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活动设计案例一则

2024-04-26

班级活动设计案例一则(精选6篇)

篇1:班级活动设计案例一则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案例一则

默认分类 2009-10-11 07:29 阅读69 评论0

字号: 大 中 小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案例一则

一、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高度概括地说,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就是自主、合作、创新。

所谓自主就是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独立性,即在学习的内容上、时间上、进度上,更多地给学生自主支配的机会,给学生自主判断、自主选择和自主承担的机会;合作就是学生之间与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平等交流;创新就意味着不固步自封、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

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以组织教学、讲授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来展开,其基本做法是:以纪律教育来维持组织教学,以师讲生听来传授新知识,以背诵、抄写来巩固已学知识,以多做练习来运用新知识,以考试测验来检查学习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它的缺陷越来越显现出来,它以知识的传授为核心,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教学,虽然强调了教学过程的阶段性,但却是以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为前提的,没有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没有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因此,革新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改革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改革课堂教学就是要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设计,转变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即是要以《数学新课程标准》界定的课程理念为指导,逐步实现新课程标准设定的各项目标,让学生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应用、学会创新。

二、融入新课程理念的设计原则

(1)建构性原则 学生以怎样的方式和途径来获取知识,这是一个学习方式问题,新课程倡导建构性的学习,主张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而应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应遵循建构性原则,使学生从“我要学”出发,树立“我能学”的自信,最终寻找到适应学习的个性化方式。

(2)交互性原则 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进行角色变换,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激励者”和“促进者”,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必然会出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学习。从另一角度看,数学课堂中的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就是不断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因此,数学课堂设计应体现交互原则。

(3)情境性原则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学生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判断。但这一思维过程离不开直观感知、观察发现,或用实际例子(即适当的形式化)来加以表达,学生更容易接受,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守情境性原则。

(4)开放性原则 过去的教学设计,总是教师“牵”着学生走,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新课标呼唤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于是单一的师讲生听的学习方式,被“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替代,表现出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体系的设计应关注开放性原则。

(5)实践性原则 数学科学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科学的基础,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正在不断渗透到各个领域,在数学教育中开展“建模”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注重实践性原则。

(6)创新性原则 新课标把“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能力”列为课标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勇于用怀疑的、批判的目光去看待数学,这样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应体现创新性原则。

三、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案例一则

新课标增加“探究性课题”这一版块,这足以说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探究式教学就是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建构知识,体验数学发现和建构过程。情境性教学,引导学生体验,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与教学相呼应的具体场景或教学资源,以引起学生情感的体验,激发学生更主动地学习。下面我将记述一节由问题探究与情境性教学交互使用的教学过程。

如“无穷递缩等比数列求和”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及数列极限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与数列、方程、函数和极限等知识有内在的联系,能与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但是,学生对无穷数列各项和,有限到无限的思想方法,以及用极限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还缺少思想基础,因此,我在设计这一节课时,设计情景,提出问题,通过实际问题、具体问题,以引起学生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学会建构、探究,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一)设计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1:如果不停地往一只空箱子内放东西,箱子会满吗?为什么? 这问题表面上看是一个游戏,事实上,它隐含着无穷数列各项和知识,有一定的趣味和魅力,能引起学生的思考,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言权,也不乏味,有能力发展点、个性和创新精神培养点,学生从实际背景出发,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说明,能经历从抽象表示到符号变换和检验应用全过程,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二)自主探究——感知问题

我提示学生用数学眼光去看上述问题,即将上述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

(三)合作交流——形成共识(1)问题1的讨论结果:

S1:箱子即使很大也会满,因为,设第一次放入的量为a1, 第二次放入的量为a2,…设第n次放入的量为an,…,则a1+a2+a3+…+an+…可能很大,总能放满箱子。

S2:箱子即使很小也不会满,因为,设第一次放入的量为a1, 第二次放入的量为a2,…第n次放入的量为an,…,则a1+a2+a3+…+an+…可能也很小。

(2)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构建数学模型 问题2:你能尽可能多地举出箱子不会满的例子吗?

S3:把一支粉笔的一半放入空箱子中去,剩下粉笔的一半再放入空箱子中去,如此下去,…,放入空箱子中的充其量也只有一支粉笔,不会满,其数学模型是:a+a+a+…=a(a是粉笔的长)S4:把一杯水的倒入空容器中去,剩下水的再倒入空容器中去,如此下去,…,倒入容器中的只有一杯水,也不会满,其数学模型是:

b+b+b+…=b(b是一杯水)……

问题3:你能否将S3与S4这类问题一般化?若设第一次放入空箱子中去的量为a1,第二次放入空箱子中的量为a2,…第n次放入空箱子中去的量为an,…,数列{an}有何特点?

同学们得出结论:数列{an}是等比数列,也是递减数列,且项数无穷的。

接着再让学生自主研究无穷递缩等比数列的定义,并判定数列{an}是否为无穷递缩等比数列?再进一步思考无穷递缩等比数列是否一定是递减数列?总结无穷递缩等比数列的几个特征,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Sn与S的关系

问题4:当|q|<1,qn=a1qn,可以证明,当n→+∞时,an→0(让学生课后证明)请学生思考:若设数列{an}前n项和为Sn,所有项的和为S,运用极限的思想,你能否发现Sn与S的关系?讨论结果:S=limSn(4)求无穷递缩等比数列的和

问题5:怎样求无穷递缩等比数列{an}的和? Sn=a1+a2+a3+…+an=,lim Sn=lim 因为当|q|<1时,limqn=0, 所以S= lim Sn= 我这时就说:好!我们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得出了无穷递缩等比 数列的求和公式:S=(|q|<1)(5)公式的应用(略)

通过应用交流,使学生加深对公式的认识,体验了数学模型化思想,让学生在交往中学习数学。

(四)总结反思——共同创新

本课我们运用情景化、问题形象化、探究化等数学方法,将游戏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无穷递缩等比数列的和。为了概括所学内容的逻辑结构,提炼思想观点,引导学生创新,我将本课研究过程和方法概括如下:

抽象概括 应用

教学全过程概括为:具体问题——————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改造 抽象概括

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现实问题————现实模型————数学模型—— 数学方法 检验 探究、深化、拓展、————数学模型的解————现实问题的解————————现实问题

是否符合实际?

由此课例,不难看出,问题式、情景式教学交互设计,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这种设计以培养兴趣为前提,以指导观察思考为基础,以发展思维为重点,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手段,让学生在感情体验中真正地用“心”去学习。

数学本身是为人的,是开放的,是丰富多彩的,一句话,数学是为人所用的。而这一事例生动地告诉我们,作为数学老师,不同的教育观念、不同的思想方法会有不同的数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学生会有不同的发展结果,只要我们用心地去备好每一节课,设计得当的教学程序,我们的学生将会把数学掌握得更好,我们的数学教学将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两年来,我们学校的刘定华校长、姚文清副校长给我们不定期地做课改实验报告,刘校长亲自给我们上课改示范课,还想方设法地从外地引进A类人才给我们上研修课,所以,我们学校兴起了一股课改的热潮。现在的你们如果愿意走进我们的课堂,那定会看到师生合作学习的情景。这两年的课改,从我们的高考取得较好的成绩(2004年理科数学高考平均分排在大桂林市第七,文科排在大桂林市第十八,2005年理科数学高考平均分排在大桂林市第九,文科排在大桂林市第十五)可见一斑。因此,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也能很好地把握应试教育。

篇2:班级活动设计案例一则

上海市真如中学 常一耕

一、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高度概括地说,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就是自主、合作、创新。

所谓自主就是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独立性,即在学习的内容上、时间上、进度上,更多地给学生自主支配的机会,给学生自主判断、自主选择和自主承担的机会;合作就是学生之间与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平等交流;创新就意味着不固步自封、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

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以组织教学、讲授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来展开,其基本做法是:以纪律教育来维持组织教学,以师讲生听来传授新知识,以背诵、抄写来巩固已学知识,以多做练习来运用新知识,以考试测验来检查学习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它的缺陷越来越显现出来,它以知识的传授为核心,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教学,虽然强调了教学过程的阶段性,但却是以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为前提的,没有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没有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因此,革新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改革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改革课堂教学就是要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设计,转变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即是要以《数学新课程标准》界定的课程理念为指导,逐步实现新课程标准设定的各项目标,让学生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应用、学会创新。

二、融入新课程理念的设计原则

(1)建构性原则 学生以怎样的方式和途径来获取知识,这是一个学习方式问题,新课程倡导建构性的学习,主张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而应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应遵循建构性原则,使学生从“我要学”出发,树立“我能学”的自信,最终寻找到适应学习的个性化方式。

(2)交互性原则 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进行角色变换,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激励者”和“促进者”,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必然会出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学习。从另一角度看,数学课堂中的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就是不断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因此,数学课堂设计应体现交互原则。

(3)情境性原则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学生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判断。但这一思维过程离不开直观感知、观察发现,或用实际例子(即适当的形式化)来加以表达,学生更容易接受,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守情境性原则。

(4)开放性原则 过去的教学设计,总是教师“牵”着学生走,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新课标呼唤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于是单一的师讲生听的学习方式,被“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替代,表现出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体系的设计应关注开放性原则。

(5)实践性原则 数学科学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科学的基础,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正在不断渗透到各个领域,在数学教育中开展“建模”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注重实践性原则。

(6)创新性原则 新课标把“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能力”列为课标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勇于用怀疑的、批判的目光去看待数学,这样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应体现创新性原则。

三、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案例一则

新课标增加“探究性课题”这一版块,这足以说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探究式教学就是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建构知识,体验数学发现和建构过程。情境性教学,引导学生体验,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与教学相呼应的具体场景或教学资源,以引起学生情感的体验,激发学生更主动地学习。下面我将记述一节由问题探究与情境性教学交互使用的教学过程。

如“无穷递缩等比数列求和”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及数列极限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与数列、方程、函数和极限等知识有内在的联系,能与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但是,学生对无穷数列各项和,有限到无限的思想方法,以及用极限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还缺少思想基础,因此,我在设计这一节课时,设计情景,提出问题,通过实际问题、具体问题,以引起学生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学会建构、探究,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一)设计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1:如果不停地往一只空箱子内放东西,箱子会满吗?为什么? 这问题表面上看是一个游戏,事实上,它隐含着无穷数列各项和知识,有一定的趣味和魅力,能引起学生的思考,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言权,也不乏味,有能力发展点、个性和创新精神培养点,学生从实际背景出发,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说明,能经历从抽象表示到符号变换和检验应用全过程,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二)自主探究——感知问题

我提示学生用数学眼光去看上述问题,即将上述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

(三)合作交流——形成共识(1)问题1的讨论结果:

S1:箱子即使很大也会满,因为,设第一次放入的量为a1, 第二次放入的量为a2,„设第n次放入的量为an,„,则a1+a2+a3+„+an+„可能很大,总能放满箱子。S2:箱子即使很小也不会满,因为,设第一次放入的量为a1, 第二次放入的量为a2,„第n次放入的量为an,„,则a1+a2+a3+„+an+„可能也很小。

(2)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构建数学模型 问题2:你能尽可能多地举出箱子不会满的例子吗?

S3:把一支粉笔的一半放入空箱子中去,剩下粉笔的一半再放入空箱子中去,如此下去,„,放入空箱子中的充其量也只有一支粉笔,不会满,其数学模型是:a+a+a+„=a(a是粉笔的长)S4:把一杯水的倒入空容器中去,剩下水的再倒入空容器中去,如此下去,„,倒入容器中的只有一杯水,也不会满,其数学模型是:

b+b+b+„=b(b是一杯水)„„

问题3:你能否将S3与S4这类问题一般化?若设第一次放入空箱子中去的量为a1,第二次放入空箱子中的量为a2,„第n次放入空箱子中去的量为an,„,数列{an}有何特点?

同学们得出结论:数列{an}是等比数列,也是递减数列,且项数无穷的。

接着再让学生自主研究无穷递缩等比数列的定义,并判定数列{an}是否为无穷递缩等比数列?再进一步思考无穷递缩等比数列是否一定是递减数列?总结无穷递缩等比数列的几个特征,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Sn与S的关系

问题4:当|q|<1,qn=a1qn,可以证明,当n→+∞时,an→0(让学生课后证明)请学生思考:若设数列{an}前n项和为Sn,所有项的和为S,运用极限的思想,你能否发现Sn与S的关系?讨论结果:S=limSn(4)求无穷递缩等比数列的和

问题5:怎样求无穷递缩等比数列{an}的和? Sn=a1+a2+a3+„+an=,limSn=lim 因为当|q|<1时,limqn=0, 所以S= limSn= 我这时就说:好!我们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得出了无穷递缩等比 数列的求和公式:S=(|q|<1)(5)公式的应用(略)

通过应用交流,使学生加深对公式的认识,体验了数学模型化思想,让学生在交往中学习数学。

(四)总结反思——共同创新

本课我们运用情景化、问题形象化、探究化等数学方法,将游戏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无穷递缩等比数列的和。为了概括所学内容的逻辑结构,提炼思想观点,引导学生创新,我将本课研究过程和方法概括如下:

抽象概括 应用

教学全过程概括为:具体问题——————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改造 抽象概括

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现实问题————现实模型————数学模型—— 数学方法 检验 探究、深化、拓展、————数学模型的解————现实问题的解————————现实问题

是否符合实际?

由此课例,不难看出,问题式、情景式教学交互设计,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这种设计以培养兴趣为前提,以指导观察思考为基础,以发展思维为重点,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手段,让学生在感情体验中真正地用“心”去学习。

数学本身是为人的,是开放的,是丰富多彩的,一句话,数学是为人所用的。而这一事例生动地告诉我们,作为数学老师,不同的教育观念、不同的思想方法会有不同的数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学生会有不同的发展结果,只要我们用心地去备好每一节课,设计得当的教学程序,我们的学生将会把数学掌握得更好,我们的数学教学将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篇3:班级活动设计案例一则

“教育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 而是一个主动和建设性的过程, 这个原理几乎在理论上无人不承认, 而在实践中又无人不违反。”[2]

一、案例

上午10:00, 大班数学教学活动。

这是一次关于序数的教学活动。教师准备了一张表格, 表格内填有不同的数字。教师向儿童讲解了什么是序数后, 让儿童逐一说出某一数字在表格中的位置。看到大部分儿童已经基本理解了序数, 教师开始按照计划开展接近“儿童生活”的互动环节, 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先拿出一张表示座位的表格挂图, 又拿出两张电影票说:“小朋友, 老师这里有两张《喜洋洋与灰太狼》的电影票, 小明和妈妈一起去看电影, 这两张电影票的座位号分别是8排10号和8排12号, 小明和妈妈去晚了, 请你帮助他们找座位好吗?”

幼儿纷纷举起了小手。教师让两个幼儿到前边的挂图上按照教师的要求找座位, 一个孩子把8排10号的票粘贴在了8排1号的位置上, 另一个孩子站在挂图前, 犹豫了几分钟后把票贴到了2排12号的位置上。

教师:“小明和妈妈坐下后, 这时又来了两个小朋友, 他们分别拿着8排1号和2排12 号的票, 他们请小明和妈妈起来, 说座位是他们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小朋友你们为小明和妈妈找的座位对吗?”

“对”“不对”孩子们大声叫喊着, 意见不一。教师又让另外两个孩子到前边找座位, 他们仍然没有找对。

教师:“你们找的座位都是别人的, 不是小明和妈妈的, 小明和妈妈的座位应该在这里。”教师把两张票分别粘贴到了8排10号和8排12号的位置上。教师又拿出一张标有住宅楼的表格挂图, 表格中标出了楼房的单元号和门牌号。教师拿出一个信封, 信封上写着×××小区2单元4楼23号。

教师:“这是青青家的住址。青青家住×××小区2单元4楼23号, 今天, 邮递员叔叔给青青家送来了一封信, 但是叔叔迷路了, 请你帮助叔叔把信给青青家送去好吗?”

孩子们纷纷举起了手。教师让一幼儿拿着信到前边去找具体的位置, 该幼儿拿着信来到前边一脸茫然, 不知所措, 其他幼儿纷纷发表意见, 指点迷津。教师又让一幼儿去尝试, 该幼儿手里拿着信还是不知道该往哪粘贴, 座位上的孩子乱成一片, 教师见状, 马上收起了图表结束了该环节的互动, 继续进行下一环节的活动。

二、点评

维果斯基认为:3岁前的儿童是按照自身的大纲来学习的[3] 。3~6岁的儿童又何尝不是按照自身的经验来学习的呢?从儿童出发就必须从儿童的思维出发, 从儿童的身体出发, 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 现在人们光临电影院的机会越来越少, 有的幼儿甚至从来没有进过电影院, 因而也就没有按号找寻座位的经历;住房商品化的发展把众多的陌生人聚在了一起, 邻里之间没有往来, 尽管家长早早教给孩子记住自家的门牌号, 但很少有家长向孩子详细地讲解门牌号实际代表的意义, 因此大多数儿童只知道自家的门牌号, 对于其他的门牌号则没有明确的概念;再加上儿童立体感发展不完善, 还不具备将平面知识想象为立体图像的能力, 没有掌握从一张平面图上指出某一物体的具体位置的技巧。因而, 上述教师设计的两个活动虽然接近教师的生活、符合教师的生活经验, 但远离儿童的生活和经验。教师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任务, 儿童在任务面前却举步艰难、一无所能。尽管活动环节是教师冥思苦想设计的, 且含有让儿童在操作中认识、掌握序数的意图。但是, 由于活动脱离儿童的实际生活, 且超出了能力范围, 儿童既不知做什么, 也不知怎么做, 因而, 教师设计活动既不能满足儿童原有的兴趣更不能激发其新兴趣。这次活动不能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在情理之中。这就好比教师为自己量体裁衣设计了一件非常得体、美观的衣服, 却强迫儿童穿上, 其结果是既不合体, 也不能让儿童体会穿新衣服带来的快乐, 产生满足与自信的感受, 反而让儿童陷入尴尬的境地, 挫伤他们的自信心。以上案例说明儿童的知识经验、经历与能力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有的教师虽然主观上重视儿童, 但是, 由于缺乏活动前的倾听, 或者教师在日常生活、游戏和教学活动中倾听的零散信息不能代表全体儿童的需要, 不能反映儿童的真实水平。因此, 在此基础上设计的活动不能将教学目标准确定位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内, 活动也不一定能满足全体儿童的需要, 教师也就不能将科学的教育理念转化为适宜的教育行为, 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 反而导致活动要么难度大、要么难度不够的现象。这是活动中经常出现的儿童受挫或注意力分散问题的重要原因, 也是幼儿园教学改革的重点问题。

三、建议

1.活动前倾听儿童的经验和兴趣

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向儿童传授学科知识之前, 首先要考虑的是活动内容、学科知识与儿童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 将儿童以往的知识经验作为他们学习新的学科知识的切入点, 以此激发儿童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创造情境使儿童以往的经验成为学习新知识的支撑。了解儿童的知识经验, 教师可以通过两条途径, 一是日常生活中的倾听, 了解儿童多方面的经验、兴趣、需要;二是设计特殊情境。有时, 为了从儿童那里获得与教育活动相关的知识经验,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在生活或游戏活动中创设与即将进行的主题教学活动有关的问题情景, 通过倾听儿童对问题的选择与反馈, 来了解儿童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

2.活动中倾听儿童的表现

为了体现教育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在活动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儿童对活动的影响进程, 根据儿童情绪和注意力的变化情况, 随时结束或改变活动的内容。

杜威指出“学科知识并不是一种要求儿童去吸收的外部知识, 而是那些与儿童的实际生活有联系的知识, 这些知识应该是儿童目前生活经验的一个有机的部分。”[2] 也就是说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经历是教师设计活动的重要依据。有生活经验的活动不仅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还容易调动儿童的积极性, 儿童做起来既亲切又自在, 而脱离生活的活动即使教师讲得再明白, 儿童也是一头雾水、不知所措。案例中的教师在活动中倾听到儿童情绪的变化后, 意识到儿童已有的经验和能力不足以完成预设的活动, 马上改变活动内容, 带领儿童一起玩“快餐店找座位”的游戏。由于班里大多数幼儿都有多次进快餐店吃饭的经历, 熟悉快餐店的环境和点餐、送餐的程序, 因而, 该游戏接近儿童的生活, 儿童有丰富的经验, 兴趣浓厚, 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又由于这次活动要求儿童是在同伴之中找座位, 不存在由平面知识向立体图像转化的过程, 活动要求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之内, 儿童可以轻松、愉快地完成活动任务。同时, 教师在平时倾听中发现本班小朋友非常熟悉彼此的声音, 在玩游戏时为了避免孩子寻声送餐, 掩盖幼儿掌握序数的真实水平, 于是, 教师让扮演服务生的幼儿在其他幼儿点餐时背朝向儿童, 教师在让儿童点餐时也是小声询问, 儿童小声回答。以上活动细节的设计来自于教师平时的倾听。没有倾听, 教师不能设计出接近儿童生活的游戏;没有倾听, 教师不能了解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 不能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内将新知识和儿童已有的经验融合在一起, 并通过熟悉的活动情景让儿童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新知识, 通过让儿童不断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而产生继续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从而顺利过渡到新的最近发展区。可见, 活动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活动前教师的倾听, 活动中教师的倾听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教师的倾听, 才使教师及时更改活动内容, 使教学活动由混乱状态转向有条不紊。

3.活动后倾听儿童与教师的反馈

(1) 教师倾听儿童。

每一次活动结束后, 教师都应该认真倾听儿童对活动的反馈信息, 包括活动后儿童的表情、语言和行为的变化, 探究儿童对活动的满意程度、是否存在消极、抵触心理, 儿童在活动中得到了哪些益处, 是否引起了心理和行为的改变, 哪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如游戏结束后,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游戏评价, 这是改进和深化游戏的一个重要途径。评价既包括教师对儿童的评价, 也包括儿童的自我评价。教师要认真倾听儿童的自我评价。儿童的自我评价恰当与否是衡量儿童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 是教师把握幼儿的行为表现、发展脉络和兴趣倾向的重要线索, 也是教师改变游戏主题、更新玩具材料, 生成新的游戏活动的依据。

(2) 教师倾听教师。

幼儿园应经常组织教师听课并在活动结束后组织教师评课, 共同反思。同行的意见或建议对教师自身是一个促进。首先, 对教师来讲, 听取同行建议的过程是一个正确评价自己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教师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 又能听到不足, 还能听到他人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便于教师正确认识自己。其次, 听取同行意见和建议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师协同反思的过程。活动后, 教师在听取其他教师意见和建议的时候, 也在思考自己的教学活动, 并在恰当的时机, 运用话语权对自己设计的教育活动做出解释, 这必将引起教师的讨论, 结合实际、有理有据的讨论势必引起教师集体对教育活动的反思、学习, 共同构建学习共同体, 提高教师集体的教学水平。

(3) 教师倾听自己。

每一次活动后, 教师都应静下心来, 反思自己。倾听自己设计活动的缘起、意图;教学目标是否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之内;教学内容的来源是否科学合理;活动的设计是否接近儿童生活, 满足儿童的兴趣;儿童是否在活动中达成了既定的目标, 活动是否激起了儿童新的兴趣, 儿童是否顺利过渡到下一个最近发展区;如何改进教学措施, 在现有的活动基础上组织、生成今后的教育活动。把反思的内容记录下来, 作为督促、检查、比较自己教学行为、技巧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阿.布律迈尔主编.裴斯泰洛奇选集:第一卷[M].尹德新, 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4:124.

[2][4]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134, 45.

篇4:班级活动设计案例一则

摘要:以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则化学活动表现性评价为案例,呈现了如何进行活动设计、活动指导、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估、评定、给评语。

关键词:活动表现;教学评价;加拿大

文章编号:1005-6629(2009)02-0062-03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化学课程标准建议,使用活动表现性评价这种方式来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我国,这是一种全新的评价方式,很多一线老师对活动表现性评价还比较陌生,不知如何操作。为此,本文介绍了加拿大安大略省11年级大学预备层次4的一个化学活动表现性评价,希望能给老师们提供思路。

1活动设计

1.1目标设计

本案例用于评价学生对“烃与能量”的学习情况,相应的学习目标为:

①解释物体的质量、热容、温度变化如何决定其能量得失;

②用反应物、生成物、能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识别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③运用与燃烧有关的烃和能量的专业术语进行交流;

④做烃的燃烧与生成实验,书写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⑤收集与解释实验数据,解决量热计的问题,运用公式Q=mCΔT进行计算;

⑥理解烃作为燃料的重要性以及烃的其他用途,比如制造聚合物,识别这些用途对于社会和环境的利与弊;

⑦选择运用恰当的数据、符号、图形和语言方式表达交流科学思想、计划和实验结果;

⑧用各种形式,包括流程图、表格、图形、实验报告,通过书写或者运用计算机,根据具体目的交流调查过程和调查结果。

上述每一条目标都给出了评分标准(如表1所示),所有目标被划分为四个维度①知识理解;②探究;③交流;④联系。

*注:《目标》一栏的数字对应于学习目标的编号

1.2情境设计

能够使学生表现出上述学习目标的活动情境是这样设计的:

若一个大型石油公司聘你做化学顾问,请你寻找一种效率最高的燃料供试验型汽车所用。你的任务包括设计、制造、测试一种量热装置,用来测量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的能量。

装置做好以后,用它测量一组数据,至少用到一种安全的烃(石蜡)和一种无机物(金属氢氧化物)作为燃料,并研究其他烃作为燃料的可行性。用这组数据以及你所研究的其他化学品的数据,写一份《燃料分析报告》,其组成项目包括:①研究目的;②附有标注的装置图,该装置用于测试化学品的能量输出;③装置功能的解释说明;④数据和结果分析表,包括对其他烃或无机物作为燃料的分析结果;⑤计算每一个物理变化或者化学变化所释放的能量,并进行误差分析;⑥用配平的化学方程式表示测试中用到的化学变化;⑦针对装置设计加以改进的讨论意见;⑧比较烃和无机物的能量研究结果;⑨分析其他烃做为燃料的情况,包括它们对社会和环境的利与弊和结论资料出处。

2活动指导

2.1日程安排

活动时间大约需要5~6节课,每节课75分钟。

第1天,向学生介绍活动情境和具体的打分表。讨论物体质量、热容、温度变化对于热量得失的影响;介绍热化学方程式;建议使用一些安全的化学用品;提醒学生收集身边的材料组装自己的量热计。

第2 、3天,引导学生研究能作燃料的烃及其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画图表示自己设计的量热计,两人一组互相找出设计图的不足,给与反馈。请学生画出量热计最终的草图,设计实验步骤。教师确认量热计装置的安全性以后,学生才能组装量热计并开始测试。

第4天,经过教师的安全性确认,学生开始组装量热计。在用自己的量热计开始测量收集数据之前,还要再一次经过教师的安全性确认。

第5天,引导学生收集数据,至少要用到一种安全的烃和一种安全的无机化合物。引导学生通过必要的计算分析数据,提醒学生所有计算过程都要写入最终的实验报告。每一位学生都要列表表示实验现象,列出计算结果。要求学生用配平的化学方程式表示测试用到的化学品发生的化学变化。

第6天,提醒学生实验报告的目的是告诉石油公司供试验型汽车所用的效率最高的燃料是什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草拟和编辑实验报告,指导学生写一份完好的实验报告。提醒他们罗列出完整实验报告的所有项目。

2.2教学建议

指导学生开展活动之前,要对学情进行分析,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案例中与燃料燃烧研究活动有关的前需知识和技能主要有:专业术语(烃、无机物、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离子方程式;烃完全燃烧的产物);一些离子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如溶解过程是一个物理化学变化,有时又是放热过程);书写并配平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合理使用英特网进行研究;使用、操作、搭建科学装置;正确使用SI单位和有效数字进行计算;误差分析;实验应急;设计调查方案并实施计划。

除了向学生介绍活动任务,还要引领学生仔细分析打分表,给学生充分时间阅读和讨论打分表中所列的各项标准。确保学生理解各级学习水平的评分标准。

教学设施方面,除了提供普通教室以外,如果学生有特殊要求,只要是该项表现性活动所需要的,教师就应当满足学生的这种要求。

教学资源方面,主要有这些器材:蜡烛(重点推荐,因为它是实验室里最安全的一种石蜡);身边的材料(不同大小的金属罐头,泡沫聚苯乙烯容器,绝缘材料);温度计及夹子,蒸馏瓶,圆夹子,搅拌,固体氢氧化物(NaOH,KOH),天平,水,量筒,火柴,安全瓶。

知识产权方面,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版权问题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明研究文献的出处,可以是英特网,也可以是印刷品。如果是直接引用,必须坦白承认。使学生明白剽窃是指“引用别人的成果却声称是自己的成果”。

3评价步骤

评价分为三个步骤:评估、评定、评语。

3.1评估

评估是指从各种渠道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目标达成度的信息,从知识/理解、探究、交流、联系这四个方面对学生作品加以描述,描述力求详细具体,针对性强。

比如案例中对一个学生作品作了如下描述:

①知识/理解:

装置图的准确详细程度有限。搅棒和温度计的位置不清晰。从图来看,罐子好像填满了隔热材料,没有摆放蜡烛的位置。窄底玻璃瓶周围没有支撑物使其稳定。

对量热计功能的解释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学生阐述道,“蜡烛释放的所有热量停留在量热计内加热水”。学生描述了量热计在设计上的不足之处(比如“进入的氧气不够”)。也指出所用的氢氧化钠质量相对于水的质量来说太多了(比如“过量的氢氧化钠”)。最后得到的热浓氢氧化钠存在安全隐患。

②探究:

关于量热计的计算具有一定的准确度。公式Q=mCΔT大体上用得正确,但在一项计算中,c的取值不对。在试图用焦耳每摩尔表示氢氧化钠的结果时,学生错误地乘上摩尔数,而应该是除以摩尔数。

描述变化的准确度有限。两个热化学方程式都包含能量项,但数据有误。在燃烧反应中,作为反应物的氧气被遗漏了。水中的氢氧化钠没有电离成离子形式。所有化学方程式都未配平。

对结果准确性的评估水平有限。学生试图用“准确率”来描述,而应该用误差百分数表示。并且用错了公式。

对结果的解释水平有限。学生根据计算得到热量Q的数值,建议将“氢氧化钠和水”作为燃料。而且,没有考虑被试燃料在其他条件下的情况。

③交流

用表格交流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的清晰程度有限。质量和温度列入表中,但温度单位写成了“C”, 而不是“℃”。氢氧化钠和水的质量数据不清楚,与结果中的数据不一致。

语言的科学性有限。一些单位漏掉。书写单位、符号、物理量有误(比如把mol写成“moles”,把ΔT写成Δt,把起始温度写成起始压强)。

④联系

对所选燃料重要性的理解水平有限。选择氢氧化钠和水作为汽车燃料,却转而描述有机燃料。

对烃燃料的利弊分析具有一定的清晰度。学生列出了一些有机燃料的好处与坏处,概括了环境问题的一般讨论(比如“臭氧层”,“导致全球变暖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聚积”)。可是,学生好像认为甲醇乙醇也属于烃类。

3.2评定

评定是指根据表1所示的打分表对学习质量做出判断,给出等级。然后通过表2所示的换算关系,把所有的打分等级都转换成百分数。最终以百分数表示结果。

前面的学生作品有一个“知识/理解”、三个“探究”和一个“联系”方面的成绩处于“有限”等级,即水平1。在“知识/理解”“探究”“交流”“联系”的目标维度中,各有一个学习成绩达到“一定”的学习水平,即水平2。因此最后的等级是1+,成绩为58分,对这个分数的解释是“成绩达到及格水平,低于省级规定标准”。

3.3评语

活动表现性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教师最后要告诉学生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案例中,学生需要做如下努力:①把图画得更详细;②改进量热计的设计,克服实验中的困难;③正确运用单位,单位保持一致;④配平热化学方程式,准确表示变化;⑤更有效地解释实验结果;⑥运用正确的公式计算百分误差;⑦进一步研究烃燃料的利与弊。

4小结

上述案例显示,活动表现性评价的操作要领是设计活动指导表现实施评价。

活动场景要紧扣学习目标设计。要把学习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行为,便于教师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的活动表现,对其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

指导活动表现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组织并指导学习活动,促使他们把已经掌握的学习目标显现为具体的学习行动。

实施评价要收集资料,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价。最后的评价结果以简单的方式加以记录,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给出恰当的反馈以激励学生进步。

以上三项操作要领之间既相互独立,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进行化学活动表现性评价时,要通盘考虑三项操作要领之间的内在关联。

参考文献:

[1]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Ontario Curriculum Grades 9 to 12 Program Planning and Assessment[M]. Ontario :Queen's Printer for Ontario,2000.15-17.

[2]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Ontario curriculum-Exemplar, Grade 11:science[M].Ontario :Queen's Printer for Ontario,2003,3-5.

篇5:一则案例引发的思考

管忠发

案例:新副总的三项变革调整

前段时间,一位创业办厂的同学为笔者讲述了他企业的一个案例。这是一家小型的塑料制品厂主要业务模式是OEM,即为其他企业代工。该企业常年员工规模在20-30人之间,同学作为老板主要负责原材料采购和市场业务,而企业内部的生产和技术则外聘行业内的资深人士担当副总进行管理。这位副总曾在其他大型塑料制品企业任职,对工厂管理和生产技术都比较精通,因此自他加盟公司后,就沿用了他在以前企业的管理模式。

在创业之初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在这位副总的领导下,生产逐步走上正轨。没想到在后来某年的春节前后,工厂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首先是在职员工纷纷以回家过春节为由辞职;其次是员工普遍没有激情,上班迟到、旷工和产能下滑、品质不良等现象日益增加。春节结束后,同学满以为工厂会有好转,但却发现员工流失得越来越厉害,几个主操手等关键人员也不稳定。面对这种情况,这位副总感到无计可施,最后也辞职走人了。

在这关键的时刻,同学重新招聘了一名副总经理。这位副总入职后并没有做很大的调整,只是做了以下三项决定:

第一,改变员工的作业时间。该工厂以前的工作模式是完全按大中型工厂的作业模式设计的:即每天白天工作8小时(上午、下午各4小时),晚饭后再加班2—3小时。新来的副总通过了解发现很多员工的离职与工作时间有关,于是对此做了调整:早上提前一小时上班,午休压缩半小时,从而实现了在员工日工作时长基本不变的同时,保障员工可以在晚上六点半之前下班的目标。这一招效果很好,员工流失得到控制,新员工招聘也渐有起色。

第二,员工在保障生产任务能完成的前提下,具体的下班时间更加弹性化,且可以自主调休。

第三,在薪资模式大体不变的情况下,加大对优秀员工的激励,每月奖励先进员工100—200元。

在这些改变的影响下,该工厂渐渐走出危机,员工思想情绪和工作状态迅速好转,工厂重新同到了以前井然有序的状态。

案例看起来很简单,新来的副总经理制定的对策也不是什么重大的政策调整,但是认真琢磨,却可以引发很多思考和启示。

从管理的本质看经理人的使命

关于现代管理,理论界有很多定义。但不管从哪个角度概括,都不能忽略管理的本质一一即通过整合组织的资源、规范组织个体成员的行为以及动态的监督控制和持续的调整,使组织始终处于有序可控状态,从而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一项管理活动可以形象地描述为管理者制定计划和达成计划的措施,并将资源输入以获得预期输出的过程。

经理人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市场主体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产物。所谓经理人,就是那些受组织授权为组织提供专业的管理服务,以专门的管理技能为职业,并通过提供这种管理技能获得报酬的人。从管理的本质及经理人的角色定义来看,经理人在组织中大致包括如下三项使命:

一是组织目标分解和达成。经理人在组织中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目标的达成。将管理职责放在首位,将完成目标视为本分,竭尽全力地完成组织的目标任务应该是经理人的基本心态,因为组织目标的完成情况直接关系着经理人在组织中的生存状态。在一个系统里,经理人可以根据组织的分工将组织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分解到组织的个体成员,以达到分工明确,提升组织效率的效果。在做好分工的同时,经理人还必须做好有效的监督,督促组织成员按计划完成分解下去的工作。

二是组织管理措施制定和完善。管理是一个将资源输入转化为成果输出的过程。经理人是组织资源的配置者,有责任建立一套有利于目标达成的管理措施,这些措施通常包括组织运转的程序流程、奖惩措施等。这项使命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目标达成使命的引申和拓展。经理人首先要承担目标达成的责任,同时要寻求方法努力去完成。这里所说的方法即管理措施和手段。一个组织目标的完成和实现离不开和组织相匹配的管理措施和手段,没有这些作为保障,完成组织任务将无从谈起。

三是组织服务。经理人要及时了解组织的需要和诉求,并做好沟通协调和指导帮助。经理人对组织的服务程度通常可以影响组织的氛围和效率,组织的需要和诉求得到的回应越及时,其组织氛围就会越协调,工作效率也会越高。

上文的案例中,生产副总作为该企业负责生产和技术的经理人,其使命和职责应该是协助老板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阶段的生产任务,同时根据情况的变化做好应对措施。前一任副总在工作中主要的失误在于没有较好地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进行策略调整,同时也没有了解或者忽视了员工的诉求,导致原来的管理措施无法适应企业的需要,从而造成了企业的危机。第二任副总在了解企业需求及问题后,做了一些策略性的创新,适应了企业的管理需要,结果让企业重返生机。

管理模式要因需而变

企业的管理模式可以概括为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所采用的管理理念、方法、措施和手段的总和。回归到案例本身,针对同样一个企业实体,管理模式只要做出细微调整,就能使企业有很大的变革。这给了我们很多管理启示。

首先,大企业的管理模式未必是最好的。案例中第一任副总简单地将以往大公司的管理模式照搬到一家新企业,可以说一开始就为后来的管理危机埋下了伏笔,大公司的管理模式一般是经过长期实践和提炼而成的,一般比较成熟,值得业内其他企业借鉴,但是却不能盲目照搬。通常小企业具备人员少,管理灵活的优势,在制定管理模式时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在案例中,第二任副总对作业时间的调整就是充分考虑了小企业的业务特点。因为人少,就可以在工作时间方面做得弹性化一些,以更人性化的措施留住员工。

其次,管理模式应该随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而不断调整。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是企业生存的土壤,受宏观政策、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因此企业的管理模式要与时俱进。在案例中,同样是工作10-11个小时,先后不同的安排却有不同的效果,这就是管理模式创新带来的收益。

再次,管理模式调整的基础和依据是组织的需求。我们可以详细分析一下案例中第二任副总三个方面调整的出发点。改变作业时间和实现更弹性的工作制就是为了解决小企业招人难、留人难的问题,为企业获取所需的人力资源;实现激励措施则是为了在组织中树立标杆,激励员工,振奋士气,解决企业士气和活力不足的问题。这些调整都是围绕企业发展的需求而改变的,因为这种调整是企业需要的,所以可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篇6:初中历史教学案例一则

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收复新疆”一课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预备铃响后,我胸有成竹地步入教室,打开多媒体课件,一幅优美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漫漫戈壁沙丘之中一条浓阴蔽日的杨柳路(《甘棠遗泽》画),旁边慢慢出现一首诗,“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接着是我的旁白:“同学们,看着这一丛丛戈壁滩中顽强生长着的左公柳和人们为歌颂左宗棠率领湖南战士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伟大业绩而作的这首诗,我想起了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也用动画效果让它出现在整个画面的下方),我非常得意自己的“创作”——用两首诗词作对比,突出左宗棠业绩,又能自然的导入新课。

正在这时,一学生举手要求发言,说“老师,错了,两首诗中的杨柳不是同一个概念,前面一首是指杨柳树,后面一首是曲牌名”。可能是他的发言激发了另一位同学的勇气,另一位也站起来说:“我好像在哪看到过,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后人把凉州词传错了,原句可能应该是黄河远上白沙间”。

对这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我一面用较慢的语速表扬他们能思考和大胆提问,一面则以飞快的速度思考应付的办法:如果与他们讨论这个问题,教学任务很难完成,这也不是全班同学感兴趣的话题,我的教学设计中根本没这一环节。如果用以前惯用的手段“这个问题我们课后讨论好吗?”显然是对学生的“外交辞令”(实际是老师不允许讨论)而继续把学生引入我精心预设的教学程序之中,这样做,学生学习的热情、好奇心、学生的创造思维很可能被扼杀了!我当机立断放弃了已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我想我们只要学习一定能弄清所有的问题。现在我提议分小组学习,你们俩(我真诚地微笑着对刚才两位提出问题的学生)如果愿意就带一小组从诗歌入手,兼考新疆的地理环境,了解左宗棠在治理新疆方面所克服的困难,理解边疆人民对左收复、治理新疆的感激之情,并把你们收获给同学们汇报;第二个小组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考察新疆在我国国防中的地位从而理解左为什么坚持收复新疆以及此举的重要意义?(小组成员自由搭配);第三小组考察新疆的历史地位,看能否用你们的考证的事实来告诉俄等侵略者:新疆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不容你们践踏和侵略!第四小组,考察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过程,要求把左收复新疆的路线、措施、经过搞清楚,各小组形成书面材料,老师作必要的补充或更正,并对学生的成果作恰如其分的肯定,有些地方与学生再一起讨论。就这样,总共只有两目、图文、小字加起来只有3个页面的一课内容,本来用一节课教学绰绰有余,结果我却用了两节课时间,但除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外,学生获得了满足感和作为学习主人自主获取知识的成就感。从此以后,我发现这两同学对老师态度特别亲切,很多同学上课积极性也高起来了。“老师,错了”这句话,勾起我对历史教学现状的深刻反思,由此想到了目前历史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教师备课侧重在备教学过程的设计,且过程设计过于具体、详尽、死板而不给学生留有空间。

教案是带有主观性的设计蓝图。目前教师备课(编写教案)的侧重,除了对本课重点难点、教学目标等的分析与处理外,往往更多的考虑的是教学过程的设计,且力求尽善尽美,每一个子目怎么讲,需要学生回答什么问题,甚至连过渡语怎么说等等全设计好,而恰恰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人,忽视考虑学生在学习本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和为解决这些问题采用哪些方法、途径以及学习资料(课程资源)的储备。在这样教案的导向作用下,学生很可能变成你的“操作工”而已。所以教师在备课编写教案时,要留一点空间,给学生思考、谈自己的看法、进行讨论,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使实施中可根据课堂情景如学生的反应等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误区二: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科、书本、课堂为中心,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以不变应万变”,忽视复杂的教育对象,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

目前的课堂教学,仍以教师的传授为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教师凭借教科书、教学用书和其他教学资料,借助一定的手段,进入“规范”操作(这种形式的教学实践,已经成为千百万教师工作的程式,稳定于日常教学观念和行为之中),较少鼓励学生提问,一旦在课上遇到学生提出自己预设以外的问题便会用“课后讨论”等搪塞过去,学生始终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而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这种亦步亦趋的学习方式是培养不出真正具有求实精神、怀疑和证伪精神、创新思维和进取精神的学生的!这也是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的。我认为要改变课堂教学行为,首先要确立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考虑这节课我能为学生提供哪些服务?上课时更多地让学生表述他们想了解什么?特别在学生发现问题时,老师要引导他们去思考、追求、探索,引导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创造性学力,而不是考虑你的教案怎么实践,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为将来从事创造性劳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误区三:对有效课堂教学认识的误区,把有没有教完内容或学生掌握情况作为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在这样的理念下,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追求的是如何认真地把我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全部教给学生,所以与之无关的东西应该舍弃。然而新课程理念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要求教师要有“全人”的概念,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由此我认为,我们教学中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既注重本堂课学生的学习收获,又考虑每堂课对学生以后乃至终身的进步或发展的作用;既注重历史学科教学内容的价值,又考虑与之相关学科的知识的有机整合。总之,把有效教学定位在对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上一篇:村党支部书记xxx个人先进事迹下一篇:年某社区“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申报材料例文稿合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