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建功标兵

2024-05-12

巾帼建功标兵(共8篇)

篇1:巾帼建功标兵

执着追求 默默奉献

——记汝南县双语小学校长宋明霞 宋明霞同志从教二十多年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心扑在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上,取得了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受到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多次表彰。历任教务主任、副校长,2006年调入汝南双语小学任校长。平时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刻苦钻研教育教学理论,锐意进取,积极带领广大师生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用新思想新理念积极创业,为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驻马店平安崛起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她政治坚定,拥护党的领导,坚持政治理论学习,提高个人思想素质。平时她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会议精神,学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国际国内时事政治,提高了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把理论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在端正自身思想的同时,积极引导师生树立崇高的爱国主义理想、正确的“三观”,培养师生良好的道德行为,鼓励老师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她爱岗敬业、默默奉献,以教书育人为己任。

宋明霞同志热爱教育事业,始终以饱满的热情、认真踏实的态度对待每项工作,勤勤恳恳,一丝不苟,且具有创新精神。她把教育教学看作是人生最大的责任和最大的乐趣。每天早来晚归,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与学校同呼吸,与教育共命运。

她成绩突出。

宋明霞同志的勤奋工作得到了学校和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2002年12月被评为驻马店市优质课一等奖;2003年10月获得“驻马店市学科带头人”称号;2004年5月被评为“驻马店市优质课辅导教师”;2006年5月获得“驻马店市优秀少先大队辅导员”称号;2006年元月被评为“驻马店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2006年7月获得河南省优质课一等奖;2007年9月被评为“驻马店市优秀教师” ;2009年3月被评为“驻马店市三八红旗手”;有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教育科研》、《中国教育创新》、《小学教学参考》上发表。

她工作扎实,创造了一流业绩,树立汝南县民办教育一面旗帜。汝南双语小学是2006年新兴建的一所全日制寄宿小学。教师平均年龄不到30岁,大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常年见不到父母。宋明霞同志像母亲一样关心着老师的进步,关注着孩子们的成长。

在工作上,她本着负责、认真、尽职尽责的态度,无条件的承担学校发展中的各项工作,并尽力以最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业绩突出,工作成绩显著。

作为校长的她,善于团结老师,积极带领老师投入新课程改革的研究。宋明霞同志是省优质课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她认真地履行着骨干教师的职责,发挥骨干示范的作用,积极带领广大教师进行新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向40分钟要质量。刚刚踏上讲台的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宋校长就挨个听她们的课,随听随评,及时表扬她们课堂教学中的优点,指出存在的不足,用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指导她们如何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如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宋校长还深入办公室查看老师批改作业情况。她常常留心记住每位教师批改的细节,私下和老师交流孩子的学习特点,教给老师正确的批改方法,提出批改要求。老师们感觉到校长不是在挑毛病,是真心实意的在帮助自己成长。在她的悉心指导下,青年教师在工作中找到了乐趣,很快地提高了驾驭课堂的能力,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她不但在工作上悉心指导培养青年教师,更是细心入微的关怀着老师们的生活。老师们的生日她留心记住,老师们的家庭情况她了如指掌。老师家中有事她时时关心,老师生了孩子她会亲自去看望,姑娘们有了心事都愿意和她说说知心话,姑娘们的婚事她都记在心上。老师们都亲切的称她“校长妈妈”。

《世上只有妈妈好》中有一句这样的歌词“有妈的的孩子像个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但是在双语小学这个大家庭里,个个孩子都是校长和老师心中的“宝贝”。每天早上宋校长第一个来到学校,每天晚上她最后一个离开学校。孩子们起床时,她深入寝室督促孩子们穿衣洗漱;孩子们上课时,她每节课都要去巡查,给上课走神的孩子一个眼神提醒他们认真听讲;孩子们吃饭时,她帮孩子们盛饭分菜;孩

子们生病时,她带孩子去医院诊治„„双语小学的一千多名学生,她叫出名字的孩子有一大半。孩子们在课间总愿意围在她身边像小燕子一样唧唧喳喳满脸幸福的说笑不停。她经常接到家长的感谢电话,说孩子在学校的快乐,说孩子在学校的变化,说老师和校长就像孩子的“亲妈妈”。

宋明霞校长认识到,作为一所民办学校,必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精”,办出特色。在搞好常规教学的同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特长,开设器乐、舞蹈、绘画、书法、计算机等特长班,选配业务素质过硬的教师担任特长班辅导教师。每年“六一”“元旦”举行大型素质特长展示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师生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多次获得高层次奖励。学校先后被评为“汝南县优秀民办学校”; “汝南县办学先进单位”;“驻马店市安全教育示范学校”;“驻马店市民办教育先进单位”;“驻马店市民办教育示范学校”; “驻马店市三八红旗先进单位”“驻马店市规范化管理示范学校”;“驻马店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河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学校”。

宋明霞同志确实是一位出色的教育教学工作者,推荐她为河南省“巾帼建功标兵”是众望所归。

汝南双语小学

2011年2月24日

篇2:巾帼建功标兵

用爱托起心中的太阳

—农七师xxx中学教师xxx

爱心似火,以情育人,十多年来,多少个日日夜夜,都在以炽热的心默默地奉献着--------她就是xxx中学教师xxx。

一、青春无悔,乐于奉献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她像一颗小草,深深扎根于大地,无论春夏秋冬,以顽强的毅力,践行着心中准则——“ 言必行,行必果”。在学校,孩子们到教室总能看到老师面带微笑的等着他们到来,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及时为学困生讲解课堂没听懂的知识,为尖子生加小灶,辅导奥赛知识,下午放学后还要等学生做完值日后才回家,常常是天已经黑了。儿子年纪尚小,却无暇顾及;一次xxx老师生病了,丈夫心疼的说:请一天假吧?她却说:我能扛的住,40多个学生还等着我呢------是她感染和激励着身边的青年教师,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形成了一种积极进取、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良好风气。

二、钻研业务勇于创新

作为一名教师,怎么才能无愧于这一崇高的称号?多年来,xxx老师一直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她心中有自己的答案,那就是对工作有一份责任对孩子有一颗爱心。在教学中,她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摒弃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大胆地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每节课都要设计一个让学生先思考的教学环节,如谜语 故事 诗歌 流行歌曲等,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然后提出问题,或者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哪怕是比较出格,比较怪异,培养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思考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真正的喜欢学习化学!在讲《酸与碱》一课时,让学生把家里的洗面奶,洗发水,醋,橙汁,化妆水都带来,自己测试Ph值,通过动手,知道生活中常见物质的酸碱性,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她的化学课内容新奇有趣,课堂气氛活跃,教学语言生动风趣,使本来枯燥的化学课变得生动活泼,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由于在教学中始终注意教学方法创新,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全国绿色课堂大赛中获三等奖。几年来,她所任课的班级化学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在学校举行的考试中多次取得了年级第一名的成绩。勤奋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独特的授课理念深受同行赞赏。

三、言传身教 爱心经营

xxx老师爱自己的事业,爱的那么深,用自己的汗水和泪水谱写着一曲曲奉献之歌,她更爱那些孩子们,爱的是那么真,她担任班主任工作,成绩较为突出,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习气氛浓。她带班的秘诀就是“全心全意为学生”。具体来说就是:对学生真心,对班级管理细心,对后进学生耐心,对有困难的学生有爱心。

她在班级管理中平等对待每一位同学。从不因学生成绩好坏而有所偏袒。有一次,两个男生发生争执,还打架了,闹得沸沸扬扬的,且其中一个是班长,而另一个各方面表现都较差,大家都想当然的认为这次老师一定会狠狠批评“差生”的,然而,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她并没有简单粗暴的把“差生”叫过来训一顿了事,而是通过多方调查,证实是班长犯错在先,动手在先,在她进行处理之前,那个差生原以为老师一定会偏袒班长的。已经做好了最坏打算,大不了大闹一顿 退学了事,没想到,老师却狠狠的批评了班长,处理的很公平,避免了恶性事件的发生。

xxx老师身为班主任,爱生如子,班级管理上,她很注重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她班有一位吴波同学,学习基础很好,又非常聪明,但父母长期在外工作,无法陪伴照顾他,由于缺少家庭关爱,他养成自由散漫的恶习,与老师顶嘴,迟到,旷课,上网吧,与人打架,事情

不断,大家都说,吴波算是完了,他自己也产生了厌学的思想,与一位已经辍学的学生整日混在一起,意志消沉,想退学,她发现这一情况后,就隔三差五的找他谈心,开导他,鼓励他,并在日常的生活中多关心他,天冷了,提醒加衣服,并与其父母多次电话联系,告知孩子现状,提醒家长要为孩子的前途着想,„„,春风化雨般的爱感动了该生,使他慢慢有了有了学习的兴趣,在老师的鼓励下 最后四个月发奋学习,终于考上师重点高中。连他的父母都没想到儿子竟能考走,收到通知书,他流泪了。

篇3:巾帼建功标兵

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 创业对当时的人而言是个陌生而又冒险的选择。当时的环境与条件显然不如现在来的优越, 正是如此敢于首吃螃蟹的李雪仙才成为远近有名的创业英雄。

艰苦求学, 激情建设的年代为祖国奉献青春

李雪仙出生在印尼, 由于历史原因, 1961年李雪仙随父母回到了祖国, 他们一家被安排到了莆田市赤港华侨农场。新中国建立后, 女人成了半边天。一大批女性走出家庭桎梏, 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和事业, 这些女性受到社会的一致赞誉。同时, 另有一类女性则更受舆论褒扬:她们不仅有自己的事业、工作, 而且不慕虚荣、不爱打扮, 愿意把青春和美丽奉献给最可爱的人, “铁姑娘”的形象深入人心。正是如此, 李雪仙对工厂工人的生活充满了向往, 她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像画册中的女英雄一样投身到建设国家的热潮中去。

那时的赤港华侨农场工厂较少且不对外招工, 要想进入工厂必须得要高中毕业然后才能有机会进入工厂工作。就这样李雪仙以成为一名女工为目标, 开始刻苦学习, 终于在高中毕业后顺利地进入了当地的车床厂, 当起了车床工。她也成了当地第一个拥有高中学历的女工。

在工厂可不像是在学校, 作为女工李雪仙可是吃了不少苦头。“车床工不仅要求技术过硬, 而且常常为赶工夜以继日地工作, 对身体而言可是极大的考验。”李雪仙介绍道。初出校园的李雪仙一开始非常不适应这样的强度和节奏, 好几次都有了放弃了的念头。但正是她怀揣着为祖国建设做贡献的理想与信念让她坚持了下来。“那时我的父母常常教导我, 国家对我们有恩, 在我们最无助的时候给了我们生活的希望, 我们应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正是这种感恩的心, 让李雪仙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同时也让她学会了过硬的本领。李雪仙在工厂工作了近20年, 在这里她光荣地入了党, 幸福地成了家, 她也从普通的工人成为了车间主任。正是这工厂工作的经历让李雪仙在工友的眼中树立了能干勤劳专业的形象, 为日后的成功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迎难而上, 风雨兼程的创业路

1990年, 李雪仙所在的工厂面临倒闭。不仅是年纪较大的工人, 就连李雪仙这个车间主任也面临下岗的危险。面对这种情况李雪仙一边担心着工友的生计问题, 一边也为自己的出路寻找答案。“那个时候工厂倒闭, 失业的工人大多都是年纪较大的, 虽然有着一技之长但要再就业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作为车间主任和大家相处了近20年, 真的不愿意看到大家面对这种状况。”李雪仙说。面对这种复杂的情况, 李雪仙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在和自己的爱人沟通并获得大力支持之后李雪仙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就在那年, 李雪仙获得了工厂的承包权, 自己做起了老板。而对于那些老员工李雪仙都为他们重新提供了岗位。然而事情一开始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 那时刚改革开放不久, 中国这片土体上正发生着巨大的变革, 新技术的发展和落后的思想正发生着剧烈的碰撞。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不与时俱进、不推陈出新、不迎难而上、不积极面对考验则会被社会无情淘汰。工厂刚刚起步时, 因为还有许多人还沉浸在“等”“靠”“要”的旧想法中, 做事不仅畏手畏脚常常不愿放开胆子去拼去闯, 让工厂的事业一度陷入挣扎。

这时过硬的技术成了李雪仙打破僵局的法宝。李雪仙首先找回了原来的老师傅从技术环节保证了工厂的竞争力, 同时李雪仙也前往各地学习管理经验积极争取业务资源。因为李雪仙的工厂加工的配件质量高效率快, 在行业内渐渐树立了口碑, 订单也源源不断。终于在大家的努力下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真的很感谢工厂刚起步时原来的老员工对我的支持, 刚开始因为资金问题不能给大家提供好的待遇, 对此工人们并没有怨声载道, 而是努力工作艰苦奋斗, 每个人都像做自己的事业一样兢兢业业, 终于让工厂慢慢地步入正轨渐渐地稳定了下来。”

在2000年之前, 李雪仙的工厂是与农场合作经营的, 在利润部分不是非常可观。而这时期李雪仙抓住了重点, 在老员工退休之前培养了许多年轻人才, 建立了新的技术团队。就在2000年工厂遇到新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协商李雪仙争取到了工厂的全部经营权, 而正是当时的未雨绸缪, 在取得全部经营权后李雪仙的工厂又迎来了新的发展。目前李雪仙的工厂正处于稳定期, 自己则是退居二线将管理权交到了孩子手上。“工作了多年, 是时候让年轻人去迎接挑战了, 希望年轻一代能够体会我们创业的艰难和守业的艰辛, 继续创新结合时代特征走出自己的路。”

参政议政, 为使命尽所能

不仅是自己的事业, 在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上李雪仙也是尽心尽责。据莆田市赤港华侨农场妇联主席柯珠萍介绍, “李雪仙热心公益事业, 慷慨解囊每年“六一儿童节”“重阳节”都向学校敬老院捐资捐物, 不仅如此李雪仙还常常购置运动器材为群众的文化生活做出了贡献。”

从1999年开始李雪仙连续九年当选涵江区人大代表, 2013年更是被推举为福建省党代表。李雪仙每次参会都积极献策认真做好提案, 积极调研为群众谋福利。“这次参加区里的人大会我提的议案是有关于政府重视扶持归侨子女发展的问题, 就如习总书记所说, 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我希望归侨子女们也都能通过自身努力和国家的鼓励走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因为长期致力于公益事业, 李雪仙多次被评为“莆田市劳动模范”“五好文明家庭户”“巾帼建功标兵”“优秀创业女性”“好婆婆”等荣誉称号。

李雪仙是成功的, 不仅在于她的经营理念, 也在于她慈爱的心肠。

李雪仙对未来还有一个愿望:在她退休之后的生活希望能够回报社会, 为国家发展的各项事业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同时作为人大代表更要有为有位, 积极建言献策当好群众和政府之间的桥梁。

篇4:建功林业巾帼情

张凌云,博士,39岁,现任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仅仅翻开她的简历,我们就目睹了一位林业科研人的成长轨迹:1997年本科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2000年硕士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2003年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2003-2006年任职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2006年,进入北京林业大学工作。2010-2011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访问学者。

目前,张凌云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林果实发育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裸子植物有性生殖生物学。2005年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励,2006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获中国林学会第二届梁希青年论文奖二等奖,2009年荣获第十届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2010年获北京林业大学第二届科教之星。SCI刊物Plant cell reports,Physiologia Plantarum审稿人。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省部级项目多项。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发表在PlantPhysiolog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Botany.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Plant Cell and Physiology等国际重要刊物上。SCI收录17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参编教材1部。

然而,采访中,年轻有为的张凌云博士却与记者想象不同。她温文尔雅,谦逊低调,迫使人只能从她讲述的科研攻坚历程中去描摹这样一位为了林业科研不懈奋斗的巾帼科研人。

醉心经济林果实发育分子机理研究

经济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最好的林种。长期以来,经济林为我国工业、农业、医药、国防等诸多领域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为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高科技手段促进我国经济林发展,是张凌云博士一直以来的使命和追求。近年来,她深入经济林果实同化物运输和卸载领域,通过长时间摸索,成功建立了羧基荧光素探针活细胞示踪一激光共聚焦造影技术,首次将羧基荧光素酯CFDA引入木本果实韧皮部实时追踪同化物的卸载情况。该技术系国际首创,解决了荧光物质难以引入木本植物韧皮部的难题,实现了木本植物碳水化合物卸载的实时追踪,大大加速了木本果树同化物运输与品质调控研究进程。

以经济林中重要栽培品种为突破口,实现科技兴林,张凌云做出了不懈努力。她的团队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结合细胞生物学技术、免疫定位技术和蛋白印迹等手段,系统地研究了苹果、葡萄、核桃、枣等果实中同化物卸载路径及机制,实现了技术和理论的双重突破,为果实同化物运输和经济林分子育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主要研究成果发表于Plant Physiology等国际重要刊物上,受到国际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多次应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报告。

积极开拓裸子植物有性生殖生物学

裸子植物是林业生产上的主要用材树种,我国用在建筑、造船、家具上的木材,大部分是松柏类植物,如东北的红松,南方的杉木。裸子植物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植物,在人民生活中都有重要的用途。然而,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我国一些裸子植物正日益成为濒危物种。因此,通过开展繁殖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以缓解珍稀濒危植物的生存危机成为诸多科研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多年来,张凌云博士锁定裸子植物花粉管极性生长分子机理开展了深入的探讨,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青杆花粉中首次克隆到微管蛋白同源基因PwTUA1和PwHAP5转录因子,并对其功能和调控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PwTUA1在调控和提高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速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并受到钙和硼的诱导,为缩短裸子植物生殖周期提供了新的思路;克隆到编码CCAAT框结合蛋白类型的转录因子PwHAP5,首次证实该转录因子具有调控花粉管发育及抗逆的双重功能。上述主要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重要刊物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上,大大丰富了花粉管极性生长理论,有望通过生物工程手段加速裸子植物分子育种,缩短生长发育周期,为提高珍稀、濒危及花粉萌发困难的裸子植物有性生殖能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

林业科研领域的巾帼英才

由于扎实的探索和不懈的付出,十几年来,张凌云博士始终坚守在林业科研的第一线,潜心研究,在我国经济林果实发育分子机理及裸子植物有性生殖生物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认可与好评,并受邀担任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结构与生殖生物学会理事,《自然科学进展》和《电子显微学报》审稿人,《生命世界》杂志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等。

科研需要不断突破,张凌云从来不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目前,由她主持的国家民口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已经结题。在针对该专项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中,她带领课题组在我国特色植物腊梅、四翅滨黎、青杆等植物中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具有较大应用前景的高抗、多抗基因多个,并对其进行了功能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Journalof Experimental Botany等期刊上。申请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超额完成项目任务。他们从青杆花粉中首次克隆到编码CCAAT框结合蛋白类型的转录因子PwHAP5,并对其功能和调控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应用实时定量PCR发现PwHAP5基因主要在针叶、花粉部位表达,并受到钙离子的诱导。进一步实验证明,该基因在花粉萌发初期表达量开始升高,在花粉管发育的整个时期都进行高表达。利用基因枪轰击过表达PwHAP5改变了青杆花粉管生长方向,而PwHAP5RNAi的花粉管却生长正常,生长未受到影响。进一步,应用酵母双杂交和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筛选并证实了PwHAP5可以和PwFKBP12进行互作,并参与花粉管发育过程。转基因研究发现,该基因参与了植物抗旱、盐等多种逆境胁迫过程。该研究首次证实HAP5转录因子在调控花粉管发育及生长方向调控以及抗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张凌云博士还参加了枣行业科技项目,针对枣生产上存在的裂果现在进行机理开展研究,试图从应用基础上为解决生产上的枣裂果提供理论依据;参加了科技支撑计划,研究不同品种油茶同化物运输路径及机理,以及油脂代谢转化过程及机理。

篇5:巾帼建功标兵事迹材料

——武潭镇八一小学教师 孟灵芝

孟灵芝,女,1980年8月出生,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现任教武潭镇八一小学语文学科兼班主任。

她1998年毕业于益阳师范学校,2003年取得福建师范大学汉语言专业本科学历。任教以来,勤奋执教、勇挑重担,默默无闻,赢得了学校领导和社会各届的充分肯定。由于教学工作实绩突出,2002年、2006年、2007年、2009年四年在年终考核中评为优秀。2004年荣获镇“优秀教师”称号。2009年执教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获县一等奖。所撰写的教学论文《如何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获县级一等奖。

一、立足三尺讲台,无私奉献青春年华

孟灵芝老师自1998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甘于奉献的工作作风,宽容正直的做人准则,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在教学工作上,已奋斗了十四个春秋,年年担任班主任。她热爱本职工作,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崇高职责,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认真负责,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及其它教学环节中,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体现着自己人生价值。在教学工作中本着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原则,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思想,强调师生的互动配合,利用课堂上的互动效应,引导启发学生,有力的巩固了课堂教学,促进了学生知识的掌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不断学习、努力追求、逐步提高自身素质 工作中不断钻研,坚持自学、进修、实践、不断改进教学、教法的指导思想,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教学的延伸性、注重教学的民主性,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作为一名教师,她也深深地知道,德高方为人师、情挚始能服人,要像一只永不停歇地陀螺,向老同志学,向同事们学,向网络学,向报纸杂志学。通过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得到了不断地丰富与提高,为促进学生的科学管理、进一步开展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最初学历是中师,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也是日益感到自己的吃力,对高科技、网络信息等几乎是一知半解。她利用业余时间进修,学习电脑知识。在学术钻研方面,她不懈追求、奋力进取。所撰写的教学论文《如何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获县级一等奖。2009年执教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获县一等奖。

三、踏踏实实、任劳任怨,传送先进教学理念。2003年9月,由于工作需要,学校号召年青教师到偏远的希望小学支教。该校教师有4名,学生70多个,交通又不便利,很多教师不愿去。但孟老师一想到偏远学校教育师资的缺乏,孩子们尤其缺乏音、体、美方面的老师,她通过耐心细致地说服家人,义无反顾地第一个响应学校的号召、报名参加了支教事业。在教学工作中,她把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融入到课堂之中,为同学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使同学们在快乐中获得了知识,在期末统考中获得了全镇第一名的好成绩。孟老师作为支教的教师,为偏远学校的教育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她的敬业爱生、无私奉献精神,更展现了新时期优秀人民教师的风采。

四、以人为本、教书育人、抓好学生品德教育

自她担任班主任以来,积极配合学校各部门的工作,一贯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学会做人”,教育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少年。由于她特别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得到同行的认可和学生家长的好评,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道德素养不断提高和增强。

首先她十分重视学生的日常管理,利用《守则》和《规范》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班纪校规,爱护公物,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学习勤奋刻苦,按时完成作业,不旷课不早退;穿着大方、干净、得体,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按时佩戴红领巾,升旗时恭敬端庄;遵守社会公德和公共秩序,尊老爱幼、孝敬父母、乐于助人…… 其次,抓礼仪教育,创文明班风。她结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引导学生积极认真学习,深入体会,亲自践行,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和“讲文明,树新风”活动,鼓励学生争取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形成良好的讲文明班风。学生的巨大转变,换来家长的啧啧称赞:“我们的孩子懂事了!”“我们的孩子变得有礼貌了!”“还是孟老师指导有方呀!”……

最后,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得到实际锻炼。孟灵芝老师始终坚持“德育先行”的教学原则,十分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结合时事向学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新发展,鼓励小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经常利用班会、队会、座谈会、报刊杂志等诸多途径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雷锋在我身边”、“环境小卫士”等,引导学生在做中学习如何做人,取得了比口头宣讲更有成效的实际工作效果。

篇6:巾帼建功标兵事迹材料

作为一名普通的运行职工,作为一名女性,她也许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每天在自己工作中认认真真,严格要求自己却是平凡中透露出神圣,2011年5月的一天在她的监盘调整过程中,她发现乙侧制粉再循环门操作没有反应,她立即到现场仔细检查发现原来是这个门长期操作磨损,门与连杆松动,经过检修的处理恢复了正常。今年班组人员极为紧张,加之新上岗人员较多,大型操作监护人手不够;班组技术力量薄弱,参差不齐。种种因素给安全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针对这些情况,蒲雯主动请缨,指导班组新上岗的青工在工作上细心认真的操作,多给他们讲专业技术知识,手把手的教他们专业技能,使班组的青工快速成长起来,在冬季安全生产任务加重的.条件下,不会影响到班组的安全经济运行。

班组的安全经济指标是考核班组工作的重要标志,为了使班组各项指标保持前列,她长期仔细统计班组的制粉耗电量,飞灰可燃物等指标,认真分析找出由于平时调整不及时,监盘不认真等因素造成的指标下降,给班员诚恳的提醒。锅炉岗位由于它的特殊性,女性较少,女性特有的细心更是让班组成员感受到真情,谁的工作服破了,掉扣子了,她总是第一个发现并把它们都缝好,班组成员谁该过生日了,她也总是不忘提醒工会小组长买生日蛋糕,让每一位过生日的班员都感受到集体的关怀和温暖。

在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蒲雯还努力做一个“好女儿、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协调好家庭事务,使整个家庭和谐融洽。三代同堂,她以宽容和理解善待每一位家庭成员,做到“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怀”。作为女儿,她尊敬、关心、孝顺父母,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仍然坚持抽空陪伴父母;作为媳妇,她克尽孝道,对老人嘘寒问暖,还经常陪伴老人谈心,做老人精神上的支柱;作为妻子,她可是个贤内助,丈夫在玛纳斯电厂工作,中午不能回来,晚上也经常加班,为了减轻丈夫的工作压力,她一人承担起家庭的所有事务,把家中的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从不让丈夫因家事分心而影响工作,她不但从生活上照顾丈夫,还从行动上关心支持丈夫的工作,与丈夫互相关心、互相扶持,夫妻感情很融洽,两个人都在电厂工作,平时在一起两人讲得最多的的就是要求各自在工作中注意安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也是两个人互相提醒最多的话。

这就是运行岗位中的普通一员,工作中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有默默地奉献,用她的平凡,朴实书写自己的人生,影响和感动他人。

更多热门文章:

1.社区巾帼建功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2.教师巾帼建功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3.银行巾帼建功标兵事迹材料【精选】

4.巾帼建功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5.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事迹材料【荐】

篇7:巾帼文明建功标兵(医院)

2012年XX区“巾帼文明建功标兵”推荐表 申报单位:XX区XX局

“巾帼文明建功标兵”事迹材料

XXX,女,汉族,出生年月XX年XX月,XX年XX月毕业于XX学院本科XX系,XX年XX月参加工作。主要工作经历:

XX年XX月—XX年XX月XX处任XX职务;

XX同志从1993年参加工作至今,扎根于临床工作二十年,爱岗敬业,勤勤恳恳,以负责的工作态度,实干的工作作风,娴熟的业务技能,赢得了同事和患者的好评。

二十年的时光如水而逝,无论是当住院医师、科主任还是院长,XX同志总是怀着一种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XX同志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作为一名医务人员,XX同志深知自己工作的分量。在工作中,她凭着对卫生事业满腔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基本功和敬业态度,不讲条件、不讲报酬,苦练内功、恪尽职守,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在本职岗位上做出了优异的成绩。

2006年,XX同志被任命为XX医院内儿科主任,她带领内儿科成员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刻苦学习。内儿科在她的引领下,业务能力、优质服务等各项指标都走在了其他科室的前列,连年被评为先进集体;2011年XX同志被任命为XX医院副院长,在作为医院管理者的同时,她并没有落下临床工作,主动承担起内儿科的门诊、住院医师指导等工作;2013年XX同志被任命为XX医院院长,作为医院的“一把手”,她的工作更

加忙碌,压力也更大,但是她没有丝毫的怠慢和退缩,以积极奋斗的精神带领全院职工对医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增设干部病房、搬迁预防接种门诊、开展医学科研课题、与区医院连动合作等,大大提升了医院的服务能力,深受辖区居民的好评。

XX同志乐于助人,不计回报。工作以来,不论是救灾捐款还是爱心捐助,她都主动参与。她热心公益,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经常与医师团队深入到社区,为行动不方便的老人、残疾人提供免费的医疗救助。

XX同志就是这样一个勤奋、好学、富有爱心的新时代女性,她以朴实的工作理念,优异的工作成绩,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在岗位上谱写了新时代女性的卓越篇章。

XX医院

篇8:巾帼建功标兵

然而, 她最喜欢的称呼却是“志愿者”。做志愿者, 她似乎上了“瘾”。近6年,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 她利用闲暇时间积极投入到志愿者服务事业中去。她, 就是上海市闸北区市北医院护士张慧芬。

从小立志做护士

张慧芬说她小时候有两个理想, 一个是长大后做幼儿园老师, 因为自己喜欢孩子, 另一个是做护士, 因为什么?张慧芬自己也说不上来。“可能是觉得做护士很高尚, 又或许是白衣天使听上去很美妙, 总之喜欢就是喜欢。”

张慧芬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 夫妻俩的想法和当下宁愿负债也要送孩子上名校的父母不同, 他们在张慧芬中考时, 给予了她最大程度的自由选择权。“当时, 我爸妈自始至终就问了我一个问题:你想好以后做什么了吗?”张慧芬想了很久, 考高中?虽说当年闸北八中在刘金海“成功教育”的改革下成为那时的一个传奇, 但自己的成绩或许还要付一大笔“赞助费”才能够得上普通高中, 这对一个普通工薪阶层的家庭来说, 并不实际。那就上职业学校吧。在张慧芬看来, 幼教和护士是自己喜欢也是最适合的选择, 考虑再三, 她决定还是学门技术活———而护士无疑是一个需要技术的职业。

就这样, 张慧芬和父母商量过后, 将中考志愿全部报考了各级卫校。而最终, 她被当时的二医大卫校录取。

张慧芬当年报考时, 填报的是5年制专科, 也就是说读出来可以直接拿到大专文凭。然而没想到的是, 就在她四年级时, 学校告知她们, 该专业被取消了, 她们只能拿到四年制的中专学历证书。

这一变故令张慧芬有些懵了, 但交涉无果, 校方也是按照上级指示行事。人生路上遭遇挫折, 这个姑娘并没有倒下。“中专就中专, 大不了以后再考么!”2001年, 张慧芬从卫校毕业, 凭借着自己在学校的优异成绩和扎实功底, 她进入上海市闸北区市北医院, 正式成为一名白衣天使。

接触过卫生系统的人都知道, 做护士有多辛苦, 更遑论刚进医院的“菜鸟”护士。被病人责骂、被家属质疑, 甚至莫名其妙受了委屈, 张慧芬都没抱怨过一声。

对此, 笔者很惊讶, 除了用喜欢护士这个职业似乎还不足以解释, 毕竟她也是被冠以吃不起苦、泡在蜜糖里长大的“80后”群体中的一员。于是, 张慧芬告诉笔者, 她的背后, 妈妈是最大的功臣。“妈妈一直跟我说, 你不要觉得自己可以和家人发发脾气撒撒娇, 在外面就同样可以和别人耍小姐脾气, 你和别人是一样的、平等的, 人家也可以跟你耍脾气, 那时你会怎么想?”

母亲教会了张慧芬谦逊和尊重他人, 而踏上社会后的张慧芬和当下许多“80后”一样, 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迅速成熟长大。当然, 在此过程中, 她仍旧保留着最初的那点纯真。闲暇时她会和同龄的同事们逛逛商场, 白衣天使的制服下也可以穿得绚丽多彩呢!最近她还打算着带爸爸妈妈去拍一套全家福写真, “哎, 我好久都没拍过照了。”女孩说起这个有些郁闷, 又透着无比的可爱。

张慧芬告诉笔者, 目前她的大专课程已毕业了, 而这只不过是一个开始, 接下去, 她还要考本科, 还要学管理, 她说, 自己要在这条不寻常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爱在奉献中升华

张慧芬, 这个生长在上海一个普通工人家庭, 80后出生的独生子女, 早在2004年6月就积极响应上海市团委发起的“为了生命的希望工程———上海青年造血干细胞 (骨髓) 捐献志愿者行动”, 报名参加了中华骨髓捐献者队伍, 并在骨髓库中留存了5毫升的血样。当上海市红十字会通知她, 说有个白血病患者与之相吻合, 希望她能捐献骨髓时, 张慧芬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并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做通了父母的工作。

当张慧芬得知这个患白血病的13岁新疆小男孩的父母为给孩子治病, 家中已经一贫如洗, 还欠下一大笔债, 而自己住院期间的费用都是由受益者家庭承担时, 她请求妈妈辛苦些, 每天给自己送饭送菜, 目的就是省下一笔较高的住院伙食费。张慧芬还将自己平时节省下来的1000元人民币, 通过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转交给这个患白血病的男孩。张慧芬成为上海市第92位造血干细胞 (骨髓) 捐献者, 也是2007年上海首例骨髓移植手术捐髓者。张慧芬与她的同事们———市北医院医护人员和职工还进行一次大型的爱心义拍活动, 共同帮助这个13岁的白血病男孩战胜病魔, 成功救治了一位年仅13岁小朋友的生命。

爱在奉献中得到升华。张慧芬坦率地对记者说:“难得能碰上一个与自己配对相吻合的人, 这也是一种缘分, 更是一种幸运。如果不去捐, 我的良心都过意不去, 会后悔一辈子的。”她说这种帮助是双向的, 不仅帮助垂危病患走出死亡的阴影, 也帮助捐献者得到心灵上的净化, 毕竟能捐献骨髓救人一命是一种美的事业。

张慧芬还在院护理部、团委的支持下成立了“张慧芬天使服务队”:张慧芬与附近残疾居民接对子, 予以生活上的关爱;与医院困难家庭护士王榕华建立长期互助;与临近的街道联系, 每月下社区进行医疗咨询、讲课, 把医疗服务从医院延伸到社区, 做好附近居民的健康保健。其实, 类似这样的“以人为本”关心社会的故事, 在张慧芬身上发生过很多次, 能为他人做点什么一直是小张朴实的想法。

灾区援建得历练

2008年5月12日, 当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消息传来时, 张慧芬第一时间向院领导递交了请战申请书。2008年6月29日, 小张的愿望实现了, 成为闸北区首批都江堰大观镇援建者。在那里, 这个“80后”女孩又一次经历了人生洗礼。

张慧芬到了大观镇以后, 发现该卫生院的实际情况与想象中相差甚远。护士消毒隔离概念极差, 上班不戴护士帽、着装不统一、治疗室内居然有生活物品、抢救车变成了储物车……她从最基本的服装规范开始着手, 一点一滴地逐项规范。开始, 当地护士们不能接受小张的工作方式方法。但小张不气馁, 主动与她们沟通, 了解她们内心的想法, 然后把自己的想法逐渐灌输给她们。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小张的努力下, 大观镇护理逐渐走上了正轨。各个医疗区域划分清晰了, 医疗物品放置有序了, 各项操作按规范执行了, 护士的消毒隔离概念加强了。

张慧芬还和医疗队队员一起, 拟定了医政管理的各项职责和制度, 加强卫生院医务人员、各乡村赤脚医生和防疫人员的培训, 让他们掌握技术性、规范性和完整性的医疗卫生知识, 拟定了护理管理的各项职责和制度, 携带了30份《上海市医院消毒隔离手册》, 制作了相关疾病的PPT讲课资料、宣传防疫健康知识200份, 自行购买了有关心理康复、卫生防疫等相关方面的书籍。充分的准备工作为确保在9月底前恢复建立当地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短短的三个月, 为大观镇卫生院医务人员讲课7次, 参与各乡村赤脚医生和防疫人员的培训5次, 护理操作技术培训5次, 发放宣传资料300多份, 为今后规范性的建设打下扎实的基础。除了把镇卫生院医护人员作为核心培训对象之外, 还挑选了大观镇11个乡村的10名乡村医生作为“中坚力量”, 安置点中的每五户居民里选出一名志愿者作为“依靠力量”, 由队员们定期上课, 普及卫生防疫知识。

“急则治其标, 缓则治其本”。张慧芬所在的闸北区抗震救灾医疗卫生防疫队, 创建出了“大观镇模式”。这种模式注重智力扶持, 提升了援建效率。由上海人首创的“大观镇模式”, 目前已在四川灾区进行推广, 从阿坝、成都远道而来的上门取经者络绎不绝, 大家都在竞相索要一本“十万言书”———《大观镇震后医疗防病调查研究报告》。他们不仅是要恢复灾前旧有的医疗体系, 更要帮助他们建立自我发展的能力, 让灾区人民的医疗条件胜过灾前!世界健康基金会负责人、美国哈佛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院长布邃素女士等专家, 也对闸北医疗队的“大观镇模式”给予高度评价。

病人群中人气旺

张慧芬所在的心内科主要收治心脑血管病患者, 病人普遍高龄, 许多人生活无法自理, 有的甚至大小便失禁, 肢体活动存在障碍。科室里, 70至80岁的老年人占了八成以上, 绝大多数长期卧床, 护理难度相当大。作为“80后”护士, 小张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有这样一个认识:在每个护理细节中融入更多的人文元素, 这样才能让病人满意。工作中, 她发现在给病人注射前, 先询问病人昨晚的睡眠、饮食等情况, 分散病人的注意力, 然后进行注射, 这样病人往往还没有意识到, 注射已经完成了。“聊天式无痛注射”便是她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这一个小小的改进, 不但赢得了病人的由衷称赞, 同时也拉近和病人之间的距离。或许就是因为张慧芬的可爱性格, 让她在80%都是80岁以上老人的患者群中保持着超高的人气。有一次, 一位老太太拉着她的手说:“你给我扎, 哪怕是二针、三针我还是要你打。”经常有老人像这样, 要指定小张打针。

“俗话说, 老小老小, 其实老人们跟小孩子一样的, 很天真很可爱, ”张慧芬一边说一边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看着他们就像自己的爷爷奶奶一样, 真的很喜欢和他们在一起。”

采用“聆听式”心理指导模式, 缓解慢性病患者的思想负担。张慧芬平时护理的大多是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 年纪大、病情危急的病人。患者往往思想负担重, 心理反应多, 心理矛盾突出, 根据这些特征, 小张注意观察病人的情绪和行为的变化, 耐心听取病人的诉说, 仔细研究病人的心理需要, 用护理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去和病人沟通, 护理技术操作准确熟练, 以消除病人疑虑, 使病人有安全感, 提高配合诊疗和护理的积极性, 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入住医院CCU的大多是比较严重的心律失常患者, 而且大多为老年患者, 且发生意外的机率又大多在夜间, 小张就在夜间加强巡视, 密切注意患者的心电监护情况。有一次一位夜间发生阵发性室速的病人, 就因为小张的及时发现, 迅速作出了反应, 赢得了抢救时间, 使病人转危为安。看到许多老年人坐在轮椅里, 下坡时紧张地拉住椅子两侧, 小张就为轮椅加上一条“安全带”, 让老年病人坐上去更放心。

张慧芬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 做出了不平凡业绩, 同样干出了别样的精彩。她先后获得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上海市创先争优“五带头”共产党员、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闸北区三八红旗手、区首届“十佳护士”和区“杰出志愿者”及院“优秀团干部”、“优秀志愿者”和“技术之星”等荣誉称号。

做志愿者上了“瘾”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 张慧芬还利用闲暇时间积极参与志愿者俱乐部活动。俱乐部的服务项目有很多, 其中有项服务就是每逢周末, 在成都路献血屋都会安排志愿者向前来义务献血 (全血、成分献血) 及有意加入造血干细胞的爱心人士进行服务、宣讲。张慧芬站在一个专业人员的角度, 用一些真实统计数据、资料、案例向路人介绍无偿献血的含义;献血对身体的好处;献血达到一定量还会优先、免费用血;献血可以挽救他人的生命等等, 打消了一些人的顾虑。有一次, 张慧芬和医院的青年团员们来到铁路上海新客站南广场进行义务献血招募活动, 有位小伙子在听了小张的讲解后仍有些举棋不定, 张慧芬在告诉小伙子自己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么多年后依然健康, 请他放心, 还索性挽起袖子, 当场献了200毫升血来表爱心。果然, 小伙子看见白皙秀美、小巧纤细的张慧芬都这么勇敢, 也跟着卷起了袖子, 走上了采血车。张慧芬说:“我献过血, 也捐献过骨髓, 这对劝说大家献血更有说明力。”

众所周知, 护士工作都是三班倒, 张慧芬也不例外。不知有多次, 张慧芬刚上完夜班, 第二天一早连休息都顾不上就去做志愿服务了。尽管工作繁忙, 但她做志愿者的积极性一点没减。只要一有空, 张慧芬就会与俱乐部的其他志愿者一起探望干细胞捐献者, 去上海市儿童福利院, 自己掏钱给小朋友买礼物和零食, 给小朋友喂饭, 陪他们玩, 哄他们睡觉。就这样, 从2007年至今的6年志愿者生涯中, 无论是春夏秋冬, 还是刮风下雨, 只要是约定好的时间她都会准时到达, 从未间断过。张慧芬已连续4年被评为上海市造血干细胞俱乐部年度优秀志愿者。

“众人拾柴火焰高”。做志愿者, 张慧芬似乎上了“瘾”。她不仅自己去做, 还带领更多的人去参与。平时, 张慧芬总是有意无意地传播一些在志愿工作中的见闻、趣事及感受。时间久了或许是耳濡目染了吧, 她周围的同事们也强烈要求去看看、献爱心!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前夕, 张慧芬专门收集了30个身患白血病、心脏病小朋友的心愿, 让医院的团员青年通过帮助孩子们完成心愿的方式去感悟生命。消息传出, 大家的反应强烈, 原本是以团员青年为主的活动, 没想到全院的爱心人士“竞”相认领, 有的甚至要领两个, 有的还为没认领到心愿而失望, 有的甚至找张慧芬开起了“后门”, 请求让个心愿给他。有几个患儿的“心愿”是想要个芭比娃娃。医院工会的张老师、心内科的严护士长认领了此项任务, 由于多年未与“娃娃”打交道了, 似乎有了些许陌生, 但为了完成患病小朋友心愿, 她们“不耻下问”, 从娃娃的种类、替换装备, 她们都亲自上阵, 精心挑选。6月1日这天, 医院的爱心人士有的还带着自家孩子一起来做志愿者, 参加“爱心小屋”活动, 目的“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奉献。”财务科的三位人士不顾天气炎热, 身着厚重的卡通人物衣服, 给孩子们分发礼物, 圆了孩子们一个又一个心愿, 给这些重病的小朋友留下了一个美好而又动人的记忆。

上一篇:初中生感恩节作文400字: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下一篇:某商业银行信用卡进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