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金属材料讲解

2024-05-15

常用金属材料讲解(精选9篇)

篇1:常用金属材料讲解

太原标识标牌制作: 华顺博闻讲解标识牌常

用的各类材料

1、木质材料:常用在园林、公园景区等一些旅游风景区,给人亲切、传统回归的感觉。

常用于:道路指示牌、户外安全警示牌、花草牌、温馨提示牌等。

2、石材:使用寿命长,风格独特,文化味浓。

常用于:户外风景介绍牌、高档酒店用的大理石指示牌等。

3、金属材质:

铝合金:质感好,氧化慢(不容易生锈),重量轻,外观时尚整洁,安装轻便,平整性好,着色吸附力强,牢固耐用不容易脱色。

常用于:各类科室牌、去向牌、楼层导示牌、大型户外指示牌,大堂斜面指示牌,如:办公室、医院、酒店、学校、政府机关单位等场合用。

不锈钢板:有亮光和亚光两种,质感好,氧化慢,平整性好,其本色时尚、儒雅、高贵。

常用于:科室牌、大型户外牌、花草牌、大堂斜面指示牌等。(不容易掉漆和生锈,户外用居多)

冷轧钢板:可塑性强,容易折弯,切割,焊接,打磨。加工方便,着色吸附力强,可做各种造型。

常用于:大堂导示牌、花草牌、大型户外牌等。

钛金板:采用厚金电镀,坚韧,耐腐蚀,光亮好,不会变黑。

常用于:机关单位、学校门口的名称牌。(折盒子类似的挂牌)

4、合成材料:

亚克力:俗称高档有机玻璃,高透光度,有极佳的耐候性,尤其应用于室外,据其他塑胶之冠,并兼有良好的表面硬度于光泽,加工可塑性大,可制成各种所需要的形状,上色吸附力强,不易褪色或磨损。

常用于:高档的科室牌,各类场所均适用。

双色板:外表光泽强,不掉色,不会变黑。容易雕刻各种形状,做出的成品可以有2种层次颜色,突显产品效果。

常用于:楼层指示牌、楼号牌、科室牌等

玻璃钢:用玻璃纤维及其织物增强的塑料,质轻而硬,不到电,机械强度高,耐腐蚀。

铝塑板:以经过化学处理的涂装铝板为表层材料,用聚乙烯塑料为芯材,在专用铝塑板生产设备上复合而成。

PVC板:聚氯乙烯,一种非结晶性材料,刚性PVC使用最广,其材料不容易燃烧、高强度,耐气候变化及优良的稳定性,对氧化剂、还原剂、强酸都有抵抗力。

篇2:常用金属材料讲解

材料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中,当产品价格下降幅度为5.91%、项目投资额降低幅度为25.67%、经营成本上升幅度为14.82%时,该项目净现值均为零。按净现值对产品价格、投资额、经营成本的敏感程度由大到小进行排序,依次为__。A.产品价格→投资额→经营成本 B.产品价格→经营成本→投资额 C.投资额→经营成本→产品价格 D.经营成本→投资额→产品价格

2、主要用于热水供应及高压蒸汽管道中,结构简单,严密性高,制造和维修方便的阀门是()。A.截止阀 B.球阀 C.闸阀 D.蝶阀

3、在工程施工中,除了设备安装必须配合土建结构施工外,安装工程实际工期为__个月。A.10 B.12 C.15 D.18

4、当事人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过错,给对方造成损失的,不论合同成立与否,应承担()的责任。A.支付违约金 B.损害赔偿 C.支付定金 D.恢复原状

5、根据风险管理理论,工程建设中的风险分担的基本原则是__。A.工程建设中的风险应由业主和承包商平均分配 B.工程建设中的风险大部分应由业主承担 C.工程建设中的风险大部分应由承包商承担

D.业主和承包商谁有能力承担该风险,谁就承担该风险

6、工程量按面积以平方米为计量单位计算的有__。A.现浇混凝土天沟 B.现浇混凝土雨篷 C.现浇混凝土板后浇带 D.砖砌散水

7、某建筑基础为钢筋混凝土基础,墙体为黏土砖墙,基础顶面设计标高为+0.10m,室内地坪为±0.00m,室外地坪为-0.20m,则该建筑基础与墙体的分界面为()处。

A.标高-0.30m B.室外地坪-0.20m C.室内地坪±0.00m D.基础顶面标高+0.10m

8、评标活动应遵循__的原则,招标人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评标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

A.公平、公正、科学、择优 B.公平、公正、科学、独立 C.公正、科学、合理、择优 D.合理、科学、公平、择优

9、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是()。A.施工方案 B.技术工艺 C.合理工期 D.经济指标

10、在编制预算定额时,对于那些常用的、主要的、价值量大的项目,分项工程划分宜细;次要的、不常用的、价值相对较小的项目可以放粗。这符合预算定额编制的__。

A.平均先进性原则 B.实效性原则 C.保密原则

D.简明适用原则

11、建筑物阳台应__计算其面积。A.按水平投影面积的全部 B.按水平投影的1/2面积 C.按水平投影的1/3面积 D.按水平投影的2/3面积

12、在编制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中,__一般不可能完全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GB50500-2003的规定编写。A.项目编号 B.计量单位 C.工程数量 D.项目名称

13、对工程造价指数的作用,表述错误的是__。A.工程造价指数是施工图预算的依据

B.工程造价指数可以用来估计工程造价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C.工程造价指数是进行工程结算的重要依据

D.工程造价指数可以用来分析价格变动趋势及其原因

14、某公司进口10辆轿车,装运港船上交货价5万美元/辆,海运费500美元/辆,运输保险费300美元/辆,银行财务费率0.5%,外贸手续费1.5%,关税税率100%,计算该公司进口10辆轿车的关税为__。(外汇汇率;l美元=8.3元人民币)A.415.00万元 B.421.64万元 C.423.72万元 D.430.04万元

15、关于CFG桩叙述正确的是()。

A.CFG桩是石灰、黏土加粉煤灰加水拌和形成的 B.CFG桩是属摩擦桩

C.CFG桩是摩擦桩和端承桩的复合桩 D.CFG桩采用深层搅拌法施工

16、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其中土地补偿费和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分别为该耕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__。A.6~10倍和4~6倍 B.4~6倍和6~10倍 C.6~10倍和10~15倍 D.10~15倍和6~10倍

17、建设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是按照有关规定编制并经有关部门批准的__。A.初步投资估算 B.施工图预算 C.施工标底

D.初步设计总概算

18、单代号搭接按网络计划中,C工作有两项紧前工作A、B;已知其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3天、第11天;其持续时间分别为15天、12天;又知A与C的LAG=0,月与C的STS=3,则ESc为()天。A.3 B.14 C.18 D.26

19、若项目经济评价中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__,则说明项目是可行的。A.社会折现率 B.行业基准收益率 C.银行贷款利率

D.行业平均投资利润率

20、投标单位应按招标单位提供的工程量清单,逐一填写单价和合价。在开标后发现投标单位没有填写单价或合价的分项,则__。A.允许投标单位补充填写 B.视为废标

C.认为此项费用已包括在其他项的单价和合价中 D.由招标人退回投标书

21、砌砖墙需留斜槎时,斜槎长度不应小于其高度的()。A.A B.B C.C D.D

22、实现有效进度控制的关键是__。A.落实责任 B.组织协调 C.主动控制 D.加强领导

23、基础与墙身使用不同材料时,计算规则正确的__。A.位于设计室内地坪±300mm以内时,以不同材料为界 B.位于设计室内地坪±500mm以内时,以不同材料为界 C.超过±300mm时,以设计室外地坪为界 D.超过±300mm时,以自然地坪为界

24、铝酸盐水泥最适宜的硬化温度是__。A.15℃ B.18℃ C.20℃ D.25℃

25、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以一个单位工程为编制对象,用以指导其施工全过程的各项施工活动的__的综合性文件。A.经济、组织和技术 B.经济、利益和组织 C.技术、经济和劳务 D.技术、标准和利益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下列各项施工企业成本费用中,属于间接费的有__。A.人工费 B.企业管理费 C.临时设施费 D.现场管理费

2、安装工程预付款的预付额度一般不得超过__。A.合同价款的10% B.当年安装工程量的10% C.当年安装工程量的30% D.合同价款的30%

3、设计概算可分单位工程概算、__和建设项目总概算三级。A.建设项目概算 B.单项工程综合概算 C.单项工程概算 D.单位工程预算

4、电光源按发光原理分类,属于气体放电光源的有__。A.金属卤化物灯 B.卤钨灯 C.氙灯 D.钠灯

5、流水步距属于__。A.工艺参数 B.空间参数 C.时间参数 D.流水参数

6、轻骨料混凝土按轻骨料的来源分为__。A.结构轻骨料混凝土 B.工业废渣轻骨料混凝土 C.全轻混凝土

D.天然轻骨料混凝土 E.人造轻骨料混凝土

7、工程量清单项目工程量计算规则对基础定额项目工程量计算规则的主要调整包括__。

A.清单法以最终产品为对象,定额法以施工过程为对象 B.清单法考虑了施工方法和加工余量 C.清单法以工程实体尺寸的净量计算

D.清单法涵盖了清单项目的其他工程项目的全部工程内容 E.清单法采用了扩大的物理计量单位或自然计量单位

8、通过比较各个对象(或零部件)之间的功能水平位次和成本位次,寻找价值较低对象,并将其作为价值工程研究对象的对象选择方法是__。A.因素分析法 B.ABC分析法 C.强制确定法 D.价值指数法

9、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规定,锯齿形楼梯底板抹灰按__计算。

A.水平投影面积 B.实际面积 C.展开面积

D.图示尺寸面积

10、适用于规模较小,工作面有限的工程量是()。A.顺序施工组织方式 B.平行施工组织方式 C.垂直施工组织方式 D.流水施工组织方式

11、哪些是自动化仪表的一次部件__。A.温度计 B.温度计套管 C.取压短管 D.压力表 E.水表

12、常用于非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是__。A.CRB500和HRB335钢筋 B.HPB235和HRB500钢筋 C.热处理钢筋 D.冷拔低碳钢丝

13、下列内容中属于动态投资的是__。A.建筑安装工程费 B.基本预备费 C.涨价预备费

D.建设期贷款利息 E.流动资金

14、某企业从设备租赁公司租借一台设备,该设备的价格为100万元,租期为5年,每年年初支付租金。若折现率为12%,则按年金法确定的年租金是__万元。A.13.82 B.24.77 C.15.64 D.15.74

15、高压钢管应采用的切割方法是__。A.机械法切割

B.氧-乙炔焰手动切割 C.氧-乙炔焰自动切割 D.等离子切割

16、某建筑物各层建筑面积为360 m2,共四层,中间设置-宽度为350 mm的抗震缝,缝长 8m,则该建筑面积共为__。A.1428.60 m2 B.1440 m2 C.1451.20 m2 D.1456 m2

17、对工程量大、结构复杂的工程施工图预算,要求审查时间短、效果好的审查方法是__。A.重点抽查法 B.分组计算审查法 C.对比审查法

D.分解对比审查法

18、对某一方案的变动因素L、M、N、K进行分析计算后,得到其灵敏度分别为1.21、0.68、5.04、3.35,则对年收益影响最大的因素是__。A.L B.M C.N D.K

19、工程经济研究中,常常把()视为资金的机会成本。A.利息 B.利息额 C.利率 D.贷款额

20、__是指为建设项目提供和验证设计参数、数据、资料等所进行的必要的试验费用以及设计规定在施工中必须进行试验、验证所需费用。A.建设单位管理费 B.勘察设计费 C.施工单位的检验试验费 D.研究试验费

21、已知某工作A的紧后工作是B和C。B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为14天,最早开始时间为10天;C工作最迟完成时间为16天,最早完成时间为14天;AT作的自由时差为5天。则A工作的总时差为()。A.0天 B.5天 C.7天 D.9天

22、关于进口设备交易价格的说法,正确的是__。A.进口设备原价即进口设备到岸价

B.运费在内价(CFR)费用划分与风险转移的分界点是一致的

C.采取进口设备到岸价格时设备买方应办理货物在运输途中最低险别的海运保险

D.设备货价一般指装运港船上交货价

23、人工单价的构成不包括__。A.工资性补贴 B.职工福利费

C.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 D.职工退休金

24、适宜于作业地点相对固定且作业量相对固定场合的是__起重机。A.塔式 B.履带式 C.轮胎式 D.汽车式

篇3:常用模具材料的合理选择

在设计模具时, 要根据材料的工艺和使用性能、材料的分类、不同的工作条件、加工要求, 合理的选择材料。

1 模具选材的主要根据

模具材料的选取主要依据:被加工零件的材料特点、特性及生产批量;模具的尺寸大小, 形状的复杂程度;零件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结构;模具使用性能及寿命要求。

2 模具材料的种类及其应用

对于模具材料的分类, 根据模具服役条件分为冷作模具钢、热作模具钢、塑料模具钢三大类。

2.1 冷作模具材料

冷作模具包括冷冲压模、冷挤压模、冷镦模、冷冲裁模和拉深模等。在冲裁板件时, 总的冲裁力达到400KN, 工作零件刃口单位负荷较大 (≥200MPa) 、被冲裁材料的应力状态较复杂, 在分离过程中模具切削刃的发热温度较高 (200℃) , 在工作中往往受到拉伸、压缩、弯曲、冲击、摩擦等机械力的作用, 因而常产生断裂、变形、磨损、咬和等失效形式。因此, 冷作模具材料应具有抗变形、抗断裂、抗软化、抗咬合、耐疲劳等使用性能。同时为了便于冷作模具的制造, 冷作模具材料还应有良好的加工工艺性能。

常用的模具材料有如下几种。

2.1.1 碳素工具钢

碳素工具钢在我国产量占全部工具钢的6 0%左右, 应用非常广泛, 如:T 8 A、T98A、T108A、T128A。碳素工具钢的优点是:可锻性好、退火易软化、切削加工性好、价格便宜。不足之处:淬透性低, 需要用水作冷却介质 (水淬时深度为15~18mm) , 因此易产生开裂和变形。适宜制作尺寸不大、受力较小、形状简单以及变行要求不高的模具。

2.1.2 高碳高铬模具钢

常用的高碳高铬工具钢有C r 1 2和Cr12Mo V、Cr12Mo1V1 (代号D2) , 它们具有较好的淬透性、淬硬性和耐磨性, 热处理变形很小, 为高耐磨微变形模具钢, 承载能力仅次于高速钢。但碳化物偏析严重, 必须进行反复镦拔 (轴向镦、径向拔) 改锻, 以降低碳化物的不均匀性, 提高使用性能。

2.1.3 高速钢

在冷作模具加工的产品向大批量、高精度生产发展的同时, 对模具的强韧性、耐磨性及耐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钼系高速钢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钼系高速钢 (W 6 M o 5 C r 4 V 2) 与钨系高速钢 (W18Cr4V) 相比, 具有碳化物细小、分布均匀、热塑性高和强韧性更高等优点。W6Mo5Cr4V2钢中含有4%的VC。淬火后基体的成分为:Wc=0.5%, Ww=2.0%, WM。=3.0%。在基体中分布有均匀细小的M6c (7.5%) 和MC (1.5%) 型碳化物, 因此具有高的强韧性、耐磨性及抗回火软化能力。

2.1.4 超硬高速钢

这类钢是为适应难切削材料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它是以提高硬度和热硬性为主要目标, 加工困难, 抗弯强度低, 韧性差。高的钴含量是用以延迟沉淀作用, 可提高高温硬度和热硬性。淬火硬度62-65HRC, 含有25%残留奥氏体, 三次回火后仍含有约2%左右, 硬度可增至70HRC。超硬高速钢的钒含量一般不高, 是利用基体硬度来提高耐磨性, 因此, 耐磨性和可磨削性都较好。但因碳含量高, 成分偏析较大, 锻造、热处理时有过烧、过热的危险, 且韧性低。

2.1.5 基体钢

在高速钢的基本成分上添加少量的其它元素, 适当增减含碳量, 以改善钢的性能。这样的钢种统称基体钢。它们不仅有高速钢的特点, 具有一定的耐磨性和硬度, 而且抗疲劳强度和韧性均优于高速钢, 为高强韧性冷作模具钢, 材料成本却比高速钢低。模具中常用的基体钢有6Cr4W3Mo2-VNb (代号65Nb) 、7Cr7Mo2V2Si (代号LD) 、5Cr4Mo3Si Mn VAL (代号012AL) 等。

2.1.6 硬质合金和钢结硬质合金

硬质合金的硬度和耐磨性高于其它任何种类的模具钢, 但抗弯强度和韧性差。用作模具的硬质合金是钨钴类, 对冲击性小而耐磨性要求高的模具, 可选用含钴量较低的硬质合金。对冲击性大的模具, 可选用含钴量较高的硬质合金。

钢结硬质合金是以铁粉加入少量的合金元素粉末 (如铬、钼、钨、钒等) 做粘合剂, 以碳化钛或碳化钨为硬质相, 用粉末冶金方法烧结而成。钢结硬质合金的基体是钢, 克服了硬质合金韧性较差、加工困难的缺点, 可以切削、焊接、锻造和热处理。钢结硬质合金含有大量的碳化物, 虽然硬度和耐磨性低于硬质合金, 但仍高于其它钢种, 经淬火、回火后硬度可达68-73HRC。

3.2 热作模具钢

热作模具钢主要用于制造使金属在高温下塑性成形的模具, 如热锻模、热挤压模、压铸模以及等温锻造模具等。

4Cr5Mo V1Si是一种使用最广泛的空硬化热作模具钢。该钢有较高的韧性、硬度和耐磨性, 在热处理过程中变形也很小。该钢适宜制造要求有较高韧性和一定耐磨性的复杂和精密塑料模。

对热锻模具材料要求有高温抗变形能力、淬透性、高温强度、韧性、抗热裂性、高温耐磨性、耐金属浸蚀并有良好的工艺性能。

3.3 塑料模具钢

3.3.1 对塑料模具钢的性能要求

(1) 具有一定的耐磨性能。

(2) 可加工性好。

(3) 模具材料有良好的导热性。

(4) 有的塑料模材料还要求有良好的耐蚀性和一定的耐热性。

3.3.2 常用的塑料模具钢

常用的塑料模具钢大致有如下种类:

(1) 渗碳钢。它一般指低碳或低碳合金钢, 如08、10、15Cr、12Cr Ni3A等。这类钢的冷变形抗力较低, 可采用冷挤压成型塑料模。为了提高模具表面的耐磨性。常在成形加工后进行渗碳, 然后再进行淬火和低温回火。

(2) 碳素结构钢。40、45、50都是优质碳素结构钢。这几种钢的淬透性随含碳量的增加而升高, 但都较低, 对于一定厚度的塑料模水淬时易变形和开裂, 因此一般都在正火状态下使用。正火状态下的碳素结构钢的强度随含碳量的升高而升高。塑性和韧性却反向变化。这类钢的力学性能也随着塑料模的尺寸增大而变差, 只又对力学向能要求较高的小型塑料模才采用调质处理。碳素结构钢的冷变形塑性中等且随碳含量升高而下降;其切削加工性良好;可焊接, 焊接前需预热, 焊后需退火消除残余应力。

(3) 易切削预硬钢。在预硬型钢材中加入易切削元素s、ca等, 可使钢在高硬度下的可加工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如5Ni SCa钢等具有高的淬透性和镜面抛光性, 可顺利进行各种加工, 主要适宜制造形状复杂、加工精度高的大、中型塑料模具。

(4) 时效硬化钢如SM2 (Y20Cr Ni3A1-Mn Mo) 和18Ni马氏体时效钢, 在固溶处理后硬度很低 (一般≤30HRC) , 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切削加工, 加工完成后再进行低温时效硬化处理, 获得要求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耐磨性。由于时效处理变形很小, 时效处理后不需再进行切削加工, 即可得到精度很高的模具成品, 使用寿命高于预硬型塑料模具钢。适宜制造大型并要求高精度、高镜面加工性、高耐磨性和型腔复杂的塑料模。

(5) 冷挤压成形塑料模具钢一些复杂的塑料模具型腔采用冷挤压的方法, 在淬硬的制品上直接压制出来, 省去型腔的切削加工, 这对于成批生产的模具是一种十分经济的加工方法。模具加工后经过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后, 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的表面和韧性良好的心部组织。这类钢一般采用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 如l5、20、20Cr、12Cr Ni2、12Cr Ni3、20Cr2Ni4、20Cr Mn Ti等。

(6) 冷空微变形钢Cr2Mn2Si WMo V它是一种冷空微变形冷作模具钢, 其特点:淬透性高, 热处理变形小。该钢的碳化物颗粒小且分布均匀, 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适宜制作大型复杂、精密和有较高要求耐磨性的塑料模。

(7) 耐腐蚀塑料模具钢。塑料模在塑料成型加工时被腐蚀, 主要是由成形原料中的添加元素经加热分解所释放出的腐蚀气体所致。该钢是一种马氏体不锈钢, 在淬火和低温回火后使用, 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和耐磨性。常用的钢种有:2Cr13、3Cr13、0Crl7Ni4Cu Nb等。

参考文献

[1]李维铖.金属材料新标准讲座[Z].机械工人 (热加工) , 2002.

[2]蔡美良, 等.新编工模具钢金相热处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篇4:常用金属材料讲解

关键词 金属材料;热处理;合金

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特点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中职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专业课学习的前导课程,并为专业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该课程具有:

(1)内容庞杂、理论性强,名词概念多。该课程涉及冶金学、金属学、材料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及工艺学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其中每一章节均涉及大量的新概念和新名词。

(2)课程实践性强,与生产实际关系密切,相关理论在生产实践中有很大的灵活度和综合性。

(3)相关理论的系统性强,结构严密,前后内容密切相关。

该课程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分析、综合与总结能力的培养。因此,《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中的第一节课“绪论”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绪论”对于本教材的作用如同广告对于产品的作用,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其次,要让同学们知道在这门课中我们将学习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哪些具体的用处。如告诉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同学们具有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选择零件使用材料的能力,使生产的零件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增加零件的市场竞争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初步具有选择钢材热处理方法的能力,充分挖掘材料的潜能,更优化合理地应用材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还使同学们初步具有选择零件毛坯成形方法的能力等等。以激发学生对掌握这些知识的渴望。

二、《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 “绪论”一章的具体教学过程

1.介绍本课程名称的含义

(1)金属材料:是金属及其合金的总称。金属:是指由单一元素构成的具有特殊光泽、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的物质。如:金、银、铜、铁、锌、铝等。合金:是指由一种金属元素与其他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通过熔炼或其他方法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

(2)热处理:就是对固态的金属或合金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所需要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工艺。

2.金属材料学科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纵观人类的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人类认识材料和使用材料的发展史。从远古到现代,人类从最初的石器时代已经发展到了当今的人工合成材料时代。每一种新材料的研制成功,都会对相关领域科技发展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如:中南大学研制生产的高性能碳材料,已成功应用于“神六”飞船的制动系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碳—碳复合材料刹车副制造技术的国家。又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结构设计奇特新颖,钢结构最大跨度达到343米。如果使用普通钢材,厚度至少要达到220毫米,焊接非常的困难。在国内科研人员不懈努力下,终于研发出了低合金高强度钢Q460适当的合金元素配比,厚度也从220毫米减小到110毫米,成为“鸟巢”钢筋铁骨中最坚硬的一部分。

在人类使用的众多材料中,金属材料由于其特有的各种优异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当中,是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通过光碟的播放,让同学们真实的体会到金属材料突飞猛进的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

最后强调:金属材料学科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3.中职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学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必要性

作为一名机械行业中具有中等技能水平的技术工人,从手中的工具到加工的零件,每天都要与各种各样的金属材料接触,为了能够正确的认识和使用金属材料,合理地确定不同金属材料的加工方法,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力,就必须熟悉金属材料的牌号,了解金属材料的性能和变化规律。合理地使用热处理工艺,改善金属材料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强化金属材料,提高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认识到绝大部分重要的机械零件在制造过程中都必须进行热处理。为此,我们需要比较深入地学习和了解金属材料和热处理的相关知识,《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正是这样一门研究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热处理与金属材料性能之间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4.介绍本课程的内容

本课程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1)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主要介绍金属的晶体结构及变形的相关知识。该部分内容位于教材的第一章、第二章。这部分内容理论性强,名词概念多,通过列举大量学生们熟悉的实例,运用形象类比的方法加深学生的理解。(2)金属的性能:主要介绍了金属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该部分内容位于教材的第二章。通过简单的演示实验,帮助学生准确的理解和掌握概念。通过基本的生活常识,进行设问,启发学生,进而引入强度、硬度、塑性等概念。(3)金属学基础知识:主要讲述了铁碳合金的组织及铁碳合金相图。该部分内容位于教材的第三章。这部分内容综合性很强,是课程中的一个非常主要的内容;是学习后续其他许多章节的基础,是分析组织、判断性能,选择热处理及铸锻工艺温度的重要依据。同时这部分内容又是同学们学习的一个难点,在学习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4)热处理的基本知识:主要讲述了热处理的原理(钢在加热、保温、冷却时的组织转变)和热处理的工艺(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表面热处理等)及常用材料的典型热处理工艺。该部分内容位于教材的第四章。这部分内容概念多,理论性较强,为了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列举学生熟悉的现象,如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同学都见过铁匠打好农具后,趁热放入水中,其目的是提高农具的强度和硬度,这就是简单的热处理。(5)常用金属材料:主要介绍了碳素钢、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等的分类、牌号、性能特点及应用。这部分内容位于教材的第三章(碳素钢)、第五章(合金钢)、第六章(铸铁)、第七章(有色金属及硬质合金)。这部分内容是直接为生产服务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如:学完这些章节后,同学们就会分析在操作课上使用的各种工具的材质、牌号、性能、应用场合等,让同学们感受到这些知识的具体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学习相关知识的渴望。

5.小结

根据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同学们在学习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抓住本课程的主线,即:材料成分——组织——性能——性能改造(热处理)——合理应用。对这门课的学习提出希望,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学好这门课程,并会灵活应用本课程的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最后,让同学们阅读“秦始皇陵铜车马”,了解我国材料的发展史,了解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信心,同时也让同学们知道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强盛做出自己的贡献,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

6.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布置课后思考作业

中职学生对网络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充分地把学生的这一兴趣,引入到本课程的学习中,将被动的学习,转换为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将学习的空间得到广泛的延伸。在本节课后,向同学们布置以下作业:

(1)利用网络查找你最感兴趣的一件物品的材料发展史,字数不限。可以是体育项目撑杆跳高中的撑杆,可以是游泳运动中运动员身上的泳衣,也可以是机械行业中,挖掘机的铲斗,机床零件,汽车配件,农用机械等等,还可以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一件物品。

对这样的作业,同学们都兴趣十足,作业刚一布置,同学们都兴奋异常,纷纷议论,一下就打破了教室安静的气氛。这样的作业形式,通过在09级、10级、11级机械专业的学生中应用,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既调动了同学们对本课程的兴趣,又让同学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学到了知识。为本门课后续内容的学习打好了良好的基础。

(2)请同学们思考:中职机械类专业的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怎样才能结合专业特点学好这门课程?

同学们对这道题的回答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同学们都对自己如何学好这门课,都提出了要求,因而,作为本科程的授课教师,也就达到了目的。

三、总结

通过“绪论”一章六个方面的讲解,激发了学生对《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程的极大兴趣,明确了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了解了本课程要学习的具体内容,为本课程的后续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对我校机电一体化、数控、焊接专业的2009级、2010级、2011级的教学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篇5:三个Word表格的常用功能讲解

1. 多页表格标题行快速设置

编辑Word文档时,经常会遇到表格内容多于一页的情况。为了方便阅读,通常会将每页表格的第一行设置为标题行。这时,只需选中已经设置好的第一页表格上的标题行,然后执行“表格→标题行重复”命令,其他各页表格的首行都会自动设置为标题行。

2. 表格中数值型数据按小数点对齐

为便于比较,我们经常需要将表格中的某一列数字按小数点对齐,可用如下方法:选中需要按小数点对齐的这一列,然后执行“表格→制表位”命令,此时弹出制表位对话框,在制表位位置中键入所需要的度量值,在对齐方式中选择“小数点对齐”,前导符中选择“无”,单击[确定]按钮,即可自动将选中列的数字按小数点对齐,

3. 表格中数据的排序

篇6:常用金属材料讲解

通常,软包装的材料主要分为两种:软包装塑料薄膜和软包装复合材料。

1.软包装常用的薄膜基材一般以塑料薄膜为主,具有很好的热塑性,通常采用挤出流延、吹塑、双向拉伸等方法加工。

①通用的塑料薄膜:聚乙烯薄膜(LDPE、HDPE、LLDPE、VLDPE、mPE)

聚丙烯薄膜(CPP、BOPP)

聚氯乙烯薄膜(PVC)

聚酯(PET)

聚酰胺薄膜(PA)

聚苯乙烯薄膜(PS)

纤维素塑料薄膜(PT)

②高性能塑料薄膜: 聚碳酸酯薄膜(PC)

聚氨酯薄膜(PU)

③高阻隔塑料薄膜:聚偏二氯乙烯(PVDC)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薄膜(EVOH)

2.软包装复合材料就是将不同性质的薄膜通过一定的方式粘合在一起成为统一体,克服各自的缺点,提高保护材料的性能。

①符合材料的种类很多:按生产工艺:干式复合膜、挤出复合膜、无溶剂复合膜、湿式复合膜、涂布复合膜等。

按材料:有纸复合材料、铝箔复合材料、塑料薄膜复合材料、织物复合材料等

按功能:高阻隔膜、蒸煮膜、抗菌膜、抗静电膜、真空包装膜、气调包装膜等。

②软包装的结构可用外层,中间层、粘合层、内层等来区分。

外层材料常用:聚酯、尼龙、拉伸聚丙烯、纸等。主要用来:抗机械强度、耐热、印刷性能、光学性能好。

中间层:主要用来:阻隔性、蔽光性、保鲜性、强度等。常用:铝箔、镀铝膜(VMCPP VMPET)、聚酯(PET)、尼龙、聚偏二氯乙烯土布薄膜(KBOPPKPETKONY)

篇7:常用金属材料讲解

想要用好一个词汇,大家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了解这个词汇的准确定义,disadvantage的定义是a quality or condition that puts something or someone in an unfavorable or inferior position compared to others.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compared to others这个细节部分,也就是说这个词是用来对比的,换句话说,很多时候所谓的disadvantage其实都是相对而说的,如果没有对比对象,那么这个词汇也是不能随意使用的,它和shortcome还是存在一定区别的。

篇8:深圳常用墙体材料辐射水平调研

我国“十五”期间将掺工业废渣新型墙体材料作为建筑工业的发展重点,发展新型建筑材料既节约了能源,也节约了土地,有利于保护环境和改善建筑功能。但是新型墙体材料往往掺入含有一定放射性的工业废渣[1],因此调查研究目前民用建筑中墙体材料辐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各国研究人员对掺渣建材中的辐射水平进行了研究[2,3]。世界经济协作与发展组织制定了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物质含量的限值标准[4]。2001 年欧共体组成专家讨论在新的基本安全指导标准中添加关于控制建筑材料放射性水平的建议[5]。很多国家如奥地利、挪威、比利时、芬兰、瑞典等制定了各自国家建筑材料中放射性核素限量标准[6]。我国于2001 年发布实施了GB 6566《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并于2010 年重新修订发布[7]。

对于建筑材料放射性物质水平,世界各国和地区没有统一的限值标准。但是各国和地区都是根据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物质226Ra、232Th和40K活度浓度制定了外照射指数(Iγ)限值。GB 6566—2010 中也制定了建筑材料外照射指数的限值,同时对建筑主体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的外照射指数作了不同的规定[7]。有些国家,除了外照射指数,还有单独关于226Ra的限制指数IRa,也称为内照射指数。内照射指数是指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226Ra的放射性比活度除以规定的用于限制内照射的镭放射性比活度限值而得的商。瑞典规定226Ra的活度限值为200 Bq/kg,GB 6566—2010 规定同样为200 Bq/kg[6,7]。

新型墙体材料分为板材和块材2 大类。板材类可分为轻质板材和复合板材;块材又分为砖类和砌块类。在板材和块材中均有掺入工业废渣的产品,而且所占比例较高,如板材中有工业灰渣混凝土空气隔墙条板、石膏空心条板等;砌块类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粉煤灰空心砌块、粉煤灰砌块、石膏砌块等;砖材中的粉煤灰空心砖、模数砖和煤矸石空心砖等。另外,由于现代建筑房屋墙体有较大体量是混凝土墙,所以混凝土墙体的辐射水平也需要重点关注,水泥、黄砂、石子、粉煤灰等建筑材料同样需要进行辐射水平调查。本报告主要介绍了深圳市墙体材料的天然放射性物质含量及分布特点,分析常用墙体材料的辐射水平,为房屋建造过程中材料的抽检及选择建筑材料提供参考。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为了使本次调查的深圳市常用墙体材料的辐射水平具有代表性,从深圳在建的约130 个民用建筑中选取墙体材料,包括水泥、黄沙、石子、粉煤灰、混凝土砂浆、砌块、空心砖等。本次调查墙体成品随机取样2 份,每份不少于3 kg,共采集460 个材料样品(见表1),全部测试其天然放射性核素水平。

1.2 样品处理

样品在电热鼓风干燥箱中于200 ℃烘2 h,用粉碎机粉碎,经100 目金属筛过筛。装入测量杯中密封7 d后待测。测量杯为 Ф70 mm×70 mm的工程塑料,与标准样品测量尺寸相同。

1.3 仪器设备

全自动低本底多道 γ 能谱仪(型号:FYFS-2002F),湖北方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可测量能量范围为20 ke V~10Me V,能量分辨率≤7%(137Cs),能量线性≤±1%,稳定性为24h峰位漂移<1%,样品中Ra、Th、K放射性比活度之和大于37Bq/kg时仪器的测量扩展总不确定度不大于10%(k=2)。

2 结果与讨论

本次调研的12 类常用墙体材料的460 个样品的放射性水平统计结果见表1。

2.1 常用墙体材料内照射指数

由表1 可知,调研的12 类常用墙体材料460 个样品中,混凝土墙体材料与非混凝土墙体材料的内照射指数均符合GB 6566—2010 规定的限值,超标率为0。

GB 6566—2010 采用内照射指数作为控制标准主要是为了减少室内氡对人体的危害,通过控制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226Ra放射性比活度,来达到控制氡辐射照射的目的。但近年来在实际研究和生活中发现,内照射指数符合标准要求的墙体材料仍然会导致室内氡浓度超标,主要原因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发泡技术生产的墙体材料,即使226Ra的比活度相近,其氡析出率会相差2~3 个量级[8]。所以现行建筑材料的放射性控制标准并不能完全达到有效控制氡危害的目的。

此次调研的墙体材料内照射指数虽然符合GB 6566—2010 规定的限值,但部分材料仍然具有导致室内氡浓度超标的风险。

2.2 常用墙体材料外照射指数

由表1 可知,常用的墙体材料外照射指数Iγ超标率最高的是石子,其它依次是蒸压灰砂砖、混凝土普通砖、粉煤灰、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而水泥、黄砂、混凝土砂浆、加气砖、空心砌块、蒸压陶粒混凝土实心墙板和纤维水泥板的外照射指数Iγ没有超标。

此次样品中的石子均为广东省内生产,由于广东地区存在天然放射性高的地区,石子的外照射指数超标率较高。粉煤灰外照射指数超标,水泥、黄砂没有超标,所以对于混凝土墙体材料中石子需要严格检测选择使用。

对于非混凝土墙体材料的板材和块材,外照射指数超标的较少,蒸压灰砂砖、混凝土普通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超标,其中蒸压灰砂砖超标比例相对较高,所以对于蒸压灰砂砖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提高抽检比例和抽检频次。

2.3 常用墙体材料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见表2)

注:表中的数据表示平均值±标准差,括号内为范围值。

由表2 可以看出,样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226Ra、232Th、40K含量相对较高的是石子、粉煤灰、蒸压灰砂砖、混凝土普通砖及空心砌块,可以看出混凝土墙体材料中石子、粉煤灰的天然放射性相对较高,非混凝土墙体材料中的蒸压灰砂砖、混凝土普通砖、空心砌块的天然放射性相对较高。

深圳常用的墙体材料中石子均取材于广东省内,石子的天然放射性较高,可能是其产地天然放射性本身较高,这与广东的地质条件有关。实际工程中对于石子应重点检测,加强抽检比例和抽检频次,防止石子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超过国家标准限值。非混凝土墙体材料中蒸压灰砂砖、混凝土普通砖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较大,在选择使用此种材料时同样应该加强抽检比例和抽检频次,防止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超过国家标准限值。

3 结语

本次调查的12 类常用墙体材料的460 个样品的内照射指数没有超过GB 6566—2010 规定的限值,外照射指数超过GB 6566—2010 规定限值的有石子、蒸压灰砂砖、混凝土普通砖、粉煤灰、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其中石子的外照射指数超标率最高,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超标率最低。

石子外照射指数超标率较高的原因可能与广东省内的石子场地天然放射性本底较高有关。实际工程中应加强石子的抽检比例和抽检频次,防止石子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超过国家标准限值。

参考文献

[1]陈英民,李福生,许家昂,等.新型墙材用工业废渣天然放射性物质分布特点[J].中国辐射卫生,2005,15(1):20.

[2]Booth GF.The need for radiation controls in the phosphate and related industries[J].Health Physics,1977,32(4):285-290.

[3]Stranden E.Assessment of radiological impact of using fly ash in cement[J].Health Physics,1983,44(2):145-153.

[4]OECD.Exposure to radiation from the natural radioactivityin building materials[C]//Nuclear Energy Agency.OECD,Paris:1979.

[5]Markkanen M.Challenges in harmonizingcontrols onthe radioactivity of building materials within the European Union[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01,272:3-7.

[6]Risica S.Legislation on radon concentration at home and at work[J].Radiation Protection and Dosimetry,1998,78(1):15-21.

篇9:常用金属材料讲解

【关键词】 任务驱动法;教学设计;动手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1

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新形势,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机械制造基础》以两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技术运用能力和岗位工作能力,要求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形成系列课程链路【1】。

学生学习完《机械制造基础》中工程材料与热处理工艺这一篇之后,大部分学生都反映比较抽象、繁琐,知识掌握不牢固。针对这些问题,本人总结教学经验,结合实践,采用任务驱动法重新对这一篇内容进行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想

1.教材的二次开发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工艺》是《机械制造基础》这门课程的其中一个篇章,这一篇中学生主要要学习的内容是:金属材料的性能、钢的热处理、常用金属与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成形工艺、机械零件材料的选择。为了引导学生对前三节内容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深化学习并接受后两节的内容。为此,在教学设计中,专门增加了《常用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实践教学。

2.教学目标的实现

转换思想及方法,采用任务驱动,进行常用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操作,通过操作金相显微镜及洛氏硬度计,突出能力目标,知识目标贯穿其中,通过小组合作体现情感目标。

3.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突破

分层教学,通过设计不同的任务,突出对常用金属材料的辨别、会进行热处理操作。通过不同材料热处理工艺的不同、对比金相显微镜下组织的不同及热处理后材料硬度的不同来逐步分解难点。

4.教学方法【2】

(1)根据教学目标,采用任务驱动,要求学生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金属材料的信息和资料,整理课堂所要学习的内容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采用探索法、发现法建构知识体系;协助学生把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与自己生活中的相关事物相联系(如建筑钢材、机械零件等)。

(2)在实验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和能动性。让学生在动耳、动眼的基础上动手、动口,调动多种器官的协调活动,提高对外部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让学生有机会将学到的内容向他人展示,进行组内评价及班级评价。

5.教学准备

学生的准备:搜集并分析有关金属材料的信息和资料;整理课堂所要学习的内容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初步学习进行知识体系建构。

教师的准备:金相显微镜、五种不同试样(灰铸铁HT200、高速钢W18Cr4VA、硅铝明ZL102、中碳钢45钢、合金渗碳钢20Cr)、热处理小电炉若干;多媒体课件

二、学与教的过程

本次课程的学习需要8个课时,任务驱动法教学安排如下:

【了解对象】让学生课前学习有关常用金属材料的知识,思考生活中的使用实例,对比材料的应用场合。

【设计任务】

①根据教材内容,分组协作识别这些牌号(HT200、W18Cr4VA、ZL102、45钢、20Cr)所代表的金属材料;掌握相关材料的牌号表示方法、主要性能及用途;交流这些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②以普通热处理方式为依托,分组思考为了获得更好的性能,如何对这些材料进行普通热处理的选择。

③分组操作:将这些试样进行下列处理:HT200去应力退火、W18Cr4VA球化退火、W18Cr4VA球化退火后经高温淬火三次回火;、45钢调质、20Cr低温回火。(其中受条件限制不能对ZL102进行变质处理,只能在训练5中观察经变质处理后的标准试样)。操作过程中注意思考讨论对热处理温度的选择。

④分组操作:将热处理前后的试样经过砂纸打磨抛光后在洛氏硬度计上测量硬度并做好比较记录。

⑤分组操作将上述未处理试样分别与经热处理后试样及实验室标准试样进行金相组织观察比较,从而理解其热处理前后体现的性能区别。

【教学指导】

①注意教材中前三节内容知识的分析,整理课堂所要学习的内容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采用探索法、发现法建构知识体系;如:怎样更快识别钢材的牌号;怎样结合铁碳合金相图进行热处理温度的选定:怎样将常用金属材料的组织、性能、热处理方式与应用挂钩等。

②注意充分发挥小组各成员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

③注意组内、组外总结、评价

【任务讲评】新课通过任务驱动、分组训练的方式,学生虽然很容易直接获得几种材料的感性认识,但如果对常用金属的性能、用途要能够有进一步的理解和应用,教师必需及时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学生进行总结、评价。

1.组内交流:学生自我总结评价每次任务训练完成之后的收获、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

2.组外交流:学生提出在任务训练中遇到的问题、先在各小组之间寻求解决之道,如果不能解决,再由教师做讲解。

3.教师总结:总结在任务训练中出现的问题、每次任务训练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识。

【知识拓展】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等(作为课外的讨论问题)

1.讨论由于管理错乱、错用钢材的时候,会出现什么问题,如:

(1)把20钢当作65钢制成弹簧;

(2)把30钢当作T13钢制成锉刀;

(3)把Q235钢当作45钢制成齿轮。

2.含碳量0.1%的钢切削后,表面粗糙度比45钢差,原因何在?

(通过上述训练,学生经历从理论知识到实际,从实验到生产实践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学以致用,学有所得)

【评价反馈】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让学生从知识内容、学习方法等多方面进行小结。同时教师对课堂内学生的表现做出有效、及时的评价。

作为新的教学设计方式,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来进行常用金属材料热处理的教学,它的优点是:加强了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提高了学生团结协作及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缺点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对教师把握课堂节奏、时间及知识内容的覆盖深度与广度等能力要求较高【3】。

总之,如何设计优化课堂结构,使课堂教学诸因素和谐结合,充分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的整体功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始终是一个值得我们教师不断反思和探索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萧家气.最新教育理念和最新教学方法讲授提纲

【2】任秀丽.任务驱动法与范例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2010;

上一篇:铁路竣工工程施工小结下一篇:伤感爱情诗歌《我真的无法把你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