特点是只能读,不能写,断电后数据不会丢失。

存储芯片的容量是有限的,为满足计算机系统对存储容量的需求,往往需要将多个存储芯片进行组合,这种组合就称为存储器的扩展。

存储器的扩展包括位扩展、字扩展和字位扩展三种。

存储器芯片中存储单元的总数称为存储芯片的存储容量。存储容量可用“存储单元个数×每存储单元的位数”来表示

当存储芯片字长不能满足系统要求时,就需要进行位扩展,以满足字长的要求。位扩展的电路连接方法是:

①将每个存储芯片的地址线和控制线同名端全部接在一起

②将它们的数据线分别引出连接至数据总线的不同位上。

当单个存储芯片存储单元数目不能满足要求时,需要进行字扩展,增加存储单元的数目。

字扩展的电路连接方法是:

①将每个芯片的地址信号、数据信号和读/写信号等控制信号线同名端全部接在一起。

②将选片端分别引出到地址译码器的不同输出端,即用片选信号来区别各个芯片的地址。

存储器容量的扩展可以分为3步:

第一,选择合适的芯片;

第二,根据要求将芯片“多片并连”进行位扩展,设计出满足字长要求的存储模块;

第三,将多组串联,对存储模块进行字扩展,构成符合容量要求的存储器系统。

I/O接口电路:介于主机与外设间的之间,把微处理器有和存储器组成的基本系统与外部设备连接起来,是微处理器与外部设备信息交换的桥梁。

数据缓冲:实现高速CPU与慢速外部设备的速度匹配。

信号转换: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

中断控制:CPU与外部设备并行工作和故障自动处理。

定时计数:实现系统定时和外部事件计数及控制。

DAM传送:实现存储器与I/O设备之间直接交换信息。

1)I/O端口的统一编址

统一编址方式也称为存储器映象I/O寻址方式,该寻址方式是将每一个I/O端口作为存储器的一个单元看待,即每一个端口占一个存储单元地址,存储器和I/O共处统一的地址空间。I/O接口的独立编址

独立编址方式,就是将存储器和I/O端口建立两个完全独立的地址空间。CPU使用专门的控制信号来区分是对存储器访问还是对I/O端口进行访问。这些控制信号的产生,是由指令来控制。CPU与外设之间传输数据的控制方式通常有3种:

查询方式:通过程序查询相应设备的状态。若状态不符合,则CPU不进行输入/输出操作,需要等待;当状态信号符合要求时,CPU才进行相应的输入/输出操作。

中断方式:外设通过接口电路向CPU发出中断请求。CPU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暂停执行当前正在执行的主程序,转入执行相应的能进行输入/输出操作的子程序(中断服务子程序)。待输入/输出操作执行完毕后,CPU即返回继续执行原来被中断的主程序。

DMA方式 : DMA数据传送,它是在内存的不同区域之间,或者在内存与外设端口之间直接进行数据传送,而不经过CPU中转的、由硬件直接控制一种数据传送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数据的传送速度。增加专门的硬件控制电路,称为DMA控制器。

计算机的串行通信是通过串行接口来实现的,串行通信是数据一位一位地顺序传送。在计算机与外部设备及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一般都是串行方式。串行接口是计算机应用系统的通用接口。

并行数据传递需要多根数据线和控制线,而串行数据通信只要一根传送线,将数据逐位顺序传送,这样降低了成本,当然,数据传送速度也大大降低。

由于串行通信中,信息传输只占用一根通信线,这根线既作数据线又作联络线,即这根传输线上既要传输数据信息,又传递联络信息,这是串行通信的特点。

在串行通信中引出了一系列的约定和概念:

①双方约定以何种速率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②约定采用何种数据格式,如果包含控制信息,其定义是什么;

③接收方如何得知一批数据的开始和结束;

④接收方如何从位流中正确地采样到位数据;

⑤接收方如何判断收到数据的正确性;

⑥收发出错时如何处理。

1、传输模式

在串行通信中,按照同一时刻数据流的方向可分为3种基本传送模式:

单工传送:单工传送方式:在传输线路上只允许数据按照一个固定的方向传送。A为发送器,B为接收器。

半双工传送:半双工传送方式:只有1根数据线传送数据信号,要求通讯双方的发送和接收由电子开关切换。由于只有一条信道,所以数据不能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送。

全双工传送:全双工传送方式: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分别由两根不同的传输线传输,通信双方都能在同一时刻进行发送和接收操作。

同步通信要求发送与接收设备使用同一时钟。信息格式:一帧同步信息包括由固定长度(如200个)的字符组成的一个数据块,在数据块的前面置有1~2个同步字符,最后是错误校验字符。异步通信是以字符为单位进行传输。其传输字符格式为帧格式,例如用ASCII编码,字符为7位加1个奇偶校验位,一个起始位,以及一个停止位,共10位。传送D字符的ASCII码波形0010001

3、传送速率

传送速率:是指每秒钟传送的二进制位数,也称为波特率。

发送时钟和接收时钟的频率和波特率之间有如下关系:

发送/接收时钟频率=M×波持率 M叫做波特率系数或波特率因子。

可根据传送的波特率来确定发送时钟和接收时钟的频率。

数据接收时钟频率是数据传输频率的16倍正确识别起始位,防止因干扰引起的误识别

波特率发生控制电路

由波特率发生器、分频系数寄存器组成。

8250对1.8432MHz的输入时钟进行分频,产生所要的发送器和接收器时钟信号。

分频系数在初始化时分两次写入除数寄存器的高8位和低8位,分频系数可由下式算出:

除数=1843200÷(波特率×16)内部寄存器分为三组:

数据传输:发送保持寄存器和接收缓冲寄存器。

工作方式、参数设置:通信线控制寄存器、除数寄存器、MODEM控制寄存器和中断允许寄存器。

状态寄存器:通信线状态寄存器、MODEM状态寄存器和中断识别寄存器。并行数据传送是微机系统最基本的信息交换方式,是以计算机的字长(如8位、16位、32位、64位)为单位,一次传送一个字长的数据。

并行传送速率比串行传送快,适合于微机内部、外设与微机之间近距离、大量和快速的信息交换,但引线多、且线间电容会引起串扰,不适合用于远距离传送。

8255A方式选择有三种基本工作方式:

方式0——基本的输入输出方式

方式1——选通的输入输出方式

方式2——双向传输方式 只有端口A能工作在方式2。

归为同一组的两端口可分别工作在输入和输出方式。

在方式0,两个8位端口(A口和B口)和两个4位端口(C口)的任何一个都可作为输入或输出端口,无需设置专用的应答线。在这种方式下,输出端口具有锁存功能,输入端口具有缓冲功能。在方式1,端口A、B为数据传送口,均可设定为数据输入口或输出口。端口C的某些位作为控制信号,配合A口和B口进行数据的输入和输出。方式1常用于查询或中断方式传送数据。C口的某些位作为控制和状态时,随A口或B口输入和输出工作状态不同,各位的定义也不同。

方式2只适用于端口A,端口A工作于方式2时,可与CPU进行双向数据传送,即端口A的8位数据线既可输出数据给外设,也可从外设输入数据。

计算机系统的数据传送方式有两种:串行数据传送,,并行数据传送 D/A转换及其接口技术 D/A转换器:指将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的电路。数字量输入的位数有8位、12位和16位,输出的模拟量有电流和

电压。直流电机

右手定则:伸开右手,使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与手掌在同一平面内;让磁感线从手心进入,并使拇指指向导线运动方向,这时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

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伸开左手,使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与手掌在同一平面内;让磁感线从掌心进入,并使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这时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使四指弯曲与电流方向一致,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直流电动机是指能将直流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直流电动机)的旋转电机。它是能实现直流电能和机械能转换的电机。

硅钢片,英文名称是silicon steel sheets,它是一种含碳极低的硅铁软磁合金,一般含硅量为0.5~4.5%。加入硅可提高铁的电阻率和最大磁导率,降低矫顽力、铁芯损耗(铁损)和磁时效。

电机的定子主要用来产生磁场,磁场可由线圈绕组或永磁体产生。

电动机旋转部分是转子(俗称电枢),转子安装在两个磁极之间。为增强两磁极间的磁通密度,转子铁芯(电枢铁芯)由导磁良好的硅钢片叠成,电机的导线框嵌放在转子铁芯的槽内 直流电动机按定子励磁绕组的励磁方式不同可分为四类:

1、他励电动机:励磁绕组由外加电源单独供电,励磁电流的大小与电枢两端电压或电枢电流的大小无关。

2、并励电动机:励磁绕组与电枢绕组并联连接,由外部电源一起供电。

3.串励电动机:励磁绕组与电枢绕组串联连接,由外部电源一起供电。

4.复励电动机:励磁绕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与电枢绕组并联连接,另一部分与电枢绕组串联连接。

三相交流电由A、B、C三相组成,按每个交流周期360度算,每相间距120度,下面是三相交流电波形图,黄色为A相波形,绿色为B相波形,红色为C相波形,我国使用的三相交流电频率是50赫兹。

交流电动机是指能将交流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旋转电机。交流电机与直流电机相比,由于没有换向器,因此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比较牢固,容易做成高转速、高电压、大电流、大容量的电机。特种电机

1.步进电动机称为脉冲电动机,是机电系统中的一种执行元件。其作用是将脉冲电信号转换为角位移或直线位移 ♠ 控制输入给步进电机的脉冲数目可以控制步进电机的角位移

♠ 控制输入给步进电机的脉冲的频率可以控制步进电机的转速

♠ 控制步进电机定子绕组的通电顺序可以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

方向

2.超声波电动机是 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微型驱动电机,它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与传统电机完全不同,没有绕组和磁路,不以电磁相互作用来传递能量,而是基于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

应(即电致伸缩效应),利用超声波振动来实现机电能量转换。由于这种新型电机的工作频率一般在20kHz以上,所以称为超声波电机。

工作原理:当给压电陶瓷施加一定方向的电压时,各部分产生的应变方向相反(在正电压作用下,+的部分伸长,-的部分压缩),+、-部分交替相接。在交流电压的作用下,压电陶瓷就会沿圆周方向产生交替的伸缩变形,定子弹性体的上下运动产生驻波。此外,由于重叠在一起的两片压电陶瓷的相位差为,所以,在形成驻波的同时也会在水平方向形成行波。这样,在驻波和行波的合成波的作用下,使定子作椭圆运动轨迹的振动。这样,装在定子上的转子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就会产生旋转。同样也有直线运动的超声波电机。电器控制技术

电器就是广义的电气设备。在工业意义上,电器是指能根据特定的信号和要求,自动或手动地接通或断开电路,断续或连续地改变电路参数,实现对电路或非电对象的切换、控制、保护、检测、变换和调节用的电气设备。第十二讲 PLC控制技术

一、可编程控制器(PLC)结构与基本原理

第十三讲 直流调速系统(1)

晶闸管是一种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属于可控制的硅整流元件,又称为可控硅。是由四层半导体构成,单晶硅薄片P1,N1,P2,N2叠成,形成三个PN结。

当晶闸管的阳极与阴极之间加反向电压,不论控制极的信号如何,晶闸管不会导通。当晶闸管的阳极与阴极之间加正向电压,若控制极与阴极之间加正向电压,晶闸管导通。并且晶闸管一旦导通,只要阳极与阴极之间维持正向电压,晶闸管就会维持导通。

1、电阻性负载

2、电感性感负载

电感负载的特点:电感具有储能作用,当电感中流过的电流变化时,电感两端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变化。由于电感对电流变化有抗拒作用,使得流过电感的电流不发生突变。

当负载增加时,电动机转速n下降,测速发电机Utg减小,Un按分压关系成比例减小,由于速度给定电压没有改变,所以增大,放大器输出Uct增大,它使晶闸管整流器控制角减小(导通角增大),使晶闸管整流电压Ud增加,电动机转速回升到接近原来的设定转速值。

当负载减少时,电动机转速n上升,测速发电机Utg加大,Un按分压关系成比例增加,由于速度给定电压没有改变,所以减小,放大器输出Uct减小,它使晶闸管整流器控制角增大(导通角减小),使晶闸管整流电压Ud减少,电动机转速降低到接近原来的设定转速值。

篇7:机电运输系统汇报材料

**煤矿

****日

机电运输系统汇报材料

尊敬的上级领导:

大家上午好!首先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就我矿机电运输系统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矿井概况

矿井位于**县**乡境内。1970年动工兴建,后经历次改扩建,并于2014年4月通过**万吨/年技改验收。

二、机电运输系统简介

(一)提升运输系统

辅助运输系统:矿井现有-**m、-**m、-**m三个开采水平。斜巷提升系统为四级提升,分别是**井、**暗斜井、**一坡、**二坡。主要担负出矸及设备材料等辅助提升任务。

主煤流运输系统:我矿主煤流系统共有六条胶带输送机。其中三条钢丝绳芯强力胶带输送机,分别是**井胶带输送机、**一部胶带输送机、**三部胶带输送机。三条PVG普通胶带输送机,分别是**暗斜胶带输送机、**运输巷胶带输送机、**二部胶带输送机。

(二)架空人车运输系统

地面至井下共安装有四部架空人车。分别是**、**暗斜井、**一坡、**二坡,各项保护装置齐全可靠。

(三)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斜井、**斜井进风,**风井回风。**风井安装2台FBCDZ-№30型对旋轴流式通风机,一用一备。通风机采用高压变频调速装置。矿井设有可靠的反风系统,能及时进行全矿井反风,风机采用电机直接反转反风。

(四)供电系统

矿井为双回路供电方式。两回35kV电源分别引自**矿区110kV**变电站35kV不同母线段。

**35kV变电站分别以6kV电压双回路电缆向工业场地内**斜井胶带机、**斜井绞车、**变电所等地面高压负荷供电。

以6kV电压四回路电缆向井下负荷供电,目前已具备环形供电条件。

(五)压风系统

矿井地面空压机房设在工业广场内。压风机房共安装4台空压机,分别为41.8m3空压机2台和22.5m3空压机2台。正常情况下,运转一台41.8m3压风机即可满足井下生产需要。

(六)排水系统

矿井排水系统为一级排水。矿井正常涌水量**m3/h,最大涌水量**m3/h。

在-**m水平建立主排水泵房,建有内外环形水仓,水仓总容量为**m3,将矿井涌水沿**风井井筒排到地面。排水泵房内安装MD150-100×8型多级离心耐磨泵3台、MD155-67×11型多

级离心耐磨泵2台,两用,两备,一检修。配套电功率560kW。排水管为φ245mm无缝钢管两趟,一趟工作,一趟备用。

(七)采掘系统

**综采工作面采用走向长臂综采放顶煤采煤法,回采工作面上、下巷均沿煤层底板布置。工作面安装MG160/375-WD1型电牵引采煤机,采用ZF2400/16/24型液压支架。上、下巷辅助运输均采用JWB-55J型无极绳绞车运输。

**工作面上、下巷采用综掘机掘进。上巷安装EBZ-100型综掘机,下巷安装EBZ-75型综掘机。15采区煤柱工作面上、下巷辅助运输均采用无极绳绞车运输。

(八)瓦斯抽采利用

矿井在工业广场南部建有瓦斯抽放泵站和瓦斯发电站。瓦斯发电站安装4台500kW低浓度瓦斯发电机组,井下抽出的瓦斯全部用于电厂发电。

(九)供暖系统

地面锅炉房安装两台4t链条锅炉和一台6t循环硫化床锅炉。冬季采暖期运行一台6t锅炉和一台4t锅炉,非采暖期运行一台4t锅炉。在主、副井井口各安装两台热风机组,担负井筒防冻任务。锅炉设备满足矿井生产和生活供暖需要。

三、**年主要机电运输工作回顾

(一)关注重点工作,夯实机电工作基础。

一是矿井实现入井四回路及井下环网建设,为提高供电系

统的可靠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把**m主排水泵房五台效率低下的自动平衡泵更换完毕,彻底解决了矿井排水系统能力不足的问题;三是重新安装了**提升机,给矿井的提升系统提供了安全保障;四是脚踏实地的开展矿井防爆专项整治活动,杜绝了设备失爆。

(二)紧盯难点管理,提升矿井机电形象。

一是参与工程设计,关注工程施工,加强工程验收,保证设备的安装、检修、运行有合理的空间,从源头上杜绝先天性不足问题的出现;二是抓住关键线路和重点环节,每月开展一到二项亮点工程;三是对重复性隐患、共性问题等定期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确保系统动态达标。

(三)优化管理内容,提高工作效率。

一是把**队由副队长分区域管理改为分系统管理,由片状管理优化为线状管理,做到人尽其才,扬长避短,人员、设备有机统一;二是划清责任,制定标准,把更多应由其他相关区队承担的设备运行责任,从机运队剥离出去,做到检修和运行相得益彰;三是从机电施工措施入手,突出设备施工质量标准及验收环节,确保设备、设施安装一次到位,杜绝返工。

(四)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实现减人增效。

一是**m主排水泵房进行了水泵更换和水仓清挖;二是**掘进工作面上、下巷运输设备实行集中控制,每小班缩减司机4个人;三是综采、综掘等大型设备自主检修,减少设备返厂检修

费用;四是加强设备租赁,盘活闲置资产。

(五)吸取事故教训,开展自我排查

学习了**煤业**矿**停电事故通报后,我矿于10月3日-4日组织开展了供电系统专项排查,共查出问题6条,已全部按五定原则整改完成。保障了我矿的供电系统安全可靠。

(六)**年**机电运输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根据**号文件要求,对我矿机电运输制度、考核机制、四项制度等进行了修订完善;采掘头面全部实行了“两化”管理;每月定期开展防爆三大保护、架空人车、主提升系统安全评价工作;9月底主通风机实现了不停机倒台;井下局部风机均实现了“双三专”供电;全面实现了井下人员运输机械化,保证了员工只走上下巷;主要斜巷消灭了调度绞车;矿井全面实现采掘机械化,岩巷掘进准备实施岩巷作业线。

(七)机电运输工作存在的不足

个别制度存在不完善现象;个别员工文化素质较低,对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等接纳困难,人员业务技能培训有待加强;矿井自动化程度低,有待提高。

四、强化环保意识,推进节能减排。

一是对地面斜管沉淀池进行升级改造,提高矿井污水处理能力;二是组织技术攻关,对井下局部通风机、地面选煤系统进行降噪处理,效果明显,噪音有100分贝左右降至75分贝左右,为职工创造了舒适的作业环境。

五、上级查出隐患处理情况

**年**全年对**矿检查5次,共查出一般隐患31条,已全部按五定原则整改完成。

六、**年主要工作计划

(一)抓大隐患于先行,防大事故于未然

一是要对**井驱动电控装置进行升级改造,提高保障生产所需要的能力;二是对**井提升机轴瓦进行更换,为矿井岩巷作业线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完善-445m主排水泵房主要设备,进一步提高矿井排水能力;四是要优化矿井第三部、第四部架空人车,提高架空人车安全系数。

(二)抓实机电两化管理,确保精细化管理上台阶

一是要提高**工作面、**备用工作面运输线路施工标准,变迎检为展现;二是亮化**井车房、**车房、第三部、第四部架空人车沿线等主要设备硐室、关键线路,提升矿井形象;三是延伸管理触角,加强与生产、通风、安检等部门的沟通,参与技术设计、方案制定等相关工作,继续给机电管理做好先锋官;四是要深化“123”机电管理模式,规范人员操作行为,降低重复隐患出现频次。

(三)实施创新驱动,提高生产效率

一是提高矿井机械化程度。加快实施岩巷作业线,应用液压钻车代替人工打眼、履带式挖掘装载机、皮带运输等先进设备工艺,实现**矿采、掘、开全面机械化;二是提高矿井自动化程度。

用皮带机代替绞车提升,升级改造地面排矸系统,并实现集控,井下四部架空人车全部实现无人值守,在-**m车场安装弯道推车机,达到减人提效的目的;三是提高矿井信息化程度。-**m主泵房变电所、地面压风机、地面灯房等实现在调度室操作并监控。

(四)优化管理机制,着力降本增效

一是要进一步梳理管理制度,强化机电管理体制,规范技术管理程序,强化制度管理出效益;二是要突出层级管理模式,强化机电管理责任,提高机电专业的执行力;三是强化考核排水系统、检修环节避峰就谷实施情况,减少大马拉小车或拉空车现象,提高电能利用率。

目前,我矿机电运输系统建设完善,机电设施运转正常,欢迎各位领导检查指导,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煤矿

篇8:机电一体化系统简析

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结构组成

机电一体化系统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 综合运用机械、微电子、计算机、传感测控、接口、信息转换及软件编程等多种技术, 将机械装置、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总称, 它具有自动化、智能化和多功能的特性, 机电一体化产品由以下5部分组成。

1.1 机械系统

机械系统主要包括机身、机械传动和联接等机械部分, 是实现产品功能的基础, 因此在结构、材料、几何尺寸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满足机电一体化产品高效、多功能、稳定可靠、节能和轻巧等多种要求。

1.2 动力系统

动力系统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提供动力和能量, 用于驱动执行机构工作完成预定的主功能, 动力系统主要包括电动、液压、气动等各种类型的传动装置。

1.3 传感与检测系统

传感器用于将机电一体化产品所需的各种参数转换成可以测定的物理量, 同时利用检测系统对这些物理量进行测定, 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提供运行控制所需的各种信息。它是实现自动控制、自动调节的关键环节, 其功能越强, 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就越高。传感与检测系统一般由测量仪器或仪表组成, 要求其具有体积小、便于安装、精度高、灵敏度高、精确度高和抗干扰等特点。

1.4 信息处理及控制系统

信息处理及控制系统主要是由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和接口部分组成, 用于接收传感与检测系统反馈的各种信息, 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 来实现相应的控制功能。为了与计算机进行数据通信, 数据格式及接口均采用同一标准。

1.5 执行机构

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种类和作业对象不同, 执行机构存在较大差异。执行机构通常采用机械、液压、气动等机构, 它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完成要求的动作, 从而实现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主功能。执行机构是产品主功能的直接执行机构, 其性能好坏直接决定产品的性能, 因而是机电一体化产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上述5个组成部分在工作中相互协调, 共同实现相应的功能。在结构上通过各种接口及其相应的软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从而构成一个内部匹配合理、外部效能最佳的完整产品。

2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是由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个学科综合在一起, 它的发展带动了其它相关技术的发展。根据国内外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现状和新技术的发展, 机电一体化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 智能化

智能化是机电一体化产品与传统机械产品的主要功能区别之一, 也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重点方向。计算机处理器运算速度的逐步提高和信息传感技术的集成, 极大地推动着机电一体化产品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机电一体化产品可以模拟人类智能,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进行简单的判断、决策能力, 从而在一不定期程度上取代了人的部分劳动, 机器人及数控机床就是智能化应用的明显例子。

2) 系统化

机电一体化系统可以将多项功能的控制和管理进行多种组合, 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并且其产品的通信功能大大加强, 未来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更加注重人机对话功能, 将人类的智慧融入产品当中, 从而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3) 微型化

所谓微型化就是使机电一体化产品变得体积更小、运动更加灵活, 可以进行更加细微的操作, 因此在系医学、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微型化的发展瓶颈在于如何实现机械技术微型化, 当前微型化产品的加工一般采用超精密技术, 包括光刻技术和蚀刻技术。

4) 模块化

模块化发展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一个发展趋势, 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当前各类机电产品种类繁杂、形态各异, 如何使这类产品具有较强的通用性、互换性、易延展性, 这给科技人员提出了一个较难的课题。只有通过制订一系列标准规范, 尤其是在各类接口方面进行规范, 才能实现产品软件、硬件的互换性、通用性, 为模块化工作奠定的基础。机电一体化产品生产厂家都可以利用这些模块化的产品部件开发新产品, 避免浪费重复开发的资源,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 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5) 网络化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机电一体化带来重大影响, 使其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 各种远程监控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远程论断、远程控制、远程协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极大的方便。

6) 绿色化

众所周知, 绿色产品给我们带来的是健康和希望, 绿色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全世界都在为产品的绿色化、环境的绿色化而努力,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也必然是一种发展趋势, 如果减少机电一体化产品生产制造、使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是这类产品研发的一个课题。

综上所述, 机电一体化产品是多种学科技术的综合, 是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它给机械工业的发展带来了质的飞跃,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未来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一定能在多个领域为机械工业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是未来机械工业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重要技术。

参考文献

[1]李运华.机电控制[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3.

[2]芮延年.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3]王中杰, 余章雄, 柴天佑.智能控制综述[J].基础自动化, 2006 (6) .

[4]章浩, 张西良, 周士冲.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农机化研究, 2006 (7) .

[5]梁俊彦, 李玉翔.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科技资讯, 2007 (9) .

[6]高钟毓.机电控制工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上一篇:减法的教学反思下一篇:李莲英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