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担当不作为问题通报

2024-04-16

不担当不作为问题通报(通用7篇)

篇1:不担当不作为问题通报

省纪委通报五起“不担当、不作为”的典型问题

省纪委通报五起“不担当、不作为”的典型问题

1.武汉市青山原区委常委、副区长徐文斌失职失责问题。2012年6月,武汉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形成《会议纪要》,明确要求青山区政府负责落步嘴污水收集系统121泵站规划选址任务,并于2012年7月底前完成。徐文斌作为分管副区长参加会议,会后未专门研究部署此项工作,致使在市政府专题会议后9个月时间内121泵站选址工作毫无进展。2013年3月,市城建基金办向青山区发函,提出选址意见并恳请给予支持,徐文斌批转后不过问不协调121泵站选址工作,直至2013年12月,在市政府重点办协调下,121泵站选址才正式确定,已超过市政府规定时间1年5个月。2014年3月6日,根据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市城建基金办向青山区发函,委托青山区实施青山1号、2号污水泵站改造工程征地拆迁工作。青山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由徐文斌负责。徐文斌只对函件进行批转,此后,对此事没有主动过问、也没有专题进行研究,对有关部门长期议而不决的情况失察。2014年4月、12月,武汉市政府主要领导、市水务局先后多次督办,徐文斌仍未加强调度、督办、协调,致使征地拆迁工作到2016年5月没有实质性进展。121泵站、1号和2号泵站延期建设,导致青山区约10平方公里区域生活污水直排长江。武汉市纪委、监察局分别给予徐文斌党内严重警告和行政记大过处分,武汉市委决定免去其青山区委常委、青山区政府副区长职务。

2.大冶市环保局局长乐龙等履责不力问题。长期以来,大冶市还地桥镇秀山地区多家无证小石灰窑非法生产,部分企业环保手续不全,偷排偷放等环境违法行为频发,造成严重粉尘污染。2014年9月,省环保厅督查组现场检查发现该地区7家企业环保手续不全,无有效污染防治措施,粉尘污染突出,向大冶市下达监察通知,要求大冶市对环境违法企业立即停产,对违反国家产业政策、整改无望的企业依法关闭。2016年8月,省政府领导带队暗访时,发现该地区污染问题突出,指出了7家企业(其中3家属2014年9月省环保厅督办的环境问题企业)存在的问题,要求立即整改。2016年9月8日,黄石市大气污染防治办公室和环境监察支队对该地区整改情况进行督查,发现粉尘污染问题仍然严重,遂以市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名义下发整改督办通知,要求9月15日报整改及查处情况,但直至9月27日,大冶市环保局才对该镇下发督办通知。截止10月底,该地区环境污染问题仍然没有整改到位。对上述问题,时任大冶市环保局局长乐龙负重要领导责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石旭华联系还地桥分局,负主要领导责任;柯尊善主持分局工作,分局副局长柯金志分管秀山地区环境监察工作,负直接责任;还地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代先锐负重要领导责任,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李银华负责环保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大冶市监察局给予柯金志行政撤职处分,由科员降为办事员;分别给予柯尊善、代先锐行政记过处分,给予石旭华、李银华行政记大过处分,给予乐龙诫勉谈话处理。

3.宜昌市卫计委党组成员、工会主任何莉莉等失职失责问题。2016年3月,市卫计委在直属事业单位引进硕士研究生拟招聘录用人员名单公示期间,收到关于拟聘用人员丁某因道德败坏被开除党籍,不符合聘用条件的实名举报后,分管机构编制和干部管理工作的何莉莉直接安排将此件交由用人单位市二医院进行调查。市二医院分管干部人事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吴煦东遂安排人事科长郑祥伟开展调查工作。郑祥伟在既未找举报人核实,也未查阅人事档案,更没有向丁某曾工作的单位进行调查了解的情况下,经吴煦东同意,向市卫计委呈报了丁某的现实表现报告,称录用丁某符合相关规定。何莉莉没有深究群众举报问题,在市二医院呈报的“报告”上签批“同意调查结论”,致使将因道德品质问题已被开除党籍、且处分期未满的人员招录为事业单位在编人员,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宜昌市纪委分别给予何莉莉、吴煦东党内警告处分,宜昌市直机关纪工委给予郑祥伟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4.鄂州市河道堤防管理处副主任芦伟宏等失职失责问题。2016年3月,鄂州市某房地产公司未向市水行政部门申请,在位于长江干堤洋澜堤段附近的同心·水木清华四期工程上擅自进行地质勘探和开挖基坑。3月22日,市河道堤防管理处城区堤防段发现该工程违法问题后,仅督促其办理行政审批手续,未采取有力措施对违法取土开挖基坑的问题予以制止和纠正。5月17日,堤防处水政大队发现该工程违法挖基坑后只是当场口头制止,没有安排人员每天巡查、监管,未依法制止其违法行为,致使其继续在夜间开挖基坑和渣土转运,违法开挖基坑1.2万平方米,开挖土方量5万立方米。市河道堤防管理处副主任芦伟宏分管堤防管理工作,存在失职错误;堤防管理处水资源科科长、堤防处水政执法大队负责人余森,执法不力、措施不到位、制止不彻底,存在失职错误;城区堤防段段长霍亚军,严重监管缺失,存在失职错误。鄂州市水务局分别给予芦伟宏、余森行政警告处分,给予霍亚军行政记过处分。

5.孝感市孝南区肖港镇国土所所长魏能亚等失职失责问题。2012年2月,肖港镇群爱村村委会与村民杨密华签订土地租用协议,拟租用村级土地40亩用于杨河生态园开发。同期该村杨志国也想承包该片土地的鱼塘,后于2013年1月擅自动工,扩挖水塘面积6至7亩,后因故停工。2013年5月杨志国经杨密华同意,以杨河生态园施工名义继续开工,强占村民土地挖塘填土。负有违法用地巡查职责的魏能亚、魏进改未能将该处违法用地行为巡查及时上报。2013年9月,魏能亚同肖港镇副镇长魏继义到施工现场口头通知杨志国停工。10月10日,肖港国土所动态巡查,再次口头制止施工。10月28日,肖港镇国土所副所长魏进改将杨河生态园违法用地情况首次填入动态巡查台帐,上报孝南土地执法局。其后,魏能亚、魏进改没有继续巡查、制止、监督该违法用地项目,导致大量耕地被毁坏。孝南区纪委分别给予魏能亚、魏进改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上述典型问题表明,《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颁布施行后,仍然有少数领导干部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应尽的职责,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式对待上级决策部署和群众诉求,存在不担当、不作为、“慵懒散软”、“为官不为”等问题。这种行为严重违反党的纪律,侵害国家、集体和群众利益,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必须高度重视,从重查处,严肃问责。

王岐山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作风建设必须常抓不懈,注意发现和纠正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式对待党中央决策部署,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仅仅当作口号等突出问题。省纪委十届七次全会对整治不担当、不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作出安排部署。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作风建设主体责任,把鼓励担当作为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统一起来,将保廉政与促勤政统一起来,将惩治教育与保护激励统一起来,着力解决“不担当、不作为”问题,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按照省纪委部署,组织协调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对“四风”问题露头就打、一寸不让,对不履行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党委、纪委,对不履行管理监督责任、失职渎职的有关职能部门和相关领导,严肃问责追责,对典型案例要及时通报曝光,坚决遏制“不担当、不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正之风。

篇2:不担当不作为问题通报

近年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了一批党员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对相关责任人员作出严肃处理。为进一步警示教育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持续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省纪委日前通报5起不担当不作为典型问题,分别是:

1.平阴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单位打击村霸恶势力犯罪团伙不担当不作为问题。2008年以来,以平阴县安城镇东毛铺村张学文为首的村霸恶势力团伙,干扰破坏村“两委”换届选举,并通过上访胁迫上级认定其为村委会主任,长期把持基层政权;通过挑头闹访、胁迫等非法手段获得占地补偿款4000万元,将其中750万元用于支付诉讼、闹访等费用;多次组织群众缠访、闹访,围堵县、镇办公场所和公安机关,严重干扰正常办公秩序和社会秩序,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平阴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单位未认真履行职责,放任纵容村霸恶势力横行乡里、危害一方,前后两任县委书记朱红方(后任济南市市中区委书记)、毛华铭(现任济南市政府秘书长),以及时任县委副书记、县长朱云生(现任平阴县委书记),时任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刘业朝(现任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信访局局长),时任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庆林(现任济南市公安局治安警察支队党委副书记)等14人负有领导责任或直接责任。对上述党员领导干部存在的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日前,省纪委、省委组织部和济南市委及相关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朱红方因其他违纪问题正在留党察看处分期内,被开除党籍、行政撤职;毛华铭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去现任职务;朱云生受到诫勉谈话处理;刘业朝、张庆林分别受到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其他9名责任人员分别受到相应处理。

2.临沂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市总工会原党组书记、主席孙丰刚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不担当不作为问题。2011年至2015年,临沭县先后有6名县级领导干部和2名科级领导干部因严重违纪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并被追究刑事责任,上述8人的违纪违法行为主要发生在孙丰刚任临沭县委书记期间。孙丰刚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对工作领导不力,失职失责,造成不良影响,还存在其他违纪违法问题,2016年8月受到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降为正处级非领导职务。

3.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纪委管党治党不担当不作为问题。2010年至2013年,该学院公款购买赠送购物卡142.27万元。2016年8月,该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友山因违反政治纪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廉洁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受到留党察看二年、行政撤职处分;2014年以来,学院总务处、实习工厂和规划财务处4名领导干部因受贿、挪用公款等问题被司法机关查处;学院纪委“三转”不到位,院纪委书记许有财长期分管与职责无关的总务基建、学生管理等工作。因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力,管党治党不担当不作为,2016年8月学院党委书记崔秋立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2016年10月,许有财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调离纪检监察工作岗位。

4.汶上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副大队长兼二中队队长陈继国等人履行执法检查职责不担当不作为问题。2017年12月18日22时,陈继国和汶上县联合执法点义桥检查站工作人员续龙波、宋坤在执法检查工作中,未对途经超载货车进行正常检查,致使其顺利通过检查站。2018年1月24日,此事件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以《沉重的超载》为题进行了曝光,造成恶劣影响。2018年4月,陈继国作为当晚管理值班执勤的人员,工作履职不力,对下属人员疏于管理,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续龙波受到党内严重警告、降低岗位等级处分;宋坤受到党内警告、记过处分。

5.乳山市扶贫办原副主任高会明等人在扶贫项目验收工作中不作为走过场问题。2016年11月,高会明和市水利局党委委员刘忠庆、市畜牧局工作人员陶永明、市农业局工作人员牟晶晶、市财政局工作人员张忠伟等5人在对诸往镇王家疃村扶贫项目进行实地验收时,没有认真履行职责,走形式、走过场,致使不符合标准的项目通过验收。2017年12月,高会明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降为副主任科员;刘忠庆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陶永明、牟晶晶受到行政记过处分;张忠伟受到批评教育、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并调整工作岗位处理。

通报强调,上述典型问题,虽然内容不同、形式不一,但实质上都是不担当不作为,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不负责任甚至麻木不仁。不担当不作为,是“四个意识”不强、政治觉悟不高的具体反映,不利于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和纵深推进;是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落实的“中梗阻”“拦路虎”,妨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宗旨意识不牢、群众观念淡薄的突出表现,严重背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担当不作为不仅是作风问题、能力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党性问题、官德问题,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大敌,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重拳整治。

篇3:不纯正不作为犯问题研究

关键词:不纯正不作为犯,等价值性,构成要件

1不纯正不作为犯的概念及发展过程

不纯正不作为犯 (亦称不真正不作为犯) 的理论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 因当时的刑法学受到自然科学“无不能产生有”的观点的影响, 不作为理论开始引起各国刑法理论研究的重视。按照“无不能产生有”的观点, 不作为即是“无”, 因而不可能像作为行为那样对“有”这一结果具有原因力。但事实情况是不作为在很多时候能现实地引起危害结果的发生。因而以19世纪的德国法学为中心, 展开了对不作为犯罪的理论研究。

首先开始区分不真正不作为犯和真正不作为犯并提出因果关系的问题的是19世纪德国法学者H·卢登 (H·Luden) 。后来又历经以迈耶 (M·E·Mayer) 为代表的违法性说、纳格勒 (Johannes Nagler 1876-1951) 的“保证人说”以及后来赫尔穆特﹒迈耶提和阿明﹒考夫曼 (Armin Kaufman) 对“保证人说”违反罪刑法定主义的质疑, 一步一步地将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研究推向深入。

由此看来, 不作为犯的理论研究比作为犯要复杂的多, 而不纯正不作为犯作为不作为犯理论的核心, 其理论研究的复杂性在不作为犯的基础上又向前推进了一个层次。

我国刑法没有明确规定不作为的一般概念。刑法理论认为, 所谓不作为, 是指行为人具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义务, 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为。关于不纯正不作为犯, 刑法亦没有作出规定, 历来争论也比较大, 关于不纯正不作为犯的见解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 不纯正不作为犯是“不为法律所期待的一定行为因而惹起一定结果发生的场合”, 这种观点认为只有在结果犯中才能成立不纯正不作为犯, 以危害结果的发生作为该当要件之一。

第二种观点认为“以不作为形式而犯通常以作为形式实施的罪”成立不纯正不作为犯。我国刑法学界认同此种见解。

第三种观点认为, “由不作为而实现以作为形式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的场合是不纯正不作为犯”, 此为日本学界之通说。

笔者认为, 第一种观点将不纯正不作为犯囿于结果犯的场合有失偏颇, 原因在于其否认了不纯正不作为犯存在未遂的可能。例如, 某公司职员甲在加班时打盹, 醒来后发现取暖炉中的火烧着了桌子上的文件, 因为害怕别人发现自己的不小心, 于是转身离去。但就在火势稍大时, 值班门卫赶来将火扑灭。按照第一种观点分析甲则不能构成放火罪的不纯正不作为犯, 这显然是不合适的。第二种观点, 即我国学术界通说也存在些许问题, 原因就在于“通常”是一个不容易准确界定的概念, 因为犯罪的方法方式并不总是不变的, 以“通常”加以界定有损刑法严谨规范的形象。相比之下, 第三种观点把“以不作为的方式实现了法规中以作为的形式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称为不纯正不作为犯”的做法更具合理性。

2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等置问题

纳格勒认为保证人是指在发生某种犯罪结果的危险状态中, 负有应该防止其发生的特别义务的人。按照保证人说, 作为犯的犯罪构成要件是禁止导致发生构成要件结果的作为, 这一犯罪构成要件还可以另外解释为是禁止保证义务人不防止结果发生的不作为。即以保证义务为媒介把不作为与作为在构成要件上进行等置, 对不纯正不作为犯按照作为犯处罚。

纳格勒 (Nageler) 的“保证人说”提出以后, 赫尔穆特﹒迈耶以及阿明﹒考夫曼等即提出了按照保证人说处罚不真正不作为犯的做法违反罪刑法定主义原则的观点, 原因就在于保证义务 (作为义务) 并没有规定在犯罪构成要件中, 据此而对不真正不作为犯的处罚是利用类推解释而违反罪刑法定主义原则。

2.1等置问题的提出

笔者认为, 不纯正不作为犯天生地具有存在结构和价值结构的二象性。一方面, 不纯正不作为犯系不作为实现的犯罪, 其本质是不作为。从存在论的角度看, 一个是不作为, 一个是作为, 二者具有截然不同的结构基础;而另一方面, 不纯正不作为犯事实上引发了本该由作为才能实现的犯罪, 与作为犯一样, 都侵害了相同的法益, 也就是说不纯正不作为犯与作为犯具备了在同一犯罪构成要件下评判的价值结构。但是, 不同的存在结构使得对不纯正不作为犯的处罚始终无法排除违反罪刑法定主义原则的嫌疑。因此, 这就需要寻找一个媒介来填补二者在存在结构上的空隙, 使不作为与作为可以进行等价, 从而避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的嫌疑, 这就是等置问题。

2.2等置问题的核心——构成要件的等价值性

所谓等价值性, 是指“违反作为义务所生侵害在法定构成犯罪事实上与以作为手段引起者有同等价值”, 刑法理论关于不纯正不作为犯与作为犯的等价值性判断问题, 存在如下分歧: (1) 主张在作为义务中判断等价值性。即认为作为义务有程度之区别, 仅仅是单纯违反作为义务还不能成立不纯正不作为犯, 需要达到一定程度。那么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可以呢?这就是等价值性判断的问题了; (2) 主张等价值性独立于作为义务。即认为要成立不纯正不作为犯只违反作为义务还不够, 还需要以等价值性为独立要件, 将不作为实行犯罪与作为实行犯罪进行等价。联邦德国1960年和1962年的刑法草案中首先引入了等价值性独立于作为义务的观点。

在这两种观点的取舍上, 笔者赞同陈兴良教授的观点, 即认为“从作为义务及其程度难以对等价值性做出科学的判断, 应当从作为义务以外寻找不纯正不作为犯与作为犯等价值性的判断标准”

2.3构成要件的等价值性的判断标准

处罚不纯正的不作为犯是强制他人为一定的行为, 从某种程度上说是限制行为自由的做法, 因此必须尽量慎重, 以体现刑法以处罚行为为原则, 以处罚不作为为例外。构成要件等价值性的判断应当综合不作为犯罪的全部事实, 加以综合评价。具体来讲, 应该根据以下三个标准判断: (1) 排除构成要件的特别行为要素, 就是把犯罪构成要件中不可能由不作为来实现的犯罪抽取出来, 比如强奸罪, 抢劫罪等; (2) 不作为的全部事实, 这是决定不作为实施的犯罪与作为实施的犯罪在同一构成要件下是否能进行等价的前提; (3) 不作为人的原因设定, 即在不作为人不作为之前, 是否已经设定了向侵害法益方向发展的因果关系。如果是, 则成立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否则不然。

不纯正不作为犯的成立要件。

任何形式的犯罪的成立最终都将归结到成立要件的认定上, 不纯正不作为犯也不外乎此。如何认定不纯正不作为犯的成立, 大陆法系的刑法理论界观点不尽一致, 归结起来主要有两要件说、三要件说、四要件说以及六要件说。笔者认为, 其争论的核心问题无非是: (1) 作为的可能性是否为不纯正不作为犯成立要件; (2) 等价性是否为不纯正不作为犯的成立要件。以下, 笔者将就此二问题进行论述。

首先, 关于作为的可能性是否应当列入不纯正不作为犯的构成要件。笔者看来, 认为作为可能性已经包含于作为义务中的见解是错误的。原因就在于, 作为的可能性是以人的能力为标准来认定的。人并非总有能力, 如重病在床的子女就不具有赡养老人的能力。需要说明的是, 关于等价值性要件实际上在以上不同观点的见解中都已经直接或者间接地加以了反映。笔者在此论述是因为我国刑法理论界对等价性的研究并不深入, 有些教科书或者学术著作甚至根本不予提及。笔者认为, 既然不纯正不作为犯可以现实地引起作为犯的全部构成要件, 说明其危害性质和程度与作为犯相比至少说是有相当性的。引入等价值性判断, 有助于在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下保证定罪的准确性。其次, 等价值性的理论研究在实践中有助于构建更加合理的刑法体系, 法律的目的在于保护法益, 但却必须以公正、合理、科学的刑法体系为前提。因此, 笔者认为我国刑法理论应当将等价值性作为不纯正不作为犯的成立要件之一。

综上, 笔者同意四要件说, 即成立不纯正不作为犯当具备: (1) 行为人依法具有特定的行为义务; (2) 行为人具有作为的可能性; (3) 行为人不履行; (4) 不作为具有与作为的等价值性。

参考文献

[1]吴律克.论不纯正不作为犯[J].魅力中国, 2010, (1) .

[2][日]日高义博, 王树平译.不作为犯的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2.

[3]高铭暄主编.中国刑法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

[4]黎宏.日本刑法精义[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4.

篇4:不作为不担当查摆问题

经管站

于海杰:工作热情不高,安于现状,与于应付,重业务轻管理。时春:工作主动性不强,在岗却不在状态。赵敏:学习积极性不高,开拓进取意识不强。李海波:思想上安于现状,学习积极性不高。聂军:思想上不求进取。

篇5:不作为不担当问题原因及梳理

在自查自纠阶段,学校按照开展“不作为、不担当”问题专项整治的八项主要内容,结合本校师德师风工作实际,确定了学校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作风问题为专项整治的重点,通过自己找、群众提、互相帮等方式,认真查摆“不作为、不担当”问题。9月18日下午学校召开领导班子会议,认真查摆并梳理存在的问题,现归纳如下:

1、在守纪律、遵守制度方面:班子成员中存在组织意识不强,思想认识模糊,遵守工作制度率先垂范不够,要求别人的多,要求自己的不够。如:有时候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随意发表不正当言论,有悖教育法规,有悖师德规范。再如,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有时存在上班迟到、串岗等现象。

2、在转作风、讲原则方面:存在思想意识不强、讲话政策水平不高的问题;有时候精神状态不佳,工作安于现状,缺乏主动作为精神的问题;“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错误态度依然存在,有时候乱发牢骚,对工作缺乏执着追求的思想境界和工作激情。

3、在讲担当、履职尽责方面:存在责任感意识不强、工作时紧时松、对违规言行制止旗帜不鲜明、怕得罪人问题。有“老好人”思想,工作热情不足,缺乏主动创新精神;在履职尽责方面,还存在工作检查不到位、不能及时有效制止学生违纪现象,导致学生矛盾纠纷,给问题调处带来被动。在特色创建方面,没能妥善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坚守和拔高工作都做得不够。

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打铁还需自身硬”。问题的存在与党员干部作风不严不实有关,严以修身不够,没能做到时时处处自重自警自省。

2、规矩意识不强、纪律观念淡薄。要按照政策法规办事,按照制度程序办事。

3、党性修养不够,党员干部要牢记党的宗旨,按照党性原则办事,不越“雷池”,不乱“章法”。

4、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作为党员干部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5、政治纪律意识不强,党中央提倡的要坚决响应,党中央禁止的要坚决杜绝,党中央决策的要坚决执行,对党忠诚,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干事,清清白白为官。

6、工作本领还亟待提高。干部就是服务,事业靠本领成就。作为学校班子成员有本领,又办事公道,让人服气,从而增强工作影响力。

凌源市XXX中学

2015年11月21日

“不作为、不担当”问题及原因梳理

凌源市刀尔登中学

篇6:不担当不作为问题通报

【个人关于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1】

按照此次“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作风整顿专项行动安排,我认真学习了相关文件,观看了警示教育片,深刻查摆和剖析了我这一年多来在思想观念、工作决策、体制机制、服务发展以及营造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现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自身学习抓的不紧。一是学习理论不够深入。由于平时工作任务重,大空没有,小空净不下心来,没有下决心挤时间学习,平时多满足于读读报纸、看看文件,学习理论缺乏深度。二是学习知识不够全面。在学习中有时存在实用主义的思想,用着就学,急用急学,先用先学,学习面还需拓宽。三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紧密。虽然在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政治理论上也投入了一定精力,但在运用理论指导实际工作上还有一定差距,创新性地推进工作的措施和方法还不十分多。

(二)调查研究不够深入。调查研究工作开展得不够深入,不够细致,不够广泛,在办公室听汇报多,会议多,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时间少,对广大服务对象的所思、所想、所求了解的不够全面,在问计于民、切实帮助基层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方面投入精力较少。赴基层调研的时间和效果还远远不够,调研的方式还有待改善。由于调查研究的基本功还不够扎实,致使一些工作落实的还不够到位,不够理想。

(三)贯彻民主集中制有待进一步加强个人关于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个人关于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在对一些问题决策时,有时在比较急迫的情况下征求意见不够细致,不够全面,还存在没有充分让大家发表意见而急于拍板的现象。

(四)加强制度建设、切实规范管理付诸行动晚。就任局长之初,也确实在完善会议、学习、考勤、日常事务管理等方面加强了制度建设,促进了局系统的规范化管理。但没有制定切实有效的监督机制,致使一些干部的服务不到位、服务效率不高、服务态度不好。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以上问题的存在,虽然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但主要是主观原因造成的。问题虽出现在表面上,但却产生在思想中。从更深层次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分析自己在思想观念、工作决策、体制机制、服务发展以及营造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从自己是党的先锋队一员,肩负着重要历史责任的高度去认识学习的极端重要性,没有从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现实需要去认识学习的紧迫性。因而不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对待学习,并在学习中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造好主观世界,进而运用科学的理论去很好地思考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

(二)宗旨意识不够强。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体现在行动上,体现在工作上,体现在对事业的责任感上。自己有时忽略了自己是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需要在“全心全意”上去履行自己的职责义务,造成深入基层少,深入了解困难群众的疾苦少,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没能及时的给予解决。

(三)对制度建设的作用认识不深刻。原来总认为大家都是机关干部,觉悟都比较高,对一些干部出现的问题多提醒,多敲警钟,就能解决问题,造成一些规章制度没有出台,一些运作程序不太规范,致使一些干部放松了要求,在工作中服务不到位、服务效率不高、服务态度不好。

(四)自我要求不太严。作为局主要领导,应该高标准、严要求,时时处处走在前,干在前,为大家做表率,做榜样。多年来,自己虽然也努力做了,但做的还不够,有些问题如职责履行不到位问题,决策前征求意见不深入、不全面问题等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我要求不严造成的,如果自己一直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这些问题都能够缓解,能够克服,能够避免。因此,必须始终以领导干部的标准管好自己、规范自己、约束自己、提高自己。

【个人关于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2】

我严格按照这次“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作风整顿专项行动的要求,认真学习,深刻反思,对照要求深入剖析自己存在的问题,积极整改,努力提高,现将结果汇报于下:

一、存在的问题及表现

1、学习的要求和动力不够

对学习的要求不够高,学习的内容较浅,学习的范围较窄,系统性、专业性、深入性不强,从而使得学习的效果不明显个人关于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事迹材料。动力不足,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主要表现在:一是学习的自觉性不强。没改变那种“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良好学习习惯。自己较注重单位安排的各种思想政治及业务学习,而对其他学习的主动性不够;二是学习的钻劲不够。学习过程中,我认真做了笔记,但往往浅尝辄止,没有作深入消化,领会内涵,应用实践;三是学习重点不清。自己没有认真把握学习重点,但求面面俱到,忽视了与教学直接相关的重点学习。

2、责任意识不够强

由于大局意识不够,往往只管自己职责以内的事,其它的事就少有过问。有时,自己明明看到班上存在问题,认为自己不是班主任,不该自己管也就放之任之;有时自己认为无足轻重、无碍大局、可干可不干的事,也就无动于衷;有时本该今天干完的事,也随便拖到明天干。

3、教学工作创新不够

因为思想解放程度不够,教学工作中仍有些默守陈规,拘泥于传统教学思维和模式,不能放开思维,开拓创新。在处理问题时老喜欢“看别人的”或是用一贯的老套路、老办法。对于各种教学规章制度不加辩证分析地贯彻执行。

4、对工作的热情度不够

教学工作是一项既单调而又枯燥乏味的重复性工作,刚接触时,还觉得新鲜。但日复一日地重复,思想上也就有所动摇,工作热情有所减退,对工作的积极性也大不如初,滋生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工作态度。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作风整顿个人剖析材料

1、平时疏于学习

在知识结构日新月异的今天,不学习,就要落伍。以往我总认为,只要能把自己的本质工作干好就行,其他学习都无关紧要,殊不知,学习与工作是相辅相成的个人关于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个人关于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只有深入地、系统地、全面地学习,才能更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在我自己的教学工作岗位上,我认为只要能把美术课上好就行了,而放松了对其他课的知识学习,加之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对于学习制度坚持不够,老爱犯“三分钟”热情的毛病,这一不良习惯致使学习收效不大。

2、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弱化

我们的一切出发点应着眼于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由于自己性情较急,学生稍有不听话就缺乏耐心,缺少笑脸和热情,总认为他们不是自己的孩子,他们想要怎么样就随他们,对他们也不严格管教,放任自流,与同学们的交流不够,没有与经常与他们打成一片结下浓厚的情谊。

3、思维局限,认识落后

思维局限,认识落后,进取意识不够强,认为工作上过得去就行,不求冒尖,但求稳而不乱,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按部就班,认为只要规规矩矩地按教学条款和规章制度的要求办事,工作上不出错,不给学校添乱子,也就问心无愧。没给自己树立起跨越的高标杆,让自己朝着目标坚定地走下去,反而缺乏向更高目标追求和奋斗的激情与勇气。

三、努力方向及改进措施

1、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认真学习书本知识,做到全面学习和重点学习相结合,不断给自己“加油”和“充电”,经常和同事们相互交流、相互竞赛,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认真学习各种规章制度,树立爱岗敬业和安全教学的责任意识;积极参加学校的思想政治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

2、严于律已,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我们工作的最终目标要体现在为学生服务上。所以在教学工作中,自己始终要围绕为学生服务这先决条件,严于律已,一丝不苟地干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多抽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增强为学生服务的责任意识。

3、开拓创新,树立大局意识

在教学工作中,要开拓创新,敢于突破常规思维,想别人之所没想、所不想,树立敢闯、敢冒的精神,只要所思、所识、所想、所为符合教学工作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就大胆地干。自己要勇于剖析自己。经常对照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积极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虚心向其他同志请教,请别人帮助查找问题,对于别人的批评和指正,自己决不敷衍,坚决摒弃面子思想。努力树立大局意识和集体意识,一切以学校大局为重,服从学校和领导的安排,认真做好教学工作。克服患得患失的思想顾虑,把自己塑造成一位具有时代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

【个人关于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3】

根据中央、省、市委和市卫生计生委关于作风建设的部署要求,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我院开展了“不担当不作为”专项整治活动,针对当前全院存在的“不担当不作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双联双创”等活动,对照专项整治的主要内容,本科室认真查找了存在的“不担当不作为”问题。通过自查自纠,在日常工作中,本科也存在一些“不担当不作为”问题,现作一总结报告。

一、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遵守规矩,工作不够大胆,敢于担当的能力和素质有待提高。

一名医护工作者,如果没有科学决策的能力,没有抓落实的能力,如何能从容应对各种任务和挑战,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如何善于把握大局大势,驾驭复杂局面,解决突出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我扪心自问觉得敢于担当的能力和素质有待提还有待于提高。作为临床一线科室,其责任不仅关乎医院的发展,更关乎的是病人的生命安全。有时候缺少对现实情况的了解,缺乏对复杂局面的判断,看不清趋势,做不出决断。有时面对医院重点工作任务,怕有风险,不敢创新突破,不敢大胆去试、大胆去闯,缺乏攻坚克难的志气、敢闯敢试的锐气、大胆负责的勇气,没有先例的事不敢干,不敢越“雷池”半步,缺少大刀阔斧、奋力开拓的精神头。

2、有时存在精神懈怠、不思进取,不想担当作为的思想。

在工作中,有时有等靠思想。对上级和医院重大决策部署缺乏深入研究思考,思想懒惰,看不到新常态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有时对一些医院已经明确要求推进的重点工作,等文件、等指示;有了文件、指示,还要等上级调度,等兄弟科室先行、出经验,缺乏先创先干和主动担当的意识。有时看到别人享受玩乐,而自己却在拼命苦干,心理不平衡,出现精神懈怠和享受思想。怕决策失误,不敢大胆拍板。对一些正常办理的事项,怕出问题、不敢办,凡事层层请示汇报,让领导签字,一直要到主要负责同志那里才能定。

3、有时存在办法不多,不会担当作为的情况。

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知识储备不足。对新常态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主动研究不够,措施办法不多,凡事等着上级出政策、领导出主意。有时把工作推进慢、任务不落实,归咎于领导不重视、职工不积极等外部因素,不能从自身找原因;对科室管理工作相关的新知识、新业务学习缺乏积极性,指导工作时出现了“本领恐慌”、“能力危机”。

二、整改措施

1、努力提高敢于担当的能力和素质。在日后的工作中,凡事要从大局观考虑问题,理清现实,科学决策,勇于决断,敢于担当。树立攻坚克难、敢闯敢试、不怕风险、大胆负责的勇气。

2、工作中勤思考、多学习,杜绝等、靠、要和懒散思想;干工作不推诿、扯皮,不避重就轻,要积极主动,先创先干,主动担当;要有干事创业,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把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做。

3、工作中,要有责任心,亲力亲为,勇于担责,不消极懈怠,不得过且过。

篇7: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等置性问题研究

(一) 直接故意说

该学说认为:行为人必须具有利用已经发生的事态, 至少是故意放置的心态, 对于结果的发生仅有容忍是不够的。[1]为了让不作为同作为在违法上等价, 主观要件必须是积极故意 (即直接故意) , 未必的故意 (间接故意) 是不充分的。因为不纯正不作为犯只是对业已存在的因果流程加以利用而已, 具有消极性的存在, 而未必的故意, 也具有消极性的存在, 两种消极性相加, 无法与积极作为同视。

(二) 事实等价说

该学说认为:为了把不作为认定为符合构成要件的实行行为, 它必须是在法律上与符合该构成要件的作为具有相同价值的东西, “在结果犯中, 只有不作为若履行作为义务, 就具有防止结果发生的高度盖然性时, 该不作为才具有实行行为性”[2]

(三) 保证人说

该学说认为:“把必须防止发生构成要件结果的法定义务叫做保证义务, 负有保证有义务的人叫做保证人, 只有保证人的不作为才认为是不纯正不作为犯的对象。”[3]保证义务包含三层含义:保证义务是法律上的作为义务;有履行作为义务的可能性;具有防果可能性。

(四) 构成要件等价说

该学说认为探讨等价性问题的基础是认识到作为与不作为存在结构差异, 因果结构也不同, 解决办法是填补两者存在结构上的空隙, 使不纯正不作为犯与相应作为犯在价值方面相等。为了使不纯正

不作为犯在构成要件方面价值相等, 不作为人在实施该不作为以前, 必须存在自己设定向侵害法益方向发展的因果关系的情形。[4]

(五) 犯罪构成整体等价说

该学说认为, 犯罪构成是由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构成的有机整体, 以不作为方式实施法定由作为方式构成的犯罪, 应当是在整体属性上与作为犯罪相当。而不能仅仅理解为不纯正不作为行为在客观上造成或可能造成作为犯之法定的犯罪结果。[5]

本文认为犯罪构成整体等价说全面整合了前四种学说, 直接故意说属于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 事实等价与构成要件等价说是犯罪客观方面, 保证人说体现的是作为义务的来源。

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不纯正不作为犯的因果关系要求应较作为犯罪更为严格, 应以不作为对因果流程的排他支配为标准。[6]试举两例加以说明。例一:张三看到李四用铁棒猛击其幼子张五的头部, 而不将其送往医院, 把门反锁后径自离开, 最终张五失血过多而亡。[7]本文认为这种情况下, 张三的不作为行为并不构成不纯正的不作为故意杀人罪, 而应认定为遗弃罪。原因在于, 该例张五的死亡结果是刑法因果关系理论中的多因一果, 在多因一果中只有介入因素隔断了前一危害行为, 排他地支配了危害后果的情况下才认定介入因素与危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张五的死亡结果是由于李四的危害行为引起的, 李四的行为对张五死亡结果具有的排他支配, 而不是张三的不作为。

二、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的理论根基

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等置问题, 解决的是其可罚性的问题, 也就是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理论根基。

但目前学界对其有质疑的观点, 认为不作为参与行为的犯罪论根基已改变。认为传统的等置性理论“只解决了眼看自己的孩子从楼上跌下, 昏迷不醒时不将其送医院救治的行为, 与故意杀人等置, 却没有解决张三看到李四用铁棒猛击其幼子张五的头部, 而不将其送往医院, 把门反锁后径自离开的行为该如何处置。”[8]无论是将等置性置于独立的构成要件要素地位, 还是作为义务的内容, 学者们所选取的等置性的供体似乎都是作为形式的正犯行为, 而非狭义的共犯行为。所以, 对前述“张三不作为参与案”似乎只能得出两种处理结论:要么认为张三的不作为与故意杀人具有等置性, 因而是故意杀人罪的正犯;要么认为不具有等置性, 因而无罪。

主张在单独犯的场合, 等置性理论可行, 但在不作为的参与中, 等置性理论体系无法周延。其理由是:人们首先根据现象类型, 将全部的犯罪行为划分为作为和不作为, 以现象类型的标准划分犯罪, 在对行为进行刑法评价时, 步骤就变得极为繁复。

提出了组织行为和体制行为的概念, 把犯罪划分为基于组织管辖的支配犯和基于体制管辖的义务犯两个类型。首先在消极的层面, 期望所有个体都能审慎地约束自己的组织行为, 避免妨害他人, 这种消极的期望的落空即是基于组织管辖的犯罪, 即支配犯;而进入他人共占的领域之后, 在积极的层面, 人们开始对那个被体制赋予了建构责任的人怀有期待, 期望这个人可以为自己带来体制的福利, 这种期望的落空即是基于体制管辖的犯罪, 即义务犯。具体而言, 把支配犯和义务犯分为四种情况:属于支配的不作为的参与、属于义务犯的不作为参与、属于支配犯的作为参与、属于义务犯的作为参与。

本文认为, 不纯正不作为犯等置性问题的理论根基并未动摇。组织行为和体制行为理论尚不成熟。

(一) 不纯正不作为犯等置性问题的理论根基并未动摇

该学者认为“对前述‘张三不作为参与案’似乎只能得出两种处理结论:要么认为张三的不作为与故意杀人具有等置性, 因而是故意杀人罪的正犯;要么认为不具有等置性, 因而无罪。”这种观点有待商榷。“张三不作为参与案”, 首先张三与李四之间没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不属于共犯, 其不作为是单独的不作为;其次, 张三的不作为与故意杀人不具有等置性, 前文因果关系中已论述, 此不赘述;第三, 张三的不作为与故意杀人不具有等置性, 并不必然得出张三无罪的结论, 张三的行为与遗弃罪具有客观要件符合性。据此, 该学者在后文论述的等置性理论在不作为参与中不周延的观点也是不可信的。

(二) 组织行为和体制行为理论尚不成熟

1. 概念、分类有失科学准确。

组织行为和体制行为、基于组织管辖的支配犯和基于体制管辖的义务犯的分类及概念表述晦涩难懂, 详见上文。关于此问题, 陈兴良教授的论述是简单易懂的:“在法律上, 义务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要求人们实施一定积极行为的义务, 例如纳税的义务。这种情况下, 违背义务就表现为‘应为而不为’, 构成不作为犯罪。另一种是要求人们不实施某种行为的义务, 即抑制人们实施某种行为的义务, 这是消极义务。消极义务的实质是要求人们不实施一定的行为, 因而是不作为的义务, 即不应为义务。在这种情况下, 违背义务就表现为‘不应为而为’构成作为犯罪。”[9]

又因为刑法是所有部门法的保障法, 刑法所制裁的犯罪行为首先都是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当然是违反义务的行为, 应该都是义务犯。违反义务的行为方式可以是积极的作为, 也可以是消极的不作为, 这种分类方式是没有问题的。反而, 将犯罪行为分为支配犯与义务犯的方式是不科学不正确的, 所谓的支配犯其本质也违反了行为人本应遵守的法律义务, 也是义务犯。进而, 基于此分类再做细分更不正确, 且自相矛盾。

2. 所举例证不恰当、不排除得到其他结论可能性。

在“属于支配犯的不作为的参与”项下举例:X看到Y将自家的狼狗牵走, 以攻击Z, 但并未阻止, 最终Z被狗咬死。该案例首要问题是, 与Z的死亡结果有因果关系的危害行为到底是谁的行为这个问题。其次是X对Y攻击Z的行为是否事先知情, 是否有意思联络, 能否构成共犯。所以, 该例中X的不作为能否构成犯罪是不确定的, 以此来论证所提出的观点是不充分的。其他三种分类于此相同, 不做逐一分析。

综上, 不纯正不作为犯等置性问题的理论根基并未动摇。组织行为和体制行为理论尚不成熟。

摘要:不作为犯罪的等置, 是不纯正不作为犯与作为犯在当罚性或可罚性上是否等同的问题。关于等置性问题的学说主要有:直接故意说、事实等价说、保证人说、构成要件等价说、犯罪构成整体等价说, 本文赞同犯罪构成整体等价说。但有学者对其产生了质疑, 提出了组织行为和体制行为的概念, 把犯罪划分为基于组织管辖的支配犯和基于体制管辖的义务犯两个类型。本文就此问题进行回应, 认为等置性理论仍是认定不作为构成犯罪的理论根基。

关键词:不纯正不作为,等置性,组织行为,体制行为

参考文献

[1]黎宏.不作为犯罪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

[2] (日) 大塚仁 (著) , 冯军 (译) .犯罪概说 (总论)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3][4] (日) 日高义博 (著) , 王树平 (译) .不作为犯罪的理论[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2.

[5]曲新久.论间接故意之不纯正不作为犯[J].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律评论》第3卷,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

[6]孙立红.论共同犯罪中的不作为参与[J].法学家, 2013 (01) .

[7][8]耿佳宁.不作为参与行为的评价与犯罪论根基的改变[J].当代法学, 2015 (02) .

上一篇:附子理中研究进展下一篇:模切车间关于起凸工艺系数提升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