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发展方向

2024-04-23

个人发展方向(通用8篇)

篇1:个人发展方向

个人发展计划-员工个人发展计划

篇一:员工个人发展计划

员工个人发展规划,一年做一次,在年初做,每半年讨论一次,可以与绩效考核匹配,也可不匹配,个人感觉不匹配好,因为个人发展规划,是主要用于自我发展和自己监督用的,以自己的发展为出发点。但绩效考核是用于考核和发薪水的,同时,二者是有关联的,可以用个人发展规划,去督促该成员呈现出好的绩效考核。

作为主管,帮助成员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引导他围绕团队工作为核心,进行规划工作。另外,主管通过该规划和交流,发现该成员更多的闪光点,为团

队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主管可以根据个人发展规划,为每个成员创造他需要的岗位和条件,以期每个人都能工作在离自己兴趣和特长相近和重合的地方。

另外,注意引导成员,当工作有时不能达到规划需要时,也应该努力工作,即工作永远比个人规划优先;而不应该以个人规划去否定当前工作的必要性。

个人发展规划包括的内容:

a)近期的职业目标:近期希望达到一个什么样子的职业状况,如职位、工作内容描述、行业定位等,尽可能的明确,越清晰越好,可评估性要强。

b)期望发展的方向: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什么,近期期望向那些方面发展。

c)从那些方面有待提高:为达到“近期职业目标”,根据自己的期望发展方向,在那些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如技术、项目管理、交流沟通能力、文档写作等。

d)合理化建议:主要列写对团队

和项目的发展建议。

e)自己当前主要工作:列写自己当前工作的主要内容,一看这份文档,就很明白目前做的事情,与他的期望契合度,以及有多大差距。

f)注意:既然是规划,不要太冗长,2页纸即可,关键实现目标明确,也好评估即可。

这个规划是我自己根据自己经验总结的,实施了好几年,还是为团队成员的进步,起到不少的指导和监督作用。

篇二:员工个人发展计划

作为一个刚进入公司的新人,我对陌生的环境充满着好奇。和同事打打招呼,来个自我介绍,很想为以后的工作打下稳定的友谊基础,开拓一个和谐的人文环境,更有幸者,能遇到知己,成为人生路上的伙伴。

怀着这样那样的憧憬,我为自已制定了一个短期的发展计划。

一、了解我的本职工作并尽力做好。个人发展计划

我的责任如下:

1.负责网站的日常更新工作;每天网站更新文章30篇;每篇文章尽量带上以上关键词;文章尽量原创和伪原创;

2.负责策划、制作、维护网站的相关专题;

3.负责网站相关的活动策划和推广;每月创作原创文章10篇以上;

4.负责新频道或栏目的策划、内容完善工作;

5.根据网站发展的总体方向,策划、建设所负责的栏目;

6.每月制定发展计划;做好总结工作。

这些职责既有用到我以前工作的经验,也有新的学习方向的努力,比如:策划和创作。个人发展计划我会汲汲地学习,尽我所能,把网站管理好。

二、建设友好的人际关系

结实新朋友,不忘老朋友。人生路上,朋友多了路好走。做人要开朗、开放、乐观和阳光,我们需要结识人,认

识人,相依相知,有个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环境。这是很有利于工作的。在此基础上,大家多些关心,多些了解,多些沟通,可以进一步成为朋友,建立起友谊。在公,我们在工作上可以互相帮助;在私,业余生活可以更加美好而充实。

三、实现自己的愿望

四、业余时间的安排

业余时间和工作无关吗?错了!业余时间是工作的充电时间。拳头缩回去了,才能更有力地打回来。业余时间休息好了,既放松了身心,缓冲了压力,也很快乐啊。有效地利用你的生物钟,娱乐和工作两不误,做得劳逸结合。我一向认为,做什么事都要全身心的投入,一心一意想着你正在进行的事情。工作的时侯不想玩乐,休息的时候尽量放松,享受娱乐的快感。

总之,本月工作计划为试用期一个月的工作安排,希望转正后,能规划出更具体的工作计划和发展方向。请你见

证,也为我自己打气和争取!

篇三:员工个人发展计划

今年转到技术部门来一直为了自己目标努力!奋斗,勤奋学习,刻苦工作,今年我的计划有三点:

篇2:个人发展方向

一、短期目标

1、融入公司环境,加快进入工作主角的速度,能更快的全身心投入业务工作中去,为公司创造利润;

2、学习业务知识,能够以充分的理据,合理的工程布局,适当的成本规划来说服客户接纳智定的服务,提高个人与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3、增加自我增值的途径,使个人价值得到体现,完成公司交予的各项任务。

二、长期目标

完成自我价值体现,实现个人在公司里的经济价值,提升个人社会价值,证明自我的心理价值。完善个人增值体系,努力开拓业务蓝海,确保自身竞争力。

三、看清自我,展望未来

1、个人优势:

1)语言本事较强,能够和客户流畅沟通;

2)交际本事较强,社会关系网络上佳;

3)文字组织本事较好,能够对初级文本进行修改;

4)有必须法务本事,能够进行合同文本初定;

5)项目组织本事尚可,能够合理调配各种资源;

2、个人短板

1)专业知识方面较为薄弱;

2)专项工作网络关系尚需整理或重建;

3)转型期间工作开展尚需重新规划;

4)团队相处时间较短,默契和团结度尚需磨合。

3、解决方法

1)强化自身优势,与团队伙伴进行互补;

2)多与伙伴进行互动和沟通,培养团队协作默契;

3)在日常工作中采取“多听、多看、多想、多问”的`方法,努力学习各项专业知识,像海绵吸水一般汲取工作中的养分,做好团体交予的各项工作。

四、个人长期发展方向

1、帮忙所处团队实现提高,与团队伙伴共同前进;

2、帮忙公司实现业绩与利润的增长,使个人和企业之间实现双赢;

3、做好自身本职工作,实现个人在公司里的经济价值,提升个人社会价值,证明自我的心理价值。

以上是我本人的一点愚识浅见,今日表达出来,尚望与坐各位教师与同仁能不吝赐教。

篇3:个人发展方向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发展前景

个人理财业务, 是指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的活动。具体而言, 是将个人资产委托银行打理, 实现保值增值的过程。也就是银行理财专家根据客户的资产状况、预期目标和风险偏好程度, 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个人投资建议, 帮助客户合理而科学地安排投资方式, 以实现个人资产的增值, 从而满足客户对投资回报与风险的不同要求。个人理财业务具有市场容量大、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入稳定的特点, 这是成为发达国家很多家大商业银行的主导产品和重要收益的来源及利润增长点。据有关资料统计, 个人理财业务收入已占国外银行总收入30%以上, 个别银行甚至达到全部收入的70%。在西方发达国家, 个人理财业务几乎深入到每一个家庭, 银行在为客户提供满意服务的同时, 也为自己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在过去的几年里, 美国银行业的个人理财业务平均利润率高达35%, 年平均盈利增长率约为12%~15%。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由于诸多条件的制约, 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相当滞后, 无论在规模还是内容上, 都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因此, 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对于拓宽商业银行利润极具潜力, 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1 个人理财在国内外的发展

1.1 个人理财在发达国家的发展

1.1.1 个人理财业务的萌芽时期

个人理财最早兴起于美国, 并且首先在美国发展成熟。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这一时期, 通常被认为是个人理财业务的萌芽时期。严格意义上讲, 这个阶段对于个人理财业务的概念还没有明确的界定, 此时的个人理财业务主要是为保险产品和基金产品的销售而服务, 也就是为客户提供购买保险和基金建议。

1.1.2 个人理财业务的形成与发展时期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这一时期, 通常被认为是个人理财业务的形成与发展时期。这个时期, 创立了理财学院与国际理财人员协会 (IAFP) , 也就是今日的理财协会 (FPA) 。这时发达国家的金融业开始普遍实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经营策略, 强调与客户建立“全面”、“长期”的关系。

1.1.3 个人理财业务的成熟时期

20世纪90年代是个人理财业务日趋成熟的时期, 给予良好的经济态势以及不断高涨的证券价格。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国际化、金融产品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这一时期个人理财业务不仅开始广泛使用衍生金融产品, 而且将信托业务、保险业务以及基金业务等相互结合, 从而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要。 这个时期, 各国的金融市场及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较快, 各国企业的资金筹措, 逐渐由过多地依赖从银行借入的间接融资型转向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直接从金融市场筹集的直接型, 使得资本市场的资金调度成为企业融资的中心, 而银行不再仅仅是从前单纯的存贷款中介, 而是提供范围广泛的各类服务的金融服务企业。另一方面, 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为中心的科技产业迅猛发展, 改变着世界, 并促进和加强了金融领域的发展, 高速通信网络和个人电脑等, 使消费者的信息通讯基础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善, 对于市场参与者来说, 时间与空间上的距离大大缩短了, 使银行向个人客户提供快速、高效的金融服务具备了操作技术的可行性。这个时期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呈现出如下特征。

一是服务方式的电子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在银行业的不断应用, 各银行纷纷开设网络银行业务、电话银行业务、安装自动取款机等, 在银行和广大个人客户之间架起了桥梁, 成为传统柜台服务的有力补充和重要手段。作为银行, 也一改曾经靠机构扩张发展个人金融业务的模式, 成为多渠道的服务方式。例如在一些发达国家, 除了现金业务, 几乎所有的私人银行业务都可以通过电话解决, 网上银行业务也已发展成熟。

二是组织机构和业务重点的多元化。为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 同时减少资源浪费, 世界上著名的商业银行都纷纷成立个人金融业务部门, 集中设计、开发和办理私人客户的理财业务, 解决了信息无法沟通, 资源不能共享这些传统问题。随着个人金融业务产品的日益丰富和规模的迅速扩大, 个人金融业务收入成为各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

三是金融产品的个性化。随着证券、保险、基金行业的兴起, 各家商业银行不断研究开发适应客户需求和有特色的金融产品。业务范围因个人需求的不同, 逐渐涵盖社会生活的各层面, 如财务咨询、委托理财、外汇、代理税收、代收工资费用等, 同时通过网络进一步提供旅游、信息、交通和娱乐等个性化的服务。

1.2 个人理财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与发达国家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历史相比,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历程非常短暂。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 是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萌芽阶段, 当时商业银行开始向客户提供专业化投资顾问和个人外汇理财服务, 然而大多数居民还没有理财的意识和概念。从21世纪初到2005年, 是中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形成时期, 这一时期理财产品、理财环境、理财观念和意识, 以及理财师这些专业队伍的建设均取得了显著进步。从2006年开始, 伴随着金融市场和金融环境的进一步变化, 个人理财业务进入了大幅扩展时期, 客户对理财的需求日益增长, 同时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对理财业务的重视程度也显著提高, 并不断开发新的理财产品, 提供优质的理财服务。中国理财业务虽然起步晚, 但其增长速度却非常快。

由于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分业经营的金融政策和体制, 银行、证券、保险是严格分开经营的。三个市场处于相对分隔状态, 三者都只能在各自行业内为各自的客户理财, 银行难以像国外商业银行给客户提供包括证券、保险、信托等在内的综合性的理财服务。可以说商业银行所提供的个人理财服务, 还达不到全方位个性化服务效果。所以, 国内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与发达国家相比, 还有很大的差距。从个人理财业务经营理念、营销战略、科技支撑、业务创新、人员素质及外部环境等各方面均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对个人理财业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居民对个人理财的内涵、业务及业务流程不了解, 同时对商业银行开展的个人理财业务也缺乏认同感。

二是个人理财业务品种单一, 规模有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仅仅是以储蓄为主体的单一产品形式, 银行中间业务的品种从目录上看有260多种 (国外有1000多种) , 而实际运用的则很少, 其中个人理财品种就更少, 难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另外, 从规模上来看,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包括个人理财业务) 收入占银行总收入的比重平均为8%左右, 而国外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收入已占总收入30%以上。

三是营销体系不健全, 销售服务不到位。目前仍有商业银行对营销的认识存在偏差, 没有设置专门的营销部门, 没有配备专业的市场营销人员和完备的营销网络来进行个人金融产品的销售。

四是技术手段落后, 电子化及网络化程度低。目前国内许多商业银行电脑网络和电子化服务还很不完善, 电话银行还不普及, 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刚刚起步。

五是创新不足, 即理财需求和理财文化的制约。由于创新的不足, 当前商业银行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种类少且缺乏特色。

六是服务人员素质低, 且专业人员少。个人理财业务是国内新兴的金融业务, 是知识密集型行业, 要求知识面广、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敢于竞争、开拓性强、懂技术、会管理、善营销的复合型人才。其决策层、管理层以及一线窗口人员均须具备相应的能力, 掌握相关的业务理论及操作技能。目前, 国内商业银行符合以上标准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具备国际职业资格的理财师更是凤毛麟角。

2 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居民的私人财富不断积累, 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 为商业银行拓展个人理财业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并将极大地催发市场对个人理财业务的需求。

投资理念的不断成熟, 使个人理财服务需求层次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个人金融资产由过去单纯的保存保值型向综合理财、增值型转变;居民消费习惯正逐渐由生存型、数量型消费向发展型、质量型、消费型转变, 由单纯的消费者转变为借款者、投资者和消费者。尤其是那些拥有富裕资产和稳定高收入的个人群体, 需要有专业的金融机构为其提供全方位、专业化、个性化的资产管理服务, 以确保私人资产在安全的前提下不断增值。此外, 个人理财业务增长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银行分业管理的体制下, 我国商业银行传统业务获利空间逐步降低, 信贷风险不断聚集, 迫使商业银行必须拓展个人理财业务去化解。个人理财业务具有领域广、批量多、风险小和收入稳定等特点, 也是银行业务发展的战略重点和金融产品创新的重点。从利润贡献上看, 香港恒生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对该行赢利的贡献率已达48%, 个人理财业务在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银行业务中占30%~50%左右, 而国内银行都在10%以下。因此, 在个人理财服务市场需求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 个人理财业务市场蕴涵的巨大商机和潜力为商业银行拓展和占领这片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策略选择, 借鉴发达国家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经验, 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 我国商业银行大力拓展个人理财业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 提高思想认识, 转变经营战略, 将个人理财业务作为银行主要业务之一。各银行必须充分认识个人理财业务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转换经营观念, 调整经营战略, 将信贷投放由支持生产为主, 转变为支持生产与消费并重, 把服务对象由企业为主, 转变为企业与消费者个人并重, 并尽快改变过去的运作程序和服务方式, 树立以个人为中心的营销观念和服务意识, 认真研究个人理财业务的运行规律和特点, 科学设计个人理财业务的运作模式及所采用的手段, 使个人金融业务朝着健康、高效的轨道发展。

第二, 加强个人理财业务产品研究和开发, 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一是改进现有服务品种, 完善功能, 使其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二是不断创新, 开发新的理财产品, 以赢得客户的信赖和支持。在研究国际先进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类型的基础上, 结合本行实际, 积极开发有市场潜力的理财产品, 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在开发产品的同时, 要做好售后服务以及产品的升级换代工作, 包括对理财产品的不断更替、包装、重组, 使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第三, 运用高新技术, 加快网络化进程。从国外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设施来看, 电话银行、网上银行、个人财务管理软件和可视电话大有取代传统银行分支机构之势, 银行已经大大改变了以往以机构网点为中心的个人服务形态, 银行不仅实现了不受时间、地理等限制的全天候服务, 以此满足各类客户的需求, 而且大大降低了原来固定场所的运营成本, 提高了自身的竞争能力。利用网络技术, 向个人客户提供以存款为基础的个人汇兑、结算、代理、投资、咨询、评估、理财等业务, 真正为个人客户提供高效、快捷、安全、可靠的服务。

第四, 采取适当手段和策略, 加强营销管理。通过对环境的客观分析, 市场细分, 选择适当的目标市场和发展战略, 针对不同的市场采用不同的产品、定价、分销和促销策略。

第五, 加快培养和引进个人理财业务专业人才, 努力提高理财队伍的整体素质。随着个人理财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优秀的决策管理人员、优秀的市场营销人员和优秀的一线操作人员, 是保证个人理财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

个人投资者的财富聚集, 催生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通过对国内外个人理财业务的比较, 我国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方面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广大个人投资者通过正确渠道进行多元化的理性投资, 享受多品种的理财服务, 才能实现个人财富的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城市个人金融, 2007 (11) .

[2]现代商业银行, 2007 (9) .

[3]金融参考, 2006, (12) .

篇4:个人魅力引领企业发展

企业家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它标志着新时代的人民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追求自身财富的激情和力量。我想,评价一个企业家的成败优劣,并不能单单以他的财产或企业规模为标准,更应以他的精神和气质来衡量。财产是有形和有限的,而精神资源是无形和无限的,在今后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将是无法估量的。

企业家总是站在矛盾最尖锐、最集中的地方。中国企业家既要创造财富,又要改变中国文化;要在大张旗鼓提倡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价值的同时,拿出勇气提倡实现个人价值,把追求社会价值和追求个人价值两种精神结合起来,这是中国企业家最需要的精神。

企业是经济的细胞,没有企业就谈不上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而没有企业家精神,企业就不能存在。企业家带动了企业的兴办,企业家精神使之充满朝气与活力。美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正是因为美国大批企业家的存在,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大约每年产生93000个新企业,到80年代,新企业的产生速度大约每周1200个,企业家是企业成长的催生婆,没有美国那些充满创造和探险精神的企业家,就不可能有当今美国强大的经济。分析家和学者们还预言,企业家精神的复苏将在新世纪的几十年里创造更多的私营企业,引领企业的发展,促进经济持续繁荣。

任正非:足够坚强的毅力

现年61岁的任正非显示出惊人的企业家才能。他在1988年创办了华为公司,这家公司重复当年思科、爱立信等卓著的全球化大公司的历程,如今这些电信巨头已把华为视为“最危险”的竞争对手。不过,这位极富传奇色彩的电信大佬却“神龙见首不见尾”,出奇低调,土狼、军人、硬汉、战略家 各种光怪陆离的色彩交织在一起,赋予其“中国最神秘的企业家”头衔。

“穿著发皱的衬衣,身上可能还有墨迹,一大清早就在深南大道上活动,外人绝对不会想到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华为总裁。”这是一位内部员工眼中的任正非。而任正非并不是一个内敛的人,熟知他的人说,任正非言谈直抒胸臆,为性情中人,他可以为最小的客户竭尽全力,但不会为好事的媒体费一点口舌。

一名跟随任正非多年的老员工介绍,任正非很喜欢读《毛泽东选集》,一有闲工夫,他就琢磨毛泽东的兵法怎样成为华为的战略。而此前,任正非在部队期间就是“学毛选标兵”。仔细研究华为的发展,不难发现其市场攻略、客户政策、竞争策略以及内部管理与运作,无不深深打上传统权谋智慧和“毛式”斗争哲学的烙印。其内部讲话和宣传资料,字里行间跳动着战争术语,极富煽动性,以至于有人说进入华为的人都被洗了脑。当然,任正非的形象绝非冷酷。在华为每个人都有机会跟他面对面,哪怕是新员工。

拿破仑有句名言:“才智和毅力是成为领导人的关键因素,而这两者中,毅力又是最重要的。”任正非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与其坚强的毅力是分不开的。华为发展到今天,经历了无数次的曲折与艰险,但发展中的挫折都不是最主要的,对于任正非来说,作为华为的最高统帅,他甚至自己也曾经迷惘过,看不清发展的方向,即使看清了方向又难以让部下充分领会,这才是最痛苦、最难捱的。因此,没有足够坚强的毅力,任正非不可能带领华为走出发展的泥沼。

“在华为,任正非是大家的偶像。”华为的确涂染了任正非浓重的个人色彩。有人说,华为的成功一半要归功于任正非。而担心与怨言也由此产生:“老任的这种能力是否可以培养?他的继任者将怎样跨越这样的障碍?这样的文化能否在接班人手中发扬光大?”

马云:激情与创新

10年来,互联网培养出中国新一批高科技企业和企业家。这批企业和企业家把一个个想法变成了产品与服务,更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以前人无法理解的速度创造出巨大财富。

从历史上看,中国企业家第一次从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底蕴中寻掘出适用于全球化市场经济的规则,并运用到现代高科技企业的制度建设中去。企业家精神、成长型企业管理、风险投资、纳斯达克上市和现代法人治理成为中国互联网企业传奇故事的精彩章节。10年中有14家中国互联网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创值出近千亿元人民币的市值,而这些企业和企业家也由于其财富创造过程的透明与规范赢得了社会的认可与尊重。

10年来,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企业家精神”在中国这片有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土壤中得以生根发芽。敢于冒险、勇于创新、执著梦想、不怕失败的“企业家精神”在互联网企业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互联网企业与企业家成为当代年轻人的榜样。中国青年的人生偶像更加丰富,不仅有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也有传奇式的互联网企业家如丁磊、张朝阳、马云和陈天桥。高科技英雄的形象不再被比尔·盖茨等西方人垄断,越来越多如你我一样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跻身这一队伍。

在阿里巴巴和淘宝网CEO马云眼里,做企业有生意人、商人和企业家之分:生意人是完全的利益驱动者,为了钱他可以什么都做;商人“重利轻离别”,但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企业家是带着使命感要完成某种社会价值的。“如果一个人脑子里想的只是钱,就永远不会成功,就永远不能成为企业家。只有当一个人想着去帮助别人,去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时候,才能真正成功。阿里巴巴和淘宝的目标不是赚钱,而是让我们的客户,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能够从阿里巴巴从淘宝赚到钱。”

关于企业家素质,马云表示一定要有激情,“干任何事情必须有激情,没有激情什么事情也干不好。阿里巴巴的六脉神剑一条就是激情。有句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说的就是这个。”马云说,“我认为中国是一个充满创业机会的国家。”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如果说这是一个中国复兴的世纪,我们恰逢其时。中国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家也许可以从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汲取思想、沉淀信仰,来建造伟大的互联网企业,并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

篇5:个人发展方向

求职的个人发展方向就应怎样写?

写求职的时候不要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多写写自我能为企业带来多少效益。在说明自我的特长时要有的放矢,(如果应聘销售。那就不要写自我唱歌的才能了)。再说一点:求职时,要说明自我看中企业哪一点,并且说明期望有一个好的发展平台来实现企业的效益,其次再实现个人价值(企业期望你以它为重),在问到待遇的时候,你不要说钱的问题。要说得委婉一点:"我期望有一个好的发展机会,我会尽我所能为公司添砖加瓦,祝你成功!其他的就不多说了,要诚实。有目的性,就行了

篇6:个人发展方向

我们每个在人生大道上拼搏的个体其实就像一支蓄势待发的箭,而奋斗的目标则好比靶心,要精确的获得“10环”,实现自己作为“箭”的价值,离不开科学而严谨的职业规划.国家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了十三五规划,我也该根据我的专业和特长对自己的未来有所规划。

十三五规划最核心的内容是五大发展,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新常态下,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要突破这一难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发展。我的规划中却没有一个跟创新有着些许关联,那便是我就想在一个岗位上得到归属感和满足感。国家创新的同时要协调发展,而我也需要协调好,前期需要耐心的学习准备让自己跟专业,因此我就需要脚踏实地,学习找工作,为了几年后能在一家公司有一个专属我的立足之地。

未来五年生活规划---立足公司:做综合素质全面的公司多面手和专业过硬的攻坚者

经过公司的试用期,必须能够胜任经纪人一职.我相信这五年生活中将是一个必须经历、也是对个人成长很有好处的圆梦过程,在这样一个圆梦的过程中,既可享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又可不断锻炼提升自己。

1;学历、知识结构: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层次,将专业技能熟练运用到专业实践,全面熟悉中国的发展。

2;个人发展、人际关系:在这五年里,结合工作需要,以公司的网站为平台,xx络商务,网络管理技术和宣传渠道,主动融入市场推广平台,并具备发展商机的敏锐嗅觉.3,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与广大客户交流,坚持每天认识一个新客户,同时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并坚持参加健身运动,增强体质,为更大的挑战做准备;4,业务素质:两年内学好英语,不断向高素质人才层次迈进.未来五年职业规划---融入市场:做高效的职业人士和市场宠儿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学专业,就未来五年工作规划如下

1,熟悉适应:相信自己的选择和管理者的安排分工,迅速熟悉并适应自己的工作,用平静的心态迎接工作的挑战,用感恩的心回报社会的赐予,用进取的心勇攀专业的高峰;

2,融入开拓:时间就是金钱,知识就是力量,经验就是财富,怀着紧迫的使命感,以孜孜不倦的敬业态度把自己和公司融为一体,荣辱与共,休戚相关.进一步钻研专业知识,提升工作效益,为公司创造业绩,从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出发,不断开拓进取,屹立同行之林;

3,攀登晋升:细节决定一切,有了宏观的工作效益和技能,还要注重细节素质的适时培养:服务高于一切,有了一定的工作岗位和高度,更要以服务带来公司的品牌价值.两年,我应该具备以下素质: 无障碍的英语交流,为公司造出高端市场效应.正如中国的对外开放一样,多一些了解多一些进步。做公司里其他人做不到的事,得到事业上的满足感。

推动共享发展,近些年来,我们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均等化程度也不够高,社会管理和矛盾调处能力还不足。

所以“十三五”期间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就是我要介绍的“五大发展”理念,是这次“十三五”《建议》最核心的内容。同样工作学习中也该和同学同事互帮互助,有资源就共享。自己身边的人都满足了,自己也就得到了。

科学规划,在于其具体实践并取得成效。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雕刻着理想、信念、追求、抱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森林,承载着收获、芬芳、失意、磨砺。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成功,不相信颓废;成功不相信幻影,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相信在这五年,我必将和公司一道,经过时间的洗礼,变得更加璀璨夺目。

今后个人的发展规划_今后个人发展规划2

一、前言

当今社会竞争越发激烈。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发展也非常快。如果如我们柔弱的个体,不加紧自己的脚步,跟随时代的步伐,通过不断学习,来充实自己,将很难有一个长足的进步。而一份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是与人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个人发展规划要求你根据自身的“职业兴趣、性格特点,能力倾向,以及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等”自身因素,同时考虑到各种外界因素,经过综合权衡考虑,来把自己定位在一个最能发挥自己长处的位置,以便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我不敢保证我的职业规划就一定切实可行,但至少它代表了我现阶段人生的最大理想,也是近期最应该付诸时间实践的,它的实施与否主宰着我的后半生的成功与失败。

二、自我认识

1、个人优点:性格外向、开朗、活泼。做事仔细认真,待人热情,思维敏捷,表达流畅,有学习新事物的欲望,自学能力强,考虑问题全面,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工作认真投入,有非完成不可的决心。

2、个人缺点:缺乏主见,做事不够果断,不够主动,自控能力较差,容易情绪化。

3、个人小结:正确认识自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很多人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学着去认识自己,但是真正能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的却没有几个。我在性格方面,外向开朗。这样的性格使我乐观、看待事情积极,但同样让我容易情绪化、急于求成。我的爱好广泛,喜欢运动、看书、听音乐,可以说我是一个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人,但是同时我也会对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会有排斥感。对我自己的能力我比较自信的方面是与人交往、组织协调活动,比较缺乏的是做事的主动性。我的人生格言是“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

4、个人发展:不少人都曾经这样问过自己:“人生之路到底该如何去

走?”记得一位哲人这样说过:“走好每一步,这就是你的人生。”是啊,人生之路说长也长,因为它是你一生意义的诠释,人生之路说短也短,因为你生活过的每一天都是你的人生。每个人都在设计自己的人生,都在实现自己的梦想。因此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今后要学会自己做决定,自己拿主意,做事要积极主动,学会约束自己,为人处事要冷静,面对困难和问题时,经过仔细分析和思考,对遇到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解决好。

三、环境形势分析

1、社会环境形势分析:现今中国政治稳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中的重要角色。但在2008年,中国经济发展经受了近几年最为严峻的挑战和重大考验。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我国经济增速也显著放缓;国内发生的南方冰雪低温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使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较多的不利影响,中国2009年的财政收支平衡的难度将会很大,这一情况无疑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带来新的挑战。

2、专业环境形势分析: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没有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面临的形势严峻,但也给当今大学生的就业带来很大困扰,作为与经济息息相关的市场营销专业也面临着巨大考验。我们应认清这一事实积极做好准备,为未来找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市场营销是一个就业相当广泛的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可以做销售员、网络营销,也可以在公司做营销策划,但这都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做后盾,而在现今的社会形势下,我们更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迎接我们的未来。

四、未来的发展规划

1、短期规划——大学时期

大三:现已有计算机二级证书、三级营销师助理证书,目前正在为英语四级做准备,争取一次性通过。大三的目标是拿到营销师二级证书和英语六级证书,因此在这段时间里,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每天早晨背诵英语单词,课后的业余时间也积极利用起来,到图书馆借一些专业知识的书籍来看,以便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丰富起来。多看一些财经新闻,及时了解国家发展和出台的一些新政策,上一些网站收集一些关于市场营销遇到的问题和解救方法。大三也是临近毕业的一年,要为毕业做好准备,收集一些素材开始写毕业论文,早些做好打算。如果准备考研,那就要开始复习了。总之,要将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

大四:作为毕业生,很快会离开校园了,踏入社会。所以目标应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并确定自己是否要考研上。在撰写专业学术文章时,提出自己的见解,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参加和专业有关的暑期工作,学习写简历、求职信,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加入校友网络,和已经毕业的校友、师哥师姐谈话了解往年的求职情况。然后,开始毕业后工作的申请,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校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最后,预习或模拟面试。积极利用学校和其他方面提供的条件,了解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在做出较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施展演练。开始接触社会,熟悉工作环境,积累人际关系,虚心求教。初步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岗位。

2、长期计划——工作时期

如果考研成功,接下来的时间就是继续努力学习。如果考研失败了,那也不要气馁,早点步入社会,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可以早点让自己成熟起来,以下是我对今后工作目标的规划。

毕业以后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能拿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而考公务员则是一项很不错的选择,所以我应该会去考公务员。如果能成功,那就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好好努力,公务员俗称人民的公仆,那我就以这“公仆”的身份好好为人民服务。如果没有考取公务员,那就结合自己的专业按部就班的找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从基层做起,认真向领导和同事学习,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通过实习从宏观上了解单位的工作方式、运转模式、工作流程,从微观上明确个人在岗位上的职责要求及规范。再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职位提升上去。

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创业是我最大的考虑。相信这也是现在许多大学生的想法。因为大家都知道,在这个社会现实下,想找一份工作真的很难,更别说自己喜欢的工作了。有人把创业想的很遥不可及,他们总觉得创业只是理想主义的空想,很难实现,但我认为,创业并没有想像中那样困难,只要自己肯付出,相信就一定会有收获。我会从最低最基础的做起,经过一步一步的努力,最终获得成功。许多人认为创业难是因为他们没有毅力去坚持。创业真的是一个很漫长艰辛的过程,如果没有毅力,你就会半途而废。所以只要有一个对创业的正确认识,并准备为它而长期奋斗,再加上自己的所学,创业其实也没那么遥远,我会以自己的努力来取得成功!

五、结束语

中国人常说,尽人事,听天命。对于我们可以控制的,理当全力以赴,因为操之在我;对于不可控制的,我们应当养成坦然接受的胸怀和气度。要抱着一种信念,那就是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好。在工作中,努力奋斗,自动自发,精益求精。这样,才能赢得收获。

一个人,一生当中不知道要遇到多少困难,很多困难是不能预见的,这就要靠我们自己处事时随机应变的能力,面对突如其来的麻烦事情,临危不乱,保持冷静的心态,急中生智,想出好办法来。睿智的人,善于分析事物的发展情况,能够抓住事物的特点,成竹在胸,料事如神,成功的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决策于千里之外,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都是一场空。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遭遇问题,要求有清醒的头脑。理想,信念,追求,成功,未来,一切的一切都要靠自己去打拼!

今后个人的发展规划_今后个人发展规划3

为了把握好学校教育教学正确的发展方向,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圆满的完成教学任务,我运用专业发展的理论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了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用以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

一、环境的分析

我国学者在分析了国外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界定后指出,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内在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即教师通过接受专业训练和自身主动学习,逐步成为一名专家型和学者型教师,不断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持续发展过程。从社会和教育事业环境的角度来看。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学校课程体系更加完善,逐渐向科学化、生活化、个性化调整,终身学习,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二、自我定位及总目标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必须以现代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学原则,正确的教学方法为前提,尽快由技能教育型向科研型转变,更新知识,提高教育的科研能力。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计划通过五年的时间,力争达到思想素质高、敬业精神强、具有较高科研工作能力、专项结构齐全、专项特长突出、教学训练能力水平高、能够适应中学教育教学水平发展需要的青年骨干教师的水平。

三、分项目标和任务【今后个人的发展规划】

1、教学方面的目标。在教学方面尽快实现思想上的转变,认真学习新课标,并以新的理念指导学生使其主动参与并养成终生学习的意识。

2、教育科研方面的目标。以现代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学原则,正确的教学方法为前提,尽快由技能教育型向科研型转变,力争每年完成一到两篇高质量、高水平的论文或和课题研究。

3、学习和其他方面的目标。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继续《新课程》的学习和研究,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措施和条件

1、保障措施。为了更好的实施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实现即定的教学及科研方面的目标,把发展规划的每一个细项都能落到实处,我在制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设定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短期目标,并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和保障措施。一个规划的实施能否成功,既取决于个人自身的努力,也在于学校的大力支持和老教师们的悉心指导和帮助,所以还请校领导和老教师们多多帮助我,使我能够真正实现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今后个人的发展规划】

2、客观条件的改善。对于实现规划不利方面最主要的就是客观条件的落后,因教学设施的限制,很多教学内容都不能得到很好的实

施,希望领导们能够给予更多的关注,尽可能的为我们数学教学创造更好的教学环境。

篇7: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

第一,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是个人发展的基础,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获得发展的手段。任何人不是处于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的、离群索居状态的个人,而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现实的人。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存在,离开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个人不仅不能存在,也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实践是个人得以发展的原因,而实践一开始就作为社会集体的共同活动而存在。离开社会集体,离开一定的社会联系就不可能进行实践活动,个人也就失去了发展才能的手段。

第二,社会发展为个人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个人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而个人发展的物质条件是由社会提供的。首先,社会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教育条件。培养教育是个人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个人培养教育过程已经不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家族的事情了,而是在社会化了的“学校”中进行的。其次,社会的发展为个人发展提供物质技术手段。一方面,社会实践是人们发展的重要途径,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越来越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其他技术手段,推动着实践的不断深入,个人不断发展。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工具的日益完善,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既为缩短人们的劳动时间,增加人们全面发展所必需的自由活动时间开创了新的前景,也为个人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社会物质生活设施和文化生活设施。

第三,社会革命为个人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政治舞台,造成人才辈出的社会环境。社会发展对个人发展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的进化过程中,而且还表现在促进阶级社会更替的社会革命过程中。首先,社会革命能够充分地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个人发展提供了特殊的环境。历史上每逢处在时代的转折点和大变革时期,都普遍地唤起了人民群众的觉醒,给人们指明了摆脱生活困境的出路,从而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激发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热忱、首创精神和历史主动性,使人们积极投身于革命洪流之中。其次,社会急剧的变动,使人们学到了平时学不到的新东西。社会大变动时期同社会进化的儿十年,甚至儿百年相比较,无论是在社会总体上还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更急剧、更广泛、更深刻的变化。再次,社会革命使每个革命者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革命斗争不仅改造了社会,也改造了革命者自身。在激烈的革命斗争中,不仅使革命者受到了锻炼和考验,而且也清洗了自己身_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使人们成长为新社会的建设者。最后,社会革命变革了旧的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同时,也为个人发展创造了新的物质条件和发展环境,促进个人进一步发展。

第四,社会发展决定个人发展的进程和趋势。个人发展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过程。社会厉史条件不同,个人发展的状况也就不同。社会形态发展得越高级,个人发展的程度也就越高。因此,个人发展归根到底是取决于社会发展。同时,一个人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也是由社会发展决定的。个人的理想、志趣、爱好都是根源于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是对社会发展状况的反映。

第五,社会发展是衡量个人发展的准绳,个人发展又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个人发展的程度和水平,不能以个人为标准,只能到社会中去衡量,在社会实践中受检验,·得到社会的承认。由于个人的才能和才智是在社会中形成的,因而衡量其才能、才智发展的标准也必然是社会。反过来,社会发展又必然通过人的发展表现出来,个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每个人的发展和解放程度,标志着社会发展的性质和水平。个人发展的程度越高,也就标志着社会发展越具有进步的性质.历史唯物主义不仅肯定了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前提,同时又承认个人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

首先,一定数量的个人存在及其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没有一定数量的个人存在,也就不能称其为社会;没有一定数量个人的存在和生产劳动,就没有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至活和精神生活,当然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

其次,个人发展推动着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产生和发展。每个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劳动技能的不断提高总是不断改进旧的生产工具,研制新的生产主具。个人的这一发展又反作用于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迟早要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进而又引起上层建筑或快或慢的变革,推动着社会向前麦展。第三,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也都是由个人的活动构成的。自然,在阶级社会中个人是隶属于一定阶级的,个人在每个社会经济形态中的活动都应归结为阶级活动。但是承认个人在阶级斗争中和社会革命中的作用,也正是肯定了个人所隶属的那个阶级的作用。“离开了一个一个下人,也就没有阶级这个集体。

总之,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是互为因果。个人的发展,个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是受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支配的:而社会生活、社会关系中的一切又都是发展着的人们创造和改变的。个人和社会都是发展的、变化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社会和个人。自从人类产生以后,人们的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种发展变化又是由社会生活特别是物质生产的发展引起和实现的。因此,社会的发展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发展着的个人,反过来,个人的发展又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改变和社会生产的发展,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相继更替不断发展的社会。这是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也具有矛盾性。社会虽然是以有生命的个人存在为前提,并以人为主体实现一切活动,但社会发展却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又表现出对一切个人都具有独立的性质。反之,个人发展虽然离不开社会,但人的活动又有着自身的物质和精神特点,因而往往会使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发生矛盾。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个人发展是由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个人发展的动因,发展的方向,发展的进程和程度都受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制约。但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和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合历史,因此,人们不可能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这就使个人在发展过程中带有盲目性、随意性,缺乏自觉性。有时甚至会出现与社会的发展相冲突的情形.第二,个人是在一定的生产力基础上和生产关系中发展的,而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往往限制着人们的发展。如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僻下,生产规模狭小,不可能有个人的充分发展,因为这种发展与当时的低下的生产力相矛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分工的出现一方面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致力于专门职能,有助于生产经验的积累和劳动技能的译痛;促进了个人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人们往往只关心与自已的工作有关的生产知识和技能,使人们眼界狭窄,限制了个人发展.特别是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剥创的出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生产的产品为剥削阶级所占有,这就极大地压抑了人们的发展。所以,在以往的社会中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存在着尖锐矛盾。第三,在阶级社会中,由于剥削阶级的统治和压迫,使人们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受到压抑,人们的聪明才智受到摧残,这种旧的社会制度与个人发展必然发生矛盾。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文化也不断发展,但是在阶级社会中,广大群众担负着繁重的体力劳动,他们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多数人被剥夺了学习科学文化的权利,这又使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表现出明显的矛盾性。最后,在阶级社会中,由于存在着落后的历史传统和不良的社会风气以及人们头脑中的旧的社会习惯、旧的社会偏见等,与个人发展也具有不协调性。

篇8: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个人发展,社会发展,辩证关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

社会发展是指社会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革演进过程, 个人发展是指社会每一个成员的成长与进步过程, 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既有不同的规定性, 又有着密切联系。我国在改革开放前的一段时间内, 过分的强调公有制, 限制了私有制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个人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改革开放后, 私有制开始逐步得以发展, 理论界开始把个人发展的程度当作是社会发展的尺度, 大力提倡个人发展, 导致了当前国内贫富两极分化较为严重的现象。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清晰的认识到:个人发展是目的, 社会发展是手段;个人发展是内容, 社会发展是形式;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个人发展是社会发展动力系统中的最积极因素。如果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割裂开来, 就不能全面认识整个人类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就不能正确看待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1 个人发展的内涵、目的、动力与意义

1.1 个人发展的内涵

本文所说的发展, 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发展, 也不完全是哲学意义上的发展, 而是发展理论所讲的发展。发展理论中的发展不是对原有发展的简单延续与扩展, 而是赋予了新型特殊内容和形式的发展, 这种发展在本质上属于创新。列宁说:“发展显然不是简单的、普遍的和永恒的生长、增多 (或减少) 。”因此, 个人发展的内涵不是简单的量上的扩张, 而是应当有新质的产生、新型质态的形成, 即个人发展应该看作是人的活动及其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三个方面。

1.2 个人发展的目的

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使人过上一种自由幸福自主的生活。在根本的价值追求上, 人类社会的全部发展活动都是为了这一终极目的而进行的。

个人发展的目的就是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而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可分为三个方面:其一是人的活动及其能力的全面提升, 包括人的体力和智力、自然力和社会力、个体能力和集体能力、现实能力与潜在能力等各种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二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拓展, 即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展开和占有, 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道德关系、交往关系、家庭关系等。其三是人的个性的全面完善, 即个人活动及其能力的全面提升、个人社会关系的全面拓展具有普遍性和全面性, 它不再受到压抑, 不再仅限于少数人身上, 而是每个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不断得到提高, 个人素质都不断完善。

1.3 个人发展的动力

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既然分为三个方面, 那么个人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追求各种能力不断提升、社会关系不断拓展和个性不断完善的过程, 因此个人发展的动力应来自于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及其产生的需要。个人发展的根本动力则是人的需要:即需要各种物质和精神手段来不断提升其各种能力, 拓展其社会关系, 完善其个性。人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不可分性、多层面性、广泛性、不断升级的无限性, 构成了人类行为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对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条件的依赖关系的自觉反映”。1847年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 马克思又一次指出:“要仔细研究一下:……在每个世纪中, 人们的需要、生产力、生产方式以及生产中使用的原料是怎样的;最后, 由这一切生存条件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马克思在这里强调的还是依次研究人们的需要、生产力、生产关系等, 可见需要是人们进行社会实践的直接动机, 是人全面发展自己的直接动力。需要的满足又引出新的需要, 从而产生新的行为, 使人不断地投身到社会实践活动中, 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为的是提升自己、拓展自己、完善自己, 从而全面自由地实现自己, 并由此不断地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综上所述, 人的需要进入了人的意识领域并以动机的形式表现出来, 各种需要的提出、实现和满足, 就意味着人们趋向于自身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需要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源, 是个人发展的根本动力。

1.4 个人发展的意义

人是一种最为追求意义的社会性动物。人的发展是追求意义的, 人对意义的追求同时体现在个人发展过程的至始至终。从形式上来讲, 个人发展的意义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对发展主体“自我”的价值意义;二是对“他人”发展活动的价值意义。在内容上, 个人发展的价值意义也分为两种:一是个人发展的物的意义;二是个人发展的人的意义。个人发展的意义既属世界观的范畴, 也是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没有意义对这一内容的支撑和推动, 个人发展观将是不完整的, 也是盲目的。所以, 个人发展既要创造物的意义, 更要创造和突出人的意义。

2 社会发展的内涵、目的、动力与意义

2.1 社会发展的内涵

“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 从宏观层面上说, 社会发展是指国家或社会由落后到先进、由低级向高级、由不发达向发达、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的进步过程, 具有自然属性。从具体层面上讲, 社会发展首先表现为一种新的重组, 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生态等五大方面之间及其内部的重组, 具有历史属性。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可以分为量变和质变, 量变往往表现为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 而质变则表现为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分工和社会阶层结构的重新组合, 直至社会形态更替, 只有质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发展和进步。

2.2 社会发展的目的

人是构成社会有机体的基本要素, 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因此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中心内容、动力源泉、价值标准和最终目的。社会的一切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人的发展程度是社会发展的尺度和标准。

然而, 人们对于社会发展的本质和目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我国改革开放前的传统发展观过于看重经济和政治的量变过程, 甚至单纯把经济总量或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准, 使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 结果导致了自然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社会公德沦丧、民生水平停滞等多重危机, 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严酷的现实和惨痛的教训促使人们不断反思并逐渐认识到社会发展的本质和核心是人的发展以及为人的发展提供保障条件的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2.3 社会发展的动力

中国先秦时期儒家的“财富”动力论认为:人们将广义的行为规范与具体的利益结合起来, 形成了当时人们利益获取行为的道德准则, 也形成了对财富和欲望本身的认识、追求和满足, 从而构成了较为稳定的发展观念。明朝时期著名思想家李贽的“私欲”动力论肯定了人的私欲, 肯定了谋利的合理性并主张个人私欲与集体之欲、人类之欲结合起来, 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西方德国著名的辩证法大师黑格尔创立了一套独特的社会动力理论体系, 即“绝对精神”动力思想。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 任何事物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它们的本质都是精神上的, 任何事物的更替、发展以及永恒的生命过程, 都是“绝对精神”在运动。“绝对精神”动力论虽然属于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立场, 但“绝对精神”的运动过程——辩证法, 却揭示了世界上万事万物之间的矛盾关系和矛盾本质, 而这一点, 也深深影响了马克思。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动力思想主要体现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 他提出并验证了一个著名的社会学假说:透过任何一项事业的表象, 可以在其背后发现一种无形的、支撑这一项事业的时代精神, 与特定社会的文化背景有着某种内在的渊源关系, 在一定的条件下, 这种精神力量决定着这项事业的成败。“新教伦理”发挥了道德规范的职能, 为资本的生产经营者的意志、兴趣、情绪, 甚至心理状态编制了一个道德程序。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的“统治者”动力思想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一书中得以体现:制度的发明与创新正是来自这些统治者, 这些统治者在不断的发明创造, 构建新的社会意识形态, 制定新的社会活动的各种博弈规则。因此, 这些统治者才是在真正意义上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迁和社会历史的进步, 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动力。

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的“社会进化”动力论认为“学习机制”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并坚持认为“除非我们知道社会学习过程的一般结构和发展逻辑, 否则是无法根据社会的发展状况去划分社会的组成的”。

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的“社会动力系统论”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系统,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这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先秦时期儒家的“财富”动力论和明朝李贽的“私欲”动力论, 倾向于朴素唯物史观;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是典型的客观唯心史观;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动力思想倾向于主观唯心史观;道格拉斯·诺斯的“统治力”动力思想是典型的英雄史观;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的“社会进化”动力论也是唯心主义的。只有马克思既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出发, 确认了经济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 同时也确认了构成社会系统的其他因素相互作用和互为因果的关系, 从而构建了以经济发展为始因, 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综合动力系统。

2.4 社会发展的意义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人类社会发展也正遭遇一种危机, 这种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物质结构危机, 如日益严重的自然危机、社会危机 (包括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结构失调、社会关系不和谐等) ;二是内在的精神危机——主要表现为发展价值错位、发展方向迷失、人在发展中异化、精神空虚感和失落感却日趋严重。

人类经历了或正在经历两次重大的意义危机, 第一次危机是“上帝死了”。19世纪中后期德国哲学家尼采发出了一个声音:“上帝死了。”于是人们的信仰崩塌了, 陷入了可怕的信仰虚无之中, 感到了焦虑、迷惘、荒诞、绝望和无意义。第二次危机——“增长的极限”。1972年, 米都斯等人在向罗马俱乐部提交的《增长的极限》的研究报告中指出, “如果在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方面以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 这个行星上增长的极限有朝一日将在今后一百年中发生。”人们终于认识到单纯的经济发展之路是走不通的, 仅有科学并不能消除人类的苦难, 没有信仰和伦理制约的科学有时反而充当了害人的工具。

当今社会发展观中主要存在两大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物本取向和实证方法与人本取向和理解方法。注重物本取向和实证方法的人们往往以一种高代价的发展模式, 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实现了人的阶段性发展, 但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使得人们开始质疑自己所寻求的发展的合理性, 从而加剧了社会发展的意义危机。注重以人本发展取向的人们, 强调社会发展对人的价值意义, 注重文化价值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他们批判前者的物本取向的片面性以及由此所造成的对自然的破坏和人性丧失的恶果。社会的发展不在于某些外在的可量化的指标, 而在于这些量化的指标对于人发展的意义, 在于是否有利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是否有利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

3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对立统一

3.1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互相对立和区别的

首先, 当我们把社会或国家与个人作为一对范畴提出来考察的时候, 可以把他们看作是一对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当我们把社会或国家作为主体的时候, 那么客体就是单个的人, 所以说离开了社会主体, 单个人是无法存在的;同样, 当我们把个人作为主体, 社会作为客体时, 则可以说离开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人, 那么构成社会机体的细胞基石也就不存在了。其次, 当我们从价值判断的角度看时, 个人发展是目的, 社会发展是手段。从根本上说, 人作为社会的主体,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 而作为社会客体的社会结构体系发展则是手段。人们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变革社会关系、推动社会结构体系发展和进步, 最终还是为了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最后, 个人发展是内容, 社会发展是形式, 如果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割裂开来, 孤立的考察个人发展或社会发展则是没有意义的。

3.2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互相依存和紧密联系的。

首先个人发展依赖于社会发展。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 将社会发展划分为三大形态:“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 是最初的社会形态, 在这种形态下, 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是第二大形态, 在这种形态下, 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 全面的关系, 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马克思从个人的发展角度考察了社会形态的变迁, 说明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个人发展受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制约, 个人发展的层次和状态与他所处的社会文化和教育等发展程度密切相关。

其次, 社会发展又受制于个人发展。马克思说过:“人是历史的剧中人和剧作者。”人是社会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社会发展程度受人类整体素质的制约。早期社会由于人类素质不高而受制于自然资源, 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素质有了较大的提升, 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人类由此进入工业文明时代。由此可见, 个人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个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和最积极因素。

最后,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细胞是个人发展;而个人发展又以社会发展为前提, 只有在社会发展中才能得以丰富和完善, 因此,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社会发展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是个人发展的有机综合, 而个人发展在于社会性的发展, 也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物质资料不断丰富, 大大减少了个人花费在谋生上的劳动时间, 这使得个人获得了相对较多的自由发展时间。因此, 社会发展为个人发展提供了必备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4 我国在对待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上的认识和实际

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里, 我国经济基础差, 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 形成了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农村以集体所有制为主, 城市以全民所有制为主。这一时期片面强调高积累, 过分强调集体利益, 从某种程度上讲, 国家只注重社会发展而忽视了个人发展, 个人利益被看作是资本主义尾巴, 必须切除。在这样的背景下, 个人发展缺乏物质基础更没有社会支持, 一切以集体利益为重。这在当时虽然有其合理性, 但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 在自然灾害的三年里饿死很多人, 社会发展的成果没有充分的惠及到每一个人。从发展目的和手段的价值意义上, 个人发展成了社会发展的手段, 而社会发展应把个人发展作为最终目的却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 由此造成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在目的和手段关系上的错位。

改革开放后,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纠正了以往的片面发展观, 承认了个人利益, 从一定层面上看, 这是在社会发展的前提下肯定了个人发展。把个人发展当作社会发展的目的, 让社会发展为个人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共同富裕的目的是要使每个人都富起来, 而不是少数既得利益集团的富裕。

可惜好景不长, 30多年的改革发展在成就了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 社会中个人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各种矛盾不断凸现, 大多数个人发展的目的没有得到实现。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45 (早在2003年, 就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0) , 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 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超过了3.2倍, 考虑到非货币因素, 实际收入差距为世界之首。

我们肯定共同富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但是在实际的发展中, 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以致于在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上, 我们又步入了大多数人成了极少数人发展的手段的误区, 与改革开放前相比, 可以说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中国的改革是渐进式的, 尽管官方和主流媒体一直都在抵制私有化, 但私有制从一开始被当作洪水猛兽, 逐渐地被看作是公有制的有益补充, 最后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在在宪法中得到了与公有财产同等的保护。这是中国对转型经济理论与实践所做出的一个重要贡献。较好的说明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是互为目的和手段的, 他们是并重的, 这也体现了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肯定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意味着我党在发展观上实现了由“物本”到“人本”的价值取向的转变。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把现实的人, 即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十八大报告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 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民生发展的幸福画卷。报告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从这个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还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实际上都贯穿着切实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条主线, 都以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为目标和归宿:强调物质文明建设, 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强调政治文明建设, 为精神进步和人的价值实现创造有利条件;强调精神文明建设, 促使人的素质全而提升, 在人格修养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强调民生建设, 切实保障每一个人的发展;强调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由此看出, 党和国家更加强调了以民生为重点的个人发展, 更好的体现了个人发展在社会发展中作为最终目的的地位。

上一篇:煤炭分析国标下一篇:《一厘米》教学设计(语文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