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协秘书处2011年工作总结和工作要点

2024-04-25

注协秘书处2011年工作总结和工作要点(共6篇)

篇1:注协秘书处2011年工作总结和工作要点

注协秘书处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要点

2011年,在局党组的领导和省注协的指导下,注协秘书处紧紧围绕“服务、监督、管理、协调”协会宗旨,以开展创先争优“制度建设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规范和整治注册会计师行业市场竞争秩序,提高事务所的执业质量,提升行业社会公信力,全面推进行业发展和协会建设。

一、2011年工作小结

(一)、大力宣传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结果,进一步推动事务所做大做强、创先争优

2010年省注协组织开展了第二次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工作,经过会计师事务所申报、市注协初审、省注协现场复核、综合评价委员会审议等程序,最终我市井冈山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吉泰会计师事务所评为AA级;大井冈会计师事务所、金庐陵会计师事务所、鹭洲会计师事务所、新干金信会计师事务所、永新达信会计师事务所评为A级。对此次评价结果,省注协专门编印了《江西省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宣传手册》,市注协积极进行宣传,分别发送到市地税、市国税、市中小企业管理局、市国资委、各商业银行等单位共计200余册。为社会公众选聘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参考指引,为会计师事务所管理提供行为指引,也为创新管理提供了手段,对于推动行业科学发展,促使行业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以事务所创先争优综合评价为抓手,进一步做好机制建设工作,推动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为扎实推进行业“制度建设年”工作,推动行业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深入,市注协高度重视,迅速动员部署,确保每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每一名从业人员全面参与机制建设相关工作。通过热线电话、现场指导等方式,悉心指导各事务所和行业从业人员全面、客观、真实填列相应综合评价表,做到三个全省第一:第一时间完成事务所的信息填列工作;第一时间完成人员的信息填列工作;第一时间完成初步核查。该项工作得到了省注协的认可及表扬。

(三)、认真组织注册会计师考试

2011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已于9月16日结束,我市共有考生406人,报考1036科次,比上年增加92科次。根据历年来考生作弊的手段、方法越来越先进,特意向市无线电管理局租用无线电监控车对考场进行监控,阻断考生与外界的信息往来,确保考试工作的公平公正。

(四)、全面加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

市注协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在加强行业党建、促进行业发展上下工夫,实现了行业党组织“全覆盖”,促进了行业健康发展。2011年6月省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委召开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评选表彰大会,吉安市注册会计师行业党总支荣获“先进设区市行业党组织”荣誉称号、井冈山市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党支部获得“先进会计师事务所党组织” 荣誉称号。

(五)全面提升注册会计师行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1、积极参与全省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文艺演出活动。江西省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委、江西省注册会计师协会联合举办了行业庆祝建党90周年文艺汇演,这是全省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行业首次举办大规模群众性文艺表演活动。文艺汇演以“颂歌献给党”为主题,讴歌了党90年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赞颂了行业广大从业人员执着追求、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无私情怀,表达了行业广大从业人员对党的无比忠诚,对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事业的无限热爱,对新时代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之情。我市充分调动全市行业人员的热情,积极组织节目参与演出,选送的两个节目都顺利通过预演并在正式演出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市注协自主创作的诗朗诵《阳光暖〃注师情》获得三等奖,另一个节目舞蹈nobody获得精神文明奖。

2、为展示行业良好形象,激发广大从业人员立足本职岗位创先争优的热情,推动行业跨越式发展,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2011年9月,吉安市注协积极组织各会计师事务所参加江西省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委、江西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的全省注册会计师行业岗位技能竞赛活动,江西大井冈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李小华被授予“新业务拓展工作岗位能手”,该所副主任会计师李松梅被授予“财务管理岗位能手”。经省注协推荐,李小华还将代表江西参加于12月上旬在中注协举行的“新业务拓展工作岗位能手”现场比赛。

3、为了进一步加强行业文化建设,活跃行业文化生活,引导广大会员、从业人员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深入推进行业创先

争优活动,2011年10月,我市成功承办了全省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行业第七届运动会。省行业党委副书记、省注协秘书长李家谦同志出席并讲话,来自行业14个代表队、154名代表在吉州区体育馆集聚一堂。比赛过程中,行业会员、从业人员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奋力拼搏、奋勇当先,充分展现了行业的团体意识、团队精神和良好的精神面貌,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赛出了成绩,运动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由于我市注协在本届行业运动会的安排、组织、协调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受到了省注协的充分认可,市注协荣获“江西省第七届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行业运动会特别组织奖”。我市选手也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在4×100米接力项目获得三等奖、在跳远项目中,我市选手董波获得二等奖。

二、2012年工作要点

(一)、组织签订新的《行业诚信自律公约》并开展行业诚信自律公约及执业质量检查,以有效防范和制止行业内不正当竞争行为,提升行业社会公信力。

2011年8月省发展委、省财政厅联合出台的《江西省会计师事务所服务收费管理办法》中对会计师事务所服务收费标准作了较大的调整,因此,市注协将组织全市所有的会计师事务所重新签订《行业诚信自律公约》。

2012年市注协将抽调自律监督小组成员,对各签约事务所开展诚信自律公约执行情况及执业质量情况检查。

(二)组织好我市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做到精密组织、精心安排,确保考试万无一失。

2012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将于9月中旬举行,任务繁杂而艰巨。市注协从行业长远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考试工作的重要性,将精密组织、精心安排,抓实抓细每一环节的工作。坚决杜绝制度松懈、思想麻痹、执行不力的现象,确保考试不出差错。考试结束后,及时准确发放单科成绩单及换取全科合格证。

(三)开展注册会计师非执业会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并对非执业会员进行年检

根据部分非执业会员的要求,市注协将从2012年起对非执业会员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并将该工作与非执业会员年检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培训与年检,不断完善非执业会员数据库,为会员和社会服务提供技术支持,为开展非执业会员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认真细致做好日常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1、认真做好防伪标识管理和发放工作,提高会员的办事效率。省注协将验资、工商年检审计报告防伪标识的审核、发放权限从2008年7月1日起授权给各设区市注协。我处严格按照省注协要求,指定专人管理、登记、审核、发放防伪标识。同时将与市工商局建立协商联络机制,监督落实会计师事务所防伪标识的情况。

2、转变观念,改进工作作风,实施一线服务,面对面服务,踏踏实实为执业机构解决问题。市注协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积极为会员

服务,同时积极改善执业环境,营造良好执业氛围,与国资委、财政、工商、税务等政府部门沟通协调,解决多头监管,法律责任不清,执业秩序不好等问题,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3、围绕服务会员这个中心,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会员是行业发展和协会建设的基础,服务会员是协会的第一宗旨。协会开展的每一项工作,都要以绝大多数会员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关心和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急会员之所急,想会员之所想,帮会员之所需,解会员之所难。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把协会办成会员之家,营造家的氛围;改进工作方法,拓展服务领域,完善服务方式,增强服务效果,让会员从服务中感受到行业的温暖。

总之,我处将严格按照省注协制定的《设区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工作考核评比办法》的要求开展好各项工作。

二〇一一年一十二月二日

篇2:注协秘书处2011年工作总结和工作要点

(2011年3月)

2011年,是建党90周年的大庆之年,是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全市经济社会率先、创新、绿色、和谐发展的关键之年。市委重要工作、重大活动安排任务重、要求高,事关全市发展改革稳定大局。秘书四科要在市委办公室领导下,坚持以规范、科学、现代服务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两个更加注重、一个加快推进”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参谋服务、综合协调、督促检查职能作用,切实为市委领导实施决策、指导工作提供忠诚可靠、优质高效的秘书服务。主要抓好七件事:

1、起草精品文稿。注重高站位思考,不断提高“以文辅政”水平,增强精品意识,力求准确传达上级精神,充分体现领导意图,客观传递基层情况,真实反映群众诉求,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和市委常委、统战部长重要文稿的起草工作,确保每一篇文稿达到领导满意,争取重要文稿成为县(区)和部门学习的范文,在省级以上

及时了解新出台的方针政策、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对社会热点问题的主要措施,提高政策水平和理论素质,为做好服务工作打好基础。认真学习掌握信息化办公技能,及时为市委网站提供稿件,全面反映领导工作动态。

6、严格内部管理。认真执行办公室各项规章制度和科室管理制度,采取日记录、月考核、半年考核点评、年终全面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将考核评价结果与年终评比表彰相挂钩。坚持考勤制度,按时上下班,考勤和请销假制度执行严格。严格文件管理和保密管理,不发生丢失、泄密事件。

篇3:注协秘书处2011年工作总结和工作要点

2010年3月下旬,我会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民政部指导下,召开第六届会员大会,顺利进行换届工作,选举产生了以刘志峰为会长的新一届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理事会。

一年来,在各位理事和会员单位支持下,在各专业委员会和秘书处全体人员努力下,我会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自觉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公共住房和产业政策研究,积极帮助会员单位分析市场形势,及时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产业发展和市场运行中的意见、建议,努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通过对地方房协和企业的业务指导和协作交流,宣传省地节能、绿色低碳环保理念和技术,引导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同时,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和“广厦奖”评选为两大抓手,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行业形象,为百姓的住有所居和行业平稳发展做出了努力。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围绕宏观调控政策稳定房地产市场

2010年一季度末,中房协换届大会后不久,国务院出台了新的“国十条”。我会积极配合政府贯彻宏观调控政策,抑制投机性需求,防止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及时发布季度房地产市场研究报告,引导房地产企业顺应形势,做好市场定位,并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行业建议,1月中旬,我会就房地产市场形势向全国人大财经委进行了汇报;7月上旬和10月中旬,向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汇报了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市场情况及相关建议;11月中旬,向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书面汇报了关于促进“十二五”时期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建议。之后,中央办公厅将建议印送了中央领导同志。

我会还会同全国商业联合会,举办了“商业地产在调整结构与产业升级中如何发挥作用”研讨会,邀请国家发改委、北京市建委、北京市地税局介绍产业、税收、金融政策,联系万科、中粮等企业的实际,与政府部门探讨了如何引导商业地产平稳发展等问题。

(二)加强政策研究,发挥专家支撑作用,围绕“十二五”城镇住房建设与房地产发展规划建言献策

协助政府部门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行业协会的重要任务。我会在协助政府宣传宏观调控政策,落实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大对房地产中长期政策的研究。2010年5月,我会牵头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市场研究所、企业研究所,国家发改委投资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等单位,完成了“我国‘十二五’期间城镇住房发展目标及政策建议的课题研究”,并及时上报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又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我们城镇住房建议与房地产发展规划建议。该规划建议已于12月21日征求了两会的两个专家委员会的意见。我们将根据专家们的意见抓紧修改上报,供政府部门决策参考。

为了围绕“调结构、稳市场,转方式、促升级”做好相应政策研究,我会联合中国房地产研究会,成立了102位专家组成的“房地产业与住房经济政策专家委员会”和“房地产业与住房技术政策专家委员会”两个专家委员会。我会的企业副会长也积极围绕行业发展建言献策。2010年1月下旬,我会副会长、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以企业家代表身份参加了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征求政府工作报告座谈会。7月初,我会副会长、万科集团总裁郁亮以行业代表身份参加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

(三)发挥与地方房协的协同作用,加大与各地的交流、与有关单位和社会团体的横向合作,积极拓宽服务渠道,提升服务水平

换届大会后,为了进一步扩大协会的影响,刘志峰会长提出“服务政府有作为,服务行业有推动,服务会员上水平。”为了做好“三个服务”,加强与地方房协的协作配合,协助协会原宣传培训部更名为宣传培训与地方协会联络部开展工作,我会本着“征求意见听建议,问计地方找答案”的目的,在上海召开了换届后第一次全国房协工作座谈会。会上,北京、上海、浙江、广东、重庆、新疆房协负责人作了经验交流,其他地方房协也对协会今后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为我会拓宽服务渠道,提升服务水平,履行好房协的职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全国房协工作座谈会的指导下,我会吸取和采纳地方房协的建议,加强与地方房协的联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会员单位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研讨应对方略。

刘志峰会长参加山东省房地产业协会四届五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提出地方协会要做到“三个到位”。一是协助政府保证中央宏观政策落实到位,二是加强市场分析为企业服务到位,三是促进企业诚信经营和规范市场秩序到位。朱中一副会长参加了一些地方政府和房协召开的房地产座谈会和报告会,对促进地方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提出建议。苗乐如秘书长参加在长春召开的创建房地产经纪诚信企业研讨会,提出专业委员会要引导中介企业以诚实守信为本,引入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推动房地产中介企业透明操作、诚信经营。我会其他副会长、副秘书长也利用各种机会,为会员单位解决问题和提供服务。

2010年,山东、江西、山西、河北、江苏、辽宁、重庆等地房协换届大会期间,我会还派员进行了工作指导,进一步密切了与地方房协的联系。

2010年,我会继续与有关地方政府、兄弟协会、地方房协进行合作,成功举办了2010中国(潍坊)住宅产业暨房地产高峰论坛,会上,有18家副会长单位出席,共签订了6个合作项目;成功举办了2010年中国(上海)城市土地推介展览会、2010年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与建材部品企业采购供应及装饰品牌论坛、2010年中国(北京)国际门窗幕墙博览会;与有关地方政府共同召开了“中国城中村改造暨房地产投融资经验交流大会”、“中国轨道交通与同城化地产论坛”、“2010国际塑料门窗及相关产品展览会”、“第一届中国国际门业博览会”、“2010第二届中国西部房车生活文化节”、“2010年国际(文登)休闲养老论坛”等活动;与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和北京市建委联合主办了第十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房地产商会在深圳共同主办了第十二届中国住交会;与中国市政工程协会、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在北京共同举办“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减排成果盘点及有关论坛。

上述活动,不仅丰富了地方的招商引资活动,还通过房地产上下游企业的各种联合,推进了协会与地方之间、协会与协会之间、企业与地方之间的合作交流。

(四)以提升住宅品质为目标,推动“广厦奖”在各地展开

“广厦奖”是国家正式审核批准的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综合性大奖,代表着我国房地产综合开发的最高水平和荣誉。为了发挥“广厦奖”的示范带头作用,2010年,我会会同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对“广厦奖”管理办法和评价标准进行了修订,并及时收集各地评选机构和企业的反馈意见,正确指导地方和企业做好申报推荐工作,协调解决了评选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召开了“广厦奖”评审专家会议和评审委员会工作会议,审定了“广厦奖”入围项目名单,并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方网站、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网、中国住宅产业网上公示。2010年10月30日,我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了2010年度“广厦奖”颁奖大会,对获奖的64个项目和地方的一些评选机构进行了表彰。

在“广厦奖”评选工作中,我会结合国家省地、节能、环保政策,重点突出了获奖项目在提高住宅性能与品质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拓宽了项目的推荐和申报渠道,探索了与地方相应奖项衔接的机制,使评选工作从选拔到推荐,从培育到认定,从示范到推广,都有了新的进展。

(五)以信用评价体系为抓手,继续完善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今年年初,商务部信用工作办公室和国资委行业协会办公室批准我会和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在全国范围开展房地产企业信用评价试点工作。按照刘志峰会长要求,两会成立了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和工作办公室,研究制定了《房地产行业(开发企业)信用评价工作实施方案》和《房地产行业(开发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起草制定了《房地产行业(开发企业)信用评价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参照《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等级管理规定》调整了评价指标及评价分值,并召开部分省市房协负责人会议,就细化指标、评价程序、社会第三方评价机构的选用原则、评价收费方式和标准,以及信息核实、评价结果应用等问题征询各方意见。我会还联合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向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汇报了工作计划和进展情况,得到了相关司局大力支持。

为了向消费者和全社会负责,保证公平、公开、公正,我会还会同清华大学在上海中华企业集团、江苏太仓星都房地产有限公司等单位对指标体系进行了测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决定在北京、河北、大连、重庆进行首批试点。

(六)以两会秘书处合署办公为契机,加强秘书处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

按照部党组要求,我会换届后,两会秘书处合署办公。目前,我会秘书处已与中国房地产研究会秘书处实现了部门合并,由过去的9个部门精简到5个部门。通过副秘书长交叉任职并兼任部门主任,各部门责任意识得到加强,工作效率有所提高,在组织重大活动和推进工作中,出现了更多主动迎前、相互补漏的情况。

为加强内部管理和考核工作,秘书处修订了公文、公章、文书、会议、人事、驻会人员考勤等六项管理制度,组织部门副主任以上工作人员进行任内述职,试行了年度财务预决算,加强了对专业委员会的财务管理,开展了“小金库”的自查。同时在举办活动中节约开支,严格控制管理费用支出,基本达到了两会秘书处合署办公后,财务规范操作,人事公平透明,业务一岗多能,经费略有盈余的效果。

(七)整合专业委员会资源,更好发挥专业委员会作用

房地产要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协调发展,除了要做好秘书处工作外,还要发挥专业委员会的作用。2010年,各专业委员会积极探索,开展了不少活动,取得了较好成绩。产业协作专业委员会以“推广低碳技术、建造百年建筑”为主题,会同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产业发展和技术委员会承担了第二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的组织工作。他们还通过清华百年房地产同学联谊会的人脉关系创建产业联盟,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方面展开技术交流和案例教学,在低碳技术和节能减排方面作出了有益尝试。商业地产专业委员会抓住商业地产的发展契机,以项目开发为中心,以投融资、规划设计、新技术应用和全过程运营为服务手段,为会员单位编写行业报告,提供信息服务,搭建沟通平台,并在2010年中国零售商大会期间,主办“2010中国商业地产成都圆桌会议暨零售金融与商业地产高峰论坛”,与中国商业联合会共同发表了“中国商业地产发展备忘录”。产业与市场研究专业委员会发挥数据研究和分析专长,协助协会参与了2010中国房地产行业百强企业测评的研究工作,发布了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受到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从2010年下半年起在每月初进行报道。金融专业委员会在南京举办座谈会,邀请金融系统专家围绕宏观调控政策和房地产市场形势,对如何执行差别化的房贷利率等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他们还通过该委主办的《中国房地产金融》杂志,对二手房交易展开专题调研,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提供了决策参考。中介专业委员会承担了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下达的“房地产租赁市场”研究课题,为房地产门基层门店店长进行业务培训,号召会员单位开展“创诚信企业、诚信员工”活动,对推进房地产经纪企业诚信自律发挥了积极作用。城市开发专业委员会受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委托,协助哈尔滨市房产住宅局召开了“19+10城市房地产改革与发展交流协作会第二十届年会”,围绕“商品房预售问题”进行了研讨。他们还对房地产企业资质等级划分、标准设定、业绩核定、证书年限、延续条件、退出机制等资质管理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了研讨;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支持下,在兵团中开展了工业化住宅样板房建设试点。法律专业委员会在配合《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修改、商品房预售合同修订、“城中村”改造案例分析汇编等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

为进一步发挥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去年下半年,我会还根据房地产新业态的调整变化,按照“职能鲜明、体现特色,突出专业、持续发展”的原则,提出了调整分支机构和重新修订管理办法的议案,拟保留和合并、新成立下面七个专业委员会:城市开发专业委员会、建筑部品和产业协作委员会、产业发展和市场委员会、房地产法律事务委员会、房地产投融资委员会、房地产流通服务委员会、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委员会、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委员会、商业和旅游地产委员会、老年住房委员会。这个议案已征得了副会长的同意,将提请本次理事会审议通过。

(八)加强信息资源整合,组建《中房网》为会员提供服务

我会以两会网站和所属专业委员会现有网站为基础,与上海克而瑞信息服务公司合作,筹备建成了“中房网”。通过“线上测评体系+线下报告+服务”的运营模式,为会员单位提供房地产数据研究、交易指数服务。

我会还在重庆召开房地产期刊大会,探索期刊与网络媒体的合作;与《城市开发》杂志合作编辑《闪光的足迹》;与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新浪网、中国城市广播联盟合作,共同主办以“记录城市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10“我的城市我的家”摄影大展,共征集作品67万余幅,参与投票人数达到800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九)开展了“两岸四地”交流和国际交往。

为了加强与港澳台地区及国际间行业协会的交往,我会在香港成功举办两岸四地房地产论坛,出席了2010中俄房地产公用事业论坛,与俄罗斯联邦地区发展部住房公用事业署就双方共同关心的住房公用事业等问题进行讨论。我会还参加了世界不动产联盟在印尼巴厘岛召开的第61届年会,妥善处理了2009年因甲型流感未能如期在北京召开第60届年会的善后工作。

虽然2010年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许多不足:一是两会秘书处合署办公后,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工作机制创新不够,协会凝聚力有待加强,如何发挥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作用还有待研究;三是如何将已有研究成果转化为政府的决策参考,并继续及时有效地反映会员的合理建议也有待加强。

2011年工作要点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去年十二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去年年底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我会对2011年工作要点安排如下:

(一)既要协助政府贯彻好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又要加强产业发展与市场研究,开展市场预测分析,配合政府做好政策储备

继续协助政府贯彻好国十条等调控政策,引导企业顺应政策,理性发展。

整合研究资源,继续发挥专家委员会及有关专业委员会的作用,积极开展对房地产市场和热点问题的研究,定期发布市场信息,及时提出政策建议。协助政府部门提出我国“十二五”时期城镇住房发展目标,城镇住房建设与房地产发展规划及政策建议。办好《2010年中国房地产年鉴》。及时对《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基本住房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修订、制定提出建议;对完善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提出建议。

(二)引导企业着力调整住房供应结构,转变房地产开发建设模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主线。住房与房地产业在转变发展方面要着力抓好两项工作:一是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与房地产业态结构,增加保障性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户型的普通商品房供应,培育和发展二手房市场和租赁市场。同时,关注老年住房的研究与建设;引导商业地产、旅游地产、产业园区地产的发展。引导企业积极参加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二是转变传统的、粗放的开发建设模式,大力开发省地节能绿色低碳环保的项目,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要引导企业严格执行国家的节能等标准,加强中小户型住房的设计创新,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与应用,积极推进住宅的性能认定,提高住宅的性能与品质。要扩大全装修房比重,推进便于管线维护更新和套型可变的长寿命高品质普通商品房建设。

上半年要完成“广厦奖”评选标准与办法的修改完善工作;下半年要认真在一些城市就扩大全装修房比例、加强住宅性能认定及“广厦奖”申报项目的培育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2012年广厦奖的评选工作奠定基础。

(三)加快推进对企业信用评价的试点和行业自律,协助政府抓好市场秩序规范工作

上半年,要会同北京、重庆、河北、大连等地方协会,完成对有关企业信用评价的试点工作;在此基础上,适时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同时,结合企业信用评价标准,完善对诚信企业的表彰办法,争取在今年四季度对2010-2011年度的诚信企业进行表彰。从2012年起,将诚信企业的表彰纳入企业信用评价的正常工作。

“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抑制投机需求,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是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协会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通过对企业的诚信建设和行业自律,抓好市场秩序的规范工作。

(四)加强对会员的服务工作,引导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借鉴兄弟协会和地方协会经验,创新服务形式和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果,及时向企业提供市场信息、政策咨询等服务,积极为企业搭建投融资及土地推介等平台,继续向政府部门反映企业的合理建议,维护企业与行业的合法权益,增强协会的凝聚力与影响力。配合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做好《房屋租赁办法》的宣贯培训。探索和加强对房地产策划师等房地产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房地产职业经理人等有关人员的素质,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协助政府做好企业资质管理,提高企业准入门槛。会同有关单位完善企业测评体系,做好500强企业测评工作;引导企业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鼓励企业做好做强做大。

(五)继续加强与地方房协及有关单位的合作,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的作用

继续加强与地方房协的联系,及时总结推广地方房协的工作经验;并与有要求合作的地方共同开展一些活动。

协会专业委员会调整方案在本次理事会通过后,要抓紧组建完善并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协会及其专业委员会应当就房地产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加强企业管理、促进房地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写字楼综合评价体系、旅游地产、老年住房建设、房地产投资融资、“城中村”改造中法律服务等问题进行一些专题研讨,以便为房地产新业态的发展和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探索经验、做出贡献。

继续与有关单位、有关兄弟协会共同办好住博会、住交会等活动,促进房地产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强强联合。

(六)办好“中房网”,办好协会及其专业委员会的刊物,加强对舆论的正面引导

要继续整合协会与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及其专业委员会的网站,加强与中房网的对接,努力办好中房网;要利用并办好协会及其专业委员会的刊物;通过数据分析,信息整合和线上线下服务,大力宣传房地产调控政策及成效,客观、正面报道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状况,引导居民在住房方面的理性消费、适度消费,营造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舆论氛围;并为企业提供较全面的服务。

(七)积极推进海峡两岸的房地产企业交流,探索有意向的企业到国外、境外开拓房地产市场

篇4:注协秘书处2011年工作总结和工作要点

乡镇企业增加值突破1500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规模以上企业同比增长18%以上;实缴税金突破110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从业人员保持在260万人以上;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突破3000亿元,其中省级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旅游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步伐明显加快;抵御风险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品牌建设能力明显增强;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员工整体素质明显提升;主导产业在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方面的作用明显提高。

乡镇企业工作要点

一是继续强化政策落实,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乡镇企业快速高效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大专项资金扶持力度,深入开展全省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创业杯”竞赛活动。完善考核方式方法,确保考核体系的科学化、制度化。

二是继续增强职业技能,搞好农村二、三产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依托现有的培训资源,围绕农村二三产业发展需求,开展重点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2011年全省完成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旅游农业职业技能鉴定任务1万人以上,并且进一步完善各市(州)和重点县(市、区)职业技能鉴定站基础工作。

三是开展合作交流活动,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对外交流合作。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探索企业间技术合作、贸易合作、投资合作等新机制。由单一开拓传统市场,向开拓新兴市场转变,全面开展农村二、三产业对外交流合作活动。在对外发展上,积极开拓国外市场,继续支持重点企业参加在美国和法国巴黎举办的国际食品博览会,开拓欧美新兴市场,增强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协作能力。在对内合作上,针对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民营资本向北流动的新情况,积极构建南资北移通道,推动规模以上企业到沿海发达地区进行招商引资、招贤引智,促进交流合作。

四是积极协调银信部门,切实解决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融资难的问题。积极协调有关金融机构支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在已开展银企对接活动的基础上,支持惠民农业担保公司全面开展融资担保工作,积极向银信部门争取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资金支持。同时配合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农产品加工局)搞好企业融资和上市的培训工作,提高我省农村二、三产业的融资能力和水平。

五是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推进农村二、三产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工作。组织企业参加农业部举办的适用技术推广与对接活动,有效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力量,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二、三产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机制。在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和我省9个专业分中心的指导下,进一步抓好企业自主研发机构建设。充分发挥百户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为支撑的农村二、三产业科技创新平台。

农产品加工业工作要点

一是积极协调扶持政策,营造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环境。在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积极协调,争取尽早出台,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是建设监测预警体系,搞好农产品加工监测分析与预警工作。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监测和预警体系,制订农产品加工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组建农产品加工监测分析预警网络体系、指标体系和数据交换体系,组织监测分析、专题研究和定期汇总,编制年度报告,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三是发挥龙头示范引领作用,继续搞好“农产品加工业百强企业评选”工作。为进一步发挥龙头农产品加工企业引领和示范作用,提高我省农产品加工业水平,在各地推荐申报的基础上,组织专家按照《全省农产品加工百强企业评选工作方案》要求,认真搞好农产品加工业百强企业评选工作,打造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品牌和知名度。

四是启动玉米烘干和贮藏项目,抓好玉米等农产品产后储藏和加工。针对农产品产后储藏、保鲜、干燥等初加工环节方法落后、设施简陋、损失浪费严重、影响质量安全的现状,根据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的要求,将在我省实施玉米烘干和储藏项目,研究总结玉米产后保管措施,控制和减少玉米等农产品的损失。项目成果将在全国推广,目前有关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2011年下半年将在部分地方实施。

五是强化协作配合,切实加强农产品加工服务体系建设。以工作体系化和体系网络化为目标,建立内外联动的工作机制,强化配合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加强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等机构的协调合作,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强同市(州)、县(市、区)管理部门的工作联系,形成职责明确、上下互动、相互支持的工作格局。

休闲旅游农业工作要点

一是搞好休闲旅游农业发展规划。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从规划入手,紧紧把握市场需求,结合我省实际和区域特点,依托资源禀赋、文化特色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五条具有北方特色休闲旅游农业精品线路,2011年规划建设1~2条精品线路。

二是搞好休闲旅游农业示范县的评选推荐工作。按照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的要求,根据有关文件规定,认真组织部分县(市、区)参加全国休闲旅游农业示范县的申报工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今年发展全国休闲旅游农业示范县1~2个。

三是搞好休闲旅游农业企业星级评定工作。按照中国旅游协会休闲旅游农业分会的要求,搞好全国休闲旅游农业示范点评定工作。同时按照《吉林省休闲旅游农业企业星级评定办法》开展全省休闲旅游农业企业的星级评选工作,全力推动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十二五”期间将评定100户三星级以上休闲旅游农业示范企业。今年根据“评定办法”评选20户左右三星级以上企业。

四是搞好休闲旅游农业的培训工作。我省休闲旅游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2011年省休闲旅游农业协会和中国旅游协会休闲旅游农业分会将举办1~2期休闲旅游农业专题培训班,请有关专家对休闲旅游农业企业的管理人员和部分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及岗位技能培训,推进休闲旅游农业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发展。

五是为休闲旅游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围绕解决影响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制定扶持政策,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的意见》(吉政办明电[2010]29号)要求,结合实际切实解决好影响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的用地、用水、用电等各种问题,形成促进产业发展的良好发展环境。

篇5:注协秘书处2011年工作总结和工作要点

根据区委办《关于报送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精神,现将我局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要点报告如下。

一、2011年工作总结

1、“民生工程”成效显著。通过实施2011年第一、二、三中央拉动内需饮水安全项目和2011年省级财政资金饮水安全项目,总投资975万元,其中中 央852万元和省财政投资120万元,解决了分水岭乡等6个乡镇街1.95万人,争取全区43所农村学校0.4859万人的饮水安全项目,目前已在进入招 投标程序,饮水惠农的惠及面不断增大。

2、水利基础不断夯实。一是加强病险水利工程的除险加固工作,今年完成病险水库整治3座,病险山坪塘 75口,进一步增强了蓄水和供水能力,全区水利工程蓄水3650万方,灌溉面积16万亩;二是加快渠系建设步伐,全面完成了向家坝灌区一期工程建设征地移 民实物指导调查工作,为该工程在我区的顺利实施打下基础。利用省级资金150万元新建渠道12.97公里,新增有效灌面0.34万亩。三是加强水源建设,规划新、扩建金河等水库3座,分二年时间解决我区351个无塘社问题。

3、新农村基础建设不断推进。完成对我区江南、江北两个新农村示范片 的水利基础设施进行了综合规划,整合水利农机项目,共投入水利农机项目资金625万元,完成路带沟开挖16184米,整治排洪渠870米,新建排洪渠 7151米,新建蓄水池28口,整治山坪塘18口,新通自来水480户(1438人),配套新型农机具42台、新建机耕道14.28公里、生产便道 23.8公里,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4、“双创”和水环境整治不断深入。重点抓长、沱两江河水系绿化和小流域治理,在长、沱两江江 边和杨桥等水库周边以及华阳五渡溪流域等3个小流域种植了甜橙、桂圆、竹子等2580亩。加强水环境治理,实施清水工程。完成了对21处集中供水水源水库 内的养殖行为的取缔,规范了35座非水源水库的养殖行为,我区境内水库水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还实施人工增殖放流以平衡江河水域生态环境,6月7日在我区 长江边澄溪口江段举行了增殖放流活动,将9万余尾名优鱼放入长江,促进了江河水生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修复。

5、大力发展水产业积极助农增 收。巩固长江金属网箱养鱼和工程化稻田养鱼,新发展金属网箱船1艘,新发展工程化稻田养鱼面积450亩;大力发展鱼鳅产业,新发展稻田养鱼鳅400亩,水 产品产量1.14万吨,渔业产值1.36亿元,新增渔业收入500万元,稻田面积达到80000亩,通过积极发展鱼苗鱼种生产,我区杨桥鱼种站已被升格为 升级鱼种站。

6、农机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今年共新建机耕道26公里,其中硬化10.3公里,改造提灌站2坐;认真落实提灌站的日常管护,今年春耕生产共提水75.2万方,抗旱浇灌面积2.395万亩;加快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示范,在通滩镇的苏嘴村成功实施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利用国家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项目,推广耕作机等机械158台,完成购机补贴16万元。

7、防洪堤建设进展顺利。今年完成张坝防洪堤延伸工程建 设1300米,累计完成基槽砂卵石开挖0.73万立方米,c15混凝土基础0.29立方米,c25混凝土浇筑1.18立方米,堤身填筑47.3万

立方米,累计完成工程投资约3500万元;完成沱江连云段防洪堤防建设224米,土方5000立方米,石方250立方米,混凝土1400立方米,完成投资70万 元。

8、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水利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变,但是对水利工程重建轻管的现象还较普遍,受益 乡镇应该加强工程管理,村社用水户协会要教育受益群众发挥主动性自觉管好水利工程;水利工程项目逐年增加,但地方配套资金落实不好,由于投入有限影响工程 投入,建议区、乡镇两级要在财力中匹配,解决好资金配套问题。

二、2012年工作要点

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要以党的十七届五种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区委区府规划建设工作部署,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加强抗旱水源建设,着力实施重点水利工程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扎实抓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强化行政执 法,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为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一)、目标任务

整治病险水库3座,新建改造山坪塘40口,新增 有效灌面0.21万亩,改善灌面0.22万亩,新增节水灌面0.45万亩,力争全省新建改造水库灌区渠系配套项目,实施安全饮水1.8万人,治理水土流失 面积7平方公里,完成管驿嘴至沱江二桥护岸水环境整治工程350万元,水产品产量达到1.25万吨。

(二)、基本思路

以科学规划为依托,以项目为抓手,坚持水利安民、饮水为民、渔业富民,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同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放、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统一安排、打捆使用,进一步夯实水利基础建设。

(三)、工作内容及措施

1、以全省作好中小河流、中小水库、山地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作为抓手,加强病险水库的整治,尽快启动石柱房、长河田、龙兴寺等病险水库的整治任务并力争 开工建设,力争建设金河小

(一)型水库一座,做好工程前期立项等工作,争取在2012年能够开工建设;以抗旱水源建设为重点,着力保障生产生活用水,抓紧 在今年全面完成新建351口山坪塘的工作任务,巩固完善无塘社建设,全面解决我区无塘社问题;积极主动争取灌区渠系配套资金项目。

2、以推 进农村安全饮水建设为重点,改善农村供水条件,科学规划,健全责任,加快建设进度,统筹解决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通过新建、扩建供水站、管网延伸等形 式,建管并重,规范建设管理,强化工程运行管理,巩固取缔水利工程肥水养鱼成果,严格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确保农民喝上干净、安全、放心的水。

3、以水土流失治理为重点,扎实抓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推进坡耕地整治工程建设,加大梯田、坡面水系、水保林、经果林登小型水保工程建设力度,在分 水岭乡实施150万元 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7平方公里水保项目;继续实施长、沱两江水系绿化2000亩工程,继续加强水土保持执法力度,遏制水土流失行为,加大农村水环 境整治力度;投入市级

财政资金350万元,做好管驿嘴至沱江二桥护岸整治工程,完成好水环境治理工作。

4、以绿色养殖为重点,大力发展水产 业。水产业是农村群众快速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要积极发展,特别是要大力发展绿色养殖,坚决取缔肥水养鱼,倡导绿色、健康的养殖方式,加强鱼种繁育、渔业 标准、质量安全保障和市场信息体系建设,积极推广以质量效益、资源高利用率为核心的绿色生态渔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促进产品提档升级,创建一个在省内市 场叫得响的名优水产养殖品牌,把水产品牌做大做强,努力实现品牌的最大效益;狠抓渔业科技推广,促进渔业持续增收;扎实推进科技入户工程,做到技术培训到 村、资料发放到户、信息传送到人,全面提高养殖水平,实现持续增产增收。

篇6:注协秘书处2011年工作总结和工作要点

起草人:黄小欢

2010年工作总结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也是我院取得突出成绩的一年。这一年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和省文化厅的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坚持以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为根本,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深化学院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推进学院内涵建设,规范教育管理,推进教育创新,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为推动学院可持续、跨越式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陕西省艺术学校、陕西省电影电视学校、陕西省电影公司正式合并升格为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实现了两校三单位期盼多年的愿望

在国家全面推进西部大开发、陕西加快实现文化强省的战略部署下,省市政府果断决策,规划建设西安文艺路演艺基地,将地处文艺路的省艺术学校、省电影电视学校和省电影公司三个单位合并组建陕西艺术职业学院,以利于增强办学实力,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我省艺术职业教育水平和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2010年10月15日省委教育工委宣布了陕西艺术职业学院新任领导班子。学院根据省政府会议纪要精神和省教育厅的具体要求迅速开展了一系列实质性工作而且成效显著。

(一)迅速成立了学院筹建办公室,院领导班子成员积极与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人事厅、陕文投和曲江新区管委会等有关部门联系筹建学院相关事宜。

(二)11月2日全面启动省艺术学校、省电影电视学校、省电影公司三个单位的资产评估工作,到12月下旬基本结束。

(三)11月下旬,我院新校名“陕西艺术职业学院(筹)”在原陕西省艺术学校、陕西省电影电视学校和陕西省电影公司校区正式挂牌。

(四)积极与省教育厅和省人事厅联系,12月下旬完成省艺术学校、省电影电视学校、省电影公司三个单位的人员划转和人员身份核定工作。

(五)学院内部机构设置工作已经完成,原三单位已实现实质性融合,学院筹建工作正在卓有成效地展开。

二、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

11月27日,我院全体教职员工在原省艺校老校区剧场参加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陕西文化专题报告会。中共陕西省委党校经济管理研究室主任钟卫国教授、西北大学博士、省委党校李长庚教授应邀来我院作了题为《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解读》和《陕西文化发展专题解读》的报告。两位教授深入浅出地对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陕西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进行了剖析,对学院广大教职员工深刻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理解陕西文化大发展的内涵,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特别结合学院筹建工作,团结拼搏、锐意创新、扎实工作,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一所立足陕西、面向全国、服务西部、特色鲜明的高等艺术职业院校,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2011年1月13日,我院全体教职员工在原省艺校老校区剧场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辅导讲座,深刻了解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意义和基本精神,明确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发展思路和重大政策措施,对我院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继续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的地位,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坚持“向课堂要质量”,教学管理逐渐从重“面上管理”向“点面结合过渡”。一是坚持做好教学质量监控,进一步完善教学四级评价体系;二是针对到课率低的班级组织召开了师生座谈会,查找原因,解决问题,效果明显;三是组织教师交流教学心得,探讨了教学问题;四是每月定期召开教研会,制定适合我院学生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五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教学、参加各类竞赛,促使学生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四、深入推进规范化服务型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服务质量

(一)规范化管理

1.进一步加强行政管理工作制度化建设。2010年,我院九个处室相继完成了相关工作制度的征求意见稿,以制度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了各项管理工作的职责,在“先发展,后规范”的原则上,力争不断缩减发展和规范的时间差距,在实际行动中不断增强规章制度的科学性、权威性。

2.强化档案意识,督促各部门认真收集、整理好各类档案资料,院领导首次进行了学院新校区和院本部的档案资料的检查工作。

3.编制了两期学院工作简报,及时向全院教职员工通报、宣传学院筹建工作中的重大事件。

(二)服务型管理 1.切实做好全院各项大型活动的行政后勤保障服务,确保学院2010年新生报到、艺园杯大赛等各类大型活动的顺利进行。

2.积极开展美化校园建设活动,美化、优化环境,为广大师生员工极力打造舒适温馨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

3.想方设法,克服各种困难改善师生用餐环境和用餐质量,提高师生对食堂饭菜质量的满意度。

五、学生管理工作不断进行改革创新

1.加强学生工作常态下的规范管理。2010年,学生处重新修订了学生管理相关制度,学生管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2.认真落实辅导员是学生人生导师的理念,提高辅导员(班主任)队伍整体水平。年末,学院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面向社会择优选择了11名本科以上学历的专职辅导员(班主任),其中有4名是研究生学历。

3.建立学生工作每月总结通报制度,不断加强学生工作队伍自我完善和自我监督功能。

4.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从学院统一要求,学生处具体负责,班主任(辅导员)具体实施,充分发挥了学生处的统筹作用和班级的主体作用。

5、全面落实国家、学院各类奖助学金资助政策。2010年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人数814人(每人资助1500元)合计122.1万元.6、继续做好学生管理基础性工作,狠抓“两室”建设.坚持辅导员深入寝室、深入教室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了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学生课堂出勤督察制度,继续开展“文明寝室”创建活动,优秀寝室数量较往学期有明显增加。

六、多措并举做好招生就业工作 1、2010年共招收新生377人,基本完成学院2010年招生计划,新生录取总数较往年小幅度上升。根据学院发展建设实际情况,在认真总结2010年招生情况的基础上,初步规划了2011年招生规模。未雨绸缪,认真做好2011级招生宣传工作。

2、认清形势,多方齐动,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完成各阶段就业目标。

认真做好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收尾工作。2010年我院参加高考学生108人(不含原本部校区),上线率83%。有43名学生被录取到北京舞蹈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戏剧学院、西北民族大学、西安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美术学院等高校;2010年我院整体就业率在80%以上,其中舞蹈班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就业的单位有兰州军区艺术团、新疆军区艺术团、二炮部队艺术团、西安武警文工团、陕西省歌舞剧院、华清池艺术团等。

七、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安全防范措施得力

1.采取各种有效的防范措施,积极应对甲型H1N1流感,面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的严峻形势,我院立即成立了由各校区担任第一责任人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预案》,下发了8个文件规范甲型H1N1流感防控的各项工作,制作了甲流防控知识展板宣传甲流防控知识。坚持防控期间全体师生的晨检工作及缺课、缺勤登记工作、信息上报工作。坚持不定期对学院的所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有效地防止了甲型H1N1流感向我校扩散。

2.坚持安全工作常态管理,认真做好日常安全稳定信息收集、上报工作。除突发事件立即上报外,日常安全稳定信息做到了每周上报、每周汇总、分析。重要的安全稳定信息均做到了及时上报省文化厅、省教育厅。

3.充分利用各类安全节日,结合学院实际和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多渠道、多内容、多层次、多形式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学生节假日放假和毕业班实习前,学院均对学生进行了防盗、防诈骗、防传销、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等为重点的安全教育。结合“11.9消防日”,开展了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召开了由学生干部参加的安全教育会;制作了消防宣传展板,发放消防资料100余份;开展了违规电器展示;组织了师生员工参加消防演习等。

八、工作反思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虽然整体发展势头良好,但我们感到一些老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彻底地解决。对于这些影响学院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必须以对学院负责、对学生负责的认真态度,锲而不舍地常想、常念、常改。

(一)学院各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要进一步改进工作态度,提高工作能力

“管理就是服务”,是学院一直倡导并坚持的学院精神之一。而要育好人、服好务,就必须要有正确的工作态度、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及相应的工作能力。学院的行政部门和工作人员无一例外都是学院对内、对外的窗口,工作态度的好坏、工作能力的高低都直接反映出学院整体的管理水平和精神风貌。所以,每个职能部门和每个工作人员都必须努力做到“多谋事、多想事、多做事”,要把“工作当事业、把事业当学问”对待,并且要有“想干事、爱干事”的敬业精神和“干成事、干好事”的履职能力。在这方面,我们不能不说还有相当的差距,今后要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加强自身修养,从而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二)要进一步提高学院整体的团队意识

团队意识、团队精神是学院生存、成功、发展的基础。陕西省艺术学校、陕西省电影电视学校、陕西省电影公司三单位能够升格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可以说是学院整体合力成功的写照。在学院筹建工作的开局之年、关键之年,全院教职工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断提高学院整体的团队意识,在学院党政领导班子的统一领导下,不断地促进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学院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计划以及学院主要领导的重要讲话、指示等都是学院整体意志的表示,全体教职员工都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切不可各忙各的事,各使各的劲、各吹各的号。

(三)要进一步提高安全稳定的整体工作水平2010,学院的安全稳定工作逐步趋好,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院整体管理特别是安全稳定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程度并不高,安全稳定工作的软硬件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安全稳定工作不是一日之功,防患于未然的关键还在于防,我们要时时刻刻防止思想上的麻弊大意,防止工作中的疏忽粗心。只有绷紧安全稳定这根弦,落实好有效可行的具体措施,平安校园才可能实现。

2010年,学院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学院发展呈现良性态势。但同时,面对学院筹建工作的开局之年,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我们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新的一年,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办学理念,坚持抓好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力争在新的学期推进学院各项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

2011年工作要点

2011年是我院筹建工作稳步推进,努力实现早日挂牌招生的关键之年。学院的总体工作思路是:全面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的精神,坚持以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为根本,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深化学院管理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推进学院内涵建设,规范教育管理,推进教育创新,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为推动学院可持续、跨越式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学院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1.认真做好学习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以及《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精神。

2.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努力提高执政能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抓好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纪律意识,增强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使全院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成为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坚强领导集体。根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精神,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及议事和决策机制,着力提高战略思维、执行决策和维稳能力,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大对资金使用方面的监督检查力度。

二、全力以赴做好迎接省教育厅专家评估验收工作 全面准备,迎接省教育厅专家组对我院去“筹”评估验收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做好每一项迎检工作,确保评估验收取得圆满成功。

三、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构建具有艺术职业教育特色、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

2.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开展“听课评课”、“教案检查”等教学活动,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加强课堂教学检查工作,对不规范的教学行为进行查处,进一步端正教师教学态度,增强教书育人责任感。

3.鼓励教师积极从事教学研究,积极申报各级各类教研项目和教研课题,力争在教学成果奖项的获得上有新的突破。

4.进一步完善教学督导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保障教学质量。

5.积极做好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在职教师的教学技能。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硕士及以上学位、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和特聘教授,加大高层次、双师型人才的引进力度,争取在引进高端人才、教学名师和学术领军人才方面取得突破,并切实发挥好他们的作用。

6.加大戏曲特色精品专业建设力度,发挥学院戏曲精品专业领导小组的能动性,大力提高戏曲专业教学质量,多出优秀人才,多出优秀作品。

7.重视和加强各专业教学实践,继续做好华清池“长恨歌”演出和其他重大演出工作。

四、深入推进规范化行政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高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1.做好学院机构设置、岗位设置和人员安置工作,稳步推进原三单位的完全融合。

2.全面梳理、充分调研、科学论证,修订和完善学院各处室(各教研室)工作制度,促进学院管理的规范化。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提高工作效率。

3.严格财务管理,规范经费支出和报批程序,依法多渠道筹措学院筹建所需资金。

4.做好学院网站建设工作,重点加强学院网站对招生的辅助作用;组织做好公文写作、法律法规和计算机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学院办公效率和质量。

5.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师生综合素质。(1).抓好干部工作作风建设,着力解决好部分干部责任意识不强、工作作风漂浮、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切实增强各级干部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协调配合的能力、管理具体事务的能力。

(2).抓好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切实增强教师的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意识。

(3).抓好学生学风建设,激发学生爱学习、爱科学、爱学校、爱国家的热情,创造浓厚的校园学习氛围、文明氛围,努力培育学生“勤学苦练、德艺双馨”的优良学风。

五、强化学生管理,不断创新学生工作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管理水平,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坚持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不断增强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建立健全学生处相关规整制度,进一步充实《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内容。

3.全面加强学生德育工作,努力提高学生德育素养。4.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建设一支训练有素、精明能干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

5.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提高同学们自身素质及文明修养。6.继续做好社团文化艺术活动的指导与开展,按照“社团活动经常化”的原则,积极开展各类文、体、艺、科等活动,为学生个性发展和特长发挥提供丰富多彩的舞台。

六、做好2011年招生就业工作

1.做好2011年招生工作,动员全校力量,加大宣传力度,力争在确保招生指标顺利完成的同时,保证生源质量。加强与专科大学的联系与合作。

2.继续做好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广泛掌握就业市场信息,全面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队伍建设,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七、全力做好后勤(保卫)管理工作

1.平稳过度做好学院后勤(保卫)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后勤部门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2.采取有力措施,杜绝“校园污染,水电浪费、公共设施损坏”等不良现象,构建绿色校园、节约型校园。

3.做好综治维稳工作,确保校园和谐平安。(1).继续强化全员安全责任意识,树立“做好本职业务工作是业绩,做好保平安工作也是业绩”的政绩观。

(2).加强校园综治维稳队伍建设,完善学院四校区保卫管理机制。

(3).加强校地治安共建,主动和校区所在派出所等单位的联系沟通,共建和谐校园。

八、切实做好老干和工会工作 按照工会老干处的工作实际和职能特点,以维护群众利益为己任,处处为广大教职工和离退休干部群众的利益着想,全心全意地为全体教职工服务。以满腔的工作热情和高效的工作作风,努力协调干群关系,扎实做好老干和工会工作。

九、开放办学,扩大交流

1.加强三个联系:一是加强与新闻媒体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二是加强与兄弟院校和办学机构的联系;三是加强与社会各界用人单位的联系。

2.积极参与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扩大学院在业界的影响。

3.在开放办学、业务培训、实践演出等领域加强对外合作,拓宽办学渠道,提高办学效益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上一篇:自我时间管理法下一篇:教育信息简报