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网络电话软件设计方法探讨论文

2024-05-02

矿用网络电话软件设计方法探讨论文(精选11篇)

篇1:矿用网络电话软件设计方法探讨论文

摘要:网络电话在矿山生产中发挥着越来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煤矿井下通讯效率,设计了一种矿用网络电话系统,叙述了网络电话系统的构成,重点介绍了系统上位机和下位机软件的设计方法,该电话系统功能齐全,操作方便,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煤矿;网络;电话;软件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陈林坤(1981-),男,安徽蚌埠人,唐山开诚电控设备集团助理工程师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我国矿山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有的通讯手段已不适应生产的需要.当前,“数字化矿山”建设正方兴未艾,人们利用高科技来监测、监控矿山的生产和管理,其中,网络通信是离不开的关键技术[1].本文结合煤矿井下通讯的实际,设计了一种效率较高的网络电话系统,介绍了该系统上位机和下位机软件的设计方法.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功能齐全,使用方便,有效地提高了煤矿生产管理中通话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了煤矿生产和管理的效率.

1硬件结构组成矿用网络电话系统主要用于煤矿调度音频通讯场合[2],采用工业以太网、网络寻呼台和井下电话组成网络系统,对煤矿调度生产进行语音通话和语音播报.该系统由上位机、交换机、网络寻呼台、网络电话板等组成。

2系统上位机软件设计

矿用网络电话系统上位机软件采用C#语言编写,基于MicrosoftVisualStudio2010开发平台,软件由2部分构成,包括网络音频软件PCNetTel和网络音频配置软件PCManger.

2.1网络音频软件

网络音频软件的功能主要有:监听在线客户端设备的登陆状态及客户端连接状态,对客户端的广播、组播、对讲通话以及通话内容音频文件进行回放以及历史记录查询等[3].网络音频软件流程图如图2所示.网络音频软件在对讲模式下的呼叫、挂断以及伴随的振铃逻辑稍显复杂,此处采用事件驱动后台线程实现,网络通讯采用TCP和UDP混合编程模式,这提高了系统的实时响应性能.在音频文件生成方面采用设备IP、日期、时间方式来命名文件夹和音频文件,以便于数据的查询和回拨.

2.2网络音频配置软件

网络音频配置软件的功能是搜索局域网内设备,进行参数修改配置,主要配置参数包括:本机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服务器IP地址、寻呼台IP地址以及设备编号;输入音源、增益、音量、振铃次数、设备组播以及设备Modbus从站地址、串口波特率等参数.网络音频配置软件搜索局域网内设备时采用发送全网广播询问帧方式,以实现跨网段的未知设备IP的查询.在数据帧校验方面,采用MCU的全球唯一ID号作为算法数据源生成设备ID.

3系统下位机软件设计

系统下位机软件采用标准C语言编写,硬件平台为STM32F10X系统嵌入式单片机,软件由2部分组成,包括网络寻呼台软件和网络电话板软件.

3.1网络寻呼台软件

网络寻呼台软件的功能是建立与上位机和网络电话板的通讯[4].网络寻呼台可单独与上位机或网络电话板使用,也可与上位机和网络电话板一起接入网络使用.当与上位机音频通讯时,建立网络连接后,可与上位机进行双向对讲互话、接收上位机的组播或广播通知,也可接收上位机发出的音频文件进行本地播放.当与网络电话板音频通讯时,可对网络内所有寻呼台IP配置为本设备IP的网络电话板进行双向互话、对其语音广播、组播、多播操作.

3.2网络电话板软件

网络电话板软件主要功能为与上位机或网络寻呼台联网组成网络电话系统,可主动呼叫上位机或网络寻呼台,也可接收上位机或网络寻呼台的对讲呼叫、广播或组播.网络电话板软件实现方法与网络寻呼台软件设计方法类似,再此不再赘述.

4结论

矿用网络电话系统上位机软件采用C#语言编写,基于MicrosoftVisualStudio2010平台进行开发,采用多线程管理事件,软件界面设计友好、操作简洁、安装方便.下位机软件采用标准C语言编写,硬件平台为STM32F10x系列嵌入式单片机,采用UCOS-II操作系统实时地对接入网内的网络电话板进行多任务管理,提高了通话的实时性、可靠性;配合3.5寸彩色显示屏可动态地对网络电话板和上位机的连接进行查看管理及呼叫操作显示.该系统已在多个煤矿进行应用,使用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高杰.矿山多媒体应急通信系统软件设计[D].西安科技大学,2008.

[2]王涛.企业VoIP网络电话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天津大学,2008.

[3]庄乾成.嵌入式网络电话机设计[J].仪表技术.2009,(7):36-38.

[4]纪秀辉.基于Linux系统嵌入式网络电话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1):216-217.

篇2:矿用网络电话软件设计方法探讨论文

2下面简介软件测试的过程

2.1模块测试

模块测试主要针对软件设计中的程序模块,通过测试技术测试程序块是否正确,模块测试的主要目的是测试程序内部的错误,根据程序设计的结构检查代码和程序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设计思路和理念,是否能够正常运行。

2.2组装测试

在模块的基础上,需要将所有模块的功能全部测试完成后组装成为系统,组装测试的目的在于,连接所有模块之后,模块之间的接口、触发器是否能正常运行,并且计算显示的数据是否正确,模块之间的功能是否互相冲突,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和结果显示,是否构成正确的、预期的数据结构。不同模块之间的误差有多少,有多少可以解决,有多少不能解决。

2.3确认测试

确认测试的目的是验证软件的功能和特性是否达到预期的愿望,是否能按照预期的组织结构、系统结构、用例分析和时序分析运作,并且进行验收测试和安装测试。

2.4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是确认软件是否与硬件互相支持,是否能满足软件使用者对软件的需求和操作简便的愿望,比如说查询模块运行完后界面中查询条件应该为查询之间输入的查询条件。系统测试保证了系统的正常运行,另外很重要的就是权限测试,系统在研发之初定义的权限信息和权限功能是否实现,是否发现软件成品与软件定义不符合或者矛盾。

3软件测试技术的地位

篇3:矿用网络电话软件设计方法探讨论文

我国是一个煤炭资源较丰富的国家,也是一个对煤炭资源比较依赖的国家,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的70%左右,预计到2050年仍将占50%以上[1]。随着矿井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煤矿电气设备引起的火灾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威胁日益增加。而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是一种实时的、在线的温度监测系统。把一个数千米的传感光缆铺设在所测温度场,就可以连续采集到光纤沿线的几万点的温度数据信息,准确定位整条光纤所处空间各点的温度[2,3]。

矿用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软件的研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保证分布式测温技术在煤矿火灾监测预警领域中推广应用。根据不同矿井或不同应用场合,系统对分布式光纤主机某些指标进行适当调整,可满足具体工程项目的个性化需求。(2)提供软件快速的二次开发功能。缩短软件的开发周期,实现软件的快速的、稳定的产出。

1 分布式光纤测温与定位原理

分布式光纤测温的原理是依据后向拉曼(Raman)散射效应。拉曼散射是由于光纤分子的热振动,它会产生一个称之为称斯托克斯(Stokes)光(该光长于光源波长),和一个称为反斯托克斯(AntiStokes)光(该光短于光源波长)。光纤受到外部温度的调制,使光纤中的反斯托克斯(Anti-Stokes)光强发生变化,Anti-Stokes与Stokes的比值提供了温度的绝对指示,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实现对光纤沿线温度场的分布式测量[4,5,6,7,8]。

Stokes光强:

Anti-stokes光强:

式中,;V为光纤的拉曼偏移波数;h为普朗克常数。

从上式解析出温度:

DTS主机定位的原理是利用光时域反射(OT-DR,Optical time-domain reflectometry),该技术是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基础,最初用于评价光学通信领域中光纤、光缆和耦合器的性能,用于检验光纤故障、光纤损耗特性的手段。

如图2所示,传播通道T和接收通道R为同一根光纤,为了清楚说明原理,图2中表示成不同的2条通道。光纤总长为L,假设距离激光源长度为Z处的光纤,长度为Δ2的一段光纤。光源发射一个高强度的很窄的激光脉冲并注入光纤。光在光纤中传播时会产生后向散射光。经过一段时间,后向散射光返回并被检测。从光脉冲注入光纤时开始计时,当光到达Z处时散射光再返回到入射点,则光纤中产生散射的位置和该点散射光返回时所用的时间具有以下关系[9,10,11,12,13]。

式中,z为光纤发生散射的位置;t为光脉冲从注入光纤到返回光发射点的时间;v为光纤中的光速;c为真空中的光速;n为光纤的折射率。

2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1 测温系统结构

系统主要分为下位机温度数据采集端、上位机主控中心站端(查询终端)以及控制阀等组成。温度数据采集端负责光纤温度数据的采集和与主控中心站的通讯,将温度原始数据,以及处理过后的二次数据通过TCP/IP协议或者Modbus协议上传至主控中心站软件。上位机主控中心站监控端通过交换机监控多台DTS机,定时扫描各个设备各个通道的数据,将数据存储在数据服务器中,分析并处理数据,实现报警控制洒水阀门的工作。数据查询终端通过WCF/WEB服务数据接口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图形化展示、监测、曲线展示、报表查询打印等[14,15],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

2.2 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2.2.1 软件架构设计

上位机系统软件设计的平台为:基于.NET4.0的框架平台,数据库选用SQL Server2008,操作系统为Windows 7,软件设计UML建模工具选用Visio。

系统上位机软件开发借鉴了组态软件设计思想,采用分层分层(UI、业务逻辑、数据采集层)设计,系统软件结构如图4所示。

(1)UI层。主要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功能。为用户提供设备、测点、业务逻辑等的定义交互界面;将IO设备采集的数据通过表格、图形等方面显示给用户查看;并且可为用户提供直接访问、操作现场设备的交互接口。

(2)业务逻辑层。系统的业务处理核心,分析、处理数据采集层提交的数据,执行系统定义的一系列业务逻辑。在本系统中,这一层用于实现各种预警模型的实现、以及监控业务逻辑。

(3)数据采集层。通过通信模块与现场设备交互,获取各传感器的值,并提供给业务逻辑层处理。数据采集层封装各种DTS主机设备协议,为各类设备提供一个统一的数据出口,使系统达到了兼容各类设备的目的。

2.2.2 UI层设计

界面设计将分为两部分进行,两部分以WCF/WEB服务分隔,并通过WCF/WEB服务进行数据交互。这两部分称为查询终端、主控端;查询终端负责从服务器读取数据进行展示,可以进行实时数据显示、报表统计、曲线查询等;主控端负责采集存储数据,形成查询终端需要的数据。界面设计的架构如图5所示。

查询终端开发与系统无关的框架结构,并定义调用接口,其他系统在此接口上开发实际的功能模块,并通过终端框架提供的配置方法,将功能配置到系统的菜单中去。终端调用时,采用动态加载DLL并调用已定义的接口的方式来实现。

主控端与查询终端的基本相同,各个系统的具体功能,将以多个功能块的形式出现,这些功能块将通过统一数据访问层对数据进行读取与写入,终端UI调用服务器部署WCF或WEB服务,WCF通过调用给出的信息,动态的加载相应的功能块执行,并返回结构。主控端系统流程如图6所示。

2.2.3 业务逻辑层设计

业务逻辑层包含系统信息核模块、系统信息管理模块、业务逻辑处理模块、数据存储管理模块和算法管理模块。系统信息核模块是工程应用系统的数据核心,通过对模块内的测点与功能块的不同定义可创建不同的应用系统;系统信息管理模块,管理数据采集层与界面的交互定义信息;业务逻辑处理模块是负责业务逻辑功能调度、运行的模块;数据存储管理模块为运行日志、密采数据(实时值、中断取数)、原码、操作记录、用户定义的历史趋势、功能块运算结果、工程定义信息(测点定义、设备定义、功能块定义、界面定义)等数据提供统一的数据存储接口;算法管理模块管理诸如通道、区域、关键点采用何种算法实现预警功能等。

软件实际运行的主界面如图7所示。

2.2.4 数据采集层设计

数据采集由5个子模块组成,Data Collect数据采集模块、Link Mgr链路管理模块、Comm Module Mgr通信管理模块、Device Mgr设备管理模块和Protocol Mgr协议管理模块(图8)。

(1)数据采集模块:协调其他各子模块,完成数据采集层从设备采集数据的主任务。(2)链路管理模块:管理链路的动态扩展,并管理各种类型的通信链路。(3)通信管理模块:将通信方式和设备链路分成2个模块,以方便通信方式的扩展(RS485、Ethernet等),以及方便链路与通信方式的组合。(4)设备管理模块:定义设备模块的接入规范,管理设备模块的动态扩展。(5)协议管理模块:定义协议模块的接入规范,管理设备通信协议的动态扩展。

3 结语

运用分布式光纤测温原理的理论,通过对系统架构的设计,从软件角度设计实现了矿用光纤测温系统上位机软件的功能,借鉴了组态软件部分思想,采用分层设计上位机软件。查询终端设计为与系统无关的框架结构,并定义调用接口,其他系统在此接口上开发实际的功能模块,并通过查询终端框架提供的配置方法,将功能配置到系统的菜单中去。查询终端调用时,采用动态加载DLL并调用已定义的接口的方式来实现。这样设计为其他系统软件的开发提供了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提供了所有系统常见的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实时数据显示、系统注册、日志显示灯功能,能够加快软件的开发。对后续系统软件的快速开发有很好的现实意义。目前该软件已经在煤矿上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

摘要:随着煤矿井下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由电气设备故障引起的灾害越来越多,温度作为火灾预警的主要参数,对其准确、快速检测尤为重要。采用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实现了对矿井温度场无盲区的测量;针对主流厂家的测温主机,设计并实现了具有统一的监控解决方案、标准的驱动接口、实时监测、预警等功能的测温系统软件。现场应用验证,系统可以定位与预警引发火灾的热源。

篇4:矿用网络电话软件设计方法探讨论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设计;面向对象技术;可扩展性;软件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3-0540-02

一直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开发者致力于计算机网络软件技术的开发。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软件技术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计算机网络在进行软件设计的时候,涉及的因素非常的多,主要有网络拓扑、网络路由、网络开销以及网络安全等。面向对象技术在进行计算机网络设计的时候具有较高的优势。该文主要是运用面向对象技术,对计算机网络设计的软件系统的可扩展性进行了设计。

1 面向对象技术的概念及其特点

面向对象技术指的是把对象当做基础,通过消息或事件对驱动对象进行执行处理的一种计算机程序设计技术。世界是由众多的事物或对象构成的,他们之间通过发出信息来进行处理。所以,面向对象的技术相对于面向过程的技术具有更大的优势。面向对象的技术是以数据为中心进行系统描述,由于数据的稳定性相对较高,因此通过面向对象技术的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更具有稳定性。面向对象技术具有抽象性、多态性、继承性和封装性等特点。

面向对象技术具有抽象性。抽象性指的是对事物进行的抽象概括和描述,从而实现了客观世界转向计算机世界。抽象是一个比较难的过程,同样也是面向对象技术的第一步。

面向对象技术具有多态性。面向对象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借鉴了现实世界事物的多态性,具体体现在不同的事物在收到同样的消息时,会产生许多不一样的行为方式。

面向对象技术具有继承性。面向对象技术的继承性是由软件开发的特征所决定的。软件开发时,通过继承,完成了软件模块的独立性、重用性,同时缩短了软件的开发周期,提高了软件的开发效率。

面向对象技术具有封装性的特点。通过对对象进行封装,实现了软件开发的设计者和使用者的分离。封装实际上是对象的复杂性隐藏了起来,通过代码重用,降低了软件的开发难度。

正是由于面向对象技术的这些特点,面向对象技术自提出以来便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目前,面向对象技术正广泛的应用于数据库等软件设计中。

2 计算机网络设计软件系统的可扩展性

一直以来,软件的可扩展性是软件开发者的目标,开发软件的可扩展性能够有效的延迟软件的生命周期。具体来说,软件的可扩展性体现在软件的功能具有可扩展性和软件的规模具有可扩展性。相对于计算机网络设计的可扩展性来说,主要指的是计算机网络设计的功能具有可扩展性。从计算机网络设计软件系统的主要内容来看,计算机网络设计的软件主要可以向以下三个方向发展:

第一,计算机网络设计的软件向性能分析的功能扩展。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不断的推陈出新,促使网络软件开发人员能够充分地通过先进的网络性能模型来完成对开发项目的质量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评价,进而扩展新型的网络性能的模型。

第二,计算机网络设计的软件向可视化的功能扩展。随着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新的科技产品和网络协议正在不断地出现。在第一代的网络技术带动下,计算机网络软件基本实现了跟踪网络技术和网络视频等功能。

第三,计算机网络设计的软件向软件的外界接口扩展。进入信息化社会,平板电脑、手机、U盘等外界接口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许多时候,人们会用到多个的网络软件接口,完成资料的保存、处理等。因此,积极的拓展计算机网络软件的外部接口,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用户,提高软件的使用效率。

3 面向对象的可扩展计算机网络设计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3.1 计算机网络设计软件系统的系统结构

依据计算机网络设计内容,我们把计算机网络软件划分成四个功能模块,即系统调度、网络拓扑的设计、网络性能的仿真和网络性能分析。系统调度主要负责完成系统的各个组成间的功能调度。网络拓扑主要负责设计网络拓扑结构的可视化,设计网络路由器,设计网络设备的参数输入,设计子网的划分等。通过网络性能仿真对网络进行仿真运算,通过网络的性能分析,利用依据性能需求形成的分析性能的模型,对设计的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的费用、运行效果和安全性能做出科学的、合理的结果分析。为确保软件的外部功能得到有效扩展,在进行软件系统的网络设计的时候,添加通用的数据库的接口模块,实现数据库和系统接口,通过通用的数据库系统完成和其他软件系统的接口。利用分层模型,通过五个功能模块把计算机的软件结合在一起。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内的各个模块通过计算机设备参数和对象的接口,均能够实现其功能。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的结构图如下图1所示。

3.2 计算机网络设计软件系统的数据接口和面向对象的分析

在面向对象技术的基础上,我们将计算机网络设计软件系统的功能扩展在封装方面,在对对象的内部属性和服务进行封装的时候,为确保整个系统的体系机构不出现变化,只需要将对象的界面固定住,不出现变化即可。通常情况下,网络设计人员多期望能够设计出一张便于编辑的拓扑图,方便设计人员进行自由的删除、插入等,而且同子网建立起有效的连接。关于需要对网络的预期效果和业务量等进行仿真技术,网络设计人员在设计出满意的网络设计图后,应当绘制成图表,添加到数据库里。

对象和类的标识属于设计和分析面向对象的重心任务,其好坏会直接决定着软件的实现和软件后期的扩展能力。在计算机网络设计软件系统中,系统调度模块在编程工具里有类库和解决的办法,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只需要集中分析网络仿真、性能分析和设计网络拓扑中的事件,形成事件响应表即可。

3.3 计算机网络设计软件系统的建立

利用上文中的系统结构与数据接口,通过VC++编程工具,在Windows平台下,我们成功的完成了设计以太网的子网,并且进行了仿真实验。在拓扑图里,较好的实现删除、添加和拖动主机,与以太网的总线和集成器能够方便的建立或删除连接。计算机网络设计软件系统很好的实现了仿真运算,在不同的负载中,计算机网络的丢包率、时延和拥堵等状况。该软件具有完善的网络设备库,很好的扩展了的数据库的接口,具有功能扩展简易,代码实现简单的特点。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该文主要探讨了面向对象的可扩展计算机网络设计软件系统的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面向对象技术,计算机网络设计软件系统的可扩展性以及面向对象的可扩展计算机网络设计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网络结构也会更加的复杂,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探索适应性强、效率高,使用周期长的计算机网络设计软件系统,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丰永庆,张磊.基于面向对象的可扩展计算机网络设计软件系统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8).

[2] 张书锋.面向对象的可扩展计算机网络设计软件系统探究[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3(9).

[3] 刘建国,石冰心.可扩展的计算机网络设计软件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2012(1).

[4] 孙建召,曾巧明.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工作流建模及性能分析[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2(10).

[5] 徐广斌,张尧学,周悦芝.基于虚拟机的透明计算系统设计及实现[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2013(10).

篇5:矿用网络电话软件设计方法探讨论文

1.计算机的配置和硬件是其应用的基础,但是真正发挥作用的还是其软件的应用。

就包装设计而言也同样如此,其软件的开发利用才是真正提升包装效果的最为关键因素。通过软件的应用还可以为客户呈现出需要的成品的模拟状态,让客户从网络中看到包装所呈现的效果,能够防止因为不满意而产生的资本浪费。基于计算机网络系统所形成的包装设计软件,能够打破时间、地点的局限性,能够让人们随时随地进行沟通、交流,从而让包装设计更加具有人性化,其不仅提高了软件的应用性,而且提高了设计的方便、快捷性。

篇6:矿用网络电话软件设计方法探讨论文

在如今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环境中,使不少学习中医诊断学的学生减少了与临床接触的机会,使其理论与实践能力不符,实践能力较差且不能结合理论运用到临床实践中等问题出现的越来越多。因此,开发具有人机对话的辩证训练软件应用到中医诊断学的教改中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是中医教改中切实可行的辩证训练的方法之一。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研究观察病情、判断病情及病种、辨别证候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技能的一门学科,其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也是基础理论和临床各学科之间的桥梁,具有基础理论结合临床实践的特点,是中医学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诊断学不仅作为中医学专业所有课程中的主干课程,而且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科目,其对于临床的学习及实践能力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增加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对中医诊断学的教改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在课堂上通过老师传授知识外,增加现代化辩证训练软件在实践教学中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辩证训练软件对中医诊断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技能等的训练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而且对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1.辩证训练软件开发意义

对于医学生来说,在临床上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需要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在临床技能的训练上,医学生所面对的都是真实存在的病人,而不是书本中所出现的文字和图片,常常会因为理论知识掌握不牢靠、面对病人紧张、不能将理论准确运用到实践中等种种原因对病人造成伤害,使病人不愿意配合治疗,对临床教学造成影响。近年来,因医学生而出现的医患纠纷时常发生,很多病人认为医学生对其造成了伤害,在心理上对见习及实习的医学生均有抵触的心理,不愿意配合治疗。随着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我国的《执业医师法》禁止了在临床上将病人作为临床教学中的“道具”的做法,使医学生们实践机会越来越少,使其在初次进入到临床时的实践能力越来越差。通过对“标准化病人”进行望、闻、问、切四诊进行培训,使医学生能在四诊诊断能力上得到提高。通过“望诊”观察病人的色、神、形、舌象、五官、皮肤等,以发现异常的表现。“闻诊”中医生可运用听觉诊断病人的呼吸、语言、呕吐、咳嗽等声音,也可运用嗅觉对病人排出物的气味、发出的异常气味进行诊察。通过“问诊”询问病人与疾病相关的情况,如病人的既往史、自觉症状等,从而可了解病人疾病的发展史、诊疗等诊察方法。“切诊”是医生用手轻触病人的脉搏和轻按病人的手足、腹部等部位,通过脉象的变化及相关异常征象,了解到病变情况的诊察方法。通过四诊方法可收集病人的症状、病史和体征。但中医诊断的技能教学包括辩证思维能力和四诊诊断能力两部分,而“标准化病人”的引入只能提高医学生四诊诊断的能力,对中医诊断中辩证思维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具体针对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上还是以在课堂上通过老师举例分析为主。由于在课堂中的时间有限,老师不能对每一个典型案例进行举例分析,更不能通过对多个病例的比较分析增加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加强学生们的认识。由于在课堂上都是通过老师对案例进行授讲,且案例的分析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分析,这样便很难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思考性,很难达到对辩证思维能力的训练目的,所以,对中医诊断学的教改中需要能提高学生们辩证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其中辩证训练软件的开发便是解决这一问题切实可行的方法。辩证训练软件的开发除了在实验课上可供学生使用外,还可在适当的课余时间对学生开放,这样就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因此,辩证训练软件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由于临床实践机会的缺乏造成学生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应用到临床上的情况,使学生在临床上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辩证训练软件的开发方法探讨

目前已推向市场及正在研究的能够为医学提供辩证结果分析的软件有很多,但却没有一种是对临床教学具有针对性的专业软件。目前市面上已有的软件均是针对临床医生为其提供诊断及治疗方法,而没有一种软件是针对基础教学的。因此,此类软件不能适用于基础教学,主要原因有:①此软件中没有大量与书本相关的病案,使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更多的案例可供分析。学生可通过自行输入的方式对病案进行输入解决,但由于在中医术语表达上可能会出现不统一性及软件开发设计者自身的原因等多种因素,会导致此类软件所给出的辩证结果不止一种,且在用语上与教材相差甚远。因此,开发针对基础教学的软件需提供较多的典型案例且要满足辩证结果与教材的表述一致,这样才能使学生反复训练加深对知识的认知。②目前市面上的辩证软件均是直接就给出辩证结果,并没有具体的思维分析过程。此类软件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生,因此可以直接给出诊断结果。由于思维分析过程这个对训练学生的辩证能力最重要的环节省略了,因此此类软件不能用于基础教学。用于基础教学的软件还应加强针对性,能提供具体病案辩证分析和思维的过程,这样才能培养学生从简单到复杂的辩证思维能力,从而在教学质量上得到提高。

篇7:矿用网络电话软件设计方法探讨论文

软件装备,顾名思义就是由软件构成的装备。因此,准确把握软件的概念有利于我们正确理解软件装备的基本内涵。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软件是在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它包括程序、数据和文档的完整集合。但此定义却忽略了软件是知识载体的特征。因此,完整地讲,软件应是知识、程序、数据和文档的有机集合。

软件装备是指运用于军队的作战指挥、装备保障、教育训练等方面的信息处理程序。值得指出的是,软件装备应是包含军事知识的软件,需要军用计算机系统、通信网络、武器系统等平台的支撑。对于软件装备,从其功能、开发规模、工作方式和应用对象等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比如,根据软件装备应用对象的不同,可将软件装备分为:系统软件装备、通用软件装备、指挥控制系统软件装备、武器系统的嵌入式软件装备、数字化部队单兵软件装备等。

软件装备不同于传统武器装备,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软件装备是一种逻辑产品,具有抽象性,反映了指挥员的军事需求,是军事与技术的融合,是军事系统的“大脑”,必须通过使用、测试、分析等手段了解其功能、性能和特性。其次,软件装备与传统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存在很大差别,其开发成本占总成本的绝大部分,而生产(拷贝)的成本却很低。第三,软件装备不会磨损,从理论上讲,无缺陷的软件装备可以无限期使用。第四,软件装备维护困难,也十分脆弱,一条指令或一个数据出现错误就可能导致灾难性的的后果。科学划分软件装备的研制阶段

规划和论证阶段。主要由系统的创意和构思、战术技术论证、系统分析建模等部分组成。这一阶段需要军事指挥、武器装备、系统工程、计算机、软件、管理等各类专家的共同参与。主要任务包括:一是方法,按照系统的创意和构思,对军事需求及现实环境进行战术技术论证、系统分析和系统建模仿真研究,科学论证软件装备的可行性,撰写可行性报告。二是编写规范的特性规格说明文档。详尽描述软件装备应具有的特性,确定软件装备应具有的功能。然后根据所需功能编写规范说明,明确特性所希望达到的目标。三是确定研制周期。在规划和论证阶段,当所有的特性规格说明编写完成后,依据软件开发人员的经验,概略地确定软件装备的研制周期。

开发和测试阶段。主要由软件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调试、单元测试、组装测试、软件集成测试等部分组成,需由军事、软件、管理、测试等方面的专家来共同完成。主要任务包括:一是依据第一阶段的特性规格说明文档,软件开发和测试专家与军事专家一起确定软件装备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和运行环境需求,编制软件装备的需求规格说明、测试标准等。二是根据软件开发的原则,从重要的特性需求开始,划分任务,进行编码与调试。四是根据产品功能说明书,测试人员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策略,利用测试工具对软件装备进行功能、兼容性、可靠性、配置等方面的测试。测试完成后,测试人员要对测试过程中的反馈信息,按照军用标准写各种类型的测试文档。

实验和定型阶段。主要由系统集成测试、系统实验和验收、装备定型等部分组成。参加此阶段的人员应是参加规划和论证阶段的人员。主要任务包括:一是系统集成测试。按照项目需求,将软件装备、计算机、网络、传感器、武器系统等集成起来,进行系统测试。二是系统试验。软件装备试验是在系统集成测试的基础上进行的。应按照战术技术论证的总体目标和要求进行系统试验,目的是认证武器系统的战术技术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三是验收。验收软件装备是否满足军用标准,是否具备完整的资料(程序、文档、软件中间产品及评审文件等)。软件装备必须经过武器装备系统的集成测试盒系统测试,测试和试验结果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通过验收。四是软件装备的定型。软件装备开发出来后,要先配发到部分部队,进行真实环境的试验。只有经过部队试用后,证明软件装备的战术技术指标确实满足设计要求,具备列装的条件,方可定型生产。努力加强我军软件装备建设

一要加强软件装备的系统研究与统一规划。软件装备是武器系统集成的“粘合剂”,是“系统”与“系统”对抗的核心,是作战效能的“倍增器”,其研发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应加强软件装备的系统研究和科学论证,搞好顶层设计,实施统一规划,强化组织领导,优化体系结构,立足自主开发,实施分阶段、分层次、分类型的软件装备建设。

二要注重软件装备的一体化和标准化建设。随着武器装备向信息化、体系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软件装备的一体化和标准化是各类武器装备实现“互联、互通、互操作”,以及进行系统集成的基本条件。因此,必须重视软件装备的一体化和标准化建设,规划好软件装备“一体化”的体系结构框架,实施数据的标准化,加强通用操作环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随着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还应对软件装备的标准化建设进行不断改进。

三要建立和完善软件装备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和完善软件装备质量保证体系,应树立一切从作战需求出发的观念,将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应用到软件装备的开发上来,实现从需求管理到项目计划、项目控制、软件获取、质量保证、配置管理等研制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使质量管控由事后检测变为事前预防。

四要加强软件装备的度量建设。软件装备是非常复杂的知识产品,对其进行正确度量也是十分复杂的。而软件装备的度量是影响武器系统,乃至整个武器装备体系技术先进性、建设成本和质量效能的关键。因此,必须加强软件装备度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通常情况下,软件装备的度量可分为质量度量、可靠性度量、成本估算、风险分析等方面。

五要重视对软件装备开发组织评估和选择。软件装备开发组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软件装备的质量和成本。因此,从保证技术先进性,降低建设成本,提高软件装备产品质量等方面看,都必须重视对软件装备开发组织的评估和选择。目前,对软件组织进行评估有两种标准:一种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专门为软件行业制定的ISO9003;另一种是由美国卡娜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提出的软件研发项目管理的一系列方法CMM。我们应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以便作出科学选择。

篇8:矿用网络电话软件设计方法探讨论文

关键词:教学方法;广告设计;项目化;以展代考

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就是教师的舞台。如何将“这台戏”演得更精彩,更受“观众”喜爱,教学方法必不可少,教学方法的运用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表现,也是教师体现自身教学特色和风格的重要途径。我主要负责教授广告设计专业大一大二的软件操作课程,例如:Photoshop、Illustrtor、CorelDraw等,由于这些软件的复杂性和课程的特殊性。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良好。下面结合我的教学经验,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广告设计专业关于图形处理软件课程教学方法的问题。

1 存在问题

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等这些软件操作课程,在教学思路和方法上大体是一致的,在三年的在教授过程中,我发现存在很多问题。对于软件操作性的课程来讲,一般教师都会先讲解基本工具,综合案例留到后面。很多年轻教师通常会非常详细的讲解每个工具的用法,甚至于害怕漏掉一点知识点,会担心以后学生在某个时候会用到。所以常常会讲解的非常细致,事实上从教学效果来看,这种方法是非常不合适的。首先,对于这一类的软件课程,逐一的进行工具的讲解会浪费很多时间,有些工具在平时的设计中根本不常用,可以把这部分大胆的忽略掉。再就是一味从基础工具进行细致的讲解,枯燥乏味,学生的遗忘性很快。虽然中间也配合了案例,但学到最后,工具都讲解完了,综合练习的时候学生却无从下手,不知道第一步该干什么,也不知道各种工具该如何配合使用,不能独立做出作品。为此,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2 教学方法

(1)综合案例提前。采用倒置的方法,把简单的综合案例拿到课程的前面去讲解。(这里一定是简单的,相对复杂的案例还是要放到最后的综合练习)。在课程的一开始就先做几个简单的综合案例,比如让学生给自己及家人设计简单的名片或是赠送亲朋好友的卡片等,不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让学生觉得学习这门课程并不困难。因为学生一点基础没有,做起来会很费劲,这个时候教师要有充分的耐心,可以把步骤给他们,让他们照着做,不要怕浪费大量的时间,因为这些案例包含了很多工具的用法。例如一个最简单的名片就会涉及到画布、分辨率、出血、选区、填色、钢笔工具、文字工具等等,这些工具的综合运用在一开始时会给学生一个大体的综合思路,不会割裂工具之前的联系和穿插运用,对后期工具的掌握和学习起到了很大的铺垫作用。上一学期,我对12级广告一班和二班做了实验对比,一班采用了这种简单综合案例提前的教学方式后,原本是七个周讲解完基础工具,第八周进行综合练习,结果提前两个周就进入综合练习。结果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对于软件操作课程来讲是有效的。

(2)教师项目经理化,学生员工化。关于这个教学方法,我一直在努力学习和研究,首先要提高教师本身的实践操作经验,拥有成为项目负责人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经理和客户的双重角色,布置的作业就是客户的要求,交作业的时间就是客户要求看稿的时间,学生完成作业的目的是為了客户满意,只有客户满意,这样才会有分数。比如在设计时,对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灌输和强化公司的时间概念,控制上交作业的时间,不允许拖延,交不上的成绩为零。一开始学生会很不习惯,时间长了就会养成严格遵守时间的好习惯。在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完全运用与广告专业岗位相符合的实训项目进行教学,以员工的要求来要求学生,学生围绕项目进行素材的采集、调查研究、设计完成、后期制作等一系列活动,作品完成后,我会带着学生去实训室,让学生自己写真、覆膜、包边,自己安装,进行后期制作。我也会提供一些的X展架、易拉宝等实物让学生自己现场装裱,学生们看到自己的成品后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

2.3 以展代考,更新教学考核方法

高职院校注重学生技能方面的培养,而技能水平的高低不是一张考卷可以衡量的,特别是广告设计等艺术设计专业。传统的考试办法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仅凭借几个小时的考试很难体现学生全过程掌握专业理论和技能的水平。因此对于学生的考核应该从几方面进行综合考量。首先是学生在平时课堂中的表现,特别是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实践部分,教师要做到任务明确,评分标准明确,让学生的每一次实践操作,每一个项目都能得到有效的评价。教师要及时的进行课堂总结、评价,尊重学生的感受,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得以提高。其次,学生成绩的评定,应当主要依据教学过程中学生创作的主要作品。我们结合自己的实践,逐步探索实施了“以展代考”的成绩评价模式。通过指定考核命题和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完成设计作品,然后及时举办学生作品展览,以展代考。展览的内容不仅包括最后的命题设计,还可以有平时作业2~3幅。教研室教师组成专家组,学生现场讲解自己的作品,教师现场给学生进行成绩评定。最后再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考勤、作业完成等情况提供平时成绩。学生的学期总成绩为:展出成绩(占70%)+ 平时成绩(占30%)。“以展代考”的考试方式,会给学生带来压力,水平比较低的学生为了使自己的作品不丢脸,会自觉加强练习,努力达到较高的水平,而水平高的学生在展览中展现了自己的成就,为今后的学习带来了动力。

3 结语

总之,图形处理软件课程是灵活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绝不可以简单地教会学生设计绘制几个实例就行了,而是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蔷.浅谈Photoshop课程的教学[J].商情,2010(7).

[2] 袁其帅.浅谈Photoshop的教学方法[J].成才之路,2009(31).

[3] 鞠达青.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技能训练类课程考试方法的改革与探索[J].山东农业教育,2005(4).

作者简介:迟静(1984—),女,山东烟台人,硕士,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信息艺术系助教。

篇9:矿用网络电话软件设计方法探讨论文

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机构在碳足迹和碳结构[1]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但是在碳排放测算方面,始终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完备的方法,之前的很多研究宏观上也主要集中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碳排放政策与措施[2]等大的尺度上,不够细化;在微观方面,则主要关注于个人和家庭的碳足迹研究,很少涉及高校。然而国内高校人数多、规模大,是碳排放的“大户”,所以合理编制符合其实情的二氧化碳排放清单,统计碳排放量,对做好高校节能减排工作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二氧化碳排放清单

1.1 清单对象的确定

二氧化碳排放清单是包括所有能够产生二氧化碳的能源消耗行为[3,4],在编制高校碳排放清单时,突出影响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不同于其他能耗企业,高校能源种类、消耗方式较为集中,所以在编制二氧化碳排放清单时主要考虑水、电、化石能源、食物四个方面的消耗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在高校中,化石能源的消耗主要用于燃烧、实验需要及设备驱动,所以只考虑天然气、燃煤、汽油、柴油。食物方面分为主食、肉类、果蔬类。具体计算碳排放量时,利用公式:二氧化碳排放量=消耗量×对应的碳排放因子。

1.2 二氧化碳排放清单编制方法的选择

根据IPCC清单指南和《北京市企业单位二氧化碳核算和报告》,本研究编制的原则相同,只是在编制方法、技术路线上更多地体现出高校的特色,使清单更能反映出其实际情况。二氧化碳清单编制方法基于物料平衡原理,计算出各类能源消耗量与相关排放因子乘积之和。其中化石能源的碳排放因子=燃料热值×单位热值含碳量×碳氧化率×CO2与碳原子量比。二氧化碳排放量测算方法

基于《北京市企业单位二氧化碳核算和报告指南》中的相关碳排放因子[5]的计算公式,由水、电、食物及能源的用量数据,采取物料平衡法,可以计算出相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其中高校总碳排放量=用水隐含碳排放量+用电隐含碳排放量+食物消耗碳排放量+其它能源直接碳排放量。

(1)用水隐含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式:

Ed1=D×fg1(TY-1)

式中,Ed1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tCO2;D是校园用水消耗量,单位为MWh;fg1是水的间接排放系数,采用发布的最近年份排放系数0.19t/kg。

(2)用电隐含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式:

Ed2=D×fg2(TY-2)

式中,Ed2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tCO2;D是校园电力消耗量,单位为MWh;fg2是电的间接排放系数,采用发布的最近年份排放系数。

(3)食物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计算式:

式中,Ai是食物的类别的重量,单位为t;Fi是对应食物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单位是tCO2/t。

(4)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式:

式中,E是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tCO2;Ai是化石燃料燃烧活动水平数据,单位为tJ;Fi是第i种燃料的排放因子,单位为tCO2/tJ;

故企业第i种化石燃料消费量的热量按公式(TY-5)计算。其中排放因子的确定:第i种燃料二氧化碳直接排放的排放因子按公式(TY-5)计算得到。

Fi=Ci(TY-5)

式中,Fi是燃料i的排放因子,单位为 tCO2/tJ;Ci是燃料i的单位热值含碳量,单位为tC/tJ;αi是燃料i的碳氧化率;是二氧化碳与碳的分子量之比,为一常数3.667。软件可视化输出

高校碳排放测算软件[6]是基于“C#”与“Access”开发的、具有数据计算功能的软件,它能够根据各类能源消耗量计算出高校碳排放总量和各个建筑功能区的碳排放量,从而实现在时间、空间上对高校碳排放量的全局掌控。

计算软件包括4个模块:全校CO2总量计算、各建筑功能区CO2计算、统计分析以及个人应用。相应地CO2计算公式通过源程序编译给出,只需在对应的CO2清单中输入使用量参数,软件会自动计算出该时间段学校所产生的CO2量。同时,我们把学校分成了8个建筑功能区,各个建筑功能区的CO2清单不尽相同,输入对应的能源参数后,软件可以计算出该区域的CO2排放情况。结果分析

利用上述CO2测算方法,可以得出水、电以及各类能源的测算结果。本次研究选取2010年用电、用水、能源(能源选取煤为代表)来分析结果。

由表1清单结果可以看出,2010年碳排放量中以用电消耗最大,其次是用水,煤的碳排放量最少,且碳排放总量数值巨大,存在很大的节能减排潜力。由2010年各区用电量比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并得出各建筑功能区用电碳排放占比如图1。

由各区总量比例可以看出,宿舍用电碳排放量最大,其次是教学楼和食堂。而原因在于学生是学校用电的主体,学生活动的最主要场所为宿舍,对用电的需求最大;教学办公区是学校的重要功能区,是学生学习和教职工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故其用电量在学校总体用电量中也占有一定比例。无论是宿舍还是教学办公区中电力消耗主要来源于照明,但是学生节约用电的意识不高,用电浪费情况比较严重,同时教学区自习室用电也缺乏规范管理,这些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校用电碳排放量增加。结论与讨论

篇10:大学体育课程设计方法探讨论文

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各个高等院校的专业体育经过不断地改革创新,培养了大量的从事体育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为了更好地发展社会回报国家,大学体育课程体系也应不断地改革创新完善自己的体系,从而避免原地踏步而步步落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因此大学生体育课程体系也要从锻炼自身的体质,增加自身健康和提高整体的体育素养为主,以便拥有超前的发展趋势,在民族进步和国家富强上有显著的提升。

1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1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不合理

长久以来,各所高等院校仅仅关注到学生们的所掌握的和未掌握的理论知识,但是却很少培养学生们学习知识后的应用能力和自身的综合素质。而现如今的社会需求则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综合性人才,而不是单方面的理论人才,所以说这才是摆在大家面前十分重要的问题之一。而各大高等院校中,学生众多导致上课时的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由于实践较少这个短板,导致现实中的理论与实践的比重严重不合理,通过中国学生的考试不难看出,中国的考试绝大多数都是笔试占比较多,从而忽视了实践方面的重要性,大家要知道实践与理论是分不开的,而我国的教学都以上课听课为主,导致学生缺乏应有的学习积极性,只能被动地去接纳知识,却不懂得应用。

1.2大学体育课程的过激性

各大高等院校之所以设置大学体育课程,是因为需要把学生培养成身体、道德、心理、社会适应性健康的完美人才。但目前来讲大部分的高校只是把理论知识放在重要位置,却没有实践的机会,从而不能达成塑造完美人才的方案。正常来说大学体育课程的特点应该有如下几方面。(1)具有文化传承的途径,可以更好地发扬民族精神,促进民族团结,对促进身心和谐的发展有着重大作用。(2)具有鲜明实践性的教育并是多种教育方式的结合。现今的大学体育是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的转折点,也是对于学生教育的关键时期,由此可见大学的体育课程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室内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应该适当地在学校的领导下组织适当的课外体育活动以及课外的体育训练,使理论与实践达到完美的结合,以便更好地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性健康,从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完美人才。

1.3大学体育文化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如今当代的大学体育的教学理念严重偏离了学校的价值方向,甚至发生了与教育事业的脱轨。大学体育课程的体系应以竞技体育为教导的核心,以普通的教学理念为辅,从而提高学生们对于学习的自主性以及主动性,而校园的体育文化氛围也对学生们的体育意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现在校园的体育文化组织较为松散、缺乏连贯性,当代大学生参与户外活动的意识较弱,从而形成了不小的问题,所以人们一定要改进这个问题,要以育人为核心,发展和发扬对学生的培养问题。

2大学体育的核心

大学体育的核心应该是以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为核心,注重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以及个体差异所导致的不同需求,从而彻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最终实现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而其核心的价值则是提升国民的身体、心理、人格、素质的协调发展,以便更好地打造出完美的教育体系,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不断地为国家与社会提供新鲜的.血液。在我国的学校课堂里,期末考试一向占据着很大的比重,但是为什么有的学生即便上课睡觉都可以考出相当不错的成绩呢?主要是因为学校大致的考试都是书本上的东西,只需要死记硬背即可快速使用,遗憾的是常常这种记忆都是短暂的,由于没有相应的实践体验,直接导致学生最后掌握的知识点不全面。举个例子,就像很多高校的大四实习生应当在专业相关的企业实习而并不是在学校强制的学习或者被学校强制地分配到跟所学专业不相关的企业,因为学校中的学习和社会上、企业上的工作有一定距离的脱节,所以一定要靠实习才可以充分地掌握当代大学生所学的知识理论。对于学生而言,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刻不容缓的,人们需要严肃认真地对待。

3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应以终生健康为目标

3.1创建以终身健康为目标的运行机构

首先将终身目标化为可实现、可操作的两个层次、3个方面、5个目标,以便发展大学生终身健康的意识,更好地促进其身体健康、社会适应性和服务社会的能力。然后需要运用妥当的思绪来确定课程构架与内容开发等工作,这样就会有利于正确地处理大学生体育课程改革中发生的各类困难与问题。以终身健康为目标的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实践就是面向社会上的个人,培养其适应社会以及社会的服务能力的积累过程,如此这样才可以培育出更优秀的专业综合性人才,更好地服务社会、回报国家。大学生体育课程是21世纪初期社会发展的、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大学生体育课程是为了尽快地实现人人享有体育健康化教育的目标,而在教学的形式上则需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便促进学生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地发展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质量。各大高校的大学生体育课程的改革不仅要从教学的手段及方法中改进,更需要深层次地加深读书育人的教育思想观念,这样才可以创造出具有综合性体育素质的人才。

3.2加大高校现有的创业覆盖面

从现有的高校中来说现有的创业教育方式对于创业的激励是不利的,并会流失很大一部分潜在的大学生创业者。就创业来说,对于学生本身便是一次又一次很好的实践机会,以便与学生们更好地为将来踏入社会积累经验,但由于学校创业教育的方式不正确导致人才的流失,对于未来社会上的就业问题也增添了些许的负担。由此可见大学生体育课程的改革便是改变大学生现有状况的良好开端,使得大学生实践经验加深加强,对未来的社会生活提高了很大的适应性。

3.3大学生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问题和基本内容

大学生的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5个方面:大学中体育俱乐部的教学理论以及实践、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体育通识课程体系的实践与构成、教材建设以及体育设施保障与调配。但目前来说体育场馆的设施能否有效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也是必要的条件之一。人们应当建设以终身教育为目标的大学体育课程,实现现如今大学生体育课程的正确发展方向,改变传统的大学生体育教育的模式,建立具有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通过网上的平台来实施对于大学体育的监控以及保障,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体育教学质量的监督与评审所遇到的困难。

4结语

以大学生终身健康为目标的大学生体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充分反映了当下各个高校关于课程改革方面所欠缺的不足,同时加强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相结合,会更好地使学生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应变未来发生的各种困难,建立好教学质量监控的方法体系,以便更好地从旁协助处理各个高校对于大学生体育课程改革所遇到的问题,解决体育教学质量的监督与评估困难的问题,各个院校还应注意大学生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使改革具有创造性和独具性。

参考文献

[1]于军,周军华.高校体育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性设计与整体优化[J].科教导刊,(4):57-59.

篇11:“软件工程”教学方法探讨

摘 要:软件工程作为一门指导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研究如何用工程化的方式有效地管理软件开发,以较低的成本按期开发出高质量软件,其教学方法尤为重要。本文将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作一下简单探讨。

关键词:软件工程 主流程线 案例教学 扩散思维

软件工程的概念是为有效地控制软件危机的发生而提出来的,它的中心目标就是把软件作为一种物理的工业产品来开发,要求采用工程化的原理与方法对软件进行计划、开发和维护。软件工程是一门旨在开发满足用户需求,及时交付,不超过预算和无故障的软件学科。软件工程的主要对象是大型软件,它的最终目的是摆脱手工生产软件的状况,逐步实现软件开发和维护的自动化。

鉴于软件工程产生的背景、目标和宗旨,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我们从以下方面来探讨其教学方法。

一、把握软件工程教学的总体思路是教学的关键

1.引导认识软件工程的重要性

软件工程虽然是一个年轻的学科,但它具有鲜明的实践性,近年来在计算机领域中,它的地位越来越显得重要,不仅大型软件项目离不开它,就是一般的,甚至小型软件项目,也必须运用它的概念、原则和方法。软件分析人员、软件设计、编程、测试、维护人员,以及软件管理人员都必须很好地掌握软件工程知识,才能适应岗位工作的要求,特别是在当前,软件产业已经被中央、各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当作国民经济中新的增长点的形势下,软件工程更加受到重视,同时,事实也一再表明,不掌握软件工程知识,不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去做软件项目,提供给用户的产品只能是低质量的,难于维护的。

2.归纳软件开发的主流程线

在软件工程教学过程中,把握软件开发的主流程线是软件开发的基础,其不仅能使我们掌握其学科目标和宗旨,而且能为我们今后开发软件项目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我们知道软件生存周期是指一个软件从提出开发要求开始直到软件报废为止的整个时期。一个软件开发得好不好,质量高不高,从其生存周期可以得到体现,高质量软件经得住考验,是经久耐用的。软件开发的过程直接体现在软件生存周期中,对软件开发过程的研究成果要确保软件设计的可行性。总揽软件工程教材,我们归纳软件开发主流程线,即从“需求分析”到“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产品提交”,最后到“维护”阶段。同时掌握好这几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是开发好软件的基础。

3.帮助扫除软件工程学科中的文字障碍

所谓文字障碍指的是在软件工程课程中涉及或在其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到的专业术语、概念的应用或表达。比如什么是软件危机,软件生存周期的概念是什么,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有哪些,需求分析讲的是什么,什么是结构化分析方法,如何用数据流图来表达系统的功能,数据字典是用来做什么的,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软件开发的增量模型又是什么,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需要建立哪些模型,它们分别的侧重点是什么等等。这些都是要在教学过程中扫除的文字障碍。掌握这些术语、概念的应用或表达,可以通过平时的锻炼、记忆或下面我们要讲到的通过实例教学加强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并掌握方法和原理。

二、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采用案例教学

制作一份需求规格说明书,其主要的填写要求抽象成模板的形式如下:

1.背景

①待开发的产品的名称;

②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及实现该产品的单位;

③该系统同其他系统的相互来往关系。

2.系统定义

①项目来源及背景;

②项目要达到的目标,如市场目标、技术目标等;

③系统整体结构,如系统框架、系统提供的主要功能,涉及的接口等;

④各组成部分结构,如果所定义的产品是一个更大的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则应说明本产品与该系统中其他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为此可使用一张方框图来说明该系统的组成和本产品同其他各部分的联系和接口。

3.应用环境

①设备环境;

②系统运行硬件环境;

③系统运行软件环境;

④系统运行网络环境;

⑤用户操作模式;

⑥当前应用环境。

4.对功能的规定

①功能编号;

②所属产品编号;

③优先级;

④功能定义;

⑤功能描述。

5.对性能的规定

①系统响应时间需求;

②系统开放性需求;

③系统可靠性需求;

④系统可移植性和可扩充需求;

⑤系统安全性需求;

⑥现有资源利用性需求。

通过对上述需求规格说明书实例的讲解,我们不仅要学会掌握这种文档的书写格式、规范和原则,而且还要学会其他比如概要设计说明书的写法,详细设计规格文档的写法,编码文档的写法,测试计划文档,测试设计,测试跟踪,测试总结,产品提交手册,软件维护过程文档等的写法。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进行演练,使其真正达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目的。

三、对软件工程中的相关知识点采用扩散思维教学

所谓扩散思维是指使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局限在某一点上,而是针对相关知识点的拓展,从而产生新的思路和方法的一种思维形式。由于每一门课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要想很好的把握该课程的教学,其教学思路应该有所延伸。比如说软件工程课程中多处涉及到数据结构、数据库、操作系统等的一些知识和概念,我们除了在课程教学顺序上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课程排在软件工程课程之前教学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应该有新的思路供学生参考和启发学生思维。

参考文献:

1.软件工程案例教程/韩万江编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5

2.软件工程/史济民等编著.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2004重印)

3.软件工程.全国高等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4.软件工程/王宜贵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9

上一篇: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方案下一篇:2024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