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安妮宝贝作品

2024-05-17

浅谈安妮宝贝作品(共6篇)

篇1:浅谈安妮宝贝作品

安妮宝贝简介。安妮宝贝,原名励婕,一名在网络上四处飘荡的人。从1998年10月开始在网络上写作和发表作品,以《告别薇安》成名于江湖,是2000年国内风头最健的网络文学作者。职业曾经历金融、编辑、广告,现在从事文化产品的策划及内容制作,任职出版社编辑。

1998年:得到第一台兼容机,开始上网。用电脑创作小说。成名作《告别薇安》,《七年》,《七月和安生》等,以告别,流浪,宿命为题材,文笔艳丽诡异,格调清冷阴郁。发表于互联网,引起轰动。

1999年:不喜欢银行的工作,准备辞职。家里反对,无法办妥手续。离家,开始自由生活。在南京短暂居留,从事广告。期间写作大量中短篇小说,陆续发布于互联网。拥有广泛读者群。网上有固定专栏和作品集。被称为具备偶像效应的作家。

1999年12月:到上海,进入网络公司,任职内容制作主管。

2000年1月:小说结集出版。《告别薇安》风行一时,出现大量盗版。

2000年5月:终于办妥银行辞职手续。在网络公司策划主编电子杂志,制作独立频道。

2001年1月:出版《八月未央》。在杂志上开设时尚专栏。

2001年2月:离开网络公司。开始写作长篇小说。

2001年5月:长篇写作完毕。去新疆旅行。

2001年8月:离开上海,去往北京。

2001年9月:长篇小说《彼岸花》出版。《告别薇安》在香港,台湾出版。从事文化产品的策划及内容制作。任职出版社编辑。

02年9月《 二三事》出版

04年1月摄影集〈蔷薇 岛屿〉

04年10月都市心情笔记〈清醒记〉

安妮宝贝,真名励婕,曾任职金融、广告行业,现为自由作家.安妮宝贝1998年开始发表小说,因作品风格独特引起广泛关注。2000年起出版小说集《告别薇安》,《八月未央》,长篇小说《彼岸花》。所有作品均持续登上书店系统销售排行榜,并进入全国文艺类书籍畅销排行榜前十名,在众多读者中深具影响。作品已介入香港、台湾、日本、德国等国家和地区

迄今为止安妮宝贝一共出了四本书:两本短篇小说集《告别薇安》、《八月未央》;一部长篇小说《彼岸花》;最近的一本《蔷薇岛屿》在制作上取法的则是台港“行走文学”的样式,收录的是她在越南的旅行笔记——不是一般的介绍当地风物的“行旅”,而是贯注作者强烈主体意识的“心旅”,文字中间且配上了精良的摄影图片。作为一位备受市场欢迎与肯定的作家(1),基本上,安妮宝贝应该算是当代中国大陆第一位言情小说“品牌”作家。继琼瑶、亦舒之后,我们的文化市场终于也出产、拥有了一位“中国(大陆)特色”的都市男女爱情小说作家。不过,安妮宝贝可能会不满于只称她为“言情小说家”,在她每本书的序里,安妮宝贝一再强调她关注的是“灵魂”,“人性的虚无、绝望”等等,在这一点上,安妮宝贝的志向实在是比她的前辈大得多,她宣称她的写作是为了抚慰读者的“灵魂”,“写作的本质就是释放出人性”(2),相比之下,琼瑶、亦舒从来不曾具备这种探掘人类灵魂的雄心,她们至多是说希望写个好看的故事,给现代读者单调的生活增添点

乐趣。安妮宝贝既是某些时尚杂志如《女友》、《花溪》、《城市画报》的专栏作者,她的小说也曾出现在中国严肃文学的代表杂志《收获》上(3),正是在文学位阶的模糊上(通俗作家?严肃作家?通俗内容严肃主题?通俗主题“纯文学”姿态?),安妮宝贝呈现出转型期文学、文化场域变化的一些饶有意思的征象。

安妮宝贝属于网络成名转向纸质媒体发展的作家。英雄不论出身,不管纸质还是网络,都有可能产生好文学。我们没有必要在纸质文学与网络文学之间划出泾渭分明的界限,毕竟它们使用的是同一语言,分享同样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假定;在多大程度上它们能够突破成规,提供出文学特有的感性洞见,这才是衡量好坏文学的标准,这个标准不以发表和传播载体的改变而不同。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不能不看到这一特定的网络社区所型构的文学社会学中,网络文学的读者,也就是“网民”们的阅读习惯、审美口味、价值取向——这一切都会体现在他们迅速即时的bbs回应上,必然会促生出属于他们的文学评价标准。更确切地,这一标准或许不能说是“文学”的,网上的发贴多半随心所欲直抒胸臆,很难要求他们用专业研究者的眼光在文学史的参照系中对作品的文学价值给出定位,但是,正是从这些零乱芜杂的随感式评论中,一种特定的取舍范围,文化气氛正在形成,而这一网民群体不容忽视的购买力也早被敏感的商家看中,他们的文化品味必然会影响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流通、文化市场的调整与重组,而最终的结果则是他们作为力量之一,促使新的文学、文化场域的生成。在这个新场域中,不同的作家所占据的位置,所分配到的文化资源与拥有的象征资本也必然发生位移、调整与变动。虽然安妮宝贝声明“不留恋在网络上发表作品的时期,它只是一段过程,已经结束了”(4),但是她的声名的浮现、她最大的读者群,她在这个新场域中赖以维系的象征价值以及由此获得的经济收益,无不与网民——在上网所费不赀的时候,网民是“小资”的别一身份标识(5)——有着血肉相联的关系。再进一步说,安妮宝贝本人也正是这一群体中的一员,她既是“小资”意识形态的产物,也是这一意识形态的参予与建设者。

“小资”虽然业已成为近年来的流行语之一,但是它的具体所指却可意会不易言传。它有一些社会学的阶层概念,但又不是严格以经济收入来定义,而更多地指向了某种“生活”的“文化”品味、情调与氛围。这样介乎经济与文化之间的用法倒是和革命时代的“小资产阶级”有同分异曲同工,在革命时代,“小资”除了是经济地位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的一类,又经常被用来批判知识分子的“多愁善感”“脉脉温情”等和革命要求不相符合的个人情感与意识(6)。商业时代的大众传媒巧妙地继承、挪用了这个身具经济与文化双重意味的概念,经过新语境的改造、加工与翻转,成为流行文化中的一个颇具生产性与集聚性的核心能指。围绕着这个能指,一系列关于衣、食、住、行、工作、娱乐、文化活动等生活方式的引导与指示得到了某种标识。

“小资”这个称谓以及相关的文化产品、文化现象在九十年代中期出现并开始流行表明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们的大众文化也开始迈向了“精致”,不再只是色情加暴力以及政治窥秘的小报、地摊读物的流行,而是一种更“有品质”的精致流行文

化的出现。而这一精致流行文化的发育与成熟,除了受发达世界流行文化的引领,也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我们时代与社会文化发展所特有的印痕。我在前面说,安妮宝贝是第一位中国(大陆)特色的品牌流行作家,不是戏言,从她的身上,我们正可观察到***十年代的“纯文学”、大众文化、社会发展是如何养育与成就了她。

安妮宝贝的小说多半围绕城市男女爱情展开,然而我最后把它定位为通俗文学的原因不在于它偏向于“言情小说”的文类,虽然这个文类经常被主流男性批评家诟病为小情小爱,但是题材的选择不一定妨碍形式的精良与主题的深刻,典型的例子如张爱玲,她对“言情小说”文类的喜好使她坚持使用这一文类的框架,但是她的运用意象的巧妙、技巧的圆熟以及她对一般言情小说所展现的普通男女爱情的拆解又往往颠覆、超出了这个框架,使之达到了严肃文学的水准。安妮宝贝的小说初看上去似乎也具备了这些特质,她的文字流畅、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叙述风格是杜拉斯式的跳跃的短句,爱情的内容也不是琼瑶式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模式,而常常以“破碎、离开、告别”为收束,再加上文中不时出现的哲理式警句:诸如“长期的理想是可以某天突然的消失,短暂的瞬间,漫长的永远。”;“包围着我们的,其实是一种绝对的空虚,所有的产生,消耗,都是为了消失……”(7)使得她的小说外表甚至于充满了现代主义风格。但是,我所说的文学位阶模糊,其中一个含义指的就是在消费性的后现代文化环境中,通俗文化与严肃文化之间日益相互渗透与挪用所产生的界限模糊,诸如严肃文学对通俗文艺样式巧妙利用的“以通俗反通俗”,或者是通俗文学对严肃文化的借调给自己添饰的“品味”。安妮宝贝小说外型上的现代主义风难掩其内质的匮乏。她的小说与台湾另一位言情小说家苏伟贞一样拥有一位“欲力强大冷凝寡欢”(8)的女主角,她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感情期盼又不能相信,兀自上演着一幕幕既给女主角带来伤痛又不乏自得其乐的都市爱情剧。男女主角开始于一场邂逅(邂逅场景的新元素是网络,当然还有都市符码少不了的酒吧),气质上的互相吸引(这吸引经由网络“心有灵犀”的聊天或是观察到的衣着细节,良好品味,都市冷漠颓废之“性感”而展现)使得男女主角开始靠近,可能会发生性关系可能没有,但是多半不了了之,因为女主角从一开始就具有一种又热烈又冷静的特质,她乐于沉缅于一段“都市夜归人”的互相取暖,但似乎深知此类爱情的不可靠,于是最后她总是清醒决绝的离去,并发出自艾的喟叹:“我不知道有什么人是能够深深相爱的。也许他在非常遥远的地方,用一生的时间兜了个大圈子,却依然不能与他相会。”(9)“我们是没有未来的人,不断地寻找,不断地离开。“(10)“只是等待一次爱情,也许永远都没有人。可是,这种等待,就是爱情本身。“(11)“一场沉沦的爱情终于消失。”(12)但是,安妮宝贝几乎没有解释女主角的性格特征与对爱情的悲观态度其来何自,环境如何培育、发展出她这种特质,由于一开始女主角的特质就是一个给定的事实,都市并没有与之形成一有机的互动,都市场景只是一个布景,中间的爱情也不过是一场在其间自虐虐人,自娱自乐的表演,类似于一华美的MTV,提供了符号、影像以及情调、气氛的消费,但没有供思考的启发,基本上是一自我循环封闭的展现,而不是层层深入剥茧抽丝的挖掘。间或安妮宝贝会给出一个模糊的说明,例如女主角不和睦的家庭、性格怪异的母亲,不幸的童年等等。这些既定的“宿命”成了女主角性格无可推卸的原委。长篇《彼岸花》中,故事经由乔与南生、两个有着相同个性的女子的两条线索的展开显得丰富了一

些,安妮宝贝没有明确说明这两个人是否就是同一个人,但是她有意识地让二者构成一种互为镜照的关系,或许南生是乔创造出来的电影,也可能乔是南生笔下的小说,这样,经由南生命运的演示,我们可一窥南生或乔目下疏离、幽闭、自我、虚无性格的来由。但是,父母双亡,家庭不幸再次成为女主角一生命运的原动机,目的只为了铺陈南生与林和平纠缠晦暗的“孽缘”与乔淡漠犬儒的虚空,女主角的各种反应似乎一开始就由她的“命运”注定了,之后再也没有成长、救赎的可能,彼岸花与此岸之间看不到任何的桥与路。

在故事相对单薄(既没有琼瑶的起伏跌宕,也没有亦舒的跳挞俐落)的情况下,安妮宝贝仍然吸引到为数众多的读者,这不能不归功于她小说话语层面的营造功力,她成功地在人物、叙述者、作者与读者之间构造出了一种召唤性的身分认同,也就是,四面彼此呼唤的镜像。安妮宝贝的小说叙述者—作者与人物之间有相当程度的情感投射与认同,作者绝不比人物高(13)。这也是言情小说成功的关键之一,并不象一般对大众文化持批评态度的批评家所想象的通俗小说只是作者拿一些煽情故事来糊弄普通读者,事实上,一个成功的通俗小说作家对其笔下的人物态度毋宁说是相当真诚的,如果叙述者—作者与人物不是有相当一致的情感、价值取向,读者很容易觉得他在受愚弄,琼瑶对轰轰烈烈爱情的信仰与亦舒中产阶级女性的爱情观都是非常真诚地呈现在他们的小说中的。(与此不同的是,张爱玲则在她的类言情小说中创造出了一个游走于各种视角提供出反讽声音的叙述者。)更具体地说,安妮宝贝话语层面所营造的认同感包括两个方面:

一、精神情绪的把握。她相当敏感地捕捉到都市白领的一种情绪与心态,一种疲倦、飘忽、不安定感与冷漠症。这些情绪经由散片式的叙述流与喃喃自语的类哲理议论得以成功散发,安妮宝贝将这种情绪的由来归之于“宿命”或“人性”“灵魂”的“甘美与脆弱”。显然,安妮宝贝对此类情绪的解释是相当非意识形态的。(她的解释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采取大众文化对社会问题不看或“看不见”的策略;也有可能她受八十年代的思路所影响,文学一律向“人性”求答案,而不去考察这种人性是如何在社会环境中得以培育、发展出来的。)正如她自己所说:她所做的是“抚慰”,读者阅读小说未必会去深究来龙去脉,他们在小说所唤起的情绪氛围中得到了沉浸与共鸣,视安妮宝贝“于我心有戚戚焉”,从而在安妮宝贝程式化小说所唤起的悲情中一遍遍释放自恋与自怜。

二、大量的消费符码所构造的身分政治。在安妮宝贝的小说中有很多对“品味”的貌似不经意实则颇门槛精的书写,这一品味由衣着的细节、espresso咖啡,哈根达斯冰淇淋、帕格尼尼、欧洲艺术电影等等组成。这一品味构造的身份政治所流露出来的“势利”至少可以追溯到亦舒——这位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进入大陆市场,对当代众多流行小说女写手有着巨大影响的祖师奶奶。亦舒笔下的中产阶级女性看起来比琼瑶时代的女性有了不少进步,不再只是一心扑在爱情上拿这个作为女性证明自我存在的第一要务,她们经济独立,有自己的事业,然而仔细阅读之下,这些小说仍然不过是郎才女貌的现代翻版,再怎么学历高有知识的女性寻求的仍然是有良好经济基础,英俊、有品味的男性,她们的目光从来不会旁落到“专业人士”身外,强烈的身份意识使得她们很难寻觅到符合她们理想标准的伴侣,也因此时常发出美好爱情难得的喟叹。这个喟叹,是深具阶级意味的。在对“品味”的捕捉与点染上,安妮宝贝继承了亦

舒的“炬炬目光”,直白一点,——就是“势利眼”。不客气地说,她与她的读者群中的部分“小资”是颇为势利眼的,只不过他们未必会自觉到这一点。

在某种程度上,安妮宝贝特别象是八、九十年代陈染与九

十、零年代消费文化奇异媾和的产物,一方面是现代主义式对“个我”形而上关注的“虚无”、“绝望”,另一方面则是非常实际的所谓“优雅”物质、品味、情调的艳羡与享受,在这喃喃自语的“虚无”与不厌精细的“品味”之间所呈露出来的自相矛盾与裂隙,叙述者—作者从来没有意识到。二者之间广阔的社会现实、不同人群的生存境遇、公民权利的争取,全都不再进入作者的视野。这也是当下文学的状况,当社会现实被抽空后,文学似乎就只能在二者之间摇摆,不是遁入空洞的形而上,就是沉溺于对物质细节的张爱玲式的愉悦。

八、九十年代的“纯文学”与港台流行文化同时养育了目下的小资,这是他们文化谱系的构成。另一方面,小资之所以会和安妮宝贝的小说产生共鸣,在现实境遇的情绪上确实有一些相通之处,但是这种情绪的产生绝不是什么宿命之类,而是一种非常实际的第三世界都市文化情形之产生。那就是一种类似于在中国“飞地”的工作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品格。这些都市白领每天进出于空调间,承受着沉重的工作压力,一方面,他们必须努力工作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占稳脚跟,升至更高的位置,这种情形下疲倦、焦虑势不可免,另一方面,较为舒适的办公环境,相对于普通劳动者较高的薪金,又会使这些人或多或少产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优越感。更重要的是,在一种跻身于“与国际同步”的环境中所培育出来的心理上、习惯上向西方“先进”“文明”世界的靠拢、趋附与对本土或第三世界的轻视、疏离,经常是相生相伴的。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种“全球”恰恰是与无数的“本土”缠绕在一起的,离开了八小时之内的“飞地”,扑天盖地而来的就是混杂、无名的现实。在“天涯之声”论坛上曾经有一个引起热烈讨论的贴子《一个上海白领的心里话》

(14),一个网名叫“麻木热”的上海白领说出了他郁结已久的苦闷:他一直觉得自己很优秀,也确实很优秀,重点中学——名牌大学——跨国公司(月薪八千以上),自己和朋友们都活得不错,直到自己去了一趟内地小城的姨妈家,发现了“另一个世界”的生活,(有工厂临时工得了病不肯去看只为省下医药费给儿子读书,小男孩家里穷为吃肉被父亲打,得了绝症临死前家里为他煮了一锅肉),深感震惊,回到上海后才“发现”上海同样有着“另一面”:为还能每个月领到六块钱车贴而庆幸的工厂女工,在菜市捡菜边的城市贫民,两小时一刻不停挣得十块钱报酬的钟点工……作者于是发现,自己已经被现代社会无形的区隔化而和社会的真实面目隔绝开来(15):“如果我只呆在漂亮的写字楼,每天上下班打的,业余去蹦迪,去茂名南路的club找点刺激。去和平饭店搞搞聚会,在巴黎春天购物,那么我不会感到什么苦闷。我只会踌躇满志,自我感觉良好。以为我是这个国家的那一部分精英。可是,我看到了,而且我相信更多的我没有看到。所以我没法心安理得地自我陶醉。”这位上海白领经由他的亲身感受提出了“公共性”的问题:“这个国家大部分人是怎样生活的呢?他们的思想是怎么样的呢?他们难道不值得被了解吗?作为这个国家中有知识的一部分人,难道没有义务去了解他们吗?那么不了解一个国家的真实面目,光靠喊着民主就可以为这个国家做点什么吗?”。

这位上海“小资”对生活发出了自己困惑与反思的声音。显然,它提示了我的“小资”分类与分析的简化性。事实上,这是个年轻、受过教育、有思考能力、能够发声的一个阶层,他们会有自己的生活感受与判断,对将来的社会发展也有可能起到有益的、良好的影响与作用,只不过,受这二十年从美学个人主义到生活个人主义演变以及由此造成的政治冷漠症的影响,再加上方兴未艾的消费主义对理想生活模式的引导与形塑,他们中的一些人变得越来越只注重个人“高尚”生活的获得,而不再关心“个人”所必然含有的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群之间的联系与同情,而一旦个人成为自我张扬与扩张的个人,很难想象真正的爱情如何从之产生,因为真正的爱情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通与融合中获得的,这一融合的基础必是超越了原子意义上的个人,而指向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同情。这也在某种意义上解释了安妮宝贝笔下的爱情为什么总是以“破碎”告终,因为两个个人主义者的相爱,最终的结果就是那个豪猪的寓言:为了取暖他们聚拢在一起,可是那个尖刻的、自我保护的刺又立即把它们分开。他们之间可以有身体、情调的吸引,但是不会有真正的信赖与帮助,因为这一切,都不是在个人主义中能够获得的,它必建立在人与人之间无限广阔的联系上,唯有在整体的呼应中,孤立的个人通过爱的联系才能找到存在的意义,否则那个“虚无”的命题会如影随形在安妮宝贝的小说中再三复现,永远纠缠着她笔下那些想爱又不相信爱不能获得爱的个人主义者。

安妮宝贝的崛起如她所说,“没有侥幸”,她依托网络,以其流畅的文字,都市爱情题材的书写获得了她在当下文学场域的地位。与二十世纪的中国作家相比,二十一世纪的安妮宝贝显然更有理由骄傲:因为她不是政治,而是“读者选择的”。中国作家进入“文坛”的路线已经改变了,现在,不只是政治在推出作家,市场也提供了一个“公平竟争”胜出的机会。然而,被市场肯定是否就表明他(她)是一个确凿无疑的好作家?以安妮宝贝的出现与畅销而论,确实可以看到新一代文化教育水准的普遍提高,首先一点就是对精致文字与个人风格的打造与欣赏能力,其次就是对世界文化资讯的广泛汲取,比如安妮宝贝与她的读者群们共享的杜拉斯、村上春树、帕格尼尼、欧洲艺术电影等。然而在这种中产阶级性质的文化品味之上,文学是否还有一些更不容忽视的品质:不只是抚慰,还可能是愤怒、伤痛、与发自心肺的呐喊?!对小人物的同情,对真正的自由、解放、幸福时刻的向往与召唤?!在这个新的文学场域里,正在成长的,或者已经功成名就的中国作家们会选择什么呢?

喜欢她,是因为她是个寂寞的女子,安静的让人心疼

篇2:浅谈安妮宝贝作品

08涉外会计

霍晓敏

安妮宝贝,她的名字在网络界及广大读者中耳熟能详。自从其文字从电子媒介变为纸张印刷,她先后出版了《告别薇安》、《八月未央》、《彼岸花》、《蔷薇岛屿》、《二三事》、《莲花》、《素年锦时》等10多本作品。

不同的场景和情节。坚持的黑色主题。爱情和死亡。告别和流浪。网络读者评价其作品“辞藻阴郁艳丽,行文飘忽诡异”。因为其中敏锐疼痛的灵魂触觉和颓废不羁的末世情绪,使其受到争议和注视。这是她在最初的写作年华里最常出现的。在近几年里,她文字渐渐转变的平和而恬静。以一个温情但冷静的眼光去审视在身边所涉及的一切一切,亲和也不失尖锐的口吻诉说当代社会的种种现象。主题通常是以“生命、命运、生活”唯多。

然而,安妮宝贝声称,她更乐意做一个“都市小说”作家。作为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目击者,她用独特的审美体验着生活,注视着中国现代城市如何在她眼中形成。她的文字魅力既非来自社会流行观念,也非来自文化素养,而是来自低沉但真实的个人体验。她的写作涵盖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的一代人所独具的困惑和思索,她作品中的种种生活状态深刻反映了我们所处的当下社会现实的一部分。

在那里,我们听到了自己心中隐而不见的真实,一代代作家通过不断回味生命的滋味,来抚慰人世的孤独与绝望。

一、主题:对绝对爱情的追寻 安妮宝贝的小说文本展现了相似的主题:迷狂岁月中执着与爱欲的灵魂,在激情的牵引下穿越生命的各个临界状态。作家以女性细腻的洞察力关注着充满了喧嚣与困惑的心灵世界,人生幻化为一段段情感的经历。情感的风暴来自于欲望与外界的碰撞,缘于精神的极度痛苦。不仅来自于繁杂工作,更来自于单调日常生活的压迫感与丰富内心世界的激烈冲突,使她们摈弃传统的道德规范,而遵从于本能的情感法则。这是对绝望爱情的追求。她自始至终没有放弃。在一篇关于她的访谈录中,有着这样的叙述:“爱情是我每一篇小说的线索。因为爱情是人性里最空洞美丽的一部分。”这空洞美丽的部分就是绝对爱情。在《七年》里,有着这种爱情的脆弱:“如果没有她,不知道自己会如何地生活。时间会治疗一切伤口。那么她也会被时间淹没。他摊开手心,看着它,然后又慢慢地把它握起来。他想,那么时间是什么呢,是这手心里空洞的寂静的东西吗?”在《暖暖》里面,呈现的是它的荒凉:“她感觉到内心的沉寂。所有的往事都沉寂下来。偶尔的失眠的夜里,会看见城的脸,在地铁车站的最后一面,他隔着玻璃门对她挥了挥手,然后地铁呼啸着离去。空荡荡的站台上只有明亮的灯光。苍白地照在失血的心上。她独自在那里泪流满面。”而在《告别薇安》中,却是这种爱情的冷漠:“但是为什么要了解呢。她笑。我们始终孤独。只要陪伴。不需要相爱。”在《素年锦时》里,展现对这种爱情的坚持与原则,“爱恋中的女子,一定要警觉做一朵蔷薇,哪怕艳丽而痛楚。也不要做被踩成一堆黏湿可憎的稀泥”。

在这样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的爱情观是独特的,在其精神世界里,爱情能够照亮人的精神和感官,能够通过自身对他者的开放,从而最大限度地张扬自我。但同时,这种绝对的爱情又不可避免地包含着深深的绝望,也许一辈子只有一次,也许终其一生都无法拥有。因为任何的爱一经体验,就注定要走向单调、平庸与乏味。

在安妮宝贝的作品中,这种绝对的爱还表现为自杀,她把其统称为死亡。那些人物对爱自有他们的观念,他们爱得自私,爱得绝望,爱得惊心动魄,让人叹息和怜悯。爱与死亡,是不可分离的两个母题。

在她的作品中,有很多的杀戮和死亡。用悲怆而低沉的语言来表现那种诡异的美丽,看似平静的文字下藏着痛切入骨的个体生存体验。在《下坠》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这是她生命里的一次快乐的下坠。在漆黑的夜色中看见下面的灿烂霓虹和涌动人群。很像她童年时沉溺过的万花筒。摇一摇,就会有无法预料的安排出现。她从小就是个好奇的孩子。她的暗红色的雪纺裙子在疾速的烈风中像花一样盛开。赤裸的双足感觉到露水的清凉。有一刻她的手试图抓住什么东西。但在无声的滑落中,她终于接受了手里的空虚。”没有血腥的可怖,只让人觉得死亡是另一个开始。无法了解,但被它掌控。

在《疼》和《杀》中,这种感觉更为冷酷,是一种残酷的美。“他压住她的手臂,把点燃的烟头摁在她的背上,听她发出猫一样的尖叫。这是一个他喜欢的游戏。”“当他把冰凉的红酒倾倒在她的皮肤上,酒精灼痛她溃烂的伤口。她只是无法容忍他把她独自留在黑暗之中。”这种动人心魄的爱是畸形的,但文字中那种对爱的绝望之情,有着不能让人轻易采取嘲笑的态度。那个女孩子憎恨男人一次次把她遗失在黑暗里,她举起手中的扳手,给了他以致命的一击。

在《烟火夜》里,拥有瞩目成就的绢生不肯再给自己活下去的理由,从30层的高楼上跳了下去。在书中,安妮宝贝写到,“就在这一个瞬间,我体会到了绢生。她在寒冷的大雨中,在那个男人的怀抱里看到了繁花似锦、烟尘落尽。她在黑暗的情欲中期盼逃离世界尽头。她在30层的玻璃面前,光着脚坐在窗台观望楼下的万家灯火。她的放弃。”这样的死既不神秘也无激情,而是从容品尝了生命的虚空和孤独之后,理智地选择了死。爱无处可寻,活下去的依据无可获得,死亡便成了不可替代的决定。人物心中巨大空洞的孤独在这里成了一种力量、一种能力,强大的孤独者最后用尖锐的死回答了平庸的生的种种问题。用低微但平静的死抗衡着高贵但焦灼的生。

她的文字共指出了现代人的心理危机:工业化社会单调、一成不变的节奏,忙碌和空虚,无情地侵蚀着生命中活性的东西,生活的本质变得虚妄与孤独,它们与外表繁华美丽的世界发生了必然的背离。持久的紧张关系与对抗产生了无以名状的痛苦,常态语言失效了,小说呈现出深度分裂中人隐秘而艰涩的美。

二、人物形象:城市边缘人

工业化进程中的城市离不开“喧嚣与萧条”的悖论,以消费为中心的商业大潮困扰着人们的精神家园,同一时期的文学也不置可否地染上了工业化社会的商业气息,从而消解了审美文化中的高深与典雅,也消解了存在于哲学、历史、文化之中的理性。

背离大众审美,远离中心而处于边缘地带。安妮宝贝把他们定义为“城市边缘人”。所谓的“城市边缘人”,是指“不归属任何一个团体,没有固定的工作、居住地和城市,靠某种专业能力谋生,长期处于孤独和不安定之中。他们有着强大而封闭的精神世界。性格分裂并且矛盾。他们始终在思考,但和现实对抗的力量并不强大。所以有时候他们显得冷酷而又脆弱。”这是安妮宝贝挖掘的人物类型。面目模糊,行踪飘忽,外表冷漠,内心狂野。隐忍着叛逆的激情。有沉沦的放纵,也有挣扎的痛苦。相同的是都受到焦灼和空虚感的驱使,从而一再踏上孤独的探索路途。

但是,在安妮宝贝的笔下,不管其作品中的女主角性格是如何矛盾与阴郁,灵魂是如何漂泊无依,她们心底对于孩子的母性关怀却始终没有湮灭,甚至对于其身边的男子也寄予了母亲般的感情因素。她认为孩子是母亲生命的延续,是另一个自己,也是一次全新的经历。我们在两者之间感受到的是和谐、温暖与欣慰。如《七月与安生》中的七月,收养了安生和自己的丈夫家明所生的孩子,自己不再生养,过着平淡甘愿的生活;《暖暖》中的暖暖怀着属于自己的小小生命,独自经历着告别、分离与简单生活;《七年》中的蓝,因为流产,失去一个尚未成形的孩子,而时常出现幻觉,无可摆脱,患上严重的抑郁症,最终自杀;《二三事》中的苏良生,对待恩和与暖煦,甘愿付出,了结了所有轰轰烈烈的幻觉和回忆,随处可见的爱与恩慈;《一场上海烟花》中的蓝,对她身边的男子,时时回想起他睡着时长长睫毛覆盖如同孩童般天真的样子,对他母亲般的纵容与时常感受到的温暖。

对现实和传统理性的抗衡,安妮宝贝是通过孩子,通过母爱,通过母性特征来完成与生活的和解,从而寻找温暖和达到平衡。

三、语言形式:繁复与单纯

安妮宝贝的作品,我们很容易感受到语言的魅力。简洁、流畅却又铺陈、重叠,潜伏着多重意义的风格却并非不可移植。

简短的句子是其行文的一大特征:“15岁半。渡河。/她。我们,她的孩子们。/她哭了。我和她一起哭。我撒谎了。”

在简洁之上,又用反复使小说的语义漂浮和突显出来: “我跑。因为我怕黑暗,我跑着。我越跑越快。”“关于爱。行走。行走。行走。不说话地行走。只是行走。我笑。我笑了又笑。像一个得逞的孩子。”意义的不确定,反复的旋涡,似乎需要不断敲击才能停留和解读。在工业时代的背景下,她以背叛传统的语言姿态出现,突显个人的体验认知,寻找和创造着属于自己文字魔法的方式,不断从一个意义的高峰跃至另一个意义的高峰。

与简洁互补,其文字中又有大量的铺陈,即名词和动词的连续排列,大量地用名词或者形容词加以修饰的名词、简洁的动词独立构成的句子。镜头平行移动,阳光、树木、沙滩、果实、房屋、人、货物„„不加修饰的细节,平静而无可遁形的简练审视。平视,阅读,这样平等的注视姿态使人发现,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可以言说,都可以入笔。诗样的文字,大段大段的散文诗。我们从中看到了象征。虽然不知确切的意义指向,却无处不弥漫着象征的意味。

篇3:浅谈安妮宝贝作品

波斯彼洛夫在他的著作《论美和艺术》中曾论述道:“艺术创作乃是艺术家对于生活的本质特点从情感上加以领会之后对于生活的一种再现”。此话深刻的阐述了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可以说, 周国泉首先是一个情感至上的艺术家, 因为它的作品无不以真挚的、深厚的情感作为绘画创作的源泉, 技法相对来说只是情感表达的一种手段, 当然每种情感的表达需要相对应的技法语言来传达这一点是要十分考究的。近几年周国泉的作品常在全国性美术作品展上入选获奖, 其中较多作品是关于少数民族的, 如广西融水苗族和南丹白裤瑶就是他创作的主要源泉。而在这里笔者要着重推出的却是他的另一幅以自身生活为题材的佳作-——《宝贝儿》。

对于一个画家来说, 选材固然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更重要的还在于以怎样的角度切入并以怎样的方式来协调画面的关系, 而后者更是一件让艺术家耗尽心血的事情。

首先要讲的是触动, 每位艺术家的审美触点是不同的, 这与各自的情操、性格、趣味、修养有关, 对于艺术家创作而言, 生活经历对于情感与美感的产生好像是至关紧要的, 所以当不同艺术家即使面对同一物相时他们便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 这就是所谓切入点的问题。2010年周国泉的宝宝诞生对他的艺术之路影响是巨大的, 傍晚归来宝宝玩耍之后的熟睡姿态深深地触动了他, 随后作者开始进入到了此副作品的创作历程。

在中国画中, 画面的每一个物体都应存在明确的指向性和存在的意义性, 而以线造型又凸显出中国画造型的简练性。图一《宝贝儿》以婴儿熟睡的瞬间作为画面的切入点, 在意境上着重传达婴儿熟睡的一个状态, 突出它的宁静与童趣。画面首先需要经营的是进入画面的物相及其数量, 以及物相之间的空间布置关系, 而强调他们之间的秩序性与指向性尤显重要。可以看出作者在经营位置时采用金字塔式的构图方式以便突出画面的简洁性与稳定性。从婴儿车到婴儿再到玩具熊三者之间首先启用一个明确的指向性, 婴儿车好似指向画外但是婴儿下睡的头部与车轮的方向把婴儿车回转到了画面之中, 可以说三者之间的指向性暗示了他们之间的互生的关系, 缺一不可。再观婴儿车的三个车轮的处理方式也是如此, 三个车轮之间虽然动态各异, 方向也各不相同, 但是在画面之中形成的这个小三角形与整个画面中大的三角形也存在着一种派生关系, 这种关系的存在就进一步夯实了画面的金字塔构图。

中国画用线极为讲究, 几根线就可表现一个物体, 几个物体就可表现一个场景或者更准确地说就可表现一个情景。可以说中国画中的每一根线都有它存在的意义, 每一个物体都有它生存的空间。观《宝贝儿》细论玩具熊与印章, 作者在构思这幅作品之时想到了情景的合理传达, 于是玩具熊就在画面之中应运而生了, 其实小熊的位置摆放在画面中至关重要, 因为它既要增强画面的秩序还要连接好画面的空间关系, 所以他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过高整个画面气息就无法自然流动;过低画面就会漏气, 稳定感便会全部消失, 并且孩子与玩具熊的亲密性便会遭到破坏。所以玩具熊在画面中起到了震山之石的作用, 它的位置摆放既拉平了画面的平衡力, 又强化了画面的稳定感, 增强了画面的主题。而印章同样有如此之功。

画面的每个绘画语言的传达都是至关重要的, 这与画面的意境表达是密不可分的, 对于工笔画而言, 往往是一个较和谐的色彩关系不但会掩盖住画面中的某些不足而且还会渲染出画面的意境美。《宝贝儿》在赋色上以淡雅宁静为主, 突出了婴儿睡熟的安静之情之境。以淡黄色为主要的色彩基调, 婴儿的白色帽子、小熊的衣饰、婴儿车的支架自然而然的形成了画面的亮色块, 婴儿的裤子、鞋子车轮等则形成了画面的重色块, 这些色块的配置非常巧妙的传达出了画面的秩序性也暗示了画面的宁静之美。鲁迅先生曾说过:“美术家……他的制作, 表面上是一张画或一个雕像, 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周国泉生性较为安静, 用一颗不骄不躁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与艺术, 虽生活在南方小城, 却持之以恒的修养自身性情、静静地画着自己的画。多年来周国泉的艺术精进不已, 精神内涵和艺术表达向深度和广度扩展, 画面使人心情深静。与以往的白裤瑶系列作品不同的是《宝贝儿》这幅作品的画面意境从“朴素而天下未能与之争美”又悄然声息的进入到了另外一个境界——“内美静中参”, 这种渐进的转变是艺术家内美素质不断提升的表现。黄宾虹的这句诗词“内美静中参”, 暗含的是内在美的东西需要静静地去参悟才可体会到它的真美。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做到这一点首先需修养自身性情并参悟到此种美的真谛才能慢慢地在艺术作品中渗透出来, 而相对的, 观者也只有心静才能品味它的美。

篇4:浅析安妮宝贝及其作品

关键词:安妮宝贝;接受状况;接受展望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001-02

2001 年,以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告别薇安》的出版为标志,安妮开始从网络写作转到纸制传媒,并完成了华丽的转身。自创作至今,安妮已经出版了十一部作品,几乎每一本书的销量都位于全国文艺类畅销书排行榜的前列,并不断地再版。与此同时,安妮宝贝始终保持着大众文化中的边缘写作者身份并备受瞩目,她的作品代表了一种新的文学风向—非政治性的话题,关于人性心灵的挖掘,对精神强度的持续追求。

一、安妮宝贝及其作品

安妮宝贝,原名励婕,浙江宁波人。作家,喜欢音乐、电影,好独处。童年是在靠近东海的宁波象山的一个小村泅洲头度过的,父亲年轻的时候在这个村庄里教书,认识了她的母亲,结婚生女,她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与世隔绝,但有苍茫群山,空旷田野的乡村生活,对安妮宝贝追求自由、放逐的心态的影响一直持续。童年之后,安妮宝贝回到城市接受教育,曾就读于有百年历史的浙江省重点中学宁波市效实中学,这所人才辈出的学校为安妮宝贝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育根底。1997年前后,安妮宝贝大学攻读经济学毕业,她的第一份职业是在中国银行工作,银行大机构里那种刻板、压抑、规矩的气氛生活,令年少的她很难适应。于是她开始上网,寻找另一片精神天空,1998年秋开始在网上发表文章,以短篇小说《告别薇安》聚拢人气成名于网络,与同时期拥有超高人气的网络文学“三驾马车”——李寻欢、宁财神和邢育森并驾齐驱。现今,当年的“三驾马车”早已奔向“正途”。而这位有着“信手拈来”童稚笔名的安妮宝贝仍持续着她的写作生涯。伴随时间走向,十多年来安妮宝贝持续写作,平均下来一年一部作品的频度匀速前行回报读者,从未淡出读者视线。安妮宝贝奇特的文风、唯美的风格、简练清雅的文字,令观者感同身受深陷其中而又无法不往,其作品一路畅销,并在态度迥异的褒贬声中走得愈加稳健,成为稳坐文艺类图书排行榜的“长销”作家。

安妮宝贝的独特之处在于自我心灵最大程度的展示。从1998年10月开始在网络上写作和发表作品,以《告别薇安》成名于江湖。网络读者评价其作品“辞藻阴郁艳丽,行文飘忽诡异”,因为其中敏锐疼痛的灵魂触觉和颓废不羁的世纪末情结,受到注视和争议,网络文坛因而掀起一股安妮宝贝现象讨论热潮。已出版长篇短篇小说集:《告别薇安》、《八月未央》、《彼岸花》、《蔷薇岛屿》、《二三事》、《清醒纪》、《莲花》、《素年锦时》、《春宴》、《眠空》、《古书之美》十一部作品。

诚如安妮宝贝本人所言:“作品的最终评审权,只在读者手里。”回顾安妮宝贝自 1998 年起写作至今的一路历程,十六年中读者对她的接受,抛却莫衷一是的褒贬似乎从未有过起落消长的低潮期。毋庸质疑,读者的广泛关注与阅读反应在整个安妮宝贝的接受历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而安妮宝贝更是在长久的精神探索中日渐清朗,如获得新生。

二、安妮宝贝作品的接受状况

安妮宝贝作品能一路畅销是因为她培养建立了一个庞大而又稳固的读者群,她的作品令她的读者深陷其中而又无法不往。安妮宝贝的作品与读者之间意识交往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价值观的影响。

读者最初对安妮宝贝的喜欢,是因为在她的文字里他们获得了慰藉,接受的同时能够释放出自己的痛苦,趋向刚硬洁净的同时使自己的心得以平衡自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向前,十多年来很多读者已养成了习惯,对安妮宝贝的书也形成了购买习惯,至于新出版的这一本是否会如从前一样贴合自己的趣味,是否喜欢阅读,对他们来说似乎已不是最重要。套用安妮宝贝一位读者的话:由二十几岁的光景开始,读一位作家十年的文字,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

2.消费文化的影响。

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经济的迅速发展给当代人提供了高质量生活的可能。经济富裕的一部分人不再仅仅满足于普通的衣食住行。他们开始将目光转向“高档”的消费品,开始追逐一种叫做“情调”或者“品味”的东西。可以说是社会大环境滋养了安妮宝贝的这种对精致品味的欣赏,与此同时,安妮宝贝又把这种品味发扬光大,促狭了一部分人对其的追崇和标榜。

3.女性意识的影响。

安妮宝贝认为自己的家族带有某种悲剧性的色彩,由此安妮宝贝天生性格中具备反抗、叛逆、敏感、沉默,及过早独自面对心灵而练就的自省、理性、决绝的因子,因此形成安妮宝贝时时省视内心,自信清醒,寡言兴盛的风格。长久以来,安妮宝贝习惯于主观化叙述,用她所特有的浸透着感情的熟思妙悟的语言,以独有的方式在序言中与读者对谈,她自觉地站在女性的立场上,用作品执着地关注都市边缘女性的生存状态,命运和心灵,用温暖的关怀抚慰她们焦躁不安的灵魂。她“以自己的都市生活感受去体会当下都市女性群体的精神困惑,着重表现了在物质大潮冲击下的女性所面临的种种生存困境,在审视女性自身的同时也审视着社会”。安妮宝贝的创作因其始终关注都市中的边缘群体而别具一格,她笔下汩汩流淌出的鲜明的女性意识,不仅给都市女性增添了认识自我、把握自我的强大精神力量,更使都市女性文学的内涵变得充实而多彩。她有自知并且自省,与读者的成熟同步继续前行在路上这种偕同共进的方式。这样的发展脉络,正是安妮宝贝读者群集中稳定庞大的主因所在。

nlc202309011538

三、安妮宝贝作品的接受展望

安妮宝贝因着有其坚持贯穿始终的,具有高辨识度及生命感悟、直指人心的唯美语言风格,使读者有一种体会,看她的小说,有时过程会重于结果。或者说,阅读安妮宝贝的书本身就是一种愉悦。当安妮宝贝把她的文字呈现在读者面前,不用看作者名字就会知道,这是安妮宝贝的,不是别人的,这就是安妮宝贝的风格,有对美的追随,对生命清醒的观望。安妮宝贝的人物对话充满了对人生的思索与内省,对话中常常蕴含哲理,安妮宝贝将自己对生活以及哲学的感悟与情绪的表达融为一体,在形象叙述的同时,穿插着对人性的顿悟,直击人心。其作品几乎每一自然段都为大量顿悟的隽语照亮,没有暗黑之处,不容他人置喙,正如评价所言:“她的作品一般都潜藏着自我解释的系统,随处可见高度概括、清醒自解和向更高更深处的探索”。其中曲折巧妙,深藏意蕴,因而值得人们玩味,却不乏味。

对于安妮宝贝及其作品,要盖棺定论实在尚早,展望也是不易。时间的流逝,经历的增长,人生每一个阶段所面临的心境和问题都不同。只要生活在继续,安妮宝贝的写作仍旧会延续,这里,我不能预知安妮宝贝的下一步作品是什么样的,但我想它依旧会是一个清醒慧黠女子对自我内心真诚的表露和需索,而作品另一端的安迷们也一样,在喧嚣的世俗生活中宁静下来某一刻,以同样的心境来关注,也许就在这一瞬间,安妮宝贝成为了一代人的经典。

最悲伤的人笑容最温暖,最孤独的最亲切。孤独意识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一种特有的精神现象。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生而孤独,穷其一生不过在寻找爱与安慰。安妮宝贝说:“孤独是空气,你呼吸着它而感觉到自己存在。”在安妮宝贝的作品中孤独是无形的存在,时时刻刻予以不动声色的提醒,对于孤独安妮宝贝具有天生敏锐的感知,描述叙写起来格外得心应手,由此从内心深处对读者产生吸引,从而引起强烈共鸣。

安妮宝贝用世俗化的笔墨揭示了现代都市生活中的罪恶与无语,表现了她自我意识、生命意义以及人生价值的终极追问。

整个论文撰写过程似与内心深处的安妮宝贝进行对话,尤其是在翻阅安妮宝贝的所有著作的过程中,其文引人入胜,投注情感过多,自然心思疲乏,内心时时有厌倦劳累之感,但难以抛却。反观自身,这,大致也是安妮宝贝拥有大批、稳定且固执读者的缘故。日渐觉得安妮宝贝的行文叙述自带建造和解释,不容他人置喙,我想,亦无须置喙。就让它坦坦荡荡、干干净净、直白而美丽的存在,如同自然万物,寡言兴盛,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郑晓爽(导师:刘广远).悠悠万事,惟心为大[D].渤海大学硕士论文;2013-06-01.

[2]李碧琰(导师:张业松).安妮宝贝创作论[D].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08-05-15.

[3]冯玲玲(导师:周志雄).论安妮宝贝作品中的女性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06-08.

[4]田颖.安妮宝贝:路为什么越走越宽?——网络时代的个人化写作与传播[J].南方文坛;2010-01-15。

篇5:安妮宝贝作品语录摘抄

2. 有时候不知道真相,不了解本质的人,是快乐的。而能够假装不知道真相,不了解本质的人,却是幸福的。 《告别薇安》

3. 阅人无数,历经沧桑也好。 游戏人生,嬉笑怒骂也好。 放荡不羁,轻描淡写也好。心灰意懒,坚不可摧也好。 只要你在爱,你就依旧是十六岁的少女。 白衣蓝裙,头发上粘着芳香的栀子花瓣, 睁着无辜眼睛,一颗惴惴不安的水晶般的心。

4. 在人群中她是一个饥饿的人。一个不合时宜没有找到一席之地的人。她看到心里一头壮硕而华美的兽,双眼炯炯,昼伏夜出,四处漂泊,在旷野和森林中徘徊。她知道它没有饱足。她能够听见它振动皮毛抖擞精神的声响。它努力存活于她退却之心日益强烈的血肉之中。 《春宴》

5. 世间的事物,一直都在变化。人们总是习惯随意想象和归类他人,冠上各式概念和标签,仿佛他人是没有生命的物体。人与人之间缺少安静、耐心,缺少聆听、阅读、感受、体会,缺少进入彼此心灵和思考的尝试,却觉得一切理所当然。 《且以永日》

6. 征服模式,基本上是批量式追求。所有女性一视同仁,带去吃饭的餐厅,住过的酒店,买的礼物,喝咖啡的露台,说起的音乐,书,电影?,一分享的内容没有两样。情感的表达、语言、行为也是有迹可循的复制,用相同形式派发给不同对象。这个无限制造的包装盒子里,排列各式形式精美操作简易的产品,位置和间距都自动成行:照顾。关心。赞美。沟通。精美礼物。热烈性爱。甜言蜜语。异域诱惑。兴趣风雅。见多识广。对方接过盒子,以为得到的是量身订造的珍贵限量版,实质却不过是批发生产的零售品。 《春宴》

7. 所谓成功男人,商业社会中精于算计的商人,不会不明白女人心中世俗的盘算和需索,除非他们故作痴呆。青春美貌在都会中随处可见遍地可拾。也许值得为了床上片刻欢娱付出若干时间精力,但没有一个聪明男人会为此搭上稳定关系的沉重代价。 《春宴》

8. 这样的人,我这一生不会再遇见了。当我们都在猜测他的龌龊的时候,他却隐藏着他纯洁的梦想。

9. 她爱他,就必须爱上他生命结构的所有组成部分,而不可能是择需而取。爱他的强壮,要同时爱他的懦弱。爱他的热量,也要爱着他的匮乏。接受他的本来面目,而不是用幻象去塑造这个男子。 《春宴》

10. 有些书,读完就可即刻丢弃。有些书会放在枕边一读再读。有些书,适合青天白日亮相在书架。有些书,读完之后把它收藏于黑暗之中。如同收藏青春,收藏记忆和历史,收藏一份信物,收藏另一个隐蔽而真实的自我。 《春宴》

11. 时间淘汰一切被现在的人认为不需要也不重要的事物。很多事物的价值最后被低估或者高估,并不客观。我们不知道真正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也经常缺乏耐心。 《春宴》

篇6:安妮宝贝作品语录赏析

2. 即使离开。也是要记挂着彼此的好。时时想念。这就是留给自己在动荡世间的,一簇小小温暖火焰。有情有意。心有留恋。 《且以永日》

3. 北京有很多楼,很多车,但也就如此而已。 ——庆山 《得未曾有》

4. 所谓朋友的意义,不过是锦上添花的热闹。 《素年锦时》

5. 她离开这个城市的时候,拿着命运递给她的车票。是一张单程票。她后来一直在陌生的城市里停留,巨大空旷的城市,像洞穴一样没有童年,也没有回忆。 《且以永日》

6. 世纪末最后一个情人节。 爱情是天空中的烟火。璀璨地燃烧,然后熄灭成灰。我想我和乔应该和所有的人一样。还有大把的时间去和不同的人恋爱,分离。直到老去。 绝望和希望同时存在。如果能深深地爱过一场,再别离。 我再次审视自己的心。一半是纯白,一半是阴影。 《安妮宝贝散文?乔和我的情人节》

7. 她安之若素 花了那么多钱 但一点都不美 一副锦衣夜行的姿势 貌似低调其实就是让人恨得要死的骄傲 他说 你明摆着和别人不相关的样子 仿佛怎么样都可以 但其实怎么样都不在你的范围和界限之中 你怎么能够这样 自私 《清醒纪》

8. *探索自己,最终是为了忘记自己。 《眠空》

9. 我们终为孤独。只需要陪伴,不需要相爱。

10. 人在虚弱和压抑时,更容易接受深层关系,试图与他人联结。如同她和一同的关系,发展快速不合常态,却有各自的深层动机所在。感情,从来都是和理性背道而驰。对两个面具健全的人来说,他们对感情的寡然,也是对各自生活处境的漠视。 《春宴》

11. 因为趋利避害的本性,我们最终与一些美好的初衷背道而驰。或者,这美好的初衷,本该是远处连绵深邃的蓝紫色山岭之上,可望不可及的一抹虹彩,而不是被放置在白瓷碗盏中举手可食的一道午后甜点。在人做过的事情中,最终可产生意义的,是向远处山岭跋涉步行心怀热忱迈出的每一个步伐,而不是暴饮暴食后从食道里传出的几声沉闷饱嗝。 《春宴》

12. 她经常在拍照片的时候抿住唇角,微微探出脖子,眼神极其寂寞。他经常在拍照片的时候把手臂互相交缠在胸前,虽神情显得激昂,但那是不安全感的表示。她经常在拍照片的时候露出牙齿做欢笑状,闪光灯一亮,笑容就被自动开启,并不来自内心。他经常在拍照片的时候扬起下巴露出骄傲表情,但却是一个容易被激怒的男人,并且没有自信。

13. 不仅仅因为他们聚少离多,只是,婚姻这个形式,无论如何都不能回避想象力和激情在日常生活中的消减磨损。 《春宴》

14. 被生活锤炼过,充满内心历史,最终心定意平。这才有了人的品格。 《眠空》

上一篇:试用期转正申请模版下一篇: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