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态绿色食品的选择

2024-05-07

对生态绿色食品的选择(共8篇)

篇1:对生态绿色食品的选择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建筑市场的繁荣,市场上丰富多彩的建筑装饰设计材料加重了建筑能耗,要在不断的创新发展中寻求降低建筑成本和减少无故的能源浪费的方法,以低碳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建筑装饰设计的发展前景,具有重大的研宄意义。

2.室内仿生设计的生态美学理念

人与自然是不是永远处于对立的关系,两者是不是不可能统一协调,这是认识论的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在室内环境设计上也存着人与自然的审美的“共生共荣”的现象。生态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认为人类在不断完善社会发展的同时,应该注意协调自身与自然协作关系。遵循生态美学的观点,室内环境设计的观念必须进行彻底更新。

传统的室内环境设计首先是以传统习俗为根据,按照功能进行室内环境布局,做到有轴线划分,主次明显;其次是整体色调要讲宄明暗结合,线条多趋方正,板面做刻花,外表硬朗,又不失柔美之感,饰品家具多以仿古木质为主,地面墙体以石材为主。为了满足室内环境的最优化需求,传统的建造方式和技术原则就材料应用而言,并不具备循环性。也就是说,在追求人工环境优越性的同时,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可以说是“掠夺”式的,这可以视为传统建造工艺的致命弊端,使得人类文明的发展站在了自然的对立面。

3.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常见误区分析

3.1存在较为严重的奢侈浪费现象

我国现今多数的建筑装饰设计都是以“高贵”、“华丽”等等为设计目标的,这就严重导致了许多装饰设计人员在进行其设计工作时盲目追求建筑外观的豪华,而没有结合建筑本身的风格。其主要原因是多数的设计人员没有认识到建筑装饰设计的本质,以及受外来观念的影响较大等等[3]。此外,部分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工作时只是盲目的效仿欧美风格或者是我国古代的风格,而在进行具体的设计工作时,又由于自身的能力不够、对欧美建筑的风格或我国古代建筑的风格不够了解等原因,使得设计出的作品达不到该有的效果,严重造成了资金浪费,奢侈浪费的现象十分严重。

3.2没有实现个性化设计

我国现今多数的建筑装饰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工作时缺乏创新精神,没有意识到设计作品个性化的重要性,而只是模仿他人较为成功的案例,或者是在设计时将不同的装饰风格胡乱进行结合,严重导致其建筑装饰设计缺乏个性。虽然我国今年来建筑装饰行业发展较为迅速,但是,我国的装修却缺乏创新,特别是在装修风格的设计上,多数都有相似之处,缺乏特色。

3.3对装饰材料的选择不当

多数的建筑装饰设计人员在进行其具体的设计工作时,为了简单追求建筑物的美观,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只是考虑到了材料的美观性,而没有针对材料的实用、环保以及安全等方面的性能进行考虑。因为,多数的装饰材料本身对人体有很大的害处。

4.生态美学视觉下对室内装饰仿生设计的选择

4.1室内环境仿生设计对自然美的选择

居住环境的安全性是人类的共同需求,而置身于天然绿色的居室环境,则是人们对自然的共同向往。在生态美学的研宄视角里,人类的情感归属与其所处生存环境的依从关系,同样也是其研宄范畴内的“生态现象”。从依附于自然到逐渐掌控自然;从规避自然威胁到逐步剔除不适的自然因素;从茅草屋到高耸林立的大厦。直至今日,人类所掌握的科学技术足以让人们重返自然,得以享受健康安全的居住环境,这是人类对自然所呈现出的特有的情感内涵。为适应人们对生态环保居住环境的追求,现今室内环境往往在设计之初就强调自然色彩和天然材料的应用,并采用民间施工工艺与艺术风格,将工艺与材料切实的结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设计师更加强调“自然化”的肌理效果,以仿生学为主要设计手段来使人们联想自然、感受自然。

4.2室内环境仿生设计对节能环保的选择在室内环境装饰中使用绿色装饰材料,其优点体现在:绿色建材能够明显降低对传统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可以使游离甲醛、苯、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释放量降到最低。绿色装饰材料正在逐渐实现清洁、低能耗的生产加工过程,重视产品的生态化,确保在其生产过程和使用年限中对使用者及周围的环境产生零危害。选择生态环保型装饰材料对于促进人体健康,最大限度地改善生活环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室内空间墙面喷涂利用纳米光触媒技术生产的液体壁纸,这种液体壁纸在空气中受纳米粒子表面空穴(h+)作用被氧化成H0自由基活性物,能够强有力的夺取其他物质中的自由电子,进而发生强氧化反应,致使有机物(甲醛、苯)赖以生存的有机营养物、氮氧化合物、硫氧化物、硫化物等被其氧化成CO2、H2O和相应的酸,达到净化空气,持久保持空气清新的效果。

4.3注重建筑装饰设计与文化特色的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的精髓,我们在进行建筑装饰设计时也应该注意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各建筑装饰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装饰设计时应该将其专业知识与当地的文化特色相结合,在具体的设计中可以在空间、布局等的处理上充分体现我国的传统文化的思想,以此来实现装饰的和谐美,在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升我国的建筑装饰设计水准。

5.结论

综上所述,生态美学理论指导下的室内环境仿生设计是运用生态学原理、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综合系统效率最优原则,来设计室内装饰,使物质、能源在室内装饰中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物无污染、生态平衡的居室环境,使自然、装饰物和人三者之间形成和谐统一。

篇2:对生态绿色食品的选择

【内容提要】运用生态世界观,从人类生命的生态学思维对体育进行审视,从而把握体育的生命意蕴和人类学内涵,阐述体育何以在人的生命生态中发生,又何以对人的生命生态发生作用。

【摘要题】社会体育

在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向生态世界观寻求学理性支持,于是七十年代兴起的绿色思潮愈来愈深入人心,并首先进入政治领域,产生了“绿色政治”“绿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运动。在绿色思潮的推动下,生物生态学也开始引进体育领域,人们开始用生态学的眼光来审视体育本身,发起了“绿色体育”“绿色奥运”等运动。人类一方面面临着生态系统的外环境危机,另一方面也面临着人类自身健康和道德情感的内环境危机。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本生成的生态观为理论基础,从人类生命的生态对体育进行审视,对体育的生命意蕴进行学理性的研究。

1 体育运动的生态本性

1.1 体育运动生成的生态性

马克思的“自然向人生成”的生态世界观揭示了人的生态生成性。体育的生态生成也正体现在这一过程中。在自然向人的生成过程中,体育运动不但是人类能量的开发和释放,从根本上说,体育是通过人和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真正占有的过程,是人向自身、向社会(即人的)人的“复归过程”(马克思语)。体育运动作为一种人类文化形态和现象的伟大意义和价值,在于同人类通过劳动改造和创造环境一样,体育也改造和创造着环境――只是这一环境并非外在的自然环境,而是人类自我的个体生理、心理环境,乃至群体的生理、心理环境,体育在不断地永恒地创造和赋予这一环境新的意义和价值。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论犹太人的问题》)。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就在于人自身的价值,即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是人的身心的完美展开和全面实现,是个体人格和社会人格的和谐与统一。

从生物进化论的观点看,体育活动孕育于高等动物的嬉戏活动中,从它产生之日起就与人类的艺术创造等其它非物质生产活动一样,乃是人类奔向“自由王国”、争取实现人的最高价值一自由全面发展的一种直接行动。

1.2 体育运动的生命节律感应性

自然向人生成是一个生成性的生态过程。在人的生态生成中,不仅有物质和能量变换的生态关联,还存在着信息的关联。而在信息关联中,根源于运动本性的节律感应最为原始。这种节律感应的生命活动方式,作为生命体的一种普遍的生态调试方式,正是体育活动的生态本源所在。

生命必定具有节律,节律感应是生命存在和活动的一种生态基础和生态机制。节律感应作为生物的生态调适活动是生物的本能产生对节律形式的选择,以优化生命,体育运动正是这种“本能选择”的产物。体育运动以自身所具有的运动节奏形式,通过生理和心理的节律感应达到对生命节律的影响和调试。

运动节奏是运动在时空中的结构表现,包括运动中的力度、气势、节奏、韵律和张力结构。它以人体为载体,既是信息也具有能量。作为能量,运动节奏通过“力”―“运动负荷”作用于人体引起人的生理节律(心率、脉搏、呼吸等的节律变化)和心理节律(情绪、情感、心境等的变化)的对应变化来传递和激发生命能量,调节和引导生命运动的节律。体育作为一种生命节律活动,通过自身的节律调节人的生理和心理节律以改造和优化人类的生命生态。体育活动以节律为中介调适生命还表现在内外的相互转化上,当人体的内在节律发生不适的变化时可以借助体育的节律性达到调节。体育运动可以宜泄人内心的情感、净化内心的烦恼和愤懑、释放压力以调节生命的节律。另一方面,在体育活动中,人们所掌握的多种活动技能和快速活动方式,有利于人们准确、协调、敏捷地完成各种生产、生活动作,既可避免多余动作,又不会力不胜任。体育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锻炼,更可以提高人体对快速节奏生活的应变能力和耐受能力。此外,体育活动和娱乐消遣,更可以克服快节奏的生活带给人们的压力。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几天不活动就感觉不舒服,感觉不舒服时参加体育运动,身心就会得以改变。参加体育活动会使人焕发生命的活力,这就是体育的节奏和生命的节律性感应内外对应的表现,这也是体育产生发展和越来越昌盛的生态根源。

1.3 体育运动的生命表现性和体验性

人的生命本质主要在实践中展开。通过实践,人的本质得以对象化从而得到现实的表现。表现形式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和确证。但是,人的生命水平不只在于外在的表现,它还依凭于人对自己生命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内心体验,这种体验才是他对自己生命本质的价值和意义的真实感受。体育运动作为人的生命活动,不仅在运动中表现出人的本质,同时也使人从中得到乐趣和享受。运动行为通过身体技巧达到吸引的目的,借助肢体动作和复杂的运动形式来表现人的体力和体能,展示人的身体力量和形体美感,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但这些外在的动作表现乃至单纯的动作表现,都需要人的思想及贯穿在运动中的情绪,这些都蕴含着对生命的体验,体验自己的生命力量。

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显示出体育对生命生态的这种追求。东方体育曾只求在内心体验这种事实上的满足,而西方体育却只追求表现身体的力量和健美等外在表现形式。本世纪东西方体育的交流与融合,互补相待的动向,正是体育的表现性与体验性互济更生的体育生态关联的表现。

1.4 体育运动生命生态平衡调节的竞争性

竞争不仅是生之表现而且是创生和优生的有力机制,竞争源与各生态因素自发的生命本能,是生命本质的表现。竞争是体育的灵魂。运动场上激烈的角逐、顽强的拼搏是竞争,每一项成绩的取得靠竞争,每一项纪录的创造是竞争……这是人与人的竞争,是人与自身的竞争,是出自人类本能的好胜心、自尊心和臻美心的竞争。竞争是生命的本性,也是生态优化的需要。体育场给人提供了竞争本能表现的最好舞台,体育运动是最好的竞争形式。在体育运动中,人们以竞争的生态形式激发生命力,发挥生命智慧。运动场上的竞争激活人们生命的激情,竞争者脸上流露的自信和盈盈的汗珠焕发着生命的活力。所以有人说“体育是生命的伟大兴奋剂”。

2 体育运动生态分析的主要对象

2.1 体育生态分析的切入点――体育需要

需要是人类活动的直接出发点。对于人类体育活动来说,直接出发点则是体育需要。在人类形成初期,原始人就花费很大的精力从事体育性活动,如动作技能教育活动、医疗保健活动、祭祀中的竞技活动等,这是因为他们有这方面的强烈需要。他们需要健体强身,需要宣泄情感,需要祈求神灵和祖先的保护。体育需要不仅有发生学上的生态根源,其具体内涵也受社会生态环境的制约,而且其本身还有特定的生态结构,在人的生态关联中具有特殊的生态机制。

在人本生态观看来,人类的体育活动是生命体本能的节律感应这种进行生态调节的生命活动形式发展起来的。通过体育活动的节律感应,人自身的生命节律得到激发和调节,同时得到生命的体验。这种本源性的生态需要

,作为本能和直觉的存在,构成人的重要天性。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这种调节作用一方面变成相对独立的生活目的,另一方面又把它有意当作维护和优化生存质量的手段。最早的利用是在劳动和巫术活动中,后来逐步从中分离出来,体育需要也就从中凸现出来。

从生态构成上看,体育需要是一种复合性需要。这一需要的复合性突出体现在它同人类其他需要的交互渗透和相互作用上。人类其他领域的需要如宗教、政治、经济、道德、文化等需要借助体育活动形式得以满足,这样一来,体育需要内涵中就掺进了各种功利性的冲动和欲望。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体育史就是体育需要内涵的演变史。如图:

附图

图1 体育需要演进图

先是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成为体育需要的主轴,这种需要是自发的自然性需要,是原始人生存和宣泄情感的需要。接着是战争需要成为核心,体育因其特有的强身健体的功能而成为训练士兵的工具,军事体育应运而生。最具代表性的是斯巴达军事体育,德国、瑞士军操等。西方体育正是以军国民体育的面貌传入我国的,带有强烈的军事色彩。近代以来,体育又成为政治的工具,体育为国争光、体育外交、体育的民族情感和民族自豪感等,都体现了体育的政治功利性。近代体育传入中国伊始,就被视为“强国强种”的工具。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体育的角色定位仍然振奋民族精神、让世界了解和认同中国。体育的职业化和商业化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人类开始利用体育赚钱。刚刚要摆脱政治工具阴影的体育又沦入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经济工具的“魔掌中”。无论是军事、政治还是经济,无不把体育作为一种工具为自己服务,使得体育的功利性需要占据主体地位。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体育的审美性需要才开始受到关注,并逐渐成为主导性需要。体育也开始由工具主体向人文主体转变,从理性向感性转化。体育作为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关注人的生活和生命,人们主动的愉快地进行体育活动,以提高生活质量,实现自我价值。体育开始关注人的生命;这也正是体育最本真的生态需要。

2.2 体育生态思维的落脚点――体育的生态功能

由体育活动的生态生成本性所决定,主要通过节律感应影响人类生存方式和生命质量的体育活动,其功能也理应是生态性的。体育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创生、护生和优生三个方面。

1)在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体育的“创生功能”表现在体育促进了自然向人的生成,并在这一生成过程中将继续发挥作用。对于自然向人生成的运动来说,体育既在第一次伟大飞跃即“人从自然中生成”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也是第二次伟大飞跃即“社会化的人”得以生成的动力之一。体育的最终意义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个全面发展的真正的人是肉体与精神和谐发展的人。总之,促使人由自然生物生命转化为社会意义生命,由低层次生命转化为高层次的意义生命,逐步促使个体个性化和社会化,形成健康的生命个性,这是体育的首要生态功能。

2)体育的生态功能的第二个方面是体育的护生功能。体育的护生功能体现在:体育能强身健体,增强人的体能和技能;抵御和治疗疾病,修复人体能力;满足宣泄情绪、释放压力的欲望。人体的生理和心理节律失调会引发人的生态危机,从而导致生命危机。而体育活动可以通过自身的节律感应对情感进行调节,保护人类的生命状态。体育作为人体和自然界的中介,用节律的形式进行调节,修复生命本质。体育可以说是现代社会的“文明病”的一剂良药,是保护生命的最好形式之一。

3)第三是体育的优生生态功能。体育的优生功能是指体育通过人类自身的行为,改变自身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使主体朝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体育一方面可以使人身体健康,塑造健美的身体;另一方面体育可以培养人的精神力量,人们在体育中感受生命的力量追求生命价值和意义。新世纪体育的追求目标是健康和娱乐,健康表示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要求;娱乐是满足人们心理欲望和精神需求的重要渠道,使我们的身心达到平衡。塑造完美的生命,追求完美的生命,体现完美的生命是体育的终极目标。

3 结束语

以人为本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新世纪体育的追求,是体育的生态意识觉醒的体现。我们对体育的重新认识应从人本生态观的视角审视体育需要,优化体育生态功能,运用生态观指导体育,让体育沿着绿色人文的方向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胡小明.新世纪体育的走向[J].体育与科学,2001(4)

[3] 石中英.人文世界、人文知识与人文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6)

[4] 曾永成.文艺生态学引论[M].北京:人民文艺出版社,

[5] 杨四耕.当代新基础教育的生命美学观及其方法论意义[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6)

[6] 宋继新.论竞技的物化与升华[J].体育科学,2001(3)

篇3:绿色物流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今冬以来, 全国各大城市出现了持续的严重雾霾天气, 空气的重度污染让人们对GDP高速增长神话膜拜的同时, 不得不冷静下来, 尤其是“北京咳”这一新名词的出现, 更像是打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一记响亮的耳光。

就物流业而言, 诚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指出的那样, “生态文明建设对物流运作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绿色低碳物流将成为必然选择。”在此种现实之下, 以交通运输为基础的物流业如何现高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完美结合, 建立从生产到废弃全过程效率化的绿色物流, 就显得格外重要。

绿色物流作为物流业发展的方向, 不仅要注重物流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而且强调对资源的节约。企业在经营过程中, 在关注流通和制造成本的同时, 还应关注物流环节产生的成本, 利用市场信息, 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从绿色供应链流程的角度, 任何一个流程的碳绩效都是可以测量的。绿色物流主要从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两个方面来实现。业界的口号是‘精益就是绿’, 通过流程的再造, 提升总体物流效率, 从而降低排放水平。”长期研究绿色物流与供应链的专家王国文指出, 现代物流业的竞争早已经不是单纯的物流硬件设施的竞争, 而是供应链的竞争。只有从企业内部系统流程中贯彻绿色、低碳, 用精益化管理达到高效运转, 进而降低碳排放, 并从企业外围整合供应链上的优势资源来为企业服务, 才能达到共同效益的协作目标。

当前, 世界各国都在尽力把绿色物流的推广作为物流业发展的重点, 积极开展绿色环保物流的专项技术研究 (如在物流系统和物流活动的规划与决策中尽量采用对环境污染小的方案, 如采用排污量小的货车车型、近距离配送、夜间运货, 以减少交通阻塞、节省燃料和降低排放等) , 促进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和开发, 进行回收物流的理论和实践研讨, 以及积极出台相应的绿色物流政策和法规, 努力为物流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对比欧美, 现阶段我国在绿色物流的推广和应用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以绿色标准为例, 欧洲的运输与物流业组织早在上世纪末就对运输、装卸、管理过程制订出相应的绿色标准, 加强政府和企业协会对绿色物流的引导和规划作用, 并同时鼓励企业运用绿色物流的全新理念来经营物流活动。

篇4:论绿色生态观对公共艺术的影响

关键词:公共艺术;生态;绿色设计;西溪艺术集合村

“绿色”已经默默成为了具有时尚性的专有名词,成为了眼下大众交流、企业转型、城市规划乃至国家发展的主题。这也体现了人们对生态观念和低碳环保意识的关注和重视。为了更好地诠释绿色生态观对公共艺术的影响,笔者在西溪艺术集合村的公共艺术规划与设计中,以“感·悟西溪”为题,主题定位侧重保护原生态,希望通过艺术作品的设计理念传达对公共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一、公共艺术的理解

(一)基础理解

公共艺术来自英文Public Art,它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空间很大,因此备受关注,在各大城市规划、建筑和艺术领域中常常被讨论。“公共”在字典里的解释说明是“属于社会的,公有公用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公共开放空间里能够提供公众使用、参与互动和鉴赏的艺术性活动、艺术行为、艺术作品和艺术设施,都可列入公共艺术范畴。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当代公共艺术是以人为本,为人而设计,是为人民服务的艺术设计。

(二)设计中的理解

设计作品的主题要求是“西溪湿地创意集合村公共艺术提升设计”,笔者理解为设计与之匹配的公共艺术品。公共艺术就是在一定的公共空间里供人欣赏、活动、提升周围环境的艺术创作,它可以是主题雕塑、水景雕塑、互动小品、景观装置,等等,其范围还是比较大的,因为每个人对空间的理解不同,那么它包含的范围也就不一样。由于西溪艺术集合村环境的限定,笔者设计的公共艺术作品基本上是偏小型的景观装置,大型的雕塑不适合放在基地。从中认识到公共艺术应该是和环境相结合的,是与之匹配的,设计的内容要符合基地背景分析、历史文化及地理环境等。

二、绿色生态观的出现及发展

绿色设计思想首次提出是在20世纪60年代。一位美国的设计家威克多·巴巴纳克在他的书本《为真实世界而设计》中,一再说明设计应该认真考虑地球是个有限资源的生存环境,应为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而服务。

纵观人类的发展历史,我们也可以认识到艺术创作与科学发展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就目前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的城市发展状况来说,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或多或少都给社会带来了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交通拥挤、自然景观的缺失等现象,这都是由于艺术与科学缺乏融合。笔者认为公共艺术现存的问题是:这种艺术的表现没有真正达到预期的要求,没能完全体现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概念。目前,公共艺术的发展仍受到政治和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经济利益压迫了艺术的发展,而绿色生态观的深入人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这种制约。

三、绿色生态观对公共艺术的影响

(一)重新诠释公共艺术: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我国学者们普遍认为公共艺术的核心是公共性,如殷双喜先生认为,广义的公共艺术是以城市雕塑为代表的城市美化活动,而狭义的公共艺术则是注重公众对城市文化活动的互动参与和共同建造。由此可见,公共艺术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应包含社会文化、社会环境等问题。

在绿色生态方面,日本的设计做得比较好。日本是个对自然十分迷恋,并将自然作为自己灵魂之源的民族,很注重对自然材料本身的利用与保留。如日本东京的试金石,将一块石头打磨后,放置在街头作为公共艺术品,这样的表现方式既满足了美学上的简洁理念,又遵循了自然生态的原则,这正是现代公共艺术所需要表现的设计理念。

笔者的设计作品主题是“感·悟西溪”,设计理念是通过对杭州西溪艺术集合村的考察和了解,探索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然后从中找到自然生态的设计元素,如西溪的火柿节、芦苇节、音乐节,以及西溪特有的茶道文化、气候特点、环境特征,等等,寻找生态元素创作生态公共艺术品,推广绿色生态公共艺术文化。

1.西溪艺术集合村公共艺术设计理念

感悟西溪慢生活,领略华元风采。快已经默默成为了一种习惯,无论做什么,总感觉在追逐时间,无形的压力模糊了我们的视线,但在西溪艺术集合村,笔者发现,这里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感悟的东西。在这里,我们可以慢聊、慢读、慢写。

2.西溪艺术集合村公共艺术规划与设计匹配表格

(二)推动公共艺术的转型:可持续发展的人性化设计

针对自然环境日渐恶化这一严重现象,以资源保护为原则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性化设计开始受到重视,这一生态艺术的目标是对人与环境的重新融合,这种趋势正在广泛地影响艺术实践。公共艺术领域也正发生一种符合社会发展的转型。

1.人性化设计

在公共艺术创作中,每个人都是设计成果构成要素之一,好的作品应该是让观赏者有想象空间,这种想象就是作品与大众的内心交流成果。哈贝马斯在《交往行为理论》中说:“在人与人的沟通过程中,诉说者和听众同时从他们的生活出发,与不同的精神世界发生碰撞,并进入一个相同的语境。”公共艺术的产生便是体现这种共有世界的分享和交流,促进公众交往行为的合理载体,并使住在水泥墙的高楼大厦中日益疏远的人际关系及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更和谐。

现今关注生态问题的公共艺术设计师比比皆是,众多应用低碳环保的材料进行设计处理,将破坏的地区或废弃工业区改造成为环境资源中独特的景观,让人们意识到废物是可以利用的,并不是所有的废弃物都没有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减少了环境资源的浪费。如工厂里的机床,德国鲁尔工业区。该地曾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区,现已将原有废旧的工业设施改造成巨大的历史和技术博物馆,不仅展现了工业历史,还给公众提供了一个文化学习基地、娱乐休闲园地。笔者在西溪艺术集合村的公共艺术设计理念就是一种艺术与自然、艺术与人的融合,通过自然环保的材料展示自然原生态的公共艺术品,向大众传达绿色生态观,呼吁更多的人关爱环境。

2.设计作品的展示(部分)

作品《柿》(图1):材质为不锈钢,“火柿文化”是西溪的一个特色,依据西溪艺术集合村的文化背景提取出来,再加以提升,将柿子元素与自然环境中的叶脉有机结合。

作品《大碗茶》(图2):材质为不锈钢,“大碗茶——碗中茶,茶中叶;约会碗——水中碗,碗中人”是我的设计理念,用半透明的材质营造隐隐约约的效果,给游客制造一定的私密空间,不同大小的形态就产生了不同的空间效果。

作品《风动游鱼》(图3):属于风动装置,会随风飘动,竖立的杆子可自动吐泡泡,重回童话般的画面,回归原始,体现绿色生态观。

(三)揭露公共艺术的本质:共生

笔者从中认识到公共艺术的实质是以艺术创作的方式,让大众参与和思考社会生态问题,体现对生态环境的关注。过去的公共艺术,主要注重以人为本,缺乏对大自然的关注。现今设计师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他们开始侧重于自然原始、低碳环保的设计立场。艺术设计不单单是艺术家的个人创作和表现,尤其是公共艺术设计,它应该是以某种物体作为载体,然后通过艺术加工和设计,最后展现给大众,并向大众传达出某种思想含义,而不是为了艺术设计而设计。好的艺术创作作品是要依赖艺术家不断地学习和实践,经历不同的人生并获得人生感悟、对自然的理解,艺术家才能创造出令大众信服、感动的艺术作品。

四、结语

中国美学自古以来孜孜以求的就是终极的和谐美,这和谐就是指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追求与天地相融,达成“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公共艺术就是一个寻求人类和谐发展的艺术,传递着一个全新的艺术理念:共生、共存、互动。它以其独特的艺术方式实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正被越来越多的城市设计者、管理者及大众所认知。

参考文献:

[1]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德]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王洪义.公共艺术概论[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5]张苏卉.艺术介入生态——公共艺术的生态观[J].文艺评论,2013,(01):20-23.

[6]张新宇.吾城吾形——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之新探索篇[M].郑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作者单位:

篇5:对生态绿色食品的选择

产业集群是指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公司及各种机构的集合。其具有产业属性和地理集中特性。越来越多的国家把产业集群做为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式,作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战略方式,同时也是解决“大企业病”的有效方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根本特征和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作为在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产业网络具有接近市场的便利,也具有技术创新的便利和强劲动力,从而大幅度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也使产品的质量不断提升。这种在地域上相对集中、专业分工高度细密的产业集群所具有的产业竞争力,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方式,以及在地域上相对分散的生产方式都无法比拟的。

发展产业集群与提升综合竞争力

产业集群是创新因素的集聚和竞争动力的放大。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曾经发现,集中在一起的厂商比单个孤立的厂商更有效率。这种存在于行业内部而非个别厂商内部的规模经济效应被称作外部经济效应。按照传统的贸易理论,贸易能够开展的原因在于贸易各方在成本上所拥有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取得受制于外生的自然禀赋和技术条件。而新贸易理论学者认为, 在市场与分工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内生绝对优势具有更为普遍的意义。在竞争中,自然禀赋以及先天技术条件所带来的成本上的优势地位正不断地受到来自于技术创新以及在竞争中产生的竞争优势的冲击而不断下降,竞争的结果不是取决于资源的丰裕与稀缺,而是取决于使用资源的效率, 即生产率的高低。产业集群现象,引起了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产业组织、国际贸易理论等领域的研究兴趣,由此形成了对产业集群新的观点。以研究竞争优势、竞争战略著称于世的学者迈克尔•波特认为,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 能够对产业的竞争力提升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从世界市场的竞争来看,那些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品,其产业内的企业往往是群居在一起而不是分居的。Porter指出:群聚区能够提高生产率,能够提供持续不断的公司改革的动力,促进创新,能够促发新企业的诞生。产业集群对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主要有以下影响:

(一) 产业集群对提高生产率的影响

同一个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能够使得厂商更有效率地得到供应商的服务,能够物色招聘到符合自己意图的员工,能够及时得到本行业竞争所需要的信息,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配套的产品和服务。这些都使群聚区内的企业能以更高的生产率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有利于其获得相对于群聚区域以外的企业更多的竞争优势。

(二) 集聚对产业创新的影响

产业集群是新企业诞生的孵化器。由于集中的顾客群降低了设立新企业的投资风险,投资者容易发现市场机会。在产业集群的地方工作,创业者能更容易地发现产品或服务的缺口,受到启发建立新的企业。再加上产业集群区域的进入障碍低于其它地区,所需要的设备、技术、投入品以及员工都能在区域内解决,因而开办新的企业要比其它地区容易得多。企业所需要的客户、市场信息,创业者可能在新企业成立之前就已经具有了。集聚对创新的贡献还在于同行业之间的非正式交流。这种非正式的交流往往不是通过契约的形式来实现的,比如,不同公司员工之间面对面的.接触、工作之余时间的聊天等,使得不同的思想不断在交流中相互碰撞产生新的火花。

(三) 集聚对产业竞争的影响

竞争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集聚带来了竞争,加剧了同行业企业间的竞争。竞争不仅仅表现在对市场的争夺,还表现在其他方面。同居一地,同行业相互比较有了业绩评价的标尺,也为企业带来了竞争的压力。绩效好的企业能够从中获得成功的荣誉,而绩效差甚至平庸的企业会因此感受到压力,比较产生了激励。然而企业通常都把竞争对手看作一种威胁,总是在想方设法战胜竞争对手夺取市场份额或者防止竞争对手的进入。然而竞争对手的存在是有积极意义的。Porter在《竞争优势》中论述道:竞争对手的确会带来威胁,然而许多行业中合适的竞争对手能够加强而不是削弱企业的竞争地位。“好的”竞争对手能够有助于企业增加持久的竞争优势以及改善所处产业的结构。

集聚增强了竞争,竞争同时也提升了产业集群区的竞争力,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在更高的层次上展开竞争。竞争的结果不是一种“零和博弈”而是一种“正和博弈”,竞争者为了更强更好而不断地从对手那里得到信息和激励,不断地改进管理,以更加有效的方式组织生产,不断地发现新的市场机会。竞争的结果是,产业群聚区内的企业比起那些散落在各个地方的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更容易通过竞争进入这一行业的前沿地带。

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近年来,黑龙江省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绿色食品从无到有,品种、数量、质量均列全国首位,成为全国绿色食品生产第一大省,为中国绿色食品的摇篮和基地。

从黑龙江省产业集群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众多绿色食品企业基本上是“聚而不集”,相互之间没有产业上的紧密联系。同时,它们根本没有发挥出“第一粒树种”的作用。西方经济学家番多(Pounder)把产业集群喻为森林,把关键性企业喻为第一粒树种。树种一旦落地,就可以长出一片森林。引至实际意即:第一个骨干企业建立后,就会很自然地产生出一批与其配套的企业。所以,多年来,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缺的是产业集群和产业集群所能带来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良好势头的形成,具备了成型的产业集群,将会是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

黑龙江省绿色特色食品生产品类由1990年起步阶段的单一的原料种植向多品类、深加工方面拓展,产品已增加到养殖业、山特产品、乳制品、酒水饮品、蜂产品等14大类839个花色品种。截至底,黑龙江省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总量已达到1110万吨以上,比增长了9.5倍;实现产值327亿元,比19增长了8倍。绿色特色食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32亿元。龙头企业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全省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的绿色特色食品骨干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06家,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36家。黑龙江省的绿色特色食品生产已经形成了粮、油、乳、肉、蛋、菜、药、山特产、啤酒、饮料等产品的系列开发格局。

篇6:食品厂的厂址选择

厂址选择即新建项目具体位置的选择。是工业布局的最终环节和工业基本建设的前期工作,也是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组成部分。它根据工业地区布局和新建项目设计任务书的各项要求,由规划与设计部门共同承担,在实地踏勘及区域性技术经济调查的基础上,对各地建设条件分析评价,并选择若干个能基本满足建厂要求的厂址方案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技术经济综合论证,从而确定最优的建设地点和具体厂址。厂址选择通常分为两个阶段:①确定选址范围和建厂地点。侧重考虑厂址的外部区域经济技术条件,包括:距离原材料、燃料动力基地和消费地的远近;与各地联系的交通运输条件;当地的厂际生产协作条件;供水、排水及电源的保证程度;原有城镇基础和职工生活条件;有否可供工业进一步发展、工业成组布局和城镇发展的场地;是否与城镇规划及区域规划相协调;土地使用费用、建筑材料来源及施工力量等。②确定厂址最后具体位置。主要考虑项目设计任务书和厂区总平面布置的有关要求及投资约束条件。包括:厂址场地条件,如建设用地的面积与外形、地势坡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状况、地震裂度、灾害性威胁(如洪水、泥石流等),土地征用的数量、质量及处理难度,厂址下有无矿藏等;距水源地的远近和给排水的扬程;修建铁路专用线与厂外公路等交通设施的工程量与投资;供电、供热设施的工程量及投资;距已有城镇生活区与公共服务设施的远近;“三废”排放对城镇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及环保费用等。厂址一经选定,不仅对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城镇建设和环境质量产生重要影响,而且直接关系到新建项目的基本建设投资和建厂速度,并长期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等经济效果。以下介绍食品厂的厂址选择所考虑的相关因素。

食品工厂的建设必须根据拟建项目的性质对建厂地区及地址的相关条件进行实地地考察和论证分析,最后确定食品工厂的建设地点。食品项目的建设条件是保证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包括项目本身的建设施工条件和项目建成后交付使用的生产经营条件。项目建设的条件既包括项目本身系统内部的条件,也包括与项目建设有关的外部协作条件,项目建设条件的重点是项目建设的外部条件,包括项目建设的资源条件、厂址条件和环境条件等。不同类型的食品厂适合于不同的建厂环境因为不同的建厂环境具备不同食品项目所需要的建厂条件。一般来说食品厂址选择应考虑的建厂条件应包括建厂地区条件选择和建厂地址条件选择。先对建厂地区条件进行分析并选择,然后在对建厂地址条件进行分析并确定建厂地址。

一、食品厂厂址区域的选择

选择建厂地区要考虑的因素既有政治方面的,也有经济方面,有自

然方面的,还有社会方面的。

1.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气候条件和生态要求两个方面。

(1)气候条件气候在选择建厂地区时是一个重要因素。除了直接影响项

目成本以外,对环境方面的影响也很重要。由于食品项目类型不同,气候条件对项目起的作用的方式也不同。特别是在有大量运输和建筑工程的项目中,天气是影响项目的主要因素。在厂址选择时,应从气温、湿度、日照时间、风向、降水量等方面说明气候条件。这些方面中的每一项都可以进行更详细的分析,如平均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及平均气温等。

(2)生态要求 有些食品厂可能本身并不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但环境条

件则可能严重影响着食品厂的正常运行。食品厂多数为农产品加工项目,明显依赖于使用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可能由于其他的因素(如被污染的水和土壤)而降低等级。有的食品项目,用水量很大,而且对水质要求也很高,如果附近的工厂将废水排入河中,影响工厂水源的卫生质量,则该项目将受到严重损害。

2.社会经济因素

(1)国家政策的作用

(2)财政及法律问题

3.基础设施条件

食品企业的正常运行得各种基础设施条件有很强的依赖性。从食品厂经营的角度来说,可利用、发达的、多样的经济及社会基础设施是不可或缺的。分析评价基础设施的满足程度。项目规模也可能对建厂地区构成严重的制约。如果项目相对较大,则可能只有少数几个建厂地区能够满足项目在建设和生产期对能源、设备、劳动力、土地等质量与数量的需要。

(1)燃料动力

(2)人力资源

(3)基础服务设施

(4)排污物及废料处理

4.建厂地区的最后选择

建厂地区应选择在原材料和燃料动力的产区后与企业有关的主要消费中心所在地。

选择建厂地区最简单的方式是:根据原材料来源地及主要市场的交通情况,提出几个可供选择的厂区方案,并计算其运输、生产成本。以资源为基础的食品项目,由于运输费用较高,应选择建设在基本原材料产地附近;对于易变质的食品工业则应面向市场,这类项目一般建在主要消费中心附近。但是许多食品不可能由一个特定的因素就决定其厂址,既可以建在资源地,也可以建在消费中心附近,甚至可以设在中间的某些点上。对于不过分面向资源或市场的食品项目,最好的建厂地区能够将下列因素很好的结合起来:距原材料和市场的距离合理,良好的环境条件,劳动力储备丰富,能以合理的价格取得充足的动力和燃料,运输条件良好以及具有废物处理设施等。

二、厂址选择

在建厂地区基本确定后,应在可行性研究中,确定项目厂址。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确定几个备选方案,然后从自然条件、基建条件、生产条件、环境保护

和成本费用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论证,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的厂址方案。

厂址条件分析的基本内容与建厂地区分析基本一致。对在选定的区域内的可能的厂址来说,应当分析下列需要和条件:(1).厂址的生态条件(2).环境影响(3).社会经济条件(4).厂址所在地的基础设施(5).战略问题(6).土地费用这些因素的重要性,随着项目的性质,拟进行的土建工程种类,排污物的种类和工人人数而定。在一个区域内原材料的取得和供应,公共设施、运输方式和通讯条件有着明显的差异,对此需要进一步的分析。

下面介绍厂址选择的基本方法:

1.方案比较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对项目不同选址方案的投资费用和经济费用的对比,作出选址决定。它是一种偏重与于经济效益方面的厂址优选方法。其基本步骤是先在建厂地区内选择几个厂址,列出可比较的因素,进行初步分析比较后,从中选出两三个较为适合的厂址方案,再进行详细的调查、勘察。并分别计算出各方案的建设投资和经营费用。其中,建设投资和经济费用均为最低的方案,为可取方案如果建设投资和经营费用不一致时,可用追加投资回收期的方法来计算。

2.评分优选法

这种方法可分三步进行,首先,再厂址方案比较表中列出主要判断因素;其次,将主要判断因素按其重要程度给予一定的比重因子和评价值;最后,将各方案所有比重因子与对应的评价值相乘,得出指标评价分,其中平均分最高者为最佳方案。

3.最小运输费用法

篇7:对生态绿色食品的选择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文明是人们应对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

摘要: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爆发,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近年来环境界研究的热点.主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出发,根据生态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及表现,提出生态文明是人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手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正确处理好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 者:段海静 阮心玲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75004期 刊:广西轻工业 Journal:GUANGXI JOURNAL OF LIGHT INDUSTRY年,卷(期):,26(3)分类号:X313关键词:人与自然关系 生态文明 生态危机 环境

篇8:对生态绿色食品的选择

绿色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新潮流, 也是关系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党的十七大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要求, 中国在“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了“绿色发展”, 并且独立成篇。湖南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中期, 资源环境问题正逐步凸现, 正是基于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和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 湖南省委九届十次全会强调以“四化两型”引领湖南科学发展, 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要求。湖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强调指出, “必须把两型社会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建设绿色湖南”, 将“绿色湖南”建设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制定了《绿色湖南建设实施纲要》。作为生态文明的区域表现形式, “绿色湖南”代表着一种发展范式和价值取向, 要求发展遵循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 与生态环境容量、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 追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 其实质在于加强环境资源保护,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得到和谐发展, 构筑绿色生存生活家园。作为“四个湖南”的首张名片, 绿色湖南建设必将既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 又确保湖南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实现生活、生产与生态三者的互动和谐与良性循环。

二、绿色湖南建设的技术依赖

现代技术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功能。技术价值是一个由多种价值构成的价值系统, 其主要组成部分是技术的认识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等。其中生态价值是技术的最高价值, 是指从生态角度, 从技术与整个生态系统的关系来审视技术本身。现代技术在树立人与自然和谐意识中具有基础价值和功能, 在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中具有手段和工具价值, 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具有调控价值和功能。

在现代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 湖南面临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建设绿色湖南作为一种发展战略, 具有全新的生态文明视角, 它在很大程度上要求人们通过推动技术活动来改变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 要求对技术进行生态关怀, 确立技术研发、应用和发展的最高限度, 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科技的协调发展。作为“绿色湖南”建设的基础和支撑的现代技术, 必须按照“绿色湖南”建设的要求, 从根本上变革传统技术观, 确立生态技术观, 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证。随着技术实践活动规模的扩大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加强, 传统技术观单一的经济目标追求、片面的思维方式和狭隘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已产生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而要缓和人与自然的矛盾, 绿色湖南建设, 就要从根本上变革技术的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生态平衡之间找到契合点, 将技术活动放到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中去探讨, 立足“绿色湖南”建设目标, 反思传统技术观的缺失, 立足技术活动中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人的生存与发展效益“四效合一”的价值取向, 契合“四化两型”的目标要求, 实现技术生态化。

三、技术生态化是绿色湖南建设的重要支撑

技术实践活动主体加强对于传统技术观的反思及纠偏, 积极实现技术生态化, 使技术发展朝着遵循生态学规律方向转变及转化, 有利于人类在不断提高经济产出的同时, 改善生存环境质量, 确保自然资源的和谐永续发展。技术生态化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第一, 技术进步不应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第二, 技术系统本身应按生态学原理组织起来, 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拓展和深化人工自然。第三, 技术方式应与自然生态相协调, 并符合人性。技术生态化强调了生态标准和人性化原则, 但并不因此否定效率标准。

技术生态化对于绿色湖南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主要表现在:

第一,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人的生存和发展效益的“四效合一”, 是“绿色湖南”建设中技术活动主体管理和发展战略的必然追求。技术生态化以绿色和谐思想为指导, 以技术活动为根本手段, 以减量化、再循环和再使用为原则, 以可持续发展为价值理念, 以技术主体实现“四效合一”为目标, 它能使技术主体从生态化技术战略、绿色产品创新和生态营销策略等方面推动其承担在绿色湖南建设中的责任。生态化因素在技术活动的各个层次的展开, 涉及到生态化建设的国家层次 (宏观) 、区域层次 (中观) 和企业层次 (微观) 等各个层次。面向“绿色湖南”建设, 技术活动主体要全面引入生态思想, 实现技术生态化, 使技术活动从传统的支持经济增长转向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从而引导技术活动朝着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及其与经济、社会、环境系统之间的良性循环的方向协调发展。湖南省必须探索一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发展路子。技术生态化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发展模式, 强调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协调兼容, 使技术活动的社会功能更加全面,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具有不断递增的综合价值。

第二, 技术生态化是技术进步关注自身物质条件、实现有序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人类从事生产活动或其他活动的手段和方法体系, 技术最主要地是指人类活动的工具, 不论是原始的工具, 还是现代技术的机器体系和当代高新技术, 均包含有自然的要素。可见自然资源对技术来说, 是前置性和基础性的因素。技术作为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人工转换手段, 总是要依托和消耗一定的自然物质资源。自然资源环境是人类进行经济技术活动的物质基础, 任何违背自然规律的技术是不存在的。自然的物质资源条件直接决定着技术的发明、发展, 决定着技术的可能发展形式。在当今资源能源日益紧张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并面临崩溃的现实情况下, 技术活动只有以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己任, 才能为自身的发展创造条件、为社会所接受。这正是绿色湖南建设的基本要义。

第三, 技术生态化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在属性和本质要求。当前湖南生态经济综合效益相对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技术生态化和扩散相对不足。技术生态化及其扩散应用能取得巨大的生态经济综合效益, 是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其扩散应用可使经济和生态环境相协调, 具有生态环境正效应, 可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一致, 通过获得绿色竞争优势, 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技术生态化有利于改变粗放型的生产模式, 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可以开发各种能节约原材料和能源的产品, 提高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 对产品进行回收、再生产和复用, 减少生产过程和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降低资源利用的成本, 减少环境成本, 增强市场竞争力。

第四, 技术生态化有助于实现绿色湖南建设的“三个结合”。一是有助于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生态永续发展的结合。在绿色湖南建设中, 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目标的根本举措。技术生态化超越了经济领域的圈子, 以科学发展观来审视技术活动的目标和价值选择, 做出合理的评价。这就能增强生态化功能并实现管理过程的生态化控制, 将从根本上转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增强资源和生态环境对经济的支撑能力, 从而降低了生产和治污成本。二是有助于实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优化产业结构的结合。技术生态化能有效整合湖南的各种资源和力量, 发挥技术活动对知识、资源等生产要素配置的高效性, 大幅增加区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科技含量,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部门的创新步伐, 推动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从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优化产业结构, 增强产业竞争力。三是有助于实现节能减排和资源有效配置的结合。技术生态化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涉及技术层生态技术和管理层生态技术, 因而有助于实现节能减排和资源有效配置的有机结合。

四、结语

绿色湖南建设背景下技术生态化面临着缺乏实现技术生态化的价值导向机制、缺乏实现技术生态化的有力支持、缺乏实现技术生态化的条件和能力等重要问题。为此, 要把握好技术生态化的价值准则, 推进生态化技术创新, 加快发展生态科技产业, 发展生态重点产业, 运用技术手段有序集约开发和综合利用矿产资源, 抓好综合治理工程, 加强环境监测技术和能力建设, 构筑生态环境安全屏障。

参考文献

[1]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2]柳卸林.21世纪的中国技术创新系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3]张宏武, 等.技术创新与产业生态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9.

[4]冯之浚.循环经济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5]黄鲁成.基于生态学的技术创新行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6][日]星野芳郎.技术发展的政治背景[M].沈阳:沈阳出版社, 1995.

[7][美]戴利.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8]Howard T Odum.Environmental Accounting:Em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cision Making[M].John Wiley&Sons, New York, 1996.

[9]易显飞, 等.“绿色湖南”的实现与两型化科技创新[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5) .

上一篇:加强值守应急工作的通知下一篇:我学骑车的经历四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