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桥面板第三结构体系受力特性研究

2024-05-04

钢桥面板第三结构体系受力特性研究(共2篇)

篇1:钢桥面板第三结构体系受力特性研究

钢桥面板第三结构体系受力特性研究

本文针对钢箱梁钢桥面板第三体系的膜效应及其与第一、二体系的可叠加性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发现,在正常使用荷载下,膜效应对第三体系的影响较小,在分析时可以忽略,同时在分析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时可以考虑对三个体系的应力进行叠加分析.

作 者:谢高潮 蔡军  作者单位: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56 刊 名:中国西部科技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EST CHINA 年,卷(期): 8(13) 分类号:U4 关键词:钢桥面板   钢结构   第三体系   有限元  

篇2:轻钢住宅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研究

关键词:轻钢住宅;框架结构;框架-支撑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动力特性

中图分类号:TU3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098(2012)01-0029-06

收稿日期:2011-11-26

作者简介:刘菁华(1987-),女,江苏南通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轻钢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轻钢结构一般指承受相对较小的外加荷载,采用较小的构件截面尺寸,结构自重较轻的钢结构。它是以经济型材构件,包括冷弯薄壁型钢、热轧或焊接H型钢、T型钢、焊接或无缝钢管及其组合构件作为结构的承重骨架,以压型钢板及其组合板材、PC板、ALC板及稻草板等质量轻、保温防火隔热性能好、防水效果佳的轻质材料作为围护结构的一种新型建筑结构体系[1]。

相对于传统建筑,轻钢结构具有安全可靠、节能环保、建筑表现力强、经济适用等优势,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轻钢住宅的结构体系主要有:纯钢框架体系,钢框架-支撑体系,钢框架-剪力墙体系,交错桁架体系,钢框架-核心筒体系等[2]。目前,轻钢框架结构多用于低层,对它在静力荷载下的受力和变形性能以及抗震性能已有了一定的研究[3-6]。据统计,多层住宅占城镇住宅总数的80%,随着城市用地的紧张,小高层住宅在市场中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所以对多层和小高层轻钢住宅动力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别对多层(6层)和小高层(10层)的纯框架结构、框架-支撑结构和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动力性能进行比较分析,为今后轻钢住宅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1 计算模型

根据文献[7]的评定方法,在AAA级住宅套型(三室两厅两卫)的基础上稍作修改,使模型更规则,更利于梁柱的布置(见图1)。轴线长23m,宽10.2m,结构层高2.8m,楼面恒载取3.5kN/m2,楼面活载取2.0kN/m2,屋面恒、活载取0.5kN/m2,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墙体为ALC板。基本风压取0.45kN/m2,地面粗糙程度为B类,8度近震,Ⅲ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结构在多遇地震下的阻尼比取3.5%,罕遇地震下的阻尼比取5%。梁柱刚接,框架柱和基础刚接。框架柱采用方钢管,钢梁采用热轧H型钢。

图1 住宅结构平面图6层结构模型的梁、柱钢材型号为Q235,随着楼层的增加,竖向荷载增大,梁、柱构件的截面和强度都需加大,所以10层结构模型的梁、柱构件需使用Q345号钢材。6层和10层纯框架体系、框架-支撑体系、框架-混凝土筒体体系。

3 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比较

在建模过程中,模型的梁、柱采用Beam188单元,楼板采用Shell63单元,支撑采用Link10单元,框架-支撑结构分别在山墙、分户墙和楼梯间处布置交叉支撑,6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筒体布置在楼梯间处。小高层住宅需要增设电梯,所以10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筒体布置在楼梯间和电梯井处。建模完成后,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结构分别进行模态分析、反应谱分析和时程分析。

3.1 模态分析

模态分析用来确定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本文所用的模态方法为子空间迭代法,即假设结构一定数目的特征向量N,通过迭代修正求出结构的近似前N阶向量,这个N维空间就是结构真实空间的子空间。将ANSYS模态分析算得的三种结构的自振频率换算成自振周期。

10层轻钢结构的自振周期明显大于6层轻钢结构,纯框架结构的整体刚度小,自振周期偏长, 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整体刚度最大,自振周期最短,而框架-支撑结构的自振周期位于两者之间。 由于纯框架结构的横向刚度较低,整个结构没有形成较好的抗扭能力, 所以扭转出现在第二振型。 框架-支撑结构在横向布置的支撑较多,结构的横向刚度和抗扭刚度较框架结构都有了提高, 所以扭转退到了第三振型。 10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扭转出现在第二振型, 这与筒体布置的位置有关, 因此在设计上还需改进。 总的来说,模态分析可以初步判断模型建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也可以清楚地观察出三种结构的基本振型状况。

3.2 反应谱分析

在模态分析的基础上接着进行谱分析, 它是一种将模态分析结果与一个已知的谱联系起来,然后计算模型的位移和应力的分析方法[8]。本文采用SPRS法进行谱分析,即对基底各节点分别沿X、Y、Z方向输入地震加速度反应谱曲线来计算结构的地震响应。

将模态分析得到的结构自振周期T带入式(1)计算地震响应系数值,并得到地震加速度反应谱曲线(见图2),在结构的X、Y向输入地震加速度反应谱曲线,然后进行求解。通过谱分析得到结构沿X、Y向的最大层位移和层间位移角。

对6层结构进行反应谱分析得到,纯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Y向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333,小于文献[9]规定的1/300,但富余不大;框架-支撑X向最大层间位移角1/521远远小于文献[9]规定的1/300;框架-核心筒结构是一种混合结构体系,它介于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和钢结构之间,所以它的层间侧移角限值不能简单地照搬有关规范对混凝土结构或者钢结构的规定,以剪力墙开裂为判别条件,混合结构在地震荷载下层间侧移角限值可以取1/500[10],由表3看出,框筒结构的层间位移角远大于限值。对10层结构进行反应谱分析可知,纯框架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Y向的最大层间位移角1/289大于文献[9]规定的1/300,说明纯框架结构不适用于小高层轻钢住宅,框架-支撑结构和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均满足文献[9]的要求。

根据反应谱分析得出的结构层间位移角值,绘出6层和10层计算模型X、Y向层间位移角随高度变化的曲线。

1. 纯框架结构;2. 框架-支撑结构; 3. 框架-核心筒结构

6层和10层轻钢结构在8度多遇地震下层间位移角随楼层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轻钢纯框架结构在X、Y向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均发生在结构的底部,符合框架结构剪切型变形模式的情况,由于支撑的加入,框架-支撑结构的层间侧移角明显减小,且Y向的侧移角减少得更为厉害,所以对于Y向榀数较少的轻钢住宅,仅依靠钢框架来抵抗Y方向的侧移,效果不佳,为了满足设计的要求,可增设支撑、剪力墙等抗侧力的结构形式。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层间侧移角最小,X向的最大层间侧移角只有框架结构的20%,Y向只有框架结构的7%,说明筒体大大提高了结构的抗侧刚度。

3.3 时程分析

时程分析法又称为直接动力法,该法是根据选定的结构恢复力特性曲线和地震波,输入结构体系的振动方程,用逐步积分的方法对振动方程直接积分,得出结构在地震过程中每一瞬间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反应。它与反应谱法不同的是,反应谱法基于弹性假设,只能分析最大地震反应,而时程分析法综合考虑了地震动强度、谱特性和持时三个要素,并且它考虑结构的弹塑性特性,所以时程分析法又分为弹性和弹塑性时程分析。由于时间和篇幅的限值,只对结构X向进行8度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地震波的选取是进行时程分析的关键,因为选取适合所建工程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波可以使时程分析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所以这里选取具有代表性的El-Centro波,该波的时间间隔为0.01s,场地为Ⅲ类,特征周期为0.45s,加速度峰值为341.7Gal。选好地震波后,需要根据文献[9]的规定,对它的地震加速度持续时间和加速度幅值进行调整,其中持续时间的输入一般不小于结构基本周期的5~10倍,这里取El-Centro波的前10s,将原始的加速度幅值按式(2)进行调整,然后在计算中输入。

上一篇:讲练结合教学模式下一篇:雪松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