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新引擎

2024-05-24

经济发展新引擎(通用8篇)

篇1:经济发展新引擎

2014年经济发展新引擎 新媒体 投资新热点 移动互联网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把握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无论是对企业发展、行业投资还是生活主流方式都有着前瞻性决策的意义!

易查作为全球手机搜索领域的领导品牌,荣获2013年“最佳手机搜索引擎”,在企业移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坚持“聚焦客户需求,创造企业价值”的理念,向庞大手机客户提供了优质的移动搜索产品及服务。相继与手机凤凰网、手机环球网、手机搜狐等知名网站以及腾讯QQ、联通、HTC、小米、波导等知名品牌真诚合作,通过整合手机浏览器,移动门户、权威手机新闻网站、手机导航网站、手机厂商、运营商、知名手机客户端等优质移动互联网平台打造移动营销媒体联盟。

易查搜索瞄准移动互联的趋势以及企业的需求,顺应时代潮流,推出“云立方”一体化移动营销聚合平台,帮助企业建立起紧跟市场时代发展的营销平台和市场渠道,移动商城、APP手机客户端、微官网让客户的移动营销生态建设一步到位!将为企业合作伙伴、广大易查用户带来丰富的移动微时代营销服务,建立双赢的战略合作模式。为了更好服务湖南市场,易查与长沙斌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展开深度合作,成立易查湖南注册中心,以平台+产品+服务+培训+销售+售后的模式,为湖南企业客户提供一站式的移动营销渠道,为企业定制式的打造全方位的整合营销推广,同时也把握新的市场增长点,帮助企业迅猛发展、再创辉煌!

篇2:经济发展新引擎

摘 要:随着居民消费升级红利的快速释放,消费领域新业态、新热点竞相涌现,快速成长,正在成为各地发展的新蓝海和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但我区目前还存在区内居民“不能消费、不愿消费、不敢消费”,区外居民“不愿来消费”等堵点和痛点,制约着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诚然,提振居民潜在消费需求,离不开区内居民收入增长和区外消费群体拓展这个大前提,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创新供给方式,增加有效供给,加快消费新热点的形成,对新常态背景下打造我区发展新引擎,实现新旧动能有序转换意义重大。

关键词:消费升级 激发消费潜力 经济增长点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全国范围内居民消费升级步伐正在加快,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绿色化和体验化需求渐成主流,以文化消费、旅游消费、健康消费等为代表的新消费竞相涌现,快速成长,正在成为消费领域的新蓝海和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此带动下,2015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0.7%,城乡居民消费增速分别达到了7.1%和10%,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较上年提升15.4个百分点,消费在国民经济构成中占据了半壁江山,所占比重达到了50.7%,对稳增长起到了重要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

目前,我区正处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在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逐渐下降、新型消费正在成为消费领域新蓝海以及稳定经济增长新引擎背景下,亟待借力发力,强化消费在稳增长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和弥补新旧动能转换空挡的“缓冲器”作用。但从实际情况看,还存在区内居民“不能消费、不愿消费、不敢消费”,区外居民“不愿来消费”等堵点和痛点,不能在供需对接中形成新消费的“凝结点”,从而制约着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2015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全区城乡居民消费增速为4.7%和6.7%,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4个和3.3个百分点,尤其是农牧民消费增速较慢,在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等服务消费方面支出占我区城镇居民支出比重仅为64.1%、70.5%、80.8%。受消费增长较为缓慢的影响,2015年我区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在40%左右,较全国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左右,消费在地区生产总值总构成占比仅为40.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4个百分点。

二、原因分析

居民消费潜力的激发,不能就消费论消费,而是要跳出消费看消费,把消费放到“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宏观经济循环中加以考察。造成消费潜力释放不足,固然有消费习惯和收入增长这个基础性影响因素,但有效供给不足以及落后的市场供给方式,这也是当前制约消费潜力释放的关键。

(一)不能消费

首先,供给不能有效对接消费需求升级步伐。当前消费行为正在从千人一面向个性、多元化的方向加快转变,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差异化越来越明显,个性化、多样化、绿色化和定制化需求渐成主流,消费方式业已由单纯的线下向?上和线下融合发展转变,但供给还无法及时跟上消费升级步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居民消费潜力的释放。

其次,新兴消费供给不足。随着人均生产总值水平的提升,居民消费结构正由物质型消费为主向服务型消费为主转型,尤其是文化、旅游、健身、养老、社区服务等方面的服务消费异军突起,消费潜力巨大。但受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和产品服务创新等方面制约,我区在旅游、信息、文化、养老、健康和体育等有效供给上存在很大的不足,这既制约了区内消费潜力的释放,也大大减弱了外部消费吸引力。

最后,消费拓展方面还存在一定“盲区”与不足。受农牧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市场供应方式落后以及普惠式消费金融供给不足等因素影响,农牧民的消费潜力还不能够得到有效释放。同时,在产品服务质量以及品牌塑造方面也存在一定不足,不能形成吸引外部消费者来我区消费的有效“黏滞点”。

(二)不愿消费

消费潜力的激发,绕不开“物美价廉服务好”这些关键性考量,但从目前情况看,还存在并不尽如人意的方面。

首先,从产品质量方面看,“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及网络谣言等时有发生,迫使不少消费者不愿消费或直接出区消费,导致了部分消费需求的外溢和萎缩。

其次,从产品价格因素看,受综合成本高企影响,与我区居民生活消费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娱”等方面的价格在逐步提高,但在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大背景下,产品价格的上升以及收入的放缓,必然对消费预期产生一定的打压,不利于消费潜力的释放。

最后,从服务质量看,从满足温饱走向更高消费层级,消费过程中服务质量对于激发消费潜力至关重要。但从现实看,满足个性化体验的服务供给和创新较为缺乏,基本停留在“成本为要、销售至上”的传统思维阶段,对服务质量的重视和投入还存在很大不足。

(三)不敢消费

收入是否用于消费,还取决于个人对未来生活的保障的期望。但从目前看,我区城乡居民社会保障还存在水平不高和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目前我区公共医疗、社会保障、基础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使得居民储蓄动机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不敢消费。此外,高住房支出也是抑制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对策建议

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应创新供给方式,增加有效供给,加快消费新热点的形成,对新常态背景下打造我区发展新引擎,实现新旧动能有序转换意义重大。

(一)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培育新消费增长点

一是建议加快制定出台我区新兴消费相关规划。结合国家和自治区已出台相关意见,总结发达地区和国家消费热点向落后地区传递规律,建议加快制定出台新消费方面的总体规划,发挥规划的统筹和引领作用,挖掘最新消费动向,形成各方合力,加快培育和形成信息消费、旅游健身消费、文化娱乐消费、养老服务消费、社区服务消费等新消费热点。

二是做好消费制度与具体政策的统筹设计。进一步减少对民营资本和外资的准入限制,打破行业垄断,尤其是要加快制定和出台全面放开民营资本进入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文化等短板领域相关政策及标准。继续在完善财税制度助力消费增长上发力,除逐步增加消费领域和民生改善方面的支出比重外,更要走好结构性减税这步“棋”,界定好结构性减税的规模和对象,改善居民和企业支出预期,促进消费需求增长。此外,要找准着力点,重点包装和打造国际国内知名文化品牌、旅游企业品牌以及壮美内蒙古的区域形象,发挥文化和旅游所具有的巨大的正外溢效应。加快服务业内部“文化+旅游”“文化+金融”“文化+科技”等新业态融合创新,规范构建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连锁化的社区服务业及养老服务业系,在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中挖掘服务业新动能。

三是创新市场供给方式。借助互联网在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的独特优势,出台相关政策,加快生产环节的互联网发展步伐,个性化在线定制新模式,推进新型制造模式服务化,撬动新消费。推进互联网支付体系以及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支持相关企业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健全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立平台经济商业新模式,提升消费者购买便捷度和满意度;加大对大型电子商务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牧区网购渗透步伐,进一步丰富并拓展消费新空间。

(二)健全消费品供给的市场监管协调机制,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完善统一权威的监管体制,严厉打击“假劣伪冒”产品和“坑蒙拐骗”行为,尤其要加强在食品安全等关系国计民生重点领域的市场监督,形成汇集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农林等多个部门力量的流通市场监管立体网络。实施“质量强区战略”和“标准化三年行动计划”,强化价格监管,确保市场价格总水平与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相适应,全力消除价格垄断、价格欺诈等不良现象发生,重点公开食品、药品和旅游欺诈等重大经营违法事件处理、惩治过程和结果。借助于媒体和网络力量,构建更加完善的消费者保护体系和商业诚信记录,探索建立产品或企业红黑榜制度,并配套相应的奖惩制度,为激发消?M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要加快推进公共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推进流通和服务设施的便利化,重点加大对城市内部和农村内部低收入群体在居民服务设施、信息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财政支出力度。扎实做好城乡低保、自然灾害生活救助、疾病应急救助等工作,缓解基层劳动者、普通白领等非托底阶层生活负担过重问题,激发消费升级原动力。要尽快改变居民住房消费透支现象,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这一定位,从土地供应、住房供应、价格和信贷调控等方面综合施策,加快建立健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改变因购房而挤占其他消费的问题,为激发居民消费解除后顾之忧。

(四)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增强消费能力

加快落实“七大群体增收计划”,倡导机会公平与物尽其用的发展理念,将技术、管理、劳动、资本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作为重点,加快完善和出台本区域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型科研人员、中小创业者、企业家、基层公务员、有劳动能力等群体的收入分配激励政策,不断培育和扩大新中产,提升消费原动力。加快破除农牧区土地制度、户籍制度、金融制度对要素流动的阻碍与束缚,加大探索农牧民以土地、草场、劳动力等形式入股,推进农牧区股份合作社改革,增加股份的财产性收入。深化农牧区产权制度改革,以土地(草场)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产权为重点,扩大用益物权,增加农牧民财产性收入。大力倡导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制改革,把农村集体产权量化到户、到人,使农民可以按股权来分享集体经营的收益,从体制上释放农牧区居民的消费潜力。

参考文献:

篇3:新经济2016中国发展新引擎

尽管“新经济”一词并不新, 但它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还是第一次, 由此引发国内外的广泛解读。

从普遍定义来看, “新经济”一般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由信息技术革命带动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的经济, 包括移动互联网、先进制造业、新能源等重要内容。广义上讲, “新经济”可以看作是中国经济内在转型升级的外化表现, 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一个体现。

不仅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新经济, 在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眼中, 将创新驱动作为主要发展指标更是“十三五”规划的重大突破。在这背后, 则是中国政府希望将新经济培育成中国发展新引擎的战略考量。

“互联网方面, 大家现在已经在探讨一种可能性——弯道超车。”瑞穗证券 (亚洲) 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沈建光称。“在新经济上, 大家的起点相差都不太远, 中国会借鉴一些发展经验, 但在某些方面也已经在走自己的路。”中信银行 (国际) 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师兼研究部总经理廖群表示。

参考美国通过互联网、信息科技的发展走出上世纪70~80年代的“滞胀”, 在上世纪90年代迎来“克林顿繁荣”, 几乎主导了全球的产业革命。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 大力发展新经济, 为中国追赶甚至“弯道超车”发达国家提供了可能性。

新经济将成重要增长引擎

“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时期, 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 加快发展新经济。”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 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 建设共享平台, 做大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 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

事实上, “新经济”这三个字并非第一次从总理口中说出。此前, 李克强与经济、农业界政协委员共商国是时, 曾8次提到“新经济”。而就在此前的一个月里, 他已经至少3次阐释“新经济”的内容和意义。

在谈到“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和重大举措时, 李克强说, 经济发展必然会有新旧动能迭代更替的过程, 当传统动能由强变弱时, 需要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转型, 形成新的“双引擎”, 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跃上新台阶。

不仅如此, 在2月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 李克强提到, 过去我们的政策主要扶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就地扩能, 现在要提升政策的“边际效益”, 让政策向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倾斜, 大力发展“新经济”。他还指出, “新经济”里面制造业和服务业常常是混在一块的, 设计、制造、营销一条龙。

对新经济引擎作用的判断已经得到了来自数据的支持。诸多数据显示, 与创新有关的新经济是过去一年中国增长最快的领域。

来自Wind资讯的研究数据表明, 2 01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最快的行业主要为新经济板块, 其中突出的分别是非银行金融 (78.08%) 、传媒 (24.69%) 、医药生物 (18.48%) 、休闲服务 (17.04%) 、通信 (13.46%) 、计算机 (12.26%) 和电器设备 (7.00%) 等。

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13~2015年,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4%, 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4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年均分别增长9.9%和14.4%, 增速分别高出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6和10.2个百分点。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 高技术产业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国内外研究机构普遍认为, 未来几年, 新经济将显著改变中国经济的总体增长构成。如果从更长的时间周期来看, 这种发展趋势有望更为明显。

下一突破点在于“中国智造”

目前, 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多点开花, 新经济正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对于如何打造新经济,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 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 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 改造提升传统动能, 使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自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互联网+”以来, 这一战略已经深刻影响了中国诸多行业。有人大代表表示, 要形成新经济, 信息网络不仅仅要与服务业结合, 更要和工业结合。“新经济不仅是鼓励大家开开网店, 更重要的是改变我们的生产模式, 从根本上提高质量和效率。”一名来自浙江代表团的代表表示。

当“第四次工业革命”在国际学界被热议时, 中国制造的竞争力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 即规模化和低成本。在政府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概念后, 专家普遍认为, 产业内容是“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互联网和制造业的结合将使得中国分别处于三次不同产业革命层级的产业都受益。

廖群介绍说, 在互联网发展的某些方面, 中国可能已经超过了美国, 比如与消费、零售相结合的阿里巴巴, 以及社交应用微信, 但在与工业、制造业的结合方面, 还需要参考美国、德国的经验。

2011年, 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 以及随着未来技术创新和进步推动工业进入智能化阶段。去年10月, 德国总理默克尔访问中国期间与中国签署了15份合作文件, 确立了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合作。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文认为, “工业4.0”的核心是通过CPS (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系统) 实现人、设备与产品的实时连通、相互识别和有效交流, 从而构建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智能制造模式。在这种模式下, 生产由集中向分散转变, 规模效应不再是工业生产的关键因素。

“其他国家的经验对我们有一些启示意义, 但不是特别明显, 因为在新经济上, 大家的起点相差都不太远, 中国会借鉴一些发展经验, 但在某些方面也已经在走自己的路。”廖群表示, 中国在互联网与消费、服务业的结合方面已经做得不错, 而制造业的情况更为复杂, 但下一步除了服务业继续保持外, 在工业、制造业方面需要进一步加速结合。

被寄予“弯道超车”厚望

新经济, 这个从美国发展出来的概念, 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正被赋予新的意义。

“广义来说, 与传统经济不同的就是新经济, 现在的使用则有更集中的指向性, 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一些新的经济环节, 现在来讲特别是互联网、‘互联网+’或者工业互联网、工业4.0、制造业智能化等, 这些都是新经济的核心内容。”廖群表示。

“将新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意味着将新经济纳入到供给侧改革的大框架下, 再次强调了新经济的重要性。”麦格理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胡伟俊表示, 供给侧改革不仅是要去过剩产能, 更重要的是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而把新经济纳入到供给侧改革的大框架下, 也意味着其未来的发展会得到更多资源支持。

通过互联网、信息科技的发展为经济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也曾是美国走出上世纪70~80年代经济停滞局面的一个手段。鲁志国、金雪军两位学者曾在论文中称, 领先于全球的美国信息产业发展对其总体经济运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成为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1992~1997年, 信息产业对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高达28.2%, 而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令美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1997~1998年的劳动生产率增幅为2.75%, 远超80年代的1.4%。

“现在, 中国也处在类似的发展阶段, 中国和美国同为大国, 有发展新经济的优势。”胡伟俊表示, 相比之下, 美国商业体系已经很高效, 而中国经济中很多部分的效率仍然偏低, 发展互联网令效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沈建光表示, 互联网方面, 大家现在已经在探讨一种可能性——弯道超车。不少学者都曾指出,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可以发挥后发优势, 为中国追赶甚至“弯道超车”发达国家提供了可能性。

2016年重点经济工作

国内生产总值6.5%~7%。

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 实现部门数据共享, 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创新宏观调控方式, 加强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

完善财政、金融等支持政策, 中央财经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 重点用于职工分流安置。

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 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 赤字率提高到3%。

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 构建大中小企业、高校、科研机构, 创客多方协同的新型创业创新机制。

深入推进“中国智造+互联网”, 建设若干国家级制造业创新平台。

深化企业用人制度改革, 探索建立与市场化选任方式相适应的高层次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者薪酬制度。

篇4:都市发展新引擎

目前,国内公务飞行大部分集中在京、广、沪等大型城市,这些城市的机场为公务机与民航客机所共用,机场的容量、地面设施以及时刻资源都处于极度饱和状态。与民航客机相比,公务机载客少,且时间和目的地都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建立公务机基地,把更多的资源留给公共资源,是解决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下面我们以首都经济圈内的公务机基地为例,来分析一下它的战略布局构想。

现状与趋势

从世界城市发展规律来看,伦敦、巴黎、东京、首尔等世界级的大都市,均以都市圈的形式出现,成为当今世界最活跃的区域经济中心。这些城市构成了本国的首都经济圈,创造了生产总值占其国家生产总值三分之一以上的经济总量,汇集了世界顶级的会议、会展、总部经济、金融和商务服务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在中国也已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为核心的首都经济圈、大上海都市圈和珠江经济圈。其中首都经济圈主要由北京、天津与河北省的张家口、承德,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岛、石家庄、沧州、衡水等城市组成。而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则是首都经济圈的“双子星座”,形成以北京和天津为“双核”的经济圈结构,只有这样,才能辐射或带动环渤海城市群的延伸发展,才能使首都经济圈尽早进入都市经济圈的世界竞争行列。首都经济圈主要是打造以北京为核心的“1小时经济圈”,以城际高铁、高速公路、民用航空、通用航空等综合交通网络构建城市群间的“无缝隙连接”。

从运输航空来看,首都经济圈的民用机场主要有首都国际机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石家庄正定机场和秦皇岛山海关机场。2012年这四个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分别为8193万人次、814万人次、485万人次和16万人次。从机场繁忙程度来看,北京首都机场也已进入全球最繁忙的机场序列。据统计,2012年北京首都机场民用飞机起降量为56万架次,日平均起降1534架次,与世界最繁忙的机场亚特兰大国际机场(98万架次/年)、奥黑尔国际机场(97万架次/年)相比,尽管飞机起降架次与其相距甚远,但每条跑道飞机起降架次却非常接近全球最繁忙的机场。此外,该机场的公务航空的运输量也在逐年快速增长。据统计,2012年首都国际机场的公务机起降架次从2009年的3000余架次提高到8000余架次,占全国公务飞行总量的60%。因此目前首都机场时刻资源十分紧张。究其原因,主要是公务机与航班飞机共用跑道和时刻资源,在统一空管调度下起降飞机,不仅使得机场的繁忙程度和时刻资源的紧张程度更加严重,而且航空调度的难度也更加大,这样只能导致民航客机的延误和公务航空效率的降低。

好在北京第二机场(大兴新机场)即将破土动工,新机场的规划和建设是否能解决公务机客户对公务机“便捷、方便、舒适、高效”的需求呢?这一点现在下结论恐怕有点早。因为首都机场与大兴新机场采取的是“一式两场”的运营模式,其主要保障的还是运输航班的起降。未来,随着北京公务机数量的日益增多,起降架次的日益频繁,运输航班和公务机航班的时刻之争依然会出现。因此,笔者认为在北京周边地区建设公务机基地,将公务飞行引导至专门的公务机机场起降,对于缓解未来首都两大国际机场的压力,满足公共航空运输发展需求和公务出行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然,北京元首级公务机、高端商务公务机必然仍降落于首都国际机场或大兴新机场,只是大众化的公务机必然分流于首都经济圈城市群的公务机基地。

布局与分析

北京公务航空如果要走向独立运营的专业化发展之路,那么就需要研究在首都经济圈内选取并规划和建设一批合适的公务机基地,而这必须从多方位考虑,统筹规划。

首先来分析一下北京密云、门头沟、顺义、平谷等周边区县是否具有建立公务机基地的能力。

从空间距离来看,密云、平谷与顺义均位于北京城区的东北部,三地构成三角形结构,密云、平谷距离顺义分别为45千米和60千米,基本上满足公务机飞行要求。当然,门头沟距离首都机场和大兴新机场的空间距离都在60千米以上,也满足公务机发展的要求。其中从顺义本地区来选址规划和建设公务机基地的可能性非常小。至于北京公务机基地究竟会花落谁家,这完全取决于这些地区的空域资源、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商业环境和配套设施等的完善程度。

然后是首都经济圈城市群中的其他城市,如天津或河北省的廊坊市、三河市、保定市、张家口、承德市、唐山市、石家庄市、秦皇岛市、衡水市、沧州市,它们有没有发展公务机基地的机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城市政治地位。在以上提到的所有城市中,天津市的政治地位最为突出,其他城市的政治地位一般。天津市是国内四大直辖市之一,是东北亚地区的核心城市,城市定位于中国北方港口中心、现代装备制造中心、金融中心、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等,尤其天津滨海新区是自深圳特区、浦东新区之后的又一个国家经济开发区,这是国家经济改革开放自南向北梯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天津市又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重要城市之一,2010年,天津市又成功举行了“达沃斯论坛”,使天津市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愈来愈高。2012年天津公务机起降数量已达400架次,每年均以4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这是首都经济圈其他城市相形见绌的。

第二,城市地理位置。离北京最近的主要城市有廊坊、天津、保定、唐山、张家口、承德等,像石家庄、衡水、沧州、秦皇岛等城市距离北京相对较远,在交通便利上就失去了服务北京的地理优势。故在天津、廊坊、保定、唐山、张家口、承德等城市中,只有廊坊、天津、保定等城市距离北京最近,城际高铁最远运行不超过40分钟,而唐山、张家口、承德等三城市相距北京较远,城市高铁都运行在一个小时以上,况且它们的陆路交通(城市高铁、高速公路)的便利性也远远落后于廊坊、天津、保定等城市。

第三,综合交通。不论是北京近郊区县(密云、平谷、门头沟等),还是首都经济圈的其他城市,公务机落地后需要换乘陆地交通到达北京市区,这就看这些城市到达北京市区的便捷性、方便性和高效性。从目前的城市客观条件来看,天津市完全能够做到“空地”零换乘,通过“包”1~2个城际高铁车厢的形式将高端客户速送到北京市区,而除廊坊之外的其他城市都没有天津那么快捷。

第四,城市经济。从经济角度来说,天津市的优势极为明显,天津市已进入国内万亿城市俱乐部(主要由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苏州、重庆等七城市组成)之列。入驻天津的世界500强企业已有152家。譬如像美国的奥的斯、宝洁、摩托罗拉、IBM、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壳牌、柯达保丽光、哈里伯顿、AVX、霍尼韦尔、菲利普莫里斯、迪尔,日本的丰田汽车、雅马哈、三洋电机、住友商事、佳能、三菱商事、日商岩井、大荣、野村证券,韩国三星、现代、乐喜金星国际、浦项制铁,德国大众、西门子、瑞士雀巢,法国阿尔卡特、雅高、拉法基,英国葛兰素史克、BOC,荷兰阿克苏诺贝尔,芬兰ENSTO,台湾顶新、英业达等众多企业。不过,廊坊、保定等两市的GDP也不低,其和可达到天津市GDP的40%,但要说到国际化程度,廊坊、保定等其他城市与天津相比还相差很远。

第五,城市自然资源。首都经济圈的诸多城市的自然资源、文化旅游资源都很丰富,但天津市在拥有丰富自然资源、文化旅游资源的条件下,更具有港口资源优势,这为公务机高端群体提供了天然的优质环境。

小结

篇5:知识管理——企业发展新引擎

——浅谈企业知识管理发展之路

【摘要】 对于当今企业而言,知识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竞争资源,谁能乐于并善于运用知识资源,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拔得头筹,立于不败之地。在对知识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将知识管理作为一项系统过程进行实施,构建切实可行的知识管理实施框架,最终实现知识管理在企业创新发展中的引擎作用。

【关键词】知识资源知识管理

提起“知识”二字,相信每个人都不会感到陌生,十七世纪伟大的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就曾经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可惜这句富有哲理名言却长时间被人停留在理论修养层面,一直没有真正地上升到企业级应用。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随着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不断变化,知识生产力成为竞争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如何从纷繁复杂的信息资源中获取有用的部分,将其转化为所需知识,实现对这些知识科学的、合理的运用管理才成为供企业思考的一个全新概念。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正面临着一种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简称KM)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出现的新名词,已然从概念层面提升到知识发现、知识积累、知识共享的新高度, 至此,知识的系统管理应用才逐渐走近企业,成为一个企业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求得持续平稳发展、助推现代化建设中重要的一环。

一、当前企业知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虽然知识管理这个新的管理方法也逐

渐被成功引入,但其发展仍旧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有的企业缺乏整体思路,缺少战略性思维,缺少创新精神,为了做知识管理而做知识管理。有的企业一味照搬国外经验,不结合自身实际,对知识管理的应用程度仅仅停留在软件开发应用阶段,最终导致在交了大量学费之后,将知识管理做成了“四不像”。

在知识管理过程中, 公司通过收集员工的创意, 对信息进行筛选整合,最终得到能够在公司内部广泛应用的知识。但其过程中仍旧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1、缺乏参与知识管理的积极性

在知识发现到知识汇集这个环节中,员工习惯将知识管理当成是领导指派的一项任务,当用“强硬”措施推进的时候,知识提供量及保有量得到显著提升,在没有强有力的措施的时候,便没有人和部门持续的向知识库提供知识,知识库就“枯竭”了。同时,对知识入库的缺乏有效审核,造成知识库中内容虽多,但可用性很差的现象。以至于员工反映上企业的知识库查找资料还不如上谷歌、百度好用,最终知识管理系统便失去了最初设计的初衷。

2、将知识管理等同于信息传递。

在对知识进行整理、共享的过程当中,员工通常会陷入一个思维怪圈,即知识管理就是信息之间的相互传递。有人曾说:知识管理就是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信息传送到正确的人的手中。乍一看,确实很有道理。但是在知识管理范畴,这句话是狭隘片面且错误的。因为在知识管理范畴内,知识的定义是一切人类总结归纳并认为正确真

实,可以指导解决实践问题的观点、经验、实施方法等的信息。通俗点说也就是知识是信息的总结提炼。知识管理并不直接传递知识,而是搜集相关的信息数据交付正确的人员手里,由这些正确的人员对相关信息加以评价总结以得到他所需要的知识。

3、把知识管理当成新软件开发应用。

当下大多数企业对知识管理还处于原始的粗放的状态。认为知识管理只与技术有关,只要有了知识管理系统,建立了完备的知识管理系统体系就可实现对知识的管理,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站在知识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战略资源的高度。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只看到了知识管理系统软件所带来的信息化工作流程的便捷性,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看到知识共享所体现的优越性,而殊不知,实现对企业信息资源的全面、充分开发及有效利用,才是知识管理的初衷和最终归宿。

4、知识信息流通不畅、共享困难。

在知识管理的建设过程中,知识信息流通不畅、共享困难等情况在实施过程中屡见不鲜。之于企业,既希望员工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快速学习,提高效率。又担心若将这些资源全部下发到员工手中,当员工离职时会将这些资源带走,甚至变成竞争对手的资源;之于员工,担心自己分享了自有知识,得到知识的人便很容易利用原本属于自己的知识去超越自己。形成这两种思维最终的结果便是企业和员工互不信任,员工之间互不买账,并有意的建立知识壁垒,最后,在员工真正需要知识解决问题的时候发现竟没有知识可用。

二、如何对“知识”进行“管理”

面对这样一些现状,企业需要从建立完备的知识管理系统的认知高度,多方入手,实现知识管理在企业的完美运行,将知识管理真正意义上转化为企业级智慧。

1、加强组织制度建设,确立知识管理的建设方向。

教导型组织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变革的趋势,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必由之路。而建立学习教导型组织,是要打破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建立网络化的组织结构,在这种管理结构下,企业领导人角色定位在领导者的基础上增加了组织者、教导者的内涵。同时,从组织上确立知识管理的建设方向,由专门的人员收集员工的创意, 整合公司的既有知识与新知识,构建企业专属的知识仓库,负责企业的知识管理的日常工作,确保公司的知识管理拥有组织支撑。

2、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知识型人才队伍。人才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随着知识管理工作的逐步推进,势必就需要一支高素质的知识型员工队伍。为此,一方面通过引进学历高、素质好、能力强的人才,充实企业的人才队伍,不断完善企业的知识型人才结构。另一方面,通过开展不同层次的岗位培训,使全员特别是中层以上干部或骨干人员拥有掌握、挖掘和利用各种信息的能力,造就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知识型管理队伍。

3、提高员工的认知水平,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企业在知识管理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塑造一个基于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文化,以文化的引领来提高企业全员对知识管理的认识,变强制任务为正确引导,将知识管理当作是一种全员、全过程的管理。强调

自身发展与企业战略的整合性。让员工明白企业的知识管理的最终受益者是员工自身,其次才是企业的战略目标。

4、高度重视知识共享,构筑知识发现、积累、共享、运用不间断的循环链条。

知识管理的核心过程包括知识发现、知识汇集、知识积累、知识共享、知识运用诸多环节。而不仅仅是对知识进行收集、处理、传播的简单概念,在知识管理中,知识的运用其实是一个知识共享的过程。在知识运用中实现知识共享,将个体智慧转化为群体智慧,群策群力地完成任务才是知识管理的最佳状态。在实际工作中,要促进组织员工之间知识的沟通联系,增加组织整体的知识保有量,提升员工自身吸收、理解、掌握新知识的能力,真正意义上将个人知识转化为企业整体知识。

5、积极推进知识创新,开启知识管理新一轮的循环过程。创新是企业永葆活力的关键。知识创新是建立在知识共享的基础之上,开启新一轮知识管理循环的起点,知识创新相对知识共享更为复杂。只有搭建一个员工参与知识管理的良好平台,持续不断的激发企业员工的创造力,并给予创新员工相应的物质奖励及精神激励,使员工将创新作为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的追求,不断提升创新型员工的企业归属感,使知识创新成为构筑企业竞争优势的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事实证明,“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对于企业,只有把知识变为动力,以知识引领创新,用知识驱动

篇6:产业新城:城镇化发展新引擎

日前,“县域经济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国家发改委国土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教授,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教授,国务院发展研讨中心魏际刚博士等首都经济学界知名学者与会,并特别邀请了在产业新城建设方面有着十年探索实践的华夏幸福基业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参加了研讨。各位专家以座谈的方式,为中国的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真诚、全面的指导意见。

与会专家与学者就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发展困境、以及突破途径等问题进行了综合评述,阐述并分析了县域经济与中国城镇化之间的关系,指出“产业新城”是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有益探索,并建议华夏幸福基业作为“产业新城”的实践者,应肩负起这一历史责任继续开拓前进。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城镇化比率已经达到51.5%,突破了一半,相对十年前增长了15%还要多,说明我国城镇化的速度非常之快。广义上,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转向城市,农村就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的一个过程。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县域经济作为一种大、中、小并举的战略发展思想,是推动城镇化更多、更好吸纳农村人口并向城镇集聚的支撑和动力。近些年来,从中央到各级地方都将县域经济列为战略的重中之重,它的重要性一目了然。

针对如何实现县域经济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研究员陈耀指出,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产业和城市要融合发展,产业和城市要互动发展。要产城融合,产业的发展和城市的支撑相互促进。华夏幸福基业在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以及实现城镇化发展方面所进行的尝试总结出两个特点:一是本着“发现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的园区开发原则,整合全球资源,科学定位园区发展策略。二是提出产业新城、产城融合的概念。据了解,产业新城是以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建设的区域开发方式,体现产业和城市协调发展、双向融合的理念,通过产业园区化——园区城市化——城市现代化—产城一体化,实现产业与城市的匹配和融合发展。产业新城模式既继承了传统园区的优点,又弥补了其不足。推动经济发展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多功能的‘生产、服务、消费’等‘多点支撑’城市型经济转型。”

国务院发展研讨中心魏际刚博士在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讨论中指出,应当通过发展非农产业来解决县域经济落后的现状。在整个国家的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大背景下,选择在新城发展非农产业的县域经济,不仅可以解决农业劳动力的流动问题,还能从根本上发展当地的县域经济。这也正是华夏幸福基业正在实践中的“产业新城”。新城的建设根本在于发展产业,但产业如何选择、如何发展,视角需要放在整个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化进程两个方面,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这就需要一方面借助自身产业地区的资源优势,另一方面同时考虑到自身土地、水、能源、资源、和生态等各方面的成长。

据了解,华夏幸福基业所打造的“产业新城”的内涵,即通过产业化、城镇化,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城乡统筹”,是产业新城的的基本特征。目前,由该公司投资运营的产业新城达14家,覆盖京津冀、东北、华北、华中和西北等区域,包括固安工业园、大厂潮白河工业园和怀来生态新城等。华夏幸福一方面进行产业链招商,搭建公共平台,提供服务指导,一方面完善产业园区的设施配套,希望通过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建设,合理引导人口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促进城县统筹发展。

科学规划先行、专业招商殿后,投资建设支撑,是华夏幸福基业在“产业新城”建设中的宝贵实践经验。截至2011年末,华夏幸福基业运作的园区签约入园企业达438家,签约投资额近500亿元。华夏幸福基业整合全球资源,科学定位园区发展策略,对区域进行全价值链开发。曾聘用罗兰贝格、麦肯锡、IBM、王志纲工作室、美国DPZ建筑设计事务所和EDSA公司、英国阿特金斯公司、和君创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为园区的规划献计献策。公司有500余人的招商团队,12万条企业数据库,有研究院、产业中国等研究平台。截至2011年末,华夏幸福基业所运营的固安工业园区、大厂潮白河工业园、京北生态新区怀来,累计建设完成 123 条(段)道路,完成14个供水站、供热产等厂站建设。

坚持产业促进与城市建设双轮驱动,实现产城融合,有力提升了园区价值、城市价值,进而提升了区域价值,促进了县域经济的转型和升级。这一思路受到在座专家的一致赞同。以固安工业园区为例,建区十年,固安工业园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到95.2%,财政收入年均增速107.6%。2011年,固安工业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51.7亿元,占全县总量的67.1%,是十年前固安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1.6倍;完成财政收入5.23亿元,是十年前全县财政收入的5.4倍;实现工业增加值37.1亿元,是十年前全县工业增加值的3.1倍。在固安工业园区强力带动下,固安县成为廊坊10个县(市、区)发展最快、质量最好的县域之一。

篇7:经济发展新引擎

昌城镇在加快社区化发展进程中,注重发掘自身优势,融合发展动力,在搞好农村产业规划,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上下功夫,狠抓现代农业发展,成功打造农村社区化发展新引擎。

眼下正是大棚蔬菜收获的黄金季节,而对于昌城镇大棚蔬菜的种植户隋建升来说,显得格外高兴,生态种植的一公斤无丝芸豆能卖到近10元,养殖的生猪也成为市场的抢手产品,产生的废料成为发展沼气的肥料,生态农业产业链的良性循环模式让他们尝足了甜头。腰包鼓了,收入涨了,搞好蔬菜种植的劲头更足了。

为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在编制新一轮五年发展规划中,把打造“一区一品”和“一区几品”工程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精心谋划,强力推进,着力扩大横向规模,完善纵向链条。

篇8:横琴岛:澳门经济发展新引擎

横琴处于“一国两制”的交汇点和“内外辐射”的结合部,有着极为优越的地理位置。横琴岛是珠海市第一大岛,与澳门三岛隔河相望,最近距离仅200米。全岛面积106.4平方公里,是澳门现有面积的3.6倍(29.2平方公里)。

规划中的澳门大学新校区坐落于横琴口岸南岸,占地1.09平方公里,为现校区的20倍,预计3年内建成,新校区将设置6至8个学院,规划校园容纳约10, 000人。届时,新校区将依照澳门法律实施管辖,实行隔离式管理。这意味着,澳门大学横琴校区完全参照澳门的制度进行管理,将成为实施“一国两制”的新区域。租赁期由校区启用之日至2049年12月19日止,租赁期限届满,经批准还可以续期。

在2009年12月2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奠基仪式上指出,“澳门大学在横琴岛建设新校区,既是澳门社会事业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也反映了澳门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中央政府对澳门教育发展的大力支持。这件事能够办成,也是“一国两制”优越性的生动体现。”胡锦涛希望把新的澳门大学建成一所具有一流设施、一流师资、一流人才、一流成果的一流大学,为澳门特别行政区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对于在横琴建立澳门大学新校区的重要意义,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不动产学院院长金贻国表示,“澳门大学在横琴设立校区,可以看作珠澳同城化的一个先头项目。城市的竞争力归根到底是文化的竞争,文化项目往往可以起到龙头的作用。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的建设不仅对澳门是一种支持,对珠海以及珠三角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现代服务业人才也是件大好事,对珠海地区的提升科研水平至关重要.”

横琴岛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

根据《横琴总体发展规划》,横琴岛开发将斥资726亿元人民币,在靠近澳门的一侧建立澳门大学新校区及商业区、住宅区,并在其他5个地区也建立酒店区、休闲区、主题公园区、高新园区等。

横琴开发不仅弥补了澳门经济发展面临的土地、人力资源短缺等问题,还使澳门优势产业得到延伸、扩充,相关产业得到发展,正如广东省省长黄华华所讲,中央政府支持横琴岛开发,对澳门及珠海都很有好处,特别是为澳门经济的适度多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发展机遇,开启了澳门经济发展新阶段。

同时,横琴的开发要与珠海经济、产业对接及配套发展,珠海通过加强与澳门合作,可以大力吸纳国外和港澳的优质发展资源,打造区域产业高地,这也重塑了珠海发展新优势,促进了珠江口西岸地区产业升级,符合双方一体化利益。对此,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不动产学院院长金贻国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横琴规划对珠澳乃至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整盘棋而言,都是一次具备实质内容的试水,也是一种多赢。

横琴岛未来发展蓝图

这次《横琴总体发展规划》使横琴成为内地自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第三个被国务院批准的分区层面的城市规划。

《横琴总体发展规划》指出,横琴的发展定位是,以合作、创新和服务为主题.充分发挥横琴地处粤港澳结合部的优势,推进与港澳紧密合作、融合发展,逐步把横琴建设成为“一国两制”下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深化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的先行区、促进珠江口西岸地区产业升级的新平台。

横琴的发展目标是,经过10到15年的努力,把横琴建设成为连通港澳、区域共建的“开放岛”,经济繁荣、宜居宜业的“活力岛”,知识密集、信息发达的“智能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岛”。到2015年,人口规模为12万人,人均GDP为12万元。到2020年,人口规模为28万人,人均GDP为20万元。

《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还指出,要重点发展横琴岛内的商务服务、休闲旅游、科教研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实行更加开放的产业和信息化政策等。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栋生指出,澳门博彩业一业独大的弊端日益显现,澳门实现产业结构适度多元化发展的出路应该是非博彩业类的旅游、会展、商贸等行业,澳门可以将一部分这类产业放在横琴实现跨境经营。也有专家建议将横琴岛最终打造成为连接港澳、立足粤西、辐射泛珠海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

上一篇:如何写全年工作计划书下一篇:接待会议欢迎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