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上帝的男孩》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

2024-04-23

《购买上帝的男孩》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精选5篇)

篇1:《购买上帝的男孩》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要求

1.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理解“慈眉善目”“认真”“喜出望外”等词语。了解课文大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理解“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重点难点

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了解文的大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教师:歌曲《爱的奉献》。

学生:搜集有关爱心的故事。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4)

1.谈话引入,齐读课题。

2.根据课题质疑:小男孩为什么支购买上帝?上帝能购买吗?……

二、读准字音,读通课文(10)

1.请学生结合拼音自读课文,用自己喜爱的符号勾出生词,不理解的词语打上“?”。

2.抽学生分段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其余学生听后进行评价、正音。

3.轻声读课文,思考课前的质疑能否解决。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细读课文,师生释疑(20)

1.孩子们带着质疑的问题,读课文并讨论。

2.解决问题之一:小男孩为什么要去购买上帝?

⑴学生自由读第2段,师引读第1、2段。

⑵出示句子:一个小男孩捍捏着1元硬币,沿着商店一家一家地询问:“请问你这儿有上帝吗?”

一个小男孩捏着1元硬币,沿街询问:“请问你这儿有上帝吗?”

(学生读句子比较,从加点词体会到了邦迪此时是怎样的心情?还可以从哪些句子看出来?)

⑶老人的眼圈湿润了,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3.解决问题二:他购买到上帝了吗?

⑴学生自由读3、4段。邦迪买了到上帝,十分高兴。此时,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他的心情?勾画出来,如:喜出望外、兴冲冲、开心。

⑵朗读1、2、3、4段,再次体会邦迪前后感情的变化。

⑶谈谈这位老人给你的印象。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

⑷故事怎样往下发展的,小声读5、6段。

4.解决问题三:是谁挽救了叔叔的生命呢?

⑴齐读第7段。然后让学生带着疑问再读课文的1~6段。

⑵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⑶师小结引导,并出示句子。

是医生,采用最先进的医疗技术,治好了叔叔的伤;是男孩,不辞劳苦为叔叔购买“上帝”;是老人,受了小男孩的感染、熏陶,伸出援手,付出一大笔医药费;所以,我们说不是上帝,是医生,是邦迪,是老人的爱心挽救了叔叔的生命。

⑷读到这儿,你能理解“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这句话吗?

⑸联系课文或生活实际议一议。

5.播放歌曲《爱的奉献》,这是心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让我们一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6)

把搜集到的体现人们爱心的故事在组内交流,推荐一名到班上讲。

五、作业设计

1.填上合适的词。

一( )男孩 一( )账单一( )商店

一( )信一( )饮料一( )爱心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⑴征求意见。 ( )

⑵从危险中救回来。 ( )

⑶形容仁慈善良的样子。 ( )

3.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购 起因:小男孩--购买上帝--没有

上 第29家店主的老人被小男孩的爱心所感动

帝 经过:老人伸出援手为小男孩的叔叔支付了一大笔医疗费

的 当小男孩和叔叔感谢老人时,老人已经出国

孩 结果:老人来信--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点题

[《购买上帝的男孩》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

篇2:《购买上帝的男孩》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

1庇懈星榈乩识量挝模理解课文内容。

2蹦芰系上下文理解“慈眉善目”、“不慎”、“喜出望外”等词语。

3崩斫狻罢嬲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知道爱心会让一切变得更美好。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能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理解爱心会让一切都变得美好。

教学准备

教师:1笔婊旱囊衾郑

2备枨《爱的奉献》;

学生:收集有关爱心的故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保ǚ徘嵋衾郑├鲜讲述邦迪和他叔叔相依为命的故事。(老师根据教材自由发挥,创编)讲到叔叔帕特鲁普受伤时,引出课题。(于是在夜幕降临的大街上,出现了一个--购买上帝的男孩)

教师板书课题。

2毖生齐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他是怎样购买上帝的?买到了吗?他叔叔后来怎样了?)教师把重要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倍烈欢痢W杂啥量挝模(可以读两遍、三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背檠生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纠正字音。

3闭页鲎约翰幻靼椎牡胤剑师生共同交流。

4彼邓悼挝慕擦艘患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师生释疑

1苯饩鑫侍庖唬盒∧泻⑹窃跹“买”上帝的?

①找出写孩子“购买”上帝的段落。读一读,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相应的字、词。

②想想小男孩的话应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着急、伤心)抽读第1段。

哪些词该重读,做上记号,说说你的理由再读一读。(提、沿着、一家一家、询问第29家、流着泪)

③默读第2、3段,你读懂了什么?(邦迪善良、执著,老人慈祥、热心、善良等)指导学生读第2段有关邦迪回答的句子。

2苯饩鑫侍舛:他购买到上帝了吗?

①抽学生读出勾画的有关句子。

②指导朗读第4段,体会邦迪高兴的心情。哪些词语该重读,做上记号,并说说为什么。(如:喜出望外、兴冲冲、开心、叫嚷。并联系课文理解“喜出望外”)

③老人是一位怎样的人?(填空:这是一位的老人)从哪些地方可看出?(善良、有同情心的人。从“慈眉善目”、“笑眯眯”、“眼圈湿润”以及“上帝的价格正好是1美元”等地方可看出)

④朗读1~4段,体会邦迪前后的心情,读出老人的善良、慈爱以及对邦迪的同情。

3苯饩鑫侍馊:邦迪的叔叔得救了吗?

①是谁挽救了叔叔的生命?(小组讨论后,自由发言)

②老师小结引导,并出示句子。

(是医生,采用最先进的医疗技术,治好了叔叔的伤;是男孩,不辞劳苦为叔叔购买“上帝”;是老人,受了小男孩的感染,伸出援助之手,付出一大笔医药费。所以,我们说,不是上帝,而是医生、邦迪和老人的爱心挽救了叔叔的生命)

③学生结合课文和实际说说怎样理解“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这句话。

4辈シ鸥枨:《爱的奉献》,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

1卑阉鸭的有关爱心的故事在小组里交流,推荐一名到班上讲。

2敝傅蓟累,把你喜欢的词句抄在词语积累本上。

附:板书设计

购买上帝的男孩

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篇3:《购买上帝的男孩》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

运用学过的方法理清故事,通过阅读课文自主解疑、合作探究,弄清小男孩的叔叔是怎么得救的,从而体会有真诚、无私的爱心的人们就是可以救助别人的“上帝”的道理。初步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老者信中话的含义,感受爱心是人类的一种崇高的情感。

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激起兴趣

同学们,(板书:上帝)谁认识“上帝”?在你心中上帝是什么呢?他在我们的想象中是伟大神秘的、是无所不能的。你认为一元硬币能干些什么呢?多吗?但是有一个小男孩,他拿着一元硬币,却做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就是购买上帝。到底怎么回事呢,同学们想知道吗?赶快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0分)

(1)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个怎样的故事?可以用你学过的喜欢的一种方法概括,选择完成题单上的题。

(2)学生读课文。(出示课件:①填空:故事讲一个孤儿邦迪由( )抚养。叔叔在干活时( ),医生告诉邦迪:( )于是,邦迪用1美元到处( )。( )深受感动,卖给邦迪( ),又( )把邦迪的叔叔治好。②连接段意( )③扩充题目( )④抓事情六要素()

(3)交流。你用什么方法,理清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故事讲一个孤儿邦迪有叔叔帕特鲁普抚养。帕特鲁普在干活时从脚手架上摔下来,昏迷不醒。医生告诉邦迪:只有上帝能救叔叔。于是,邦迪用1美元到处购买“上帝”。一个老者深受感动,卖给邦迪一瓶“上帝之吻”牌饮料,又出钱请医疗小组把邦迪的叔叔治好。)

(4)小结:概括主要内容方法有多种,我们可以用几种方法概括后,加以对比,这样你概括的内容会愈来愈准确简洁。

三、精读课文

(1)看来这是一个充满爱心的故事,同学们再读读找出感动自己的句子体会批注。

(2)学生自读,教师巡视。(5分)

(3)交流。你找到了哪些句子读懂了些什么?

(邦迪 ——你能把自己的感受(这份感动)通过朗读读出来吗?细心的孩子,写邦迪的句子你还发现了哪些?

老人——你能把自己的感受(这份感动)通过朗读读出来吗?老人仅仅是用一瓶饮料和语言帮助邦迪吗,更重要的是什么?)(5分)

(4)你还有哪些句子读不懂的?(真的有上帝吗?文中有句话告诉了我们真正的上帝是谁。勾出来。)

——为什么“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板书)这句话怎么理解呢?老师的这种方法看能不能帮助你。(出示课件: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①圈画重点词语。②联系上下文找重点词语对应的内容,设身处地体会并批注。③把体会的加进句子中说通顺。)

(1)你觉得句子中的重点词语有哪些?“真正的上帝”、“爱心”(板书)

(2)联系上下文找找哪些算真正的上帝?体会他们有哪些爱心?

医生:他们干了什么事?用简短的词概括。体会到他们什么爱心?

——几天后,一个由国内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对帕特鲁普进行会诊。他们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治好了帕特鲁普的伤。

(板书:医生,治摔伤,救死扶伤)

老人:他干了什么事?体会到他什么爱心?

——可院方告诉他,有个老者帮他把钱付清了。

(板书:老人,付巨款,慷慨解囊)

——“孩子,眼下上帝的价格正好是1美元。”老者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wěn)”牌(pái)饮料说:“拿去吧,孩子,你叔叔喝了这瓶‘上帝,就没事了。”

(老人,卖上帝,宽慰,慈祥)

——邦迪想,一定要把上帝买回来,让它救救叔叔。

——邦迪喜出望外,将饮料抱在怀里,兴冲冲地回到了医院。他开心地叫嚷道:“叔叔,我把上帝买来了,你很快就会好起来!”

(板书:邦迪,买上帝,知恩图报)

(3)把体会的加进句子中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引导学生述说:真正的上帝既不是神灵,也不是什么饮料,而是就像文中的医生一样,能治好临死的摔伤病人,有一颗救死扶伤的爱心之人;也像文中的老人一样,能帮穷人付巨款医药费,有一颗慷慨解囊的爱心之人;还像文中的邦迪一样,能不辞辛劳地买上帝救叔叔,有一颗知恩图报的爱心之人。正是大家共同的爱心产生了神一样的力量,救活了临死的叔叔,才创造出了奇迹,所以,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4)小结方法:我们刚才之所以把这句话理解得这么充实,是因为我们运用了这种方法,大家再读一读,把它记在头脑中。

(5)你认为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也是真正的上帝?(你为别人付出过爱心吗?)

(6)小结:真正的上帝就是人们的爱心,可能就是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安慰的眼神,一个简单的手势,一个热情的拥抱,在别人需要时,你及时付出了,那么,你就是他的上帝。老师希望你们永远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附:

课堂练习题单:

要求:任选一题完成。

(1)填空:故事讲一个孤儿邦迪由( )抚养。叔叔在干活时( ),医生告诉邦迪:( )于是,邦迪用1美元到处( )。( )深受感动,卖给邦迪( ),又( )把邦迪的叔叔治好。

(2)连接段意:()

(3)扩充题目:()

(4)抓事情六要素:( )

作者简介:

篇4:《购买上帝的男孩》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概念:责任

2、明确责任的来源

3、懂得随着角色的转变所承担的责任也不同。

二、情感目标

在理解“责任”和明确责任来源基础上,鼓励学生面对各种角色敢于承担责任,做一个有情有义的顶天立地的新型公民。

三、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参与教材设计的活动,通过完成设定的任务,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理解“责任”和分析责任来源的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和合作,使学生具有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关于责任的概念。

2、关于责任的来源。

【教学难点】

关于责任的来源。

【教学方法】

以学生的探究活动、课堂讨论、教师指导为主。根据教材提供的情境,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讨,针对学生认识上的模糊和矛盾,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启发。

【课前准备】

1、学生:

① 预习本节内容;

② 独立思考并完成五个活动中提出的问题。

2、教师:

①围绕五个活动制作幻灯卡片;

②查找资料设计好堂上练习题及课后作业.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人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我是谁?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出示幻灯片 )第一张照片是我和我的丈夫在一起的照片,在这张照片中我是一位妻子。(出示幻灯片)这张照片是我在葡萄园旅游时的留影,在这张照片上,我是一名游客。 现在我和你们大家在一起,你们说说我是谁?你们心中喜欢怎样的老师? 听了你们真诚的话语,我非常感动一我一定会照着你们刚才说的去做,成为你们所说的好老师,这是我的责任。

二、讨论。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都担当着不同的角色,这些不同的角色都有不同的责任。 那我们同学们在生活中成担着什么样的角色呢?大家和同桌的伙伴说一说。

好,大家都能明白在家中、在学校的角色,那怎样才能做好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明明、丽丽、方方家去看看吧。

(一)了解教材

1、电脑出示课文62页的插图。

2、讨论:这些事情该由谁来做?

3、分析图中的事情,哪些是自己会做的?哪些是自己不会做的?

4、说一说,议一议:对于自己会做的事情,自己是否做了?

(二)探讨明确责任

1、让学生进一步回忆,自己家中每天都有哪些家务事,这些事都由谁来做的。

2、启发学生讨论:这些事情当中,有哪些是自己可以做的?

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写出自己在家中能够做和应该做的事情。并进一步思考:我能为学校为班级做些什么?

4、教师在收集学生的答案后,给予肯定。并完成表格的填写。(出示幻灯片)

5、齐读句子:自己的事情,能耐做的应该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家中、学校、社区的事情大家都来做。

(三)提出建议

1、观察第64页的插图,(幻灯片出示)看看说了什么事情。

2、让学生谈谈有没有与教材第64页中的同学类似的情况。以小组为单位,大家想一想,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3、各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教师给予点拨。

4、各小组选出代表,以表演的方式,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好办法。

(五)品质升华

1、观察第65页的插图,(幻灯片出示)看看他们给自己找了什么岗位?

2、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我给自己找岗位。

(1) 在教师的帮助下,大家将班里的事情分分工,每人承担一件具体的事情(可以多人承担相同的事情)。

(2)在家里,请学生与家长商量,给自己找一件具体的事情做(例如扫地、洗碗等)

3、做这些事之后,大家先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做好?一星期后,在班会上交流做这些事的感受。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是我们要重点把握的?

四、堂上练习(演示幻灯卡片)

精挑细选,走进生活(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下列诗文句子中与“责任”有关的是( )

①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③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孩子从小干家务对甚以后的生活和事业有重大影响,因为做家务能( )

① 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②使孩子的正常发育受到影响;

③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培养责任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中学生谢某在乘公共汽车时因大声提醒乘客注意扒手,遭到五个小偷殴打致伤,车上的乘客竟无一人出手相助,对这些乘客的行为评价正确的是( )

① 应该做的事没有去做,没有尽到责任; ②弱、自私、的表现,应受到道德谴责

③在客观上纵容和支持违法行为 ④说明每个人都是自私的

A①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附板书设计:

明白责任

自己会做的事应该做

我的责任 该做什么 自己不会的事学着做

篇5:《购买上帝的男孩》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

语文

学段: 三四年级

年级

四年级

教材

书名:北京市课改实验教材 语文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 年6月

是否已实施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王云达

六圈小学

15810993790

实施者

王云达

六圈小学

15810993790

指导者

课件制作者

王云达

六圈小学

15810993790

其他参与者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多种学习方式并存。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我便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设计出多种学习方法。本篇课文叙事结构清晰,在第一课时我主要抓住“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一关键问题,让学生自学课文、小组讨论,概括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并提炼出“打碎玻璃--借钱--还钱”这三个场景。第二课时采用学生自学批注、小组讨论、情景表演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口语能力、思维能力。丰富的学习方式也提高了学生的的学习兴趣。

2.以读代讲,以表演代讲,强调从读中领悟,从课本表演中反思。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将朗读与课本表演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自己从读中感受小里根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并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当时的情景表演再现;与此同时观看表演的同学能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评价表演内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顺其自然地认同并产生责任感。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责任》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它是一篇写人物事迹的记叙文。本单元所选三篇讲度课文全部为写中外优秀人物事迹的文章,要求通过学习感受他们的伟大精神。《责任》就写的是美国前总统里根童年时代的一个故事。童年时的里根在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的玻璃。父亲要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暂时借给他15美元赔偿邻居的玻璃,并要求他必须想办法把这15美元还给父亲。小里根靠打工、捡破烂儿挣了15美元,他把钱还给了父亲,得到了父亲的夸奖。许多年后,当了美国总统的里根说,当年这件事使他懂得了做人的责任。文章告诉我们,从小培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意识,长大后才能成为对社会负责的人。

学生情况: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批注自学的学习方法。他们对一切充满好奇,乐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喜欢表现自我;虽然不全是独生子女但大部分都长期生活在父母长辈的呵护宠爱之下,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以及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人的意识。根据这些情况我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方式与手段。

教学方式:自学-辅导式、创设情境学生表演法、图片展示法、阅读法

教学手段:表演法、图片展示法、阅读法

技术准备:将“打碎玻璃--借钱--还钱”这三个场景的图片,做成幻灯片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根据以上教学背景,我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熟读课文,能抓重点词句理解人物特征,理解父亲让小里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目的。

2、通过情景表演感受人物心理,引导学生增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勇于承担责任的意识。

3、合理想象。并能把小里根把钱还给父亲时的情景写成一段话。

重点难点:理解父亲让小里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目的。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指明“剧本”:(设计意图:回顾第一课时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示本课主要任务和内容)

“演员”排练(设计意图:第1/2/3部分是重点段落,采用学生自学批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人物特征,为下面表演做准备。)

我是小演员(设计意图: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从读中感受小里根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与此同时观看表演的同学能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评价表演内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顺其自然地认同并产生责任感。)

对比朗读(设计意图:重点内容重点提示,让学生理解父亲让小里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目的。并通过有感情朗读的环节训练学生的朗诵能力。)

课后练习拓展: 合理想象。并能把小里根把钱还给父亲时的情景写成一段话。(设计意图:强化教学效果,并训练学生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一、指明“剧本”:(设计意图:回顾第一课时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示本课主要任务和内容)

(出示里根小时候的图片和成为美国总统后的照片,幻灯出示)

同学们,这是谁?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阅读了课文,了解了里根一些成长经历。在小里根成为美国总统的成长道路上,有一件事让他印象深刻影响至深,你知道是那件事吗?

1、指明学生复述事件

2、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7.责任

起因 经过 结果

打碎玻璃 -- 借钱 ------ 还钱

小里根行为:

小里根心理:( ) ( ) ( )

3、这节课我们就来当当小演员,小组合作选一个你最有感触的场景研究透彻并把它表演出来,课后让大家评评谁是本节课的最佳演员!

二、“演员”排练(设计意图:第1/2/3部分是重点段落,采用学生自学批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人物特征,为下面表演做准备。)

1、请个别学生朗读课文

教师提示要求:

(1) 其余同学边听便勾画出三个场景中有关小里根行为的词句。

(2) 思考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当时心理是怎么想的?

2、学生根据要求读书、圈画,小组交流安排角色及剧情

教师巡视,(注意确保每一个场景都要有人来演)

三、我是小演员(设计意图: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从读中感受小里根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与此同时观看表演的同学能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评价表演内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顺其自然地认同并产生责任感。)

第一幕:打碎玻璃

人物:里根,小伙伴若干,老人,旁白

剧情:学生根据课文自编自导自演

剧评:

1、请你对照课文,看看他们把情景表演的全面吗?

(设计意图:全面把握课文内容)

2、你觉得这组同学谁的什么地方表演的特别好?

(设计意图:能找出文中重点词句)

提示:小伙伴“纷纷逃跑”;

小里根“低头认错”、“哭”

3、小里根(演员)你能告诉我们你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吗?当时怎么想的?

(难过、委屈。并请其他同学补充发言)

第二幕:借钱

人物:父亲,母亲,小里根,旁白

剧情:学生根据课文自编自导自演

剧评:

1、请你对照课文,看看他们把情景表演的全面吗?

(设计意图:全面把握课文内容)

2、你觉得这组同学谁的什么地方表演的特别好?

(设计意图:能找出文中重点词句)

提示:小里根“怯生生”、“飞快地跑”

父亲“冷冰冰”、“严肃”

母亲心疼

3、小里根(演员)你能告诉我们你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吗?当时怎么想的?

(为难、胆怯。并请其他同学补充发言)

4、父亲母亲(演员)你们能告诉我们你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吗?当时怎么想的?

(父母的表现大相径庭,但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

第三幕:还钱

人物:父亲,小里根,餐馆老板、收废品老板等若干,旁白

剧情:学生根据课文自编自导自演

剧评:

1、请你对照课文,看看他们把情景表演的全面吗?

(设计意图:全面把握课文内容)

2、你觉得这组同学谁的什么地方表演的特别好?

(设计意图:能找出文中重点词句)

提示:小里根“终于”、“郑重”

父亲“高兴”

3、小里根(演员)你能告诉我们你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吗?当时怎么想的?

(自豪。并请其他同学补充发言)

四、对比朗读(设计意图:重点内容重点提示,让学生理解父亲让小里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目的。并通过有感情朗读的环节训练学生的朗诵能力。)

1、文中出现了父亲的三次语言,每次说话的语气都一样吗?找出来,有感情的朗读。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语气的不同?

3、成年后的里根对父亲的这种教育方式有什么感想?齐读最后一段。

4、教师小结:

“懂得了做人的责任”,就是要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承担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这对你有什么启发吗?

五、课后练习拓展: 合理想象。并能把小里根把钱还给父亲时的情景写成一段话。(设计意图:强化教学效果,并训练学生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创设情境

(出示里根小时候的图片和成为美国总统后的照片,幻灯出示)

同学们,这是谁?

齐答:“里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示本课主要任务和内容

多媒体课件

0分30秒

温故知新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阅读了课文,了解了里根一些成长经历。在小里根成为美国总统的成长道路上,有一件事让他印象深刻影响至深,你知道是那件事吗?

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

这节课我们就来当当小演员,小组合作选一个你最有感触的场景研究透彻并把它表演出来,课后让大家评评谁是本节课的最佳演员!

纷纷举手回答,跃跃欲试

复述事件始末

激发兴趣

形成期待

熟悉课文内容,

形成清晰条理

2分30秒

新课讲解

请个别学生朗读课文

教师提示要求:

(3) 其余同学边听便勾画出三个场景中有关小里根行为的词句。

(4) 思考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当时心理是怎么想的?

教师巡视,(注意确保每一个场景都要有人来演)

学生根据要求读书、圈画,小组交流安排角色及剧情

通过阅读让采用学生自学、批注圈画等方式初步理解内容。提高自学能力

6分

实践操作

第一幕:打碎玻璃

人物:

里根,小伙伴若干,老人,旁白

剧情:

学生根据课文自编自导自演

剧评:

1、请你对照课文,看看他们把情景表演的全面吗?

2、你觉得这组同学谁的什么地方表演的特别好?

3、小里根(演员)你能告诉我们你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吗?当时怎么想的?

第二幕:借钱

人物:

父亲,母亲,小里根,旁白

剧情:

学生根据课文自编自导自演

剧评:

1、请你对照课文,看看他们把情景表演的全面吗?

2、你觉得这组同学谁的什么地方表演的特别好?

3、小里根(演员)你能告诉我们你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吗?当时怎么想的?

4、父亲母亲(演员)你们能告诉我们你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吗?当时怎么想的?

第三幕:还钱

人物:

父亲,小里根,餐馆老板、收废品老板等若干,旁白

剧情:

学生根据课文自编自导自演

剧评:

1、请你对照课文,看看他们把情景表演的全面吗?

2、你觉得这组同学谁的什么地方表演的特别好?

3、小里根(演员)你能告诉我们你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吗?当时怎么想的?

以小组为单位、以课文为背景,进行趣味表演

兴致高涨,纷纷举手

互相补充,发现表演中与课文最匹配的地方,

提示:

小伙伴“纷纷逃跑”;

小里根“低头认错”、“哭”

难过、委屈及其他同学补充发言

小里根“怯生生”、“飞快地跑”

父亲“冷冰冰”、“严肃”

母亲心疼

为难、胆怯以及其他同学补充发言

父母的表现大相径庭,但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

提示:

小里根“终于”、“郑重”

父亲“高兴”

自豪,并请其他同学补充发言

全面把握课文内容

能找出文中重点词句

学会欣赏

全面把握课文内容

能找出文中重点词句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

全面把握课文内容

能找出文中重点词句

多媒体在每个学生小组表演时同步播放场景背景,以烘托气氛

20分

分享交流

贯穿于整个表演之中

效果评价

对比朗读

1、文中出现了父亲的三次语言,每次说话的语气都一样吗?找出来,有感情的朗读。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语气的不同?

3、成年后的里根对父亲的这种教育方式有什么感想?齐读最后一段。

批画,有感情朗读

重点内容重点提示,让学生理解父亲让小里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目的。并通过有感情朗读的环节训练学生的朗诵能力。

3分50秒

归纳总结

教师小结:

“懂得了做人的责任”,就是要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承担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这对你有什么启发吗?

自由谈体会

结合实际考虑

1分10秒

拓展提高

(课内发言,课后落实于笔头)合理想象。并能把小里根把钱还给父亲时的情景写成一段话。

积极想象,合理发言

指导反思,培养反思学习能力强化教学效果,并训练学生写作能力。

6分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教师自评反思与学生学习效果反馈相结合

评价量规

一、教师自身教学效果的评价

本课教学内容是写人记事的文章有很强的趣味性,所设计的教学过程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整节课学生都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地去理解消化课文内容。

二、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 “立足发展”,其设计目的为:

合理想象,并能把小里根把钱还给父亲时的情景写成一段话。以达到强化教学效果,并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本教学设计的特点就主要是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多种学习方式并存。

其中尤其是让学生“自己当当小演员”的学习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促使他们全面而有深度地掌握课文。因为在当“演员”前的自学活动中,学生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此方法在学习效果上达到了很强的激励性。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购买上帝的男孩》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相关文章:

读《购买上帝的男孩》有感05-19

我当上帝三年级作文300字05-15

上帝有个放大镜三年级作文04-25

神啊,我的上帝04-23

上帝的食物童话04-30

上帝分数的励志美文05-24

没有上帝的宗教范文06-14

疯子和上帝的故事04-19

上帝的金币人生哲理04-29

上帝的宠儿750字作文05-22

上一篇:潘集区建设市场自查报告下一篇:我家的小白狗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