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花卉产业的现状和苗木花卉产业的新方向及发展前景

2024-05-01

木花卉产业的现状和苗木花卉产业的新方向及发展前景(精选8篇)

篇1:木花卉产业的现状和苗木花卉产业的新方向及发展前景

木花卉产业的现状和苗木花卉产业的新方向及发展前景 苗木新闻导读:苗木花卉产业的现状和苗木花卉产业的新方向及发展前景---关键词:需求 生态 特色 创新 品质 投资 夺势量缩价跌 标准化 附加值 结构调整。我国花卉苗木新兴市场的新趋势、我国花卉苗木新兴市场开拓的重点、我国花卉苗木产业的升级方向、我国花卉苗木行业新技术的发展方向 西北苗木网2011-12-19日信息:

苗木花卉产业的现状和苗木花卉产业的新方向及发展前景---关键词:需求 生态 特色 创新 品质 投资 夺势量缩价跌 标准化 附加值 结构调整

抓住转型机遇明确发展方向

国民经济的运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经过一段过度扩张,现在增长正在慢慢回落。毋庸置疑,每一次经济形势的变化都会对各行各业产生大大小小的影响,就苗木业而言,经济软着陆环境下的“花木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是单纯的口号。

论坛开始,上海市林业局副局长蔡友铭在致辞中说道,2010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让全国人民难忘,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两个方面:一是人们对文化消费的热衷。我们看到,多少人愿意为亲眼观看一个馆而排上几个小时的队。其实他们热衷的本质内容就是这些馆所展示的文化。第二是口碑好的、热门的展馆必是低碳的、生态的。从上海世博可以看出如今人们对文化内涵及生态消费的需求热度,这是花木行业新的发展机遇。

蔡局长指出,社会对生活层次和环境的日益重视,呼唤着花木产业转型升级,摆在花木行业面前有三大机遇:

1、城镇化进程对花卉苗木的巨大需求。现在国家开始大力重视2、3线城市建设,花木的未来市场在2、3线城市大有所为;

2、环境建设的生态化追求对花木产业提出了要求。屋顶绿化和湿地保护成为热点,花木产业应该在发展屋顶绿化植物和湿地植物方面有所作为;

3、生活园艺化对花木的需求。目前我国花卉园艺数量很多,但高端产品稀少,而国际化的市场大趋势对花卉园艺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花卉园艺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的提升空间很大,从业者需要紧跟潮流,把握时机。

那么花木产业在未来应如何发展?蔡局长总结了三个要点:首先,有特色才有竞争力;其二,完善产业链是健康发展的关键;第三,标准化生产至关重要。蔡局长说,目前苗木生产最大的问题就是结构调整转移,这与现在整个社会环境浮躁有一定关系,但我相信我们坚持在标准化上下功夫,花木产业的发展一定会更加辉煌。

蔡局长表示,作为政府我们能做的主要有三件事情:

1、指导苗农花农从事生产;

2、引导花木企业在生产结构和经营模式等方面进行调整,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及推广;

3、帮助农销。政府应该维护市场秩序,指导农户把辛苦种植的花木卖好。

需求带动市场发展新趋势

花木产业的转型升级必将给花卉苗木市场带来巨大的影响,使其在新的形势下形成新的发展趋势。就此问题,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勇平发表了题为“我国花卉苗木市场新趋势与新特点”的精彩演讲。

郑总对我国花卉苗木市场面临的新形势做出了以下分析:

1、城市化进程中的刚性需求明显存在;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北京申奥成功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助推器”的作用下,我国的园林行业显现出蓬勃的发展生机。市场对花卉苗木的需求量与日俱增。2011年上半年,浙江花木产业延续了自2009年以来的火爆行情,从产量、销量到价格以及销售额,带给人们的都是一组组骄人的数字。

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市场对花木的旺盛需求将是长期的。一方面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开发带来的建设热潮,将为园林花木产业带来新一轮的需求高峰;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各地都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重要位置,而处于生态建设首要地位的绿化更是处于突出地位,森林城市、森林村庄、生态绿化带等成为建设风潮。

2、国际化设计中的生态考量显著增加;

世界工业化的高度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剧给人类带来了生存环境的危机,这一严峻的现实,要求园林绿化因势利导地利用对城市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有利因素和改造不利的因素,从整治国土,促进生态平衡的高度全面绿化人类的生存环境,园林绿化事业已经走向生态园林的新阶段。

园林绿化对生态化的追求对花卉苗木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对花木品种多样化的要求,对花木功能层次化搭配的要求等等。

3、现代化施工中的一次成型变为前提;

现在城市建设进程的速度之快,国家法律对政府领导的规定任期之短,迫使园林绿化一次性成型成为前提要求。因此对绿化所用的苗木质量、美观度、健康情况的要求将越来越高。

4、集团化采购中的产品质量日趋重要;

企业规模化、集团化的出现,带动了集体大量采购的形式风潮,因此对花木产品的质量要求更加严格。苗木生产的标准化问题将是行业必须专注解决的大问题。

5、资本化运作中的资源整合成为要素。

苗木产业是一种长线投资,前期投入很高,像一些精品大规格的苗木回报将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这对苗圃的抗风险能力、资金周转能力提出极大地要求,因此苗木生产者由地主转变为资本家,实行资本运作是行业发展的必然。

根据市场面临的新形势,郑总对我国花卉苗木未来发展的新趋势作出了全方位预测 :

一、我国花卉苗木新兴市场的新趋势 :

1、城市公园新型模式的创新(生态公园、花卉公园);

2、城乡道路绿化新形式的推广(岛式、植群式设计);

3、生活小区现代园林的普及(彩色、艺术、节能);

4、三线四线市场的绿化提升(现代化的提升);

5、新农村绿化模式的建立(乡、村二级绿化模型的建立);

6、花卉苗木产品的出口外销(乡土树种、基质产品);

7、特殊立地绿化能力的建立(盐碱地、荒山、屋顶和立体绿化)。

二、我国花卉苗木新兴市场开拓的重点:

1、花卉苗木新品种的开发和推广;

2、花卉苗木新产品的定位和生产;

3、现代园林绿化思想的宣传普及;

4、花卉苗木行业竞争机制的建立;

5、花卉苗木新产品的示范和展示;

6、花卉苗木行业供求新关系建立。

三、我国花卉苗木产业的升级方向:

1、以国际视野开发有生命力苗木产品的开放度升级(国际名品国产化/传统名品国际化/野生品种产业化/传统产业现代化);

2、、以创新绿化方式实现城市生态景观的理念升级(城市绿化工程中的民族性/文化性、节能性/集约性、持续性/生态性);

3、绿化苗木生产技术和产品形态的进步度升级(从树种到品种/克隆与快繁/地栽到容器/自然株形到人工造型);

4、绿化行业产业链清晰分工的成熟度升级:a、生产从区域专业化到企业专业化的升级(苗乡结构调整); b、销售从自产自销到产销分离的升级(苗木经纪人的形成);c、交易从粗放松散到集约网络的升级(连锁大卖场的崛起);d、商品从现货中介到定向订单的升级(规格造型苗的流行)。

四、我国花卉苗木行业新技术的发展方向:

A.品种化技术(新品种选育,商品化定位);

B.容器化技术(穴盘苗,袋装苗,容器苗);

C.基质化技术(无土化,轻质化,无害化);

D.标准化技术(高质量,一致性,节奏感);

E.机械化技术(设施化,流程化,工具化);

F.生态化技术(节能化,顶级化,多样性)。

篇2:木花卉产业的现状和苗木花卉产业的新方向及发展前景

在科技浪潮的推动下 ,世界花卉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这为中国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契机。文章对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 ,中国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优越的条件 ,如花卉种质资源丰富、环境优越、科技力量雄厚、劳动力廉价等。同时也存在着制度不完善、成果转化慢、发展不平衡、生产盲目性大等制约因素。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通过政策的保障性、法律的调控性来保证花卉、人才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以及花卉商品相关技术、信息的完善性 ,真正依靠科技进步来发展花卉产业 ,为实现中国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摘 要] 针对我国花卉产业现状、优势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将这些内容表述出来,并且根据自己的观点提出有利于我国花卉业发展所应采取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花卉 产业现状 发展对策

花卉业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黄金产业”。当前花卉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如何抓住机遇,加快花卉业的发展,已成为国内花卉业面临的新课题。因此,深入调研国内外花卉业的现状,找出存在问题,寻求有效的应对措施,将有助于推动国内花卉业的发展。

一、国内花卉产业的现状

1.花卉生产现状。我国花卉生产现状总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生产面积逐步增大,在2000年已达14.8万公顷占同年世界花卉生产总面积的30%。二是生产区域布局日趋合理,已初步形成了以云南、广东为主的鲜切花生产中心,两省的鲜切花供应量占全国鲜切花供应量的一半以上;以广东、江苏、四川、上海为主的盆花生产中心;以上海、江苏、浙江、四川、云南为主的花卉种苗生产中心。三是花卉生产的技术与设施由传统型向采用新技术、新设施转变。

2.花卉贸易及消费现状。近年来,我国花卉出口贸易稳步提高。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的全国花卉出口贸易额为2830.1万美元、2001年为8003.8万美元、2002年为8283.17万美元、2003年上升到了9756.8万美元,分别比前三年增长244.75%、21.91%、17.79%。在我国花卉出口较稳定增长的同时,花卉进口量也迅速增加,并且进口增长幅度大于出口增长幅度。在消费方面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均花卉消费水平很低,中国花卉消费金额每年仅有0.7欧元,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人均花卉消费水平很低;中国花卉消费主要集中于大中城市,农村花卉消费几乎为空白,中小城市的消费也比较少。

3.花卉科研现状。近年来,我国政府重视花卉科研,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有关的资助主要渠道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各省市自然基金,与技术开发特别是与高新技术开发有关的资助渠道主要有中央和部委、各省市、各地方的农林局和园林局。1996年~2000年直接用于花卉的科研经费近80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省级以上的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重点花卉企业65个机在1998年~2001年有关花卉的科研成果和在研项目共328项。研究内容包括:(1)花卉种质资源及其利用;(2)花卉新品种引进、改良、繁育,包括引进、种子工程、种球繁育;(3)花卉生物技术;(4)花卉栽培与生产技术;(5)花卉采后技术。

二、我国花卉产业面临的问题

虽然我国花卉业成就喜人,但花卉产业仍存在许多问题,其中主要有:(1)研发投入少。目前我国对农业科研的资金投入较少,而且技术力量分散。

(2)新品种开发和保护工作力度不够。据估计,中国花卉市场上草花种子的80%是从国外进口的。中国的花卉新品种选育与花卉产业发展极不相配,严重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花卉新特优品种,这已成为制约中国花卉产业发展,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突出问题。据报道,情人节最受欢迎的月季切花“泰坦尼克”,中国每种植一棵,都要向荷兰莫尔海姆公司交纳8.5元的新品种保护费,如果不交纳品种保护费就不可能走出国门。(3)花卉产品结构严重失衡。我国花卉销售八成以上是观叶植物、绿化苗木和草皮,鲜切花和盆花所占比例有限。

(4)流通方式落后。花卉的流通和交易时间快慢决定价值的高低,荷兰等先进国家的花卉批发市场一般以拍卖交易的方式,而我国仍以对手交易为主,交易规模小、管理效益低。(5)国际市场开拓不力。我国花卉出口一方面缺乏有效的组织和质量监控,没有形成品牌、品种和技术优势,另一方面也缺乏相应的扶持政策,出口管理环境不佳。

(6)宏观管理不足,花卉产业的发展盲目性较大。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完善的法律作保障,花卉产业化需要科学的管理办法,然而中国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政策法规来保证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事花卉产业的人员大多是缺乏专业培训的花农小农经济思想极为严重,唯利是图,从而导致花卉市场混乱,无序竞争严重。

三、花卉产业发展的思考和策略

针对国内外花卉业发展现状、科研情况及我国花卉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进一步加大对花卉产业的科技投入,加速品种创新。虽然中国的花卉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但产值却不足世界花卉贸易总额的1%,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没有更多的、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花色品种,很多花卉企业现在仅仅发挥着引进、栽培、繁殖的功能,没有自己的品种,企业可以与科研院所合作,运用基因工程等先进技术手段,加快新品种的培育进程。可以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科研优势,又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在生产、销售、推广上的优势。

2.优化产业结构,发挥资源优势,充分开发和利用我国特有的花卉种质资源,形成有特色的产品。加快培育优新品种,建立良种繁育场,花卉品质改良中心,加快国内花卉野生资源的开发、驯化和示范推广,同时加强对国外花卉品种的引进和培育。

3.健全合理完善的流通网络。完善合理的信息和流通体系是发展花卉业的必需前提。流通网络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花卉生产和销售是一对矛盾,是发展花卉企业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外已经健全了供销渠道的系统化管理,如荷兰设立的花卉拍卖市场,我国是否可以借鉴。目前我国的花卉交易市场尚不健全,全国花卉市场网络还没有形成,因而要改变目前花卉企业供求脱节、流通不畅、封闭、零散的状况,就需要合理规划,形成流畅的全国花卉交易市场网络,使花卉产业健康、顺利的发展。

4.利用资源优势,降低生产成本。

在花卉生产成本中,设施能源成本占较大比重。一些国家缺乏优越的自然条件,只能利用设施和能源来弥补,提高了生产成本。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类型丰富多样,适合多种花卉生长,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自然优势,按照“适地生产”的原则,通过合理规划和区域布局,大大降低能源和设施投入,实现低成本目标。另外,花卉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人口多,在劳动力资源方面占优势,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在产业竞争中具相对比较优势。我国花卉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独特的优势,权威人士分析,21世纪的世界花卉中心将移至亚洲,中国将成为世界花卉界公认的最具生产力和消费力的国家。在发展花卉产业中要善于扬长避短,不但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全面与国际接轨,更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的种质资源,挖掘、开发独特的花卉品种同时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竞争力,才能参与国际花卉业的竞争。我国花卉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参考文献:

[1]王隆清:国内外花卉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安徽农业科学,2005.33 [2]刘晓静:我国花卉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农业科技管理,2005.24 [3]李俊龙:我国花卉产业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长江大学学报,2006,3 [4]王 婷:我国花卉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九江学院学报,2005.1 [5]姚 莲:我国花卉业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北方园艺,2005.2 [6]赵梁军:我国花卉种业现状与发展战略.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3,5

学院:机电学院 班级:电气 姓名:乔中才 学号:植 物 学

122

篇3:吉州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1 吉州区苗木产业现状

据调查, 目前吉安市吉州区现有苗木花卉生产企业10家, 个体10余户, 生产总面积100hm2。种植品种约260个, 年产各类造林、绿化、花卉苗木120余万株。33.3hm2以上的绿化苗木企业有3家, 从业人员200余人, 绿化用苗销售主要立足本市、区。林业造林苗木生产基本是个体经营, 规模小但生产经营户多, 如樟山镇的泸田村、西坑村, 长塘镇的观音塘村、培模李家村, 兴桥镇的五七农场等乡村, 在育苗高峰年份 (20世纪80~90年代) 育苗户40余户, 育苗面积近4hm2, 产苗200余万株, 苗木多为湿地松苗, 自给有余, 销往外省市, 但是在通常年份个体苗育苗面积不足0.67hm2。花卉苗木经营户目前仅有2家, 以温室大棚生产方式, 主要生产街景摆花和室内摆花品种, 规模较小。

2 特点及存在问题

2.1 吉州区种苗花卉业生产设施落后, 发展缓慢, 经营方式零散

主要表现为:一是绿化苗木品种虽多但数量偏少, 尤其大径阶苗木不足, 6cm以上大苗且上百株数量就要从外地调运 (在造林绿化“一大四小”通道绿化提升工程中表现尤为突出) 。二是荒山造林苗木育苗规模小且树种单一, 多为湿地松苗, 不能形成产业。三是对乡土树种重视不够, 不少优良乡土品种未被大力开发利用, 如吉安市优势的乡土树种———樟树, 大苗、小苗培育极少, 尤其是10cm以上的大苗多数是从江浙等省调运。四是个体育苗技术力量薄弱, 专业化程度低, 缺乏苗木信息平台, 个体育苗户对苗木供求信息不灵, 形成一哄而上或一哄而下的局面, 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如2008年, 正值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时期, 很多农户一哄而上, 且单一培育了湿地松苗, 造成供大于求, 给育苗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2010年需求量大, 但因育苗户受损失, 减少了育苗量, 苗木供不应求。

2.2 企业规模小, 市场竞争力弱

主要以个人私营经济为主, 各绿化企业的苗木基地面积小, 苗木种类单一, 苗木质量差, 结构不合理, 缺少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 各绿化苗木企业严重缺乏竞争力。截至2012年, 在吉州区从事林木种苗花卉生产的企业有10家, 育苗户有10余户。在10家绿化苗木企业中虽然有3家具一定规模, 但真正上规模且正常生产经营的林木种苗花卉生产的企业只有1家, 缺乏应有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个体育苗户还停留在传统栽培上, 规模小且分散, 产品杂、质量低, 低水平的重复生产, 难以形成合力, 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 无力从规模、价格及产品质量、数量上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

3 发展有利条件

3.1 市场资源优势

吉州是吉安市的中心城区,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城市绿化、小区美化、通道景观化将被人们所追崇, 尤其是森林城市的创建, 造林绿化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 林木种苗花卉消费必然进入了高度发展期, 林木种苗花卉产业将有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

3.2 地理和自然条件优越

吉州地处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 是吉安市的行政中心城区。自古为赣粤交通要道的赣中重地, 当今105国道、赣粤高速公路、城南连接线、城北连接线、武吉高速、抚吉高速以及黄金水道赣江纵贯城区, 交通便捷。吉州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区, 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无霜期长, 年均降水量1560mm。丘陵红壤地形为主, 水库、山塘星罗棋布, 具备林木种苗花卉产业发展的优越条件。

3.3 技术与成本优势

吉州云集了市内最高的专业研究机构, 为发展林木种苗花卉产业提供了充足的科研设施与专业技术人才。吉州已有多年的林木种苗花卉栽培历史, 积累了大量的民间技术能手, 为林木种苗花卉产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吉州的土地、劳动力等林木种苗花卉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这也为吉州发展林木种苗花卉产业创造了一个机遇。

3.4 政府对种苗花卉产业实施高位推动

林木种苗花卉产业是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基础, 种苗花卉产业的发展是美化绿化环境的第一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居环境要求不断提高, 生态保护越来越被重视, 2014年为做大做强种苗花卉产业, 市委、市政府已将花卉苗木产业纳入农口八大产业发展, 下达建设任务和目标责任书, 对各县 (市、区) 实行目标管理, 为种苗花卉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实施了高位推动。

4 发展的不利条件

4.1 资金缺乏

直接导致苗木企业规模小, 竞争力弱等缺陷。

4.2 技术人员缺乏

严重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和嫁接技术人员, 导致苗木质量差和品种比较单一。

4.3 市场拓展难

初期缺乏人际关系网络, 质量相同苗木成品却难以卖到合适价格。初期周转资金少, 需要及时回收资金以进行再生产;市场拓展难, 容易导致企业的早死。

4.4 土地纠纷

苗木企业的发展需要必要的土地, 但由于历史等原因, 很多土地的归属尚处于待解决的状态, 一旦有企业要承包这类土地纠纷就会出现。

5 对策措施

虽然目前苗木产业处于结构调整转型期, 发展态势趋缓, 但仍然是一个朝阳产业,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市场为导向, 大力推广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 全面提高花卉苗木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今后一个时期要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 实现4大转变:即从传统落后的种植方式向科技方向转变, 从生产园林绿化植物为主向园林绿化植物、切花、切叶、盆景、盆花等协调发展转变, 从“小而全”粗放经营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转变, 从自产自销向产销分离转变。

5.1 调整种植结构, 提高品种档次

针对花卉苗木市场越来越强调品种的新颖性、广适性、抗逆性和乡土化的需求趋势, 应立足全区, 瞄准长江三角洲, 面向全国市场, 增加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和生态功能良好的品种面积, 适当发展耐盐碱、耐水湿的常绿乔木树种面积, 大力引进新品种, 开发乡土树种, 增加盆花、切花种植面积, 满足市民生活及节庆的需要;培育大规格苗木, 发展容器育苗, 适当发展整型苗木, 提高苗木附加值。

5.2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和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级花卉苗木协会, 通过苗农自发联合, 与大户联合, 创建新的生产和销售组织模式, 解决苗农零散生产模式与千变万化的市场难以对接的问题, 同时培育发展花卉苗木经纪人队伍, 推行产销分离, 组织参观学习考察, 走出去、请进来, 把握市场动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市、县 (区) 2级花卉苗木质量检验检测体系, 成立市种子质检站 (或中心) , 加大质量检验和监督, 维护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5.3 实施龙头带动, 推进产业规模化、标准化

以吉州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江西绿巨人绿化园林有限公司等为龙头, 实行政府扶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格局,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引导生产、科技创新、加工增值和组织销售的优势, 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方式建立示范区, 每区以几个主要品种为主, 实现连片种植, 规模化、规格化、批量化生产, 提高商品化生产进程。

5.4 实施科技创新, 提高花卉苗木科技含量

坚持以种为先, 加快实施“种子工程”,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良种推广、良种繁育基地、种子贮备、种子质量检验等公益性、基础性建设。以企业为主, 加强与科研院所联合, 加大科技成果转化, 加快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开发、推广, 建立科技示范园区, 带动基地发展, 加大苗农培训, 提高育苗水平。

5.5 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扶持政策

篇4:凌源花卉产业现状及发展战略

关键词:花卉产业;市场前景;发展战略;技术

中图分类号:S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5)01-0081-03

凌源市冬季雨雪天少,地区日照时数长,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土壤质地疏松、富含有机质且呈微酸性,非常适合球根花卉生产。这使得凌源市花卉生产过程中病虫害少,生产的种球干物质多,鲜切花色彩饱和度高,深受市场欢迎。

1 凌源花卉产业的现状

凌源市的花卉生产已有30多年的历史。目前,全市花卉生产总面积0.3万 hm2,其中日光温室2 000 hm2、冷棚800 hm2、露地533 hm2;栽种品种主要有百合、唐菖蒲、郁金香、非洲菊、玫瑰和菊花等60多个,年产鲜切花5亿枝;恒温冷库34座,总容积约

5000 m2,一次可贮存种球3000多万粒;从事花卉生产和经营的农民有3000多户,近1.3万人;花卉经纪人达500多人,在全国建立了100多个销售网点(仅北京莱太市场就有60多人);花卉产品年销售额达10亿元。

凌源的鲜切花和种球销往北京、上海、沈阳、长春、哈尔滨、广州等30多个大中城市,国内市场上60%的唐菖蒲种球来自凌源。花卉经纪人为21家荷兰种球经销公司代理业务。

2002年,凌源市在306国道旁辛杖子村建立花卉交易市场,占地95 180 m2。经过2004—2006年3 a的扩建和完善,交易市场建筑面积已达30 000 m2,其中鲜切花交易大厅2栋4000 m2、盆花盆景展销大厅2300 m2、经纪人洽谈室10 000 m2,商住楼9 400 m2、花卉技术培训中心暨信息楼2000 m2。市场总投资3600万元,工艺围栏、地面硬化、水电暖设施和电子信息系统齐全。交易市场极大地拉动了花卉产业的发展,成为辐射范围较大、拉动能力较强的产地花卉交易中心。2002年3月,在凌源市政府的协调下,花卉市场与中国国际航空旅游公司建立了业务联系,花卉产品的海、陆、空运输均由国航负责,极大地拓宽了花卉产品的销售渠道。

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经过30多年的努力,凌源市的花卉产业己具备规模优势和国内市场优势。其中,以百合和唐菖蒲为主栽品种的球根花卉产销量居全国首位,决定着全国花卉市场球根类产品的价格,在我国花卉界享有“南有云南,北有凌源”的美誉。

2 花卉产业的市场前景分析

2.1 国际市场分析

世界花卉生产稳步增长,发达国家的发展趋于平衡,而发展中国家增长较快,尤其是非洲和南半球的一些国家增长势头迅猛。世界花卉生产的发展趋势是:生产重心正在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哥伦比亚、肯尼亚、秘鲁、马来西亚、墨西哥和萨尔瓦多等国已成为世界花卉出口大国。

世界花卉消费市场主要是欧盟、美国和日本,发展中国家的消费水平不高,消费量不大,但是市场潜力很大。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等都是市场潜力很大的国家。

世界花卉进出口贸易活跃,生产国与消费国的贸易格局基本形成,花卉产销表现出一定的地缘优势特征,同时与文化背景和社会经济形态有关。

日本的花卉生产与消费表现出协同发展的趋势。日本花卉生产能力较强,但随着国内生产成本的增加及消费水平的稳步增长,进口潜力较大。与从韩国进口花卉相比,我国的花卉质量日趋稳定,日本更愿意从我国进口更多的花卉。近年来俄罗斯的经济复苏,花卉消费量猛增,年增幅达到45%。由于俄罗斯气候寒冷,花卉生产困难,所以花卉消费主要依赖进口。

生产成本低是我国花卉产业的突出优势,以菊花为例,日本每生产一支菊花的成本是3.0元人民币,而我国只需0.5元人民币,加上运输费用每支0.5元人民币,到达日本后每支菊花的费用仅为日本生产成本的1/3。

入世以后,花卉产业成为我国最具希望的农业产业之一,因此应充分利用辽宁省毗邻花卉进口大国日本和俄罗斯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外向型花卉生产。与南方生产的花卉相比,辽宁省冬季生产成本高但对日本和俄罗斯出口的运输费用低,所以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2.2 国内市场分析

我国花卉产业经过30多年的恢复和发展,已经成为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有力地推动了花卉生产和消费的快速增长。花卉产业是辽宁省的一项新兴产业,是全省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及省政府确定的农业七大主导产业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的花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产值逐年提高,种植面积由1990年的13.33 hm2发展到2014年的0.67多万 hm2;球根花卉种球的产量由1990年的400万粒发展到2014年的1亿多万粒;鲜切花的生产由1990年的300万枝发展到2014年的10亿多枝,产值由200万元增长到10多亿元。

3 凌源花卉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凌源花卉产业己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以下因素制约了凌源花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1 组织方面

目前凌源市的花卉产业还处在以农户为单位的独立经营状态,尚未建立起技术指导、质量监督、供求信息和对外宣传的网络体系;缺乏行业规范,各自为政,分散经营,迫切需要龙头企业的带动。

3.2 生产方面

3.2.1 设施条件需进一步改善 目前凌源花卉生产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种球加工需要的清洗、消毒、烘干、分级和包装机械设备。种球采收后完全依靠人工处理,达不到质量要求,致使凌源每年生产的唐菖蒲种球有50%烂在库中。因此,凌源迫切需要引进荷兰的种球处理流水线,建设一个种球加工厂。

3.2.2 花卉品种需要丰富 凌源的花卉产品主要集中在百合、郁金香和唐菖蒲3种花卉上,其他品种的产量还很少,不能满足市场对花卉多样化的需求。

nlc202309040107

3.2.3 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受到花农分散经营的制约,凌源的花卉生产没有严格统一的质量标准,加之种源复杂、设施间陋,使凌源的花卉产品大多还处在较低的档次上。

3.2.4 缺乏核心技术 目前凌源的花农己经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掌握了大量的实用技术,但是对组织培养技术、东方百合和郁金香种球的繁殖技术、种球采收后的处理技术等关键技术还很陌生。唐菖蒲种源、东方百合种球和郁金香种球仍然依赖进口,致使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3.3 市场方面

3.3.1 没有形成品牌 尽管凌源的球根花卉在国内市场的地位举足轻重,直接影响全国的价格。但是由于花卉分散经营、标准不一、无注册商标,所以凌源的花卉产品附加值低。

3.3.2 市场的销售模式落后 凌源的花卉市场还处于农贸市场水平,花农摆摊销售,既混乱又不利于产品卖上高价,同时也不利于产品保鲜。

3.3.3 尚未形成国际竞争力 凌源的花卉产品尽管产量很大,其中也不乏高质量产品,但是较出口标准还有较大的距离。这其中包括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采收后的处理不符合国际标准,也包括产品本身的质量不过关。以东方百合鲜切花为例,尽管花长得很好,但是由于设施简陋和管理不严,叶片上灰尘和农药残渍很重,根本不可能打入国际市场。

4 凌源花卉产业的发展战略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使花卉生产从农民的自主经营转化为企业的集约化经营,实现农民组织化;使花卉生产从劳动密集型转化为“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实现花卉生产科学化;花卉生产从农民的小规模生产转化为企业的大规模生产,实现花卉生产工厂化。

4.1 扶持龙头企业

只有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扩大花卉种植面积、丰富花卉生产品种、统一花卉产品的质量标准、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提高花卉产品的质量、树立品牌、打造名牌、扩大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才能使凌源的花卉产业走上大规模、多元化、高质量、外向型的发展道路。

4.2 建设现代化的花卉市场

在原有花卉市场基础上,引进或注入融资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管理理念新的大型农业企业,进行市场资源整合,对凌源花卉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健全市场管理体制,完善市场设施条件,扩大市场规模,引进国际上流行的花卉拍卖模式,保证花卉产品销售价格合理,缩短花卉产品在市场的滞留时间。

4.3 加强科技投入

引进组织培养技术、东方百合鳞片繁殖技术和种球采收后的加工处理技术,减少对进口种苗(球)的依赖,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开展花卉新品种选育工作,争取尽早培育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新品种;开展“环保花卉生产技术”的研究,为外向型花卉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4.4 建立现代物流管理体系

企业利用技术资本、市场资源、土地资源、农业劳动力资源等,采取“企业+农户+综合性合作社”形式,实现花卉产业。

4.5 完善花卉市场

一个好的品牌必须有一个好的产品支撑。以市场为导向,加强生产与销售诸环节管理。与国内外有关科技单位实现技术合作网,在花卉品种资源、育种研究、管理模式、加工工艺及市场信息方面实现资源共享、技术共享、信息共享,使凌源花卉市场升级为国家级农产品批发市场。

参考文献

[1] 贾慧群.凌源市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新农业, 2004(11):44-45.

[2] 颜范悦,柳生,胡新颖,等.凌源花卉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解决对策[J].北方园艺,2011(22):167-170.

[3] 姜道龙.国内外花卉产业的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学,2014(9):204-205.

Abstract: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flower industry in Lingyuan, discusses urgent problems needed to solve by analyzing market prospect of flower industry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rovides relative solu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a helpful reference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Liangyuan flower industry.

Key words: flower industry; market prospect; development strategy; technique

篇5:云南花卉产业现状及其发展

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20111070139李斌

摘要:花卉业作为一种高效农业产业,在农业及农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且在美化城市面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观光旅游、促进情谊交往、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本文主要讲述云南花卉产业现状的优势劣势,并设计云南花卉产业未来所应该前行的道路。

关键词:云南、花卉产业、现状、前景

花卉不仅是构成现代环境不可缺少的特殊媒介物,而且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社会品位和思想素质的重要载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花卉业既是传统农业的一个分支,又是一个新的兴产业。随着社会的进步,花卉业作为一种高效农业产业,在农业及农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下主要讲述云南花卉产业现状的优势劣势,并设计云南花卉产业未来所应该前行的道路。

1.云南花卉产业的现状

1.1概述:

云南自九十年代初进行商品花卉开发至今,花卉产业取得了迅猛发展。1999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已达25935亩,90%以上的产品销往全国37个大中城市,拥有全国40%左右的鲜切花市场,并开始规模化进入东南亚、东亚市场,已形成以温带鲜切花生产为龙头,以昆明为中心,向各地扩散的发展态势。近年来,云南鲜切花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已建成25万平方米的自控温室大棚;初步建立市场营销网络,拥有全国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斗南花市和一些自发性的花卉交易市场,如昆明尚义街鲜花批发市场、宜良端午节花市等。全省共有花卉生产企业283家,其中鲜切花生产企业79家,约10000户农户从事花卉生产。

1.2 优势:

1.1.1 种质资源优势

云南北高南低的地势,错综复杂的地形,印度洋西南季风、南太平洋东南季风及青藏高原气团的交替影响,形成了包含从热带到极地各种不同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云南素有植物王国的美称,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拥有1 7000种高等植物,野生观赏植物有2500多种,八大名花享有盛名,还有众多的国兰野生种,是世界上观赏植物宝贵的种子基因库,这也是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资源优势。

1.1.2 气候资源优势

云南省地域辽阔,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等多个气候带,加上地形、海拔、降水、光照等的不同和变化,形成多种生态类型和气候类型,具有可周年生产花卉的优势,同时在品种结构和上市时间方面调剂的余地很大。境内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大的灾害性极端气候,特别是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地区更是四季如春,十分有利于鲜切花周年种植和均衡生产,是我国少有的鲜切花生产的最适宜区,世界上主要的鲜花类在这里都能实现规模化生产。

1.1.3 人力资源优势

花卉是鲜活产品,花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云南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2002年全省乡村劳动力1990.44万人,其中剩余劳动力750万人,占总劳动力的37.68%。

劳动力充足,加上地方特色花卉产区种植花卉史历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种花技艺和经验,因此在花卉产业竞争中具有相对的成本优势。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保证了花卉成本的降低,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同时,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也正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花卉产业,这也为云南花卉的产业化提供了条件。加之云南省土地、人工资源廉价而丰富,构成了云南省发展花卉产业的综合资源优势。

1.1.4 区位优势

云南沟通着两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和三大市场(中国、东南亚、南亚),具有悠久的口岸历史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形成了陆、水、空全方位开放的口岸网络,随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云南省成为了中国与东南亚各国进行经贸交往的重要前沿,区位优势显得更为重要。因此,云南的区位优势,给“云花”的出口提供了多条通道,也带动了我国乃至东南亚、南亚地区花卉产业的蓬勃发展。

1.1.5 产业优势

从1994年以来,云南省鲜切花产量始终保持在全国第一的水平,“云南鲜花”已成为国内知名品牌,云花在国际花卉产业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声誉,在国际花卉产业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并出现了像丽都、海宇园艺、杨月季等一批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花卉企业。

根据云南的地理和区位特点,全省已初步形成了以昆明为主的滇中温带鲜切花生产区,以西双版纳为主的滇西南热带花卉生产区,以迪庆、丽江为主的滇西北高山花卉、球根类花卉生产区。目前,鲜切花重点布局在昆明市的呈贡县、官渡区、嵩明县、安宁市,玉溪市的红塔区、通海县、江川县,曲靖市、楚雄州和红河州靠近昆明、交通便利、生产基础较好的县(市、区);盆花以昆明市、玉溪市、曲靖市、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州为重点;球根类花卉以丽江和迪庆为重点;花卉制种以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红河州为主。品种布局上,形成了以温带切花为主体,热带兰花、切花、观叶植物及寒带球根育种几大类别、多品种共同发展的格局,区域和产品布局日趋合理。

经过多年的实践,在种植、营销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云南花卉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一定规模、配套产业齐全的产业体系,为花卉产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1.6 产业优势

云南与缅甸、老挝、泰国、越南三国接壤或临近,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良好地理条件。40余条国内外航线的开通,为花卉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运输条件。云南省的花卉出口量逐年增加,鲜切花出口到日本、韩国、中东、东南亚和香港、台湾等国家或地区。在蝴蝶兰批量进入北美市场的基础上,出口北美的花卉品种、数量都有较大突破。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市场在已有突破的情况下,正努力扩大出口量和市场占有率。

1.3 劣势

1.3.1 品种单

一、落后,科技含量低

世界花卉消费市场目前的总体趋势是消费正由传统花卉日渐转向新优花卉。由于我国花卉产业起步较晚,育种能力不强,导致新优品种严重匮乏。我国花卉出口的类别主要有鲜切花、盆栽植物、观赏苗木、干花以及蝴蝶兰、康乃馨半成品和原产于我国的花卉种子,大都属于低端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品种老化,无法占领国外高端产品市场。虽然价格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但其利润率却很低。以出口日本为例,我国康乃馨的出口量占日本康乃馨市场的第二位,但价格却一直徘徊在哥伦比亚产品的1/3价位,主要原因就是品种落后。

云南花卉资源十分丰富,而花卉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大规模商品化种植的花卉品种几乎全部靠进口。加入WTO后,外商处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国际市场的控制,不愿把优质品种输入到专利品种很难得到保护的云南以确保其技术优势,这是制约我省花卉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从长远看,要做大做强花卉产业,不可能再靠引进花卉品种来维持我省花卉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1.3.2 产业化水平低

从产业化程度上看,中国花卉企业呈现“多、散、小、差”,从事花卉生产的企业多,规模小,花农种植分散,管理粗放,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较差。

我省花卉产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大多数产品无商标,品牌几乎没有。缺乏宏观指导,从众心理比较普遍,生产靠摸索,管理靠感觉,赚钱靠运气。社会化服务水平差,组织化程度低。花农从生产资料的采购到产品销售都靠自己来完成,使交易成本高,交易效益低,交易创新就更困难了。

1.3.3 花卉保鲜技术落后

花卉产业发达国家可以做到边采收边消毒,然后将采收的鲜花运到采后中心处理,“保鲜”时间长。而我省由于无法做到田间边采收边消毒,大多只作初级采用处理,未形成标准化、现代化、全程化、产业化采后处理运作模式,大大降低了我省鲜切花的保鲜度、瓶插时间、正品率及鲜花品质,也影响了出口花卉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打造国际花卉市场接轨的云南出口花卉采后处理与流通体系也势在必行。

1.3.4 物流系统落后

机场不能为花卉物流的运作提供一个顺畅的平台:① 机场不能提供冷藏环境,并且因为等待装机等时间的存在,花卉往往只能暴露在露天,从而对花卉的品质造成了极大操作使得一批花卉需要三次开箱及再包装,对花卉的品质影响严重。而且各环节不能连续在白天操作,致使鲜切花必须在断根的情况下渡过两夜,徒然增加了重新插水、重新包装的环节的损害。②由于基础设施的限制,使得花卉损毁严重。③花卉与其它一些鲜活易腐物品放置。

冷链运作极不完善。在花卉的运输过程中,目前的大多数物流企业还不能提供冷链物流来满足花卉物流的需要,从而使得花卉在运输过程中往往是在常温的情况下进行的。

缺乏统一协调,各流程空间位置分散。对于出口花卉,由于办理交易、熏蒸、检验检疫、报关的各部门分散于昆明市区及县区的各个地点,在空间位置上过于分散,以及各部门办事效率存在差异,使得很多时间耽误在路上,如果堵车甚至遭遇误机,造成巨大损失。并且办理程序只能在白天上班时间进行,办事位置的分散造成了大量过夜时间的耽搁。

花卉物流系统缺乏整体性的流程优化。对于云南目前的花卉物流系统来说,花卉的运输流程都是从生产地到斗南花卉集散中心,交易之后再运往机场,而出口花卉还要通过检验 检疫和海关部门。总体上来说,中间的环节较多,时间也较长,致使花卉物流运作的流程较繁琐。也正是因为整体流程存在一定的问题,各环节的非连续性。

2.云南花卉产业的前景

2.1 细分花卉产品,扩大产业链

现代花卉业早已突破了传统种植业范畴,辐射到农药、肥料、基质、设施、设备等相关工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等多行业,已由小农生产方式发展为环节相互联接、多方协同的现代产业价值链体系,因此,应培育花卉消费市场,引导消费,创新消费,帮助和鼓励企业细分市场,延伸市场,运用产业链成果,提供多级产品。根据目前花卉产品结构和消费形式,我们可以把花卉产品细分为几大类:观赏花卉、园艺花卉、餐饮花卉、装饰花卉、礼品花卉、药用花卉、保健花卉等等。在这些大类下,还可进一步细分。

2.2 积极开展人才培育工程,加强市场信息体系建设

积极开展人才教育培训工程,充分利用滇中地区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比较集中,技术力量雄厚,信息网络发达的有利条件,根据花卉产业发展的要求,培养专业人才,重点是高层经营管理人才,专业市场营销人才,特别是国际市场专业营销人才、科技开发人才、应用技术推广人才、信息服务专业人才以及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配套服务体系建设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争取通过5~8年的时间,培养造就一支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建立

云南花卉人才资料信息档案库,收录国内外、省内外有关花卉人才资料,为花卉产业发展提供服务;聘请国内外、省内外有经验的技术专家、经济专家组成具有把握国际、国内花卉发展潮流的花卉产业专家顾问组,定期对花卉产业提供咨询建议。比如我省引进的花卉育种高端人才包满珠博士就“云南主要切花资源收集及品种培育”为主要研究内容,这有助于提升我省花卉领域的研发能力,所以须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步伐。

2.3 加强市场开发建设力度

积极参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一些花卉出口国家集中市场的交易,借助东盟自由贸易区双边和多边贸易协定的实施,推动云花产品向周边国家出口。根据地缘市场的优势,重点从东南亚国家和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市场入手,巩固和加强对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市场渗透,不断通过这些市场的功能和影响力,扩大对欧美国家的出口。同时,注意组建针对国际贸易壁垒和保护主义的法律诉讼,注重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维护云南花卉企业的合法权利。

2.4 加大投入力度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要切实用好用活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和花卉发展基金,重点用于扩大优质鲜切花规模、地方特色花卉发展和解决制约产业加快发展的优良品种研发、物流条件改善、国际市场开拓等方面,并要根据今后财力增长情况逐步增加对花卉产业发展的投入。各州(市)、县(市、区)要根据花卉产业发展的重点,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安排专项资金扶持花卉产业发展。二是拓宽融资渠道。要通过各种方式推动银政、银企有效合作,把扶持花卉产业发展作为信贷投放的重点之一,创新金融服务,简化贷款手续,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花卉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四是加速建设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域性地方融资环境,为花卉产业的发展创造便利、稳定和多渠道的融资条件。

2.5 加强区域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建设

在云南省花卉产业办公室统一协调下,建立州、市级花卉产业联合会,通过联合会对花卉生产、经营和流通服务进行指导管理,弱化行政干预,加强服务,结合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引导花农走联合协作的道路,形成一批代表花农利益的专业协作组织或合作经济组织,为花农的生产和销售服务,使花农从既是生产者又是销售者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专业化的花卉生产当中。

2.6 建立和完善花卉外运绿色通道

篇6:木花卉产业的现状和苗木花卉产业的新方向及发展前景

为将潍坊打造成绿意盎然、风景优美、充满生机、别具特色的闻名全国的中国北方生态典范城市,全力争创国家园林城市,潍坊市委、市政府在今春城市绿化中投入3.5亿元,力使潍坊城市绿化总量在现有基础上再翻一番。在绿化中,牢固树立“种树如积德,管树如行善,爱树如敬‘神’,毁树如杀人”的思想观念,全面推行“自然、生态、和谐”的新理念,改变过去“草地+模纹造型+灌木”这种千篇一律的模式,大力实施立体式绿化,通过花木结合、地形起伏,增加绿化的层次感和可观赏性,力争做到大乔木底下有中乔木,中乔木下是灌木丛,灌木丛再往下是草地,而且要突出大组团、大色块、大体量特点,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震撼力。在树木的栽植上,按照“春天看绿、夏天乘阴、秋天观叶、冬天赏景”的要求,突出“高、大、密、厚”及树种多样化的要求,确保栽下的树在几年内能够长成树林形成景观。此外,为更好地让市民享受到绿化所带来的好处,单位庭院、居民小区凡有道路的地方都要高规格栽植双排行道树,建设林阴通道,在夏季时能为行人遮住炎炎烈日,努力营造出“树随道路植、人在林中行”的生态绿化景观,将潍坊真正变成“园在城中、城在园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绿色家园”。

东营市今年投入5.2亿元加快构筑林网、路网、水网三网合一体系,力争通过5年或更长时间的努力,基本实现农田林网化、路域林荫化、水系风景化,从根本上改变东营生态脆弱的状况,创造良好人居环境,把黄河三角洲建成黄河绿洲。东营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秋波指出,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重大基础的高度、从造福子孙后代历史使命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扎实推进“三网”绿化工程建设,打造黄河绿洲,建设生态家园。

聊城市也将今年作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落实年,成立了以市长林峰海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增加城区园林绿化建设投入,提出主次干街道“一路一树”、“一路一品”、“一路一景”,形成“景不断链,绿不断线”的绿化景观及城市林荫道路系统,提出湖河绿化实现“水清、流畅、岸绿、通航”的目标,建设布局合理、层次丰富、生物多样、景观优美、特色鲜明的城市绿地系统。

我们认为,今后几年各地将掀起一个绿化建设的高潮。集团应把握住这次难得的发展机遇,积极开拓社会市场,把山东聊大园林有限公司做大做强。

二、关于青州市花卉产业的发展情况:

青州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3℃,水质良好,土壤肥沃,具有发展花卉苗木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目前,全市花木种植面积10万亩,花卉专业村120多个,从事花木及相关产业人员达5万人,年花木交易额25亿元,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花木之乡”。

青州市通过建设花卉高科技园,推进花卉产业上档升级,促进花卉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制定了花卉高科技园优惠政策:比如,1、园区土地实行租凭制。凡在2010年12月31日以前按标准建成的花卉企业实行“免五减二”政策;在2010年8月31日以前按标准建成的花卉企业实行“免三减二”政策。

2、对进园企业建设免收政策性行政事业收费。

3、园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园区管委会办公室负责园区公共设施规划、建设、维护及公共绿化、卫生、治安等工作。

4、进园企业在园区内使用水、电、通讯等,计价收费严格按国家规定的最低收费标准执行,并优先保障供给,提供优质服务。

5、根据进园企业要求,协调有关单位为进园企业员工及其家属办理户籍、参加社会保障、子女入托入学等。

近年来,青州市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种植传统,重点发展盆栽花卉,已初步形成了黄楼花卉片区、城区盆景片区、云门山兰花片区、东高兰花菊花片区、郑母绿化苗木片区五大盆栽花卉生产片区,年产盆花3亿盆,成为中国盆花生产中心、中国盆栽集散中心和中国花木物流中心。XX年年整个花卉市场交易额已达25亿元,在全国花卉市场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通过考察学习,我们认为,花木业是人类营造绿色生存环境、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在为人类物质生活带来物质享受的同时,还带来同样丰富的精神愉悦。花卉苗木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发展前途十分美好,建议学校和集团,抢抓机遇,尽快上马花卉园二期工程,将花卉园做大做强,占领鲁西花卉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实现率先发展。

三、关于山东聊大园林有限公司工作

这次去潍坊市参加高新技术开发区主持的园林绿化工程的招标工作,山东聊大园林有限公司总经理邱艳昌带领三人制作标书,所投11个标段的标书全部被作为废标处理,暴露出了山东聊大园林有限公司工作不认真、做事不严谨,在管理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篇7:木花卉产业的现状和苗木花卉产业的新方向及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以及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满足国土绿化和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及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对苗木花卉的需求,发挥我市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区位优势,促进我市的苗木花卉产业大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

南昌市是座具有二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江西省省会,为全国35个特大城市之一,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信息中心和交通枢纽。地理位臵位于赣江下游、鄱阳湖滨,管辖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湾里区、青山湖区六个农业县(区),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三个城区,新区红谷滩区和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到1999年末全市总人口422.6万,城区人口140余万。国土总面积7402平方公里,以平原和丘陵岗地为主,地貌轮廓大体上日概括为:二山三水四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

南昌市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7.7℃;降水量1,700毫米;日照时数为1,972小时;无霜期270天,适宜各种亚热带植物及多种温带植物的生长。

截止到2002年底,全市现有国有森林苗圃5个,集体、个体苗木花卉基地近200个(处),育苗面积1.4万亩,培育乔、灌、草皮、花卉等品种百余个,年产各类苗木达3500余万株,年销售额3600余

万元。全市有苗木花卉生产经营专业户0.4万户,从业人员1.3万人,专业技术人员1860余人。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双岭、卫国、麦园、龙潭等花卉苗木专业村8个,所生产的花卉苗木不仅销售本省,而且还销往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湖南、湖北等省市,并在全省及周边省市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二、我市发展苗木花卉产业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

(一)优势条件

1、南昌市地处我国中部,为内陆中心城市,是江西省省会城市,又是全国42个重点城市之一,具有省内其他地市无可比拟的信息、科技等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

2、交通、信息便利。南昌市是京九铁路线上的唯一省会城市,铁路南北、东西双向穿行,105、312、320三条国道穿境而过,一天之内可直达上海、广州、武汉、福州、长沙、合肥、杭州等中心城市和省内各个地市。市郊的昌北国际机场开辟了近30条空中航线,立体交通线使运输快速便捷。电讯通信业发达,可及时地与国内外取得联系,所获得的市场信息量大。快捷的交通,丰富的信息铺平了南昌市苗木花卉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3、自然条件优越。水肥、光热、气候等自然因子适合开展苗木花卉的大规模生产、集约化经营、工业化发展。

4、南昌市集中了众多的生物科研机构和综合科技院校,为发展苗木花卉产业提供了可靠的智力支持和先进的技术支撑。

5、国民生态环境意识的增强,社会国土绿化力度的加大,城市化进程的延伸,为苗木花卉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6、国家、省、市绿化相关项目投资数量的增多,为南昌市苗木花卉产业的繁荣提供了机会。

(二)存在不足

1、生产基础设施薄弱

长期以来,对种苗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欠帐较多,加上政府对苗木花卉产业化的政策性扶持不足,使林木种苗管理部门和生产单位难以适应信息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需要。

2、育苗技术水平低

目前,育苗生产管理技术简单粗放,集约化程度不高,生产分工不细、生产技术传统、技术创新程度低、市场竞争力弱、生产经营者市场开拓意识不强,是制约我市苗木花卉产业大发展的瓶颈。虽然我市从总量上看苗木花卉生产面积不小,生产品种也不少,但是老品种多,新、特、优品种少,科技、艺术含量低;小规格苗多、大规格苗小;低档次的苗少高档次的苗少;常规育苗多,运用新技术、新办法育苗少,导致我市苗木花卉竞争能力不高。

3、产业体系不健全。

苗木花卉是一个集生产、销售、科研、推广、科技服务、市场预测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具有超前性、时效性的特点。然而,我市的苗木花卉业仍处于分散经营状态,缺乏长远统一的发展规划和目标,缺

乏一个高效率的销售网络和科技推广服务网络,缺乏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和灵活的市场调节机制,缺少一个集规模化生产、多样化经营、集约化运作的露天市场交易平台。

4、苗木花卉的生产流通秩序比较混乱。由于林木种苗执法力度不够,苗木花卉交易没有相对固定场所,致使在苗木花卉的生产流通过程中出现了伪劣种苗,以劣充优,以假充真等现象时有发生,给造林绿化单位和种植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影响了国土绿化以及林业建设的顺利开展。

三、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林业建设和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结合我市苗木花卉业的现状和自然地理条件,拟定2005年及2010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坚持政府引导、协会牵头、市场导向、产销并重,以科技为支撑,以法规、政策为保障,以扩大规模、丰富品种、提高质量、开拓培育市场和提高生产经营者科技素质为重点,积极引进和挖掘优质苗木花卉品种,狠抓高新技术研发和常规技术的推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造特色品牌,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和完善服务管理网络体系,逐步形成以生产交易产业带和国有苗圃为龙头,集生产、销售、科研、服务于一体的“农村致富、农民增收”的产业体系,满足城乡国土绿化和人民群众生活美化的需求。

(二)基本原则

1、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讲求效益。

2、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科学布局,做好规划与计划的衔接。

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

4、依托科技创新和培训推广,提高苗木花卉产业中生产管理者素质和集约化生产水平。

5、扩大对外开放,内引外联,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苗木花卉的发展空间。

四、发展目标

根据南昌实际,确立的近期发展目标是:以机场路、105国道、梅岭丘陵沃土带和国有场圃为重点,依托蛟桥、乐化、向塘、冈上、罗亭、梅岭等乡镇,按照“花园式基地、园林化庭院、生态型乡村”的建设标准和要求,建成南昌苗木花卉“交易长廊一百里、种植品种一千个、示范基地一万亩、实现利润一亿元”的发展规模。

至2005年,全市苗木花卉产业布局基本形成“南北两大交易长廊”、“东西三大生产片区”的格局。全市新建苗木花卉基地2.5万亩,改造面积1.3万亩,栽培面积达到4万亩,总产值达到1.6亿元,从业人员达到3万人以上,引进培育10个以木兰科为主的珍稀名贵苗木花卉品种,建立一个市级的引种试验、繁殖培育名特优新苗木花卉为主的良种繁育中心和苗木种子质量检测中心,以及2个县级示范苗圃,建立与全省、全国连接的苗木花卉信息化网络。

至2010年,引进25个珍稀名贵苗木花卉品种,新建苗木花卉基地7万亩,改造1.5万亩,建设3个县级示范苗圃,涌现一批苗木花

卉优质品牌龙头企业,使我市花卉苗木产业在科技信息及全方位服务方面上一大台阶,形成科研、示范、推广、生产培育、销售一体化的“南北两大交易长廊”、“东西三大片区市场”的产业格局。

五、规划布局

全市现有的苗木花卉基地主要分布在新建县、湾里区、南昌县、安义县和进贤县,根据各地的育苗特点、自然地理条件和区位优势,全市苗木花卉产业的总体布局为:

1、机场路“十里苗木花卉交易长廊”。

规划面积3万亩,主要分布蛟桥、乐化、岭背林场、七里岗、溪霞等乡镇,并辐射周边乡镇场,重点发展绿化枫香、红叶李等彩叶植物、常绿树种、鲜切花、树艺植物和草坪。

2、南昌县平原绿化苗木花卉交易长廊。

规划面积3万亩,以县内105国道向塘、冈上等乡镇为主,带动两侧乡镇村,主导杨树、水杉、池杉、苦楝、喜树等平原绿化类苗木、园林中高档苗木、阔叶常绿苗木及盆景、盆栽等。

3、安义县造林绿化苗木片区。

规划面积1万亩,主要分布于县苗圃、万埠、东阳和新华林场,以培育湿地松、枫香、木荷等造林用苗木、绿化大苗、常绿针叶类苗木为主。

4、进贤县造林经济苗木片区。

规划面积1万亩,以观花岭、大公岭、麻山等林场和县苗圃为重点,拓展至周边乡镇,发展油茶、柚、黄花梨、桃果木经济类苗木及桤木等造林绿化用苗和各类大苗。

5、梅岭丘陵沃土带园林景观花木片区。

规划面积2.4万亩,依托梅岭山脉新建县、湾里区和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沃土带,发展樟树、杜英、银杏,木兰科等观赏类绿化大苗、芳香植物、绿化草坪及各类花卉,重点以石埠、西山、太平、梅岭、蛟桥等乡镇为主。

六、对策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政府对苗木花卉产业的领导

苗木花卉是国土绿化和花园城市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建设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的关键,也是各地致富农民、发展农村经济的新兴产业。苗木花卉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植树造林的成败和效益高低。当前,国家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地位来对待,相应地对苗木花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苗木花卉行业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此,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加大对苗木花卉产业的政策引导与扶持。一是加强对苗木花卉产业的政策引导与扶持。各级政府对本地方的苗木花卉产业应有专门机构,对主要产业区的行政领导要建立目标责任管理制度,规范市场管理,加强调研,制定适度超前的花卉产业发展规划,建立生产示范基地,力争创建成为全省乃至中南地区的苗木花卉生产示范先进市;同时,主管部门要争取各级地方财政支持,重点在苗木花卉的引种试验示范和科技创新研究方面

加大扶持力度,缩小与先进省、地区的差距,在金融信贷等财经方面要有新的举措,重点在花卉龙头企业和有特色花卉项目的育苗户、苗圃,加大扶持,倍增效益。

(二)依法兴苗,规范苗木花卉的生产和流通管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法治种苗是苗木花卉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为促进我市苗木花卉行业加速实现法制化规范化管理,使种苗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进一步适合林业建设、城镇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在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基础上,认真执行省林业厅推行的林木、种子生产和经营许可证制度,严厉打击生产、运输、出售伪劣种苗等违法行为,遏制和杜绝不合格种子苗木的流通和使用,促进苗木花卉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依靠科技,健立苗木花卉产业科技支撑体系

突出地方苗木花卉特色,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是提高苗木花卉产业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通过加强与省农大、省林科院、南昌大学等科研院校的横向联系,探索促成南昌特有的苗木花卉精品。采取组建行业协会牵头、政府引导、媒体宣传等措施,充分重视科技研究与推广,开展常规及高新育苗技术培训、各类生产技术交流、苗木花卉展销等活动,推广应用就地保护育苗、珍稀苗木花卉育苗、扦插育苗、嫁接育苗、盆景制作、采穗圃建设等技术,积极培训骨干技术队伍,走生产营销服务一体化道路。现代苗木花卉产业能否赢得市场,关键在有一大批闯市场的能人队伍。每年要制定培训人才计划,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引导与培养,以提高花卉业生产经营者的科技素质和生产管理水

平。大胆引进,积极组织科技攻关,将最优秀的花木品种及繁殖技术推广到生产者手中,提高南昌苗木花卉产业的整体水平,以此带动苗木花卉产业的大发展。

(四)加大扶持,增加苗木花卉生产管理投入

近几年来,国家和地方逐年加大了对苗木花卉的投资力度,但由于历史欠帐太多,资金不足仍是制约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筹集资金,落实国家给予苗木花卉产业的税收政策,在积极争取国家、省项目建设投入的同时,以入股、承包、租赁等形式广泛地吸纳社会资金,包括外资。要拓宽思路,开阔眼界,要把政策、信息和技术都当成是一种投入形式,将这些无形的投入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

(五)强化引导,加快网络化信息服务体系步伐。

在现有基础上,可以由市种苗站、市林科所牵头,联合国有、集体育苗单位和育苗个体户,按照自愿的原则成立一个民间性质的生产、流通组织,并积极吸收相关行业和人员参加,通过实行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市场化动作,内抓生产,外抓信息,中抓科技培训和推广,规范各种生产和流通行为,提高全市苗木花卉产业的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加大对苗木花卉业市场化运作的引导力度,创建更多的优秀苗木花卉企业龙头。既要遵循苗木花卉产业市场化运作的内在规律,又要在现阶段进一步加大对苗木花卉市场、企业及公司、花农户及营销户的引导力度,主要做好“一牵头、二重点、三转移”工作。

“一牵头”主要是强化市苗木花卉协会对产业的行业牵头组织功能,协调各级政府及部门对苗木花卉产业的领导与扶持,联合苗木花卉企业、花农户之间的广泛沟通与联系,促进花卉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重点”采取积极的措施促使苗木花卉业朝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创建更多更好的优秀名牌苗木花卉龙头企业,形成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加大苗木花卉招商引资步伐,优化环境、优化布局、优化项目,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确定具体步骤与政策,启动民营资本,在苗木花卉新品种种苗引种与高科技项目工程方面有新的突破点,以期在较短时间内建立一大批特色鲜明、产品竞争力强的示范创新基地。

“三转移”即从指导思想上要从以生产为中心向以市场为中心转移;在生产组织形式上要从个体分散生产为主逐步向以联合体企业生产组织形式为主转移;在市场销售方面要从以地方市场为主销售向省内外大市场区域化为主销售转移。只有通过超常规的观念更新与市场运作方式更新,南昌市的苗木花卉产业才能由此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地。

(六)突出示范,调动群众参与苗木花卉产业的积极性 强化花卉苗木示范基地建设,是调动广大花农种植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全市市、县、乡镇要层层狠抓苗木花卉示范基地建设,国有、民营苗木花卉生产大型示范基地一齐上,集中连片,多出精品,百花齐放,极大地调动广大群众参与苗木花卉产业的积极性,以眼见为实 10

与财富效应解放小农经济思想束缚,呈现一派花卉苗木生产后浪推前浪,花色品种一年更比一年多的兴旺局面。

(七)培育市场,扩大苗木花卉的市场销售总量

精心培育花卉市场,扩大销售是保持花卉产业旺盛活力的重要因素。苗木花卉生产只有通过市场才能产生经济效益,全市要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来培育花卉市场建设,不断扩大销售量:一是通过组建苗木花卉营销公司和苗木花木专业营销队伍跑市场,采取承揽绿化项目工种和绿化园林物业管理服务等多种形式主动出击,牵线搭桥,使大批的花卉苗木走向天南地北的广阔市场,取得效益;二是依托苗木花卉专业交易长廊这一大市场的建设,设点布店,通过花卉产品的窗口服务,看样定货,服务三包,沟通花卉业的市场信息,扩大了花卉销售,更是为社会对花卉业的需求提供了实现的渠道;三是通过积极办展、参展、新闻媒介、节会等形式,推广我市名、特、优、新花卉新品种、新品牌、新技术和招商引资新政策、新组团、新规划,扩大花卉产品无形资产,提升花卉质量,把握优势,整体协同跟进,不断繁荣花卉市场,使全市的花卉产业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其旺盛的朝阳行业生命活力。

关于进一步加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

各县区退耕办:

我市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退耕还林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为我市生态环境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根据省林业厅《关于做好退耕还林

十周年总结工作的通知》(赣林办发[2009]42号)和全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退耕还林工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强化宣传。我市退耕还林工程已进入巩固成果的攻坚阶段。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到退耕还林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消除松劲、畏难等情绪,及时创新工作思路,坚持不懈做好退耕还林工作。要切实加强对退耕还林工作的领导,把退耕还林工作作为农村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任务来抓,要保持工作机构的稳定和工程的连续性,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对策措施,落实工作经费,保证退耕还林工作的正常开展。要继续加大退耕还林政策宣传力度,特别是要深入细致做好退耕还林政策调整后的宣传工作,充分调动林农实施退耕·还林的积极性。

二、进一步完善机制,查找问题,及时整改。各县区作为实施退耕还林的主体,要以服务当代、造福后代的历史责任感,以确保退耕还林工程质量达到国家要求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建立配套的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进一步把工作责任分解到单位、人头,落实到山头地块。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全面开展摸底调查,认真查找内、外业存在问题,及时整改。在外业调查中,要严格按照省出台的退耕还林工程检查验收技术标准,发现工程质量不达标的地块要限期整改,并按原设计实施补植补造。同时县区林业部门要严格把好苗木检疫关,并做好技术服务,要深入到地块进行实地指导,保证补植补造工作有效开展。在内业工作中,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各种文字、图表、证卡、作业设计、合同、资金承诺函等材料进行全面整理,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发现遗漏,要及时补全,努力实现退耕还林工程信息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过程中,如出现征占、灾毁、复耕以及其他原因确需变更作业设计,要及时编制变更作业设计并上报市退耕办审批。

三、进一步巩固成果,齐抓共管,兑现补助

我市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栽植的苗木大部分处于幼林和未成林阶段。各县区一定要建立健全管护制度,按照“谁退耕、谁管护、谁受益”原则,进一步明确 12

管护责任,将政策补助与管护成效挂钩。各县区林业部门要加强幼林抚育等技术指导,对已郁闭成林的退耕地,要积极引导高效丰产;对未郁闭成林的造林地块,要督促退耕农户每年开展清沟、松土、除草、施肥等抚育管理;对生态脆弱、坡度大的造林地块,要采取穴抚方式,防止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与此同时,要及时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保障退耕还林农户切身利益,确保退耕还林工程健康有序实施。县区林业部门要认真编制巩固退耕还林作业设计,及时上报,并严格按照作业设计进行施工,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各类企业参与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篇8:木花卉产业的现状和苗木花卉产业的新方向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苗木花卉,现状,问题,对策,河南台前

近年来, 随着退耕还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等重点林业工程的实施, 台前县林业得到快速发展, 林业生态进程越来越近。县林业部门立足县情, 把发展林业作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优势产业来抓, 以创建省级林业生态县为目标, 大搞植树造林, 倡导绿色生态理念, 全县林业呈强劲发展势头。

目前, 全县林业用地面积7 378.6 hm2, 其中有林地面积6 217.9 hm2, 森林覆盖率达到15.87%。如何在确保生态效能的前提下, 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就必须拓宽林业发展思路, 积极引导农民由过去单一的“杨家树”向苗木、花卉种植产业转型, 把发展苗木花卉产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产业、现代林业的支撑产业、惠及农民的富民产业来抓, 使发展苗木花卉产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有效途径, 也是林业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1 台前县发展苗木花卉产业的优势

1.1 地域优势

台前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 黄河下游北岸, 豫东北平原与鲁西平原交界地带。东、南分别与山东省东平、梁山、郓城县隔黄河相望;北依金堤与山东省阳谷县接壤。全县国土面积3.94万hm2。境内交通便利, 京九铁路过境在台前县设站, 瓦 (塘) 日 (照) 铁路将与之在此交汇, 为发展苗木花卉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土地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

1.2 气候优势

台前县属暖温带半湿润东亚季风区大陆性气候, 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为562.5 mm, 年均日照时数为2 564.2 h, 日照率为58%。年平均气温13.3℃, 年无霜期为216 d。

1.3 政策优势

近几年来, 市、县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苗木花卉产业, 对达到一定生产规模的苗木花卉生产企业, 每年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

2 台前县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在过去, 台前县苗木花卉产业以简单生产造林绿化和用材林基地建设所用的苗木为主, 品种单一且布局分散、规模较小。而近年来, 随着社会城镇化速度加快, 生态意识不断增强, 苗木花卉的需求日益扩大。台前县苗木花卉生产紧紧围绕农民增收为主题,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着力把苗木花卉产业作为带动农民增收和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先导产业培植, 使全县苗木花卉产业呈强劲发展势头。全县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221.0 hm2, 新发展温室大棚30座, 其中:生态苗木200.0 hm2, 观赏苗木8.1 hm2, 鲜切花类12.5 hm2, 年销售各类鲜切花2 580万支, 绿化观赏苗木272万株, 年销售额实现675万元。台前县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从过去2个乡镇, 逐步扩展到现在的8个乡镇十几个村庄, 产业规模也不断壮大。生态苗木有欧系107杨、欧系108杨、2001杨等十几个品种;主要鲜切花品种有非洲菊、康乃馨、玫瑰等;绿化苗木以红叶李、合欢、朴树、木槿、栾树、白皮松等树种为主。

3 台前县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规模小, 品种不多布局分散

目前, 全县苗木花卉资源布局较分散, 大众化、普通型绿化苗木比重多, 附加值高的特色花卉品种少, 经营面积不大, 发展规模小, 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和产业体系, 不能满足现代城镇绿化的需要。

3.2 思想认识不到位, 动力不足

发展苗木花卉产业是一个新兴的阳光产业, 也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最有希望的产业。一部分群众对发展苗木花卉产业的重要性不了解, 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受传统的思想观念所左右, 对发展苗木花卉还持观望等待态度。

3.3 经营、管理水平低, 科技含量不高

台前县苗木花卉生产多以种植户自发为主、独立经营, 处于生产经营水平、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小农经济状态, 且科技含量低、产品开发力度不够, 满足不了苗木花卉市场的需求。

3.4 资金不足

启动资金及后续资金跟不上, 有一部分林户对发展苗木花卉产业热情很高, 但由于缺乏启动资金, 在发展初期就受到了限制。而当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 同样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 致使发展规模无法做大、做强。

4 发展苗木花卉产业的对策

4.1 提高认识, 加强宣传

发展苗木花卉产业不但是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还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要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 通过技术讲座、科普宣传等方式, 进行全面、深入、广泛地宣传, 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1]。

4.2 科学谋划, 合理布局

坚持从实际出发, 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讲求实效的原则, 制定适用于台前县的产业发展规划[2]。要对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进行合理布局, 按照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的发展方向, 以主要交通干道的分布为中心, 建设规模的花卉苗木基地。

4.3 扶持典型示范, 强化龙头带动

培育、扶持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大户, 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经营的新格局, 要通过树典型、学典型等方式大力宣传典型大户取得的成功经验, 以调动更多的农民发展苗木花卉产业[3]。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 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

4.4 加大资金投放力度, 实施政府扶持

金融部门要将发展苗木花卉产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政府部门应研究并制定能够体现扶持、促进和优惠政策的激励机制, 鼓励、引导并积极推广苗木花卉连片种植, 对种植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种植户给予资金扶持[4]。

4.5 强化技术服务, 完善信息网络平台

加强技术培训, 做好技术推广服务工作, 提高苗木花卉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加快苗木花卉产业市场信息化建设, 成立专门机构, 使农民及时了解市场行情、产品发展的动向, 及时掌握市场需要什么产品、应生产多少产品, 这样既能规避因盲目生产而带来的市场风险, 又能使苗木花卉产品“走出去”, 从而使农民能够依靠发展苗木花卉产业来实现发家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海宝.浅谈儋州市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热带林业, 2008, 36 (2) 12-15.

[2]王熙龙, 贾淑娟, 李玉丽, 等.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以西峡县为例[J].林业建设, 2009 (5) :29-32.

[3]苏俊, 郭继生, 曹文慧.太谷县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 2010, 38 (9) :78-80.

上一篇:乡镇妇联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2023考研英语(一)翻译真题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