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临淮第二中学教师校本培训计划

2024-04-19

2023-2024学年度临淮第二中学教师校本培训计划(通用9篇)

篇1:2023-2024学年度临淮第二中学教师校本培训计划

临淮第二中学“满意课堂建设”活动总结

为了贯彻落实教研室关于《凤阳县“满意课堂建设”考核方案》精神,推动我校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我校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成立考核领导小组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胡正松为组长,副校长张世银为副组长,教导处及各教研组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2、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案

3、按照要求全面评价

(1)个人满意由考核组按个人自评标准量化考核。

(2)学校满意由考核组随机抽取10名所任教的学生填写调查表,进行分项量化打分。

(3)学校满意有考核组按量化评分表打分。

(4)家长满意由考核组抽取任教学生部分家长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量化打分

4、教师全员参与

2012年10月各教研组完成先进个人初评,各教研组初评推荐季丽丽、马春宁、许正霞、陈丽娜、宣宁参与学校考核,2012年11月28-30日学校按教研室下发的考核表进行量化打分确定马春宁、许正霞、季丽丽、宣宁参加第七教研基地满意个人评选。最后马春宁、许正霞胜出。这两位同志在2013年4月15日参加县满意课堂评比分别取得语文学科三等奖和物理学科三等奖。

二零一三年十二月五日

篇2:2023-2024学年度临淮第二中学教师校本培训计划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集中治理工作意见的通知》(皖政办明电〔2014〕53号)精神,为进一步严肃机构编制、组织人事和财经工作纪律,加强干部人事管理,规范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管理,经研究制订我校“吃空饷”问题集中治理工作方案

一、治理范围和对象

(一)本次集中治理工作的范围是学校工作人员和相关离退休人员。

(二)学校隐瞒事实、虚报人员编制或实有人数,套取财政资金的,属于单位“吃空饷”。

(三)学校工作人员不在岗而违规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属于个人“吃空饷”,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学校工作人员在学校挂名并未实际到岗上班,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

2.学校工作人员因旷工或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等原因,按照规定应当与学校终止人事关系,但仍在学校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

3.学校工作人员已与学校终止人事关系或已办理离退休手续,仍按在职人员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

4.学校工作人员已死亡或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失踪,仍由他人继续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

5.学校工作人员受党纪政纪处分及行政、刑事处罚等,按规定应该停发或降低工资待遇,但仍未停发或按原标准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

6.学校工作人员其他违纪违规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

二、治理方法及步骤

学校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全面领会“吃空饷”问题集中治理工作的对象范围、方法步骤和工作要求,安排部署集中治理工作,并按照要求的时间节点按时汇总上报自查自纠材料。

1、制定工作方案:精心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动员会议,设立“吃空饷”人员举报电话0550——6562243、举报邮箱fylhzg@163.com,对群众反映的情况要如实记录,积极组织核实,及时查处各类“吃空饷”问题,确保此次集中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2、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胡正松(校长)副组长:朱

磊(副校长)

张世银(副校长)

李金豹(副校长)

成员:黄维新(办公室主任)

汤国银(总务主任)

张正斌(教导主任)

傅华翠(政教主任)

3、认真开展自查。对照在编在岗人员花名册、工资表、平时考勤记录等相关信息,认真排查“吃空饷”人员,如实填报《凤阳县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集中治理工作情况自查统计表》及签订《集中治理工作承诺书》,并形成自查自纠情况报告。1月20日前报县开展“吃空饷”问题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4、全面进行公示。对自查清理的结果及对“吃空饷”人员的处理意见在本单位显著位置公开公示,接受干部职工和社会监督。

5、严肃进行处理。对查出的“吃空饷”人员,学校负责清退虚领的工资和补贴,上缴财政,并到人社、财政、编制部门办理核减工资和编制手续。

三、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集中治理工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认真组织实施。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维护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良好形象的高度,深刻认识“吃空饷”问题集中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切实做好此项工作。

2、严格政策、落实责任。要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对检查中发现的“吃空饷”的单位和人员,要追缴“吃空饷”资金,上缴同级财政。积极稳妥推进治理工作。

3、严肃纪律、从严追究。要把此次集中治理工作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化整改和加强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落实有关政策,对在“吃空饷”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中隐瞒不报、敷衍塞责、弄虚作假、顶风违纪的人员,从严追究责任。

4、建章立制、加强管理。要以这次集中治理工作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严肃编制、人事纪律和财务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加强人员日常考核管理,防止因管理松懈造成新的人员在编不住岗,严格人事管理流程,规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流动、退休、处分、辞职等环节的管理,及时修改或核销人员信息资料,并相应调整处理有关工资待遇,杜绝出现新的“吃空饷”问题。

篇3:2023-2024学年度临淮第二中学教师校本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教师培训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学习、研究新课程教材为重点,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教师参与研究培训为主要形式,以培养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方向,以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一批专业型、创新型教师为目的,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培训目标

通过开展教师培训,促使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良、胜任新课程教学,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师队伍,为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三、培训原则

1、针对性原则: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与发展为出发点,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多种模式开展培训,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教学中现实的和未来的问题。

2、实效性原则:避免形式主义与空洞说教,紧密结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管理。

3、系统性原则:以学校整体发展为本,注重培训的系统性,以达到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4、自主性原则:学校自主培训、自主管理,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5、开放性原则:注重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校外与培训机构有机协同与结合,在校内实行教学、教研、培训的有机协同与组合,教师之间互帮互助,寻求培训机构的业务指导,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行开放的培训方式。

四、培训内容

围绕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实施新教材能力这一目标,把师德教育放在首位,提高教师教育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师德师风培训:以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2、教育教学能力培训 :以教研组为单位,不断探索研训一体化,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3、信息技术培训 :通过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提高教师熟练操作多媒体及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提高教师借助电脑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4、“国培计划”培训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日新月异、永不停息的过程,帮助教师树立“学习、学习、再学习”的思想,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学习教育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新教法,不断提高和充实自己,适应当前形势。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突出以学科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以模块为课程机构、以案例为载体、以参与互动为平台。通过参加各种“国培计划”的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个人业务素质和管理者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五、培训形式

1、自主学习:教师自学,学校每学期推荐书目以及教育教学有关杂志,组织教师认真读书学习、每月进行一次交流研讨。让读书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学习成为教师的浓厚兴趣。

2、专题讲座: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针对学校共性“问题”,聘请专家学者,开设专题讲座。

3、小组研讨:以教研组为单位,两周开展一次学习研讨,研讨教学体会、研讨课堂教学评价、研讨教学管理等。

4、教学观摩:学校内部教师之间,校际之间分层次、多形式组织教学观摩,形成制度。

5、参观考察:组织校内、校际之间教师教学交流,传授好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外出考察学习,取长补短。

6、专项培训:根据不同时期教师继续教育的任务,集中进行短期培训;对教师职业道德高尚、教学能力水平突出,有培养前途和潜力的中青年教师,组织参加“国培计划”、县教研室开展的各种培训活动,重点培养,研修提高,培养研究型、专家型的骨干教师。

六、具体措施

1、做好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 :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继续组织好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分学科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培训针对性。

2、加强岗位练兵:积极实施县局提出的教师“五阶梯”培训工程,本期先开展“教坛新秀评选活动”,推出一批教坛新秀,激活内部动力,让教坛新秀发挥激励带动作用。同时,实施好帮教帮学活动,结成师徒对子,以老带新,促进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

3、做好教研组长培训工作:进一步抓好教组长培训,优先选派优秀教研组长参加各种外出培训,提高教研组长的能力和素质。

4、做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培训工作组织信息技术的老师开展讲座,帮助其他教师学会应用多媒体教学,加大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做好市县级培训工作 根据市县教育局文件精神,落实好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中学骨干班主任培训、管理人员培训、网络培训等,并做好对培训教师的跟踪管理和指导。

6、做好校本培训工作 :在学校积极营造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学校文化,加大校本培训经费的投入力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本校优秀教师的作用,认真规划、组织、实施好校本培训工作,保证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七、保障措施

1、认真制定校本培训发展规划与年度培训计划,要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工作实践,紧紧围绕学校发展和教师需求这个中心,探索符合学校发展特点的校本培训模式,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2、完善教师培训的管理体制 :学校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实施。对培训质量、培训效益及时进行考评、评估与反思,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将培训的考核与期末教师考核结合起来、与教师的晋职晋升、评优选模挂钩。

3、落实校本培训经费 :学校优先保证对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教师外出培训,按规定报销有关费用;积极改善办学条件,配备教学设施,逐步实现培训手段的现代化。

篇4:2023-2024学年度临淮第二中学教师校本培训计划

2013学年度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总结

本年度,我校围绕“整体优化、和谐发展”的市素质教育实验规划,以队伍建设为抓手,以二期课改的推进为重点,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完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为保证,认真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办学整体水平。现就基础目标的达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教师队伍建设

1、创建学习型教师组织,促进教师的自主学习、自我完善。

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学习型组织理论,围绕学习型教师组织的创建展开讨论,制订了学习型教师组织的标准,并把它作为优秀教研组和文明组室的评比条件。积极引导教师围绕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个人奋斗目标,并通过学期计划加以细化。

鼓励反思学习和创新学习。要求每一个教师通过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把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强调工作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工作。要求教师能够经常撰写教学随笔和教学个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

2、以主题教育为抓手,弘扬先进师德师风。

学校以教育局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年”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标兵倡导活动”、“学习反思活动”、“师生互动活动”、“开门评议活动”等主题教育,教师的参与率达到100%。在师德师风提升年主题教育中,两位教师获县教育系统“师德标兵”荣誉称号。

3、以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载体,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

学校制订了骨干教师培养的方案,并形成了“县级骨干——校级骨干——青年教师”的梯队培养模式,明确每一层次的工作要求,做到责权利挂钩。

4、以“四个一”活动为抓手,锤炼教师的师艺技能。

以 “四个一”活动作为学校校本培训模式,同时把“四个一”整合为学习、教学、科研“三组对”,全方位、有计划、有步骤的对教师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艺和水平。建立了网络交流平台,创建了竞存校园网和“四个一”工程网,所有教师的教案文章都上传到“四个一”工程网,1实现了资源的共享。我们还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把 “四个一”活动列入教师年度考核工作中。

二、德育实践

学校坚持以德育为核心,以育人为根本的指导思想,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地位,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面落实,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落实德育类课程,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认真落实思品、社会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做到专课专用。按照专兼职结合的原则,配备任课教师,成立思品和社会教研组,认真制订教研计划,开展教研活动。

开展德育类教学案例的征集和评比活动,促进教师不断反思和提高。本学期,我们配合县思品教研室开展了思品、社会教学案例的征集,评出优秀案例、论文交县思品组。

2、以学会做人为基点,加强行为规范教育与训练

我校针对本校学生实际,每月制订德育系列专题,每周安排一个行规训练点,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列训练点,天天有常规要求。

同时,我们把行为规范的教育与训练和校风、学风建设相结合。通过校会、校刊橱窗等宣传阵地加强宣传;

3、以先进班集体建设为载体,加强班集体建设。

组织班主任学习《优秀班集体的评估标准》,把它作为班集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期初将《评估细则》下发到各班级,各班对照《评估细则》制订班集体建设计划;期中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做好资料的积累;学期末,各班对照《评估细则》进行自评,写出申报小结,然后由各部门成立考评小组,对各班级进行考核,评出校先进班级集体、县先进班集体。先进班集体作为一种班级奋斗目标,激励着我们的学生人人寻找小岗位,人人为班级作贡献。同时将班集体的考核和班主任绩效工资考核进行挂钩,激励班主任老师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

4、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教育格局。

以创建学习型家庭为重点,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认真制订创建学习型家庭规划,开展富有成效的创建指导,引导家庭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先后召开了创建学习型家庭动员会和创建学习型家庭推进会,发放

了《创建学习型家庭倡议书》。

学校利用各种整合各种有利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媒体的教育作用,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开展读书征文活动和电脑小报评比活动。今年我校有一名学生获滁州市演讲比赛三等奖。

三、教学管理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本学期继续贯彻二期课改精神,以课改为工作重点,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深入开展了各项实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在教学常规管理,课堂教学达标建设,艺体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校把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工作为工作的一个重点,常抓不懈,取得了一定成效。

1、重视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前提。一年来,我们通过自学与讲座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学习《新课程标准》,利用例会传达二期课改理念,组织教师看资料,研教材,分析研究,培训学习。通过读书笔记、论坛、讲座等形式,深入研讨,积极引导教师重视课堂模式及策略的研究,关注教学方法的应用,提高模式意识,不断提炼,实践创新教学模式。

2、重视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严格按课程计划开足、开好课程,尽量合理安排课表,充分发挥专用室的利用率。严格落实学校“一规”、“三制”、“三查”、“五教常规”、“五学常规”,重视教师听课、备课笔记的检查,倡导集体备课,抓好教研课,结合学校开展的校本培训“四个一”工程,每个教师一年中每学期都要上好一堂课(示范课),积极引导良好的教研氛围,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环节入手,改进教学方法。重视智优生的培养和差生的辅导工作,确保合格率,提高优秀率,努力取得全面提高,在期末质量监测中,我校各科平均成绩均位居教研片前列,在13年中考中各科平均分位居同级同类学校中上等水平

3、加强质量监控管理。区域管理监控责任制是我校新形成的一项传统。学校充分发挥质量监控的督查和指导作用。坚持检查与指导相结合,点面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今年,学校对所有年级学科,学生的成绩进行跟综管理,有效地完成质量分析与评价,及时发现问题,研究对策。中层以上干部深入管理区域,关心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对区域内课堂教学听课,检查区域内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常规工作,对各学科进行了各

项多种形式的质量监控。学校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分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努力提高四十五分钟课堂教学质量。

4、继续重视课堂教学达标创优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各角度的课改研究。一年来,我校围绕课改,在课堂教学领域进行了大胆的实践与探索。通过组织学习、观摩、研讨活动,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学校组织学科组对各个教师都进行仔细认真的课堂教学分析,提高教师自我发展要求,注重在创优上发展。同时,通过活动、提升教师的教育思想理念,与教育科研相结合,促使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模索、自主发展。今年有四位教师执教市级课堂教学展示研讨,获得好评,多次组织县级教研展示活动,为县级教学研究作贡献。

5、艺体科教育常抓不懈。艺体科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窗口,我们加强艺体科研究,在不断优化学生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同时,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获取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发展个性完善自我。

四、科研管理

本年度,学校坚持“科研先行”、“课题带动”的工作思想,扎实工作,不断创新,切实推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已成为全校教师的共识,同时也成为了全校教师的自觉行为。

1、人人有课题,实行“课题带动”策略。

实行课题带动的策略,是我校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科研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色。上半年,全校教师仍围绕学校的龙头课题——“整和教育的实践研究”,结合课改和教育教学实际,从以改善师生关系为特点的“师生亲和”、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为特点的“学力教育”、以改变单一考试为特点的“发展评价”等三个方向所确立的子课题,进行了深入地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后,我们开展了“四个一”活动,即:(1)每学期初制定一份课题阶段性计划。(2)每月填写一份课题研究记录卡。(3)围绕自己承担的课题上好一堂探索课。(4)期末写好一份课题阶段性小结或论文。通过活动规范教师的课题研究过程。

2、开展专题研讨活动,促科研发展。

“生命在于运动”,教育科研的生机也在于活动。本年度,我校开展了

如下专题研讨活动:校级重点课题评审活动、“评价研究”、“学力研究”专题探讨活动、“撰写教育案例”专题活动、“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研讨活动和读《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一书的读书交流会。学校鼓励教师经常反思、勤于笔耕,通过撰写教育教学案例、教后感、教育教学论文,促进学校教育科研发展。

3、继续“四个一”校本师训活动。

根据县教育局和学校校本培训工作要求,开展教师“四个一”活动。教师通过读一本书,作一次讲座,写一篇文章,开展一次课题研究,制作一个课件,上一堂课的活动,来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整一年活动中,学校要求每个教师对“四个一”活动的完成情况进行小结,收集有关资料,汇总整理,制作学校“四个一”工程专题网页,及时上传教师资料。目前大部分教师的“四个一”活动总结整理工作已完成。通过此项活动,我们发现,教师自觉地加紧了对自身素养的提高,加强了学习,每一项活动的完成都倾注了教师许多的心血,同时也有了许多收获,大家都觉得课题研究对课堂教学指导作用大,“四个一”活动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4、深入开展探究性学习专题活动。

探究型课程是二期课改的一个新亮点,它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创造性学力和发展性学力,开发学习的潜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掌握新的理念,逐步摸索、实践。在学科中渗透进行研究性学习;利用活动课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专题研究;在假期中落实课外探究性活动的延伸,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感到欣慰。展望新的一年,我们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相信,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继承和发扬业已形成的优良传统,不断深化改革,临淮二中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灿烂。

篇5:昆山第二中学校本培训五年计划

2010.12月

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行为,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课程改革这一宏伟工程才能得以顺利实施。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构建学习型学校,现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研究制定2011至2015年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规划。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根据《教师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和《江苏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等有关文件要求,确立教师专业发展在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战略地位,以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导向,以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素质为重点,坚持一个中心,即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实施两项策略,即在实践中研究,用实践的方法研究。做到三个服务,即为学校的发展服务,使教育科研工作成为营造学校特色的新的闪光点;为教师成长服务,使科研工作成为提升教师素质的新的支撑点;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服务,使教育科研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新的增长点。形成四个观念,问题即课题,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即研究,课堂即实验室。努力推进教育科研工作又快又好发展,使学校教科研“源于教学,高于教学,指导教学”,继续走“科研强校、科研兴教、科研育师”之路,努力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努力实现教育科研工作的新突破,不断促使学校向高品位有特色发展。

二、教师发展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的原则,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继续教育的一切设计和实践环节都要服务教师这一原则,加快建设步伐,积极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深入教学第一线,收集和发现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惑或实际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解决,同时依据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分层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阶段推进,以取得最佳效果。3.坚持针对性和实效性统一的原则。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一些活动的设计都要符合专业发展的需要,切切实实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避免形式主义倾向。4.坚持统一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原则组织教师积极参加进修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保证参加人数,保证时间,保证质量,结合教师实际,学校实际,开展各类校本培训。

5.坚持自学提高与课堂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确定学习内容。自己安排时间自学以促进自已专业更快发展。

三、主要工作目标

(一)主要目标

以 “五新”(即:新理念、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师资)为培训重点,突出抓好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使大多数教师胜任新课程教学,完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摸索校本培训的有效模式,造就一支专业化,研究化的教师队伍。

(二)具体工作目标

(1)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建设目标:建立二中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建立教师培训质量评价制度,以绩效评价促进培训质量的提升。完善教师培训的信息化管理、课程教学管理、远程培训管理、校本培训指导管理等制度。

(2)教师全员培训目标:有效组织我校教师全员培训,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全面提升。根据教师的岗位需求,构建分岗位、分学科、分学段、分层次的教师终身学习和发展体系,促使教师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能够有针对性地参加学习培训,促进教师专业连续性发展。使我校教师的教育观念、专业素质、教学及研究水平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3)学校校本教研目标: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中心,以校长为第一负责人的开放在职培训活动,在培训中我们将其定位在实现教师个人的提高与实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及社会服务等多项功能的有机整合,并基于如下原则:

①以教师为本。在过去的教师培训中,往往把培训者与受训的教师对立起来,即我讲什么你听什么。心理学研究表明:内部动机是行为的力量源泉。因而在校本培训中我们更新观念,突出以教师为本,从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将教师作为培训的主体,从教师的需要出发,找寻切入点和突破口,从而使培训达到促进教师自主提高的目的。

②立足实际。多年来,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是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总目标。丰富个性化校本教育资源和专题性学习资源,为进一步加强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经济社会加快改革、加速转型的大背景下,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校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教师不断完善自身教育技能的紧迫感不强,教师的专业素质、专业发展的水平与当前新课程的新理念、新要求还很不适应。可以说教师中既存在共性的问题,也有个体间的差距。针对上述实际状况,我们确立了要通过持续的专业培训,促进教师群体和个体共同发展的目标。

③注重实效。校本培训的基本点是要立足本职、本岗、本校,在培训中,我们要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力求多角度、多途径、多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教育中的现实问题,突出“抓深化、强学习、重效果”。因而在提高校本培训的自转功能上大做文章,促使校本培训成为发掘每位教师潜质和创造力而搭建的平台。

四、工作任务

1.以教研为突破口,狠抓教研活动,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能力。校级教研活动每人一节,做到有主题,有方案,有教案,有研讨记录,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摸索自己的教学模式。

2.以科研为导向,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能力。80%教师要求有科研课题。3.以培训为基础,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理论水平,专业性情境,以校本培训为主,一是校长每学期进行一次专题辅导,二是副校长每学期进行一次专题辅导。三是骨干教师每学期进行一次专题辅导。

4.鼓励教师继续参加各种外出学习。

5.精心组织备课讨论会,提出本周内的教学设想,采取怎样的教学和方法,利用什么教学手段,达到哪些教学目标,设计一课的教学实例,然后在组长的主持下进行讨论,达成共识。达到共同提高的目标。

6.强化教师自学教育理论教育刊物,并且有自学笔记,有自己的体会。7.每学期每教师一篇教学心得体会或论文,并有一定的质量。8.加强信息教育,提高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

五、保障措施。

1.领导小组经常深入教师中间检查督导。

2.保障对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经常的投入,计算机软硬件满足学习使用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篇6:2023-2024学年度临淮第二中学教师校本培训计划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以校本教研为切入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八十二中学2010年校本研修工作计划。去年,我校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和经验。进入2010年,为了更深入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我校在落实校本教研,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我们常说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教学理念决定教学行为。为此,我校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扎实开展课改。

1.领导带头学习

校长室继续创办《信息·理论》校刊,引领课改方向(今年将刊出39、40期),将教育思想转化为可操作的指导意见,稳步推进新课改。

2.引领教师学习

①学校定期发给学科组学习资料;

②请教科院的王敏勤教授来校进行指导;

③挖掘校内资源,开展校本课题研究;

④学期末对老师进行“学习新课程理念”进行书面考核;

⑤组织教师到兄弟校学习,引领并促进教师走进新课程。

3.学科组、备课组组内学习

①要求各备课组每周安排固定时间作为校本教研的时间;

②每月学科组活动一次,在活动中老师们互相交流经验,总结成果,对今后教学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③以学科组为单位进行学科讲座,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科问题。

二、创新校本教研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课程改革的核心要素是:转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在教学中只有给学生发展空间,学生自觉主动学习,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为此,今年我校将结合校情、学情,打算做如下的探索和实践:

(一)建立学科资源库,为校本教研增设平台

保存、积累、优化和利用优秀学科资源,是我校今年花大力气要坚持的做法之一。学科资源库集中了教师的智慧,融合了教师们的优势,汇集了大家的研究成果,是“取之于师,用之于教”的系统工程。这项真正立足于教学过程、立足于课堂教学的“务本工程”,对促进学校教师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发展、促进学校课堂效益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规范和规划学科资源库,把学科组长确定为学科资源库主要负责人,在内容方面,学校有的统一要求,如《课程标准》《考纲》等,每个学科资源库都有;更多的是学科根据学情、校情自定,包括教案、学案、课件、论文、资料等,分别按照学段、年级、备课组进行分类,既能方便共享,也有益于创新。在技术上,确定李玉香老师为主要负责人,定期更新。

(二)进行“教材知识结构分析比赛”活动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教材的重大调整和变化,这些变化突出表现在:“保证基础性,突出时代性,合理构建教科书的体系,重视科学探究活动,注重科学方法和能力的培养,联系生产、生活和社会实际,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恰当的教科书呈现方式”。教材的这些变化无论对青年教师还是老年教师都是一个新的课题和挑战,在教学前,老师们必须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体系,这样才能教好每一节课,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让老师们熟悉《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材?通过校本教研,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是:“通过教材知识结构分析比赛,让老师们熟悉《课标》《考纲》,把握教材”。

每学期开学初,我校将以备课组为单位,对新教材进行研讨、分析,并对本学期的教材列出知识结构体系,以电子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第三周全校进行“教材知识结构分析比赛”。在比赛时,由一位老师讲解教材知识结构图,然后由学科组长针对该备课组的分析提出有学科价值的建议和指导性意见,工作计划《八十二中学2010年校本研修工作计划》。全体老师分别对讲解的老师、备课组长、学科组长打出分数,学校依据老师们的分数,评出获奖教师。

进行“教材知识结构分析比赛”,意在使老师们在开学初就对教材有了深刻的理解,根据《课标》《考纲》,对应掌握教材内容和考试内容的要求,有利于准确把握课堂上教学重点、难点,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为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供保证。

(三)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活动

我校现有青年教师96人,已占我校任课教师的60%。青年教师是我校的希望,是我校的未来,也是我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青年教师有他们的优势,但是青年教师又有他自身的弱点,他们的工作时间短,教学经验少,课堂实践欠缺,基本功还需扎实。

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给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锻炼和展示的平台,我校将举办基本功系列比赛。

比赛分多个环节进行,本学期进行两个。第一个环节进行青年教师演讲,演讲的内容抽签选定,给10分钟时间准备,然后比赛。第二个环节是板书比赛,参赛青年教师要按照要求(学科组长结合学科特点指定)书写、画图。下学期进行作课、教案、论文比赛,学校领导和学科组长担任评委。进行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活动,为青年老师成长提供了一个展示和学习的机会,为提高和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提保证。

(四)课题成果展示活动

2010年3月24日,我校将举办“在新课程改革中,对高中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与研究”和“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教学实施策略研究”两个课题的成果展示活动。活动有四项内容:一是汇报课题研究情况,二是专家点评,三是听10节展示课,四是评课。市教科院王敏勤教授、区教育中心主任龚浩然、杨念庆等将亲自参加,兄弟校的很多领导和老师也将前来参加,到时,都将留下他们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课题研究情况由承担人郑春梅和任宝娟来汇报,王敏勤教授点评,展示课展示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培养的学生学习策略和对体育模块教学采取适宜的实施策略。我们力图使观摩课的效益最大化,采取上课、说课、点评三个程序。任课教师上课后当场说课,突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本节课的特点,展现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和体育模块教学的实施策略。观摩课后,教务处将教师教案、学案、课后反思汇集成册。本次活动目的是展示课题研究的成果,展示学生“乐学”、“想学”、“会学”的求知面貌,多听取宝贵意见,有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进行教学反思,提升教师素养

新课程呼唤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在反思中经验才会得到提炼和升华,才能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我们想通过不同的方式强化教师的反思行为。

1.专家引领促进反思。我校邀请市教科院的王敏勤教授来校听课、评课,让专家对我校的课堂教学进行讲评和指导,老师们在专家的引领下,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改进教学,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我校还加强与区教育中心的联系,邀请教研员到我校听课评课,指导我校的课堂教学,老师们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不断改进教学。

2.同伴互助促进反思。通过学科组、备课组内观摩课的交流,促进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

3.教务处定期召开教学总结会,并将老师们的反思材料装订成册,发给教师们学习、交流、提高。

四、研发校本课程,开拓学生视野

高中新课程培养目标告诉我们:教师的作用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选择与主动发展,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要注重陶冶学生的人格境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我校在校本课程方面打算做以下的尝试:

(一)开设学习策略课,指导学习方法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我校在高一年级开设了学习策略课。由校主管校长、主任、学科骨干教师为学生开设系列讲座,向学生介绍高中学习的特点、各学科的知识体系、以及培养学科思维方法的策略。课程初期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问卷调查,课程中期指导学生进行反思,期末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学会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安排学习时间,针对个人的特点,采用相应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自我监控能力。我们将课程资料编辑成册,成为我校的校本教材。

(二)开设学科拓展课,扩展学生视野

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校在高一年级开设了学科拓展课。由高一年级备课组教师,根据学科内容和特点,自己研发课程内容。各学科教师自主挖潜,开设学生喜欢的课程,如“欧美文学欣赏”、“化学小实验”、“英语报刊选读”、“生活中的法律”、“天津小洋楼”等。在课程实施中,教师们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动手实验,提高和发展思维的逻辑性、独立性和批判性。学科拓展课的开设,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空间和展示的平台。

“学习策略课”和“学科拓展课”的开设,不但能培养学生,而且还能锻炼教师。两课已成为我校的校本课程,成为我校高中课改的一个亮点。

篇7:2023-2024学年度临淮第二中学教师校本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局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工作要求为统领,根据太仓市教科研工作会议精神,重点立足“课题”与“课堂”坚持履行中心“研究、指导、服务与引领”工作职能,关注前沿,优化理念、创新方法、扎实过程,运用针对性科研方法,规范有序、求实务真、追求高效地开展各项工作。结合我校的工作计划,坚持教科研为课堂教学服务的理念,以“课题研究”为主要抓手,提升学校教育科研的品质,加强学校科研队伍建设。

二、重点工作:

1.做好“十三五”省级级课题的研究工作。

2.协同各部门做好2024校本培训项目申报。

3.协同各部门制定2024校本培训方案,按计划开展活动。

4.做好2024县市级培训工作报名工作。

5.抓好学校教科研常规管理工作。

6.加强学校科研队伍建设。

7.做好教师论文参赛、投稿等宣传工作。

三、具体措施及安排

(一)做好课题研究工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继续做好“十三五”课题研究工作

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要求,本科室将校本培训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结合十三五课题的申报,扎实开展校本培训活动。先向全体教师征集本校内关于学校规划发展、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改革、学生阅读、教科研训一体化等领域内的问题。动员不同学科组的教师进行新一轮的课题申报,架构起学校的课题网络,促进教师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变,提高专业素养。

2.做好在研课题的管理工作

深入课题的研究过程,与课题主持人定期沟通,了解学期课题研究计划内容。尽量多的参与具体的研讨活动当中,一起听课、研课,从科研角度来查看课堂教学的优点与不足,带领课题组老师用科研眼光来推动课堂教学。帮助课题组内的年轻教师在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研究道路上稳步前进。同时,进一步指导梅老师做好课题平台建设,按要求完成资料上传,并随时积累好过程资料。

3.优化教科研制度,做好相关网络管理

教科室制定相应的教科研管理制度,优化指导教科研的常规管理过程。对于各级各类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将按照课题网络化管理的具体细则,即按“研究方案、学习资料、研讨活动、学期汇报、研究成果、成果鉴定”六大板块,严格按要求上传,校教科室将采用指导服务、例行督查等形式,规范课题研究过程化管理,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度。

(二)加强各级培训活动,加大教师科研队伍建设

全员阅读,建立学习型校园

本学期继续通过阅读促进全体教师理论修养,要求每一位教师经常翻阅教育杂志,细心研读教育专著,潜心研究一个教学问题,感悟一种教学方法,做到有所体验,有所收获。重点围绕指定书目以及市发展中心编制的《燃荻》、校教科室编制的每月一期的纸质文摘,开展读书沙龙、读书心得交流活动,要求每位教师完成指定阅读书籍一本,并撰写600字以上的读后感三篇,上传校本培训平台的读书活动栏目内,纳入教师的校本培训学时统计内。同时把读书和课堂有机结合在一起,开展了课堂实践,将理论阅读与实践思考相结合起来,为阅读行为与教学行为架起互通的桥梁,从而提升教师自身素养。

本学期是2024年校本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开始,一是协同各部门制定好新一的培训计划,二是提醒各部门按照计划开展相应活动,做好活动前有签到、活动中有组织、活动后有报道,将每一次的校本培训活动落实到位,材料搜集齐全。并做到网络平台上传资料及时到位、符合要求。三是本科室及时做好每位教师的校本培训学时统计,做到每次活动结束立即登记统计,每月汇总结算一次,及时查漏补缺,为考核做好准备工作。

同时2024年的县市级培训又将拉开序幕。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有名师大讲堂、“苏州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考试、“江苏省网络知识竞赛”、“苏州电教馆的网络培训活动”、“太仓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教育”、“苏州市教师学科专业素养竞赛”等众多的培训项目,本科室会和教务处等部门协同商量,采用自主报名与部门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来保证教师有序合理地参与培训。本科室将认真做好各项报名的动员与名单上报工作,为每位老师顺利参与培训做好服务工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仅提升教师业务技能培训,而且把教师职业精神培育、价值取向建构作为重中之重,以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思想保障。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为太仓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3.做好上传下达工作,规范校本培训学时记录

做好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传达工作,严格按照《太仓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认定管理办法》要求,每学年每位老师县级以上培训和校本培训各不少于50学时,5年总和不少于500学时的要求。本科室主要负责好继续教育中校本培训这一块的内容制定与学时统计。在以上两类的培训活动结束后,会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请老师们及时登录培训管理系统,查看培训活动获得的相应学时,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

(三)搭建学校科研成果推广、评选平台

1.做好各项论文赛事的通知动员工作。

本科室是为教师服务的部门,要做好上传下达工作。每个学期都有一些固定的论文比赛,接到上级部门传达的相关通知,就要及时梳理汇总,发布在校工作群里,便于老师及时了解比赛动态。在收集整理论文、案例过程中,要做到仔细、耐心,多给鼓励,帮助老师提高文章获奖数量与质量。

2.做好教师论文推广推荐工作。

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是教师研究成果,也是教师评定职称需要的一个有力支撑,为了帮助教师提高这方面的成绩,除了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项论文比赛,还要最大程度地发挥学校作用,帮助老师做好文章质量把关工作,争取有更多的一线教师能有文章发表刊登出来,做好教研成果推广工作。

附月行事历:

2-3月:

1.上交苏州教育学会优秀教学案例。

2.参加全市教科室主任会议,传达会议精神。

3.完成2023-2024学第二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4.完成2024校本培训项目申报。

5.“十三五”课题研究。

6.完成2024年校本培训方案。

7.完成教师文章投稿。

8.编辑教学推荐文摘一份。

9.上交教师发展中心《燃荻》学习推荐资料一份。

10.召集课题组长,各课题组完成计划和月科研活动,资料上传课题平台。

11.编辑教育文摘一份。

12.完成本学期课题信息表填写。

13.做好“科研之窗”和“校本培训”两个网页的建设。

14.做好教师寒假读书心得评比。

15.下发教科研工作电子台账。

16.完成《太仓教育》杂志文章推荐工作

4月:

1.完成本月部门校本培训活动,统计学时。

2.参加信息课题月研讨活动

3.完成教师文章投稿

4.编辑教学推荐文摘一份

5.上交教师发展中心《燃荻》学习推荐资料一份。

6.做好“科研之窗”和“校本培训”两个平台建设。

7.做好江苏省“师陶杯”论文比赛的宣传工作。

5月:

1.完成本月部门校本培训活动,统计学时。

2.参加信息课题的月研讨活动。

3.完成教师文章投稿。

4.做好中国教师教育网远程培训报名工作。

5.编辑教学推荐文摘一份

6.上交教师发展中心《燃荻》学习推荐资料一份。

7.做好江苏省“师陶杯”论文比赛的组织工作。

8.太仓市级个人专项课题结题准备。

9.上交有关比赛论文。

10.做好“科研之窗”和“校本培训”两个平台建设。

6月:

1.完成本月部门校本培训活动,统计学时。

2.做好课题结题资料的最终整理。

3.开始中国教师教育网远程培训。

4.结合教导处评优课与汇报课,进行课题研讨活动。

5.编辑教学推荐文摘一份

6.上交论文比赛材料

7.完成《太仓教育》杂志文章推荐工作

8.做好“科研之窗”和“校本培训”两个平台建设

9.收集各位教师本学期论文、案例、反思等(40周岁及以下)。

10.做好学校继续教育和教师的继续教育验证工作。

11.统计、汇总本学期教师各级获奖情况、参加培训的情况。

12.整理本学期教科资料,条线评优。

篇8:2023-2024学年度临淮第二中学教师校本培训计划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育创新能力,提升教育理念、教育能力、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建立教师岗位成长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桂阳二中教师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校本培训工作以胡锦涛同志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学习、研究新课程教材为重点,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教师参与研究培训为主要形式,以培养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方向,以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一批专业型、创新型教师为目的,构建现代教师教育新的机制,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成立领导小组

1、组

长:吴清武

副组长:雷春华 雷华君 周海波 谢新伟 李小忠

成员:罗卫华 肖跃平彭先俊 金晓峰 欧阳立学 王贤光 李中成

谢明光 张涉华 刘友平

2、职责

(1)组长是校本培训第一负责人,宏观调控和指导方案的落实情况,定期组织领导小组成员汇总情况,研究改进措施。兼校本培训任务。

(2)副组长是校本培训的具体负责人,负责方案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并组织和协调培训方案的落实;组织考核工作,并做好培训纪录,整理存收档案资料,每学年做一次工作总结。

(3)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负责组织实施与教学有关的教研、科研活动,负责聘请指导教师,组织教学基本功的培训与考核,做好相关记录。

(4)主管政教副校长负责组织实施德育课题的有关的培训活动,组织师德培训与考核,做好相关记录。(5)教务处负责组织实施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做好相关记录。(6)总务主任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7)学科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教研工作,做好相记录。

三、培训目标与培训原则

1、培训目标

通过开展校本培训,促进研训一体化,实现理论学习、教育教学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的紧密结合,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奠定基础。在我校培养一批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了解学科发展趋势,具有一定学术水平,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良,胜任新课程教学,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师队伍。

2、培训原则

校本培训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为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需要,以教研组和年级组为单位,立足本职、本岗、本校的教师在职培训活动。

校本培训的指导原则是:

(1)针对性原则: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与发展为出发点,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多种模式开展培训,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和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2)实效性原则:避免形式主义与空洞说教,紧密结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以“问题疑惑”为中心,侧重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管理的指导。

(3)系统性原则: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注重培训的系统性,以达到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4)自主性原则:学校自主培训、自主管理,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5)开放性原则:注重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在校内实行教学、教研、培训的有机协同与组合,教师之间互帮互助,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行开放的校本培训方式。

四、培训内容 以“新理念、新课程、新知识、新技能、新教师”为重点,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围绕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这一目标,把师德教育放在首位,提高教师教育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师德培训

以胡锦涛同志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以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和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2、新课程培训

新课程培训主要包括通识性培训和学科教师培训。通识培训在集中专题培训基础上,组织教师开展自学,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要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学习讨论、研讨、交流,检查考核学习情况,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学科培训主要是通研教材、吃透教材、解读课标、探索教法。学校运用示范教学、集中研讨、反思自修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学习书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走进新课程》、《聚焦新课程》、《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新课程师资培训资源包(8册)》、《新课程教学案例》、《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化》、《教育新理念》、《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等。

3、教育教学能力培训

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以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在全校教师中开展学科教学基本功、综合能力基本功及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教学技能培训;开展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的培训。要结合中青年教师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使每一个教师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学习书目:《现代教育思想专题》、《课件制作系统操作快速入门》、《教师学科基本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等。

4、信息技术培训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在2010年底实现98%的教师计算机操作技术达标的培训使教师教学手段更具现代化。学习书目:《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教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计算机辅助教育研究》、《电化教育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电化教育技能》等。

5、教育科研能力培训

教育科研能力是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要使全校教师逐步树立教研科研意识,把培训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方法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训,注重教师教学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根据本校、教师本人实际,针对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确定研究课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引导教师从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育科研的专业技能水平,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书目:《教育科研专题》、《中小学教育科研及教育实验》、《新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中学教师科研论文导写》等。

6、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训

通过学习学科创新的基本理论、基本要求,研究如何把学科创新的基本理念和创新课堂的基本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并探索开展学科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和策略,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内容,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更新传统的德育观念,改革德育内容和方法,探索新的德育评价体系,进而实现学科教学和德育工作的创新。

通过政治理论、国情知识、教育政策法规和学校管理理论与知识的学习,提升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更新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坚持人本管理、能本管理和校本管理的互相渗透、有机结合上大胆创新,不断提高管理的效能,推进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学习书目:《素质教育与教育创新》、《教育政策法规》、《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学与管理案例分析》等。

五、培训形式

1、自主学习:教师自学,记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推荐书目,组织教师认真读书学习、交流研讨。让读书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学习成为教师的浓厚兴趣。

2、专题讲座: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针对学校共性“问题”,聘请专家学者,搞专题讲座。

3、小组研讨:以教研组为单位,定期研讨学习体会、研讨教学体会、研讨课堂教学评价、研讨教学管理等。

4、教学观摩:学校内部教师之间,校际之间分层次、多形式组织教学观摩,形成制度。

5、课题研究:组织申报课题,研究确定课题。定期组织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把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学校的共同财富,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6、参观考察:组织校内、校际之间教师教学交流,传授好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

7、专项培训:根据不同时期教师继续教育的应急任务,集中进行短期培训;对教师职业道德高尚、教学能力水平突出,有培养前途和潜力的中青年教师,重点培养,研修提高,培养专家型的教师。

8、分层达标式培训。在理论学习、实践探索、教育创新三个层面上,对老中青三个层次上的教师进行分层要求:根据他们实际发展需求,我们确定老教师的达标标准是“观念上能更新,实践中有尝试”;中、青年骨干教师的达标标准是“理念要超前,实践勤探索,教研有创新”;对于新教师的达标标准是“教学合规范,实践常反思”。

六、实施步骤与考核要求

本轮校本培训时间从2010年2月开始,至2011年1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0年2月至3月):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自我反思。考核要求:以学校为单位对参训教师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省、市推荐的教育理论学习读本、不少于5千字的读书笔记和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反思性教育教学论文或教学总结。

第二阶段(2010年4月至2009年5月):开展教育创新实践,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考核要求:对教师的教育创新实践阶段考核内容为学科教学创新总结和学科教学创新案例(包括不少于一堂课的教案、说课、创新课堂实录和活动后自评)。

第三阶段(2010年5月至2009年11月):联系教育教学实际,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考核要求:本阶段考核包括教育科研方法基本知识的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实践考核为教师结合自己研究的课题,提交科研论文或研究成果,要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本人教育教学特色,字数一般不少于3000字。

第四阶段(2010年12月至2011年1月):总结提高,检查验收。

考核要求:组织教师对学习和反思、实践、科研三个阶段进行查缺补漏,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切实提高全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通过开展各种评比、竞赛活动,对培训成果进一步综合运用,推动工作的深入开展。校办将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对校本培训的管理、督导和评估检查力度,2009年12月底前,完成校本培训工作的自评检查,并写出自评报告,报校长办公室。

六、保障措施

1、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领导

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领导,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制定长远规划,合理安排,并负责组织实施、评价和检测。

学校是校本培训基地,建立由校长任组长的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专人,具体组织实施校本培训工作。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工作实践,紧紧围绕学校发展和教师需求这个中心,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负责本校本培训工作,制定校本培训的长远规划和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2、完善校本培训的管理体制

我校教师校本培训以学校为主体。教研组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实施,具体发挥主体作用,搞好培训项目的集中培训、教学研究、教育科研。

培训过程管理:

(1)严格考勤,教师参加校本研修的时间与工作时间一样考勤,作考勤记录。(2)教师在校本研修过程中的绩效作为年终考证的依据之一。

(3)期末由教科室根据平时参加活动情况和作业资料确定相应学分上报校办。

3、落实校本培训经费

学校积极采取措施,保证对校本培训的经费投入。教师培训经费要纳入学校经费预算,并逐年有所增加;要积极改善办学条件,配备教学设施,逐步实现培训手段的现代化。

4、实行激励机制,推进校本培训健康发展

实行教师培训与职称评审、考核、评优评模“三挂钩”制度;实行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全面推进课题的实验和研究工作,推动全校教师校本培训工作的扎实开展,全面提高桂阳二中教师综合素质。

篇9:2023-2024学年度临淮第二中学教师校本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大力开展丰富的课余文化生活,活跃校园文化气氛,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实现我校“办体育特色学校,育体育特长学生”的办学宗旨,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更好地贯彻学校的教育方针、增强学生的体质,推动我校足球运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足球队员的技战术的水平。特制定校足球队训练计划。

二、工作目标

提高我校学生的足球队员的技战术水平,为以后的区中学生足球比赛培养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足球后备人才,也为足球运动早日成为我校的特色之一做准备。

三、工作措施

(一)训练时间

每周二、四中午,三下午第三课,训练时间为40分钟。

(二)训练原则

1.队员应准时参加训练,不得无故缺席。

2.坚持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进行训练,努力做到训练学习两不误。3.队员们在训练中发扬吃苦耐劳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4.有目的,有计划的针对队员身体情况提高他们的技,战术能力。5.在训练中注重个人技术的训练,以及队员配合的训练。6.在身体,技战术训练的同时更要注重队员心理和智力的训练。

(三)训练计划及内容 可以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一、身体训练

(一)身体训练的目的 1.使学生热爱足球。

2.培养学生反应灵敏。并提高身体素质。

(二)身体训练的主要内容 1.做徒手操

2.以跑为主的身体训练。(l)慢跑:15米X2,指导学生跑的动作。

(2)快跑:10米X2、15米X2,要求跑的动作正确。(3)曲线跑:培养学生的灵敏。(4)自由跳:培养学生的后蹬方法。

二、足球技术训练

(一)技术训练的目的 1.训练学生熟悉球性。

2.让学生准确掌握技术动作要领。

(二)技术训练的主要内容

1.以带球为主,在带球中学习基本技术动作和带球方法。2.让学生初步接受和学习传球、接球方法。3.单一的射门训练和接球后的射门训练。

(三)守门员的训练 1.手型训练。2.自由训练。

3.下手球和上手球接法练习。

4、踢手抛球训练。

三、足球战术训练

(一)战术训练的目的 l.培养接球和进攻意识。2.培养阻击和防守方法。

(二)战术训练的主要内容

1.学习二人一组的传接球和接球后即快速推进,接球后带球过人。2.学习基本的护球和盯人战术。

3.在小型对抗中体会什么叫“二过一”,在训练中练习“二过一”的战术。

四、游戏和比赛

(一)目的

1.通过游戏,提高学生参加足球训练的兴趣。

2.通过小型比赛,领会足球比赛方法,培养学生的对抗意识。

(二)比赛方法

1.一对一、二对二的传接球比赛。2.三对三、五对五的有门踢球比赛。3.开展“五人制”训练比赛。

第二阶段

一、身体训练(-)身体训练的目的

1.培养学生的灵敏、速度和跑的能力。2.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快跑动作。

(二)身体训练的主要内容 1.学做简单的专项准备活动。

2.以跑为主的身体灵敏、速度训练,学习快速跑和正确的动作。(1)慢跑:20米X2、30米X2,要求学生跑的动作准确。(2)快跑:60米、200米。

(3)曲线跑:用曲线跑绕过障碍,培养学生侧向快速运动,达到灵敏和快速的目的。

(4)变速跑:要求时快时慢跑。3.跳:学习蛙跳和单足跳。4.进行游戏比赛。

二、足球技术训练

(一)技术训练的目的

1.继续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2.提高带球能力和运球的技术。3.用各种手段学习传接球技术。

(二)技术训练的主要内容

1.以带球为主,学习带球的变向动作和过人技术。

2.让学生初步学会二人一组的传接球方法和学习有障碍的传接方法,体会“二过一”传接技术。

3.学习单一射门、接球射门和有阻挡、过障碍的射门技术。4.学习移动时的传接球。

(三)守门员的训练

1.继续训练接球手型和倒地接球的护球方法。2.进行接射门练习。

3.巩固上手球和下手球的接球方法。

4.学习踢手抛球和定位球,要求踢手抛球有指定的落点。

三、足球战术训练(-)战术训练的目的

1.培养接球、传球的集体进攻意识。2.培养防守和站位,增强集体防守意识。

3.通过练习和比赛,提高比赛的实战能力,为参加校间教学比赛做准备。4.接自抛球练习:脚内侧身侧、底部和头部四个部位接传球。

(二)战术训练的主要内容

1.学习二人一球传接球和移动传接球的方法。2.学习有障碍的接球后带球过人及射门技术。3.练习盯人、堵截和补位。

4、在训练中学习三人一组的“二过一”战术。5.学掷界外球。

四、游戏和比赛

(一)目的

1.通过游戏和小型比赛,让学生初步理解足球比赛的规则。2.通过游戏和小型比赛,让学生学习掷界外球的技巧。3.提高和加强对抗意识,让学生进一步热爱小足球c

(二)游戏比赛方法

1,一对一、二对二、四对二传抢球游戏比赛。2.有门的“五人制”比赛。

3.本校“七人制”比赛和校间友谊比赛。

第三阶段

一、身体训练

(-)身体训练的目的

l、通过节奏操训练,促进学生的四肢灵敏、协调能力,提高作的准确性和节奏感。

2、在跑动中提高跑动作的正确性。

(二)身体训练的主要内容

1、练习节奏操。可根据学生实际自编节奏操内容。

2、加强短跑叨米训练。

3、折回跑,15米X2、15米X4直线跑训练和曲线跑训

4、耐力跑练习:每周一次,每次跑200米——400米。

5、下肢韧带练习和训练结束后恢复身体的放松练习。

二、足球技术训练

(一)技术训练的目的

1.通过带球和带球变化,提高带球和运球的节奏。

2.在传接球训练中加强一脚出球、二脚出球的准确性和分量,同时培养学生在运球时开阔视野。

3.通过对墙踢球和射门训练,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正确的脚法,尤其是摆动脚的方法。

(二)技术训练的主要内容 1.有节奏地快速带球。

2.练习快速带球时的球向变化和继续带球。3.开展人一球传接球活动。

4.对墙踢球和射门训练。重点练习摆动脚的摆腿和触球的脚型及出球的力量。5.掌握一人一球的自控球动作。

6.学习接自抛球的七个动作,即:脚的内侧踢球、外侧踢球、底部踢球和背球、头球、胸球、腿球。、三、足球战术训练(-)技术训练的目的

使学生树立战术意识,初步掌握传接球和各项战术训练的基本技能。

(二)战术训练的主要内容

1.学习二人一组和三人一组在跑动中交叉传接球战术。2.学习个人突破战术。3.学习二人一组传切射门战术。4.练习沉底传中和包抄战术。5.练习掷界外球战术。

6.学习比赛中常用的盯人防守和后插上的战术。

四、游戏和比赛

(一)目的

1.通过小型对抗性游戏,增强学生参加比赛的欲望。

2.通过自行练习比赛,认识位置职责和加强配合的重要性,提高战斗力。3.通过校间教学比赛,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全面地掌握和运用好技术战术才能使比赛取胜。

(二)游戏内容和比赛方法

1、一对一射门游戏。

2、四对二传。

3、三对一十传球(二脚出球)。

4、五对五足球比赛(小门)。

5、进行“七人制”足球比赛。

梅山第二中学

上一篇: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主题高考作文素材下一篇:幼儿园重要工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