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委见面会讲话稿

2024-04-20

学校校委见面会讲话稿(精选2篇)

篇1:学校校委见面会讲话稿

市一小校委会成员工作纪律

一、做到“学习、团结、勤政、廉洁”,发扬“吃苦耐劳、不计名利、勇挑重担、乐于付出”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不忘学习提升,服从学校大局,以学校利益为重,听从组织安排安排,以身作则,带头示范,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

三、实行主任负责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独立开展好本部门工作。注重工作方法,严格工作制度,讲求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失误。

四、增强全局观念,树立整体意识,发扬合作精神,相互支持,不得拆台。执行“首问负责制”,及时处理有关问题及突发事件。

五、严守组织纪律,保守学校机密,严禁非正式渠道传播校委会暂时保密的“热点、焦点”消息,严禁“会上不说,会后乱说”,严禁捕风捉影或散布舆论,努力维护团结和大局稳定。

六、各项工作计划严密,安排周详,形成文本材料并经校委会研究通过后方可执行,并注意收集整理过程性材料。加强沟通与联系,积极完成学校安排的临时性工作。

七、带头遵守学校工作纪律,按时考勤,中午不饮酒。严格执行上报制度,凡校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必须及时上报校长室。严格执行请假制度,除履行正常请假手续外,半天假告知主管校长,一天及以上请假必须向校长告假。按时参加各类会议,不迟到,不旷会,会后认真落实会议精神。

八、认真履行行政值班职责,并按要求填写好《值班记录》,处理好学生受伤、冲突、家长来访等各种偶发事件。

附:例会安排:

校长办公会:周四下午大课间后,每两周一次。校长主任会:周五上午大课间后,每两周一次。全体校委会:临时通知晚上进行,每月一次。全体教师会:周五下午放学后,每月一次。

篇2:学校校委见面会讲话稿

人类语言离不开思维, 思维离不开概念判断、逻辑推理等。要揭示语言的本质, 需要通过分析语言现象, 了解认知主体的认知方式。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 Lakoff (1980:1) 认为:“隐喻普遍地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不但存在于语言中, 而且存在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中。我们赖以思考和行为的日常概念系统, 在本质上也是隐喻性的。”因此, 作为认知工具的隐喻, 可以运用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既可以在在科技、政论文章中, 又可以在文学作品和日常言论中见到它们的身影。可以说, 隐喻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政治修辞的目的是说服, 或者更直接地说, 是操纵公众的思维。因而隐喻自古以来就在政治领域中使用频率很高。1991年海湾战争的爆发戏剧性地强调了隐喻在日常生活和政治论证上的重要性 (Rohrer 1995:115) 。就政治隐喻这个话题而言, 国内外先后有众多学者对此进行过研究或分析, 如:Lakoff (1980, 2002) , Charteris-Black (2005) , Howe (1988) , Kovecses (2005) 和Mio (1997) , 等。基于以上研究成果, 笔者以习近平在政治局常委见面会上的讲话为素材, 展开分析和归纳。

1 理论背景

在认知语言学中, 隐喻被认为是从原始域到目标域的映射, 概念隐喻作为一种认知工具, 是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系统映射。

正是因为概念隐喻的认知功能, 概念隐喻多次在政治文本中出现, 并在说服群众、巧妙地表达政治立场方面起到重要作用。Lakoff在Moral Politics:How Liberals and Conservatives Think (2002) 中客观理性地分析了美国政治文本中蕴含的概念隐喻, 来进一步阐述两党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 (转引汪少华, 2011) 。贺梦依 (2011) 通过分析奥巴马总统关于利比亚战争的演讲, 剖析了概念隐喻在构建政治意识形态层面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中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 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有目共睹, 中国领导人的讲话也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但是, 到目前为止, 对领导人讲话的政治文本的研究还很缺乏。本文以习近平在政治局常委见面会上的讲话为语料, 旨在从概念隐喻出发, 探讨中国领导人政治讲话中包括的概念隐喻的类型、特点、认知基础及内因, 从而揭示中国人的思维认知方式, 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2 典型隐喻及其原因

2.1 典型隐喻

2.1.1“人体”的概念隐喻

“我们的责任, 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接过历史的接力棒, 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选自《习近平在政治局常委见面会上的讲话》

“自立”体现的是“人体”的概念隐喻。“人体”的概念隐喻是指把人体的某个部位或相关特征作为源认知域映射到目标域。习近平在讲话中用到“自立”, 除此之外, “活力”“成长”等与“人体”相关的概念也经常在中国领导人讲话中出现。习近平的讲话引用了“自立”的隐喻概念, 来比喻一个人自强不息, 比喻中华民族的拼搏精神和团结奋进的斗志。

2.1.2“家庭”的概念隐喻

“这个重大的责任, 就是对人民的责任。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 开创了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 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选自《习近平在政治局常委见面会上的讲话》

“家庭”“家园”是大众非常熟悉的词汇, 原意是指由某种亲属关系将人们联系成的团体, 在中国领导人的讲话中, 经常将“国家”比作一个“大家庭”, 各族同胞都是这个大家庭的“儿女”, 每个人都是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在中国文化中, 家庭及亲属关系是一个人赖以依存的团体, “家庭”文化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 因此, 在政治文本中, “家庭”的概念隐喻极为普遍。

2.1.3“路途”的概念隐喻

“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我们的责任, 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 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 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选自《习近平在政治局常委见面会上的讲话》

通常说来, “路途”包含“道路”, “行路者”, “起点”, “终点”, “路程”。行路者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使用某种方式到达目的地。在政治语篇中, 路途隐喻的表征方式主要是:“国家发展是路程”、“艰难是负担和障碍”、“共同的目标是终点”等。中国目前的国情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当前国家的主要目标是发展经济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所以, “路途”的概念隐喻在政治语篇中使用频率较高。

2.2 原因

中国领导人政治讲话中出现以上概念隐喻的原因, 一方面源于中国人的价值观及民族文化, 另一方面源于领导人自身知识和理性思维。从自身体验来说, 之所以会在政治文本中出现与“人体”概念隐喻相关的隐喻概念, 如“血脉”“自立”“成长”等。这是因为人们最容易联想到的是与自身身体相关的概念。另外, 中国领导人善于用理性思维看待政治问题。如在很多政治讲话中, 领导人会用到“工程”“宏观调控”等词语。

众所周知, 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 “一切应以大局为重”的思想存在每个人的脑海里。这种集体主义价值观方才促成中国人整个大家庭的团结, 因此“家庭”相关的概念隐喻常在政治话语中出现, 这符合中国作为拥有56个民族的大国形象。这背后依托于中国独特的文化基础, 如儒家与道家文化中的协调与团结, 强调和谐与友好。

3 结语

上一篇:佳洁士牙膏市场调查下一篇:汉诺塔问题c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