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标准器具管理规范

2024-05-26

计量标准器具管理规范(精选6篇)

篇1:计量标准器具管理规范

节能管理与计量器具配备标准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2008)

《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导则》GB17167-2006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2009

《建筑材料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24851-20105、《企业节能标准体系编制通则》GB/T22336-2008

通用节能评估标准

《能源统计工作手册》中国统计出版社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

《企业能量平衡通则》GB/T3484-2009

《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GB/T16615-201

2《企业能量平衡网络图绘制方法》GB/T28749-2012

《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GB/T2587-2009

《用电设备电能平衡通则》GB/T8222-2008

《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GB/T2588-2000

《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B/T13234-2009

《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1998

《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3486-199

3《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GB/T7119-2006

《陶瓷工业炉窑热平衡、热效率测定与计算方法》GB/T23459-2009 《工业余热术语、分类、等级及余热资源量计算方法》GB/T1028-2000

终端用能产品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

《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8613-2012 《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761-2005

《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2-2007 《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20052-2006 《工业锅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4500-2009

《普通照明用双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043-2003 《单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415-2003 《高压钠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573-2003

节能设计标准

《建筑卫生陶瓷工程节能设计规范》GB/T50543-2009

《工业炉窑保温技术通则》GB/T16618-1996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1997 专业设计标准规范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GB/T13462-2008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3-1994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

同行业国内先进水平及国际先进水平指标

同行业国内外先进水平对比

引自《陶瓷工业节能减排技术》(李来胜 江峰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

篇2:计量标准器具管理规范

国防科技, 器具, 工业计量, 办法, 管理

《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标准器具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标准器具的监督、管理,保证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准确可靠,根据《国防科技工业计量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标准器具是指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技术机构用于量值传递的计量标准装置和计量测试研究中心、计量专业站、区域校准实验室建立的校准装置、测试系统。

第三条国防科工委统一组织编制国防军工计量发展规划,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技术机构根据规划建立计量标准器具体系。

第四条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标准器具的申请与考核、检定与校准、使用与监督、变更与废除等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五条国防科技工业用于量值传递的有证标准物质纳入计量标准器具管理。因国防科技工业量值传递特殊需要研制的专用标准物质的管理执行《国防专用标准物质管理办法》。

第六条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技术机构建立的最高计量标准、校准装置、测试系统应当经考核(复查)合格后使用。

第七条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技术机构建立的国防最高计量标准,应向国防科工委授权的计量考核机构提出申请,经国防科工委计量管理机构批准,报国务院计量行政管理部门组织考核,考核合格颁发证书。对暂不能安排考核的特殊项目,由国防科工委授权的计量考核机构组织考核。

第八条国防科技工业区域校准实验室建立的最高计量标准,经主管部门或军工集团公司同意后,向国防科工委授权的计量考核机构提出申请,国防科工委计量管理机构批准后组织考核,经考核合格颁发证书。

第九条国防科技工业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建立的最高计量标准,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申请考核,经考核合格颁发证书。

第十条.国防科工委计量测试研究中心、专业计量站和区域校准实验室的校准装置测试系统的申请考核按第八条的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标准器具考核的内容、程序,按国防科工委颁布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国防科工委计量管理机构对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标准器具实行动态管理,不定期公布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标准器具目录。

第十三条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和计量检定规程进行。国家计量检定系统、检定规程不能满足国防科技工业特殊要求或者无国家计量检定系统、检定规程时,执行国防科工委组织制定的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器具等级图和计量检定规程。

第十四条国防科技工业的最高计量标准,接受国家计量基准、标准的量值传递或直接进行国际、国内比对;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技术机构的其它计量标准器具的量值应溯源到国防科技工业最高计量标准。

第十五条校准装置、测试系统的量值应能溯源到相应的计量标准,对不能直接溯源的测试系统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加以验证。

第十六条计量标准器具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应有使用和维护记录,建立技术档案。第十七条计量标准器具应由专人保管和维护,定期检查其技术状况,存放和使用环境条件应满足计量检定规程要求。使用、运输时必须执行有关规定。

第十八条最高计量标准只用于检定、校准。如果确需用于工程测试,应严格审批手续并保证其原技术性能不发生改变。

第十九条计量标准器具的考核、溯源与使用应接受相应计量管理机构的监督检查。第二十条已建立的计量标准,未经组织建立该标准的计量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拆卸改装,不得自行中断量值传递。

第二十一条计量标准器具在有效期内,需要更换测量器具及配套设备的,应当办理更换手续。

第二十二条计量标准器具因故需暂停使用时,建立单位需提出暂停申请,由原计量考核机构办理暂停使用手续;恢复使用时应提出恢复使用申请,并由原计量考核机构办理恢复使用手续。

第二十三条计量标准器具的撤消,由原建立单位提出撤消申请,经原组织建立的国防科技工业计量管理机构批准后方可终止使用,并报原考核机构备案。

第二十四条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建立的最高计量标准、校准装置、测试系统的考核(复查)依据国家有关规定适当收取费用。

篇3:提升石化企业计量器具管理标准

纵观企业计量器具管理工作, 不难看出其实践工作仍旧存在一些现实问题。首要问题在于企业计量机构不健全, 管理机构分散, 导致职责不清晰, 存在管理盲区, 更导致工作人员没有形成良好的法制意识, 不能清晰明确计量管理法规, 因此对计量器具进行强制检定相关知识认识不全面。进而引发强检计量器具不能及时检定、计量管理手段不完整等问题。同时, 在人员配备、管理培训层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特别是一些企业单位专职及兼职的计量人员配备不足, 计量人员培训不到位, 计量检定员不能及时参加相关的检定规程宣贯, 使员工整体业务水平不能提高, 无法应对计量器具产生的不良问题。企业计量器具工作管理系统也呈现出一定的不完善性, 没能创建行之有效、科学有序的工作模式, 计量管理制度存在欠缺, 各类主要设备运行登记不全面, 设置计量器具工作台账欠缺规范性, 令实践管理工作过多的停留在表面形式。

2 提升企业计量器具管理有效性

2.1 创建有效管理体系, 实施动态化计量器具管理

企业计量器具的科学管理, 需要开创有效工作体系, 可借助计算机技术开创网络化工作体系。计量检测设施要想确保始终处在优质状态, 单纯的依靠传统工作手段还不够, 应实施信息化管控。依据企业计量器具种类繁多、工作任务繁重, 同时计量人员配备不充足的状况, 可研究开创一套信息化管理计量器具体系。针对企业应用计量器具的整体流程进行一体化管理, 即由器具申请采购、登记入库、应用安装、定期检定、抽查检定与报废等阶段应实施动态化登记以及管控, 同时制定周密的考核细则, 加大奖惩力度, 保证计量器具实现科学合理应用以及可靠维护管理。

企业开展计量管理工作中, 可利用网络系统快速同步安排传达任务, 各个机构管理人员可从终端进行台账以及实物的清晰核对, 并快速察觉问题, 实施有效整改。应确保台账以及周检工作的有效集成, 做到各个流程环节工作的统一协调管控。应利用网络体系针对计量器具工作与维护状况实现动态显示, 警示工作人员快速的明确所使用量器具状况, 真正做到动态化网络管控, 实现便利操控, 节约各类资源投入。

2.2 基于企业现实状况, 完善计量器具设施分类管理

企业实施计量器具设施管理, 应遵循相关法律规范, 同时参照企业现实状况, 做好科学分类管理。通常来讲可分为三个类别, A类计量器具包括实行强制检定目录上的工作计量器具和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器具。B类计量器具包括在生产科研及经营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且实行非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C类计量器具包括在生产科研及经营管理中作用一般, 对其准确度没有严格的要求, 其性能不易改变、低值易耗或作为工具使用且实行非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

2.3 多元化管理, 实施周期检定, 提升计量器具管理有效性

企业计量器具管理, 应明确科学的检定周期, 不应单纯的借助设备说明材料, 而应合理的依据现实状况应用多元化管理手段。倘若检定周期持续时间较长, 会令计量器具无法始终处于合格状态。而检定管理周期较短, 则会由于操作次数以及经费成本的增加导致不良浪费。还会影响计量器具使用寿命及精确度, 并对生产实践形成负面影响, 无法实现科学化、程序化的计量器具管理。

为此, 应编制科学的周期检定工作计划, 提升计量器具管理有效性, 确保计量器具始终处在受控状态, 使周检率达100%。依据月计划时间, 认真核对周检完成情况, 及时更新器具台账, 明确计量器具现状。应依据计量器具设施类别明确具体的检定周期, A类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 应执行国家计量检定 (校准) 规程。对使用频次高、精度要求也高的A类器具, 应缩短检定周期。对不具备检定条件的A类计量器具, 可以随装置检修周期安排检定, 但需要参照规程规定的周期安排比对, 上级管理部门的审核审批, 方可延期检定。B类计量器具检定周期, 企业单位依据器具的检定 (校准) 规程和实际工作需要确定, 单其检定周期不得超过所在装置的一个检修周期。C类计量器具检定周期, 由企业单位依据计量检定规程和实际工作需要确定。对准确度没有严格要求, 性能不易改变的、低值易耗的或作为工具使用的计量器具, 可延长校准周期, 也可实行一次性检定。

另外, 应强化计量设施点检以及巡检管理, 明确设施服务运行现实状况。

2.4 创建周检管理台账, 保证计量器具状态快速更新

计量器具管理台账通常包括总体以及分类台账。具体类别可依据检定周期或实施机构进行分配。应参照企业计量器具的现实状况, 遵循便于管理操作的原则。计量器具管理台账应清晰精准, 做到账物相符。针对计量器具检定以及完成情况、或是出现故障问题维修情况及封存、报废的计量器具, 管理人员应快速进行台账更新登记。另外, 台账之中记录的计量器具相关数据信息应确保整体全面, 应涵盖计量器具受检机构、名称、编号、测量范围、型号规格、精度等级、使用地点、检定周期、检定日期、检定结论、制造厂家、器具分类等内容。进而令计量检定工作能够按部就班的按计划实施, 依据周期安排进行。监督管理工作人员应做好计量器具的抽查以及监督管控, 明确现场使用计量器具的最新资料, 进而为计量器具的考核以及相关工作更新管理提供依据。另外, 应做好计量器具台账的全面动态管理, 确保信息流的高效畅通。应依据计划安排履行计量器具送检流程, 同时相关单位以及工作人员应快速的联系台账管理工作部门及时的反馈交流有关状况, 实时更新相应的台账信息, 真正提升企业计量器具管理有效性。

3 结束语

总之, 为提升企业计量器具管理有效性, 我们只有针对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 创建有效管理体系、实施动态化计量器具台账管理、做好设施分类管控、制定多元化实践策略、确保计量器具状态实时更新, 方能真正开创良好的计量器具管理工作环境, 提升实践效率, 更好的为企业创效服务。

摘要:本文就石化企业计量器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 并制定了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对提升石化企业计量器具管理水平, 全面激发计量器具综合应用优势, 创设显著效益, 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计量器具,管理标准

参考文献

[1]吉林石化公司计量管理办法.JHBM102.003-2013

[2]晏强, 赵武, 蒋捷峰, 李显忠.基于工作流的表计检定管理系统的研究[J].计量技术, 2003 (08)

篇4:计量标准器具管理规范

关键词:计量 标准器具 测量仪器 管理

包括标准物质在计量标准器具和配套的测量仪器是实施检定、校准的基本条件,只有通过科学管理,才能保证检定、校准结果的准确可靠。对仪器设备的管理是为了使仪器设备完全符合用于检定、校准、检测的规程、规范等技术文件的要求,并且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对仪器设备的管理包括购置、验收、建档、检定、校准正确使用、维护保养、期间核查、修理、报废等环节。各环节需注意以下内容。

(一)仪器设备购置

当需要购置新的仪器设备时应根据规程、规范等技术文件对仪器设备的要求提出采购申请。申请中应包含尽可能详细的仪器设备的信息,如名称、数量、金额、型号规格、测量范围、准确度技术指标、附件、软件,以及质量要求和进行这些工作所依据的管理体系标准和制造厂、销售商的信息等。包括购置申请在内的采购文件在发出之前,其技术内容应该经过审查和批准。采购申请经批准后应对仪器设备的供应商进行评价,并保存评价的记录和获得批准的供应商名单。应选择信誉高、产品质量好、售后服务好的供应商。与供应商签订技术合同应尽可能详细,应包括申请书中所有技术指标信息。购买国产的计量器具要注意检查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购买进口的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型式审查目录》的计量器具,应经过型式批准。购买标准物质应是经批准的有证标准物质。

(二)仪器设备验收

仪器设备到货后应由经办人员和专业人员共同验收,检查物品是否符合订货合同。对照装箱单检查仪器设备、附件和说明书、合格证、软件载体等随机资料是否齐全。需要通电试验或其他试验手段才能证实的功能,应安排专业人员进行试验,并出具验收检验报告或证书。需要进行检定、校准的,应由有资格的机构给以检定、校准,并出具检定证书或校准证书。对验收情况,包括所有物品的名称、数量、状态、验收检验报告、检定或校准证书或校准证书都应详细记录,并由参加验收的人员签字确认。如果验收中发现不符合订货合同的情况,应及时与供应商联系,按合同规定进行处理。仪器设备经验收合格后,移交设备保管人保管,设备保管人要办理签收手续,负起保管责任。

(三)仪器设备标识和建档

凡用于检定、校准和检测的仪器设备,包括计量标准器具、标准物质、配套设备、环境监测设备、电源、工具、附件、计算机软件等,都应建立设备档案,对可能做到的给以惟一对应标识。

惟一性标识是对本单位仪器设备给以统一的编号。一个编号与一台仪器设备惟一对应。这个编号是单位内部对本单位仪器设备管理的惟一性标识,不是仪器设备的出厂编号。可以考虑本单位管理的需要,在编号中不同的字母或数字,反映仪器设备的种类(如分为计量标准器具、一般测量仪器)、仪器设备所属的专业(如长度、力学、电学等)、仪器设备的型式(如固定式、便携式)等,再加流水号。惟一性标识应粘贴在机身上,并在仪器设备数据库和其他计算机管理系统中作为仪器设备的代码。

应对每一设备分别建立设备档案。根据设备的复杂程度和影响的重要性,其设备档案可以有不同的要求,但至少应包括仪器设备基本情况的记录(如仪器设备名称、惟一性标识、制造厂名、出厂编号、型号规格、测量范围、最大允许误差或准确度等级等)。根据需要还可包括购置申请、订货合同、验收记录、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历年的检定证书、校准证书、使用记录、维护保养记录、损坏故障记录、修理改装记录、保管人变更记录、存放地点变更记录、设备报废记录等。根据需要可建立儀器设备数据库,用计算机管理设备档案。不论采取何种形式,应有专人管理设备档案,并及时更新档案内容,使之能准确反映仪器设备的真实情况。无论是纸质档案还是数据库都应妥善保存,科学管理,便于检索,有借阅规定,保证仪器设备档案的完整和安全。

(四)检定、校准状态标识

有专人或部门对所有仪器设备制订检定、校准计划并按规定时间通知仪器设备保管人。由保管人或规定的部门,负责执行仪器设备检定、标准计划,包括送到有资格的机构给以检定、校准,或由本单位相关专业人员给以检定、校准。检定、校准完成后应将检定证书、校准证书归入设备档案。当仪器设备经检定或校准后产生了新的修正值时,仪器设备的使用或保管人员应及时以新的修正值代替旧的修正值,特别要请注意使用计算机处理检测数据的相关软件中存储的修正值,要及时得到更新。

应在仪器设备上贴上反映检定、校准状态的状态标识。例如经检定合格的贴检定合格证。状态标识应贴在设备机身显著位置,其内容包含检定、校准的日期及有效期,还可根据需要包含检定或校准机构名称、检定或校准实施人员签名等信息。当前的检定或校准状态标识应覆盖上一检定或校准状态标识,才能如实反映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状态。

(五)仪器设备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

应由具有规定资质的专业人员按照检定、校准、检测操作程序和设备操作正确地使用仪器设备。每次使用前要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确认一切正常方可使用。尤其是经过运输,或仪器设备离开保管人控制,返回后更要认真检查。计量标准器具只能用于检定或校准,不能用于其他目的,除非证明其作为计量标准的性能不会失效。用于检定、校准和检测的仪器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应妥善保护,不得随意调整,以免影响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如果需要调整时,应按规定的程序执行

仪器设备要有专人保管,要制定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例如定期的清洁,更换易耗品,润滑等。要认真执行维护保养计划,特别是经常携带到现场使用,或在较恶劣的环境下使用的仪器设备更应加强维护和保养工作。

篇5: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1.公司计量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

(1)质量检验科是本公司主管计量管理工作的职能机构,其工作是对本公司所有计量器具实行统一归口管理;

(2)计量工作必须在上级计量部门的辅导下,实行统一管理与分工合作相结合,为提高本公司的经济效益和技术素质服务;

(3)贯彻国家的计量法令,制订本企业计量管理制度和发展规划;(4)统一管理计量器具和设施,编制外购计量器具申请计划;

(5)组织开展计量检测,提供计量保证,负责各级力量、物资及工艺产品质量等主要参数、计量数据的监督;

(6)对企业内部实行计量监督,处理企业计量纠纷,发挥计量执法职能;

(7)制订本公司计量器具管理目录,认真做好计量器具登记造册、建卡、建档,并做好购进校验、报废封存、转移交接等手续管理工作;

(8)编制各类计量器具周期检查表,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须100%。

2.计量器具流转制度

(1)凡因工艺、管理需添置各种计量器具,必须到质量检验科报计划,经质量检验科同意,部门领导签字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购买;

(2)购入的各种计量器具,必须由公司计量员验收,重要计量器具应由公司领导参加开箱验收,并一律纳入质量检验科保管;

(3)计量器具验收内容:

1)企业未开展的项目必须进行入库核定;

2)企业开展的项目检查,如外观是否完好,有没有合格证、说明书、生产许可证、标志,有一条不符合要求就不能办理入库;

(4)投入使用的计量器具,严格按周检计划进行周期检定,合格的可继续使用,不合格需修理检定后方能使用 ;

(5)在用计量器具要有坚定合格证,其检定证书由标注质贯科统一保管;(6)由于产品转移或其它原因暂不使用的计量器具,交由标准质贯科办理封存;(7)经计量检测部门鉴定无修复价值或无法修理的各种计量器具,必须申请报批手续后方可报废。

3.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1)本公司各部门使用的各种计量器具,必须按照国家计量管理法令、法规的规定,确保检定周期,并按检定结果及时更换器具台帐;

(2)公司质量检验科必须掌握全公司计量器具情况,编制好器具周期检定计划,送检率要达100%,超过规定期不检的要追究责任;

(3)各车间、科室所有计量器具必须严格按照送检日期主动送交公司标准质量检验科,在送检期间为不影响生产和工作,由质量检验科或本车间、科室负责调换解决;

(4)对到期送检的计量器具,各部门应同标准质贯科密切配合,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干涉器具的送检。4.计量器具的抽查制度

(1)按计量器具的类别,每月进行分类抽检;

(2)抽检内容,采取一看、二查、三问的方式进行(看外观、保养完好状况,查是否在有效期内,问使用者的使用维护状况);

(3)抽检中如发现在用计量器具在周检期内,已不符合要求时:

1)立即停止该计量器具的使用;

2)及时分析研究查明原因,落实责任;

3)及时组织修理和临时调度不影响计量点的正常工作;

4)做好抽查记录。5.计量器具维护保养制度

(1)各科室、车间使用的各种计量器具均要固定专人使用保管,应根据各自技术性能、操作规程精心操作使用;

(2)非固定使用和不熟悉该器具技术性能的人员,一律不得擅自启动、操作,如有擅自动手损坏器具,按计量器具赔偿制度执行;

(3)各种仪器、仪表及精密器具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各部位检查,认定可靠灵敏在合适的量程内方可使用,用后必须做好清洁卫生工作,按要求保养好;

(4)在使用中发现故障或出现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止使用,检查原因,如发现故障或毁坏事故应保持现场,及时汇报标准质贯科;

(5)各种计量器具应按规定要求使用存放,妥善保管,注意维护保养,任何人不得私自带出厂或借出他用;

(6)各种计量器具不得随意乱放(如游标卡尺不得放在机器、工件上);(7)计量器具不得当运输工具用(如台秤等);

(8)发现违反计量器具操作规程的必须按有关规定处罚。6.计量器具赔偿制度(1)工作不负责,违反计量器具操作规程,人为造成器具损坏、失灵者,视情节进行赔偿或承担修理费;

(2)对违反工艺计量标准给生产造成损失或严重损失者,赔偿损失的10-50%或全赔;(3)私自将计量器具带出厂和擅自借出者,一经发现严肃查处;

篇6: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2。适用于对产品和过程进行测量和监控所用的器具。(如游标卡尺、千分尺、天平、台称、耐压测试仪等,以下简称计量器具。)

3、已领用计量器具的单位或个人,应积极配合质管部对计量器具进行登记,并办理领用手续。

4、需要添置计量器具的单位或个人,应向质管部提出书面申请,经核批后给予购买,并由质管部登记核发。

5、计量器具损坏或偏离核准状态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交回或通知质管部进行核实。对无法修复或维修成本过高的计量器具,由质管部填写《设施报废表》,经公司领导签字后报废。

6、一人不能领用两只及两只以上同样规格型号的量具。

7。性能测试仪器为一年检定一次,自制的检测仪器和检验夹具卡尺、千分尺为6个月校正一次校准温度为―15℃―+40℃,湿度为40―80%。质管部针对计量仪器能否使用,有监管控制权、校正权。办公室有权追查损坏原因并作出相应处罚。

8、本规定为Q/AMC2G0706―20xx《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的补充文件。未尽事宜按《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执行。

9。本规定由办公室起草,管理者代表批准,质管部负责检查执行。

上一篇:治安调研报告下一篇:四月份营业员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