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天津市分数线参考

2024-05-06

高考天津市分数线参考(精选12篇)

篇1:高考天津市分数线参考

20xx年高考天津市一本分数线20xx年天津市高考理科录取分数线文科二本分数线三本分数线专科录取线重点线预估计高职高专

具体官方公布分数线请参考:

20xx年全国各地高考分数线及成绩查询陕西河北宁夏吉林天津浙江广西一本二本三本

实时更新中

从市教育招生考试院获悉,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按照天津市考生的考试成绩和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市招生委员会划定今年天津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具体为:理工类本科一批院校515分,本科二批(含A、B阶段)院校429分;文史类本科一批院校519分,本科二批(含A、B阶段)院校460分。

今年是天津实行公布成绩后填报志愿的第一年。根据录取工作的有关政策,提高志愿填报工作效率,天津制定了理工类、文史类分数工作线:理工类409分,文史类440分。高考成绩在工作线(含政策照顾)以上的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填报本科二批以上院校志愿。具体为:6月24日至28日中午12时,考生填报提前本科录取院校,自主选拔录取合格考生、艺术特长生及高水平运动员志愿,本科一批录取院校,本科二批录取院校及部分天津独立学院(提前本科院校填报志愿截止时间为6月26日中午12时)。

本科三批院校填报志愿时间为7月27日―28日中午12时,高职高专院校填报志愿时间为8月3日―8月6日中午12时。录取控制分数线在考生填报志愿后再行公布。

本科二批以上普通高校今年在津安排招生计划为33404个,其中:文史类为7503个;理工类为25901个。

文史类招生计划按录取批次分为:提前本科录取院校招生计划226个;本科一批院校招生计划2863个;本科二批院校招生计划4414个。

理工类招生计划按录取批次分为:提前本科录取院校招生计划812个;本科一批录取院校招生计划xx506个;本科二批录取院校招生计划13583个。

高考前,有181名优秀学生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保送录取。

[高考天津市分数线参考]

篇2:高考天津市分数线参考

1.春季高考(面向中职毕业生)

普通类(工程技术类):本科540分;高职150分。

普通类(管理服务类):本科536分;高职150分。

艺术类(工程技术类):本科378分;高职105分。

艺术类(管理服务类):本科375分;高职105分。

体育类(工程技术类):高职160分。

体育类(管理服务类):高职99分。

2.春季高考(面向高中毕业生)

普通类高职:150分。

艺术类高职:105分。

体育类高职:105分。

篇3:高考何时挣脱“唯分数论”

当下, 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 国内经济社会正在转轨转型, 如何用好高考这根“国家指挥棒”, 引导中小学致力于杰出人才的培养, 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014年9月3日,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上海、浙江同时公布了改革的试点方案。笔者以为, 上个世纪中国恢复高考后, 一直都仍然没有挣脱“唯分数论”的圈子。

一、1977年“恢复高考”与首次“分省命题”

1977年,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 中国高考制度中断了十年。1977年9月, 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 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层面, 决定恢复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 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学生上大学。中国由此重新迎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教育春天。因此, 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是件具有转折意义的大事。

这年的10月12日, 国务院即同意教育部意见, 决定实行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并批准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招收研究生的意见》, 研究生招收也一并恢复。10月21日, 中国恢复高考消息公布, 举国欢腾。1977年11月28日至12月25日, 我国举行了文革后首次“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570万考生大军一下子涌进了高考考场, 最终录取了27.3万人, 录取比例29 :1。可见, 当时高考竞争的激烈性。

1977年10月21日, 《人民日报》发布了恢复高考消息以后, 笔者清晰记得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 纷纷返回中学校园和应届高中毕业生一起“挤”在课堂上, 求知若渴地听各科老师的高考复习讲座。学校走廊黑板上, 红笔写着的“考上大学, 做又红又专的接班人”“为了四个现代化, 认真复习准备高考”标语, 分外醒目。各类考生纷纷在寒意浓浓的秋天校园“苦战”, 中学校园出现了久违了的点灯夜战的读书复习情形。

“分, 学生的命根。”恢复高考之际, 这句话重新被考生记取。这让笔者想到1943年4月, 老舍在《半月文萃》上发表《考而不死是为神》, 他说 :“考试制度还是最好的制度。被考死的自然无须用提。假若考而不死, 你放胆活下去吧, 这已明明告诉你, 你是十世童男转身。”对于学生来说, “考而不死是为神”;对国家来说, “考而不死是为神”。但1977年, 高考毕竟恢复了, 人们有竞争的机会了!

1977年, 从确定恢复高考到实施考试, 前后一个多月, 时间极短。当时, 全国没有统一教材, 没有统一的教学与评价标准。中学校园使用的教材, 由各省编写。这样, 全国统一命制高考试卷非常不现实。于是, 此次高考命题权便被下放到了各个省市。各省市也只能抽调省内大中学校骨干教师临时命题, 并完成试卷印刷等任务, 再分配到省市县考场。可以想象, 组织这样一次“临时高考”的紧张程度。

1978年, 第二届全国高考, 国家调整了时间, 收回了命题权。1977年的高考来得非常突然、来得十分急促, 而考试时间已在冬季, 不利考生高考。因此, 197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时间为7月20~23日, 19791982年为7月7、8、9三天。但1983年则改为7月15~17日, 1984年则改回7月7、8、9三天。直至2003年起, 调整时间为6月7、8、9三天, 一直至今。

1977年的高考, 各省在操作过程中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 如试题难易不均衡, 政治导向问题突出等。这影响了国家恢复高考的初始理念。因此, 调整、整顿高考秩序势在必行。于是1978年国家收回了高考命题权, 由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命题。1977年高考命题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即从1977年高考作文命题来看, 试题的水平确实参差不齐, 文革色彩也非常浓郁。比如北京市的“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天津市的“他像雷峰同志那样/宏伟的目标鼓舞着我”, 吉林省的“伟大的胜利——难忘的一九七六年十月”, 山西省的“为四个现代化做贡献”。值得一提的是安徽、云南和江苏三省的作文题, 都以叶剑英元帅的《攻关》内容相关, 体现了时代性、思想性与政治性。叶剑英元帅在1976年10月6日逮捕“四人帮”, 结束十年“文化大革命”的过程中, 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1977年7月16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三中全会召开, 叶剑英元帅写于1962年的《攻关》诗在《人民日报》发表——“攻城不怕坚, 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 苦战能过关。”所以, 叶剑英元帅的诗作进入了命题视野, 安徽的题目是“从‘科学有险阻, 苦战能过关’谈起”, 云南的题目是“攻书莫畏难”, 江苏的题目是“苦战”。从各地五花八门的作文试题, 我们可以看出当年高考“仓促”的情形和“政治”的痕迹。所以, 到1978年的第二届全国高考, 国家便收回了命题权。一直到2004年, “分省命题”才又较大规模的实施。

二、高考改革中的“标准化”与“考试说明”

现代高考发展历程中, 一度出现了国家统一命题的标准化取向。标准化考试是指根据统一、规范的高考标准, 对考试的各个环节包括测试目的、命题、施测、评分、计分、分数解释等都按照高考系统的科学程序组织, 从而严格控制了误差的考试。

标准化考试于20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 后由于全民族的抗战和国内战争一度停滞。但在1983年高考命题中, 标准化考试重新受到教育部考试中心重视, 语文试卷上开始出现了大量选择题, 考生只要在ABCD中选择一个填入括号即可。1985年, 广东进行“标准化考试试验” (数学、英语两科) , 上海进行高中毕业会考后高考科目设置试验。这标志着中国高考正式进入了改革试验时期。之后, 标准化试卷出现在中小学校园。

标准化考试的目的在于提高做卷与阅卷效率, 在中国高考进程中却被用至极限。即从1988年高考政治试题看, 在四类题型 (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综合题) 中, 单项选择、判断题就占了多题, 只有填空等2个题目是简单主观题。“标准化试卷”中出现了大量的“四选一”和“多项选择题”, 并且有“标准”的“惟一”的答案。这样, 政治学科阅卷效率非常高, 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治老师的工作量。

但从另一方面看, 政治学科“标准化试卷”又是以“标准”的形式扼杀了考生的创造力。ABCD的选择与判断, 无法考查出考生的真实能力, 特别是质量低下的选择题只考查考生死记硬背的学业水平, 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能力无法考查。所以, 政治学科“标准化考试”被认定为一种“机械化、公式化、概念化”的考查方式。

尽管批评的人非常多, 但从近十年的高考试卷上, 我们依然能够看到“标准化试卷”的痕迹。比如2014年高考英语学科, 有的省市的选择题往往在70题以上, 政治历史学科的选择题也不少。

高考考什么?1978年的高中校园, 师生们都是“瞎子摸象”式备考。

当时, 高考考得好的学校, 都是从三个途径来探索“高考考什么”, 即有经验的教师的复习材料、考过的高考试卷和教研部门的研讨会。也就是说, 在1992年之前, 尽管国家统一命题, 但中国校园谁也不能确切知道“高考考什么”, 高考考查的具体范围是什么。因此, 教育部门组织的高考研讨会、信息发布会成了“高考考什么”信息的重要来源。这种状况, 到1992年有了比较清晰的改观。

1992年7月, 国家教委办公厅发出两个通知 :《关于在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基础上高考科目设置的意见》 (讨论稿) 和《关于在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基础上高考科目设置方案的说明》的意见。前一个文件即“意见”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前身, 第二个即“高考考什么”的蓝本——《考试说明》。从此, 中国高中校园在同一信息平台上开展高考复习, 开展高考竞争。考试范围再也不是“雾中看花”“水中望月”了。《考试说明》的出现, 让高考更加透明, 也让高考更加公正。

当然, 教育部《考试说明》自诞生开始, 年年“修订”。1997年, 《考试说明》则增加了“能力层级”的划分, 将考试能力划分为高考语文能力层级分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等六个层级。“能力层级”的界定符合高中生认知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合理的划分和衔接了高中学科教学的活动层次。就语文学科来说, 高考语文的六个层级能力内涵清晰。比如“分析综合”, 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 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比如“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 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 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这对语文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助于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实现从以教师为重点向以学生为重点的转移, 为逐层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提供了科学指导。

所以, 教育部《考试说明》的出现, 表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自1977年恢复以来直到1992年, 才走上了科学备考的正轨。高考才在“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即“三个有助于”, 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2004年教育部制订了统一的高考《考试大纲》, 提出了高考的“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的推进, 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的“两个有利于”。各省在教育部《考试大纲》的基础上, 分别制订省级《考试说明》, 从而有效的指导、规范本身的高考备考。即以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来看, 每年都有微调。比如“名篇背诵”篇幅的调整、名著阅读量的更改, 但每年又都保持相对稳定, 比如作文考查内容之“发展等级”, 一直强调的是“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 这对高中教学的指导与改进意义深远。所以, 从1992年《考试说明》中的“三个有助于”到2004年《考试大纲》中的“两个有利于”的转变, 高考考查的科学性、选拔性的特征越来越突出。

三、高考“科目组合”变革与二度“分省命题”

37年来, 现代高考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 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评价方式。首先, 是考试在“科目组合”上的改革。

1992年12月国家教委办公厅发出《关于印发<一九九三年试行国家教委高考新科目组考试的方案>的通知》, 决定从1993年起, 高考实行“3+2”考试科目设置方案。“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基础课, 是每个考生的必考科目, “2”指文史类考生须加考政治、历史两个学科, 理工类考生须加考物理和化学两个学科。从1993年起, 中国高考正式实行“3+2”考试科目设置方案。1999年1月19日, 教育部同意北京市试行春季招生, 在高考考试形式上进行每年两次高考的试点。这年的2月13日, 教育部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 决定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推行“3+X”科目设置方案。由此, 实行22年的高考方案被“3+X”取代。

这一轮高考改革鲜明的提出, 高考要遵循“三个有助于”的原则实行了改革。在“三个有助于”的总体规划下, 高考科目设置实行“3+X”科目设置方案, 高考内容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高考命题遵循但不拘泥于大纲, 试题设计增加应用型和能力型题目, 招生录取实行计算机网上录取。可以说, 1999年是高考方案的改革年。正是这一年的改革, 给以后的“分省命题”改革、考试分值改革和录取方式改革以良好的启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体现了权威性、公平性的特点, 并且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 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但我们也要看到1999年以来的“3+X”高考存在的种种问题。“3+X”只是考查形式改革, 考试结构、考试内容、录取制度几乎一成不变。现代高考制度基本的关键词还是“一考定终身”, 以“分数线定本专科”, 有时“1分差距”就意味着高考的成败。

因此, “3+X”模式中, 单一的“唯分评价”, 导致校园不再是心灵可以舒展散步或者栖息停留的“家园”, 倒像是一个片刻懈怠不得的“竞分”角斗场。中学师生们慨叹, 学校教育几乎是太阳底下最赤裸的“考试与分数”教育。当然, 其间各省市自治区的一些“修修补补”式的改革, 多是“换汤不换药”式的形式改革, 并没有触及高考制度的本身, 并不能测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情况。虽然《考试说明》中也有“德、智、体全面衡量”等字样, 但在具体招生中形同虚设。

在科目组合形式变革的同时, 现代高考也尝试进行二度“分省命题”。

1985年, 上海即取得了自主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试验权。到2004年, 国家大面积实行“分省命题”。相对于1977年的“临时”的“分省命题”, 此次可名之为二度“分省命题”。

2004年“分省命题”省份增加了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和重庆等9个省市。每个省由省内组织专家, 根据国家考试中心的《考试说明》, 开展单独组织的高考试题命制工作。这一年, 现代高考由当初国家命题考试中心的“一张试卷”, 变为“分省命题”与“集中命题”相结合的18套高考试卷。至今, 每年高考季节, 都会有18套试题在不同地区的高考中出现。

“分省命题”的原则仍然是各省按照教育部“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要求设计试卷、调整命题难度, 以有利于中学实施学科教学课程标准, 有利于推进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即高考命题上的两个“有利于”。从江苏2014年的“考试说明”对高考性质的表述看, 这几个关键词非常醒目 :“选拔性考试”、“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择优录取”。

2004年开始的大面积“分省命题”好在哪里?“分省命题”提升了以往“一张试卷”命题的安全度, 同时带来了科目组合的多元方式。如江苏采用“3+双B+学业水平测试”模式, 即必考科目为语、数、外, 总分为480分 ;“双B”以物理、历史领起文理科选修科目1, 文理科再在政、地、化、生等学科中再选1门, 作为选修科目2, 实行ABCD等级评价 ;其他学科采用“学业水平评价”, 在高二时考查, 四门学科与现代技术, 要达到“4C一合格”即两门选修以外的其他4门要达到“4C一合格”才可报考 ;而上海则采用“3+1”模式, 即必考科目为语、数、外, 其余6——政、史、地、物、化、生——选1, 4门满分600分 ;山东省则采用“3+X+1”的模式, “3”指语文、数学和外语3个科目, “X”指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 (文科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3个科目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 ;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3个科目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 , “1”指基本能力——高中课程的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等学习领域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有考生都要参加基本能力考试) , 山东5门科目成绩共750分。

由此可见, “分省命题”仅带来考试上“科目组合”形式上的变化, “唯分评价”的格局并没有改变。也就是说, 高考改革只是在考试科目组合形式上做了探索, 在分数多少上做了修改, “唯分评价”的格局仍然制约人才选拔。在江苏, 哪怕英语学科在高考中只占120分, 学校与学生仍然没有丝毫的放松迹象, 每天晚上听力仍然在校园响个不停!

四、高考忧思:中国校园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大家心知肚明。但“中国教育”不是由中小学说了算, 而是由高考说了算。因此, 什么样的高考将带来什么样的中国教育。

回看37年来的中国高考制度, 笔者以为, 高考并没有满足中国教育的“胃口”。中国中小学教育制度在相当程度上被高考所“绑架”。即从中学教育层面来说, 高考应该是“德、智、体全面衡量”, 促进中学实现两个“有利于”。但事实上, 由于高考内容与中学教育严重脱节, 试题偏难偏重, 导致学生陷入“英语热”“奥数热”中, 学生不是热爱读书而是为了“考试”而读书 ;而高中时代直接的教育目标就是“为了考上大学”, 导致高中学生整天置身“题海”, 甚至出现厌恶读书的情形。也就是说, 现代高考并没有有效的引领中学“实施课程标准”, 也没有更好的“推进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现代中国高考倒是引领着中国学生往“学会考试”上走, 读什么样的课外书, 要由高考决定——“高考考什么, 我就看什么”;让教师向着“教考试”的“急功近利”的方面进军, 读书的滋味在高中被演绎为“黑暗与痛苦”。于是, 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失去了市场, 中国学生一天天地远离了读书的本色。

回看37年来的中国高考制度, 笔者以为, 中国教育制度只是将高中学生引向书本与习题, 学生一天到晚沉浸在书本中、习题中。事实上, 从习题到习题的学习不利于一个国家的发明创造。中国教育应该引导学生热爱读书, 沉浸在经典中, 徜徉在自然与科学的世界中。中国高考、中国奥赛培养的是解题高手, 而不是热爱读书、热爱自然的学者。据说, 被世人誉为“数学中的诺贝尔奖”的“菲尔兹奖”从1936年到2014年止, 中国大陆没有一个科学家获得, 而美国居然以11人高居榜首。事实上, 中国在数理化国际奥赛上总是金牌闪闪, 为什么数学人才却一天天培养不出来? 因为中国学生不喜欢读书, 不喜欢沉浸在科学工作者世界里。美国印度裔38岁数学家Manjul Bhargava从花朵中寻找了数学灵感, 他从菊花、葵花等花朵中发现花瓣的数目和排列规律, 确定了数学级数。他还在古梵文的诗歌中发现了数学规律, 发现梵文诗歌的韵律节奏中蕴藏着数学规律。可见, 对自然的深度感受、宽厚的知识背景, 甚至文学艺术等传统文化修养是他获得“菲尔兹奖”的重要原因。这让笔者想到了2005年, 温家宝总理看望钱学森时, 钱学森发出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当年, 钱老感慨 :“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 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 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可以说, “钱学森之问”是挥向现代高考的利器, 是针对现代高考发出的质问。

回看37年来的中国高考制度, 中国教育“一考定终身”式的格局, 始终没有挣脱“唯分数论”的圈子。当前学生的学习负担仍然过重, 高考严重摧残着师生的身心。这就是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原因。“十八大”要求“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 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但笔者从2014年9月3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看到, “意见”并没有完全回应党的“十八大”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承诺。

上海、浙江的方案中, 只做到了“2017年起统一高考科目不分文理科”这一条, “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并没有实质性进展 ;而“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基本没有触及。相反, 从上海的2017方案看, 反而有增加考试科目的嫌疑。上海原来方案是“3+1”考试, 科目涉及4门。上海2017新方案则是“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仅设合格性考试, 参加统一高考的学生, 可以用统一高考科目考试替代相应科目的合格性考试”, 也就是说语数外学科, 高三学生要参加考试两次。而且“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按照A、B、C、D、E五等计入高考分数, “分别占15%、30%、30%、20%和5%”。浙江原高考方案是“3+综合”。浙江2017新方案中, 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 计入考生总成绩;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 每门满分100分, 根据等级 (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 起点赋分40分) 计入高考。选考科目分值所占比例为高考总成绩的40%, 且每科均设有加试题。这样看来, 高考不是“统考减少科目”, 而是变相增加了。考试次数不是减少, 相应却增加了。也就是说, 以《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为旨向的新一轮高考改革虽然拉开了序幕, 但仍然是换汤不换药式的“形式”上的变革, 并没有真正减轻学生的高考学业压力。

综上所述, 自1977年恢复的中国现代高考将如何按照党的十八大部署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行“深化改革”? 新的高考招生方案如何更好“多次选择”, 从而淡化“唯分数论”? 新一轮“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如何将高考从中学教育中“分离”开来, 让中学教育“松绑”, 从而走向真正社会化考试?《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仍然没有予以关注。可见, 中国高考改革仍然任重道远。

摘要:高考不是“统考减少科目”, 而是变相增加了。考试次数不是减少, 相应却增加了。也就是说, 以《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为旨向的新一轮高考改革虽然拉开了序幕, 但仍然是换汤不换药式的“形式”上的变革, 并没有真正减轻学生的高考学业压力。

篇4:高考天津市分数线参考

自2002年以来,国内一些省、区(市)一直实施划分一本、二本、三本、专科一批、专科二批等分数线标准,各院校按分数线录取而不降分的政策,使考生所报的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形同虚设。后来又实施所谓平行志愿,虽然避免了过去有些院校在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之间设置分数鸿沟致使一些高分考生落榜的不合理现象,但其弊端同样值得深思。

为了完善教育考试功能,归还考生选择志愿的权利和高棱办学自主权,在系统改革方案出台之前,以“分数带”取代“分数线”不失为一种合理的做法。所谓以“分数带”取代“分数线”,就是将一个确定不移的录取分数线转换成一个由上限和下限组成的录取分数带,按分数带进行录取。具体做法为:

1确定分数线,这个步骤如同现行的做法。要根据当年考生成绩的分档状况和录取院校的等次、录取容量来确定。

2核定分数带,按分数带的前两志愿来录取考生,严格核查各院校的第一志愿上线率。凡上线率不满100%的,均应降分,设定分数带,招收第一志愿的考生。下降分数原则上以录满为限,但最高降分值不得超过20分。下降20分仍不能录满的院校,允许招收第二志愿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录满为止。

3加强信息统筹,调剂余缺。各省招生部门应加强信息统筹工作,严密监控各院校录取情况和各分数带考生被录取的情况。第一、第二志愿录取完毕后,若仍有第三志愿以下各分数带的考生和相应的未录满考生的院校,可进行调剂录取,尽量使愿意上学的考生都有学上、有余额的院校都能录满。

4公布各等次院校当年第一志愿上线率。招生录取工作全部结束后,省级以上招生部门应及时向社会公布当年参加招生的各高等院校第一志愿上线率,作为衡量这些院校社会信任度、社会吸引力的一项指标,也为广大基础教育学校、广大高考考生及家长提供参考。

张亚忠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政协副主席

进一步强化离校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目前,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市场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条块分割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现有的许多挟持政策还没有惠及广大毕业生或惠及面较小,滞后性比较明显。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应合理配置促进就业的各种资源,将高校毕业生离校前的就业工作进一步抓好抓实,减轻高校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压力。为此建议:

1认真抓好中央和地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各项政策的落实工作。现在我国已形成了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系统性政策框架体系,但有些政策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因此,当前应做好政策的配套工作,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将政策切实落到实处。

2真正将高校毕业生就业纳入国家大就业的范围,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各级政府部门要提前部署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建立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需要相适应的财政投入机制。

3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必要的支撑平台。各相关部门应积极协调,积极建设高校学生创业实践及孵化基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地、资金、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通过财政和社会两条渠道设立“大学生创业资金”,出台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简化工商注册、办理纳税手续、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等方面的程序,积极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

4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建议国家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将大学生纳入失业保障管理体系,采取财政拨款方式,在大学生进校时,政府就帮助大学生购买失业保险,交纳失业保障金。毕业后不能就业的大学生,可进行失业登记,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5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按照国家机构职能调整要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与教育部门要尽快搭建毕业生服务平台,发布就业政策和供求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和顺利衔接。

篇5:山西高考分数线参考

一本:文507,理493;

二本:文459,理441;

一本艺:文330,理320;

二本艺:艺文298,理287。

艺术控制线:美术205,音乐70,舞蹈60,播音76,广播电视编导300,表演75,书法73;

一本体:文406,理394;

二本体:文367,理353,体育控制线70。

以下是山西省20xx-高考分数线,供考生志愿填报参考使用!

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一本文507理493文539理530文543理570文533理536文548理547文545理546文580理572文561理552二本文459理441文492理476文496理520文492理491文507理505文510理511文553理539文528理515三本

取消取消文418理360文440理410文445理418文479理459文450理420专科

篇6:2021天津高考分数线

2021天津高考分数线

高考志愿填报的模式

顺序志愿

这种志愿填报方式在过去已经沿用了多年,又叫做分层志愿。现在多数省份的提前批次仍然实行这种模式。即考生填报的学校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只填一所学校,依次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等等,分别对应不同的投档过程。上一轮投档没有被录取的考生与录取没有满额的院校进行下一轮撮合,直至完成招生任务。

这种志愿模式下,实行的是“志愿优先”的投档方式,包含了多个投档过程。还是上一篇文章进站乘车的例子:

考生不同在车站外面排队,所以车站一开门2万多人会一起涌入停车场,每个人都按自己手里纸条所写的志愿,到对应的汽车前面排队。注意:顺序志愿的原则是,一志愿只有一个学校,所以你只能在一辆汽车前面排队。

按成绩高低排好队以后,依次上车,坐满为止。比如你的一志愿是北大、二志愿是四川大学,那现在你只能在北大的车前面排队,如果你是排在北大队列的最后一名,估计很可能就上不了车了……

这时你回头一看,四川大学超级大巴前的同学的分数都比你低,你过去肯定能上车,那也不行!你只能继续排在北大的队列里死等(等死),眼睁睁的看着别人上四川大学的车。

同样,没有上车的同学当即就会被请出车站。然后等第一轮没有收满人的车重新开回车站,开始根据手里小纸条的第二志愿按照分数高低排队上车,直到最后完成招生任务。

实时动态志愿

这种方式是现在内蒙古特有的,据说是目前我国最理想的志愿填报方式。因为它是在考生知道自己的高考成绩,还有各个学校的投档分数及学校和专业具体招生计划的前提下,进行志愿填报的。

不同分数段的学生填报志愿的时间段也不同,但填报志愿的同时可以在网上查询报考的学校、专业的学生人数及各自的投档分数,然后再根据实时报考态势确定自己的报考策略。这样通过不断调整始终能使自己处于被某校某专业录取的状态,直到规定的录取时间段结束。

这种方式其实就好比你去商店买东西:口袋里装有多少钱(高考分数),商品什么价格(所需分数),以及商品的层次高低(学校水平)全都一清二楚,你能根据三者来调整自己的策略,但总能够买到属于自己的商品。

看到这你或许会想为什么这么好的方式不在全国范围推广?其实每一种方式都存在自己弊端。一是这种方式虽然可以保证学生能被某个学校录取,但是在截止填报之前,每个人都可以随意改动志愿,试探自己的分数可以进哪个学校的。以至于某些学校的分数线被试探的人顶得过高,而让本来能进去的人就不得不因此放弃。

二是每个批次时间段偏短,就可能出现有一些分数较高的同学在关网的一瞬间被挤出来的情况。还有就是内蒙古考生较少,这种填报方式的可操作性就强,对于一些高考大省,可能还是平行志愿最适合。

高考志愿填报须知

要综合分析,不要偏听偏信

现在是信息社会,各种各样的信息非常多,这是好事。但是如果你不会利用,好事就可能会变成坏事。对于高考志愿填报的信息,基本上可分为以下几种:对于政策信息,不论国家的、当地的,还是高校的政策,一般不需要辨真伪,只要好好研究、读通、弄懂就行;对于学校和专业信息,关键在于既了解静态的历史数据,又把握动态的现实变化;对于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的信息,需要有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过程,尤其要学会综合分析,切不可偏听偏信。>>>测试你适合读什么专业

要留有余地,不要冒险搏高

许多考生及家长名校情结很重,他们大多愿意“分尽其用,用在选校上”。对这种填报志愿不留余地的做法,笔者并不认同。高考志愿填报最关键、最核心、最重要的,是所报志愿尤其是第一志愿能否调档?能否录取?因为重点名校的第一志愿录取率一般都在,故而要一矢中的。如果你冒险搏高,不留余地,就会导致风险很大。反之,如果将所选择的学校适当下降一个档次,还可将所选择的专业适当上升一个档次。这样一来,不仅留有余地,降低了风险,还可以选择比较合适的专业。

要跟着招生章程走,不要跟着感觉走

考生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切不可跟着感觉走,而应该跟着招生章程走。因为高校的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的主要形式,是其开展招生工作、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考生应该依据高校的招生章程来填报自己的高考志愿。去年浙江省有一位考生报考了西安交通大学,由于他没有看招生章程,有关每门单科分数应及格的要求不知道,结果他总分达到录取要求,还超了1分,可是语文没及格,最后被退档了。如何跟着招生章程走呢?是用高校的招生章程来指导自己的高考志愿填报,即指导性填报,如达不到高标准也应做到低要求,即把关性填报。>>>查看高校招生简章

要抓住关键,也不要忽视细节

篇7:河南历年高考分数线参考

文科一本519,二本465,三本408;

理科一本505,二本443,三本359。

以下是河南省20XX-20XX年高考分数线,供考生志愿填报参考使用!

河南近年高考各批次录取分数线

20一本文519理505文557理540文562理582文532理552文552理567文557理563文589理596文591理590二本文465理443文509理481文515理531文489理500文510理520文513理517文552理553文547理548三本文408理359文447理391文460理455文450理444文476理476文480理480文524理524文517理525专科

文360理300文393理310文397理362文417理407文425理425文470理470文467理480

篇8:山东高考二本分数线参考

记者注意到,今年我省本科二批省属文科线仅比本科军检线低2分,二本省属理科线比本科军检线低4分。而在去年,省属二本文科线比军检线低1分;二本省属理科线比军检线低3分。事实证明,参照本科军检线填报本科二批志愿是有科学依据的。

据了解,本科二批的投档办法和录取原则与本科一批一样。由于本科二批分数线是按照招生计划1:1比例划定的,因此,除了院校不服从调剂的考生之外,本科二批分数线以上凡是院校服从调剂的考生均能被录取。

篇9:天津2022高考分数线预测

1、了解招生录取政策。

考生填报志愿前,要认真查阅省招生委员会关于当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及有关体育艺术院校(专业)招生政策规定,了解平行志愿、顺序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批次、志愿填报、投档原则。

2、查阅招生专业目录。

考生根据本人高考成绩、排位和各分数段的人数情况,分科类分批次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和专业进行填报。志愿填报期间,务必要密切关注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和省教育考试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3、对照身体体检要求。

考生要认真阅读《招生专业目录》重要说明及高校招生章程,选择合适的专业填报。对于规定不宜就读的专业,考生不应填报,如因此被高校退档,后果由考生自负。

4、网上填报志愿及网上确认。

(1)录入院校志愿。考生须在规定时段内凭本人考生号和密码登录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如忘记登录密码,可通过已经绑定的手机号码重置密码),按照事先填写并校对正确的《考生志愿表》草稿表,录入各批次志愿的院校代码、专业代码、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并在网上提交。

(2)网上确认志愿。考生需逐批次填报志愿,在提交某一批次所填报的志愿后,系统会先进行志愿校验,如果出现红色警告字符,该批次所填志愿将无法保存,请考生仔细核对院校代码及专业代码,直至修改正确为止。确认该批次志愿无误后,请保存所填志愿。考生填报的所有批次志愿均填报并保存后,须进行网上确认。网上确认时,须点击获取短信验证码,并输入收到的验证码(发送到报名时已绑定的手机)后再进行网上志愿确认。手机收到的短信验证码为6位数字,有效时间为3分钟,超过有效时间则需重新获取验证码。考生未在网上进行志愿确认的,其填报的志愿无效,后果自负。

二本学什么专业好

首先就是教育类专业,这里面我们主要说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这2个专业。学前教育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幼儿园老师,小学教育的就业方向是小学老师。

如今社会对幼儿园老师的需求十分大,但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都是专科,本科人才十分缺乏,本科学学前教育,在就业时优势十分明显。小学教育也是一个不错的专业,比较适合女生,毕业后可以考“铁饭碗”公办教师,也可以去私立小学任教,就业选择面很广。

接下来说一说工科类专业,这里我们主要推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这4个专业。

高中读理科,大学的专业选择面对比较广,可以选理科专业(数学、物理学等),可以选医科专业(口腔医学、临床医学等),也可以选农科专业(水产养殖、草学等),更可以选工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等)。

篇10:天津高考往年录取分数线

年份 地区 考生类别 批次 分数线 专业分
2022 天津 综合 本科批 463 -
2022 天津 综合 专科批 120 -
2022 天津 综合 体育类(本科) 432 -
2022 天津 综合 艺术类(本科)-戏剧与影视学类 463 -
2022 天津 综合 艺术类(本科)-不含戏剧与影视学类 324 -
2022 天津 综合 艺术类(高职专科) 84 -
2022 天津 综合 体育类(高职专科) 124  

填好高考志愿,前程阳光灿烂。点击蓝字测试你能上什么大学吧!

篇11:2022全国高考分数线参考预测

高考录取分数线是怎么制定的

招生计划都是各学校自己来确定,但是计划要提交给教育部来审批备案,教育部依据全国各省市地区人口基数、参加高考人数以及往年录取情况,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各省市地区。各省市地区收到高校的招生计划会将各校的计划人数相加,得到本省市各批次招生人数总和。

比如:某地区一本招生计划总数为1000人,在高考成绩出来之后,按照总成绩向下录取,第1000名的学生就是录取分数的批次线。和分数没关,知识和排名有关。所以,想要考取好大学的同学,一定要知道这个规则。

>>>返回目录

高考录取分数线受哪些因素影响

1、招生计划人数

按照我们上边说的规则,招生人数越多,批次分数线就会越高,对于高考生来说,竞争压力就越大,如果某地区的招生人数少,那么对外的招生分数线自然就下降了。所以,高考生要明确是什么影响了招生分数线,和武汉疫情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最近网络上对于高考的事情传言很多,有的说会降分,因为国家耽误了学生们开学,所以,至少武汉地区的录取分数线会降低,其实不然,当你明白了招生计划影响录取分数线的时候,可能就不会去想是否会降分了,而是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综合排名。

2、考试难度

每一年都有人说高考题太难,但是总是有人能够考满分,不管多难的题,总是有黑马冲出重围。而考试难度是影响当年录取分数线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难度太高,整体分数就会偏低,会让学生造成两极分化,不太好选拔人才,所以会把分数线调低,让更多人才能够报考到心仪的学校。

3、报考人数

随着每年扩招的影响,导致参加考试的人数越来越多,人数多竞争大,录取分数线自然就高,所以,报考人数也是影响录取分数线的一个重要因素。

>>>返回目录

高考填报志愿的注意事项

1、要重视抓早度,不要轻视赶晚

以本科为例,考生一般需要填报一本、二本、三本,每一批次至少要考虑5所院校,加上留有一定的备选学校,这样就可能达到15-20所。

考生及家长需要对这些高校有个大致的了解,需要把各个高校的招生简章的内容加以解读,吃透、读懂、弄通,需要掌握这些学校前几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简称校线),并测算出当年大致的校线,等等。

高考志愿要做到填得好、报得巧,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是拿不下来的。因此,希望家长和考生一定要重视高考志愿填报,早作准备,不要等到考试完了以后再抓,那样很可能就来不及了。

2、要分清主次,不要包办代替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涉世未深,而自己经验丰富,对于高考志愿填报也当仁不让。其实这是很不合适的。首先,考生大多十七八岁,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他们对社会,尤其是对自己想上什么学校及专业,有一定的认识。

其次,高考志愿填报的目的是上大学——读书。而这个书是由考生去读,如果他不认可、不感兴趣,是不利于他学有所成的。所以在志愿填报这个事关孩子理想与前途的事情上,应该以考生为主,家长只起参谋、辅助的作用,绝不能越位,更不可包办代替。

3、要有理有据,不要凭想当然

高考志愿填报是关系考生命运和前途的终身大事,可现实中还有些考生及家长跟着感觉走,仅凭想当然、靠道听途说就完成了志愿填报。

首先,要了解学校的“前世今生”,全面客观地了解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其次,要从学校的内涵上去识别大学高考志愿。如学校的办学历史、发展过程等等。

因为文理均衡可以使学生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全面发展,重点学科是职能部门对学科的认可度,院士、长江学者、教授的水平和数量是大学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就业率高、就业层次和就业地域这些将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去向。

篇12:高考天津市分数线参考

提问:高考填志愿用什么浏览器

回答:比较常用的浏览器如下:

1、百度浏览器

百度浏览器,是一款简洁轻快、智能懂你的浏览器。依靠百度强大的搜索平台,在满足用户浏览网页的基础上,它整合百度体系业务优势,带给用户更方便的浏览方式,更舒适的百度特色上网体验。

2、谷歌浏览器

Google Chrome是一款由Google公司开发的网页浏览器,该浏览器基于其他开源软件撰写,包括WebKit,目标是提升稳定性、速度和安全性,并创造出简单且有效率的使用者界面。

3、QQ浏览器

QQ浏览器是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浏览器,其前身为TT浏览器。QQ浏览器秉承TT浏览器1-4系列方便易用的特点,但技术架构不同;交互和视觉表现也重新设计。采用Chromium内核+IE双内核,让浏览快速稳定,拒绝卡顿,完美支持HTML5和各种新的Web标准。

4、360浏览器

360安全浏览器(360 Security Browser)是360安全中心推出的一款基于IE和Chrome双内核的浏览器,是世界之窗开发者凤凰工作室和360安全中心合作的产品。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1.重名次,轻分数。一是要清楚高考志愿填报更主要参考的是位次号,很多家长咨询时喜欢问,今年学校的分数线是多少啊?其实这并不科学,在招生计划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往往每个高校专业的位次号区间比分数可靠。二要高校关注新专业的设立情况,特别是非热点专业和学校优势专业的延伸专业,往往有更多的机会。三是要注意学校分数线垫底的专业继续下探的可能。

2.有梯次,参计划。一是80个志愿并不多,想要不滑档,梯度很重要。一般分为三个区间——冲、平、保,每个区间根据你想要冒险的程度控制一定的比例(如:20/30/30,30/30/20,20/40/20),同时要适当考虑专业热门。二是要关注招生计划数,每个学校的专业每年招生计划数都可能有变动,当计划大量减少时会明显影响录取的名次号,必须注意。三是要特别逐一省外志愿,往往身外专业的计划数比较少,使得位次号更易波动,作为保的要尽量控制比例,一般不超过30%。四是关注开设新专业的,排名可参照相关学校专业的排名,但往往有更多的机会。

<<<返回目录

高考填报志愿流程

(一)登录指定网页。

网上填报志愿要在省招办指定的网上进行,登录指定网页,打开浏览器,输入网报网址。指定网页一般会印制在准考证上面,或者打省招办办公定电话咨询。

(二)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用户名是考生准考证上的14位报名号数字,第一次登录网上报名系统的初始密码是身份证号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即可登录网上报名系统。

(三)阅读考生须知。

进入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后,计算机屏幕上会出现“网上填报志愿考生须知”,告知考生网上填报志愿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考生应仔细阅读,了解操作流程和相关要求以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为了保持志愿填报的正确地误,考生须知一定要详细阅读,这点很重要。

(四)修改初始密码。

考生在第一次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时,一定要修改初始密码,如果不修改,就会自动返回到上一步,无法继续往下操作。点击“修改”按钮,就可以修改密码和填写录取用联系方式。成功修改密码后,再开始填报志愿。(修改的密码一定要牢记,是平常用的,录取联系方式一定要写正确,要是经常可以联系到你的,保持不会停机)

(五)选择批次填报志愿。

先在网页上点击“填报志愿”按钮,先选择要填报的批次,然后根据提前草拟的志愿表填报院校代码和所选专业代码到志愿栏,千万不要错栏错位。仔细严格按照流程来操作。

(六)检查核对。

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输入完毕后,点击“下一步”按钮,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将已填的代号转换成相对应的院校和专业,屏幕上会显示已填报的院校名称和专业名称。这时候,考生要阅读屏幕上的提示信息,仔细核实显示的学校和专业是不是自己想要填报的,如果不是,或出现红色字体提示的“无效院校”或“无效专业”就说明填错了代号,一定要按正确的代号更正,要不然就张冠李戴了。如果要修改或补填志愿,可以点击“上一步”按钮,返回到填报界面进行修改或补填。(这是高考网上填报志愿非常重要的步骤之一)

(七)保存志愿信息。

检查志愿信息无误后,点击“保存”按钮,只有点击了“保存”按钮,填报的志愿信息才会储存到网报系统中;不点击的话,志愿信息就保存不了,等于没有填报志愿。填好每一个批次的志愿后,都要点击“保存”按钮,保存这个批次的志愿信息。保存好以后,再从第五步开始填报其他批次志愿。

上一篇:竞争性谈判操作流程范文下一篇:五一国际劳动节祝福语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