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规民约工作情况总结

2024-04-09

村规民约工作情况总结(共5篇)

篇1:村规民约工作情况总结

**镇新村村修订《村规民约》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综合改革(村民自治)工作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镇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树立文明向上的村风民风,建立“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幸福新农村,**镇积极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试点工作。作为新丰县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试点村之一的**镇新村村,新的《村规民约》修订工作已在县、镇修订村规民约指导小组的指导下、新村村“两委”干部的努力下以及全新村村民的积极参与中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现将这次修订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积极部署

新村村自被列为新丰县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试点村之一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该项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迅速成立了以镇长胡海峰为组长,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许海洋、镇纪委书记谭志雄为副组长的**镇新村村修订《村规民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称镇领导小组),为全县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试点工作起到带头促进作用。而做为试点村的新村村,也在镇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冯桂珍、村委会主任冯钦滔为组长,村委会副主任冯树浓为副组长的新村村修订《村规民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称村领导小组)。

镇领导小组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计生局的指导下,组织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对修订村规民约这一工作进行了精心准备、周密部署,制定了《关于开展〈村规民约〉计论修订工作实施方案》,对修订 工作的时间、修订程序、修订要求作出了具体安排和部署,为整个村规民约修订工作的圆满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精心组织、稳步推进村规民约修订工作

在镇领导小组的指导监督下,新村村“两委”干部按照上级的要求和部署,精心组织,按日程完村规民约修订中的各项工作,并以“以人为本,全村参与”的思想为行动指导,稳步推进村规民约修订工作的进展: 1、4月中旬—5月底,成立村领导小组,精心准备,深入村民中摸底,了解村民的想法、诉求。2、6月初—7月中旬,积极发动宣传,让村民知道此项工作的意思和作用,使更多的村民积极主动的参与新村规民约的修订工作中。3、7月15日,综合前期所做的工作,召开党支部会议,会议提议对《新村村村规民约》进行修订。4、7月中旬至8月初,村两委干部分片走村入户,拜访村委老干部、老党员、特别是村中德高望重的老者,到计生家庭,尤其是纯二女户家庭征求大家的意见。5、8月5日,召开村“两委”干部会议,商议修订《新村村村规民约》,提出《新村村村规民约》初稿,村庄事务管理、集体资源管理、实行计划生育、倡树文明新风、村规民约的执行与修订五方面内容共38条。6、8月初至10月中旬,把《新村村村规民约〈初稿〉》发放给村民,通过入户、开座谈会、部份党员、老村委干部、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会议等形式征求广大村民的意见和建议。7、10月19日,召开新村村党员大会、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大会,观看教材,参考学习先进经验,并对前期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通报汇总后,广大党员、村民代表认真审议新修订的《新村村村规民约》草案,形成《新村村村规民约》(修订版),条款共35条。8、10月下旬—11月初,把《新村村村规民约〈修订版〉》再次下发放给村民,再一次征求村民意见。9、11月10日,召开新村村全体村民代表大会,并邀请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谭志雄、副镇长、党委委员许海洋、党委委员冯艳超、镇驻村小组成员参加会议,35条村规民约逐条审议并获举手表决一致通过。10、11月11日—11月17日,《新村村村规民约》张贴在村委会大门口公示7天。公示后,报**镇人民政府备案。

三、以人为本、全村参与,自己的村规自己定

为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全村参与”修订村规民约这一行动指导,新村村“两委”干部以及镇修订村规民约指导小组成员积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征求村民的意见和建议,主要的方法有如下四种:

一是通过分片包干入户发放《村规民约》(初稿),跟村民宣读新《村规民约》的草稿,征求村民的意见,集思广益,共同完善本村的村规民约。

二是召开部分党员、村小组长、村民代表会议,对《村规民约》(初稿)进行讨论,征求大家的意见。

三是拜访村中的老党员、老干部,听取他们对修订新村规民约的看法和建议。四是与女干部、女村民代表、独女户、纯女户代表开座谈会,听听她们的诉求、了解她们对修订村规民约的看法,收集她们的建议和意见。

新村村“两委”通过各种方法,集全村之力,不断完善新《村规民约》的内容,从而制定出最符合于本村实际、最适合用于本村自治的村规民约。真正做到自己的村规,自己定,切实做好本村的村民自治工作,逐步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村民自治工作新格局。

四、试点工作扎实完成,新修订突显新突破

**镇新村村作为新丰县人口计生综合改革试点,以体现男女平等为主要内容的《村规民约》的修订为突破口,积极探索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工作新机制,新修订的《新村村村规民约》体现5方面的突破:突破了男婚女嫁的传统模式,倡导男到女方家落户,促进了婚姻和居住模式的变革;强调关爱、尊重女孩,纠正“男孩偏好”;提高妇女地位,促进妇女参与村庄事务管理;提倡夫妻平等对待双方老人,以及赡养老人的义务和继承家产的权利对等;提倡夫妻共担家务和社会责任,反对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村民代表纷纷表示:村民自己制定的规章条款更直接、更有针对性和可持续性,这些村规民约是由广大村民自己制定的,都是有利于村民的相互约束。

篇2:村规民约工作情况总结

根据上级文件通知,岳程妇联围绕“完善《村规民约》、切实维护妇女权益”的中心,积极开展了《村规民约》调查问卷活动,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状况

目前,我处44个社区实行的《村规民约》均是由村民大会研究制定的,内容规范,比较全面,一般包括了遵纪守法、计划生育、社会治安、财务管理制度、村风建设等事项,综合了村民的各种情况,具有针对性强的特点。《村规民约》基本上贯彻了男女平等的精神,例如在生育权、人身权、落户权等方面较为完善,但由于大多数村民利益的问题,《村规民约》在宅基地分配权、土地承包权、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相对存在侵犯妇女权益的内容。

二、存在问题

1、宅基地分配权。《村规民约》中规定,只有男孩才可以申请宅基地。一般女孩出嫁后,随夫家生活,娘家不分给宅基地。

2、土地承包权。有的《村规民约》规定:本社区闺女出嫁后,户口可自愿迁到婆家,但名下的责任田为其保留3-5年,3-5年后,无论婆家有没有落实其责任田,一律抽回。

3、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有的《村规民约》规定:出嫁的女儿户口可以留着娘家,其生育的子女也可落户在娘家,但不享受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如某社区搬迁,出嫁女不参与回迁安置,其拥有的房屋只给予赔偿款,自行安置。

三、意见及建议

以上种种问题,多是由于我处落地企业的增多,土地大幅度的增值,人增地减等多种原因造成的,对此我们有以下建议:

1、加大普法宣传力度。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创造条件保证妇女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在政治以及生活等方面享受和男人对等的权利,这是宪法法律所规定的。只有多渠道加强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妇女群众能够懂法、用法,积极依法争取自己的权益,才能进一步合理完善《村规民约》,从根本上保障妇女权益不受侵害。

篇3:村规民约工作情况总结

关键词:清水江流域;乡规民约;清水江文书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5)03-0065-08

加池寨位于黔东南的清水江流域,海拔600多米,行政上隶属于贵州省锦屏县河口乡。寨子位于河口乡的东北部(河口乡乡政府所在地为河口村),清水江的东南岸,西北边与南路村隔江相望,北部则是与同处清水江南岸的文斗村相邻,而西南部则是同锦来村相靠,东南部则与九佑村接壤。加池寨的祖祖辈辈都生活于此,据说加池寨的祖先是在宋朝时期从江西吉安府迁来此地。当时宋朝在吉安府地区实行大屠杀政策,祖先们为了逃命就来到此地,后来就在此安家落户。当时搬来五兄弟,其中有两兄弟在此居住下来,另外的三兄弟搬到其他地方,留下来的两兄弟就发展成为9户人家。至今这9户人家已发展到186户,968人。加池百姓从明清以来“靠山吃山”以经营林业为生,在林业经营过程中形成了以林业管理活动为重要内容的乡规民约。本文是在2014年8月在清水江流域加池寨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初步研究。该研究主要涉及到乡规民约中有关林业方面、社会治安管理方面变化以及当代乡规民约在社会治安方面惩治等方面内容,探讨了清水江流域社会生活中火灾、偷盗、抢劫、赌博等事件处理,以此认识清水江流域乡规民约对该地区乡村社会制约和规范作用。

一、乡规民约中有关林业管理方面的变化

在此次田野调查中,笔者分别收集到了1997年和2012年实行的乡规民约,通过对比发现,这2个版本的乡规民约前后发生较大变化。

2012年版本的乡规民约与1997年版本的相比,删减了很多规定和条例,尤其是在山场林木管理和社会治安管理方面。在山场林木管理方面,1997年的乡规民约对山场界限、木材采伐管理和本村木材出售管理做了13条规定。在这13条例中明确的规定了山场纠纷处理、滥砍乱伐需罚款以及进行木材统一出售机制等。而2012年的乡规民约则只简单的规定“严禁无证砍伐山上树木,违者自愿承担违约金300-500元”。

2012年的乡规民约中在山场这方面的规定已经从1997年的12条演变成现在的1条,先后出现如此大的变化,笔者认为这与该地区1999年林地保护政策以及林权改革有很大的关系。1999年国家在这一地区颁布实行“自然保护林”政策。国家将部分林地划为自然保护林,村民无杈对划分的林地进行砍伐和木材交易。2006年12月黔东南地区启动锦屏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省级试点。在林权改革中,国家依据各户人口,划分山场面积。相对过去契约之下的山场管理,现在村民对自己山场林木的管理权限和范围明显变窄,自己经营管理的山场变少了,可以进行的树木贸易也相继减少。同时国家在林业管理这方面,直接以法律的形式对相关山场、林地进行规定、管理,乡规民约再对山场进行规定也就没有多大意义。因此,乡规民约中也较少的涉及,只是简单的说明了民事纠纷由谁解决及罚款等问题。

二、乡规民约中关于社会治安管理惩治方面的变化

在社会治安管理方面:1997年的乡规民约在偷盗行为、破坏行为、赌博行为、打架斗殴行为、罚款兑现以及本(外)村人在外(本)村违法的处理进行规定。然而2012年的乡规民约中明显的减少。例如,在偷盗行为中,1997年的对劫仓劫物、偷盗牲畜等有7条的规定而2012年的中却没有规定。不仅是在偷盗行为这方面,在赌博行为和打架斗殴、罚款以及本村人在外村违法和外村人在本村违法的处理等规定相继删去。2012年版本的乡规民约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方面都属于国家法律的管辖范围,超出乡规民约约束管辖的范围;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国家法律法制的不断健全以及法律宣传工作的深入开展,这使得人们对法律有一定的认识与理解。如果有违法乱纪的事情发生,都需按照国家法律条文来进行处理。因此乡规民约对这方面的规定也就相对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的乡规民约更多的涉及民事纠纷的解决处理机制和火灾惩处。这一方面说明寨中民事纠纷、火灾等较频繁,同时也说明乡规民约在这方面有很大的约束力。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家法律的普遍性。虽然国家出台了诸多的法律条文,但是国家是站在国家的高度来制定法律,具有全局性和普遍性,然而村落由于具有其特殊性,有很多事情都超出法律条文之外,因此在某些事情上根本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来进行解决。所以很多事情需要由村寨的习惯法和乡规民约进行解决,因此在某些方面,乡规民约的规定对国家法律进行补充,发挥了国家法律无可替代的作用。

2012年的乡规民约继承了先前乡规民约的部分规定。例如在破坏行为方面,1997年乡规民约在破坏他人山场、牲畜财产以及公共设施等方面有相应的规定。2012年的乡规民约也对防止破坏他人物品及公共设施做了详实的规定。例如第11条:“保护消防基础设施,不准挤占、圈占、盖压、遮掩消防设备,不准随意借拿消防器材影响村寨人饮水消防用水安全的行为;不准年轻力壮人员发生火情火警后不参加扑灭,只顾搬东西的行为,违者除恢复原状,批评教育外,还应上交违约金100-200元。”又例如第15条“加强对村寨古物的保护,凡损坏古井、古树、古碑、寨门、亭阁等公共财产,除承担修复费用外,承违约金100-300元。”禁止村民破坏古井、古树、古碑、寨门、亭阁等公共财产说明了村民对自身周围环境的爱护,这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乡规民约的作用。

同时2012年的乡规民约还增添了很多时代性规定,例如第4条:“提倡从简节约,反对浪费,提倡厚养薄葬;树立尊敬长者,孝顺老人之风。有不赡养老人、虐待老人者公开批评,责令改正。”又例如第7条:“提倡文明进步,反对迷信,不准装神弄鬼,信邪八邪。”以及第13条:“提高水陆交通安全意识,不驾驶也不乘坐‘三无’船舶、‘三无’车辆,不在夜间,雨冻等恶劣天气强行出车出船,违者承担违约金30元。”2012乡规民约对出现的新形势和新事物以及过去习惯法无法涉及的内容都进行补充,这目口适应新的形势,也丰富和补充了习惯法的基本内容,使得习惯法能与国家法律对接,很好的治理地方社会。

nlc202309011918

三、当代乡规民约中社会治安管理的惩治

(一)关于火灾的惩治处理

明清时期,加池寨木材贸易兴盛,如今的加池子孙仍然保留着祖辈留下的山场。丰富的木材也就成为其建筑材料,这也造就加池寨独具特色的干栏式建筑。木质房屋美中不足的在于其易引发火灾,加池寨的祖先们早已注意到此问题,在乡规民约的制定中散了详细的规定。

通过采访了解到,加池寨发生过3次较大的火灾,分别是民国35年(1946年)(另一说法为民国36年)、1962年和1978年。民国35年(1946年)的那次火灾烧的面积最广。当时是学校旁边的一所房子起火,木房的主人外出干活,家中只有其4个儿子和2个女儿,孩子们在做饭时不慎引起火灾,导致全寨都烧光了。据说无人员伤亡,但整个寨子都将近烧光,除了四合院。至于四合院为何没有被烧,姜齐有老人告诉我们说,众人讨论、分析四合院幸免的原因,一方面因为四合院离火源地较远,不易受到影响,而且四台院旁边有一口古并,纵使不幸殃及,救火也较为及时、容易;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四合院屋顶盖的是瓦片,纵使火苗落到瓦片上,也不易引起火灾。据说民国时期四台院较为富有,屋顶盖的是瓦片,而普通的房子都是用的杉木皮。第二次较大的火灾发生于1962年,由于私人做饭不慎引发火灾,村寨公路左边都烧尽。第三次就是1978年的那次火灾,烧毁了几十户人家。

木质结构的房屋极易引发火灾,这种现实状况引起村民对此高度重视,因此在乡规民约中有明确的规定和体现。乡规民约中对火秧头有明确惩罚规定。1997年的乡规民约就规定:村内火警,每发生一次火警,惊动邻居而未造成火灾的,不管老幼罚款50元以上,重犯加倍罚款,并且还要喊寨两个月。这也就是说,引发火灾要进行罚款。如果是烧到自家,没有波及他家,就只罚100-200元,烧到其他家的就700 -1000元。如果没有钱,则拿自家木材,自留地等来抵挡。家境贫穷的罚轻点,罚款则上交村委,用来买消防用品,例如灭火器等。另外乡规民约还规定:烧至10户以上的之灾的火秧头,本村人员有权将其驱逐出原地基,并责令其远离村寨居住或交给上级有关部门罚办。将火秧头驱逐出地基的这种严格惩罚,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寨中的火灾没有频繁的发生。虽然乡规民约中规定本村人员有权特烧至10户以上的火秧头驱逐出原地基,但据了解,加池寨却有将一引发火灾的妇女赶出寨子,而乡规民约的规定是将火秧头驱逐出原地基,那为何妇女是被赶出寨子呢?村委为何没有按照乡规民约的文本来处理这个问题,代之以更加严重的惩罚?这是否意味着村民间存在无形的其他乡规与民约。妇女受到如此重大的惩罚,毫无疑问,这一次的火灾受灾面积较大,可能在另一方面,村委有“杀一儆百”之意。但是反过来想,一位妇女被赶出寨子,如果是一位刚嫁到加池寨的妇女,究竟是将其一个人赶走还是将其同爱人一起赶走?如果是将其一个人赶走,这是否意味着拆散其因缘,那家族祈求添丁、延续香火的愿望该如何实现?若是将这对新婚夫妇赶走,其公公婆婆谁来赡养,香火又如何延续?若是一位已经生儿育女的妇女昵!将其赶走,其孩子该怎么处理!所以将妇女赶出寨子的惩罚是否过于严苛,并且处理方式不合乎文本乡规民约、是否台理都值得更深入地探究。但不得不承认,其严苛的惩罚制度使得村民事事小心留意,不酿成火灾,不给个人、全寨带来损失。

乡规民约中不仅建立了房屋火灾的惩处机制,对于山场火灾也进行了规定。对于山场的火灾事故,1997年乡的规民约规定:如有意放火烧山的,除用其肇事者自留山之木抵足被毁之木外,还要责令其在被烧所有面积更新造林每亩罚款5元,所造林的标准按上级营林公司的规格标准(及成活率达95%以上)并管理直至抚育成林,方可交给原山主管理,不慎失火者,同上得罚。关于山场火灾事故,寨中几乎没有发生过。这说明山场火灾的规定对村民有约束作用。有这样好的山场经营管理环境,一方面是由于严格的惩罚制度给村民的威慑力,文本中明确规定损坏他人的山场,用肇事者的山场木材或者自留地来进行赔偿。另一方面,当地人经济收八主要来源于山场,因此对山场资源十分看重,一旦山场失火,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因此村民也积极防治山场事故的发生。

遭遇火灾后,寨中还有相关扶持政策。遭受火灾后,一方面,国家民政会对受灾地区进行补贴。村委将灾情上报,国家下发赈灾物资,例如粮食、衣服、被子等。国家赈灾救济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灾民度过困难,但村寨自行扶持更重要。若受灾严重,村委则会发起募捐活动。村委会负责书写募捐倡议书,并张贴到各村,以此来进行募捐,在本村也会有募捐。募捐物资统一上交村委,村委再按照受灾户的户口数进行分配。村民间另外一种扶持就是送物品以及劳动力的支持。灾后的重建工作有极大的困难。一方面是房屋及物品的损失,在重建中,最重要的是材料及劳动力的需求。我们访谈了解到,如果某家受灾后,在修建房屋的过程中需要某些特殊尺寸的木头,乡里乡亲一定会赠送,有时还会帮其做部分的重建工作,并且有些村民捐赠物资是直接给受灾户的。因此在乡村这个家族社会、熟人社会,受灾后的相互援助十分必要的。

为加强寨中防火防盗工作,寨中实行了相关制度。加池寨先后组织了民兵队、治安队及联防联保组。民兵队是最早的社会治安组织,主要负责消防、偷盗、乱砍滥伐等工作。民兵队设有队长,成员则要求是从18周岁至45周岁的男子中挑选组成。一个民兵队10人左右。后来民兵队改名为治安队。治安队的性质则和民兵队相差无几。现在寨中则实行联防联保制度。联防联保制度实行于2000年,由寨中各个区域的人组成联防联保组。联防联保组每组由10个人组成,主要负责其附近区域的火灾、偷盗抢劫事件的紧急处理。联防联保组既有男性也有女性,虽然在某些突发性事件上女性不能给予较多的帮助,但该组中有女性则表明联防联保制度的合理性和人性化。

“打更”制度是一种提醒村民注意用火的火灾预防制度性措施,虽然加池寨的村规民约中并没有将其做为一种制度写八文本,但在乡村中有实行。寨中若有20多天没有下雨,就有人去“打更”。加池寨的这种打更不同于一般的夜晚打更,“打更”的时间一般在清晨或者晚上五六点钟,在整个村子喊叫,叫村民注意防火。“打更”的人会手拿大锣,敲一下喊七八声。“打更”的人是由村里安排,一般会固定为某一个人,如果安排的人不愿意,就会去换人。打更也不是完全的义务劳动,政府会给予“打更”的人定的补贴,例如现金和粮食。

nlc202309011918

另外,“打更”还作为一种惩治措施,即使“喊寨”。“喊寨”作为一种惩罚主要是针对引发火灾的火秧头。如果受灾户达到10户以上不仅要交罚金、还要喊寨2个月。这一方面是对火秧头的惩罚;另外一方面也是对其他村民的一种提醒,一是要注意防火;二是增加成为火秧头要其喊寨,承担相应的惩罚。

(二)关于偷盗、抢劫等事件惩治及处理

社会秩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该地的生产生活能否正常的进行,为此,在社会秩序方面,加池寨乡规民约中对此的规定规范了社会秩序。

通过查阅乡规民约,发现其中对偷盗的规定较多,并且对于偷盗的惩罚一般都为加倍赔偿。据调查了解寨中发生的偷盗事件几乎没有发生。这也就说明严厉的惩治规定在褰中起到了作用。例如,在偷盗牲畜方面规定:偷盗耕牛,生猪者,除追退失主生猪耕牛外,每头每次罚款500元,如果盗的猪、牛已售出和不能再继续喂养的,可按当时市场价格估价,加倍赔偿失主,并要补偿失主的一切误工费,还要交与公安机关。例如:盗偷田培养的鱼,按失主说损失的数额加倍赔偿外,每人每次罚款100元,重犯和加倍罚款。再如:偷盗别人的稻草,每一笼罚款2元。偷盗他家财产不仅要物归原主,还要加倍赔偿损失及其误工费。就以偷盗牲畜为例,偷盗的每一头猪罚500元,若变卖了不仅要按市场价进行赔偿,而且还要补偿失主的误工费。偷盗田里的鱼,不仅要按失主所说的损失加倍赔偿,还要每人次罚100元。在1997年,进行偷盗后被抓,每头牲畜赔偿这么多,这将是一笔不小的赔偿数目。也正是这极其严重的惩罚,使诸多有偷盗念头的人止步,使得寨中的盗贼较少,寨子多了几分宁静与安心。

在有些时候,偷盗事件发生后,没有运用乡规民约来进行解决处理,但在另外的意义上却也是乡规民约。若是一个家徒四壁、一贫如洗的人进行偷盗,被抓后,无钱赔偿,这时该小偷赔偿物主的资金是否按照乡规民约进行,该如何赔偿等问题交由该小偷的家族出面进行解决。面对这种情况,则就没有完全按照乡规民约来进行处理,因为乡规民约中也没有对此种情况进行规定。但这种方式是乡规民约规范中的特例,所以特殊情况特殊解决,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乡规民约的体现。

在有些偷盗情况下,是运用某些极端的方式进行解决。调查了解到,在解放前就有发生这样的事情。当时是国民党变野年,人们生活较为艰苦。本寨有一家人3口,在另外一个人家做月工。当时月工会发一定的工钱以及一些米。有一天,他俩父子在那家干活,母亲去替雇主春米打对。由于生活艰苦,她母亲在那家偷了几碗米,后来拿回家。两父子当时在火边吃饭,母亲在敲门,儿子开门看到母亲拿米回来,就知道母亲的米是从那家偷过来的。儿子和父亲都认为母亲这种行为影响声誉,如果将其交给地方按照乡规民约来处理,一方面没有面子,自家竟然出了小偷。另外一方面,家里没有山场来抵押作为赔偿。鉴于这样,于是父子和谋,将母亲捆绑,仍到河里溺死。偷米的事情就以这位母亲的死而结束。这俩父子没有按照乡规民约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鉴于声誉,另一方面是更直接的没有物质来进行赔偿。也正说明了乡规民约的惩治力度大,这家没有能力来按照乡规民约的规定来进行赔偿。虽然这个案例虽然不是发生在近几十年,不是按照乡规民约来解决的,但说明了乡规民约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以及其惩治的严重性。

在乡规民约的规范下,偷盗事件减少。同样在乡规民约中对抢劫也进行了规定,然而抢劫的情况却不一样。面对规定,为何还是有人以身试法呢?1997年的乡规民约中规定:劫仓劫屋的,除退回其所盗的全部脏物外,并按被盗价值加倍赔偿失主,每人每次罚款300元,无款兑现以家产作抵,并押送公安机关视情节处理。从这条规定可以看出,抢劫和偷盗惩治相差不多,归还所盗窃赃物,并且加倍赔偿及罚款,只是较偷盗牲畜的罚款来讲罚款的金额少一点,可还是有一起又一起的抢劫事件发生。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在1995年发生了一起抢劫事件。加池寨有一个收购头发、牲畜的商人被抢,抢劫的人原以为他很有钱,但其实没有,最后抢劫犯被抓后,退了脏物,还签定了协议。抢劫者被抓之后,如果能归还赃物,商议赔偿金额,就能达成和解。达成和解后双方签订协议,此后双方就当此事没有发生。但有时候和解后并不意味着这事情就结束了,有些人会不满意村委的处理,会去对处理该事件的人进行报复。但这样的事情会很少,村委会的人很注意事情的解决方法,其次是这样的事情发生后,解决起来也就比较棘手麻烦。

在寨中有些抢劫犯罪案件有可能不会发生,但是由于家人的纵容使得抢劫事件发生。姜齐有老人告诉我们加池寨有几户的家长极其不负责,纵容其孩子去抢劫。曾经有一户人家,孩子的父亲已经去世,母亲一个人带孩子。她儿子萌发了抢劫的念头,于是去河边挖了沙子,准备晚上抢劫时用。若抢劫时被老板发现,就将沙子扔到其眼睛中,他还想在沙子中掺辣椒末,以致无法辨认出凶手是谁。于是他回来就问他母亲:“妈,有辣椒末没?”他母亲说没有,她又问她儿子要辣椒末干什么,儿子回答说“我要”。他母亲说你要我就春一把给你,也没有问他儿子究竟要辣椒末要干什么。于是他母亲就烧火炉,用炕来烘干辣椒,春好给了他儿子。拿到辣椒末后,她儿子就将辣椒与沙子拌着,晚上就去抢劫,并且还将物主打伤。在这个抢劫事件中,其母亲未对其子要辣椒末干什么进行追问,一般来说辣椒末是用来做莱,可是其儿子不做菜,那他用来干什么很值得怀疑,可是其母没有,反而临时舂辣椒末给他。可以说她纵容了犯罪行为。最后他被抓到,受到了相应的惩罚。这个事件的发生,可以看到这母子有明知故犯的嫌疑,因为在乡规民约中对抢劫事件的惩罚规定也较为稀少。可能更多的是那种侥幸心理,以为不会被抓被查。抢劫这种事件不能存侥幸心理,既然损害了村民的利益,罪犯一定会被抓到,运用乡规民约和法律对其进行制裁。

家人纵容犯罪的还有一起事件,该事件发生于2007年,抢劫的是一伙青年。抢劫犯采用的手段就是用墨将自己涂黑,以致无法辨认。墨水抢劫的人是4-5个未上学的学生。为了弄到墨水,一个孩子就回家问其爷爷有无墨水。他爷爷也未问明其要墨水干什么,就告诉他书房有墨水,于是他就拿着墨水去作案了。很明显,墨水是用来书写的,除此之外也无其他常用的用途,这位爷爷就这样的纵容其犯罪是很不负责的表现,并且最后承担了恶果。这次墨水抢劫的金额是2000多元。事情败露之后被抓,每人罚款2万元,并且抢劫头目判刑13年零6个月,现在仍未释放。毫无疑问,罚款及八狱的处罚无疑是很重,但令人不解的是村规民约中并没有如此重的惩罚规定,并且这个数目的赃物金额,法律的判决为何有13年零6个月这么长。由此可见,乡规民约仅是对寨中与村民相关的较小的事情进行制约与管理,而情节严重,触犯法律的则运用法律来进行处理。所以对于一个微型社区,乡规民约的规定是具有极大的效力,也正是这种效力将社区正常运行。

nlc202309011918

在解放前,如果村里有抢劫杀人事件,要解决此事,首先找村里保长。在保长的处理下,若能找到杀人凶手,按照条例该杀就杀,该枪毙就枪毙。然而在国民党时期,如果找不到凶手,则会让村里的人凑钱,埋葬死者。如果是抢劫案件,仅仅几十块钱,由家族内部自己协调解决。如果是抢劫等大事件,则由司法解决。由此看出在解放前、民国时期对偷盗抢劫事件处理与现相差无几,这一方面表明乡规民约的继承与发展。另一方面也就说明乡规民约是实现村寨管理和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本寨不仅有单枪匹马,4-5个人组成团伙去抢劫,甚至还有过土匪寓。四合院的姜绍烈老人告诉我们,在解放初期,加池寨的河坡角苗坡滩有一个土匪窝经常抢劫河中过往的船只。当时,邻村南加定货的船时常往来于清水江中,这窝土匪就抢劫了货船,并且还打死了几个人。当时有6艘运货船经过加池,货船上装的是银子、布匹、针线等物品。当时货船上还请了保镖。但这窝土匪还是抢劫了货船,并且还打死了一个船家胡老刚和瑶光的李宏毅。对于这个事件是如何处理,姜老没有讲清楚道明白。但我们可以看到,乡规民约在抢劫案件的规定上较为薄弱,如果抢劫的惩治有像偷盗那样的严,那怎么会有土匪团伙的出现,这也就说明了某些人对乡规民约蔑视。南加的货船上请了保镖,这也就说明抢劫事件发生的较多,既然连邻村的人都知道防抢劫,那加池寨的乡规民约中为何没有严令村民遵规守纪或者实行更为严重的惩治制度?

乡规民约中对偷盗抢劫事件的惩处规定,一方面以其严格的惩治制度确保村落社会秩序的稳定,另一方面,乡规民约在抢劫事件的规范上还存在不足,这也是寨中抢劫事件频频发生的原因之一。

(三)关于赌博问题的惩治处理

加池寨也有聚众赌博的活动,关于赌博,乡规民约对其也做了规定。赌博活动在明清时期就有,此后民国、解放后一直都有存在。姜以锋就告诉我们:他的一位太太(不是妻子)热爱赌博,曾将一个观音形输给人家。还有一个本寨的人,曾经很有钱,后进行赌博将其一双金筷子都输给别人,最后落的倾家荡产。乡规民约中规定:发现有聚众赌博的当场抓获的除没收其赌博工具和在场人员的全部赃物外,每人每次罚款50元,如有抗拒而又行凶的交公安机关处理。在田野调查中发现加池寨的赌博活动较为频繁,但没有禁止的举措。由现在的社会治安来看,加池寨的赌博活动的规模较小,如果规模大,必然有大型赌场,并且有一批一夜暴富或者一夜倾家荡产的人出现,这样村寨的偷盗抢劫事件就会频繁发生。但是在小赌中也不慎输光资金,那该如何处理?

为了获得赌资,那些赌博的狂热分子会不顾一切的去筹集资金去继续赌或者还债。赌资、还债的来源方式有正规和不正之分。理性一点的就会松手,本本分分种田或者外出打工来进行还债。有些冥顽不灵的人就会去抢劫偷盗,尤其是偷盗牛马。这也就与偷盗抢劫等扯上联系。

调查了解到赌博活动最多的时候是在民国时期和解放后的90年代。在民国时期,寨子里的赌博活动盛大,很多人都输得厉害,一旦输光了钱财,常常会拿山场、田地去抵押。实在没有钱后,就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去偷去抢,这也是国民党时期,偷盗抢劫事件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在那时,在平常赶场时,都经常有三五成群到人少的地方去抢劫,不反抗则就将其物品带走,若是反抗就会将其杀害。

乡规民约中未对赌博活动进行严格的惩治,虽未有大型的赌博活动,但因赌博而引发的社会秩序问题却时常发生,由此可见,乡规民约的制约不到位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治安问题。

四、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清水江流域乡规民约对乡村聚落的规范制约作用。清水江流域的村民“靠山吃山”并且历代以经营林业为生,因此乡规民约中的规定对林业管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国家法律法治的不断健全,在林业管理方面乡规民约已经失去过去作为法律性条例的意义,因此乡规民约中也减少了与林业相关的规定。也正是这样使得乡规民约更加注重社会治安管理,从而穗定乡村聚落社会。在乡规民约规范社会之下,乡村聚落是否存在习惯法与国家法律的二元制对立?若有,乡村聚落和政府是怎样调和此矛盾,双方又以怎样的一种形式实现乡村聚落习惯法与国家法律法规结合,以及为此采取哪些举措等都是值得进一步探究的话题。

篇4:乡镇村规民约实施情况报告

按照“法治文明进农村”和“精神文明进农村”活动要求,xx乡深入各村、深入群众对全乡村规民约实施情况作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从调研情况看,各村均制订有村规民约,村规民约在上世纪80年代前大都是口头相传、约定俗成的`“公约”,或一些简章条文的民约,内容多是封山护林、防火防盗、尊老爱幼、邻里和睦之类;90年代后,随着国家对村民自治力度的加大,村规民约开始大幅修改,进一步完善,内容涉及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婚姻家庭、生态环境、教育卫生、邻里关系、村风民俗、土地管理等方面;绝大多数村规民约内容都体现了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精神,许多地方的村规民约还对养老扶幼、夫妻平等、家庭暴力等作了明确规定,使老人、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调研中,大多村民对本村的村规民约都是认同的,认为村规民约是有意义的、起作用的。调研中,我们看到大量的村规民约源于历年来形成的“家规”、“族约规”,有很强的区域性、民族性、自发性和针对性,村民一旦出现违规行为,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问题,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增进村民和谐相处的一把金钥匙。所以,从整体情况看,村规民约在农村生产、农民生活中起到了良好的促进和调节作用。

虽然xx乡的经济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xx乡历史、经济、文化、教育、地理环境及交通等多方面的原因,群众的法治意识不强,仍有相当一部分村的村规民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农村基层干部文化素质不高、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农村群众普遍缺乏基本民主意识,导致了农村基层民主活动不活跃,农村落后的封建陋习一直影响着农村工作。和谐农村创建,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符合这一要求,首先就要建立一套符合时代要求的体制规范,再者就是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和体制。

篇5:村规民约工作情况总结

篇一:XX村综治工作计划

xx村2012年综合治理工作计划

为了推动我村治安防范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进一步加强我村社会治安防范工作,构筑我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群防群治体系,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确保我村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经村两委研究,治保委员会决定,拟定2012年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有关要求,坚持“预防为主,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工作方针,规范和落实我村治安防范各项工作措施,努力营造更加安定、和谐的治安环境

二、成立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

我村成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由村党总支书记XXX任组长,村两委任成员的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村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1、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制定本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任务、计划、实施方案和创建平安工作,并组织实施。

2、领导和组织本村群众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做好普法、治保、调解、帮教、消防、巡逻等日常工作,确保本村稳定和安全。

3、宣传、贯彻国家法律、法规、组织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增强村民、居民的法制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

4、协助公安、派出所、司法等机关做好对流动人口、暂住人口、重点人口、问题青少年的教育和“法轮功”人员的帮教、监督、管理工作,协助政法机关打击违法犯罪分子。

5、对辖区内重点部位、地段、重要设施、要害场所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问题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6、每月定期向乡综治领导小组报告该村、社区社会治安工作情况,重大情况随时报告。

7、定期召开村委会社会治安工作会议,分析情况,制定措施,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8、积极认真地完成上级交办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的工作任务和其他事宜。

9、加强对反邪教工作的投入,有效宣传好邪教对社会对家庭的危害,提高村民对邪教的认识,对科学的崇尚。

三、工作目标

以创建平安村工程为载体,大力开展创建平安村委会和平安家庭活动。在街道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在公安派出所的具体指导下,全面加强村委会社会治安群防群治体系建设,组织发动村、居民开展群防群治、全面落实村委会基层社会治安各项防范措施,建立以“技防为主导,物防为基础,人防

为保障”的安全防范网络,做好以防火、防盗、防抢、防破坏、防毒、防爆、防治安灾害事故为主要内容的安全防范工作,预防、控制和减少违法犯罪,创建平村委会、居民小组、村民小组,安全小区,创造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人民满意的社会治安秩序。主要目标是:

1、村委会社会治安防范保卫工作分类管理。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的要求,村委会要制定治安工作计划、措施和实施方案,分一般和重点保卫单位,实行分类管理。

2、村委会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村党总支书记为第一治安责任人,负总责,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统筹安排部署,定期检查考核,每月专题研究一次。重大问题,第一治安责任人要亲自过问、亲自抓。

3、大力开展创建安全村,星级安全小区,安全村委会创建活动。“创安”面达到100%,确保辖区创安达标率不低于80%。

4、力争村内不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上访,集众闹事,对全村影响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的各种不安定因素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渠道畅通,防控措施得力。把各种紧急事件和突发事件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旦突发事件发生,能依法及时果断处置,重大事件必须及时报告,不发生影乡、村稳定的重大事件。

5、坚持依法从重从快的方针,坚持不懈地开展“严打”整治斗争,针对突出治安问题,重点部位地段,利用各种形式有计

划、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打击流氓恶势力,车匪路霸、村霸、湾霸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专项斗争,切实抓好学校企业财力治安环境以及交通要道和重点地区的整治工作。及时解决群众居民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增强。

6、坚持“严防”、“严控”、“严管”与“严打”相结合。

7、暂住人口、流动人口、重点人口、寄住人口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两劳” 释解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落实,安置帮教率不低于96%。三年内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不超过4%,人口犯罪率控制在万分点五以内。

8、积极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完成“四五”普法年度计划,普法工作做到有计划、有骨干,有阵地,讲求针对性、实效性,组织干部群众学法、懂法、遵纪守法,自觉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及时表彰奖励见义勇为维护社会有功人员,民事纠纷调处及时,调处率达到100%,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非正常死亡和民转刑案件有所下降。

9、落实各项防火措施,加强道路交通管理。火灾发生和交通事故控制在区下达的目标管理规定之内。

10、坚决制止公路打场晒粮。凡未达到禁止公路打场晒粮目标的单位,严格按责任书的条款进行处罚。

11、切实认真做好防范和处理“法轮功”邪教问题工作,确保辖区内无“法轮功”违法犯罪活动,无进京赴省、市、县等上级机关滋事、闹事,无“法轮功”反动宣传节目插播,无“法轮

功”反动宣传标语、条幅。其清除、覆盖率为100%,监控率达100%,信息反馈率达100%。范分类及管理办法。

四、主要工作措施

1、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体系建设。实行运用“四前四早”的方法。即超前掌握信息,做到问题苗头早发现;提前进行调解,做到矛盾纠纷早处理;事前开展教育,做到重点对象早转化;靠前处置问题,做到平息事态早动手的方法。确保纠纷调解成功率达到98%以上。

2、强化村委会防控体系建设。积极推行以“治安中心户”为载体的群防群治工作机制,建立村委会治安领导小组,挂牌服务,不计报酬。要加大物防、技防、人防措施,大力推广使用电子报警器,电子对讲防盗门。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分日排班,按时巡逻。

4、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把治安防范责任落实到个人。广泛宣传,发动群众。运用广播、电视、宣传车、宣传标语、横幅、专栏等多种形式,形成人人参与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新格局。XX村村委会2011年1月25日

篇二:2012年度农组“六大载体”建设工作计划

天组通[2012]1 号

2012年度农组“六大载体”建设工作计划

各村(社区):

现将《2012年度农组工作“六大载体”建设工作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流动党员“双向带动”、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党员承诺制、党员议事会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等载体建设成为

惠民利民的满意工程。2012年年底前将各载体实施情况形成书面材料报镇组织部。

中共金集镇委员会

2012年1月30日 报:市委、滁州市委组织部

抄: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附件1: 2012年度农村党员、干部培养帮带情况登记表

填报单位(盖章):益民村党总支 填报人:翁基龙 填报时间:2012.1.1 注:此表一式三份,镇(街道)、村(社区)各存一份,上报组织部一份。

附件2:

2012年度农村发展致富能手培养帮带情况登记表

填报单位(盖章):益民村党总支填报人:翁基龙填报时间:2012.1.1 注:此表一式三份,镇(街道)、村(社区)各存一份,上报组织部一份。

附件3:

镇(街道)“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活动记录表

篇三:宣传文化工作汇报材料1 XXX2011年宣传工作总结和计划

今年以来,我镇在县委、县府领导下和县委宣传部的直接指导下,结合实际,按照年初制定的宣传思想工作计划,坚持“三贴近”原则,认真学习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学习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镇党委工作大局和经济建设中心,以创建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精心组织实施,努力开拓创新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为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罗雄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创平台搭载体,理论武装全覆盖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XXX为不断加强全镇党员干部建设,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把创先争优活动推向深处,不断创新学习方法,努力搭建学习的平台,以“百本好书读起来”活动和“每日一小时”、“周一例会”等学习制度为抓手,通过集中学、带头学、结合学、大家学、督促学、交流学等七种方式,广泛动员全体党员干部切实认真学、深入学、学以致用,进一步自加压力、奋发有为,树立大作为观念,围绕“开展五项行动,争当五类先锋”活动载体,实现基层组织建设、干部作风建设、富裕罗雄、和谐罗雄、宜居罗雄新跨越,在全镇营造里搜浓厚的学习氛围。

1、中心组集中学。7月19日上午,党委中心组开展第 一次理论专题学习,重点学习了白恩培同志在省委庆祝建党89周年暨全省创先争优活动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意义。同时,结合我镇今年确定的项目建设、产业培育、队伍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四求突破”重点工作,讨论研究了我镇可以从哪些方面先行先试、加快发展。下午党委中心组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开展理论学习研讨活动,分析在抓好“创先争优”工作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探讨寻找努力方向和突破口,推动我镇工作加快发展。截止目前,XXX开展专题学习20次,学习讨论18次。

2、领导干部带头学。及时安排领导干部到挂钩村委会及部门上党课21余次,政策宣讲21次,并要求各总支(支部)深入挖掘先进典型,推荐表彰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一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先行先试,在各支部举办贯彻落实讲话精神活动,鼓励支部为我镇发展建言献策。

3、结合工作深入学。大力开展“五项行动”,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重点从“素质、富民”行动上如何开展;如何为创建生态型强县作贡献;探索农民行业协会促产业发展长效机制;如何搞好镇村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破解计划生育重点、难点的办法、途径”等方面开展调研,撰写1~2篇心得体会文章。组织全体机关干部、村书记、主任、镇直单位负责人等开展“红旗、便民、惠民”活动,鼓励镇村干部积极为镇党委、政府决策建言献策,提供合理 化建议。截止目前,领导班子成员撰写调研报告17篇,部分被《曲靖党建》等报刊杂志刊登。

4、搭建平台大家学。设立学习专栏、黑板报、印发学习材料等学习的平台,设专栏2版,黑板报2期,印发学习材料2000余份,并通过悬挂张贴标语、发送短信、召开群众会议、新闻媒体报道等形式在全镇范围内深入宣传,营造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的强大舆论声势和良好社会氛围。截止目前,召开群众会议23次,张贴标语34幅,发送短信2048条,简报30余期,新闻媒体报道200余次(篇)

5、制定制度督促学。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目标方向,按照县委要求,从本镇实际出发,结合学习活动要求,研究制定了我镇开展学习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落实“一日一小时”学习制度,要求每一位党员干部每天学习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在学习重要讲话精神的同时,积极开展“百本好书读起来”活动,认真读由镇创先争优办公室推荐的“一百本书”,要求有总结,有心得体会。截止目前,撰写学习心得体会200余篇。

6、树立典型对比学。采取“找”、“挖”、“推”、“学”四举措,在全镇广泛开展了用身边先进典型教育身边人的“典型亮起来”活动,树立先进党务工作者陆建友、优秀共产党员典型事件10余例,通过开展“典型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活动,以召开先进事迹报告会,后会分组进行讨论 的形式,深入开展“我向典型学什么”、“我比典型差什么”、“今后我该做什么”等主题大讨论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热情,让创先争优活动真正深入人心。目前开展交流会18次,组织讨论14次。

7、构筑平台交流学。通过开展“学典型增动力、学知识增能力”的“双学双增”主题活动,突出典型支撑点,全力搭建党员干部学习的平台,开展“三进三讲”活动,组织先进典型进社区、学习、企业开展讲思想、讲工作、讲作风,以点带面,推动工作,以先进事迹感动人、引导人,抽调事迹过硬、语言表达能力强的陆建友等人,在县、镇、村进行三级巡回宣讲。截止目前,已进行宣讲活动30余场,在全镇范围内迅速掀起找典型、树典型、推典型、学典型的活动高潮.二、强举措树典型 乡村劲吹文明风

今年,我镇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创建“文明罗雄”为动力,强化精神文明工作举措,通过抓宣传、搞活动、树典型,在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弘扬和谐文明的新风尚,促进乡风文明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全镇社区农村一派新气象。

1、抓宣传,造氛围。我镇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载体,大力宣传20字公民基 本道德规范,群众知晓率达90%以上。同时制定完善了包括礼仪礼节、环境卫生、邻里家庭关系、公益事业、文化活动、教育子女等体现乡风文明的村规民约。印发公民道德宣传手册、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下乡演出、组织宣讲团进村入户,在全镇形成了讲文明、树新风的浓郁氛围。

2、抓创建,树新风。在创建文明村活动中,我镇把乡风、村风文明作为创建重点,以创建工作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发展。2011年申报了2家县级文明村、2家示范村、4家文明单位。在开展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道德示范户和“双学双比”先进女能人、百家廉内助等评选活动中,突出思想道德主线,努力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任务落实到千家万户,使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成为广大农民自觉行动。

3、抓载体,树典型。

上一篇:六年级语文上册 课题测试卷五 苏教版下一篇:单个军人徒手队列动作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