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氓》赏析的内容

2024-05-19

文言文《氓》赏析的内容(通用8篇)

篇1:文言文《氓》赏析的内容

红尘有爱,人间有情,我们读后感都期盼有成人终成眷属,白头偕老,举案齐眉,一辈子相依相守,然而纵观古今,有多少爱情的悲剧在上演啊,要么经历时间的打磨后,把爱情转变为亲情,要么就是随着时间把当初的热情消失殆尽,如果这样的话,这段感情剩下的不是平淡就是厌烦。

《氓》是我国文学史上非常早的一首婚恋题材诗歌歌。它用生动的笔墨叙述了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直到被抛弃的婚恋过程,塑造了女主人公温柔痴情,忍辱负重而又刚烈,坚强的复杂形象。

诗歌首先描述了女主人公的温柔痴情热恋的场面,“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后来到“非我愆期,子无良媒”氓的生气,女主人公又劝道,“将子无怒”。众所周知。古代社会,最注重一些繁文缛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女主人公却罔顾这些礼节,可见用情之深。婚期临近,每天又登上城垣,眺望心上人的身影,不见便“涕泣涟涟”。望见便“载笑载言”。正是这种盲目的深情而造成了她婚姻悲剧。

结婚后是她的忍辱负重,为了家庭的幸福美满,无怨无悔,“三岁为妇,靡室老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无论他多么困苦,她一直忍受丈夫的暴怒,虐待她也默默忍受,以前的信誓旦旦的赤诚都已化为虚影。在“言既遂矣”后,氓又开始暴露本性,不但生活上虐待她,感情上更是开始三心二意,不复从前,女主人公却还是没有心灰意冷,始终坚信氓会回心转意。

女主人公在日复一日中清醒过来,明白自己忍辱负重,根本换不来丈夫的回心转意,与其让自己整天生活在恨意中,不如就此了断,重新做回自己。

《氓》中女主的血泪教训告诉我们“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遇人不淑,爱情就会是,天上的烟花,刹那间的绽放是美丽的,过后便可能烟消云散,在感情中要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要自强,要理性。

篇2:文言文《氓》赏析的内容

《卫风·氓》是一首距今2700余年的民间歌谣,以一个女子之口,率真地述说了其情变经历和深切体验,是一帧情爱画卷的鲜活写照,也为后人留下了当时风俗民情的宝贵资料。观照当今,仍有启迪。这里先忽略诗中述说方式,只是品味诗中所述,将诗有“不及”的地方,略增描述,来粗线条地再现这位女子和“氓”的情爱经历。

《氓》诗的结构,是和它的故事情节与作者叙述时激昂波动的情绪相适应的。全诗共六章,每章十句。

一、二两章是追叙,第一章,叙述自己由初恋而定的。第二章,叙述自己陷入情网,冲破了媒妁之言的桎梏而与氓结婚。诗人叙述到这里,情绪极度激昂,悲愤与悔恨交并,使叙述中断。第三章,她对一群年青貌美的天真少女,现身说法地规劝她们不要沉醉于爱情,并指出男女不平等的现象。第四章,对氓的负心表示怨恨,她指出,这不是女人的差错,而是氓的反复无常。第五章,接着追叙,叙述她婚后的操劳、被虐和兄弟的讥笑而自伤不幸。第六章,叙述幼年彼此的友爱和今日的乖离,斥责氓的虚伪和欺骗,坚决表示和氓在感情上一刀两断。这些,都是作者的经历、内心活动、感情变化的再现,结构严整,形成一首千古动人的诗篇。

《氓》诗在艺术上,也有较高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氓》诗是诗人现实生活典型情绪的再现,诗人不自觉地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歌唱抒述自己悲惨的遭遇,起了反映、批判当时社会现实的作用。《氓》是民歌,是口头创作。最初广泛地流传于民间,经过无数劳动人民的反复歌唱、不断修改,到写定时候,才形成现在这样的完整诗篇。人们在流传中,把自己关于恋爱婚姻方面的感受,渗透到歌唱中去,故作品富于现实性。诗中女主人公所叙述的是自己的切身经历,自己的感受,都是真情实感。而这种真情实感在阶级社会中是带有普遍性、典型性的。诗人善于把握题材的各种复杂的矛盾。她抓住自己和氓的矛盾,氓是夫权的代理人,他们从夫妻关系而变为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透露了男尊女卑、夫权制度的社会现实。她抓住了自己和兄弟的矛盾,反映了当时社会道德、舆论,是以夫权为中心的思想和弃妇孤立无援的现实。她抓住自己内心的矛盾:婚前没有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否可以同居呢?见了氓就开心,不见氓就伤心,如何解决见与不见的矛盾呢?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结成诗的主要矛盾——封建礼法制度与妇女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的矛盾。这是当时社会中极为显著和普遍的现象。其次,《氓》诗人善于塑造人物现象。《氓》诗中有两个形象比较鲜明。一个是狡诈负心的“氓”,一个是善良被弃的“女”。氓是从别处流亡到卫国的一个农民,“抱布贸丝”,点明了他还是个小商人。最初,他“蚩蚩”地假老实,“言笑晏晏”地假温情,“信誓旦”地假忠诚。他用虚伪的手段,欺骗一位天真美貌的少女,获得了她的爱情、身体、劳动力、家私。结婚以后,他便露出真面目了。过去是指天划日地赌咒,现在是“二三其德”地变心;过去是有说有笑地温存,现在是“至于暴矣”,不但虐待,甚至把她一脚踢出了家门。有人说:氓“婚前是羊,婚后是狼”,这个比喻,既形象,又确切。氓的形象,是夫权制度的产物,是商人唯利是图的产物。诗中又描绘了一位善良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她最初可能搞些养蚕缫丝的家庭副业,所以有些积蓄。她纯洁天真,入世不深,以致一下子便以心相许了。当她看到氓不高兴时,赶快安慰他:“将子无怨,秋以为期”。她多情,真心爱氓,看不到他时,“泣涕涟涟”,看到他时,“载笑载言”。她勇敢,敢于无媒而和氓同居。她忠诚,把自己和财物都用车子搬到氓家。结婚以后,她安贫,和氓共同过苦日子。她辛勤,把家务劳动一齐挑起来。她坚贞,当家境逐渐好转,遭受丈夫虐待时,始终不渝地爱氓(女也不爽)。被弃以后,她坚强刚毅,冷静理智,看清氓虚伪丑恶的嘴脸,坚决地和氓决绝。她从一位纯洁多情勇敢的少女,到吃苦耐劳忍辱的妻子,再到坚强刚毅的弃妇。她性格的发展,是随着和氓关系的变化而发展的。此诗通过氓和女两个形象的鲜明对比,谁真谁假,谁善谁恶,谁美谁丑,是很清楚的。当时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真实面貌,如在目前。所以说,《氓》的作者不自觉地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周扬说:“有文学就有创作方法。‘神话传说’是浪漫主义的渊源,《诗经》是现实主义的渊源。”他这段概括的话,是符合中国文学史的实际情况的。

(二)比兴艺术手法诗人是农村妇女,农村四周的自然景物,是她每天所接触的熟悉的,诗人触物联想,便歌唱起来。第三章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是起兴,比喻年青貌美的少女初婚的幸福。第四章的“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也是起兴,比喻弃妇面容憔悴与被弃的痛苦。第三章的“吁嗟鸠兮,无食桑葚”是对喻,喻下两句“吁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六章的“淇则有岸,湿则有泮”是反比,比氓的变心是无边无际不可捉摸的。这些,对于塑造形象,突出主题,加强诗的思想意义,都起了积极作用。

(三)对比的表现手法这是由于现实矛盾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其形式有二:1.句法对比者,如“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之耽也,犹可说也;女子耽也,不可说也”。这是士和女两种不同人物的对比。“桑之未落”与“桑之落兮”的对比,“不见复关”与“既见复关”的对比,都是互相映衬,收到更好地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效果。2.前后对比者,如氓在未婚前是“言笑晏晏,信誓旦旦”;在婚后则“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前后不同态度互相映衬,描绘出氓虚伪的本质。

(四)借代修辞诗是形象思维,不是抽象的说教,要用具体的事物,抒写抽象的意境。形象的语言,容易引起读者想象、共鸣,增强诗的魅力。《氓》诗人用氓住的地方“复关”代表氓,用“总角”代表幼年。以送行之远、乘垣望关表多情。以车来贿迁表同居,以“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表大归。以“三岁”表多年,以“二三”表反复。这和《采薇》诗人用“杨柳依依”代春,“雨雪霜霏”代冬,性质是一样的。收到语言隽永,耐人寻味的效果。

(五)顶真修辞陈望道《修辞学发凡》说:“顶真是用前一句的结尾来做后一句的起头,使邻接的句子头尾蝉联,而有上递下接趣味的一种修辞法。”这种修辞,多见于歌曲。这可能由于集体歌唱,口耳相传,此唱彼和,互相衔接,便于记诵所产生的一种句式。如“抱布贸丝,匪来贸丝”,“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无与士耽,士之耽兮”,“及尔偕老,老使我怨”,“不思其反,反是不思”等,都是《氓》诗中的顶真句。蝉联词不一定都在句首,有的在句中,它们的作用是一样的,都是加强诗的音乐性。

(六)叹辞的应用诗人抒发猛烈的感情或深沉的思想的时候,经常用一种呼声或感叹辞来表达。如当她追叙婚前恋爱生活的时候,感情比较稳定,没有使用叹辞。第三章转入抒情,感情激昂,连用两个“于嗟”(哎呀),三个“兮”(啊)字,两个“也”(呀)字。第四章对“桑落”有所感,用了一“矣”字。第五章诉说被丈夫虐待,被兄弟讥笑,情绪最激动,连用六个“矣”字,借表她沉痛的心情和口气。最后一章对氓表示愤慨和决绝,加强了语气,拖长了音调,坚决地唱出“亦已焉哉”(也就算了吧)!“焉哉”二字连用,就像歌剧幕终,使人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之感。

篇3: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在今天的文言文教学课堂,教学内容主要定位于读懂文言文。所谓读懂,就是读通课文,理解字词句的含义。这样的教学内容单薄、浅显、呆板、枯燥。内容决定形式,这样的教学内容决定传统的讲授的教学方法亘古不衰,即教师逐字逐句地讲解、分析,一味地串讲,从表面看,学生完全懂了,其实是一种被动的接受,一种不动脑筋的获得。也许在学的这一篇文言文中,学生落实了字词,把握了人物。可是,另一篇呢,字词句的理解,思想内容的把握,还是需要老师口口相授。更重要的是长此以往,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从而缺乏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可怕的是,学生对传承文化、孕育灵魂的文言文教学课堂失去了兴趣,产生了厌烦。有些地方甚至有了这样的传闻——语文学习,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

在文言文教学上,语文教师也是有苦说不出,自认为讲得面面俱到,讲得口干舌燥,讲得问心无愧,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于是,为了达到所谓的教学要求和目标,教师只得使出另一杀手锏——练,练反复,反复练,这样的结果,就是在各类测试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分数可能提高几分,可这却是以学生对文言文加倍的厌烦为代价。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也许可以用这样一句俗语来概括,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吃力不讨好。

究其原因,也许有多方面的因素。比如,文言文本身与学生存在时空距离;学生的课业负担太重,没有工夫对含蓄隽永的文言文慢读细品。然而,首要的原因也许是我们教学内容的定位有偏差。如今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内容大都定位在文意的疏通和概括上,学生感受不到文言文诗性的光辉,厚重的关怀,浪漫的情怀,高尚的灵魂。而且内容决定形式,教学内容的单薄、浅显、死板、保守,使得教学设计单一,大多是这样的思路:介绍文学常识、相关背景,疏通文字,概括内容,偶尔也程式化地评价一下人物。一篇流传千古的经典美文就这样在一两个课时内学完了。按部就班、千篇一律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热情,扼杀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单一的设计,使教学方法也变得简单,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唱主角,几乎全程由教师串讲,从文学常识讲到人物形象,从上课讲到下课。总之,文言文课堂费时,低效。

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文言文到底教什么?又通过怎样的教学,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呢?我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一) 在字音的诵读中激起美感,引发兴趣

诵读,在我国古代的语文教学中就受到重视。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名句为证。而且,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所谓的进度,为了所谓的创意,传统的教学方法——诵读却被我们忽略了。偶尔的诵读,也许只是凑时间的替代品,或是为了丰富教学方法而采用的点缀,或是为了听课需要而制造声势的工具。总之,文言文课堂已远离了诵读这颗教学之根,而远离了诵读之根的阅读教学,自然也会变得生硬而肤浅。所以回归传统——诵读,是文言文课堂提效的第一要素。

1. 在诵读中感受音韵美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言文,文质兼美,语言音节响亮,节奏和谐,富有韵律。通过反复朗读,可以感受出语言的音韵美和节奏美,体会文章“有意味的形式”,对培养学生语感,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诗歌教学中。例如《木兰诗》,五言一句,句句押韵,朗朗上口,读来一唱三叹,回味无穷。学生很喜欢读,往往在新课没上完之前,就能熟读成诵。在有滋有味的诵读中,学生感受到了音韵的美,引起了阅读探究的兴趣。

2. 在诵读中感受意境美

语言文字的背后,汩汩流淌着作者情感的河流,深深刻印着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所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着披文以入情”。教师应从诵读入手,让课文的音韵、节奏、语调及色彩直接刺激学生的头脑,将一个个语言符号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从而不自觉地进入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境界中。这样,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与其说是用声音读课文,不如说是在用心感悟语言、感悟内容,感悟作者。例如,《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读到这些句子,学生也会联想到那种澄澈的月光,月光下那种宁静的意境, 进而触摸到作者与友人,在逆境中那种坦然而又有些虚无的心境。

3. 在诵读中感受文势美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要领略文章的气势,念诵是唯一的途径。文章的气势即所谓的“文气”。古代评论家所说的“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之类的话,指的就是文势。语势的背后,潜藏着作者感情的起伏。例如,经典名篇《岳阳楼记》中,文章本身就是一条情感的河流。时而春和景明,风和日丽;时而阴风怒号,暗流汹涌;时而超然物外,洒脱豁达。这是作者从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到志士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蜕变和升华。在高声的诵读中,我们似乎看到范仲淹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博大胸襟,自己不觉也纯净和高尚起来。在教材中,像这一类有着明显语势文气的文章很多。“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出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在教学中,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与文本发生碰撞,互相交流, “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让学生自然地走近文本,读懂文本,读出文字背后那激昂的气势和蓬勃的生命力。

(二)在词句的疏通中探究字词,把握内容

由于时空的距离,曾经的美文,如今成了文言文。一些词句的含义,一些句子的组合方式,乃至一些文章的谋篇布局等,与现代文都显得有些两样。要理解文章,就要扫除这些字词句的障碍。传统的方法就是教师逐字逐句地给学生翻译,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吃力不讨好。文言文的疏通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嘴来完成。文言文虽然不同于现代汉语,但现代汉语毕竟也是由古汉语发展演变而来。所以除了一些特殊的词法句法现象,一般都可以用现代汉语的意思去理解。所以学生借助工具书,注意特殊的句法词法现象,完全可以自己疏通课文。在疏通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难点,这时让他们进行讨论探究,或许会有意外的收获,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自主翻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几种探究的方法。

1. 温故知新

文言文有许多常用的实词和虚词,以及一些基本的句式。把握了这些常用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掌握了这些基本句式的类型和特点,那么文言文的翻译几乎不成问题了。所以,一方面要求学生识记这些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另一方面,又要引导学生根据语境,在新的语境里能够正确理解学过的那些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例如,如果记住了《口技》中“会宾客大宴”中的“会”是“适逢,正赶上”,那么《陈涉世家》中的“会天大雨,道不通”中的“会”就能轻松解决了。

2. 触类旁通

教是为了不教。我们在教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培养他们的能力,即学过的东西能够运用,能够迁移,能够举一反三,能够触类旁通。如教学《出师表》,在导入新课时,我用了一个排比句来介绍《出师表》的地位和影响,说它是为表的典范,是为文的圭臬,是为人的楷模。“圭臬”这个词学生第一次接触,可是根据排比句的特点——句式相同,结构相同,意思相近,可知“圭臬”的意思也是“规范”,触类旁通了的学生很有成就感。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互文经常出现,所以有些字词完全可以根据上下文来推测大致的意思。

3. 知人论字

在《出师表》中有这样一句话,“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以”,有学生解释为“因为”,有人觉得译为“认为”。事实上两种译法都说得通,在一些资料上两种译法也都有出现。可这时候,我让学生讨论探究,最后形成这样的认识,觉得还是翻译成“认为”好。“认为”是一种主观看法,“因为”是一种客观事实。如果译成“因为”,那么诸葛亮的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就成了一种大家公认的包括诸葛亮自己也承认的事实了。可实际上,诸葛亮一向清高自许,在《隆中对》中“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让刘备三顾茅庐才肯出山辅佐,自然不会认为自己“卑鄙”。而刘备对诸葛亮,在徐庶的推荐下,求贤若渴,自然不会认为孔明“卑鄙”,知人论字,不仅理解了字,而且进一步地了解了人。

4. 反用其意

有时候,把文章的词句段的翻译直接呈现给学生,让他们用文言词句替换,对学生而言,也是一件很新鲜而又有趣的事。这种逆向思维,使学生的视觉和思维都很兴奋,而积极的思维不仅加快了记忆,而且可以帮助大脑全面发展。用新奇的方式思考和观察世界,有助于改善大脑不活跃部分的功能。看着现代文,说文言文,不仅有助于学生积累文言文词汇,而且能引导学生注意特殊的词法和句法现象,也有助于加强对文言文表达形式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

在课文的疏通过程中,教师退出,让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自主地翻译课文,遇到疑难,合作探究,课堂不仅有了意料中的高度,也有了不曾预约的精彩。

(三) 在人事的体验中活化人物、丰富故事

1. 情感体验,使人物更丰满

常见的文言文教学往往就事论事,句子是什么意思翻译成什么意思,然后就万事大吉。这就如鹦鹉学舌,其实根本就没有挖掘文本的价值。一篇文章的丰富内涵,人物形象,远非几句干巴巴的翻译就能涵盖。文言文言简意赅,但它留给了我们许许多多的空白,让读者回味咀嚼,这也是古代作品得以延绵千古的魅力所在。文学作品的教学应该用心灵去感动心灵。文言文也不例外,从情感体验出发,叩响语言之门,唤醒沉睡在作品中的人物情感,让它在体验的碰撞中与交流中苏醒过来,并与千年之后的人们产生共鸣,这才是文言文教学的真正意义所在。从情感体验出发学习文言文作品,就是让学生以文本为依托,模拟一下人物的心理,再现一下人物的神情姿态,或者分角色朗读一下课文,从而真切地触摸到作品中人物的灵魂与生命。例如,在学习《唐雎不辱使命》时,在最后秦王屈服的时候,让学生描绘一下秦王的心理,或者让学生表演一下当时的秦王。这样比单纯的概括来得更生动、更形象、更深刻。因为这样使简洁的语言丰满起来了,让文字后面的画面灵动起来了,让概念式的人物生动起来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兴致勃勃地讨论,声情并茂地朗读,惟妙惟肖地表演,文言文教学课堂充满了活力,学生兴致盎然地学习,文本中蕴藏的丰富情感和文化再也不必担心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了。条件许可的,还可以指导学生编排课本剧,为课文配插图,选背景音乐等,带领全体学生走近课文中所提供的艺术形象和具体画面,达到“神与物游, 心与理合”的境界,实现读者与作者感情的和谐共振。这样的情感体验,不仅让学生对课文中的景、物、人有切实的体会和深入的理解,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使他们学会鉴赏美,练习表达美,从而逐步提高审美能力。

2. 情景描述,使意境更真切

在文言文中,由于表达中心的需要,或者一些节选的内容由于前面已交代,对一些情景、情节要么一笔带过,要么蜻蜓点水,点到即止。如果让学生对这些简略的情景进行描述,无论是对学习内容的把握,还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都是不无裨益的。例如在《隆中对》中,由于文章主要是表现诸葛亮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对刘备三顾茅庐的情节,文章只是这样一笔带过——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引导学生借助想象,或白话,或文言,描述刘备三顾茅庐的情景。写好后与《三国演义》中的相关情节进行比较,评价赏析优劣,不仅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内容,也使学生对合理的想象有详有略的描述,对人物的刻画都有了深刻的认识,这也是所谓的把“薄书读厚”。长期练习,反复训练,学生必将具备合理想象、具体描述的作文能力,而对文章的人物也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把握,文言文中的人物生动立体起来了,文言文中的故事具体厚重起来了。

3. 情意感悟,使意蕴更深远

在初中的文言文课文中,不仅有血肉丰满的形象,细腻真切的意境,更有许多深远感人的情意。这些情意,或者通过作品中的形象表达出来,或者作者直接抒发出来。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对这些情意,要么视而不见,要么照本宣科,学生根本也就感悟不到它的真、它的深。教师在教学中,多一些背景的介绍,多一些历史的认识,多一些环境的把握,多一些经历的铺垫,学生也就更能理解孟子提出“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的意义,也就更能体悟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的情愫的悲壮,也就更能明白韩愈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悲叹的警示。我们应让形象,让作者回到他自己的时代去,回到他本身的生活中去,然后让学生与这些有血有肉的伟大灵魂对话,与这些有情有义的文化巨人交流,那么学生不仅感悟了作品的情意,而且获得了思想情感的熏陶,获得了生命发展超越的顿悟。

(四) 在德智的延伸中开阔视野,丰润生命

1. 比较赏析,深化认识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比较的内容,可以是方方面面。从作品层面,可以是文章本身的题材,写法,主题,风格;比较的方向,可以横向,也可以是纵向。总而言之,要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恰当地选择比较的内容和比较的方向,来实现文言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例如,在学习《陈涉世家》时,我们可以探究起义胜利的原因,而课文后面,节选了《陈涉王六月》的语段,将之与课文比较,就可以探究出陈涉起义最终失败的原因,让学生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的道理,同时使学生对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和陈涉这个人物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再比如学习《记承天寺夜游》,就可以将之与《湖心亭看雪》放在一起。两文在文言的味道,宁静的氛围,夜游的兴致,复杂的情愫等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比较阅读,学生对两位作者的情感,他们抒发情感的方式,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都有了更深刻的体验。这比单单翻译一下课文,概括一下内容可要厚重得多。当然,学生通过多次这样的阅读学习,也找到了一个打开文言文这座神秘文化宝库的钥匙——比较阅读。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人、事的比较中完善了性格,丰富了精神,也获得了一些为人做事的智慧。

2. 续写后记,活跃思维

续写是对文章结尾或局部的再创作,它具有创造性,同时又受前文的限制。续写练笔能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学生的写作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由于初中学生的文言文功底相对薄弱,续写时大多尚不能以文言文形式写作。用白话文续写,对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作用不是很大,可是续写中的想象是初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写作类别,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有帮助的。而后记,相当于学生对人物的评价和阅读感受,与续写相得益彰,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事物、认识问题的能力。例如,学完《愚公移山》,让学生写一下对愚公的感受或认识,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的角度均可。学生对愚公的认识和评价,有肯定,有否定;有赞成,有反对。不同的评价,不仅彰显了不同的思想认识,也让学生了解了价值观念的丰富性和思维方法的多样性。

经过一个学期的探索和尝试,在对文言文的教学内容重新定位以后,自己感觉文言文教学课堂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文言文教学有了幸福时光:一是学生兴趣增强了,期待着与文言文课堂重逢;二是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了,在应试中得心应手,成绩提高明显;三是学生认识提升,在学习生活中古为今用。尽管如此,文言文教学中也还是有困惑的时刻。例如由于课业升学的压力,学生在学习中放不开手脚。还有由于知识认识的局限,教师在教学中也难免捉襟见肘。

但不管怎样,依托语言,通过诵读激发美感,引发兴趣;在疏通中探究字词,理解内容;在赏析中活化人物,丰富故事;在延伸中开阔视野,丰润生命,让我们原本机械、平板的文言文阅读教学,走向了生动、形象、丰富、深刻。只希望我们更多的语文教师来关注文言文教学,探索更有效的文言文教学。相信古典诗文的传承,在我们这一棒,能传得更轻松,更快乐,更丰润,更隽永。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

[2].《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3].刘辉平《守住阅读教学的根——诵读》.《初中语文教与学》.2010.3.

[4].丁丽娟《穿越文言文这块玉米地》.《初中语文教与学》.2010.5.

篇4: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一、当前文言文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的状况却是,文言文的课堂教学却常常呈现出不尽如人意的一面。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如下三种问题:一是教师将大量的时间花在文言字词用法和文言语言现象的归纳上,教师将文言文上成“字字落实、句句翻译”的“古代汉语课”。这种教学是有“言”而无“文”,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对文言文提不起兴趣。二是文言文教学片面追求所谓人文素养的拓展延伸,将文言文教学推向另一个极端——将文言文上成“文章分析课”。这种教学,打着“人文性”的旗号,只注意文章内容的分析和引申,极有可能将文言字词架空。最终的结果是:学生基础打不牢,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教学目标也就无从谈起。三是,很多老师已经意识到文言文既要有“言”又要有“文”,但是处理两者关系的时候,往往存在着僵化想象,简单地“言”加“文”,将两者割裂开来。表现形式为先“言”后“文”,这个“文”是强加到“言”上去的,而不是从“言”的内在体现出来的。——这种教学是“文”与“言”的脱离。这三种形式,无论哪一种都难以达到文言文有效教学的目的。

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教师应先弄清楚这几个问题:文言文是什么?文言文究竟应该教什么?学生在文言文中应该学什么?弄清楚了这些问题,教师在面对文言文教学时才知道如何去取舍。对于文言文是什么的问题,我认为褚树荣老师给出了不错的回答:文言文决不仅仅是学习古汉语的语言材料。从文化史上看,它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从文学史上看,是历久不衰的经典,从课程教学论上看,应该是“定篇”。对于这样的文本,对于当今的高中生,应该教些什么呢?所以先得确定教什么,然后才能选择怎么教,才能去谈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二、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确定:“言”“文”缺一不可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是: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这段话对文言文教学内容作了很清楚的表述。黄厚江老师在《文言文应该怎么教》中提出了四个层面的教学内容:文字、文章、文学、文化。而褚树荣老师又把这四个层面归纳为文字、文章、文化。总之,无论是《语文教学大纲》还是以上两位老师的观点都认为文言文教学内容上必须由“言”和“文”这两部分组成。那么“言”与“文”到底怎么去把握呢?

三、好课是“言”“文”的统一融合,不是二者简单的叠加

黄厚江老师认为文言文教学的内容应该包括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方面,但四者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自然的融合,应该从语言入手,达到四者的统一,具体可以从诵读、关键句的理解、文本的语言特点、丰富的学习活动等方面追求四者的统一与融合。

通过研究成功的文言文教学课例,我发现他们在“言”与“文”的处理上基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为主,在分析的过程中引出文言字词相关知识的讲解。如黄厚江老师执教《阿房宫赋》,就将文字的教学融合在文章的理解之中,以缩写、填空、分组查找理解相关句子来感知内容、梳理层次,又通过教师诵读、学生试读来感受赋体文章的特点,体会文章的语言魅力,最后理解文章的主旨、写作的意图以及新的启示。这样的课堂不仅让学生积累了文言字词,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也不仅让学生品读文章,品味古典作品的行文结构之美;还让学生深入思考,从现代人的角度去评价古代历史事件,从而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与之相对的另一种形式是通过精讲某个字词,再联系相关背景,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进而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析。如陈小英老师执教《鸿门宴》,她从虚词“为”的意义入手,联系文章前后内容,抓住人物形象,拓展相关知识背景,使课堂显得非常丰厚。这两种形式都在文言文的“言”与“文”上成功地进行融合,并把语言积累、文化传承落到实处。

可见,“文”和“言”应是每篇文言文必备的教学内容,两者缺一不可。至于教师备课时如何协调好“文”与“言”的关系的问题。笔者认为:学生的文言文掌握水平就是最好的标尺。新课标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篇5:古诗氓赏析

短短的几章文字,描绘了一个女子被丈夫无情抛弃的悲惨经历,其在揭示古代女性婚姻生活的不幸,倡导维护女性权益,反对社会压迫方面的主题不言而喻。这么一个忠于爱情,吃苦耐劳,性格刚强的中国古代妇女的不幸,正是当时千千万万弃妇形象的缩影。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文中弃妇的惨遭抛弃不仅是其个人的悲剧,而且是当时整个社会的悲剧。从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出父系社会中对女性权利的漠视以及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的诟病。反观我们的现实生活,女性各方面的权利已经得到了极大的维护,但是仍有不少婚姻悲剧的发生,如“闪婚”,“闪离”,“第三者插足”等现象屡见不鲜。我们是否应该通过《氓》对我们的婚姻现状及婚姻道德进行反思与思考,我想,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氓》在艺术手法上,赋,比,兴得到了充分的运用,这使弃妇的形象呼之欲出。赋是铺陈直叙,诗中弃妇对自己不辞辛劳,操持家务,却落得被丈夫抛弃,被兄弟讥笑的境地的叙述,就是一个典型。比,即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文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以水流之有岸畔,反喻自己的痛苦无穷无尽,形象生动。而“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喻男女情意浓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喻男女情意已衰,则是很精到的起兴。

本文是一篇叙事诗,却插入了女主人公的议论与抒情,呈现出表达方式的多样性,这在先秦时期是难能可贵的。《氓》全诗以叙事为主,较为详细的叙述了弃妇婚姻生活前后的点点滴滴。同时,诗中弃妇又慨叹自身的不幸,抒发其自怨自艾之情;生发男易薄情,而女易陷入情网无法自拔的议论。

修辞手法运用的多样性也是本文的一大特点。艺术手法中的“比”自不必说。除此以外,《氓》诗中还巧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就大的方面而言,弃妇的丈夫在婚姻前后迥然相异的表现是本诗最大的对比。从小的细节来看,也有“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的德行之比。值得一提的是,诗中用“总角”借代儿童的修辞,也是一个小亮点。总而言之,多种修辞手法并用,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丰富性、生动性。

本文的结构安排上,采用了回忆倒叙的手法,这也是值得称道的。

篇6:诗经.氓赏析doc

一、《诗经》简介: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编集关于《诗经》的编集,汉代有两种说法:①行人采诗说。《汉书·艺文志》载:“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诗经》305篇的韵部系统和用韵规律和诗歌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而它包括的时间长、地域广,在古代交通不便、语言互异的情况下,如果不是经过有目的的采集和整理,要产生这样一部诗歌总集是不可想象的。因而采诗说是可信的。②孔子删诗说。《史记·孔子世家》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唐代孔颖达、宋代朱熹、明代朱彝尊、清代魏源等对此说均持怀疑态度。《诗经》大约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此时孔子尚未出生;公元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至鲁国观乐,鲁乐工为他所奏的风诗次序与今本《诗经》基本相同,说明那时已有了一部《诗》,此时孔子年仅8岁。因此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删诗说不可信。但根据《论语》中孔子所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可知孔子确曾为《诗》正过乐。只不过至春秋后期新声兴起,古乐失传,《诗三百》便只有歌诗流传下来,成为今之所见的诗歌总集。

体例分类《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①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②雅。即朝廷之乐,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大部分为贵族的作品,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③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从时间上看,《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当产生于春秋时期。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思想内容《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其中有些诗,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等,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有些诗,如《魏风·硕鼠》、《魏风·伐檀》等,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显示了奴隶制崩溃时期奴隶们的觉醒。有些诗,如《小雅·何草不黄》、《豳风·东山》、《唐风·鸨羽》、《小雅·采薇》等写征夫思家恋土和对战争的哀怨;《王风·君子于役》、《卫风·伯兮》等表现了思妇对征人的怀念。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西周时期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痛苦和灾难。有些诗,如《周南·芣苢》完整地刻画了妇女们采集车前子的劳动过程;《豳风·七月》记叙了奴隶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小雅·无羊》反映了奴隶们的牧羊生活。

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如《秦风·兼葭》表现了男女之间如梦的追求;《郑风·溱洧》、《邶风·静女》表现了男女之间戏谑的欢会;《王风·采葛》表现了男女之间痛苦的相思;《卫风·木瓜》、《召南·摽有梅》表现了男女之间的相互馈赠;《鄘风·柏舟》、《郑风·将仲子》则反映了家长的干涉和社会舆论给青年男女带来的痛苦。另如《邶风·谷风》、《卫风·氓》还抒写了弃妇的哀怨,愤怒谴责了男子的忘恩负义,反映了阶级社会中广大妇女的悲惨命运。

艺术成就及其影响《周礼·春官·大师》云:“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六诗在《毛诗序》中又作六义。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例如《豳风·七月》、《卫风·氓》都是赋体:前者铺叙了奴隶春耕、采桑、纺织、田猎、造酒、贮藏和准备过冬等一年四季的全部劳动生活,表现了阶级的对立和奴隶们的悲愤之情;后者倒叙了弃妇与氓由恋爱到结婚直至被氓遗弃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弃妇的哀怨和决绝。又如《魏风·硕鼠》、《邶风·新台》都是比体:前者把剥削者比作贪婪的大老鼠;后者把淫乱无耻的卫宣公比作大癞蛤蟆;二者都寄寓了极大的讽刺之意。另如《周南·关雎》、《魏风·伐檀》都是兴体:前者以贞鸟雎鸠的“关关”叫声起兴,联想起人的男女之情;后者以奴隶们的“坎坎”伐木声起兴,联想到奴隶主阶级的不劳而获。在《诗经》中,赋、比、兴手法常常是交替使用的,有“赋而比也”,有“比而兴也”,还有“兴而比也”。如《卫风·氓》是赋体,但诗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显然是“兴而比也”。另如《卫风·硕人》,用铺陈的手法描写庄姜美貌,但其中“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齿如瓠犀,螓首蛾眉”传神地表现出庄姜的天生丽质,这显然又是“赋而比也”。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诗经》的影响还越出中国的国界而走向全世界。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很早就传入汉文版《诗经》。从18世纪开始,又出现了法文、德文、英文、俄文等译本。《诗经》中的乐歌,原来的主要用途,一是作为各种典礼仪的一部分,二是娱乐,三是表达对于社会和政治问题的看法。但到后来,《诗经》成了贵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学习《诗经》成了贵族人士必需的文化素养。这种教育一方面具有美化语言的作用,特别在外交场合,常常需要摘引《诗经》中的诗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叫“赋《诗》言志”,其具体情况在《左传》中多有记载。《论语》记孔子的话说:“不学《诗》,无以言。”“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可以看出学习《诗经》对于上层人士以及准备进入上层社会的人士,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诗经》的教育也具有政治、道德意义。《礼记-经解》引用孔子的话说,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论语》记载孔子的话,也说学了《诗》可以“远之事君,迩之事父”,即学到事奉君主和长辈的道理。按照孔子的意见(理应也是当时社会上层一般人的意见),“《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意思就是,《诗经》中的作品,全部(或至少在总体上)是符合于当时社会公认道德原则的。否则不可能用以“教化”。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就孔子所论来推测当时人对《诗经》的看法,他们所定的“无邪”的范围还是相当宽广的。许多斥责统治黑暗、表现男女爱情的诗歌,只要不超出一定限度,仍可认为是“无邪”即正当的感情流露。第二,尽管如此,《诗经》毕竟不是一部单纯的诗集,它既是周王朝的一项文化积累,又是贵族日常诵习的对象。所以,虽然其中收录了不少民间歌谣,但恐怕不可能包含正面地、直接地与社会公认的政治与道德原则相冲突的内容。

秦代曾经焚毁包括《诗经》在内的所有儒家典籍。但由于《诗经》是易于记诵的、士人普遍熟悉的书,所以到汉代又得到流传。汉初传授《诗经》学的共有四家,也就是四个学派:齐之辕固生,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亨、毛苌,简称齐诗、鲁诗、韩诗、毛诗(前二者取国名,后二者取姓氏)。齐、鲁、韩三家属今文经学,是官方承认的学派,毛诗属古文经学,是民间学派。但到了东汉以后,毛诗反而日渐兴盛,并为官方所承认;前三家则逐渐衰落,到南宋,就完全失传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诗经》,就是毛诗一派的传本。

《诗经·卫风·氓》原文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翻译

无知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换丝,找此借口谈婚事。

送你渡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不是我要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

希望你不要生气,我们以秋天为期。

登上那堵破土墙,面朝复关凝神望。复关遥远不得见,心里忧伤泪千行。

情郎忽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问吉祥,卦象吉祥心欢畅。

赶着你的车子来,把我财礼往上装。

桑树叶子未落时,挂满枝头绿萋萋。唉呀那些斑鸠呀,别把桑叶急着吃。

唉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太痴。男人要是迷恋你,要说放弃也容易。

女子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不好离。

桑树叶子落下了,又枯又黄任飘零。自从嫁到你家来,三年挨饿受清贫。

淇水滔滔送我归,车帷溅湿水淋淋。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奸刁缺德行。

做人标准你全无,三心二意耍花招。

婚后三年为你妇,繁重家务不辞劳。早起晚睡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

你的目的一达到,逐渐对我施凶暴。兄弟不知我处境,个个见我都讥笑。

静下心来想一想,独自黯然把泪抛。

白头偕老当年誓,如今未老生怨愁。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

回想少时多欢聚,说笑之间情悠悠。当年山盟又海誓,哪料反目竟成仇。

不要再想背盟事,既已恩绝就算了。

注释

1、氓之蚩蚩:氓,(méng),蚩蚩:老实的样子。

2、布:货币。一说布匹。

3、即:靠近。

4、谋:商量。

5、顿丘:地名。

6、愆(qiān):过,误。

7、将:愿,请。

8、垝垣:垝(guǐ),垝垣:破颓的墙。

9、复关:诗中男子的住地。一说返回关来。

10、卜:用龟甲卜吉凶。

11、筮(音诗):用蓍草占吉凶。

12、体:卜卦之体。

13、咎言:凶,不吉之言。

14、贿:财物,嫁妆。

15、沃若:润泽貌。

16、鸠:斑鸠。传说斑鸠吃桑葚过多会醉。

17、耽(chén):沉湎于爱情。

18、说:脱。

19、陨:坠落。

20、徂尔:往你家,嫁与你。

21、食贫:过贫苦生活。

22、渐:沾湿。

23、爽:差错。贰:差错。

24、罔极:没有准则,行为不端。

25、二三其德:三心二意。

26、遂:久。

27、知:智。

28、咥(xī):大笑貌。

29、躬:自己,自身。

30、淇:淇水。

31、隰:当作湿,水名,即漯河。

32、泮(pàn):通畔,岸,水边。

33、总角:古时儿童两边梳辫。

简析:

《氓》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

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是一个热情、温柔的姑娘。

第三、四、五章追述婚后生活。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四章,以兴起,概说“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作者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诗经》中的爱情描写:

一提起《诗经》,很多人都会摇头晃脑地吟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来。在《诗经》的开篇,我们就看到了一对美丽的鸟儿,间间关关,诉说着动人的爱情。于是乎,在关雎鸟的呢喃中,我们于孤灯之下,拂去书案的尘埃,翻开那早已泛黄的《诗经》,在氤氲的书香里,忘掉纷纷扰扰,走进那个遥远的年代,倾听一曲曲爱的歌谣。

对于《诗经》里的爱情,我从来都不敢写,甚至连想都不敢。我生怕我的笔太稚嫩,太轻佻,辱没了那些至真至纯、可爱可敬的人儿。每一次,当她们唱着远古的歌谣姗姗走来,汉语似乎变得贫瘠起来,我徒劳地想找出一个贴切的词汇来概括她们的爱情:真、纯、朴、雅、热烈、刚毅、坚如磐石„„好像是,又好像不是。21世纪的我们似乎习惯了给一切东西贴上标签,就连面对爱情的时候也总是小心翼翼地掂量着对方的身份、地位、权势、财富„„然后在那一堆标签中给爱情挤出一个卑微的位置。而当我们回首那个蛮荒的年代,我们赫然发现,那里的爱情没有标签,纯净得只剩下爱情:或许是春日出游,或许是宗族祭祀,或许在田间林下,君子淑女不期而遇,一见倾心,不问地位高低、身份贵贱„„邂逅了爱情,心里眼里就只有爱情,只有所爱的那个人,一眼认定,至死不渝。只需一眼,就注定万年。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郑风·野有蔓草)

清晨田间的不期而遇,蔓草青青,露珠莹莹,一如姑娘闪动的双眸,于是,他爱上了她。“适我愿兮”,“与子偕臧”。不问姓名,不问出身,就那样爱了,简单得令人难以置信。诗中反复咏唱“清扬婉兮”、“婉如清扬”,“清”、“扬”均指“目之美”。我们终于明白,他爱上了她滴溜溜的美目,便一瞬间爱上了她的全部,不假思索,由衷而发,最初一念之本心。因美而爱,因爱而爱,成了《诗经》里最原始、最纯真的爱情模式。其实爱情不就是如此的简单么,她爱他,或许仅仅因为他体格健壮(王风·丰),或许仅因为他忠厚老实(卫风·氓);而他爱她,或则因为她美丽的眼睛(郑风·野有蔓草),或则因为她苗条的身材(陈风·月出),仅此而已。但仅此一点,就足以构成爱情发生的所有条件。他开始辗转反侧(周南·关雎),她也开始翘首以盼(邶风·匏有苦叶)。她偷偷地告诉他——某日某时某地,她等他。可是,当他越过礼教宗法的重重阻碍来见她的时候,她却迟迟不肯出现,他只能怀着同样一颗焦急的心情抓耳挠腮。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漫长的等待之后,他终于看见了心爱的人儿,她从青青的牧场踩着清晨的露珠而来,俏皮地把手背在身后——她不是空手而来,她看见朝阳之下那满地的彤管草,那么鲜妍,那么美丽,就像他们的爱情。她采了一大把,当做爱情的礼物,送给了那个痴痴等他的人。而他,终于醉倒在爱情的眩晕里,语无伦次,分不清人美还是草儿美„„

这样浪漫的幽会,这般可爱的人物,从那个遥远的西周,跨越千年,依然令我们动容。有时候,我们甚至怀疑这般欢快的爱情是否真的就发生于那个茹毛饮血、礼教森严的蛮荒时代。可不,当我们正怀疑间,又一对恋人钻进了茂密的丛林。丛林里,一个年轻的猎人,收获了獐和鹿,也收获了爱情。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召南·野有死麕)

如果说进化得早已复杂的我们还在酸酸地怀疑着静女,那么,这一场幽会总不至于再遭怀疑了吧。这岂止是幽会,简直算得上偷欢!怀春的少女爱上了勇武的猎人,丛林密约的爱情事件,蛮荒得近乎赤裸:

你慢慢儿来啊,轻轻地来啊; 我的裙子可别动啊; 别惹得狗儿叫啊!(余冠英先生译)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有礼法,亦不管道德,诗中甚至不惜用了一个“诱”字来定位他们的爱情,但既然爱情来了,你有情,我也有意,那就爱吧,哪管得了那么多呢!可诗人依旧不放心读者,怕我们曲解了、玷污了这场幽会的纯洁与正当,他在“诱”字之前苦心孤诣地用了“吉士”的称呼。“吉士”指没有结婚的男子,诗人似乎要郑重地强调,在他们的思维里,君未娶,我未嫁;你可弯弓射雕,我也美颜如玉,这不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么!

当然,更多的时候,他们的爱情还是会不可避免地受到礼法的阻挠,见不到意中人儿,女儿家的心事便如丝如缕,剪不断理还乱了。她们开始思念,“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王风·采葛);开始担忧,“岂无他人,维子之故”(唐风·羔裘);开始责备,“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郑风·子衿);甚至带着威胁的口气闹起了别扭,“子不思我,岂无他士?”(郑风·褰裳)„„其实,她心里知道,他并没有负她,所以当他逾里越墙来到她的园子,她还是胆战心惊地扑倒在爱人的怀里,娇嗔地念叨着:“你个二傻,以后别来了!”(王风·将仲子)仲可怀也,父母之言,犹可畏也。仲可怀也,诸兄之言,犹可畏也。仲可怀也,人之多言,犹可畏也。

她知道,每一次相见,他都要越过重重阻碍,因而每一次幽期密约都变得弥足珍贵。她生怕老实巴交的他误解了自己的话,顾不上矜持,连连说:“仲可怀也”!不是不爱,而是太在乎这份爱情,害怕它被那些所谓的道德礼教的闲言碎语葬送了!二傻呵,你可听懂了她话里的意思?

爱情使人糊涂,却也能使人聪明。那个傻傻的小伙子开窍了,向可恨的礼教妥协了,为了爱情,他可以妥协。他带着聘礼,跋山涉水,走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老路,来娶她过门,“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卫风·氓)„„像我们期待的结局一样,有情人在钟鼓琴瑟的宴乐中结为秦晋,终成眷属,“觏尔新昏,以慰我心”(小雅·车舝)。

成亲日久,热恋的激情渐渐退却,生活又回到了男耕女织的状态,爱情也变得平淡起来。然而,他们并不厌弃这细水长流的爱情,他们似乎懂得,这份平淡里没有大幸福,却少不了小浪漫。女曰鸡鸣,士曰旦昧。子兴视夜,明星有灿。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宜酒,之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 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郑风·女曰鸡鸣)

这是一对夫妻枕边的絮语。第一章妻说:鸡叫了。夫说:天还没亮呢。妻说:你起来看看天吧,启明星那么亮。(起来看天)夫说:那我要去射凫雁了。第二章妻说:射得凫雁我为你做菜下酒,愿我们白头偕老。你弹琴来我鼓瑟,平平淡淡真是好。第三章夫答:我知道你细心体贴关爱我,真心真意为我好,小小杂佩报答你。

这是《诗经》里描写夫妻恩爱和谐的少有篇章。天明未明之际,妻子幸福地伏在枕边,轻唤着丈夫起床,甚至像母亲哄孩子一样捏着他的脸蛋,亲昵地说:乖乖起来干完活,我给你做好吃喝。而那个赖床的丈夫竟也听话地爬起床,摘下弯弓去为他们一天的饮食奔波。临走的时候还不忘送给妻子一句甜蜜的情话,送给她一个小小的杂佩。这段亲昵的对话,这份平凡的礼物,让我觉得那个早晨,这对夫妻是天下最幸福的人儿。没有大悲大喜,没有故作高贵,只在平平淡淡之中,快乐地制造着小浪漫,而彼此的心就那样轻易地沉醉在饮食男女的爱情里„„

当然,像所有相爱的人一样,共同走过的路上也会遇到穷困(卫风·有狐),遇到争执(郑风·狡童),遇到诱惑(郑风·出其东门),甚至遇到不可违抗的力量(召南·行露)„„所有爱情需要经受的考验,他们都微笑着面对,然后拉着对方的手,一天天地老去,直到有一天,他(她)死了,连骨头都化在了泥里,而爱情却依然活着: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兮,曷维其已。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兮,曷维其亡(忘)。绿兮丝兮,汝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邶风·绿衣)

庶见素冠兮?棘人栾栾兮,劳心慱慱兮。

庶见素衣兮?我心伤悲兮,聊与子同归兮。

庶见素韠兮?我心蕴结兮,聊与子如一兮。

(桧风·素冠)

同为悼念亡人之作,一悼亡妻,一悼亡夫,写法与感情却惊人的相似。前者睹衣思妻,绿衣黄裳是故妻亲手缝制,如今衣服还穿在身上,那么合身,那么温暖,而做衣服的妻子却再也见不着了;后者睹冠怀夫,素冠白衣,是“我”亲手所制,眼前衣冠如新,可你却再也穿不着了。不管悼的是缝衣之妻,还是穿衣之夫,俩人的处境都是相同的:失去了所爱的人,从此只能在凄风冷雨中煎熬着岁月,等待着百年之后——“聊与子同归兮”。那份悲痛,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不同的两个人心里,不是一样的吗?是的,在《诗经》的爱情故事里怀着同样悲伤的又岂止他们二人!当他们于空房之内对着旧物暗自垂泪的时候,在遥远的晋地,一个女子正孤独地走向一片葛草丛生的墓地。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唐风·葛生)

坟墓那么矮,那么小,几乎被葛与蔹的枝蔓覆盖住了,她怔怔地看着那一方矮矮的墓穴,回想起曾经的美好。现如今,一掊薄土将他们分隔于两个世界,他出不来,她进不去。她不禁痴痴地想:春夏秋冬的日日夜夜,没有我的陪伴,你会不会孤独?她一定知道,那绿绿的葛草下面,那冰冷的墓穴里,他一定听得懂她的话:她的孤独不正是他的孤独么!

她静静地匍匐于蔓延的藤葛上,隔着墓壁那薄薄的土层,诉说着当日同生同死的誓言: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於其居!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唐风·葛生)

她想,他一定记得那句誓言!百岁之后,她还做他的妻,这矮小的墓穴里躺着的,不止是两具干枯的白骨,还有他们不朽的爱情。

篇7:文言文《氓》赏析的内容

柳州峒氓

 

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  体裁:七言律诗   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

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

鹅毛御腊缝山Y,鸡骨占年拜水神。

篇8:文言文《氓》赏析的内容

第一,文言文语句和思想内容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两者密不可分。孤立地进行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则谈不上深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词句和思想内容,二者不可偏废。例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一篇流传千古的名篇。文章在描写了岳阳楼的美丽景观后,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文章的主题思想,透过这个句子就可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如果只是一味地解词译句,学生便难以领会作者这种爱国爱民的情怀。

第二,在语文教学中渗入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现代文教学如此,文言文教学也应如此。选入中学语文课文的文言文都是经过千百年时间的淘洗而流传下来,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在教学中,如果舍弃思想内容,则无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期在艰难条件下刻苦学习的亲身经历,劝勉当时的学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成。这些,对我们今天的求学、处事和创业都仍然有借鉴教育意义。就此,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苦乐观和人生观教育,使他们懂得珍惜现代优越的学习条件,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

第三,新课标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选入中学语文课文的大多是浅易的文言文,学生对照注释读,在理解文章意思方面是不会有很大困难的,学生感到困难的是如何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如何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如何理解文章的思路是关键。例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学生对照注释阅读,是可以读懂的,但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思路,却是比较难的。如在读此文时,学生可能会产生如下疑问: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作者是怎样描写桃花源的自然景色和生活环境的?为什么桃源人见到渔人后会“大惊”?“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而在去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老师如果不加以启发和引导,学生是不易理解和把握的。因此,舍弃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的教法是不可取的。

第四,文言文教学也应体现新课标“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发现生活中的丰富多彩,扑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新意地表达”等写作要求。课本中文言文精巧的构思,严谨的结构,匠心独运的篇章,都足以垂范后世。优秀的语文教师总是在重视词句教学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立意、结构和思路,并运用到写作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现代文写作水平。例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一文,其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善用对比。从开篇到结束,无一处不是用鲜明的对比来揭示“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的主题。文章开头,用蛇之剧毒和人们争相冒死捕蛇的矛盾现象吸引读者,接着用蒋氏三代享受捕蛇之“利”却“貌若甚戚”的对比,用作者提议“更若役”却引他“汪然出涕”的对比,自然引出蒋氏的血泪诉说,四次对比,以捕蛇之“利”反衬赋敛之毒,真切感人,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这种艺术构思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文言文教学既要教文言字词句等基础的东西,又要教学生理解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那么应该怎样教呢?是不是把文章从头到尾串讲一遍,再架空分析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呢?回答是否定的。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的同时,顺带落实词句。同时,又通过词句的落实,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和写作思路的理解。例如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邹忌跟徐公比,究竟谁更美?他的妻、妾和客人是怎样回答的?2.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什么启发?哪些话可以看出邹忌有自知之明?3.邹忌是怎样分析“王之蔽”的?听了邹忌的分析,威王采取了什么措施,收到了怎样的效果?4.邹忌是用什么方法来讲明道理、表明自己的见解的?文章用较多笔墨写邹忌之妻、妾、客赞美邹忌,有必要吗?为什么?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落实“朝、郭、诚、美”等词语,指出特殊句式,最后解决问题。这样,解决问题后,这篇文章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这样教,比逐字逐句讲解轻松多了,课堂气氛也活跃,教学效果也更好。

上一篇:浅谈食品机械发展新趋势分析下一篇:防汛预案编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