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的散文

2024-05-09

天堂的散文(共14篇)

篇1:天堂的散文

心中的天堂散文

去年中秋在自家后院摆下瓜果香茗赏秋,曾作诗云:

后庭花开绿映红,

赏心乐事醉梦中。

人间天堂处处有,

何须追寻到杭城。

意思是说只要家在哪里、心在哪里、牵挂在哪里、相爱的人在哪里、舒服在哪里,哪里就是自己的天堂,而不一定是苏杭。但若论自然风光的秀丽,当然还是杭州了,尽管是在冬日。

上午忙完公干去了湘湖,湖光山色依然秀美。这个季节的江南不是雨季,缺了一些烟雨蒙蒙轻柔若纱的相思,少了一点雨巷丁香的芬芳惆怅。冬天的杭州,景致随着四季的变换就如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女子,而不只是西湖,处处都那么让人着迷。太阳没有夏日的热烈,温情恰好,纯净的天上不见一丝云彩,微风吹来,水波在阳光的照耀下变成了一片灿灿跳跃的碎金子,忽然就领悟到了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面描画的浮光跃金的景象。莲荷已经风干,低垂着眉眼对着湖水想着心事。湖边上芦荻菖蒲轻轻摇曳、细柳依依,茶花妩媚的开放着,真的感觉到暖风薰得游人醉了。

下午又过富春江去富春山看黄公望,不想这里天黑得早,六点多就全暗下来了,但见竹林幽幽,山径曲折,溪流汩汩,一轮金黄的月亮悬在山头,又想起王维的诗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林深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及至黄公望故里,竟什么也看不清楚了,只好抚着墙壁绕着屋子一周,遥想当年夫子在此画作《富春山居图》的情景,发些思古之幽情。想古代的读书人真会生活,选了这样一处美妙的所在,与世无争,杂尘不染,做着自己喜爱的事情,不委曲求全于世,没有烦恼牵挂,半人半仙的度过一生,真是把世间的一切道理都想明白了也做到了。其实看不清也不算遗憾,留些念想,重要的.是来过了,特别是夜访黄公望。

一行人也有羡慕古人悠闲的,觉得生活在古代社会也很好,人口没有那么多,环境没有那样差,集镇村落与自然景致是那么和谐,寻一片田园傍水而居,竹篱茅舍种豆南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田而食、凿井而饮,帝力于我何有哉!”不要以为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全是好处,生活在古代的人不知道这些,就好比生活在当代不知道未来一样,只要没有战乱,自给自足的温饱,简单的生活依然幸福!羡慕归羡慕,不过是得陇望蜀,得到了什么又怕失去另外一些什么,想嫁与富人吃饭穿衣坐轿,又想嫁给英俊的穷小子相拥相伴睡觉。依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也并不是在物质上不能满足最简单的隐居生活,但终归是羡之者众,行之者少,疲倦了向往归隐,寂寞了向往热闹,虽然我们知道“生活中不止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但我们已经习惯了都市里的灯火和喧嚣,为浮名所累,为财富所累,为情欲所累,为子孙生息所累,为物质享乐所累……什么也割舍不下,就这样一边苟且着,一边向往着,心灵备受煎熬,终究是再也难以回归到自己理想的自然生活中去了。

篇2:天堂的散文

我们结识在10多年前

那时太慈还有高中

那里还有你的记忆

琅琅的读书声是清晨的旋律

窃窃私语战周公是白天的节奏

那时的我们相信

城市像传说一样美丽

我们的高中很单一

我们不会玩电脑

我们没有手机

我们一起吃饭

我们住一个宿舍

我们姐妹才7个...

对于你的记忆只是片断

高中后的偶遇

依旧是太慈的大街上

那时我觉得你很fashion

却感觉你有些落寞

匆匆的岁月一晃而过

年复一年我依旧蹉跎

平时的寒暄

知你结婚生子,迈向新生活

我蓦然回首

那仿佛是昨天

翻看着你的照片

看着你的`日志写下了我的心情

多么的熟悉

悄悄的

你就这么走了

深深的睡了

没有saygoodbye

却让我们措手不及

姐妹日的祝福短信却成为了永别的祝福

我们的10多年

多么短暂

我串不起来

今夜无眠

天堂里有没有车来车往

篇3:心灵天堂的大门

人生, 不过是无尽苍桑的大无奈和转瞬即逝的小悲喜。我们对大宿命不知或者不认, 于是有了尘世的百味杂陈、悲欢离合和世态万相。而当一幕幕演出曲终人散, 舞台重回宁静, 永恒的阳光透过屋顶狭窄的裂缝照进来, 光柱照亮似乎静止的尘埃和黑暗, 我们一度难以承受的喜怒哀乐都是那么渺小, 那么脆弱。我们像疯子一样为自己这一世的演出沉迷、执迷, 而这一切只有到了亘古的自然之地, 要靠神山启示、圣湖倒影来点拨, 似乎才能暂时超脱肉身, 由高而下地客观看待。只是, 我们走过, 经历了, 感悟了, 带着悲喜;另一拨人又走来, 还要继续经历, 继续感悟, 带着同样的悲喜。命运就是这样, 一圈又一圈, 一波又一波, 重复着。

卢梭曾说, “人生而自由, 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尘世生活的欲求, 无疑是我们给自己套上的最大的枷锁。我们把自己变成了一只只小小的飞虫, 被那张西西弗斯式的工作和生活网, 牢牢地粘住, 动弹不得。在北京、在上海、在深圳, 在这些我们熟悉的城市, 有许多青年人努力打拼的地方, 街头行人面无喜色, 汽车焦躁不安;办公室里“潜伏”盛行, 人们关心的是“升职”“笔记”。故友相见, 扯不了三句, 主题就会变成房子、车。媒体上也充斥物欲与权欲的感官享受, 以及与之关联的一切喧嚣。这就是我们的身心每天被迫面对的事实—我们忘了自己的生死, 为注定虚空的事物计算得失—无论我们是否喜欢, 这些都是已经存在的事实。

我们该用百分之几的精力来关注“人生意义”这个虚幻的东西?关于它的目的又是什么?当前是社会转型期, 都市化进程如火如荼, 人们生存压力持续增大, 围绕职场和保健的物品、理念、读物, 进入井喷时代。只是, 我们解决本质问题了吗?或者说, 我们愿意去探索这个普遍的社会心理问题的核心因素吗?

好在还有文学作品所营造的世界, 让我们去躲避, 去思索, 去翻掀或晾晒内心最潮湿的往事。本书作者就是这样, 她能从悲痛决绝, 最后变得平淡、心怀感恩, 是她自己点燃了自己的心灯。她远离我们司空见惯的环境, 一路进入风景殊异的山水之间, 趁机打开生命的另一扇门, 让似乎已成定局的命运, 突然扭转向另一个方向。悄然发生变化的, 不仅是因生理年龄增长而变化的身体, 还有内心原来淡漠的意念。正是这种意念, 让大千世界展现出另一种容颜, 也因此而映射出另一个自己。成长成熟的历程, 正是在不同影像间轮换, 进而形成定格的过程。

篇4:他不在天堂,就在去天堂的路上

北京,盛载着一个文学青年的梦想

他叫贾奎有,1980年8月出生于甘肃甘谷县一个叫贾山的小村庄——那是一片贫瘠的土地。从记事时起,贾奎有的童年便是在高高的院墙里度过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13岁时,小学毕业的贾奎有便在山村的薄雾与母亲慈爱的目光里,离开了故乡,前往兰州找打工的表哥。

初到兰州,站在灯火辉煌的街头,贾奎有茫茫然不知所措。找到了表哥之后,他第二天便去找工作,他做过洗碗工,再做建筑活。后来,他看到了一家酒店招工——打扫卫生的杂工,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去应聘,结果成功了。在酒店干杂工,一天要上十多个小时的班,夜晚睡在两把椅子拼在一起的“床上”,吃的是老板送来的剩菜剩饭。在这样的情况下,贾奎有的工资也只有100元钱,因为老板说了他是童工。

干了两个月,贾奎有离开了那间酒店,原因是老板的摩托车被同事偷走了,而将气发在他的头上。任凭他怎样争辩,对方根本就不听,还挥着手中的木棒打了他。打完了,老板还指着他说,赶快将车交出来,不然就赔三千元钱。为了逃离这个黑心的老板,趁着天黑的时候,他从兰州爬上了一辆开往新疆的列车。因为表哥告诉过他,有个表姐嫁到了那里。

在新疆乌鲁木齐,他幸运地找到了那个表姐,在表姐的照顾下,他到一家小店里打工,后来又到蜂窝煤厂当小工,卖水果,卖报纸。复杂的经历给他的生活蒙上了一层斑驳的色彩,妓女、皮条客、醉汉、农民,这些来自底层的人物时常在他眼前交错。

艰难的生活激发了他心中倾诉的源泉,多少个无人倾诉的夜晚,贾奎有只得拿起了笔,将自己觉得苦闷的人生故事记录了下来。寒风凛凛的冬天,他提个火炉放在床边,趴在床上奋笔疾书;赤日炎炎的夏日,他趴在小方桌上,一笔一划地书写着文字;五毛钱一本的草稿纸,已经写满了一大叠。就这样,一个文字的孩子,莽撞而坚定地走上了创作之路。

1996年的冬日的一天,贾奎有找了份餐馆配菜的工作,因是上夜班,白天无事可做,于是,他便在院子里写只有自己才看的文字。这时候,文学爱好者罗建鹏看到了贾奎有那认真写文字的执著神情,便来到他的身边,和贾奎有聊了起来。罗建鹏看了看贾奎有的文字,觉得文笔还算清新,内容也蛮丰富,便让贾奎有将自己的稿件寄给北京的一家杂志,说那家杂志刚好也用这样的稿件。

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贾奎有将信将疑地投出了自己平生的第一篇稿件。没想到,二十多天后,用稿通知来了。随后两个月,样刊也寄来了。贾奎有看着杂志上自己的名字,他激动得想哭泣。那天晚上,站在乌鲁木齐西城的一个土岗上,贾奎有手拿着印有自己文字的杂志,默默地面对家乡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三个躬。

随后的日子,贾奎有写稿更加勤奋了,几乎每周都有稿子从新疆寄往北京。因为他的文字刚好和那家杂志的风格相吻合,他在那里发表了大量的文章。鉴于他的优秀表现,北京那家杂志社的主编知悉他的经历和故事后,打算破格聘他做编辑。就这样,1997年冬天,贾奎有来到了北京。

离别,在那次生命的意外后

来到北京后,贾奎有那原本美好的文学梦想,渐渐地破灭了。那是一家私人承包的杂志,一切以市场经济为准则,哪类稿子俏就发哪类稿件,在贾奎有来北京不久,杂志很快就改版了,变得花里花哨,根本没有一点文学性可言。原本是自己梦想与憧憬的编辑生活也让贾奎有灰心了,苦于没有什么资历,一时半会又找不到工作,他只得还在杂志社里混日子。

一次偶然的机会,贾奎有在繁华的北京邂逅了音乐人张健。那是一个下着雨的午后,贾奎有受到了上司的误会而一个人在街上走着,雨水顺着他的脸庞而下。也不知走了多久,当他路过一个不大的琴行时,里面传来动听忧郁的吉他声,那种旋律像是锯在自己的心上发出的声音。透过玻璃门,他看见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孩,高高的个子,飘然的长发,一身有些脏的牛仔衣,正在悠然地拔动着琴弦。贾奎有一眼就认出来了——那就是著名音乐人、吉他手张健,因为前几天的晨报上还登过他的照片。

雨幕中,贾奎有像受到某种召唤一样,他不顾自己浑身的雨水径直走了进去,张健也仿佛知晓他的到来一样,放下了手中的吉他,与贾奎有聊了起来。

他们一见如故,聊得非常投机,张健看了看贾奎有那粗糙的手指和激情喷发的眼神,说:“你有一个天才吉他歌手的悟性,不弹琴太可惜了!”贾奎有接过了张健递过来的吉他,试着弹了弹,飘扬的长发随着吉他而动,那声音却振动人心。

之后,贾奎有在张健的带领下,彻底地迷上了音乐。每天晚上下班后,他就来到张健的工作室里,谈音乐、学琴。偶尔张健有演出的时候,贾奎有就做了他的跟班。在张健的帮助下,贾奎有进步很快,不出几个月,懂得基础音乐知识的贾奎有试着写出了自己平生的第一首歌——《弟弟》。“谁是我家哥哥的弟弟/今天我好冷/我是谁家哥哥的弟弟/我感觉好累/我这样的弟弟让你多么无奈/哦!哥哥/我这样的做法知道你无法放心/在异乡,我累了……同时,贾奎有还给自己起了艺名,叫老三。

为了证实这首歌到底能否让听众喜欢,老三摆上吉他去街头卖唱。在长达数月的卖唱生活中,总有一个女孩,站在远处,听着老三在黑夜中激情的歌喉。冷冷的风中,女孩那长长的红风衣不止一次地映入到老三的眼帘。终于有一天,老三盛情邀请这个女孩到自己的身边听歌,从那之后,每当深夜十点多时,老三总会吃到这个女孩为他煮的香喷喷的云吞。女孩叫小芬,是一个来自湖北的打工妹。后来,他们有了一次长久地聊天,女孩在一家商场上班。从那时候开始,时不时,老三的出租屋里都会有女孩商场的打折商品。

1997年,老三随张健所在的机器人乐队开始在摇滚乐坛上有了一定的影响,商业演出增加了很多。忙不过来的时候,老三干脆辞去了杂志社的工作,专心致志跟随乐队搞演出。在这一年间,机器人出品的《灵魂至上》还获得了“亚洲音乐节”最佳原创金奖!国内许多知名音乐人看好机器人乐队,有乐评专家甚至说这支乐队会引领摇滚乐的潮流!

整个乐队已经在乐坛崭露头角,然而,不幸的事在这时发生了。机器人乐队主唱张健不幸在一次车祸中遇难。那是一次惨重的车祸,两车相撞之时,张健的头部与颈部分离,惨不忍睹!多好的一条汉子,鲜活的生命,转眼即逝了!老三看着自己的搭档兄弟抬上了灵车,忍不住掩面流泪。

失去了灵魂人物,乐队只好解散。那段时间,老三在悲痛中沉迷了很久,没有了音乐领头人,没有了机器人乐队。是继续做音乐还是改行?老三的心情极其复杂,他整天将自已关在了出租屋里,是那个叫小芬的女孩,来到了他的身边,来开导他:“音乐太让人累了,你到我们商场去上班吧,我同我们经理说说,一定行的。”小芬的眼里闪着凄迷的泪水。

老三拒绝了女孩的好意,他在心中已经坚定了一个信念:张健出车祸的那一幕时常在脑中出现,为什么生命就如此脆弱?为了怀念机器人乐队的主唱张健,为了寻求心中那份虔诚的音乐灵感,更为了寻唤人们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老三决定了,自己要徒步全中国,让更多的人了解生命存活的意义,让更多的人珍爱生命,同时也让这九百六十万公里的土地上,都飘起“机器人”的音乐。

流浪,那是条通向幸福的路

那是1999年5月5日,老三从北京出发,准备沿着海岸线走到广东。炎炎夏日中,温度达到了近四十度,每到一个地方,他总会取下背上的吉他,找个地方唱几首歌,向围观的群众解释此行的目地。

上半年走东部的线路是在炎热的夏天,除了蚊虫叮咬之外,倒是没经历什么;下半年开始走西部线路,在西部广阔的天地里,艰难和危险是可想而知。

在巴音布鲁克草原,老三在夜晚和五只狼相遇,凭着进草原时老猎人教会的方法,他在草原中点燃了火堆,整个夜晚,他就围坐在火堆旁边,时刻不能让火熄灭。即便如此,那狼群还是守在二十几米的地方,眼睛闪着绿光,时刻准备捕食他这顿美食。在黑夜与恐惧中,老三只得睁大着眼睛,一直与狼群干耗。直到第二天中午,狼群才开始散去。

在漫长无聊的旅途中,面对大自然雄壮的气魄和人类的渺小,老三思考着、感悟着。1999年,他来到罗布泊无人区,当他一个人站在茫茫的沙漠上,望着没有边际的黄沙时,忽然感想自己的一生还不如一粒沙子,一粒沙子可以在沙漠里存在很多年而不会消失,而他在这人群里才几十年就会没命!想着漫漫黄沙的尽头,他加快了步伐往前走,走了二天一夜之后,他实在走不动了,背上的干粮和水越来越沉,躺在黄沙之中,遥望着北方的星空,老三在心里默默祈祷,保佑自己走出这块死亡沙漠。第五天,他实在走不动了,远远地看到了一群探险活动者驾驶着沙滩车驶过,他将自己的包举过头顶,不断地挥手。那群探险人终于看到了他,将他搭出了沙漠……

从沙漠中出来,老三在他的书中写道:“在沙漠中,人求生的欲望是如此强烈;每一个人,没有理由不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

从2000年到2004年的时间里,老三几乎走完了全国县以上的地方。那些流浪生活带给他巨大的精神食粮和写作背景,一路上,他边写边唱,用自己的心与笔,写下关注底层人们生活的《灵魂至上》、《中国农民》、《在路上》、《中国的马路与地下通道》等书。

银川的街头,灯火辉煌中,老三坐在公园的一角,悠闲地弹着吉他,地面上放着他刚问世的书作——《在路上》。有人问他还要不要继续走?何日才会结束流浪的生活?老三停下了伤感的歌声,他一甩长长的头发,沉重地说:“虽然很累,但流浪是我所有创作的背景,路是所有素材的来源,没有了流浪,或者说不再流浪我也将不会是自己!还要走多久多远?我自己也无法确定,或许,一辈子都在路上,因为那是条通向幸福的路。走在那条路上,我的心里才会感到宁静和幸福!”

篇5:天堂的回声散文

我在冬的残梦里突然惊醒。一阵刺眼的白光。一声刺耳的刹车声。

心,如针刺般的疼痛。爸爸,我怕,在刚才的那个梦里。

俯身,拾起飘下的思念。那么真实,那么冰凉。

死亡,像夜色下最令人心碎的花开,遗落那么多的美丽,令人柔肠寸断。

我在冷冷的冬夜里醒来,一行冰冷的泪,冰冷的手触摸自己冰冷的脸。

心,如一朵冰棱花,在凌晨二点的光景里。爸爸,我冷,在没有您的冬夜。

起身。穿衣。行步至窗前。夜空里没有星星,天堂那么遥远,人间那么寂冷。

人生的尽头,便是墓穴。将来,我必定也是一座寂静的孤冢,青草儿会在我的坟前疯长,斜阳会在某一个黄昏升起。

爸,将来我定会来天堂陪您。您一定要等我,我会穿着天使一般的白裙子。

爸,您一定要记得为我点亮一盏灯。爸爸,您知道,我是那么怕黑,从小就是。

爸,这些年来,写给您的文字无数,那些被泪浸湿了的文字啊,写满了我对您深深的思念。

每一年的清明、中秋、冬至、您的祭日,我总会去您的墓前看您。一束清香、二行清泪,三杯清酒,几朵白菊,还有我写给您的文字,在一片青烟袅袅里、一片无尽的荒芜里,轻声地读给您听。

爸,您在天上,我在人间,请您告诉我,这天上人间距离到底要如何缩减?

爸,请您告诉我,女儿写给您的心笺,要飞越多少亿光年?跨过多少万水千山?历经多少沧海桑田?穿越多少紫陌纤尘才能飘落在您的掌心?

我在深深深无边的回忆里沉陷。我不能确定回忆于我是怎样的感觉。今夜,却在这份深凉里,张扬着内心的某种情愫,在键盘上滴落了珠泪几颗。

此刻,在回忆的场景里,走来了当年那个扎两条辫子的女孩儿。

爸,您总爱说,我是您的白雪公主。因为我总爱穿着白色的`裙子,做着童话一般的梦。

爸,我总喜欢牵着您的衣角,跟在您的身后,一路做着鬼脸,蹦跳着。或者是紧紧地挽住您的手臂,说一些您听了只会哈哈大笑的傻话、提一些蛮不讲理的要求。

爸,到现在我才明白,在我面前,您为何从来不摇头?您总是笑着点头,每一次,不管我提怎样的要求,您总会想尽一切办法满足我。

爸,那时的我,多么快乐;那时的我们,多么幸福。每一个日子,就像包裹了一层丝滑的甜蜜的巧克力,包裹着幸福,包裹着感动,包裹着沉醉,包裹着快乐……

可是爸爸,就在那年的秋天,一场车祸夺走了您的生命。

您像极了秋风中的一片叶子,很轻,很柔,一路沙沙作响,举着自己的命运在尘世中飘摇,仿佛这一去便了无踪迹。

爸,您走了,走得那么决绝。

爸,我永远也忘不了。您走的那天,天上下着多大的雨啊,我一直以为我们父女之间还有很多很多个明天,我真的不知道生命安排给我们的那些值得回味的片段竟是那么的有限。

当我忍着心被剧烈撕裂的痛,从大雨中狂奔进急救室,木然地望着被白床单、被许许多多条管子包围着的您,爸爸,我听到了重重的喘息声,那是我自己的。

爸,我永远也忘不了,当您已经飘忽游移的眼神定格在我被雨水湿透的身上时,嘴唇张了几下,我凑到您的身边,却不知您想说什么。我摊开掌心,想把您的手握在我的手里,您却用了生命中最后仅存的一丝力气,在我的手心里写下了三个字:冷不冷……

瞬间,我的泪水再也没有办法止住……

哦!我的爸爸,这就是您,这就是您生命中最后时刻的牵挂吗?您的牵挂竟然还是女儿的冷暖。

爸,那时的我,心里只装着一个简单而固执的愿望,只要能抓住系着您的那条生命线,只要能留住您渐渐远离的脚步,我愿代替您在那条通往死亡的沼泽地里行走。

爸,您走后,原本充满欢声笑语的屋子,冷清了,空旷了。

我的幸福和快乐也在那个十五岁的秋天戛然而止。自那以后,我变得十分惧怕马路上那些来来往往的车辆。每次,陪着妈妈上街,我总是扶着她,小心翼翼地左右张望着……

爸,您知道吗?我好怕,我已经没有了爸爸,妈妈就是这个世界上仅有的温暖了。只是啊,女儿对您刻骨的思念,又该怎么投递?

爸,您走后的那年冬天,异常的冷,那种彻骨透心的冷,自心底涌出,更添霜露之思。

爸,您熟悉的味道和身影留在每一个触目可及的地方。为了不让妈妈触景伤情,我和妹妹收起您所有的物品,可是爸,您可知,您的气息、您的味道却是怎样也收不起来的,以至于在您离开我们二十四个年头之后,隔着天堂人间的距离,女儿还是可以感受到您的气息。

爸,记得以前您常说,生与死,只不过是生命的一种状态,难以磨灭的是一个人的精神和灵魂……

爸,女儿依然记得您说过的话,但当您不能、再也不能陪在我们的身边,那永恒的人和记忆,非但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忽略或者遗忘,反而会像树木的根茎一般,随着岁月的推移,在心中根深蒂固。如今,想起那些有您在身边的日子,是多么的美好。我总是那么贪婪地怀念着您的关心、包容、疼爱、鼓励……

爸,今夜,没有星光,天堂可有回声。在天堂的某个角落,您能不能听到我的呼唤?

爸,您可知,夜幕下,女儿在仰望。在漆黑的夜空中寻觅着你那如星般慈爱的双眸。

篇6:一个人的天堂散文

仰望天空,常看见一朵云朝着我微笑,让我感觉那么亲切。在阳光下轻轻地漂浮着,高洁而美丽,自由自在的。

我记得我曾经问过妈妈,天堂是什么?妈妈告诉我说:那是人死后最想去的地方,那也是所有人觉得最幸福的地方。我说是所有人都能去吗?妈妈笑了,(那微笑我现在还记得)说傻孩子不是所有人都能去的,你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要以心去对待他人,做善事,做好事。你不能要求太多的回报,总之做个好人。那样你会去天堂;我又问妈妈?天堂远吗?妈妈说:很远很远。

直到今天,我才真正感觉到。天堂离我们很近,因为它带走了妈妈;天堂近吗?不近,它很远很远,活着你就永远也看不到。因为我看不到妈妈,我再怎么思念,我也看不到妈妈。因为妈妈去了天堂。

天堂真的.那么神秘吗?真的让人们向往吗?天堂离我们真的很近且又很远。进到,就在你刚刚从天堂来到人世,在你第一声哭泣时你就告别了天堂来到了人世。在很久很久以后你还会回去,那就是你要结束生命的那一刻。你已经历了漫长的人生之路。妈妈走后,很多人告诉我说,你妈妈是一个好人,是个善良人,她一定会去天堂的;是啊!妈妈你在我们心里是最善良最体贴,你的胸怀宽阔而博大,没人可比得了的。

妈妈,那晚我梦见你了,看见你走在去往铺鲜花的路上。没走几步你都回头看我一眼,脸上露出笑容。我知道你舍不得我,放心不下我。可我站在那里无论怎么努力,却发不出一点声音,我多想留住你,可你却离我越来越远,最后消失在那花海中。醒后,我在想那就是去往天堂的路吧  !妈妈你真的去往天堂了吗?真的去感受那天与伦比得幸福吗?

篇7:天堂雪的散文

这时雪渐止了,玫儿看见林站在雪中,带着老头帽,脸被冻的红红的,身后是留下一串串深深的脚印。林说:“因为车被雪堵了,所以是走来的,等久了吧,很抱歉。”其实在这一刻玫儿没有一丝的责怪,心里充塞着的是满满的甜意,“这样的雪天有你陪我一起去看雪,我该说谢谢才是啊。”

路上行人不多,就算有也是些一样的爱雪之人。俩人一路傻傻的笑着,林在前面,玫儿则在后面不时的捏着雪球攻击林的后背。林踩着快没膝的深雪,雪地上不仅留下了脚印,也留下了一路的欢笑。林回过头说:“带你去一静处,保证那还没人去过。”果然是好去处,这是一条断头路,宽宽的马路上白白的一片,四周静静的,没有人影。玫儿望着这一片无人打扰过的雪地有点兴奋,便提议:“我们来赛跑吧!”林被玫儿的孩子气给感染了,说:“好啊!”“预备!开始!”玫儿有点耍赖地走在前面叫着。积雪还真的有点厚,玫儿觉得当脚奋力地从雪堆里拔出来又跨步向前真的是一件很累的事情。“好累,不行了!跑不动了,整双鞋都湿透了!”落在后来者居上的林的身后,玫儿又开始撒娇了。“你跟在我后面,踩在我的脚印里!”林转过身说。于是玫儿的脚印盖在了林的上面,回顾身后,雪地上的痕迹由两串而合并为一串了。都累了,又都湿了,突然间林把玫儿一拽,拽到了窨井盖上。立足的地方一点积雪也没,而环视周围还是那白的耀眼的雪。

旷野中,视野所能及的除了白色还是白色,很美。就在这方寸之间二个人靠的那么近,近的可以清晰的看清对方帽上的雪花,可以感觉到相互的呼吸,还有些迷醉的眼神。林说:让我抱抱你,可以吗?”在那一刻,玫儿想到了逃离,因为玫儿知道在这样的雪地,这样的眼神中就算是多呆一刻也会融化的。但是玫儿无法说服自己,无法骗自己,因为在爱面前还有什么理由逃脱呢?于是在那个无人的雪地玫儿被静静的环抱着,很温暖,能真切的感觉到林的心跳声。“真想就这样被你拥着,一辈子不放。”玫儿就这样地在心里对林说。玫儿闭眼想到的是一副雪景图,空旷的雪地,两个人相互拥着,静静的,没有尘世的烦恼,没有悲伤和不快,只有甜蜜和宁静,偌大的天地之间就只有两个人。那种超凡脱俗的感觉真的很好!

天空中又开始飘起了雪花,要回去了,可是玫儿真的是舍不得回了。回头看了一眼那雪,那脚印,终于还是无限眷恋的回了。那晚玫儿睡的很甜,还做了一个梦,梦见雪白雪白的旷野盛开着一大片殷红的玫瑰。

来年的雪天,玫儿又去了那里,只是这次没有了林,什么都没了,除了记忆中的那点美好和温馨。玫儿把带来的一束红玫瑰放在了那不深的积雪上,站在小小的 方寸之上,闭上眼,任由一行清泪流下,在心里问着:“林,天堂下雪了吗?”

“林!又是一个雪天,想你!”

篇8: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西藏, 之前于我虽充满向往, 但高高的“世界屋脊”离我仿佛天堂一般的遥远。而现在, 这里因是爸爸工作的地方, 让我很快产生了亲切之感。

旅程的第一站, 便是高原氧舱“林芝”。这块高原绿地位于西藏海拔较低处的河谷之中, 是西藏最富饶的中心腹地。这里温暖湿润, 植被茂密, 物产丰富。爸爸告诉我们, 这是他为了让我和妈妈尽快适应西藏特殊的高原缺氧气候而做出的安排。我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爸爸对我的照顾一直都是这么精心周全。

行走间, 我们来到美如其名的林芝草场。高原上, 植物因缺水缺氧常难以生长, 我惊讶于这里竟是满眼的绿。林芝草场没有蒙古草原那般一望无垠, 它们并不十分大, 一片一片散在公路两旁, 但草地尽头却也需极目远眺。三五成群的藏族牧民悠闲地放牧其间。

下了车, 顾不上爸爸的叮嘱 (在高原上供氧不足是不能奔跑的) , 我快步奔向草地。几位牧民大叔看见我们, 兴奋地围拢过来, 用藏语大声地对我们说着什么, 我虽无法听懂, 却仍饶有兴致地听着。经过爸爸的藏族同事多扎叔叔的翻译, 我们才知道, 原来是几位大叔希望我们骑上大马溜上一溜。于是, 我挑选了一匹枣红色的骏马, 蹬上了马背, 伴着叮叮当当的铃声, 走进了草场深处。

随后几天, 我们来到了拉萨。布达拉宫脚下, 虔诚的信奉着藏传佛教的藏民们令我长久地驻足观望。街边, 公园里, 塔周, 拉萨的八廊街, 山南的雍布拉康, 曲松的拉加里王宫, 我都看到了相同的一幕幕。于是, 我沉浸在这些古老的庙宇、祥和的木鱼声、低沉的诵经声、浓郁的藏香与精美的唐卡中, 心澄净了下来。我仿佛触摸到了这片神秘土地的脉搏, 与它一起呼吸, 起起伏伏……近一个月的旅程, 我走到了世界“屋脊”之上, 感受到了那里特有的粗狂与豪迈, 神奇与美丽。

永远湛蓝的天穹, 圣洁的神湖水, 五彩的经幡, 恢宏的布达拉宫, 热闹的旺果节, 香醇的酥油茶, 艳丽的藏族服饰……我眼见的一切, 如天使般心灵圣洁的人, 天堂般如诗如画的景, 同我的感触一起, 永远植入了我的记忆深处, 不会忘怀!

回家之后, 我的书架上, 增添了一副转经轮, 一只熏香炉, 一对藏银花瓶, 一套纯手工打制的果盘, 几个笑容可掬的小喇嘛塑像, 客厅的墙面上一幅精致的唐卡, 电脑中数不清的照片……

篇9:天堂的散文

序幕舞台剧演绎《天堂梦》重磅剧情

发布会伊始,呈现在媒体和玩家眼前的是一场气势磅礴的舞台剧,舞台剧通过“梦 回千年”、“梦 寄征途”、“梦 至天堂”三个环节,对《天堂梦》的剧情进行演绎。精美的舞台剧在专业的COSER演绎下可谓精美绝伦,让现场的观众如痴如醉。

画龙点睛 《天堂梦》国服名称现场诞生

早在一个月之前,梦天堂官方网站就开始了这款游戏的征名活动,这次在发布会现场,梦天堂总经理樊小宁上台发表致辞,并宣布现场选出首款MMO大作的中文名称。在7名玩家代表和两名明星带上由网络上选举出的9个中文名称之后,现场50名玩家代表投票选出了他们心中最合适的游戏名称——《天堂梦》。至此,这款“一切由玩家做主”的游戏,其名终于在玩家的手中诞生。

其后发布的游戏宣传视频和实际游戏视频给小编的感觉是:清新的人设,爽快的打击感,绚丽的技能效果,丰富的副本和恰到好处的BGM,配合精彩的RPG剧情。

放眼未来与韩方娱美德签署战略合作仪式

此次发布会在行业中也有着非同小可的影响力,在发布会上,中方代表樊小宁同韩方代表,娱美德娱乐有限公司的洪德元次长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娱美德作为韩国老牌网游企业,在韩国游戏行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次它选择了新兴的厂商梦天堂作为自己的长期合作伙伴,是否意味着在中国的战略目标调整。此外,在G-STAR上娱美德发布的几款网游重磅新作是否最终会花落梦天堂,就让我们一同期待。

关注公益企业的责任心呼吁社会关注弱势群体

篇10:天堂雪的散文

望着窗外不断飘落的雪花,玫儿的思绪飘得远远的,记忆中的那场雪还是那样的美。

那一年的雪好大。一觉醒来,外面的世界好美。一夜间,房子变高了,马路变宽了,树木变胖了,到处都是白白的。在南方长大的玫儿还从没看到过这么厚的积雪,天空中飘着一片片的犹如鹅毛般的雪花,悄无声息的落在地面上。抑制不住的兴奋,终于拨通了林的号码:“你有空吗?我想见你,带我去踏雪吧!”林说:“好吧,你等着!”时间在等待中过得特别的慢,过了好久林的电话:“在你家楼下了,来吧!”

这时雪渐止了,玫儿看见林站在雪中,带着老头帽,脸被冻的红红的,身后是留下一串串深深的脚印。林说:“因为车被雪堵了,所以是走来的,等久了吧,很抱歉。”其实在这一刻玫儿没有一丝的责怪,心里充塞着的是满满的甜意,“这样的雪天有你陪我一起去看雪,我该说谢谢才是啊。”

路上行人不多,就算有也是些一样的爱雪之人。俩人一路傻傻的笑着,林在前面,玫儿则在后面不时的捏着雪球攻击林的后背。林踩着快没膝的深雪,雪地上不仅留下了脚印,也留下了一路的欢笑。林回过头说:“带你去一静处,保证那还没人去过。”果然是好去处,这是一条断头路,宽宽的马路上白白的一片,四周静静的,没有人影。玫儿望着这一片无人打扰过的雪地有点兴奋,便提议:“我们来赛跑吧!”林被玫儿的孩子气给感染了,说:“好啊!”“预备!开始!”玫儿有点耍赖地走在前面叫着。积雪还真的有点厚,玫儿觉得当脚奋力地从雪堆里拔出来又跨步向前真的是一件很累的事情。“好累,不行了!跑不动了,整双鞋都湿透了!”落在后来者居上的林的身后,玫儿又开始撒娇了。“你跟在我后面,踩在我的脚印里!”林转过身说。于是玫儿的脚印盖在了林的上面,回顾身后,雪地上的.痕迹由两串而合并为一串了。都累了,又都湿了,突然间林把玫儿一拽,拽到了窨井盖上。立足的地方一点积雪也没,而环视周围还是那白的耀眼的雪。

旷野中,视野所能及的除了白色还是白色,很美。就在这方寸之间二个人靠的那么近,近的可以清晰的看清对方帽上的雪花,可以感觉到相互的呼吸,还有些迷醉的眼神。林说:让我抱抱你,可以吗?”在那一刻,玫儿想到了逃离,因为玫儿知道在这样的雪地,这样的眼神中就算是多呆一刻也会融化的。但是玫儿无法说服自己,无法骗自己,因为在爱面前还有什么理由逃脱呢?于是在那个无人的雪地玫儿被静静的环抱着,很温暖,能真切的感觉到林的心跳声。“真想就这样被你拥着,一辈子不放。”玫儿就这样地在心里对林说。玫儿闭眼想到的是一副雪景图,空旷的雪地,两个人相互拥着,静静的,没有尘世的烦恼,没有悲伤和不快,只有甜蜜和宁静,偌大的天地之间就只有两个人。那种超凡脱俗的感觉真的很好!

天空中又开始飘起了雪花,要回去了,可是玫儿真的是舍不得回了。回头看了一眼那雪,那脚印,终于还是无限眷恋的回了。那晚玫儿睡的很甜,还做了一个梦,梦见雪白雪白的旷野盛开着一大片殷红的玫瑰。

来年的雪天,玫儿又去了那里,只是这次没有了林,什么都没了,除了记忆中的那点美好和温馨。玫儿把带来的一束红玫瑰放在了那不深的积雪上,站在小小的 方寸之上,闭上眼,任由一行清泪流下,在心里问着:“林,天堂下雪了吗?”

“林!又是一个雪天,想你!”

篇11:心魂初恋的天堂散文

热尔大草原是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璀璨的明珠,花湖则是热尔大草原不朽的灵魂。

心中一直有个高远的梦想,在草原最美的季节,去看热尔大草原的云淡风轻,芳草凄美,牛羊成群;去看那明净清澈,千般袅娜,万般旖旎的花湖,去寻找心魂初恋的感觉。

时常在这片高原行走,一直不敢走进热尔大坝去肤浅的过往,浅踏这片草原的深邃和厚重,很多次临近这里总是让人望而却步,折身而返,没有行走的勇气。热尔大草原的广袤辽阔,花湖的缤纷绚丽,在心里酿成了挥之不去的梦想,苛刻成一抹纵情张狂的企盼。

而今的六月,我暂且搁置红尘世俗的纷扰和羁绊,背上流浪的行囊,圆梦成行,带上安静的心魂,一心走向心梦中的天涯。走进浩瀚无垠的热尔大草原,徜徉魂牵梦绕的花湖。

把幽静缠绵的思绪融进广袤辽阔的热尔大草原,草原夏季的晴空更加高远,湛蓝的天空苍旷无垠,绵柔漂浮的白云点缀其间,交织成一幅奇丽高远的天幕。大地上勃发苍翠的青草,散布其间含着羞涩与暗香的野花,散落其间成群的牛羊,错落交织成一幅天籁的画卷。

当我在六月草原最美的季节,把身心忘情地融入热尔大坝花湖的.时刻,我庆幸自己赶上了高原的蓝天白云的清见,丽日清风的温存。那些先前纷至沓来的外乡客,早已用猎奇的心思把花湖的绝美写尽,我穷词对花湖的赞叹,只有静心宁神去感受花湖自然天成的美丽,去寻找那种从地狱到天堂的绝美感觉。

丽日映照下的花湖,蓝天碧水,天水一色,清澈的湖水被高原的微风撩拨起轻盈的涟漪,波光粼粼,抛洒一湖细碎的金色。风平浪静的时候,高天上清幽玉洁的白云和目尽深处的雪山,坠入明镜似的湖水,形影遥对,浑然天成一个让人心魂迷离的境界,无从去寻找花湖美丽的虚实。

漫步迂回蜿蜒的栈道,心魂和情思在花湖绮丽的风景里神游。肥美青翠的水草,尽享自由的在水里畅游的鸟鱼,给花湖这个季节极致盎然的生机,给人无尽的灵动,去聆听花湖的安静,呼吸花湖的清新。花湖的天然远离凡尘,这里原本属于那些栖居在这片神奇海子的花鸟鱼虫,如今如我这般想逃离尘世纷扰的人,带着对花湖纯洁静美的向往,打搅了它的宁静和安详。

渴望能像高原雄鹰一样,有一双飞翔的翅膀,纵情翱翔高远的蓝天,让灵魂的心翼划过天际,鸟瞰花湖六月的妖艳妩媚。染满目碧水蓝天纯净的色泽,荡涤心灵那些凡俗的尘埃,纯粹一腔朴素的情怀。

逃离地狱般的世俗,走进境若天堂的花湖,身心没有丝毫的世俗杂念和沉重,哪怕这种感觉是暂时的,或许是片刻间,在花湖,只有在花湖,心灵才能萌生这样清澈灵空的自由。

掬一捧花湖清凉纯净的清泉在手,嗅觉潮湿的水草质朴芳香的味道。高原残酷的紫外线将额头的沟壑极致的放大,但还是不忍心透过变色的镜片去错失花湖绝美景致本真的色彩。

篇12:想念天堂的妈妈散文

您好吗?

人间的三、八节快到了,天堂是否也有妇女的这个节日啊?

亲爱的妈妈,在我记忆中不记得你提过这个节日,我想不是因为您不知道或是忘了?而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唐山大地震时妈妈只有三十四岁)要带四个孩子,还要上班,爸爸和您没日没夜的忙碌,日子还是穷的叮当响,一家六口的温饱还不是很满足,过年都很少吃上肉。日子过的好艰难,苦的更是您,您要让我们四姐妹穿上衣服,鞋子。记得那个时候,你每天晚上都睡的很晚,我睡一觉醒了看见您还在灯下补衣服,纳鞋底,我们姐妹的衣服你都是用手针缝制的,一针一线连着您的心、您的情。

四姐妹中我是老大,也是最不皮实的,穷家养娇儿,我老爱闹毛病,吃粗粮不行,一家六口人做两样饭,每顿给我做半碗热汤面,一家人吃高粱米粥。二妹,三妹看着您给我做的半碗面条汤,馋的眼珠子都掉出来了,有一次,二妹都馋哭了,我却吃不下,我说:“妈妈给二妹三妹吃了吧。”您数落了我:“咱家没细粮,你身子弱,这点白面是从邻居家借来的,你不想吃,就留下顿吃吧。”里秀英不知让您操了多少心,受了多少累。

我上学了,您把您唯一件枣红色的毛衣拆了,为我打了一件小毛衣,给二妹织了一件毛背心。妈妈,回忆着从前……我已经泪流满面了。那时候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快快长大,要挣好多好多钱给妈妈花。76年7月28日,一场罕见的天灾,大地震在瞬间把唐山化为平地,我们的房子更是没能幸免,(我记得我们家的房子是半土坯房),在坍塌前,妈妈一声声呼喊着我们姐妹的名字秀英,秀红,秀平,快起来呀,快呀,快跑呀!房子得塌了,房顶落了下来,妈妈的呼喊声一声比一声弱了下去,直到最后,没了声息。我被救出时,妈妈的尸体已经躺在街道上了,我怀里抱着一岁多的小妹,傻了,哭喊着,妈妈——妈妈——妈妈。您却再也没有回我一声。

从此我就失去了妈妈的爱,我是7月4日出生的,7月28日地震,我刚过了11岁生日没几天,11年的母女情太短暂了。亲爱的妈妈,您没上过学,但却用言传身教让我懂得了勤劳和贤淑,在生活遇到困难时,想起您的影子,我总能扛过去:如今我都快做奶奶了,还贪恋着您的爱,闲了的时候想起妈妈,想起您的呵护、您的吻、你的抚摸,还有您给我做的热面条,心情无法形容!泪眼婆娑……妈妈您在天堂还好吗?可否把您的丫头牵挂。您知道吗?因为您的爱才会让我学会坚强,学会担当。才能够把两个妹妹带大。妈妈呀。每次想您,每次梦中相见,迷迷糊糊的知道自己是在梦里,好怕被惊醒,好想拽住您,把您留下来让我来孝敬您,给您也做碗热汤面,给您捶捶背,洗洗脚,给妈妈过一个三八节,母亲节,我要让您天天像过节一样,让我有机会和您诉诉委屈,唠家常。在您的怀里撒撒娇,梦醒的时候,泪如泉涌……

篇13:上帝的曲线 天堂的水波

从此, 建筑界少了一个“女魔头”, 天堂多了一位令人惊艳的建筑师。

2016 年3 月30 日 (美国当地时间) , 伊拉克裔著名建筑师、第一位获得普里兹克奖的女性——扎哈·哈迪德因心脏病发逝世。

业界扼腕, 同行叹息。你或许并不知道她是谁, 但她设计的作品你肯定不会陌生。那浓浓的浪漫气息、强烈的扎哈味道, 张扬、霸气。

也有人对她的设计不敢苟同, 但就算你再不喜欢她的风格, 你也不得不被她那惊人的曲线所折服, 她的设计不仅仅开创了一代风格, 更影响了当代设计美学, 让我们领悟着世界上最伟大的创造力。

这个被人称之为建筑界“女魔头”的哈迪德1950 年出生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22 岁时, 全家为了她的学业移居伦敦, 她开始在著名的建筑学府——伦敦建筑联盟攻读研究生。她最负盛名的作品包括米兰170 米玻璃塔、蒙彼利埃摩天大厦、迪拜舞蹈大厦、北京银河SOHO建筑群、广州大剧院和香港理工大学建筑楼……

对于每个建筑师来说, 大多数的作品都只能安静地躺在图纸上, 无法付诸实施。但对建筑师扎哈·哈迪德则是个例外。她的那些看似不真切却美轮美奂的设计方案一次次被付诸实践, 也一次次打动着在她作品下驻足的观者。她的设计一向以大胆的造型出名, 被称为建筑界的“解构主义大师”。她的作品看似平凡, 却大胆运用空间和几何结构, 反映出都市建筑繁复的特质。

1993 年, 哈迪德推出成名作——德国莱茵河畔魏尔镇的一座消防站。在它的建筑方案出台但尚未实施之际, 由于其充满幻想和超现实主义风格而名噪一时。哈迪德通过营造建筑物优雅、柔和的外表和保持建筑物与地面若即若离的状态, 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以“打破建筑传统”为目标的哈迪德, 一直在实践着让“建筑更加建筑”的思想, 于是才会有超出现实思维模式的、突破式的新颖作品。

广州歌剧院。广州市歌剧院位于珠江新城J4 地块。其外形如“圆润双砾”, 就像置于平缓山丘上的两块砾石, 在珠江边显得十分特别。在规划设计中, 广州歌剧院、博物馆分别位于新城轴线起点的两侧, 与中央广场、滨江绿带共同形成文化艺术广场, 成为一个开放、自信的国际都市展示自身魅力的舞台。北京银河SOHO。建筑白色的曲线形塔楼与天际线完美融合, 四个螺旋形体量之间由一系列天桥连接, 人们可以通过室内交通空间在四座建筑物之间穿梭。

从哈迪德的多项设计作品的构思和表达方面来看, 她与众不同的伊斯兰文化背景显然弱于其所接受的英国式传统保守精神。但不可否认的是, 她的性格之中还有着强硬、激越的一面。她的许多设计手法和观念似乎是在被阿拉伯血统中的刚劲精神热烈地鼓舞着勇往直前。与此同时, 她也在一些“随形”和流动的建筑设计方案之中流露出贴近自然的浪漫品位。

很多人都惊叹她的作品:“上帝的曲线, 天堂的水波”。

篇14:“避税天堂”的真相

这里,有一组数据耐人寻味:2002年1月至10月,中国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和美国是外资直接进入中国内地最多的国家和地区。其中,英属维尔京群岛以38.41亿美元位列第二,这个方圆仅153平方公里的西印度洋小岛,有来自世界各地的35万家公司在此注册。而在当地多如牛毛的“企业”当中,又约有1万多家与中国有关。某些国人耳熟能详的品牌,实际上并非纯粹的“中国牌”,因为其整体或某部分的注册地是在维尔京、百慕大、开曼等地,也就是说,就其属性而言,它们可算得上是“混血儿”。

1992年10月9日,中国在纽约交易所挂牌的第一支股票“华晨汽车”,其公司全称为“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就是于1992年6月在百慕大群岛注册;1999年初,新加坡证交所出现了一张新面孔——“鹰牌控股公司”,注册地为开曼群岛,其背后的上市公司——广东省佛山市鹰牌陶瓷公司,成为首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国民营企业。1995年,惠州侨兴通过其原来在香港注册的一家公司,到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了“侨兴环球公司”,以“侨兴环球”的名义回购侨兴集团90%的股权,接着于1999年2月17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第一个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民营企业;2000年1月,在百慕大注册的裕兴电脑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作为在香港创业板成功上市的第一家内地民营企业,募集资金达4.2亿港元。

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避税地

作为英国殖民地的维尔京群岛不过区区弹丸之地,究竟有何能量使其对华投资总量超过美国?

目前,在维尔京群岛上注册的公司有两大类:一类是按1885年法律注册登记的居民公司。这类公司需要按照国家法律合理合法经营。而另一类公司,就是所谓的离岸公司,则是在1984年当地颁布了《关于国际商务公司法令》后建立的。按该法令的规定,外国公司可以以离岸公司形式在岛上注册登记。登记注册后的国际商务公司办公地点和代理商名义上应该设立在岛上。公司不需要设立庞大的业务班子,只要业主或经理一个人挂名即可,纯粹是一个“信箱公司”。当地政府机构也不要求公司提供财务会计报表,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会议都被简化了。于是,很多国家的企业络绎不绝来到这个被称作“避税天堂”的小岛安家。至今在当地注册的公司仍在以每月200家的速度递增,平均算来每户当地居民竟然能摊上20家公司。这其中,中国企业在当地的离岸注册也已蔚然成风。

由于各国对避税地的认知不尽相同,国际上没有一个统一的划分原则。美国税务手册列举了30个避税地,德国列举了34个避税地,日本列举了39个,而法国列举了47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2000年6月公布的“确定和消除有害税收活动进程”报告中列举了35个国家和地区,并提出了认定避税地的标准:1.对金融或其他服务所得不实行所得税或只有名义上的所得税,或将本地作为非居民逃避其居住国税收的场所;2.不能有效进行情报交换;3.缺乏透明度,如税收制度与税收征管不公开;4.有利于外国实体建立没有实质内容的经济活动。

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百慕大等地区之所以能够发展成“避税地”,有着深远历史渊源。这些有殖民历史的国家和地区长期受别国统治和控制,没有税收自主权,从而形成了有利于资本输入国的税收制度和法规。脱离宗主国后,其制度和法规没有改变,从而成为了国际避税地。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很小的国家和地区,自然资源稀缺,人口数量较少、经济基础薄弱,为了发展本地经济,当地政府另辟蹊径想出了一个吸引投资、增强地区竞争力的策略,即创造宽松的税收环境,增强配套的金融服务,把本地建设成为一个避税天堂。从避税地地域分布看,大部分避税地靠近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从而便于为纳税人的避税活动提供服务,如南北美洲的大西洋、加勒比海地区、欧洲地区和东南亚地区。

“离岸注册”的真相

离岸公司反映了跨国企业一种特殊的法律组织地位,这个地位使其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税收负担。离岸公司享受诱人的税收待遇,其先决条件是公司的业务活动必须在其正式注册的管辖区以外开展。只有这样,离岸公司才能被免于管辖区域内全部或大部分税收。所谓“离岸”的概念就出自于此,其真正含义应为“在国外”。

从法律观点看,离岸公司与其他企业和公司没有实质上的区别。它是一个与其他公司享有同等权利的经营主体,可以与其他的法人实体开展平等的交易活动。公司的运转只需要某些形式上象征公司存在的要素,如业主、经理(一般不少于两人)、公司章程等文件。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发现离岸公司在离岸管辖区内与其他公司签定商业合同,那么就将被撤消公司的离岸地位。

外国公司的离岸注册登记一般都寻求专业的咨询中介服务公司。事实上,离岸公司的注册和业务活动大部分是在这些公司的中介下进行的。离岸公司所有权的保密性也成为避税的工具。在登记注册文件上法人代表的名字不是真正的业主,而是一个挂名的其他人。离岸商业的方法和技术可以是十分多样的,它不仅包括股份公司形式的企业,也包括其他一些商业法律组织形式,如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担保公司和其他混合形式的公司。

目前,不仅可在一些传统的离岸管辖区,如维尔京群岛、欧洲的人岛、地中海的直布罗陀等地,还可在欧洲一些享有威望的国家内登记注册离岸公司。很多欧洲国家的法律允许开展离岸形式的商务活动。例如,在瑞士的某些州内允许某些组织形式的企业可进行离岸业务,其税收比正常税收低几倍。而那些被认作避税地的专业离岸管辖区都在竭力向离岸投资者提供新的条件和税收优惠,相互间为了吸引外资而展开激烈竞争。

高岸公司——是金矿还是黑洞

尽管国际上对国际避税地评说并不一致,但某些国际经济组织和发达国家政府尤其是主要的资本输出国都持坚决的否定态度,并制定了专门法规,抵制跨国公司利用避税地离岸公司避税。规定的具体内容可能不尽一致,但反对避税地法规的方针是共同的,即母公司管辖区应对公司所得中通过无税管辖区子公司所获得的那部分所得征税。不管这笔所得是否进入母公司账目中,或是留存在离岸公司,都应视作母公司的所得。如果这项法规能达到目的,那么利用避税地避税的优势就将被消除。在执行类似法规的条件下,跨国公司可能要面临很多行政罚款,从而加重其税收负担。

美国是第一个制定反避税地法规的国家。早在1962年制定的《国内收入法典》里有专门条款规定了必须在美国缴纳税收的外国子公司的收入种类。此外,美国纳税人如参与受美国经济制裁或受《美国国外反贪污法》严格控制的国家经济往来,可能要遭受严厉的罚款惩处。

德国“涉外税法”也对外国离岸公司所得的征税作了详细的规定。受控外国公司实现的所得按控股比例归属其德国居民股东的那部分,应在德国缴纳所得税。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在2000年报告中提出的35个避税地的有害税收竞争下了最后通牒:给上述避税地12个月的时间,让其决定是否与该组织合作,并在2005年底之前取消有害税收制度。如果不与该组织合作,它们将受到国际社会的制裁。报告中,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制裁不合作避税地的11项措施,目的是为了加强对这些公司的监管,如加大征税、稽查、反不公平竞争行为等力度。

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布反避税地报告之前,百慕大、开曼群岛、塞浦路斯等6个国家和地区提前作出了承诺,愿意在2005年底之前消除有害税收活动,承诺采用国际税收中的透明标准、进行情报交换、实行公平税收竞争。

虽然我国因为出于鼓励外国投资的需要,还没有制定具体的反避税政策措施,但加强与各国反避税组织的合作,统筹国际税务事项管理和涉外企业税收管理,全面提升涉外税收管理和服务水平已成为涉外税收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家税务总局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工作试点,并提出了反避税实施,其中包括实施反避税调查,组织实施反避税协查和联查,调查处理各类避税行为,预约定价的谈签、管理和实施,资本弱化、避税港避税、受控外国公司避税问题的调查与处理等。

不少国际避税地迫于国际压力也相继修改其公司注册法规。维尔京群岛近期将对公司注册规定进行新的修订,取消境外公司股票无记名制度,并将大幅度提高每年的规费。

随着国际社会压力的增大,国际避税地的存在将越来越陷于声讨和孤立中,在那里注册的公司必将有所触动,避税的“好日子”不可能永远过下去,中国的离岸公司将面临新的选择和应对。

链接:注册离岸公司7大好处

1、注册一家海外离岸公司则成为企业走向世界,开展跨国业务的捷径。

2、一个企业向美国出口产品,需要申请配额及一系列的相关手续,这中间需要多花费一到两倍的成本。而如果该企业拥有一个海外离岸公司,由企业向离岸公司出口产品,再由离岸公司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出口,就可以绕开关税壁垒获得免税待遇,并且还能够成功地绕开出口配额限制。

3、绕开外汇管理,方便引资。由于海外离岸公司的资金转移不受太多约束,公司在资金使用上也很方便,很多通过这种方式上市的企业,干脆将在海外资本市场募集的资金先放在海外的离岸公司,再根據国内企业经营的具体需要,逐次将资金汇往国内。

4、法律环境宽松、保密性好。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百慕大等地是部分自治的英国殖民地,其公司法以英国商业公司法为基础。公司有关股东及董事的资料均是保密的,不需要向公众透露。

5、税收上的优惠。离岸公司通常没有任何税收负担。

6、公司成立快速、注册方便。离岸公司的注册程序非常简单,有专业的注册代理机构代为完成,不需要注册人亲自到注册地进行操作。

上一篇:饮食配方转让合同下一篇:企业半军事化管理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